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876 新希望 更新日期:2025-09-16◇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饲料、生猪养殖与屠宰。 【2.主营构成分析】 【2025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饲料 |3547885.17| 190743.95| 5.38| 68.72| |猪产业 |1436936.58| 189691.94| 13.20| 27.83| |其他 | 177636.31| 25987.27| 14.63| 3.44| ├────────────┼─────┼─────┼───┼──────┤ |饲料 |3547885.17| 190743.95| 5.38| 68.72| |猪产业 |1436936.58| 189691.94| 13.20| 27.83| |其他 | 177636.31| 25987.27| 14.63| 3.44| ├────────────┼─────┼─────┼───┼──────┤ |国外 |1080041.16| 112089.13| 10.38| 100.00| └────────────┴─────┴─────┴───┴──────┘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饲料 |6869817.47| 336811.98| 4.90| 66.66| |猪产业 |3039799.86| 302970.70| 9.97| 29.49| |其他 | 396678.90| 51460.57| 12.97| 3.85| ├────────────┼─────┼─────┼───┼──────┤ |饲料 |6869817.47| 336811.98| 4.90| 66.66| |猪产业 |3039799.86| 302970.70| 9.97| 29.49| |其他 | 396678.90| 51460.57| 12.97| 3.85| ├────────────┼─────┼─────┼───┼──────┤ |国外 |2003439.40| 190794.62| 9.52| 100.00| ├────────────┼─────┼─────┼───┼──────┤ |经销 |5811324.41| 357706.15| 6.16| 56.39| |其他 |4494971.82| 333537.11| 7.42| 43.61|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饲料 |3288588.90| 139210.26| 4.23| 66.33| |猪产业 |1467286.59| -49831.90| -3.40| 29.60| |其他 | 201862.27| 28732.25| 14.23| 4.07| ├────────────┼─────┼─────┼───┼──────┤ |饲料 |3288588.90| 139210.26| 4.23| 66.33| |猪产业 |1467286.59| -49831.90| -3.40| 29.60| |其他 | 201862.27| 28732.25| 14.23| 4.07| ├────────────┼─────┼─────┼───┼──────┤ |国外 |1000629.68| 85719.06| 8.57|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饲料 |8127917.89| 426441.32| 5.25| 57.36| |猪产业 |2130184.59|-154371.74| -7.25| 15.03| |禽产业 |1941488.91| 63110.02| 3.25| 13.70| |食品 |1167202.62| 31950.51| 2.74| 8.24| |商贸 | 707791.98| -4468.80| -0.63| 4.99| |其他 | 95738.90| 27255.98| 28.47| 0.68| ├────────────┼─────┼─────┼───┼──────┤ |饲料 |8127917.89| 426441.32| 5.25| 57.36| |猪产业 |2130184.59|-154371.74| -7.25| 15.03| |禽产业 |1941488.91| 63110.02| 3.25| 13.70| |食品 |1167202.62| 31950.51| 2.74| 8.24| |商贸 | 707791.98| -4468.80| -0.63| 4.99| |其他 | 95738.90| 27255.98| 28.47| 0.68| ├────────────┼─────┼─────┼───┼──────┤ |国外 |2007854.76| 176867.70| 8.81| 100.00| ├────────────┼─────┼─────┼───┼──────┤ |经销 |8819505.21| 256701.28| 2.91| 62.24| |其他 |5350819.68| 133216.00| 2.49| 37.76| └────────────┴─────┴─────┴───┴──────┘ 【3.经营投资】 【2025-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饲料业务 公司的饲料业务中,根据营养成分的分类,既有预混料与浓缩料,也有配合料。其 中,预混料与浓缩料既对内部的配合料工厂供应,也对外部市场销售。外部客户包 含其他饲料企业,或具备一定原料采购、配方及生产能力的经销商,由它们在公司 预混料基础上生产出配合料,再以其自有品牌或无品牌转卖给其他养殖户;也包括 具备上述能力,但生产配合料自用的大型养殖常而根据饲喂动物分类,公司产品也 覆盖了禽料、猪料、水产料与反刍料等几乎所有料种。由于公司下游还有生猪养殖 业务,所以公司生产的猪料,除向外部市场销售外,也供下游的合同养殖户、内部 养殖场使用。公司生产的禽料、水产料、反刍料主要是向外部市场销售。在下游的 销售中,公司抓住近年来养殖环节规模化程度提高的契机,增大面向规模尝养殖企 业的直供销售,但同时对经销商环节仍然给予高度重视,以保持对广大中小养殖户 的充分覆盖。 养殖企业/大型养殖场中小养殖户公司的饲料业务在国内饲料行业多年保持规模前 列。2024年公司国内外饲料总销量合计达2,596万吨,总销量相当于全国总产量的8 .2%,受国内养殖周期养殖量下滑影响总量比2023年略有下滑;其中禽料1,496万吨 ,猪料867万吨,水产料169万吨,反刍料44万吨。主要料种销量均处于行业前列。 除了在国内饲料行业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公司也在1999年代表中国饲料企业率先“ 出海”,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家海外饲料公司,至今已经在海外市场深耕四分之一个 世纪,在15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着60多家分子公司。通过长期在海外的经营,公司深 入理解和融入海外文化,把国内先进的配方采购能力复制到海外市场,同时在生产 、销售等环节利用当地人员提高人效,降低人力成本。尤其在东南亚的饲料市场, 公司成为一支重要的中国力量。