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达股份(688231)经营分析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688231 隆达股份 更新日期:2025-10-28◇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高温合金、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高温耐蚀合金            |  60337.26|  10802.11| 17.90|       72.80|
|合金管材                |  18607.68|   1251.98|  6.73|       22.45|
|其他                    |   3941.05|    998.73| 25.34|        4.75|
├────────────┼─────┼─────┼───┼──────┤
|境内                    |  67738.84|  10390.47| 15.34|       81.73|
|境外                    |  15147.15|   2662.36| 17.58|       18.27|
└────────────┴─────┴─────┴───┴──────┘
【2025年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高温合金                |  22599.99|        --|     -|       39.65|
|高温耐蚀合金            |  22599.99|        --|     -|       39.65|
|其他业务                |  11797.27|        --|     -|       20.7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航空航天                |  43470.63|   9027.56| 20.77|       31.24|
|其他                    |  40562.77|   2623.46|  6.47|       29.15|
|燃机                    |  26689.69|   6208.19| 23.26|       19.18|
|汽车涡轮                |  10031.20|    341.47|  3.40|        7.21|
|油气化工                |   9820.66|   1190.35| 12.12|        7.06|
|其他业务                |   8572.40|   2708.24| 31.59|        6.16|
├────────────┼─────┼─────┼───┼──────┤
|高温耐蚀合金            |  95931.32|  17434.29| 18.17|       40.81|
|高温合金                |  89689.07|  16858.04| 18.80|       38.15|
|合金管材                |  34643.62|   1956.73|  5.65|       14.74|
|其他业务                |   8572.40|   2708.24| 31.59|        3.65|
|镍基耐蚀合金            |   6242.25|    576.25|  9.23|        2.66|
├────────────┼─────┼─────┼───┼──────┤
|境内                    | 104376.61|  13296.13| 12.74|       75.01|
|境外                    |  26198.32|   6094.90| 23.26|       18.83|
|其他业务                |   8572.40|   2708.24| 31.59|        6.16|
├────────────┼─────┼─────┼───┼──────┤
|直销                    | 122206.68|  17677.96| 14.47|       87.83|
|其他业务                |   8572.40|   2708.24| 31.59|        6.16|
|经销                    |   8368.26|   1713.06| 20.47|        6.01|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高温耐蚀合金            |  51143.88|   8816.77| 17.24|       71.40|
|合金管材                |  16130.08|   1311.34|  8.13|       22.52|
|其他                    |   4355.32|   1058.92| 24.31|        6.08|
├────────────┼─────┼─────┼───┼──────┤
|境内                    |  57210.30|   7115.83| 12.44|       79.87|
|境外                    |  14418.98|   4071.20| 28.24|       20.13|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专注于高温合金、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新材料领域中的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
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根据国家
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21),公司属于“有色金属冶
炼和压延加工业”(C32)中的“有色金属合金制造”(C3240)。
1、按产品结构分类,公司业务分别属于高温合金行业和铜管材行业。
(1)高温合金行业
根据Qyresearch调研显示,全球高温合金市场销售额预计2030年将达到1,080亿元
;根据思瀚产业研究院整理,预计到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温合金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化
9.4%以上的增速,到2026年达到342亿元左右。
(2)合金管材行业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铜材产量221.4万吨,同比增长6.8%;1-
6月累计产量1176.5万吨,同比增长3.7%。其中铜箔材表现突出,2025年1-6月铜箔
材累计产量57.9万吨,同比增长15.1%,铜管、铜棒受需求波动增速放缓。2025年
上半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延续增长态势,支撑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
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产品的应用领域分类,公司产品分别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汽车涡轮、
油气石化等行业。
