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 国信证券 | 孔祥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中国平安营运归母利润同比增长2.4%。公司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整体业绩表现稳健。其中,集团每股营运收益2.16元,同比增长3.3%。公司归母净利润受一季度债券市场波动及平安好医生并表影响,同比下降26.4%。受此前平安好医生出表估值较高等因素影响,本次并表产生34亿元减值影响,预计为一次性影响因素,公司基本面业绩表现稳健。 寿险新业务价值延续高增,渠道改革持续深化。2025年,公司各渠道综合实力持续夯实,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NBV同比大幅增长34.9%,增幅较年初进一步扩大。(1)个险:构建客户服务场景、拓展“产品+服务”等举措持续提升代理人人均产能。截至一季度末,渠道NBV同比增长11.5%,代理人人均NBV同比增长14.0%。(2)银保:公司持续巩固与大行业务合作,通过“5+5+N”战略持续深化与5加国有行、5家股份行及N家城商行的增量机会。一季度公司银保渠道NBV同比大幅增长170.8%,价值贡献显著提升。(3)社区金融:公司已在全国93个城市铺设131个网点,组建超2.4万人销售团队,一季度NBV同比增长171.3%。 财险COR同比大幅优化,承保盈利能力提升。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实现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51.38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1%。一季度平安财险实现综合成本率96.6%,同比优化3.0pt。截至一季度末,受债券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财险业务实现净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16.5%。公司持续深化以DeepSeek为核心的AI技术赋能,加大科技转型,推动财险业务高效化运营的“新引擎”。 一季度公司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增长0.2pt。今年一季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波动,导致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承压。截至一季度末,公司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0.9%,同比持平。其中,公司不动产类资产投资规模余额为2066.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3.5%。其中,物权投资占比较高,为81.9%,资产风险可控,匹配中长期稳定资金需求。此外,公司持续加大港股优质高分红资产布局,把握FVOCI资产布局机会,平滑中长期投资收益波动。 投资建议:公司践行“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叠加AI科技赋能,巩固中长期发展壁垒。我们维持公司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公司EPS为7.72/8.57/9.2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60/0.55/0.5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不及预期;自然灾害导致COR上升;资产收益下行等。 |
2025-04-26 | 开源证券 | 高超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债市波动拖累短期业绩,寿险多渠道发展效果显著 (1)公司披露2025年1季报,人身险NBV128.9亿,同比持平(可比口径下增长34.9%),归母净利润270.2亿,同比-26.4%,符合我们预期。从利源看,1季度保险服务业绩265.0亿,同比+2.8%,投资服务业绩29.8亿,同比-83.2%,预计1季度债市下跌对公司TPL项下债券公允价值损益带来短期拖累。(2)一季度集团归母营运利润379.1亿,同比+2.4%,人身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268.6亿,同比+5.0%。短期投资波动和平安健康并表时带来的一次性损益分别对归母净利润带来75.3亿/34.1亿负向影响。(3)我们预测2025年公司人身险NBV为362亿,同比-9.5%,可比口径下+27%。我们维持集团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54/1485/1721亿,分别同比+7.0%/+9.6%/+15.9%。公司医疗养老战略持续落地,差异化优势赋能主业。公司一季度基本面稳定,多渠道展业成效显著,预定利率调降和浮动费率产品转型有望持续带动负债成本下降,关注宏观稳增长政策催化,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分别为0.61/0.58/0.53倍,股息率(TTM)4.94%,维持“买入”评级。 预定利率调降或是NBV可比口径下增长主因,需求透支影响1季度新单(1)2025Q1非可比口径下人身险NBV同比持平,用来计算NBV的首年保费456亿,同比-19.5%,新单保费下降预计主要受2024年炒停带来需求透支以及分红险转型等因素影响。(2)可比口径下NBV增长明显,NBV margin(按首年保费)28.3%,同比+11.4pct,价值率提升预计主要受预定利率调降、产品结构优化和个险报行合一影响。可比口径下,个险渠道NBV同比+11.5%,人均NBV同比+14.0%,银保NBV同比+170.8%,预计银保期缴保费同比增长明显,个险期缴保费同比有所下滑。多元渠道成效明显,社区金融服务渠道NBV同比+171.3%。1季度末寿险代理人数量33.8万,较年初下降7%。 