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科技(000777)盈利预测
◆预测指标◆
| 指标名称 | 2022(实际) | 2023(实际) | 2024(实际) | 2025(预测) | 2026(预测) | 2027(预测) |
|---|
◆预测明细◆
| 报告日期 | 机构名称 | 评级 | 每股收益 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 | 净利润(万元) 2025预测2026预测2027预测 |
|---|
◆研报摘要◆
- ●2025-10-16 中核科技:核电阀门驱动业绩稳增,国产化加速+海外突破(国元证券 马捷,石昆仑,冯健然,许元琨)
- ●全产业链优势强化长期竞争力,公司以'锻造-加工-装配-服务'一体化能力为依托,核电阀门国产化率提升与高端化工进口替代仍是核心增长逻辑。短期关注新领域订单落地及产能释放节奏,长期技术优势与中核集团资源整合将支撑其在行业高端化进程中持续受益。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3.07和3.50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70、0.80和0.91元/股,PE估值分别为30.31、26.34和23.09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 ●2025-04-16 中核科技:2024年报点评报告:业绩稳健增长,有望受益核电景气周期(华龙证券 景丹阳)
- ●2024年公司主业核工程阀门高速增长,带动整体业绩增长、现金流改善。据公司公告,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核电、核化工、核燃料循环装备等领域,增强核全产业链装备能力,未来有望持续受益核电景气周期。石油石化行业受益我国石化燃料保供上产支撑,有望维持增长,其他阀门业务公司积淀较深,有望保持稳健。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3.71/4.1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0/16.9/15.0倍。我们选取与公司业务相近的纽威股份、应流股份、江苏神通作为可比公司,公司当前估值合理。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2025-03-19 中核科技:核级阀门行业翘楚,拟并购西仪延伸布局(国联民生证券 张磊)
- ●我们预测中核科技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2.28/27.40/33.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09%/22.98%/20.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3.67/4.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75%/28.44%/33.21%,EPS对应分别为0.75/0.96/1.28元/股,三年CAGR为30.12%,核电阀门设备可比公司2024-2026年PE平均值分别为19.8/16.0/13.4倍,考虑到公司作为核电阀门设备龙头公司,拟并购中核西仪后业绩有望迎来明显增长,给予“买入”评级。
- ●2024-11-04 中核科技:三季报点评:单季度营业收入增长,投资收益下降致使净利润下行(中泰证券 陈鼎如)
- ●核电机组持续核准,公司作为核岛阀门供应商有望持续受益,我们维持之前的营收盈利预测,调低投资收益,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20.62/23.91/29.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9/3.31/4.38亿元(前值为2.80/3.31/4.40亿元),2024-2026年对应EPS分别为0.72/0.86/1.14元,对应PE分别为24.25X/20.42X/15.42X,公司行业领先,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由于公司估值水平较可比公司更高,出于谨慎考虑,调整为“增持”评级。
- ●2024-05-01 中核科技: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核电业务占比提升,业绩增长未来可期(国元证券 马捷,许元琨)
- ●公司在高端阀门领域技术壁垒高、垄断性强,受益于核电下游需求扩张,公司在手订单充足,随着核电业务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也将随之增加。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4.23和5.78亿元,按照最新股本测算,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77、1.10和1.50元/股,按照最新股价测算,对应PE估值分别为24.08、16.81和12.31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同行业研报摘要◆行业:通用设备
- ●2025-10-28 金风科技:2025年三季报点评:风机出货景气度高,在手订单同比提升(东吴证券 曾朵红,郭亚男,胡隽颖)
- ●我们维持25年盈利预测,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33.5亿元;考虑25年风机中标价小幅上涨,预计对应26-27年风机盈利能力具备向上弹性,我们上调26-27年盈利预测,预计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45.6/55.5亿元(原值40.9/48.4亿元),25-27年归母净利润同增80%/36%/22%,对应PE19.6/14.4/11.9x,维持“增持”评级。
- ●2025-10-28 创世纪:2025年三季报点评:Q3利润高增,折叠屏、AI硬件、人形机器人拓市场(民生证券 李哲,周晓萌)
- ●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3C板块需求回暖及高端机床国产化,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3.5、62.9、7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1、6.4、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26、22倍,维持“推荐”评级。
- ●2025-10-28 新强联: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维持高增长,行业景气回暖与产品结构升级共振(东吴证券 周尔双,李文意)
- ●考虑到公司主业风电轴承业务超预期,我们调整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至6.9(原值4.3)/8.8(原值4.7)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25/21倍,维持“增持”评级。
- ●2025-10-27 秦川机床:2025三季报点评:营收稳步增长,政府补助减少拖累利润水平(东吴证券 周尔双,钱尧天)
- ●由于当前机床行业阶段性承压,我们下调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至0.72(原值1.37)/0.92(原值1.80)亿元,维持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估值水平分别为189/148/126倍,考虑到公司在机床行业内的龙头地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 ●2025-10-27 纽威股份:产品持续高端化,营收稳健增长(华泰证券 倪正洋)
- ●考虑到公司高端产品持续拓展,我们上调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5.83%/+9.48%/+13.36%/)至15.19/19.09/22.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47%/25.65%/18.37%,对应EPS为1.96/2.46/2.91元。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20倍,考虑到公司国际竞争优势凸显+高端产品业务拓展顺利,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5年26倍PE,给予目标价50.96元(前值39.27元,对应21倍25年PE)。
- ●2025-10-27 金风科技:2025年三季报点评:主业经营稳健,海外积极拓展(民生证券 邓永康,王一如,林誉韬)
-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78.1、881.4、959.1亿元,增速为37%/1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42.8、49.8亿元,增速为81%/27%/16%,对应25-27年PE为20x/16x/13x,维持“推荐”评级。
- ●2025-10-27 新强联:业绩再超预期,TRB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国海证券 邱迪,李航)
- ●考虑到TRB渗透率持续提升,风电行业β与公司α共振,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有望实现营收48.77、59.40、69.90亿元,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9.04、12.08、15.0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4.55x、18.38x、14.75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7 创世纪:2025年三季报点评:Q3归母净利润同比+164%,3C行业复苏驱动业绩高增(东吴证券 周尔双,钱尧天)
- ●考虑到3C行业需求复苏&新领域进展,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17/6.44/8.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31/25/20倍,维持“增持”评级。
- ●2025-10-27 盾安环境:季报点评:营收平稳落地,业绩预期内增长(天风证券 周嘉乐,朱晔,宗艳,金昊田)
- ●盾安是制冷元器件领域龙头,家电主业结构升级、盈利改善持续兑现,将业务延伸高景气新能源车热管理赛道后,抓住二供机遇逐渐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公司双板块发展持续向好,我们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12.7/14.7亿元,对应动态PE为13.9x/11.8x/10.2x,维持“买入”评级。
- ●2025-10-27 汉钟精机: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看好半导体真空泵&数据中心需求驱动成长(东吴证券 周尔双,李文意)
- ●我们维持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7.1/8.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20/17倍,考虑到公司半导体真空泵业务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