在国际商用航空领域,全球航空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并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亚太等新
兴市场的航空运输需求增长迅速。空客公司预计,未来20年的客运量将以每年3.6%
的速度增长,到2044年行业将需要大约43,400架新飞机交付,包括34,250架单通道
飞机和9,170架宽体飞机。航空运输需求增长带动了发动机市场的规模扩张,国际
商用航空发动机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关键阶段。根据CFM国际的
预测,目前搭载Leap发动机的机队规模接近8,000台,交付增速快,逐渐上升的后
市场维修需求旺盛。
在国内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目前我国军用飞机配套的航空发动机采取国产为主、
进口为辅的模式。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发展给予了强
力支持。军用航空发动机包括无人机发动机市场迎来快速发展,高温合金在单机用
量和整体规模上相较于之前有了较大提升,我国军用航空高温合金的需求有望保持
稳健增长。除航空飞行器加速列装的增量市场外,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还存在存量
维修换装市常
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伴随国产大飞机的逐步成熟,国内民航市场的高温合金需
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测算,我国航
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1.4万亿美元。
在燃气轮机领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高温
合金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材料性能指标已逐步接近国际
先进水平,为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可控制造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目前我国燃气
轮机的国产化率还较低,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国产燃气轮机研制、
生产能力迅速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燃气轮机进入高质量发展,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广
阔。GRANDVIEWRESEARCH报告显示,2028年燃气轮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0.2亿美
元,其中电力和公用事业的份额将进一步扩大。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生产将进一步带
来高温合金材料需求的大幅增长。
在汽车涡轮领域,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温度约600℃,因此也是高温合金的应用
领域之一。目前,发达国家重型柴油机的增压器装配率为100%,中小型装配比例达
到80%,而我国约为50%。在节能减排的环保背景下,我国车用涡轮增压器渗透率的
提高,每万辆机动车所用高温合金有所提升。
在油气化工领域,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环保法规的趋严以及炼油工艺的不断发展
,高温合金在石化装置上的应用越发广泛,诸如火焰式加热炉、集合管、阀门、旋
风分离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水蒸汽转化制氢装置、乙烯裂解装置中高温阀门、
催化剂炉管、二次转化炉内构件、反应器再热器、波纹管,均为高温部件,需使用
大量高温合金。
油气开采的工作环境高压、高温及易腐蚀,而深井开采的工作环境更恶劣,对于设
备制造材料的要求较高。现代油气开采通常选用镍基高温合金,如油气开采钻具上
的注射阀、运转阀、升举阀、安全阀等;水压设备管线、绳索管道、水压控制管线
、水压设备套圈等;XLD假阀、XLI升举阀、水压设备螺母、安全隔板等油气开采设
施设备中应用多种牌号高温合金。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
国,石油化工市场规模庞大,相关设备的换代更新将对应着庞大的高温合金材料需
求。
综上所述,全球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需求高涨,受限于海外产能瓶颈,供应链正
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高温合金出口链或迎来重要机遇。同时,近年来我国颁布了
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对
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工业的重视极大地刺激了行业的发展,两机专项、“双碳战略
”等为“两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将持续推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
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国防建设和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
(二)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专注于高温合金、合金材料研发
、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高温合金业务包括铸造高温合金和变形高温合
金,下游领域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能源电力、油气石化、船舶、汽车等行业
,专注“两机领域”(特指应用在上述相关行业中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设备)
,包括民用和军用。公司合金管材业务产品主要有铜镍合金管、高铁地线护套管、
高效管、黄铜管、紫铜管,主要用于船舶、石油化工、电力、轨道交通等领域。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
(三)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化学成分、纯净度
、微观组织、综合性能以及尺寸形状等方面的要求,采购原材料并熔炼生产为符合
客户技术标准的多种牌号、不同结构的合金产品,从而获取合理利润。公司高温合
金产品主要服务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领域。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实行计划管理。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编制原辅材料及委外加工采
购计划;按照研发需求编制研发采购计划;按照项目投资计划安排项目所需物资的
采购。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铜、镍、铬、钴、钛、铌、钽、钼、铼等元素料和再生
