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807 江阴银行 更新日期:2025-11-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39164.60| 4584.39| 3784.17| 31.50| 0.92| 2.34| | 30 | | | | | | | ├────┼────┼────┼────┼────┼────┼────┤ |2025-10-|38364.38| 8083.09| 5694.82| 32.92| 2.75| 4.09| | 29 | | | | | | | ├────┼────┼────┼────┼────┼────┼────┤ |2025-10-|35976.12| 3503.84| 3176.58| 34.26| 3.13| 5.09| | 28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0-31】 江阴银行三季报透视:盈利双位数增长,中期分红彰显回报诚意 【出处】全景网 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江阴银行(股票代码:c)近日交出了一份颇具韧性的2025年三季度成绩单。报告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04亿元,同比增长6.17%;更值得关注的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7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38%,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增长能力。 核心财务指标稳健提升,高质量发展根基牢固 盈利质量方面,该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29亿元,同比增长14.94%,显示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衡量股东回报的关键指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79%,较上年同期上升0.23个百分点,意味着股东权益的创造效率正在提升。与此同时,基本每股收益为0.5194元,同比增长11.92%,直接提升了每股的内在价值。 资产规模保持稳步扩张。截至2025年9月末,江阴银行总资产突破2080.42亿元,较年初增长3.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91.49亿元,较年初增长3.01%,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盈利稳健增长的同时,该行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为0.85%,较年初微降0.01个百分点,持续处于行业优良水平;拨备覆盖率高达371.91%,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为未来的稳健经营构筑了坚实的安全垫。 战略布局深化,“五篇大文章”塑造发展新优势 业绩增长的背后,是江阴银行紧扣时代脉搏、深化战略转型的持续努力。2025年第三季度,该行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强管理”为主线,推动核心业务量增质优。 根基稳固,存贷规模市占领先。作为深耕区域的法人银行,江阴银行的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截至9月末,总存款规模达1650.73亿元,较年初增长132.47亿元,增幅8.73%;总贷款规模达1319.57亿元,较年初增长78.28亿元,增幅6.31%。存贷款规模的良性增长,不仅巩固了其在江阴市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也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更令人欣喜的是,息差水平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56%,净利差为1.39%,较上半年环比均上升2个基点,反映出该行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资产收益和控制负债成本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特色引领,三大领域重点突破。该行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五篇大文章”的战略导向下精准发力。 在普惠金融领域,坚持“网格化”+数智赋能,构建了涵盖专业服务架构、敏捷营销服务等“五大体系”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前三季度,公司类客户数增长1060户,增幅达15.07%,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增强。 在绿色金融领域,通过构建绿色金融、绿色运营、绿色文化“三位一体”的协同体系,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实现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增幅高达34.26%,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力服务了“双碳”战略。 在养老金融领域,聚焦老年群体核心需求,打造“银龄集市”特色品牌,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场景多元”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展现了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深度。 中期分红回馈股东,共享发展成果践行长期主义 优异的经营业绩,最终需要转化为对股东实实在在的回报。与三季报同步披露的,还有江阴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公告》,向市场传递了其重视股东回报、财务政策稳健的积极信号。 根据公告,江阴银行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元(含税)。以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总股本2,461,392,789股计算,此次拟派发的现金股利总额约为2.46亿元(含税),占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比例为19.25%。 此次中期分红预案,是江阴银行在综合考虑股东投资回报、资本充足要求及业务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后作出的决策。它严格遵循了《公司章程》及相关监管规定,既体现了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于当前资本状况和未来发展的信心,也践行了其“长期主义”的发展理念,让股东能够及时分享银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成果。这一举措,无疑将增强市场对该行的投资信心,提升其作为高股息、稳健型投资标的的吸引力。 展望未来,江阴银行在报告中表示,将始终聚焦乡村振兴、产业集群发展、居民财富管理等重点领域,以“五篇大文章”为纲领,以“长期主义”为锚点,以“生态融合”为路径,构建发展新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江阴银行三季度报告彰显了一家区域性银行强劲的内生动力和负责任的市场形象,随着其持续融入地方经济生态体系建设,江阴银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有望越走越宽。 【2025-10-31】 江阴银行: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4584.3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4584.3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9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3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45843913.0037841744.00391645972.002025-10-2980830892.0056948246.00383643803.002025-10-2835038352.0031765802.00359761157.002025-10-2728795835.0029761318.00356488607.002025-10-2456738679.0062060764.00357454090.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30日融券偿还2.34万股,融券卖出9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4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50.89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44068.00112086.001508850.002025-10-29132000.00196320.001580160.002025-10-28154622.00251446.001692444.002025-10-27101500.0061000.001811000.002025-10-24433586.00531671.001781123.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93亿元,较昨日上升2.0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江阴银行7930859.00393154822.002025-10-29江阴银行23770362.00385223963.002025-10-28江阴银行3153994.00361453601.002025-10-27江阴银行-935606.00358299607.002025-10-24江阴银行-5494890.0035923521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净息差现企稳迹象 上市银行三季报传暖意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随着10月临近尾声,A股42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也迎来收官。 