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1319 铭科精技 更新日期:2025-10-27◇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汽车五金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冲压、焊接及组装。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 | 43770.24| 10948.41| 25.01| 85.13|
|非汽车 | 7646.66| 2350.35| 30.74| 14.87|
├────────────┼─────┼─────┼───┼──────┤
|燃油汽车金属结构件和其他| 34402.05| 9145.70| 26.58| 66.91|
|金属结构件 | | | | |
|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 | 9002.37| 1481.69| 16.46| 17.51|
|燃油汽车精密模具和其他精| 6958.59| 2301.44| 33.07| 13.53|
|密模具 | | | | |
|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 | 1053.89| 369.93| 35.10| 2.05|
├────────────┼─────┼─────┼───┼──────┤
|内销 | 35568.81| 7300.95| 20.53| 69.18|
|外销 | 15848.09| 5997.81| 37.85| 30.82|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 | 77182.30| 22919.97| 29.70| 79.93|
|非汽车 | 19379.12| 4051.57| 20.91| 20.07|
├────────────┼─────┼─────┼───┼──────┤
|燃油汽车金属结构件和其他| 59437.43| 16647.98| 28.01| 61.55|
|金属结构件 | | | | |
|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 | 24107.16| 5505.01| 22.84| 24.97|
|燃油汽车精密模具和其他精| 10755.13| 4221.66| 39.25| 11.14|
|密模具 | | | | |
|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 | 2261.70| 596.89| 26.39| 2.34|
├────────────┼─────┼─────┼───┼──────┤
|内销 | 63723.24| 17597.86| 27.62| 65.99|
|外销 | 32838.18| 9373.68| 28.55| 34.01|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 | 37986.94| 10492.92| 27.62| 83.52|
|非汽车 | 7494.44| 2114.56| 28.22| 16.48|
├────────────┼─────┼─────┼───┼──────┤
|燃油汽车金属结构件和其他| 31950.84| 9245.70| 28.94| 70.25|
|金属结构件 | | | | |
|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 | 7681.14| 916.66| 11.93| 16.89|
|燃油汽车精密模具和其他精| 4977.28| 2318.00| 46.57| 10.94|
|密模具 | | | | |
|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 | 872.13| 127.12| 14.58| 1.92|
├────────────┼─────┼─────┼───┼──────┤
|内销 | 29975.36| 7112.14| 23.73| 65.91|
|外销 | 15506.03| 5495.34| 35.44| 34.09|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汽车 | 70259.25| 19759.59| 28.12| 79.53|
|非汽车 | 18082.55| 4458.82| 24.66| 20.47|
├────────────┼─────┼─────┼───┼──────┤
|燃油汽车金属结构件和其他| 54695.32| 15757.16| 28.81| 61.91|
|金属结构件 | | | | |
|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 | 18983.02| 3823.35| 20.14| 21.49|
|燃油汽车精密模具和其他精| 11643.48| 4222.37| 36.26| 13.18|
|密模具 | | | | |
|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 | 3019.98| 415.53| 13.76| 3.42|
├────────────┼─────┼─────┼───┼──────┤
|内销 | 56885.91| 15399.89| 27.07| 64.39|
|外销 | 31455.89| 8818.53| 28.03| 35.61|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
公司业务包括金属结构件和模具两部分,金属结构件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根据证
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汽车金属结构件业务,属于“C36汽
车制造业”;模具业务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汽车金属
结构件业务属于“C36汽车制造业”中的“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模
具制造业务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C3525模具制造”行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快
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汽车市
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
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
