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601916 浙商银行 更新日期:2025-08-05◇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1.最新简要】 ★2025年半年报将于2025年08月29日披露 ┌─────────┬────┬────┬────┬────┬────┐ |★最新主要指标★ |25-03-31|24-12-31|24-09-30|24-06-30|24-03-31| |每股收益(元) | 0.2200| 0.5200| 0.4700| 0.2900| 0.2200| |每股净资产(元) | 6.4400| 6.3300| 6.2000| 6.0400| 6.1000| |净资产收益率(%) | 3.3925| 8.4900| 7.7475| 4.8250| 3.5975| |总股本(亿股) |274.6464|274.6464|274.6464|274.6464|274.6464| |实际流通A股(亿股) |215.4444|215.4444|215.4444|215.4444|215.4444|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26 除权除息日:2025-06-27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 |【分红】2023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06-25 除权除息日:2024-06-26 | ├──────────────────────────────────┤ |★特别提醒: | |★2025年半年报将于2025年08月29日披露 | ├──────────────────────────────────┤ |2025-03-31每股资本公积:1.40 主营收入(万元):1710500.00 同比减:-7.07% | |2025-03-31每股未分利润:2.12 净利润(万元):594900.00 同比增:0.61%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 0.2200| ├──────┼──────┼──────┼──────┼──────┤ |2024 | 0.5200| 0.4700| 0.2900| 0.2200| ├──────┼──────┼──────┼──────┼──────┤ |2023 | 0.5700| 0.5300| 0.3400| 0.2600| ├──────┼──────┼──────┼──────┼──────┤ |2022 | 0.5600| 0.5000| 0.2900| 0.2000| ├──────┼──────┼──────┼──────┼──────┤ |2021 | 0.5500| 0.4600| 0.2800| 0.1700| └──────┴──────┴──────┴──────┴──────┘ 【2.最新报道】 【2025-08-05】银行业锚定“五篇大文章”不放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 融动力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通过紧紧 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服务成果来看, 银行对“五大主题债券”承销金额4年提高21倍,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大幅增长,绿 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也蓬勃发展。 本期《多维度解析“五篇大文章”》系列报道聚焦银行业,呈现其在锚定“五篇大 文章”目标中的实践成果,并梳理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为银行业更精准地服 务国家战略、推动“五篇大文章”落地提供参考。 围绕“五篇大文章” 债券承销发行双向发力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 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 ,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银行业紧紧围绕“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积极行动、精准发力、丰富供给,提升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扮演着政策落地“执行者”、 资源配置“枢纽者”、产品服务“创新者”以及风险防控“守护者”等多重角色。 在债券承销和发行中,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 债券承销方面,根据数据,银行承销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及数字五大主题债 券(简称“五大主题债券”)总额由2020年的310亿元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916亿 元左右,增幅超过21倍;今年前7个月,银行对五大主题债券承销总额已超过去年 全年。 从五大主题债券承销金额占比来看,由银行承销的金额占比从2020年的28.72%上升 至2024年的35%左右,今年前7个月承销占比超过40%,达到41.28%,仅次于券商。 债券发行方面(按发行日统计),2022年以来,每年由银行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 额持续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场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比重持续超过25%,其中 绿色主题及普惠主题债券贡献较大。今年前7个月,由银行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 额超过7700亿元,占比36.33%,其中科技创新债发行额已超过2350亿元。 挑起信贷大梁 精准滴灌三大领域 信贷作为核心业务之一,银行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持续优化信贷 结构,对科技、绿色、普惠三大领域的精准滴灌力度大幅增强。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二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22.9%;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本 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5 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本外币涉农贷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从科技金融来看,根据企业预警通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近70家银行对科技型企 业贷款总余额达到6.5万亿元,其中12家银行贷款余额超过千亿元,包括招商银行 、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当年年末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均有上升。 根据数据,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A股中有19家上市银行完整披露了2022年至202 4年科技相关行业的贷款余额(主要统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简称“科技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 末,这19家银行对科技行业贷款余额为7474.29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34%以上。其 中,浦发银行对科技行业的贷款余额超过1350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幅超过20%;北 京银行、兴业银行对科技行业的贷款余额均突破千亿元;江苏银行、重庆银行、浙 商银行对科技行业的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增幅均超过50%。 从绿色金融来看,有52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完整披露2022年至2024年绿色 信贷余额,2024年末合计超过27万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20%以上(可比口径,下 同),占全市场绿色贷款余额比重超过75%。西安银行、瑞丰银行及郑州银行等202 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上一年末翻倍。 从普惠金融来看,有50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完整披露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 数据,2024年末合计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超一成,占全市场普惠 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重接近67%。其中,国有大行增长幅度相对领先,如农业银 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增幅均超过25%。 以总资产前20的上市银行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截至2024年末,江苏银行 、上海银行等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均增加10%以上,招商银行增长9.7 3%。20家银行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上一年末全部实现增长。17家银行2024年末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实现增长。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高效服务银发经济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仅靠基本养老保险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生活品质日益增 长的需求。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 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建设,加大对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 在政策支持下,养老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多样,从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到个人养 老金产品、养老年金保险等。银行围绕养老供需两端健全服务体系,做深做广养老 金托管、受托管理业务,全面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2025年7月,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共 计35只,其中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发行数量较多。《2024年中国银行业 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 品累计销售金额超过90亿元。 