就主要经营指标来看,上市银行增长动能正在逐步恢复,多家银行三季度单季盈利继续改善。此前持续承压的净息差显现企稳迹象,为上市银行业绩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债市波动对部分银行非息收入形成扰动,但整体业绩呈现向好趋势。银行业最困难的阶段或已过去,未来在稳增长政策与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的双重支撑下,盈利能力有望进入温和修复通道。 前三季度业绩持续恢复 上市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多数银行三季度单季保持增长。 招商银行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回正,同比增长2.11%;华夏银行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利润的逆势增长,并推动了该行前三季度净利润降幅的收窄。 大多数城商行展现出稳健的经营能力。例如,南京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超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9.12%;宁波银行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超过8%,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速达到9.19%。在西部地区,重庆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超过10%,尤其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18.02亿元,同比大增20.49%。总部在福建的厦门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88%,净利润同比增长7.59%。 除了增长动能有恢复态势,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也普遍有所改善。例如,截至9月末,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4%,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银行业盈利稳健的背后,缘自三大核心支撑不变,即利息净收入步入企稳阶段、中收低位修复、资产质量稳定确保利润可持续;同时,现阶段监管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呼吁“反内卷”的主动呵护也不容忽视。 净息差现企稳迹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净息差持续收窄成为制约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挑战。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这一指标出现积极信号——净息差企稳回升,成为本轮业绩周期中的关键亮点,释放出行业经营压力边际缓解的明确信号。 多家区域性银行率先显现改善迹象。江阴银行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其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56%,较二季度末上升2个基点,实现企稳回升。这一变化反映出该行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资产端收益以及有效控制负债成本方面已初见成效。 瑞丰银行同样呈现向好态势。该行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49%,较二季度末回升3个基点,带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6.12%,成为支撑盈利修复的重要动力。成都银行亦表现稳健,尽管面临整体利率环境下行的压力,其净息差下降幅度略优于同业。 净息差企稳的背后,是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与负债成本管控成效初显的共同作用。平安银行表示,加强低成本存款的吸收,并敏捷调控存款和同业负债的吸收节奏,降低整体负债成本。 债市波动成关键变量 尽管当前银行业整体业绩呈现回暖态势,但细究三季度数据可见,债券市场波动成为扰动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关键变量,部分银行营收增长因此承压。 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大幅波动,对多家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表现形成明显拖累。以招行为例,该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4.20亿元,降幅为0.51%,拖累营收的原因之一就来自非利息收入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招行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亏损88.27亿元,仅第三季度单季亏损即达40.08亿元。该行在财报中解释称,其他非利息净收入下降,主要缘于债券和基金投资收益减少,反映出资本市场波动对财富管理及自营投资业务的传导效应。 华夏银行业绩,也凸显了债市波动的冲击。华夏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0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33.26亿元,同比减少约78亿元,也因此拖累了前三季度营收。在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坦言,这一项指标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重估带来较大损失。 谈及投资收益下降核心原因,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一是在净息差不断收窄情况下,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债券资产方面配置了不少,而债市波动导致债券估值缩水;二是人民银行此前提示债权投资、债券交易风险,可能导致了部分银行主动收缩债权资产规模。 【2025-10-30】 银行业绩下行周期接近尾声 资产质量改善趋势确立 【出处】经济观察网 历经多轮风险出清,中国银行业正步入本轮下行周期的尾声,为新一轮业绩增长周期的开启积蓄动能。 10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601939. SH)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以下数据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为集团数据,币种为人民币)。前三季度,经营收入、非利息净收入、拨备前利润、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经营收入5,602.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拨备前利润4,113.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净利润2,584.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573.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2%,连续两个季度增速提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银行三季报显示,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5.05%,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9.24%。 建设银行的三季报并非孤例,而是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出清进入尾声的缩影。国信证券2025年9月29日发布的研报《资产质量十五年:上市银行不良出清与拨备压力观察》指出,过去十五年,银行通过“分领域、分阶段”的方式,依次化解了小微、制造业、房地产、城投及当前的零售贷款风险,避免了集中暴露对利润表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不同类型银行的资产质量呈现显著分化。国有大行普遍保持稳健。截至3季度末,中国银行(601988.SH)不良贷款率为1.24%,拨备覆盖率196.60%;邮储银行(601658.SH)不良贷款余额为910.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6.90亿元;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1,334.12亿元,同比增加490.84亿元,占比升至1.38%;拨备覆盖率240.21%,较年初下降45.94个百分点,虽整体指标尚可,但风险信号值得关注。 股份制银行中,部分机构拨备缓冲趋薄。光大银行(601818.SH)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507.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0亿元;不良贷款率1.26%,微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8.92%,较年初下降11.67个百分点,已接近监管警戒线。这一趋势与华夏银行(600015.SH)类似,华夏银行不良率1.58%,拨备覆盖率仅149.33%,风险抵御能力明显弱化。 相比之下,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展现出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成都银行(601838.SH)不良率仅0.68%,拨备覆盖率高达433.08%;宁波银行(002142.SZ)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75.92%;常熟银行(601128.SH)不良率0.76%,较年初微降;张家港行(002839.SZ)和瑞丰银行(601528.SH)拨备覆盖率分别达355.05%和345.04%,均维持在较高区间。