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67 尔康制药 更新日期:2025-08-0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辅料、原料药、成品药、新能源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行业 | 110730.95| 31472.13| 28.42| 97.17| |其他 | 2231.12| 770.01| 34.51| 1.96| |新能源行业 | 999.16| -876.76|-87.75| 0.88| ├────────────┼─────┼─────┼───┼──────┤ |辅料 | 82884.89| 20217.46| 24.39| 72.73| |成品药 | 18598.32| 9351.25| 50.28| 16.32| |原料药 | 9247.74| 1903.41| 20.58| 8.11| |其他 | 2231.12| 770.01| 34.51| 1.96| |新能源材料 | 999.16| -876.76|-87.75| 0.88| ├────────────┼─────┼─────┼───┼──────┤ |华东地区 | 30366.24| 6971.43| 22.96| 26.65| |华中地区 | 28923.93| 8443.94| 29.19| 25.38| |西南地区 | 16101.43| 6731.38| 41.81| 14.13| |海外地区 | 13862.46| 1210.37| 8.73| 12.16| |华南地区 | 8453.66| --| -| 7.42| |华北地区 | 8084.52| --| -| 7.09| |东北地区 | 5039.53| --| -| 4.42| |西北地区 | 3129.45| --| -| 2.75| ├────────────┼─────┼─────┼───┼──────┤ |直销 | 109560.58| 29373.36| 26.81| 96.14| |经销 | 4400.65| 1992.02| 45.27| 3.86|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行业 | 60791.49| 18498.04| 30.43| 97.84| |其他业务 | 1343.18| 373.02| 27.77| 2.16| ├────────────┼─────┼─────┼───┼──────┤ |药用辅料 | 29346.56| 11251.58| 38.34| 47.23| |复合辅料 | 17661.82| 448.46| 2.54| 28.43| |成品药 | 8937.16| 5282.37| 59.11| 14.38| |原料药 | 4048.71| 1365.32| 33.72| 6.52| |其他 | 1053.14| 268.46| 25.49| 1.69| |大宗辅料 | 797.24| 150.30| 18.85| 1.28| |其他业务 | 290.04| 104.56| 36.05| 0.47| ├────────────┼─────┼─────┼───┼──────┤ |华中地区 | 18701.70| 5080.21| 27.16| 30.10| |华东地区 | 17053.18| 3957.98| 23.21| 27.45| |其他业务 | 12172.65| 5120.78| 42.07| 19.59| |西南地区 | 7338.22| 3419.42| 46.60| 11.81| |海外地区 | 6868.91| 1292.66| 18.82| 11.05|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行业 | 173322.03| 36678.55| 21.16| 97.20| |新能源行业 | 3010.97| -789.26|-26.21| 1.69| |其他 | 1978.88| 529.38| 26.75| 1.11| ├────────────┼─────┼─────┼───┼──────┤ |辅料 | 131548.51| 25208.62| 19.16| 73.77| |原料药 | 29080.65| 3618.40| 12.44| 16.31| |成品药 | 12692.86| 7851.53| 61.86| 7.12| |新能源材料 | 3010.97| -789.26|-26.21| 1.69| |其他 | 1978.88| 529.38| 26.75| 1.11| ├────────────┼─────┼─────┼───┼──────┤ |华中地区 | 66979.57| 12638.81| 18.87| 37.56| |华东地区 | 32431.28| 9106.42| 28.08| 18.19| |海外地区 | 28294.96| -1261.59| -4.46| 15.87| |华北地区 | 16255.50| 5316.36| 32.70| 9.12| |华南地区 | 11747.21| --| -| 6.59| |西南地区 | 9121.82| --| -| 5.12| |东北地区 | 9110.41| --| -| 5.11| |西北地区 | 4371.13| --| -| 2.45| ├────────────┼─────┼─────┼───┼──────┤ |直销 | 176285.65| 36741.36| 20.84| 98.86| |经销 | 2026.23| -322.68|-15.93| 1.14|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医药行业 | 102936.03| 26048.99| 25.31| 98.02| |其他业务 | 2080.02| 423.14| 20.34| 1.98| ├────────────┼─────┼─────┼───┼──────┤ |药用辅料 | 71713.63| --| -| 68.29| |原料药 | 22124.60| 6052.25| 27.36| 21.07| |成品药 | 7277.65| --| -| 6.93| |大宗辅料 | 1820.15| --| -| 1.73| |其他 | 1799.02| --| -| 1.71| |其他业务 | 281.00| --| -| 0.27| ├────────────┼─────┼─────┼───┼──────┤ |华中地区 | 40608.33| 7778.04| 19.15| 38.67| |海外地区 | 19576.47| 3871.26| 19.78| 18.64| |其他业务 | 18561.63| 6673.31| 35.95| 17.68| |华东地区 | 16848.53| 4908.51| 29.13| 16.04| |华北地区 | 9421.10| 3241.00| 34.40| 8.97|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现状 1、医药行业现状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行 业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医药行 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格局重塑,医药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随着仿制药一致性 评价、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调整、医保控费等举措逐步实施,进一步规范医药行业 市场秩序、保障药品安全的同时,对制药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药行业 内部竞争加剧;在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 入、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成为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点;在国 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中医药产品 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地位不断提升,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路 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5, 298.50亿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1%。 