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304 洋河股份 更新日期:2025-11-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139946.4| 3224.57| 4189.24| 25.78| 0.76| 0.04| | 30 | 6| | | | | | ├────┼────┼────┼────┼────┼────┼────┤ |2025-10-|140911.1| 1396.71| 1683.38| 25.06| 0.35| 0.98| | 29 | 3|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1-03】 三季报显示白酒行业仍整体承压 【出处】证券日报 A股市场白酒板块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披露工作已经落下帷幕。整体来看,前三季度,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合计为3177.79亿元,同比下降5.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225.71亿元,同比下降6.9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877.06亿元,同比下降20.85%。 其中,第三季度,行业整体营收为779.76亿元,同比下降18.47%;净利润为280.11亿元,同比下降22.22%。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白酒板块三季报收官,虽市场已有预期行业会加速出清,但仍不乏有酒企出清幅度超出市场预期,行业已处于明确“去库存”阶段。在此背景下,市场对行业能否出清以及出清节奏的忧虑有所降低。 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政策调整、消费分化与存量竞争并存的背景下,白酒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发展始终伴随产能扩张与消费热度的循环波动。只有具备扎实品牌底蕴、产品实力与可持续成长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这一轮深度调整中穿越周期,稳步前行。 “马太效应”加剧 白酒行业竞争格局日益清晰,头部企业强者恒强,而中小酒企则普遍面临增长压力。 从营收情况来看,贵州茅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84.54亿元,位居第一。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分别实现营收609.45亿元、329.24亿元、231.27亿元。此外,洋河股份与古井贡酒也站稳百亿元阵营,营收分别为180.90亿元和164.25亿元。相比之下,天佑德酒、酒鬼酒、金种子酒等企业营收尚不足10亿元,行业分化较为明显。 在盈利方面,前三季度共有4家酒企净利润突破百亿元,另有4家净利润介于15亿元至40亿元之间,部分企业仍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 口子窖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系前三季度白酒市场消费疲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同时平均销售单价略有下滑导致毛利率降低,叠加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收入降幅,致使该公司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较大。 与此同时,行业库存压力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存货总额达1706.86亿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贵州茅台、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存货规模均超过百亿元,分别为558.59亿元、191.34亿元、175.41亿元、137.47亿元和130.04亿元,存货水平较去年同期普遍上升。 从单季度表现来看,第三季度行业整体增长进一步放缓。在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贵州茅台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比微增。第三季度,贵州茅台营业收入为390.64亿元,同比增长0.56%;净利润为192.24亿元,同比增长0.48%。 此外,第三季度,山西汾酒、金种子酒和酒鬼酒的营收同比也实现小幅增长,增幅分别为4.05%、3.73%和0.78%;盈利方面,包括皇台酒业、伊力特等在内的8家酒企出现亏损,亏损幅度在0.01亿元至3.80亿元之间,另有4家企业净利润不足1亿元。 综合来看,2025年三季报凸显出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仅贵州茅台一家企业的前三季度营收就占到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总收入的40.42%,净利润占比更高达52.73%,显示出头部企业在行业调整期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品牌溢价能力。 一位白酒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消费需求转变与渠道结构加速调整的背景下,具备强大品牌力和全国化布局的头部酒企,更能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份额扩张来抵御周期波动。而依赖区域市场、产品结构单一的中小酒企将面临更大冲击,亟须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差异化竞争寻求突破。 注重“品牌价值” 白酒行业整体承压,上游产量收缩与中端动销放缓,共同影响着酒企业绩表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白酒(折65度,商品量,下同)产量30.6万千升,同比下降15.0%;1月份至9月份,白酒产量累计265.5万千升,同比下降9.9%。在此背景下,多家酒企在前三季度出现近十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行业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从市场表现看,三季度白酒市场的全价格带产品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高端酒批价持续回落,中低端酒为清理库存陷入价格战,多品牌出现价格“倒挂”。 以飞天茅台为例,“今日酒价”提供的数据显示,11月2日,2025年飞天茅台原箱较前一日下跌15元,报1660元/瓶;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较前一日下跌10元,报1740元/瓶;2024年飞天茅台散瓶较前一日下跌25元,报1685元/瓶。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结合白酒渠道反馈,2025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期间,白酒行业整体需求同比下降20%至30%,库存增加10%至20%,批价全面下行。展望明年春节,一方面,当前渠道库存仍然较高,需要时间消化;另一方面,消费场景仍然在恢复过程中,需求仍然较弱,且2025年春节消费基数较高,预计2026年春节动销仍有较大压力。 在蔡学飞看来,头部酒企正通过优化渠道库存、加强价格管控,并积极推出低度新品以顺应年轻化趋势,拓展悦己型消费,拓宽新场景,同时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一系列举措,实质上正在推动白酒行业从过去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注重“品牌价值”阶段。 白酒行业专家、武汉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竹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上市公司面临的短期业绩压力,是行业共同面临的调整与挑战。这背后,除了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外,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高端白酒消费场景收缩,是所有一线酒企业绩集体承压的另一关键原因。 展望后市,国金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预计白酒行业景气度最为承压的时期已经过去,外部因素对消费场景的约束将持续趋缓。同时,预计价盘将逐步企稳、头部名酒单品批价再下行空间有限。产业库存周期的扰动致使短期报表出清幅度高于动销下滑幅度。可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待酒企估值及上行空间,对于有明确品牌、组织、渠道等禀赋的酒企,相信在行业重回上行周期时,其能够进一步突破规模桎梏。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白酒行业当前正处于过去三十年以来第三轮大周期的筑底阶段。本轮行业基本面底有望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今年下半年是白酒上市公司报表业绩压力最大的阶段,预计最早2026年一季度有望看到动销拐点。 【2025-11-03】 洋河股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0.90亿元,同比下降34.2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洋河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0.90亿元,同比下降34.26%,归母净利润39.75亿,同比下降53.66%。具体来看,洋河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180.90亿元,同比下降34.26%。成本端营业成本52.27亿元,同比下降27.46%,费用等成本76.66亿元,同比下降15.75%。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 【2025-11-02】 机构评级|招商证券给予洋河股份“增持”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1月2日,招商证券发布关于洋河股份的评级研报。招商证券给予洋河股份“增持”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洋河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33.33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6家机构发布了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2.07元,最低目标价为70.11元,平均为81.92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66.01亿元,最低为31.44亿元,均值为43.18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35.30%。其中,评级方面,14家机构认为“买入”,6家机构认为“增持”,3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中性”,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1-02招商证券陈书慧增持3333000000.0000--2025-11-01平安证券张晋溢推荐4000000000.0000--2025-11-01国泰海通证券訾猛增持3144000000.000081.59002025-10-31东吴证券苏铖买入3663000000.0000--2025-10-31中信证券姜娅买入3914000000.000078.00002025-10-31华泰证券龚源月买入4127000000.000092.07002025-10-31国金证券刘宸倩买入3678000000.0000--2025-10-30方正证券王泽华推荐4105000000.0000--2025-09-27兴业证券沈昊增持4508000000.0000--2025-09-08浙商证券杨骥买入4697000000.0000--2025-08-26中银证券邓天娇买入4315000000.0000--2025-08-23长江证券董思远买入4808000000.0000--2025-08-23天风证券张潇倩买入4250350000.0000--2025-08-22广发证券符蓉增持3924000000.0000--2025-08-22开源证券张宇光增持4763000000.0000--2025-08-21东方证券叶书怀买入3990000000.000084.70002025-08-20光大证券叶倩瑜买入4651000000.0000--2025-08-20民生证券王言海推荐4140000000.0000--2025-08-19财信证券胡跃才买入4244170000.0000--2025-08-19华西证券寇星增持4427000000.0000--2025-08-19国海证券刘洁铭买入3471000000.0000--2025-08-19华鑫证券孙山山买入3639000000.0000--2025-08-19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周悦琅中性6601000000.000070.11002025-08-19中金公司王文丹跑赢行业4351000000.000083.00002025-06-17海通国际闻宏伟优于大市5577000000.000084.00002025-05-07国联民生邓周贵买入5947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1-02】 财报速递:洋河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9.75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洋河股份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洋河股份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具体而言,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一般,现金流良好,偿债能力优秀。