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1288 农业银行 更新日期:2025-11-0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113789.0|14899.81|22471.44| 908.83| 81.14| 28.54| | 30 | 1| | | | | | ├────┼────┼────┼────┼────┼────┼────┤ |2025-10-|121360.6|17381.59|25514.10| 856.23| 21.17| 29.64| | 29 | 4| | | | | | ├────┼────┼────┼────┼────┼────┼────┤ |2025-10-|129493.1|27326.19|25222.78| 864.70| 18.91| 20.13| | 28 | 5| | | | | | ├────┼────┼────┼────┼────┼────┼────┤ |2025-10-|127389.7|21691.28|23138.39| 865.92| 49.54| 32.15| | 27 | 4|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1-01】 险资现身713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出处】证券日报 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落下帷幕,三季度末保险机构的重仓股情况以及在第三季度的调仓换股情况也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险机构共现身71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第三季度,保险机构新进203只个股,增持185只个股,112只个股持仓未动。 具体来看,剔除中国人寿集团对中国人寿的持股,以及中国平安集团对平安银行的持股,截至三季度末,保险机构持股数量排名前10位的A股股票分别为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联通、京沪高铁、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以及金地集团。保险机构重仓股仍然延续以往风格,银行股持仓较多。从持仓变动情况来看,截至三季度末,险资持仓较二季度末增加较多的个股是邮储银行、南京银行、华菱钢铁、常熟银行以及中国外运。 此外,在203只保险机构今年第三季度新进的重仓股中,持股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大悦城、紫金矿业以及衢州发展。 对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股的高股息、低波动和防御属性符合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偏好,依然是保险机构长期持仓的理想标的。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保险产品经理苏晓天分析称,险资重仓股普遍呈现出高股息、低估值、大市值的共性特征,这些公司多为行业龙头,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具备较强的防御属性。这背后反映出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追求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注重绝对收益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投资逻辑。 保险机构加仓权益资产,且今年权益市场整体表现良好,推动前三季度上市险企业绩大幅增长,A股五大上市险企取得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4260.39亿元,同比劲增33.5%。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保险机构仍有望增配权益资产。 “在国家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受到未来股市良好预期的影响,保险资金增配权益资产是比较确定的趋势。”杨海平认为,除了关注银行股外,预计保险机构还会重点关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符合政策层面的导向。此外,盈利稳步增长的高端制造领域上市公司以及受益于提振消费政策的大消费板块也可能受到保险资金的青睐。 在苏晓天看来,保险机构在权益资产配置上将呈现“总量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的趋势。一方面,在利率下行等背景下,增配权益资产以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是保险机构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监管机构持续鼓励长期资金入市。预计保险机构会坚持高股息策略,同时逐步加大对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具备长期成长空间的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布局力度,以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2025-11-01】 财报速递:农业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208.5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农业银行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农业银行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具体而言,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一般,流动性良好,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优秀。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481354.29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41.28亿元。存在3项财务亮点根据农业银行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现金现金与总资产的比率为7.88%,行业内表现出色。充足性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92%,公司经营稳健。拨备拨备覆盖率为295.08%,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出色。风险项较少,运营是唯一风险根据农业银行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运营指标是唯一风险。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02(次/年),公司运营能力较弱。综合来看,农业银行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当前总评分为2.95分,在所属的银行行业的42家公司中排名中游。具体而言,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一般,流动性良好,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流动性4.053.2116较高成长能力2.982.3823尚可盈利能力2.141.1933一般运营能力1.191.0734一般资本充足性4.764.644优秀资产质量2.504.297很高总分2.892.9519尚可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31】 大摩:内银第三季盈利呈反弹趋势 农业银行表现优于同业 【出处】智通财经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就内银股公布今年第三季业绩,尽管投资收入有所下降,但更多内地银行汇报净利息收入增长改善,以及手续费收入增长健康。大多数国有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的盈利增长高于上半年,得益于稳定的资产质量。宁波银行(002142.SZ)和农业银行(01288)表现优于同业。 该行指,虽然内地国有银行和招商银行(03968)仍面临一定的净息差压力,但该行覆盖的大多数股份制银行在2025年第三季报告净息差有所反弹,得益于资金成本下降以及更审慎的贷款增长和定价,支持了净利息收入增长。民生银行(01988)和浦发银行(600000.SH)不仅实现了季度净息差按季反弹,还实现了同比净息差改善,因两家银行近年来专注于风险消化和客户基础改善,而非单纯追求规模增长。宁波银行在覆盖范围内维持最高的净利息收入增长,受益于市场份额提升以及明显低于同行的净息差压力。 大摩指,国有银行的净息差压力持续存在,部分原因是今年第三季低收益率的债券投资和票据增长较高,但大多数银行预计净息差压力将进一步缓解。更多内银在2025年第三季报告了健康的费用收入增长,尽管收入和营业利润(PPOP)增长受到投资收入下降拖累:平均费用收入同比增长从2025年第二季的1.4%回升至11.1%,更多覆盖内银汇报费用收入增长改善,得益于资本市场活动回暖以及保险销售持续强劲,特别是在代理业务费率下调的影响过去后。宁波银行领先,费用收入同比增长94%;农业银行维持23.6%的同比增长,继第二季同比增长超过30%后表现依然出色。 大摩表示,尽管所覆盖内行收入和PPOP增长较第二季放缓,主要受投资收入下降拖累(因债券收益率上升),但该行认为债券收益率回升和核心经营趋势改善对内银的长期增长和估值更有利。与行业趋势相反,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03328)汇报了更高的投资收入、收入和PPOP,显示出良好的投资能力。 大摩表示,2025年第三季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大多数银行的信用成本下降:该行所覆盖内银的平均不良贷款比率持平于1.15%。尽管国有银行略微降低信用成本以支持盈利增长,但不良贷款覆盖比率仅小幅下降至仍处于高位的263%。 整体而言,内银在2025年第三季继续呈现盈利反弹趋势:国有银行的盈利反弹在第三季加速至中个位数,得益于信用成本进一步下降;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之间的表现则出现更大分化。 【2025-10-31】 总资产超200万亿,合计日赚39亿!六大行增收增利,农业银行净利增速领跑 【出处】时代周报 随着2025年上市银行三季报收官,六家国有大行前三季度“成绩单”也全部交卷。 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二季度由负转正。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72万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突破万亿关口,达1.07万亿元,以三个季度273天计算,合计日赚约39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总资产超过200万亿元,达217.97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仍位居六大行首位,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已接近53万亿元,为52.81万亿元。 六大行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从营业收入来看,工商银行仍稳坐六大行头把交椅。2025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400.28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实现营收5737.02亿元、5508.76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则分别实现营收4912.04亿元、2650.80亿元和1996.45亿元。 其中,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最快,同比增长2.69%,单从第三季度来看,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22.01亿元,同比增长0.58%,扭转了上半年下滑态势。究其原因,非利息收入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654.12亿元,同比增长16.20%,营业收入占比33.67%。具体来看,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5.91亿元,同比增长8.07%,主要是代理业务、托管和其他受托等业务收入增长较好。 此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前三季度的非利息收入增速均超过11%,实现非利息收入分别为1666.12亿元、1460.96亿元。 从盈利水平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2573.60亿元、2208.59亿元、1776.60亿元、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 其中,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3.03%的同比增幅领跑六大行,成为唯一一家增速突破2%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90%、1.08%;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98%、0.62%、0.33%。 