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1229 上海银行 更新日期:2025-11-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73866.83| 2781.48| 3528.15| 51.74| 15.95| 3.64| | 31 | | | | | | | ├────┼────┼────┼────┼────┼────┼────┤ |2025-10-|74613.49| 2596.02| 2972.01| 39.43| 5.28| 0.56| | 30 | | | | | | | ├────┼────┼────┼────┼────┼────┼────┤ |2025-10-|74989.48| 5023.58| 4401.17| 34.71| 2.03| 20.68| | 29 | | | | | | | ├────┼────┼────┼────┼────┼────┼────┤ |2025-10-|74367.07| 3087.36| 5257.51| 53.36| 2.06| 18.90| | 28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1-02】 财报速递:上海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80.75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上海银行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上海银行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具体而言,资产质量、成长能力、运营能力一般,流动性优秀。净利润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411.40亿元,同比增长4.04%,净利润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基本每股收益为1.27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33080.02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4.12亿元。综合来看,上海银行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当前总评分为2.15分,在所属的银行行业的42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资产质量、成长能力、运营能力一般,流动性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资本充足性2.142.8619尚可资产质量2.021.9027一般成长能力1.551.7928一般运营能力0.831.5530一般盈利能力0.710.7137较低流动性3.334.297充足总分1.792.1528尚可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1-01】 外资爆买股揭晓,最高年内上涨1487.7%!(附名单) 【出处】证券时报数据宝【作者】梁谦刚 QFII最新动作曝光,哪些股票获青睐? QFII持仓A股市值超1500亿元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是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外资机构之一,其重仓股一直以来备受各方瞩目。随着A股三季报披露收官,QFII机构的最新持仓路径浮出水面。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QFII身影的股票有852只,合计持仓市值达到1500.5亿元。 三季度末,QFII持仓市值超1亿元的股票有160只。9股获QFII持仓市值逾10亿元,包括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生益科技、上海银行、西安银行等。 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今年三季度末获QFII持仓市值分别为349.34亿元、231.68亿元,排在第一、第二位。这2只股票于2007年7月份同一天上市,上市以来各年度净利润保持连续增长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净利润分别为224.45亿元、180.05亿元,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生益科技今年三季度末获QFII持仓市值159.36亿元,排在第三位。公司主要业务为设计、生产和销售覆铜板和粘结片、印制线路板,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算力、AI服务器、5G天线、汽车电子、智能家居、芯片封装及消费类等电子产品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4.43亿元,同比增长78.04%。 QFII三季度新进增持114股 从持仓变动情况来看,据数据宝统计,上述160只QFII重仓股中,三季度末与二季度末相比,QFII新进或增持的股票有114只。持仓比例增长最明显的是中策橡胶,该股三季度期间获得QFII新进,持仓比例达到10.76%,三季度末,美林证券、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知名机构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列。 力星股份、博苑股份、扬电科技三季度期间也获得QFII新进,季度末持仓比例分别为7.17%、7.1%、4.86%。 力星股份为国内精密轴承滚动体领域的龙头企业,轴承钢球销售收入已连续多年排名国内第一;博苑股份主营业务包括碘化物、特种功能化学品及贸易业务等,碘化物及发光材料产品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扬电科技是专业的高效节能电气机械制造厂商,在节能变压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QFII持仓比例增长明显的还有星网宇达、汇金股份、初灵信息、太龙股份、联芸科技等。 多只QFII新进增持股大幅上涨 QFII新进增持的114只股票二级市场表现不俗。据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31日收盘,今年以来这些股票平均上涨92.09%,其中37股累计涨幅翻倍,上纬新材、天普股份、汇金股份、德明利、天际股份等涨幅靠前。 上纬新材累计涨幅1487.7%,排在首位。10月29日晚间,公司公告披露,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最终获得上纬新材63.62%的股份。收购完成后,智元恒岳成为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智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成为上纬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天普股份累计涨幅640.9%,排在第二位。公司是汽车用高分子流体管路行业的专业供应商之一,股价大幅上涨与芯片题材相关。公司10月22日晚间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显示,经公司与收购方中昊芯英再次确认,截至目前,收购方中昊芯英已启动独立自主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相关工作,现已进入股份制改制(股改)过程阶段。未来36个月内,收购方中昊芯英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汇金股份累计上涨309.91%,排在第三位。该公司涉及互联金融、算力租赁、数据中心、机器人概念等题材,但业绩出现连年亏损。2022—2024年净利润连续3年亏损超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0.52亿元。 估值水平方面,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31日收盘,上述114只QFII新进增持的股票中,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的有23只。南京银行、梅花生物滚动市盈率低于10倍,新天然气、中策橡胶、宝丰能源、奥瑞金、圣农发展、通化东宝滚动市盈率介于10倍至15倍之间。 股息率水平来看,13股的股息率(近12个月)大于2%,如梅花生物、东阿阿胶、南京银行、宝丰能源、纽威股份等。梅花生物股息率为5.42%,排在首位,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0.25亿元,同比增长51.61%。东阿阿胶股息率为5.35%,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74亿元,同比增长10.53%。南京银行股息率为4.33%,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80.05亿元,同比增长8.06%。 【2025-11-01】 上海银行:10月31日获融资买入2781.4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31日获融资买入2781.4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3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5%,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127814809.0035281459.00738668262.002025-10-3025960182.0029720085.00746134912.002025-10-2950235847.0044011718.00749894815.002025-10-2830873615.0052575085.00743670686.002025-10-2747172451.0043027214.00765372156.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31日融券偿还3.64万股,融券卖出15.95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1.3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73%,融券余额491.0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11513655.00345436.004910126.002025-10-30497376.0052752.003714306.002025-10-29189399.001929444.003238443.002025-10-28197760.001814400.005122560.002025-10-27222453.001436796.006760260.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44亿元,较昨日下滑0.8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1上海银行-6270830.00743578388.002025-10-30上海银行-3284040.00749849218.002025-10-29上海银行4340012.00753133258.002025-10-28上海银行-23339170.00748793246.002025-10-27上海银行2897770.0077213241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机构评级|华泰证券给予上海银行“买入”评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华泰证券发布关于上海银行的评级研报。