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88114 华大智造 更新日期:2025-11-0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1-|41372.33| 2199.03| 2463.02| 5.53| 0.77| 0.76|
| 05 | | | | | | |
├────┼────┼────┼────┼────┼────┼────┤
|2025-11-|41636.31| 2213.17| 3271.86| 5.52| 0.39| 1.82|
| 04 | | | | | | |
├────┼────┼────┼────┼────┼────┼────┤
|2025-11-|42695.00| 5183.04| 4553.00| 6.95| 0.02| 1.39|
| 03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1-06】
华大智造:11月5日获融资买入2199.0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1月5日获融资买入2199.0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4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1-0521990311.0024630165.00413723287.002025-11-0422131735.0032718583.00416363141.002025-11-0351830433.0045530006.00426949989.002025-10-3118955775.0022669280.00420649562.002025-10-3018126628.0020640723.00424363067.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1月5日融券偿还7600股,融券卖出7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2.1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42%,融券余额373.95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1-05521136.00514368.003739455.362025-11-04265999.141243310.313767433.122025-11-0313756.00956042.004777390.022025-10-3113186.00597523.595482672.872025-10-30123481.0052056.995980509.78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17亿元,较昨日下滑0.6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1-05华大智造-2667831.76417462742.362025-11-04华大智造-11596804.90420130574.122025-11-03华大智造5595144.15431727379.022025-10-31华大智造-4211341.91426132234.872025-10-30华大智造-2454490.98430343576.78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1-05】
华大智造:11月4日获融资买入2213.1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1月4日获融资买入2213.1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47%,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1-0422131735.0032718583.00416363141.002025-11-0351830433.0045530006.00426949989.002025-10-3118955775.0022669280.00420649562.002025-10-3018126628.0020640723.00424363067.002025-10-2921408151.0021879715.00426877162.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1月4日融券偿还1.82万股,融券卖出3894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6.6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8%,融券余额376.74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1-04265999.141243310.313767433.122025-11-0313756.00956042.004777390.022025-10-3113186.00597523.595482672.872025-10-30123481.0052056.995980509.782025-10-29157720.64124053.605920905.76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20亿元,较昨日下滑2.6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1-04华大智造-11596804.90420130574.122025-11-03华大智造5595144.15431727379.022025-10-31华大智造-4211341.91426132234.872025-10-30华大智造-2454490.98430343576.782025-10-29华大智造-477674.60432798067.76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1-04】
华大智造:11月3日获融资买入5183.0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1月3日获融资买入5183.0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1-0351830433.0045530006.00426949989.002025-10-3118955775.0022669280.00420649562.002025-10-3018126628.0020640723.00424363067.002025-10-2921408151.0021879715.00426877162.002025-10-2819428052.0015272256.00427348725.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1月3日融券偿还1.39万股,融券卖出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8万元,融券余额477.74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1-0313756.00956042.004777390.022025-10-3113186.00597523.595482672.872025-10-30123481.0052056.995980509.782025-10-29157720.64124053.605920905.762025-10-28583549.5678344.205927017.36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32亿元,较昨日上升1.3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1-03华大智造5595144.15431727379.022025-10-31华大智造-4211341.91426132234.872025-10-30华大智造-2454490.98430343576.782025-10-29华大智造-477674.60432798067.762025-10-28华大智造4547702.36433275742.36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1-03】
2025年Q3基金持仓华大智造明细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止2025年9月30日,华大智造现身49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较上季度增长7只;合计持有1956.37万股,持股市值13.49亿元,为公募基金第361大重仓股(按持股市值排序)。三季度,华大智造股价上涨6.69%。前十大持仓基金(按持股市值)一览表序号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经理持股量(万股)持股市值(万元)1景顺长城优选混合260101杨锐文218.0114998.802景顺长城环保优势股票001975杨锐文200.9713835.403景顺长城创新成长混合006435杨锐文189.5113042.914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A类011058杨锐文、王开展174.9312015.195招商医药健康产业股票000960李佳存147.9310232.446招商品质成长混合A012186李佳存106.487364.987圆信永丰聚优A010469肖世源100.006917.008圆信永丰医药健康A006274肖世源97.006709.499长城消费增值混合A200006龙宇飞93.206446.6010景顺长城景盈双利债券A类002796王勇、陈静69.964839.00(数据来源:本站iFinD)注:本文持仓数据取自基金季报数据,基金季报仅披露十大重仓股数据;数据统计只包含主基金;本文不考虑个股十大股东等数据源。
【2025-11-01】
华大智造:10月31日获融资买入1895.5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31日获融资买入1895.5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118955775.0022669280.00420649562.002025-10-3018126628.0020640723.00424363067.002025-10-2921408151.0021879715.00426877162.002025-10-2819428052.0015272256.00427348725.002025-10-2721096593.0015627417.00423192929.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31日融券偿还9063股,融券卖出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548.27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113186.00597523.595482672.872025-10-30123481.0052056.995980509.782025-10-29157720.64124053.605920905.762025-10-28583549.5678344.205927017.362025-10-27734757.54167258.075535111.00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26亿元,较昨日下滑0.9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1华大智造-4211341.91426132234.872025-10-30华大智造-2454490.98430343576.782025-10-29华大智造-477674.60432798067.762025-10-28华大智造4547702.36433275742.362025-10-27华大智造6054488.5142872804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行业周报|医疗器械指数涨0.88%, 跑赢上证指数0.7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涨0.11%,报3954.79点。创业板指涨0.5%,报3187.53点。深证成指涨0.67%,报13378.21点。医疗器械指数涨0.88%,跑赢上证指数0.76%。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振德医疗、楚天科技、天益医疗、理邦仪器、采纳股份。
行业新闻摘要:
1:医疗器械行业业绩分化明显,超四成企业Q3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2: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医用机器人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3:医疗器械行业从周期复苏向长期成长过渡,行业前景广阔。
4:医疗器械“高毛利”时代或将终结,医保局出手加强监管。
5:医疗器械集采扩围,40%经销商可能被淘汰,市场竞争加剧。
6:医疗器械行业面临供需失衡、标准不一和监管滞后等挑战,亟待规范。
7: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启动,促进企业与医疗机构间的合作。
8:医疗器械行业未来趋势将聚焦于智能制造与传感技术的应用。
9: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面临挑战,行业需加强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
10:医疗器械市场正在向着更高效和透明的模式转变,行业规范化步伐加快。
龙头公司动态:
1、迈瑞医疗:1)迈瑞医疗发布全自动分子一体机MN2880。2)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降 迈瑞医疗:整体收入半数以上来自国际业务。3)迈瑞的“弱预期”拐点:收入反转利润仍承压 明年有望回归正增长。4)迈瑞医疗:国际业务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1.93%。5)迈瑞医疗前三季度营收258.34亿元 国际业务表现亮眼。6)“数智化、流水化、国际化”三大战略方向引领迈瑞医疗未来发展。7)拐点已至!迈瑞医疗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0.91亿元 同比增长1.53%。8)投资者交流活动释放积极信号,迈瑞医疗国际化战略步入全面赋能新阶段。9)太平洋证券看好迈瑞医疗国际化发展,维持“买入”评级。10)迈瑞医疗开展 m-Elite 欧洲学术交流 昆仑 Resona A20 获国际专家认可。
2、联影医疗:1)联影医疗第三季度扭亏为盈达1.22亿元,海外业务稳步增长。2)不断引领行业创新 联影医疗加速构建诊疗一体化生态布局。3)PET/CT连续10年中国市占率排名第一 联影医疗三季报显龙头优势。4)联影医疗发布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大增27.39%至88.59亿元。5)联影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增长126.94% 全球布局成果显著。6)联影医疗: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7% 海外业务稳步增长。
3、万泰生物:1)万泰生物: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上升12.5%至6.55亿元,报告期内国产九价HPV疫苗完成首针接种。
4、新产业:1)新产业:独立董事辞职。
5、惠泰医疗:1)惠泰医疗跌13.44% 华泰证券今刚维持买入就跌。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10-140.13%-0.62%2025-10-150.08%1.22%2025-10-16-0.50%0.10%2025-10-170.05%-1.95%2025-10-200.51%0.63%2025-10-210.21%1.36%2025-10-22-0.19%-0.07%2025-10-23-0.24%0.22%2025-10-24-0.35%0.71%2025-10-27-0.88%1.18%2025-10-280.46%-0.22%2025-10-29-1.18%0.70%2025-10-30-0.42%-0.73%2025-10-312.80%-0.8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932023-12-2951.49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迈瑞医疗-2.94%-12.48%-17.82%联影医疗-1.58%-7.69%14.72%万泰生物3.05%-0.32%-21.03%新产业-1.47%-10.69%-9.23%惠泰医疗-14.81%-12.86%8.24%鱼跃医疗-2.91%-7.16%8.17%乐普医疗6.02%3.60%54.73%华大智造-1.14%-4.68%32.47%英科医疗-1.45%7.62%53.20%振德医疗26.65%103.60%323.92%奕瑞科技-9.49%-6.18%30.59%安图生物-0.95%-1.89%-12.05%大博医疗-5.26%-10.64%45.09%福瑞股份8.39%-1.85%89.12%九安医疗0.47%4.41%-12.32%健帆生物-5.86%-8.19%-32.75%威高血净0.00%0.23%-22.84%佰仁医疗7.51%8.27%-3.62%南微医学-6.17%-17.41%16.90%欧普康视3.41%-2.86%-9.83%
行业相关的ETF有华夏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562600)、汇添富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797)、医疗器械ETF(159883)、招商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898)、医服ETF(516610)、保健ETF(516790)
【2025-10-31】
机构评级|国泰海通证券给予华大智造“增持”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关于华大智造的评级研报。国泰海通证券给予华大智造“增持”评级,目标价不超过75.81元。其预测华大智造2025年净利润为-1.46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5家机构发布了华大智造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1.00元,最低目标价为75.81元,平均为83.62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8482.00万元,最低为-2.72亿元,均值为-1.38亿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为-6.01亿元。其中,评级方面,8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国泰海通证券孟陆增持-146000000.000075.81002025-10-29方正证券周超泽推荐29000000.0000--2025-10-29中国银河程培推荐-86000000.0000--2025-10-28招商证券梁广楷强烈推荐-246000000.0000--2025-10-28华安证券谭国超买入-98000000.0000--2025-10-27中金公司冯喜鹏跑赢行业-182000000.000091.00002025-10-24华泰证券代雯买入84820000.000084.04002025-09-08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130000000.0000--2025-09-05中泰证券谢木青增持-210000000.0000--2025-09-04信达证券唐爱金买入-94000000.0000--2025-08-31太平洋谭紫媚买入-193000000.0000--2025-08-28华源证券刘闯买入-182000000.0000--2025-08-27光大证券王明瑞买入-176000000.0000--2025-05-13浙商证券司清蕊增持-272000000.0000--2025-05-06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17021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华大智造: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1812.6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1812.6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18126628.0020640723.00424363067.002025-10-2921408151.0021879715.00426877162.002025-10-2819428052.0015272256.00427348725.002025-10-2721096593.0015627417.00423192929.002025-10-2418569953.0020275529.00417723753.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30日融券偿还801股,融券卖出1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2.3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3%,融券余额598.05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123481.0052056.995980509.782025-10-29157720.64124053.605920905.762025-10-28583549.5678344.205927017.362025-10-27734757.54167258.075535111.002025-10-24306774.00313776.454949798.49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30亿元,较昨日下滑0.5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华大智造-2454490.98430343576.782025-10-29华大智造-477674.60432798067.762025-10-28华大智造4547702.36433275742.362025-10-27华大智造6054488.51428728040.002025-10-24华大智造-1798796.61422673551.49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0】
