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88062 迈威生物 更新日期:2025-11-0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58678.11| 2433.98| 3531.80| 1.88| 0.00| 0.02|
| 30 | | | | | | |
├────┼────┼────┼────┼────┼────┼────┤
|2025-10-|59775.92| 3372.10| 2875.68| 1.90| 0.00| 0.02|
| 29 | | | | | | |
├────┼────┼────┼────┼────┼────┼────┤
|2025-10-|59279.51| 1959.05| 4307.44| 1.92| 0.00| 0.04|
| 28 | | | | | | |
├────┼────┼────┼────┼────┼────┼────┤
|2025-10-|61627.90| 2489.06| 3183.89| 1.96| 0.02| 0.00|
| 27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31】
机构评级|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给予迈威生物“增持”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发布关于迈威生物的评级研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给予迈威生物“增持”评级,目标价不超过66.93元。其预测迈威生物2025年净利润为-7.25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7家机构发布了迈威生物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66.93元,最低目标价为55.19元,平均为61.06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2.72亿元,最低为-7.25亿元,均值为-6.02亿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为-10.44亿元。其中,评级方面,4家机构认为“买入”,2家机构认为“增持”,1家机构认为“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肖鸿德增持-725000000.000066.93002025-09-16东方证券伍云飞增持-640000000.000055.19002025-09-09西部证券李梦园买入-690080000.0000--2025-09-06东吴证券朱国广买入-272000000.0000--2025-09-02太平洋谭紫媚买入-695000000.0000--2025-07-30中邮证券盛丽华买入-599600000.0000--2025-06-27方正证券周超泽推荐-591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行业周报|生物制品指数涨5.14%, 跑赢上证指数5.0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涨0.11%,报3954.79点。创业板指涨0.5%,报3187.53点。深证成指涨0.67%,报13378.21点。生物制品指数涨5.14%,跑赢上证指数5.03%。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禾元生物、三生国健、三元基因、科兴制药、昊帆生物。
行业新闻摘要:
1: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在蓉开幕,全球新药发现中心揭牌。
2: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启动,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
3:七部门发文: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4: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5: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注射用维贝柯妥塔单抗上市。
6: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国产力量终结进口垄断,千万女性免费受益。
7: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报告发布。
8:国家免疫规划首次披露宫颈癌疫苗采购,覆盖近800万人。
9:AI+生物医药生态圈联盟在沪成立,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10:肿瘤专家共聚榕城探讨“irAE”前沿话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龙头公司动态:
1、荣昌生物:1)荣昌生物涨超5% 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四成 亏损明显收窄。
2、智飞生物:1)连上台阶!智飞生物三季报凸显经营韧性 内外兼修拓新篇。2)智飞生物2025年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自研产品加速转化。3)智飞生物:选举杨世龙为职工代表董事。
3、长春高新:1)长春高新:金蓓欣目前销售情况良好 已搭建两百余人的销售团队。2)长春高新:公司正集中核心资源重点推进金蓓欣、美适亚等新产品销售。3)长春高新:研发加码成果加速涌现 赴港上市打开国际化发展新篇章。4)长春高新: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65亿元,研发费用达17.33亿元。5)长春高新子公司GenSci098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批。6)长春高新:子公司GenSci098注射液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4、上海莱士:1)上海莱士三季报彰显发展韧性 现金流改善与创新研发双突破。2)上海莱士:公司成为海尔集团大健康生态品牌盈康一生的成员。3)海尔生态多维度赋能,上海莱士战略升级成效显现。4)上海莱士:本次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5)上海莱士第三季度营收平稳增长 “拓浆”战略取得成效。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10-14-0.40%-0.62%2025-10-150.92%1.22%2025-10-16-0.09%0.10%2025-10-170.40%-1.95%2025-10-20-0.19%0.63%2025-10-210.09%1.36%2025-10-22-0.21%-0.07%2025-10-23-1.51%0.22%2025-10-24-0.32%0.71%2025-10-27-0.57%1.18%2025-10-280.45%-0.22%2025-10-290.30%0.70%2025-10-30-0.10%-0.73%2025-10-314.89%-0.8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58.312023-12-2957.81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荣昌生物9.91%-15.20%216.48%智飞生物1.98%-0.82%-26.93%长春高新-4.74%-13.65%10.30%三生国健33.07%28.41%211.66%上海莱士0.00%0.75%-8.01%禾元生物40.40%40.40%40.40%甘李药业-1.23%-10.43%43.24%君实生物6.86%-2.63%34.93%天坛生物-3.46%-3.41%-13.47%康弘药业4.80%-8.61%82.82%特宝生物1.84%-13.14%-4.82%华兰生物-0.62%4.54%2.15%诺诚健华9.46%-13.99%91.64%神州细胞3.29%-3.76%41.50%沃森生物7.75%5.34%-17.03%辽宁成大4.42%3.74%10.58%康泰生物4.24%2.50%-8.16%迈威生物11.09%-3.34%107.61%安科生物8.34%8.23%22.58%我武生物3.19%16.34%44.57%
行业相关的ETF有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1920)、嘉实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2860)、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159643)、富国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159645)、生物疫苗ETF(159657)、华安国证生物医药ETF(159508)
【2025-10-31】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持续走高,舒泰神20cm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持续走高,舒泰神20cm涨停,三生国健、昂利康、联环药业此前封板,益方生物、迈威生物、荣昌生物涨幅居前。哪些ETF可以买?三季报行业业绩梳理出炉>>
【2025-10-31】
医药、创新药行情“持续续航” 医保国谈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
【出处】财闻
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和港股集体低开,创新药概念股逆市大涨。截至11:30,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三生制药(01530.HK)涨幅超10%,荣昌生物(688331.SH)、科伦博泰生物-B(06990.HK)、信达生物(01801.HK)、君实生物(01877.HK)、复星医药(600196.SH)等个股跟涨超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成分股映恩生物-B(09606.HK)大涨超11%,药捷安康-B(02617.HK)涨幅逼近10%,恒瑞医药涨幅超4%。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三生国健(688336.SH)20CM涨停,迈威生物-U(688062.SH)、泽璟制药-U(688266.SH)、益方生物-U(688382.SH)均涨超10%。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指数成分股华兰疫苗(301207.SZ)涨幅也近10%。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520970)和疫苗ETF(562860)均逆势飘红,半日涨幅均超3%;恒生医疗ETF(159557)截至午盘涨幅也达2.78%。
嘉实基金“超级ETF”在医药领域已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产品矩阵:其中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520970)和恒生医疗ETF(159557)均支持T+0交易;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和疫苗ETF(562860)截至2025年10月30日,流通规模分别达2.63亿元和2.39亿元,均在同标的ETF中规模位居第一名。
消息面上,10月30日,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北京开启。今年国谈在延续医保目录常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同时国家疾控局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间隔6个月)。
对于此次创新药板块走强,光大证券表示,商保目录中创新药,可不计入基本医保的自费率指标,以及集采可替代品种的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商保创新药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在我国创新药“全球新”药物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推行有望为创新药开辟更广阔市场空间。兴业证券也指出,当前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短期调整后创新药板块弹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可继续重点关注基本面已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
【2025-10-31】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启动 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怡鹤)10月31日早盘,重组蛋白、单抗概念等创新药板块持续拉升。截至11时06分,重组蛋白板块涨幅近6%;个股方面,三生国健20cm涨停,舒泰神涨超14%,迈威生物-U、泽璟制药-U涨超11%,海特生物、苑东生物涨超8%。
10月30日,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工作在京启动,今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医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此次谈判将迎来多款市场关注的创新药。
【2025-10-31】
中信建投: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出处】智通财经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小核酸药物凭借其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靶点、作用长效等优势,有望成为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别。尽管发展历程曾遇挫折,但2014年GalNAc技术的突破为肝靶向递送树立了成功范式,极大激活了产业发展。当前,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正在实现商业化盈利、适应症突破、肝外递送突破、双靶点突破等多维突破。中国公司在此浪潮中与全球产业齐头并进,同频共振,展现出强劲全球竞争力。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小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第三类药物
在小核酸药物作用机制中,主要为内吞、内体逃逸、基因沉默三步。关键点在于①受体选择:受体丰度、内化速率,②优化递送系统提高内体逃逸效率,③利用化学修饰增强稳定性等。小核酸药物相比其他药物类型的优势有:靶点丰富、特异性强、药物作用长效。对于创新药公司来说,小核酸药物优势还有:研发成功率相对较高、生产相对快速、平台优势明显。回顾小核酸药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稳定性、安全性等问题一度被各大药厂停止开发。2014年GalNAc技术的发现是激活小核酸药物领域的关键里程碑。为小核酸药物的递送技术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范式”。肝外递送则代表着下一次更广阔的飞跃。
全球小核酸药物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①从商业化角度来说,Amvuttra、Leqvio展现重磅药物潜力,全球龙头公司Alnylam今年将有望实现盈利。②从适应症角度来说,25-26年是适应症突破的重要验证期,减重适应症将迎来POC时刻,CNS适应症有望陆续开启探索,从IT走向SC。③从技术角度来说,肝外递送逐步突破。TRiM、AOC等肝外递送方式崭露头角。Avidity研发的AOC药物Del-zota,作为AOC首款药物疗效突出,预计将于2025年底BLA,2026年上市商业化。双靶技术突破,全球首款PCSK9/APOC3双靶点小核酸药物递交临床申请。
中国小核酸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小核酸创新药公司的兴起,国内小核酸在研管线加速增长。中国小核酸创新药企舶望、瑞博已与MNC达成BD交易,展现出中国小核酸的全球竞争力。适应症方面,中国小核酸药物管线此前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和乙肝等领域。近年来也开始逐步向减重、CNS等领域拓展。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中国和海外的小核酸技术没有代际差,在具体的靶点适应症上具备FIC和BIC的潜力,并正进入FIC、BIC药物加速发展期,预计将在26-27年诞生一批新分子进入IND,有望持续展现全球竞争力。
中国小核酸领域相关公司:舶望制药(拟上市)、圣因生物(未上市)、瑞博生物(拟上市)、石药集团、前沿生物、迈威生物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2025-10-31】
