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463 沪电股份 更新日期:2025-11-0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262639.8|50171.28|59648.52| 25.75| 1.90| 1.95| | 30 | 8| | | | | | ├────┼────┼────┼────┼────┼────┼────┤ |2025-10-|272117.1|84961.24|90516.91| 25.80| 1.50| 0.40| | 29 | 2| | | | | | ├────┼────┼────┼────┼────┼────┼────┤ |2025-10-|277672.7|77350.94|56234.81| 24.70| 2.21| 0.44| | 28 | 9| | | | | | ├────┼────┼────┼────┼────┼────┼────┤ |2025-10-|256556.6|69978.08|58619.89| 22.93| 1.37| 0.73| | 27 | 5|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31】 沪电股份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出处】智通财经 沪电股份(002463.SZ)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议案》。为拓宽公司国际融资渠道,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和形象,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公司拟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25-10-31】 机构评级|东莞证券给予沪电股份“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东莞证券发布关于沪电股份的评级研报。东莞证券给予沪电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沪电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39.77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7家机构发布了沪电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84.40元,最低目标价为39.00元,平均为54.79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4.78亿元,最低为33.47亿元,均值为37.76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5.94%。其中,评级方面,20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3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东莞证券罗炜斌买入3976950000.0000--2025-10-30东吴证券陈海进买入3615000000.0000--2025-10-29中国银河钱德胜推荐3828000000.0000--2025-10-29招商证券鄢凡强烈推荐3997000000.0000--2025-10-29信达证券莫文宇买入3882000000.0000--2025-10-29开源证券陈蓉芳买入3926000000.0000--2025-10-29中泰证券王芳买入4004000000.0000--2025-09-29华鑫证券何鹏程买入3723000000.0000--2025-09-02长城证券侯宾买入3669000000.0000--2025-09-01广发证券王亮买入3792000000.0000--2025-08-27浙商证券王凌涛买入3785000000.0000--2025-08-25财信证券袁鑫买入3347000000.0000--2025-08-25民生证券方竞推荐3741000000.0000--2025-08-25长江证券杨洋买入3812000000.0000--2025-08-25华安证券陈耀波买入4042000000.0000--2025-08-24华泰证券谢春生买入3826000000.000084.40002025-08-23平安证券杨钟推荐3607000000.0000--2025-08-21东北证券李玖买入3798000000.0000--2025-07-27华金证券熊军增持3691000000.0000--2025-07-17中银证券苏凌瑶买入3629000000.0000--2025-07-14国盛证券宋嘉吉买入3684000000.0000--2025-07-12兴业证券姚康增持3775000000.0000--2025-07-11太平洋张世杰买入3770000000.0000--2025-07-10国投证券马良买入4478000000.000058.21002025-06-10国泰海通证券舒迪增持3634000000.000052.50002025-05-23中信证券徐涛买入3429000000.000039.00002025-05-09西南证券王谋买入3486730000.000039.82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沪电股份:10月30日持仓该股ETF资金净流出973.49万元,3日累计净流入1066.9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ETF资金研究 据本站iFind,沪电股份10月30日ETF资金当日净流出973.49万元,3日累计净流入1066.98万元,5日累计净流出144.67万元,20日累计净流出5183.09万元,60日累计净流出1.97亿元。近日ETF资金流向一览统计周期净流入/流出(万元)当日-973.493日累计1066.985日累计-144.6720日累计-5183.0960日累计-19702.28从重仓该股的ETF资金数据来看,持仓占比最高的ETF为上证50增强ETF易方达(563090),持仓占比为3.89%,申购资金净流入4.91万元,持仓占比第二的ETF为5G通信ETF(515050),持仓占比为3.29%,申购资金净流出58.40万元。从申购净流入资金排名数据来看,申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ETF为科技ETF(515000),持仓占比为2.26%,申购资金净流入134.50万元。申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ETF为沪深300ETF(510300),持仓占比为0.37%,申购资金净流出252.02万元。重仓沪电股份的ETF申购资金流向ETF代码ETF名称持仓占比申购资金净流入/流出(万元)563090上证50增强ETF易方达3.89%+4.915150505G通信ETF3.29%-58.40512650长三角ETF3.28%0.001599945GETF3.27%-47.47159807科技ETF3.14%+4.66159909TMT50ETF2.89%0.001598115G50ETF2.87%0.00515580科技100ETF2.75%0.00515860科技ETF嘉实2.67%-4.65159902中小100ETF2.53%0.00 【2025-10-31】 沪电股份: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5.02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沪电股份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5.02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6.2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8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501712829.00596485227.002626398766.002025-10-29849612447.00905169147.002721171164.002025-10-28773509389.00562348051.002776727864.002025-10-27699780774.00586198928.002565566526.002025-10-24518377225.00361433628.002451984680.00融券方面,沪电股份10月30日融券偿还1.95万股,融券卖出1.9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3.8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949.2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1438300.001476150.0019492750.002025-10-291190700.00317520.0020480040.002025-10-281768000.00352000.0019760000.002025-10-271061887.00565823.0017773043.002025-10-241016229.00774966.0016296219.00综上,沪电股份当前两融余额26.46亿元,较昨日下滑3.4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沪电股份-95759688.002645891516.002025-10-29沪电股份-54836660.002741651204.002025-10-28沪电股份213148295.002796487864.002025-10-27沪电股份115058670.002583339569.002025-10-24沪电股份158287252.00246828089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AI驱动算力高增长 产业链公司“大丰收”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与国内算力基建加速部署的双轮驱动下,A股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迎来高光时刻。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30日发稿时,在概念分类中属于AI算力、GPU(图形处理器)、服务器、PCB(电路板)、光模块等概念的147家A股公司中,已有143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118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占比超八成;32家公司实现前三季度利润倍增。 从细分产业链看,服务器、PCB及光模块等AI算力基础设施公司业绩亮眼。就盈利规模而言,工业富联成为行业“盈利王”,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中际旭创盈利水平位列第二,但业绩增速更为亮眼,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寒武纪、生益电子、胜宏科技等公司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倍增。 量价齐升 算力硬件龙头业绩创新高 在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服务器板块成为业绩增长的“主力军”。全球AI服务器代工龙头工业富联第三季度业绩实现显著增长,营业收入为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为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业务第三季度同比增长超过75%。工业富联表示,这一成绩主要受益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用AI机柜产品的规模交付及AI算力需求的持续旺盛。 国内服务器头部厂商紫光股份10月30日晚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3.22亿元,同比增长31.41%,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298.97亿元,同比增长43.12亿元。紫光股份表示,主要受益于控股子公司新华三集团业务规模扩张,其国内政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55%,国际业务增长83.99%,带动整体营收稳健增长。 芯片方面,国产GPU龙头寒武纪和海光信息均交出亮眼“答卷”。 今年以来,寒武纪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6.07亿元,同比大增2386.38%;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7.24亿元,转为盈利16.05亿元。寒武纪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三季报显示,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实现总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公司称,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公司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以及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 需求爆发 光模块明后年将持续放量 得益于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光模块作为数据传输的关键组件,相关行业公司正经历“技术突破—产品放量—业绩兑现”的良性循环。在这些光模块供应商中,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的盈利增长尤为突出。 10月30日晚,中际旭创披露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0.05亿元,同比增长44.43%;实现归母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16亿元,同比增长56.83%;实现归母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124.98%。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开支的增加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尤其体现在800G等高端产品线的放量,这符合当前数据中心和AI算力需求的快速扩张趋势。”