2、药用辅料行业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升,人们对药品安全的关注度、重视度不 断增强,国家药监部门不断改善监管环境、陆续出台各项政策,医药行业产业结构 发生变化,竞争日益加剧,推动国内药用辅料行业资产重组、产业升级加速,市场 规模持续扩大,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医保改 革等一系列医药卫生体制深入改革措施的实行,医药生产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 临较大压力,并沿着产业链向上游药用辅料产业传导,对药用辅料行业的生产成本 、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共同审评审批的背景下,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产品 稳定性、供应能力成为下游制药企业的重要考量因素,行业龙头企业凭借规模、品 类、产品质量、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2025年1月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 用辅料附录、药包材附录的公告》(2025年第1号)。将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以附录的形式写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是药品生产质量全 链条管理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具有“从静态向动态升级、从链条向立体优化”的 特点。在生产环节,要求药用辅料生产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严格变更质量 管理,强化外部沟通协作和委托生产管理,强调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应提升质量管理 水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管理,规范生产过程,确保其产品符合药 用要求;在辅料使用环节,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加强 供应商审核、变更管理和物料质量把关;在监管环节,要求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信 息共享,强化风险处置、查处违法行为。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及附录正式实施后,将促进规范生产的药用辅料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容 量和市场竞争力。 3、新能源行业现状 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来看,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需求保持增长,国内市场需求在技术和 政策的加持下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市场占有率达到40.9%。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 部件,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的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据中国汽 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装车量同 比增长41.5%、销量同比增长28.4%。 从储能领域来看,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 快、调节精度高等优点,是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主体。2024年国家层面上出台旨 在推动储能电池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关注点集中在储能技术创新 和发展、储能项目实施和推进,市场对储能锂电池的需求呈现显著增长。根据高工 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24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同 比增长64%。 (二)行业发展趋势 1、原辅料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国内环保及安 全生产标准不断升级,医药行业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原辅料行业发展环境将得到 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大。 (1)以医保改革为核心的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主旋律为医疗降 费,手段为药品集中采购,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节约医保资金,还对制剂企业和原 辅料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制剂企业和原辅 料企业的强强联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医药行业集中整治逐步推进,推动医药行业秩 序规范、市场格局优化,促进市场公平、良性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将成 为医药企业关注重点,上游原辅料行业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2)原辅料和制剂共同审评的全面实施,强化“供应端+应用端”密切互动,引导 “原辅料+制剂”一体化发展,促进原辅料行业进一步提升研发和管理水平。一致 性评价作为参与集采的入场券,重塑药品制剂市场格局,过评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减 少但规模增加(集约化);供需关系相对固定,原辅料企业必须具备稳定持续的原 辅料供应能力(规模化);品质和服务需求提升,原辅料企业从 “产品供应方” 转变为“综合服务商”(专业化),促使制剂企业加强与原辅料行业头部企业的合 作。 (3)随着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医药中间体、原辅料和制剂企业将加强业务协同, 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具有“中间体+原辅料+制剂”一体化优势的企业将得以快速发 展;医药行业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日趋严格,原辅料生产企业面临技术革新和产 品升级,新型辅料、定制化辅料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产品质量好、研发实力强 、供应能力稳定的原辅料企业对下游制剂企业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随着制剂技 术的进步,功能性辅料(如缓释、控释、靶向药物辅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成为 药用辅料行业发展方向之一。 (4)中国医药行业面临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机遇。随着国内环保和安全生产标准 升级,医药行业国际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开始参与全球高端药品 市场,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逐步接轨,产业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行业技术规范、检 验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原辅料品种也将从传统走向高端,特色、创新的原辅料将 得到更多支持,共同推动原辅料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2、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6月,湖南省工信厅、发改委、科技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和商务厅联合 发布了《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 提出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加快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技术布局,构建具有 湖南特色和优势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在市场需求及产业政策的驱动 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型储能等领域快速发展,上游锂化合物产业迎来发 展新契机。 (1)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断优化,成本控制逐步完善,供给端持续创新,新 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在智能化助力下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继续保持向上增 长态势。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到 2030年新能源车比例 目标为4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与此同时,以锂离 子电池为主流的动力电池以及上游锂化合物产品等都将迎来发展良机。 (2)国家出台多项推动和支持储能行业发展的政策,储能行业朝着规模化、产业 化、市场化方向稳步前进。随着锂电技术进步、产业链规模效应显现,锂电池储能 产品的应用场景将大幅拓展;随着储能需求市场的打开,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 能量储存形式,将在储能电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进入新型储能企业的增多, 储能电池领域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上游锂化合物领域的产业格局也将进一步 优化。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药用辅料行业 公司拥有127个药用辅料品种,占《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335个药用辅料品 种的37.91%,基本涵盖了所有常用药用辅料品种,已批准在制剂中使用的药用辅料 品种最多,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便利;公司拥有“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重 点实验室”,还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任职单位;公司积极参与《中国药典》药用 辅料标准的修制订,参与《药用辅料红外光谱集》的编制,国家药典委授予公司14 种药用辅料“品种监护人”资格;在国家药用辅料标准实施过程中,公司也成为国 家药用辅料标准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公司持续开展注射用药用辅料产品质量提 升研究,“注射用药用辅料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公司药用辅料淀粉胶囊等品种入选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湖南省生物 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第二批)名单。无论是药用辅料品种数量、市场规模、研发 能力,还是科研平台,公司均处于行业前列。 2、新能源行业 公司持续开展碳酸锂产业链上游布局,重点推进锂矿端的延伸布局,积极开拓资源 综合利用渠道。公司尼日利亚全资孙公司尔康矿业投资建设选矿厂项目,第一选矿 厂已建设完成并已实现生产、销售。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 露》中的“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基本情况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辅料、原料药、成品药、新能源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1、辅料领域 药用辅料指用于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公司作为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通过对现有辅料品种及新品 种的持续研发,已形成药用溶剂、药用稳定剂、药用蔗糖、淀粉及淀粉囊、复合辅 料等系列化产品的发展态势,较大程度满足了下游制剂客户个性化、全方位、多层 次的“一站式”采购需求。2024年公司主要辅料产品为药用乙醇、药用甘油、改性 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蔗糖以及复合辅料等。 2、原料药领域 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 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 直接服用的物质。 2024年公司生产的原料药主要产品为磺胺嘧啶、间苯二酚等。 3、成品药领域 成品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 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公司成品药业务涉及生产和流通。