华泰证券给予上海银行“买入”评级,目标价不超过12.02元。其预测上海银行2025年净利润为242.25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10家机构发布了上海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14.22元,最低目标价为11.50元,平均为12.53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247.54亿元,最低为239.75亿元,均值为243.4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35%。其中,评级方面,5家机构认为“买入”,3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华泰证券沈娟买入24225000000.000012.02002025-09-03中泰证券戴志锋增持24645000000.0000--2025-09-03国海证券林加力买入24624000000.0000--2025-09-02平安证券袁喆奇推荐24404000000.0000--2025-09-02中信证券肖斐斐增持24154000000.000011.50002025-08-31兴业证券陈绍兴增持24071000000.0000--2025-08-29方正证券许旖珊推荐24156000000.0000--2025-08-29浙商证券梁凤洁买入24480000000.000014.22002025-08-29国盛证券马婷婷买入24754000000.0000--2025-05-13东北证券戚星买入23975000000.000012.38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上海银行:以体育为桥,深化民企金融服务 【出处】江苏经济报 近日,多家省级商会的重量级“朋友圈”齐聚一堂,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赛事活动——由上海市江苏商会、上海市江苏镇江商会主办的首届上海市省级异地商会乒乓球大赛正火热开赛。上海银行作为赛事重要支持单位全程助力,该行副行长俞敏华受邀出席活动,以体育为纽带搭建交流平台,彰显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初心与担当。 大赛搭建了一个轻松、活跃的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在沪各商会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友谊,加强异地在沪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归属感、获得感与认同感,激励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赛场上,平日运筹帷幄的企业家们化身活力运动员,上演多场精彩对决。上海银行代表队选手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沉着应战,以坚韧毅力与拼搏姿态完成每一场比赛,生动诠释了“上行人”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优秀品质。 本次赛事集结28家在沪省级异地商会及上海银行代表队,共29支队伍、200余人同台竞技,设置男单、女单、混双及金球四大项目。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团体冠、亚、季军及并列第五名悉数产生。作为上海省级异地商会领域的首届乒乓球盛会,赛事不仅展现了企业家们的拼搏风采,更成为凝聚商会力量、彰显民营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长期以来,上海银行与上海市各省级异地商会构建起深度合作生态,而金融服务的精准赋能是双方合作的核心纽带。以江苏商会为例,截至目前,上海银行已与该商会签订300亿元的战略合作。在服务商会及民营企业方面,上海银行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专属方案: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推出定制化信贷产品,优化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搭建“商会+银行”专属服务平台,提供结算、理财、跨境金融、财富管理等一揽子综合服务;依托数字化转型成果,开通线上业务办理通道,实现开户、融资申请等服务“零跑腿、高效率”,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此次乒乓球大赛的举办,进一步拉近了上海银行与各异地商会的距离。通过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双方打破行业壁垒、深化情感联结,为业务领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上海银行将持续深化与上海市省级异地商会的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展服务边界,充分释放金融专业优势。依托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上海银行将全力护航商会企业成长,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王倩倩 【2025-10-31】 上海银行: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2596.0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2596.0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6%,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25960182.0029720085.00746134912.002025-10-2950235847.0044011718.00749894815.002025-10-2830873615.0052575085.00743670686.002025-10-2747172451.0043027214.00765372156.002025-10-2446632084.0059667885.00761226919.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30日融券偿还5600股,融券卖出5.2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9.7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2%,融券余额371.43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497376.0052752.003714306.002025-10-29189399.001929444.003238443.002025-10-28197760.001814400.005122560.002025-10-27222453.001436796.006760260.002025-10-242372051.00102502.008007727.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50亿元,较昨日下滑0.4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上海银行-3284040.00749849218.002025-10-29上海银行4340012.00753133258.002025-10-28上海银行-23339170.00748793246.002025-10-27上海银行2897770.00772132416.002025-10-24上海银行-10724714.0076923464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股东追踪|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上海银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上海银行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0.33%至20.92亿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17.42%至5.366亿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20.92亿股14.72%0.33%流通A股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79亿股8.3%不变流通A股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BANCO SANTANDER,S.A.)9.291亿股6.54%不变流通A股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179亿股5.76%不变流通A股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6.873亿股4.84%不变流通A股中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5.798亿股4.08%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5.366亿股3.78%-17.42%流通A股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4.262亿股3%不变流通A股上海市静安区财政局2.916亿股2.05%不变流通A股上海企顺建创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753亿股1.94%不变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30】 上海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8.44亿元,同比增长4.90% 【出处】本站7x24快讯 上海银行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37.97亿元,同比增长3.78%;净利润为48.44亿元,同比增长4.90%。前三季度营收为411.4亿元,同比增长4.04%;净利润为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 【2025-10-30】 上海银行行长施红敏:产业研究院的成立有助于补足服务拼图 实现专业能力跃升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佳怡)10月29日,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批产业赛道正式启动。谈及为何成立研究院,上海银行行长、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施红敏用“顺‘天时’、借‘地利’、聚‘人和’”进行说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施红敏说,在“天时”方面,科技金融进入“黄金期”。“地利”上,上海有“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双重优势,为服务硬科技企业拓宽了广阔舞台。“人和”则体现在上海银行干部员工踊跃参与筹备,外部专家、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施红敏介绍,近年来,上海银行科技金融发展成效显著。