首个基因测序专利出海
【出处】深圳商报
华大智造获1.2亿美元授权许可费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袁静娴)10月28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宣布将通过美国子公司与瑞士生物科技企业Swiss Rockets AG(简称“Swiss Rockets”)达成技术授权合作。华大智造将一项名为“CoolMPS”的测序技术相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软件以独占许可/普通许可的方式授权予Swiss Rockets,用于在除亚太及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进行开发、生产及商业化。
记者了解到,此次合作正常履约至独占授权期满,华大智造合计将获得不低于1.2亿美元的授权许可费,其中包括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2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2000万美元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阶梯制一定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在生物医药领域,“授权合作”是常见的模式。所谓“授权合作”,即中国药企将候选药物的部分权利(如全球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授权给外国药企。中国药企通常仍然保留药物的专利权归属,并无需建设自主全球商业化能力。作为商业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外授权,国内创新药企深度绑定头部跨国药企,拿下了一张张“国际船票”。
华大智造表示,此次技术授权,意味着华大智造是国内医疗器械领域首个凭借专利出海的生命科技设备企业,此笔交易也成为中国科学仪器IP出海的首个案例。
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力促进测序应用的延展与渗透,催生出更多改善人类生命健康的创新性成果。
本次交易的核心标的是华大智造CoolMPS测序技术相关专利、专有技术的全球独占授权(不含华大智造保留区域),即欧美等主流市场。从地域划分看,华大智造保留了大中华区、亚太及部分太平洋岛屿的自主运营权,确保核心市场控制权不受影响。这种安排既确保了华大智造在优势市场的绝对控制权,又通过合作伙伴撬动了全球市场的潜在增量。
【2025-10-30】
华大智造: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2140.8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2140.8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21408151.0021879715.00426877162.002025-10-2819428052.0015272256.00427348725.002025-10-2721096593.0015627417.00423192929.002025-10-2418569953.0020275529.00417723753.002025-10-2315009673.0011643313.00419429329.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29日融券偿还1905股,融券卖出2422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7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1%,融券余额592.0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157720.64124053.605920905.762025-10-28583549.5678344.205927017.362025-10-27734757.54167258.075535111.002025-10-24306774.00313776.454949798.492025-10-2313570.000.005043019.10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33亿元,较昨日下滑0.1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华大智造-477674.60432798067.762025-10-28华大智造4547702.36433275742.362025-10-27华大智造6054488.51428728040.002025-10-24华大智造-1798796.61422673551.492025-10-23华大智造3310251.56424472348.1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华大智造在手订单7.7亿元 测序仪装机量持续增长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记者刘晓一)近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相关管理层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在订单储备、平台替换、核心产品装机量等关键领域表现亮眼,为后续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产品层面,公司核心产品装机量表现亮眼,高端设备需求旺盛。据介绍,华大智造于今年3月份发布的T1+测序仪获得行业高度认可,装机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欧非区域,公司DNBSEQ-T系列产品单季装机量同比翻倍;在美国地区,DNBSEQ-T7系列产品销量领先,T7仪器与测序试剂收入合计占区域主营业务收入72%。持续增长的装机量为后续试剂耗材持续贡献收入提供保障,也印证了公司产品在全球高端市场的认可度。
订单储备方面,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公司在手订单规模达7.7亿元。其中,中国区订单5.2亿元,占比68%;海外订单2.5亿元,占比32%。从业务线看,全读长测序业务作为核心支柱,在手订单约5.8亿元,占比75%,多组学、智能自动化业务订单分别约为0.9亿元、1亿元,新兴业务成长动能持续释放。
此外,今年以来,公司平台替换进程加速推进,国内市场优势进一步巩固。截至目前,公司围绕平台替换已发货近400台测序仪,且从公开招投标数据看,2025年10月1日前公司高通量测序仪中标比例超70%,远超海外友商15%的占比。分领域来看,科研服务商领域替换节奏最快,前三季度实际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0%;医院、疾控中心等事业单位将在年底完成预算申报后,于明年有序推进采购部署,临床领域虽因资质申报等环节周期较长(预计3年-5年),但长期替换空间明确。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并非单纯推进设备替换,而是结合“长读长+短读长”一体化布局与多组学方案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强化市场竞争力。
【2025-10-29】
概念动态|华大智造新增“智能医疗”概念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29日,华大智造新增“智能医疗”概念。据本站数据显示,入选理由是:根据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记录表:随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被集成于移动车厢内,形成“移动超声诊疗室”,该平台无需专业医生随车即可通过 5G技术实现远程诊断。在实际应用中,该业务覆盖场景已十分广泛:既曾跨越 1600 公里,将上海、深圳的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至贵州思南县乡镇地区,开展甲状腺义诊服务;也曾与江苏省肿瘤医院联合组建移动筛查车队,深入南京社区完成乳腺等部位的检查工作,为全省肿瘤早筛网络的构建提供支撑。该公司常规概念还有:融资融券、医疗器械概念、沪股通、机器人概念、合成生物、基因测序、AI智能体。
【2025-10-29】
华大智造1.2亿美元技术授权合作达成 创中国科学仪器首例License-out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28日,华大智造宣布,经当日召开的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与瑞士生物科技企业Swiss Rockets AG达成CoolMPS测序技术授权合作。
根据协议,华大智造将通过其美国子公司MGI US LLC及Complete Genomics,Inc.,将CoolMPS相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软件以独占许可/普通许可的方式授权予Swiss Rockets,用于在除亚太及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进行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此次合作正常履约至独占授权期满,华大智造合计将获得不低于1.2亿美元的授权许可费,其中包括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2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2000万美元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阶梯制一定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值得一提的是,该交易标志着中国生命科学仪器领域首次实现“技术出海”,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输出,成为中国生命科学仪器企业License-out的首例标杆。
对于此次合作,双方高管均强调技术协同价值。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表示,与Swiss Rockets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优势,推动CoolMPS测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拓展,尤其在肿瘤学和传染病等前沿领域。Swiss Rockets首席执行官Vladimir Cmiljanovic指出,CoolMPS技术将与其现有药物研发和诊断平台形成协同,提升其提供精准诊疗方案的能力。
根据华大智造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在财务结构优化与全球化布局上已形成协同效应。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利润总额成功扭亏为盈,同比大幅改善110.98%。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达18.6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74.20%,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也较去年同期显著收窄,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获取现金能力的增强与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级短读长与长读长测序产品的企业,华大智造近年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业务已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3560家用户。此次CoolMPS技术出海,不仅验证了华大智造自主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更为中国生命科学仪器企业探索出“技术授权+收益分成”的可持续全球化路径,有望在未来数年内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在全球测序生态中的话语权。
【2025-10-29】
华大智造: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1942.8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1942.8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7%,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19428052.0015272256.00427348725.002025-10-2721096593.0015627417.00423192929.002025-10-2418569953.0020275529.00417723753.002025-10-2315009673.0011643313.00419429329.002025-10-2214707214.007728857.00416062969.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28日融券偿还1195股,融券卖出8901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8.3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9%,融券余额592.70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583549.5678344.205927017.362025-10-27734757.54167258.075535111.002025-10-24306774.00313776.454949798.492025-10-2313570.000.005043019.102025-10-2268790.00174313.865099127.54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33亿元,较昨日上升1.0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华大智造4547702.36433275742.362025-10-27华大智造6054488.51428728040.002025-10-24华大智造-1798796.61422673551.492025-10-23华大智造3310251.56424472348.102025-10-22华大智造6833489.94421162096.54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华大智造获130家机构调研:公司位于美国圣何塞的工厂已完成G99和T7部分试剂的转产,本地化生产将进一步缓解关税带来的冲击(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华大智造10月2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接受130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开展本次活动,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回答。公司对交流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如下:
一、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的基本情况(一)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情况2025年1-9月份,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变动基本持平;综合毛利率为53%,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公司销售结构因市场需求趋势变化而带来一定的调整;受益于降本增效及汇兑损益等因素的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亿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同比减亏74%;2025年公司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经营效率有所改善,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为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全读长测序业务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了4%,受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国科研经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实验室推迟设备更新与项目建设;智能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7%。时空组学、细胞组学等产品推动新业务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0%。(二)2025年前三季度全读长测序业务板块情况1、基因测序仪业务整体情况全读长测序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4%;按照测序仪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实现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18%;试剂耗材实现收入9.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全读长测序业务毛利率为57%,与2024年全年全读长测序业务毛利率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2025年公司试剂耗材、服务及其他收入占全读长测序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占比已提升至近70%,逐步体现以长期、稳定试剂收入为驱动,带动整体业务发展的趋势。2、基因测序仪业务四大区域收入国内区域,公司新增市占率正在稳步提升,但由于今年市场竞争一直处在高强度状态,公司销售单价依旧受到较大影响。中国区2025年1-9月全读长测序业务实现收入10亿元,同比下降了5%;亚太区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了32%,主要受部分区域战事扰动引发医疗机构预算收紧,设备需求阶段性收缩;韩国、东南亚与澳洲多个大型项目因客户战略调整及资金规划变动暂缓推进,落地周期延长;欧非区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了14%,公司在欧非区以科研项目合作为业务拓展主要驱动力,通过突破技术壁垒进一步带动销售,加速本地化渠道扩张及资源整合;美洲区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4%,尽管美国地区持续受地缘政治因素制约,新业务拓展面临挑战,但公司除依托存量装机的试剂销售稳定增长外,仍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机遇。
二、现场问答
问:公司最新在手订单规模及组成结构的大致情况?