在公司重点布局的海外核心国家,如印尼、越南、 埃及等国,公司饲料销量都已进入其本国的前四名。 (二)生猪养殖与屠宰业务 公司从2016年开始大力发展养猪业务。2019-2020年,为了抓住重大生猪疫病爆发 之后的机遇期,响应国家稳产保供号召,公司大幅增加养猪投入,使养猪产能和生 猪出栏快速增长。进入2021年后,公司养猪业务转入稳健运营阶段。2024年提升至 1,652万头,位居国内上市公司第三。 1、公司在生猪养殖环节的模式 在种猪繁育环节上,公司现已建立起以海波尔外三元杂交为主、PIC五元配套系为 辅的双系“金字塔”育种体系,根据国内南北方市场的差异,选择适合区域市场的 猪种。同时,在近年来生猪疫病高发的背景下,公司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还进一 步建立了回交育种体系,增加生产种猪的供给和调节能力,提升公司在应对生猪疫 病和极端行情时的经营稳定性与快速响应能力。经过2021年以来的稳定运营,公司 逐步扭转前些年规模快速扩张之后的阶段性退步局面,各方面生产指标持续改善提 升。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母猪生产的平均PSY达到25.4,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在商品代育肥环节上,公司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项目的具体条件逐步配套 建设育肥常现阶段,公司仍以“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为主,一体化自养为辅,202 5年6月末公司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的存栏量比例约为37:63,自养占比相比2024 年末有所提高。随着公司自育肥管理能力、人才培养的提升,今后一体化自养的占 比将逐步提升,未来将实现“公司+农户”和一体化自养两种模式更加均衡发展的 布局。 2、合作放养育肥的职责分工 在合作放养育肥中,公司与农户各自投入不同的生产要素,承担不同的职责分工, 也分担不同的收益与风险。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公司负责仔猪、饲料、兽药、疫 苗等方面的投入,农户提供猪舍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另外需要支付养殖押金,并负 担育肥场的自雇人工、水、电、燃料费用;在职责分工方面,公司负责仔猪供应、 饲料供应、疫病治疗、养殖技术指导、回收销售等环节,养殖户负责日常的饲喂、 清洁及生物安全防控;在收益与风险方面,公司承担市场价格风险和享受机会利润 ,养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也不享受机会利润,收益相对稳定,与市场行情关联度较小 ,但与其养殖成绩紧密相关。此外,从公司角度,也会存在农户不遵守合同或公司 指导,私自卖猪或私自用药的风险,但随着近年来合作放养规模越来越大,合作年 限越来越长,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农户将承担巨大的失信风险,且公司也要没收养 殖押金,并可将违约行为诉诸法律,因此这类违约行为在现实中发生的情况也越来 越少。 3、合作放养育肥的定价与结算 当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放养育肥合同时,首先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形成一个基础单 价,该基础单价会在回收结算时根据市场最新变化适当浮动。当育肥猪达到可出栏 的体重时,对其进行称重,由基础单价乘以均重形成基础价格,再根据具体猪只的 重量是否超出或不达理想体重区间、上市率(即成活率)、正品率、喂养天数、总 增重、全程料肉比、日均增重、超标耗用饲料等生产指标,对结算价格进行调整, 得到最终的代养费。 4、合作农户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化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养肥猪投放存栏的合作放养农户为1,344户,较同期减少 10%。养户平均规模较同期增加10%。从养殖存栏规模的结构看,1000头以下的农户 数占比6%,较同期降低2.1个百分点;1001-3000头之间的农户数约占比58%,较同 期降低0.9个百分点;3001-5000头之间的农户约占24%,较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5001头以上的农户约占12%,较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 从农户区域分布的结构看,根据农业部重大生猪疫病防控的五大区划分,北部区农 户数约占12%,较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东部区农户数约占23%,较同期增加1.0个 百分点;西北区农户数约占11%,较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西南区农户数约占14% ,较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中南区农户数约占40%,较同期降低6.5个百分点。 5、公司在生猪屠宰环节的模式 在生猪屠宰环节,公司根据上游养殖环节在不同区域的布局规模情况,在北京、辽 宁、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做了部分的屠宰产能配套。从养殖环节看,在有屠宰配 套的区域,公司出栏肥猪都会优先向内部屠宰厂送宰,在无屠宰配套的区域则都向 外部销售。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养殖与外部屠宰企业的直销对接力度,但在当前行 业发展情况下,仍有很多区域需要向猪贩子进行销售。从屠宰环节看,公司每年所 屠宰生猪的约70%都来自于自己养殖场的出栏肥猪,其余部分来自于市场上收购的 其他养殖场的肥猪。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饲料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国内饲料业务: 1、大规模带来强大的议价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规模是饲料行业最核心的竞争要 素之一。公司饲料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饲料生产销售现已覆盖了全国29个盛市、自 治区。行业领先的产、销量,广泛覆盖的市场区域,使公司有实力对接处于同等量 级的国内外粮商巨头与大型渠道、其他相关行业的领先企业、各级地方政府,利用 规模优势带来较强的议价能力、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 2、供应链管理能力带来领先的原料成本。近年来原料行情波动剧烈,公司加快存 货的周转,存货周转天数从峰值20多天下降到12天,周转持续加快。