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176 中国玻纤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0-12】
中国玻纤(600176)料前三季净利较上年同增50%以上
    中国玻纤(600176)周二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1-9月公司实现
净利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
    中国玻纤称公司玻璃纤维产品于报告期内销量和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提高
,致公司盈利增长。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8-19】
中国玻纤(600176)公布对外担保公告
    本报讯 中国玻纤(600176)今日公告,本次为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担
保8亿元;巨石集团本次为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担保3.3亿元、为巨石集团成都有
限公司担保1.38亿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8-19】
中国玻纤(600176)中期盈利1.29亿 同比增长63.4%
    中国玻纤(600176)周四晚间发布中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63.4%。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6亿元,同比增长23.69%。实现每股收益0.3元,同
比增长63.4%。
    公告称,上半年全国玻璃纤维纱产量及需求稳定增长,国内外玻璃纤维价格不
断上升,行业利润水平逐步提升。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1-07-29】
规避反倾销 中国玻纤(600176)手握"巨石"屯兵埃及
    由中国玻纤(600176)全资控股的巨石集团,其海外扩展战略可谓箭在弦上。
中国玻纤今日披露,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拟设立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
限公司,并建设年产8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巨石埃及注册资本6700
万美元,项目总投资2.23亿美元。
    公告显示,中国玻纤计划在埃及等新兴市场国家建设玻纤生产线,是为了加快
建设全球产业布局,规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实地考察和对比
分析,中国玻纤认为埃及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适于投资
设厂。因此,巨石集团拟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设立巨石埃及,并建设年产8万
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计划于2011年年内开始建设,建设周期15个
月。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5.54亿元,年利润总额2.02亿元。
    中国玻纤表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全球产业布局,有效缓解反倾销给
公司带来的影响,并可充分利用国外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提高国际影响力。作为全
球主要玻纤生产商,中国玻纤已设立了巨石南非、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
、印度等10余家生产和贸易型海外公司,并布局全球销售网络,但中国玻纤在海外
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外反倾销对公司出口的影响。今年年初,欧盟、土耳其和印
度对我国玻纤产品反倾销调查进行了终裁,欧盟宣布对部分中国玻璃纤维出口企业
出口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13.8%的反倾销税,土耳其对中国玻璃纤维出口的相关涉
案产品征收23.75%的反倾销税。
    中国玻纤同时披露,为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巨石集团拟发行2011年
~2014年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额度不超过14亿元。利率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
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规定,以市场化方式确定。此外,巨石集团拟通过
收购其美国产品独家代理商GIBSON公司的唯一股东Faithrich Enterprises Limite
d(信富企业)100%股权来实现对美国GIBSON公司的控制,收购价格拟定为1800万
美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7-29】
规避反倾销 中国玻纤(600176)2.2亿美元布局埃及
    中国玻纤(600176)公告,为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产业布局,有效缓解反倾销
的不利影响,公司拟出资22,330.95万美元在埃及建设年产8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
生产线项目,同时出资1800万美元收购公司在美国的经销商。
    涉足埃及市场
    中国玻纤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拟设立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6700万美元。巨石集团拟在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年产8万吨玻璃
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该项目计划于2011年年内开始建设,预计项目建设周期为15
个月。
    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55,412.5万元,年利润总额20,194.39万元
。
    巨石集团是中国玻纤控股51%的子公司,主要生产玻璃纤维及制品,其生产规
模、销售总量、出口创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多年来在全国玻纤行业保持第一,出口
量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产品销往国内外7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玻纤介绍,为加快建设全球产业布局,规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公司计划
在埃及等新兴市场国家建设玻纤生产线。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实地考察和对比分
析,公司认为埃及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适于投资设厂。
    收购美国经销商
    公告还显示,巨石集团拟收购其美国产品独家代理商Gibson Enterprises, In
c的唯一股东Faithrich Enterprises Limited100%股权,以此实现对美国GIBSON公
司的控制。
    中国玻纤介绍,美国GIBSON公司作为巨石集团的独家代理商已超过十年时间,
2010年巨石集团销售给美国GIBSON公司的产品销售额达到47,354万元,同比增长14
6%,占巨石集团同期营业收入的10.02%。
    根据香港利骏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Faithr
ich公司总资产1151万美元,所有者权益合计300万美元,销售收入6517万美元,净
利润507万美元;根据北京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以2010年12月3
1日作为评估基准日,Faithrich 公司100%股权对应的资产价值为2182.68万美元。
    中国玻纤称,Faithrich公司及其全资拥有的美国GIBSON公司是专门从事玻璃
纤维销售的贸易性企业,企业价值体现在经过多年努力在北美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客
户资源、销售渠道以及进而产生的较强的盈利能力上。
    中国玻纤表示,本次股权收购有利于加强公司对美国及北美地区的市场控制力
,强化与客户的关系,并依靠美国GIBSON公司成熟的销售网络、销售队伍和良好的
客户关系,进一步提高巨石集团产品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7-29】
巨资投向埃及建厂 中国玻纤(600176)加快全球布局
    在实现对核心资产巨石集团的全资控股后,中国玻纤以该公司为平台加大海外
投资力度。
    中国玻纤今日披露,为加快建设全球产业格局,规避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公司
计划在埃及等新兴市场国家建设玻纤生产线。公司认为埃及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
、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适于投资设厂,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拟在埃及苏伊士
经贸合作区设立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巨石埃及)并建设年产8万吨无
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
    巨石埃及注册资本6700万美元;年产8万吨无碱玻纤池窑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2
.23亿美元,该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内开始建设,预计建设周期为15个月。项目建成
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54亿元,年平均利润总额2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玻纤还宣布通过巨石集团收购其美国产品独家代理商GIBSON公
司唯一股东Faithrich公司的100%股权,以此间接实现对GIBSON公司的控制,收购
对价为1800万美元。据了解,GIBSON公司作为巨石集团的独家代理商已超过10年时
间,2010年巨石集团销售给该公司的产品金额达到4.73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巨
石集团同期营业收入的10.02%。
    在中国玻纤看来,本次股权收购有利于加强公司对美国及北美地区的市场控制
力,强化与客户的关系,并依靠美国GIBSON公司成熟的销售网络、销售队伍和良好
的客户关系,进一步提高巨石集团产品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
    作为国内玻璃纤维产业龙头,巨石集团生产规模、销售总量、出口创汇和经济
效益等指标多年来在全国玻纤行业保持第一,出口量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产品销
往国内外70余个国家和地区;良好的经营态势也使得该公司成为中国玻纤最主要的
盈利来源。而就在上月,中国玻纤通过定向增发购买巨石集团余下49%股权事宜已
获证监会核准,全资控股巨石集团后,中国玻纤的经营规模及业绩水平无疑将得到
进一步提升。如今,该项股权收购事宜也临近收尾,据中国玻纤今日公告,经与本
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相关各方协商,确认以2011年6月30日为资产交割审计基准日
由审计机构对巨石集团进行交割审计,以交割审计结果为基础,公司7月28日与相
关股权出让方办理了巨石集团相关交割手续并签署了《资产交割确认书》。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7-21】
中国玻纤(600176)半年业绩预增超50% 
    中国玻纤(600176)21日公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
增长50%以上;上年同期净利润为7921.3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853元。公司称
,今年上半年,全球玻纤与复合材料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公司玻璃纤维产品的销量
和价格同比均大幅提升,增厚了公司业绩。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6-27】
中国玻纤(600176)立足资本市场的全球行业龙头
    自2010年初启动重组项目以来,中国玻纤终于得偿夙愿,将实现对巨石集团的
全面控股。
    6月24日,中国玻纤公告称,公司于2011 年6月2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
员会批复文件,核准公司分别向巨石集团的其他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巨石集团剩余
的49%的股权。
    对于中国玻纤来说,拿下巨石集团,不仅意味着公司利润将大幅增厚,同时借
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公司再获重要助力,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核心竞争
力,促进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玻纤行业的领军者。
    购买49%股权全面掌控巨石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吸湿低
、延伸孝电绝缘及性价比高等诸多优越特性。目前,在全球复合材料工业领域,玻
璃纤维使用量占增强材料总用量的98.80%。
    据悉,巨石集团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专业生产商,玻璃纤维产能超过90
万吨,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纤市唱—美国市场的四大供应商之一,占全球玻纤市场
份额近20%。
    资料同时显示,中国玻纤目前持有巨石集团51%的股权,巨石集团的主营业务
收入及净利润对中国玻纤的贡献超过90%,是中国玻纤的核心企业。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玻纤在玻璃纤维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做大做强玻璃纤
维产业,突出中国玻纤的主营业务,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财务状况,中国玻纤一直
希望将巨石集团全部囊入怀中。
    2010年4月,中国玻纤宣布启动发行股份购买巨石集团49%股权的重大重组项目
。按照此次公布的重组方案,中国玻纤拟以19.03元/股的价格分别向特定对象中国
建材、振石集团、珍成国际、索瑞斯特合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54,361,000股,购
买其分别持有的巨石集团的11.50%、11%、18.50%、8%股权。交易完成后,巨石集
团将成为中国玻纤的全资子公司。
    中国玻纤表示,通过此次交易,将增厚股东收益,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实施产能
扩张和产业链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增强公司核心竞
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市场各方亦普遍看好这项交易。方正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认为,通过吸收巨石
集团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消除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使公司的利益诉求与外部
股东趋于一致。如果收购成功,若按照巨石集团预计业绩计算,也将极大的增加公
司的未来业绩、提升估值水平。
    中金公司的报告亦指出,此次吸收合并前51%的巨石集团权益对应的每股收益
为0.40 元,而随着实现全面掌控巨石集团,中国玻纤的业绩将得到显著增厚。
    借资本平台实现跨越式成长
    事实上,自1999年成立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业务庞杂到主业明晰,
中国玻纤关键性的飞跃都离不开资本市常
    玻纤行业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往往一条生产线就需要数亿资金的
投资。1999年3月,国家建材局旗下的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国建筑
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其他几家企业共同组成了中国化建(中国玻纤前身),正
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企业的快速扩张成功募集到了宝贵资金。中国玻纤随即
开始筹建当时国内最大的年产1.6万吨无碱池窑生产线,并于2000年底建成投产。
这条生产线的顺利建成,标志着中国玻纤进入了国内玻纤企业第一集团军的行列。
    2002年,中国玻纤第二届董事会成立,明确了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为公司主
营业务,制定了将公司发展成为“战略清晰、主业突出、资产良好、治理规范、业
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国玻纤在生产规模、技术
水平、产品质量、产品品种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使中国玻纤走上了高
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6年,中国玻纤大股东中国建材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此后,在立足A
股市场的同时,中国玻纤亦紧紧依托中国建材股份公司的资本平台,在“善用资源
、服务建设”战略的引领下,进一步驱动经济效益和企业综合实力的大幅快速提升
,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中国玻纤审时度
势,喊出了力争实现世界第一的宏伟目标。2008年7月,浙江桐乡60万吨玻纤工业
基地建成,标志着中国玻纤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玻纤已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三个国内生产
基地,玻纤纱年产能超过90万吨;公司玻纤产品品种广泛、品类齐全,有20多个大
类近500个规格品种。在资本的灌溉下,中国玻纤已成长为全球玻纤行业的龙头企
业,玻璃纤维的产量、销量、出口量、技术、营销网络、管理等多项指标长期保持
国内第一和世界领先。
    高端市嘲亮剑”
    由做大到做技术引领者
    生产规模的由小变大和由国内不知名小厂到全球第一玻纤企业的转变,为中国
玻纤由“量”到“质”的蜕变奠定了基础,并带动了中国玻纤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的
转型升级。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国玻纤也意识到,下一步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
须自主创新,只有掌握了关键技术,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为推进技术进步,公司多年来一直瞄准国际一流水平,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与装备,加快缩短与国际大企业集团间差距的步伐。引进是手段,消化吸收是过程
,目的在于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创新,从而形成企业核心技术
,促使中国玻纤由大变强。
    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国玻纤在玻璃纤维制造领域拥有了一
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如公司研究开发了年产10
万吨及以上的超大规模池窑结构(目前已达到16万吨),为国际领先,熔化部纯氧
燃烧技术实现国内领先,通路纯氧燃烧技术实现国际领先。公司已掌握了超大规模
窑炉结构、纯氧燃烧技术、玻纤废丝回用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在玻纤行业内率先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事实上,中国玻纤在桐乡生产基地投建完成的全球产能规模庞大、技术先进的
五条玻纤生产线,不仅仅是资本的简单投入和产量的简单增加,更大程度上依赖的
是技术的领先。
    资料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中国玻纤共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100
多项,完成以节支降耗为目的的技术改进项目600多项,申报专利150项,其中发明
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另获得81项专利申请受理。
    作为钢材、木材等传统材料的替代品,玻璃纤维不仅在建筑、公路、工业设备
等传统领域需求量巨大,在特种管道、轨道交通、风力发电、造船等高端领域的应
用也在不断扩展,有望成为未来带动整个玻纤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因此,近年来中国玻纤产品研发的主攻方向开始有意识地侧重于高端领域新产
品。譬如,2009年,公司推出E6玻璃纤维,较之传统的E玻纤,强度、弹性模量、
耐腐蚀性等性能大幅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废气和粉尘)排放量显著降低,
可以满足大功率风力叶片制造、耐腐蚀性管道、高压绝缘、高压管道等高端领域料
的使用要求。E6玻璃纤维的低碳环保优势,将促进下游产业的节能环保并推动整个
玻纤复合材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中国玻纤又通过设立玻纤研究院,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打造精兵强将
队伍,注重创新应用研究,为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矗仅用一年的时间,公司
就成功研发了比E6玻纤性能更加优越的ViPro玻璃纤维,成为公司在高端市场亮出
的又一把利剑。它们不仅成为中国玻纤应对经济危机和加快转型升级的拳头产品,
也成为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工作中的最大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环保治理、节能减排被很多企业视作苦差事,但中国玻纤同样
通过自主创新将苦差事转变为增加企业效益的乐事。譬如昔日无处堆放的玻纤废丝
如今成为公司的生产原料;原来被排弃的窑炉余热,如今被有效回收利用自制蒸汽
;蒸汽冷凝水被回收使用;中水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等等,都显示出了绿色企业和
清洁工厂的价值所在。
    对于中国玻纤来说,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
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也促进了企业发展与盈利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际化增速
    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
    可以说,中国玻纤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世界制造业产业分工、重新布局的大
背景下,同时也建立在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企业的发展和技术
的进步为产品市场的开拓创造了条件,而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又为
企业的扩张提供了广阔空间。
    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贸易保护主义愈加活跃,中国玻纤明白,要实现
“做强做优”的目标,加强市场话语权,必须要推进中国建材集团倡导的“走出去
”战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
    因此,中国玻纤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还积极实施全球营销战略,并始
终坚持“规模扩张与市场开拓同步进行”的原则,在营销手段上大胆创新,不断改
革。公司从早期单一靠自己直接推销转变为建点代销;从大、小客户全部自己销售
转变为抓大放小;从国外代销转变为授权独家经销再到合资组建海外控股子公司。
在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公司充分借用国外经销商丰富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
和市场背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玻纤特色的国际市场营销道路。
    除了布局全球营销网络,中国玻纤亦开始寻求更多在海外建厂的机会——一方
面,这是彻底解决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在国内各种资源日益紧缺
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国外丰富的能源和税收优惠、主要工业国家双边贸易免税
、融资成本低等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公司。
    据悉,目前中国玻纤已设立了巨石南非、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印
度、新加坡等14家生产和贸易型海外公司,已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全球销售网络并与
包括北美、中东、欧洲、东南亚、非洲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长期
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中有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
    另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底至今年年初欧盟、土耳其方面陆续公布的调查终裁结
果显示,欧盟对部分中国玻璃纤维出口企业出口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
为13.8%,较初裁结果中征收的43.6%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大幅下调;土耳其对中国玻
璃纤维出口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23.75%,也较初裁结果的38%的临
时反倾销税率有所下调。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外对玻纤产品仍有较大的需
求,离不开国内的供应。玻纤行业于2009年下半年自金融危机中复苏,2010年全球
玻纤需求约435万吨,预计近两年增长率将在11%-12%之间,即需求483与541万吨。
而从相对应的全球产能看,未来两年可能出现玻纤供给缺口。
    事实上,目前随着全球玻纤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产品供应逐步趋紧,不少玻纤
企业已开始频频提价,中国玻纤也不例外,最近一次是5月24日公司宣告将从7月1
日起将产品价格提高10-14%。
    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上下游情况来看,玻纤行业仍处在上升趋势,不乏继续
提价的可能。这也意味着,以中国玻纤为代表的中国玻纤行业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快
速增长。 (王杨)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6-24】
股权收购获核准 中国玻纤(600176)手握"巨石"开拓玻纤业务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玻璃纤维已成为最具成长性的新材料之一。目前
,我国已是全球玻纤第一生产大国。作为行业龙头,中国玻纤(600176)在业务拓
展上的步伐却并未停歇。随着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巨石集团有限公司49%
股权于6月22日获得证监会的正式核准文件,中国玻纤将全资控股巨石集团,经营
规模将得到极大扩充。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玻纤行业景气度不断上升,公司业绩有
望实现飞跃。
    全资控股巨石
    提升玻纤产能
    玻璃纤维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复合新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
、比重轻等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造船、医疗、电子电气、工业设备
、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等产业。
    中国玻纤(600176)是我国新材料行业进入资本市场较早、企业规模较大的上
市公司之一。公司持股51%的巨石集团生产规模位居国内前茅,其主营业务收入及
净利润对中国玻纤的贡献超过90%,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玻璃纤维业务领域的竞争力,中国玻纤启动了发行股份购买
巨石集团49%股权项目。公司以19.03元/股的价格,分别向中国建材、振石集团、
珍成国际、索瑞斯特发行股份,购买其分别持有的巨石集团11.50%、11%、18.50%
和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巨石集团将成为中国玻纤的全资子公司。
    据了解,巨石集团设立于2001年6月,已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玻璃纤维专业生
产商,主要产品包括无捻粗纱、干法短切原丝、连续玻璃纤维纱、膨体纱等。目前
资产超过150亿元,年产能约93万吨,在海外有超过80个国家销售网点,全球拥有4
000多家客户。在“百分百”控股巨石集团后,中国玻纤的整体经营规模和盈利能
力将得到巨大提升。
    申银万国研究人士认为,由于巨石集团为中国玻纤主要利润来源,因此收购巨
石集团49%股权将使公司利润有很大幅度提升。
    事实上,此次交易前,巨石集团已是中国玻纤的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范
围。交易完成后,公司在扩大经营规模、实施产能扩张和产业链整合、完善产业布
局等方面将更有优势。公司预计,股权收购后,中国玻纤销售、管理和财务三项期
间费用增长幅度将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会得到显著提升
。
    华泰联合预计,公司完成收购巨石集团49%股权后将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
解决关联交易问题,并改善资产结构,“十二五”期间产能规模有望得到提升。
    受益成本优势
    分享行业增长
    受益于成本优势以及玻纤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中国玻纤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
的业绩表现十分突出。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7.65亿元,同比增长50.27%;实现净利润2.06亿元
,成功扭亏为盈。公司201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4亿元,同比增长82.02%;
实现净利润6051.46万元,同比增长264.36%。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0年的销售毛
利率达到了31.05%,今年一季度继续维持在31.10%的水平上。
    今年5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决定从2011年7月1日起
将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厂价格提高10%-14%,具体情况视不同产品及区域而定。
    此次涨价是巨石集团在2011年内进行的第三次涨价。国泰君安研究认为,基于
巨石集团在全球玻纤行业的龙头地位,本轮涨价印证了玻纤行业正处于积极向上的
恢复期。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带来玻纤行业的补库存以及提价
周期。据业内预测,2011年和2012年全球玻纤产能为488万吨和520万吨,而全球玻
纤需求将达到483万吨和541万吨。玻纤供需缺口将于2012年出现,行业整体供需状
况决定了产品提价的基矗
    显然,产品提价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推广高端产品。2009年,公司推出E6玻璃纤
维,较之传统的E玻纤而言,其强度、弹性模量、耐腐蚀性等性能均大幅提升。201
0年,公司又成功研发出比E6玻纤性能更加优越的ViPro玻璃纤维,成为公司在高端
市场的又一卖点。
    巩固龙头地位
    加快国际化步伐
    我国的玻纤行业集中度较高,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数据显示,行业内前五
大企业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65%,其中前三大公司约占国内产能的70%、全球产能的
35%。而巨石集团的产能占到全球产能的18%左右。
    据中国玻纤介绍,公司目前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三个国内生产
基地,玻纤纱年产能超过90万吨。公司玻纤产品有20多个大类近500个规格品种,
主要包括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短切原丝、乳剂型及粉剂型短切毡、玻璃纤维无捻粗
纱布等增强型玻纤产品。
    丰富的产品类别来源于领先的技术保障。据了解,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大型无碱池窑、中碱池窑、环保池窑设计和建造技术;研发了国际首创的纯氧燃
烧技术并进行了工业化应用。公司还建有国内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玻纤研发实验基
地,所属检测中心通过了多项认证。
    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公司的海外发展步伐也在加快。公司设立了巨石南非
、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4家生产和贸易型海外公司,已建立起全球销售网络,
并与包括北美、中东、欧洲、东南亚、非洲在内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
长期合作关系。
    作为全球主要玻纤生产商,中国玻纤在海外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反
倾销对公司出口的影响。今年年初,欧盟、土耳其和印度对我国玻纤产品反倾销调
查进行了终裁。其中,欧盟宣布对部分中国玻璃纤维出口企业出口的相关涉案产品
征收13.8%的反倾销税,较初裁结果中征收的43.6%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大幅下调。土
耳其对中国玻璃纤维出口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23.75%的反倾销税,也较初裁结果的
38%的临时反倾销税率有所下调。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这些国家的反倾销终裁结果都较临时征收的比例下调,
降低了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外对玻纤产品仍有较大的需求,国
内供应商在全球玻纤行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于萍