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80.90亿元,同比下降34.26%,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基本每股收益为2.64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595.05亿元,应收账款为799.78万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6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0.38亿元。存在3项财务亮点根据洋河股份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3513.63(次/年),公司收帐迅速。负债付息债务比例为0.60%,债务偿付压力很小。偿债速动比率为2.13,短期偿债能力出色。存在5项财务风险根据洋河股份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5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业绩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8.20%,公司成长性很低。成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3.95%,公司成长能力较差。营运总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31(次/年),公司运营能力较弱。成长当期营收同比下降了34.26%,收入下滑较高。成长当期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51.86%,利润下降较大。综合来看,洋河股份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当前总评分为2.13分,在所属的白酒行业的20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一般,现金流良好,偿债能力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偿债能力4.005.001很强资产质量2.502.5011尚可盈利能力2.752.0013一般营运能力2.251.2516一般成长能力1.501.0017较弱现金流2.253.258良好总分2.452.1313尚可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1-01】 白酒业新观察:“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高端白酒挣扎于增长边缘,次高端与区域酒企深度下滑。截至10月30日晚,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业绩图表清晰地勾勒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白酒消费疲软、渠道库存高企、批价持续回落。 部分上市酒企前三季度业绩对比 第三季度下滑态势明显 从各家酒企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看,多家区域酒企第三季度的业绩出现了加速下滑的态势,部分酒企出现亏损。 口子窖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43亿元,同比下降46.23%;净利润同比下跌92.6%,远超上半年43.4%的降幅,创下上市以来最差单季盈利。 口子窖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前三季度白酒市场消费疲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同时平均销售单价略有下滑导致毛利率降低,叠加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收入降幅,致使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较大。 迎驾贡酒的情况类似,其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下降20.76%;净利润3.81亿元,同比下降39.01%。其收入和利润降幅比上半年整体水平进一步扩大。曾经驱动增长的中高档白酒(以洞藏系列为代表)收入连续下滑。 头部酒企第三季度业绩也不及预期。 贵州茅台虽在第三季度保持营收和净利润正增长,不过,其增速较上半年已显著放缓,单季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降至1%以下。这背后是贵州茅台对系列酒战略的主动调整,前三季度系列酒收入同比下降7.78%。 五粮液第三季度营收为81.74亿元,同比下降52.66%;净利润为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古井贡酒和洋河股份单季营收也分别下降了51.7%和29.1%。 山西汾酒在第三季度保持增长,实现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4.1%,但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下降了1.4%。 “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从营收和净利润规模来看,今年前三季度,20家酒企中,仅有贵州茅台和山西汾酒两家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正增长。负增长成为普遍现象,近八成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平均跌幅超过30%。中小型酒企面临的经营压力尤为突出。 2025年1月至9月,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同比增长6.32%;实现归母净利润646.26亿元,同比增长6.25%。 2025年1月至9月,山西汾酒实现营业收入329.24亿元,同比增长5.00%;实现归母净利润114.05亿元,同比增长0.48%。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洋河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0.9亿元,同比下降34.26%;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跌幅在头部酒企中最为显著。 古井贡酒、五粮液同样未能摆脱负增长局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降幅均在10%以上。 泸州老窖前三季度则实现营收231.27亿元,下滑4.84%;净利润107.62亿元,同比下降7.17%。 酒鬼酒前三季度营收7.6亿元,同比下降36.21%;净利润亏损981万元,同比下滑117.36%,成为行业中业绩表现最为疲软的企业之一。金种子酒、皇台酒业和*ST岩石(上海贵酒)也均录得亏损,其中皇台酒业净利润同比下降131.65%,显示出这些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看,水井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1.02%,口子窖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3.39%,伊力特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43.06%,舍得酒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9.43%,老白干酒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8.04%,均反映出中高端酒企在去库存和价格维护方面承受着较大压力。 顺鑫农业、天佑德酒等企业的净利润降幅超过60%,则进一步印证了行业调整的深入程度。 整体来看,2025年三季报清晰地展现了白酒行业的“马太效应”。 仅贵州茅台的前三季度营收合计就占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总收入的近四成,净利润占比更是超过五成,显示出头部企业在行业调整期内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品牌溢价能力。中小酒企则普遍面临严峻挑战。 这种分化格局背后,反映出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刻的供给侧调整。在消费需求变化、渠道变革加速的背景下,拥有强大品牌力和全国化布局的头部企业能够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份额扩张来抵御周期波动;而依赖区域市场、产品线单一的中小酒企则受到更大冲击,亟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差异化竞争寻求突破。 此外,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结合2025中秋国庆白酒渠道反馈,预计2025中秋国庆白酒行业整体需求同比下降20%—30%,库存增加10%—20%(全年任务量),批价全面下行。展望明年春节,一方面,当前渠道库存仍然较高,需要时间消化;另一方面,消费场景仍然在恢复过程中,需求仍然较弱,且2025年春节基数较高,预计2026年春节动销仍有较大压力。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名酒价格下滑的本质很复杂,行业深度调整时间会很漫长。酒业上市公司从高速增长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增长,增长速度下降正在成为行业共识。同时,互联网平台卖酒和即时零售酒业渗透,也严重冲击了中国酒业销售渠道的底层逻辑。 【2025-11-01】 换挡蓄能、主动应变,洋河股份厚植内生发展动力 【出处】新京报 当下,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整体呈现一定收缩态势的情况下,洋河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180.90亿元营收、39.75亿元净利润。这一业绩阶段性变动,展现出洋河股份调整期主动“换挡蓄能”,追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逻辑。 2025年以来,洋河股份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总体基调,以市场健康度为发展核心,在渠道优化、产品升级、品牌提升、消费场景拓展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积极调整为长期发展蓄能,保持更强发展韧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洋河股份针对“渠道堰塞湖”泄洪,同时用“价格稳盘+区域聚焦+经销商利润重构”三大战役,把品牌、渠道、消费者重新整合在一起。面对消费新趋势,洋河股份以创新回应时代需求,让品质价值历久弥新,与消费者构建起更为丰富的多维链接。 洋河股份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将新生活理念与新消费场景融入营销战略。 换挡蓄能,渠道调整转型见成效 当下,白酒产业进入新一轮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和分化期、存量竞争的深度调整期。根据中国酒业协会调查统计数据,2024年,酒企库存压力高企与价格倒挂普遍化,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已达900天,较上年同期增加10%,存货量同比增加25%。 作为头部酒企,洋河股份主动调整,为渠道减负,为品牌蓄能。2025年前三季度,洋河股份实现营收180.90亿元、净利润39.75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2.95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明显收窄。经营性现金流较二季度显著增加,这与公司主动控制发货、去化库存、强化市场秩序有关,反映出公司经营质量提升。 2025年以来,洋河股份多措并举进行库存去化、控量稳价的同时,以开瓶为导向,积极开展消费者圈层活动,强化核心消费群体培育转化。整体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整体压力有所减缓,释放出一定调整空间。