公司在原料采 购方面,各主要原料的采购组都设置了区域BP聚焦相应品类,承担区域市场研究、 采购业务、经营支持等工作。通过集中管理全产业饲料原料采购业务和物流业务, 释放规模优势带来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了原料成本领先、高效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 3、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全方位客户服务能力。公司积极为客户对接主要养殖 品类的苗种、动保资源,自建多个动保检测实验室,为客户提供生物安全、动物综 合营养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融资方面,依托公司的平台优势,积极为客户对接多种 融资产品,有效缓解了养殖户资金紧张的问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 多便利。特别在近几年,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集中化程度提高,下游 集团化养殖企业也产生了更加综合的产品与服务需求,客户服务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公司养殖业务也帮助强化了饲料业务的服务能力。公司养猪业务从人才培养、规 模场服务和养殖SOP共享三个方面对饲料业务进行全面支持。 4、持续提升的精细化技术研发能力。公司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针对各品类的养 殖区域差异和生长阶段营养差异进行精细化研发,不断迭代推出满足养殖客户差异 化需求的产品。同时继续开展原料替代技术研究,对配方成本不断优化,扩大利润 空间。特别针对2025年以来中美贸易争端逐步升级的背景,公司也已经在过去多年 充分积累了饲料豆粕减量替代的技术与方案。公司先后参与多项“十四五”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创制非粮蛋白饲料新产品、替代玉米新型能 量新产品,评估菌体蛋白、黑水虻等新型蛋白、棉粕、菜粕、棕榈粕等杂粕类,白 酒糟、醋糟等糟渣类,木薯、大麦、高粱等多种饲料资源营养价值,研究相应原料 在畜禽上的适宜添加量以及高值化应用技术,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和应用方案。 公司参与研发的“猪禽多元化日粮应用技术”,已经入选农业农村部“饲料中豆粕 减量替代典型案例”,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将为缓解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紧缺问 题起到巨大助力。 海外饲料业务: 1、全球化产能布局与本地化运营优势。公司在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建 立了密集的产能网络,在14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着60多家分子公司。主要在印尼、越 南、埃及、菲律宾、孟加拉、缅甸等国家设立饲料工厂,直接利用当地农业资源降 低采购和运输成本,同时规避贸易壁垒。本地化生产模式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 求变化,根据不同国家制定不同生产经营策略,沉淀形成了海外灵活的生产经营体 系。 2、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公司依托国内成熟的“饲料-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经验 ,向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饲料产品和技术服务,凭借着卓越的饲料产品力、优质的 配套服务、产业上下游种苗和动保等领域的协同,增强客户黏性。 3、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力。公司将国内的配方技术优势输入海外,针对不同地区 养殖品种开发差异化配方,结合当地原料供应特点优化成本结构,使得整体生产成 本保持领先。 4、品牌与渠道资源壁垒。公司凭借国内农牧龙头地位及40年行业积淀,在海外市 场(尤其是华侨聚集区)具有一定的品牌认知度。通过“经销商+直销”双渠道网 络覆盖中小型养殖户与规模化农常同时,公司长期参与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农 业项目,获得东道国政府的肯定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东道国的渠道优势 。 5、风险管理与合规能力。面对海外市场的汇率波动、地缘政治等风险,公司使用 海外本地化团队加金融工具对冲的机制,通过外汇期货、原料期货锁定成本,降低 汇率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 (二)公司在生猪养殖与屠宰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 1、总体均衡且靠近主销区的产能布局。根据农业部重大生猪疫病防控的大区划分 ,公司养猪产能较为均衡地分布在五个大区,在每个大区都有1-2个省份作为布局 重点,且这些省份都属于或围绕着该大区内人口、经济、消费的核心区域。均衡的 产能布局可以帮助公司分散风险,避免特定时期里个别区域因动物疫并自然灾害、 极端行情而给公司整体造成较大的损失。2024年公司对北方部分受重大生猪疾病影 响较多的自营场线,以及部分放养合作户做了防疫设施设备改造,尤其重点关注正 压通风改造,使2024年冬天防疫情况得到极大改善,补上了公司过去几年在北方市 场有产能布局却不能充分利用的短板。随着今后北方改造场线陆续复产,公司在全 国均衡布局产能的优势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逐步完善的“金字塔+回交”双种猪体系。公司过去的种猪体系以“金字塔”体 系为主,目前运营中猪场的绝大部分也都按照金字塔配置要求建设了祖代线并建立 了祖代猪群,其他的独立父母代场也有体系内祖代场负责后备父母代猪的供应。随 着这些祖代线的逐步满负荷,金字塔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有助于这些猪场今后持续 稳定的满负荷生产。同时,鉴于近年来动物疫病频发的行业现状,公司也积极借鉴 行业最佳实践,从2023年中开始加大力度建立了猪产业统一管理调配的回交猪生产 和管理体系,增加生产种猪的供给能力和调节能力,提升公司在应对动物疫病和极 端行情冲击时的稳定性和经营调节的灵活性。从2024年开始,公司持续做好优质纯 种母猪、优质二元母猪、优质公猪的更替,为后续生产指标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 基矗 3、基于自主知识产权选育算法,结合AI技术的核心种群培育能力。对于祖代猪、 曾祖代猪等核心群种猪,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和生产管理软件秀杰 和普(HUGE-HOPE)。