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 中航证券 | 卢正羽,刘牧野 | 买入 | 首次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近年来经营业绩维持稳健,银行金融科技市场地位领先 公司以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为核心,主要围绕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及海外金融市场三大客户群体,提供咨询规划、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运营、系统集成等多元领域的综合金融科技服务。企业历年业绩表现,公司2021-2023年度处于营收规模快速扩张期(期间增速分别为+24.97%、+14.99%、+21.45%)。2024年至今营收有所下滑,盈利能力快速增长,2024年及2025年Q1营收增速(-23.94%、-12.57%)、扣非净利润增速(+10.48%、+77.01%);主要源于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同时采取了系列内部运营和成本控制措施。2024年度业务收入结构,(1)银行产品与解决方案收入34.61亿元,占比87.45%,毛利率达到28.10%。公司基于25年深耕银行IT的实践经验,构建了涵盖渠道、业务、管理等全栈产品线,连续三年位居银行类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市场国内上市公司排名第一。(2)非银IT产品与解决方案收入3.71亿元,占比9.37%,毛利率24.56%。公司加速拓宽国家部委、央国企和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市场,2024持续中标某国家部委累积近1.3亿元信创项目和数家大型央国企信创产品服务项目,且多家客户上线的产品获得行业奖项。(3)创新运营业务收入1.22亿元,占业务比重3.08%,毛利率67.49%。公司持续推进零售信贷业务迭代升级、各项平台业务推进、金融生态场景构建、个贷不良业务拓展,以多点出击的策略积极布局新业务新模式。AI+新技术应用方面,公司成功开发多款AIAgent产品,构建起全栈大模型服务体系,积极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数智化转型中开展降本增效与业务创新。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维持稳健,已经占据银行金融科技市场领先地位,正在通过拥抱AI等新技术应用构建业务增长新引擎。 AI及数据要素产品打造:聚焦行业应用落地及赋能客户业务拓展 今年以来,公司响应金融企业需求,帮助数十家客户了解和挖掘场景需求。积极推进客户侧POC测试和客户案例落地,完成多业务、多产品积累及案例落地。数据AI产品方面,ChatBI一季度已成功落地数家城商行,商业模式类SaaS订阅方式,为公司AI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AI营销产品成功落地某大型商业银行分行,搭建起相关产品市场化推广样本。目前,公司基于自研全栈大模型服务体系(算力层、基础大模型层、应用基础能力层、业务场景层),全面推动AI技术落地智能信贷、营销、贷后管理、外呼服务、远程银行、移动工作站等重点金融场景。率先推出面向银行业务的AI一体机,以“硬件+软件”一体化设计和开箱即用优势,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敏捷部署、数据安全与场景化适配。在AI与数据要素融合层面,公司打通数据产品服务与数据技术底座,发布ChatBI、PilotBI两大平台产品,积极开发具有智能化用户交互体验的“AI+”数据产品。依托多年银行数据体系建设和端到端服务经验,自研打造“星链”金融数据要素运营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公司在多模态数据融合、行业Know-How与AI能力融合、数智服务无缝嵌入业务流程方面的核心优势。我们认为,公司在AI及数据要素产品打造方面,能够切实聚焦行业应用落地及赋能客户业务拓展,未来相关业务发展具备较大成长潜力。 通过海外区域及稳定币等创新业务拓展企业成长边界 公司已实现全系产品线的全球化研发和升级,2024年实现海外业务新签订单近亿元。其中,港澳地区业务反馈积极,并成功中标某跨国银行香港及国际分行的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在印尼的创新业务亦持续扩大规模,并且正在逐步探索新业态。此外,公司已于2025年6月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明确要将境外上市股份的募集资金投入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相关技术与生态建设。目前,公司围绕稳定币生态已经系统性展开布局,正在加速从“基础设施建设者”向“产品设计者、协同运营方”转型。一方面积极对接包括发币方在内的核心参与者,围绕发行流程、职责划分与技术解决方案开展深入合作;另一方面,在新加坡等新兴市场探索RWA代币化路径,在中东闭环产业中推动稳定币+区块链支付方案落地,打造透明高效的全链条支付体系。技术层面,公司依托在银行支付清算及数字人民币系统中的深厚积累,将成熟技术方案拓展应用于稳定币领域;同时,公司通过澳门Web3零售支付课题研究,深入评估主流公链性能,整合海内外技术与监管资源,形成高质量的技术研究体系。未来,公司还将结合政策导向,积极参与稳定币生态运营,在托管、兑换、代销、资产打包等方面推动银行业务深度融入数字资产体系。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维持稳健,已经在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占据相关市场领先地位,正在通过海外区域及稳定币等创新业务拓展企业成长边界。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2.85亿元、47.20亿元、54.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7亿元、5.11亿元、5.97亿元,对应目前PE分别为44X/38X/3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加快;市场竞争加剧;虚拟货币的政策及合规风险。 |
2025-05-05 | 平安证券 | 闫磊,黄韦涵,王佳一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事项: 公司公告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12.57%,实现归母净利润5815.43万元,同比增长81.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31.76万元,同比增长77.01%,EPS为0.08元/股。 平安观点: 公司2025年一季度利润端表现突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5亿元,同比下降12.57%,营收同比有所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5815.43万元,同比增长81.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31.76万元,同比增长77.01%。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利润端表现突出,主要是因为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为27.77%,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公司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21.84%,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9%、12.73%、7.87%,同比分别变动-0.86个百分点、0.88个百分点、-1.61个百分点。 公司布局AI赋能金融科技业务,将有望持续提高公司金融科技业务的运营效率。