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3603 退市博天 更新日期:2024-04-24◇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4-04-22】
监管层加大监管力度 又有多家公司提前锁定退市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退市新规发威,上周又有多家公司提前锁定退市。
  继*ST民控、*ST美盛之后,*ST新纺提前锁定退市。按照目前股价测算,即便未来几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三家公司股价也无法回到1元上方,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退市条款,提前锁定退市。值得注意的是,*ST美尚、*ST太安将触及多项退市指标而被终止上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包括*ST新海、*ST博天、ST贵人、ST星源、*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ST民控、*ST美盛、*ST新纺在内的12只股票已锁定退市或已完成摘牌退市。其中*ST新海、*ST博天因触及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其余10股均因面值低于1元而被强制退市。
  4月19日,*ST新纺股价再度跌停,报0.63元/股,跌幅4.55%,总市值5.1亿元。*ST新纺4月19日晚公告称,截至4月19日,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3个交易日低于1元,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此前,*ST新纺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于2024年3月2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监管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业绩方面,*ST新纺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9亿元至2.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79.41%至82.96%。
  在此之前,*ST民控、*ST美盛两家公司也因为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提前锁定退市。截至4月19日,*ST民控收盘价为0.47元/股,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ST美盛收盘价为0.49元/股,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16个交易日低于1元。
  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19日,A股市场有144家上市公司股价低于2元/股,有12家上市公司股价低于1元/股。
  4月12日,中国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出台,其中提及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等。同时,证监会制定《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新的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完善财务类、重大违法类、规范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
  政策出台后,ST板块和绩差股出现了明显下跌。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国九条”推动市场风格转变,未来对恶意“保壳”行为会严监管,对于长期不分红的公司也会严厉处罚。投资者应该拥抱绩优股,远离绩差股。

【2024-04-18】
退市博天:将于4月25日被终止上市暨摘牌 
【出处】智通财经

  退市博天(603603.SH)公告,公司股票于2024年3月2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截至2024年4月18日,公司股票已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2024年4月25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024-04-18】
退市博天04月18日下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渭北煤化工园区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该奖项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方面设立最早、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荣誉奖励;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NO“面向高难废水处理的长效抗污中空纤维膜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9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90.71%,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4.23%。

【2024-04-15】
退市博天04月15日下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渭北煤化工园区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该奖项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方面设立最早、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荣誉奖励;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NO“面向高难废水处理的长效抗污中空纤维膜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9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90.15%,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27%。

【2024-04-12】
最严退市新规来袭!触及退市红线上市公司或激增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国九条”)。
  以上述意见为参考,同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下称“退市制度意见”),并提出包括严格执行强制退市标准、逐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等5方面措施。
  随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新的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并对包括重大违法类、财务指标类等相关的强制退市标准进行修订并征求意见。
  综合此次“最严退市新规”细则,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上市公司触及退市红线。
  四类强制退市标准全面趋严
  根据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新版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修订进一步完善财务类、重大违法类、规范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
  重大违法类方面,修订内容包括,对于“造假金额+造假比例”的标准修改为一年、两年、三年及以上三个层次。
  具体来说:(1)一年虚假记载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30%。(2)连续两年虚假记载金额达到3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20%。(3)连续三年及以上年度存在虚假记载。前述虚假记载科目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计算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的造假占比,以披露的相应科目金额作为分母,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科目的造假占比,以披露的净资产作为分母。
  而在此之前,在2023年8月版本的各大交易所重大违法类退市标准中规定,包括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表在内指标出现连续两年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超过5亿,且超过两年总额或两年期末总额50%的,将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的退市标准。
  两相比较之下,此次造假期限已下至1年,金额也下探至2亿。
  规范类退市方面,一是新增“资金占用”退市指标。包括控股股东或无实控人第一大股东资金占用占审计净资产绝对值30%以上,或者金额超过2亿元以上,两个月内责令改正但未实施。
  二是新增内控非标审计意见退市情形。具体指标为,连续两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或未按照规定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三年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对公司股票予以终止上市。
  三是新增控制权无序争夺退市情形。即“上市公司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公司有效信息”。
  财务类退市方面,沪深两市主板分别将亏损企业退市风险警示标准,从“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的标准,改为营业收入从现行标准“低于1亿元”提高至“低于3亿元”,并将“利润总额”纳入亏损考量范围,修改后指标为“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
  而对于沪市科创板、深市的创业板,除营业收入标准并未调整,仍为“低于1亿元”外,其他财务类退市标准与两市主板趋同。
  最后,对于两市主板市值退市条件,其从原来“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修改为“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5亿元”,但创业板和B股仍保持3亿元标准。
  更多公司或触及退市红线
  按照前述多份征求意见稿所述内容,当前A股众多原先尚在安全线以内的企业,可能直接暴露于退市风险之下。
  据记者统计,根据数据,仅从财务指标来看,2022财年,触及“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孰低为负且营业收入不足1亿”退市红线的企业,仅有6家。
  而按新调整的退市规则后,触及“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不足3亿元退市红线,两市主板企业出现激增,多达96家,增幅达到15倍。
  若以2023年已经披露的财报来看,已经有9家主板企业满足新版征求意见稿中所述财务类退市情形,而原标准下仅有2家。
  另从市值指标来看,截至4月12日收盘,当前市值在3亿至5亿之间的主板公司,包括ST美讯(600898.SH)、退市博天(603603.SH)、新海退(002089.SZ)、*ST民控(000416.SZ)四家。
  退市制度持续渐进式改革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最早发布的新“国九条”的总体要求,为日内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各项要求阐明主旨。
  新“国九条”指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科学设置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
  同时,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
  新“国九条”还指出,要进一步强化退市监管。严格退市执行,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多次就退市制度进行规则的完善与修订。
  2020年12月,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实施办法》以及《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办法》,对退市指标、退市流程、风险警示等安排进一步完善优化。
  2023年2月,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出台,两市交易所又对退市新规重新进行了修订和归集,并将相关规则整合成统一的《股票上市规则》予以发布。2023年8月,为进一步强化细化退市监管,两市交易所再次修订并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
  除此之外,两市还多次发布各类上市公司自律指引,引导上市公司规范治理,夯实上市公司风险提示相关的信息披露责任。
  今年3月,证监会还发布了包括《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4项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由规则指引的上市公司进退方寸。
  长期渐进式退市制度改革,令两市上市公司“应退尽退”节奏逐步加速。
  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在其公布的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中指出,针对性改进加强日常监管。严守注册底线红线,对财务基础薄弱、真实性存疑及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的企业,采取重点问询、现场检查、底稿核查等措施。加速推进常态化退市。
  前述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共47家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44家。退市改革三年来,强制退市数量已超过改革前退市数量总和。