其中,战略导向产品梦之蓝M6+库存总体符合预期。 根据市场反馈,中秋过后,洋河股份旗下主导产品如梦之蓝M6+、M3、海之蓝等价格稳中有升,在现阶段白酒板块属于稀缺案例,也反映出经销商对品牌发展的肯定与信心。 2025年以来,洋河股份持续开展市场精耕,培育市场内生动力。一方面,“省内做‘深’”。围绕省内市场开展专项优化提升工作,重点夯实江苏宿迁大本营,巩固苏中传统规模市场;另一方面,环苏“筑墙”。针对环苏规模市场开展目标市场打造工作,实现组织和资源聚焦,配备人才“特种兵”,稳固聚力销售主要贡献市场。同时做好渠道下沉和消费下沉,资源向核心终端、核心团购商和各行业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聚焦。 一个成功的白酒品牌,必然有一套高效、健康、共赢的经销商管理体系。洋河股份坚持推动对经销商的“亲商、安商、扶商”等工作,包括渠道动销层面的固化利润;共享规模利润,例如每年根据综合考评予以奖励。2025年,洋河股份通过大商培育计划和“终端梦想惠”双轮驱动,进一步强化商端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厂商命运共同体”,为后续市场复苏奠定坚实基础。 控量稳价、以市场健康度为发展核心的背后,是洋河股份对渠道的战略性保护,其战略调整也已见成效。截至报告期末,作为业绩关键指标的合同负债为64.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反映渠道信心回暖。 酒业独立分析师肖竹青认为,洋河股份采取有效的库存去化,通过扫码红包、宴席政策、品鉴等C端(消费者端)措施,拉动高净值人群共鸣与共情,实现真正开瓶,而不是在渠道空转。通过积极务实的营销变革,洋河股份渠道利润垫增厚,渠道主动推荐积极性显著提升,经销商预期得以稳定。公司从“止血”转为“造血”,形成白酒品牌最核心的“隐形资产”。 产品焕新,“真年份”拓宽品质护城河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到,白酒热销价格带下移成为趋势。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前三价格带分别为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这也意味着,调整产品结构是白酒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生死考验,而企业在产品焕新同时,更重要的是用更高品质拓宽品牌长期发展的护城河。 在大众酒市场发展过程中,海之蓝是唯一以百元价格带定位跻身百亿阵营的超级大单品,实现“年销一亿”。2025年春季糖酒会期间,第七代海之蓝焕新亮相,产品品质实现升级,在保持第六代海之蓝甜、绵、软、净、香风格的基础上,突出绵柔、纯正、醇厚及粮饭香的独特风格。公司此次还重磅推出两款高线光瓶酒,填补大众价格带空白。 不久前落幕的南京秋季糖酒会期间,洋河股份专为宴席打造的洋河国宾首秀,一并亮相的还有梦九升华之作“金梦九”、梦之蓝·超级足球酒,以及适应饮酒文化新需求的33.8度微分子新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多样化美酒的需求。 洋河国宾的视觉语言直指团圆与祝福,精准地烘托出吉祥、喜庆的氛围。 白酒进入“存量挤压”时代,比拼的不仅是品牌高度,更是品质厚度与高性价比。洋河股份每一款新产品上市,或老产品品质升级前,都要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口感测定,经历“专家关”“员工关”“市场关”三关鉴评与考验。这些共同构成洋河股份严密的品质保障体系,使得洋河产品在市场上始终保持卓越品质口碑,成为消费者心目中高品质白酒的代名词。 洋河的品质底气还源自“四个世界第一”:产能世界第一,洋河有7万口窖池,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年产原酒16万吨;高品质原酒储能世界第一,洋河储酒规模达到100万吨;绵柔年份老酒体量世界第一,现储存70万吨老酒;陶坛储酒规模世界第一,洋河高端陶坛原酒储备34万吨。 在中国传统酒文化中,年份酒一直被视为品质的象征。依托庞大产能和老酒储量优势构筑品质基石,洋河股份提出“真年份”战略,丰富以消费者为产品核心的产品线。从高端年份老酒,到几十元的高线光瓶酒,消费者都能感受到老酒的魅力,体验“真年份认证”。2025年推出的59元洋河高线光瓶酒,采用100%三年陈基酒,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溯源查看陈酿周期和基酒配比,让“真年份”的产品品质具象化。由此拓宽的“质价比”护城河,成为洋河股份的长期竞争优势。 “近三十年来,洋河始终是中国白酒创新的前沿和高地。”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日前表示,洋河身上有许多标签,最显著的一个就是白酒传承与创新的领军者。洋河具有名酒基因和广大消费基础,当市场发生变化时,洋河总能快速反应,从绵柔品质的总结提出到微分子的研发打造,洋河的品质价值与时俱进。 拥抱变化,创新打造穿越周期路径 白酒是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行业,是生活产品、情感产品和情绪产品。当前,白酒产业虽然面临多重挑战,但也蕴含许多新机遇,如文化需求、情绪需求、消费多元化趋势等。 在这场穿越周期的大考中,洋河股份主动顺应白酒行业消费变化,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趋势和情绪价值,注重场景创新和消费培育,以消费者为中心,全面转向大众消费、年轻消费、商务消费市场。 南京秋季糖酒会现场,洋河“超级粉丝节”通过玩转白酒新喝法、升级饮酒新场景,打破白酒与消费者之间的次元壁。在“宠粉”的道路上,洋河股份还通过开展“我爱天之蓝”公益跑、第七代海之蓝·龙虾嘉年华等创新玩法,加强与消费者沟通对话,搭建情感桥梁,让绵柔美酒真正融入生活,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层次链接。 洋河“超级粉丝节”通过玩转白酒新喝法、升级饮酒新场景,打破白酒与消费者之间的次元壁。 洋河股份还连续多年举办洋河·双沟头排酒开窖节,展示洋河两大国家工业遗产——洋河与双沟老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并深度融合国家级非遗“洋河酒酿造技艺”,实现“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联动,向消费者展示白酒历史文化,唤醒人们对白酒文化的重新感知与情感共鸣。 紧跟年轻化、个性化消费浪潮,洋河股份在坚守传统底蕴的同时,积极突破创新,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将新生活理念与新消费场景融入营销战略,探索出一条穿越行业周期的独特路径。洋河股份在酒业深度调整期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破局样本与参考。 本文图片 企业供图 【2025-10-31】 东方雨虹与洋河股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东方雨虹官微【作者】东方雨虹 2025年10月30日,东方雨虹与洋河股份在洋河文化艺术中心(南京)签署战略合作仪式,东方雨虹工建江苏公司总经理邵珠虎出席签约仪式,洋河股份投资总监杨志浩接待一行。此次签约开创了“建筑建材+高端消费”跨界协同的新范式,为双方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东方雨虹与洋河股份的企业经营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合作基础深厚。签约会上,邵珠虎围绕东方雨虹发展历程、业务体系、产品板块及市场布局等情况作详细介绍。 邵珠虎表示,洋河的品牌影响力和专业实力有目共睹,双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共同在安居置业、品质生活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面对行业发展新态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集成多方资源,围绕信息资源共享、产品技术互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共同打造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未来,随着各项合作的落地实施,双方将持续释放协同效应,为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5-10-31】 机构评级|2家机构更新洋河股份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2家机构更新洋河股份评级。华泰证券发布关于洋河股份的评级研报。华泰证券给予洋河股份“买入”评级,目标价不超过92.07元。其预测洋河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41.27亿元。国金证券发布关于洋河股份的评级研报。国金证券给予洋河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洋河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36.78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5家机构发布了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2.07元,最低目标价为70.11元,平均为81.92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66.01亿元,最低为34.71亿元,均值为44.59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33.18%。其中,评级方面,14家机构认为“买入”,6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中性”,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华泰证券龚源月买入4127000000.000092.07002025-10-31国金证券刘宸倩买入3678000000.0000--2025-10-30方正证券王泽华推荐4105000000.0000--2025-09-27兴业证券沈昊增持4508000000.0000--2025-09-08浙商证券杨骥买入4697000000.0000--2025-08-26中银证券邓天娇买入4315000000.0000--2025-08-23长江证券董思远买入4808000000.0000--2025-08-23天风证券张潇倩买入4250350000.0000--2025-08-22广发证券符蓉增持3924000000.0000--2025-08-22开源证券张宇光增持4763000000.0000--2025-08-21东方证券叶书怀买入3990000000.000084.70002025-08-20中信证券姜娅买入5046000000.000078.00002025-08-20光大证券叶倩瑜买入4651000000.0000--2025-08-20民生证券王言海推荐4140000000.0000--2025-08-19财信证券胡跃才买入4244170000.0000--2025-08-19华西证券寇星增持4427000000.0000--2025-08-19国海证券刘洁铭买入3471000000.0000--2025-08-19东吴证券苏铖买入3996000000.0000--2025-08-19华鑫证券孙山山买入3639000000.0000--2025-08-19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周悦琅中性6601000000.000070.11002025-08-19国泰海通证券訾猛增持4067000000.000081.59002025-08-19中金公司王文丹跑赢行业4351000000.000083.00002025-08-18招商证券陈书慧增持4159000000.0000--2025-06-17海通国际闻宏伟优于大市5577000000.000084.00002025-05-07国联民生邓周贵买入5947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机构评级|国金证券给予洋河股份“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国金证券发布关于洋河股份的评级研报。国金证券给予洋河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洋河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36.78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5家机构发布了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98.64元,最低目标价为70.11元,平均为82.86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66.01亿元,最低为34.71亿元,均值为45.18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32.30%。其中,评级方面,14家机构认为“买入”,6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1家机构认为“中性”,1家机构认为“跑赢行业”,1家机构认为“优于大市”。