公司自1999年成立至今,专注聚焦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作为中国金融科技服务领军企业之一,公司积极把握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明确聚焦AI应用领域,构建了完整的大模型全栈服务体系,覆盖从算力层、基础大模型层、应用基础能力层到业务场景能力层的各个关键环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支持。公司率先推出面向银行业务场景的AI一体机,通过“硬件+软件”一体化方式,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场景赋能,实现从效能质变到数据安全可控的全面提升,具备开箱即用的敏捷部署优势,支持千行千面的场景适配需求。2024年,公司银行IT产品与解决方案收入34.61亿元,占比87.45%,毛利率达到28.10%,同比增加4.73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将有助于公司把握大模型浪潮下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发展机遇,持续赋能公司金融科技业务的发展,将有望持续提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高公司金融科技业务的运营效率。 公司积极拓展非银机构业务、创新运营业务,海外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公司依托多产品条线综合优势,持续夯实银行体系内垂直立体化的客户体系和结构,同时依托在银行体系的多层次案例和经验,以及多类型业务模式,积极拓展非银机构,构建跨行业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2024年,公司持续中标某国家部委累积近1.3亿元信创项目,数家大型央国企信创产品服务项目;在金融基础设施领域成功新增开拓了证券行业客户市场,预计在2025年相关项目成功上线后,公司产品线将具备证券交易所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能力。在创新运营业务方面,公司零售信贷存量业务稳步增长,与某农商在自营零售信贷转型运营上达成全面合作。公司与某民营银行已全面开展自营网贷业务的一体化运营,并达成了显著的合作规模。在汽车金融场景上,公司与一家大型城商行、一家股份制银行以及一家主机厂金融公司达成业务咨询合作。公司成功入围某行自营车主贷业务,联合生态体系中的多家专业机构共同构建了闭环式解决方案。公司与厦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标志着公司在个贷不良业务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海外市场上,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新签订单近亿元规模,相关产品收获了中国港澳地区客户积极反馈,多个业务计划在推进落地。公司在海外市场上中标了某跨国银行中国香港和国际分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实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一软件项目订单签订。该项目落地,使得公司在海外核心业务有了标杆案例,也使得公司海外收入迈入了新的里程碑。我们认为,非银机构业务、创新运营业务和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前值为3.99亿元)、5.30亿元(前值为4.84亿元)、6.42亿元(新增),对应EPS分别为0.63元、0.75元、0.91元,对应4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38.0倍、31.9倍、26.3倍。公司深耕银行IT二十余年,是国内产品线较为完备的银行软件及服务厂商。我们认为,公司布局AI赋能金融科技业务,将有望持续提高公司金融科技业务的运营效率。公司积极拓展非银机构业务、创新运营业务和海外业务,这三个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已经位于行业的第一梯队,但业内其他细分领域领先厂商若加快横向拓展或新进入的竞争者增多,将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可能出现渗透率不及预期。2)创新运营业务或海外业务进展受阻的风险:公司将创新运营业务以及海外业务定位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加大投入在东南亚市场布局并设立分支机构,如果创新运营业务进展放缓、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突发,公司的业绩增长将不及预期。3)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若下游银行业的IT投入不及预期,则公司的经营也将受到影响。 |
2025-03-31 | 国金证券 | 孟灿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业绩简评 2025年3月30日公司披露年报,24年实现营收39.58亿元,同比下降23.94%;实现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16.62%;扣非归母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10.4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1亿元,同比增长110.6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经营分析 分业务来看,公司银行IT解决方案营收34.61亿元,同比下降25.8%;非银IT解决方案营收3.71亿元,同比下降2.0%。客户结构进一步向大行及非银机构集中,国有大行、股份制和政策行贡献营收52.49%,非银机构、外资行等贡献营收20.62%,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贡献营收26.89%,分别同比变动+1.45pct/5.61pct/-7.06pct。公司主动进行项目选择,银行IT毛利率达28.10%,同比增长4.73pct;综合毛利率29.02%,同比增长3.08pct。 公司积极拓展非银及海外客户,24年累计中标某国家部委1.3亿元信创项目;25年将具备证券交易所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改造能力;并与厦门资管达成合资合作。海外业务方面,24年新签订单规模近亿元,中标跨国银行香港及国际分行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实现标杆案例突破。 公司发布多款AI Agent产品,已完成对各家大模型产品的对接,并构建出了金融科技大模型应用体系。对外将AI技术与金融行业的员工助手、坐席助手等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智能营销一体机已落地某国有大型银行分行,帮助客户显著提升营收规模和服务水平;对内持续投入低代码开发平台,提升开发效率及利润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年报,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44.77/49.98/55.10亿元,同比增长13.12%/11.63%/10.23%;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54/5.36/6.12亿元,同比增长19.54%/18.00%/14.21%,对应37.54/31.81/27.8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股东和高管减持风险。 |