【2024-04-09】
年内9只股票退市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ST太安4月7日公告称,汕头中院决定终结公司的预重整程序,不予受理申请人(债权人)广州众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市公司提出的重整申请。此外,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可能因内控缺陷等原因导致审计机构对公司2023年年报发表无法表示意见,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包括*ST新海、*ST博天、ST贵人、ST星源、*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在内的9只股票已锁定退市或已完成摘牌退市。预计在2023年报披露季过后,还将有更多企业因触及财务指标而退市。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从表面看,这些公司是因为股价跌破1元而触发终止上市。实际上,这些退市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恶化、违规占用担保、资不抵债等问题,已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目前还有哪些公司存在退市风险?
  据本站数据统计,2023年(报告期为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营业收入及上一年该组合指标均低于一亿元的企业有26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3年9月30日)审计净资产为负值的企业有33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2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企业有14家;触发“可能暂停上市风险”的ST股有24家。
  近期,已有多家*ST公司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因营收低于1亿元且持续亏损、净资产为负值、非标意见难消除、证监会立案调查等因素,可能迎来强制退市。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存在面值退市风险。截至8日收盘,A股市场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有*ST民控、*ST美盛、*ST新纺、中南建设、*ST美尚等5只;股价低于2元的股票超过90只,A股市场面值退市股仍在扩容。

【2024-04-09】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AB面:共赢的密码与多输的启示 
【出处】证券时报

