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0150 中国船舶 更新日期:2025-11-01◇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9-30|25-06-30|25-03-31|24-12-31|24-09-30|
|每股收益(元) | 0.9870| 0.6590| 0.2520| 0.8100| 0.5080|
|每股净资产(元) | 18.7543| 11.7941| 11.6345| 11.3808| 11.0778|
|净资产收益率(%) | 6.2000| 5.6300| 2.1900| 7.2800| 4.6300|
|总股本(亿股) | 75.2562| 44.7243| 44.7243| 44.7243| 44.7243|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75.2562| 44.7243| 44.7243| 44.7243| 44.7243|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20 除权除息日:2025-06-23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增发】2024年拟非发行的股票数量为304407.1716万股(预案) |
|【增发】2025年(实施) |
├──────────────────────────────────┤
|★特别提醒: |
| |
├──────────────────────────────────┤
|2025-09-30每股资本公积:14.41 主营收入(万元):10740280.38 同比增:17.96|
|% |
|2025-09-30每股未分利润:2.87 净利润(万元):585178.04 同比增:115.41%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0.9870| 0.6590| 0.2520|
├──────┼──────┼──────┼──────┼──────┤
|2024 | 0.8100| 0.5080| 0.3160| 0.0900|
├──────┼──────┼──────┼──────┼──────┤
|2023 | 0.6600| 0.5730| 0.1240| 0.0100|
├──────┼──────┼──────┼──────┼──────┤
|2022 | 0.0400| 0.3270| 0.0440| 0.0120|
├──────┼──────┼──────┼──────┼──────┤
|2021 | 0.0500| 0.0920| 0.0580| 0.0210|
└──────┴──────┴──────┴──────┴──────┘
【2.最新报道】
【2025-10-31】券商观点|深海科技行业深度报告:深海科技,“蓝色增长极”
2025年10月31日,国元证券发布了一篇资本货物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深海
科技,“蓝色增长极”。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报告要点: 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科研与产业双向发力 在“海洋强国”战略部
署下,深海科技逐步上升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方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深海科技列为新兴产业,凸显其政策高度与发展潜力。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配套
措施,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政策合力,推动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的持续攻关。在
此背景下,中科院深海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相继
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若干核心设备的研发突破。同时,科研成果不断向产业端
转化,带动中下游企业加快配套项目建设,形成科研与产业双向联动的发展格局,
为深海科技产业链的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矗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头部企业加快构建
技术主导型生态当前,深海科技产业已形成涵盖上游原材料与关键零部件供应、中
游装备制造以及下游多元化应用的产业链条。材料企业、工程装备企业与能源企业
不断拓展产品矩阵,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并加快市场化布局。2024年涉海企业IPO
融资规模达到114亿元,占全部IPO融资总额的17%,资本市场的积极响应为产业发
展注入了长期动能。依托资本化运作与市值增长预期,头部企业正加速推动上下游
协同整合,强化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逐步形成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生态体系,
从而为深海科技在能源开发、资源勘探及其他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关键
技术稳步突破,深海装备走向体系化自主可控深海科技具有技术门槛高、系统集成
度强等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在核心装备方面存在较强的对外依赖。随着国家重大专
项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显著突破。中国船舶及其科研机构在深
海采矿车、万米级无人潜航器等方面不断完成样机试验,推动我国由“装备跟跑”
向“并跑、部分领跑”转变,不仅体现了单项技术能力的提升,更标志着深海装备
研发逐步迈向体系化、自主可控的发展阶段。投资建议上游材料与零部件方面,建
议关注宝钛股份、西部材料、光威复材、中复神鹰;中游装备制造方面,建议关注
中国中车、振华重工、中国船舶、亚星锚链、中天科技、中集集团、海兰信、亨通
光电;下游多元应用方面,建议关注中国海油。风险提示政策与监管风险、技术突
破不及预期风险、资金投入与回报风险、市场与产业链配套风险、环境与国际竞争
风险、产业集中度与竞争格局风险、安全与运维风险、地缘与资源获取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
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1-09-02 | 成交量(万股) | 19953.245 |
├──────┼───────────┼───────┼───────┤
| 异动类型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 |成交金额(万元)| 528141.950 |
| | 偏离值累计达20% | |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0.00| 663726719.15|
|机构专用 | 0.00| 393911492.42|
|机构专用 | 0.00| 245739338.71|
|机构专用 | 0.00| 225812557.39|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农业路证券营| 0.00| 150513078.79|
|业部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沪股通专用 | 802888499.70| 0.00|
|机构专用 | 367159211.47| 0.00|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闸路证| 222154634.35| 0.00|
|券营业部 | |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 130911101.08| 0.00|
|机构专用 | 121631013.40|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9-12【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为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
量发展、规范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中国船舶”或“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
”)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重工(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或“本次重组”)。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
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公告日期】2025-01-25【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5年度,公司预计与关联方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
司,中国船舶集团物资有限公司等发生提供服务,销售商品,采购商品,存款等的日常
关联交易。
【公告日期】2025-01-25【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根据公司与中船财务签署的《金融服务协议》约定,中船财务拟将为公司
办理相关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存款、结算、贷款、授信、外汇业务等经国家金融监
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金融服务;在协议有效期内(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
日,下同),公司在中船财务的日最高存款结余(不包括应计利息)不超过人民币
720亿元(含外币折算人民币金额),贷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含外币折算
人民币金额),年度授信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亿元(含外币折算人民币金额),
新增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不超过等值于800亿元人民币的外币,其他金融业务在公
司的关联交易年度预计限额中明确,协议有效期为1年。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