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 东莞证券 | 黄秀瑜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报告。 点评: 2025年Q1营收和净利保持快速增长,盈利能力韧性十足。公司为全球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需求不断增加,公司订单持续攀升,同时深化降本增效,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Q1实现营收30.22亿元,同比增长20.46%;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5.51%;扣非后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19.54%。毛利率22.2%,同比上升0.02pct;净利率12.77%,同比上升0.47pct。新项 目、新产品等研发投入保持增长,研发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16.4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3%/2.33%/5.10%/1.30%,同比分别+0.03pct/-0.43pct/-0.17pct/+0.70pct,各项费用有效控制,期间费用率合计9.16%,同比上升0.13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8.89%。 深度绑定大客户,持续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公司定位高端市场,不断深化大客户战略,深度绑定CATL、ACC等国内外领先企业。2025年2月再度获得因湃电池未来5年动储电池结构件100%供应份额,持续彰显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公司目前在国内布局了13个生产基地以及德国、瑞典、匈牙利等3个海外生产基地。此外,拟在美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布局美国和东南亚市场。随着新增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为业绩稳步增长奠定基础。 开拓人形机器人领域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与台湾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盟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两家新公司致力于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领域的业务,目前聚焦于谐波减速器,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6.70元、8.07元,对应PE分别为19倍、16倍。公司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稳健增长,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业务将进一步提高经营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海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和新技术迭代风险等。 |
2025-04-30 | 中银证券 | 武佳雄,李扬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保持稳健,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地位不断巩固,人形机器人新市场有望逐步打开;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扣非归母净利润14.44亿元,同比增长24.75%。 锂电池结构件营收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同比提升:2024年公司锂电池结构件业务实现营收114.73亿元,同比增长14.00%;毛利率25.01%,同比增长0.87个百分点。公司定位高端市场,不断深化大客户战略,在巩固与现有大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于2025年2月与因湃电池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其未来五年动力及储能电池结构件100%供应份额。随着下游客户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内外市场持续拓展,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望增强。 开拓人形机器人新市场,打造业绩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携手台湾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及台湾盟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立了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成立了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出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拓展的关键步伐,有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快产能建设,推进产能释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美国基地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新加坡全资子公司相关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已完成。此外,公司持续推动了江西、四川(三期)、江苏(三期)、江门等国内生产基地以及海外匈牙利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建工作。其中,江苏(三期)、江门厂房工程以及匈牙利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建已顺利完成。随着这些新增生产基地的逐步建成和投产,公司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结合公司年报与行业近况,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6.60/7.85/9.36元,(原2025-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为6.27/7.78元)对应市盈率19.3/16.2/13.6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下游需求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市场份额下滑风险;客户集中风险。 |