COR改善明显驱动财险承保业绩高增,净投资收益率同比持平 (1)2025年Q1平安财险保险服务收入811.5亿,同比+0.7%,整体综合成本率96.6%,同比降低3.0pct,财险承保利润27.6亿,同比+755.5%,综合成本率改善明显,预计主要受保证保险成本改善和2024年1季度暴雪灾害带来低基数影响;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51亿,同比+7.7%,其中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37亿,同比增长3.7%,平安财险净利润32.51亿元,同比下降16.5%。(2)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剔除支持人身险业务的FVOCI部分债权投资),同比+0.2pct。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9%,同比持平。截至1季度末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92万亿,较年初增长3.3%。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降;公司负债端增长弱于预期。 |
2025-04-26 | 东吴证券 | 孙婷,曹锟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平安披露2025年一季报:1)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26.4%,主要受到债市下跌以及平安好医生并表等因素影响,剔除平安好医生并表影响后同比约-17%。分业务归母净利润增速:寿险-23%、产险-16%、银行-6%、资管+19%、金融赋能亏幅扩大。2)归母营运利润379亿元,同比+2.4%。其中,寿险及健康险营运利润同比+5.0%。3)一季度末净资产9397亿元,较年初+1.2%。4)NBV达129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34.9%。 寿险:价值率提升带动NBV快速增长,银保渠道贡献继续提升。1)2025Q1用于计算NBV的首年保费同比-19.5%,NBV可比口径下同比+34.9%,其中个险、银保分别同比+11.5%、+170.8%。2)可比口径下按首年保费计算NBV margin同比+11.4pct至28.3%,我们预计主要受产品结构改善、报行合一以及预定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3)Q1末寿险代理人数量33.3万,较年初-6.9%,人均NBV同比+14%。 产险:综合成本率明显改善,业务品质保持良好。1)Q1产险保费同比+7.7%,其中车险、非车险分别+3.7%、+15.1%。2)综合成本率达96.6%,同比-3.0pct,预计主要受大灾赔付减少、信保业务风险基本出清影响。 投资: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1)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9%,同比持平;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0.2pct。2)Q1末公司投资资产超5.92万亿元,较年初+3.3%。其中债权计划和债权型理财产品占比较年初-0.3pct降至6.1%,不动产投资余额占比3.5%,物权、债权、股权分别占比82%、14%、4%。 综合金融及康养生态:持续赋能主业发展。1)个人客户数较年初+1.0%,客均合同数较年初+0.3%。2)集团个人客户中近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服务,客均合同数和客均AUM是普通客户的1.6倍、4.0倍。 资本实力有望持续增强。平安寿险25Q1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较年初提升47pct、39pct至164%、228%,主要是对持有至到期债券进行重分类和价值重估影响。集团拟未来三年发行不超过500亿元境内债券融资工具,资本实力有望继续增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结合公司2025Q1经营情况,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52/1544/177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PEV0.62x、PB0.89x,仍处低位。我们看好公司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以及稳定分红回报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新单保费增长不达预期。 |
2025-03-20 | 开源证券 | 高超,唐关勇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资产端驱动业绩高增,NBV增长好于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披露2024年报告,2024年新/旧假设下NBV分别400/285亿元,采用2023/2024年假设同比分别+28.8%/+25.6%。全年归母净利润实现1266.1亿元,同比+47.8%。集团归母营运利润1218.6亿元、同比+9.1%,营运ROE为12.7%,同比+0.2pct,其中寿险-1.9%、财险+67.7%、银行-4.2%、资管亏损减少42.6%、金融赋能转亏0.03亿元。我们预测2025-2026年NBV同比增速分别为+5.0%/+8.6%,新增2027年NBV同比为+10.2%,对应集团EV同比+8.1%/+4.8%/+8.3%;考虑投资端受股市影响波动较大,我们下调集团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354/1485亿元(调整前为1515/1643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21亿元,分别同比+7.0%/+9.6%/+15.9%,对应EPS分别为7.4/8.2/9.5元。