原料;其他采购还有辅材、外协加工和设备。对于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公司通常
在合格供货商名录中择优合作。
2、生产模式
高温合金产品的原材料价值较高且波动较大,因此公司主要采劝以销定产”的模式
生产民用高温合金产品;但为保障军品任务,公司采劝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模
式生产军用高温合金产品。合金管材产品的原材料价值相对不高,因此公司采劝以
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模式生产。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订单、交货期和库存情况,结
合各款产品各个牌号的生产工序和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同时,公司根据销售部门回馈的预期订单,适度备货,保持主要牌号的合理库存
。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加贸易商的销售模式。
直销客户普遍会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研发能力、生产工艺、销售服务能力和报
价情况等进行合格供货商认证。其中,高温合金产品的认证标准较为严格,审核周
期相对较长。通常在经过初步审核、签署技术协议、样品测试、小批量验证等环节
后,公司才能纳入客户的合格供货商名录。对于航空发动机或燃气轮机等高端装备
上的应用,如高温合金产品经锻铸后作为关键重要部件如涡轮叶片,则通常需要经
过工艺评审、部件评审、试车考核等环节被列入合格供应商并批量供货;如作为非
关键重要部件,则合格供应商考核评审流程视情形有所简化。产品进入军品供应链
时,设计所、主机厂、直接客户等单位全程参与关键重要部件所用高温合金的合格
供应商考核评审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最终使用的需求;非关键重要部件用高温
合金的评审过程则会有所简化。
贸易商模式在有色金属行业内广泛存在,交易的产品一般有成熟的标准,此外行业
内有第三方认证的标准实验室。终端客户可提供产品标准,贸易商可借助第三方实
验室对产品质量进行管控,进而交付给终端客户。
公司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销售流程严格按照客户要求进行。
4、研发模式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项目或课题研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自主研发主要结合下游市
场需求和内部自身降本增效开展;项目或课题研发主要是国家、盛市级各类科研申
报项目,经费来源于中央或地方财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管理层始终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强练内功和
拓展市场协同发力,坚持“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通过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
置,公司核心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稳步提升、变形高温合金产能逐步放量,主营业务
和净利润均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一)报告期内主要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859,923.14元,同比增加15.72%;其中高温合金
产品营业收入569,294,174.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53,043,233.67元,同比增加15.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376,160.62元,同比增加29.44%。
(二)报告期内各项重点经营工作情况
1、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力,夯实技术储备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
生产力,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研发创新为导向,推进人才建设步伐
。公司一方面持续关注高温合金前沿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项目研发工作
,推动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工艺优化;另一方面持续探索前沿技术领域,有针对
性地深入开展高温合金部件低成本和返回料再利用、某四代航空发动机用合金棒、
某大涵道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棒材、中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先进高温合金材
料研制和应用验证等方向的深入研究,以提升公司核心高温合金板块的技术及产品
研发能力。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完成2项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申报,参与4项国家级项目的申报
,新增申请发明专利7项。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206项,其中
发明专利173项;累计授权专利119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
2、加速市场开拓力度,推进产品全球布局
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公司不断提升销售体系管理水平
,在深度挖掘现有客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通过积极参加
欧洲铸造展会EICF、巴黎航展等全球性展会,进一步挖掘商业机会。公司一方面加
强内部资源的统一调配,提升境内、境外销售事业部在业务开发阶段的能力,尤其
是针对现有重点境、内外客户的潜在需求,在开拓深度和服务覆盖范围上开展了大
量工作,以进一步为现有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还强化对新客户销售的开
发力度,加大对公司业务条线开拓新客户的各项支持措施,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可持
续增长奠定基矗
此外,公司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继续紧抓“两机”赛道高景气的机遇,加快全球高
温合金供应链布局,目前销售网络已遍布亚洲、欧洲等全球多个地区。公司还通过
加大对海外生产基地的投资力度,扩大产品结构,以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业务拓展
的可靠性。
3、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共创、共享”的价值理念,对研发、生产、销售、财务及人
力资源等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强化精益生产理念,深化严控质量风