迈威生物: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2433.9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2433.9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8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8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24339839.0035317984.00586781051.002025-10-2933720971.0028756826.00597759196.002025-10-2819590474.0043074444.00592795051.002025-10-2724890568.0031838904.00616279021.002025-10-2422263804.0047888417.00623227357.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30日融券偿还2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79.46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0.008454.00794633.732025-10-290.008432.00800997.842025-10-280.0016968.00814421.582025-10-278570.000.00839817.152025-10-240.0042740.00829113.26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5.88亿元,较昨日下滑1.8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迈威生物-10984509.11587575684.732025-10-29迈威生物4950721.26598560193.842025-10-28迈威生物-23509365.57593609472.582025-10-27迈威生物-6937632.11617118838.152025-10-24迈威生物-25655929.56624056470.26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0】
股东追踪|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等新进迈威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迈威生物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5位股东新进,5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4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本期持有317.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55%;张占林本期持有295.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45%;易方达泰和增长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期持有275.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35%;南方中证1000ETF本期持有219.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07%;尹惠勤本期持有166.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82%。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兴全合润混合A上期持有33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66%;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上期持有310.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52%;上海信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信熹汇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期持有251.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3%;珠海华金领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华金丰盈二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期持有247.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1%;高能天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宁波高灵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期持有247.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21%。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支燕琴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89.01%至723.4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深圳市前海中睿鼎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睿鼎盛君华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93%至994.9万股;海南拾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苏州永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7.44%至606.1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9.45%至287.2万股;苏鑫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5.05%至249.2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深圳市前海中睿鼎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睿鼎盛君华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94.9万股4.87%-2.93%流通A股支燕琴723.4万股3.54%189.01%流通A股海南拾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苏州永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06.1万股2.97%-37.44%流通A股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317.5万股1.55%新进流通A股张占林295.2万股1.45%新进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87.2万股1.41%-39.45%流通A股易方达泰和增长股票型养老金产品-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75.4万股1.35%新进流通A股苏鑫249.2万股1.22%-35.05%流通A股南方中证1000ETF219.1万股1.07%新进流通A股尹惠勤166.7万股0.82%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30】
财报速递:迈威生物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5.98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迈威生物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亏损5.98亿元,亏损同比缩小13.89%。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迈威生物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一般,营运能力良好,成长能力优秀。净亏损5.98亿元,亏损同比缩小13.89%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301.03%,净亏损5.98亿元,亏损同比减少13.89%,基本每股收益为-1.50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45.27亿元,应收账款为5729.41万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84亿元。存在3项财务亮点根据迈威生物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营收营收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92.57%,公司成长能力优异。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14.57(次/年),公司收帐迅速。成长当期营收同比增长了301.03%,收入增长表现优异。存在5项财务风险根据迈威生物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5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51.96%,公司赚钱能力不佳。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1942.56%,公司盈利能力较弱。负债付息债务比例为58.09%,债务偿付压力很大。偿债速动比率为0.77,短期偿债能力很弱。存贷双高货币资金为14.42亿,短期借款为12.19亿,有存贷双高风险。综合来看,迈威生物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总评分为1.58分,在所属的生物制品行业的56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一般,营运能力良好,成长能力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成长能力3.184.2010出众营运能力4.183.6616良好资产质量1.911.6139一般盈利能力1.731.3442一般现金流0.640.8947较弱偿债能力0.640.3653较低总分1.621.583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30】
迈威生物: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3372.1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3372.1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9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9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33720971.0028756826.00597759196.002025-10-2819590474.0043074444.00592795051.002025-10-2724890568.0031838904.00616279021.002025-10-2422263804.0047888417.00623227357.002025-10-2348520455.0066600824.00648851970.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9日融券偿还2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80.10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0.008432.00800997.842025-10-280.0016968.00814421.582025-10-278570.000.00839817.152025-10-240.0042740.00829113.262025-10-2312611.8267488.00860429.82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5.99亿元,较昨日上升0.8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迈威生物4950721.26598560193.842025-10-28迈威生物-23509365.57593609472.582025-10-27迈威生物-6937632.11617118838.152025-10-24迈威生物-25655929.56624056470.262025-10-23迈威生物-18188844.18649712399.82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0】
迈威生物获37家机构调研:公司靶向B7-H3 ADC创新药7MW3711于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以壁报形式展示了针对多种晚期实体瘤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迈威生物10月2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接受37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公司9MW2821(Nectin-4 ADC)临床进展情况如何?未来预期的重大节点如何?
答:公司的Nectin-4 ADC(以下简称“MW282”)采用的是新一代定点偶联工艺技术、MMAE毒素、均衡的DAR4设计。目前正在尿路上皮癌(UC)、宫颈癌(CC)、食管癌(EC)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适应症全面推进临床研究,截至半年报披露日:MW282临床入组超过1400例患者,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全球同靶点药物中,有多项适应症的开发进度处于全球第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等研究分析,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的新发患者人群分别为:UC(69.3万,10.6万)、CC(68.6万,15.9万)、TNBC(46.4万,6.3万)、EC(63.0万,28.1万)。目前进展中的临床研究,梳理如下:1)有三项III期关键性注册临床正在开展,分别是:UC单药治疗,为国产首家,计划于2026年进行期中分析;UC联合治疗,为国产首家,计划于2027年进行期中分析;CC单药治疗,为全球首家,计划于2026年进行期中分析。2)TNBC联合疗法处于II期,TNBC单药疗法(拓扑异构酶抑制剂ADC经治)处于临床II期、为全球首家、暂无竞品报道。拓扑异构酶抑制剂ADC经治的单药疗法已经在美国启动临床并实现首例患者入组。3)EC和CC的联合治疗的I/II期临床已经启动。4)UC围手术期联合治疗的II期临床已经启动。此外,公司最新的研究文章《Structural basis of nectin-4recognition by the antibody–drug conjugate 9MW2821》已经正式发表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老牌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通过冷冻电镜首次解析了MW282的抗原结合片段与Nectin-4的复合物结构,揭示了其独特的识别表位及免疫调节功能。文章提示,除直接递送毒素杀伤肿瘤细胞外,MW282还阻止nectin-4的同源二聚化,而且抑制其与nectin-1和TIGIT的相互作用,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表明MW282除了靶向nectin-4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外,还可能通过免疫调控增强抗肿瘤活性,实现“靶向+免疫”协同治疗。
问:CDH17 ADC临床开发进展?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答:公司靶向CDH17 ADC创新药7MW4911(以下简称“MW49”)已经实现中美双报,于2025年8月、10月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准开展临床试验,将尽快启动患者入组。公司于2025年7月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MW49临床前研究成果,显示MW49拥有五大优势:1)分子设计方面,均质化载药(DAR=4比例>95%)与稳定连接子赋予优异血浆稳定性,高膜渗透性MF6毒素产生强效旁观者杀伤;2)抗肿瘤活性方面,在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PDX/CDX模型中均展现深度抑瘤效应,且对RAS/BRAF等多种突变及不同CMS分型结直肠癌有效;3)耐药突破方面,在ABC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模型中疗效显著优于MMAE/DXd类ADC,并能逆转此类ADC治疗后的肿瘤进展;4)靶标普适性方面,对CDH17中低表达肿瘤仍保持显著活性;而且在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呈现显著过表达;5)安全性方面,小鼠研究显示有限组织分布及食蟹猴毒理研究显示可控代谢特征(适中半衰期、无蓄积倾向)和宽治疗窗口,未观察到显著毒性信号。基于以上优势,MW49已展现出成为晚期消化道实体瘤变革性疗法的潜力。
问:B7-H3 ADC最新进展?