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国金证券刘宸倩买入3678000000.0000--2025-09-27兴业证券沈昊增持4508000000.0000--2025-09-08浙商证券杨骥买入4697000000.0000--2025-08-26中银证券邓天娇买入4315000000.0000--2025-08-23长江证券董思远买入4808000000.0000--2025-08-23天风证券张潇倩买入4250350000.0000--2025-08-22广发证券符蓉增持3924000000.0000--2025-08-22开源证券张宇光增持4763000000.0000--2025-08-21东方证券叶书怀买入3990000000.000084.70002025-08-20中信证券姜娅买入5046000000.000078.00002025-08-20光大证券叶倩瑜买入4651000000.0000--2025-08-20民生证券王言海推荐4140000000.0000--2025-08-19财信证券胡跃才买入4244170000.0000--2025-08-19方正证券王泽华推荐5044000000.0000--2025-08-19华西证券寇星增持4427000000.0000--2025-08-19国海证券刘洁铭买入3471000000.0000--2025-08-19东吴证券苏铖买入3996000000.0000--2025-08-19华鑫证券孙山山买入3639000000.0000--2025-08-19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周悦琅中性6601000000.000070.11002025-08-19华泰证券龚源月买入4659000000.000098.64002025-08-19国泰海通证券訾猛增持4067000000.000081.59002025-08-19中金公司王文丹跑赢行业4351000000.000083.00002025-08-18招商证券陈书慧增持4159000000.0000--2025-06-17海通国际闻宏伟优于大市5577000000.000084.00002025-05-07国联民生邓周贵买入5947000000.0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科技集体回调,大消费逆市走强,古井贡酒大涨6%,食品饮料ETF涨超1%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10月31日午后,三大指数震荡下跌,科技板块集体回调,消费板块全线走强。 相关ETF中,截至收盘,食品饮料ETF(159843)上涨1.08%,成份股方面,古井贡酒涨超6%,盐津铺子、广州酒家、舍得酒业涨幅居前,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纷纷跟涨。 截至10月30日,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食品饮料板块的龙头公司相继发布了2025年Q3业绩报告。太平洋证券指出,白酒产业景气度处于“供给出清”的磨底阶段,随着三季报的陆续发布,白酒行业有望加速出清。 国信证券基于2013-2015年调整阶段中股价和酒企经营策略的复盘,认为当下与此前周期具有较强相似性,买点有望加速确认。国信证券认为,板块整体的估值复苏路径将分两个阶段。 (1)结合双节动销看行业需求环比修复,市场对业绩和价格预期较为充分,估值将随需求改善而修复,且对政策预期、流动性改善更敏感,属于第一阶段,由股息率定价。 (2)展望估值修复的第二阶段,当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价格、业绩等景气指标兑现,市场对白酒资产“长久期信仰”回归,贵州茅台以DCF法估值条件具备,行业PE中枢有望达到30x,时间上预计最早或发生在2026年四季度。我们认为行业筑底信号增多,板块进入布局阶段。 食品饮料ETF(159843)追踪国证食品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包括:五粮液、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海天味业、东鹏饮料、洋河股份、今世缘、双汇发展。据金融终端数据,国证食品指数当前的市盈率(PE-TTM)近21倍,低于近5年以来超过9成以上的时间。截至10月30日,该标的指数的股息率约3.5%。 【2025-10-31】 洋河股份: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3224.5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3224.5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3.9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1%,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32245711.0041892441.001399464602.002025-10-2913967133.0016833841.001409111332.002025-10-2814275126.0016376923.001411978040.002025-10-2711014818.0019863168.001414079837.002025-10-2419587406.0027376983.001422928187.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30日融券偿还400股,融券卖出7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3.8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4%,融券余额1825.74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538232.0028328.0018257396.002025-10-29242865.00680022.0017389134.002025-10-28299409.00362076.0017887947.002025-10-2797678.00397689.0017986706.002025-10-24553760.00408398.0018142562.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18亿元,较昨日下滑0.6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洋河股份-8778468.001417721998.002025-10-29洋河股份-3365521.001426500466.002025-10-28洋河股份-2200556.001429865987.002025-10-27洋河股份-9004206.001432066543.002025-10-24洋河股份-7886015.00144107074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股东追踪|酒ETF等增持洋河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洋河股份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4.68%至5642万股;酒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64.62%至1647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5.64%至1931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47%至1026万股;邢福平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41%至948.9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5.149亿股34.18%不变流通A股江苏蓝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2.65亿股17.59%不变流通A股上海海烟物流发展有限公司1.457亿股9.67%不变流通A股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5974万股3.97%不变流通A股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5642万股3.75%14.68%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931万股1.28%-5.64%流通A股酒ETF1647万股1.09%64.62%流通A股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1379万股0.92%不变流通A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026万股0.68%-4.47%流通A股邢福平948.9万股0.63%-4.41%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30】 “贵州茅台们”还香吗?公募基金三季度重仓白酒股现分化 【出处】财闻 10月29日,白酒龙头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按下了减速键,增长皆不足1%。根据天相投顾数据,在主动权益类基金三季度末的重仓股中,贵州茅台排在第7位,跌出前五。在公募基金整体减持的过程中,以张坤为代表的基金经理开启逆势加仓的“抄底”行动。 在白酒股纷纷交出“史上最差成绩单”后,10月30日,中证白酒指数反而上涨0.28%,市场对于白酒股的观点分化也可见一斑。三季度,银华基金李晓星、张萍大举增持白酒彰显对消费的信心;宝盈基金张戈“清仓式”减持,重仓其他领域。 贵州茅台“抱团度”下降,朱少醒减持、张坤增持 公募基金与白酒之间,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贵州茅台。2021年,公募基金集体“抱团”重仓,推动贵州茅台市值走向3.2万亿的巅峰,也造就了一批百亿乃至千亿基金经理。 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热点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白酒股经历了4年的调整,当年的“白马蓝筹”有了“老登股”的新称呼。2025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对贵州茅台的重仓仍持续瓦解。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股混基金重仓贵州茅台的市值为378.62亿元,位列第二位,持股基金数量达746只;2025年二季度,主动股混基金持仓贵州茅台市值为293.42亿元,位列第二位,持股基金数量骤减为600只。而在2025年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持有贵州茅台的市值为274.55亿元,位列第七,持有基金数量降低至573只。 在减持贵州茅台的基金经理中,朱少醒便是其中之一。贵州茅台曾连续多个季度作为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而在今年三季度,朱少醒对其进行了大幅减持,幅度达15%。基金三季报中“消费延续低迷态势,乏善可陈”这十二个字,似乎正是他对此次减持行为的注解。尽管减持后,贵州茅台仍位列该基金的第二大重仓股。 朱少醒在三季报中进一步表示:“我们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是将精力集中于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以及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 与前述减持操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坤在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中,延续了二季度对贵州茅台的增持态势,并于三季度继续加仓。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基金持有贵州茅台股票数量为245.11万股,对应持仓市值达到35.39亿元。 张坤在三季报中阐述其投资理念时指出:“市场的风格难以预测,但我们会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通过自下而上的深度研究,寻找商业模式优秀、有显著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行业有持续成长空间以及明智地再分配资本的少数公司。通过长期持有,作为股东分享这些公司自由现金流和内在价值的成长。” 另一方面,根据财闻援引本站iFinD的统计,2025年三季度共有16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加大了对贵州茅台的配置力度。何帅管理的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交银优势行业及交银瑞和三年持有期混合三只产品,均在本季度强势新进贵州茅台,增持数量分别为23.4万股、21.86万股和17.29万股,位列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增持榜前三。尽管何帅未在三季报中直接解释这一操作,但结合其长期以来坚持的“逆向投资”风格,本次大举重仓颇有左侧“抄底”的意味。 白酒行业交出“最差成绩单” ,公募重仓现分化 与贵州茅台放缓增速不同,在消费环境整体疲软、白酒消费场景收缩的背景下,多数白酒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出现下滑,交出了一份被市场称为“史上最差”的三季报。