这些银行被国信证券列为“资产质量和拨备压力表现较好且估值较低”的推荐标的。 此外,部分中小银行展现出扎实的风险管控能力。南京银行(601009.SH)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83%的低位,拨备覆盖率虽小幅回落至313.22%,但仍显著高于监管要求,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江阴银行(002807.SZ)不良率降至0.85%,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71.91%;苏农银行(002875.SZ)不良率稳定在0.90%,拨备覆盖率达355.85%;渝农商行(601077.SH)不良率1.1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步升至364.82%。上述银行在区域经济支撑和精细化风控下,资产质量保持稳健,风险防线持续夯实。 当前风险焦点已从对公转向零售。招商银行(600036.SH)披露,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674.25亿元,不良率0.94%,但关注类贷款余额达1,018.47亿元(+127.67亿元),关注率升至1.43%。其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均呈上升趋势。平安银行(000001.SZ)虽不良率降至1.05%,但前三季度核销贷款高达328.93亿元,收回不良资产260.20亿元,显示清收力度空前。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指出,零售风险承压源于两方面:一是居民收入预期转弱、偿债能力下降;二是按揭提前还款、银行主动压降信用卡额度等行为在分母端推高不良率。但她同时强调,由于高风险无抵押贷款占比持续下降,且实体经济总体稳定,整体风险“上升幅度和速度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通过拨备机制有效平滑利润波动。国信证券测算,上市银行存量拨备可释放至少8000亿元净利润。即便在收入零增长、贷款年增8%、不良生成率不变的悲观假设下,现有拨备仍可支撑未来四年利润不降。这一“削峰填谷”机制,正是部分银行在不良生成压力下维持利润微增的关键。 银行不良率的表面稳定,掩盖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变迁。过去依靠拨备调节和风险轮动实现的“软着陆”,正在进入尾声。随着超额拨备空间收窄、零售风险持续暴露、中小银行资本约束趋紧,银行业或将迎来真正的压力测试。未来,资产质量不再仅是风控能力的体现,更将成为银行战略定位、客户结构、区域布局和数字化能力的综合映射。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交汇之际,中国银行业正站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型的关键节点。能否在风险出清与利润可持续之间找到新平衡,将决定下一轮行业格局的重塑方向。 【2025-10-30】 江阴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76%,净息差虽企稳增长仍依赖投资收益 【出处】蓝鲸财经 蓝鲸新闻10月29日讯(记者 金磊)10月28日,江阴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增长6.17%;归母净利润为12.78亿元,同比增长13.38%。 不过单看该行第三季度数据可以发现,7-9月该行营收同比减少4.88%,归母净利润增长7.52%,均不及前三季度增长速度。另外,江阴银行前三季度营业外收入增长2963.91%,由去年同期142.7万增长至4372.2万元。 同时,该行还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元(含税),拟总共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46亿元(含税),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比例为19.25%。 截至9月末,江阴银行总存款1650.73亿元,较年初增长132.47亿元,增幅8.73%。总贷款1319.57亿元,较年初增长78.28亿元,增幅6.31%。 前三季度,该行息差水平实现企稳回升,净息差为1.56%,净利差为1.39%,较上半年环比上升2个BP,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微幅增长。另一方面,该行营收增长依靠着投资收益驱动,比去年同期增长53.71%,为9.32亿元,接近整体营收的30%。 2025年1-9月,江阴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了-188.95%。对此,该行表示一是存贷款业务规模持续稳步增长,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投资同比增加,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二是本期金融投资业务结构调整,债权投资规模同比减少,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三是当期应付债券到期规模同比减少,导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资产质量方面,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5%,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71.91%,资本充足率14.92%。 【2025-10-30】 江阴银行: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8083.0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8083.0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8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2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80830892.0056948246.00383643803.002025-10-2835038352.0031765802.00359761157.002025-10-2728795835.0029761318.00356488607.002025-10-2456738679.0062060764.00357454090.002025-10-2361662231.0058827973.00362776175.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9日融券偿还4.09万股,融券卖出2.75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2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58.02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132000.00196320.001580160.002025-10-28154622.00251446.001692444.002025-10-27101500.0061000.001811000.002025-10-24433586.00531671.001781123.002025-10-23303340.0063806.001953928.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85亿元,较昨日上升6.5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江阴银行23770362.00385223963.002025-10-28江阴银行3153994.00361453601.002025-10-27江阴银行-935606.00358299607.002025-10-24江阴银行-5494890.00359235213.002025-10-23江阴银行3073792.0036473010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9】 政策与市场共振,银行业净息差下行周期临近尾声 【出处】经济观察网 商业银行净息差的持续收窄,已成为近年来困扰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和估值表现的核心问题。这一趋势是利率市场化深化、LPR多次下调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直接体现,引发了市场对银行体系稳健性的深度关切。部分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表明,这一长达数年的下行压力可能正在接近尾声,一个关键的拐点或已悄然临近。 10月28日,中国银行(601988.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其净息差数据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该集团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水平持平。这一企稳态势并非孤例,宁波银行(002142.SZ)、江阴银行(002807.SZ)等区域性银行也报告了其净息差环比持平或小幅回升的积极信号。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可能性:在经过系统性的重定价冲击和激烈的负债成本竞争后,银行业净息差正在探明一个阶段性底部。企稳的背后,是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与负债成本管控成效初显的共同作用,标志着银行业开始适应新的利率环境,并探索出新的生存与发展平衡点。 企稳迹象显现 2025年第三季度,成为观测银行业净息差走势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的重要代表,其净息差稳定在1.26%,结束了自2023年上半年(1.67%)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这一企稳信号在多家银行业绩中得到呼应。 江阴银行在三季报中明确表示,其息差水平实现企稳回升,净息差为1.56%,净利差为1.39%,较上半年环比上升2个基点。