全年DPS2.55元,同比+5%,分红率(营运利润)为37.9%,对应股息率为4.7%,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V分别为0.6/0.6/0.5倍,公司负债端表现稳健,综合金融战略持续显效,维持“买入”评级。 同步下调回报率与贴现率,个险渠道深化转型,银保聚焦价值经营 (1)基于宏观环境和长期利率趋势考量,2024年公司下调EV长期回报率假设50bp至4.0%,下调传统险/分红与万能险等非传统险风险贴现率假设100bp/200bp至8.5%/7.5%,2023年假设下,2024年末集团/寿险EV同比+11.4%/+15.6%,新口径下集团/寿险EV为14226/8351亿元,相较旧口径折扣-8.1%/-13.1%。(2)报行合一影响下2024年首年保费同比-7.1%,新口径margin达到22.7%,同比+3.5pct,三大因素驱动全年价值率提升。(2)个险渠道:2024年末代理人规模36.3万人,较年初+4.6%,可比口径下代理人渠道NBV同比+26.5%,人均NBV同比+43.3%,代理人队伍企稳回升,人均产能持续增长;(3)银保渠道:聚焦价值经营,2024年NBV同比+62.7%,深化“5+5+N”策略。(4)社区网格及其他:13个月保单继续率+5.7pct,NBV同比近+300%,年末已在93个城市铺设131个网点,组建近2.4万人“三高”精英队伍。深耕保障、养老、财富三大市场,推出多款分红型产品,深化保险+服务产品生态圈。 COR改善+投资端驱动财险利润同比高增,高股息资产占比持续提升(1)2024年财险保险服务收入3281亿元、同比+4.67%,综合成本率同比-2.3pct至98.3%,赔付率/费用率分别-0.5pct/-1.9pct,主要由于保证保险业务承保亏损下降影响。车险COR同比+0.3pct至98.1%,主要受新准则下贴现率下降后负债成本上升和暴雨等自然灾害同比多发影响。财险营运利润同比高增主要受益COR改善下承保利润为54.6亿(2023年为-20.8亿),同时投资收益同比+30.9%。(2)2024年保险资金组合规模较年初+21.4%至5.73万亿元,净/综合投资收益率3.8%/5.8%,分别同比-0.4pct/+2.2pct,总投资收益同比+66.6%,对应测算总投资收益率为3.9%,同比+1.2pct,年末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16.4%,同比-0.9pct,其中FVOCI同比+0.9pct至4.6%,持续提升高股息资产占比。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降;公司改革进展慢于预期。 |
2025-03-20 | 东吴证券 | 孙婷,曹锟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投资要点 【事件】中国平安披露2024年报:1)归母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47.8%。其中Q4单季为74亿元,2023年同期为亏损19亿元。2)归母营运利润1219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9.1%。3)归母净资产9286亿元,较年初+3.3%,较Q3末+2.3%。4)每股股息2.55元,同比增长5%;按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分红率为37.9%,较2023年再提升0.6pct。 财险业务营运利润大幅增长,资管、科技板块亏损。1)寿险/财险/银行板块归母营运利润分别-2%/+68%/-4%。2)资管板块归母营运利润则为亏损119亿元,亏幅收窄43%;四季度单季亏损96亿元。3)科技业务由盈利19亿元转为亏损0.3亿元。 精算假设调整进一步压实EV/NBV。1)长期投资回报假设由4.5%下调至4%,风险贴现率由9.5%分别下调至传统险8.5%、分红/万能险7.5%。2)假设调整导致2024年寿险EV、NBV绝对值分别减少13.1%、28.7%。3)可比口径下,集团EV和寿险EV分别同比+11.4%、+15.6%。4)寿险NBV为285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28.8%。 寿险:新业务价值率提升;代理人规模企稳回升,人均NBV大幅增长。1)个人业务新单同比+3.9%,其中,个险、银保新单期缴分别同比+9.6%、+0.3%。2)个险、银保NBV分别同比+26.5%、+62.7%。首年保费、标准保费口径NBV margin分别为18.5%、22.7%,可比口径下分别同比+7.3pct、+5.6pct,我们认为主要受报行合一落地、预定利率调整以及业务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3)年末代理人36.3万人,同比+4.6%,连续三个季度企稳回升。人均月收入同比+5.9%,可比口径下人均NBV同比+43.3%。4)寿险合同服务边际余额较年初-4.8%。 产险:承保扭亏为盈,综合成本率同比-2.3pct。1)产险保费同比+6.5%。车险、健康险保费分别同比+4.4%、+38.3%,保证保险规模持续收缩,保费转负。2)综合成本率98.3%,同比-2.3pct;赔付率71.0%,同比-0.5pct,费用率27.3%,同比-1.9pct。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0.3pct至98.1%,优于市场平均水平。非车险综合成本率同比-7.8pct至98.8%,其中保证保险同比-28.9pct降至102.2%,承保亏损大幅下降。3)全年承保利润54.6亿元,2023年为亏损20.8亿元。 投资:增配债券与股票、减配基金;净投资收益率显著下降,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均有提升。1)2024年末总投资规模达5.7万亿,同比+21.4%。其中债券占比同比+3.6pct至61.7%,股票同比+1.4pct至7.6%,而基金同比-1.2pct至4.1%。不动产投资占比3.5%,较年初-0.8pct,其中物权类投资占比81.7%。2)净投资收益率3.8%,同比-0.4pct;总投资收益率4.5%,同比+1.5pct;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2.2pct,,主要得益于均衡的资产配置战略,且权益资产表现较2023年同期有显著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结合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52/1544/1770亿元(前值为1541/162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5E EPV0.65x,仍处低位。我们看好公司改革成果逐步释放,以及稳定分红回报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新单保费增长不达预期。 |