2025-04-29 | 国信证券 | 王蔚祺,徐文辉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核心观点 公司归母净利润2024年度同比增长22.5%,2025Q1同比增长25.5%。公司2024全年实现营收120亿元,同比+14.4%,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22.5%,其中2024Q4实现营收34.4亿,同比+25%,环比+9%,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12%,环比+24%。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20.5%,环比-12.1%,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3.87亿元,同比+25.5%,环比-15%。 结构件盈利能力稳定,费用率控制良好。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24.4%,同比+0.8pct,2024Q4毛利率27.3%,同比+3pct,环比+3.8pct,2025Q1毛利率22.2%,同比持平,环比-5pct,公司结构件产品盈利能力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在于公司在订单持续增长的同时优化产品结构,着力配套高附加值订单生产,同时公司通过内部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和运营效率的不断优化,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和供应链协同,提升盈利能力,以缓解可能存在的产品价格下降风险。费用率方面公司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9.43%,同比-0.53pct,其实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7%/2.64%/5.32%/1.1%,20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16%,同比+0.12pct,环比-1.7pct,其实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3%/2.3%/5.1%/1.3%。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公司2024年实现海外地区营收5.74亿元,同比+7.37%,占比4.8%。公司目前已在德国、匈牙利、瑞典布局产能,同时开启美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业务布局,为当地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公司机器人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于2024年已联合台湾盟立,盟英成立深圳科盟,核心技术聚焦于谐波减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打造高精度产品,涵盖驱动器、控制器等核心配套组件,目前公司已建立PEEK材料体系配方,为客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于2024年与伟创电气、盟立合资成立深圳伟达利,专注于多品类关节组件的布局。公司加速推进机器人业务,我们预计机器人业务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考虑公司结构件盈利能力稳定,同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同时公司加速推进机器人业务。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87/20/22亿元(原预测2025-2026为15.8/17.1亿元),同比+21.4%/11.9%/10%,EPS分别为6.53/7.31/8.04元,对应估值分别为20.6/18.4/16.7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贸易政策变动;市场竞争加剧。 |
2025-04-28 | 太平洋 | 刘强,梁必果,钟欣材,刘淞,谭甘露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事件:1)近期,科达利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44亿元,同比增长24.75%。 2)近期,科达利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2亿元,同比增长20.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增长19.54%。 点评: 公司经营质量持续提升,新业务布局加速落地。从2024年全年看,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速(22.55%)快于营收增速(14.44%),反映规模效应与管理效率提升,毛利率与净利率都稳中有升。分产品看,锂电池结构件贡献95%收入,持续成长性较好。目前公司在加快布局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零部件相关产品,子公司科盟创新负载谐波减速器等产品,伟达立负责关节模组等产品。 未来公司持续受益行业快速增长:锂电池已开启新一轮向上周期,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快速放量阶段。1)受益于智能电动车和储能两个大行业的推动,未来锂电池行业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速;且过去三年行业供需处于下行周期,未来三年行业有望处于向上周期;科达利的电池结构件业务绑定宁德时代等龙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竞争格局好,未来持续受益。2)在AI大发展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关节部件占人形机器人成本约30%-40%,科达利做的减速器是关节部件的核心。 新老业务有望同时向上发展,公司新一轮加速增长期有望来临。1)电池结构件方面,公司欧洲基地产能爬坡、4680大圆柱电池结构件需求有望持续提供增量。储能电池结构件的需求也较好地成为锂电第二曲线。2)公司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智能关节模组等,计划通过江门基地(2万平米)与大陆之外供应链实现产能落地,实现双基地协同作战,突破量产降本瓶颈,保障全球化交付;公司产品技术亮点包括PEEK材料的应用,具备轻量化、耐磨损等优势。 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归母净利分别为18.17/22.97/27.99亿元(2025-2026年之前预测值为18.51/21.51亿);公司锂电结构件业务格局好、持续成长能力强,机器人业务提升未来长期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不及预期 |
2025-04-27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5年Q1营收30.2亿元,同环比20.5%/-12.1%,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环比25.5%/-14.9%,扣非归母净利3.5亿元,同环比20%/-23%,毛利率22.2%,同环比0/-5.1pct,归母净利率12.8%,同环比0.5/-0.4pct。公司非经主要系客户补偿款0.2亿及政府补助,扣非归母净利率11.7%,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结构件降本增效盈利稳定,25年持续高增可期。25Q1公司收入同增20%+,行业份额稳定,我们预计Q1结构件行业价格环比稳定,25年降价压力较小,我们预计公司25年结构件收入有望实现20-30%增长,对应150亿收入左右;盈利端,Q1毛利率22%,环比略降主要系Q1稼动率波动所致,扣非净利率仍维持接近12%,充分彰显公司竞争力,我们预计后续盈利可仍有提升空间,一方面规模化效应降本,另一方面24年欧洲基地仍小幅亏损,25-26年随着欧洲新车型推出,我们预计增长提速,实现扭亏,且25Q3马来基地投产,可贡献利润增量。 机器人多产品储备,孵育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与台湾盟立合资成立科盟布局谐波减速器,一期5万台产能即将完全投产,产品已获得数千万元工业领域订单。同时公司创新性推出Peek材料谐波减速器,可减重70%,适合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臂等部位,目前积极送样国内外客户。凭借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品控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预计公司产品放量空间大。此外,公司有望拓展人形其他零部件,包括关节总成,第二成长曲线可期。 费用控制良好、现金流亮眼。公司25年Q1期间费用2.8亿元,同环比22.1%/-25.9%,费用率9.2%,同环比0.1/-1.7pct;经营性现金流6.8亿元,同环比198.9%/88.2%;25年Q1资本开支1.9亿元,同环比-55.7%/-50.6%;25年Q1末存货8.5亿元,较年初1.9%;此外,公司Q1资产减值损失0.1亿元,冲回信用减值损失0.2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18.8/23.2/27.9亿元,同比增28%/24%/20%,对应PE为20x/16x/13x,给与25年25x,对应目标价1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