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
1、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快速增长,销量增长依旧强劲,结构更趋健康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延续了近年
来高增速的发展态势。同时,产量达到696.8万辆,同比增长41.4%。市场渗透率提
升至44.3%,相比2023年全年36.7%的水平显著上升,显示新能源汽车正从政策驱动
阶段过渡到产品力驱动和市场自发增长阶段。
在市场结构方面,A级和B级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合计占比上升至58%,而A00级微型电
动车占比降至不足14%。这表明消费者需求正从“代步刚需”向“性能与品质兼备
”的改善型消费升级。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中高端车型的占有率增长更为明显
。
整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不仅在数量上延续扩张趋势,其市场结构也在同步优化,呈
现出更均衡、更可持续的发展形态,为行业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矗
2、出口大幅增长,海外市场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在汽车总出口中占比超过
34%。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也在积极构建全
球化布局,海外市场正成为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出口结构方面,比亚迪、上汽、奇瑞等头部车企合计贡献了超过60%的新能源出
口量。其中,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等国已布局整车产能,快速实现本地化生产,为
后续品牌渗透和政策适应提供基矗
不过,欧洲市场受欧盟临时关税政策影响,增长受限;而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
兴市场增速迅猛,部分区域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这表明海外市场机会与风
险并存,企业出海策略需兼顾灵活性与前瞻性。
3、产业链成本重构,电池价格触底回升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在经历一轮深度调整后逐步回稳。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2024年
四季度跌至7.5万元/吨低点,至2025年4月回升至10.8万元/吨,并维持震荡格局。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整车企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178.6GWh,同比增长31.5%。尽管原材料价格反弹,但
通过规模效应、结构创新和供应链整合,行业平均单车电池成本同比下降4.7%。这
表明主机厂与电池企业正通过降本提效实现利润稳态。
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持续推进CTB(CelltoBody)结构电池、一体化压铸
、轻量化电池包等新技术方案,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压缩系统成本,进一步巩固
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定价权与议价能力。
4、智能化竞争加剧,算力战、AI生态拉开差距
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维度。2025年上半年,城区NOA(NavigateonAutop
ilot)功能加速渗透,搭载率达到18.6%,较2023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理想、小
鹏、问界、极氪等主流品牌均在20万元以下车型上普及该功能,推动智能驾驶从“
选装高配”走向“标配普及”。
与此同时,AI大模型在车端应用快速落地。上汽与商汤科技、比亚迪与科大讯飞等
合作推进车载语义交互、语音生成、智能问答等场景,使车机系统更加自然、流畅
与个性化,增强用户黏性与品牌差异化。当前主流车厂平均车载算力已达508TOPS
,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约320TOPS),同时国产芯片在中低端市场渗透率超过6
5%。这场算力与算法的“军备竞赛”,将决定未来三年用户体验与品牌分化的关键
节点。
5、政策由补贴转向标准与更新
政策导向正从“价格刺激”向“质量规范”转变。2025年上半年,中央“以旧换新
”政策推动新能源车销售超80万辆,撬动直接消费规模超过1800亿元,有效对冲宏
观经济波动对汽车消费的抑制效应。
与此同时,多地政府已全面退出对购车端的财政补贴,取而代之的是基础设施与法
规体系建设支持,如充电网络投资、智能驾驶测试道路开放等,政策资源开始向产
业链中后端转移。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五金冲压模具和精密金属结构件冲压、焊接、组装等,分为两大
核心部分,涉及四类业务,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储能(锂、氢)、机器
人等领域。
公司专业从事汽车五金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冲压、焊接及组装。集团公司拥有
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和精密冲压技术,为客户提供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的一
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聚焦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涵盖多个汽车核心系统,包
括底盘系统、仪表盘系统、座椅系统、排气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等。从工艺角度,
公司是目前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模具工艺设计、冲压成型、焊接总成、装配交付