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同比下滑的多达16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更是达到17家。其中,*ST岩石、水井坊、五粮液和古井贡酒等多家企业,三季度单季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腰斩”现象。 然而,“利空出尽是利好”这句话在白酒股的行情中依旧应验。 2025年三季报集中披露完成后,白酒板块并未大幅调整。2025年10月29日,中证白酒指数下跌0.67%,次日(10月30日)反而上涨0.28%。迎驾贡酒、*ST岩石、洋河股份等个股单日涨幅均超过2%。这一走势表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对白酒股的配置正呈现显著分化。 从公募基金三季报的重仓情况来看,洋河股份、泸州老窖、舍得酒业等9只白酒股获得增持;而五粮液、今世缘、古井贡酒等7只白酒股被减持;顺鑫农业、金种子酒、皇台酒业、*ST岩石等4只白酒股则未出现在公募基金重仓股名单中。 以五粮液为例,李晓星与张萍共同管理的银华心怡基金在三季度大举增持该股票,显示出他们对消费股未来表现的信心。两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从相对长周期来看,随着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增加和宏观经济的逐步上行,一些估值分位处于历史低位的消费股可能也会迎来它们的表现时刻。 另一方面,张戈管理的宝盈新价值基金在二季度末仍重仓持有贵州茅台、山西汾酒和五粮液三只白酒股,但到三季度末,其重仓股中已不见白酒股身影。三季报中“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表述,或许正是其清仓白酒股的原因。张戈进一步指出:“市场出现突破后,券商、金融科技等高弹性行业有望受益。” 【2025-10-30】 洋河2025年三季报:营收180.9亿元 合同负债增长显渠道信心 【出处】证券日报网 2025年白酒行业的“磨底”态势,在一份份业绩报告中留下了清晰注脚。 10月30日晚,洋河股份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5亿元。既折射出行业调整期的共性趋势,更暗藏着企业锚定长期价值的战略定力。 存量竞争下的转型样本 2025年,白酒行业正经历新一轮业绩深蹲。 中酒协报告显示,近八成酒企遭遇市场寒流,传统旺季“旺不动了”,渠道库存高企与价格倒挂并存。在宏观消费环境变迁与产业政策引导下,白酒行业正告别过去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头部酒企的战略重点普遍从“求增速”转向“保质量”。 洋河的转型样本同样值得研究。2025年,洋河整体以“去库存、提势能、稳价盘”为总体基调,降低渠道库存是重点工作,通过各项促动销措施的落地推进,整体市场库存实现两位数去化,渠道整体压力有所减缓,释放出一定的调整空间。 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认为,洋河先挤泡沫、再蓄动能,通过“破局—筑基—实现突围”逻辑清晰。他强调,与一般酒企不同,洋河是通过“以促动销”而不是“压任务”的方式去化:通过扫码红包、宴席政策、品鉴等C端拉动高净值人群共鸣与共情——让货真正让目标消费者喝掉,而不是在渠道空转。 同时,“费投从紧+价盘维护”的组合策略也在推动着良性去化。更关键的是,洋河数字化基建正持续释放效能——既实现促销政策一键直达终端,又通过数据智能分析精准匹配需求,为渠道“减负增效”。这种“数字化去库存”的方式,远比短期冲量更能夯实渠道韧性。从洋河三季报中也可以看到,合同负债64.24亿元,较去年同期(49.66亿元)增加,反映出渠道信心回暖。 穿越周期的品质底色 2025年,洋河延续“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形成了顶天立地、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矩阵。高端以梦之蓝手工班为引领,次高端以梦之蓝M6+、梦之蓝水晶版为主力,中端以天之蓝和海之蓝为基础,中低端则以洋河大曲和双沟大曲为代表,全价格分布和清晰的产品定位,进一步适应消费分级趋势,抗风险能力更强。 尽管营收短期承压,但洋河并未动摇对产品品质的投入。7万口名优窖池、70万吨原酒储量、梦之蓝手工班的高端年份标杆、蓝色经典系列的绵柔工艺传承,在消费端形成了稳定的品质认知。这种品牌力在行业调整期尤为珍贵,可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粘性,更成为支撑其在商务宴请、大众宴席等刚性需求场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今年,洋河更有6款产品推出,“年销一亿瓶,年饮三亿人”的海之蓝焕新升级,洋河高线光瓶酒上市即“顶流”,洋河国宾首秀,金梦九(M9)全新出发,超级足球闪亮登场,微分子新品亮相,与时俱进的品质价值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惊喜和期待。 白酒行业始终是个“消费产业”,品牌积淀和渠道深耕既需要岁月沉淀,更需要消费者认可。洋河拥有的70万吨原酒储量和产品创新能力,不只是一串数字,更是其穿越周期的底气与破局前夜的准备。肖竹青表示,对于愿意长线投资视角的投资者,这段“最难受”的时期,反而可能是洋河新一轮腾飞的起点。 【2025-10-30】 前三季度营收180.9亿,净利润39.75亿 【出处】财闻 10月30日晚,洋河股份(002304.SZ)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75亿元。面对市场环境变化的诸多挑战,公司通过产品升级、品牌提升、渠道优化等系列举措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调整为长期发展蓄能。 【2025-10-30】 洋河股份:拟3亿元参与设立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0月30日,洋河股份(002304.SZ)公告称,公司拟与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资设立江苏宿迁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目标认缴出资总额为20亿元,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3亿元,占基金认缴出资总额的15%。此次交易构成关联共同投资。 【2025-10-30】 洋河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3.69亿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洋河股份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32.95亿元,同比下降29.01%;净利润亏损3.69亿元。前三季度营收为180.9亿元,同比下降34.26%;净利润为39.75亿元,同比下降53.66%。 【2025-10-30】 洋河股份: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1396.7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1396.7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4.0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13967133.0016833841.001409111332.002025-10-2814275126.0016376923.001411978040.002025-10-2711014818.0019863168.001414079837.002025-10-2419587406.0027376983.001422928187.002025-10-237028071.0015023768.001430717764.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29日融券偿还9800股,融券卖出35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4.2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5%,融券余额1738.91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242865.00680022.0017389134.002025-10-28299409.00362076.0017887947.002025-10-2797678.00397689.0017986706.002025-10-24553760.00408398.0018142562.002025-10-23757620.00336720.0018239000.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27亿元,较昨日下滑0.2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洋河股份-3365521.001426500466.002025-10-28洋河股份-2200556.001429865987.002025-10-27洋河股份-9004206.001432066543.002025-10-24洋河股份-7886015.001441070749.002025-10-23洋河股份-7465577.00144895676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洋河股份: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1427.5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1427.5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4.1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14275126.0016376923.001411978040.002025-10-2711014818.0019863168.001414079837.002025-10-2419587406.0027376983.001422928187.002025-10-237028071.0015023768.001430717764.002025-10-2212034170.0012382189.001438713461.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28日融券偿还5200股,融券卖出4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9.9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2%,融券余额1788.79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299409.00362076.0017887947.002025-10-2797678.00397689.0017986706.002025-10-24553760.00408398.0018142562.002025-10-23757620.00336720.0018239000.002025-10-221206156.00320712.0017708880.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30亿元,较昨日下滑0.1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洋河股份-2200556.001429865987.002025-10-27洋河股份-9004206.001432066543.002025-10-24洋河股份-7886015.001441070749.002025-10-23洋河股份-7465577.001448956764.002025-10-22洋河股份481926.00145642234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政策引导分红回报力度 118只个股最新股息率超5% 【出处】证券时报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推动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回报。大力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多措并举引导上市公司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施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是资本市场从重融资向重回报生态重构的关键转变。一年多次分红不仅提升了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更推动了“融资—发展—回报—再融资”的良性循环。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表示,当前政策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为红利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出震荡特征,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市场情绪,资金倾向于寻找安全边际高的资产。同时,随着无风险利率降低,国内理财产品收益率长期走低,高股息资产形成显著收益优势。