中际旭创表示。此外,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表示,看好光模块明后年的行业需求,公司1.6T产品正在持续起量。 “从目前的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来看,整体行业在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新易盛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称,前三季度800G及以上产品占比在持续提升,预计1.6T产品在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将处于持续放量的阶段。三季报显示,新易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5.05亿元,同比增长221.70%;归母净利润为63.27亿元,同比增长284.38%。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8亿元,同比增长152.53%;实现归母净利润23.85亿元,同比增长205.38%。 产业驱动 PCB向高端化迈进 作为算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PCB行业同样迎来增长机遇。今年以来,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受AI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拉动,多家PCB企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双劲增。 以胜宏科技为例,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50.86亿元,同比增长78.95%;净利润为11.02亿元,同比增长260.52%。前三季度营收为141.17亿元,同比增长83.40%;净利润为32.45亿元,同比增长324.38%。胜宏科技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当前订单供不应求,尤其在AI服务器用高多层板、HDI板领域需求强劲,随着新产能释放及高毛利订单占比提升,毛利率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另一家PCB龙头企业生益电子的增长也十分显著。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29亿元,同比增长114.79%;实现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增长497.61%。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0亿元,同比增长153.71%;实现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增长545.95%。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持续巩固了公司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AI服务器驱动的PCB高端化趋势不可逆,行业正加速向高层数、高精度、高集成度方向演进,技术门槛与资本壁垒显著抬升,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与前瞻布局的厂商有望获得结构性红利,海外产能布局成为头部企业保障交付能力的关键。此外,行业扩产周期长、设备交期紧张、人才储备难度大,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A股算力产业链前三季度盈利前15位公司 公司简称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同比增幅 前三季度归属母净利润 同比增幅 (亿元) (%) (亿元) (%) 工业富联 6,039.31 38.40 224.87 48.52 中际旭创 250.05 44.43 71.32 90.05 新易盛 165.05 221.70 63.27 284.38 中兴通讯 1,005.20 11.63 53.22 -32.69 润泽科技 39.77 15.05 47.04 210.74 胜宏科技 141.17 83.40 32.45 324.38 沪电股份 135.12 49.96 27.18 47.03 生益科技 206.14 39.80 24.43 78.04 深南电路 167.54 28.39 23.26 56.30 海光信息 94.90 54.65 19.61 28.56 领益智造 375.90 19.25 19.41 37.66 寒武纪-U 46.07 2,386.38 16.05 321.49 天孚通信 39.18 63.63 14.65 50.07 紫光股份 773.22 31.41 14.04 -11.24 华工科技 110.38 22.62 13.21 40.92 【2025-10-30】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大洗牌”:宁德时代第一,贵州茅台跌至第十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2025年第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持有的重仓股经历了大调整,大方向是 增配科技,减仓消费与银行”。 机构数据显示,“宁王”和“茅王”三季度均遭遇了主动权益基金减仓,但宁德时代凭借股价大涨超越腾讯控股重回头号重仓股宝座,而贵州茅台则由于股价涨幅较小,从第三位大幅下滑至第十位。 同时,以AI为核心的科技股(如光模块、半导体、AI服务器)成为三季度基金加仓的主阵地,而消费、银行等传统板块则遭遇大规模减持。 机构普遍认为,这次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的“大洗牌”并非偶然调整,而是基于对未来产业趋势的判断。业内认为,只要AI等科技领域的景气度和增长故事持续,这一配置趋势很可能在短期内延续。 重仓股洗牌:科技股霸榜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纳入统计的5278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758.81亿元)、腾讯控股(699.38亿元)、新易盛(560.70亿元)、中际旭创(558.13亿元)、阿里巴巴-W(500.97亿元)、立讯精密(370.44亿元)、工业富联(363.43亿元)、紫金矿业(340.18亿元)、中芯国际(290.86亿元)、贵州茅台(283.72亿元)。 相比二季度,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出现新变化: 新晋榜单3只:包括2只光模块个股——新易盛、中际旭创;1只AI服务器个股——工业富联。 留在榜单7只:1只新能源个股——宁德时代(由第2位升至第1位);2只港股互联网个股——腾讯控股(由第1位降至第2位)、阿里巴巴-W(由第8位升至第5位);1只消费电子个股——立讯精密(由第7位升至第6位);1只半导体芯片个股——中芯国际(由第10位升至第9位);1只资源股——紫金矿业(由第5位降至第8位);1只白酒股——贵州茅台(由第3位降至第10位)。 总体来看,上述10只重仓股,仅有两只“老登股”——紫金矿业和贵州茅台,其余8只重仓股均为科技方向。 最让人感慨的是“宁王”和“茅王”三季度的不同遭遇。宁德时代由第2位升至第1位,而贵州茅台却由第3位降至第10位。 其中,宁德时代三季度重返王座,主要受益于股价大幅上涨(三季度大涨60%)。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基金实际上对宁德时代进行了减仓(三季度持股数减少8.53%),因为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遭遇“回本杀”整体减仓,但持有宁德时代的基金数量增加了258只,说明看好其前景的基金范围仍在扩大。这最终导致,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对宁德时代持股市值环比猛增45.78%,达到758.81亿元,成为第一重仓股。 而“茅王”贵州茅台在三季度重仓股中排名骤降,原因是受到 “股价涨幅小 + 基金减仓” 的双重打击。 贵州茅台股价三季度仅上涨2.45%,在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涨幅最小。同时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持股数量减少5.61%,重仓基金数量减少27只。这最终导致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对贵州茅台持股市值下降至283.72亿元,环比下降3.31%,排名从第2跌至第10。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股混基金重仓股显示,相较于上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抱团”程度明显上升,偏向大盘成长风格。 大幅加仓科技 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大幅加仓科技股,特别是AI方向。 来自国泰海通证券的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主动管理股混基金主动加仓比例TOP10股票分别为:工业富联、阿里巴巴-W、中际旭创、深南电路、寒武纪-U、生益科技、ST华通、亿纬锂能、东山精密、澜起科技。 上述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主动加仓比例前十的个股全部来自科技赛道,主要集中在:AI硬件与算力方向的工业富联、中际旭创、深南电路、寒武纪-U等;半导体的澜起科技;港股互联网的阿里巴巴-W。 其中,工业富联是三季度机构加仓最多个股,二季度末主动管理股混基金持股数量占比0.14%,三季度末升至1.74%,主动加仓大幅增长约1.4%。工业富联三季度股价大涨214.80%。 此外,阿里巴巴-W、中际旭创、深南电路、寒武纪-U等三季度环比主动加仓比例分别为0.96%、0.63%、0.37%、0.35%。 而天相投顾的数据则显示,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3大个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分别增加401.73亿元、369.30亿元、341.20亿元。它们均属于AI硬件与算力方向。 此外,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超100亿元的个股还有: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亿纬锂能、沪电股份、紫金矿业、腾讯控股、深南电路。它们大部分集中在科技方向。 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加仓路径清晰地表明,基金经理们正在集体押注人工智能(AI)产业浪潮,从硬件、算力到应用环节进行全面布局。 大幅减仓消费、银行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下降最多的个股主要集中在消费和银行板块。值得一提的是,不但持股数量大幅下降,同时基金持股市值也大幅下降。 截至三季度末,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持仓市值下降TOP10个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美团-W、格力电器、长江电力、比亚迪、江苏银行、泡泡玛特。 与消费相关的个股成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持有市值下降最多的方向,比如消费电子的小米集团、家电的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新消费的泡泡玛特等。 其中,小米集团三季度是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持仓市值下降最多的个股,下降108亿元,降幅约51%。 三季度小米集团遭遇“股价下跌+减仓”双重暴击:一边是股价下跌9.93%,一边是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减仓,持股数量环比下降45.90%。同时,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重仓持有小米集团的数量减少216只。 遭主动权益基金大幅减持的还有美的集团,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持有美的集团的市值下降约88.51亿元,降幅约31%,下降规模仅次于小米集团。 美的集团三季度股价仅微涨0.64%,而基金持股数量下降约32%,持有美的集团的基金数量由712只降至473只,减少约1/3。 值得一提的还有新消费龙头股泡泡玛特,它在三季度遭到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抛售,持股市值下降约47亿元,降幅31%。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三季度股价仅上涨0.08%,重仓持有泡泡玛特的基金数量从二季度末的264只降至三季度末的160只,基金重仓持股数量从6333.08万股降至4382.13万股,降幅约31%。 此外,银行也是主动权益基金减仓重灾区。招商银行、江苏银行三季度的股价分别下降8.25%、14.54%,均遭到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抛售,三季度持股数量分别下降43%、66%,持股市值则分别下降50%、71%。 业内分析,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遭遇了比较大的赎回冲击,其中持股市值下降较多的个股不少受到宏观经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外需下滑等因素影响。 【2025-10-30】 沪电股份:10月29日持仓该股ETF资金净流入706.50万元,3日累计净流入2068.2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ETF资金研究 据本站iFind,沪电股份10月29日ETF资金当日净流入706.50万元,3日累计净流入2068.24万元,5日累计净流入338.56万元,20日累计净流出1441.88万元,60日累计净流出1.99亿元。近日ETF资金流向一览统计周期净流入/流出(万元)当日706.53日累计2068.245日累计338.5620日累计-1441.8860日累计-19915.38从重仓该股的ETF资金数据来看,持仓占比最高的ETF为上证50增强ETF易方达(563090),持仓占比为4.01%,申购资金净流出5.11万元,持仓占比第二的ETF为长三角ETF(512650),持仓占比为3.38%,申购资金净流入0.00万元。