答: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公司在手订单为7.7亿元,其中,来自中国区的订单金额为5.2亿元,在整体在手订单中占比68%;海外订单为2.5亿元,占比32%;从业务线维度来看,全读长测序的在手订单金额约为5.8亿元,占比75%;多组学业务在手订单约为0.9亿元,占比12%;智能自动化在手订单约1亿元,占比13%。
问:随着近两年全球地缘政治的冲突加剧,在此背景下公司的出海业务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未来公司对于出海业务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最新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如何?
答:对于此前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及海外局部地区动乱等地缘政治相关情况,市场已有广泛关注。此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增长速度,但公司认为此类问题并非长期影响因素。公司依然坚定看好海外市场发展,从数据来看,前三个季度海外业务占比为32%,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欧非区同比增长13%;美洲区同比增长16%。单看第三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15%,其中,欧非区增长35%;美洲区增长60%。数据层面直观的增长是公司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仍积极看待海外业务发展的核心原因。公司在海外发展坚定践行“In-For-By”路线(即“In country For country By country”),其中“By country”指“made by local region”。这也是公司在欧洲拉脱维亚及美国圣何塞均布局仪器和试剂生产能力的原因,该前瞻性投入随着全球局势的动态演变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目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波动较为显著,且影响主要集中于美国市场。截至目前,美国关税政策较2025年7月未出现进一步调整,未来关税层面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若后续关税上涨政策落地,公司出口至美国产品的毛利率将显著降低,同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北美客户在供应商选择上的接受度、偏好,进而对公司业务收入造成冲击。但针对此类风险,公司在年初关税大幅上调前,已在美国储备充足的仪器成品库存,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关税影响;同时,公司位于美国圣何塞的工厂已完成G99和T7部分试剂的转产,本地化生产将进一步缓解关税带来的冲击。当前海外整体局势对国内厂商境外业务的开展构成显著挑战。在此背景下,与海外大客户及核心经销商维持持续稳定合作,已成为保障公司业绩平稳的关键支柱,因此,稳固核心合作伙伴关系仍是公司当前的重点工作方向。从各区域业务进展来看,亚太区域内,Mirxes、Decode、Neuberg、SPI等核心大客户采购需求持续,合作关系稳固;欧非区域中,公司与IVT、Euroclone、Palex等经销商的合作基础扎实,同时与KOL客户在时空研究领域的合作亦稳步推进;美洲区域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公司不仅与Variantyx、BTO、GBG、TCL等客户保持良好合作态势,新客户Johns亦为业绩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问:针对与Swiss Rockets公司的合作,其合作背景、目的及后续规划具体是怎样的?该合作对公司未来全球市场布局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以及未来公司是否还会开展类似的BD合作?
答:瑞士Swiss Rockets公司的技术授权合作,是华大智造在公司技术储备和国际环境整体考量下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此次合作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CoolMPS作为公司的储备性技术路线,该技术有一定领先性但限于内部切换成本高,而通过授权可实现该技术资产价值最大化;二是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本次公司选择将技术授权模式给西方合作伙伴,尤其是欧洲相对中性的瑞士企业,此举有助于规避直接市场各种风险、双轨并行。并且,根据协议公司将在保留亚太及大中华区权益的同时,通过首付款、有Deadline的里程碑付款及有年度保底的销售分成获得持续的收益。这项合作标志着公司从“仪器出海”到“技术出海”的新模式,其战略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轻资产运营方式拓展全球市场,降低政策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储备技术表现使公司能更专注于StandardMPS等核心技术的深化发展,实现资源垂直、优化配置。针对此合作进程,公司将按协议完成技术和专利的移交,并为Swiss Rockets的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其能顺利在被授权区域开展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同时,公司也将密切关注并支持Swiss Rockets的市场进展,通过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模式,共享技术商业化带来的长期红利,共同建立和强化CoolMPS技术路线在全球的测序生态。展望未来,“技术授权”和“借船出海”将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考量部分。公司依托过往高积淀性的研发投入,储备了大量领先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自此次出海合作后,公司也将继续积极寻求与全球范围内志同道合的、具备强大本地化能力的合作伙伴,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发展合作机会。
问:关于公司海外业务,还请进一步明确欧非区与美洲区域的产品销售结构特征,以及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海外客户的采购顾虑?
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欧美地区收入增长态势可观,这既印证了欧美市场的庞大体量,也凸显了公司在该区域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从产品结构看,欧美地区高通量仪器销售占比更高。其中,欧非区以高端设备及配套试剂耗材为核心业务,试剂耗材收入占该地区主营业务收入的57%,DNBSEQ-T系列相关产品贡献尤为突出,单季装机量同比实现翻倍;美国地区高端设备试剂耗材收入同样占据主导,该品类收入占比高达73%,且DNBSEQ-T7系列产品销量领先,T7仪器与测序试剂收入合计约占区域主营业务收入的72%。尽管《生物安全法案》等引发的地缘政治关切受到市场与客户广泛关注,但公司通过持续开展媒体宣传、市场推广等活动,对海外市场进行正面引导与认知培育,有效地为市场注入信心。截至目前,美国联邦层面尚未出台禁止公司在美销售的相关法律,当前影响更多源于客户认知与情绪层面。公司依托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及时空组学领域的前沿布局,已在欧美科研端客户群体拓展中实现突破并占据引领地位。此外,相较于多数海外友商的单一产品布局,公司全通量产品矩阵更能满足客户对自身发展稳定性及长期运营可行性的考量;同时,客户在制定长远技术路线规划与供应链布局时,引入第二供应商以降低单一来源风险是常见商业策略,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针对海外关税等政策影响,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工厂并实现部分基因测序仪本地化量产,此举不仅有效规避关税壁垒、保障供应稳定性,更显著减轻了客户对供应链断供及成本激增的顾虑。
问:从技术层面分析,公司如何兼顾“超高通量”及“高精准度”两个难攻克的指标?
答:公司在技术、专利及知识产权领域的积累成果显著。过去十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夯实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能力,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及专利的产品化。今年超高通量测序仪T7+的发布,集中展现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实力,这不仅是单一技术突破,更是生化、芯片、光机、流体等多领域硬实力的系统性升级。具体而言,在生化层面,公司采用独有的MLG(Make Load and Grow)技术,让DNB二次扩增实现原有信号的二次放大,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聚合效率更高更完全的聚合酶,让DNB信号更亮更保真;芯片层面,T7+相比T7,DNB密度提升至原本的两倍,在相同拍照视野的情况下有双倍数据产出;硬件层面,搭载自研超高速低噪声线阵扫描相机,在精准采集微弱信号的同时大幅提升光学速度;流体层面,则通过公司独有正压流体技术,进一步缩短泵液时间。依托生化、芯片、硬件等系统能力的深度整合,公司新一代T7+测序仪实现全维度性能提升,可达成Q40测序质量与24小时14.4Tb数据产出量的双重突破。T7+发布后,不仅获得业内广泛关注,更有多家企业于发布当日与公司达成合作签约,这充分体现了合作方对公司、产品及技术的高度认可。
问:公司如何看待当前行业的最新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态势?又将如何平衡自身在新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与盈利产出之间的关系?
答:随着国内基因测序与多组学工具产业的发展,新公司加速崛起、新技术迭代涌现。这一趋势印证了生命科学行业的前期积累与持续深耕,更凸显出行业整体信心的稳步提升。公司依托技术积累、产品与用户基础,在国内测序及多组学新增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这恰好体现公司在新技术布局上的前瞻性、全面性与综合性,以及产品端的极强优势与完整部署。产品层面,公司今年3月发布的T1+测序仪获得行业高度认可,装机量实现了快速增长;T7+测序仪相较前代产品,进一步降成本、提质量,实现量速两全、7 In 1等多重突破。此外,为推动测序技术更广泛落地,采用独特自发光直接传感技术的E25测序仪,今年已获NMPA认证,为超小型测序仪在更多机构的普及筑牢基础。未来,公司仍将以DNBSEQ核心技术赋能更多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引领持续助力行业发展。近年来,长读长技术领域的行业关注度不断提升。自去年与序风达成合作后,公司已连续两年推出长读长测序仪,例如今年新发布的G400-ER测序仪,其单芯片通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围绕这两款核心设备,公司正在快速建库优化、Q20质量提升,以及甲基化、RNA直测等应用端展开深度布局。后续,公司将继续深化与行业用户的合作,推动长读长技术从当前的全球跟跑迈向未来的持续引领;未来,随着技术、产品突破及供应链布局完善,公司将基于长短读长结合的技术与平台优势,持续拓展应用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此外,单细胞、时空组学及蛋白组学等多组学应用领域,也是公司未来的核心发力方向。多组学技术不仅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关键,更已在大规模队列数据产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始终坚持打好基础、打磨性能,经过数年发展,单细胞领域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相关产品获得广泛认可;今年推出的基于SMARTseqXpress的试剂盒,可深度赋能单细胞全长转录组研究,助力科学家产出高质量科研数据。与此同时,公司在时空FFPE样本试剂盒、时空一体机、时空显微镜、单细胞一体机等产品的布局,构建了以下游应用为导向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让科研用户无需从头验证。面向未来,公司始终围绕三大方向布局:一是坚持从基因组学到多组学的延伸,结合GLI方向,为合作方提供一站式的多组学整体方案,深度洞悉并满足用户需求;二是坚守技术源头创新与核心自主供应链可控,保障技术与成本的长期可控性,将价值传递给用户;三是深化与行业用户的合作,共创共享新兴应用,探索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更多可能。截至目前,公司已支持合作用户产出超500Pb测序数据与15万单细胞时空组学样本数据。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这些数据积累将为未来科学发现与临床应用等新兴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过去一年公司持续聚焦研发,将优质资源投向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契合长期战略发展的项目与产品,未来也将基于现有技术、供应链与用户基础,通过深耕应用场景,整合原材料与模块资源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创新周期的缩短,让行业看到更多技术层面的持续性突破。
问:公司在中国区的平台替换进展情况如何?