科技贷款规模近2000亿元,三年增长接近翻番,已在服务科创企业“10-100”阶段建立完善体系。“产业研究院的成立,正是我们在更早期‘0-10’等阶段补足服务拼图,实现专业能力跃升的关键抓手。”施红敏表示。 施红敏明确,研究院近期要突破三方面:一是建强产业认知体系,锚定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与上海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需求,定期输出重点赛道白皮书,并最终转化为高质量服务科技企业的具体行动。二是完善风险评估体系,联合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和头部机构的行业专家,形成符合科技企业特性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模式,让硬科技项目能跨越“融资鸿沟”。三是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针对企业不同阶段提供精准支持,让每一份金融资源都能精准嵌入企业成长的关键节点,实现“陪伴式赋能”。 【2025-10-30】 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做转化孵化的“首选行” 初创成长的“陪伴行”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佳怡)10月29日,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首批产业赛道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上海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建忠从“初心溯源、战略定位、实践期许”三个维度,解读研究院成立的核心逻辑。 在初心溯源层面,顾建忠谈及,他曾拜访过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处、科研院所、孵化器等,发现很多0-1阶段的“早小硬”企业普遍面临两道坎:“技术价值难被看懂”以及“长周期资金难匹配”。针对这两道坎,顾建忠强调,需重塑两个逻辑:重塑科创企业风险评价逻辑、重塑科创金融风险收益平衡逻辑。 为此,上海银行确立“做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愿景,推进“12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而研究院是体系落地的关键一环。战略定位上,顾建忠明确研究院要站在国家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高度,发挥三大作用:输出专业能力,聚焦“卡脖子”领域出成果、提理念;支撑专业评价,重塑科技企业信用和风险收益逻辑;培养专业人才,让一线团队成长为“懂金融、懂技术、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在实践层面,顾建忠要求研究院落实“前瞻性、精准性、操作性”:穿透技术表象看趋势,穿透产业链层级绘双图谱,穿透政策市场联动预判红利。最终目标是将研究院打造为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产业金融智库,成为赋能科技企业从初创到成长全周期的“智慧伙伴”。 【2025-10-30】 上海银行将在10月30日进行部分业务系统维护 【出处】金投网 2025年10月28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向您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上海银行将于2025年10月30日21:00至23:00进行部分业务系统维护。届时,个人手机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绑定、兑换”业务将受到影响。 请您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2025-10-30】 上海银行: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5023.5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5023.5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5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50235847.0044011718.00749894815.002025-10-2830873615.0052575085.00743670686.002025-10-2747172451.0043027214.00765372156.002025-10-2446632084.0059667885.00761226919.002025-10-2355587868.0051322784.00774262720.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9日融券偿还20.68万股,融券卖出2.0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9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323.8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189399.001929444.003238443.002025-10-28197760.001814400.005122560.002025-10-27222453.001436796.006760260.002025-10-242372051.00102502.008007727.002025-10-23392640.00500160.005696640.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53亿元,较昨日上升0.5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上海银行4340012.00753133258.002025-10-28上海银行-23339170.00748793246.002025-10-27上海银行2897770.00772132416.002025-10-24上海银行-10724714.00769234646.002025-10-23上海银行4133380.0077995936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账户扩容、服务升级、产业赋能,银行业养老金融迈入“精耕时代”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文节选自《2025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该报告将在2025年11月22日举办的“第二十届21世纪金融年会”上正式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汉垚 见习记者冯紫彤 当“银发经济”成为确定性最高的未来,当养老三支柱的制度蓝图加速落地,当养老服务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巨量市场正被彻底唤醒。 “深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布局,构筑‘产品+服务+渠道+科技’四位一体创新优势……”翻阅各大银行财报可知,当前,银行业推进“养老金融大文章”的着墨重点,已然从开户数与金融产品的“多和少”,延伸到服务体验、信贷支持乃至生态整合的“好与全”。 养老金金融: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 在养老金金融领域,银行的竞争维度正从初期的规模扩张,加速转向深度经营与价值挖掘。 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跑马圈地”已初具规模。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中国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均超千万户,农业银行开户量较上年末大涨71.9%;招商银行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1300万户;兴业银行开户数达719.1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4.61%。 在产品供给端,个人养老金货架也在持续扩容,为投资者提供日益丰富的配置选择。 譬如交通银行介绍,其持续完善“颐养优选”平台,累计上线382款覆盖储蓄、基金、保险与理财的适老化财富管理产品。宁波银行也已上架170款个人养老金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个性化养老投资需求。中信银行则通过“十分精选”产品货架与专业的缴存资金配置建议,帮助客户更高效地规划养老储备,提升长期缴存意愿。 随着市场渐趋成熟,银行不再单纯追求“量”的积累,而是将个人养老金作为切入客户全生命周期养老规划的起点,推动业务迈向“质”的飞跃。 记者关注到,在各行财报介绍中,“一站式”“全周期”俨然成为高频关键词。这意味着,构建一个集养老规划、财富管理、健康管理乃至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养老金综合服务体系,正成为养老金融下一阶段布局的一大关键打法。 交通银行构建“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综合服务”一站式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平安银行则依托集团生态,在APP个人养老金专区拓展保险、医疗权益与健康服务等,为客户提供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配置等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工商银行推出了“如意人生养老计划”,在提供养老财富管理的同时,配套健康咨询、就医陪护、居家照护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银行还将养老金融客群向年轻“备老”群体拓展。中信银行通过“幸福+养老账本”为中青年备老人群提供养老规划工具,宁波银行面向中青年开展“科学备老”系列活动,多家银行均着力将养老金融的触角延伸至更具潜力的全龄段客群,推动客户从“养老”向“备老”前置布局。 养老服务金融:从“触点服务”到“场景嵌入” 如果说个人养老金账户是银行触达养老客群的入口,而真正构建客户黏性与品牌价值的核心,则在于后续的养老服务闭环。当前,银行业正持续加码这一关键环节,推动服务体验全面升级。 在线下,物理网点的系统性适老化改造正全面铺开。上海银行升级网点适老服务品质,打造“乐龄专区”超200家;苏农商行完成95家网点和45家便民点改造,配备轮椅、血压仪等设备,90名员工取得AED急救证书;中国银行则实现对外营业网点适老化服务全覆盖,已建成养老服务示范网点1000余家。 在线上,多家银行推出的“关爱版”手机银行,通过简化交互流程、放大字体图标、引入语音辅助等功能,大幅提升老年客群的使用体验,消弭银发族的数字鸿沟。华夏银行创新打造手机银行“我的家”家庭金融服务体系,让子女可远程协助父母筛选金融产品,实时监测账户异常;该行还升级“火眼”风控体系,优化老年客户专属风控模型,精准拦截诈骗风险。 上门服务体系的完善,更是将养老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据披露,农业银行上半年为长辈客户提供上门服务77.6万人次;上海银行设置63个集中受理点,报告期内提供上门服务1407人次;苏农商行推出涵盖开销户、密码重置等50项业务的上门服务清单,累计为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554次,满意度达100%。 