2025-03-20 | 国信证券 | 孔祥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核心观点 营业收入稳增,净利润大幅提升。公司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叠加资本市场反弹,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同比增长12.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2024年,公司拟派发全年每股股息2.55元,同比增长5%,现金分红比例达37.9%,连续13年稳定提升,彰显公司长期投资回报能力。 寿险新业务价值高增,渠道改革深化。2024年,受益于渠道质态的持续提升,公司可比口径下寿险及健康险NBV同比增长28.8%。(1)个险:构建客户服务场景、拓展“产品+服务”等举措持续提升代理人人均产能。截至2024年末,代理人人均NBV同比大幅增长43.3%。(2)银保:在行业“报行合一”背景下,公司加快拓展外部银行合作机会,通过“5+5+N”战略持续深化与5加国有行、5家股份行及N家城商行的增量机会。银保渠道NBV同比大幅增长62.7%。(3)社区金融:推动“三高”精英团队建设,带动网点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已在全国93个城市铺设131个网点,打开未来寿险业务增量空间。 COR同比显著优化,营运利润同比高增。截至2024年末,公司实现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218.21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综合成本率98.3%,同比优化2.3pt。车险业务受新准则下贴现率下降带来的负债成本上升及自然灾害影响,COR同比增长0.3pt至98.1%。除信保业务外,公司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其中健康险、意外险、农险分别同比提高38.3%/20.2%/32.4%。公司持续优化信保业务风险敞口,COR同比大幅下降28.9pt,带动财险业务整体品质的持有改善。 动态调降风险贴现率及投资回报率假设,提高EV真实性。截至2024年末,考虑到长端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历史投资收益率假设难以匹配实际投资水平,公司审慎下调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0%(去年为4.5%)。此外,公司同时下调风险贴现率至8.5%及7.5%(分别对应传统险、分红与万能险等非传统险)。随着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保险行业需求的演进,风险贴现率有一定的下调空间,从而缓解下调投资收益率导致的EV及NBV的波动,提升估值水平的真实度与可信度。 投资建议:公司践行“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叠加AI科技赋能,巩固中长期发展壁垒。我们上调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至2027年公司EPS为7.72/8.57/9.26元/股(2025及2026年原为6.55/7.5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64/0.58/0.54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保费不及预期;自然灾害导致COR上升;资产收益下行等。 |
2025-01-02 | 国信证券 | 孔祥,王德坤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核心观点 中国平安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公司成立于1988年,为国内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以来,公司逐步将业务扩展至产险、寿险、证券、信托、银行、资管、科技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科技创新”的综合业务架构。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53.8亿元,同比增长9.99%;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8亿元,同比增长36.09%,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规模均位列上市险企首位,综合实力强劲。 平安寿险:品牌优势及渠道建设夯实公司财富管理优势。通过打造一体化综合金融生态,公司深耕价值型保险产品供给,公司品牌及价值效应凸显。代理人渠道方面,以高质效-高收入-高留存促进代理人渠道正向循环发展。2024H1平安集团代理人月均收入11962元,寿险代理人月均收入9608元,均约为2021年的2倍。银保渠道方面,平安寿险与平安银行的独家代理关系使得保险利润更多留存在集团内部,银行广大的零售客户群体、广泛的网点是平安产品销售的强力支撑。 平安财险:科技助力打造“护城河”。作为我国财产险行业“老三家”之一,平安产险业务规模及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二。多年来,公司依托自身存量竞争优势及规模效应,实现业务的较好增速,过去五年财险业务平均增速为5.3%。平安产险深耕科技化及系统化领域建设,形成了以“平安好车主”APP为核心的数字化运营平台,赋能承保、服务、理赔等多业务环节,打造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 投资业务:配置稳健均衡,不动产投资战略转向物权投资。