  编者按:2020年以来,A股共有近6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破产重整,注册制实施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数量迅速攀升,破产重整已成为上市公司风险出清、重获新生的重要途径。不过,完成破产重整只是上市公司“活下去”的第一步,长远来看,重整方案是否兼顾了各方利益、各类治理风险是否出清、引入的产业投资人管理水平高低、新注入资产的盈利能力强弱,是决定公司能否“活得好”“活得久”的关键。
  通常,上市公司在重整后至少需要两三年才完成基本面修复。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公司成功甩下包袱,逐渐回血;有的公司始终困于泥淖,业绩迟迟不见好转;也有的公司在重整完成后迅速遭遇“黑天鹅”,再次走向了退市的命运。
  A面涅槃重生,B面黯然陨落,回头审视当初的重整方案,不难发现命运齿轮的转动早已埋下伏笔。其中的启示与反思值得总结。
  A面:逆境重生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0年以来完成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完成重整至今已满3年。除去已于2022年6月退市的德奥退,剩余13家公司中,与重整完成时相比,8家公司市值上涨,5家下跌;2023年前三季度8家公司扣非后盈利,5家亏损。同时满足市值上涨、最新季报和2023年业绩预告盈利的公司有中南文化、永泰能源、盐湖股份和莲花健康四家。
  其中,永泰能源和盐湖股份属于资源型上市公司,核心资产变现能力强,重整过程中并未引入新投资人。相比之下,莲花健康和中南文化通过破产重整引入了新投资人,探讨这两个案例更具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莲花健康:
  老牌国货重获新生
  昔日“味精第一股”,1998年便已登陆资本市场的莲花健康,一度因行业竞争白日化及多元化转型失利而陷入债务危机。2017年和2018年,莲花健康连续两年亏损且资不抵债,并于2019年被交易所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2019年7月,莲花健康债权人国厚资产向法院申请对莲花健康进行破产重整,同年10月,重整申请获法院受理。协商阶段,上市公司引入了莲泰投资、润通贰号和项城市国控集团三家重整投资人,合计支付5.4亿元投资款,获得3.18亿股股票,持股比例占转增后总股本的23.04%。
  莲花健康引入的三位投资人均实力不俗。莲泰投资背后是知名皖系AMC国厚资产,国厚资产是参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常客,在随后几年ST中安、*ST明诚、ST康美、中南文化等上市公司的破产重整中均可见到其身影。润通贰号是国企华润设立的投资基金,国控集团则是隶属于当地政府的国资平台。
  几家实力投资人的入场,为莲花健康重整成功提供了保障。除了受让股权支付的5.4亿元投资款外,莲泰投资、国厚资产和国控集团还通过借款、土地收储等形式向莲花健康提供额外资金支持。
  重整完成后,莲泰投资成为莲花健康控股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新的经营方案保留了公司味精、鸡精、面粉等主营业务,剥离了低效资产,解决了公司的债务危机。
  重整完成后,莲花健康的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均显著改善。2021年莲花健康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扣非净利润自2020年起转正并持续至今,2022年莲花健康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三年前分别提升了9.35%和25%,期间费用率由2019年的23.49%大幅下降至8.29%。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莲花健康重整完毕至今市值累计增长了78.75%,股价上涨了51.57%,以最新股价计和投资人入股价计,投资人投资收益率为165%。
  中南文化:
  国资纾困化解债务危机
  中南文化前身为中南重工,2014年起公司主营业务由金属制品业转向大文化产业,并更名为中南文化。在向文娱赛道转型的过程中,中南文化大举负债发起并购,以此提升市值和营收规模。然而随着2018年后影视业监管政策趋紧、行业遇冷,公司前期收购的资产业绩变脸引发大额减值,公司陷入经营危机。而此时,公司还存在大额违规担保和资金被占用问题,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
  2020年5月25日,中南文化向无锡中院申请重整,并在无锡中院的指导下启动预重整,由中南文化聘请的法律顾问担任预重整引导人,开展债权申报、资产审计评估、招募投资人等工作,这也是江苏省首例上市公司经过预重整进入重整的成功案例。近两年,预重整作为庭外重组和司法重整的衔接程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上市公司解困。
  通过招募与遴选,中南文化以资本公积转增股票的形式引入了江阴澄邦、招商平安资管和国厚资产三位投资人。其中,江阴澄邦的主要股东为江阴国资,招商平安资管与国厚资产为财务投资人。投资人合计出资8亿元,并需对部分违规事项承担补足责任或偿付义务。
  2021年3月30日,中南文化完成破产重整,正式成为江阴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以重整为契机,中南文化化解了债务危机,主业重新回归制造业板块。在重整方案中,中南文化预计公司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6.5亿元、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000万元、6000万元、8000万元。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南文化2021年和2022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扣非净利润实现扭亏,达到6400万元,营业收入达到6.56亿元,实现了重整方案中的预测水平,业绩修复速度快于同期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
  A面启示:
  实现共赢的五大因素
  莲花健康和中南文化虽然身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但复盘两家公司破产重整的动因和过程后,不难发现其中的诸多相似点。
  其一,公司走向破产重整的原因在于原实控人经营管理不善、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资金链断裂等,公司的主业仍具有重整价值。
  例如莲花健康是食品细分行业龙头,中南文化的制造业板块仍具备盈利能力,盐湖股份的钾肥、锂矿等都属于盈利性资产,此时上市公司通过破产重整摆脱债务束缚,转变经营重心,重整后恢复盈利能力的难度更低。
  其二,引入国资和专业投资背景的重整投资人,公司控制权变更至更具实力的投资人手中。优秀的重整投资人不仅给上市公司带来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能带来更多产业、融资资源,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制定更科学的经营策略。