答:截至目前,公司围绕平台替换事宜已发货近400台测序仪。从整体替换周期规划层面,公司预计将在2-3年内完成绝大部分设备的替换与迭代工作。从市场竞争表现来看,截至2025年10月1日公开招投标数据,公司高通量测序仪中标比例超70%,而海外友商中标比例约为15%,且其多数中标项目系基于去年已确定的技术参数与招标计划推进的采购事宜。需注意的是,不同领域的设备替换难度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临床应用领域,因涉及资质申报、技术转化等关键环节,设备切换周期相对延长,预计将持续3-5年。与之相比,企业端替换进度更快,其中科研服务商领域表现突出,具体来看,今年1-3季度该领域实际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0%;而医院、疾控中心、海关等事业单位及高校的替换工作则具备一定延续性,此类客户需于今年年底完成后续预算申报,采购部署工作将在明年有序推进。公司的聚焦重点并非单纯的开展仪器的替换业务,而是依托自身在测序领域的“长读长+短读长”一体化布局,结合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方案输出能力,叠加GLI全流程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因此,公司在市场端的定位并不局限于高通量测序仪的“替代者”,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在生命科学领域构建核心竞争优势,追求更高标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问:近期公司设立北京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销售,此项战略布局背后的核心动因、与公司原有生命科技工具核心业务的协同逻辑,及未来的战略规划分别是什么?
答:公司已关注到市场层面关于华大智造“造车”的相关讨论。为避免认知偏差,帮助各方更清晰地理解公司业务定位,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公司并非开展“造车”业务,而是“用车”,将车辆作为移动载体,搭载核心医疗设备构建移动服务平台。过去数年,公司已推出自动化乳腺超声移动车、5G远程超声机器人移动车、移动核酸检测车等多款移动平台,此类平台在义诊服务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场景中,均发挥了显著作用并取得良好成效。随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被集成于移动车厢内,形成“移动超声诊疗室”,该平台无需专业医生随车即可通过5G技术实现远程诊断。在实际应用中,该业务覆盖场景已十分广泛:既曾跨越1600公里,将上海、深圳的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至贵州思南县乡镇地区,开展甲状腺义诊服务;也曾与江苏省肿瘤医院联合组建移动筛查车队,深入南京社区完成乳腺等部位的检查工作,为全省肿瘤早筛网络的构建提供支撑。此外,该业务另有移动车搭载全自动乳腺容积超声设备与AI辅助诊断系统,该平台仅需经过简单培训的医护人员即可操作设备完成标准化扫查,后续由专家进行远程阅片诊断。截至目前,该类移动平台已深入广东、湖北、云南等十余省份,不仅在深圳“深工守护”活动中为千名家政人员、青岛工会“关爱女职工”专项体检活动中为3000名女职工提供免费筛查服务,还走进漠河、鄂尔多斯等多地乡村助力“两癌”早筛工作,累计完成筛查超2万例。公司的业务方向始终保持聚焦且明确,所有资源投入均以生命科技工具平台的研发与制造为优先方向。在新业务拓展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循“技术协同、场景延伸”的原则,不会出现分散主业专注度、削减主业投入的情况。
问:目前公司在临床领域可覆盖的应用范围具体包含哪些场景?此外,在临床、疾控、海关领域公司产品的渗透率分别处于什么水平?
答:今年是公司DNBSEQ测序仪技术落地十周年。历经十年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已广泛渗透科研、临床、疾控、海关、农业、工业微生物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核心工具。在临床领域,公司的布局与成果可从三方面展开:其一,应用覆盖与性能已达行业顶尖水平——目前已在生育健康、肿瘤、感染等核心领域完成标杆应用批准,且公司测序仪性能经多轮对比验证处于最高水平。例如近期美国人类遗传学年会上,Google科学家通过多平台比较,印证公司测序质量达到行业最优;依托测序质量优势与高中低全产品矩阵,公司已实现临床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其二,公司正加速协助客户进行临床试剂盒资质申报,国内基于公司测序平台获证的应用试剂数量已位居行业第二,主要系临床试剂盒拿证周期较长(通常需3-5年),现有获批产品多为合作方早年启动的项目成果。近年来,公司正积极推动合作方转型,既支持现有产品向DNBSEQ平台转申报,也助力全新产品基于公司平台开发,预计短期内国内基于公司测序平台获证的应用试剂数量将跃居行业第一。目前,行业头部企业已陆续从进口平台切换至国产平台,同时多家厂商通过OEM公司测序仪推进临床注册申报,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开拓临床市场。其三,临床新装机市占率遥遥领先——这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完善的产品、技术与专利部署,可精准匹配不同临床场景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对国产仪器性能的高度认可与支持。从具体数据来看,在国内临床领域中,公司平台市场占有率已超50%;截至2025年10月1日,按公司当年高通量测序中标数据统计,临床/医院端公司中标占比超70%,不仅实现关键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的自主可控,更打破了进口产品的长期垄断。头部医院与企业用户的测序平台切换,既是政策与市场对国产测序工具的双重认可,也是公司从设备供应商向生态主导者转型的关键里程碑,意义远超技术层面的替换。从价值影响来看,短期将直接带动公司试剂耗材销售与设备装机量增长,形成持续收入;中期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合规临床场景的绝对优势,提升临床领域市占率;长期则通过“SEQALL生态”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同时,公司还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升级,不断降低测序应用门槛、提升技术易用度,为更多有基因检测需求的患者与人群提供最优方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其他关键领域,公司同样表现突出。公司在中国区疾控领域中,存量市场占有率超50%,2025年新增市场中公司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公司在中国区海关领域中,存量市场占有率超60%,2025年新增市场占有率已超70%。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信测序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底层技术与工具,需进一步赋能更多场景,推动人、动植物、微生物多组学数据的高效产出。除疾控、海关外,公司正积极助力农业领域发展,尤其在农业育种环节,公司通过测序技术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加速我国突破性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此外,在国家重点布局的生物制造未来产业中,公司测序仪可结合生成式智慧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存储等方案,构建生物制造自动化与智能化平台。目前,这些新领域的基因测序技术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间,但随着公司进一步努力及推动,未来有望成为继生育、肿瘤等临床领域后的新应用方向与增长驱动力;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博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基金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公司--颢科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基金公司--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证券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公司--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公司--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证券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上汽颀臻(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阳光私募机构--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阳光私募机构--上海勤远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阳光私募机构--上海卫宁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姚泾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弢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新伯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方物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易正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晓甪鉴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沣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湘禾投资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福实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上海道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中融汇信投资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中阅资本管理股份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北京知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北京诚旸投资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北京金百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华夏东方养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天津易鑫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宁波市浪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广州云禧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循远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杭州谦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海南羊角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阳光私募机构--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阳光私募机构--深圳市榕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荷荷晴川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阳光私募机构--通用技术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青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青骊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鸿途私募基金管理(广东)有限公司阳光私募机构--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险公司--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公司--CGN Investment(HK)Co.,Limited海外机构--IGWT Investment海外机构--风和投资管理公司海外机构--新思路投资有限公司QFII--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QFII--源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QFII--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上海华夏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他--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他--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其他--中信建投经管委财富管理部客户其他--中信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其他--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其他--中昂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其他--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北京金塔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其他--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其他--宏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山东英轩捷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他--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其他--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张家港市金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其他--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毕德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其他--浙江朝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他--海南省亿能投资有限公司其他--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他--深圳奇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他--深圳市前海海运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深圳市国晖投资有限公司其他--申万宏源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他--红杉资本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其他--荷荷(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他--西安敦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他--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10-28】
华大智造CoolMPS技术1.2亿美元授权合作达成 全球化再迎里程碑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记者刘晓一)
10月28日晚间,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智造”)发布公告,经当日召开的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与瑞士生物科技企业SwissRocketsAG达成CoolMPS测序技术授权合作。