答:公司靶向B7-H3 ADC创新药7MW3711于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以壁报形式展示了针对多种晚期实体瘤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截至2025年9月15日,7MW3711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共入组74例患者。在4.0mg/kg或以上剂量组的54例可肿评患者中,共有19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在4.0mg/kg或以上剂量组的可肿评患者中,7例食管癌(EC)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2.9%,疾病控制率(DCR)为100.0%。在4.0mg/kg剂量组(每2周给药1次)的可肿评肺癌患者中,10例小细胞肺癌(SCLC)和13例肺鳞癌(SqNSCLC)的ORR分别为50.0%和38.5%,DCR分别为90.0%和92.3%,显示出可耐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抗肿瘤活性。7MW3711采用喜树碱类新型毒素分子MF6,相较国内外同类型药物,该分子具有比DXd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在多种动物肿瘤模型中均显示出更好的肿瘤杀伤作用。此外,今年7月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文章表明,MF6不是P-gp(多药耐药转运糖蛋白)的底物,不受其耐药机制干扰在多药耐药肿瘤模型上抑瘤效果显著优于MMAE及DXd毒素。
问:公司双靶点小核酸药物2MW7141的基本情况?双靶点的优势?
答:2MW7141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双靶点小核酸药物,主要针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调控以及高危心血管事件的预防,9月与Aditum Bio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总交易额达10亿美元。2MW7141采用双靶点设计,之所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主要基于两点:①两个靶点本身具有协同效果,两条信号通路有独立性但也有一定的重叠度;②对递送系统进行优化,导入肝脏的效果高于单靶,同时对两个臂都有更强的沉默效果。2MW7141项目的成功推进,初步验证了迈威生物自主研发的双/多靶点小核酸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的有效性。此外,除了做肝脏靶向,公司也在探索肝外靶向,脂肪(减重)和CNS(神经退行性疾病)靶向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问:IL-11单抗临床开发进展与规划?
答:9MW3811是一款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人白介素-11(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MW38”),今年6月与Calico达成独家许可协议。IL-11单抗已经被证实其在抗衰老、抗纤维化等领域的作用机制,与Calico的合作,将加快MW38在该领域的临床验证直至最终实现商业化。目前,MW38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国内病理性瘢痕适应症(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II期临床已受理,预计为全球同靶点首个,有望年底前启动入组,临床周期较短,有望快速获得人体POC数据。目前,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每年新发以及存量患者众多,存在较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问:公司TCE平台布局和差异化优势?
答:公司TCE平台的核心是一组具有不同结合特征和活化特性的经改造靶向CD3抗体,以及针对T细胞激活的二级信号的激动型抗体。这些抗体经过改造,与食蟹猴CD3发生交叉反应,从而有助于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评估TCE介导的细胞毒性,这是临床前验证的关键步骤。该平台支持广泛的双特异性和三特异性形式,可精确靶向不同表达水平的肿瘤抗原,确保靶蛋白的特异性和有效性。高活性的CD3分子加上靶点依赖的肿瘤杀伤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降低了因非靶向性激活所引起的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公司计划于2026年实现多条创新管线的临床申报,其中6MW5311(LILRB4/CD3 TCE双抗)针对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等目标适应症广泛、应用潜力较大,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中美双报。
问:公司的BD推进情况如何,后续是否还有新的BD项目落地?
答:2025年是公司创新药BD业务非常关键的一年,已经取得了多个突破,包括IL-11单抗、注射用阿格司亭α、双靶点siRNA创新药2MW7141等多个产品实现对外授权合作。此外,公司正积极推进其他创新药BD业务,涉及管线包括Nectin-4 ADC、B7-H3 ADC、CDH17 ADC、ST2单抗以及多条临床前管线。同时,公司始终认为BD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万家基金基金公司--交银基金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基金公司--合远基金基金公司--国泰基金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基金公司--天治基金基金公司--太平基金基金公司--新华基金基金公司--易方达基金公司--汇安基金基金公司--淳厚基金基金公司--申万菱信基金公司--红土创新基金公司--长安基金基金公司--东方证券证券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公司--中泰证券证券公司--中金公司证券公司--国联民生证券公司--建信基金阳光私募机构--淡水泉阳光私募机构--重阳投资阳光私募机构--人保资产保险公司--华泰资产保险公司--国寿资产保险公司--太平资产保险公司--平安资管保险公司--泰康基金保险公司--Panoramic Hills Capital其他--上证资管其他--东方资管其他--中信资管其他--国泰海通其他--朴拙资本其他--第一北京其他--高维资本其他--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10-29】
基金调研丨太平基金调研迈威生物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10月23日,太平基金对上市公司迈威生物进行了调研。基金市场数据显示,太平基金成立于2013年1月23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511.36亿元,管理基金数70个,旗下基金经理共18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太平先进制造混合发起式A(020071),近一年收益录得46.77%。太平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太平日日鑫B004331货币型朱燕琼63.411.52太平嘉和三个月定开债券发起式015959债券型张子权、韩聪61.046.74太平恒泰三个月定开债A018100债券型赵岩39.572.25太平丰和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010165债券型史彦刚、赵超37.892.96太平恒安三个月定开债007545债券型张杰、赵岩37.662.91太平丰盈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011327债券型史彦刚35.938.15太平丰泰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012140债券型甘源32.526.4太平丰润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014056债券型甘源、赵超29.924.41太平恒利纯债005872债券型赵岩24.631.84太平恒发三个月定开债020924债券型赵岩20.231.47(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问:公司9MW2821(Nectin-4 ADC)临床进展情况如何?未来预期的重大节点如何?答:公司的Nectin-4 ADC(以下简称“MW282”)采用的是新一代定点偶联工艺技术、MMAE毒素、均衡的DAR4设计。目前正在尿路上皮癌(UC)、宫颈癌(CC)、食管癌(EC)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适应症全面推进临床研究,截至半年报披露日:MW282临床入组超过1400例患者,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全球同靶点药物中,有多项适应症的开发进度处于全球第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等研究分析,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的新发患者人群分别为:UC(69.3万,10.6万)、CC(68.6万,15.9万)、TNBC(46.4万,6.3万)、EC(63.0万,28.1万)。目前进展中的临床研究,梳理如下:1)有三项III期关键性注册临床正在开展,分别是:UC单药治疗,为国产首家,计划于2026年进行期中分析;UC联合治疗,为国产首家,计划于2027年进行期中分析;CC单药治疗,为全球首家,计划于2026年进行期中分析。2)TNBC联合疗法处于II期,TNBC单药疗法(拓扑异构酶抑制剂ADC经治)处于临床II期、为全球首家、暂无竞品报道。拓扑异构酶抑制剂ADC经治的单药疗法已经在美国启动临床并实现首例患者入组。3)EC和CC的联合治疗的I/II期临床已经启动。4)UC围手术期联合治疗的II期临床已经启动。此外,公司最新的研究文章《Structural basis of nectin-4recognition by the antibody–drug conjugate 9MW2821》已经正式发表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老牌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通过冷冻电镜首次解析了MW282的抗原结合片段与Nectin-4的复合物结构,揭示了其独特的识别表位及免疫调节功能。文章提示,除直接递送毒素杀伤肿瘤细胞外,MW282还阻止nectin-4的同源二聚化,而且抑制其与nectin-1和TIGIT的相互作用,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表明MW282除了靶向nectin-4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外,还可能通过免疫调控增强抗肿瘤活性,实现“靶向+免疫”协同治疗。
问:CDH17 ADC临床开发进展?有哪些差异化优势?答:公司靶向CDH17 ADC创新药7MW4911(以下简称“MW49”)已经实现中美双报,于2025年8月、10月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获准开展临床试验,将尽快启动患者入组。公司于2025年7月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MW49临床前研究成果,显示MW49拥有五大优势:1)分子设计方面,均质化载药(DAR=4比例>95%)与稳定连接子赋予优异血浆稳定性,高膜渗透性MF6毒素产生强效旁观者杀伤;2)抗肿瘤活性方面,在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PDX/CDX模型中均展现深度抑瘤效应,且对RAS/BRAF等多种突变及不同CMS分型结直肠癌有效;3)耐药突破方面,在ABC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模型中疗效显著优于MMAE/DXd类ADC,并能逆转此类ADC治疗后的肿瘤进展;4)靶标普适性方面,对CDH17中低表达肿瘤仍保持显著活性;而且在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呈现显著过表达;5)安全性方面,小鼠研究显示有限组织分布及食蟹猴毒理研究显示可控代谢特征(适中半衰期、无蓄积倾向)和宽治疗窗口,未观察到显著毒性信号。基于以上优势,MW49已展现出成为晚期消化道实体瘤变革性疗法的潜力。
问:B7-H3 ADC最新进展?答:公司靶向B7-H3 ADC创新药7MW3711于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以壁报形式展示了针对多种晚期实体瘤的I/II期临床研究数据。截至2025年9月15日,7MW3711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共入组74例患者。在4.0mg/kg或以上剂量组的54例可肿评患者中,共有19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在4.0mg/kg或以上剂量组的可肿评患者中,7例食管癌(EC)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2.9%,疾病控制率(DCR)为100.0%。在4.0mg/kg剂量组(每2周给药1次)的可肿评肺癌患者中,10例小细胞肺癌(SCLC)和13例肺鳞癌(SqNSCLC)的ORR分别为50.0%和38.5%,DCR分别为90.0%和92.3%,显示出可耐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抗肿瘤活性。7MW3711采用喜树碱类新型毒素分子MF6,相较国内外同类型药物,该分子具有比DXd更强的抗肿瘤活性,在多种动物肿瘤模型中均显示出更好的肿瘤杀伤作用。此外,今年7月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的文章表明,MF6不是P-gp(多药耐药转运糖蛋白)的底物,不受其耐药机制干扰在多药耐药肿瘤模型上抑瘤效果显著优于MMAE及DXd毒素。
问:公司双靶点小核酸药物2MW7141的基本情况?双靶点的优势?