截至2025年9月末,六大行合计资产规模达217.97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资产规模超50万亿元,为52.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8%;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均超40万亿元,分别为48.14万亿元、45.37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1.33%、11.83%。 对于国有大行三季报的成绩单整体表现积极,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的改善和净利润的全面正增长,显示出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国有大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控制成本等方式实现了业绩的稳步提升。特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利润增速由二季度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反映出这些银行在应对市场挑战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调整能力。 1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近年,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净息差已经成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2025年前三季度,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68%,较2024年同期的1.89%下降21个基点。对此,邮储银行表示,2025年1-9月已将“稳息差、扩中收、提非息”作为收入端主线,利息净收入表现逐季改善。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36%,较上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10月30日,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该行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综合来看,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继续保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的领先水平。 此外,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分别为1.30%、1.28%、1.26%,同比均下降15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的净息差虽然同比下降,但与2025年上半年持平。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0%,同比下降8个基点,同比降幅在国有六大行同期表现最小。 对此,中国银行董秘卓成文在中国银行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境内银行业机构净息差普遍承压。中国银行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着力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资产负债业务提质增效,努力稳定净利息收入。 付一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净息差收窄的情况来看,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压力尚未完全结束。尽管国有银行通过业务调整和效率提升部分抵消了息差收窄的影响,但整体经济环境中的利率市场化、贷款定价竞争以及存款成本上升等因素仍在持续施压净息差。 资产质量方面,5家大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下降,1家大行不良率略升。截至9月末,仅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为0.94%,较去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7%、1.32%、1.24%、1.26%,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 六大行前三季度拨备覆盖率实现“三升三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略升,其余3家大行拨备覆盖率有不同程度下降。截至9月末,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295.08%,在六大行中居于首位。 【2025-10-3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农业银行4971.9万股 每股作价约6.07港元 【出处】智通财经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0月27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农业银行(01288)4971.9万股,每股作价6.0667港元,总金额约3.02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55.78亿股,最新持股比例为18.14%。 【2025-10-31】 平安人寿继续增持农业银行H股 所持股份占该行H股总数突破18%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港交所披露易最新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10月27日在场内增持4971.9万股农业银行H股股份,增持完成后,平安人寿持有的农行H股数量增至55.78亿股,占该行H股总数突破18%,占该行总股本的1.59%。 【2025-10-31】 高盛:农业银行第三季纯利胜预期 评级“中性” 【出处】智通财经【作者】宋芝萦 高盛发布研报称,农业银行(01288)第三季拨备前利润及纯利分别较该行预测高出5%和4%;净利息收入符合预期;贷款同比增9%,当中零售贷款增7%,企业贷款增9%;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1.2%,按季增5个基点,惟较预测低11个基点。高盛予农行“中性”评级,H股目标价4.88港元。 【2025-10-31】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农业银行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2家机构更新农业银行评级。华泰证券发布关于农业银行的评级研报。华泰证券给予农业银行“增持”评级,目标价不超过9.61元。其预测农业银行2025年净利润为2929.45亿元。国信证券发布关于农业银行的评级研报。国信证券给予农业银行“优于大市”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农业银行2025年净利润为2924.22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5家机构发布了农业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61元,最低目标价为6.41元,平均为7.91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2976.44亿元,最低为2773.00亿元,均值为2897.7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73%。其中,评级方面,7家机构认为“买入”,4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华泰证券沈娟增持292945000000.00009.61002025-10-30光大证券王一峰买入291932000000.0000--2025-10-24天风证券刘杰买入286500000000.0000--2025-09-04万联证券郭懿增持289201000000.0000--2025-09-02广发证券倪军买入297644000000.0000--2025-09-02兴业证券陈绍兴增持290475000000.0000--2025-09-02中国银河张一纬推荐285204000000.0000--2025-09-02东莞证券吴晓彤买入289505000000.0000--2025-09-02平安证券袁喆奇推荐293751000000.0000--2025-09-01中信证券肖斐斐增持291200000000.00007.90002025-08-31招商证券王先爽强烈推荐291887000000.0000--2025-08-30中金公司林英奇跑赢行业287393000000.00007.70002025-05-03浙商证券梁凤洁买入296050000000.00006.41002025-05-02华鑫证券罗云峰买入277300000000.0000--2025-05-01华安证券刘锦慧买入285629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公布! 【出处】金融时报【作者】左希 截至10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家国有大行均已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总资产528134.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16.75亿元,增长8.18%;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7.21%,较上年末上升2.30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归母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截至报告期末,农业银行总资产481354.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972.94亿元,增长11.33%;不良贷款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5.08%,较上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归母净利润1776.60亿元,同比增长1.08%。截至报告期末,中国银行总资产375501.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888.64亿元,增长7.10%;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6.60%,较上年末下降4.00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实现归母净利润2573.60亿元,同比增长0.62%。截至报告期末,建设银行总资产45369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979.45亿元,增长11.83%;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35.05%,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截至报告期末,交通银行总资产154997.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0.66亿元,增长4.02%;不良贷款率1.26%,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97%,较上年末上升8.03个百分点。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归母净利润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总资产18605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07.43亿元,增长8.90%;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0.21%,较上年末下降45.94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增,总资产亦保持稳健增长。不良率方面,除邮储银行外,其余五家国有大行不良率较去年末均有所下降,但邮储银行不良率仍是六大行中最低的。 