从申购净流入资金排名数据来看,申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ETF为A500ETF基金(512050),持仓占比为0.45%,申购资金净流入285.75万元。申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ETF为深证100ETF(159901),持仓占比为1.26%,申购资金净流出94.09万元。重仓沪电股份的ETF申购资金流向ETF代码ETF名称持仓占比申购资金净流入/流出(万元)563090上证50增强ETF易方达4.01%-5.11512650长三角ETF3.38%0.005150505G通信ETF3.37%+185.561599945GETF3.35%-56.45159807科技ETF3.17%+19.24159909TMT50ETF2.95%-24.521598115G50ETF2.93%+10.93515580科技100ETF2.83%0.00515860科技ETF嘉实2.71%0.00159902中小100ETF2.59%-5.76 【2025-10-30】 沪电股份: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8.5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沪电股份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8.50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7.2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7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849612447.00905169147.002721171164.002025-10-28773509389.00562348051.002776727864.002025-10-27699780774.00586198928.002565566526.002025-10-24518377225.00361433628.002451984680.002025-10-23176380052.00224444616.002295041083.00融券方面,沪电股份10月29日融券偿还4000股,融券卖出1.5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9.0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2048.00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1190700.00317520.0020480040.002025-10-281768000.00352000.0019760000.002025-10-271061887.00565823.0017773043.002025-10-241016229.00774966.0016296219.002025-10-23769417.00857934.0014952564.00综上,沪电股份当前两融余额27.42亿元,较昨日下滑1.9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沪电股份-54836660.002741651204.002025-10-28沪电股份213148295.002796487864.002025-10-27沪电股份115058670.002583339569.002025-10-24沪电股份158287252.002468280899.002025-10-23沪电股份-48563955.00230999364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沪电股份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9日,2家机构更新沪电股份评级。开源证券发布关于沪电股份的评级研报。开源证券给予沪电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沪电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39.26亿元。中泰证券发布关于沪电股份的评级研报。中泰证券给予沪电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沪电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40.04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6家机构发布了沪电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84.40元,最低目标价为39.00元,平均为54.79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4.78亿元,最低为33.47亿元,均值为37.7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5.70%。其中,评级方面,19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3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29开源证券陈蓉芳买入3926000000.0000--2025-10-29中泰证券王芳买入4004000000.0000--2025-09-29华鑫证券何鹏程买入3723000000.0000--2025-09-02长城证券侯宾买入3669000000.0000--2025-09-01广发证券王亮买入3792000000.0000--2025-08-27浙商证券王凌涛买入3785000000.0000--2025-08-25财信证券袁鑫买入3347000000.0000--2025-08-25中国银河高峰推荐3731800000.0000--2025-08-25民生证券方竞推荐3741000000.0000--2025-08-25长江证券杨洋买入3812000000.0000--2025-08-25华安证券陈耀波买入4042000000.0000--2025-08-25东莞证券罗炜斌买入3766200000.0000--2025-08-24招商证券鄢凡强烈推荐3856000000.0000--2025-08-24华泰证券谢春生买入3826000000.000084.40002025-08-23平安证券杨钟推荐3607000000.0000--2025-08-22信达证券莫文宇买入4009000000.0000--2025-08-21东北证券李玖买入3798000000.0000--2025-07-27华金证券熊军增持3691000000.0000--2025-07-17中银证券苏凌瑶买入3629000000.0000--2025-07-14国盛证券宋嘉吉买入3684000000.0000--2025-07-12兴业证券姚康增持3775000000.0000--2025-07-11太平洋张世杰买入3770000000.0000--2025-07-10国投证券马良买入4478000000.000058.21002025-06-10国泰海通证券舒迪增持3634000000.000052.50002025-05-23中信证券徐涛买入3429000000.000039.00002025-05-09西南证券王谋买入3486730000.000039.82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9】 王崇三季报透视:增持科技股减持金融股,在管规模稳定56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基金小能手 截至2025年三季末,王崇在管规模合计56.02亿元。在持仓方面,王崇在管基金股票总持仓比例稳定在56.14%,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重点调整了科技和制造等行业配置,增持了新易盛、宁德时代和中际旭创等科技股,减持了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金融股。王崇表示,投资者不应过度担忧宏观环境,而应更关注企业基本面。 在管规模稳定在56亿元 目前,王崇在管的两只混合型基金分别为交银瑞丰混合(LOF)和交银新成长混合。截至三季末,上述产品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7.12亿元和48.90亿元。 基金净值增长分化明显 基金净值增长方面,两只产品年涨跌幅表现不一。过去一年,交银瑞丰混合(LOF)净值增长10.33%,交银新成长混合净值增长4.33%。从基金经理上任以来任期回报来看,截至2025年10月28日,交银瑞丰混合(LOF)累计增长23.47%,交银新成长混合累计增长292.00%。基金名称基金代码规模 (亿元)年涨跌幅 (%)任期回报 (%)交银瑞丰混合(LOF)5010877.1210.3323.47交银新成长混合51973648.904.33292.00 科技股获显著增持金融股遭减持 从增减持情况来看,王崇三季度大幅增持了新易盛、宁德时代和中际旭创等科技股,减持了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金融股。例如,新易盛增持2.13个百分点,宁德时代增持1.70个百分点;江苏银行减持5.73个百分点,杭州银行减持6.7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在期末前十大重仓股中,王崇共增持7只、新进3只,无减持。其中,新易盛增持幅度最大,净值占比较上期提升2.13个百分点;浪潮信息作为新进个股,净值占比达到3.87%。股票名称代码行业当前净值占比(%)较上期变化宁德时代300750.SZ制造6.54+1.70恺英网络002517.SZ科技4.48+0.89新易盛300502.SZ科技4.21+2.13浪潮信息000977.SZ科技3.87新进迈瑞医疗300760.SZ医疗3.76新进中际旭创300308.SZ科技3.30+2.00瑞丰新材300910.SZ周期2.96+0.67中天科技600522.SH科技2.69+0.24沪电股份002463.SZ科技2.68+0.83美的集团000333.SZ制造2.44新进东方电缆603606.SH制造2.39+1.14顺丰控股002352.SZ基建2.04-1.60益丰药房603939.SH医疗1.93新进德业股份605117.SH制造1.76新进歌尔股份002241.SZ科技1.71新进ST华通002602.SZ科技1.63新进分众传媒002027.SZ科技1.63新进睿创微纳688002.SH科技1.42+0.25燕京啤酒000729.SZ消费1.25-0.22杭州银行600926.SH金融0.65-6.77腾讯控股0700.HK科技0.65-0.19宁波银行002142.SZ金融0.63-5.42南京银行601009.SH金融0.54-5.20马应龙600993.SH医疗0.37新进江苏银行600919.SH金融0.36-5.73中国平安601318.SH金融0.26-1.62 专注企业长远经营质量 地产拖累效应减弱 谈及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王崇坦言:“当前市场对2025年的经济增长路径存在较大分歧,我们难以做出高度确定的预测。”他指出,从自下而上的视角看,部分行业的竞争格局持续优化,企业家的决策更趋理性,经营质量显著提升,利润率、周转率和自由现金流等指标向好,部分企业家的资本配置更加审慎,能平衡新业务投资与现有业务优化,回报股东意愿增强。王崇认为,地产行业下行的拖累效应正逐渐减弱,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开始发挥作用,投资者不应过度担忧宏观环境,而应更关注企业基本面。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最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回报能力,大致对应企业的ROE水平;历史出现的收益率低于ROE的现象不会持久。他表示,未来将专注挖掘具备优秀商业模式、强大竞争力和定价能力、广阔行业空间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这些企业能在巩固护城河的同时,为股东创造持续增长的远期自由现金流。希望在自己能力圈内精选并持有关键公司,分享其长远经营成果。 【2025-10-29】 机构评级|中泰证券给予沪电股份“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9日,中泰证券发布关于沪电股份的评级研报。中泰证券给予沪电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沪电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40.04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5家机构发布了沪电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84.40元,最低目标价为39.00元,平均为54.79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44.78亿元,最低为33.47亿元,均值为37.6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5.46%。其中,评级方面,18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3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29中泰证券王芳买入4004000000.0000--2025-09-29华鑫证券何鹏程买入3723000000.0000--2025-09-02长城证券侯宾买入3669000000.0000--2025-09-01广发证券王亮买入3792000000.0000--2025-08-27浙商证券王凌涛买入3785000000.0000--2025-08-25财信证券袁鑫买入3347000000.0000--2025-08-25中国银河高峰推荐3731800000.0000--2025-08-25民生证券方竞推荐3741000000.0000--2025-08-25长江证券杨洋买入3812000000.0000--2025-08-25华安证券陈耀波买入4042000000.0000--2025-08-25东莞证券罗炜斌买入3766200000.0000--2025-08-24招商证券鄢凡强烈推荐3856000000.0000--2025-08-24华泰证券谢春生买入3826000000.000084.40002025-08-23平安证券杨钟推荐3607000000.0000--2025-08-22信达证券莫文宇买入4009000000.0000--2025-08-21东北证券李玖买入3798000000.0000--2025-07-27华金证券熊军增持3691000000.0000--2025-07-17中银证券苏凌瑶买入3629000000.0000--2025-07-14国盛证券宋嘉吉买入3684000000.0000--2025-07-12兴业证券姚康增持3775000000.0000--2025-07-11太平洋张世杰买入3770000000.0000--2025-07-10国投证券马良买入4478000000.000058.21002025-06-10国泰海通证券舒迪增持3634000000.000052.50002025-05-23中信证券徐涛买入3429000000.000039.00002025-05-09西南证券王谋买入3486730000.000039.82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9】 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三季报透视:新易盛登顶重仓,增持科技股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基金小能手 据本站iFind报道,10月28日,李俊管理的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515050)发布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该基金近一年净值涨幅达91.10%,表现抢眼。 