【2011-06-24】
中国玻纤(600176)重组夯实竞争力 量价齐升促业绩
    历时1年多、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玻纤资产重组事项,终于在6月22日取得中国
证监会《关于核准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
资产的批复》的正式批文。
    近期中国玻纤走势强劲,皆因市场对此次重组所带来的后续效应非常认可。市
场认为,重组将为公司带来基本面的巨大改变。目前巨石集团贡献公司90%以上的
净利润,若收购巨石49%股权完成,必将提升公司实施产能扩张和产业链整合的能
力。
    资产重组,强化行业龙头地位
    据资产重组方案,公司拟以19.03元/股向大股东中国建材等4家公司发行约154
36.1万股,购买其所持巨石集团49%股权,该标的估值约为29.37亿元。中国玻纤现
持有巨石集团51%股权,重组完成后,巨石集团将成为中国玻纤的全资子公司。
    巨石集团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规模位居国内第一,
其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对中国玻纤的贡献率超过90%。
    “本次交易紧紧围绕公司做强做优玻纤产业而实施。”公司表示,通过重组,
中国玻纤将持有巨石集团100%股权,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玻纤在玻璃纤维业务领域
的竞争力,做大做强玻璃纤维产业,突出中国玻纤的主营业务,提高资产质量、改
善财务状况;同时可增厚股东收益,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实施产能扩张和产业链整合
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
能力。
    量价齐升,进一步打开上升空间
    继今年1月1日提价7%至12%后,公司决定7月1日起再次提价10%至14%。值得关
注的是,此次提价在时间和幅度上均超出此前预期。众机构认为,这充分说明玻纤
行业正处于新一轮景气向上周期,并释放出对未来价格坚定看好的信号。
    玻纤行业正进入大需求时期及提价周期。根据相关预测,2011年、2012年全球
玻纤产能为488、520万吨,而全球玻纤需求达到483、541万吨,供需缺口将于2012
年出现。从目前上下游情况来看,玻纤行业仍处在上升趋势,今后不乏继续提价的
可能。
    中国玻纤现有93.5万吨产能,在全球玻纤产能结构中占比近20%,在国内更是
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目前,公司新产品研发不断推进,通过生产线技改带来成本优
势,同时不断提高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0.61亿,同增
264.36%,成为市场一大亮点。
    转型升级,瞄准高端调整结构
    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玻纤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如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逐年增大、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公
司为此果断制定了“加快实施战略转型,充分利用全球各方资源”等应对策略。
    首先,减缓国内粗放投资,瞄准高端调整结构。公司将不断打造和提高国内三
个生产基地的质量,提出将桐乡基地建设成为全球性总部与创新基地的目标,同时
充分利用九江新基地配套设施,利用中西部地区的电力与能源保障,保持合理生产
规模。与此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增加新市尝新领域的产品比重。
    其次,推进国际化进程,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控制国内合理投资规模
的同时,积极实施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
    第三,完善全球营销体系,加强玻纤市场话语权。在现有全球营销网络的基础
上,公司将在市场条件相对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进一步设立海外控股子公司及独家经
销商。加快总部建设,建立全球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人才调配的
国际集团化管理体系。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侯利红