【2025-10-31】 农业银行完成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 【出处】和讯网 格隆汇10月30日丨农业银行(01288.HK)公告,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本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本期债券于2025年10月28日簿记建档,于2025年10月30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0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2.27%,每5年调整一次,在第5年及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 (责任编辑:刘静 HZ010) 【2025-10-31】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出处】财经网【作者】钱晓睿 10月30日,农业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实现净利润2223.23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65%,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7%,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同比增加0.03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利息净收入4273.08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息收益率为1.3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业务及管理费1605.11亿元,同比增长2.66%;成本收入比29.14%,同比上升0.20个百分点。信用减值损失1274.03亿元,同比减少36.43亿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48.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亿元,增长11.33%。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6.9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8万亿元,增长8.36%。金融投资15.3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8万亿元,增长10.65%。总负债44.9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2万亿元,增长12.01%。吸收存款32.0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6万亿元,增长5.82%。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1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2.39亿元;不良贷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5.08%,比上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 【2025-10-31】 农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增长!股价年内涨幅超50% 【出处】南方都市报 10月30日晚,农业银行发布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农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7%、3.28%。在营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较高,同比增长13.34%。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今年在资本市场表现同样出色,A股股价累计涨幅超50%,总市值居国有银行之首。 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前三季度,农行实现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净利润2223.23亿元,同比增长3.28%。 从营收构成来看,利息净收入为4273.08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息收益率为1.3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 资产和负债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总资产为481354.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972.94亿元,增长11.33%。总负债为449602.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193.56亿元,增长12.01%。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41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2.39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27%,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为1.22%,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为负。拨备覆盖率为295.08%,比上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长9.4% 农行还公布了在“三农”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面以及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成效。 截至9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为10.90万亿元,新增10417亿元,增速为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达40.98%。 科技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承销科技创新债257亿元。稳步推进AIC试点基金设立和项目落地,已在杭州、苏州等城市设立14只试点基金,完成项目投放19个。 绿色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绿色贷款余额达5.8万亿元,发行660亿元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居可比同业首位;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达1389亿元,增速20.3%。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普惠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为523万户,新增65万户,普惠贷款余额、增量以及普惠小微有贷客户数、客户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此外,农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7.51万亿元,新增9736亿元,增速14.9%;有贷客户数为836万户,新增91万户,贷款余额以及有贷客户数、客户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养老金融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实体社保卡客户数为2.8亿户,居行业领先地位;养老金受托管理规模为3728亿元,增速17.70%;个人养老金服务客户数位居行业第一梯队,增量同业领先。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超1100只。 在助力提振消费方面,截至9月末,农行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为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今年A股股价涨幅超五成 在经营业绩稳健向好的同时,农行在资本市场同样表现抢眼。今年以来,其A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58%,领跑银行板块。截至10月30日收盘,农行A股报收8.06元/股,总市值为2.74万亿元,居上市银行首位。 在10月3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农行董事会秘书刘清表示,农行主要指标协调均衡,业绩增长更有韧性,为全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展望全年,农行将坚守主责主业,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稳住利息净收入,充分把握好资本市场回暖、宏观政策显效带来的非息收入增长机遇,统筹做好风险管控,继续巩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增长”的主基调,力争在全年实现更好的盈利增长和股东回报。 他强调,农行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中期分红相关工作。未来农行将统筹平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股东利益最大化及企业经营高质量发展关系,力求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保持各利益相关方利益均衡合理。 【2025-10-31】 券商观点|25Q3银行板块持仓数据点评:主被动基金和北向资金明显流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31日,东方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主被动基金和北向资金明显流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环比-3.04pct):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银行板块重仓比例大幅下滑。截至25Q3,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A股银行市值307.96亿元,环比减少332.83亿元,占基金重仓市值比例环比下滑3.04pct至1.85%;重仓数量27.05亿股,环比25Q2大幅减持22.12亿股。基金持仓银行比例基本下滑至2022年末以来本轮上涨行情之前的水平,主要由于资本市场活跃,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抬升,风格向成长板块切换,基金加仓思路主要围绕科技主线。 分板块来看,城商行配置比例回落明显。截至25Q3,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重仓比例分别为0.25%、0.59%、0.83%和0.18%,环比分别-0.52pct、-0.97pct、-1.43pct、-0.12pct。 个股层面,前期机构青睐的优质城商行及部分股份行被减持幅度更大。截至25Q3,重仓比例前五位个股为招商(0.43%)、宁波(0.25%)、成都(0.17%)、杭州(0.15%)、江苏(0.12%)。Q3主动偏股型基金明显减持了前期持仓较重的标的,包括高成长性城商行和优质股份行,如招行、江苏、宁波、杭州、成都。国有行和农商行本身持仓比例较低,同样被小幅减持。此外,部分业绩弹性高或估值低的银行获逆势增持,如齐鲁、民生、西安、瑞丰。 被动型基金(仓位环比-5.71pct):银行仓位下滑,银行板块市值变动或为主要原因。截至25Q3,被动型基金A股银行重仓市值840.97亿元,环比下滑491.64亿元。重仓数48.90亿股,环比下滑22.57亿股,持股比例下滑0.16pct。相比持股比例,重仓市值比例下滑5.71pct更为明显,说明银行板块市值下滑对持仓比例下滑的影响更大。个股层面,重仓比例保持前两位的招商、兴业下滑明显。 北向资金流出明显,持股比例环比-0.51pct。截至25Q3,北上资金持股A股银行174.02亿股,环比减少69.75亿股,占流通A股比例环比下滑0.51pct至1.32%,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持股比例分别环比-0.46pct、-0.54pct、-0.86pct、-0.79pct。一方面,北向资金持仓A股数环比小幅下滑,另外资金多流出红利板块。个股层面,除民生、宁波、成都、江阴获小幅增持外,多数银行均被减持较多。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持股比例环比+0.23pct。截至25Q3,南下资金持股H股中资行1279.28亿股,环比小幅增加19.66亿股,占H股股本比例环比提升0.23pct至21.50%。个股层面,工行、建行持股数增加明显,郑州、邮储、青岛持股比例大幅上升。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再度增加,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落,叠加保险进入开门红阶段以及机构或有的获利了结诉求,我们看好25Q4银行板块的相对收益。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 1、基本面确定的优质中小行,建议关注:渝农商行(601077,买入)、重庆银行(601963,未评级)、南京银行(601009,买入)、杭州银行(600926,买入)。 2、基本面稳健、具备较好防御价值的国有大行,建议关注:工商银行(601398,未评级)、建设银行(601939,未评级)、农业银行(601288,未评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财政政策不及预期;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蔓延。