根据协议,华大智造将通过其美国子公司MGIUSLLC及CompleteGenomics,Inc.将CoolMPS相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软件以独占许可/普通许可的方式授权给SwissRockets,用于在除亚太及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市场进行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此次合作正常履约至独占授权期满,华大智造合计将获得不低于1.2亿美元的授权许可费,其中包括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20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2000万美元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阶梯制一定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据介绍,该交易标志着中国生命科学仪器领域首次实现“技术出海”,从产品输出迈向技术输出,成为中国生命科学仪器企业License-out的首例标杆。
对于此次合作,双方高管均强调技术协同价值。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表示,我公司与SwissRockets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优势,推动CoolMPS测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拓展,尤其在肿瘤学和传染病等前沿领域。
根据华大智造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在财务结构优化与全球化布局上已形成协同效应。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利润总额成功扭亏为盈。
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大规模商业量产级短读长与长读长测序产品的企业,华大智造近年来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业务已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3560家用户。此次CoolMPS技术出海,不仅验证了华大智造自主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更为中国生命科学仪器企业探索出“技术授权+收益分成”的可持续全球化路径,有望在未来数年内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在全球测序生态中的话语权。
【2025-10-28】
基金调研丨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调研华大智造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10月27日,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对上市公司华大智造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华大智造近一周股价上涨0.69%,近一个月下跌0.25%。基金市场数据显示,创金合信基金成立于2014年7月9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550.15亿元,管理基金数189个,旗下基金经理共46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创金合信积极成长股票A(011377),近一年收益录得67.69%。创金合信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创金合信货币C007866货币型段伟兰、谢创、郑振源374.481.67创金合信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015960债券型吕沂洋、黄佳祥76.342.25创金合信货币A001909货币型段伟兰、谢创、郑振源63.931.63创金合信利泽纯债债券A017309债券型孙霄宇、王淦49.932.12创金合信尊泓债券A012938债券型成念良48.820.82创金合信货币E018875货币型段伟兰、谢创、郑振源44.451.51创金合信货币F023625货币型段伟兰、谢创、郑振源43.91--创金合信中债长三角中高等级信用债指数A016687债券型吕沂洋、黄佳祥42.762.22创金合信尊睿债券A014378债券型吕沂洋、成念良41.562.34创金合信信用红利债券A007828债券型张贺章、谢创、郑振源38.062.49(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
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开展本次活动,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就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回答。公司对交流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如下:一、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的基本情况(一)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情况2025年1-9月份,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变动基本持平;综合毛利率为53%,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公司销售结构因市场需求趋势变化而带来一定的调整;受益于降本增效及汇兑损益等因素的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亿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同比减亏74%;2025年公司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经营效率有所改善,期间费用(不含财务费用)为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全读长测序业务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了4%,受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国科研经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实验室推迟设备更新与项目建设;智能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7%。时空组学、细胞组学等产品推动新业务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0%。(二)2025年前三季度全读长测序业务板块情况1、基因测序仪业务整体情况全读长测序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4%;按照测序仪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实现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18%;试剂耗材实现收入9.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全读长测序业务毛利率为57%,与2024年全年全读长测序业务毛利率相比下降了4个百分点。2025年公司试剂耗材、服务及其他收入占全读长测序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占比已提升至近70%,逐步体现以长期、稳定试剂收入为驱动,带动整体业务发展的趋势。2、基因测序仪业务四大区域收入国内区域,公司新增市占率正在稳步提升,但由于今年市场竞争一直处在高强度状态,公司销售单价依旧受到较大影响。中国区2025年1-9月全读长测序业务实现收入10亿元,同比下降了5%;亚太区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了32%,主要受部分区域战事扰动引发医疗机构预算收紧,设备需求阶段性收缩;韩国、东南亚与澳洲多个大型项目因客户战略调整及资金规划变动暂缓推进,落地周期延长;欧非区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了14%,公司在欧非区以科研项目合作为业务拓展主要驱动力,通过突破技术壁垒进一步带动销售,加速本地化渠道扩张及资源整合;美洲区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4%,尽管美国地区持续受地缘政治因素制约,新业务拓展面临挑战,但公司除依托存量装机的试剂销售稳定增长外,仍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机遇。二、现场问答 问:公司最新在手订单规模及组成结构的大致情况?答:截至2025年10月20日公司在手订单为7.7亿元,其中,来自中国区的订单金额为5.2亿元,在整体在手订单中占比68%;海外订单为2.5亿元,占比32%;从业务线维度来看,全读长测序的在手订单金额约为5.8亿元,占比75%;多组学业务在手订单约为0.9亿元,占比12%;智能自动化在手订单约1亿元,占比13%。
问:随着近两年全球地缘政治的冲突加剧,在此背景下公司的出海业务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未来公司对于出海业务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最新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如何?答:对于此前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及海外局部地区动乱等地缘政治相关情况,市场已有广泛关注。此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增长速度,但公司认为此类问题并非长期影响因素。公司依然坚定看好海外市场发展,从数据来看,前三个季度海外业务占比为32%,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欧非区同比增长13%;美洲区同比增长16%。单看第三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15%,其中,欧非区增长35%;美洲区增长60%。数据层面直观的增长是公司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仍积极看待海外业务发展的核心原因。公司在海外发展坚定践行“In-For-By”路线(即“In country For country By country”),其中“By country”指“made by local region”。这也是公司在欧洲拉脱维亚及美国圣何塞均布局仪器和试剂生产能力的原因,该前瞻性投入随着全球局势的动态演变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目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波动较为显著,且影响主要集中于美国市场。截至目前,美国关税政策较2025年7月未出现进一步调整,未来关税层面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若后续关税上涨政策落地,公司出口至美国产品的毛利率将显著降低,同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北美客户在供应商选择上的接受度、偏好,进而对公司业务收入造成冲击。但针对此类风险,公司在年初关税大幅上调前,已在美国储备充足的仪器成品库存,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关税影响;同时,公司位于美国圣何塞的工厂已完成G99和T7部分试剂的转产,本地化生产将进一步缓解关税带来的冲击。当前海外整体局势对国内厂商境外业务的开展构成显著挑战。在此背景下,与海外大客户及核心经销商维持持续稳定合作,已成为保障公司业绩平稳的关键支柱,因此,稳固核心合作伙伴关系仍是公司当前的重点工作方向。从各区域业务进展来看,亚太区域内,Mirxes、Decode、Neuberg、SPI等核心大客户采购需求持续,合作关系稳固;欧非区域中,公司与IVT、Euroclone、Palex等经销商的合作基础扎实,同时与KOL客户在时空研究领域的合作亦稳步推进;美洲区域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公司不仅与Variantyx、BTO、GBG、TCL等客户保持良好合作态势,新客户Johns亦为业绩增长做出突出贡献。
问:针对与Swiss Rockets公司的合作,其合作背景、目的及后续规划具体是怎样的?该合作对公司未来全球市场布局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以及未来公司是否还会开展类似的BD合作?答:瑞士Swiss Rockets公司的技术授权合作,是华大智造在公司技术储备和国际环境整体考量下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此次合作主要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CoolMPS作为公司的储备性技术路线,该技术有一定领先性但限于内部切换成本高,而通过授权可实现该技术资产价值最大化;二是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本次公司选择将技术授权模式给西方合作伙伴,尤其是欧洲相对中性的瑞士企业,此举有助于规避直接市场各种风险、双轨并行。并且,根据协议公司将在保留亚太及大中华区权益的同时,通过首付款、有Deadline的里程碑付款及有年度保底的销售分成获得持续的收益。这项合作标志着公司从“仪器出海”到“技术出海”的新模式,其战略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轻资产运营方式拓展全球市场,降低政策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储备技术表现使公司能更专注于StandardMPS等核心技术的深化发展,实现资源垂直、优化配置。针对此合作进程,公司将按协议完成技术和专利的移交,并为Swiss Rockets的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确保其能顺利在被授权区域开展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同时,公司也将密切关注并支持Swiss Rockets的市场进展,通过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模式,共享技术商业化带来的长期红利,共同建立和强化CoolMPS技术路线在全球的测序生态。展望未来,“技术授权”和“借船出海”将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考量部分。公司依托过往高积淀性的研发投入,储备了大量领先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自此次出海合作后,公司也将继续积极寻求与全球范围内志同道合的、具备强大本地化能力的合作伙伴,开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发展合作机会。
问:关于公司海外业务,还请进一步明确欧非区与美洲区域的产品销售结构特征,以及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面临政策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解决海外客户的采购顾虑?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欧美地区收入增长态势可观,这既印证了欧美市场的庞大体量,也凸显了公司在该区域业务的巨大发展潜力。从产品结构看,欧美地区高通量仪器销售占比更高。其中,欧非区以高端设备及配套试剂耗材为核心业务,试剂耗材收入占该地区主营业务收入的57%,DNBSEQ-T系列相关产品贡献尤为突出,单季装机量同比实现翻倍;美国地区高端设备试剂耗材收入同样占据主导,该品类收入占比高达73%,且DNBSEQ-T7系列产品销量领先,T7仪器与测序试剂收入合计约占区域主营业务收入的72%。尽管《生物安全法案》等引发的地缘政治关切受到市场与客户广泛关注,但公司通过持续开展媒体宣传、市场推广等活动,对海外市场进行正面引导与认知培育,有效地为市场注入信心。截至目前,美国联邦层面尚未出台禁止公司在美销售的相关法律,当前影响更多源于客户认知与情绪层面。公司依托关键技术的领先优势及时空组学领域的前沿布局,已在欧美科研端客户群体拓展中实现突破并占据引领地位。此外,相较于多数海外友商的单一产品布局,公司全通量产品矩阵更能满足客户对自身发展稳定性及长期运营可行性的考量;同时,客户在制定长远技术路线规划与供应链布局时,引入第二供应商以降低单一来源风险是常见商业策略,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针对海外关税等政策影响,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工厂并实现部分基因测序仪本地化量产,此举不仅有效规避关税壁垒、保障供应稳定性,更显著减轻了客户对供应链断供及成本激增的顾虑。