【2011-06-24】
增发获准 中国玻纤(600176)将全资拥有巨石集团
    在依靠技术创新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并实现玻纤行业世界领先的目标后,中
国玻纤(600176)为在新形势下加快实施战略转型,将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全资拥有
享誉世界的巨石集团,瞄准高端调整结构,进一步增强在国际玻纤行业的话语权。
    6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建材股份
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文件,正式核准中国玻纤向中国建材等4家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巨石集团49%股权的重大重组项目。中国玻纤分别向中国建材、
振石集团、珍成国际、索瑞斯特等4家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购买他们分别
持有巨石集团的11.50%、11%、18.50%、8%股权,合计共49%股权,此次发行价格为
中国玻纤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即19.03元/股。根据协商确定的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29.37亿元测算,此次拟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54亿股。
    此次增发前,中国玻纤已拥有巨石集团51%的股权;此次增发后,巨石集团将
成为中国玻纤的全资子公司。
    作为中国玻纤的核心企业,巨石集团是中国玻纤开展玻璃纤维业务的运营主体
,且已纳入中国玻纤的合并范围,其对中国玻纤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的贡献超过
90%。目前,巨石集团玻璃纤维生产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世界领先,是全球玻纤行
业的龙头企业。 
    中国玻纤此次定向增发股份购买上述4家公司拥有的巨石集团资产,目的就在
于做大做强玻纤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行业龙头地位。此次交易的完成,有
利于中国玻纤扩大经营规模,突出主业,借助资本市场提升实施产能扩张和产业链
整合的能力,完善产业布局,整合公司资源,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
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股东价值。而中国玻纤由于销售、管理和财务三项期间
费用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盈利水平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据悉,中国玻纤将把桐乡基地建设成为全球性总部与创新基地,同时充分利用
九江新基地配套设施,并根据西部地区的市场情况,利用中西部地区的电力与能源
保障,保持合理生产规模。在控制国内合理投资规模的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快国
际化进程的步伐,积极实施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与此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增加
新市尝新领域的产品比重,创造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1-05-24】
中国玻纤(600176)产品将提价10%至14%
    受益于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中国玻纤今日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决
定从2011年7月1日起将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厂价格提高10%至14%,具体情况视不同产
品及区域而定。
    资料显示,2010年巨石集团营业收入占中国玻纤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99.19%。
本次价格调整将对公司2011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受玻纤行业复苏,特别是出口市场回暖的带动,今年以来中国玻纤的玻璃纤维
产品销量及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提高,1至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4亿元,同
比增长82%;实现净利润6051 万元,同比增长264%。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两年玻纤行业将仍处于景气复苏阶段,而供给增长较少。
据统计,全球增量主要来自中国,预计本次提价仅是景气复苏阶段的前奏,未来或
还有一定空间。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翟敏