等全链条服务的企业,并均具备量产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轻量
化解决方案。
公司在国内外拥有多家制造基地,全面覆盖国内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公司旗下生产
基地的生产布局示例如下:
公司所属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主要产品为非标产品,具有很强的定制
化特征,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质取胜”的经营策略。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从模具订单承接至产品最终交付的周期通常为10—16个月
;从零部件总成项目定点至项目换代升级的周期一般为3—5年。其他业务领域的交
付周期则受工艺开发强度、量产生命周期及客户维护等多因素影响,不同行业具备
各自的特定周期特征。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司业务收入的可预期性较强。
汽车模具产品具有生产和验收周期较长、单个合同金额差异较大的特点。在模具生
产过程中,受订单结构及项目进度差异影响,产能利用存在阶段性不均衡的情况,
公司会通过外协加工、产能调配等方式进行优化。汽车冲压件产品种类繁多、规格
尺寸差异显著,不同项目的工序组合及冲次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冲压件的产能
测算需结合具体项目特性进行动态评估。
2、公司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采用总部和子公司两级分权分级管理的模式。其中总部负责制定采购战
略和总体目标,检查、指导、服务、监督各子公司的采购行为;子公司根据总部制
定的《集团采购管理办法》在授权审批后实施具体采购任务,完成总部下达的采购
目标。
采购行为主要分为市场采购和客户约定采购。市场采购即公司根据对机器设备、基
建工程、生产性物料等的产品需求和实际情况,在综合比较资质、信誉、产品品质
、产品价格等因素后,进行供应商选择、招标、价格谈判。符合要求的一家或几家
供应商将被公司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与其签订《采购合同》《框架协议》等
。客户约定采购即由主机厂指定原材料供货商并负责供货合同条款的谈判,公司只
负责执行采购即可。
(2)销售模式
公司为OEM工厂,即根据主机厂的需求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首先,主机厂根据
新车型开发计划向潜在供应商提出开发竞标邀请和发布询价信息。公司在参与竞标
前,对报价进行合理性分析,并对本身的研发能力以及产能情况进行评估,组织开
发并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和多轮报价。主机厂经过价格评定并考虑供应商的综合能力
后,依次通过签订约定意向书、模具开发合同、销售订单合同等确定供应商为其提
供产品。
(3)生产模式
市场部门根据客户的生产量纲,对接计划或生产部门制定排产计划,同时分析测算
现有产能能否按时完成交付,是否需要新增投资(租赁厂房、购买设备、增加人工
等)。生产部门按照周和日排产计划安排生产,并根据客户要求及时调整。质量部
门按照产品作业指导书对员工行为和产品质量进行抽检,针对异常问题成立专人小
组进行讨论,保证生产产品质量,并在产品完工后根据质量部门和客户要求再进行
产品抽检或全检。合格产品将入库并最终由市场部门交付客户。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研发水平与产品工艺经验是重要的竞争因素之一,公司
所能开发的产品技术的复杂程度,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水平、自动化应用能力等
均可以体现其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公司始终致力于汽车五金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
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突破,形成了独有的核心竞争
优势,具体如下:
1、以产品成型工艺设计及模具数字研发平台为支撑的技术优势
公司建立了以CAD3D设计系统、CAE仿真分析系统、标准件/标准模块/材料参数/典
型模具结构/成型设备数据库、精密检测实验室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及模具数字研发
平台。基于研发平台,研发人员可在金属结构件工艺设计环节对材料变形极限、结
构稳定性、冲压回弹进行准确预测。根据材料变形理论,结合材料利用率、模具成
本、产品生产规模等因素,形成最佳的金属结构件工艺设计。产品工艺设计完成后
,研发人员可基于研发平台开发相应的成型结构,借助标准件/标准模块等数据库
实现模具的高效设计。
公司在金属结构件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中全面应用CAD及CAE设计开发技术,并自主
研发WinstechTool辅助开发平台,实现产品模块化设计、自动拆图及成本估算,提
升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并于产品设计环节实现产品成本控制。与此同时,公司形
成了较为丰富的标准件/标准模块/典型模具结构体系,可显著提高模具设计质量、
缩短交付周期、降低设计制造成本;并同步建立了丰富的材料性能参数数据库,变
传统经验设计为数字化设计,提高金属结构件工艺设计质量、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近年来,公司利用产品设计及模具数字研发平台持续进行模具技术的研发创新,在
产品开发能力、模具质量和性能维护等多方面,得到客户高度认可,为公司模具业
务和金属结构件业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并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的模具开发和设计人才
,形成了一套契合公司工艺、设备的模具开发体系,具备较强的模具自主开发能力
;进一步为公司夯实独立开发或者同步开发模具的基础,为公司整车厂商客户及一
级汽车零部件厂商客户选择公司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
2、合理的战略布局和服务配套优势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常围绕整车厂商建立,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已
