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 山西证券 | 王冯,孙萌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永辉超市:全国连锁超市龙头,品质零售调改坚定推进。公司起步于1998年,首创“农改超”模式,2010-2019年,受益于全国门店快速扩张,公司营业收入、门店数量、归母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3.9%、21.7%、19.9%,营收及业绩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起,受到社区团购兴起、线下客流承压、对长期亏损及准备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提取减值、新租赁准则执行等影响,出现经营亏损。2024年起,公司坚定走品质零售路线,进行门店调改。在产品方面,学习胖东来商品结构,大幅换新原有商品,强化引流及盈利能力更强的烘焙及熟食商品布局,并践行“宽类窄品”策略布局“永辉优选”自有商品。产品换新的背后是供应链的深度变革,公司将采购模式 由传统KA模式向成本加成模式转变,回归商品本质,并自建中央厨房保证产品品质及供应稳定。在服务方面,学习胖东来企业文化理念,切实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及员工满意度。截至8月15日,已开业调改门店160家,向9月底200家目标稳步迈进;预计2026年农历春节前,调改门店规模将扩展至300家。 超市行业:行业体量巨大、增长平稳,门店调改继续为2025年行业共识。需求方面,2024年,我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销售额同比增长的企业为42家,占比超过40%。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我国限额以上超市企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表现平稳。竞争格局方面,2024年,我国超市Top100企业中,前五大超市企业销售额及门店数量占比为49.0%、11.7%,前十大超市企业销售额及门店数量占比为66.6%、51.1%。对比美国连锁超市行业,我国连锁超市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未出现像沃尔玛一样市场份额绝对领先的公司。行业变化方面,2024年,我国超市Top100企业拥有门店总数2.52万个,减少2750家,同比降幅为9.8%。 Top100企业中,其中仅有25家企业门店数量增加。行业快速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但一二线城市会员店、折扣店销售及门店增长显著。2024年,四分之三的超市企业尝试调改,超过一半的超市企业调改后销售额取得增长。展望2025年,近9成的超市企业将商品采购模式变革作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体现出超市行业对改变和优化传统经销商模式来打造商品力的共识。 胖东来:聚焦产品品质及满意度,力求极致消费者体验和员工关怀。2024年胖东来集团销售额达到169.64亿元,同比增长58.54%,利润超过8亿元。其中,超市、百货、电器、珠宝、服饰、茶叶业态销售额为80.94、23.40、21.02、15.46、14.84、6.19亿元。胖东来目前共有13家门店,新乡市2家、许昌市11家。(一)商品方面,胖东来超市奉行“大生鲜”战略,其中生鲜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比超过一半;3R品类(即食、即热、即烹)为超市特色品类,主要包括熟食、烘培、中式面点等。“DL”自有品牌产品覆盖酒类、果汁、休闲零食、烘培产品、家居日用、粮油调味等多个品类。截至2024/11/27日,胖东来自有品牌SKU为100多个,销售额达11亿元,总体销售额(含中央厨房)占比达30%。(二)消费者服务方面,胖东来提供手机免费充电、寄存宠物、医用急救箱等一系列便民服务,及退货处理等售后服务。(三)员工薪酬及关怀方面,截至2025年1月,胖东来员工人数约8300人,2024年,员工平均月收入9000元,员工流失率仅为2.01%,并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委屈奖、结婚礼金等特色福利。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596/903/1096亿元,同比增长-11.7%/51.3%/21.4%;净利润为-5.51/7.16/13.76亿元,9月10日收盘价,对应公司PS(2025E)、PS(2026E)为0.79、0.52倍。从行业层面看,2025年1季度以来,我国消费者信心有所恢复,线下客流环比持续复苏,回归商品本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为超市行业发展共识;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内需刺激政策持续出台且有望加码,助力消费需求恢复;从公司层面看,已调改门店日销显著提升,单店收入模型跑通,名创入局后,公司调改步伐及亏损门店调整节奏显著加快,供应链变革决心坚定,大幅减亏后,业绩弹性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存量门店同店销售恢复不及预期;超市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门店调改进度不及预期;公司与大连御锦股权转让款未能收回的风险。 |
2025-08-26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姚慕宇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存量门店进入调改深水区,公司经营业绩短期承压 公司发布中报:2025H1实现营收299.48亿元(同比-20.7%,下同)、归母净利润-2.41亿元(2024年同期为2.75亿元);单2025Q2实现营收124.69亿元(-22.6%),归母净利润-3.88亿元(2024年同期为-4.61亿元)。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38/4.10/11.95亿元,对应EPS为-0.08/0.05/0.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为115.2/39.6倍。我们认为,公司向品质零售转型进展顺利,目前存量门店进入系统化、规模化调改阶段,短期有所承压,但长期经营拐点可期,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主动进行商品汰换和供应商优化,短期影响利润率 分行业看,2025H1公司零售业/服务业分别实现营收285.09/14.40亿元,同比分别-19.4%/-40.4%;分产品看,生鲜及加工/食品用品(含服装)分别实现营收115.05/170.04亿元,同比分别-15.4%/-21.9%。