2024年生产的成品药包括止血、止咳、平喘、抗 菌类注射剂及治疗肾并胃并补益安神类中成药,主要产品为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氨 基己酸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炉甘石洗剂、复方甘草片、甘露酥油丸等;医药流 通领域相关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尔康医药经营开展,涉足医药流通领域有利于增加成 品药渠道销售的运营经验,延伸产业链。 4、新能源材料领域 碳酸锂既可用于医药领域,又可用于工业领域。作为医药用,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药物之一;作为工业原料,碳酸锂在 新能源领域、化工领域、畜牧业领域有广泛应用,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料。 公司持续开展碳酸锂产业链上游布局,重点推进锂矿端的延伸布局,公司尼日利亚 全资孙公司尔康矿业投资建设选矿厂项目,第一选矿厂项目现已实现生产、销售。 (二)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对销售、 生产、物料采购、库存、质量管理等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确定生产计划。生产单位 根据生产调度专题会纪要安排生产任务,车间根据生产计划按行业规范及客户需求 组织生产。生产单位负责具体产品的生产流程管理,质量部对生产过程的各项关键 质量控制点和工艺程序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及生产质量评 价。 2、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供应部专门负责物料采购,供应部根据生产调度专题会确定的生产计划以 及使用单位提出的采购申请,结合库存量,保证生产所需并留有一定的安全库存, 安排每周的实际采购品种与采购数量。同时,针对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等情 况,公司采取积极备货等方式予以应对。 公司复合辅料事业部设有采购中心,负责事业部大宗原料的采购和供应。复合辅料 事业部采购中心根据年度预算计划,结合事业部所需原料国际市场的供应周期,关 注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行情变化,按照年度大宗原料采购计划分批次采购。根据各 生产基地确定的月度生产计划,结合安全库存和国际货物的运输时间,合理安排货 物发运。 公司新能源事业部设有采购中心,负责事业部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新能源事 业部采购中心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分解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持续跟踪 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供给变化与价格走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在供应保障与资金高 效运用中实现平衡。 3、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产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对外销售。销售部门及时收集、整 理、分析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并反馈公司主要领导及生产调度专题会议,为公司及 时组织生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三)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市场格局、 下游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围绕既定战略目标,在抓紧新项目投资建设的同 时,积极研判市场情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存量资产及产品结构,积极适应 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报告期内,公司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中成药等产品 销售增长,而复合辅料、中间体等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相关产品销售数量 减少、销售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对营业收入、利润均造成一定影响。 (四)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的带领下,管理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紧紧围绕发展 战略及经营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根据相关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适时加大 适销对路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针对市场竞争激烈、没有 价格优势的品种,适时减少生产销售,降低市场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 坚持以年度预算为抓手,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投产;持续开展成本、费用、效率的 分析,探索各项降本增效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主要工作如下: 1、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原辅料产品市场竞争力 2024年,公司进一步整合原辅料板块内外部资源、优化组织结构,不断提升产品质 量和性能、细分产品规格,加强对客户的“精细化”服务、“定制化”服务,努力 提高公司原辅料产品尤其是细分注射用辅料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充分调动业务 人员积极性、提高产品内控标准、增强对客户的现场技术指导,组织召开第八届淀 粉植物胶囊全球峰会两次会议;成功申报QYHN原料药品种,进一步丰富原料药产品 结构,完善“原辅料+制剂”一体化商业生态。报告期内,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 产品销售量逐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640.60万元,同比增长81.89%;其他特色产 品销售也有新的进展,其中供注射用辅料销售额同比增长13.28%,外用制剂辅料销 售额同比增长 29.87%,烟酰胺新客户开发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2、紧抓机遇、加强管理,扩大成品药产品市场容量 2024年,公司中成药板块紧抓市场机遇,深挖内部管理,以生产促经营;狠抓生产 过程质量监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积极面向市场,进行多渠道市场开发维护 ;探索互联网宣传、运营新模式,做好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积极提升产 品市场容量及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中成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997.70万元,同 比增长461.40%。 