在持仓调整方面,基金三季度聚焦科技龙头优化,新易盛以11.89%占比跃居第一大重仓股。对比前一季度,基金大幅增持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及立讯精密,净值占比较上期分别提升4.46、4.10、3.58和0.36个百分点。同期,中兴通讯、兆易创新、歌尔股份遭遇减持,占比降幅为1.35、0.32和0.36个百分点。新进个股华工科技跻身前十,中航光电则退出十大持仓。 基金经理李俊在运作分析中指出,三季度全球经济环境挑战持续,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应对通胀担忧。国内经济转型显现韧性,新质生产力领域活力强劲,但有效需求不足需政策加力促消费。市场层面,风险资产性价比提升驱动上行,新兴产业动能突出。作为被动指数基金,主要采取复制标的指数策略,并确认多家券商为流动性服务商以确保平稳运行。5GETF最新十大重仓股序号股票简称股票代码持股数(万股)持仓市值(万元)占净值比例1新易盛300502313.26114582.3511.89%2中际旭创300308280.69113310.5111.75%3立讯精密0024751542.5499787.1610.35%4工业富联6011381254.0082776.558.59%5中兴通讯0000631017.3546431.784.82%6兆易创新603986209.6944727.924.64%7沪电股份002463425.0331226.953.24%8华工科技000988317.4629358.283.05%9歌尔股份002241771.6328936.043.00%10东山精密002384404.7728941.023.00% 【2025-10-29】 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布AI蓝图,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盘中飘红,澜起科技涨超3%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10月2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PCB概念涨幅居前。相关ETF中,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盘中一度0.30%,截至发稿回调下跌,成交额超6000万元;成分股中,澜起科技涨超3%,寒武纪-U、萤石网络、中科星图等个股跟涨。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且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消息面上,据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英伟达举办GTC大会,CEO黄仁勋展望AI产业,演讲涉猎广泛。会上,英伟达公布多项进展,包括芯片出货、产能扩张迅猛,与诺基亚等合作布局6G网络,展示NVQLink技术,推出BlueField-4,还宣布在自动驾驶、AI网络安全等多领域合作及新平台发布。 此外,PCB概念股生益电子昨日公告三季度业绩,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68.29亿元,同比增长114.79%;净利润为11.15亿元,同比增长497.61%。此前生益科技、沪电股份三季报也显示,Q3净利同比大增。 大同证券指出,AI需求持续强劲,在算力需求旺盛的带动下,AI算力硬件业绩有望继续高增长,整体来看,继续看好AI核心算力硬件及半导体自主可控受益产业链。 华金证券指出,持续看好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超级周期,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以及上游设备材料端,建议关注半导体全产业链。 【2025-10-29】 沪电股份:10月28日持仓该股ETF资金净流入1333.97万元,3日累计净流入122.3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ETF资金研究 据本站iFind,沪电股份10月28日ETF资金当日净流入1333.97万元,3日累计净流入122.32万元,5日累计净流出1633.19万元,20日累计净流出2735.07万元,60日累计净流出2.33亿元。近日ETF资金流向一览统计周期净流入/流出(万元)当日1333.973日累计122.325日累计-1633.1920日累计-2735.0760日累计-23282.33从重仓该股的ETF资金数据来看,持仓占比最高的ETF为上证50增强ETF易方达(563090),持仓占比为3.88%,申购资金净流入19.43万元,持仓占比第二的ETF为5G通信ETF(515050),持仓占比为3.28%,申购资金净流入118.67万元。从申购净流入资金排名数据来看,申购资金净流入最多的ETF为沪深300ETF(510300),持仓占比为0.36%,申购资金净流入533.03万元。申购资金净流出最多的ETF为5GETF(159994),持仓占比为3.26%,申购资金净流出120.50万元。重仓沪电股份的ETF申购资金流向ETF代码ETF名称持仓占比申购资金净流入/流出(万元)563090上证50增强ETF易方达3.88%+19.435150505G通信ETF3.28%+118.67512650长三角ETF3.26%0.001599945GETF3.26%-120.50159807科技ETF3.09%-65.011598115G50ETF2.85%0.00159909TMT50ETF2.85%-23.39515580科技100ETF2.74%-20.73515860科技ETF嘉实2.63%-4.64159902中小100ETF2.50%-10.95 【2025-10-29】 沪电股份: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7.7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沪电股份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7.74亿元,当前融资余额27.7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8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773509389.00562348051.002776727864.002025-10-27699780774.00586198928.002565566526.002025-10-24518377225.00361433628.002451984680.002025-10-23176380052.00224444616.002295041083.002025-10-22288220038.00216316162.002343105647.00融券方面,沪电股份10月28日融券偿还4400股,融券卖出2.2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6.8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1976.00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1768000.00352000.0019760000.002025-10-271061887.00565823.0017773043.002025-10-241016229.00774966.0016296219.002025-10-23769417.00857934.0014952564.002025-10-221895645.00972305.0015451955.00综上,沪电股份当前两融余额27.96亿元,较昨日上升8.2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沪电股份213148295.002796487864.002025-10-27沪电股份115058670.002583339569.002025-10-24沪电股份158287252.002468280899.002025-10-23沪电股份-48563955.002309993647.002025-10-22沪电股份72806446.00235855760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重要公告速递:沪电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03%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业绩>>> 赣锋锂业:第三季度净利润5.57亿元 同比增长364.02%; 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净利润118.81亿元 同比增长56.34%; 蓝思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17亿元 同比增长12.62%; 兆易创新:第三季度净利润5.08亿元 同比增长61.13%; 沪电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27.18亿元 同比增长47.03%; 中兴通讯:第三季度净利润2.64亿元 同比下降87.84%;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1463.17%; 光线传媒:第三季度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长993.71%; 华钰矿业: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315.3%; 华胜天成:第三季度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563.58%; 吉比特:第三季度净利润为5.69亿元,同比增长307.7% 拟10派60元; 浙海德曼:第三季度净利润2282.25万元,同比增长257.82%; 鸣志电器: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288.35万元,同比增长215.97%; 宁波华翔:第三季度净利润4.62亿元 同比增长149.27%; 骄成超声: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598.9万元,同比增长136.81%拟10派2元; 生益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131.18%; 巨人网络: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增长81.19%; 中科创达:前三季度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50.72%; 金钼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为9.04亿元,同比增长31.42%; 华电国际:前三季度净利润64.37亿元,同比增长15.87%; 圆通速递: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0.46亿元,同比增长10.97%; 杭齿前进: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998.15万元,同比增长7.26%; 中微半导: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581.85万元,同比下降3.66%; 爱美客:第三季度净利润3.04亿元 同比下降34.61%; 生产经营>>> 赛象科技:签署5.33亿元空客天津运输工装夹具合同。 奥来德:子公司中标厦门天马显示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 光启技术:子公司签订合计2.15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陕西能源:控股子公司拟69.97亿元投资陕西永陇矿区丈八煤矿项目。 富临精工:子公司拟40亿元投建年产3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 仁信新材:拟38亿元投建聚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赛维时代:拟不超过11亿元投建全球创新与数字化运营中心项目。 川发龙蟒:全资子公司拟合作建设17.5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 股权变动>>> 中远海能:拟约5.98亿元收购上海液化气100%股权。 吉鑫科技:拟2.39亿元购买江苏新能轴承制造有限公司57.4531%股权。 日联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SSTI控制权。 减持>>> 双杰电气:股东袁学恩拟减持不超过3.11%股份。 精达股份:股东李光荣及特华投资拟合计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增持&回购>>> 海大集团:拟10亿元至1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超达装备:拟2500万元至5000万元回购股票。 力源信息:拟2000万元至3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 豪迈科技: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33.11万股。 公告澄清>>> 4连板达华智能:公司暂无量子科技相关业务。 其他>>> *ST正平:公司股票自10月29日开市起停牌核查。 景旺电子: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上纬新材:智元恒岳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公司股票停牌一日。 