盈利能力方面,20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8%(-0.8pct),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公司主动进行供应链改革,完成大量供应商及商品的升级汰换造成毛利损失,同时大量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租赁及人员赔偿等成本费用。2025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8%(-0.8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2%(+2.0pct)/2.9%(+0.6pct)/1.3%(-0.4pct),费用率整体有所抬升,毛利率短期承压。 供应链改革持续深化,自有品牌稳步发展,门店调改迈入系统化阶段(1)供应链:加速推进裸采模式,期间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采合同签订,精简供应商数量约50%,生鲜板块源头采购比例提升至60%以上,熟食加工板块自营销售额占比从40.2%上涨至78.1%;(2)自有品牌:公司通过严格溯源和品质管理打造产品力,截至报告期已陆续上架2支自有品牌单品,初步呈现差异化竞争力;(3)门店调改: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共调改124家门店,在供应链改革和自有品牌发展同步进行下,调改进入系统化、规模化阶段。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调改情况不及预期;同店增长放缓等。 |
2025-08-21 | 国金证券 | 赵中平,于健,王译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业绩简评 8月20日,永辉超市发布半年报,25H1营收299.5亿元,同比-20.73%,归母净利润-2.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增加5.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8.02亿元,和此前业绩预告数据基本持平。 经营分析 收入同比下滑,主要受关店和调改店歇业原因导致。公司2025年上半年继续推进胖东来模式深度转型工作,关闭大量长期经营亏损的门店,调改的门店也存在一定的歇业期。虽然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 业绩亏损原因包括:1)整体销售规模的减少。2)供应链改革阵痛:公司商品供应链的改革,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及商品的升级汰换,因此短期内承受一定的毛利下降。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0.78%。3)关店损失:公司于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4)公司持有的AdvantageSolutions股票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供应链改革进度稳健。加速推进裸采模式,期间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裸采合同签订。优化供应商管理,精简供应商数量约50%。生鲜业务板块,公司加大源头采购比例提升至60%以上。熟食加工板块,推动3R去联营化,烘焙商行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联营占比从31.5%降至12%,自营销售额占比从40.2%上涨至78.1%。开店速度符合预期,关店速度超预期。2025年H1调改店开业93家,截止2025年6月末开业调改店达到124家,调改速度符合预期。2025年上半年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半年关店数量超过24年全年,关店速度超预期。新开4家门店,截止2025.06.30永辉超市门店总数降低为552家,调改门店占比达到22%。 展望下半年,调改店占比将达50%以上,有望迎来业绩拐点。预计Q3还要关店约70+家,总门店降低至480家左右,Q3调改店总数预计增加至超200家,调改店占比将超40%,预计到年底调改店占比将超50%。随着调改店占比在接下来2个季度加速提升(年底占比超过50%),由于调改店业绩明显好于未调改店,预计公司将逐步迎来业绩拐点。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569.39/979.96/1111.98亿元,同比-15.74%/+72.11%/+13.47%;归母净利润-4.26/12.91/18.05亿元,同比+70.91%/N/A/+39.77%。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N/A/35x/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调改门店客流量下滑风险。 |
2025-08-21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事件:8月20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收入299.5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去年同期为2.75亿元;扣除资产处置损益、政府补助、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项目后,公司扣非净利润-8.02亿元,去年同期为0.3亿元。公司归母净利润符合业绩预告,扣非净利润略高于业绩预告(-8.3亿元)。 对应2025Q2,公司实现收入124.7亿元,同比-22.6%;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去年同期为-4.6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为-9.4亿元,去年同期为-5.7亿元。 调改过程中费用率和利润率短期承压:2025H1,公司毛利率/销售净利率为20.8%/-1.0%,同比-0.77/-1.55pct。毛利率下降部分因为公司推行“去KA裸价直采”的采购模式,服务费收入(毛利率高达91%)同比下降40%。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2%/2.9%/0.1%/1.3%,同比+2.0/+0.6/-0.2/-0.4pct。销售费用率上升部分因调改闭店期间产生的门店费用所致。财务费用率下降部分因公司关闭长尾门店后,租赁负债降低所致。 加速关店导致收入下滑,但利于长期减亏:2025H1期末,公司门店数为552家,关闭227家亏损门店,总门店数相比年初的775家净下降223家。关店产生了一些一次性账面利润:2025H1,公司资产处置收益为10.82亿元,同比+383%,主要来自关店产生的使用权资产处置收益增加;营业外支出为4.15亿元,去年同期为0.2亿元,主要是闭店产生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8月21日,公司门店数进一步收缩至486家。 