2024年,公司深入实施“原辅料+制剂”一体化战略,加速推进生物合成技术的研 发与应用,部分具有“原辅料+制剂”一体化优势的品种实现上市销售,包括用于 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以及辅助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聚肌胞注射液,用于 辅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低热的注射用辅酶A, 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 3、完善布局、推进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 2024年,公司持续开展产业链上游布局,全力支持全资孙公司尔康矿业的项目建设 ,全体项目人员齐心协力,带领外籍员工战高温、迎雨季、驱病虫,克服当地办事 效率较低、物资供应不足、物流不畅等多重困难,努力推动锂矿勘探、开采、加工 等各项工作,第一选矿厂已投产,产品实现生产、销售,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 长点;同时,尔康矿业与相关资源方在锂矿勘探、供应、加工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并在锂矿资源端开发领域逐步培养和积累相关人才团队、业务体系、管理经验及 客户资源,促进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竞争力的提升、布局的完善。公司在非洲新 能源项目的稳步推进为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矗 4、重视研发、加大投入,推动研发项目出成果 2024年,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作用,在持续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对 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并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展项目研究,体现了集中力量办 大事的效果。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在制剂和原料药研发方面,1个支气管扩张及止咳平喘注射剂品种、1个WSS注射 剂品种已完成资料补充并提交,在研的抗心衰药物品种相关工作持续推进,QYHN原 料药品种已登记并公示。 报告期内,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并结合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公司与相关AI技术公司 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的肝胆类药物工业化制备项目。该项 目基于AI技术公司的AI辅助酶分子结构计算设计平台,对功能型工程菌株进行定向 改造,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高活性酶系的工程菌株。基于酶催化转化工艺,实现了 肝胆类药物前体物质的生物合成路径优化,旨在建立符合ICH Q11标准的原料药生 产体系。目前,研发团队已完成实验室规模的全流程验证(小试研究),通过代谢 流分析及酶动力学模型验证,工程菌株的比酶活、批次产物纯度、关键工艺参数( CPP)与质量属性(CQA)均达到设计要求。项目现已进入中试放大阶段。此次技术 攻关标志着公司在“AI+酶工程”与合成生物学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建立符 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合成原料药生产平台奠定了重要基矗 5、引进人才、关注绩效,增强组织效能 2024年,随着公司业务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人才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已经成为 业务国际化成功的关键。为此,公司有针对性的引进重点岗位后备储备人才,打造 尔康人才池,持续构建人才梯队;结合国际业务特点定制打造外籍管培生培养计划 ,为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通过内部管理培训和主题文化活动,打 造学习型组织,建立人才培养和干部任用生态;组织权责清晰,管理责任到人,经 营结果与管理层绩效结果挂钩,提升核心竞争力;管理层充分应用绩效管理工具, 从制定计划/目标,过程管控,到完成结果考核,执行奖惩,再到绩效反馈与辅导 ,形成闭环,逐步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执行贡献薪酬制度,即谁的贡献大,谁的薪酬高,谁没贡献, 谁的薪酬就少,或者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制度的严格执行,激励了公司内部员工工 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环境,增加 了组织效能,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及业绩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专业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拥有“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 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技术平台,与湖南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共同组建“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现有药用辅料深 度开发、新型药用辅料研发、药用辅料质量标准研究、药用辅料安全性和功能性研 究等领域工作;公司协助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展部分药用辅料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以及部分药用辅料品种的质量标准研究工作;公司在部分原辅料产品生产过程中运 用生物合成技术,深度运用生物合成技术开发生物类似药成为公司“原辅料+制剂 ”一体化的未来研发方向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具备 较强研究开发能力,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矗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14项授权专利,包括203项国内专利、11项国外专利。