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1633 长城汽车 更新日期:2025-07-31◇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1.最新简要】 ★2025年半年报将于2025年08月30日披露 ┌─────────┬────┬────┬────┬────┬────┐ |★最新主要指标★ |25-03-31|24-12-31|24-09-30|24-06-30|24-03-31| |每股收益(元) | 0.2100| 1.4900| 1.2300| 0.8300| 0.3800| |每股净资产(元) | 9.6146| 9.1925| 9.0143| 8.6152| 8.3634| |净资产收益率(%) | 2.1700| 17.2000| 14.2700| 10.1000| 4.6000| |总股本(亿股) | 85.6266| 85.5616| 85.4151| 85.4195| 85.4377|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61.9387| 61.9296| 61.7831| 61.7040| 61.6846|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0.5000| 0.4443| 0.4443| 0.5277| 0.5654|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7-15 除权除息日:2025-07-16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分红】2023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6-11 除权除息日:2024-06-12 | ├──────────────────────────────────┤ |★特别提醒: | |★2025年半年报将于2025年08月30日披露★限售股上市(2027-01-26): 1211.1| |581万股 | ├──────────────────────────────────┤ |2025-03-31每股资本公积:0.45 主营收入(万元):4001908.04 同比减:-6.63% | |2025-03-31每股未分利润:7.37 净利润(万元):175117.87 同比减:-45.60%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 0.2100| ├──────┼──────┼──────┼──────┼──────┤ |2024 | 1.4900| 1.2300| 0.8300| 0.3800| ├──────┼──────┼──────┼──────┼──────┤ |2023 | 0.8200| 0.5900| 0.1600| 0.0200| ├──────┼──────┼──────┼──────┼──────┤ |2022 | 0.9100| 0.8900| 0.6100| 0.1800| ├──────┼──────┼──────┼──────┼──────┤ |2021 | 0.7300| 0.5400| 0.3900| 0.1800| └──────┴──────┴──────┴──────┴──────┘ 【2.最新报道】 【2025-07-30】车企打响下沉市嘲巷战” 进入2025年,汽车4S店这种重资产投入的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经销商 渠道体系也在经历变革动荡。在2025中国汽车经销商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 秘书长文思婧表示,2024年,经销商百强集团新建网络数量为741家,关闭网络数 量达到529家。 当下,重资产、高成本的4S店模式,在销量下行与新能源冲击的双重夹击下,正成 为压在经销商肩头的沉重包袱。同时,轻量化下沉已成车企生死突围的关键战略。 传统“大而全”的4S店,正在让位于精准卡位、快速响应的“小而精”终端,渠道 的底层生态也正加速从单一模式裂变为“直营+代理”双轨并行。 传统经销商渠道体系面临洗牌 2025年6月6日,成都运通宝马店悄然闭店,这家隶属于全国头部经销商集团的门店 ,在这个象征顺遂的日子里人去楼空;6月20日,又传出青岛某宝马店疑似闭店的 消息。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宝马闭店现象已在北京、东莞、杭州、重庆、西安等 多地蔓延,甚至包括国内最早的宝马经销商也未能幸免。 此外,今年以来,国内多家保时捷线下门店突然关闭,其中关店涉及的地区有鄂尔 多斯、义乌、唐山、郑州等地。事实上,“部分经销商关店歇业”对保时捷而言是 在计划之中的事情,这也是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 “第一把火”。 早在2024年底,潘励驰就公开对外表示:“目前保时捷中国给德国总部提交的目标 是,到2026年12月31日之前,经销商规模降低至100家左右。”这一数据相当于保 时捷现有渠道需要“优化”三分之一。 关停只是序章,轻量化下沉已成车企生死突围的关键战略。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 ,车企正以截然不同的姿态向下沉市场掘金。 今年6月份,一汽-大众一次性签约75家新经销商,覆盖68个市县,联手蓝池、长久 等头部经销商集团突击三、四线市场,目标是年底突破千家网点。公司旨在改变传 统建店逻辑,通过“厂店分离、车间共享”的模式将建店周期压缩至36天。同时, 伴随着将门店形态裂变为卫星店、社区触点等“毛细血管”,真正渗透至县城、乡 镇的街头巷尾。 与此同时,林肯汽车也在上演“极致瘦身术”。据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透露,下一 步将把单店面积压缩80%至800平方米,团队精简至10人,硬生生把投资门槛从千万 级拉低至150万元。配合“星火燎原”计划以及“前6个月零库存”的政策组合拳, 以期实现经销商资金周转效率倍增。 从深层次看,轻量化绝非简单地降低成本,而是汽车渠道基因的重构。中国乘用车 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表示,传统“大而全”的4S店,正在让位于精准卡位、快速 响应的“小而精”终端。更为关键的行业变局在于,渠道的底层生态正加速从单一 模式裂变为“直营+代理”双轨并行。 以造车新势力为例,小鹏汽车启动“木星计划”通过淘汰130余家低效直营店、新 增160余家经销商,将渠道快速下沉至低线城市;小米汽车采用全直营模式,14个 月内门店从首批33家扩张至298家,覆盖82个城市。传统车企同样未缺席,长城汽 车推出直营体系“长城智驯补位空白市场;比亚迪则依托近4000家经销商的庞大基 数,将服务末梢扎进县城腹地。 技术赋能车企下沉突围 在这场冲击下沉市场的变革中,技术正成为推手。理想汽车通过热力图和数据模型 ,在县级市场精准布局融合零售、交付、售后的多功能网点;小鹏汽车将商圈客流 与竞品分布可视化,智能锁定高转化区域。数字工具悄然重构了渠道战略的决策链 条。店铺选址不再依赖经验直觉,而是数据驱动的精密计算。 车企为何集体押注下沉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汽车保 有量将超7000万辆,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千人保有量有望提升至160辆。“汽车 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叠加县域居民收入增长,构成广阔的增 量腹地。 需要指出的是,这片看似丰饶的蓝海实则暗礁密布。与一、二线城市迥异的消费特 征构成第一道关卡。“增换购占主流、购车决策重实用轻品牌、价格敏感度极高。 这些特点使得10万元至15万元级的高性价比车型成为下沉市场的绝对主角。”张秀 阳告诉记者,低售价车型看似量大好卖,但难度在于获取规模前高昂的前期成本— —有效渗透下沉市场需构建超300个网点且各具辐射能力的庞大网络,但当全行业 利润率已跌破4%,巨量投入与回报周期成为悬在车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外,规模经济的铁律在下沉市场凸显威力。新能源车企月销3万辆被普遍视为盈 亏平衡的“生死线”,更有分析师断言年销200万辆才能确保长期生存,难度可想 而知。此外,县域市场的天然劣势在于服务半径:分散的客户分布与高企的物流成 本,对售后网络的密度与响应速度构成严苛考验。 张秀阳认为,各家汽车品牌打法各异,关店优化与轻装扩张看似矛盾的两端,实则 指向同一个靶心。传统4S模式在成本与灵活性上的结构性缺陷,迫使行业必须重塑 渠道基因。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面临产品结构之变、用户需求之变和渠道发展之变,汽车品 牌厂家以及流通行业的淘汰赛都已进入关键期。”基于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 肖政三向经销商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抢抓机遇,让增量政策“组合拳”为汽车市场 注入更多动能;二是顺势而变,围绕新能源、二手车和数字化转型,全面融入汽车 产业链价值重构的进程之中;三是筑牢基础,构建适应汽车市场新发展格局的和谐 厂商关系。