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检集团(603060)机构评级
近一年内

国检集团(603060)评级报告详细查询
国检集团
(603060)
流通市值:59.65亿 | | | 总市值:59.65亿 |
流通股本:8.04亿 | | | 总股本:8.04亿 |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评级内容 | 报告标题 |
本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2024-02-01 | 中银证券 | 陈浩武,郝子禹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国检集团(603060) 国检集团是央国企控股的国家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齐全、实力雄厚。公司未来在存量房检测、双碳检测、土壤三普等领域具备内生成长空间,通过跨领域与跨区域并购实现外延扩张。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国检集团检测业务覆盖范围广,实力雄厚,资质过硬。国检集团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主要从事企业总部管理、产品质量检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其业务范围覆盖了建筑、建材、环境、节能、电子电器、汽车、食品、医疗、计量等领域,服务范围遍及全国。作为国家级的检验认证机构,国检集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团队,拥有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公正、权威的检验认证服务。国检集团还拥有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检验中心,可以为建材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检测服务。 检测行业当前正经历市场化、规模扩大化、集中化三大趋势。市场化:“十三五”后检测行业加速从过去的国家垄断向市场化阶段扩张,企业单位占比逐渐扩大,事业单位占比回落。规模扩大化:近年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企业数量、从业人数逐渐提升,且新兴领域检测占比正在扩大。集中化:检测行业由“小而散”正逐渐走向“大而强”。在市场竞争的加剧及国家对检测行业资源整合鼓励的背景下,以并购重组为手段提升行业集中度正成为大势所趋。 内生外延加速增长。存量房检测:过去竣工的房屋已逐渐进入到20-30年房龄,近期陆续出现的房屋倒塌等安全事故促使中央及地方分别出台存量房检测相关的政策,我们测算2024年存量房检测市场空间或将接近500亿元。双碳检测:CEA碳交易逐渐进行,CCER在10月重启,随着未来多个重排放行业逐渐被纳入碳交易,与碳相关的检测检验空间有望进一步增加。环境监测:土壤三普意义重大,2024年将是外业调查采样的重要时间节点,国检集团共有14家实验室入选国务院“土壤三普”检测实验室。截至2023年11月,公司土壤三普业务已实现合同金额约1.5亿元,超过年初预计,我们预计这部分订单将逐渐在2024年确认。外延增长:公司近年逐步加速了对外的跨领域与跨区域并购扩张的节奏,并通过“枣庄模式”打造央地合作机制,强强联合,增强并购扩张效果。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深化本有竞争优势、跨领域多维度布局拓宽收入来源。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26.3、31.4、37.8亿元,归母净利2.36、3.16、4.02亿元,对应市盈率27.0、20.2、15.9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誉减值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公信力受到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地产销售持续疲软,存量房检测节奏慢于预期。 |
2022-09-01 | 国信证券 | 吴双,李雨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国检集团(603060) 22H1 实现营收 8.84 亿元, 同比增长 9.46%。 公司 22H1 实现收入 8.84 亿元,同比增长 9.46%; 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 同比下降 60.05%。 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进行了市场拓展、 检测技术研发与扩项, 以及 2021 年下半年新并购辽宁奉天和上海美诺福带来的绝对增量所致; 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一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部分区域分子公司影响较大, 二是房地产行业下行冲击建工检测业务、 三是两期股权激励成本叠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借款增多带来财务费用增加所致。 单季度看, 22Q1/Q2 收入 4.08/4.76 亿元,同比变动+15.12%/+5.03%; 归母净利润-0.28/0.44 亿元, 同比变动-99.22%/-19.38%, 单季度下滑有所放缓。 盈利能力看, 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 38.34%/1.86%, 同比变动-0.24/-3.23 个 pct。 期间费用看,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44%/19.24%/1.87%/9.47%, 同比变动+0.45/+1.41/+1.40/+1.42 个 pct, 期间费用率整体提升 4.68 个 pct, 主要系新并购公司带来绝对增量, 以及股权激励成本叠加、 借款增多导致相关费用增加所致。 继续推进“ 跨领域、 跨地域” 发展战略, “ 内生+外延” 同步发展。 分业务看, 公司检验检测/认证/仪表设备销售/计量校准/科研及技术服务收入为6.34/0.41/1.06 /0.09/0.90 亿元, 除计量为 21 年新增业务外, 分别同比变 动 -1.06%/+7.68%/+72.92%/+39.85% ; 毛 利 率 分 别 为38.40%/38.61%/34.02%/51.10%/40.74% , 前 三 类 业 务 分 别 同 比 变 动-1.13/+0.80/+5.09 个 pct。 