更为深远的是,金融服务正通过生态合作无缝嵌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全场景。 上海银行联合周边街镇、社区等基层政府机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打造了317家“美好生活工作室”,围绕“医食住行康娱游学”构建服务生态。通过与180余家社区食堂合作提供就餐服务,开展智慧出行教学、发放万份打车优惠券包,并组织各类康体运动、心理健康科普及文化活动,将金融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生活的各个角落。 贵阳银行则以“爽爽银发课堂”为核心提升养老客户综合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体验,上半年开班374期,服务老年客户超4万人次;同时升级适老版手机银行,新增智能客服、方言语音等功能;完成首批“爽银养老示范网点”建设并投入运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可得性,展现出区域性银行在养老金融服务上的特色路径。 养老产业金融:从“资金供给”到“产业共建” 养老产业金融作为支撑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下,正呈现出规模扩张与模式创新同步推进的新局面。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支持力度。从各行披露数据看,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信贷资源正加速向养老产业倾斜。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2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6%,近乎翻倍的增长速度彰显了其发力养老产业的决心;光大银行同类贷款增长29.95%;宁波银行养老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73%,显示出区域性银行在这一领域的积极布局。 在保持信贷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也取得重要进展。上半年,兴业银行落地全国首单“养老床位使用率挂钩贷款”,通过贷款利率激励的方式,引导客户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水平和综合服务质量。中信银行借力中信集团“金融+实业”平台,以专业化行研为引领,聚焦智慧养老、科技养老、医养结合、康养文旅等重点场景,打造“养老产业+养老财富管理服务”新模式。 着眼于养老产业未来,工商银行推广“银发产业云”平台,助力中小养老机构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银行则设立了首支养老科创产业基金,通过“政银企联动”模式,重点支持养老硬科技研发、智慧医疗场景应用等领域,推动养老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养老人群。 养老金融“未来时”,让“老有所安”愿景照进现实 随着养老金融内涵的不断丰富,银行业正从战略层面重新定义这一蓝海市场。多家银行通过设立专职部门、打造专属品牌,持续推动养老金融向核心战略板块升级。 如建设银行锚定“养老金融专业银行”目标,成立“养老金融部”,建立养老金融条线,系统性统筹全行业务规划与资源整合;光大银行打造“和光颐享”品牌;民生银行以“民生悦享”为统一品牌;苏州银行推出“苏心康养”养老金融服务品牌,覆盖超210万名老年客户。 在战略升维的同时,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养老金融进阶发展的关键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正不断拓展着养老金融的服务边界与响应能力,为构建更智能、更贴心的养老金融生态提供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在政策持续赋能与市场需求加速释放的双重驱动下,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将步入深度发展的新阶段。而在完成初期的账户开拓与产品布局后,唯有那些能够真正把握老年群体需求变化、构建完整服务与产业生态的银行,方能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先机。 而这一切布局的落脚点,始终是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夕阳红,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在金融的助力下,真正照进现实。 【2025-10-29】 上海银行奏响跨界服务新乐章 携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专场音乐会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佳怡)10月28日晚,位于陆家嘴金融城的上海银行大厦内灯火璀璨、音韵流淌,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银行联合呈现的“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银行专场音乐会”在此上演。来自贝加尔湖畔的娜穆佳乐队,以其极具感染力的表演,收获全场热烈掌声。 今年恰逢上海银行成立三十周年。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在致辞中表示,三十年来,上海银行始终秉持“金融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在服务实体经济、陪伴客户成长的同时,不断探索金融之外的价值延伸。一代代上银人艰苦奋斗、拼搏实践,从浦东大开发的号角,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从支持实体经济迭代,到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既是城市建设发展、文脉传承滋养的见证者,更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汇聚国际一流演艺资源,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上海平台”。上海银行与艺术节的合作已携手走过十四载。作为艺术节长期首席合作伙伴,上海银行开创了金融支持文化艺术的新模式:设立上海银行业首支文化艺术专项基金,独家冠名“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构建起金融与艺术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截至目前,“扶青计划”已累计支持近120位青年艺术家登上国际舞台,呈现了100部风格各异的舞台艺术作品,成为中国原创艺术“走出去”的重要桥梁。 多年来,艺术节中心和上海银行以开放的方式举办音乐会,以“共享”理念助力艺术更好融入百姓生活。如今,上海银行大厦已然成为艺术节重要的场外舞台,在此先后举办过电音大提琴、爱尔兰国家合唱团合唱等精彩演出;上海交响乐团也在此举办过午间音乐会、红色音乐会。 【2025-10-29】 上海银行: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3087.3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3087.3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4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5%,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30873615.0052575085.00743670686.002025-10-2747172451.0043027214.00765372156.002025-10-2446632084.0059667885.00761226919.002025-10-2355587868.0051322784.00774262720.002025-10-2235469792.0033090825.00769997636.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8日融券偿还18.90万股,融券卖出2.0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9.7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512.26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197760.001814400.005122560.002025-10-27222453.001436796.006760260.002025-10-242372051.00102502.008007727.002025-10-23392640.00500160.005696640.002025-10-22685404.00790480.005828344.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49亿元,较昨日下滑3.0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上海银行-23339170.00748793246.002025-10-27上海银行2897770.00772132416.002025-10-24上海银行-10724714.00769234646.002025-10-23上海银行4133380.00779959360.002025-10-22上海银行2304666.0077582598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8】 上海银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正式启航 【出处】江苏经济报 10月24日,上海银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正式开业。闵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宇祥,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区经委、科委、国资委等部门,高校及投资机构代表,以及区内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见证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设立的首家科技支行——上海银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正式启航。 打造区域科创服务新标杆 科技支行要实现专业化经营、特色化发展、体系化运作、品牌化管理,是上海银行业科技支行梯度培育体系的核心力量。 作为在大零号湾片区设立的首家科技支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的开业是上海银行深化科技金融战略布局、服务大零号湾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 仪式上,闵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宇祥与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共同为支行揭牌,标志着这一聚焦科创的金融新力量正式投入运营。 