公司投资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投资结构稳定。截至2024年6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2%。平安不动产投资规模占投资资产比例呈下降趋势,公司持续加强不动产投资风险管控。过去几年,公司持续加强针对不动产投资的风险管控水平,不动产投资规模及占比呈下降趋势。结合公司在相应领域投资战略的调整,整体风险水平可控。 盈利预测与估值:中国平安坚持“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战略布局,持续推进负债端业务发展的韧性。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EPS为5.98/6.55/7.5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公司P/EV为0.63/0.59.0.54倍,对应目标价为69.99至75.68元/股,目前仍有23%至33%的上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盈利预测及估值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利率下行风险;投资收益持续震荡;渠道费用导致的负债端成本上升风险;监管趋严等。 |
2024-10-29 | 太平洋 | 夏芈卬,王子钦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事件:中国平安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8亿元,同比+36.1%;归母营运利润1138.2亿元,同比+5.5%;年化ROE为15.9%。盈利高增主要原因在于三大核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及资本市场回暖。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高增,多渠道销售协同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人身险营运利润827.0亿元,较23年同期+3.0%;新业务价值351.6亿元,同比+34.1%。其中代理人渠道NBV同比+31.6%,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4.7%,个险代理人数量达36.2万,代理人渠道量质齐升;银保渠道NBV同比+68.5%,平安银行独家代理和国有大行合作同步推进,产能大幅提升;此外社区金融服务渠道NBV同比提升超300.0%,客户经营价值持续突破。 产险规模稳定扩张,综合成本率有所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产险营运利润139.9亿元,同比+39.7%。产险实现原保费收入2393.7亿元,同比+5.9%。其中车险1605.4亿元,同比+3.8%;非车险552.4亿元,同比+3.5%;意外与健康保险235.9亿元,同比+31.7%,产险业务稳定扩张。综合COR为97.8%,同比-1.5pct,其中保证保险业务承保损失大幅下降;车险综合成本率98.2%,同比+0.8pct,主因贴现率下降带来的负债成本上升和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同比多发。 投资端收益率显著提升,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受一系列市场刺激政策落地影响,2024年第三季度权益市场快速上行。2024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综合、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5.0%、3.8%,同比+1.3pct、-0.2pct,综合投资收益率提升预计主要由三季度股市反弹带动。债权计划及债权型理财产品投资规模3761.7亿元,占比7.1%,较年中-0.3pct;不动产投资余额2050.3亿元,占比3.9%,较年中-0.1pct。 综合金融战略持续深化,客户交叉渗透率前景向好。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集团个人客户数2.4亿,较年初+3.8%,其中超8826万人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持有集团内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占比25.1%。2024年前三度客户交叉迁徙总人次1688万,集团综合金融战略持续推进,个人客户渗透情况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模式由交叉销售向全面客户经营转型。 投资建议:中国平安第三季度经营业绩稳步增长,NBV实现快速反弹,代理人渠道有显著改善,综合金融战略进一步深入,投资收益在资本市场带动下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10088.33亿元、10781.05亿元、11574.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49.27亿元、1384.26亿元、1544.45亿元,EPS为6.86、7.60、8.48元/股,对应2024年10月25日收盘价的PE为8.41、7.59、6.8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下行风险,产能提升不及预期,权益市场震荡 |