  其三,合理的经营方案有助于维持破产重整效果。在莲花健康和中南文化的重整案例中,上市公司的重整经营方案看起来相对保守,实则是帮助公司更好地聚焦主业,同时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完善公司治理、休养生息。当公司业绩逐步好转时,实控人再考虑发力新业务,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其四,地方政府在不少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对于莲花健康的破产重整,当地政府承诺对预计偿债资金不足部分协调提供贷款支持,并利用土地收储政策,将收储资金用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债权清偿。
  其五,主投资人提早布局,有利于充分了解标的质量。莲花健康虽然在2019年7月才开启重整,但国厚资产在2018年便已开始收购莲花健康债权,2019年又以债权人身份对公司提出破产重整,介入重整早有计划。中南文化在2018年首次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存在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问题时便已积极寻求政府机构帮助,当地政府在破产重整开始前便已逐步参与了企业管控与风险处置。
  B面:黯然离?
  〗侥辏鲜泄就瓿善撇卣笞呦蛲耸兄站值陌咐嗔似鹄础?020年完成重整的德奥退,于2022年6月退市;2019年完成重整的庞大退,于2023年退市;2022年完成破产重整的*ST博天,于2023年被查出财务造假并于2024年退市;2021年完成重整的*ST贵人,于2024年退市……2023年年报披露结束后,这一名单恐怕还将继续扩容。上市公司从重整成功到再次走向退市,用时越来越短,风险暴露速度越来越快。
  破产重整“优等生”的成功路径大体相似,而重整失败的故事却各有各的不同。
  *ST贵人:
  新进实控人被立案
  2024年3月29日,昔日鞋王贵人鸟因触及面值退市标准而被正式摘牌,结束了10年上市之旅。此前,上交所向公司下发了监管函,并对上市公司及实控人予以通报批评,明确上市公司隐瞒大额关联交易,且公司控股股东、高管、实控人等尚有义务未履行。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贵人鸟2014年上市后便开启了疯狂扩张模式,2015年巅峰时期市值超过400亿元。2018年起,公司业绩急转直下,连亏三年,身陷债务危机。2020年8月,身处退市边缘的贵人鸟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贵人鸟共引入了五位重整投资人,泰富金谷出资4.2亿元,受让了公司20.36%的股份。泰富金谷实控人是李志华,其麾下产业均为农业相关公司。而除泰富金谷外,其余四名参与贵人鸟破产重整的投资人均为自然人。重整完成后,贵人鸟控制权未发生改变。
  根据重整计划,重整完成后,贵人鸟仍将聚焦运动鞋服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营业务,公司承诺2021年至2023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1.5亿元、2.5亿元。
  2021年7月贵人鸟重整完毕,但仅仅过了一年后,因原控股股东贵人鸟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持有股份被司法拍卖,导致泰富金谷成为新控股股东,泰富金谷控股股东李志华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随后成为上市公司新任董事长。
  李志华入主后,贵人鸟的主营业务由运动鞋服调整为粮食贸易,然而公司经营依然脱困无望。2021年短暂扭亏后,2022年,贵人鸟扣非净利润0.69亿元,下滑22.82%,盈利金额不到重整时承诺一半;2023年前三季度贵人鸟亏损0.61亿元,股价持续下跌,长期被质疑利益输送,最终走向了退市的终局。截至目前,公司仍存在控股股东及董事增持计划未完成、实控人控制企业未向公司返还大额款项等事项。
  *ST博天:
  飞出财务造假“黑天鹅”
  2024年2月2日,*ST博天公告称,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上交所对股票做出终止上市决定,目前,公司已进入退市整理期。
  *ST博天2017年登陆A股,2019年业绩便开始急转直下,3年累计亏损23.64亿元,并走向退市边缘。2022年4月,债权人申请对*ST博天进行破产重整。
  预重整阶段,*ST博天的股价曾在3个月内上涨265%,被不少投资者看好。*ST博天的重整投资人为深圳高新投、海南每天新能源和招商平安资管,三家投资人均为财务投资人,分别支付1.8亿元、1.65亿元和1.35亿元,合计受让了1.6亿股股票,重整完成后分别成为公司第三、四、五大股东。*ST博天的破产重整过程中未引入产业投资人,也未引发公司控制权变更。
  2022年底,*ST博天完成破产重整。然而,在破产重整完成仅4个月后,公司便因自上市以来连续5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成为首家重整成功后被追溯退市的上市公司。
  *ST博天被曝自2017年上市以来连续5年财务造假,性质十分恶劣。2017年至2018年,*ST博天虚增营业收入14.45亿元,虚增利润6.19亿元。2019年至2021年虚减营收0.29亿元,虚减利润4.59亿元。
  B面反思:加强风险意识,强化双向尽调是关键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后再次走向退市,或是由于新引入的投资人实力不强,注入资产难以盈利,或是由于重整被当作某些大股东或投资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亦或是上市公司标的自身存在较大风险,此时投资人尽调不充分往往会造成重大投资决策失误。
  回顾重整进入败局的案例,虽然引发退市的原因不尽相同,但重整过程仍呈现出一些相似之处。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重整后爆雷退市的公司,大多缺乏产业投资人的参与。产业投资人通常对行业前景、公司财务真实性等有更专业的判断。但不少财务投资人以争抢投资份额、实现套利目标为投资理念,缺乏对尽职调查的重视。
  严监管时代,*ST博天的财务投资人即使拥有深厚的投资背景,也没逃过“踩雷”的命运。一些中小型财务投资人若不具备尽调的能力与专业性,更难甄别标的公司的各类风险。目前,很多投资人都是在公开遴选阶段才介入尽调,这容易出现尽调时间短,与上市公司管理团队沟通不充分,制定重整方案匆忙等问题。
  同样,重整管理人也应加强对产业投资人的反向尽调,对于产业认知不到位、资金实力存疑的产业投资人要加强警惕。
  从控制权的角度看,重整后实控人不变的公司更容易遭遇危机。上市公司走向破产重整,大多伴随着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问题,若控股股东可能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即使通过破产重整得以喘息,也难保上市公司不会重蹈覆辙。对于这类重整公司,辨别公司经营失利走向破产的原因、实控人是否有扭转困境的方式、实控人是否有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逃废债的目的等尤为重要。
  最后,从参与热度来看,不少重整后爆雷的公司在投资人遴选阶段报名者就寥寥无几。随着重整不被受理或重整后走向失败的案例增多,投资人在选择标的时也更为谨慎。例如*ST贵人,在招募阶段仅有一位意向投资者报名,侧面反映出上市公司的重整价值不被投资人看好。