发布专属金融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上海银行发布了“大零号湾科技金融专属服务方案”及“大零号湾专属联名卡”,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的产品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为大零号湾区域注入更加精准的金融“活水”,助力科创企业从“雏鹰”茁壮成长为“鲲鹏”。 同时,上海银行与闵金投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孵化器、华东师范大学孵化器、零号湾创投联合启动了《大零号湾生态圈伙伴合作方案》,共同构建“政、银、产、学、研、投”融合创新的生态圈。 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截至目前,在大零号湾区域上海银行已服务包括骄成超声、非夕科技、氦星光联等在内的科技企业超过200家。 上海银行表示,未来将以大零号湾科技支行为新起点,秉持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坚持服务“早、小、硬”科技企业,打造“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努力成为科创企业的“贴心伙伴”、创新人才的“专属管家”、区域发展的“金融引擎”,全力服务闵行区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的宏伟蓝图。 大零号湾作为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重要载体,正汇聚顶尖科研力量与各类创新主体,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上海银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的开业,将进一步深化银政企合作,为区域创新策源和产业升级贡献专业金融力量。王倩倩 【2025-10-28】 银行板块短线快速跳水,浦发银行跌超5%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短线快速跳水,浦发银行跌超5%,上海银行、渝农商行、江阴银行、西安银行纷纷下挫。 【2025-10-28】 上海银行: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4717.2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4717.2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6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6%,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747172451.0043027214.00765372156.002025-10-2446632084.0059667885.00761226919.002025-10-2355587868.0051322784.00774262720.002025-10-2235469792.0033090825.00769997636.002025-10-2131858278.0033867491.00767618669.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7日融券偿还14.92万股,融券卖出2.3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2.2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7%,融券余额676.03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7222453.001436796.006760260.002025-10-242372051.00102502.008007727.002025-10-23392640.00500160.005696640.002025-10-22685404.00790480.005828344.002025-10-21352912.00795011.005902645.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72亿元,较昨日上升0.3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7上海银行2897770.00772132416.002025-10-24上海银行-10724714.00769234646.002025-10-23上海银行4133380.00779959360.002025-10-22上海银行2304666.00775825980.002025-10-21上海银行-2471160.0077352131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7】 上海银行发布“沿沪宁科创贷”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长三角科创沃土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佳怡)10月26日,以“2025世界城市日”为契机,“沿沪宁城市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日”活动在上海信泰中心举办。上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施红敏与普陀区委常委、副区长李荣华,江苏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袁军共同发布首批沿沪宁金融产品。发布仪式后,上海银行与来自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九个城市的首批代表企业完成了现场授信签约。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沿沪宁科创贷”是上海银行为沿沪宁科创企业量身打造的专项授信产品。该产品致力于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产品具备“定制化额度、利率优惠、审批提速”三大优势,精准支持企业用于技术研发、设备升级、购置厂房、股权激励、并购回购等多类场景,以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科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注入强劲动力。 “沿沪宁科创贷”不仅是一款融资产品,更代表了上海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理念的革新。上海银行正积极重塑科创企业风险评价逻辑、重塑科技金融风险收益平衡逻辑,打破对传统抵押物的依赖,更加关注企业的技术实力、团队背景和成长潜力。上海银行致力于汇聚各方资源,构建“政银投服”四位一体的服务生态,通过政策对接、资本对接、产业对接、财资对接四个维度,为沿沪宁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赋能,携手伙伴共绘区域科创蓝图。 【2025-10-27】 券商观点|银行行业周报:本周聚焦-黄金波动下的机遇与挑战-银行贵金属业务有望成重要增长极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27日,国盛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本周聚焦-黄金波动下的机遇与挑战-银行贵金属业务有望成重要增长极。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上市银行贵金属业务:机遇与挑战交织下的发展态势 2025年黄金市场虽因高波动性带来挑战,但并未改变上市银行深化贵金属业务的趋势。在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等基本面支撑下,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业务,对上市银行盈利稳定性的贡献或将日趋凸显。 1、政策与市场环境:奠定银行黄金业务的发展基础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已连续11个月增持,较8月末增加4万盎司。全球范围内,2025年二季度央行共增储166吨,尽管购金增速有所放缓,但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2025年中时有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 2025年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推出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确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试点保险公司,可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的黄金现货实盘合约、延期交收合约等多种黄金投资品种。政策端为上市银行创造了新的对公服务机遇,银行或可凭借专业优势,为保险机构提供交易执行、保证金存管、资产托管等服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推动银行从单纯的通道服务向综合金融方案输出转变。 2025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公布2025-2026年度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做市商名单。目前,银行间黄金询价市场正式做市商为13家,尝试做市商为4家,均为上市银行。做市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升黄金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上市银行作为做市商,通过提供买卖双边报价,促进市场交易,增强了自身在黄金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业务动态与收入贡献:贵金属业务或成为银行中收重要增长极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199.826吨,同比下降26%;金条及金币消费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41.137吨,同比增长2.59%。市场需求呈现明显结构性分化:金条及金币投资需求旺盛,金饰消费则受高金价影响有所下滑,这一趋势为银行深化贵金属投资类业务、优化业务结构奠定了基础。一方面,金条及金币需求同比超两成的增长,直接反映出居民对黄金避险、保值功能的需求提升。而银行作为金条销售、金币代销的核心渠道,叠加账户黄金、黄金积存等线上投资产品的持续普及,能够精准承接这部分旺盛需求;另一方面,金饰消费的下滑,或将推动银行减少对传统金饰代销业务的依赖,转而聚焦投资类贵金属业务的创新与推广。这种调整既契合当前市场需求变化,也能通过稳定的投资类业务收入,进一步增强贵金属板块对银行盈利的支撑作用。 3、风险与展望:高波动成常态,风控能力定成败尽管黄金市场基本面强劲,但高波动性已成为上市银行必须直面的核心挑战。2025年10月,国际金价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快速回调,单日波幅显著扩大,这一行情直接考验着银行两方面能力:一是自营黄金交易的风险控制能力,二是为客户资产实现保值的服务能力。展望未来,贵金属业务对银行盈利的拉动,将不再单纯依赖黄金市场整体上涨带来的“普适性红利”,而是更取决于银行自身的硬实力,包括能否搭建完善的风控体系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以及能否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实现稳健收益。