从资金面来看,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红利板块有望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6股最新股息率超10% 股息率是衡量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的重要指标。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28日,以近12个月累计派息金额计算的最新股息率超过5%的个股有118只。有6只个股股息率在10%以上,分别为东方雨虹、广汇能源、中远海控、中谷物流、思维列控、好想你。 东方雨虹最新股息率达到14.1%,排在第一位。公司过去一年内共实施2次现金分红,一次是2024年度的利润分配,另一次是2025年半年度的利润分配,两次合计派发现金58.81亿元。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获得2只社保基金组合重仓,合计持仓市值达到5.21亿元。 广汇能源最新股息率为11.87%,公司2024年度分红近40亿元,每10股派息达到6.22元(含税),分红率超过134%。作为传统的高分红个股,其在2021年至2024年连续分红,4年累计分红超过163亿元,近乎目前公司市值的一半。 24股前三季度业绩增长 从已公布的三季报业绩数据来看,这些高股息率的个股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24只。仙坛股份净利润增速排在首位,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72.48%。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出现2只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身影,此外,社保基金413组合也重仓该股。 我乐家居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0.92%,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费用减少综合影响所致;剔除上年同期股权激励计划摊销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后,同比增加13.62%。 塔牌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54.23%,得益于公司所处市场区域气候好转及受上年同期销量基数较低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量实现同比上升,其中水泥销量同比上升6.37%,“水泥+熟料”销量同比上升5.05%。 净利润增速较高的还有星湖科技、上峰水泥、罗莱生活、三七互娱、联明股份、美能能源等,均超过20%。 21股低估值且高涨幅空间 上述高股息的股票受到众多券商机构青睐。据数据宝统计,有66股获得5家及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其中3只来自消费板块的华利集团、洽洽食品和洋河股份,均获得30家及以上机构关注。 从估值与市场表现看,上述高股息率个股中,多股具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特征,且未来上涨空间充足。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28日,滚动市盈率低于20倍,市净率低于2倍,且收盘价较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上涨空间超20%的股票有21只。洪城环境、凤凰传媒、光大银行、志邦家居、索菲亚等上涨空间居前,均超过30%。 洪城环境上涨空间为42.83%,居首位。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18%。国盛证券认为,洪城环境以主营业务为核心,辐射带动环境全产业链集群建设,形成协同发展的聚合效应。公司业务增长稳健,股息率较高。在水价及燃气价格调整健全背景下,公司质地优良静待价值重估。 【2025-10-28】 中酒协:2024年陈年老酒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元 【出处】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10月28日新京报记者获悉,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年份酒价值大会上,中国酒业协会联合五粮液、洋河等多家企业共同发布《“真年份、高标准、共繁荣”中国酒业协会年份酒联盟倡议书》。另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陈年老酒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俗语说“酒是陈的香”。近年来,年份酒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酒类细分市场和名酒企业角逐的新赛道。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市场销售额超过628亿元,2020年突破802亿元,经过2020-2022年增速放缓后,2023年市场增速回升,规模达1285亿元。根据年度复合增长率推演,2024年陈年老酒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元。 2019年中国酒业协会颁布实施《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意味着中国白酒有了可依据的年份酒行业规制。同年,中国酒业协会启动年份酒认证工作。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真年份是白酒产业与消费者建立信任不可回避的话题,年份酒不仅是产品品质的体现,更是行业诚信体系的基础。同时呼吁全行业以透明和真诚酿造信任,用标准和规则守护品质,让“真年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冀晓东介绍,目前年份酒认证标签发放量已达613万枚,覆盖全国31个省份、305个城市,初步形成“可证明、可溯源、可监管”的质量共同体生态。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年份酒产业进入标准化、透明化、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建立统一的年份酒认证体系、完善行业标准、构建价值评估模型,以及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国年份酒将持续提升市场公信力与国际竞争力。 【2025-10-28】 002271,股息率高达13.94%,社保基金重仓!高股息+低PE+低PB+机构扎堆青睐股出炉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梁谦刚 当前,政策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为红利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推动上市公司增强投资者回报。大力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多措并举引导上市公司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施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据新华社,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是资本市场从重融资向重回报生态重构的关键转变。一年多次分红不仅提升了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更推动了“融资—发展—回报—再融资”良性循环的形成。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当前,政策持续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为红利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宏观环境来看,当前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出震荡特征,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市场情绪,资金倾向于寻找安全边际高的资产。同时,随着无风险利率降低,国内理财产品收益率长期走低,高股息资产股息率相对稳定,形成显著收益优势。从资金面来看,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红利板块有望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 24只高股息股三季报业绩报喜 股息率是衡量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的重要指标。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27日,股息率(近12个月)超过5%的股票有120只。股息率在10%以上的股票有6只,分别为东方雨虹、广汇能源、思维列控、中谷物流、中远海控、好想你。 东方雨虹(002271)股息率达到13.94%,排在第一位。公司过去一年内共实施2次现金分红,一次是2024年度的利润分配,另一次是2025年半年度的利润分配,两次合计派发现金58.81亿元。今年三季度末,公司获得2只社保基金组合重仓,合计持仓市值达到5.21亿元。 从已公布的三季报业绩数据来看,这些高股息的股票中,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24只。仙坛股份净利润增速排在首位,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72.48%。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2只养老保险基金组合身影,此外,社保基金413组合也重仓该股。 我乐家居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0.92%,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费用减少综合影响所致;剔除上年同期股权激励计划摊销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后,同比增加 13.62%。 星湖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增长49.9%。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毛利减少,但重组伊品生物涉及的业绩承诺期已结束,本报告期无需再计提超额利润奖励,导致净利润同比有所增加。 净利润增速较高的还有上峰水泥、罗莱生活、金时科技、美能能源、新媒股份。 机构扎堆看好的高股息+低PE+低PB股揭晓 上述高股息的股票受到众多券商机构青睐。据数据宝统计,共69股获得5家以上机构“积极型”评级(含买入、增持、强烈推荐等)。3只来自消费领域的龙头股华利集团、洽洽食品和洋河股份均获得30家以上机构研报关注。 进一步从估值与市场表现分析,这批经过筛选的股票中,多股具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特征,且未来上涨空间充足。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27日,滚动市盈率(PE)低于20倍,市净率(PB)低于2倍,且收盘价较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上涨空间超20%的股票有20只。洪城环境、凤凰传媒、光大银行、索菲亚、星湖科技等上涨空间靠前。 洪城环境上涨空间位43.92%,居首位。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1.18%。国盛证券研报认为,洪城环境以主营业务为核心,辐射带动环境全产业链集群建设,形成协同发展的聚合效应。公司业务增长稳健,股息率较高。在水价及燃气价格调整健全背景下,公司质地优良静待价值重估。 【2025-10-28】 真喝不动了!白酒企业密集换帅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 10月2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根据通知,推荐陈华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人选。建议张德芹不再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事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 记者注意到,同在10月,珍酒李渡集团宣布管理层调整:原CEO颜涛退守二线转任董事会副主席,公司老将汤向阳接棒成为新任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集团战略执行与国际化布局。早前7月,洋河股份董事、董事长相继辞职,金种子酒总经理挂印而去,年内白酒企业高管大变动背后折射出的是白酒行业在多重压力下的深层困境与转型阵痛。 茅台业绩增速已现疲态 近5年来,贵州茅台集团频频“换帅”,历经高卫东、丁雄军、张德芹3任董事长。在张德芹主政的一年半时间里,贵州茅台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24年核心指标全部达到并超过年初设定的“增长15%左右”目标。 