险意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和内控体系;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了数智化建设力度
,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实施”的原则,通过对软硬件系统的持续优化,推动并实
现公司在现代化智能制造方面的转型升级,以便进一步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
升。此外,公司还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协同作用,全面提升公司运
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4、深化降本增效理念,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工艺创新、产线排布优化、加强技
能培训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管理程序,减少过程浪费,提升生产管理能力。随着公
司核心高温合金板块,尤其是铸造高温合金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规模化效应已逐步
凸显;同时通过对供应链的深化管理,在采购议价能力、成本战略优化等各方面实
现了显著提升。此外,公司进一步明确了日常经营管理中需以财务指标管控为主要
抓手,动态监控降本增效措施落地的成效,以便提升运营效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
本,为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优势奠定基矗
5、优化信息披露体系,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依照《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断优化多
项制度和管理体系,保障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深化公司战略目标,全面贯
彻监管机构信息披露要求,通过构建全流程规范化披露体系,持续优化信息披露的
客观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方面,报告期
内公司通过接听投资者电话、回复投资者问答、答复e互动平台的投资者提问、参
加券商策略会、接待现场调研、召开业绩说明会等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不断加强
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国际、国内为数不多既生产航
空级铸造高温合金,又生产航空级变形高温合金材料的企业,是我国工业强基工程
之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耐高温叶片“一条龙”应用计划的示范企业、国家“两机
重大专项”关键材料研制任务的承接单位之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
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备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母合金制备及产业化能力,掌握变
形高温合金国际先进的正三联熔炼工艺,核心技术居行业前列,相关产品已批量应
用于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涡轮叶片、导向叶片等,市场空间大。公司承担了2项国
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参与我国军用和民用
最先进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用高温材料的研制工作,与国内两机产业链
深度融合。
1、生产技术优势
(1)高温合金方面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和燃气轮机等领域用高品质高温合金业务,在整合国内外先进
成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的机遇不断自主创新,形成
了国内领先的技术体系,在合金纯净度、成分均匀性和组织一致性等方面均实现重
大突破:
公司实现了等轴、定向和单晶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超高纯真空冶炼技术、均质化稳
定性冶炼技术以及化学成分超低含量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所生产的母合金产品
纯净度高、均质性和稳定性好,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掌握了先进的“真空感应+电渣重熔+真空自耗”三联熔炼工艺,实现了真空感
应熔炼技术、稳定化重熔技术、多阶段均匀化处理技术和高频高速细晶锻造技术的
突破,已具备航空转动件用变形高温合金大锭型、超高纯、低偏析、高稳定的工程
化生产能力,所生产的变形高温合金纯净度高、成分均匀性和组织一致性好,技术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合金管材方面
公司深耕合金管材业务,形成了大型舰船用高强耐蚀铜合金无缝管制造技术、高铁
贯通地线用铜合金无缝盘管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检测技术优势
公司建立了高温合金标准化检测体系,涵盖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成品全过程的
检测与检验。实验室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NADCAP(Na
tionalAerospaceandDefenseContractorsAccreditationProgram,美国PRI组织的
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认证以及中国航发商发材料检测实验室特种
工艺资质认证(AECCCAE),并分别获得NADCAP-MTL(材料测试实验室)和NACADP-
NDT(无损检测)证书,涉及ASTM标准热处理,低倍、高倍、布洛维硬度、高温拉
伸持久性能、化学成分、水浸探伤等全部检测项目。
NADCAP-MTL认证项目,覆盖高温合金70余种元素,为国内首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
仪和辉光放电质谱仪测试高温合金中主量、微量及痕量化学元素检测认证的企业实
验室。
公司定制高温合金超低限检测设备,采用辉光放电质谱仪等专业先进检测设备进行
痕量和超痕量元素的分析;掌握痕量元素检测技术,测定50种以上;建立了炉前样
品30分钟完成全元素分析的测试技术;基于校正曲线,痕量杂质元素测量不确定度
达到0.1ppm级(千万分之一)。建成高温合金成分快速检测平台,帮助企业从源头
到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提高高温合金材料化学成分检测、设备校准、
人员培训等技术服务水平,构建起系统化、标准化的高温合金成分快速检测和服务
体系。公司检测技术优势不仅有助于公司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也是公司不断开发
、生产新牌号高温合金产品的基矗