答:2MW7141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双靶点小核酸药物,主要针对血脂异常人群的血脂调控以及高危心血管事件的预防,9月与Aditum Bio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总交易额达10亿美元。2MW7141采用双靶点设计,之所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主要基于两点:①两个靶点本身具有协同效果,两条信号通路有独立性但也有一定的重叠度;②对递送系统进行优化,导入肝脏的效果高于单靶,同时对两个臂都有更强的沉默效果。2MW7141项目的成功推进,初步验证了迈威生物自主研发的双/多靶点小核酸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的有效性。此外,除了做肝脏靶向,公司也在探索肝外靶向,脂肪(减重)和CNS(神经退行性疾病)靶向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问:IL-11单抗临床开发进展与规划?答:9MW3811是一款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人白介素-11(IL-1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MW38”),今年6月与Calico达成独家许可协议。IL-11单抗已经被证实其在抗衰老、抗纤维化等领域的作用机制,与Calico的合作,将加快MW38在该领域的临床验证直至最终实现商业化。目前,MW38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国内病理性瘢痕适应症(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等)II期临床已受理,预计为全球同靶点首个,有望年底前启动入组,临床周期较短,有望快速获得人体POC数据。目前,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每年新发以及存量患者众多,存在较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问:公司TCE平台布局和差异化优势?答:公司TCE平台的核心是一组具有不同结合特征和活化特性的经改造靶向CD3抗体,以及针对T细胞激活的二级信号的激动型抗体。这些抗体经过改造,与食蟹猴CD3发生交叉反应,从而有助于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评估TCE介导的细胞毒性,这是临床前验证的关键步骤。该平台支持广泛的双特异性和三特异性形式,可精确靶向不同表达水平的肿瘤抗原,确保靶蛋白的特异性和有效性。高活性的CD3分子加上靶点依赖的肿瘤杀伤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降低了因非靶向性激活所引起的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公司计划于2026年实现多条创新管线的临床申报,其中6MW5311(LILRB4/CD3 TCE双抗)针对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等目标适应症广泛、应用潜力较大,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中美双报。
问:公司的BD推进情况如何,后续是否还有新的BD项目落地?答:2025年是公司创新药BD业务非常关键的一年,已经取得了多个突破,包括IL-11单抗、注射用阿格司亭α、双靶点siRNA创新药2MW7141等多个产品实现对外授权合作。此外,公司正积极推进其他创新药BD业务,涉及管线包括Nectin-4 ADC、B7-H3 ADC、CDH17 ADC、ST2单抗以及多条临床前管线。同时,公司始终认为BD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2025-10-29】
财通证券:亚磷酰胺单体需求将蓬勃发展 跨国药企供应链内企业有望获益
【出处】智通财经
财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小核酸药物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治疗机制,被认为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潜力的候选药物,由于核酸药物中大部分比例为寡核苷酸,因此寡核苷酸成为核酸药物的重要原料,是小核酸药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成本来源。据sphericalinsights预测,2023年全球核苷酸市场(包含寡核苷酸及单体)销售额为7.3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核苷酸最大的生产市场,其中大部分都对外出口。未来,随着下游小核酸药物的蓬勃发展,对于亚磷酰胺单体等重要原材料的需求也将蓬勃发展,跨国药企供应链内企业有望获益。
财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亚磷酰胺单体作对小核酸药物的研发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小核酸药物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治疗机制,被认为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潜力的候选药物。核酸药物可针对疾病相关基因或RNA进行干预,以实现精准治疗。然而,小核酸药物的研发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其中,亚磷酰胺单体作为合成小核酸药物的关键原料,对研发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包括:1)合成小核酸药物的基本原料;2)提高小核酸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3)推动小核酸药物研发的创新。
寡核苷酸是核酸药物生产的中药原料和主要成本来源
从寡核苷酸原料生产工艺来看,目前上游工艺中合成寡核苷酸的主流方法是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其中亚磷酰胺单体与固相载体在核酸合成仪中经过脱保护、耦合、氧化、盖帽等步骤,获得目标碱基序列,即寡核苷酸粗品,之后对粗品进行脱除保护基并从固相载体上切割下来,经过液相色谱对粗品纯度进行初步检测后,再经纯化、超滤、冻干等步骤可得到寡核苷酸原料药中间体。由于核酸药物中大部分比例为寡核苷酸,因此寡核苷酸成为核酸药物的重要原料,是小核酸药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成本来源。
亚磷酰胺单体需求将蓬勃发展,跨国药企供应链内企业有望获益
据sphericalinsights预测,2023年全球核苷酸市场(包含寡核苷酸及单体)销售额为7.3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核苷酸最大的生产市场,其中大部分都对外出口。总体而言,全球核苷酸90%的去处都用作核酸类药物生产,只有10%左右用于保健食品及农业等领域。未来,随着下游小核酸药物的蓬勃发展,对于亚磷酰胺单体等重要原材料的需求也将蓬勃发展,同时,由于小核酸终端药物市场短期内主要依赖诺华、罗氏、赛诺菲、Alnylam等知名行业内跨国药企,因此,跨国药企供应链内企业有望获益。
投建议关注标的
创新药械:如福瑞股份(300049.SZ)、昂利康(002940.SZ)、舒泰神(300204.SZ)、微芯生物(688321.SH)、前沿生物(688221.SH)、中国抗体-B(03681)、百诚医药(301096.SZ)、长春高新(000661.SZ)、迈威生物-U(688062.SH)、吉贝尔(688566.SH)、康方生物(09926)、德源药业(301255.SZ)、百利天恒(688506.SH)、科伦博泰生物-B(06990)、科伦药业(002422.SZ)、泽璟制药-U(688266.SH)、荣昌生物(09995)、信达生物(01801)、翰森制药(03692)、乐普生物-B(02157)、云顶新耀(01952)、键凯科技(688356.SH)、科兴制药(688136.SH)、基石药业-B(02616)、首药控股-U(688197.SH)、百奥泰(688177.SH)和科济药业-B(02171)等。
从CXO、原料药角度: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SH)、九洲药业(603456.SH)、诚达药业(301201.SZ)、联化科技(002250.SZ)、华海药业(600521.SH)、ST诺泰(688076.SH)等。
风险提示
行业反腐影响超出预期的风险;新药研发进展的不确定性风险;销售不达预期风险;集采降价超预期的风险等。
【2025-10-29】
迈威生物: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1959.0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1959.0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5.9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8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19590474.0043074444.00592795051.002025-10-2724890568.0031838904.00616279021.002025-10-2422263804.0047888417.00623227357.002025-10-2348520455.0066600824.00648851970.002025-10-2221101438.0027640219.00666932339.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8日融券偿还4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81.4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0.0016968.00814421.582025-10-278570.000.00839817.152025-10-240.0042740.00829113.262025-10-2312611.8267488.00860429.822025-10-220.00187530.00968905.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5.94亿元,较昨日下滑3.8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迈威生物-23509365.57593609472.582025-10-27迈威生物-6937632.11617118838.152025-10-24迈威生物-25655929.56624056470.262025-10-23迈威生物-18188844.18649712399.822025-10-22迈威生物-6751952.0066790124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8】
迈威生物: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2489.0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2489.0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1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0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724890568.0031838904.00616279021.002025-10-2422263804.0047888417.00623227357.002025-10-2348520455.0066600824.00648851970.002025-10-2221101438.0027640219.00666932339.002025-10-2137500533.0029046506.00673471120.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7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8570元,融券余额83.98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78570.000.00839817.152025-10-240.0042740.00829113.262025-10-2312611.8267488.00860429.822025-10-220.00187530.00968905.002025-10-2118256.000.001182076.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17亿元,较昨日下滑1.1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7迈威生物-6937632.11617118838.152025-10-24迈威生物-25655929.56624056470.262025-10-23迈威生物-18188844.18649712399.822025-10-22迈威生物-6751952.00667901244.002025-10-21迈威生物8497528.0067465319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8】
首批增量科创成长层公司今日上市 科创板包容性集聚“硬科技”动能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3家公司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体上市,成为首批增量的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下称“科创成长层”)公司。至此,科创成长层公司将达到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592家。
今年6月18日,中国证监会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包括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此次首批3家增量科创成长层公司上市,标志着科创板“1+6”改革的落地,也进一步彰显了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与支持。
自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发布以来,一批前沿科技领域企业加快科创板上市步伐。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科创板IPO顺利过会;兆芯集成等未盈利企业进入IPO问询阶段;还有本源量子、星河动力等一批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企业纷纷启动IPO辅导。在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引领下,未来产业中的“硬科技”动能正加速集聚。
科创成长层“迎新”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3家公司何以“领跑”,成为首批增量的科创成长层公司?