德龙汇能: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将发生变更股票复牌。 【2025-10-29】 重视!这个产业将迎接爆发期的下半场 【出处】金投网 在全球AI科技产业加速迭代的浪潮中,PCB(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工业之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AI服务器需求的持续爆发与传统领域需求的超预期复苏,共同推动板块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01 需求端双轮驱动 PCB行业的需求韧性,源于“新兴赛道爆发+传统领域回暖”的双轮驱动格局。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每一次核心技术变革都会重构PCB的需求结构,而当前AI技术的突破,正推动行业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阶段。 AI服务器对PCB的需求已经从“概念”到“实绩”,打开行业增长天花板。 AI技术的落地,首当其冲拉动服务器领域的PCB需求。从产业调研得知,2025年英伟达GB 200/300 NVL72出货量预计达预期水平,2026年Blackwell&Rubin系列出货量有望突破5-6万台。这一趋势直接带动AI服务器PCB需求的爆发,其核心逻辑在于“单机PCB含量提升”与“服务器出货量增长”的双重叠加。 从产品结构来看,AI服务器对PCB的技术要求远超传统服务器,高多层板(HLC)、高密度互联板(HDI)成为核心需求。以英伟达Rubin平台为例,其全新的中板(Midplane)设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落地,背板(Backplane)设计也计划于2027年下半年应用于Rubin Ultra,这两项创新将显著提升单机PCB价值量。 据UBS(瑞银)测算,AI服务器PCB的单机含量较传统服务器提升5-10倍,远超4G向5G升级时2-3倍的增幅,直接推动服务器PCB市场规模进入“快车道”。 同时,AI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也为中国PCB企业带来增量机遇。随着国内企业推出自主AI芯片与集群方案,本土AI服务器供应链加速成型,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具备高端PCB生产能力的企业,已进入国内头部AI客户的供应商体系,未来订单确定性较强。 另外,传统PCB需求超预期复苏也筑牢PCB产业的基本盘。 尽管AI是行业增长的核心亮点,但传统领域的需求复苏同样不可忽视。智能手机、PC、通用服务器等传统应用场景,仍贡献PCB企业70-80%的营收,其需求改善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垫”。 具体来看,智能手机领域受益于iPhone17系列出货量超预期及2026年折叠屏iPhone的推出,市场已经将2025/2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上调至12.6亿/12.7亿部,同比分别增长3%/1%。PC领域则受Windows10系统终止支持的替换周期推动,商用PC需求持续回暖,2025/26年全球PC出货量增速预计提升至4%以上。 通用服务器的需求韧性更为突出。一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器替换周期缩短;另一方面,AI驱动的非GPU工作负载(如数据存储、边缘计算)拉动通用服务器需求,2025/26年全球通用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8.6%/8.0%,其中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通用服务器出货量增速更高达17.8%/9.8%。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非AI服务器,其CPU平台切换也带动PCB含量价值增长约100%,成为传统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02 PCB产业链细分赛道分析 PCB产业链的价值分布呈现“上游集中”特征,基板(Substrate)与覆铜板(CCL)作为核心原材料,不仅技术壁垒高,且直接受益于AI需求爆发,成为当前行业最具确定性的细分赛道。 基板:BT基板供需紧张延续,ABF基板国产化加速 基板是PCB的核心组件,分为BT基板与ABF基板两类,前者主要应用于存储芯片,后者则用于高端逻辑芯片(如CPU、GPU)。 从BT基板来看,2025年以来,存储芯片需求的持续复苏与T-glass(基板关键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共同推动BT基板产能利用率飙升。深南电路等企业的BT基板产线自2025年二季度起满负荷运行,部分产品订单能见度已延伸至2026年初。 价格方面,部分厂商今年以来已将BT基板ASP上调30%,年底前仍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ABF基板则是PCB产业链国产化的“关键战场”。长期来看,全球ABF基板市场被日本Ibiden、Shinko等企业垄断,国内企业仍处于突破阶段。但随着自主AI芯片与HBM(高带宽内存)方案的推出,ABF基板国产化进程加速,未来有望凭借成本优势与本地化服务抢占市场份额。ABF基板的国产化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将打开中国PCB企业进入高端芯片供应链的通道,长期增长空间显著。 CCL:高端产品供需失衡,传统产品温和提价 覆铜板(CCL)是PCB的基础原材料,其需求与价格走势直接反映PCB行业的景气度。当前CCL行业呈现“高端紧、传统稳”的格局,高speed CCL(高速覆铜板)成为最具爆发力的细分领域。 高speed CCL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与交换机,其需求爆发源于两方面:一是AI服务器向下一代平台升级,需要更高性能的CCL(如M8/M9级别),这类产品采用低介电常数(low dk)玻璃纤维与HVLP4/5级铜箔,成本较传统CCL高3-5倍;二是关键原材料(如PPO树脂、PTFE树脂)供应有限,导致高speed CCL产能紧张。 据UBS(瑞银)预计,2025年下半年高speed CCL ASP仍将上涨10-15%,且供需紧张格局将持续至2026年。 传统CCL的价格走势则相对温和。受铜、树脂等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2025年底传统CCL可能迎来一轮提价,但涨幅预计低于2020-2021年的5G周期与疫情时期。传统CCL的提价更多是“成本传导”而非“需求拉动”,因此对企业盈利的提振作用有限,但仍将改善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03 产业链公司梳理 沪电股份:中北美客户全覆盖。 深南电路:北美主要客户谷歌,以及光模块最主要pcb供应商。 胜宏科技:公司在英伟达的创新卡位,产能扩张的激进性和客户拓展趋势依然强劲。 生益电子:因AWS贡献增量订单大,第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 生益科技:因CCL提价以及打样研发费用提高,业绩确定性强。 大族数控: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主要体现pcb环节景气度先后问题,设备先行。 鼎泰高科:Q布(硬、加工难度高)给pcb带来的工艺问题,钻针作为耗材,带来明确增量。 中材科技:预计在明年PCB景气持续在其业绩中兑现。 从估值来看,当前PCB板块的估值已反映行业上行周期预期。截至2025年10月28日,本站PCB指数今年以来上涨70%,12个月动态PE约42倍,处于2019-21年5G周期30-50倍估值区间的中上轨。 但与5G周期相比,AI驱动的本轮周期增长弹性更大——据UBS预计,2024-27年覆盖企业的净利润CAGR将达42%,远超5G周期24%的水平,因此当前估值仍具备合理性。 04 结论 综合来看,中国PCB行业正处于“AI驱动的新一轮上行周期”,产业链上游的substrate与CCL赛道,以及具备AI服务器供应链资质的龙头企业,将是本轮周期的核心受益者。 在科技产业变革的浪潮中,PCB行业依然值得重点关注。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当前仍是布局产业链优质标的的窗口期,而企业的技术壁垒、客户结构与产能布局,将是决定其能否在新一轮周期中胜出的关键。 【2025-10-29】 宁德时代重回头号重仓股宝座 公募三季度“独宠”科技主线 【出处】中国证券报 10月28日,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出炉,分别是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 与2025年二季度末相比,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成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美的集团、小米集团-W则退出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宁德时代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根据天相投顾提供的数据,宁德时代重回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宝座,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达758.81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腾讯控股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二季度末,腾讯控股仍位列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三季度末,腾讯控股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公募基金持有腾讯控股市值达699.38亿元。 位列公募基金第三到第十大重仓股的分别是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上述个股市值均超280亿元。 与2025年二季度末相比,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成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美的集团、小米集团-W则退出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从增持的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是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分别增持401.74亿元和369.30亿元,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股票。另外,公募基金增持工业富联的市值超过300亿元;增持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的市值均超过200亿元。公募基金增持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等芯片和消费电子个股的市值也均超过120亿元。 从减持的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减持市值最多的是小米集团-W,减持108.34亿元;公募基金减持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的市值均超过70亿元。美团-W、格力电器、长江电力、比亚迪等个股也被公募基金减持较多。 公募“擒牛”有方 三季度,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公募基金三季度增持的方向也聚焦这一领域,增持的前十大个股中,大多是科技股,尤其是光模块等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细分领域。 中际旭创三季度股价涨幅超170%,新易盛三季度股价涨幅超180%,工业富联三季度股价涨幅超210%,这三家公司是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三只个股。另外,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沪电股份等主营业务与AI相关的公司也位列公募基金三季度增持市值前十的个股榜单中。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等公司在二季度时就位列公募基金增持市值前十的个股榜单中。 多只前三季度业绩名列前茅的基金重仓了上述个股。永赢科技智选A是今年前三季度回报率最高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第一大和第二大重仓股分别是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9.76%、9.48%,几乎顶格持有。此外,该基金还重仓沪电股份等科技股。中欧数字经济A、恒越优势精选等基金前三季度回报率较高,也重仓了新易盛、中际旭创、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沪电股份等科技股。 多只白马龙头股则在三季度被公募基金大幅减持,小米集团-W是公募基金三季度减持最多的个股,两只家电龙头股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两只银行股招商银行和江苏银行,以及美团-W、顺丰控股、比亚迪等被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减持。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得到公募基金较多增持的泡泡玛特,在三季度则被公募基金大手笔减持。 对科技股既乐观又谨慎 易方达基金的基金经理张坤表示,三季度他管理的基金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了医药、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银华基金的基金经理李晓星认为,整体市场依然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在不少板块依然可以找到一些价值低估、拥有绝对收益空间的股票。从相对的长周期来看,随着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和宏观经济的逐步上行,一些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消费股可能也会迎来表现时刻。