2024年年报显示,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约15.66%;实现净利润约862.28亿元,同比增长约15.38%;分红金额达34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净利润454.03亿元,仅同比增长9.16%和8.89%。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茅台第二季度业绩增速已现疲态,营收、净利润同比增幅降至7.28%与5.25%,相较上年明显放缓,更核心的挑战在于飞天茅台价格持续下滑。今年以来受电商补贴、社会库存较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其批价持续下滑,成为行业焦点。今年上半年,被看作酒企未来业绩“蓄水池”的合同负债指标出现大幅下滑,其预收货款为55.07亿元,与年初的95.92亿元相比减少超42%,一定程度上反映经销商的铺货意愿下滑。有业内资深分析师认为,张德芹的改革虽为企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渠道波动与价格失序已超出原有治理体系的应对范畴。 中国酒业分析师肖竹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茅台董事长的人事变化又是由茅台体系外空降的政府官员,也说明贵州省有关方面在强化对贵州茅台集团的有效控制。 人事变动彰显企业求变 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和洋河股份都交出了一份难看的成绩单。半年报显示,珍酒李渡实现营业收入24.97亿元,同比下滑39.6%;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减少23.5%;即使采用经调整净利润计算,6.13亿元的利润额也同比减少39.8%,几乎与营收下滑幅度同步,显示其盈利能力大幅受挫。洋河股份则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同比下降35.32%;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下降45.34%。 显然,业绩压力成为高管更替最直接的催化剂。其次,渠道库存“堰塞湖”成为酒企难以逾越的大山。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到,根据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经销商、终端零售商在经营方面,58.1%表示库存增加;超过一半经销商、零售商表示实际销售价格的倒挂程度有所增加,超过40%经销商、零售商表示面临着现金流压力;38.7%经销商和零售商表示经销回款减少。换而言之,经销商普遍面临库存压力,部分经销商库存周期延长,市场价格倒挂现象普遍。这也使得酒企管理层面临巨大的销售目标压力。 白酒行业的人事动荡,是传统增长模式遭遇时代挑战的必然反应。业内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重大人事变动彰显了企业积极求变、敢于发动战略调整的决心,其背后是面对行业局势积极应对的态度和对战略布局的把控。酒企需要通过人事调整手段实现团队革新,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优化整体竞争水平。同时,积极的组织结构调整对升级企业执行效率有很大助力,新的高层任命将带来新的观点思想和动作落地,提升执行效率,通过注入新鲜血液加速酒企的市场扩张和产品升级。 【2025-10-28】 洋河股份: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1101.4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1101.4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4.1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711014818.0019863168.001414079837.002025-10-2419587406.0027376983.001422928187.002025-10-237028071.0015023768.001430717764.002025-10-2212034170.0012382189.001438713461.002025-10-219687438.0011972966.001439061480.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27日融券偿还5700股,融券卖出14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9.7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1798.67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797678.00397689.0017986706.002025-10-24553760.00408398.0018142562.002025-10-23757620.00336720.0018239000.002025-10-221206156.00320712.0017708880.002025-10-212958885.0048965.0016878935.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32亿元,较昨日下滑0.6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7洋河股份-9004206.001432066543.002025-10-24洋河股份-7886015.001441070749.002025-10-23洋河股份-7465577.001448956764.002025-10-22洋河股份481926.001456422341.002025-10-21洋河股份578461.00145594041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7】 洋河股份: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1958.7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1958.7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4.2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6%,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19587406.0027376983.001422928187.002025-10-237028071.0015023768.001430717764.002025-10-2212034170.0012382189.001438713461.002025-10-219687438.0011972966.001439061480.002025-10-2010852157.0013706257.001441347008.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24日融券偿还5900股,融券卖出8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5.3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8%,融券余额1814.26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553760.00408398.0018142562.002025-10-23757620.00336720.0018239000.002025-10-221206156.00320712.0017708880.002025-10-212958885.0048965.0016878935.002025-10-20322828.00442134.0014014946.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41亿元,较昨日下滑0.5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洋河股份-7886015.001441070749.002025-10-23洋河股份-7465577.001448956764.002025-10-22洋河股份481926.001456422341.002025-10-21洋河股份578461.001455940415.002025-10-20洋河股份-2937154.00145536195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白酒双十一迎来“冷静期”?线上大促线下观望,价格温和博弈 【出处】南方都市报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活动已经开启,各大电商平台如火如荼促销,白酒行业却迎来“冷静期”。 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发布的第五十三期《湾区酒价》数据显示,大湾区四城白酒价格呈现分化态势:线上平台以补贴拉低高端酒价格,线下渠道仍以观望为主。产品方面,高端白酒在这一波大促中意外地“保持定力”,价格波动不明显;部分中高端产品有降价趋势但幅度不大。 这或许与双十一前期的折扣力度不明显相关,但在理性消费与库存压力的博弈中,酒价波动折射出行业渠道变革与行业调整的深化。 广州:半数以上产品价格回调,即时零售平台售价波动相对明显 中秋国庆双节过后,白酒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开始整体回调。而近期,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活动已经开启,各大线上平台推动满减、补贴等优惠活动,这又使得白酒均价的上调幅度有限,部分产品的均价还在下滑。 在上一期的基础上,本期广州市场有超半数的统计样本产品市场零售均价出现上涨,包括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君品习酒、红西凤、洋河梦之蓝M6+等高端及中高端产品,均价上涨的幅度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其中,上涨幅度较明显的产品为酒鬼酒内参与红西凤。这两款产品在广州市场的铺货并不普遍,且不同渠道的售价差别较大,本期均价上涨的原因均是经销商渠道的售价有所上调。第八代五粮液、国窖1573及君品习酒的均价上涨幅度均在10元以内,近期价格整体维持平稳。 中高端产品方面,洋河梦之蓝M6+的均价回调幅度较明显,相比上期上涨约12元,主要原因是该产品在部分即时零售渠道的售价波动较大,比如在歪马送酒上,该产品本期的价格为699元,相比上期直接上涨了100元;而在京东酒世界,该产品又从上期的690元降至本期的645元。 本期也有7款产品的均价出现下降。其中,飞天茅台本期的均价约为2024元,比上期减少约43元,主要原因是部分即时零售平台调低了价格;比如京东酒世界上,该产品的售价由上期的2121元降至本期的1910元。 其他产品的均价下降幅度基本在10元以内,包括汾酒青花20、青花郎、毛铺紫荞、品味舍得、小糊涂仙等。 整体来看,尽管双十一大促已经开始,但近期白酒的价格波动并不明显。线上平台方面,京东、天猫等平台在百亿补贴下价格相对有优势,即时零售平台目前还未推出大规模的促销活动;线下方面,商超及经销商似乎仍在观望,同样还未有大力度的折扣。 深圳:大促早期酒水价格普遍微跌,1919有门店报价出现新低 虽然“双11”大促进入早期“预热”阶段,不过深圳酒水价格的表现相对稳健。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后了解到,本期飞天茅台在深圳样本终端均价为2008.55元,比此前“中秋-国庆”旺季的价格有所下跌;千元价格带方面,国窖1573和青花郎价格对比上期出现小幅度下跌,分别跌2元和4元,第八代五粮液和君品习酒价格回暖,对比上期分别上涨5元和15元。 在统计过程中,南都湾财社记者发现,上述酒款在深圳多个终端尤其是线上终端,与上期相比价格表现稳定,但是也有部分终端报出新低价,例如1919深圳部分门店,在接入即时零售平台后有产品出现价格新低。例如飞天茅台在部分门店报价在1700元/瓶至1900元/瓶;第八代五粮液低至700元/瓶,国窖1573逼近800元大关,另外君品习酒和青花郎,都有分别低于700元的报价和800元的报价。根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在进入双11大促期间,有部分头部酒企披露相关正规购酒渠道,其中1919等平台因“售价过低”被部分酒企拉入了“灰名单”。 高端价格带方面,洋河梦之蓝M6+与上期零售均价持平,为691.42元/瓶,古井贡酒古20价格为584.29元/瓶,比上期下跌约11元,金沙摘要同样有价格下跌,比上期零售均价下跌了7元;次高端酒方面,珍酒珍十五零售均价比上期下跌了35元,品味舍得比上期下跌18元,水井坊井台零售均价跌破500元关口,录得497.33元,剑南春零售均价比上期下跌3元。 实际上,深圳酒水终端出现价格波动乃至下跌,系“双11”大促影响下产生的必然状况。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酒水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是线上平台,尤其是即时零售平台,“大额券”的发放导致多款酒水产品价格创下新低。不过,深圳部分线下烟酒店店主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虽然即时零售大额补贴对酒价影响较大,且需要商家出资参与,但是补贴带来的出货量相比无补贴时有所增加,尤其名酒的库存得到一定下降。 与之相对的,深圳纳入统计的线下终端,具体产品价格表现较为稳定,尚未有打折促销情况。 佛山:整体价格表现稳定,部分产品价格回暖 相比其他城市酒价波动较大,佛山酒价整体表现则是趋于稳定。 