记者发现,尽管3家公司均属于未盈利企业,却都练就了一身“硬科技”本领。西安奕材是半导体行业的新秀,公司是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头部企业,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西安奕材为中国境内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前述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在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同时,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是中国境内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此外,西安奕材也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获得IPO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此次公司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申报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禾元生物、必贝特是来自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药公司,两家公司均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其中,禾元生物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的首家IPO过会并取得注册批文的企业,也是科创成长层新注册企业中首家启动发行工作的企业。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禾元生物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技术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已于今年7月通过国家药监局审评获批上市,适应症为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该药物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品,有望解决我国人血清白蛋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必贝特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在研管线中,目前,必贝特已有一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注射用盐酸伊吡诺司他)于6月30日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两线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公司已在积极推进该产品的商业化工作。此外,公司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BEBT-109已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硬科技”动能集聚
今年6月18日,中国证监会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此后,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公司全部入层,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总体来看,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不仅拥有硬科技的实力,更蕴藏了强大的创新潜能。自上市以来,这批科创成长层公司以高水平研发投入为发展基因,不断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数据显示,2024年,32家存量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达30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65.40%,领跑科创板。
多家创新药企业在科创板的“托举”下,正加速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化收获期。目前,科创板成长层共有13家存量的创新药企业,这批公司已成功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创新药物在17项适应症的治疗上取得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疗法”认定,展现出亮眼的科创成色和可观的发展潜能。
今年以来,一批创新药企业积极推动多单出海交易落地,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例如,迈威生物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Calico,就包括临床I期阶段单抗创新药9MW3811在内的IL-11靶向疗法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5.96亿美元。又如,诺诚健华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Zenas BioPharma, Inc.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公司预计将取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获得Zenas发行的700万普通股股票,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超过20亿美元。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创成长层汇聚了一批科技自立自强的“尖子生”,以全链条突破态势,助力我国信息产业实现自主可控,促进千行百业向新发展。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芯联集成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车规级IGBT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已渗透国内90%以上的新能源车企;在AI算力领域,寒武纪持续深化与科技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深度融入国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在算法应用领域,星环科技连续5年蝉联中国大数据平台专业厂商市场份额第一,核心产品在金融、能源、政务等多个关键行业成功落地应用;云天励飞自研DeepEdge 10芯片为深空探测实验室的自主可控星载计算提供核心支撑,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科创引领,硬核集聚。科创成长层的壮大,不仅折射出硬科技企业成长的质量,更见证着改革“试验田”的容量。
【2025-10-27】
研发与资本双驱动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显势能
【出处】经济参考网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已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累计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在资本与制度的双重护航下,正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范式。
制度改革:为创新药注入资本活水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作为境内资本市场首次允许无收入、未盈利企业上市的突破性探索,六年来已成为创新药企的“孵化器”。
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我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累计融资超万亿元。在资本活水的浇灌下,创新药研发活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目前,我国创新药研发管线约占全球的1/4,我国企业处于活跃研发状态的创新药数量已超越美国,居全球首位。
今年6月设立的“科创成长层”进一步增强了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泽璟制药董事长盛泽林表示:“自登陆科创板以来,泽璟制药已经成功实现3个新药产品获批上市销售,新药研发成果多次登上国际学术舞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创板承载着我国资本市场探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路径的重要责任,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的设置更为这一责任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
研发蓄能:从“烧钱”到“造血”的跨越
高强度研发投入是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企业的鲜明特征,也成为其突破发展的核心动力。百济神州、百利天恒等未盈利上市的创新药龙头,已通过“硬核技术+商业化突围”的完美组合拳,实现了“质的飞跃”,打造出创新发展新范式。
百济神州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金额达141亿元,已连续四年位居科创板第一位。然而,在科创板上市前一年,百济神州账面货币资金仅为当时单年研发投入的75%,在科创板的“续力”支持下,公司得以持续推动核心产品泽布替尼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成功打造出首个国产创新药“十亿美元分子”,跻身全球畅销药物前100名。目前,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监管批准,广泛惠及全球18万例患者,更在今年上半年实现13亿美元的半年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6%。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指引,其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350亿元、经营利润将转正,正式进入“研发突破—产品放量—盈利兑现”的良性正循环。
今年3月,百利天恒上市后首次宣布盈利并顺利“摘U”,归母净利润更一举达到37亿元。这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公司与跨国药企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就其自主研发的双抗ADC新药iza-bren达成的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该笔合作首付款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84亿美元,刷新了全球ADC领域单个资产交易总额记录。10月13日,百利天恒宣布,随着全球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的开展,公司预计将于近期收到里程碑款2.5亿美元。据百利天恒的董事长朱义博士介绍,公司在达成上述交易前完成了800多个样本量的入组和评估,其中科创板的首发融资支持了约400个样本量,如果没有这笔资金,公司很可能就会错过达成交易的时间窗口,科创板为公司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关键支撑。
势能凸显:从本土创新到全球竞争
目前,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累计已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展现出相当亮眼的科创成色和颇为可观的发展潜能,为支持“健康中国”进入创新时代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经营业绩来看,这批创新药企正加速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化收获期,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4.39%。以2019年为基数,上述公司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33%,大幅领先板块同期营收复合增长率。诺诚健华2019年营收仅为124.7万元,随着其自研产品奥布替尼的销售放量,至2024年已增至10.09亿元,生动展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势能。
在研发成果上,这批公司已成功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创新药物在17项适应症的治疗上取得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疗法”认定,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公司更曾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从国际认可度来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一直被视作是创新药打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目前,我国约有9款原研创新药获得FDA批准在美上市,其中成长层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迪哲医药贡献了4款产品,占据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这批企业积极推动多单出海交易落地,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进一步反映出国际医药市场对成长层创新药力量的高度肯定。例如,迈威生物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 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Calico就包括临床I期阶段单抗创新药9MW3811在内的IL-11靶向疗法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5.96亿美元。又如,诺诚健华于近日宣布,公司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Zenas BioPharma, Inc.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公司预计将取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获得Zenas发行的700万普通股股票,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超过20亿美元。
【2025-10-25】
迈威生物: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2226.3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2226.3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2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14%,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22263804.0047888417.00623227357.002025-10-2348520455.0066600824.00648851970.002025-10-2221101438.0027640219.00666932339.002025-10-2137500533.0029046506.00673471120.002025-10-2023143289.0028724115.00665017093.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4日融券偿还10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82.91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0.0042740.00829113.262025-10-2312611.8267488.00860429.822025-10-220.00187530.00968905.002025-10-2118256.000.001182076.002025-10-208930.000.001138575.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24亿元,较昨日下滑3.9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迈威生物-25655929.56624056470.262025-10-23迈威生物-18188844.18649712399.822025-10-22迈威生物-6751952.00667901244.002025-10-21迈威生物8497528.00674653196.002025-10-20迈威生物-5582016.0066615566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行业周报|生物制品指数涨0.69%, 跑输上证指数2.1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4日,上证指数涨2.88%,报3950.31点。创业板指涨8.05%,报3171.57点。深证成指涨4.73%,报13289.18点。生物制品指数涨0.69%,跑输上证指数2.19%。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百普赛斯、我武生物、金迪克、*ST双成、*ST四环。