【2011-05-19】
中国玻纤(600176)定增购资产事宜19日上会
    中国证监会5月16日晚间公告,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委会定于5月19日审
核中国玻纤(600176)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申请。
    中国玻纤此前公布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显示,公司
拟向控股股东中国建材(03323.HK)、第二大股东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
份,购买其持有的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合计49%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
巨石集团100%股权。本次发行价格为19.03元/股,本次交易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数
量预计为1.54亿股。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1-05-03】
中国玻纤(600176)第一季度开门红
    近日,中国玻纤公布了一季报。2011年1季度实现收入14.3亿,同增82.02%,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0.61亿,同增264.36%,实现EPS0.14元(不考虑定向增发)
。
    公司1季度毛利率31.1%,同降3个百分点,比10年增长0.5个百分点。净利润率
同增3.57个百分点至9.59%,比10年全年增长0.3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大幅下降7.
92个百分点,比10年全年下降1.92个百分点。1季度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
下降0.34、1.76、5.82个百分点。
    经济复苏带来新一轮玻纤行业盈利景气:玻纤行业周期性特征较为明显,根据
相关预测,11年、12年全球玻纤产能为488、520万吨,而全球玻纤需求达到483、5
41万吨。全球玻纤供需缺口将于2012年出现。我国在国际玻纤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玻纤需求量也稳步增长,2010年表观需求量达到136万吨,在我国快速发
展过程中,未来需求量将大幅提升。
    目前国内玻纤行业供需状况良好,玻纤制品下游景气较高,全行业库存处于绝
对地位;6大厂商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具有稳定持续性,龙头企业领导格局带来行业规
范性以及自律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进程有望加速推进。中国玻纤现有93.5万吨产
能,新产品研发不断推荐,E6产品全面开花,技改带来成本优势。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3-18】
中国玻纤(600176)2010年实现净利润2亿
    受益于全球经济回暖,2010年中国玻纤(600176)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实现
营业收入47.65亿元,同比增长50.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2.06亿元,成
功扭亏,每股收益为0.48元。
    2010年中国玻纤顺利完成了5条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工作。新增产能包括公司控
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年产7万吨无碱玻纤
池窑拉丝生产线、成都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技改项目、巨石集团
年产3.5万吨节能环保池窑拉丝生产线、巨石九江年产8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
线、巨石九江年产2万吨节能环保池窑拉丝生产线。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11-03-18】
中国玻纤(600176)2010年扭亏为盈 实现净利2.06亿元
    中国玻纤(600176)周四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净利润2.06亿元,实现扭
亏为盈。
    公告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65亿元,同比增长50.27%;每股收益0
.4819元。
    中国玻纤表示,2010年玻纤产品销量增加及售价提高,致使销售收入增加。
【出处】全景网【作者】v