3、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自始便以航空级高温合金为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公司产品经加工后形成的部件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油化工等工作环境或高温或易腐的恶劣条件下
,因此终端客户对于关键零部件及其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和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在
选择供货商之前,客户通常执行严格而长周期的评定程序,全面考核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综合性能和生产组织能力;在选定供货商之后,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替换,以
避免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
公司取得技术突破并规模化生产后,凭借产品纯净度、均质化、主元素控制精度、
物理和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质量稳定性,相关产品已进入下游知名客户的供应商
体系。公司赢得了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发商发、东方电气、
万泽股份、应流股份、航宇科技、派克新材、三角防务、二重万航、铂力特、罗罗
、赛峰、柯林斯宇航、贝克休斯、霍尼韦尔、斯伦贝谢、西门子、GE等国内外两机
及油气产业链知名企业的厚爱。公司已深度融合国内两机产业链,并在获得了海外
客户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布局。
公司高温合金下游客户在其所处行业具有优势地位。公司与该等客户良好稳定的合
作关系以及牌号持续导入的良性循环为后续长期业务发展提供了保障。
4、资质优势
公司产品经铸造或锻造加工后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燃气轮机、石油化工、汽车涡轮
、轨道交通等领域,其应用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客户通常在合作时要求公司
取得相应的资质或认证,这也是行业准入壁垒之一。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各类合金管材、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产品质量实施控
制,先后取得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BV MODE IIS CHEME认证、欧盟T
V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
1:2018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证书(压力管道元件)、CNAS
实验室认可证书、材料测试实验室NADCAP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等。在军工
装备配套方面,公司已经获得了齐备的业务资质。
5、人才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深耕材料生产行业,普遍拥有10年以上高温合金
或合金管材研发或一线生产管理经验。公司的核心团队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优势
互补。公司技术团队入选江苏拾双创计划”(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双创团队。同时,公司注重研发创新的机制建设,为研发、生产工艺的持续迭代
优化提供资源保障和支持。
6、装备优势
公司于2015年战略转型高温合金业务以来,大力投资国际一流的冶炼和检测专用设
备,建设了铸造高温合金生产线、变形高温合金生产线,定制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真
空感应熔炼炉、真空自耗熔炼炉、保护气氛电渣重熔炉、高频高速智能控制45MN/5
0MN快锻机等设备。该等先进设备是公司持续研发新材料先进熔炼等材料生产的关
键技术,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提供高品质高温合金产品的重要资源要素
,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
施
(三)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报告期内未发生不利变化。
公司构建了高温合金技术研究院,设立了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航空发动
机材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院士工作站,研发平台获评江苏省高
温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温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和无锡市高温合金重点实
验室,并与苏州实验室共建苏州实验室-江苏隆达联合实验室等。公司借助已设立
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继续开展博士后招收培
养工作,为公司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公司结合多年的技术研发与项目实践经验所形成的科研成果,积极整合利用国内外
技术和科研资源,持续研发投入,逐步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技术体系和工程化能力,
掌握了超高纯熔炼技术、含Re单晶母合金熔炼技术、铸造母合金低温精炼技术、铸
造母合金直浇技术、高难熔元素含量高温合金低偏析浇注技术、大锭型低偏析高纯
净“真空感应+电渣+真空自耗”三联熔炼技术、多阶段均匀化处理技术、多火次定
制化细晶锻造技术、炉前快速分析技术、微量与痕量元素快速精准检测技术、高温
合金多段含量水平检测技术、大型舰船用高强耐蚀铜合金无缝管制造技术、高铁贯
通地线用铜合金无缝盘管制造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完成多项重点科研项目结
题和新产品开发。
公司建立了高温合金标准化检测体系,涵盖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成品全过程的
检测与检验。实验室通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NADCAP(Na
tional Aerospace andDefense Contractors Accreditation Program,美国PRI组
织的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认证以及中国航发商发材料检测实验室
特种工艺资质认证(AECC CAE),并分别获得NADCAP-MTL(材料测试实验室)和NA
CADP-NDT(无损检测)证书,涉及ASTM标准热处理,低倍、高倍、布洛维硬度、高
温拉伸持久性能、化学成分、水浸探伤等全部检测项目。NADCAP-MTL认证项目,覆
盖高温合金70余种元素,为国内首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辉光放电质谱仪测试
高温合金中主量、微量及痕量化学元素检测认证的企业实验室。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高温合金关键技术、高温合金部件低成本和返回料再利用、某