2025-04-27 | 国金证券 | 姚遥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业绩简评 4月25日,公司发布25Q1业绩。公司收入30.2亿元,同比+20.5%,扣非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19.5%。。 经营分析 1、公司毛利率22.2%,同比持平,环比-5pct,下降主因稼动率环比下滑,四费率9.16%,同比+0.1pct,环比-1.7pct,信用减值加回2000万,营业外收入2300万,扣非归母净利率11.68%,同比-0.1%,环比-1.7pct。 2、关税冲击有限,主业海外逐步放量,机器人零部件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关税公司冲击有限,预计海外基地25年增速优于整体业务,有望扭亏为盈;机器人方面,公司近期发布七款机器人核心传动技术新品,聚焦轻量化与高性能,当前已形成谐波减速器、智能关节模组等产品矩阵,持续开展客户送样测试。 3、后续展望:25年主业收入增速预计超去年水平,行业降价强度预计弱于24年,继续看好盈利率韧性,机器人业务有望贡献千万级收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科达利作为结构件全球龙头,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盈利稳定性得到业绩验证,看好机器人部件第二增长曲线的开拓。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20.8/23.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8/16X,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超预期,机器人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公司机器人相关产品送样进展不及预期。 |
2025-04-22 | 财信证券 | 杨鑫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 四季度业绩超预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利润率方面,公司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4.36%和12.20%。其中,公司四季度实现营收34.38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5.32%和9.25%,实现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12.15%和23.58%。四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7.26%和13.21%,较前三季度有明显提升,超市场预期。 持续技术创新,深耕客户服务: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专注于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量效率及轻量化等多个维度的持续研究与创新,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不断优化,已研发出电池二次短路防护结构、动力电池顶盖及壳体一体防爆结构等。客户服务方面,公司坚持定位高端市场,不断深化大客户战略。通过增强与客户的互动频次,公司深入理解并精准满足其需求与期望,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精密结构件产品及服务,公司也因此于2024年度荣获CATL海外支持、中创新航钻石供应商、亿纬锂能年度联合创新、欣旺达战略合作伙伴及年度共创先锋等奖项。 进军人形机器人行业:公司看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创立了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核心技术聚焦于谐波减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打造高精度产品,涵盖驱动器、控制器等核心配套组件,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关节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成立了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多品类关节组件的布局,提供从关键零部件到关节模组的“一站式”全方位产品,通过系统化输出灵活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84、22.44、26.49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6.42、13.78、11.68倍,公司是电池结构件龙头厂商,盈利能力稳定,且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 |
2025-04-18 | 东莞证券 | 黄秀瑜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 点评: 持续降本增效,2024年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为全球电池精密结构件龙头企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需求不断增加,公司订单持续攀升,同时深化降本增效,业绩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实现营收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扣非后净利润14.44亿元,同比增长24.75%。2024年毛利率24.36%,同比上升0.78pct;净利率12.20%,同比上升0.6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7%/2.64%/5.32%/1.10%,同比分别-0.04pct/-0.16pct/-0.74pct/+0.40pct,各项费用有效控制,期间费用率合计9.43%,同比下降0.54pct。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48亿元,同比增长187.35%。拟每10股派现20元(含税)。 2024年Q4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双增长。2024年Q4实现营收34.38亿元,同比增长25.32%,环比增长9.25%;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长12.15%,环比增长23.58%;扣非后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18.76%,环比增长28.37%。2024年Q4毛利率27.26%,同比上升2.98pct,环比上升3.84pct,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期间费用率10.87%,同比下降0.2pct,环比上升2.47pct;净利率13.21%,同比下降1.83pct,环比上升1.53pct。Q4净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海外客户Northvolt信用减值损失所致。 深度绑定大客户,推进海外产能布局。公司定位高端市场,不断深化大客户战略,深度绑定CATL、ACC等国内外领先企业。2025年2月再度获得因湃电池未来5年动储电池结构件100%供应份额,持续彰显产品竞争力。公司目前在国内布局了13个生产基地以及德国、瑞典、匈牙利等3个海外生产基地。此外,拟在美国和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布局美国和东南亚市场。