【2024-03-29】
退市博天财务总监刘宜峰辞职 
【出处】智通财经

  退市博天(603603.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3月29日收到公司财务总监刘宜峰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刘宜峰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辞职后,刘宜峰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4-03-29】
退市博天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2076.43万元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持续流入
退市博天03月29日DDE大单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179.85万元,两市排名1134/5114。近3日退市博天主力资金持续流入,3日共净流入2076.43万元。【投顾分析】该股今日DDE大单净额为正,且最近3日均量亦为正,表明近期主力资金买入居多,主力资金短期处于流入趋势;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4-03-29】
涨停雷达:4月18日最后交易日 退市博天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退市博天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9次。
  异动原因揭秘:1、3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终止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2024年3月27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4月18日。2、公司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4-03-28】
退市博天03月28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退市博天03月28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9.52%,收盘价为0.46元。该股于上午 9:32:45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2次,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56分24秒。其涨停封板结构较好,最高封单量:1462.41万,目前封板数量:896.24万,占实际流通盘2.11%,占当日成交量:31.60%。【原因分析】退市博天涨停原因类别为退市。1、3月19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终止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
2、公司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4-03-28】
涨停雷达:退市 退市博天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退市博天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8次。
  异动原因揭秘:1、3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终止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2、公司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4-03-27】
退市博天03月27日下跌,股价创历史新低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股价创历史新低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环境解决方案、水处理装备、水务投资运营管理、环境修复。公司在工业水处理、城市与乡村水环境、膜产品制造与服务、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领域,形成涵盖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渭北煤化工园区180万吨甲醇70万吨聚烯烃项目”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该奖项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方面设立最早、规格最高的国家级荣誉奖励;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NO“面向高难废水处理的长效抗污中空纤维膜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2019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一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92.73%,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2.70%。

【2024-03-27】
独家资金:主力进散户逃前10股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3月27日大单净量前十名个股如下:
  dde大单净量=dde大单净流入量/流通股本股票简称DDE大单净量DDE大单金额(元)DDE散户数量实时资金主力意图威帝股份4.501.06亿-218.43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退市博天4.221615.64万-1430.85点击查看主力监控科新发展4.205776.32万-105.28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兴欣新材3.653181.36万204.07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麦趣尔3.254703.78万-87.47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威尔泰3.135397.00万-9.46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中广天择3.091.62亿-456.37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金溢科技3.019326.58万-262.17点击查看主力监控思美传媒2.878807.17万-264.34点击查看主力监控拓山重工2.861959.41万-973.57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主力意图监控】
  散户数量前十名个股如下:
  dde散户数量表示卖出大单数和买入大单数的差与笔数化流通盘的比值,相当于是对散户数量增减的一个估算值。当日散户的参与度大小,散户参与度越小表明筹码在被少数大资金收集。股票简称DDE散户数量DDE大单净量DDE大单金额(元)实时资金主力意图骏鼎达1772.07-3.30-2714.72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青海华鼎885.08-9.31-2.33亿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联特科技867.02-1.86-1.29亿点击查看主力监控纳睿雷达844.56-0.83-2511.44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内蒙新华777.82-4.51-6290.28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超越科技765.23-1.44-851.99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创益通750.17-2.22-2173.57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华海诚科727.41-2.00-2650.01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艾罗能源599.790.0688.92万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万兴科技587.89-1.55-1.79亿点击查看主力监控【主力意图监控】

【2024-03-26】
年内有9只股票 锁定或完成退市 
【出处】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上周,*ST新海、*ST博天和ST贵人三家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至此,今年以来已有9家企业锁定或已完成退市。
  ST贵人22日公告称,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摘牌日为3月29日。*ST新海、*ST博天分别于19日、20日公告被强制退市。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包括*ST新海、*ST博天、ST贵人、ST星源、*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在内的9只股票已锁定退市或已完成摘牌退市。
  开源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指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高峰尚未到来,今年以来已有9家企业锁定或已完成退市。
  根据记者梳理,重大违法退市、面值退市持续显现威力,成为企业被强制退市的主要指标,退市结构日趋多元。
  据本站数据,2023年(报告期为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营业收入及上一年该组合指标均低于1亿元的企业有26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3年9月30日)审计净资产为负值的企业有33家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2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企业有14家。
  近期,已有多家*ST公司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因此营收低于1亿元且持续亏损、净资产为负值、非标意见难消除、证监会立案调查等因素,可能被强制退市。