【2011-01-24】
中国玻纤(600176)预计2010年扭亏 玻纤产品价量齐升
    中国玻纤(600176)周日晚间公告称,预计公司2010年将扭亏为盈。上年同期
,公司亏损1.55亿元。
    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玻璃纤维及制品市场明显复苏,公司玻璃纤维产品销量
和价格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
【出处】全景网【作者】陈丹蓉

【2011-01-14】
中国玻纤(600176)被两国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玻纤(600176)今日发布有关玻璃纤维产品反倾销调查案件进展情况公告
。
    公告称,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获悉,土耳其、印度对来自于中国的玻
璃纤维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终裁结果均已宣布,具体如下:经调查,土耳其
政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因此对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裁定自终裁结果宣布之日起,对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巨
石集团)在内的部分中国玻璃纤维出口企业出口到土耳其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23.
75%的反倾销税。此税率为终裁税率,正式到期日为2015年12月31日,较初裁结果
中征收38%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大幅下调。此外,经调查,印度调查当局认定从中国
进口的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因此对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裁定自终裁结果
宣布之日起,对中国玻璃纤维出口企业出口到印度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其中,向巨石集团生产并出口到印度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的税率为18.
67%。此税率为终裁税率,正式到期日为2016年1月6日。
    中国玻纤方面称,巨石集团2009年向印度、土耳其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销售金
额分别约为1022万美元、106.37万美元,分别约占其全年营业收入的2.2%、0.2
3%。
【出处】深圳商报【作者】

【2011-01-14】
中国玻纤(600176)被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玻纤近日获悉,土耳其与印度对来自于中国的玻璃纤维产品发起的反倾销
调查案件终裁结果已宣布。两国政府认定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
并因此对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土耳其决定向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出口到土耳其的相关涉案产品
征收23.75%的反倾销税。此税率为终裁税率,正式到期日为2015年12月31日,较初
裁结果中征收38%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大幅下调。
    印度决定向巨石集团出口到印度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的税率为18.6
7%。此税率为终裁税率,正式到期日为2016年1月6日。
    公司披露,巨石集团2009年向印度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销售金额约为1022万美
元,约占其全年营业收入的2.2%;2009年向土耳其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销售金额约
为106.37万美元,约占其全年营业收入的0.23%。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明徽