在此背景下,风控稳健并能凭借做市商地位提供流动性的银行,有望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巩固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二、板块观点关税政策或对出口短期带来冲击,但中长期看,国内稳地产、促消费、加大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托底经济稳增长。而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同时,由于经济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预计降息仍有空间,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顺周期策略下,建议关注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报表持续改善的宁波银行;红利策略下,江苏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值得关注。此外,建议关注具备可转债转股预期的上海银行、兴业银行、重庆银行、浦发银行。三、重点数据跟踪权益市场跟踪: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7974.3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3955.9亿元。2)两融:余额2.44万亿元,较上周减少0.25%。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160.96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5.48亿元。10月以来共计发行267.74亿元,同比减少65.57亿元。其中股票型88.17亿元,同比减少63.50亿元;混合型60.14亿元,同比增加36.51亿元。利率市场跟踪:1)同业存单:A、量:根据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9623.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2347.70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20.60万亿元,相比9月末增加6343.80亿元;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1.65%,环比上周增加2bp;10月发行利率为1.64%,持平9月。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0.63%,环比上周下降7bp,10月平均利率为0.68%,环比9月下降13bp。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0.79%,环比上周下降7bp,10月平均利率为0.84%,环比9月下降13bp。3)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1.84%,持平上周。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专项债1123.61亿元,环比上周增加922.70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38096.76亿元。5)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214.00亿元,平均利率2.20%,全年累计发行20173.13亿元。风险提示: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消费增长不及预期;出口超预期下滑。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10-26】 上海银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开业 助力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10月24日,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银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正式开业。 活动现场,上海银行发布了“大零号湾科技金融专属服务方案”及“大零号湾专属联名卡”,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的产品体系,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同时,上海银行与闵金投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孵化器、华东师范大学孵化器、零号湾创投联合启动了《大零号湾生态圈伙伴合作方案》,共同构建“政、银、产、学、研、投”融合创新的生态圈。 据介绍,作为在大零号湾片区设立的首家科技支行,大零号湾科技支行的开业是上海银行深化科技金融战略布局、服务大零号湾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截至目前,在大零号湾区域上海银行已服务包括骄成超声、非夕科技、氦星光联等在内的科技企业超过200家。 上海银行表示,科技支行要实现专业化经营、特色化发展、体系化运作、品牌化管理,是上海银行业科技支行梯度培育体系的核心力量;未来,该行将以大零号湾科技支行为新起点,秉持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坚持服务“早、小、硬”科技企业,打造“转化孵化的首选行、初创成长的陪伴行”,努力成为科创企业的“贴心伙伴”、创新人才的“专属管家”、区域发展的“金融引擎”,全力服务闵行区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的宏伟蓝图。 【2025-10-25】 上海银行: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4663.2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4663.2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6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5%,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46632084.0059667885.00761226919.002025-10-2355587868.0051322784.00774262720.002025-10-2235469792.0033090825.00769997636.002025-10-2131858278.0033867491.00767618669.002025-10-2036598959.0040332207.00769627882.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4日融券偿还1.06万股,融券卖出24.5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37.2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66%,融券余额800.77万,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2372051.00102502.008007727.002025-10-23392640.00500160.005696640.002025-10-22685404.00790480.005828344.002025-10-21352912.00795011.005902645.002025-10-201546896.00699374.006364592.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69亿元,较昨日下滑1.3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上海银行-10724714.00769234646.002025-10-23上海银行4133380.00779959360.002025-10-22上海银行2304666.00775825980.002025-10-21上海银行-2471160.00773521314.002025-10-20上海银行-2811171.0077599247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上海银行: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5558.7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5558.7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7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55587868.0051322784.00774262720.002025-10-2235469792.0033090825.00769997636.002025-10-2131858278.0033867491.00767618669.002025-10-2036598959.0040332207.00769627882.002025-10-1738044976.0066516681.00773361130.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3日融券偿还5.21万股,融券卖出4.0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9.2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3%,融券余额569.66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392640.00500160.005696640.002025-10-22685404.00790480.005828344.002025-10-21352912.00795011.005902645.002025-10-201546896.00699374.006364592.002025-10-17176514.001003093.005442515.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80亿元,较昨日上升0.5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上海银行4133380.00779959360.002025-10-22上海银行2304666.00775825980.002025-10-21上海银行-2471160.00773521314.002025-10-20上海银行-2811171.00775992474.002025-10-17上海银行-29364344.0077880364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上海银行: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546.9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546.9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7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6%,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35469792.0033090825.00769997636.002025-10-2131858278.0033867491.00767618669.002025-10-2036598959.0040332207.00769627882.002025-10-1738044976.0066516681.00773361130.002025-10-1651498971.0054811115.00801832835.