调改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已开业162家调改门店:2025H1公司完成93家门店的调改,调改店总数达124家;至8月21日,根据永辉官网数据,公司调改店总数已达162家。我们认为公司调价门店的单店收入和盈利能力均好于传统店,随调改的推进公司长期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供应链&自有品牌能力改善:2025H1,公司加速推进裸价直采,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价直采合同签订;精简供应商数量约50%;开启打牌定制打造伊利鲜奶大单品;生鲜源头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熟食加工推动3R去联营化,联营占比从31.5%降低至12%;自营占比从40.2%上升至78%;截至半年报披露日公司已上架2支自由品牌单品(橙汁、洗衣液)。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亏损门店关闭和调改门店的加速开店,公司有望更快迎来持续盈利。我们也看好公司走品质、服务、裸价直采、自有品牌道路的前景。我们维持公司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8.7/4.4/10.4亿元,同比减亏41%/扭亏/增长137%,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调改和关店相关亏损;调改店模型持续性;消费需求波动等 |
2025-07-31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事件:7月30日,公司披露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融资39.9亿元。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增发前公司总股本的30%。 本次定增40亿元,将主要用于支撑门店升级改造:公司本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9亿元(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门店升级改造、物流仓储升级改造等项目。公司拟通过门店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对298家门店进行“胖东来模式”调改;通过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引进自动分拣线、AGV机器人等先进自动化设备,并配置WM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TMS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物流仓储配送系统。 定增发行对象、定增股票数量及发行价格: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含35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公司或借助本次增发引入更多长期投资者来支持公司长远发展。 永辉超市近期继续快速推进老门店调改,以及长尾门店关闭:根据永辉超市官网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7月30日,公司已开业门店共计517家,其中调改门店数达146家。这意味着2025年初至7月30日,公司完成115家门店的调改,并关停258家门店(我们认为其中主要为长期亏损的门店)。根据公司定增预案,未来将用增发资金进一步对298家门店进行“胖东来模式”调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期待公司加速调改和关闭长尾门店之后,中长期业绩逐步实现修复。考虑公司调改和关店进度快于预期,我们对公司财务模型进行调整,将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8.7/2.4/14.3亿元,调整至-8.7/4.4/10.9亿元,考虑调改店推进和关闭长尾门店之后公司远期业绩有望展现较好弹性,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调改进程不及预期,关店及调改费用导致亏损,定增审批和进度尚有不确定性等 |
2025-07-22 | 东莞证券 | 邓升亮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国内超市龙头。公司是国内连锁超市龙头之一,在本土超市中具备领先地位。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快速扩张,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永辉超市2023年销售规模达855.5亿元,按销售额计算为2023年中国连锁超市第二大企业,仅次于拥有沃尔玛、山姆两大超市品牌的沃尔玛(中国)。疫情后线下商超普遍承压,公司积极推进门店调改,短期内关店和改造导致成本费用飙升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承压,但2024年公司门店坪效已实现触底回升,改革效果有望逐步显现。 投资看点一:全面胖改,首店效应亮眼。公司自2024年6月启动了全面自主调改。在门店层面进行了从员工薪资、工作时间、卖场规划、商品重整、供应链、价格优化、服务提升等各方面的系统性调整。在供应链层面,公司全面去KA化并逐步搭建供应链,强化生鲜优势。在管理层面,公司调整组织架构,提升组织运行效率,集中资源能力护航调改。新的组织架构在营运上实现“总部-大区-门店”三层管理,全国划分为28个大区,减少了管理层次,给予一线更多授权。 投资看点二:获名创优品战略投资,拟26年完成全部门店调改。公司2024年获名创战略投资,骏才国际(实控人为名创产投)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9.40%。入股后公司变革明显提速,截至2025年6月27日,永辉“胖东来模式”全国调改门店已达124家,其中6月26日至28日全国15家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调改门店集中焕新开业,预计2025年8月底前调改门店将突破178家。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连锁超市龙头,近年来受到疫情冲击和线上分流等压力影响业绩下滑。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2024年6月接受胖改后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自主调改,推动门店、供应链及管理层面的全面改革,并得到了名创产投的战略投资。名创系入股后加速推动公司变革,计划2025年调改门店200家左右,并将关店250-350家,短期内门店歇业和闭店形成大量成本导致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亏。基于公司调改门店的业绩表现、持续性和低效门店的关闭,我们看好公司门店调改完成后轻装上阵,坪效和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提升,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06元和0.05元,对应估值分别为-84.97倍和105.83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调改进度及效果可能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消费意愿变化、短期业绩波动等风险。 |