问:从技术层面分析,公司如何兼顾“超高通量”及“高精准度”两个难攻克的指标?答:公司在技术、专利及知识产权领域的积累成果显著。过去十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夯实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能力,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及专利的产品化。今年超高通量测序仪T7+的发布,集中展现了公司的核心技术实力,这不仅是单一技术突破,更是生化、芯片、光机、流体等多领域硬实力的系统性升级。具体而言,在生化层面,公司采用独有的MLG(Make Load and Grow)技术,让DNB二次扩增实现原有信号的二次放大,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筛选出聚合效率更高更完全的聚合酶,让DNB信号更亮更保真;芯片层面,T7+相比T7,DNB密度提升至原本的两倍,在相同拍照视野的情况下有双倍数据产出;硬件层面,搭载自研超高速低噪声线阵扫描相机,在精准采集微弱信号的同时大幅提升光学速度;流体层面,则通过公司独有正压流体技术,进一步缩短泵液时间。依托生化、芯片、硬件等系统能力的深度整合,公司新一代T7+测序仪实现全维度性能提升,可达成Q40测序质量与24小时14.4Tb数据产出量的双重突破。T7+发布后,不仅获得业内广泛关注,更有多家企业于发布当日与公司达成合作签约,这充分体现了合作方对公司、产品及技术的高度认可。
问:公司如何看待当前行业的最新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态势?又将如何平衡自身在新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与盈利产出之间的关系?答:随着国内基因测序与多组学工具产业的发展,新公司加速崛起、新技术迭代涌现。这一趋势印证了生命科学行业的前期积累与持续深耕,更凸显出行业整体信心的稳步提升。公司依托技术积累、产品与用户基础,在国内测序及多组学新增市场中占据领先位置,这恰好体现公司在新技术布局上的前瞻性、全面性与综合性,以及产品端的极强优势与完整部署。产品层面,公司今年3月发布的T1+测序仪获得行业高度认可,装机量实现了快速增长;T7+测序仪相较前代产品,进一步降成本、提质量,实现量速两全、7 In 1等多重突破。此外,为推动测序技术更广泛落地,采用独特自发光直接传感技术的E25测序仪,今年已获NMPA认证,为超小型测序仪在更多机构的普及筑牢基础。未来,公司仍将以DNBSEQ核心技术赋能更多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与引领持续助力行业发展。近年来,长读长技术领域的行业关注度不断提升。自去年与序风达成合作后,公司已连续两年推出长读长测序仪,例如今年新发布的G400-ER测序仪,其单芯片通量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围绕这两款核心设备,公司正在快速建库优化、Q20质量提升,以及甲基化、RNA直测等应用端展开深度布局。后续,公司将继续深化与行业用户的合作,推动长读长技术从当前的全球跟跑迈向未来的持续引领;未来,随着技术、产品突破及供应链布局完善,公司将基于长短读长结合的技术与平台优势,持续拓展应用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此外,单细胞、时空组学及蛋白组学等多组学应用领域,也是公司未来的核心发力方向。多组学技术不仅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关键,更已在大规模队列数据产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始终坚持打好基础、打磨性能,经过数年发展,单细胞领域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相关产品获得广泛认可;今年推出的基于SMARTseqXpress的试剂盒,可深度赋能单细胞全长转录组研究,助力科学家产出高质量科研数据。与此同时,公司在时空FFPE样本试剂盒、时空一体机、时空显微镜、单细胞一体机等产品的布局,构建了以下游应用为导向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让科研用户无需从头验证。面向未来,公司始终围绕三大方向布局:一是坚持从基因组学到多组学的延伸,结合GLI方向,为合作方提供一站式的多组学整体方案,深度洞悉并满足用户需求;二是坚守技术源头创新与核心自主供应链可控,保障技术与成本的长期可控性,将价值传递给用户;三是深化与行业用户的合作,共创共享新兴应用,探索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更多可能。截至目前,公司已支持合作用户产出超500Pb测序数据与15万单细胞时空组学样本数据。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这些数据积累将为未来科学发现与临床应用等新兴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过去一年公司持续聚焦研发,将优质资源投向能为用户创造价值、契合长期战略发展的项目与产品,未来也将基于现有技术、供应链与用户基础,通过深耕应用场景,整合原材料与模块资源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创新周期的缩短,让行业看到更多技术层面的持续性突破。
问:公司在中国区的平台替换进展情况如何?答:截至目前,公司围绕平台替换事宜已发货近400台测序仪。从整体替换周期规划层面,公司预计将在2-3年内完成绝大部分设备的替换与迭代工作。从市场竞争表现来看,截至2025年10月1日公开招投标数据,公司高通量测序仪中标比例超70%,而海外友商中标比例约为15%,且其多数中标项目系基于去年已确定的技术参数与招标计划推进的采购事宜。需注意的是,不同领域的设备替换难度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临床应用领域,因涉及资质申报、技术转化等关键环节,设备切换周期相对延长,预计将持续3-5年。与之相比,企业端替换进度更快,其中科研服务商领域表现突出,具体来看,今年1-3季度该领域实际出货量同比增长约20%;而医院、疾控中心、海关等事业单位及高校的替换工作则具备一定延续性,此类客户需于今年年底完成后续预算申报,采购部署工作将在明年有序推进。公司的聚焦重点并非单纯的开展仪器的替换业务,而是依托自身在测序领域的“长读长+短读长”一体化布局,结合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组学方案输出能力,叠加GLI全流程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因此,公司在市场端的定位并不局限于高通量测序仪的“替代者”,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在生命科学领域构建核心竞争优势,追求更高标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问:近期公司设立北京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销售,此项战略布局背后的核心动因、与公司原有生命科技工具核心业务的协同逻辑,及未来的战略规划分别是什么?答:公司已关注到市场层面关于华大智造“造车”的相关讨论。为避免认知偏差,帮助各方更清晰地理解公司业务定位,现将具体情况说明如下:公司并非开展“造车”业务,而是“用车”,将车辆作为移动载体,搭载核心医疗设备构建移动服务平台。过去数年,公司已推出自动化乳腺超声移动车、5G远程超声机器人移动车、移动核酸检测车等多款移动平台,此类平台在义诊服务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场景中,均发挥了显著作用并取得良好成效。随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被集成于移动车厢内,形成“移动超声诊疗室”,该平台无需专业医生随车即可通过5G技术实现远程诊断。在实际应用中,该业务覆盖场景已十分广泛:既曾跨越1600公里,将上海、深圳的优质医疗资源输送至贵州思南县乡镇地区,开展甲状腺义诊服务;也曾与江苏省肿瘤医院联合组建移动筛查车队,深入南京社区完成乳腺等部位的检查工作,为全省肿瘤早筛网络的构建提供支撑。此外,该业务另有移动车搭载全自动乳腺容积超声设备与AI辅助诊断系统,该平台仅需经过简单培训的医护人员即可操作设备完成标准化扫查,后续由专家进行远程阅片诊断。截至目前,该类移动平台已深入广东、湖北、云南等十余省份,不仅在深圳“深工守护”活动中为千名家政人员、青岛工会“关爱女职工”专项体检活动中为3000名女职工提供免费筛查服务,还走进漠河、鄂尔多斯等多地乡村助力“两癌”早筛工作,累计完成筛查超2万例。公司的业务方向始终保持聚焦且明确,所有资源投入均以生命科技工具平台的研发与制造为优先方向。在新业务拓展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循“技术协同、场景延伸”的原则,不会出现分散主业专注度、削减主业投入的情况。
问:目前公司在临床领域可覆盖的应用范围具体包含哪些场景?此外,在临床、疾控、海关领域公司产品的渗透率分别处于什么水平?答:今年是公司DNBSEQ测序仪技术落地十周年。历经十年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已广泛渗透科研、临床、疾控、海关、农业、工业微生物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核心工具。在临床领域,公司的布局与成果可从三方面展开:其一,应用覆盖与性能已达行业顶尖水平——目前已在生育健康、肿瘤、感染等核心领域完成标杆应用批准,且公司测序仪性能经多轮对比验证处于最高水平。例如近期美国人类遗传学年会上,Google科学家通过多平台比较,印证公司测序质量达到行业最优;依托测序质量优势与高中低全产品矩阵,公司已实现临床应用场景的全面覆盖。其二,公司正加速协助客户进行临床试剂盒资质申报,国内基于公司测序平台获证的应用试剂数量已位居行业第二,主要系临床试剂盒拿证周期较长(通常需3-5年),现有获批产品多为合作方早年启动的项目成果。近年来,公司正积极推动合作方转型,既支持现有产品向DNBSEQ平台转申报,也助力全新产品基于公司平台开发,预计短期内国内基于公司测序平台获证的应用试剂数量将跃居行业第一。目前,行业头部企业已陆续从进口平台切换至国产平台,同时多家厂商通过OEM公司测序仪推进临床注册申报,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开拓临床市场。其三,临床新装机市占率遥遥领先——这一方面得益于公司完善的产品、技术与专利部署,可精准匹配不同临床场景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对国产仪器性能的高度认可与支持。从具体数据来看,在国内临床领域中,公司平台市场占有率已超50%;截至2025年10月1日,按公司当年高通量测序中标数据统计,临床/医院端公司中标占比超70%,不仅实现关键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的自主可控,更打破了进口产品的长期垄断。头部医院与企业用户的测序平台切换,既是政策与市场对国产测序工具的双重认可,也是公司从设备供应商向生态主导者转型的关键里程碑,意义远超技术层面的替换。从价值影响来看,短期将直接带动公司试剂耗材销售与设备装机量增长,形成持续收入;中期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合规临床场景的绝对优势,提升临床领域市占率;长期则通过“SEQALL生态”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同时,公司还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升级,不断降低测序应用门槛、提升技术易用度,为更多有基因检测需求的患者与人群提供最优方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其他关键领域,公司同样表现突出。公司在中国区疾控领域中,存量市场占有率超50%,2025年新增市场中公司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公司在中国区海关领域中,存量市场占有率超60%,2025年新增市场占有率已超70%。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坚信测序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底层技术与工具,需进一步赋能更多场景,推动人、动植物、微生物多组学数据的高效产出。除疾控、海关外,公司正积极助力农业领域发展,尤其在农业育种环节,公司通过测序技术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加速我国突破性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此外,在国家重点布局的生物制造未来产业中,公司测序仪可结合生成式智慧实验室、自动化样本存储等方案,构建生物制造自动化与智能化平台。目前,这些新领域的基因测序技术普及率仍有提升空间,但随着公司进一步努力及推动,未来有望成为继生育、肿瘤等临床领域后的新应用方向与增长驱动力;
【2025-10-28】
机构评级|华安证券给予华大智造“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8日,华安证券发布关于华大智造的评级研报。华安证券给予华大智造“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华大智造2025年净利润为-9800.00万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4家机构发布了华大智造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1.00元,最低目标价为84.04元,平均为87.52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8482.00万元,最低为-3.44亿元,均值为-1.56亿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为-6.01亿元。其中,评级方面,8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推荐”,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28华安证券谭国超买入-98000000.0000--2025-10-27中金公司冯喜鹏跑赢行业-182000000.000091.00002025-10-24华泰证券代雯买入84820000.000084.04002025-10-13方正证券周超泽推荐29000000.0000--2025-09-08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130000000.0000--2025-09-05中泰证券谢木青增持-210000000.0000--2025-09-04信达证券唐爱金买入-94000000.0000--2025-08-31太平洋谭紫媚买入-193000000.0000--2025-08-28华源证券刘闯买入-182000000.0000--2025-08-27招商证券梁广楷强烈推荐-247000000.0000--2025-08-27光大证券王明瑞买入-176000000.0000--2025-08-23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44480000.0000--2025-05-13浙商证券司清蕊增持-272000000.0000--2025-05-06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17021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8】
华大智造: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2109.6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2109.6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2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721096593.0015627417.00423192929.002025-10-2418569953.0020275529.00417723753.002025-10-2315009673.0011643313.00419429329.002025-10-2214707214.007728857.00416062969.002025-10-2115178871.0031436583.00409084612.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27日融券偿还2499股,融券卖出1.1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3.4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66%,融券余额553.51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7734757.54167258.075535111.002025-10-24306774.00313776.454949798.492025-10-2313570.000.005043019.102025-10-2268790.00174313.865099127.542025-10-211728106.23756380.035243994.60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29亿元,较昨日上升1.4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7华大智造6054488.51428728040.002025-10-24华大智造-1798796.61422673551.492025-10-23华大智造3310251.56424472348.102025-10-22华大智造6833489.94421162096.542025-10-21华大智造-15110928.20414328606.6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7】