公 司获得的授权专利涉及领域包括淀粉囊、传统辅料、抗菌防腐类原料药等,相关专 利的取得,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知识产权结构体系,增强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提 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品种和质量优势 公司始终以“一切为了药品的安全”为使命,以全球化视野整合资源,通过垂直产 业链的有效互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产品品类、优化产品结构,打造“ 原辅料+制剂”一体化商业生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27个药用辅料品种,对 应的药用辅料批准文号128个、药用辅料登记号289个,其中,169个与制剂共同审 评审批结果为“A”(即已批准在制剂中使用);公司拥有73个原料药品种,已取 得102个原料药登记号,所有原料药品种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结果为“A” (即已 批准在制剂中使用);公司拥有成品药批准文号282个;拥有中药饮片生产备案品 种152个。 公司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组织生产,不断加强产品全流程的质量管理,进一 步优化生产流程、严格产品检验检测监控,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物料购进、生 产、检验、储存、发运、销售等全部经营环节),保持质量优势。 (三)技术优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端辅料定制化开发,推动高端辅料向常规药品制剂的应用。公司 自主研发了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以及胶囊用羟丙基改性淀粉等产品,通过对淀粉改 性、预胶化延展成膜、胶囊生产装备机械进行反复研究,突破淀粉加工改性关键技 术,掌握了淀粉植物胶囊从前端原料到核心工艺、再到相关生产设备设计及改造的 整体产业链条,率先开发出安全性高、可食性淀粉胶囊囊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淀 粉胶囊产业化并取得系列创新技术成果。公司研究完成的植物淀粉胶囊研制开发及 产业化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 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公司“注射用药用辅料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项目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公司药用辅料淀粉胶囊等品种入选湖南省 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第二批)名单。 (四)规模优势 公司拥有127个药用辅料品种,占《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335个药用辅料品 种的37.91%;公司生产的药用辅料可用于溶液制剂、无菌制剂、生物制剂(疫苗、 血液制品)、胶囊剂、固体制剂和外用制剂六大剂型。从已披露的药用辅料上市公 司相关信息来看,目前公司药用辅料的营业收入排名前列,现已成为国内品种多、 规模大的专业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公司根据药用辅料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已经 搭建“一站式采购”的营销网络体系,并为客户提供配套技术服务,目前公司已与 国内绝大多数制药企业建立业务往来。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共同 审评审批、集中采购、一致性评价的持续推进,具有品种、规模优势的药用辅料生 产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五)营销网络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以本部为营销中心,各个办事处为枢纽的销售及配送网 络,并与众多制药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业务往来。公司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立体营销体系,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工作,保持与医药以及保健品领域企 业的紧密合作,拓展国内成品药销售渠道,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提高 公司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六)产业协同优势 公司密切关注并研究相关行业政策,充分挖掘现有的产业链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下 游产业链延伸,运用多种商业合作模式,持续推进“原辅料+制剂”一体化商业生 态、新能源材料资源保障型产业形态。通过产业链协同,一方面可有效控制原材料 成本,另一方面可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能为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矗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总体规划 根据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顺应国内医药行 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充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规范治理, 探索具有公司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挖掘产品品种,科 学论证重大投资项目,使公司成为不仅在药用辅料行业具有稳固龙头地位,且在新 能源材料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二)战略定位 巩固提升公司医药行业现有存量业务,开拓发展锂化合物产业链相关的新能源材料 业务。一方面,充分利用公司文号多、品种全的优势,挖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 种,拓展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医药行业的影响力,巩固公司在药用辅料行 业的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内新能源发展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契 机,结合公司在化学合成方面的技术积累,延伸发展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积极拓展新能源材料业务,争做新能源材料的优质供应商。 (三)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在董事会的带领下,秉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医药、新能源双主业发 展战略,攻坚克难,努力进取,凭借前期持续的开拓与投入积累,公司相关产品的 产能逐步释放,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公司将致力于全面完成全年工作部署任务,努 力实现规模与业绩的双丰收。 