与传统育种软件相比,该软件可实现6个生长性状+6个繁殖性 状的育种值运算,增加了多个重要经济性状,运算能力及运算效率都有所提升。公 司自研的选配软件也实现了用算法替代人工的AI选配模式,可由系统高效生成更精 准的选配方案。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与应用方面,公司积累了上万头基因测序数据 ,自研了系谱矫正与重构、品种品系鉴定等应用。在种猪表型测定领域,公司将B 超与AI机器视觉、自动化图像生成技术相结合,自主研发出肌内脂肪活体测定软件 、背膘眼肌智能测定软件和便携式估重设备及软件,实现了上述软件的国产化替代 ,不仅能实现更快速、准确地评估新选育品种的肉质,还能避免传统屠宰检测方式 对猪只的不可逆伤害,有利于将优良猪个体作为种猪保留,从而全面提升了测定工 作的准确率、速度和规模。以上技术进步将会大大促进公司自主选育更优质的核心 群种猪,继而帮助提升下游父母代与商品代的生产效率与生长性能,增强猪产业的 整体竞争力。 4、与饲料业务协同的原料采购与配方研发能力。在饲料原料采购上,猪产业饲料 供应部与饲料BU供应链管理部共同形成总部集采+区域集采的采购模式。大宗与重 点原料由供应链管理部负责集采,猪产业各子公司重点负责地产原料采购。在营养 配方上,公司近年来对猪产业和饲料产业的营养研发与技术应用体系紧密协同进行 了统筹整合,在饲料研究院旗下增设自用猪料技术应用所,整体负责营养与饲料技 术研发、配方模型管理、饲喂程序的制定、配方优化与动态调整;而猪产业营养部 积极参与配方优化与动态调整,但更侧重于营养转化的现场管理。 5、持续加强的“数智养殖”全产业链体系。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从2021年开始 推动的计划运营管控系统日渐完善,该系统从三大部分着手——养殖现场部分(养 殖任务、环控管理、视频监控、巡场管理等),猪场管理部分(异常报警、任务提 醒、饲料管理、药品管理、死淘合规等),及公司管控部分(实时监控预警、全程 追溯、计划管理、数据分析、绩效考核等),对从种猪端到育肥端的全过程动态管 控,实现各个生产环节标准的统一,促进生产动作的有效执行。在数字化培训方面 ,公司依托“新希望学苑”线上平台,针对产业一线工人开发并上线了养猪生产、 生物安全、兽医技能SOP短视频和微课,同时匹配了岗位认证项目,提高一线工人 的岗位匹配度和稳定性,提升生产效率。 6、在多个区域具备较强的养宰联动能力及生鲜猪肉品牌认同度:公司目前在北京 、辽宁、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都形成了养猪与屠宰的产能配套。公司在部分区域 ,根据下游屠宰环节面对的新兴消费需求,在上游养殖环节匹配、定制了黑猪、无 抗猪等特色猪群养殖。同时,屠宰环节也可以代表市场需求,对养殖环节的出栏肥 猪品相与过程管理,及时反馈改善提升建议,帮助上游养殖环节提升出品质量。在 猪肉品牌方面,“千喜鹤”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指定供应商,公司在2022年又推 出生鲜高端黑猪品牌“知初”,目前都得到业界客户、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同。 (三)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与整体资信带来的抗风险能力 公司从上游饲料、到中游生猪养殖、再到下游生猪屠宰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一定 程度上可以帮助公司分散经营压力、对冲行情风险。例如,猪价处于低位时,往往 意味着养殖规模较大,在上游可以给饲料带来更大销量,在下游也使生猪屠宰收购 价格降低、生产负荷率高、有利于费用降低。饲料业务高周转的特点,也可以为公 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供应。 同时,公司创业至今40余年一直保持稳健经营,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与口碑。公司 目前资金储备充足,众多大型金融机构对公司的支持力度不减,公司现有各类金融 机构授信余约800亿元,整体用信比率在60%左右,尚有较大提款空间,且其中九大 行授信占比约六成,头部股份制银行授信占比约两成,其余来自头部城商行、头部 外资银行等机构。公司长期保持高水平的信用等级,企业信誉及市场认可度高,融 资实力强,帮助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获得稳定的、低成本的续贷支持,公司取得的1- 10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后融资成本不到3%,与同行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为公司实现穿 越周期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动物疫病及自然灾害风险 动物疫病是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疫病发生带来的风险包括两类,一是疫 病的发生将有可能导致养殖动物死亡,直接导致产量降低、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 二是动物疫病的大规模发生与流行,易影响消费者心理,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也对 饲料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影响。例如,2018年中在国内首次爆发的重大生猪疫病,给 全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2020年底和2021年初的冬春之交,重大生猪疫病又 发生了弱毒化的变异,使其变得传播渠道更多、潜伏时间更长、发现与剔除难度更 大。近年来,重大生猪疫病已经逐渐常态化,特别是每年冬季与初春气温较低时, 在我国北方地区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 自然灾害风险方面,饲料、屠宰与种植、畜禽养殖业紧密关联,因此,气温反常、 干旱、洪涝、地震、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均会对行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公司生产区域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生产设施或设备的重大损坏,自然灾害和 极端气候也会推动部分饲料原料、肉类价格上涨。例如,2023年初,西南地区冬春 连旱,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对产业链上的种植、养殖等多个环节产生不同 程度的影响。2023年中,中原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造成较大范围农作物 受灾,也会对饲料原料价格产生冲击,并影响原料质量。