四代航空发动机用合金棒、某大涵道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棒材、中推航空发动机
热端部件用先进高温合金材料研制和应用验证等方向开展研发工作,进一步提升公
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巩固在行业中的先进性水平。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06项,其中发明专利173项;累计授权专
利119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7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8,859,923.14元,同比增加15.72%;其中高温合金
产品营业收入569,294,174.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53,043,233.67元,同比增加15.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376,160.62元,同比增加29.44%。报告期内,公司铸造
高温合金产能稳步提升、变形高温合金产能逐步放量,航空航天、燃机、汽车涡轮
、合金管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一定的增长幅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
报告期末,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63,703,887.93元
,比上年度末增长2.22%;总资产3,820,550,272.96元,比上年度末增长7.07%。报
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增长、盈利增长导致净资产有所增加;应收账款、存货备库
、募投项目以及海外新产线项目建设投资增加导致资产总额有所增加。
五、风险因素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更新风险
尽管公司始终秉持科技创新理念,致力于在超纯净高温合金熔炼技术等关键核心技
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无法完全排除国内外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者率先在上述领
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若竞争对手推出更先进、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或
有其他替代性产品和技术出现,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可能会受到冲击。为有效
应对技术可能无法保持先进性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配套产品市场的发展动
态,及时调整技术研发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强化产品研发与产品配套的同步性;同
时,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加速产品配套进程,确保产品能
够迅速进入市场,以巩固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
2、客户流失的风险
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策略或采购计划发生重大调整,或者公司产品与技术无法持
续满足客户的需求,又或者公司与这些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公
司可能面临重要客户流失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客户
流失的风险,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大客户群体,开
拓更广阔的市场,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3、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极为迫切,尤其
是精通材料研发、成分优化以及创新改进产品制备工艺的专业人才。公司目前已构
建了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并通过股权激励等多种举措,有效提升了包括核心技
术人员在内的骨干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与凝聚力,报告期内技术人员队伍保持稳定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对技术人员的旺盛需求,若公司不能持续建
立并完善技术团队稳定与培养的机制及环境,将面临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进而对
公司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二)经营风险
1、产品导入验证进展和结果不确定的风险
公司部分高温合金产品经铸造或锻造后用于军用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部件,验证流程
包括工艺评审、部件评审、试车考核等环节,验证周期较长。公司若干高温合金牌
号已通过验证,十数个高温合金牌号尚在验证,牌号类型包括单晶铸造母合金、定
向铸造母合金、等轴铸造母合金以及变形高温合金,拟配套的装备包括预研机型、
研制机型和批产机型。
公司部分高温合金产品经锻造或铸造后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民用重型燃机的部
件。该等装备尚在研制或试商用过程中,公司产品将随该等装备研制进展持续验证
,涉及的牌号十多个。
如果某个牌号向特定客户的导入进展较慢或结果不理想,则会对公司向特定客户批
量供应该牌号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镍、铜、钴等金属材料,其价格的波动对本行业原材料的
采购价格具有较大影响。公司生产成本以直接材料为主,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
润的影响较大。如在未来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出现大幅波动,公司产品价格变
化与原材料价格波动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影响到公司盈利水平。
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原材料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
险。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重视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管控,通过工艺改进、管理提
升等方式加强生产环节控制,合理储备,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从最大程度
上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