【2024-03-26】
106只ST股预告2023年全年业绩 
【出处】证券时报网

  106只ST股公布全年业绩预告,净利润预盈公司共有28只。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3月26日,共有106只ST股公布了全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告类型显示,预盈公司共有28家,预亏公司有40家,减亏公司有34家。
  以预告净利润上限进行统计,全年净利润最高的是*ST正邦,预计实现净利润上限为100.00亿元,其次是*ST明诚、*ST广田,全年预计净利润上限分别为32.00亿元、24.00亿元。
  业绩预计亏损的ST公司中,预计亏损金额最多的是ST世茂,全年预计最小亏损额为33.40亿元,其次是ST易购、*ST太安,预计亏损金额分别为32.50亿元、17.66亿元。(数据宝)
   ST股业绩预告明细代码简称业绩预告类型预计净利润上限(万元)预计净利润下限(万元)今年以来涨跌幅(%)行业002157*ST正邦预盈1000000.00800000.00-1.49农林牧渔600136*ST明诚预盈320000.00220000.00-22.67社会服务002482*ST广田预盈240000.00160000.00-16.36建筑装饰600396*ST金山预盈221000.00211000.000.38公用事业002086*ST东洋预盈202000.00156000.00-19.43医药生物600759ST洲际预盈170000.00140000.006.48石油石化000711*ST京蓝预盈140000.0095000.00-17.14环保002564*ST天沃预盈128000.00128000.001.04建筑装饰000692*ST惠天预盈110000.0090000.00-10.37公用事业002721*ST金一预盈80000.0060000.004.56纺织服饰000796*ST凯撒预盈70000.0055000.00-15.68社会服务002021*ST中捷预盈69000.0049000.00-27.44机械设备000620*ST新联预盈45000.0030000.00-5.82房地产002592ST八菱预增15000.0010000.001.12汽车600518ST康美预盈13500.009000.0019.35医药生物600654ST中安预盈12000.008500.0021.99计算机603030*ST全筑预盈12000.008000.00-7.47建筑装饰300859*ST西域预盈10660.008660.00-0.07社会服务603603*ST博天预降7000.005010.00-34.21环保600734ST实达预盈4500.003000.00-9.32通信300096ST易联众预盈3500.002700.00-37.98计算机300010*ST豆神预盈3430.002870.00-3.64社会服务600804ST鹏博士预盈3125.003125.00-30.89通信000007*ST全新预盈3100.002400.00-6.98商贸零售300205ST天喻预降2700.001800.00-46.96通信002200ST交投预平1500.001000.00-18.36建筑装饰600647*ST同达预盈1000.00700.00-10.12房地产600265ST景谷预盈830.00570.00-8.88农林牧渔000996*ST中期预盈700.00500.00-28.74汽车002502ST鼎龙预盈500.000.00-19.60有色金属600766*ST园城预盈450.00320.00-12.85综合002289ST宇顺预盈150.00100.00-18.34电子002259ST升达减亏-106.78-160.17-3.79公用事业300029ST天龙预亏-600.00-900.00-31.51建筑装饰002485ST雪发减亏-800.00-1200.00-34.81纺织服饰300555ST路通预亏-1727.57-3208.34-2.56通信000752*ST西发减亏-1800.00-2700.00-9.07食品饮料300220ST金运减亏-2000.00-3000.00-10.78轻工制造600608ST沪科预亏-2100.00-2625.00-11.64商贸零售300313*ST天山减亏-2200.00-3000.00-13.82农林牧渔002808ST恒久预亏-2600.00-3900.00-33.14电子002800ST天顺预亏-2700.00-5300.00-16.02交通运输600462ST九有减亏-3015.00-3015.00-0.77通信600530ST交昂减亏-3200.00-3200.00-13.01食品饮料600671*ST目药减亏-3224.55-4024.55-26.07医药生物600543*ST莫高减亏-3300.00-4000.00-3.31食品饮料002951ST金时预亏-4000.00-4600.00-18.55轻工制造002569ST步森预亏-5000.00-10000.00-20.88纺织服饰600078ST澄星预亏-5185.00-7625.00-19.57基础化工002586*ST围海减亏-5500.00-8000.00-18.70建筑装饰002816*ST和科减亏-5500.00-7800.00-1.96机械设备002052ST同洲预亏-6000.00-7500.009.28家用电器600365ST通葡预亏-6008.00-9012.00-20.49商贸零售603133*ST碳元减亏-6666.95-6666.95-20.08电子000416*ST民控预亏-6850.00-13500.00-47.40非银金融300282*ST三盛减亏-7000.00-13900.00-41.80社会服务002656ST摩登预亏-7048.00-10572.00-4.95纺织服饰000839ST国安减亏-7220.00-10300.00-12.66通信002872ST天圣预亏-7500.00-10500.00-7.41医药生物002699*ST美盛减亏-7500.00-9500.00-33.96传媒603001ST奥康减亏-9500.00-9500.00-23.59纺织服饰000637ST实华预亏-9500.00-14000.00-4.97石油石化000971ST高升减亏-10000.00-20000.00-5.68通信000889ST中嘉预亏-10060.80-15091.19-25.11通信600898ST美讯预亏-10545.00-10545.00-35.25电子603880ST南卫预亏-11000.00-14000.00-13.56医药生物300301*ST长方减亏-12000.00-13500.00-12.57电子600599ST熊猫预亏-12400.00-18600.00-24.85非银金融603007ST花王减亏-13000.00-19500.003.11建筑装饰000023ST深天减亏-15000.00-19000.00-34.28建筑材料603117ST万林减亏-15000.00-19000.004.23交通运输603559ST通脉预亏-16000.00-29000.00-36.42通信300799*ST左江预亏-16000.00-22500.00-38.47计算机300167ST迪威迅减亏-16500.00-21500.00-28.43计算机000005ST星源预亏-19000.00-22000.00-22.43环保600387ST海越预亏-19000.00-24000.00-8.89石油石化300742*ST越博预亏-20898.76-29847.22-34.82汽车600112ST天成预亏-22000.00-32800.00-17.84电力设备002005ST德豪减亏-22500.00-33500.00-11.68家用电器000669ST金鸿预亏-23000.00-34000.00-31.33公用事业600568ST中珠减亏-24000.00-36000.00-22.09医药生物002087*ST新纺减亏-24000.00-29000.00-44.00纺织服饰300209ST有棵树减亏-27000.00-36000.004.29计算机000525ST红太阳预亏-28000.00-36000.007.27基础化工600306*ST商城预亏-28011.00-28011.00-54.85商贸零售300108ST吉药预亏-29000.00-41000.00-27.38医药生物000584ST工智减亏-30000.00-44200.00-22.90机械设备603557ST起步减亏-31000.00-46000.00-30.45纺织服饰000909ST数源预亏-32000.00-48000.00-32.20房地产000615*ST美谷减亏-33000.00-47000.00-22.34美容护理002742ST三圣预亏-36000.00-46500.00-6.80医药生物600303ST曙光预亏-39500.00-47000.00-2.07汽车600070ST富润减亏-40000.00-46000.00-29.96综合300495*ST美尚减亏-44000.00-62000.00-30.99建筑装饰603555ST贵人预亏-48515.12-48515.12-57.32纺织服饰002822ST中装预亏-50000.00-60000.00-36.76建筑装饰600666ST瑞德预亏-52000.00-68000.00-22.17电子000976ST华铁减亏-52700.00-62700.00-8.64机械设备300427*ST红相预亏-66000.00-71000.00-45.52电力设备600289ST信通预亏-84000.00-125000.00-40.71通信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报解析
  业绩预告、业绩暴增、预增、预亏、预降、业绩大增