华南地区台风登陆带来的 大范围大暴雨,也对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 风险应对措施:在应对动物疫病方面,公司所建设的养殖场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 养殖场,配备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能够较好地防范和控 制疫病的发生。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也总结出了一系列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方法和 措施,来消除各种动物疫病的影响。公司通过在各区域建立动保实验室,打造全国 动保体系,实时进行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预警,指导技术人员更好地服务于自营养殖 场与外部养殖户。特别地,针对2018年爆发的重大生猪疫病,公司制定了全方位的 防控措施,包含了现有的自营猪场与农户合作育肥尝猪料生产厂、内部动保实验室 等多个环节的防控措施,从动物营养的源头就开始做好防控,使公司的生物安全防 范体系、生猪生产指标都取得了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底到2021年初在北方多个省 份爆发的新一轮弱毒生猪疫病,在爆发初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司持续总结 经验,升级防控及净化方法,包括全群血清双抗双筛、热成像仪应用、物资静置减 毒消毒等;并对防控流程持续优化,在做好防控的同时快速恢复生产,同时精简不 必要的防控投入。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公司集中对部分长期受疫病影响的场线 做了防疫设施设备的改造升级,大大增强了其防范疫病影响的能力,在2024年冬季 以来也取得了较好的防疫成果,帮助持续降低养猪成本。 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由于公司各项业务在国内外有较为广泛的布局,特定区域发 生自然灾害也不会对公司整体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特别对于南方暴雨洪灾,由于近 年来多次发生,公司也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建立了成熟的应急预案,常年储备充足 的防汛物资,在进入汛期后灵活引导农户调整生产计划,一起做好减灾救灾。同时 ,公司还能够利用全国布局优势,及时有效地跨区域调配资金、原材料、设备、人 员等尽快恢复生产,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二、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饲料原料成本通常占饲料总成本的90%以上。在过去,饲料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 较大,但由于饲料行业通常采用成本加价法的定价方式,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还可 以部分向下游养殖环节传导,缓解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但随着生猪养殖业务 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较大,原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整体经营成本的影响有所增大。 自2020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际贸易关系、各国主粮产区收成情况等 多方面因素影响,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走高。2023年以来,农产品 价格开始震荡下行,但整体上相比2020年之前几年仍处于较高位置。进入2025年后 ,由于国际政治与经贸环境的剧烈变化,玉米、豆粕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又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震荡上行。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在原材料采购上具备规模优势和 一定的话语权。2021年开始,公司逐步加强全产业原料采购的集中管理,通过保税 加工等方式,降低饲料耗用成本。2023年,公司积极开展进口低价原料采购和小麦 、高粱、糙米等替代原料采购工作,不断优化原料成本。公司目前已与多家国内外 优秀原料供应商建立起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积极挖掘国内外优质优价的、安 全的本土原料,打通国内外原料供应网络,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供应链融资,优 化采购成本及相关财务费用。 三、畜禽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的饲料面向下游畜禽养殖进行销售,畜禽价格波动会影响养殖环节的盈利,并 逐步向上游传导,影响饲料环节的销量与利润空间。随着近年来公司养猪业务迅速 发展,其在公司整体营收与利润中的占比贡献更大,生猪价格将会更直接、也更明 显地影响到公司的营收与利润水平。 2021年以来,生猪行业供给长期过剩,能繁母猪存栏数长期处在4200万头以上的高 位,叠加下游消费恢复缓慢,导致国内生猪价格长期低迷。2023年全国平均猪价仅 在15元/公斤左右,为2021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但也终于推动行业产能逐步去化。 进入2024年后,能繁母猪存栏数在4月底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的3,986万头,产能去 化终于推动价格转向上行,在8月份达到接近21元/公斤的高点。行情好转、行业开 始普遍盈利也打断了产能进一步去化,促使供给随之恢复,使得猪价在9月份之后 开始持续走低。但猪价下行同样也抑制了行业再度扩张的冲动,能繁母猪存栏数在 2024年11月底从年内高点的4,080万头开始再次震荡下调。 风险应对措施:畜禽价格下行的过程本身也是行业里优胜劣汰、部分参与者退出的 过程。当部分参与者退出,总供给量下降,价格重新上行的时候,坚持下来的公司 就可能获得比之前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更高的回报。公司近年来在猪产业上已经全面 转入稳健运营阶段,通过多方面举措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公司正逐步改善生产经营 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恢复原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与大部分农牧企业不同,公司 在养殖的下游环节拥有屠宰加工业务、在养殖的上游环节拥有饲料业务,正好与养 殖环节形成对冲。