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3-10-12 | 成交量(万股) | 4133.750 | ├──────┼───────────┼───────┼───────┤ | 异动类型 | 日涨幅偏离值达7% |成交金额(万元)| 53231.218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0.00| 83788595.72|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东风东路证券| 0.00| 59206282.84| |营业部 | | |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 0.00| 18681879.00| |一证券营业部 |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复兴中路证券| 0.00| 15464819.30| |营业部 | |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 0.00| 14298200.00| |营业部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207807829.30| 0.00| |机构专用 | 51770012.00| 0.00|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 51668734.00| 0.00|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43863411.00| 0.00| |机构专用 | 27911696.00|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3-3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2024年1月23日,本公司与长城控股签订框架协议 补充协议三(以下简称“补充协议三”),根据补充协议三,本公司调整本集团与长城 控股2024年度提供服务、租赁(长期)日常关联交易上限。20250331:本集团与保定 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含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及长城控股实际控制人担任 董事或控制的其他公司)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实际金额为781605万元。本集团与光 束汽车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及执行情况如下:(1)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销售零部件 、模具等产品,预计交易金额为393,269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33,984.70万元;(2) 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车辆、零部件等产品,预计交易金额为408,100万元,实际发 生金额为42,583.62万元;(3)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研发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48,6 5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23,856.01万元;(4)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咨询服务,预计 交易金额为8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110.42万元;(5)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研发 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21,5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1,771.39万元;(6)本集团向光 束汽车提供IT相关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1,2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889.66万元;(7 )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厂内物流及出厂物流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币7,830万元,实 际发生金额为1,842.05万元;(8)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工厂建设管理、生产工艺开 发服务交易金额,2020-2027年预计交易金额为20,000万元,2020年至2024年12月31 日,实际发生金额为13,659.87万元。 【公告日期】2025-03-3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与魏建军先生及 其关联公司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1470559.00万元。本集团与光束汽车2025年日 常关联交易预计及目前执行情况如下:(1)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销售零部件、模具等产 品,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376,058.9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 19,645.31万元;(2)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车辆、零部件等产品,预计2025年交易金 额合计为人民币102,60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991.07万元;(3)本集团 向光束汽车提供研发服务等,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5,400万元,2025年 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2,248.77万元;(4)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咨询服务,预计460 万元;(5)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研发服务等,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6, 80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394.30万元;(6)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IT 相关服务,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21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 84.05万元;(7)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厂内物流及出厂物流服务,预计2025年交易金 额合计为人民币4,79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257.77万元;(8)本集团向 光束汽车提供工厂建设管理、生产工艺开发服务,预计2020年-2027年交易金额合计 为人民币20,000万元,2020年-2025年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3,671.93万元。 【公告日期】2025-02-22【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为增强产业协同性及整体竞争力,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 公司”或“公司”)的间接全资子公司诺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博科 技”)与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稳晟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诺博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792,157.77元收购稳晟科技持有的无锡芯动半导 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芯动”)80%的股权,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 ,诺博科技将持有无锡芯动80%股权,公司持有无锡芯动20%股权,无锡芯动纳入公 司合并报表范围。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