3、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在生产流程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并予以落实,且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
安全事故,但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以及后果的不确定性,公司仍面
临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为应对安全生产风险,公司已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
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
培训工作,通过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和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生产经营的安全
稳定运行。
4、技术泄密风险
高温合金行业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所生产的高温合金产品具有较高的
技术含量且开发难度较大,目前公司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非专
利技术。尽管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但若个别相关人员在有意或无意
的情况下,或者在对外合作研发或委托生产过程中,泄露公司重要工艺、技术数据
、研发成果或其他敏感信息的风险,这可能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应对技术泄密风险,公司将继续完善保密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杜绝技术泄密
事件的发生;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与研发创新激励制度,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的各项待遇,进一步增强技术人员的企业归属感,形成稳定的技术研
发团队,从而有效降低技术泄密的风险。
5、汇率风险
本公司的主要经营位于中国境内,主要业务以人民币结算。但本公司海外子公司及
国际业务涉及外币资产和外币交易(外币资产和外币交易的计价货币主要为美元)
依然存在汇率风险。本公司尽可能将外币收入与外币支出相匹配以降低汇率风险。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为797,140,386.58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0.86%,账
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97.12%;公司应收账款分布比较集中,报告期末应
收账款前五名合计占应收账款期末金额合计为43.47%。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回收与主
要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密切相关,如果未来主要客户经营情况发生变动,公司可
能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这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2、存货发生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存货为753,892,457.10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9.73%,相比2024
年末公司存货增加7.83%,本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4,074,185.89元,转回或转销5,
064,848.60元。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存货金额增加,一方面会对公司形
成较大的流动资金占用,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特别是主要原材料镍、铜、钴等价格大幅波动时,公司存货可能出现跌价风险。
3、政府补助不可持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44,900.03元,主要是对公司上市相
关事项的奖励、研发项目的补贴和其他补助等,具有不可持续性。若未来相关扶持
政策出现变化,将影响公司当期的利润水平,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存在波动的风险
。
(四)行业风险
公司生产的高温合金因其卓越的抗蠕变、耐腐蚀性能、高承温能力和屈服强度等特
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燃气轮机、汽车涡轮等领域高端热端部件的
生产制造。在我国,高温合金行业的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
市场的推动,行业集中度正迅速提升。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温合金
行业在技术研发、工艺装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公司面临的竞争形势可
能更为严峻。
(五)宏观环境风险
高温合金是性能领先的热端部件应用材料,属于新材料领域,对国家相关产业发展
具有战略性意义。国家产业政策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政府出台
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及科技扶持政策对企业的快速发展产生有利影响。
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及政策密不可分。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政策的变化、行业波动
,如地缘政治情况、国际关系等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公
司产品的销售和收入的增长。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SINGDA SUPERALLOY(MALAYSIA|        250.00|      -95.10|     5619.00|
|) SDN. BHD.               |              |            |            |
|SINGDA SUPERALLOY PTE.LTD.|       3000.00|      -32.59|     6018.93|
|无锡诚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      -84.56|     1724.49|
|江苏隆翔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0|      -64.60|     1693.44|
|江苏隆达超合金航材有限公司|     100000.00|     5054.92|   276374.12|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