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1633 长城汽车 更新日期:2025-11-01◇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9-30|25-06-30|25-03-31|24-12-31|24-09-30|
|每股收益(元) | 1.0100| 0.7400| 0.2100| 1.4900| 1.2300|
|每股净资产(元) | 10.0598| 9.8277| 9.6146| 9.1925| 9.0143|
|净资产收益率(%) | 10.3600| 7.5600| 2.1700| 17.2000| 14.2700|
|总股本(亿股) | 85.5787| 85.5895| 85.6266| 85.5616| 85.4151|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62.0924| 62.0924| 61.9387| 61.9296| 61.7831|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0.2985| 0.3093| 0.5000| 0.4443| 0.4443|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7-15 除权除息日:2025-07-16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
|★特别提醒: |
|★限售股上市(2027-01-26): 1211.1581万股 |
├──────────────────────────────────┤
|2025-09-30每股资本公积:0.46 主营收入(万元):15358187.56 同比增:7.96% |
|2025-09-30每股未分利润:7.76 净利润(万元):863496.30 同比减:-16.97%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1.0100| 0.7400| 0.2100|
├──────┼──────┼──────┼──────┼──────┤
|2024 | 1.4900| 1.2300| 0.8300| 0.3800|
├──────┼──────┼──────┼──────┼──────┤
|2023 | 0.8200| 0.5900| 0.1600| 0.0200|
├──────┼──────┼──────┼──────┼──────┤
|2022 | 0.9100| 0.8900| 0.6100| 0.1800|
├──────┼──────┼──────┼──────┼──────┤
|2021 | 0.7300| 0.5400| 0.3900| 0.1800|
└──────┴──────┴──────┴──────┴──────┘
【2.最新报道】
【2025-11-01】汽车行业“千亿元营收阵营”扩容 比亚迪前三季度以5662.66亿元
营收稳居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申银万国汽车行业分类的315家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已全
部披露完毕。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车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3万亿元,同比增长8.
19%;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15.59亿元,同比增长3.36%。在整体增长的同时,行
业转型进入关键阶段。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行业综合治理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方车展火
热进行,企业新品密集上市,汽车市场整体延续良好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
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行业分化显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433.3万辆和
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新能源汽车继续扮演行业增长引擎的角
色,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1%。
乘用车市场表现优于商用车。今年前三季度,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124.1万辆和21
2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3.7%。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309.1万辆和311.7万
辆,同比分别增长9.4%和7.8%。
从今年前三季度上市车企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行业分化更为显著。比亚迪实现销
量326.01万辆,同比增长18.64%;上汽集团实现销量319.33万辆,同比增长20.53%
;长安汽车实现销量206.61万辆,同比增长8.46%;长城汽车实现销量92.34万辆,
同比增长8.15%。对比来看,部分车企的销量下滑也尤为明显。其中,广汽集团实
现销量118.37万辆,同比下滑11.34%;赛力斯实现销量34.07万辆,同比减少7.79%
;江淮汽车实现销量28.17万辆,同比下滑10.66%。
崔东树援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近期发布的数据强调,今年
前三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5%,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的平均水平,汽
车行业仍然偏低。
“未来,随着国家反内卷工作持续推进以及《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
26年)》的具体措施落地,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有望逐步改善。”崔东树表示,期待
车市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未来汽车行业总体形势必能持续稳中向好。
商用车企业绩复苏
从上市车企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来看,“千亿元营收阵营”持续扩容且头部优势固化
。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以5662.66亿元的营收稳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12.75%。上
汽集团以4612.24亿元的营收紧随其后,同比增长9.91%。此外,潍柴动力、长城汽
车、华域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规模也突破千亿元。
从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情况来看,比亚迪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9.85亿元,虽位
居榜首,但同比出现下滑。而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668.88亿元,同比增长17.06
%。此外,长城汽车、潍柴动力等公司的单季度营业收入也突破500亿元。
上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全力开拓市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全面
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运营效能,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管理
。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则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直面竞争挑战,采取一
系列市场应对行动,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随着销售规模的稳健增长、产品结构
的不断优化,公司毛利率呈现逐季向好态势。
盈利表现则凸显行业转型阵痛。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以233.3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蝉
联“行业盈利王”,但同比下滑7.55%。其中,在第三季度下滑尤为明显,单季实
现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滑32.60%。从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情况来看,赛力
斯、长城汽车、江淮汽车、海马汽车等乘用车企业的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均有不
同程度的下滑。广汽集团、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等老牌车企更是深陷亏损之中。这
反映出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福田汽车、中国重汽、中通客车等商用车企业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
润呈现复苏态势。这一趋势在第三季度尤为突出,第三季度,福田汽车、金龙汽车
和一汽解放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764.21%、1211.04%和525.14%。