同时,一些有股息保护的、资产负债表较好的公司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在未来也将给投资者带来绝对回报。 张坤表示,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的沃土,而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如果企业依然满足投资标准,则会充分理解“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和收益分布的不均匀性。企业经营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内在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内在价值终将投射到市值的增长中。 对于公募基金大举增持科技股,李晓星表示,AI仍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线。国产算力需求端旺盛,供应链瓶颈在逐步解决,展望明年高增长可期。重点关注AI硬件创新带来的消费电子相关投资机会。全球范围内,AI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互联网厂商加大AI方面的资本开支,同时业绩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AI带动的收入利润占比将逐渐提升,目前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港股科技巨头可能是产业趋势和基本面趋势共振的方向。在半导体领域,继续看好国内先进制程突破带动的先进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国产算力芯片的投资机会。 兴证全球基金的基金经理谢治宇表示,以光模块和PCB为代表的海外算力板块继续成为驱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伴随估值定价开始向2026年的业绩进行切换,部分投资者对于行业长期景气度产生疑虑,主要理由是尚未在终端应用领域看到AI模型的广泛渗透。除此以外,技术路线的迭代也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无论是模型侧各家大厂对于效率的不同追求,还是硬件侧集约化要求对于供应链的挑战,都会影响到相关公司长期的内在价值。面对新一轮大的技术浪潮以及科技股投资,需要同时保持乐观和谨慎心态。 【2025-10-30】 公募最新前十大重仓股亮相 宁德时代重返榜首 【出处】证券时报 10月28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揭晓,反映出基金经理三季度的布局动向。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超越腾讯控股,重返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中际旭创和工业富联新晋前十大,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七,而美的集团与小米集团退出前十。 分行业看,新能源汽车、AI、互联网、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板块的龙头股获得基金较多增持,成为三季度最鲜明的配置主线。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阿里巴巴、宁德时代,位列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前五的重仓股。 宁德时代重返榜首 三季报显示,在AI与能源革命的双轮驱动下,公募基金的布局方向已清晰指向那些代表未来生产力的关键领域。而传统行业的退守,则进一步凸显经济转型中的资本偏好。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纳入统计的5371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含港股)分别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它们主要分布于新能源、消费、AI、互联网等方向。 和今年二季度末相比,宁德时代在三季度末取代腾讯控股,重回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的位置,持有该股的基金个数达1408只,持股数为1.89亿股,持仓市值达758.81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了238.52亿元。其股价在三季度累计上涨59.96%,成为推动公募基金增持和持仓市值攀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腾讯控股则回落至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持有基金数为1077只,持仓市值达699.38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了107.88亿元。 同期,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位列第四大重仓股、第七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分别达558.13亿元、363.43亿元。美的集团和小米集团则退出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之列。 新能源、AI、有色金属获增持 如果说重仓股是基金的“基本盘”,那么调仓动向则揭示了未来的“进攻方向”。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增持方向,分布于新能源汽车、AI、互联网、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赛道的龙头公司。 具体来看,中际旭创成为最受青睐的标的,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合计增持该股401.74亿元,持仓总市值达558.13亿元,重仓基金数量也由二季度末的392只猛增至746只。新易盛、工业富联紧随其后,三季度分别被公募基金增持369.30亿元、341.20亿元。 除上述公司外,阿里巴巴、宁德时代、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亿纬锂能、沪电股份、紫金矿业、腾讯控股、深南电路等10只股票,在三季度获公募基金超百亿元增持。 在三季度公募基金新增前50大重仓股中,光库科技、江西铜业股份、中船特气、中创新航、云意电气位列前五,进一步印证了资源品、硬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的布局趋势。 家电银行遭减持 资金流出防御板块 在资金流入科技与新能源等板块的同时,三季度表现平淡的家电、银行等板块,成为了公募基金减持的重点。小米集团、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美团、格力电器、长江电力、比亚迪、江苏银行、泡泡玛特,成为了公募基金三季度减持力度最大的十只个股。 其中,小米集团被公募基金减持的市值达108.34亿元,是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减持最多的个股,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也分别被减持88.51亿元、75.68亿元、74.80亿元。 此外,从三季度公募基金剔除前50大重仓股名单看,三诺生物、孩子王、云顶新耀、ST诺泰、宝明科技、安利股份、中广核新能源等个股位居前列。 【2025-10-29】 基金经理“同题异做”科技赛道 AI算力投资图谱现分歧 【出处】证券时报 今年,AI算力板块迎来盛宴,为重仓基金创造了惊人回报。然而,股价历经狂飙后,基金经理们站上了选择的“分水岭”,投资策略正悄然分化。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发现,尽管多位绩优基金经理依旧重仓AI算力产业链,但在具体细分赛道的选择上已现“左右互搏”:有基金经理减持涨幅巨大的光模块,转而增持PCB,也有基金经理选择坚守,还有人已将仓位分向了AI应用和机器人领域,一场关于AI投资下一程的路线之争已然展开。 算力板块内部现分歧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三季度,多位知名科技基金经理仍然重仓AI算力产业链,但在调仓方向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比如,10月28日,财通基金披露了旗下知名基金经理金梓才在管基金三季报。以其管理规模最大的财通成长优选为例,在今年三季度,该基金大幅加仓了深南电路、生益科技、沪电股份等以PCB为代表的海外算力产业链,相对应则减持了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其中天孚通信已经被调出前十大重仓股。 在调仓后,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工业富联、深南电路、生益科技、沪电股份、中际旭创。 今年以约150%收益率排名第二的中欧数字经济调仓幅度更大,该基金在三季度整体减持了光模块和PCB,将胜宏科技调出前十大重仓股,还下调了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沪电股份的仓位,基金经理选择加仓了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AI应用概念股,以及三花智控等机器人概念股。 中欧数字经济的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三季报中表示,持仓主要进行四方面的调整:一是小幅减仓AI基础设施,长期增长逻辑依然稳固,前期积累涨幅较大,保持谨慎乐观;二是增配智能机器人,因为海外头部企业量产逐渐落地;三是优化AI应用组合,从B端应用公司更多转向C端互联网平台公司;四是增配端侧AI,端侧陆续落地AI功能,催生新一轮硬件换机潮和软件生态创新。 但相较而言,以超200%收益率暂时位列今年业绩第一的永赢科技智选,却仍然选择重仓光模块。三季报显示,该基金虽然加仓了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生益科技,但前三大重仓股仍然是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三大光模块龙头。 AI基础设施仍是投资共识 虽然基金经理三季度在板块选择上出现调整和分歧,但他们仍然长期看好以算力为代表的AI基础设施方向。 三季报显示,财通成长优选提高了持股集中度,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从二季度末的83.2%,提高到了91.6%,上述的前五大重仓股全为顶额配置。 金梓才在三季报中表示,站在2025年三季度当下,海外AI的增长确定性比之前更高,增长的斜率也有所提升,且预期2026年和2027年海外算力需求的增长可能更快,海外算力板块的基本面依旧强劲。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认为A股市场低估了海外算力整个板块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成长空间,大部分A股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算力在这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性,继而在估值上较为保守。我们认为视频推理的加入带动算力需求,目前算力的需求增长可能仅仅是刚开始,或可预见未来推理端算力需求的广阔增长空间。”金梓才指出。 永赢科技智选的基金经理任桀认为,全球云计算产业仍然值得重点关注。最近几个月,AI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从订阅到按量),而token(词元)数保持100%的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意味着AI模型的价值模型(token×单价-成本)的明显优化。相比2023—2025年大厂基于现金流投资,新云厂商掀起的举债投资、芯片与模型厂商的相互投资,可能会将全球AI算力投资推向更高水位。 高估值下需要“冷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肯定AI算力产业长期价值的同时,这些绩优基金经理也并未“一味唱多”,而是在季报中不约而同地提示了当前阶段的投资风险,尤其是板块在经历大幅上涨后的高估值和潜在波动。 任桀表示,虽然云计算行业长期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近几个季度也已有不错的表现,但不要用过去的业绩去预测未来,任何风险资产都不是只涨不跌,要当心估值扩张周期后的均值回归。 冯炉丹也表示,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上涨,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间,部分热门概念股的估值甚至包含了对未来多年高速成长的乐观预期。当前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机遇在于AI技术正处于加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的黎明期,产业天花板极高。但风险在于,高估值意味着对业绩兑现的要求更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流动性及宏观因素变化的冲击,板块波动性会显著加大。 “我们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将AI板块作为整体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力求在享受AI行业成长红利的同时,通过在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间的分散配置,平滑投资组合的收益波动。”冯炉丹表示。 【2025-10-29】 “翻倍基”基金经理集体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出处】证券日报 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一批业绩表现亮眼的“翻倍基”最新持仓和投资策略开始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全市场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100%的基金产品已达60只,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以223.81%的净值增长率暂居榜首,中欧数字经济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等产品净值增长率也超过140%。 