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10-31】 重要公告速递: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净利环比增长30%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业绩>>>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124.98%,环比增长30%;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德明利:第三季度净利润9086.91万元同比增长166.8%; 浪潮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35%客户需求增加服务器销售增长; 工商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增长3.29%; 农业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813.49亿元,同比增长3.66%;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 交通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239.78亿元,同比增长2.46%;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长江电力:前三季度净利润281.93亿元,同比增长0.6%;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 中国太保:前三季实现净利457亿元,同比增长19.3%; 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 中信建投:第三季度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79.21%; 申万宏源:前三季度净利润80.16亿元同比增长108.22%; 中国银河:第三季度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73.94%; 兴业证券:第三季度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增长214.8%; 光大证券:第三季度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65.88%; 中国中车:前三季度净利润99.64亿元同比增长37.53%; 五粮液:第三季度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 泸州老窖:第三季度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3.07%;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净利润114.05亿元,同比增长0.48%; 万科A: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 隆基绿能: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8.34亿元; 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 游族网络:第三季度净利润2619.99万元同比增长4466.74%; 士兰微:前三季度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1108.74%; 佰维存储:第三季度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563.77%; 埃斯顿:第三季度净利润2232.17万元,同比增长232.35%; 拓荆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225.07%; 完美世界:第三季度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176.59%; 王力安防:第三季度净利润5100.91万元,同比增长98.07%; 澜起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增长66.89%; 天赐材料:第三季度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51.53%; 上纬新材:第三季度净利润3064.73万元同比增长49.66%; 三花智控:第三季度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增长43.81%; 振华重工:第三季度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41.99%; 京东方A:第三季度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长32.07%; 赛力斯:前三季度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中国人保: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68.22亿元同比增长28.9%; 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4.83%; 古井贡酒:前三季度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16.57%; 中远海控:前三季度净利润270.7亿元,同比下降29%; 海南矿业:前三季度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42.84%; 中国黄金:前三季度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55.08%; 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下降55.98%; 水井坊:前三季度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71.02%; 酒鬼酒: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876.05万元; 用友网络: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3.98亿元;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59%—28.59%; 生产经营>>> 中国电建:下属子公司拟约121.67亿元投建云南省泸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中国人寿:拟出资20亿元投资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半导体、数字能源等相关领域。 新疆交建:联合中标喀什市世纪大道快速路改造项目工程。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5.58亿元工程项目。 大金重工:子公司与挪威某船东签署半潜驳船建造合同。 天合光能:签订超1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森特股份:拟签署4.31亿元光储充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金安国纪:投资建设年产6000万米电子级玻纤布扩建项目。 股权变动>>> 标榜股份: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 沙河股份:筹划购买晶华电子70%股权。 公告澄清>>> 格尔软件:目前抗量子产品业务占比极低对公司目前经营业绩影响很小。 国盾量子:目前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的推进力度和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减持>>> 超捷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97%股份。 金盾股份:股东前海宏亿计划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赛微微电: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其他>>> *ST创兴:董事长刘鹏因涉嫌犯罪被批准逮捕。 香农芯创:选举黄泽伟为公司董事长 范永武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 【2025-10-31】 三季报“答卷”收官 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景气度 【出处】证券时报网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已披露三季报的5414家上市公司中,近八成前三季度实现盈利,超五成实现净利润增长。一年多次分红已成为常态,209家上市公司提出三季度分红方案,合计计划分红382亿元。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钢铁、有色金属、传媒、非银金融业绩修复明显。三季报披露后,有近500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上修全年业绩预期,显示其亮眼表现具有延续性。 张一帆、胡敏文/制表时报财经图库/供图 近八成公司盈利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1时,共有5414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4196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占比近八成;2904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占比超过53%,业绩增长比例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8万亿元,实现净利润4.54万亿元,营收、净利润的中位数分别为13.01亿元、6461.1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46%、2.86%。如果以第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的中位数分别为4.27%、5.78%。 分行业看,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除房地产行业业绩整体承压外,其余30个行业在前三季度均实现整体盈利,17个行业净利润增长。其中,钢铁、有色金属、传媒、非银金融等行业净利润增幅居前,同比增速分别达749%、41%、39%、38%,电子、计算机两大科技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30%。 聚焦第三季度经营表现,有14个行业实现单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经营业绩增长呈现加速态势。其中,非银金融、交通运输、电子、煤炭、电力设备等行业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幅超过20%,非银金融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幅超过100%。 67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倍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倍的企业达到58家,679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 方正电机、晶瑞电材等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移动、招商银行、中国海油等9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突破千亿元。 从单季度盈利表现来看,有113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倍,6家上市公司实现百倍以上增长。中国人寿、工商银行单季度净利润超过千亿元,共有26家上市公司单季度净利润超百亿元。 从行业来看,三季报中非金融A股盈利增速在较低基数背景下迎来边际改善。大类行业中盈利增速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中游制造业。上游资源品和医疗保健业绩降幅较半年报收窄,地产和消费服务相对承压。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与我国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情况一致。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为去年8月份以来各月累计最高增速;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呈现加快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介绍,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升。国家统计局观察到,智能化、自动化领域创新持续推进,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前三季度利润分别增长81.6%、39.7%、25.5%。 展望后市,目前业绩表现亮眼的各行业业绩延续性获看好。随着业绩披露的深入,近一个月来有468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上调全年业绩预期。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象预示着公司基本面的良好,且业绩增长具有延续性,大幅度调高预测往往容易激发市场热情。 A股上市公司的高分红趋势在今年三季报中继续延续。据统计,截至10月30日,A股共有219家上市公司提出三季度分红方案,计划分红金额达466亿元,拟分红企业数量、分红金额均保持在高位。