2024-10-22 | 开源证券 | 高超,唐关勇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资产端驱动业绩高增,NBV增长好于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前三季NBV351.6亿元,同比+34.1%,归母净利润实现1191.8亿元,同比+36.1%,承保/投资服务业绩分别同比+5.7%/+221%,略好于我们预期。集团归母营运利润1138.2亿元、同比+5.5%(2024H1同比-0.6%),其中寿险+3.3%、财险+39.7%、银行+0.2%、资管-46.7%、科技-83.7%,前三项核心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同比+5.7%。我们预测2024-2026年NBV同比增速分别为+24.4%/+12.8%/+9.4%,对应集团EV同比+6.4%/+3.4%/+2.0%;考虑权益市场明显回暖,我们上调集团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27/1515/1628亿元(调整前为1417/1383/1601亿元),分别同比+78.2%/-0.8%/+8.4%,对应EPS分别为8.4/8.3/9.0元。当前股息率(TTM)4.25%,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V分别为0.6/0.5/0.5倍,维持“买入”评级。 价值率延续提升,新单改善受益停售,多元化渠道支撑负债端高景气(1)Q3价值率延续改善,新单受益停售明显回暖。2024前三季用来计算NBV的首年保费1386亿元、同比-4.2%(2024H1为同比-19%),较中报降幅明显收窄,Q3个人业务新单保费同比+73.7%,我们预计主因Q3同期低基数下,公司把握8、9月份停售窗口机遇,同时个险渠道转型见效。2024前三季NBV margin(首年保费)同比提升+7.3pct至25.4%(2024H1为24.2%),价值率同环比提升主要受益公司产品结构改善、预定利率下调、银保报行合一。(2)个险:人力规模企稳回升下,人均产能延续提升趋势。前三季度代理人渠道NBV同比+31.6%,代理人人均NBV同比+54.7%,Q3末人力规模36.2万人,同/环比分别+0.6%/+6.5%,新增人力中“优+”占比同比+4pct。(3)银保及社区金融等:多渠道价值贡献持续提升。前三季银保、社区金融等渠道NBV贡献占比达18.8%,同比+2.4pct,其中银保渠道NBV同比+68.5%,积极深化平安银行独家代理模式,巩固国有大行合作+拓展头部股份行、城商行渠道,外部渠道人均产能同比+77%;社区金融服务价值持续突破,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6.6pct,NBV同比超+300%。 COR改善驱动财险利润同比高增,权益市场改善下投资端支撑整体业绩(1)财险板块:2024前三季财险服务收入2460亿元、同比+4.5%,Q3单季营运利润同比+445%,承保COR97.8%,同比下降1.5pct,与2024H197.8%持平,受益信用保险业务承保亏损同比大幅下降。其中车险COR98.2%,同比+0.8pct,主要受新准则下贴现率下降带来的负债成本上升和台风暴雨灾害同比多发影响。(2)投资板块:前三季投资服务业绩836亿元,同比+221%,Q3单季占H1比重为107%,其中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承保财务损益分别同比+74%、+34%,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超5.32万亿,较年初+12.7%,其他权益工具占比较年初+0.7pct至4.4%。2024前三季净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3.8%/5.0%,分别-0.2pct/+1.3pct。(3)综合金融维度看,医疗养老持续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个人客户数较年初提升3.8%至接近2.4亿人,超63%客户同时使用医疗养老生态圈,客均合同和客均AUM是其他客户的1.6倍和3.9倍。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超预期下降;公司改革进展慢于预期。 |
2024-09-30 | 北京韬联科技 | beyond | | | 查看详情 |
中国平安(601318) 9月30日,中国平安A股(代码:601318.SH)涨停,收于每股57.09元,股价创出2021年7月以来新高;今日,中国平安市值重回万亿关口上方,股价较年内低点已累计上涨近60%。 中国平安H股(代码:02318.HK)股价同样势如破竹,截至收盘上涨3.2%至每股50.15港元,持续刷新年内新高,较年内低点涨幅接近翻倍。 9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三部门在会议上连续发布系列政策,包括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为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保险公司设立5000亿元互换便利额度等。 24日晚间,证监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长期破净公司应当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在诸多刺激政策推动下,以保险为首的金融板块应声走强。 从保险板块指数以及板块领头羊——中国平安(简称“平安”)的股价涨幅不难看出,此次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及证监会携手拉开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序幕,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里昂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所有政策显示监管机构思维有正面转变,这些金融刺激政策重点与内险股最为相关,并且,该行视中国平安为主要受惠者。 保险资金周期长、体量大、非常稳定,这三个特点与“耐心资本”天然契合。这预示着中国平安作为国内保险巨擘将在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天时与地利”兼备,关键的“人和”内因将决定平安这艘巨轮能否乘势扬帆、持续领跑。而在最新的半年度财报中,我们找到了平安驱动组织成长和估值提升的“自驱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