该行将其归因于“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资产收益和控制负债成本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宁波银行第三季度净息差为1.76%,与上半年末持平,在较高水平上维持了稳定。重庆农商行(601077.SH)第三季度净利息收益率为1.59%,与上半年末的1.60%相比仅微降0.01个百分点。招商银行(600036.SH)第三季度净利息收益率为1.87%,与上半年末的1.88%相比仅微降0.01个百分点,基本走平。青岛银行净息差从上半年末的1.72%小幅收窄至三季度的1.68%,但收窄幅度已较前期显著放缓。 这些案例覆盖了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行和地方性农商行等不同类型,它们在三季度共同展现的净息差企稳或降幅大幅收窄的态势,构成了判断行业趋势可能发生边际变化的有力证据。 供需两侧寻找新平衡 中国银行业净息差的企稳,是资产端和负债端多重因素动态博弈后达到的新平衡。 在资产端,新增贷款定价下行压力有所减缓。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指出,从存量贷款重定价来看,今年LPR降幅显著缩小,存量按揭利率也未再次批量下调。从新增贷款定价来看,LPR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这意味着,影响银行资产收益率主要的负面因素,贷款重定价的冲击高峰可能已经过去。同时,银行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来对冲定价压力。以中国银行为例,其三季度公司贷款同比增长11.71%,远高于个人贷款0.56%的增速。对公贷款通常较零售贷款有更高的风险定价,其更快的增速有助于稳定整体资产收益率。 在负债端,存款成本管控的成效开始显现。薛慧如进一步分析认为,高成本长期限存款的到期重定价将带动负债成本下行。 过去几年银行吸收的许多高息定期存款正逐步到期,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续作时利率水平普遍下调。这一点在中国银行的存款结构变化中有所体现:成本相对较高的公司存款增速(3.68%)低于成本更低的个人存款增速(8.49%)。这种存款结构的优化,直接缓解了负债端的成本压力。此外,市场利率维持在相对低位,也有助于银行控制同业负债和发行债券的成本。 非息收入崛起 在净息差企稳的同时,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型也在加速,其核心特征是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这为银行在息差薄利时代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收入增长缓冲垫。 中国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非利息收入达1,654.12亿元,同比增长16.2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升至33.6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8.07%,其他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22.24%。宁波银行、招商银行等以中间业务见长的银行,其非息收入占比则长期维持在更高水平。 这一结构性变化意味着,银行的盈利模式正在从单纯依赖存贷利差,转向“利差+中收”的双轮驱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资产托管、信用卡等轻资本业务,正成为银行新的战略高地。当净息差空间被系统性压缩后,大力发展非息业务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选项”。非息收入的增长增强了银行盈利的稳定性和抗周期能力,降低了其对宏观利率波动的敏感性。 尽管出现了积极的企稳信号,但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净息差的企稳基础仍需巩固。 首先,净息差绝对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中国银行1.26%的净息差,相较于国际同行以及自身历史水平而言,盈利能力依然承压,即使与国内银行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 其次,经济复苏的强度和持续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若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银行可能再次面临“资产荒”,从而被迫降低信贷标准,影响息差和资产质量。 再次,存款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能否根本性扭转,仍有待观察。居民和企业风险偏好降低,倾向于选择定期存款,这仍是负债成本控制的难点。 惠誉评级的判断具有一定代表性:银行净息差有望筑底。薛慧如预计,2026年存款利率下移对净息差的正面贡献会逐步体现出来,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望逐步缩小。 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净息差将大幅反弹,更可能的是一个在低位企稳并伴随小幅波动的过程。然而,将企稳视为行业困境反转的号角可能为时尚早。当前的企稳,更多是下行周期中的一个“平台期”,而非新一轮上升周期的起点。 银行未来的分化将加剧,那些在负债成本管控上更具优势、在非息业务开拓上更为成功、在风险定价技术上更为精进的银行,将能够更快地穿越周期,并在此轮洗牌中确立领先地位。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净息差企稳带来的更大价值,或许并非盈利能力的V型反弹,而是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战略窗口期,让银行有机会喘息、调整并坚定地转向一条更可持续、更少依赖规模扩张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这条路径的成功,最终将取决于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根本性提升。 【2025-10-29】 银行板块盘初震荡下挫,厦门银行跌超6%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盘初震荡下挫,厦门银行跌超6%,成都银行跌超5%,青岛银行跌超4%,江阴银行、江苏银行跌幅居前。 【2025-10-29】 江阴银行: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3503.8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3503.8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6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35038352.0031765802.00359761157.002025-10-2728795835.0029761318.00356488607.002025-10-2456738679.0062060764.00357454090.002025-10-2361662231.0058827973.00362776175.002025-10-2254439376.0064363130.00359941917.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8日融券偿还5.09万股,融券卖出3.1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4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2%,融券余额169.2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154622.00251446.001692444.002025-10-27101500.0061000.001811000.002025-10-24433586.00531671.001781123.002025-10-23303340.0063806.001953928.002025-10-22239011.00264638.001714394.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61亿元,较昨日上升0.8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江阴银行3153994.00361453601.002025-10-27江阴银行-935606.00358299607.002025-10-24江阴银行-5494890.00359235213.002025-10-23江阴银行3073792.00364730103.002025-10-22江阴银行-9889495.0036165631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8】 股东追踪|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增持江阴银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江阴银行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9.30%至9841万股;红利低波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2.97%至7401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1.418亿股5.77%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9841万股4%19.30%流通A股江阴新锦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9089万股3.7%不变流通A股江阴开发区申港园区投资有限公司8898万股3.62%不变流通A股江阴市新国联电力发展有限公司7416万股3.02%不变流通A股红利低波7401万股3.01%12.97%流通A股江阴市爱衣思团绒毛纺有限公司6188万股2.52%不变流通A股江阴长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116万股2.08%不变流通A股江阴美纶纱业有限公司4302万股1.75%不变流通A股江阴市新国联集团有限公司3974万股1.62%不变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8】 江阴银行发布三季报:核心指标稳健增长 经营质效持续向好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28日,江阴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5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增长6.17%;归母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增长13.38%,核心指标稳健增长,经营质效持续向好。 