2025-06-12 | 西南证券 | 陈柯伊,谭陈渝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本土全国性商超龙头,规模优势仍在。公司是国内率先实行“农改超”的企业,是生鲜超市的先驱,生鲜营收占比接近50%。截至24年在全国29个城市共开设775家门店,全国化布局规模优势明显。2)社零数据回升,新零售模式逆势增长。据统计局数据,24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5%,25年1-4月同比增长4.7%,整体表现回归增长趋势。分业态来看,超市业务零售增速相对更稳定。另外如山姆会员商店、胖东来等新零售模式逆势增长,胖东来22-24年营收CAGR为55.8%,优于传统超市。3)永辉学习胖东来调改,人货场全面升级。24年永辉开始学习胖东来进行门店调改,提高员工福利待遇、选品更新比例超过60%、货场布置全面升级更注重消费体验。调改后门店重新营业短期内均实现客流和销售额的翻倍增长。 全国化布局,生鲜超市行业领先。公司是全国化布局的连锁生鲜超市,截至24年共有775家门店,并且门店类型包括普通大众民生超市、精致生活超市和仓储超市,能够覆盖不同人群所需。近年来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和实体零售消费需求变革,公司营收持续下滑,但亏损幅度有所收窄,25Q1实现盈利。公司是首家“农改超”生鲜超市,在行业领先地位仍在。 社零数据回升,新型商超模式兴起。据统计局数据,我国社零总额增速经历短期下滑后已重新回到增长趋势,25年1-4月累计同比增长4.7%。分业态来看,超市24年零售增速2.7%,优于百货和专卖店,表现在五种业态中相对更稳定。另外在传统商超普遍式微的情况下,新型零售模式如山姆一类会员仓储超市则逆势增长,而胖东来作为本土超市凭借良好的服务和优秀的选品异军突起,近三年以55.8%的复合增速快速逆袭。 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短期反馈良好。永辉超市24年开始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调改,从人货场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升级,人方面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以及提供人性化设施;选品方面进行全面汰换升级,换新率普遍在60-70%,引入更多进口品牌、胖东来品牌和自由品牌,同时增设中央厨房;场方面对货场装修进行调整,更加注重消费体验。调改后重新开业的门店普遍迎来消费者热烈反响,客流和销售额都实现翻倍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调改后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效果有待验证,预计25-27年EPS分别为-0.07、0.07、0.12元,对应26-27年PE分别为74、40倍,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调改门店持续性不及预期的风险。 |
2025-06-05 | 国金证券 | 赵中平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零售行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过去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盈利不佳留给投资者零售业很难投资的固有印象,其背后根源于“入场费+联营制”传统模式带来的行业高度同质化问题,在渠道稀缺性不再,线上冲击到来的时代整个行业因此陷入泥潭。近两年中国已出现“以买手制为核心”的新型零售模式(胖东来/奥乐齐/Costco),在线下消费占比达70%的中国,优质线下零售龙头有望复制美国1970s后/日本1990s后的故事,成长出贡献长期高收益率,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优秀零售公司。 永辉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永辉商业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革,走向精选型零售路线,新型模式具备在后消费时代长期快速增长的潜力:①货的改革:通过取消数十年入场费制度实现裸价采购,完全恢复选品话语权,降低不合理高价,增加高质量商品;加工食品重视度大大提升,顺应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下加工食品需求,增加获客能力。②人的改革:通过优选门店点位+新增烘焙熟食品类,核心客群已从45岁以上忠于品牌的传统群体转换为25-45岁忠于价值的年轻群体,推动客单价提升,降低对传统大牌依赖。③场的改革:避开老城区,在收入较高和年龄年轻社区开店,全面升级卖场,增加人性化服务。 永辉在胖东来式改造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模仿胖东来模式的超市众多,但永辉超市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①中国人对生鲜蔬菜的钟情成为中国公司超越海外同行最佳切入口,生鲜销售占比高、获客能力强,但经营难度也最高,永辉20年全国化生鲜经营专属经验构筑难以逾越的护城河。②永辉规模优势长期赋能,对于标品,裸价采购+规模优势=更低进货价,对于自有品牌,规模优势带来代工厂更优质+成本价更低优势。③上市地位融资优势。转向胖东来模式对资金需求较高,非上市企业较难承受,这阻碍了相当多同行的模仿。胖东来式调改特点是“需要全面改,改一点是没用的”,因此门店调改费用和中央工厂建设费用带来的资金需求将相当的区域型、规模不大的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571.04/1068.21/1242.11亿元,同比-15.50%/+87.10%/+16.30%;归母净利润-4.73/12.78/18.33亿元,同比-67.75%/N/A/+43.40%。鉴于短期调改带来的变化较快,我们以2027年盈利预测为基础,给予2027年35倍PE,目标价7.00元,目标市值为641.59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调改门店客流量下滑、各地区消费习惯差异 |