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业绩“黑马”。例如,舜宇精工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
37亿元,同比增长2586.85%。航天科技、菱电电控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归母净利
润同比翻番,印证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带动零部件赛道高成长的逻辑。
“第三季度,多家车企销量与营业收入同步增长,表明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
段。这主要归功于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证
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销量和营业收入增长,但多家乘用车企业的盈利却出现下
滑,这反映了当前市场因产能过剩而导致的激烈竞争,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
的“价格战”策略,压低了利润空间。而商用车企业利润的显著增长,则是由于市
场对商用车需求激增。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3-10-12 | 成交量(万股) | 5512.689 |
├──────┼───────────┼───────┼───────┤
| 异动类型 | 日涨幅偏离值达7% |成交金额(万元)| 151273.470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0.00| 83788595.72|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东风东路证券| 0.00| 59206282.84|
|营业部 | | |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 0.00| 18681879.00|
|一证券营业部 |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复兴中路证券| 0.00| 15464819.30|
|营业部 | |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 0.00| 14298200.00|
|营业部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207807829.30| 0.00|
|机构专用 | 51770012.00| 0.00|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 51668734.00| 0.00|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43863411.00| 0.00|
|机构专用 | 27911696.00|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8-30【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为增强产业协同性及整体竞争力,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
公司”或“公司”)的间接全资子公司诺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博科
技”)与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稳晟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诺博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3,792,157.77元收购稳晟科技持有的无锡芯动半导
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芯动”)80%的股权,上述股权收购事项完成后
,诺博科技将持有无锡芯动80%股权,公司持有无锡芯动20%股权,无锡芯动纳入公
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告日期】2025-03-3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与魏建军先生及
其关联公司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1470559.00万元。本集团与光束汽车2025年日
常关联交易预计及目前执行情况如下:(1)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销售零部件、模具等产
品,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376,058.9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
19,645.31万元;(2)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车辆、零部件等产品,预计2025年交易金
额合计为人民币102,60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991.07万元;(3)本集团
向光束汽车提供研发服务等,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5,400万元,2025年
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2,248.77万元;(4)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咨询服务,预计460
万元;(5)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研发服务等,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16,
80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394.30万元;(6)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IT
相关服务,预计2025年交易金额合计为人民币21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
84.05万元;(7)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厂内物流及出厂物流服务,预计2025年交易金
额合计为人民币4,790万元,2025年1-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257.77万元;(8)本集团向
光束汽车提供工厂建设管理、生产工艺开发服务,预计2020年-2027年交易金额合计
为人民币20,000万元,2020年-2025年2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3,671.93万元。
【公告日期】2025-03-3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2024年1月23日,本公司与长城控股签订框架协议
补充协议三(以下简称“补充协议三”),根据补充协议三,本公司调整本集团与长城
控股2024年度提供服务、租赁(长期)日常关联交易上限。20250331:本集团与保定
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含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及长城控股实际控制人担任
董事或控制的其他公司)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实际金额为781605万元。本集团与光
束汽车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及执行情况如下:(1)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销售零部件
、模具等产品,预计交易金额为393,269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33,984.70万元;(2)
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车辆、零部件等产品,预计交易金额为408,100万元,实际发
生金额为42,583.62万元;(3)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研发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48,6
5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23,856.01万元;(4)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咨询服务,预计
交易金额为8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110.42万元;(5)本集团向光束汽车采购研发
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21,5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11,771.39万元;(6)本集团向光
束汽车提供IT相关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1,200万元,实际发生金额为889.66万元;(7
)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厂内物流及出厂物流服务,预计交易金额为币7,830万元,实
际发生金额为1,842.05万元;(8)本集团向光束汽车提供工厂建设管理、生产工艺开
发服务交易金额,2020-2027年预计交易金额为20,000万元,2020年至2024年12月31
日,实际发生金额为13,659.87万元。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