上市公司落实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积极回报投资者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高技术企业领跑各行业 根据统计,获得业绩预期上调的公司中,半导体、硬件设备、机械、电气设备等高技术或装备制造业相关上市公司家数领跑各行业,低位修复的有色金属、生物医药、化工等行业也有相当多的企业获得业绩预期调升。 AI是科技板块业绩上升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以来股价飙升260%、市值超1.5万亿元的工业富联在三季度首次实现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公司称业绩增长受AI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张、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用AI机柜产品规模化交付,以及AI算力需求强劲拉动。华泰证券同日披露研报称其毛利率超预期,考虑到2026年AI服务器有望持续放量,上调其目标价。 与之类似的还有上游的芯片公司寒武纪。2025年第三季度,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实现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寒武纪称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国信证券在上修寒武纪业绩预期时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存货较二季度末增加约10.4亿元,为未来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反内卷”的主旋律下,新能源车市健康发展,锂电行业动储电池产销两旺。宁德时代在业绩披露后获得了超15家机构的业绩预期上修,该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前三季度盈利已逼近去年全年。东吴证券在上修公司业绩预期时表示,行业下游需求超预期,业绩持续高增可期。 展望未来,申万宏观团队认为,建材、钢铁等行业稳增长政策已出台,加之企业加快清偿款项约束投资上行,后续成本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同时内需也在修复,预计企业盈利回升的趋势不变,但需关注上游价格“超涨”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 二级市场布局方面,随着三季报业绩落地,招商策略团队建议,资金的行业布局可主要围绕业绩和“十五五”规划指引展开。其中,重点关注业绩有望延续较高增速的信息技术行业,比如通信设备、半导体、消费电子、游戏、计算机设备等,持续复苏的中高端制造业,以及低位修复的资源品、医药生物行业。 【2025-10-31】 农业银行: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1.4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农业银行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1.49亿元,当前融资余额11.3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04%,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148998052.00224714370.001137890080.002025-10-29173815940.00255141046.001213606398.002025-10-28273261922.00252227785.001294931504.002025-10-27216912837.00231383931.001273897367.002025-10-24205141244.00339539666.001288368461.00融券方面,农业银行10月30日融券偿还28.54万股,融券卖出81.1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53.9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42%,融券余额7325.19万,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6539884.002300324.0073251851.142025-10-291725355.002415660.0069782899.852025-10-281571421.001672803.0071856727.892025-10-274052372.002629870.0070832411.422025-10-245942962.005621764.0067797698.81综上,农业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2.11亿元,较昨日下滑5.63%,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农业银行-72247366.711211141931.142025-10-29农业银行-83398934.041283389297.852025-10-28农业银行22058453.471366788231.892025-10-27农业银行-11436381.391344729778.422025-10-24农业银行-134077224.001356166159.81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六大行交出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答卷”,净息差收窄仍是核心压力 【出处】北京商报 10月30日晚间,A股上市银行三季度报告正式收官,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家国有大行的“成绩单”同步揭晓。整体来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均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增长,合计营收突破2.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超万亿元,经营基本面始终保持稳健。 值得关注的是,净息差普遍收窄仍是当前行业盈利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人士指出,经济稳步复苏带动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叠加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的积极发力,为六大行业绩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但受资产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致贷款收益率承压、负债端存款成本刚性难降的双重影响,净息差收窄对业绩增速形成一定拖累。不过,随着存款利率下调效应逐步释放、银行负债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力度加大,当前净息差降幅已呈现逐步收窄趋势,行业息差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合计超万亿元 10月30日,六家国有大行前三季度经营“成绩单”集齐。从整体业绩来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合计营收达27205.35亿元,归母净利润10723.43亿元。 具体到各家银行表现,“宇宙行”工商银行依旧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数据显示,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其中,建设银行前三季度营收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也均交出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的“答卷”。其中,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912.04亿元、1776.6亿元;邮储银行前三季度营收2650.8亿元,归母净利润765.62亿元;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收1996.45亿元,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 对于国有大行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的表现,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分析指出,这充分彰显了国有大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压舱石”地位。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稳步复苏,有效带动银行信贷业务规模稳步扩张,为业绩增长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银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积极探索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了业绩增长空间,为整体经营稳健性注入新动能。 净息差收窄仍是共性压力 净息差(即“净利息收益率”)作为影响银行净利润的核心指标,其变动趋势直接关系行业盈利水平。近年来,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银行业净息差普遍面临收窄压力,六大行也未能例外。 从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具体数据来看,净息差呈现“普遍收窄、幅度分化”的特点。其中,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68%,虽在六大行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同比降幅较为明显,较2024年同期的1.89%下降21个基点。对此,邮储银行表示,2025年1—9月已将“稳息差、扩中收、提非息”作为收入端主线,利息净收入表现逐季改善。 交通银行净息差表现相对稳健,为1.2%,同比下降8个基点,是六大行中降幅最小的机构。 其余四家国有大行净息差下降幅度较为接近,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36%,较上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分别为1.28%、1.3%、1.26%,同比均下降15个基点。 对于净息差收窄对业绩的影响,高政扬分析指出,这一趋势已对银行业绩增速形成一定拖累,核心原因集中在“资产端收益承压”与“负债端成本刚性”两大层面:一方面,LPR下行持续拉低贷款利率,导致银行资产端收益空间不断压缩;另一方面,存款成本短期内难以显著下降,刚性特征明显,直接延缓了息差修复进程。不过,高政扬也强调,随着存款利率逐步下调措施落地、银行主动优化负债结构并加强成本管控,当前净息差降幅已呈现“逐步收窄”的积极趋势,行业息差压力有望边际缓解。 在10月3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就净息差走势释放积极信号。他坦言,从建行自身情况来看,由于贷款重定价速度快于存款,在LPR及存款利率下调的滞后影响下,预计2025年全年净息差仍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从边际变化来看,存款利率下调对负债成本的降低作用正逐步显现——前三季度该行客户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较上年同期多降30个基点,这一变化为净息差企稳提供了重要支撑。生柳荣进一步表示,建设银行将通过持续提升经营能力与定价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举措,努力使净息差保持在合理区间,“综合判断,NIM(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我们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继续维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的领先水平”。 从行业长期发展视角来看,高政扬认为,净息差集体收窄趋势或将推动银行业长期盈利模式从传统的“规模驱动、息差依赖”向“综合化、精细化、多元化”方向深度转型。未来,银行或将更侧重于提升非息收入占比、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从长期来看,息差收窄将倒逼银行降低对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依赖,加速布局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轻资本业务收入占比;将推动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通过客群分层定价、拓展多元化负债渠道等方式降低综合成本率,提升资产端收益与负债端成本的匹配度。 具体到应对策略,高政扬建议银行从四方面发力破局:其一,需积极拓展非息收入来源,发展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丰富非息收入结构,降低对利息收入依赖;其二,或可强化新兴业务领域布局,或可充分运用科创债等低成本融资工具,加大在科创金融等优质赛道投入,持续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三,需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应着力压降高成本负债比重,扩大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提升负债端成本管控效率;其四,需深化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技术赋能风险管控与业务运营,通过流程优化、智能工具应用切实实现降本增效目标。