【2011-01-14】
中国玻纤(600176)正公布反倾销调查情况
    中国玻纤(600176)14日公告,土耳其、印度对来自于中国的玻纤产品发起的
反倾销调查案件终裁结果均认定从中国进口的玻纤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因此对其国
内产业造成损害,裁定对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在内的部分中国企业征收反
倾销税。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10-12-23】
反倾销税率锐降至13.8% 中国玻纤(600176)压力骤轻
    中国玻纤今日公告,2010年12月22日,公司获悉欧盟委员会就欧盟对来自于中
国的玻璃纤维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进行终裁披露。
    经调查,欧盟委员会认定来自中国的有关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因此对
其境内同行业造成损害,将向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国玻纤企业的
相关涉案产品征收税率为13.8%的反倾销税,较初裁结果征收43.6%的临时反倾销税
率大幅下调。
    公司表示,此次欧盟委员会的反倾销税率为终裁披露,根据欧盟反倾销调查程
序,尚需经过欧盟咨询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委员投票表决,尚存在不确定性。预计
3个月内欧盟委员会将发布最终裁定结果。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0-12-08】
中国玻纤(600176)需求复苏 玻璃纤维仍有提价空间
    “本次提价是出于综合因素考虑。”中国玻纤的董秘陶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
示,提价综合考虑了外部需求、市场博弈、能源和劳动力价格上涨预期、企业自身
发展需要等多个要素。“即使提价之后玻璃纤维目前的价格仍低于金融危机之前的
水平,目前玻璃纤维企业已经达成共识,对目前现有的市场盈利状况不甚满意。”
    符合市场预期
    中国玻纤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从2011年起将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厂
价格提高7%-12%。受此影响,中国玻纤股价昨日收盘上涨6.69%。
    陶峥介绍,新能源、新材料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玻璃纤维作为重要的原材
料供不应求,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玻璃纤维企业关闭了产能,如今需求在
迅速恢复,但是产能却跟不上。
    对于中国玻纤的提价行为,行业内认为符合预期,有内部人士透露,上周六巨
石集团与客户签订采购协议的时候提出涨价决定,对于该提价幅度,客户表示认同
。
    另外,美国PPG工业公司此前的提价行为带动了中国玻纤的此次提价,美国PPG
工业公司从11月1日起对北美地区玻纤产品价格大幅提升15%,而中国玻纤有一半的
业务是出口,出口到美国的业务量约占整个出口量的30%-40%。如果中国玻纤不提
价反而会遭遇反倾销诉讼。同时,基于对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国
内外客户也希望通过提价来锁定价格。
    同时,中国玻纤重组巨石集团事宜进展顺利,公司称正按照时间表推进。据了
解,巨石集团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规模位居国内第一,其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对
中国玻纤的贡献超过90%。
    此前,中国玻纤公告拟非公开发行29.4亿元用于购买巨石集团剩余49%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中国玻纤将持有巨石集团100%股权。目前该议案已获股东大会、国
资委批准,尚需商务部和证监会批准。申银万国称,收购巨石集团49%股权将增加
中国玻纤利润1倍以上。
    仍有提价空间
    玻璃纤维30%的需求来自于基础建设。东北证券指出,在4万亿投资拉动下,基
建部分、交通领域的需求得到快速增长,2009年建筑及工业设施方面的比重从2008
年的27%提升至31%,交通运输领域从25%提升至26%,同时,随着新能源、新技术需
求的不断拓展,这些行业对玻璃纤维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较为明显的是风电叶片
的玻纤需求从原来的5%提升至10%。
    目前玻璃纤维行业的平均增速是GDP增速的1.5-2倍。东北证券认为,在节能降
耗、低碳经济的推动下,下游行业对玻纤需求的拉动速率会比以往十年更快更强。
    “玻璃纤维提价后的价格与金融危机之前有差距。”陶峥介绍,即使提价之后
玻璃纤维目前的价格低于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目前玻璃纤维企业已经达成共识,
对目前现有的市场盈利状况不满。
    中国玻纤的此次提价或可带动玻璃纤维行业的整体提价行为,玻纤产能居全国
第二的云天化表示,虽然公司目前还没有收到提价的通知,但是也会根据市场的情
况考虑提价的可能性。
    申银万国的分析师周小波预计,以目前在建项目计,2011年产能增速可能降至
10%。而陶峥认为,2011年的产能增速实际上将低于这一水平,云天化方面也表示
,明年公司的产能将不会增加。但是此次提价之后,中国玻纤是否还需继续提价,
则要看市场需求空间的变化。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在需求复苏而产能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玻纤价格仍有提升
空间,但是要涨至金融危机前的历史高点则不容易。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荣

【2010-12-07】
中国玻纤(600176)子公司上调玻纤出厂价
    中国玻纤(600176)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
将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厂价格提高7%-12%。2009年巨石集团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
的比例约为98.86%,此次价格调整将对公司2011年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巨石集团拟收购其在美国的产品独家代理商GIBSON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目前双方已就该事宜展开磋商。
    GIBSON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5年的综合贸易公司,主要负责巨石集团
玻纤产品在北美地区的销售。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佛罗里达州、印第安
纳州等地设立有分支机构。2010年1-9月,巨石集团GIBSON玻纤的产品销售额为3.1
4亿元,占同期巨石集团营业收入的8.8%。
【出处】中国证券网 【作者】于萍

【2010-12-07】
中国玻纤(600176)意向收购GIBSON公司
    中国玻纤(600176)今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拟收购其在
美国的产品独家代理商GIBSON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简称:GIBSON公司)。目前交易
双方正在对该交易的具体事项进行磋商,在正式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之前,
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2-07】
中国玻纤(600176)产品出厂价明年提高7%-12% 
    由于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玻纤(600176)今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
团有限公司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起将玻璃纤维产品的出厂价格提高7%-12%。本次价
格调整将对公司2011年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据了解,玻璃纤维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呈现
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格局,目前中国玻纤占有国内高端玻璃纤维市场50%左右的市
场份额。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玻纤产品的需求正在稳步回升。玻纤产品收入额占总销售
收入的比重超过98.35%,中国玻纤今年也因此实现业绩的大幅度恢复性增长,今年
前三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18亿元,彻底扭转去年同期大幅亏损的局面。
    东北证券认为,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在经历过2008-2009年的行业低谷后
,未来1-2年内行业景气将持续向上,并有望在2012年迎来本轮周期的景气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行业景气回升,中国玻纤仍在继续扩大产能。东北证券
预计,今年公司的产量将达到80多万吨,明年产量预计为90多万吨、2012年产量预
计为100多万吨。未来中国玻纤产能将实现150万吨的目标,占全球30%左右。
    中信建投预计,在产能扩张以及当前价格逐步回升情况下,公司未来三年的收
入将继续保持增长。
    另外,中国玻纤今日披露,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拟收购其在美国的产品独家代
理商GIBSON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目前交易双方正在对该交易的具体事项进行磋商,
在正式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之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据悉,目前巨石集团
在海外有74个国家销售网点,全球拥有4000多家客户。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10-10-28】
中国玻纤(600176)重组获国资委原则同意
    中国玻纤(600176)今日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近
日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有关批复文件,原则同意本次公司发
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案。重组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58175.3万股,其中中国建材
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9072.979万股,占总股本的32.79%。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10-28】
中国玻纤(600176)资产重组获国资委批复
    中国玻纤(600176)实际控制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务院国
资委下发的有关批复文件,原则同意本次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案。重组完成
后,公司总股本为5.81亿股,其中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90亿股,占总股本
的32.79%。
    据此前公告,中国玻纤拟向中国建材等4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所持巨石集团49%
的股权,以扩大经营规模,强化行业龙头地位。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范彪

