骏亚科技(603386)盈利预测
◆预测指标◆
|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2025(预测) | 2026(预测) |
|---|
◆预测明细◆
|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4预测2025预测2026预测 |
|---|
◆研报摘要◆
- ●2024-12-12 骏亚科技:匠心独运布局PCB,竞逐高端谱写新篇章(西部证券 郑宏达)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00/27.37/29.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5/1.17/1.24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一致预期,我们预计骏亚科技2025年目标市值52.73亿元,目标价16.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4-10-24 骏亚科技:内生外延助力成长,盈利拐点或将显现(浙商证券 邱世梁,周艺轩)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4.3/30.1/35.0亿元,同比增长0.53年%/扭23亏。6%为/盈16,。4%26;年预归计母2净02利4-润20同26比年增归速母为净利10润5%分。别20为2402.10/206.6年/1.2EP亿S元分,别预为计-0.03/0.18/0.37元,2025-2026年PE分别为67/33倍。考虑到公司硬板盈利能力的提升及FPC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司有望迎来盈利拐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2022-05-27 骏亚科技: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新增产能将迎释放(东方财富证券 刘溢)
- ●随着5G通信、大数据、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的繁荣将带动公司旗下各类PCB产品销量的增长,尤其是汽车电子、通信设备、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增长更是有望推动公司产品的量价齐升,随着未来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89亿元、43.63亿元、48.56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4.10亿元、5.39亿元,EPS分别为1.30/1.75/2.30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公司在各类型PCB领域均有所布局,长期成长空间广阔,给予“增持”评级。
- ●2022-04-16 骏亚科技:牧泰莱协同导入高端PCB技术,聚焦一站式服务(开源证券 刘翔,林承瑜)
-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并新增2024年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4.0/5.5亿元,YoY+46.5%/32.3%/36.7%,EPS为1.30/1.72/2.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9/9.0/6.6倍。公司小批量、中批量、大批量产品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龙南规模化生产与牧泰莱技术卡位的协同效应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 ●2022-01-25 骏亚科技:PCB一站式服务,公司产品持续进阶(开源证券 刘翔,林承瑜)
- ●考虑到2021Q4费用增加、后续产能扩张或将带来成本压力,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为27.3/32.9/40.0亿元(前值为30.4/40.9/5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3.0/4.0亿元(前值为2.4/3.5/4.4亿元),EPS为0.91/1.27/1.70元(前值为1.02/1.48/1.8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5/14.7/10.9倍,公司小批量、中批量、大批量产品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协同效应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电子设备
- ●2025-10-28 维峰电子:高端连接器国产化受益者,开拓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开源证券 陈蓉芳,张威震)
- ●我们认为,公司在工控连接器领域技术壁垒深厚,汽车和新能源连接器或将受益国产替代浪潮而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开拓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利润方面,募投项目扩产导致的折旧费用、员工持股计划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等因素或将影响短期利润表现,因此我们略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8/1.55/1.85亿元(原值为1.39/1.79/1.9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9.6/32.7/27.3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8 北方导航:2025年三季报点评:“十四五”末期迎来订单交付高峰,实现营收与利润强劲反弹(东吴证券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我们维持先前的预期,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3/2.74/3.04亿元,对应PE分别为99/81/73倍,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8 振华科技:季报点评:Q3单季度同比环比明显增长,前瞻指标持续向好(东方证券 罗楠,冯函)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9.26亿(+4.98%),实现归母净利润6.23亿(-3.31%)。单Q3实现营收15.16亿元(+15.78%),归母净利润3.11亿元(+38.68%)。维持前期预测,预计公司25、26、27年EPS为1.93、2.82、3.37元,参考可比公司25年35倍PE,给予目标价67.55元,维持增持评级。
- ●2025-10-28 紫光国微: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同比高增,长期发展向好(华泰证券 鲍学博,王兴,朱雨时,田莫充)
- ●华泰研究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7.44亿元、22.24亿元和27.32亿元,对应EPS为2.05元、2.62元和3.22元。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46倍,给予公司2026年46倍PE估值,目标价上调至120.52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8 通富微电:季报点评:看好中高端产品放量带动收入增长(华泰证券 谢春生,丁宁)
- ●我们上调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19.82%/12.87%/8.06%)至13.42/15.98/18.56亿元,对应EPS为0.88/1.05/1.22元。上调主要考虑到公司毛利率水平在新厂房折旧释放的情况下依然稳健,同时随中高端产线进入营收贡献期后研发投入强度有所下降。基于2025年BPS10.56元,给予5.0x2025年PB(前值:4.0x PB,目前可比公司PB均值3.6x,上调估值主因公司中高端营收贡献加速以及大客户获得大额订单后有望为公司带来的潜在增量,同时考虑公司封测领域的领先地位较可比公司给予一定溢价),上调目标价至52.80元(前值:41.68元),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8 通富微电:行业景气度或延续,利润端步入修复期(华源证券 葛星甫)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2/15.95/20.2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54%/37.24%/26.93%,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7.37/41.80/32.93倍。鉴于公司与大客户AMD合作紧密,有望深度受益其AI业务扩张,叠加管理优化和成本管控,盈利能力或持续回升,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8 通富微电:3Q25扣非净利润增长59%,增速领跑行业(群益证券 朱吉翔)
- ●综合判断,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2.8亿元、18.8亿元和2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47%和44%,EPS分别0.84元、1.24元和1.79元。目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8、32倍和23倍,予以“买进”评级。
- ●2025-10-28 水晶光电:季报点评:三季报业绩行稳致远,AR光波导厚积薄发(国盛证券 郑震湘,佘凌星,钟琳)
- ●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亿元、90亿元、10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15.7亿元、1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8/22/19倍。分析师维持“买入”评级,但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进展缓慢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风险。
- ●2025-10-28 德赛西威:系列点评六:25Q3盈利承压,低速无人车全新布局(民生证券 崔琰,完颜尚文)
- ●智能座舱产品受益大屏多屏趋势及新客户拓展,智能驾驶产品覆盖L2、L3及以上级别,看好智能变革机遇下公司长期成长。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330.65/395.81/463.6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6.53/33.55/40.44亿元,EPS为4.45/5.62/6.78元,对应2025年10月28日120.00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7/21/18倍,维持“推荐”评级。
- ●2025-10-28 华勤技术:25Q3盈利能力同环比提升,数据中心持续增长&盈利优化可期(中泰证券 王芳,杨旭,洪嘉琳)
- ●汽车业务拓展顺利,规模效应助力减亏。25Q3公司获北京新势力车厂等多个定点,华南客户多品类出货稳定提升,25Q1-3汽车及工业业务收入18亿元,yoy+77%,26年有望继续高增,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有望助力汽车业务持续减亏。预计公司20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3/50.4/62.0亿元,对应PE估值24.7/19.7/16.0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