从已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这些绩优基金多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并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云计算等细分方向上保持了较高的配置集中度。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正进入商业化加速阶段,他们持续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作为今年以来表现最为突出的产品,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在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对光通信(CPO)、印刷电路板(PCB)等云计算产业链的高仓位布局。该产品基金经理任桀分析称:“最近几个月,AI(人工智能)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而Token(令牌)数量保持100%的季度环比增长,算力投入保持10%—20%的季度环比增长,这意味着AI模型的价值模型明显优化。” 具体来看,永赢科技智选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部集中于通信和电子行业,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以及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电子企业,显示对算力产业链坚定看好的判断。 除聚焦A股科技主线的产品外,部分基金通过差异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作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重点配置港股市场。截至10月28日,该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达123.37%,在“翻倍基”中表现突出。 从投资类型看,业绩领先的产品多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显示主动管理在捕捉结构性机会中的优势。其中,红土创新新兴产业、交银优择回报A等灵活配置型产品,通过灵活的仓位调整,在保持高收益的同时也展现出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 对于后市,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科技成长板块仍具备投资机会。任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模型和算力架构的深度匹配,计算、通信、存储的配置方案变得丰富,将带来更多产业链机会。而对于CPO和PCB行业,2027年有望成为新技术交汇的大年,CPO、OCS(光学电路交换)、Scale-up(纵向扩展)的光方案等技术有望进入落地期。 中欧数字经济A的亮眼业绩表现同样源于对AI产业链的深度布局。该产品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三季报中表示,基金持续聚焦AI基础设施、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AI应用、端侧AI及国产AI产业链等五大核心投资方向,并维持较高仓位运作。 随着三季报的持续披露,这些“翻倍基”的最新调仓路径与后市策略将更加清晰。华北地区某公募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尽管部分板块估值已不便宜,但在产业趋势明确的背景下,科技成长板块仍可能是四季度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 【2025-10-29】 公募最新前十大重仓股亮相 宁德时代重返榜首 【出处】证券时报 10月28日,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揭晓,反映出基金经理三季度的布局动向。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超越腾讯控股,重返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中际旭创和工业富联新晋前十大,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七,而美的集团与小米集团退出前十。 分行业看,新能源汽车、AI、互联网、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板块的龙头股获得基金较多增持,成为三季度最鲜明的配置主线。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阿里巴巴、宁德时代,位列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前五的重仓股。 宁德时代重返榜首 三季报显示,在AI与能源革命的双轮驱动下,公募基金的布局方向已清晰指向那些代表未来生产力的关键领域。而传统行业的退守,则进一步凸显经济转型中的资本偏好。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纳入统计的5371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含港股)分别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它们主要分布于新能源、消费、AI、互联网等方向。 和今年二季度末相比,宁德时代在三季度末取代腾讯控股,重回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的位置,持有该股的基金个数达1408只,持股数为1.89亿股,持仓市值达758.81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了238.52亿元。其股价在三季度累计上涨59.96%,成为推动公募基金增持和持仓市值攀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腾讯控股则回落至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持有基金数为1077只,持仓市值达699.38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了107.88亿元。 同期,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位列第四大重仓股、第七大重仓股,持仓市值分别达558.13亿元、363.43亿元。美的集团和小米集团则退出公募前十大重仓股之列。 新能源、AI、有色金属获增持 如果说重仓股是基金的“基本盘”,那么调仓动向则揭示了未来的“进攻方向”。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增持方向,分布于新能源汽车、AI、互联网、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赛道的龙头公司。 具体来看,中际旭创成为最受青睐的标的,三季度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合计增持该股401.74亿元,持仓总市值达558.13亿元,重仓基金数量也由二季度末的392只猛增至746只。新易盛、工业富联紧随其后,三季度分别被公募基金增持369.30亿元、341.20亿元。 除上述公司外,阿里巴巴、宁德时代、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亿纬锂能、沪电股份、紫金矿业、腾讯控股、深南电路等10只股票,在三季度获公募基金超百亿元增持。 在三季度公募基金新增前50大重仓股中,光库科技、江西铜业股份、中船特气、中创新航、云意电气位列前五,进一步印证了资源品、硬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的布局趋势。 家电银行遭减持 资金流出防御板块 在资金流入科技与新能源等板块的同时,三季度表现平淡的家电、银行等板块,成为了公募基金减持的重点。小米集团、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美团、格力电器、长江电力、比亚迪、江苏银行、泡泡玛特,成为了公募基金三季度减持力度最大的十只个股。 其中,小米集团被公募基金减持的市值达108.34亿元,是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减持最多的个股,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也分别被减持88.51亿元、75.68亿元、74.80亿元。 此外,从三季度公募基金剔除前50大重仓股名单看,三诺生物、孩子王、云顶新耀、ST诺泰、宝明科技、安利股份、中广核新能源等个股位居前列。 【2025-10-29】 股东追踪|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新进沪电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沪电股份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新进,1位股东退出,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5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本期持有130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8%。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嘉实沪深300ETF上期持有108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6%。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3.98%至1.406亿股;易方达上证50增强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20.66%至1760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WUS GROUP HOLDINGS CO., LTD.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07%至2.167亿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31%至2300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17%至1657万股;华夏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42%至1237万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0.82%至1158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BIGGERING (BVI) HOLDINGS CO., LTD.3.718亿股19.34%不变流通A股WUS GROUP HOLDINGS CO., LTD.2.167亿股11.27%-2.07%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406亿股7.31%13.98%流通A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300万股1.2%-4.31%流通A股HAPPY UNION INVESTMENT LIMITED1981万股1.03%不变流通A股易方达上证50增强A1760万股0.92%20.66%流通A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1657万股0.86%-3.17%流通A股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A1300万股0.68%新进流通A股华夏沪深300ETF1237万股0.64%-1.42%流通A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1158万股0.6%-10.82%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8】 茅台罕见跌出前五!最新基金重仓股出炉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若晖 【导读】主动权益基金三季报重仓股大曝光,贵州茅台罕见跌出前五 三季度,A股市场经历一波淋漓尽致的牛市行情,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积极调仓换股,把握结构性行情。 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主动权益基金三季度重仓股出现罕见“大换血”,宁德时代取代腾讯控股,重返主动权益基金头号重仓股“宝座”。 受白酒板块表现长期低迷影响,贵州茅台从二季度末的第三大重仓股跌为第十大重仓股,勉强保住十大重仓股位置,这也是近年来贵州茅台在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序列中排名最靠后的一个季度。 三季度,科技股表现抢眼,多只科技股跻身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光模块板块“易中天”三大龙头股中的新易盛、中际旭创更是进入前五大重仓股之列。 前五十大重仓股“大洗牌” 贵州茅台罕见跌出前五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披露,主动权益基金最新重仓股也随之出炉。与以往腾讯控股、 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牢牢占据前三大重仓股宝座不同,今年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座次出现“大洗牌”。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纳入统计的5278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为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 宁德时代取代腾讯控股,重返主动权益基金头号重仓股宝座。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对宁德时代的持股数量为1.89亿股,环比减少8.53%;重仓持有宁德时代的基金数量为1408只,相比上一季度增加258只;受益于股价上涨,基金持股市值增长至758.81亿元,环比猛增45.78%。 