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
以重庆、四川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吉林、
辽宁为核心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湖北为核心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北京、天津为核心
的环渤海产业集群。
围绕公司配套的主要是整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公司凭借行业早期的原始积累,较
早推动生产基地的铺排与建设,早在2018年以前,已在东莞、广州、重庆、武汉、
襄阳、大连、上海、苏州等8个城市购置土地并进行了生产基地的建设,近年来并
快速补充了以清远、嘉兴、宿迁、安庆4个城市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最终形
成全面覆盖国内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产能覆盖。为开拓国外市场,公司在泰国亦设
立了一处生产基地。
公司贴近主要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建立生产基地,能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并降低运
输成本,在产品同步研发阶段,可充分、及时地与客户交流产品使用需求,共同确
定产品的技术和工艺方案,及时了解客户的最新需求和新车项目开发情况,增强客
户订单获取能力。
3、品牌优势及客户资源优势
自设立以来,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一直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
持续动力。并获得马瑞利(MagnetiMarelli)、海斯坦普(GESTAMP)、广岛技术
、佛吉亚(Faurecia)、安道拓、凌云工业等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的
认可,且服务于小鹏汽车、赛力斯、奇瑞、比亚迪、日产、一汽集团、长城、宝马
、奔驰、奥迪、本田、丰田、通用等品牌汽车,为其提供精密汽车冲压模具及汽车
零部件。
公司凭借严格的质量控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有效的品牌建设,在行业内建立了较
高的品牌知名度,还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冲压模具重点骨干
企业”、“2024-2027年度模具出口重点企业”等。
4、经营团队稳定且专注的优势
公司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一直专注于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和制造装备行业的技术与
管理工作,且核心管理团队自公司成立至今保持稳定。公司的管理团队经过二十多
年的经营,在行业内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对下游行业客户的产品需求有
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对市场趋势有较强的预判能
力,有利于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骨干团队的建设。公司通过长期培养、引进以及交流合
作等方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打造出了国内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冲压模
具、检具及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领域一流的研发技术团队。公司持续关注并建立了对
管理层和骨干员工的长效激励机制,实现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有公司股份,通过股
权激励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对核心团队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公司先
进、稳定的技术管理团队是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扩张的重要基
矗
5、产业链条全覆盖的贯穿式产业配套的优势
公司按照“集团统一管理、设计工艺统一管控、生产制造统一流程、地区覆盖统一
对接”的原则,公司通过模具成型工艺技术的集中研发和积累,严控模具生产质量
和成型品质,并在子公司培养专业的冲压、焊接、装配团队,形成了对外梯度营销
、工艺设计、生产节点高度集中,对内专业生产分工的集团化运作模式。上述运作
模式在提高公司快速响应能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终端产品的生产成本。
凭借在模具领域技术、客户资源等多方面的优势,公司以模具业务为基础,开发了
汽车零部件冲压、焊接及装配等各工序产品,具备了为客户新车型开发提供全套“
模、检、夹、冲、焊、装”工艺装备和整车技术协调服务的一体化配套服务能力,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工艺、新材料成型业务,进一步完善了产品链,扩大了盈利空
间。
6、股权集中较高具有较快决策响应的优势
公司是由创始团队经营的企业,可确保重大决策相对稳健,注重远期利益及长久发
展,且决策迅速,执行力强。创始团队持股比例较高,股权清晰,从顶层设计上保
持对公司的控制力以确保公司长期稳定运营,同时也具备较大的资本扩张空间。以
董事长为首的董事会成员,经验丰富、分工明确、处世低调、志存高远、年富力强
,确保带领公司按正确路线走在行业前沿。
7、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布局全球化
汽车五金模具、汽车五金零部件行业是全球化销售、全球化采购,与之匹配的全球
化生产与研发布局,全球化布局可以有效规避市场准入限制、整合生产要素、降低
运输成本、提升技术水平。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在公司东莞铭科工厂成功实践的模具开
发、工艺制造经验,于2017年在泰国投资建设竹田盛安(泰国)并成功运营,当时
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少数几家成功迈出全球化布局步伐的本土企业,受到中国