2024-10-31 | 民生证券 | 吕伟,丁辰晖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事件:宇信科技于10月29日晚发布三季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64.36%;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35.18%。 Q3利润端表现亮眼,经营指标保持稳健。根据公司的业绩公告情况,具体到2024Q3,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状态;单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为0.7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收入端来看,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61亿元,同比下降22.98%。截至9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为5.12亿元,同比增长24.88%;前三季度销售收现为25.98亿元,同比增长3.38%;单季度销售收现为11.37亿元,同比增长24.98%。 携手厦门资管战略合作,不良资产领域持续深耕。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与厦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协商在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业务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金融+科技”的标杆组合。基于上述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与厦门资管及其他合作方拟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夯实公司新业务落地主体、进一步打开公司的发展空间。2024年10月8日,上述合作各方签署了《投资协议》。2024年10月17日,上述合资公司办理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中标6000万级信创项目,市场开拓迈上新台阶。公司近日成功中标某国家部委近6000万元信创设备采购项目。此次中标项目采用统采分签的形式,辐射支撑全国18个省级单位的信息化业务,该项目对于公司信创业务在多领域横向扩展,以及在全国各地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支撑。近年来,宇信科技信创业务迅猛发展,2023年公司信创相关基础软硬件业务营收达17.20亿元。此中标彰显公司的技术和产品能力、生态融合能力及综合竞争力,为公司未来在信创浪潮中的稳健前行提供强力支撑。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8、5.09、5.7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25/26年的估值分别为42/35/31倍,考虑到银行IT基本面有望持续回暖,同时公司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正在蓬勃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公司估值较低,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核心技术水平升级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
2024-10-30 | 国金证券 | 孟灿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3.5亿元,同比下降23.1%;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提升64.4%。单Q3公司实现营收8.6亿元,同比下降23.0%;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长2015.4%。 经营分析 分业务来看,Q3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实现营收6.9亿元,同比增长6.8%,在信贷、监管、数字银行等领域中标多个项目,同时上线“星链”数据要素平台等产品,已在多个客户中开始落地试用。系统集成及销售服务、创新运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4亿元、0.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7.5%、25.7%。公司主动进行项目筛选,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使得毛利率同比提升5.0pct至30.8%。公司合同负债达5.1亿元,较上年同期提升24.9%,在手订单充足。 公司深耕不良资产管理领域,与厦门资管及其他合作方设立合资公司,公司持股40%。目前合资公司已经办理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可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通过参与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流程中的转让、盘活和化解,公司将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此外,公司还与某农商行就零售信贷转型运营展开持续合作,与多家银行达成新车分期业务合作意向,并运用AI技术帮助某金融公司进行智能营销,创新业务边界持续拓宽。 盈利预测 根据公司三季报情况,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42.4/44.6/47.3亿元,同比增长-18.6%/5.3%/6.0%;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3.3/4.0/4.6亿元,同比增长1.7%/19.3%/16.4%,分别对应52.0x/43.6x/37.5x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股东和高管减持风险。 |
2024-08-28 | 国金证券 | 王倩雯,孟灿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2024年8月27日,公司披露2024年度中期业绩: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下滑23.1%;毛利润为5.0亿元,同比下滑9.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同比下滑9.8%;加回股份支付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下滑9.5%。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9亿元,同比下滑22.3%;毛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下滑1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8.2%;加回股份支付后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19.2%。 经营分析 分业务而言,2024年上半年软件开发及服务营收为12.1亿元,同比下滑18.1%,但毛利润仅同比下滑6.0%,慢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客户结算模式调整,以及公司主动选择项目,进一步聚焦项目毛利。软件新签订单金额为23.2亿元,其中业务实施类订单新签金额同比增长12%。系统集成业务报告期内营收为2.2亿元,同比下滑42.1%,主要系本期重点客户集成采购减少。创新运营业务报告期内营收为0.5亿元,同比下滑25.2%,主要系存量零售业务规模有所收缩。 目前公司全力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报告期内中标了某跨国银行香港和国际分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实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一软件项目订单签订。与此同时,公司在印尼布局的创新业务进入业务爆发期,收入利润剪刀差正在持续兑现。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2024年中报,我们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36.1/37.7亿元,同比增长-30.9%/0.4%/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2/4.0亿元,同比增长-21.0%/25.5%/22.3%,对应26.7/21.3/17.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股东和高管减持风险。 |