【2024-03-24】
本周*ST新海、*ST博天和ST贵人接连公告股票退市 年内已有9只股票锁定或已完成退市 
【出处】金融界

   ST贵人周五盘后公告,股票被终止上市,摘牌日为3月29日。*ST新海、*ST博天分别于周一、周二晚间先后公告被强制退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今年来包括*ST新海、*ST博天、ST贵人、ST星源、*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在内的九只股票已锁定退市或已完成摘牌退市。其中,*ST新海和*ST博天为年内首例和第二例触及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案例,ST贵人等其余7家均属于先行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的情况。此外,ST鸿达公司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于3月18日同时被终止上市,鸿达转债成为今年首只退市转债股及A股历史上第三只被强制退市的可转债。

【2024-03-21】
立案、留置、处罚,开年来“出事”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出处】银柿财经

  3月20日,中泰化学(002092.SZ)公告称,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至此,据银柿财经统计,开年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10家。此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的实控人、董监高出事,包括被立案、留置、处罚等。
  18家上市公司涉及立案调查
  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年内A股市场共有18家上市公司涉及立案调查,其中被调查对象含有上市公司主体的有10家,分别是中泰化学、ST奥康(603001.SH)、卓朗科技(600225.SH)、超华科技(002288.SZ)、上海易连(600836.SH)、ST贵人(603555.SH)、正平股份(603843.SH)、ST天成(600112.SH)、庚星股份(600753.SH)、新亚制程(002388.SZ),被调查原因均为“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其中ST贵人目前已处于“停牌”阶段,公司股票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人民币1元,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
  截至3月20日,开年来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银柿财经整理
  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也是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对象,18家公司中涉及实控人被立案的有7家,分别是ST奥康和康华生物(300841.SZ)的实控人、董事长王振滔,超华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梁健锋,好利科技(002729.SZ)实控人、董事汤奇青,ST贵人实控人、董事长李志华,正平股份实控人金生辉以及新亚制程原实控人徐琦。
  从立案调查原因来看,“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是主要原因,占比三分之二,其次是“涉嫌内幕交易”,共有4家,分别为惠博普(002554.SZ)董事、总经理李松柏,酷特智能(300840.SZ)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张琰,乾照光电独立董事张瑞根以及国药股份(600511.SH)副总经理唐磊,其中乾照光电和国药股份均表示立案调查系对个人交易其他公司股票的调查,不涉及本公司股票交易。
  内幕交易一直以来都受到投资者的抵制,同时监管部门也对其加强了监管。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在监管方面重点是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关于严,就是严监严管,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
  11家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
  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年内已有11家上市公司的高管被实施留置,且主要集中在3月份,仅3月13日~16日就有6家公司公布实控人被留置,其中张亚是思科瑞(688053.SH)的实控人,也是国光电气(688776.SH)的实控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两家公司的董事长。
  截至3月20日,开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被留置情况,银柿财经整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十二条: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银柿财经注意到,上述被留置人员中,百润股份(002568.SZ)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刘晓东和集友股份(603429.SH)实控人、董事长、总裁徐善水因涉嫌行贿被留置,六国化工(600470.SH)常务副总经理黄建红因涉嫌职务违法犯罪被立案调查和留置。
  其中,徐善水近年来因涉嫌行贿已多次被留置,2023年1月份,其因涉嫌行贿而被重庆市巴南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随后在4月份被解除留置。但到了8月份,徐善水又因涉嫌行贿而被江西泰和县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直至今年2月份被解除留置后又被大连市金州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原因还是涉嫌行贿。
  14家公司被处罚金额不低于500万元
  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年内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因违法违规而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其中处罚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4家,分别是思创医惠(300078.SZ)、ST花王(603007.SH)、*ST博天(603603.SH)以及如意集团(002193.SZ),其中思创医惠合计被罚金额超9000万元,为开年来最高。
  截至3月20日,开年来部分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处罚情况,银柿财经整理
  1月9日,思创医惠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以及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70万元罚款,时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章笠中被给予警告,处以75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从违规主体来看,公司及公司高管是主要人群,而从处罚原因来看,“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占绝大部分,此外ST花王实控人肖国强因内幕交易“花王股份”被没收违法所得879.02万元,并处以2637.07万元罚款。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记者会上曾表示,为了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证监会将持续严格执法,对一些重大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犯罪的,加强行刑对接,有些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民事责任。“前几天,刚刚移送了一批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的案件,目的是要维护好市场‘三公’秩序,更有力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让这个市场更加风清气正,营造优良的市场生态环境,让市场各参与方崇法守信、归位尽责。这对于稳定市场运行至关重要。”