三季度,江阴银行存贷规模指标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存款规模增幅为8.73%,列全省同层级第三;贷款规模增长6.31%,在联合银行8月末劳动竞赛中排名全省第一。同时,该行结构调整和负债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息差水平实现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净息差1.56%,环比提升2BP。 江阴银行紧扣地方产业发展脉搏,探索出一条“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的发展之路。一方面不断完善“区域全覆盖、客户全分层、服务全维度”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三化六步法”标准动作,不断强化网格精准定位、资源精准匹配、服务精准触达,让普惠金融从“做小”向“做深”升级。前三季度,该行对公信贷户数增长1060户,增幅15.07%,保持全省领先。聚焦财富管理,建立产品矩阵、适配多元需求,实施分层运营、精准触达客户,升级团队建设、筑牢专业根基。前三季度,该行带动个人核心客户净增1641户。 江阴银行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全面强化数据驱动能力。强化数字洞察,通过数据驱动助力业务价值创造,赋能线上精准触达拓客、产品营销、风险管控、合规运营等业务场景,打造业务经营新模式。 同时,该行聚焦“两卡一平台”建设,依托自媒体、企业微信、客户权益“三渠道”,优化运营流程和客户旅程,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围绕战略客户生态、政府共建平台及民生服务场景,深化与生态伙伴的资源链接,开展协同创新。 【2025-10-28】 江阴银行前三季度营收稳步增长 科创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0月28日晚间,江阴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在规模增长、结构优化、质量夯实与效益提升等方面协同发力,充分展现了地方金融机构在战略聚焦、特色经营与机制创新中的发展韧性与经营活力。 截至2025年9月末,江阴银行存款总额达1650.73亿元,较年初增长8.73%;贷款总额达1319.57亿元,较年初增长6.31%,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经营效益方面,前三季度累计,江阴银行实现营业净收入31.29亿元,同比增长6.76%,收入增速保持稳健。值得关注的是,该行息差水平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承压后,于三季度实现企稳回升——净息差为1.56%,净利差为1.39%,较上半年环比均提升2个BP,反映出该行在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稳定资产端收益与控制负债成本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85%的较低水平。与此同时,该行持续压降资金成本,存款付息率降至1.55%,同比下降33个BP,为后续息差稳定与盈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江阴银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理念,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与居民生活场景,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下沉。报告期内,该行结合各网点周边资源禀赋与客群特征,创新打造了5家“金邻里”社区型银行服务样板,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丰富产品供给、提升客户体验,推动服务渠道升级与客户触达能力提升。 为全面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江阴银行持续优化内部机制,设立专职营销中心,着力打造高效协同的公私联动中枢。通过建立“战略客户部考核+综合服务考核”双轨考核体系,将营销成果与支行绩效深度挂钩,有效激发了一线机构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地方产业升级过程中,江阴银行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报告期内,该行进一步健全科创金融中心运作机制,围绕“精准赋能科创企业、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目标,从业务模式创新、流程效率提升、产品制度优化、生态协同共建、平台载体搭建等五大维度同步发力。通过推动科创金融中心向专业化、实体化方向运营,江阴银行致力于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适配的金融支持,切实助力区域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彰显地方银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陈彤) 【2025-10-28】 江阴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现1元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28日电,江阴银行(002807)10月28日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公告,该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元(含税)。 【2025-10-28】 江阴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32亿元,同比增长7.52%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江阴银行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8.03亿元,同比下降4.88%;净利润为4.32亿元,同比增长7.52%。前三季度营收为32.04亿元,同比增长6.17%;净利润为12.78亿元,同比增长13.38%。 【2025-10-28】 江阴农商银行与江阴高新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出处】江苏经济报 本报讯 近期,江阴农商银行与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江阴市委常委、江阴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顾文瑜,江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萍,党委副书记、行长倪庆华,江阴高新区领导张志浩、陈峰,以及江阴农商银行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签约仪式上,“江银·高新科创服务中心”揭牌。这标志着江阴农商银行在科创金融服务方面进入实体化运营新阶段。《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订。活动现场,重大项目金融服务队、科技金融服务队、招商引资服务队、城东街道金融服务队、云亭街道金融服务队五支金融服务队正式成立并接受队旗,各服务队将聚焦不同重点领域,推动金融资源精准下沉,助力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 当前,江阴高新区正紧紧围绕“产业集群+特色园区”发展路径,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1+3+1”现代化产业体系。此次战略合作,江阴农商银行将与江阴高新区携手同行,共绘“产业+金融”新蓝图,在对接园区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国有企业改革上深化合作,构建“全周期覆盖、全链条服务、全方位赋能”服务体系,促使江阴高新区成为科技金融创新高地。(吴 嫣) 【2025-10-28】 银行板块短线快速跳水,浦发银行跌超5%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短线快速跳水,浦发银行跌超5%,上海银行、渝农商行、江阴银行、西安银行纷纷下挫。 【2025-10-28】 江阴银行: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2879.5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2879.5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5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728795835.0029761318.00356488607.002025-10-2456738679.0062060764.00357454090.002025-10-2361662231.0058827973.00362776175.002025-10-2254439376.0064363130.00359941917.002025-10-2128341308.0038139015.00369865671.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7日融券偿还1.22万股,融券卖出2.0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1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8%,融券余额181.10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7101500.0061000.001811000.002025-10-24433586.00531671.001781123.002025-10-23303340.0063806.001953928.002025-10-22239011.00264638.001714394.002025-10-21188365.008585.001680135.