【2010-09-21】
被征反倾销税 中国玻纤(600176)对欧出口将下降
    中国玻纤(600176)公告,公司于近日接到欧盟委员会作出的反倾销初裁公告
,初步认定来自中国的有关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因此向公司控股子公司巨
石集团有限公司等主要玻纤企业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43.6%的临时反倾销税,税款
由当地进口商承担。
    中国玻纤2009年向欧盟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销售金额约为4,058万美元,约占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8.7%。公司预计出口欧盟市场的产品在近期会略有下降,但是
欧盟市场玻纤自给率严重不足,尚需从其他国家采购,尤其需从中国制造商采购进
口。公司也会通过其他市场增量来消化欧盟市场需求短期下降的影响。
    公告还称,此次欧盟委员会的反倾销税率为初裁结果,根据欧盟反倾销调查程
序,预计6个月内欧盟委员会将发布最终裁定结果。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锦

【2010-09-21】
中国玻纤(600176)接到欧盟反倾销初裁结果
    近日,中国玻纤(600176)接到欧盟委员会作出的反倾销初裁公告,初步认定
来自中国的有关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对其境内同行业造成损害,向中国玻
纤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等主要玻纤企业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43.6%的临时
反倾销税,税款由当地进口商承担。
    中国玻纤2009年向欧盟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销售额约4058万美元,约占公司全
年营业收入的8.7%,预计出口欧盟市场的产品在近期会略有下降。中国玻纤表示,
上述欧盟委员会的反倾销税率为初裁结果,根据欧盟反倾销调查程序,预计6个月
内欧盟委员会将发布最终裁定结果。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09-21】
中国玻纤(600176)子公司被初裁征43.6%临时反倾销税
    中国玻纤今日公告称,近日接到欧盟委员会作出的反倾销初裁公告,初步认定
来自中国的有关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因此对其境内同行业造成损害,向公
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等主要玻纤企业的相关涉案产品征收43.6%的临时
反倾销税,税款由当地进口商承担。
    中国玻纤表示,公司2009年向欧盟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销售金额约为4058万美
元,约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8.7%。公司将通过其他市场增量来消化欧盟市场需求
短期下降的影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吴芳兰

【2010-08-20】
中国玻纤(600176)2010年上半年净利7921万 同比增长五倍
    中国玻纤(600176)周四晚间发布中报,由于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价格回升,
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7921.38万元,同比增长500.36%。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2.52亿元,同比增长52.85%;基本每股收益0.1853
元,同比增长499.68%。
    中国玻纤周四收报20.26万元,涨1.20%。
【出处】全景网【作者】王永飞

【2010-06-09】
中国玻纤(600176)旗下巨石集团收购两公司
    中国玻纤今日公告,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拟以直接和间接方式收购中外合资经
营企业巨石攀登电子基材公司50%股权,其中巨石集团直接收购P-DGlasseidenGmbH
Oschatz所持巨石攀登25%股权,并通过其子公司巨石香港收购P-DInterglasTechno
logiesAG所持巨石攀登25%股权。
    据公告,截至2010年3月31日,巨石攀登总资产5.96亿元,净资产1.73亿元,2
01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45万元,净利润726万元。同时,截至2010年3月31日
,巨石攀登经评估的净资产1.9亿元。参考该审计和评估结果,确定巨石集团收购
巨石攀登50%股权的对价合计1268万美元。
    对于此次交易的目的,公司称目前的主营产品以无碱玻纤和中碱玻纤为主,而
巨石攀登主营电子布的生产与销售,因此交易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品结构。
    除此之外,巨石集团还进行了一次关联收购,拟以直接和间接方式收购中外合
资经营企业浙江倍特耐火材料公司93%股权,其中巨石集团直接收购中国玻纤大股
东振石集团、P-DRefractoriesLitoGmbH、P-DIndustriesGmbH各自持有的倍特公司
33%、11%、31%股权,并通过其子公司巨石香港收购P-DRefractoriesLitoGmbH持有
的倍特公司18%股权。本次股权收购价款合计为521万美元。
    据公告,截至2010年3月31日,倍特公司总资产为4348万元,净资产3817万元
,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2万元、净利润亏损154万元。据此,评估后倍特
公司93%股权对应的股东权益价值评估值为355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次收购运作前,中国玻纤还在酝酿重组巨石集团。2010年
4月8日,公司公布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收购巨石集团除公司外其
他股东合计持有的49%股权。
    有趣的是,今日的两次收购无疑将导致公司发行股份拟购买资产的总量发生变
化,巨石攀登、倍特公司的股权资产均将纳入重组的资产审计、评估和盈利预测范
围。
    此外,中国玻纤当时拟定的增发价为19.03元/股,目前股价仅16.32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郭成林

【2010-06-09】
中国玻纤(600176)1789万美元斩获两公司股权
    中国玻纤(600176)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拟收购中外合
资企业巨石攀登电子基材有限公司50%股权,以及中外合资企业浙江倍特耐火材料
有限公司93%股权,两项股权对价合计1789万美元。
    巨石集团将直接收购P-DGlasseidenGmbHOschatz所持巨石攀登25%股权,并通
过其子公司巨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收购P-DInterglasTechnologiesAG所持巨石攀登
25%股权,股权对价合计1268万美元。截至2010年3月31日,巨石攀登账面净资产为
1.73亿元,评估的净资产为1.90亿元,增值率为9.93%。股权收购完成后,巨石集
团直接和间接持有巨石攀登100%股权。
    巨石攀登主要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制品(限IT产业及其它高科技领域用)。20
1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45.25万元,净利润726.32万元。
    巨石集团还拟收购中外合资企业浙江倍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93%股权,收购价
款合计为521万美元。本次股权收购前,巨石集团不持有倍特公司股权。由于股权
转让方之一振石集团现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本次股权收购构成关联交易。倍特公司
主要生产并销售耐火材料,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2.31万元、亏损153.73万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于萍