【2024-03-21】
知名公司遭强制退市!董事长被罚款 
【出处】南方都市报【作者】南都报道

  3月19日晚间,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博天”)公告宣布,公司股票将终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根据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ST博天股票将于3月2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为4月18日。此前,公司已于2月5日起停牌,因收到北京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经中国证监会调查认定,公司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公司披露的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触发了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条件。
  据透露,ST博天具体造假手段包括未及时处理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通过虚假委托付款协议抵消虚增收入;未及时对已竣工项目进行会计处理,同样通过虚假协议隐瞒收入;以及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并通过虚假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委托付款协议隐瞒虚增收入。这些行为影响了公司连续五年的年度报告的真实性。
  对于相关责任人,北京证监局已于上月相继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市场禁入决定书》,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总裁赵笠钧等多名高级管理人员也受到警告和罚款。其中,赵笠钧因怠于履职导致公司内部管理失控,被处以300万元罚款,并采取7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此外,上交所对ST博天有关40名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ST博天因财务造假问题而面临严重的法律和市场后果,不仅股票被强制退市,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和市场禁入措施。
  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系统阐释了主政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定调新的监管工作重点为“两强两严”,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尊重规律,尊重规则的前提下突出强本强基,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集中发布4项政策文件,涉及发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机构监管、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突出“强本强基”和“严监严管”。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业绩造假(详见报道《两市超4300个股上涨!证监会盘后连发四道长牙带刺监管令》)。

【2024-03-21】
ST博天曾多次被申请破产审查,ST博天累计被执行7772万 
【出处】金融界

  据媒体报道,近日,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ST博天收到上交所的退市决定。天眼查App显示,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裁为赵笠钧,注册资本约9.7亿人民币,由汇金聚合(宁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现存4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7772余万元,此外还存在多条限制消费令及股权冻结信息。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该公司曾多次被申请破产审查。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因虚增营业收入、利润,该公司被罚款500万元,董事长赵笠钧被罚款300万元,其他高管也被处罚。

【2024-03-21】
正确认识强制退市 
【出处】证券日报

  择远
  近日,*ST新海和*ST博天接连发布公告称,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被终止上市。截至3月19日,今年已有5家A股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
  A股退市名单不断拉长,资本市场“出口”更为通畅。笔者认为,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特别是强制退市,我们要回答好三个问题,让市场各方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退?
  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两类,目前,A股市场上的退市以强制退市为主。根据证监会今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退市改革3年来,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其中104家强制退市,强制退市数量是改革以前10年的近3倍。
  有进有出是资本市场常态,充分发挥各方合力,畅通“出口”,将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不被市场认可或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的公司清理出去,是促进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个问题:谁会退?
  以*ST新海和*ST博天为例,两家公司被强制退市,均是因为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其中,*ST新海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ST博天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事实上,退市制度改革以来,退市类型更为多元化,重大违法类、财务类、交易类等退市情形逐渐增多。结合证监会此前介绍的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面值退市显著增多,去年面值退市的数量接近全部退市公司的一半;二是重大违法类退市增多,去年8家公司因达到重大违法标准进入退市程序。
  应该说,资本市场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有进有退”的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同时,监管部门也将加大退市力度。证监会主席吴清日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一方面,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
  第三个问题:是否会一退了之?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今,监管更加强调坚决防止一退了之,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证监会日前再次明确表态:公司及相关方违法违规的,即使退市也要坚决追责;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支持投资者运用证券法规定的各项赔偿救济举措,维护自身权益;推动退市公司依法、有序进入退市板块,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和交易权等基本权利。
  从实例来看,日前,ST贵人在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的同时,还收到了上交所下发的监管工作函,明确公司控股股东、高管、实控人等尚有义务未履行,不得一退了之,切实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发现公司或相关义务主体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将予以严肃处理。
  退市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应退尽退”,在退得下的同时还要退得稳。可以预期的是,监管部门会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退市制度运行的最优解,促进常态化退市机制更加成熟。

【2024-03-20】
*ST博天: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3月19日,*ST博天公告,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2024-03-19】
定了!强制退市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何昱璞

  *ST博天(即博天环境)3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19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3月27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4月18日。
  *ST博天2月2日晚间公告,因公司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股票自2024年2月5日开市起停牌。
  连续多年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公司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虚假记载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虚假记载金额大、占比高,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公司披露的2020年及2021年资产负债表连续2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2年披露的年度期末净资产合计金额的50%。上述情形已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经查明,*ST博天虚增营业收入、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一是未及时对已终止的设备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合肥清溪项目;二是未及时对已竣工结算的项目进行会计处理,并通过签署虚假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抵消虚增收入引起的往来款项,此类情形涉及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污水处理厂及回用水处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等EPC项目;三是使用无商业实质的验工计价凭证确认工程进度,并通过签署虚假债权债务转让协议、委托付款协议的方式,隐瞒虚增收入的情况,此类情形涉及雷州市村级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等PPP项目。导致博天环境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相关责任人被处罚
  2月2日,*ST博天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决定书》称,北京监管局决定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董事长、总裁赵笠钧给予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监事、高级副总裁苏峰峰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级副总裁、董事李璐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高级副总裁、代财务总监高峰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2月18日,*ST博天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市场禁入决定书》。该《决定书》称,赵笠钧时任公司董事长、总裁,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怠于履职,致使公司内部管理失控,导致公司案涉违法行为,且对公司披露的2017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并保证上述文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未勤勉尽责,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情节较为严重。依据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赵笠钧采取7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月28日,上交所发布对*ST博天有关40名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的决定。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