当畜禽价格下行时,屠宰加工业务的原料肉成本也有所下降,其 利润空间则会增大;畜禽价格下行同时意味着畜禽养殖量处于高位,也有助于饲料 业务盈利增加。这样的产业链布局可以适度缓解畜禽价格下行对公司整体的影响。 四、环保政策影响 近年来,国家、社会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持续出台。2014年中国开始实施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8年开始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开展多次“回头看”,各地对养殖场污染排查力度加大,一些 养殖户因棚舍设备不达环保标准或废水超标渗排等原因被责令停产、修复环境或关 闭取缔。在2020年重大生猪疫病造成国内生猪供应大幅紧缺的背景下,各地政府为 了促进生猪复产保供,阶段性地放宽了养殖场建设的环保要求。但在2021年以后, 随着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到正常区间,养殖相关的环保政策再度回到较为严格的态势 。2025年7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大力提升 执法质效的通知》。2025年7月1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 法》。这些新出台的环保政策将会导致一些环保不达标的畜禽养殖场退出市场,使 养殖量缩减,会给公司饲料业务增长和屠宰业务收购生猪带来一定影响,也会使公 司投资建设养殖产能增加更多的成本。但从长远看,由于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的 退出,将使继续留在行业内的优秀生产者获得更好的盈利能力,对全行业仍有积极 意义。 风险应对措施:公司针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一方面全力掌握存量,通过转换饲 料营销模式,充分发挥产业化配套与综合服务的优势,加强与符合环保标准的大中 型养殖场和养殖户的合作。在养殖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把生态、环保、高效、安 全作为项目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帮助养殖户改造、建设符合更高环保标准要求的 棚舍,提升养殖效益,积极带动国内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增 量,借助公司在全国范围的已有业务布局,在环境适宜区域通过新建、收购、合资 、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新的畜禽养殖基地,确保公司的养殖资源稳定。 五、汇率波动风险 当前饲料生产的原料全球化采购程度越来越深,豆粕、玉米、乳清粉、鸡肉粉、鱼 粉、DDGS等国外供应为主的饲料原料的采购,受到汇率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 公司在国外业务规模的扩大,在对外投资与国外经营中,涉及的跨境资金往来与结 算额度也越来越大,也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及外汇政策 调整等因素影响,使得公司开展海外业务中的个别东道国货币经历了大幅的波动, 其本币对美元汇率剧烈下降,叠加美元加息趋势,对公司的外汇管理和经营难度形 成了较大的挑战。 风险应对措施:为应对日益扩大的海外原料采购与投资经营需要,公司以新加坡公 司为基础,打造国外商贸中心与投融资中心,积极开展国际性原料集中采购、国外 直接融资、供应链金融、外汇风险管理、资金管理与原料采购风险管理,减少国外 业务资金往来所受到的汇率波动影响。在近年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汇率波动剧 烈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力度提升汇率预测和资金管理能力,持续关注美联储加息动 态,通过套保等手段和工具保障资金价值。同时,公司也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金融机 构、我国政府驻外机构、东道国政府的紧密联系与沟通,动态分析东道国本币汇率 的走势,做好资金安排,缓解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内农牧行业从2024年的周期性回暖进入到一个低位运行的盘整阶 段。尽管2024年年中的高猪价刺激了能繁母猪存栏数与生猪存栏数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年底的猪价下行又及时抑制了行业再度扩张的冲动,引导能繁母猪存栏数在20 25年震荡下调。公司在饲料业务上紧抓扩规模、提效率、降费用的主线,在养猪业 务上做好冬春季防疫与生产管理改善,持续降低养殖成本,在海外市场加大资源投 入,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同时继续开展多渠道灵活融资,稳步降低负债率与财务费 用。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公司2025年上半年个季度都保持了单季盈利,即使面临 比上年同期的猪价,仍然实现了较好的同比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 6.25亿元,同比增加20.47亿元,增幅为4.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55亿元,同比增加19.72亿元,增幅为162%。 (一)饲料业务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存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使国内猪料需求量也有所恢 复,肉禽、蛋禽存栏量也处在近几年的高位水平,保持了较高的饲料需求量。公司 基于2024年对饲料业务的战略升级,持续扩规模、提效率、降费用,强化内生能力 ,以满足市场变化下客户对产品、成本、服务的新需求,驱动饲料业务进入新的增 长通道,在上半年实现了量利双增。 1、顺应市场变化,强化规模增长:2024年,基于行业变化及市场需求,公司将饲 料业务战略进一步明确为有效规模提升下的专业化,以规模增长为基础,以经营效 率提升为导向,在有效规模提升的前提下,逐步走向追求专业化发展。2025年上半 年,公司在国内外市场都持续推动规模尝头部客户开发,并做好产品与服务深度绑 定,结合供应链与金融为客户赋能,优化结算方式。在山东区域,公司结合当地专 业放养公司大量涌现的市场趋势,专门推出面向放养客户的核心预混料产品,满足 其自配饲料的需求。上半年,国内饲料面向大客户的定制料、代工料销量同比增长 超20%,有力助推了饲料业务整体销量的增长。 2、优化采购系统,深化战略合作。