【2010-04-09】
中国玻纤(600176)募29亿"吞下"巨石 基金提早潜伏
    [导读]查询发现,在公司停牌之前,部分主力资金已早早进入该股,包括全球
非常有名的比尔盖茨基金,以及华夏系旗下两只基金也进入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在停牌一个月之后,中国玻纤(600176)昨日正式公布了重组预案,通过定向增
发方式,募集超过29亿元巨资,拟收购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其余49%股权。
    收购巨石集团股价涨停
    根据昨日公布的方案,中国玻纤拟19.03元/股向大股东中国建材,二股东振石
控股集团以及珍成国际有限公司、索瑞斯特财务有限公司等4公司发行约为15425万
股,募集约29.35亿元资金,用来购买这四家公司所持有的巨石集团49%股权。资
料显示,中国玻纤此前持有巨石集团51%的股权,即巨石集团此前已经是中国玻纤
的控股子公司,交易完成后,中国玻纤将持有巨石集团100%的股权。据公开资料
显示,巨石集团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其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对中国玻纤的贡献超过90%,是中国玻纤的核心企业。
受此消息刺激,昨日中国玻纤开盘即涨停。
    本报记者通过查询公开资料获悉,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玻纤全年亏损超
过1.5亿元,每股亏损0.36元,而此次被收购的巨石集团经审计账面净资产值为30.
34亿元,2009年全年亏损2.37亿元。从目前情况看,即使达到对巨石集团100%控
股,对中国玻纤的业绩提升未必能立竿见影。
    诸多主力早早潜伏
    从走势来看,中国玻纤从2月9日开始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并连续7个交易日走
出上涨行情。而在停牌前的3月2日,有一个明显放量的现象。
    本报记者通过查询交易系统发现,3月2日当日,有7笔超过10万股的买盘,主
要集中在午后盘中,而只有2笔超过10万股的卖盘。
    提防冲高回落
    同时,记者发现,截至去年年底,全球知名的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已经
成为了该股第六大流通股股东,持有550万股。除此之外,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除了第一大股东中国建材,二股东振石控股集团之外,其余7大流通股东都是基金
,包括华夏系下的华夏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和华夏红利混合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由于此次定向增发价格为19.03元/股,昨日该股收盘价已经达到了22.41元,
而且是地量涨停,离近期的高点23.05元只有一步之遥,因此投资者要提防今日股
价伴随成交量的放大而冲高回落。记者认为,收购预案使得中国玻纤有了一个被市
场炒作的理由,但业绩提升则是支持股价上涨的坚实基础,而中国多只基金以及比
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或许就是看好中国玻纤未来对巨石集团的业务整合预期,
从而不断加仓进入到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出处】广州日报【作者】段郴群

【2010-04-08】
定向增发收购巨石集团 中国玻纤(600176)欲全控"盈利大户"
    停牌一月的中国玻纤如期披露重组预案,拟收购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其余49%
股权。
    公司今日发布的预案显示,拟19.03元/股向大股东中国建材,二股东振石控股
集团以及珍成国际有限公司、索瑞斯特财务有限公司等4公司发行约为15425万股,
购买其所持巨石集团49%股权,该标的估值约为29.35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国
玻纤将持有巨石集团100%股权。
    据悉,中国玻纤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此前持有巨石集团51
%的股权。巨石集团的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其主营业务收入及
净利润对中国玻纤的贡献超过90%,是中国玻纤的核心企业。
    根据预案,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巨石集团经审计账面净资产值为30.34亿元
,经初步估算该49%股权预估值约为29.35亿元,拟购买资产的评估增值率约为97.4
2%。而中国建材、振石集团、索瑞斯特、珍成国际分别持有巨石集团11.50%、11%
、18.50%、8%股权,中国玻纤拟向4公司约发行3620万股、3463万股、5824万股和2
518万股,最终发行的新增股份数量由各方协商确定。
    资料显示,巨石集团设立于2001年6月,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专业生产
商,玻璃纤维产能达90万吨,主要产品包括无捻粗纱、干法短切原丝、连续玻璃纤
维纱、膨体纱等,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纤市场-美国市场的四大供应商之一。
    中国玻纤今日表示,本次交易前,巨石集团已经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且纳入合
并范围,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巨石集团100%的股权,对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增厚股
东收益,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3-14】
中国玻纤(600176)重大资产重组 继续停牌
    (600176): 中国玻纤: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
    就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的相关重大重组事宜,相关各方已展开向相
关部门进行的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相关方案尚在论证中。
因上述重组方案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继续停牌。待重组事项确定后,公司将
及时公告并复牌。
【出处】【作者】

【2010-03-09】
中国玻纤(600176)因重大事项今起停牌 
    中国玻纤(600176)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重组事宜,相关各
方将在本公告刊登后向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因此有关事项尚存在不
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公司股
票自2010年3月9日起停牌,停牌期间,公司将充分关注事项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
露义务,待重组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公告并复牌,敬请广大投资者谅解。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1-29】
中国玻纤(600176)遭遇土耳其反倾销调查
    中国玻纤遭土耳其外贸部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公司今日披露,公司于2010年1
月27日获悉,土耳其外贸部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产品进行
反倾销调查。一旦土耳其最终认定中国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存有倾销事实并因此对
其国内同行业造成损害,将对中国反倾销调查项下输入土耳其的玻璃纤维产品征收
一定幅度的反倾销税。
    中国玻纤发布的公告显示,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企业包括公司控股子公司巨石集
团有限公司。2008年,巨石集团向土耳其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金额约为516.44万美
元,约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0.9%。
    目前,公司已启动反倾销应对工作,成立了应对反倾销小组并聘请专业律师机
构应对此次反倾销法律事务。公司称,将密切关注并持续披露土耳其玻璃纤维反倾
销案的进展情况。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19】
中国玻纤(600176)产品连续遭遇反倾销
    昨日,中国玻纤(600176)宣告旗下产品继欧盟之后,又遭遇印度反倾销。与
前次相同的是,有关玻璃纤维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诉均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
    据公告,两次申诉涉及的企业均包括中国玻纤控股子公司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巨石集团向印度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金额约为1394万美元,约占公司营业
收入的2.4%。2008年,巨石集团向欧盟出口的玻璃纤维产品金额约为5480万美元,
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6%。
    中国玻纤一位肖姓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公司此前也曾经遭遇过反倾销,但是没
有数据和文件能预测出此次印度可能裁定的反倾销税率。而据道琼斯通讯社披露的
一份欧盟委员会文件显示,如果欧盟委员会最终支持这项申诉,那么中国生产商可
能会面临高达40%-75%的反倾销关税。
    资料显示,巨石集团拥有玻纤产能约90万吨,包括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和四川
成都三大玻纤生产基地。目前规模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集团战略规划到2012
年达到150万吨玻纤生产能力,力争达到世界玻纤总产能的25%。中国已经成为玻纤
第一大国。
    中信建投研究员田东红在其报告中提到,国际国内玻纤类企业中,巨石集团成
本最低。巨石集团2009年二季度成功试验新配方,具备较强竞争力,使产品各项指
标性能提高。减排达到60%,新技术应用后直接材料成本将降低两位数以上。这个
产品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应用到全部的窑里去。巨石集团2009年基本可以实现
全年节约运营成本4个亿的目标。2010年得益于新配方带来的成本节约,单位成本
还将继续下降。
    日信证券研究员祖广平则表示,自去年美国轮胎特保案以来,由于经济萧条的
影响,各国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层出不穷。这其实是为本国经济寻求出口的
谋略,中国玻纤业遭遇反倾销也不足为奇。据介绍,玻纤业产能较大的还有云天化
控股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无碱玻璃纤维,玻纤产能位居全国
第二,出口比例较少。规模较小的还有中材科技和九鼎新材,影响都不大。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