其中,飞天茅台零售均价出现回暖,本期零售均价为2178.32元/瓶,较上期提升约24元;千元价格带方面,国窖1573和君品习酒零售均价为956.77元/瓶和755.1元/瓶,对比上期分别上升4元和3元;第八代五粮液和郎酒青花郎零售均价为918.19元/瓶和877.98元/瓶,对比上期分别下跌14元和13元。 高端价格带方面,洋河梦之蓝M6+与上期价格持平,为673.98元/瓶;古井贡酒古20对比上期价格突破600元,录得601.04元/瓶;金沙摘要酒零售均价比上期下跌1元;水井坊井台对比上期提升3元。次高端价格带方面,剑南春水晶剑本期零售均价为429.35元/瓶,对比上期下跌11元;品味舍得与珍酒珍十五,零售均价分别下降5元和10元;汾酒青花20零售均价为421.99元/瓶,对比上期提高3元。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两大价格带产品零售均价波动不大,整体表现稳定。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本次佛山所取样本以及终端所反映的酒价,受“双11”大促影响不算太大,主要原因在于佛山当地酒水终端参与即时零售大促的程度不高,同时线下终端价格并未出现下降,因此酒价仍保持稳定。不过有经销商预判,随着“双11”大促深入,相关终端可能会陆续参与大促,价格可能出现下探。 东莞:飞天茅台均价下降,中高端产品价格表现分化明显 相比第52期,第53期东莞市场酒价在涨跌品类数量基本持平,但核心高端产品波动显著。 在可比的18款白酒中,价格呈现分化:9款下降、7款上涨、2款持平。其中,飞天茅台价格波动最为显著,本期均价跌至1960.15元,较上期的2180.33元大幅下跌220.18元,跌幅高达10.10%。此轮剧烈波动主要源于本期仅采集到线上渠道数据,线下渠道出现缺货情况。同时线上平台普遍降价,如1919平台售价1943.5元,较上期下降4%;京东酒世界低至1910元,但仍显著低于上期线下渠道2800元的高位。 中高端产品呈现也明显分化。君品习酒逆势上涨24.9元至752.97元,涨幅3.42%,主要受盒马、1919等渠道提价推动;汾酒青花20上涨10.71元至426.74元,涨幅2.57%,朴朴、京东酒世界等渠道均价突破428元。而小糊涂仙下跌8.43元至155.17元,跌幅5.15%,朴朴等平台降至117元;珍酒珍十五下跌10.47元至342.45元,跌幅2.97%,酒小二渠道更跌破340元。 低端酒类延续抗波动特性,九江双蒸保持19.9元,毛铺苦荞紫荞稳定在248.25元;石湾玉冰烧虽因小规格缺货微涨2.7元至19.5元,涨幅16.07%,但绝对价格变动微小。 从渠道变动看,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承压明显,线上促销反映渠道库存压力加剧;洋河M6+微涨1.7元至673.6元,剑南春下跌10.29元至426.24元,区域品牌表现分化揭示消费偏好差异。 总体而言,“双十一”电商促销活动加剧高端白酒价格竞争,茅台等头部品牌线上渠道降价成为本期均价下行的核心推力;中高端白酒分化趋势在淡季调整中持续深化,汾酒、习酒等品牌的逆势微涨显示部分品牌消费韧性,而低端刚需品类价格锚定效应依然显著。 综合四地数据可见,双十一期间大湾区白酒市场仍处调整期:线上渠道通过补贴加剧价格竞争,线下终端跟进有限,反映出经销商对旺季动销的谨慎态度。高端酒虽整体承压,但部分品牌仍逆势微涨,显示细分品类韧性。随着大促进入高潮,酒价或面临进一步波动,渠道库存与消费信心将成为后续价格走势的关键变量。 【2025-10-24】 洋河股份: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702.8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702.8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4.3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7028071.0015023768.001430717764.002025-10-2212034170.0012382189.001438713461.002025-10-219687438.0011972966.001439061480.002025-10-2010852157.0013706257.001441347008.002025-10-1712416800.0042908444.001444201108.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23日融券偿还4800股,融券卖出1.0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5.7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92%,融券余额1823.90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757620.00336720.0018239000.002025-10-221206156.00320712.0017708880.002025-10-212958885.0048965.0016878935.002025-10-20322828.00442134.0014014946.002025-10-17546000.00350000.0014098000.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49亿元,较昨日下滑0.5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洋河股份-7465577.001448956764.002025-10-22洋河股份481926.001456422341.002025-10-21洋河股份578461.001455940415.002025-10-20洋河股份-2937154.001455361954.002025-10-17洋河股份-30388986.00145829910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与“苏超”携手同行,将“宠粉”进行到底,洋河股份解锁流量密码 【出处】财闻 2025年,最持久的流量来自哪里?“全民参与+城市荣誉”引爆的是一场场赛事带来的话题热度与强吸金力,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率新高的“苏超”让这个夏天变得格外不同,谁又不想乘着“苏超”的热度再“火”上一把? 这个夏天,洋河股份(002304.SZ)在连场的精彩比赛中,携洋河第七代海之蓝化身“最强气氛组”,全程“海7”陪伴球迷欢呼呐喊,感受足球与美酒带来的愉悦;携手央视打造《苏超最前线》特别节目,带领球迷一同探访场馆、看望球员;用“足球嘉年华”为没抢到球票的球迷揭开“隐藏副本”——巡游大巴来到活动现场,足球宝贝热情舞动,专业乐队精彩演奏,更有惊喜环节扫码抽奖,洋河股份还直接送出海之蓝小酒,让每一位参与的球迷都能举杯同庆。 从盛夏到深秋,洋河股份乘着“苏超”十三城的热浪,把“宠粉”写进了品牌DNA,也让世界看见历史悠久的中国足球与中国白酒的另一种“玩法”。场内,洋河球迷方阵汇成一片蓝色海洋,随着赛事节奏起伏,让欢呼响彻全场;场外,洋河结合赛事推出的各类新品也让更多省外乃至海外球迷更加熟悉这个地道的江苏名酒。 在近期举办的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2025南京秋糖”)上,洋河股份首发超级足球、微分子等产品。其中,梦之蓝·超级足球以蓝色足球为造型灵感,瓶身巧妙融入江苏省13座城市的地标图案,将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球体造型体现足球运动的团结精神,也与洋河包容、共享的品牌理念相得益彰;微分子则锚定“年轻人的第一杯酒”的概念,将绵柔古法酿造技艺与现代微分子技术相融合,包装上印有13座城市在“苏超”赛事期间的精彩一瞬,新品有望成为酒吧、Livehouse等消费场景的“破圈”利器。 当前,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呈现“品类多元化、酒体轻量化、口感风味化、用户年轻化、体验沉浸化、场景碎片化、渠道即时化”等显著的消费趋势。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洋河也在积极构建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文化为根基、以伙伴为依托”的价值创造体系——既有“苏超”“红楼梦”这样的热门IP持续赋能,也有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创新之作。 在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的当下,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依旧是品牌推出的产品和传递的价值,以及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和回应。近两个月,洋河股份在郑州、长沙、深圳、南京等地接连举办梦想奇妙夜·2025洋河超级粉丝节专场,通过干杯脱口秀、奇妙游园会,干杯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其中,白酒风味交易所的人气最高,在这个风味实验室里,各种各样的洋河美酒以“花式喝法”让粉丝们争先品鉴,尤其是融入了第七代海之蓝的创新调饮“海7特调”,在现场收获超高人气、超多好评,随着夜幕降临,“干杯音乐节”更是将粉丝节的氛围推向最高潮。 从“我爱天之蓝”公益跑到第七代海之蓝·龙虾嘉年华,再到梦想奇妙夜·洋河超级粉丝节,洋河股份不断升级饮酒新场景、玩转白酒新喝法,紧跟年轻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与洋河粉丝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结,让品牌与市场构建更加深层次的链接。 与此同时,作为白酒行业头部上市公司之一,洋河股份也在积极回馈投资者。近期公司开启“上市公司股东节”活动,为活动期间持有“洋河股份”股票的投资者准备了第七代海之蓝、金洋河、蓝洋河等奖品。 从“蓝色经典”到“蓝色风暴”,从“一瓶好酒”到“一场盛宴”,洋河股份用一整个“苏超”赛季、一系列粉丝节活动证明:真正的品牌优势,不止于千年非遗的酿造技艺,更在于把消费者宠成“队友”,把新产品做成“应援色”,让每一次举杯洋河,都为传统白酒赋予新的时代活力。 【2025-10-23】 洋河股份: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203.4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洋河股份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203.4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4.3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37%,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12034170.0012382189.001438713461.002025-10-219687438.0011972966.001439061480.002025-10-2010852157.0013706257.001441347008.002025-10-1712416800.0042908444.001444201108.002025-10-1639397243.0038379479.001474692752.00融券方面,洋河股份10月22日融券偿还4600股,融券卖出1.7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20.6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1.52%,融券余额1770.89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1206156.00320712.0017708880.002025-10-212958885.0048965.0016878935.002025-10-20322828.00442134.0014014946.002025-10-17546000.00350000.0014098000.002025-10-16662418.00225504.0013995342.00综上,洋河股份当前两融余额14.56亿元,较昨日上升0.0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洋河股份481926.001456422341.002025-10-21洋河股份578461.001455940415.002025-10-20洋河股份-2937154.001455361954.002025-10-17洋河股份-30388986.001458299108.002025-10-16洋河股份1679786.00148868809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17只白酒股下跌 贵州茅台1458.70元/股收盘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10月22日尾盘,沪指3913点下跌0.07%。白酒板块2295.12点收盘下跌0.16% ,其中17只白酒股下跌,金徽酒1.87%领跌白酒股。 从个股来看,贵州茅台收盘价达1458.70元/股,下跌0.24%;五粮液收盘价达120.10元/股,下跌0.35%;山西汾酒收盘价达188.31元/股,下跌0.74%;泸州老窖收盘价134.67元/股,上涨0.34%;洋河股份收盘价达69.72元/股,下跌0.33%。 招商证券在其研报中指出,通过公司与渠道交流,25年双节旺季白酒动销下滑整体符合预期,头部品牌下滑幅度略好于行业平均水平,飞天、普五等大单品价盘回落后性价比突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