行业新闻摘要:
1:国产九价HPV疫苗在湖北襄阳首针接种,标志着新疫苗的推广进入新阶段。
2:2025年中国化脓性汗腺炎治疗药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发布,揭示行业进入壁垒及竞争格局。
3:2025年中国NFC果汁行业发展历程及市场政策分析显示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4:2025年中国皮肤湿疹外用制剂行业白皮书发布,强调行业发展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5:国产重组蛋白RSV疫苗进入III期临床,推动呼吸道病毒疫苗的研发进展。
6:ESMO大会上,国产新药成为全场焦点,展示出中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创新能力。
7:重磅品种获批“III类械”,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上市。
8:2025年中国水光针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合规化加速推进。
9:2025版《中国药典》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质量标准深度解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0:重磅发布的生物基行业研究报告,揭示生物制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技术创新趋势。
龙头公司动态:
1、智飞生物:1)智飞生物取得疫苗发明专利证书。
2、长春高新:1)A股龙头公司密集赴港上市。2)长春高新:子公司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3、荣昌生物:1)荣昌生物跌8.31% 华泰证券3天前刚维持买入评级。2)PD-(L)1/VEGF赛道攻坚,依沃西冲击首个海外适应症。3)荣昌生物涨近5% 10项研究亮相ESMO 机构看好其海外拓展加速。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9-0.13%0.90%2025-09-300.17%0.52%2025-10-09-1.70%1.32%2025-10-100.06%-0.94%2025-10-13-0.83%-0.19%2025-10-14-0.40%-0.62%2025-10-150.92%1.22%2025-10-16-0.09%0.10%2025-10-170.40%-1.95%2025-10-20-0.19%0.63%2025-10-210.09%1.36%2025-10-22-0.21%-0.07%2025-10-23-1.51%0.22%2025-10-24-0.32%0.7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58.312023-12-2957.81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智飞生物0.70%-5.17%-36.59%长春高新-2.83%-2.21%17.59%荣昌生物-7.39%-14.03%202.52%上海莱士1.20%-0.15%-8.26%甘李药业-0.79%-13.25%37.47%天坛生物0.32%-0.05%-12.99%君实生物-2.63%-9.34%18.54%三生国健-7.21%-2.05%135.12%华兰生物2.33%3.40%2.20%康弘药业-7.37%-14.15%63.58%特宝生物-7.68%-11.92%-12.13%诺诚健华-5.64%-20.19%65.75%神州细胞-1.70%-8.53%27.43%辽宁成大1.41%0.74%10.50%康泰生物1.60%-1.96%-10.61%沃森生物0.18%-3.24%-27.80%通化东宝1.14%6.84%9.74%我武生物10.10%15.27%32.97%迈威生物-5.13%-15.42%78.38%安科生物0.90%-1.18%10.54%
行业相关的ETF有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1920)、嘉实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2860)、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159643)、富国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159645)、生物疫苗ETF(159657)、华安国证生物医药ETF(159508)
【2025-10-24】
资本赋能、研发引领 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打造发展新范式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昕怡)近期,禾元生物将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成长层首家增量企业。截至目前,科创成长层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上市以来,相关公司在科创板支持下,累计已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逐渐形成创新发展新范式。
研发蓄能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作为境内资本市场允许无收入、未盈利的企业发行上市的首次探索,助力众多创新药企突破资金瓶颈、加速研发创新药。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我国创新药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的累计融资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在资本活水的浇灌下,创新药研发活动迎来前所未有的活跃期。目前,我国创新药研发管线约占全球的1/4。
百济神州、百利天恒等创新药龙头已通过“硬核技术+商业化突围”的完美组合拳,实现了“质的飞跃”,打造出创新发展新范式。
百济神州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达141亿元,连续四年位居科创板第一位。然而,在科创板上市前一年,百济神州账面货币资金仅为当时单年研发投入的75%,在科创板的“续力”支持下,公司得以持续推动核心产品泽布替尼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成功打造出首个国产创新药“十亿美元分子”,跻身全球畅销药物前100名。目前,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监管批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13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6%。根据公司披露的业绩指引,其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超350亿元、经营利润将转正,正式进入“研发突破—产品放量—盈利兑现”的良性循环。
今年3月,百利天恒上市后首次宣布盈利并顺利“摘U”,归母净利润更一举达到37亿元。这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公司与跨国药企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就其自主研发的双抗ADC新药iza-bren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该笔合作首付款达8亿美元、潜在交易总额达84亿美元。10月13日,百利天恒宣布,随着全球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的开展,公司预计将于近期收到里程碑款2.5亿美元。
科创成长层创新药企发展势能强劲
目前,科创板成长层共有13家创新药企,总市值近5000亿元,累计已推动25款新药获批上市,展现出相当亮眼的科创成色和颇为可观的发展潜能,为支持“健康中国”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经营业绩来看,这批创新药企正加速从研发投入期迈向商业化收获期,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54.39%。以2019年为基数,上述公司的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33%,大幅领先板块同期营收复合增长率。诺诚健华2019年营收仅124.7万元,随着其自研产品奥布替尼的销售放量,至2024年已增至10.09亿元,生动展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劲势能。
在研发成果上,这批公司已成功推出20款具备“全球新”属性的国家1类新药,推动10款创新药物在17项适应症的治疗上取得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疗法”认定,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等公司更曾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从国际认可度来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一直被视作是创新药打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目前,我国约有9款原研创新药获得FDA批准在美上市,其中成长层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迪哲医药贡献了4款产品。
今年以来,这批企业积极推动多单出海交易落地,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近50亿美元。例如,迈威生物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Inc.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Calico就包括临床I期阶段单抗创新药9MW3811在内的IL-11靶向疗法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交易总额达5.96亿美元。诺诚健华于近日宣布,公司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Zenas BioPharma, Inc.达成授权许可协议,公司预计将取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并获得Zenas发行的700万普通股股票,潜在交易总额合计超过20亿美元。
【2025-10-24】
迈威生物: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852.0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852.0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5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48520455.0066600824.00648851970.002025-10-2221101438.0027640219.00666932339.002025-10-2137500533.0029046506.00673471120.002025-10-2023143289.0028724115.00665017093.002025-10-1731790774.0024611553.00670597919.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3日融券偿还1600股,融券卖出299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26万元,融券余额86.0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12611.8267488.00860429.822025-10-220.00187530.00968905.002025-10-2118256.000.001182076.002025-10-208930.000.001138575.002025-10-17549519.9022479.951139765.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50亿元,较昨日下滑2.7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迈威生物-18188844.18649712399.822025-10-22迈威生物-6751952.00667901244.002025-10-21迈威生物8497528.00674653196.002025-10-20迈威生物-5582016.00666155668.002025-10-17迈威生物7683683.2967173768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科创板创新药闪耀2025 ESMO 前沿临床数据受国际关注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昕怡)10月21日,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在德国柏林顺利闭幕。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本届ESMO汇聚了世界各地专家学者,围绕肿瘤诊疗难点、突破性研究及创新疗法展开深入交流。百利天恒、百济神州等多家科创板创新药企均在会上发布重要临床数据,更有5项成果入选最新突破摘要(Late Breaking Abstract,LBA)名单,展现出中国创新药日益增强的全球影响力。
大会首日,百利天恒公布了其双抗ADC药物iza-bren的海外多中心实体瘤研究数据。该研究以口头报告形式在创新专场首位发布。这是iza-bren首次公布海外人群研究数据,数据显示在重度经治的实体瘤患者中,iza-bren对不同肿瘤类型均显示出强效的疗效信号,同时,东西方人群疗效和安全性数据高度一致,印证该药物的肿瘤杀伤效力具备跨人群、跨瘤种的广谱特性。此外,百利天恒还带来iza-bren针对鼻咽癌后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入选了最新突破摘要,与标准化疗相比,iza-bren在鼻咽癌后线治疗上展示出cORR、mDoR,mPFS均翻倍的疗效获益。该项研究成果亦同步荣登《柳叶刀》主刊全文发表。
10月19日,荣昌生物与君实生物两家科创板创新药企合作,在最受瞩目的ESMO主席论坛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带来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该项研究同样入选大会最新突破摘要,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在HER2表达中国mUC患者一线治疗中,证实IO+ADC联合疗法显著优于标准含铂化疗的大型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同步全文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荣昌生物还口头报告了CLDN18.2 ADC药物RC118联合PD-1阻断剂或PD-1/VEG双抗药物RC148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II期临床数据。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亦有一项联合仑伐替尼用于肝内胆管癌新辅助治疗的II/III期研究详细数据,在胃肠道肿瘤迷你口头报告专场进行了公布。以上两项研究均入选本届ESMO的最新突破摘要。
百济神州自研产品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亦有一项联合治疗的临床数据入选最新突破摘要。此外,替雷利珠单抗的RATIONALE-307和312两项关键性3期临床研究的最新数据也在大会上公布。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等肺癌亚型上一致且持久的有效性。
此外,艾力斯、泽璟制药、诺诚健华、迈威生物、微芯生物、首药控股等多家科创板创新药企均在本届ESMO大会上以口头报告或壁报形式公布了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及进展。
艾力斯以口头报告形式首次公布了伏美替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EGFR Exon20Ins NSCLC)患者的II期研究结果。目前,伏美替尼一线治疗EGFR Exon20Ins 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并获得中、美双突破性疗法认定。
泽璟制药的ZG006是全球第一个针对DLL3靶点的三特异性抗体,其在晚期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的Ⅱ期临床研究入选了神经内分泌肿瘤小型口头报告。诺诚健华公布了其新型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和坦昔妥单抗的多项研究数据。
微芯生物自研的西达本胺共3项临床研究成果入选大会,上述3项研究均聚焦“HDAC抑制剂+免疫/化疗”创新策略,其中一项入选优选口头报告,一项入选小型口头报告,进一步验证了西达本胺增强PD-1疗效的证据。
首药控股自主研发的RET选择性抑制剂SY-5007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II期研究成果也在本届ESMO年会上进行了发表。