随着新增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为业绩稳步增长奠定基础。 开拓人形机器人领域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与台湾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盟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盟立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伟达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两家新公司致力于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领域的业务,目前聚焦于谐波减速器,将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6年EPS分别为6.70元、8.07元,对应PE分别为17倍、14倍。公司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稳健增长,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将进一步提高经营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海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和新技术迭代风险等。 |
2025-04-18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席子屹,李孝鹏,赵丹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20.30亿元,同比增长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22.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44亿元,同比增长24.75%。 Q4业绩拆分。营收和净利:公司2024Q4营收34.38亿元,同比+25.34%,环比+9.28%;归母净利润为4.55亿元,同比+12.07%,环比+23.64%;扣非后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18.91%,环比+28.57%。毛利率:2024Q4毛利率为27.26%,同比+2.98pcts,环比+3.84pcts。净利率:2024Q4净利率为13.21%,同比-1.83pcts,环比+1.53pcts。 深耕客户服务,市场持续开拓。2024年,公司手中的订单量持续增长,一方面,公司巩固并深化了与现有大客户如CATL、LG、特斯拉、松下、三星、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力神、蜂巢能源、海辰储能、远景动力、楚能等的合作关系,确保了长期战略合作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于2025年2月与因湃电池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其未来五年动力及储能电池结构件的100%供应份额。随着公司下游客户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及国内外市场的持续拓展,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海内外产能加速扩张,产能潜力持续释放。1)国内:公司利用不超过12亿元的自筹资金,在深圳启动了“深圳新能源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2)国外:公司与海外全资子公司匈牙利科达利共同出资不超过4,900万美元,拟在美国投资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还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随着这些新增生产基地的逐步建成和投产,公司的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开辟第二成长曲线。2024年,公司携手台湾盟立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及台湾盟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与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盟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供从关键零部件到关节模组的“一站式”全方位产品,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部件领域实现技术革新与突破,以此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149.70、181.99、217.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4%、21.6%、19.6%,归母净利润为17.95、21.83、26.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9%、21.6%、20.1%,当前时点对应PE为17、14、12倍,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明显,海外业务有望持续扩张,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及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客户集中的风险,技术研发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
2025-04-18 | 国金证券 | 姚遥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科达利(002850) 25年4月17日,公司发布24年业绩。24年公司收入120亿元,同比+14%,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25%;单Q4,公司收入34亿元,同比+25%,环比+9%,扣非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19%,环比+28%。 经营分析 1、业绩超预期,主要来自Q4毛利率提升。24年公司毛利率24.4%,同比+0.8pct,四费率9.4%,同比-0.5pct,扣非归母净利率12%,同比+1.0pct;单Q4毛利率27.3%,环比+3.8pct,主因稼动率提升、优质客户发力、管理改善,四费率10.9%,环比+2.5pct,主因财务费用上会计政策处理变化,扣非归母净利率13.2%,环比+1.5pct。 2、关税冲击有限,主业海外逐步放量,机器人零部件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关税对公司短期冲击预计有限;公司海外欧洲基地逐步放量,预计25年增速优于整体业务,有望扭亏为盈;机器人方面,公司近期发布七款机器人核心传动技术新品,聚焦轻量化与高性能,当前已形成谐波减速器、智能关节模组等产品矩阵,持续开展客户送样测试。 3、后续展望:25Q1公司预计仍维持强劲排产,25年主业收入增速预计超去年水平,继续看好盈利率韧性,机器人业务有望贡献千万级收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科达利作为结构件全球龙头,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盈利稳定性得到业绩验证,看好机器人部件第二增长曲线的开拓。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20.8/23.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15/13X,维持“买入”评级,重点推荐。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超预期,机器人产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公司机器人相关产品送样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