1、夯实国内根基,走稳健发展之路 药用辅料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做大做强药用辅料业务是公司既定的发展方向,公司 将充分发挥在国内药用辅料行业的优势,以“技术深耕、品类拓展、质量筑基”为 核心路径,全面强化在国内市场竞争力,聚焦三大战略方向: (1)巩固传统辅料基本盘:依托公司已经拥有的127项药用辅料批准文号及规模化 生产优势,优化产品矩阵,深化与国内TOP50医药企业的战略合作,稳固市场份额 ; (2)加速特色产品产业化:推动藏药经典方现代化开发及淀粉植物胶囊技术的持 续攻关,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差异化增长极; (3)积极布局生物合成新赛道:从已有品种文号中挖掘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种,加 强与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储备,为未来切入高端化药 及生物合成产品领域奠定基矗 通过构建“全品类辅料+特色药+创新药”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强化从研发、生产 到质控的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技术迭代与产能升级筑牢发展根基,为国际化 布局积蓄势能,实现“国内领先、全球竞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拓展非洲业务,走资源报国之路 公司将继续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化战略布局,结合非洲资源 禀赋与中国产业优势,以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为支点,构建 “资源开发+产业赋能+技术输出”三位一体的非洲市场开拓计划: (1)尼日利亚锂矿资源开发:依托公司已建成投产的锂矿选矿厂,加强资源开发 ,创新经营模式,打造新能源上游供应链,保障国内新能源产业资源安全; (2)坦桑尼亚产业赋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引入国内先进生产技术与设 备,建设现代化加工基地,生产特色产品丰富当地市场或返销国内,缓解国内供需 压力。 (3)非洲本土化医药生产布局:设立符合GMP标准的药品生产基地,输出中国制剂 技术及优质药品,服务非洲基层医疗需求。通过本地化用工、技术支持、基建投资 等方式深化中非合作,形成“资源互补+产业协同+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实现企业全球化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践行资源报国使命。 3、坚持科技引领,走创新驱动之路 在医药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公司作为国内药用辅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将充分 利用品种多、文号全及“三大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优势,立 足药用辅料制造领域,高度关注 AI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 投入比例,引入高端人才,组建专家团队;通过科研单位+制造企业合作等方式共 建AI创新平台,共同探讨、开发辅料+制剂的协同设计系统,逐步建立以“AI+药 用辅料”为核心的科研模式,重点集中在“AI+药用辅料”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推动药用辅料从“功能提供者”向“疗效赋能者”的转变,推动公司全产业链的 智能化升级,构建”数据驱动、智能赋能、生态协同”的创新体系,为公司高质量 发展打下坚实基矗 4、狠抓基础管理,走效益提升之路 在公司业务转型、开拓海外市场之际,内部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确保公司稳健发 展的重要保障。公司将以“管理精细化、运营数字化、效能最大化”为行动指南, 对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价值链进行持续优化,系统性推进科学管理体系升级, 驱动公司效益持续跃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下加强预算管理,组织各相关业务归口单位总结 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分析未来市场形势、业务发展方向及规模,制定切实可行的 预算考核方案并严格考核执行; (2)开展精益成本攻坚活动:围绕“供、产、销、物流、管理”等关键环节,推 行大宗原料集中采购谈判、工艺能耗对标优化、仓储智能调度、严格费用控制等举 措,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 (3)推进组织效能提升活动,通过流程再造与岗位价值评估,精简冗余环节,实 施“战略-绩效-薪酬”一体化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盈利 能力,引领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推动“规模扩张”与“效益增长”双轮并进,为国际化布局与 创新药赛道突破提供强韧运营支撑,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5、开展资本运作,走协调发展之路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紧抓国内医药行业整合及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 用自身品种和技术的实力优势,通过设立投资公司、与机构投资者设立并购基金等 多种方式,寻找与公司战略目标吻合的标的,适时开展并购重组工作,积极向产业 上、下游进行延伸布局,并与行业优势资源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促进公司资本、资 产双维度的共同协调发展。 (四)可能面临的风险 1、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风险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医药行业新政频出,给行业生产、 经营格局带来较大改变,产业结构面临调整和升级,下游制药企业根据行业发展趋 势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要求上游原辅料生产企业的产业布局及时随之调整;公司 已开展新能源材料业务,并将新能源材料业务作为公司“双主业”之一,虽然新能 源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但如果未来国家对相关支持政策进行大幅 调整或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将对整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近年,公司积极融入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业务的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国际经济环境、 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等因素直接关系到相关业务能否顺利开展。 