【2025-10-23】
迈威生物: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2110.1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2110.1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6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3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21101438.0027640219.00666932339.002025-10-2137500533.0029046506.00673471120.002025-10-2023143289.0028724115.00665017093.002025-10-1731790774.0024611553.00670597919.002025-10-1646285473.0032063959.00663418698.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2日融券偿还4200股,融券卖出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元,融券余额96.8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0.00187530.00968905.002025-10-2118256.000.001182076.002025-10-208930.000.001138575.002025-10-17549519.9022479.951139765.002025-10-1646803.429342.00635302.71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68亿元,较昨日下滑1.0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迈威生物-6751952.00667901244.002025-10-21迈威生物8497528.00674653196.002025-10-20迈威生物-5582016.00666155668.002025-10-17迈威生物7683683.29671737684.002025-10-16迈威生物14252447.93664054000.71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布局全球化,药企赴港IPO热潮升温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杜鹏
在政策红利释放及资本市场追捧医药板块的背景下,多家A股药企计划赴港IPO。这些公司多数为创新药企,并有金额不菲的海外授权交易。赴港IPO有助于增强这些药企的资金实力,助力研发提速,加快全球化布局。
杜鹏/文
2025年9月30日一天,四家A股药企密集披露赴港IPO进展。其中,贝达药业和华恒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书。新诺威和科兴制药则是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此前的9月29日,也有两家A股药企宣布赴港IPO进展。百利天恒发布公告,公司于当日重新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已经是百利天恒自2024年筹划香港上市以来的第三次递表。长春高新则是首次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申请,且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9月以来,至少有9家A股药企宣布赴港IPO进展。除了上面提到的六家以外,另外三家分别是博瑞医药、欧林生物、迈威生物。
在这9家赴港IPO药企中,有五家市值在200亿元以上,分别为百利天恒、新诺威、长春高新、贝达药业、博瑞医药,截至10月10日收盘的市值分别为1483亿元、618亿元、556亿元、286亿元、240亿元。
政策支持,资本追捧
A股药企掀起赴港IPO热潮,与政策红利的释放及资本追捧相关。
自2024年10月起,港交所对符合条件(预计市值≥100亿港元、合规记录良好)的A股公司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将监管评估周期压缩至30个营业日,且仅需一轮意见反馈。2025年5月推出的“科企专线”针对特专科技(如AI、半导体)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递表、预审指导及豁免条款争取等专项服务,截至8月已有50家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提交申请,涵盖生物医药、自动驾驶、云计算等前沿领域。
药企掀起赴港IPO热潮,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追捧。
2025年至今,中国医药板块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A股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7.46%。这一增长趋势在港股市场尤为突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2025年初至10月3日的升幅达到108.8%,远超恒生综合指数同期40.9%的涨幅。
中国创新药企的国际化进程在2025年显著提速,成为板块上涨的重要催化剂。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总规模已达618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创纪录的519亿美元。更引人注目的是,上半年对外授权交易占中国创新药整体交易额99%,而2021年这一比例仅为45%。
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正获得全球认可。2025年,中国药企有71项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数量创历史新高。在最能代表研究水平的最新突破性摘要(LBA)中,中国项目多达11项。
此外,政策赋能和估值修复,也是本轮医药板块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
可以说,港股医药板块受资本追捧热潮,为药企赴港IPO创造绝佳窗口期。恒瑞医药港股上市后较发行价涨幅超113%,映恩生物等未盈利企业上市首日大涨超116%的案例频现,行业融资正循环加速形成。
多为创新药企
九家宣布赴港IPO的A股药企,大多数均是创新药上市公司。
其中,百利天恒是九家之中市值最大的明星药企,最新市值逼近1400亿元。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17日,总部位于四川成都,2023年1月6日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创新药标杆企业”。
百利天恒早期以化药制剂和中成药业务为主(如黄芪颗粒、丙泊酚注射液),2011年战略转型创新药研发,聚焦肿瘤治疗领域,构建了单抗、双抗、ADC(抗体偶联药物)及融合蛋白四大技术平台,拥有15款临床阶段创新药管线。
百利天恒核心产品BL-B01D1为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抗ADC药物,2023年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84亿美元合作协议。
根据当时的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BMS就BL-B01D1项目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BL-B01D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SystImmune将通过其关联公司独家负责BL-B01D1在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以及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并负责生产部分供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使用的药品。BMS将独家负责BL-B01D1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
合作协议生效后,BMS将向SystImmune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
2024年,百利天恒收到BMS首付款8亿美元,公司当年实现营收58.23亿元,净利润37.08亿元。股价从2023年A股上市初期的28.75元/股,涨至2025年9月创下的历史最高价414.02元/股,期间最大涨幅13.4倍,成为医药板块涨幅最高的个股之一。
另外两家明星创新药企也有大笔海外授权交易。
新诺威2025年2月公告,控股子公司巨石生物与美国Radiance Biopharma签约,后者获ADC药物SYS6005在欧美、加拿大等区域的开发商业化及生产独家权利,巨石生物将获1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2.25亿美元里程碑款项。
迈威生物在2025年达成了多笔重要的海外授权交易。6月公告与CALICO公司达成合作,将其人源化单克隆抗体9MW3811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区域内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独家许可给CALICO,迈威生物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并可能获得合计最高5.71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款项。9月公告与Kalexo Bio, Inc.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siRNA创新药2MW7141签署全球独家授权协议,迈威生物将获得1200万美元的一次性不可返还首付款及近端付款,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低个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并将在符合条件时获得Kalexo总计双位数百分比的A轮优先股。
这两家药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新诺威2021年至今股价从5.22元最高涨至63.31元,期间最大涨幅11.13倍;迈威生物2025年初至今股价从15.36元最高涨至63.59元,期间最大涨幅314%。
贝达药业和科兴制药,虽然海外授权金额不如前面几家,但也均有多笔海外授权交易。这两家也均是创新药企,贝达药业聚焦肺癌、乳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科兴制药则是专注于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
剩下的另外四家虽然并非纯正的创新药企,但也都在积极布局创新药。其中,长春高新核心主业为生长激素和新型疫苗,现正通过研发投入拓展肿瘤、免疫等创新管线;博瑞医药从原料药和仿制药起步,逐步转型并确立了创新药作为核心发展方向;欧林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华恒生物则是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增强资金实力
创新药研发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赛道,一款新药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平均需投入10亿美元以上,周期长达10-15年。比如,百利天恒、新诺威、长春高新、贝达药业、博瑞医药,2024年的研发投入就分别高达14.43亿元、8.42亿元、26.9亿元、7.17亿元、3.1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4.78%、42.52%、19.97%、24.8%、24.31%。
赴港IPO则为A股药企打开了新的资金通道。一方面,港股“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精准匹配了创新药企前期“高投入、无盈利”的发展特性,让处于研发关键期的企业能提前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港股作为国际资本市场,吸引了全球主权基金、对冲基金等长期资本,融资规模更大、投资者结构更多元,能为药企提供持续的资金补给。
《证券市场周刊》注意到,在上面九家药企中,有四家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50%。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百利天恒、博瑞医药、迈威生物、华恒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1.05%、51.96%、77.54%、50.63%。
其中,百利天恒作为其中市值最大的创新药企,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下降96.92%,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期末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分别为2.5亿元、2.49亿元、25.72亿元,有息负债总计30.71亿元。
迈威生物作为负债率最高的创新药企,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12.43%,净利润亏损5.51亿元,期末的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分别为10.1亿元、2.28亿元、9.61亿元,有息负债总计21.99亿元。
很显然,这些药企赴港IPO将有助于解决资金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百利天恒前不久刚完成了A股定增计划。
2025年9月,百利天恒完成37.64亿元A股定增,发行价317元/股,较底价溢价19.16%,吸引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等18家头部机构参与。此次定增是科创板“轻资产、高研发”药企融资范本,契合“科创板八条”政策导向,显著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支撑其“5年跻身肿瘤领域跨国药企”的战略目标,同时为创新药企探索国际化路径提供资本范式。
百利天恒在港股IPO后,资金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此外,欧林生物和科兴制药资产负债率虽然没有超过50%,但截至2025年中期也已分别达到49.11%、49.21%,赴港IPO融资也有助于增强资金实力。
助力研发提速
A股药企纷纷赴港谋篇布局,有望借助港股的资金优势与国际资源,实现研发提速与全球化破局的双重目标。
百利天恒赴港IPO募资核心聚焦三大方向:推进境外候选生物药物的研发、搭建全球供应链体系、补充境外业务营运资金。这一资金规划精准锚定研发提速与全球化破局的双重目标,为其向跨国药企迈进注入动力。
本次募资将重点支撑百利天恒核心管线的全球临床推进。公司研发的BL-B01D1是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已在中美开展40余项临床试验,其联合用药客观缓解率达100%,本次募资将加速其美国3项注册临床及全球多中心试验进程,冲刺2026年国内、2028年美国上市目标。同时,资金将赋能HIRE-ADC、GNC等三大研发平台,推进BL-M07D1等多款药物的临床拓展,助力10多款临床阶段药物的梯度化开发。
百利天恒全球化布局也将借募资实现关键突破。资金将用于境外生产设施建设,完善全球供应链,为后续商业化铺路。依托港股国际化平台,公司可扩大国际投资者基础,获取外币融资支持,同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此前与BMS的84亿美元合作已展现其全球竞争力,IPO后将进一步推进中美研发中心协同,加速创新药的全球获批与落地。
新诺威赴港IPO募资将重点支撑成药全球临床试验、海外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公司已布局ADC、mRNA等平台,上半年研发投入增80.81%,募资将助推SYS6010等核心产品临床进程。同时,香港资本市场将搭建全球资本桥梁,提升国际知名度,为技术并购、海外授权等全球化动作注入动能,助力实现研发与国际化双重突破。
长春高新赴港IPO募资主要用于四大方向:推进创新管线的临床试验与开发、开展全球合作及组建海外临床商业化团队、强化销售营销能力,以及补充营运资金。此举核心目的是深化全球化战略,通过港股平台拓宽境外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支撑创新药研发与海外布局,助力从中国领先药企向全球创新型制药公司转型。
其他多家药企在赴港IPO募资用途中,也均提到要将资金用于研发管线推进。其中,贝达药业将为在研候选药物提供资金支持,强化肿瘤等核心治疗领域管线储备;博瑞医药核心支持创新药研发,包括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BGM0504等重点在研项目;迈威生物重点支持Nectin4 ADC药物9MW2821的多适应症试验(包括尿路上皮癌、宫颈癌等关键III期研究);科兴制药将强化重组蛋白药物、微生态制剂等核心领域的管线研发。
这其中的两家药企还提到要将资金用于国际化。博瑞医药称将布局海外市场渠道与研发合作,加速全球化进程;科兴制药表示将升级覆盖70余个国家的营销网络,加速白蛋白紫杉醇等产品的全球商业化。