他指出,通过上述举措,银行有望在息差收窄周期内保持盈利韧性,完成从传统信贷业务主体向综合金融服务商的角色跃迁。 【2025-10-31】 股东追踪|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进农业银行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农业银行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新进,1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期持有49.13亿股,占流通股比例1.4%。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维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期持有7.557亿股,占流通股比例0.22%。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0.0059%至305.6亿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52.93%至14.43亿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405亿股40.14%不变流通A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235亿股35.29%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305.6亿股8.73%0.0059%流通A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35.2亿股6.72%不变流通A股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13亿股1.4%新进流通A股中国烟草总公司25.19亿股0.72%不变流通A股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18.43亿股0.53%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4.43亿股0.41%-52.93%流通A股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2.59亿股0.36%不变流通A股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2.55亿股0.36%不变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31】 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六大行,“交卷”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0月30日,国有六大行2025年三季报全部出炉,集体交出稳健“答卷”。 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以“头雁”之势,保持稳健的扩表增速,其中工商银行以超8%的资产规模增速,稳坐“宇宙行”头把交椅,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 从盈利表现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业绩有所改善。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由负转正。 从总市值排位看,三季度农业银行凭借持续上涨的股价表现,超过工商银行,冲上市值榜首。截至10月30日,农业银行总市值(A+H股)达到2.74万亿元。 利润增速集体正增长 六大行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业绩表现有所改善。 从净利润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2208.59亿元、2573.60亿元、1776.60亿元、765.62亿元、699.94亿元,同比增长0.33%、3.03%、0.62%、1.08%、0.98%、1.9%。其中,农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最快。 就第三季度来看,中国银行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国信证券研报分析称,一是中国银行在资产质量持续稳健的基础上降低了拨备计提力度,三季度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二是实际所得税率有所下降,前三季度所得税率16.1%,较上半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 广泛的收入来源是盈利的基础。从营收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6400.28亿元、5508.76亿元、5737.02亿元、4912.04亿元、2650.80亿元、1996.45亿元,同比增长2.17%、1.97%、0.82%、2.69%、1.82%、1.80%。其中,中国银行营收增速最快。 从净息差这一衡量利润空间的指标来看,六大行的息差水平持续收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36%、1.26%、1.68%、1.20%,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30日召开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继续保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的领先水平。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资产质量是衡量银行的“健康指标”,六大行的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不良有所改善。 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7%、1.32%、1.24%、0.94%、1.26%,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其中,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最优,延续了多年来的低位运行态势。 交通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关注类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分别较上年末持平和略有上升,但较上季末有所下降。 国有大行向来是分红标杆,多家大行在三季报中披露,中期分红方案已经在途,不过尚需股东会议审定。 根据各家银行确定的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拟每10股派息1.414元、1.195元、1.858元、1.094元、1.230元、1.563元,合计派息金额高达2046.57亿元。 【2025-10-30】 A股市值“一哥”最新公布:日赚超8亿元!股价年内涨幅超50%,居同行业全球市值第二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30日,农业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 今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继续保持正增长。其中,实现净利润2223亿元,同比增长3.28%;实现营业收入5508亿元,同比增长1.87%。以此计算,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日赚超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继8月上旬农业银行首次问鼎A股流通市值冠军后,最近两个多月来,公司股价持续攀升。截至10月30日收盘,农业银行A股股价为8.06元/股,总市值2.74万亿元(约合3869亿美元),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中,已经超过美国银行总市值,目前排名仅次于全球银行业市值第一位的摩根大通。 农业银行总资产达48.1万亿元 资产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农业银行总资产达48.1万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6.9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8万亿元,增长8.36%;个人贷款余额9.33万亿元,新增5191亿元;对公贷款余额15.55万亿元,新增1.41万亿元;金融投资15.3万亿元,新增1.48万亿元。 科技金融方面,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承销科技创新债257亿元。稳步推进AIC试点基金设立和项目落地,已在杭州、苏州等城市设立14只试点基金,完成项目投放19个。制造业贷款余额3.84万亿元,新增5987亿元,增速为18.4%。 普惠金融方面,农业银行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新增65万户,普惠贷款余额、增量以及普惠小微有贷客户数、客户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1万亿元,新增9736亿元,增速14.9%;有贷客户数836万户,新增91万户, 贷款余额以及有贷客户数、客户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数字金融方面,该行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和数据供给能力,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持续完善。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MAU)2.71亿户,新增2120万户,增速8.5%,保持可比同业领先。县域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1.25亿户,增速8.6%。不断深化医疗、校园等场景建设,互联网高频场景数6.41万个。 股价年内涨幅达50.94% 据介绍,农业银行优先保障县域政策资源供给。报告期末,该行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新增10417亿元,增速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40.98%。 受益于县域经济潜力释放和县域地区的深度布局,农业银行未来信贷增长能力和定价稳定能力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助力提振消费方面,报告期末,该行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负债方面,报告期末,农业银行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8.49万亿元,新增3.52万亿元,增速10.06%。境内人民币日均存款余额30.61万亿元,新增1.85万亿元,增速6.4%,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本外币存款偏离度2.62%,连续6个季度处于3%以下。 从客户基础来看,该行个人客户总量达8.93亿户,居同业首位;对公客户超1300万户。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1.27%,较年初下降3BP。逾期贷款率1.22%,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为负。 农业银行持续加强风险的前瞻预判、精准管控、有效化解,强化重点领域信用风险防控,资产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不断完善案件风险全链条管控体系,案防合规管理持续加强。 10月30日收盘,农业银行A股股价报8.06元,年内涨幅达50.94%。近月来,持续位于A股市值首位。 【2025-10-30】 营收、净利“双增”,四大行三季报出炉!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秦燕玲 10月30日,四大国有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悉数出炉。 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从总资产规模来看,工商银行(简称“工行”)仍位居四大行首位,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资产总额已接近53万亿元,为52.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8%;农业银行(简称“农行”)、建设银行(简称“建行”)紧随其后,资产总额分别达到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资产增速均超过了11%。而中国银行(简称“中行”)的资产总额则为37.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 资产增长背后,是有力度的贷款投放支撑。