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2日融券偿还8.20万股,融券卖出7.1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8.5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1%,融券余额582.83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685404.00790480.005828344.002025-10-21352912.00795011.005902645.002025-10-201546896.00699374.006364592.002025-10-17176514.001003093.005442515.002025-10-161248618.00364420.006335154.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76亿元,较昨日上升0.30%,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上海银行2304666.00775825980.002025-10-21上海银行-2471160.00773521314.002025-10-20上海银行-2811171.00775992474.002025-10-17上海银行-29364344.00778803645.002025-10-16XD上海银-2490470.0080816798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银行:赎回优先股 青睐永续债 【出处】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10月21日晚间,上海银行公告称,该行拟于2025年12月19日赎回2亿股优先股,每股面值100元,总规模200亿元。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宣布赎回优先股或下调其票面股息率,反映出银行业在资本结构管理方面的积极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通过赎回高息存量优先股、发行低息新工具,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效率的必然选择。 多家银行赎回优先股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发布赎回优先股公告。 据悉,上海银行此次赎回的优先股为2017年12月非公开发行,发行规模200亿元,发行利率5.20%,2022年调整为4.02%。 进入10月以来,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先后发布公告表示,将赎回一批先前发行的优先股。 据悉,优先股介于股和债之间,是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重要渠道。自2014年优先股市场重启以来,多家银行成功发行优先股,用于补充资本。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A股上市银行累计发行境内优先股规模约8371.50亿元。截至2025年10月22日,共有存续银行优先股28只,存续规模为7011.50亿元。 “综合来看,发行人是否行使优先股赎回权,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资本充足率状况及再融资成本。”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研报中强调,在当前利率下行环境中,银行主动赎回优先股的动力较强。其中固定溢价较高的优先股,因其未来付息成本较高,银行赎回旧券、重新低息融资的动力较强烈。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当前银行业集中赎回优先股首先是出于成本优化考量,2015—2017年发行的优先股票面股息率普遍在5%—6.5%区间。而近年来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市场接受度提升,发行成本明显下降,为银行提供了资本置换的有利时机。 早在主动赎回优先股前,已有银行下调优先股票面股息率。由于多数银行采用分阶段调整的票面股息率定价方式,今年以来,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在新的股息率调整期选择下调优先股股息率。 不过,上述银行调整过的优先股票面股息率位于3.60%—3.80%,虽较此前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同期永续债的发行利率。例如,浦发银行“浦发优2”票面股息率由4.81%下调至3.80%,而该行于2025年6月发行的2025年第一期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票面利率仅为2.03%,成本优势明显。 旨在优化资本结构 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5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4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93%,均较上季度末有所上升,行业整体资本水平稳健。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9年以来,银行一级资本补充工具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优先股发行逐步减少,永续债成为“主流”。2021年至今,未有银行新发优先股。 而“二永债”(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发行活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二永债发行规模已突破1.26万亿元,票面利率普遍低于3%。其中,部分国有大行、股份行发行的“二永债”票面利率低于2%,如工商银行7月10日发行的二级资本债票面利率仅为1.88%。 曾刚表示,在净息差收窄、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通过赎回高息存量优先股、发行低息新工具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资本效率。 他进一步指出,永续债将成为其他一级资本补充的首选工具,其免税优势使实际成本较优先股低约1-1.5个百分点,且发行机制更灵活,已获得保险、理财等机构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二级资本债将继续承担二级资本补充的主力角色,其成熟的市场机制和相对较低的发行门槛使其保持吸引力。 后续,银行业除了借助外部资本工具之外,需更加重视内源性资本积累,通过提升ROE水平、优化利润留存比例、加强轻资本业务拓展来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总体而言,未来资本补充将更加注重成本与效率的平衡,资本管理将从工具选择向全面经营管理深度延伸。”曾刚强调。 【2025-10-23】 资本优化提速 多家银行赎回优先股 【出处】证券日报 近期,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密集启动优先股赎回计划,部分银行单次赎回规模达百亿元级别。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集中赎回本质是银行主动应对经营压力、优化资本使用效率的战略性选择。从行业影响来看,优先股集中赎回正在重塑银行业资本管理底层逻辑,未来银行资本补充或呈现出多元化、成本降低等趋势。 银行赎回动作频频 10月21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审核同意,该行拟于2025年12月19日全额赎回2017年12月份非公开发行的2亿股优先股,每股面值100元,总规模为200亿元;10月20日,杭州银行宣布,计划于2025年12月15日全额赎回2017年12月15日非公开发行的1亿股优先股,发行规模为100亿元;宁波银行则计划于2025年11月7日赎回2018年11月份非公开发行的1亿股优先股,发行规模亦为100亿元。 国有大行亦积极参与。例如,中国银行已于2025年3月份完成全部境外优先股赎回;工商银行也在2025年9月份完成29亿美元优先股赎回。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业密集赎回优先股,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成本优化考量,2015年至2017年发行的优先股票面股息率普遍在5%至6.5%区间,在当前利率持续下行、净息差收窄的环境下,这类高息优先股已成为银行资本成本的重要负担。通过赎回并以更低成本工具替代,可显著降低财务费用;另一方面是资本结构调整需求,随着国内监管要求趋严,银行需要优化其他一级资本构成,减少对优先股的依赖,转向更灵活、更符合监管导向的资本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是优先股的主要发行主体。优先股属性特殊,介于股权与债权之间:既可设置赎回权、回售权,又像债券一样约定“票面股息率”,且早年发行的优先股普遍具有股息率高、投资风险低的特点。不过,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已率先启动优先股票面股息率下调。例如,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均在新的股息率调整周期内完成下调,调整后多数股息率降至4%以下,但这一水平仍高于银行新发债券利率。 加速资本结构重塑 上市银行作为优先股的主要发行主体,此前常利用这一工具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但近年来,随着高息优先股赎回增多且新发规模受限,优先股整体规模呈收缩态势,部分银行已转向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利率更低的资本债券。 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前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工具市场接受度提升,发行成本明显下降,为银行开展资本置换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窗口。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用低成本资本工具置换高息优先股,既能优化负债成本结构、缓解财务压力,又能在净息差收窄背景下提升资本回报率,推动行业资本结构向“以永续债、二级债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还可以倒逼银行强化精细化资本管理,在监管资本充足率约束下平衡外源性资本补充与内源性资本积累的关系。 曾刚表示,优先股集中赎回正在重塑银行业资本管理的底层逻辑,长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本工具加速多元化,银行将更倾向使用发行灵活、具备免税优势的永续债,同时积极探索转股型资本债等创新品种;二是资本管理理念转型,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更注重资本使用效率与风险加权资产的优化;三是行业监管与管理升级,监管部门或进一步完善资本工具规则,推动银行业从被动满足监管要求,转向主动开展资本管理。 