机构评级|中金公司给予华大智造“跑赢行业”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7日,中金公司发布关于华大智造的评级研报。中金公司给予华大智造“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不超过91元。其预测华大智造2025年净利润为-1.82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4家机构发布了华大智造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1.00元,最低目标价为84.04元,平均为87.52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8482.00万元,最低为-3.44亿元,均值为-1.56亿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为-6.01亿元。其中,评级方面,8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推荐”,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27中金公司冯喜鹏跑赢行业-182000000.000091.00002025-10-24华泰证券代雯买入84820000.000084.04002025-10-13方正证券周超泽推荐29000000.0000--2025-09-25华安证券谭国超买入-98000000.0000--2025-09-08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130000000.0000--2025-09-05中泰证券谢木青增持-210000000.0000--2025-09-04信达证券唐爱金买入-94000000.0000--2025-08-31太平洋谭紫媚买入-193000000.0000--2025-08-28华源证券刘闯买入-182000000.0000--2025-08-27招商证券梁广楷强烈推荐-247000000.0000--2025-08-27光大证券王明瑞买入-176000000.0000--2025-08-23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44480000.0000--2025-05-13浙商证券司清蕊增持-272000000.0000--2025-05-06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17021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7】
券商观点|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十年维度看,CDMO的投资节奏是怎样演变的?【周专题&周观点】【总第419期】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26日,国盛证券发布了一篇医药生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年维度看,CDMO的投资节奏是怎样演变的?【周专题&周观点】【总第419期】。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当周(10.20-10.24)回顾与周专题: 当周(10.20-10.24)申万医药指数环比+0.58%,跑输创业板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本周周报,我们探讨了十年维度看,CDMO的投资节奏演变。 二、近期复盘: 1、当周表现:本周市场整体向上,上证突破十年新高,科技引领反弹。医药整体震荡。医药看结构,创新药涨幅有限,个别主题和个股逻辑驱动为主,部分业绩票、流感主题、机器人相关标的表现较好。 2、原因分析:本周市场向上,科技反攻,医药热度又下来了点。创新药在上周5个BD和周末ESMO数据还有信达百亿以上美金BD后,仍然没有很好表现,我们认为不是产业逻辑的问题,还是在消化前期累计的交易问题,不改变中长期产业逻辑,继续看好。这周以个别主题和个股逻辑驱动为主,业绩期业绩驱动的业绩票,全市场映射的机器人逻辑,以及日本流感爆发带动国内带来的流感主题表现。其他个股逻辑为主。我们认为创新药板块筹码消化、预期消化已经演绎的较为充分,后面经过盘整,如果有重磅催化剂有望以点带面逐步走出下一轮行情,当下在蓄势。后续,我们仍然坚定判断,通过对产业逻辑和资本市场创新药未来可能性的推演,认为创新药5-10年维度第二轮产业浪潮和创新药大牛市刚刚开始,中途过程伴随着预期演绎的交易波动很正常,坚定看好,并且我们认为这轮创新药的核心词是【颠覆】,不是重估。Q4-Q1创新药有望迎来下一波机会,BD预期消化后的催化(圣诞节前的MNC潜在BD可能集中支出)、重磅会议数据等逐步向好等。 3、未来展望:(1)中短期维度看,医药近期的思路,第一,围绕3季报业绩不错的逻辑挖掘。第二,继续深挖创新药,为Q4-Q1反攻做准备,以BD预期【中国超市】逻辑下【海外大药】【中小市值科技革命】为主,后续创新药要逐步回归【龙头化】【颠覆化】【严肃化】三个特征去选股。(2)今年医药围绕创新药要持续乐观,继续看大牛市。具体思路主要有四个:【创新药】海外大药、中国超市、中小市值科技革命、仿创大Pharma重估、国内超卖、受益链条;【新科技】脑机接口、AI医药医疗、康复机器人;【国际化】科研仪器、部分设备&上游、产业链重构等;【泛整合】国改、大集团小公司、其他。 三、策略配置思路: (1)创新药: A、海外大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石药集团/新诺威、映恩生物、科伦博泰/科伦药业、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百利天恒等。B、中小市值科技革命:(1)肿瘤:【PD1plus】君实生物、荣昌生物、神州细胞、华海药业、维立志博、基石药业、上海谊众、汇宇制药、泽璟制药、宜明昂科。【ADCpro】复宏汉霖、乐普生物、迈威生物、康弘药业、昂立康、海正药业;【TCE】泽璟制药;【蛋白降解】苑东生物;【细胞治疗】济民健康、科济药业、九芝堂、中源协和、安科生物。【新机制】药捷安康;(2)慢病:【基因治疗】诺思德、、康康药业、光诺诺和、海特生物、元医药、前沿生物、键凯科技、丽珠集团、成都先导。【肥药药】众生药业、邦制药、康缘药业、乐普医疗、美诺华、凯莱英、九源基因、博瑞医药、来凯药业、海创药业、歌礼制药;【乙肝】广生堂;【痛风】一品红;(3)单品&其他:【AI创新药】晶泰控股。【见病病】海海康;(4)其他:立方制药、热景生物、舒泰神、塞力医疗、;欣药业、欧林生物、益方生物、百诚医药、南新制药、邦环药业、康;药业、新华港、润都股份、华纳药厂、赛升药业、科兴制药、中国抗体、微芯生物、东海制药、再鼎医药、加科思、和黄药业。C、受益链条:维亚生物、凯莱英、九州药业、康龙化成、百奥赛图、奥普迈、药明合邦、药明康、、泰格医药、诺思格、百普赛斯、诺泰生物。D、Pharma重估:长春高新、中国生物制药、海正药业、丽珠集团、海思科、华东医药、恒瑞医药、康哲药业、信立泰、华海药业、远大医药。E、国内超卖:华领医药、云顶新耀、兴齐眼药、艾迪药业、贝达药业、艾力斯。 (2)新科技: A、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翔宇医疗、博拓生物、爱朋医疗、诚益通、伟思医疗、麦澜、、三博脑科、创新医疗、机器人(伟思医疗、翔宇医疗、天智航、三友医疗)。B、AI医药医疗:晶泰控股、华大智造、美年健康、京东健康、普蕊思、固生堂、国际医学、讯飞医疗科技。 (3)国际化: A、器械国际化:森松国际、瑞股份、万东医疗、春立医疗、奕瑞科技、时代天使、英科医疗、新产业、三诺生物。 (4)其他: A、大集团小公司:浩欧博、利、曼、派林生物、康华生物、万东医疗。B、国企改革:哈药股份、人医药、昆药集团。C、自主可控:科研仪器、设备等,如华大智造、聚诺科技、奕瑞科技、邦影医疗、澳华内镜、迈瑞医疗等。C、其他重点跟踪:健麾信息、瑞迈特、力诺特玻、健友股份等。 风险提示:1)医药负向政策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10-25】
华大智造与西湖医明战略合作 将联合推出高通量免疫健康监测方案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25日电,据华大智造官微消息,10月24日,在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20)上,西湖医明(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西湖医明)与华大智造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推出面向大众消费者的高通量免疫健康监测方案,在抗感染免疫力、过敏、食物不耐受、机体衰老和疾病预警等方向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2025-10-25】
华大智造: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1857.0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1857.0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18569953.0020275529.00417723753.002025-10-2315009673.0011643313.00419429329.002025-10-2214707214.007728857.00416062969.002025-10-2115178871.0031436583.00409084612.002025-10-2019551332.0017642263.00425342324.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24日融券偿还4705股,融券卖出4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0.6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4%,融券余额494.98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306774.00313776.454949798.492025-10-2313570.000.005043019.102025-10-2268790.00174313.865099127.542025-10-211728106.23756380.035243994.602025-10-201176718.411501490.834097210.80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23亿元,较昨日下滑0.4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华大智造-1798796.61422673551.492025-10-23华大智造3310251.56424472348.102025-10-22华大智造6833489.94421162096.542025-10-21华大智造-15110928.20414328606.602025-10-20华大智造1564338.78429439534.8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行业周报|医疗器械指数涨2.81%, 跑输上证指数0.0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涨2.88%,报3950.31点。创业板指涨8.05%,报3171.57点。深证成指涨4.73%,报13289.18点。医疗器械指数涨2.81%,跑输上证指数0.07%。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华兰股份、博拓生物、硕世生物、辰光医疗、微电生理。
本周机构观点:
**国泰海通证券本周观点**:
本报告导读:
我们认为脑机接口行业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伴随技术创新突破、政策支持引导、资本投入等多重因素的驱动,脑机接口产业有望在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下游市场迎来需求释放,市场前景可期。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当前全球脑机接口市场正处于“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的关键转折期。伴随技术领域的突破和下游应用的进一步打开,脑机接口市场前景可期。推荐伟思医疗,建议关注翔宇医疗、麦澜德、心玮医疗、爱朋医疗、诚益通、美好医疗、创新医疗、博拓生物等。
政策端积极支持发展,支付端逐步规范推动落地。国内政策积极推动脑机接口行业发展,“十三五”以来,中国多主管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支持脑机接口发展的政策或举措,有力推动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及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合作,加速产业链的布局进程。2025年7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而从支付端来看,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以来,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相继给出脑机接口医保定价,有助于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投融资火热加速催化,行业规模有望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融资活跃程度呈现出显著攀升态势。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在脑机接口领域,已公开披露的全球投融资交易笔数累计超过1000笔,近400家脑机接口企业成功获得投资,投资总额接近100亿美元。资本市场的支持有望加速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与产品迭代。随着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有望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据GrandViewResearch统计数据,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近20亿美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13%。
当前多类技术路径并存,国产企业有望产生突破。根据信号采集方式的不同,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类型,传感器(电极)的植入位置越深,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质量越好、频率越高,但受试者的安全风险越大。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几种技术路径尚无法相互取代,因而将形成侵入式多面向医疗领域和科研实验场景,非侵入式面向消费领域的情形,在某种情形下甚至产生结合。从全球不同区域发展现况来看,中美聚焦不同技术路线方式,并都已有企业/产品进入了临床阶段,半侵入式的由于对患者伤害更小,免疫反应也更小,因此整体表现、进展相对更佳。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等
行业新闻摘要:
1:2025年中国IVD企业研发实力排行榜发布,关注行业研发能力的提升。
2:南亚东南亚医学影像分联盟第三届国际学术会议在昆开幕,促进区域医学影像技术交流。
3:国家卫健委提出“十四五”时期将人均预期寿命目标提至80岁左右,强调公共健康的重要性。
4:第三届医疗器械产业链质量与安全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聚焦医疗器械安全和质量问题。
5: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公司积极布局,显示行业增长潜力。
6: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化建设逐步推进,内蒙古发布16条措施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7:国家药监局加快创新产品上市步伐,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8:医疗器械行业正在经历市场供给优化,提升健康消费潜力。
9: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融合生态正在形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0:首批展品进馆,第八届进博会展馆搭建和布展工作预计于11月3日基本完成,展示医疗器械的新发展。
龙头公司动态:
1、迈瑞医疗:1)医疗器械行业成长逻辑重塑 迈瑞医疗持续加码国际化。2)财信证券维持“买入”评级,迈瑞医疗国际化战略引领行业新纪元。3)迈瑞投资者交流日活动:围术期医学大模型成功上市。4)华源证券:迈瑞医疗加速迈入全球器械20强,国际化收入占比突破50%。5)迈瑞医疗宣布拟赴港二次上市 深度推动“业务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战略协同。6)推进全球化战略 迈瑞医疗启动港股上市筹备工作。7)李西廷借研发并购打造2700亿帝国 迈瑞医疗赴港上市迈向全球领先。
2、联影医疗:1)联影医疗发布全球首创十大技术 中国“智”造破局介入诊疗。