今年前三季度,农行、工行的全部新增贷款均超过了2万亿元,其中,农行的全部贷款增量略高于工行——农行前9个月新增贷款为20813.87亿元,增长8.36%;而工行则为20797.00 亿元,增长7.33%。建行、中行前三季度分别新增贷款1.84万亿元和1.76万亿元,增速分别为7.1%和8.15%。 从投向来看,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涉农、绿色领域等仍是贷款投放的重点方向。其中,工行制造业贷款同业率先突破5万亿元,截至9月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4.2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超2.7万亿元,总量、增量均居同业首位;农行在县域金融方面深耕,其县域贷款余额为10.90万亿元,新增10417亿元,增速为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40.98%;建行、中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89万亿元和4.66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8.38%和20.11%。 在资本市场层面,今年以来,四大行的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据数据,年初至今,农行、工行、建行、中行的A股股价涨幅分别达到了57.72%、18.05%、10.06%、7.12%。其中,伴随股价的持续上涨,农行总市值已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中,跃居第二位,目前排名仅次于全球银行业市值第一位的摩根大通。 具体来看,截至10月30日收盘,农行、工行、建行、中行的总市值分别为2.74万亿元、2.59万亿元、1.92万亿元和1.69万亿元。 四大行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主要经营指标方面,四大行均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其中,中行营收增长最快,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农行净利润的增速则为四大行中的首位。 资产质量方面,工行、农行、建行、中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33%、1.27%、1.32%、1.24%,较年初分别下降0.01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方面,农行仍是四大行中拨备覆盖率最高的银行,从变动趋势来看,建行的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了2.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息差收窄的大背景下,四大行的利息净收入均呈下降趋势,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前三季度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为4734.16亿元、4273.08亿元、4276.06亿元、3257.9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7%、2.4%、3%、3.04%。 对于下阶段的息差走势,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在10月3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有所回应。他指出,从政策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畅通利率传导机制,通过强调资产端和负债端降息的对称性、加大对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应用等方式,有效降低政策对NIM带来的冲击;同时,金融监管部门继续加强对银行业定价行为的监管,开展理性竞价检查,整治无序竞争,为维持净息差稳定创造了良好环境。 “从我行自身情况来看,由于贷款重定价快于存款,在LPR及存款利率下调的滞后影响下,预计全年净息差仍有一定下行压力。但从边际情况看,存款利率下调对负债成本的降低作用正逐渐显现,前三季度客户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较上年同期多降30个基点,对净息差的企稳起到重要作用。”生柳荣认为,综合来看,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 非息收入增加 拉动业绩增长 各行由此在积极拓展非息收入。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点评中行三季报时就指出,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来看,规模扩张、非息收入为主要贡献分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4.7个百分点、12.3个百分点。不过,从边际变化看,王一峰指出,规模扩张拉动作用维持在较高水平,而非息收入正贡献收窄。 具体来看,工行、建行、中行前三季度的非利息收入分别为1666.12亿元、1460.96亿元、1654.12亿元,增速均超过了11%,分别达到11.3%、13.95%、16.2%。 建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纪志宏在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在降费深化的大环境下,建行回归客户经营,持续扩大客户覆盖广度、深度。 今年前三季度,建行财富管理客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快捷支付绑卡客户数近4.9亿、单位人民币正常结算账户较上年末增加近100万户……“这些数据都说明我们通过客群的扩大,厚植了中收发展基础。”纪志宏称,同时,个人结算、对公结算等领域的收入贡献也有所增加。此外,受资本市场结构性行情影响,财富管理业务边际向好,代销基金、第三方存管(CTS)延续今年以来较好增长态势,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速。 【2025-10-30】 A股市值最高公司农业银行,三季报出炉 【出处】中证网 10月30日晚间,A股市值最高公司农业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按照证监会相关标准计算,截至公告日,农业银行总市值领衔A股市场,总市值达到27419亿元,其中A股市值25731亿元,H股市值1688亿元。 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集团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净利润2223.23亿元,同比增长3.28%。 收入构成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273.08亿元,同比下降2.40%;净利息收益率为1.3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投资收益342.33亿元,同比增长35.4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5.39亿元,同比增1倍。 截至第三季度末,农业银行总资产达4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33%。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6%;金融投资1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5%。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余额3414.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2.39亿元;不良贷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5.08%,比上年末下降4.53个百分点。 在特色业务领域县域金融业务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农业银行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57%;县域吸收存款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20%。 【2025-10-30】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总资产超48万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记者向炎涛)10月30日晚间,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业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农业银行经营效益继续稳健向好,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继续保持正增长。其中,净利润2223亿元,同比增长3.28%;营业收入5508亿元,同比增长1.87%。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充足率17.78%。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1.27%,较年初下降3BP。 融资总量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农业银行总资产48.1万亿元,其中贷款总额26.99万亿元,新增2.08万亿元,增速8.36%。个人贷款余额9.33万亿元,新增5191亿元。对公贷款余额15.55万亿元,新增1.41万亿元。金融投资15.3万亿元,新增1.48万亿元。 日均存款稳定性持续巩固。前三季度,农业银行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8.49万亿元,新增3.52万亿元,增速10.06%。境内人民币日均存款余额30.61万亿元,新增1.85万亿元,增速6.4%,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本外币存款偏离度2.62%,连续6个季度处于3%以下。 农业银行坚守主责主业,“三农”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质效提升。优先保障县域政策资源供给,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新增10417亿元,增速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40.98%。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增速持续高于全行。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4万亿元、2.47万亿元,增速分别达22.8%、9.7%,分别高于全行14.4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不断加力。报告期内,科技金融持续发力。靠前服务新质生产力,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绿色金融不断深化。聚焦“美丽中国”建设,加大重点领域绿色信贷投放,绿色贷款余额达5.8万亿元。民营普惠金融保持领先。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新增65万户,普惠贷款余额、增量以及普惠小微有贷客户数、客户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养老金融加速完善。持续助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实体社保卡客户数2.8亿户,居行业领先地位;加力支持银发经济,养老产业贷款新增117亿元。 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加力支持“两重”“两新”,电力热力、交通运输、公共设施管理等基础设施相关行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房地产和小微企业两项融资协调机制贷款投放持续走在同业前列。积极助力提振消费,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增量增速均居可比同业首位。 【2025-10-30】 农业银行完成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出处】智通财经 农业银行(01288)公布,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已于于2025年10月30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00亿元,前5年票面利率为2.27%,每5年调整一次,在第5年及之后的每个付息日附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2025-10-30】 “点绿”何以成“金”?——农业银行绿色金融新范式 【出处】经济参考报【作者】向家莹 在山东泰安肥城市地下百米盐穴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将千年矿洞变为“绿色充电宝”;在浙江衢州,热电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低碳转型的“华丽转身”;在云南保山,公铁联运项目正全面变“绿”——这一系列变化背后,是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以创新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为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的生动实践。