2024-08-28 | 平安证券 | 闫磊,黄韦涵,王佳一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事项: 公司公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0亿元,同比减少23.09%,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减少1.03%。 平安观点: 收入增长依旧承压,二季度利润增速回正。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0亿元,同比减少23.09%(vsYoY-24.25%,24Q1),分项来看,1)上半年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实现12.14亿元,同比下降18.09%。2)由于客户集成投入的周期性,上半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实现2.21亿元,同比下降42.07%。3)上半年公司创新运营业务收入实现0.52亿元,同比下降26.52%,主要源自新项目上线有所延后,存量客户零售业务规模有一定收缩。利润端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减少1.03%(YoY-23.29%,24Q1),降幅收窄,单季度来看,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55%,实现正增。 盈利能力优化,毛利率全面提升。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率同比提升2.44pct至10.94%,毛利率同比提升4.97pct至33.74%,得益于公司的产品化提升和对于项目选择的主动调整,细项来看,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创新运营业务毛利率分别同比上升4.57pct/1.06pct/3.24pct至35.38%/10.62%/92.33%。费用率方面,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同比抬升4.26pct至23.27%,背后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0.10pct至2.55%,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2.85pct/1.94pct至9.45%/12.15%。 软件订单储备较足,海外核心业务取得新突破。2024年上半年,公司软件新签订单为金额为23.2亿元。国内来看,1)信贷产品线,公司订单持续旺盛,获得两个超三千万头部城商行订单。2)数据产品线,公司注册加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经纪人名单,具备数据经纪业务开展能 力。3)金融监管业务线,在上半年一表通和EAST现场检查的影响下,公司不断获得业务订单,特别是一表通领域帮助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完成试点联调工作。4)数字银行业务线,公司成功中标了超2500万元的某大型股份制银行零售客户私域运营管理系统开发项目,获得了某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总行数字化运营服务的订单。此外,上半年公司中标某跨国银行中国香港和国际分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实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一软件项目订单签订,有望形成海外核心业务的标杆案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亿元(前值为3.81亿元)、3.99亿元(前值为4.46亿元)、4.84亿元(前值为5.2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7元、0.57元、0.69元,对应8月28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21.8倍、18.1倍、14.9倍。公司深耕银行IT二十余年,是国内产品线较为完备的银行软件及服务厂商。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主营产品研发投入效果的显现,创新业务的恢复以及海外拓展的提速,公司未来发展可期。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金融IT行业领先地位的保持,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已经位于行业的第一梯队,但业内其他细分领域领先厂商若加快横向拓展或新进入的竞争者增多,将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可能出现渗透率不及预期。2)创新运营业务或海外业务进展受阻的风险:公司将创新运营业务以及海外业务定位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并加大投入在东南亚市场布局并设立分支机构,如果创新运营业务进展放缓、东南亚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突发,公司的业绩增长将不及预期。3)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若下游银行业的IT投入不及预期,则公司的经营也将受到影响。 |
2024-08-28 | 民生证券 | 吕伟,丁辰晖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事件:宇信科技于8月27日晚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2024H1实现营收14.90亿元,同比下滑23.09%;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滑1.03%;实现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下滑10%。 24Q2收入端仍有压力,毛利率显著提升。具体看二季度,公司2024Q2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下滑22.28%;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55%;实现扣非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滑8.21%。公司24Q2收入端有所承压,我们认为与公司信创集成业务收入体量下滑有关,根据中报数据公司24H1系统集成业务收入2.21亿元,同比下滑42%。但另一方面,公司24Q2单季度毛利率为39%,同比大幅提升5pct。 主动选择项目盈利能力,各项业务收入下滑但毛利率显著提升。分业务看,1)由于客户集成投入的周期性,2024H1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降42.07%,实现2.21亿元,但毛利率上升到10.62%;2)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上,由于客户结算模式调整,以及公司主动选择项目,进一步聚焦项目毛利、质量和长期优势积累,2024年上半年收入实现12.14亿元,同比下降18.09%,但毛利率恢复到35.38%;3)创新运营业务新项目上线由于宏观环境有所延后,存量客户零售业务规模有一定收缩,整体收入有所下降,报告期内收入实现0.52亿元,同比下降26.52%,但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到92.33%。 个贷不良业务持续推进,出海业务迈入新征程。