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58亿元,较昨日下滑0.2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7江阴银行-935606.00358299607.002025-10-24江阴银行-5494890.00359235213.002025-10-23江阴银行3073792.00364730103.002025-10-22江阴银行-9889495.00361656311.002025-10-21江阴银行-9582275.0037154580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7】 江阴银行: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5673.8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5673.8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5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8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56738679.0062060764.00357454090.002025-10-2361662231.0058827973.00362776175.002025-10-2254439376.0064363130.00359941917.002025-10-2128341308.0038139015.00369865671.002025-10-2028715941.0023696605.00379663378.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4日融券偿还10.57万股,融券卖出8.6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3.3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7%,融券余额178.11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433586.00531671.001781123.002025-10-23303340.0063806.001953928.002025-10-22239011.00264638.001714394.002025-10-21188365.008585.001680135.002025-10-2016762.00105995.001464703.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59亿元,较昨日下滑1.5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江阴银行-5494890.00359235213.002025-10-23江阴银行3073792.00364730103.002025-10-22江阴银行-9889495.00361656311.002025-10-21江阴银行-9582275.00371545806.002025-10-20江阴银行4949015.0038112808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江阴银行: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6166.2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6166.2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6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82%,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61662231.0058827973.00362776175.002025-10-2254439376.0064363130.00359941917.002025-10-2128341308.0038139015.00369865671.002025-10-2028715941.0023696605.00379663378.002025-10-1741019714.0038840394.00374644042.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3日融券偿还1.22万股,融券卖出5.8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0.3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1%,融券余额195.39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303340.0063806.001953928.002025-10-22239011.00264638.001714394.002025-10-21188365.008585.001680135.002025-10-2016762.00105995.001464703.002025-10-17119802.0083277.001535024.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65亿元,较昨日上升0.8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江阴银行3073792.00364730103.002025-10-22江阴银行-9889495.00361656311.002025-10-21江阴银行-9582275.00371545806.002025-10-20江阴银行4949015.00381128081.002025-10-17江阴银行2243538.0037617906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上市银行稳规模拓收益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转正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杨千 上半年,在内外经营环境仍然承压的背景下,上市银行紧抓“量价平衡”主线,稳规模、拓收益。受扩表提速及非息驱动,上市银行营收和净利增速转正,盈利能力修复,展现出经营韧性。 本刊特约 杨千/文 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1.04%(一季度为-1.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0.8%(一季度为-1.2%),营收增速转正,盈利能力亦随之明显修复。 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速为1.87%、-2.27%、5.34%、0.93%,较一季度分别提升3.38、1.64、2.38、0.7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0.13%、0.27%、7.04%、4.36%,较一季度分别变动1.96、2.29、1.55、-0.41个百分点。上市银行业绩分化仍较明显,国有大行营收改善幅度最大,股份制银行业绩仍承压,城商行表现出较高景气度,农商行利润增速持续下滑。 中报数据显示,多数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边际回升,其中,营收增速高于10%的有西安银行(43.7%)、江阴银行(10.45%)、常熟银行(10.1%),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10%的有杭州银行(16.66%)、江阴银行(16.63%)、齐鲁银行(16.48%)、青岛银行(16.05%)、常熟银行(13.51%)、浦发银行(10.19%)。在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营收增速提升幅度较大。 从业绩贡献度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规模、非息、费用,净息差仍是最主要的拖累项。在净利息收入方面,尽管净息差仍然承压,同比降幅较大(从2024年上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从1.54%降至1.42%,上市银行净息差从1.53%降至1.4%),但收窄幅度已明显放缓。与此同时,上市银行2025年二季度扩表提速,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7.92%,“价稳量增”驱动上市银行二季度利息净收入增速修复。 在非息收入方面,随着保险“报行合一”基数问题的消弭以及资本市场活跃度的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表现明显回暖,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为3.06%,较一季度提高3.78个百分点。此外,二季度债市表现平稳,部分银行或灵活兑现存量浮盈,以投资收益为代表的其他非息收入形成支撑。 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大行非息贡献明显提高,城商行节税有所贡献,股份制银行、农商行通过拨备反哺。国有大行非息收入在净利润增速中的贡献因子提高2.42个百分点至4.29%,其投资净收益同比增幅为45.88%,领先各类银行;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拖累加重,通过规模扩张和拨备反哺保持业绩平稳;城商行或仍通过投资利率债、公募基金等方式节税;农商行扩表相对乏力,仍依靠拨备反哺利润。 金融投资扩表提速 细分银行收入结构可知,上半年,资产扩表和非息收入贡献是主要支撑。从净利息收入来看,“量价平衡”是2025年银行经营的一大主线。在“量”上,去化“水分信贷”,侧重实体投向,关注资产质量。2025年上半年,面对弱需求、稳复苏的实体环境,大部分银行的信贷投放提质增效,拒绝“内卷式”规模扩张。 根据开源证券的分析,2025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不再过量供给低价信贷,部分银行主动压降票据贴现等贷款占比;第二,部分银行针对高风险客群主动收缩信用风险敞口,不过分下沉寻找需求;第三,落实落细政策部署,信贷资源继续向“五篇大文章”倾斜。