政府及泰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关注,成为“一带一路”先行项目。公司泰国二期扩
建项目已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项目已于2024年12月份完成验收正
式交付生产。与此同时,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其他海外项目建设的探讨与筹划,希望
通过整合现有客户资源和合作渠道,以加强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全球化布局的产
业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钢材价格变动是公司生产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
之一。虽然公司产品报价中充分考虑材料成本影响,但若相关事项造成原材料价格
大幅波动或快速上涨并且持续保持价格高位,公司产品成本上升而又无法及时将产
品价格波动向下传导,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2、下游车型或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为降低产品开发成本,金属结构件行业通常采用定点开发的模式。定点开发模式下
,定点供应商负责具体零部件整个生命周期的供货,直到对应车型或产品停产。定
点项目对应车型或产品销售情况直接影响公司的收入实现。
公司金属结构件客户主要为马瑞利、广岛技术、凌云工业、天纳克、理光等国际知
名厂商,产品主要应用于日产、一汽集团、长城、比亚迪、赛力斯、小鹏汽车等汽
车品牌及理光、三菱等办公及电子产品品牌,客户产品销量通常较高。但如果公司
产品对应车型或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将对公司销售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分别依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高新技术企业、残疾职工安置等其他
有关政策享受部分所得税和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起
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国家调整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公司的盈利水平。
4、汇率风险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出口业务还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公司出口销售绝大部分
以美元或欧元结算,如果国家的外汇政策发生变化,或人民币汇率水平发生较大波
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产品出口和经营业绩。
面对上述风险,公司不断调整内部运营机制,积极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措施。
材料采购方面,公司将加强采购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工作,深入分析行业政策影响,
持续跟踪价格走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规避原材料价
格波动过大对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
客户开发方面,公司将继续拓展行业技术储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工艺研发
能力,保证项目对接效率,增加客户黏性,积极维护可扩展目标客户群;
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公司将持续研究国内外税收政策、关注税务政策变化、强化税
务风险管理,根据税收政策导向及时做好规划及预判。
汇率风险波动方面,公司加强对外汇管理的主动性,通过对地缘政经,全球宏观政
策,利率政策等研究,有效降低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影响,提高公司的资金收益率
。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5-06-30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东莞竹盛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 1200.00| 1350.23| 11370.82|
|司 | | | |
|安徽瑞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000.00| -| -|
|宿迁铭科精技汽车零部件有限| 1600.00| -| -|
|公司 | | | |
|广东增田盛安汽配制造有限公| 2379.36| -| -|
|司 | | | |
|武汉铭科精技汽车零部件有限| 3200.00| 575.94| 23316.07|
|公司 | | | |
|浙江格朗吉斯盛安铝业有限公| -| 148.57| 3648.56|
|司 | | | |
|浙江盛安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 6822.33| -| -|
|清远铭科精技汽车零部件有限| 700.00| -| -|
|公司 | | | |
|盛安塑胶五金(上海)有限公司| 4000.00| -| -|
|盛安精工(香港)有限公司 | 703.27| -| -|
|盛安(苏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6298.24| -| -|
|竹田盛安有限公司 | 3558.74| -| -|
|竹田盛安(泰国)有限公司 | 10648.69| 15.21| 10788.59|
|茂盛工业有限公司 | 1004.67| -| -|
|茂盛汽车零部件(大连)有限公| 4700.00| 1057.16| 10560.97|
|司 | | | |
|襄阳市铭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 1300.00| -| -|
|司 | | | |
|重庆铭科精艺汽车零部件有限| 2000.00| 577.06| 17371.59|
|公司 | | | |
|铭科精技(香港)有限公司 | 11089.65| 767.63| 21980.41|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