1)公司与厦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持续携手在个贷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上探索合作方向和路径。报告期内,公司着手入围某民营银行、某互联网平台委托处置项目中,并与数十家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上下游机构达成深度合作意向。2)公司积极推进业务机会的落地和既有项目新增订单签订。公司在海外市场上中标了某跨国银行中国香港和国际分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实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单一软件项目订单签订。该项目落地,使得公司在海外核心业务有了标杆案例。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3.92、4.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17%/15%,当前市值对应24-26年PE分别为22/18/16倍。考虑到信创以及AI的快速发展,公司有望充分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毛利率波动风险。 |
2024-05-27 | 中泰证券 | 闻学臣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投资要点 投资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整体收入6.01亿元,同比下降24.25%;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23.29%;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15.21%。 公司收入受集成业务影响承压,股份支付干扰利润表现。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下降24.25%,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减少50%。2024年Q1,公司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23.29%;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下降15.21%。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支付费用为1,551.71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6.76万元,同比增长26.89%。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与不同类型的100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全面的产品和业务合作,扎实的客户基础将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毛利率回升,费用端控制良好。2024年Q1,公司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升产品标准化程度、改进定制化软件实施工艺等措施使得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5%,且报告期内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高,使得公司毛利率相比于去年同期提高4.41%,达到26.41%。2024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0.2/0.71/0.57亿元,公司推动降本增效,使得不含股份支付费用的各项费用均同比有所减少。 打造一表通联合解决方案,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公司携手星环科技共同打造了一套基于Transwarp ArgoDB数据库的一表通联合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更快速、更高效、更安全地实现“一表通”数据端到端采集、校验和报送。同时公司以全资子公司Yusys Fintech(HK)Limited为投资主体、以自有资金出资1,000万美元投资海外投资基金Lion X Digit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Fund,该基金目标规模为1亿美元,专注于东南亚市场的金融科技、数字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机会。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7.25/63.29/70.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4.07/4.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20/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政策推进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等。 |
2024-04-29 | 国金证券 | 王倩雯,孟灿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宇信科技(300674) 2024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6.0亿元,同比下滑24.3%;毛利润同比下滑9.1%,毛利率为26.4%、同比提升4.4pct,主要系毛利率较低的系统集成业务占比下降。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同比下滑15.2%;剔除股份支付影响的扣非净利润为0.47亿元,同比增长26.9%。 经营分析 分业务而言:1)软件开发业务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0亿元,同比下滑1.2%。其中信贷业务增势强劲、催收产品实现重要突破;数据资产业务新增订单亮眼,在银行和非银市场均有大单突破;数字银行及员工渠道业务均发力中国港澳台及东南亚市场机会。2)系统集成业务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8亿元,同比下滑50.3%,主要系2023年第一季度基数较高;3)创新运营业务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为0.3亿元,该业务毛利率提升9.58pct。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降本增效措施,因而销售及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滑22.4%、8.9%,公司持续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率。AI及信创方面,公司与华为、百度、腾讯、智谱等公司合作,共同推广金融行业AI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供应链金融、积分链、可信计算、合规Token等内容。公司将自己对行业的业务理解和产品能力与合作伙伴的产品进行整体封装,推出营销协同一体机、云原生一体机、大模型应用一体机以及智能流量管理一体机,实现对金融机构业务增长的赋能。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公司2023年报以及对行业稳健增长的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1/58.4/62.2亿元,同比增长5.8%/6.1%/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2/6.1亿元,同比增长26.9%/24.8%/18.7%,分别对应22.5/18.0/15.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股东和高管减持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