2025年上半年,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给大宗原 料市场行情造成很大影响,玉米、豆粕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荡 上行。公司积极研判形势,快速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谷物类原料,加快玉 米周转、灵活采用替代性原料、积极对接进口机会;针对蛋白类原料,短期灵活抓 机会,做好基差采购,长期做好期权应用;在小料方面做好国产替代。公司在2024 年推广的线上寻源比价,在2025年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升,上半年使用率一直保持 在96%以上,寻源池匹配程度、供应商对询价单的报价参与程度相比2024年也有大 幅度的提升。公司还进一步加大战略供应商合作,增加新的战略供应商及供应商授 信,与多家供应商建立采供系统直连;在海外市场也随着业务体量增大,利用东道 国特有地缘关系,加强散船采购战略合作、强化美欧动物蛋白渠道建设,与邦吉、 ADM、丰益、赢创等国际企业进一步加强采购与检测方面的合作。 3、提效降费,提升竞争力:在生产加工方面,对落后设备进行技改,推进工厂智 能化改造;结合下游大客户增加的趋势,加大散装料生产销售;2025年上半年吨费 用下降30元左右。在国内低效饲料公司帮扶方面,由饲料BU及分管大区层面组织专 门帮扶小组,长期驻厂帮扶指导,使低效饲料公司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3%。在物 流配送方面,公司在上半年发布了物流降本管理办法,通过加强招标议价、对接第 三方物流平台、优化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等方式,提升物流效率和降低综合运费。 4、加大资源投入,加速海外发展:2024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公司整体资金与盈利 情况好转,公司开始积极筹划,加大对海外的资源投入,通过对现有工厂新增生产 线或车间、新建工厂等方式,推进海外产能建设,支撑海外饲料长远发展,截至20 25年上半年末,海外饲料产能已超过700万吨,且目前仍有一批新厂线正在立项或 建设,后续还将进一步提升海外饲料产能。除了产能投入外,公司也加大人才方面 的投入。公司在上半年一方面通过社招、校招及国内饲料业务调动补充中方干部, 另一方面发布本土人才培养及发展指导纲要,促进本土化建设;并先后举办了“全 球中坚力量培训班”、“海外水产精英特训班”等培训项目,面向海外的中方与外 方核心员工提供专项培训,并组织学员在结业后返回各国片区做好分享与再培训, 帮助其提升技术管理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饲料销量合计达1,393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外销料销量1,148 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禽料销量为831万吨,同比增长17%;猪料销量为448万 吨,同比增长5%,其中外销猪料销量为223万吨,同比增长14%;水产料销量为80万 吨,同比增长17%;反刍料销量为25万吨,同比增长11%;实现营业收入354.79亿元 ,同比增长7.88%。 (二)生猪养殖与屠宰业务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存栏的同比增长使猪价相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近年来 全行业在环保与防疫方面的硬件投入增加也推高了行业价格底线,因此猪价整体上 在14-15元/公斤之间低位运行。但由于公司在重大生猪疫病防控方面的提升,使得 各项生产指标进一步改善,生产成本持续降低,使猪产业在上半年也实现了同比明 显扭亏与当期盈利。 1、抓好年初冬春季防疫:2024年,公司通过对疾病高发区域的自有场线改造,放 养合作户育肥场的正压通风改造,结合环境监测、生物安全、应急处理等其他防疫 措施的流程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了疫情防控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做好年 初的冬春季防疫工作,上半年重大生猪疫病发病率同比降低了60%以上,自育肥场 更是实现了从2月起保持零红场的良好纪录,猪只损失数量也大幅降低。与此同时 ,由于场线防疫功能提升、内部环境改善,流行性腹泻、蓝耳病等其他重点疾病发 病率也分别降低了34%和25%,有力地稳定了生产节奏,保障各项生产指标显著提升 。 2、持续生产改善,各项指标提升:2025年,公司在种猪环节重点关注提高场线负 荷率,通过选育过程及配种管理提升后备母猪管理水平,减少低胎次母猪淘汰率; 在育肥猪环节重点关注进苗前空栏期管理,中大猪死亡管控,提升自育肥场线使用 效率,2025年6月末公司一体化自养与合作放养的存栏量比例约为37:63,自养占比 相比2024年末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一线生产管理,多项生产指标和成本数据持续 优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养猪平均窝均断奶数达到11.2头,较2024年平均值增加 0.4头;平均PSY达到25.4,较去年平均值增加0.7;平均断奶成本约260元/头,较 上年底下降约30元/头;平均育肥成活率达94%,较上年底增加2个百分点;平均料 肉比达到2.66,较上年底降低0.01。 3、优化种猪体系,改良遗传性能:2025年,公司进一步加强种猪遗传性状改良。 在公猪端逐步替换高日增重性能终端公猪,目前日增重1000g以上终端公猪已经在 体系内全部覆盖,其中日增重1200g以上终端公猪覆盖率也达到57%,后续还将进一 步提升其覆盖率,由此助力2025年上半年日增重水平相比2024年平均值提高了20g 以上。在母猪端对祖代场线进行纯种猪替换,帮助下游父母代场线提升繁殖性能, 助力2025年上半年平均窝均活仔数达到11.9头,相比2024年平均值增加0.4头。 4、持续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2025年公司继续在多个领域推进数字化与智能 化建设。在放养育肥场料塔称重方面,2025年上半年已覆盖了全体放养户的57%, 其中对规模大、成绩好、合作长的核心放养户的覆盖率达到86%。 无针注射设备在各场线的推广进度达到57%,且已在各场线得到了高效使用。智能B 超仪的覆盖率达到81%,且已经在多个场线完成了准确性验证,其准确度优于卡尺 。公司在南方部分育肥场启动了猪群咳嗽监测系统,及时预警提醒人员干预。此外 ,结合今年初国内爆发的AI技术,公司也及时开发上线了养猪AI助手“猪小新”, 目前已初步上线了“兽医助手”(解答健康领域常见疑问及流行性腹泻方面的专业 问题)和“数据问答”(实时查询与分析80多个生产指标)等功能模块。 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仔猪205.66万头,肥猪639.28万头,合计844.94万头,实现 营业收入108.01亿元(因涉及向内部屠宰厂销售产生抵减,与每月生猪销售情况简 报中的累计销售收入相比较小);共屠宰生猪164.42万头,实现营业收入35.68亿 元。