养老金托管及受托管理方面,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 亿元,其中养老金托管规模3.3万亿元;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养老金托管规模均超 过1万亿元,其中招商银行托管规模达到1.33万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2800亿元。 农业银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快速加强,截至2024年末,其养老金托管规模超过 7500亿元,受托管理养老金规模超过3100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近25%,养老产业 贷款余额109.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 作为首批试点银行,中国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超千万;民生银行、中信银 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均超过200万户。 持续加码科技投入 赋能数字金融建设 数字金融是银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一环。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的 《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 五篇大文章”。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数字技术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以及创新 活力,并助力银行更精准地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以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的实践场景 和创新路径。根据数据,完整披露相关数据的20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信息 科技投入总额从2021年的1603亿元左右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1884.75亿元,投入占 营收比重由2021年的3.07%提升至2024年的3.78%。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非上市银 行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均值约为3.5%。 按银行性质划分,20家上市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占比较高,2024年 达到4.31%,较2021年提升超0.8个百分点;城商行2024年投入占比达到4.2%,较20 21年提升近1.3个百分点。6家国有大型银行2021年至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总额持续 超过千亿元,其中2024年达到1254.59亿元,较2021年增加近17%,投入占营收比重 3.56%,较2021年增加0.6个百分点以上。 工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金额居首位,2024年超过285亿元。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工行 建设,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为业务经营赋能。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累计 授权专利4957件,全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近9000亿元,较期初增幅10.63%;个 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5.88亿户,保持行业第一。 招商银行2021年至2024年信息科技持续投入超百亿元。2024年公司将《招商银行数 字化转型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5)》升级为《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建设三年规划 纲要(2023—2025)》,明确从“线上招行”迈向“数智招行”的转型方向,截至 2024年末,公司重点业务处理效率较上年末提升58.32%;智能填单功能平均识别时 效低于3秒,客户填单时长缩短超过80%,智能填单准确率99.58%。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19-11-26 | 成交量(万股) | 0.000 | ├──────┼───────────┼───────┼───────┤ | 异动类型 | 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 |成交金额(万元)| 0.000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0.00| 51219227.30| |机构专用 | 0.00| 42847368.94| |机构专用 | 0.00| 38614525.17| |机构专用 | 0.00| 35198809.36| |机构专用 | 0.00| 30484269.65|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 57045960.83| 0.00| |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 55854228.73| 0.00| |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凤凰北街证券| 37865908.50| 0.00| |营业部 | |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 37748548.08| 0.00| |营业部 | |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 28858617.71| 0.00| |业部 | | | ├──────┬───────────┼───────┼───────┤ | 异动时间 | 2019-11-26 | 成交量(万股) | 0.000 | ├──────┼───────────┼───────┼───────┤ | 异动类型 | 新股首日交易信息 |成交金额(万元)| 0.000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0.00| 51219227.30| |机构专用 | 0.00| 42847368.94| |机构专用 | 0.00| 38614525.17| |机构专用 | 0.00| 35198809.36| |机构专用 | 0.00| 30484269.65|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 57045960.83| 0.00| |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 55854228.73| 0.00| |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凤凰北街证券| 37865908.50| 0.00| |营业部 | |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 37748548.08| 0.00| |营业部 | |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 28858617.71| 0.00| |业部 | | | ├──────┬───────────┼───────┼───────┤ | 异动时间 | 2019-11-26 | 成交量(万股) | 0.000 | ├──────┼───────────┼───────┼───────┤ | 异动类型 | 无价格涨跌幅限制 |成交金额(万元)| 0.000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0.00| 51219227.30| |机构专用 | 0.00| 42847368.94| |机构专用 | 0.00| 38614525.17| |机构专用 | 0.00| 35198809.36| |机构专用 | 0.00| 30484269.65|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 57045960.83| 0.00| |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 |西藏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 55854228.73| 0.00| |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凤凰北街证券| 37865908.50| 0.00| |营业部 | |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 37748548.08| 0.00| |营业部 | | |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武定路证券营| 28858617.71| 0.00| |业部 | | |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5-06-28【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4年12月27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浙商 银行”)第七届董事会2024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本行对浙江浙银金 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本公司对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银金租”)进行增资,本次拟出资最高不超过10.2亿元,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公告日期】2025-06-28【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5年6月27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浙商 银行”)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五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本行对浙江浙银金 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本公司对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银金租”)进行增资,本公司关联方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金控”)主动放弃本次增资认购。本公司本次拟出资最高不 超过10.2亿元,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公告日期】2025-03-29【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银行机构与关联方 发生的存款业务应纳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下关联交易管理。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