华恒生物虽然并非创新药企,但是也提到要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和国际化。根据公告披露,赴港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国际销售渠道,建立海外运营中心,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专注于合成生物使能技术、新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以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欧林生物目前处于上市筹划阶段,募资用途尚未最终确定。公司公告仅披露拟通过H股上市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国际影响力。
【2025-10-22】
迈威生物: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750.0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750.0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7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2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37500533.0029046506.00673471120.002025-10-2023143289.0028724115.00665017093.002025-10-1731790774.0024611553.00670597919.002025-10-1646285473.0032063959.00663418698.002025-10-1555327979.0038418572.00649197184.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1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4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118.21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18256.000.001182076.002025-10-208930.000.001138575.002025-10-17549519.9022479.951139765.002025-10-1646803.429342.00635302.712025-10-1542450.780.00604368.78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75亿元,较昨日上升1.2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迈威生物8497528.00674653196.002025-10-20迈威生物-5582016.00666155668.002025-10-17迈威生物7683683.29671737684.002025-10-16迈威生物14252447.93664054000.712025-10-15迈威生物16985177.78649801552.78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迈威生物: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314.3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314.3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6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2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23143289.0028724115.00665017093.002025-10-1731790774.0024611553.00670597919.002025-10-1646285473.0032063959.00663418698.002025-10-1555327979.0038418572.00649197184.002025-10-1438706053.0036621054.00632287777.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20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8930元,融券余额113.86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8930.000.001138575.002025-10-17549519.9022479.951139765.002025-10-1646803.429342.00635302.712025-10-1542450.780.00604368.782025-10-1417768.000.00528598.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66亿元,较昨日下滑0.8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迈威生物-5582016.00666155668.002025-10-17迈威生物7683683.29671737684.002025-10-16迈威生物14252447.93664054000.712025-10-15迈威生物16985177.78649801552.782025-10-14迈威生物2104262.0063281637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8】
迈威生物: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3179.0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3179.0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7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7.2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31790774.0024611553.00670597919.002025-10-1646285473.0032063959.00663418698.002025-10-1555327979.0038418572.00649197184.002025-10-1438706053.0036621054.00632287777.002025-10-1317662109.0055084821.00630202778.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17日融券偿还499股,融券卖出1.2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4.9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1%,融券余额113.98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549519.9022479.951139765.002025-10-1646803.429342.00635302.712025-10-1542450.780.00604368.782025-10-1417768.000.00528598.002025-10-130.000.00509335.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72亿元,较昨日上升1.1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迈威生物7683683.29671737684.002025-10-16迈威生物14252447.93664054000.712025-10-15迈威生物16985177.78649801552.782025-10-14迈威生物2104262.00632816375.002025-10-13迈威生物-37427427.0063071211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7】
行业周报|生物制品指数跌-1.49%, 跑输上证指数0.0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13日-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跌1.47%,报3839.76点。创业板指跌5.71%,报2935.37点。深证成指跌4.99%,报12688.94点。生物制品指数跌-1.49%,跑输上证指数0.02%。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三生国健、华兰疫苗、赛升药业、荣昌生物、通化东宝。
行业新闻摘要:
1:国产九价HPV疫苗在邯郸开打,价格仅为进口疫苗的四成,标志着国内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升。
2:国内药企发布多笔BD交易,潜在金额超过15亿美元,显示出生物制药行业的活跃与发展潜力。
3:皮肤科新靶点研究取得进展,针对痤疮的新药正在递交NDA,预示着生物制品的多样化发展。
4:四川大学研究显示PD-1与EGFR通路双靶点阻断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5: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扩展至18岁及以上高危成人,进一步推动疫苗接种的普及。
6:国内新型ADC候选药物完成Ⅰ期临床,显示出生物药物创新研发的积极进展。
7:全球首个生物多样性标准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评估生物多样性的国际语言,助力可持续发展。
8:临床试验周期缩短至2到5倍,中国的速度引发全球竞争格局的变化,促使生物制药行业加速发展。
9:乙肝临床治愈新突破,相关药物获批,7500万感染者迎来治疗的新希望,展现生物制品在公共健康中的重要性。
10:国际医学界关注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推动生物制药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
龙头公司动态:
1、荣昌生物:1)荣昌生物购买5亿元理财产品。
2、长春高新:1)昔日超级大牛股,拟赴港上市!。2)长春高新:子公司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BK-01佐剂)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3)长春高新:子公司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BK-01佐剂)临床试验申请获批准。
3、智飞生物:1)智飞生物科创债发行申请获证监会注册批复。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9-22-0.25%0.22%2025-09-23-2.42%-0.18%2025-09-240.91%0.83%2025-09-25-0.53%-0.01%2025-09-26-0.35%-0.65%2025-09-29-0.13%0.90%2025-09-300.17%0.52%2025-10-09-1.70%1.32%2025-10-100.06%-0.94%2025-10-13-0.83%-0.19%2025-10-14-0.40%-0.62%2025-10-150.92%1.22%2025-10-16-0.09%0.10%2025-10-170.40%-1.95%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58.312023-12-2957.81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荣昌生物5.42%-6.18%232.35%长春高新-11.03%-2.11%27.00%智飞生物-4.11%-7.94%-32.58%上海莱士-2.06%-3.06%-5.09%甘李药业-6.19%-4.55%49.98%天坛生物-1.70%-2.11%-10.02%三生国健12.68%10.63%173.44%君实生物-2.04%-14.99%31.13%康弘药业-3.19%-12.01%83.67%特宝生物-4.75%-4.02%3.63%华兰生物0.31%-1.27%5.35%诺诚健华-2.22%-11.71%83.40%神州细胞-3.11%-11.81%45.86%辽宁成大-6.16%-2.27%11.28%康泰生物-2.99%-8.61%-5.30%沃森生物-2.50%-8.41%-18.08%迈威生物0.78%-6.84%91.70%通化东宝2.92%6.93%17.49%安科生物-3.29%-5.22%16.73%西藏药业-0.45%-7.19%36.45%
行业相关的ETF有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1920)、嘉实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562860)、国泰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159643)、富国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159645)、生物疫苗ETF(159657)、华安国证生物医药ETF(159508)
【2025-10-17】
迈威生物: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4628.5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4628.5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6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9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46285473.0032063959.00663418698.002025-10-1555327979.0038418572.00649197184.002025-10-1438706053.0036621054.00632287777.002025-10-1317662109.0055084821.00630202778.002025-10-1049302768.0059060184.00667625490.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16日融券偿还200股,融券卖出1002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6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63.53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46803.429342.00635302.712025-10-1542450.780.00604368.782025-10-1417768.000.00528598.002025-10-130.000.00509335.002025-10-100.00120645.30514050.00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64亿元,较昨日上升2.1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迈威生物14252447.93664054000.712025-10-15迈威生物16985177.78649801552.782025-10-14迈威生物2104262.00632816375.002025-10-13迈威生物-37427427.00630712113.002025-10-10迈威生物-7600675.6266813954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迈威生物: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5532.8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迈威生物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5532.8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6.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555327979.0038418572.00649197184.002025-10-1438706053.0036621054.00632287777.002025-10-1317662109.0055084821.00630202778.002025-10-1049302768.0059060184.00667625490.002025-10-0956562408.0065922218.00675067467.00融券方面,迈威生物10月15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899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2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60.44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542450.780.00604368.782025-10-1417768.000.00528598.002025-10-130.000.00509335.002025-10-100.00120645.30514050.002025-10-09113712.0094760.00672748.62综上,迈威生物当前两融余额6.50亿元,较昨日上升2.6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5迈威生物16985177.78649801552.782025-10-14迈威生物2104262.00632816375.002025-10-13迈威生物-37427427.00630712113.002025-10-10迈威生物-7600675.62668139540.002025-10-09迈威生物-9364868.26675740215.62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