受股价表现疲软、公募基金减持影响,贵州茅台罕见跌出主动权益基金前五大重仓股名单。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共有573只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相比二季度减少27只。公募基金对贵州茅台的持股数量为1964.84万股,环比减少5.61%;基金持股市值为283.72亿元,环比减少3.3%。 多只科技股强势跻身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行列,相比二季度末,光模块“易中天”三巨头中的新易盛、中际旭创排名大幅上升,进入主动权益基金前五大重仓股之列;工业富联、寒武纪、沪电股份、兆易创新、亿纬锂能、阳光电源、东山精密新进前二十大重仓股名单。 同时,海大集团、泡泡玛特、胜宏科技、五粮液、小米集团-W、信达生物、招商银行跌出前二十大重仓股之列。 主动权益基金连续两个季度 大举加仓中际旭创、新易盛 今年三季度,资本市场持续演绎科技股行情,背后也有主动权益基金增持的助力,多只大牛股出现在主动权益基金增持前五十名榜单中。 其中,光模块板块中的中际旭创、新易盛,自今年二季度起,连续两个季度位居主动权益基金增持榜第一和第二名。 主动权益基金重仓中际旭创的数量从二季度末的392只猛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746只,增幅超过90%;基金持股数量从1.07亿股增至1.38亿股,增幅超过28%;中际旭创三季度股价大涨176.76%,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从156.39亿元猛增至558.13亿元。 主动权益基金增持新易盛的力度也同样明显,截至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有1.53亿股新易盛,重仓持有该股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多达765只,与二季度末相比分别增长1.73%、67.03%。 作为A股光模块板块中的“领头羊”,新易盛三季度股价飙升187.96%,主动权益基金重仓市值从191.40亿元增长至560.70亿元。 在主动权益基金增持前十名榜单中,信息技术板块中的工业富联、立讯精密,互联网板块中的阿里巴巴,半导体板块中的寒武纪、中芯国际,新能源板块中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PCB板块中的沪电股份均位列其中。 消费、银行、电力等板块遭减持 大举加仓科技板块的同时,消费板块及传统红利类个股遭到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减持。 小米集团三季度股价表现疲弱,成为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减持力度最大的个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重仓持有小米集团的数量为145只,相比二季度末减少216只;基金持股数量为2.09亿股,环比下降45.90%。 受三季度家电行业外销下滑、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美的集团三季度股价仅微涨0.64%,主动权益基金减持美的集团市值超过88亿元,减持力度仅次于小米集团。 二季度受到主动权益基金集体追捧,股价单季度大涨超70%的新消费龙头股——泡泡玛特在三季度遭到主动权益基金抛售。数据显示,重仓持有泡泡玛特的基金数量从二季度末的264只降至三季度末的160只,基金重仓持股数量从6333.08万股降至4382.13万股。泡泡玛特位列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减持榜第十位。 除此之外,银行板块中的招商银行、江苏银行以及电力板块中的长江电力等红利股,也遭到主动权益基金不同程度的抛售。 【2025-10-28】 公募十大重仓股出炉!这些股票被增持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万宇 10月28日,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最新前十大重仓股出炉,分别是宁德时代、腾讯控股、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 与2025年二季度末相比,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成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美的集团、小米集团-W退出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宁德时代重回公募第一大重仓股 根据天相投顾提供的数据,宁德时代重回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公募基金持有市值为758.81亿元。 2025年一季度末,腾讯控股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二季度末,腾讯控股继续位列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三季度末,腾讯控股成为公募基金第二大重仓股,公募基金持有腾讯控股市值为699.38亿元。 位列公募基金第三到第十大重仓股的分别是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立讯精密、工业富联、紫金矿业、中芯国际、贵州茅台。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上述个股市值均超280亿元。 与2025年二季度末相比,中际旭创、工业富联新进成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美的集团、小米集团-W退出前十大重仓股行列。 从增持情况看,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是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分别增持401.74亿元和369.30亿元,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股票。另外,公募基金增持工业富联的市值超过300亿元;增持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的市值均超过200亿元。公募基金增持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等芯片和消费电子个股的市值也均超过120亿元。 从减持情况看,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减持市值最多的是小米集团-W,减持108.34亿元;公募基金减持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的市值均超过70亿元。美团-W、格力电器、长江电力、比亚迪等个股也被公募基金减持较多。 公募“擒牛”有方 三季度,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公募基金三季度增持的方向也聚焦这一领域,增持的前十大个股中,大多是科技股,尤其是光模块等与人工智能(AI)相关的细分领域。 中际旭创三季度股价涨超170%,新易盛三季度股价涨幅超180%,工业富联三季度股价涨幅超210%,这是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三只个股。另外,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沪电股份等主营业务与AI相关的公司,也位列公募基金三季度增持市值前十的个股名单中。其中,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等公司在二季度时就位列公募基金增持市值前十的个股名单中。 多只前三季度业绩名列前茅的基金重仓了上述个股。永赢科技智选A是今年前三季度收益率最高的基金,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的第一大和第二大重仓股分别是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9.76%、9.48%,几乎顶格持有。此外,该基金还重仓沪电股份等科技股。中欧数字经济A、恒越优势精选等基金前三季度收益率较高,也重仓了新易盛、中际旭创、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沪电股份等科技股。 多只白马龙头股在三季度被公募基金大幅减持,小米集团-W是公募基金三季度减持最多的个股,两只家电龙头股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两只银行股招商银行和江苏银行,以及美团-W、顺丰控股、比亚迪等被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减持。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季度得到公募基金较多增持的泡泡玛特,在三季度被公募基金大手笔减持。 对科技股保持乐观和谨慎 易方达基金基金经理张坤表示,三季度其管理的基金股票仓位基本稳定,调整了医药、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持仓结构。个股方面,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李晓星认为,整体市场依然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在不少板块仍可以找到一些价值低估、拥有绝对收益空间的股票。从相对的长周期来看,随着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和宏观经济的逐步上行,一些估值分位处于历史低位的消费股可能会迎来表现时刻。同时,一些有股息保护、资产负债表较好的优质公司经过几个季度的调整后,在未来将给投资人带来绝对回报。 张坤表示,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长期仍是投资的沃土,当前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如果企业依然满足投资标准,则会充分理解“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和收益分布的不均匀性。企业经营不断累积的自由现金流将反映到内在价值的积累中,而不断增长的内在价值终将投射到市值的增长中。 对于公募基金大举增持科技股,李晓星表示,AI仍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线。国产算力需求端旺盛,供应链瓶颈在逐步解决,展望明年高增长可期。重点关注AI硬件创新带来的消费电子相关投资机会。全球范围内,AI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国内互联网厂商加大AI方面的资本开支,同时业绩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在不远的将来,AI带动的收入利润占比将逐渐提升,目前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港股科技巨头可能是产业趋势和基本面趋势共振的方向。继续看好国内先进制程突破带动的先进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国产算力芯片的投资机会。 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谢治宇表示,以光模块和PCB为代表的海外算力板块继续成为驱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随着估值定价开始向2026年的业绩进行切换,部分投资者对行业长期的景气度产生疑虑,主要理由是尚未在终端应用领域看到AI模型的广泛渗透。此外,技术路线的迭代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变化带来不确定性:无论是模型侧各家大厂对于效率的不同追求,还是硬件侧集约化要求对于供应链的挑战,都会影响到相关公司长期的内在价值。面对一轮大的技术浪潮及科技股投资,需要同时保持乐观和谨慎。 【2025-10-28】 沪电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7.03%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0月28日,沪电股份(002463.SZ)公告称,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12亿元,同比增长49.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7.03%。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高速运算服务器、人工智能等新兴计算场景对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性需求,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显著提升。 【2025-10-28】 沪电股份: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并吸纳年轻骨干力量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8日讯,有投资者向沪电股份提问, 董秘你好,请问公司对管理层的规划有什么计划吗?贵公司目前的管理层年龄已造成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担忧,请公司认真对待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上市多年来始终与广大投资者保持密切沟通,我们可以理解您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确实也曾有个别投资者问过类似的问题,我们在互动平台也有相应的回复。然而,将个人对该问题的关注,替代为资本市场的普遍结论恐怕并不合适,也与我们多年来和投资者沟通的实际情况存在实质差异。从行业特性来看,在相对成熟的制造业领域,经验丰富的团队往往更善于应对复杂市场环境。其实,您大可不必过度担忧,放松一点,公司始终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并吸纳年轻骨干力量,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晋升渠道。未来,随着年轻人才逐步成长,公司也会依据战略规划与实际发展需求,稳步推进团队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