与此相对应,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占比略降至55.8%,国有大行降至57.1%。 在信贷需求偏弱及银行主动压降低效信贷的策略下,部分银行的扩表思路活化,通过财政发力和主动配置依靠金融投资扩表。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增速为8.1%,基本保持平稳,而总资产增速明显抬升至9.6%,扩表提速主要是金融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增速为14.9%。 金融投资扩表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大型银行配合财政政策发力在一级市场承接较多政府债券,二是在2025年一季度利率调整后的合适时点适当增加配置规模。此外,上半年,同业资产(主要银行间资金融出)规模恢复较多。因此,当前上市银行资产扩张体现出信贷属性略有减弱、资金属性有所增强的特征。 分机构类型来看,国有大行继续扮演“压舱石”的角色,2025年上半年其总资产和贷款增速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总资产同比增速为10.4%,贷款同比增速为8.9%,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2024年同期“手工补息”整改形成的低基数,二是金融市场投资的增加。 股份制银行仍受限于信贷需求,总资产扩张乏力;城商行资产增速上行较多,除区域经济弹性之外,增加金融市场投资或是主因;农商行或因小微、零售领域的信用风险暴露,信贷节奏继续放缓,此外,2024年农商行介入金融市场较多,2025年由于负债流失压力和成本负担,金融投资力度不强,使其总资产扩张较慢。 2025年上半年存贷增速差延续修复,驱动非信贷资产增长。上半年,上市银行金融投资增速提高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存贷增速差的修复,2024年上半年,经历“手工补息”整改后上市银行的存贷增速差快速回落至低点,除国有大行刚性扩表外,其他各类银行的金融投资增速均随之回落。上半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存贷增速差有明显修复,支撑其金融投资规模扩张。 此外,存款分布格局的调整也带来银行资产配置策略的分化,比如城商行、农商行的存贷增速差修复并不明显,尤其是农商行的金融投资增速偏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存款成本仍偏高,新增资产配置的负carry压力较大;2.存款脱媒至理财、基金、股市等,逐渐以非银存款形式回流国有大行;3.农商行信贷派生不足。 在“价”上,贷款定价边际企稳,存款成本有效释放,助力净息差收窄放缓。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一季度仅小幅收窄1个基点。根据中报数据测算可知,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净息差为1.4%,预计下半年净息差将企稳于这一水平。资产负债两端均有支撑因素:一是在“反内卷”的背景下,叠加成本底线的约束,贷款定价边际企稳;二是下半年仍有部分高息定存到期重定价,同时同业负债成本也开始明显下移,或逐渐向政策利率靠拢。 从非息收入来看,投资收益贡献显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回暖。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增长强劲,成为提振整体业绩的关键动力,投资收益贡献显著,尤其是国有大行同比增长46%,反映银行存量资产流转加快并灵活兑现债券浮盈。此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出现回暖,一方面是投行、顾问等中间业务向好,另一方面是代销基金、保险等财富业务在经历调整后重回增长轨道。 金融市场投资对上市银行的业绩贡献继续提高。根据开源证券的测算,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金融投资贡献收入占营收的29.5%,较一季度有明显恢复,趋势上继续提升(金融市场投资贡献收入主要指金融资产投资利息净收入+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城商行、农商行的营收贡献分别为40.7%与39.4%,由此可见,中小行在存贷业务拓展压力大的情况下,主动求变提高金融市场投资收益能力,其交易性投资收入占比达20%以上。但由于2024年形成的高基数,以及2025年利率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小行是否能保持该项收入来源的稳定持续仍有待观察。 信贷扩张仍有挑战 展望下阶段银行资产负债的运行趋势,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业“反内卷”及存款“财富化”均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 在资产端,由于优质资产难寻,银行“扩表”不如“调表”,信贷需求或难快速恢复,下阶段应关注消费贷贴息等政策效果。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信贷业务扩张仍有一定的阻力,主要受限于需求不足,部分新增规模由企业短贷及票据贴现贡献。目前观察信贷需求或尚未明显修复,一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偏低且仍处于下行通道;二是票据转贴现利率跨过半年末后快速下降,且6个月和3个月利率倒挂,或反映部分银行对完成年末信贷规模信心不足。随着大型银行9月1日起消费贷贴息政策的陆续落地,零售信贷有望获得一定的支撑。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对公(不含票据)、零售、票据贴现同比分别多增3495亿元、少增1707亿元、多增6041亿元。国有大行票据贴现明显多增主要原因是2024年“手工补息”整改后同步挤出信贷水分,从而形成了低基数,实际上,2025年以来,国有大行的票据冲量行为已有所缓和,股份制银行或出于信贷结构优化考虑主动压降票据规模。在“涉房业务”方面,国有大行地产基建同比少增、城投多增,按揭同比改善。 在“反内卷”背景下,未来银行信贷业务将具备以下两个新特征: 首先,对公强、零售弱或仍持续,但基建撑规模、低价贷款冲量的思路在淡化。政信类及“五篇大文章”是银行信贷增长的基本盘。对公业务(尤其是政府相关项目)是避险选择:在经济不确定性尚存、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偏弱的背景下,零售信贷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风险暴露的双重压力。相比之下,投向科创、绿色金融、制造业升级等对公领域,虽然有定价不高的问题,但资产质量或更可控,属于“反内卷”中追求较强确定性的逻辑。 “强对公”不是抢对公,基建开始由“发动机”到“压舱石”的角色转变。过去,银行可能将基建贷款作为年初“抢开门红、冲规模”的利器。而现在,它的角色更多是稳定信贷大盘、保障资产质量的“压舱石”。同样,在规模诉求很强的阶段,银行为了抢占优质项目和客户,往往集中投放,容易推高负债成本、压降资产收益,形成“内卷”的典型特征。淡化规模诉求,银行或将更多退出不利于自身盈利的非理性竞争。 “弱零售”不是不做,而是针对性的拓。消费贷等领域价格战在自律约束下逐渐收敛,下阶段银行零售业务“反内卷”或从同质化的规模竞争逐步转向基于风险定价和专业能力差异化经营的新阶段。未来的赢家不一定是客户最多、规模最大的银行,而是能更好地平衡“量价险”,并能在特定领域构建起核心竞争力的银行。 其次,部分上市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特点鲜明。一是部分传统零售/小微领域优势行快速发力对公,代表性银行如邮储银行、宁波银行,2025年上半年对公信贷同比大幅多增;二是股份制银行结构调整较为迅速,对公压降票据贴现,零售减少经营贷,按揭恢复正增长,上半年,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票据贴现规模收缩超过1000亿元,与此同时,对公贷款仍实现同比多增,反映出相对高收益的一般性信贷发力,有效稳定了资产生息水平。在零售方面,部分银行消费及经营贷收缩,按揭贷款恢复正增长(股份制银行上半年合计增长1948亿元,2024年同期基本为零增长),反映出风险策略及业务结构调整思路。三是国有大行对公涉房信贷力度减轻,上半年对公房地产贷款仅新增1062亿元,同比少增2280亿元。 金融投资“卷交易”空间不大,需寻找拓收益渠道,海外债、信用债、政金债、基金投资等与2024年的利率环境不同,2025年面临内外多重不确定性,“内卷式”的博交易价差策略很难奏效。根据中报数据测算,上市银行2024年自营交易盘收益率约为3.82%,2025年上半年已降至2.05%(年化)。剔除农业银行后(其投资收益显著高于可比同业,主要是贵金属投资贡献较多,不具有代表性),上市银行自营交易盘收益率在1.5%左右,已落后于配置票息。 2025年上半年,各类型银行中自营交易盘收益表现较为突出的分别是:国有大行中的农业银行(14.25%)、中国银行(2.22%);股份制银行中的兴业银行(2.24%);城商行中的青岛银行(2.06%);农商行中的张家港行(5.56%)、沪农商行(2.46%)等。 通过观察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对各类债券的增减情况可以判断,部分银行已经在积极拓展收益来源。参考低利率时期的海外银行经验,上市银行增加海外债券配置。观察部分上市银行在2025年开始出现类似的特征,某上市银行上半年FVOCI账户增加境外政府债、信用债投资,AC账户大量增配了境外信用债。 为应对“资产荒”,银行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海外,但需要关注以下三点:一是期限,因短债收益率较低,对提升整体收益帮助有限,而超长期债券利率风险和价格波动较大,由此推测银行偏好的境外债券主要是中等期限;二是汇率风险,银行在增配境外债券时,通常会使用外汇衍生品(如远期合约、货币互换)来对冲;三是账户策略,基本会以FVOCI及AC为主要配置资产,避免影响当期利润。 随着信贷节奏的放缓和新资本办法的应用,银行资本压力缓解使得信用债、基金等配置空间增加。当前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压力整体较轻,资本管理视角可能给予信用债等品种一定限额的放松,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上市银行持有信用债占比7%,其中,FVOCI持有占比12%。国有大行上半年信用债投资余额增加2649亿元,除政府债外为最大增持项,部分银行对信用债的增持或出于避税考虑通过信用债基形式实现。 但基金的配置行为出现分化,2025年的利率债基收益欠佳,部分银行或出于对收益波动容忍度的考虑,对基金持债久期做更严格的约束,或者直接赎回相关产品。