猪产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43.69亿元。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青岛新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5000.00| -| -| |青岛新牧致和科技有限公司 | 75000.00| -| -| |金橡树投资控股(天津)有限公| 30000.00| -| -| |司 | | | | |重庆铜梁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 2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遵义新希望六和农业科技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遵义嘉好饲料有限公司 | 200.00| -| -| |西藏林芝新希望六和养殖有限| 2058.10| -| -| |公司 | | | | |襄阳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2000.00| -| -| |莒县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1000.00| -| -| |芒市新希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 -| |绵阳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泰州新希望农业有限公司 | 9197.50| -| -| |河北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江苏天成保健品有限公司 | 8000.00| -| -| |武隆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1000.00| -| -| |梧州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7126.43| -| -| |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 49290.38| -| -| |司 | | | | |曲靖国雄饲料有限公司 | 300.00| -| -| |昆明新希望动物营养食品有限| 10000.00| -| -| |公司 | | | | |昆明新希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 -| |新泰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 | 2000.00| -| -| |新希望财务有限公司 | -| -| -| |新希望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104970.26| -| -| |新希望国际控股(私人)有限公| 9416.77| -| -| |司 | | | | |新希望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8010.00| -| -| |新希望六和食品控股有限公司| 10000.00| -| -| |新希望六和投资有限公司 | 57655.56| 116702.56| 2487315.16| |拉萨新希望实业有限公司 | 4000.00| -| -| |成都枫澜科技有限公司 | 500.00| -| -| |成都天府兴新鑫农牧科技有限| -| -| -| |公司 | | | | |怀化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2000.00| -| -| |广汉国雄饲料有限公司 | 1050.00| -| -| |广州六和饲料有限公司 | 8000.00| -| -| |广元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 300.00| -| -| |公司 | | | | |广东嘉好农产品有限公司 | -| -| -| |峨眉山新希望六和饲料有限公| 1000.00| -| -| |司 | | | | |山东禽旺养殖咨询有限公司 | 3500.00| -| -|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407544.99| -32941.84| 2747879.13| |山东中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 13019.24| 466509.64| |宝鸡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 | 2000.00| -| -| |宁夏新希望反刍动物营养食品| 2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天津鼎橙智子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天津云翎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 37635.00| -| -| |业(有限合伙) | | | | |四川新希望动物营养科技有限| 100000.00| -| -| |公司 | | | | |四川新希望六和科技创新有限| 1800.00| -| -| |公司 | | | | |四川新希望六和农牧有限公司| 498871.00| 9879.48| 1655274.88| |四川新乐塑胶有限公司 | 400.00| -| -| |厦门新希望六和农业供应链有| 50000.00| -| -| |限公司 | | | | |北京美好美得灵食品有限公司| -| -| -| |北京新希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4900.00| -| -| |北京新希望六和生物科技产业| 50000.00| -58165.68| 6130621.64| |集团有限公司 | | | | |云南新希望六和养殖有限公司| 200.00| -|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3272200.00|781496900.00| |中农饲料粮技术创新(深圳)有| -| -| -| |限公司 | | | | |三原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 | 2000.00| -| -| |黄冈新希望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2000.00| -| -| |鹰潭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 | 2000.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