在曾刚看来,随着高息优先股逐步到期,银行资本补充将呈现“永续债为主、多元工具并举、内生增长为基”的新格局。其中,永续债成其他一级资本补充首选,二级资本债继续担当二级资本补充主力,市场机制成熟、发行门槛低,减记型二级资本债等创新工具加速涌现,适配差异化监管要求。此外,银行将更注重内源性资本积累,通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ROE)、优留存等增强“造血”能力,中小银行或多借专项债、战略入股融资。 【2025-10-22】 上海银行: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185.8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185.8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6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6%,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31858278.0033867491.00767618669.002025-10-2036598959.0040332207.00769627882.002025-10-1738044976.0066516681.00773361130.002025-10-1651498971.0054811115.00801832835.002025-10-1538571540.0059509697.00805144979.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1日融券偿还8.29万股,融券卖出3.6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5.2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3%,融券余额590.26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352912.00795011.005902645.002025-10-201546896.00699374.006364592.002025-10-17176514.001003093.005442515.002025-10-161248618.00364420.006335154.002025-10-15670270.00336590.005513480.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74亿元,较昨日下滑0.3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上海银行-2471160.00773521314.002025-10-20上海银行-2811171.00775992474.002025-10-17上海银行-29364344.00778803645.002025-10-16XD上海银-2490470.00808167989.002025-10-15上海银行-20551077.0081065845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六大行中期拟分红超2000亿元,机构:银行板块四季度上涨概率较高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银行中期分红进行中。A股上市银行中,目前已有常熟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苏农银行、长沙银行、沪农商行等8家上市银行的中期分红方案实施完毕。 据央广网,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分红方案来看,国有六大行仍是分红主力军,合计现金分红总额将达2046.57亿元。 兴业证券指出,银行板块三季度受市场风格影响显著回调,近期市场风格正在发生变化,部分资金已开始向银行板块回流。从历史经验看,银行板块在四季度上涨概率较高,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重回高位,A股国有大行股息率多数超过4%,股份行股息率多数在5%-5.5%之间,部分绩优城商行、农商行股息率也在5%-5.5%之间,整体性价比较高,看好四季度银行板块的配置机会。 东莞证券认为,中长期看,国内稳地产、促消费、加大民生保障等扩张性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托底经济稳增长。而银行板块受益于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的个股或有α;同时,由于经济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预计降息仍有空间,红利策略或仍有持续性。 数据显示,可投港股银行股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连续7日获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截至10月20日,中证银行指数估值为0.71倍PB,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近12月发布方股息率,下同)4.03%,银行AH指数股息率5.17%,相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优势明显。 据统计,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年10月17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84.05%。 【2025-10-21】 上海银行: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3659.9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上海银行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3659.9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7.7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56%,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36598959.0040332207.00769627882.002025-10-1738044976.0066516681.00773361130.002025-10-1651498971.0054811115.00801832835.002025-10-1538571540.0059509697.00805144979.002025-10-1473528295.0078873667.00826083136.00融券方面,上海银行10月20日融券偿还7.27万股,融券卖出16.0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4.6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40%,融券余额636.46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1546896.00699374.006364592.002025-10-17176514.001003093.005442515.002025-10-161248618.00364420.006335154.002025-10-15670270.00336590.005513480.002025-10-141128000.001455360.005126400.00综上,上海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76亿元,较昨日下滑0.3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上海银行-2811171.00775992474.002025-10-17上海银行-29364344.00778803645.002025-10-16XD上海银-2490470.00808167989.002025-10-15上海银行-20551077.00810658459.002025-10-14上海银行-5587517.0083120953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0】 降成本、优结构,多家银行密集赎回优先股 【出处】蓝鲸财经 蓝鲸新闻10月20日讯(记者 金磊)10月20日晚间,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2017年12月15日非公开发行了1亿股优先股,简称“杭银优1”,发行规模为100亿元。近日,杭州银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办公室关于该行赎回优先股的意见,对该行赎回本次优先股无异议。该行拟于12月15日全额赎回本次优先股。 事实上,已有银行将优先股票面股息率下调,近期还有多家银行密集启动优先股赎回计划。 此前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拟于2025年11月7日全额赎回1亿股非公开发行优先股,赎回规模达人民币100亿元。该优先股每股面值100元,代码为“140007”,简称“宁行优02”。 据了解,此笔宁波银行优先股于2018年11月非公开发行,发行规模为100亿元,票面股息率为5.30%。自2023年11月7日起,“宁行优02”第二个计息周期的票面股息率调整为4.50%。 9月12日,上海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其2017年发行的200亿元优先股将于2025年12月19日全额赎回,目前已获上海金融监管局同意。 5月24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报金融监管总局审核同意,拟于 2025年7月1日赎回 2014年12月、2015年6月、2019年4月的三期、合计560亿元优先股。 除此之外,国有大行也有积极跟进,工商银行于2025年9月23日完成29亿美元优先股的赎回。今年3月5日,中国银行同样宣布完成赎回其1.98万股的全部境外优先股。 有银行从业人员对蓝鲸新闻表示,银行业集中赎回优先股的背后或出于的是对资本补充工具的成本考量。优先股介于股和债之间,可以设置赎回权和回售权,也类似于债券,具有“票面股息率”。早年发行的优先股股息率普遍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受到投资者青睐。例如上述发行的优先股股息率普遍高达5%以上。相比于优先股,近年来不少银行开始转向发行利率更低的资本债券,例如二永债等,发行利率仅2%左右,成本差异显著。 自2020年开始,不再有上市银行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案例。近年来,永续债成为银行资本补充的主流方式。随着近年来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使用趋于成熟,监管审批效率提升,目前赎回后续发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化资本管理操作。 对于银行来说,转债赎回可以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并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成本;同时也在寻求以更低利率发行新债,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成本、优化负债结构。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