检验检测业务中, 工程检测/材料检测/环境检测/食农检测/医学检测业务收入为 2.96/1.59/1.26/0.30/0.23 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 35.01%/49.55%/31.83%/37.79%/41.71%。 外延发展方面, 公司于上半年完成间接控股子公司湖南华科 49%股权收购, 并联合安徽拓维收购云南云测 51%股权, 填补了公司西南区域食农检测机构布局的空白。 启动可转债发行工作, 加速业务布局。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 8 亿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建材行业碳排放管理平台建设、 收购及偿还银行贷款等, 公司服务能力及网点布局建设有望提速, 融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风险提示: 整体经济下行; 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 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建工建材检测龙头, 建工检测主业受房地产行业下行有所承压, 受益于综合性检测能力布局、 公司整体经营稳健, 未来有望持续内生外延推动公司成长。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2.90/3.64/4.43 亿元, 对应 PE27/22/18 倍, 维持“ 买入” 评级 |
2022-04-30 | 国信证券 | 吴双,李雨轩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国检集团(603060) 21年营收同比增长50.5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26%。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22.17亿元,同比增长50.53%;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9.26%,收入高增主要系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和协同力度、加强检测技术研发与能力扩项、稳步推进联合重组,实现内生与外延的共同增长所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44.57%/11.40%,同比-1.27/-4.31个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32%/13.76%/0.63%/8.26%,同比+0.92/+0.12/+0.49/+0.59个pct,期间费用率整体增加约2.12个pct。 内生外延并举,“跨领域、跨地域”完善业务布局。分领域看,公司工程检测/材料检测/环境检测/食农检测业务收入为7.14/3.66/4.07/0.84亿元,同比变动+23.53%/+12.33%/+81.86%/+106.93%%。分业务看,公司检验/仪表设备销售/科研及技术服务/认证/计量校准收入为15.71/3.71/1.64/0.93/0.13亿元,除计量为21年新增业务外,前四类业务分别同比变动+34.27%/+294.54%/+27.99%/+23.19%,毛利率分别为47.61%/31.18%/42.61%/46.76%/64.39%,检验/仪表设备销售/科研及技术服务/认证分别同比变动-1.55/+9.74/+8.82/+1.80个pct。其中,检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4.27%,主要系公司承接重点工程业务持续增长,强化大客户、知名客户的跟踪服务与维护,深化国际合作,同时通过跨领域、跨地域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所致;检测仪器与智能制造收入同比增长294.54%,主要系公司积极推进实验室整包业务发展,同时联合重组上海美诺福,开拓工业智能制造领域所致;公司2021年对外投资额合计5.60亿元,同比+43.95%。 22Q1收入同比增长15.12%,全年经营目标稳健向上。公司22Q1实现营收4.08亿元,同比增长15.12%;归母净利润亏损0.28亿元,主要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房地产政策影响工程检测业务、食农检测业务存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以及计提期权费用和利息支出增加所致。公司计划2022年实现营收26.2亿元,同比增长18.18%;利润总额4.6亿元,同比增长15%。 风险提示:整体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考虑到国内疫情反复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2.90/3.64/4.41亿元(22-23年前值为3.37/4.16),对应PE25/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
国检集团(603060)股票投资评级:1、股票评级则是依据对股票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判断给出其投资级别,是各个机构的评级标准,一般有强烈推荐、买入、增持、持有、卖出之类的评级结果;2、股票中的评级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等各是什么关系,应该如何排列顺序?顺序应为: 买入>增持>推荐>谨慎推荐;3、
买入:相当看好,觉得股价还会上涨,而且幅度不小 ;
增持:看高一线,股价有创新高的可能;
强烈推荐:积极看涨;
推荐:看好后市,但又不是很确定(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数) ;
优大于市:比大市(大盘指数)表现得要优秀,比如大盘涨20%它可能能涨30% 。
说明:
机构评级可以提供参考,但是买入并不代表股票就会涨起来,相反的事情常发生。中国的蓝筹股一般机构评级是有点作用的,但只能说明在这个价位买进去风险低,对于长期持有实现收益的概率较大。但对于短期投机的散户一点也没用。
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主要从事为公司债券等证券打分或者评级。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风险,从而决定债券发行人是否能向投资人偿付所承诺的本金和利息。考虑因素包括发行人的财务健康状况、金融市场的一般情况,以及发行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其他公司的财务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