2025-05-01 | 开源证券 | 黄泽鹏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公司经营业绩受门店调改影响明显承压 公司发布年报、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675.74亿元(同比-14.1%,下同)、归母净利润-14.65亿元(2024年同期为-13.29亿元);2025Q1实现营收174.79亿元(-19.3%),归母净利润1.48亿元(-80%)。考虑门店调改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38/4.10/11.95亿元(2025-2026原值2.88/8.38亿元),对应EPS为-0.08/0.05/0.1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6-2027年PE为114.1/39.2倍。我们认为,公司向品质零售转型进展顺利,随调改店逐渐盈利,长期经营拐点可期,估值合理,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短期拖累盈利能力 分行业看,2024年公司零售业/服务业分别实现营收637.68/38.06亿元,同比分别-13.5%/-22.8%;分产品看,生鲜及加工/食品用品(含服装)分别实现营收288.25/349.43亿元,同比分别-12.8%/-14.0%。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5%(-0.8pct),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公司在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优化过程中主动推裸价、控后台。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1.5%(-1.4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6.6%(+1.0pct)/2.4%(+0.4pct)/1.5%(+0.0pct),费用率整体呈抬升趋势,毛利率短期承压。 稳态调改店实现盈利,有望加速推进品质零售转型 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叶国富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即聚焦核心供应商、核心大单品(未来目标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及长期主义,反对采购随意更换供应商。基于此,永辉超市有望快速推进供应链革新并向品质零售转型。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共调改47家门店,其中41家“稳态调改店”(开业满3个月)已实现稳定盈利,预计2025年6月底,永辉超市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调改情况不及预期;同店增长放缓等。 |
2025-04-29 | 东吴证券 | 吴劲草,阳靖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永辉超市(601933) 投资要点 事件: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676亿元,同比-14.1%;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10.3%。扣非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2%。2025Q1,公司收入为175亿元,同比-19.3%;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80%;扣非净利润1.4亿元,同比-77%。公司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关店影响。 采购改革、关店计提、公允价值损益影响短期业绩:①采购改革影响短期毛利率,2024年/2025Q1公司毛利率同比-0.78pct/-1.35pct,主要是公司在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的策略,此过程中,公司整体毛利率短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②2024年对集团长期亏损或准备闭店门店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8亿元。③2025Q1公司持有的Advantagesolutions股票本期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2.49亿元。④营业外支出有所增长,主要是闭店门店同比增加,长期待摊费用报废所致。 采购改造影响毛利率:20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1.50%/0.76%,同比-1.35pct/-2.5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额为16.63%/2.45%/0.24%/1.46%,同比+1.04/+0.43/-0.10/+0.01pct。研发费用下降主要是因为前期信息系统爱发已基本完成。 门店调改和关店在快速推进,关店影响短期收入:①2024年底公司门店数为775家,同比净减-225家;经营面积同比-21%。2025Q1继续关闭长尾门店,门店数同比减少273家。门店和经营面积的减少使公司收入下降,但这也是未来要扭亏为盈的必经之路。②调改店仍在快速开店,2024年底/2025Q1/一季报披露日,公司调改店数量分别为31/47/61家,看好调改店推广后助力公司业绩改善。③未来公司或仍保持较高的门店调改/关闭的步伐,根据3月17日公司的股东大会,公司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目标2025年年底调改门店数量将达到200家,并关闭250-330家;到2026年全部存量门店完成调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整体经营基本面在持续得到改善,包括采购、商品结构、供应链改善,以及门店端调改店加速开店、长期亏损门店关停等。考虑公司供应链改造的短期利润影响和关店成本,我们下调公司短期业绩指引,并给予较高的远期业绩预期。我们将公司2025-26年归母净利润从2.7/5.6亿元,调整至-8.7/2.4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4.3亿元。考虑调改店推进和关闭长尾门店之后公司远期业绩有望展现较好弹性,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波动、调改效果和复制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