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农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新增7288亿元,增速14.6%。从纯绿项目到高碳行业转型,从单一信贷到综合服务,农行正以多层次、全周期的绿色金融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行业和社会提供经验和范例。 立“新”:为新能源项目“充电”赋能 在绿色金融的实践中,农行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与需求,因地制宜“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该行紧跟国家战略指引方向,创新金融服务,为更多新能源项目“充电”赋能。 山东泰安肥城市地下百米深处,沉睡千年的盐矿洞穴正在变身巨型“绿色充电宝”。这一看似科幻的场景,是农行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生动注脚:通过率先投放1.68亿元前期贷款,农行山东泰安分行支持中电建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三年前。农行山东泰安分行客户经理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捕捉到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重要信号。带着这个线索,他们主动找到边院镇政府,循着意向企业名单逐一拜访,最终锁定了中电建这个重大项目。 “当时项目公司还没注册。”项目负责人吴天银回忆道,“农行客户经理多次上门,带着量身定制的方案,最终用诚意和专业打动了我们。”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农行推进服务的效率。“得益于农行的大力支持,农行山东分行相关业务部门提前介入,通过三级行联合调查组同步推进,把串联流程变成了并联作业,在项目主体准入、办理条件、办理流程、贷款定价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吴天银说。 “这就像给项目装上了助推器。”农行山东分行绿色金融创新部副总经理崔苏玲打了个生动的比方。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农行提供的不仅是资金,还有多层次“管家”式的服务。伴随建设项目热火朝天地开展,农行的金融服务已经延伸到工地上——专门为农民工开办工资卡,并现场开立农民工工资监管账户。银行工作人员带着移动设备到工地,工友们不出大门就办完了所有手续。 如今,项目已经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这些沉睡地下的盐穴即将被唤醒,成为绿色电网的重要支点。项目竣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发电6亿千瓦时,用电高峰可为20万至30万户居民提供电力保障,节约煤炭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万吨。 无独有偶,在这座“储能城市”的另一边,由中能建投资建设的全球在建单机功率最大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截至目前,农行山东分行已为项目审批贷款16.5亿元,并在同业中率先投放1.26亿元,为泰安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提供强力金融支撑。 破“旧”:全程陪伴企业“碳”路转型 伴随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向“量质齐升”发展,农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也不断“走深走实”,转型金融成为其增量提质的新阵地,这种调整既符合监管部门对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为农行开辟了差异化的竞争赛道。 位于浙江衢江经济开发区的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港热电”)的中控室中,数字大屏上的数据正实时更新。这里24小时不间断地为衢州智造新城范围内170余家热用户集中供热。 凭借低碳转型,东港热电近年来迅速发展,2024年营业收入已突破9亿元。殊不知,这样一家已从碳排放“大户”华丽转身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也曾在低碳转型之初遭遇资金困境。 “在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之后,企业的低碳转型也进一步被提到了优先级。”东港热电副总工程师蔡顺国告诉记者,为了尽快实现转型,满足下游客户的供气需求,三期扩建技术改造迫在眉睫,但升级厂区设备系统所需的3.5亿元一次性投入资金压力一度让企业焦头烂额。 正值此时,自企业成立之初就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的农行浙江衢州分行积极对接,并为企业介绍最新推出的绿色金融信贷产品,该产品在授信时将企业热电联产与超低排放技改纳入优先考量范畴,与东港热电的需求十分匹配。 “农行浙江衢州衢江支行工作人员成立服务专班,为我们机组设备技术改造提升制定金融服务方案。2019年,我们获得了1亿多元的长期贷款,大大缓解了转型升级的资金压力。”东港热电财务总监柴月星告诉记者。 资金“及时雨”助推了企业设备升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蔡顺国表示,在技改项目成功投建后,企业的投放成本与能耗率均同比下降约15%,实现了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步。 化碳成“金”的支持不止于此。作为衢州首家纳入碳配额交易市场的工业企业,如何顺利使用碳配额交易平台成为东港热电下一步的重点。 “2021年发放配额以后,‘中碳登’交易登记系统也正式上线。为帮助企业进入系统,银行作为中间渠道,第一时间做了系统对接和开发,为企业精准服务,协助其完成了注册和配额获取。”农行浙江衢州衢江支行客户经理徐毅劼回忆道。 得益于银行的精准服务、企业的及时响应,东港热电在2019年至2022年累计获得碳配额70.87万吨,同时企业于2023年9月21日在“中碳登”平台上累计转让碳配额32.04万吨,获得收入逾2000万元,助力企业实现良性发展。 金融活水仍在持续浇灌转型沃土。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28日,该行为企业又发放了1800万元“工业减碳助力贷”,帮助企业绿色转型。 “绿色金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高碳行业的转型通常也需要多方面资源的对接。”柴月星强调,“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如何把专业的产品和服务介入进来非常关键,农行精准又全面的服务让我们看到了银行帮助企业转型的新范式。” 协同:三级联动高效“贷”动绿色发展 在云南保山,一条铁路专用线如巨龙般蜿蜒,贯穿蒲缥物流中心。站场内,集装箱整齐排列,电动卡车安静穿梭。从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它已成为云南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践行绿色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项目。 改变始于2022年。当时,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瑞铁路蒲缥站及铁路专用线项目刚获批复。根据规划,这一项目的建成将显著降低区域物流综合能耗与排放,成为“公转铁”的绿色发展先锋。 农行云南分行第一时间主动上门,组成省、市、区三级联动的专项服务团队。“我们用一周就提供了完整的服务方案,启动绿色信贷优先办结机制,2.9亿元绿色贷款迅速到位,审批时长较常规项目缩减了2/3。”农行云南分行信用管理部专家马永蕊介绍。 云南瑞和锦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琳对合作感触颇深。“不管是省行、市行还是县支行,整个团队的联动十分高效。我们的注册地在保山,之前寻找其他信贷支持时,遇到需要跨地域或层级沟通的情况,常会觉得信息链不完善,反馈也不够及时。但农行的三级团队联动起来,沟通和推进都很顺畅。”张琳直言。 走进如今的蒲缥物流园,列车轰鸣取代了卡车引擎的嘈杂,电动运输设备渐成新风景。目前,该园区已布局滇西12座智能补能站,打造超充枢纽(单站功率最高达400kW),护航170辆纯电重卡畅行中短途干线。累计节省燃油435万升,减少碳排放3113吨(相当于植树31万棵),单车年均降本18.59万元。“从用油到用电,我们正在全面变‘绿’。”张琳说。 绿色征途,永不止步。记者了解到,农行在同业中率先设立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立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明确委员会成员部门,强化总分协同,共同推动全行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同时,农行也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十四五”三大战略,将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保障措施。 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的新发展阶段,农行“绿色金融创新”也将有更广阔的天地。 【2025-10-30】 农业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13.49亿元,同比增长3.66%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农业银行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809.81亿元,同比增长4.30%;净利润为813.49亿元,同比增长3.66%。前三季度营收为5507.74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为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2025-10-30】 农行扬州广陵支行成功中标多项对公存款项目 【出处】江苏经济报 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扬州广陵支行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以精准营销和优质服务为着力点,全力推动对公存款项目落地,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行已成功中标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良种场、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扬州市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对公定期存款项目。 高位统筹,提前谋划部署。广陵支行始终将重点机构客户拓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接触市场、掌握信息、营销客户,建立“顶层设计+分层落实”的攻坚体系。自相关项目招标信息发布以来,广陵支行第一时间成立由支行行长牵头、分管行长具体负责、公司部骨干力量组成的专项竞标小组,形成“上下联动、全流程跟进”的工作格局。 精准施策,强化过程管控。广陵支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梳理过往服务同类重点客户的成功案例,提炼在资金安全保障、利率灵活调整、增值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提前预判项目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差异化备选方案,进一步把信息转化为效益。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积极与上级行沟通,主动汇报项目进度和营销难点。截至目前,该行成功中标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良种场三年定期存款1700万元、一年定期存款600万元及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年定期存款4000万元、扬州市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年定期存款3910万元。 深耕细作,提升综合效能。广陵支行深化与重点单位的全方位合作,充分运用金融服务便利、产品配置灵活及网点布局成熟等优势,积极创新服务理念,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一揽子”金融服务,全面提升支持重点项目综合服务效能,不断延伸业务营销新触角。广陵支行将针对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良种场,结合其农业生产周期特点,助力其扩大良种培育规模;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开通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资金结算等业务,并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增强资金安全保障意识;为市住建局提供项目资金监管、工程款项代发等服务,保障项目资金高效运转。郭 瑶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