3、万泰生物:1)万泰生物:公司九价HPV疫苗正常生产和批签发。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9-0.40%0.90%2025-09-300.43%0.52%2025-10-09-0.85%1.32%2025-10-100.63%-0.94%2025-10-13-0.60%-0.19%2025-10-140.13%-0.62%2025-10-150.08%1.22%2025-10-16-0.50%0.10%2025-10-170.05%-1.95%2025-10-200.51%0.63%2025-10-210.21%1.36%2025-10-22-0.19%-0.07%2025-10-23-0.24%0.22%2025-10-24-0.35%0.7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932023-12-2951.49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迈瑞医疗-1.75%-5.28%-17.81%联影医疗-1.20%-3.36%17.32%万泰生物-0.69%-3.53%-28.41%新产业1.59%-6.87%-7.47%惠泰医疗5.29%0.73%29.38%鱼跃医疗0.00%-1.83%9.08%乐普医疗-0.93%-4.25%42.79%华大智造-0.12%-0.69%28.84%英科医疗-6.61%6.39%53.13%奕瑞科技6.90%2.73%44.88%安图生物1.33%-2.78%-9.13%大博医疗1.87%-4.07%52.70%振德医疗10.42%82.82%241.89%九安医疗0.47%3.76%-5.06%福瑞股份1.29%-14.43%31.04%健帆生物1.98%-3.22%-29.68%南微医学2.46%-5.63%28.95%威高血净-0.41%-0.65%-22.84%热景生物-11.97%-14.24%450.46%佰仁医疗-2.25%-1.89%-15.36%
行业相关的ETF有汇添富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797)、医疗器械ETF(159883)、招商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898)、华夏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562600)、天弘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159873)、南方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159877)
【2025-10-24】
机构评级|华泰证券给予华大智造“买入”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4日,华泰证券发布关于华大智造的评级研报。华泰证券给予华大智造“买入”评级,目标价不超过84.04元。其预测华大智造2025年净利润为8482.00万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4家机构发布了华大智造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1.00元,最低目标价为84.04元,平均为87.52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8482.00万元,最低为-3.44亿元,均值为-1.56亿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为-6.01亿元。其中,评级方面,8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推荐”,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24华泰证券代雯买入84820000.000084.04002025-10-13方正证券周超泽推荐29000000.0000--2025-09-25华安证券谭国超买入-98000000.0000--2025-09-08国盛证券张金洋买入-130000000.0000--2025-09-05中泰证券谢木青增持-210000000.0000--2025-09-04信达证券唐爱金买入-94000000.0000--2025-08-31太平洋谭紫媚买入-193000000.0000--2025-08-28华源证券刘闯买入-182000000.0000--2025-08-27招商证券梁广楷强烈推荐-247000000.0000--2025-08-27光大证券王明瑞买入-176000000.0000--2025-08-25中金公司冯喜鹏跑赢行业-183000000.000091.00002025-08-23中国银河程培推荐-344480000.0000--2025-05-13浙商证券司清蕊增持-272000000.0000--2025-05-06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17021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4】
华大智造: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500.9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华大智造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1500.9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4.1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4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15009673.0011643313.00419429329.002025-10-2214707214.007728857.00416062969.002025-10-2115178871.0031436583.00409084612.002025-10-2019551332.0017642263.00425342324.002025-10-1713953233.0022073081.00423433255.00融券方面,华大智造10月23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504.30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13570.000.005043019.102025-10-2268790.00174313.865099127.542025-10-211728106.23756380.035243994.602025-10-201176718.411501490.834097210.802025-10-17180479.311304218.414441941.02综上,华大智造当前两融余额4.24亿元,较昨日上升0.7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华大智造3310251.56424472348.102025-10-22华大智造6833489.94421162096.542025-10-21华大智造-15110928.20414328606.602025-10-20华大智造1564338.78429439534.802025-10-17华大智造-9312772.58427875196.02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股东追踪|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新进华大智造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华大智造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新进,2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5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期持有1.53亿股,占流通股比例37.04%;西藏华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本期持有414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0.03%。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南方中证500ETF上期持有314.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48%;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上期持有300.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41%。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景顺长城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景顺长城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70.97%至650.9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CPE Investment (Hong Kong) 2018 Limited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2.03%至1786万股;西藏智研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5.31%至979.4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2.73%至752.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6.27%至735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7.33%至582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53亿股37.04%新进流通A股西藏华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4144万股10.03%新进流通A股CPE Investment (Hong Kong) 2018 Limited1786万股4.32%-12.03%流通A股天津鲲鹏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90.8万股2.4%不变流通A股西藏智研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79.4万股2.37%-5.31%流通A股EARNING VAST LIMITED925.5万股2.24%不变流通A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752.6万股1.82%-12.73%流通A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735万股1.78%-36.27%流通A股景顺长城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景顺长城基金国寿股份成长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650.9万股1.58%70.97%流通A股华宝中证医疗ETF582万股1.41%-17.33%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3】
华大智造第三季度单季利润总额转正 产品矩阵构筑全场景竞争力
【出处】证券时报网
10月23日,华大智造(688114)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14.45%;利润总额扭亏转正,同比变动110.98%。叠加此前宣布拟于10月28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合计收入不低于1.2亿美元的技术授权交易,公司在财务结构优化与全球化布局上迎来双重利好。
从前三季度整体表现来看,华大智造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6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减亏幅度达74.20%,亏损幅度显著收窄。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亦有所好转。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约2.0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反映出主营业务获取现金能力的增强与运营效率的提升。
华大智造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精细化运营改善,其中,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3.42%至5.09亿元,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3.33%至3.06亿元,费用率优化为利润释放提供空间。
支撑业绩增长的长期动力来自产品创新与市场渗透。产品层面,华大智造于9月9日发布了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T7+,可在24小时内交付超14Tb的测序数据,平均每10分钟完成1例、每年完成高达35000例的人全基因组测序。该产品目前已获诺禾致源、贝瑞科技、吉因加等多家头部机构签约引进,预计将带动后续设备与耗材销售收入增长。
此外,华大智造在AI与生命科学融合方面也取得进展。其“小时级”病原快速鉴定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引物设计到测序分析的全流程整合,将病原检测周期压缩至3.5小时,已在公共卫生与临床场景中展示出高响应效率。2025年上半年,华大智造智能自动化业务(GLI)实现收入1.12亿元,AI的融合与应用正逐步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0月12日华大智造公告将与瑞士公司SwissRocketsAG达成CoolMPS测序技术相关专利、专有技术的全球独占授权协议,授权区域覆盖除华大智造保留的大中华区、亚太及部分太平洋岛屿的自主运营权外的全球市场。根据协议,华大智造将获得不低于1.2亿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在协议期内基于净销售额的阶梯式销售收入分成,其中包括2000万美元的一次性首付款,以及20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该笔交易被视为中国科学仪器企业首次实现核心技术的“License-out”,具有行业标杆意义。从财务角度看,该合作也有望显著改善公司未来现金流结构,阶梯式分成机制将为公司提供长期收入。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华大智造持续拓展国内外生态伙伴。近期,诺禾致源与公司全面深化合作,引入公司最新发布的T7+与T1+双旗舰平台,共同推进科研与临床服务的平台化与标准化。此外,华大智造与燃石医学在伴随诊断试剂盒开发、与予果生物在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合作也已进入落地阶段,进一步推动医疗检测应用市场的拓展与渗透。
【2025-10-23】
华大智造澄清造车传闻:并非“造车”,而是“用车”作为移动平台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对于近日“华大智造下场造车”的传闻,今日华大智造澄清:“我们已经关注到了市场上关于华大智造‘造车’的讨论,我们想澄清一下:一是我们并非‘造车’,而是‘用车’作为移动平台。在过去数年,搭载华大智造核心设备的自动化乳腺超声移动车、移动考古车、移动生态检测车、5G远程超声机器人移动车、移动核酸检测车等多个移动平台,在义诊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应对突发公卫事件上,均作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二是我们的业务方向始终聚焦且清晰,公司所有资源投入均以生命科技工具平台的研发制造为优先,新业务拓展严格遵循‘技术协同、场景延伸’原则,不会分散对主业的专注与投入。”(财联社)
【2025-10-23】
财报速递:华大智造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1.2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4日,A股上市公司华大智造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亏损1.20亿元,亏损同比缩小74.20%。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华大智造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资产质量一般。净亏损1.20亿元,亏损同比缩小74.20%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8.69亿元,同比下降0.01%,净亏损1.20亿元,亏损同比减少74.20%,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01.28亿元,应收账款为14.45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2.40亿元。存在3项财务风险根据华大智造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4.62%,公司赚钱能力很弱。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2.38(次/年),公司收帐压力大。存货周转存货周转率平均为1.22(次/年),存货变现能力较差。综合来看,华大智造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总评分为0.96分,在所属的医疗器械行业的132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资产质量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盈利能力0.460.87110较低营运能力0.540.42122不佳现金流0.310.23127较弱成长能力0.232.9954尚可偿债能力2.732.2075尚可资产质量2.581.8285一般总分0.680.961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