公司管理层及时加强对医药行业、新能源行业、国际贸易、我国进出口政策及行业 发展趋势等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及时掌握行业政策重点和最新发展方向,及 时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态势,根据这些变化及时优化、调整经营及管理策略 ;重要业务选择或迁移至政策环境较为稳定、产业开发潜力大、资源配置更有利的 国家和地区;与供应链龙头合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相关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确保公司在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中安全运行。 2、战略布局的管理风险 近年来,为适应行业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有效落实既定发展战略,公司在原有 产业布局基础上,投资建设碳酸锂及其制剂项目,并将产业延伸至新能源材料领域 。公司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国际业务日益增多、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对公司管理 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新业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得到稳健发展, 并创造预期的收益成为公司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 公司通过引入高端、专业化的管理、业务人才,特别是引入国际商务人才,借助外 部管理咨询机构,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完善风险防范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继续 深入推进管理提升,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激励机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可 持续发展。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在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环保管理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公司 相关产品的原材料可能出现供给受限、价格大幅波动等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公司日常经营和盈利水平。 公司将加强市场监控和分析,合理安排库存及采购周期,防范、降低原材料供应及 价格波动风险,保持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同时,公司将继续开展技术攻关,提升管 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4、汇率波动风险 随着公司对大宗原辅材料需求的提升,公司外汇结算业务规模扩大,特别是海外大 宗原材料采购结算周期长,受国内外政治、经济、货币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此风险,公司已制定《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组织专门人员,适时通过合 理的金融衍生工具、组织开展汇率的套期保值业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汇率风 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湖南尔康明胶有限公司 | 4000.00| -| -| |西藏昌都光宇利民药业有限责| 660.00| 1444.79| 18040.43| |任公司 | | | | |益阳大通湖苏易康制药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益阳同益医药合伙企业(有限 | 30000.00| -10215.91| 13166.27| |合伙) | | | | |湖南素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000.00| -| -| |湖南素囊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300.00| -| -| |湖南省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 1000.00| -| -| |中心有限公司 | | | | |湖南湘民投集团有限公司 | -| -| -| |湖南湘易康制药有限公司 | 1000.00| 606.60| 93554.46| |湖南湘利来化工有限公司 | 500.00| -| -| |湖南洞庭柠檬酸化学有限公司| 2000.00| -| -| |湖南弘启房地产有限公司 | 1000.00| -| -| |湖南尔康(香港)有限公司 | 1.00| -| -| |湖南尔康(柬埔寨)投资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湖南尔康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 1000.00| -| -| |湖南尔康商贸有限公司 | 500.00| -| -| |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 | 1000.00| -| -| |湖南子康日用品有限公司 | -| -| -| |湖南九次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500.00| -| -| |河南豫兴康制药有限公司 | 5000.00| -| -| |江西尔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 5000.00| -| -| |江苏素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500.00| -3862.55| 19444.07| |江苏素康商贸有限公司 | 1000.00| -| -| |武陟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500.00| -| -| |旺康生化有限公司 | 1000.00| -7325.70| 11387.24| |旭隆奇有限公司 | 200.00| -| -| |尔康矿业尼日利亚有限公司 | 1000.00| -14.98| 20056.15| |尔康坦桑尼亚药业有限公司 | 540000.00| -| -| |尔康坦桑尼亚有限公司 | 540000.00| -| -| |南宁市桂之隆药用辅料有限公| 3000.00| -| -| |司 | | | | |凤凰实业有限公司 | 1000.00| -12612.91| 117271.07| |内蒙古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 2090.00| -| -| |中山市凯博思淀粉材料科技有| 6000.00| -| -| |限公司 | | | | |长沙绿生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100.00| -| -| |长沙北山正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120.00| -| -| |里云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 198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