上半年,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771亿元)、光大银行(-603亿元)、浦发银行(-209亿元)收缩基金规模较多;城商行则是宁波银行(-341亿元)、上海银行(-290亿元)、南京银行(-185亿元)赎回较多。 存款“财富化”效应初现 在负债端,存款“财富化”或带来流动性管理的挑战,尤其是活期化、短期化及非银化的挑战。 参考海外银行的历史经验,存款活期化是低利率时期银行负债结构的代表性特征。在存款降息的背景下,随着2025年密集的高息定存到期以及资本市场的回暖,存款可能正迈入“财富化”阶段。“财富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定存利率持续走低,陆续到期的超额储蓄被动挤出,保守的投资者会转向固收理财、保险、债券基金等产品;二是股市情绪不断提振,部分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也在缓慢尝试红利ETF等产品,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则可能提前支取定存投入市场。 目前,M1增速抬升主要是低基数的影响,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近期,M1增速回升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低基数效应,2024年“手工补息”整改,大量挤出对公活期存款,预计基数效应在四季度才基本消退;2.财富效应推动资金活化,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股市情绪向好,企业生产活力恢复,投资者更愿意持有活期存款再投资;3.化债资金清偿欠款和财政支出加大;4.信贷节奏不平衡导致冲量派生活期存款,6月、7月均观察到信贷冲量特征(6月是企业短贷、7月是票据),侧面反映银行信贷节奏失衡,6-7月上旬可能整体疲弱,下旬加速冲规模,使得部分贷款派生存款留存于账上。 存款搬家可能还处于初期,居民风险偏好尚未明显修复。从居民信贷加杠杆的意愿以及过去几年存款加速定期化能可以判断居民风险偏好仍较低,未来收入预期等仍有不确定性。因此,即使定存到期也不一定全搬去股市,也有可能形成活期存款形式的“观望资金”。从日本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看,低利率阶段定期存款不断减少但大部分转化成“现金+活期存款”的形式。 存款利率如果继续下调,有催化其利率敏感性的可能,当存款付息率突破“临界点”,原本保值需求会退而求其次,被动挤出超额储蓄。一般而言,存款的利率敏感性会随着利率下降而减弱,也就是说,当存款利率越来越低,愿意继续存放在银行的客户大概率不取走了。但这有一个临界点,好像一瓶水的重心一样,开始会随着水位的下降而降低,但当水位降到极低时重心会快速抬升,因此时机会成本已经不高。 定存短期化是银行主动调节期限结构以及客户增加流动性的双向结果。根据国有大行存款挂牌利率,2025年5月调降后,3年期和1年期定存利差收窄至30个基点,较2022年下降 65个基点,存款期限利差收窄导致定存短期化。与此同时,在低利率环境下,为降低负债成本,银行也倾向主动缩短存款期限,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平均剩余期限为1.4年,较2023年已开始有明显下降。 根据开源证券的估算,2025年下半年、2026年分别有约16.8万亿元,28万亿元高息定存到期(原始期限2年以上),这些存款很难用原有同样的产品续接,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额度可能供给不足,偏好长期存款的客户可能买不到,也有的客户会主动转向一些短期存款增加流动性。 存款非银化将使存款在各类机构重新分布,目前,国有大行不缺钱但“质量差”。存款(超储)分布状态对银行间流动性有重要的影响。竞争存款就是竞争超储,超储的总量是一定的,分布状态能极大地影响资金松紧。因为流动性主要通过央行—国有大行—中小行—非银的途径进行传导,这个链条是相对单一的,如果分布在国有大行,而国有大行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融出,或是只能高价融出,这必然会导致下游银行资金偏紧;如果分布在中小行,导致国有大行备付不够,资金面也会偏紧;如果挤出银行体系到非银,因为非银的负债端很不稳定,资金面波动也会放大。 因为银行揽储资源禀赋、扩表需要、业绩考核等诉求不同,会导致银行竞争存款的策略差异。如此前小行可能通过超自律定价、主动负债等竞争存款,EPA在全国自律和各省级自律的要求不同,包括各省之间,利率调整的节奏也不同,有时会看到跨省存款现象。但是有时小行存款抢多了,资产端没有特别多贷款需求,就形成冗余配债资金;国有大行因为存款报价没有优势,所以过去有一段时间通过“手工补息”来竞争。这些规模导向的内卷行为逐步被规范后,存款的再分布呈现自然分布的状态。由于国有大行托管牌照的优势,因此目前的典型变化是,小行的储户将存款转去银证存管账户、理财账户、基金产品等,就会形成国有大行的非银存款。 存款再分布的影响是国有大行存贷增速差延续修复,小行冗余配债资金压缩。非银存款回流大行的一个效果是存贷增速差修复,“存贷匹配缺口”压力减轻,因此,国有大行的流动性在头寸上并没有太大压力;对于小行而言则是没有那么多冗余配债资金,加上存量负债成本较高的负carry压力,后续配债力度或有下降。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大行目前正处于钱多但“质量差”的阶段,“质量差”主要指稳定性,其次指成本。头寸(缺口)压力虽然减轻,但流动性风险指标压力和成本负担可能加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非银存款的指标惩罚:高利率敏感性、放大期限错配、加速LCR下滑等。非银存款大部分被认定为非核心负债,计算期限错配时视同隔夜负债,若非银活期存款过快、集中增长将使资产端无法新增长久期资产,进而影响收益。在流动性风险指标上,LCR、NSFR均对这种劣质负债带有惩罚机制,短期不稳定的特征也会影响90天流动性缺口率以及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指标。 二是非银存款的成本负担:较同等期限一般性存款付息溢价,如果居民储蓄大量入市,存款结构转化可能一定程度上对冲掉高息定存重定价的成本释放效果。 关注同业存单“量价期”信号 虽然净融资收缩,但近期国有大行1年期NCD利率相对刚性,或反映银行的中长期负债和流动性风险指标管控诉求。 在同业存款被自律管控后,同业存单发行的“量价期”是观察司库负债策略的最有效信号。狭义的司库负债可以理解为银行流动性管理中比较市场化、相对自主可控的资金来源,比如央行工具、同业拆借、卖出回购、发行同业存单或金融债券等。 司库负债管理主要有头寸、指标和成本三方面的考虑,一般而言,平头寸(补缺口)是第一要务,需要保障资金来源与应用在量上的匹配;指标管控独立于司库处室,但需司库操作配合;成本通常不是司库重点,而由财务部门来把控,但近几年银行息差压力加重,一些银行的操作更精细化,对司库负债成本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尤其在NCD的发行策略上更“择机、择量、择期限”。 同业存单“量价”能反映司库吸收负债在平抑缺口和成本管控之间的权衡,同业存单的供给期限选择,能体现出“日间流动性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指标管理”的差异。头寸管理和指标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头寸管理重视资金充裕安全,兼顾成本和运营效率;指标管理则重点满足监管要求,守住风险底线。 在利率下行期,如果出于头寸管理的角度,可能愿意发3个月,因为这样方便到期滚动续作置换更低成本资金,也能跨季;如果处于风险指标管理的角度,因核心存款对指标最有利但其增长有很多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在季末指标管控的时候处于被动,可能更倾向发长期限9个月和1年期,这样就能把NSFR提前推高,从而留出空间。 与目前国有大行所处的情况比较接近的是,头寸缺口压力不大,所以NCD净融资在收缩。但随着居民储蓄陆续向非银存款转移,LCR、NSFR等指标开始下降,银行对中长期资金仍有刚性偏好,因而1年期NCD发行利率仍较高。在实践中,银行的指标管理并不是静态的,因为能看到未来各重要时点的同业负债到期节奏,所以一般讲究熨平波动,尽量避免大量集中到期。 目前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对央行的依赖度在提高,存款活化及非银化直接推升银行的中长期负债需求,央行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最后补缺口的职能。在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框架下,银行体系永远“有求于”央行,因此,理论上央行只要控制住了源头(国有大行净融出),那么对资金面的调控效果是很强的,但实际上由于存款的分布状态在“内卷”行为下比较混乱,比如国有大行“手工补息”、小行超自律等竞争,以及“手工补息”被整改后非银钱多,国有大行开始高价吸收同业存款等,有时调控效果就会打折扣。目前已经几无高息套利性的存款漏洞,自然状态下由于小行没有托管牌照,所以存款通过“非银化”源源不断回流国有大行。 但存款的活化及非银化将直接增加银行的中长期资金需要,目前基础货币对应高OMO 余额下的“短钱”,一旦央行态度收紧,资金面波动可能放大。下阶段若存款财富化效应继续加速,那么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的问题可能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央行继续每月操作多次买断式逆回购,或公开买卖国债来改善流动性就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2025-10-23】 银行板块盘初再度上扬,农业银行15连阳再创新高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盘初再度上扬,农业银行15连阳再创新高,总市值突破2.86万亿元。邮储银行、青岛银行、江阴银行、民生银行纷纷上扬。银行板块近年收益碾压“纳指”,险资一路增持>> 【2025-10-23】 江阴银行: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443.9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5443.9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6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8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54439376.0064363130.00359941917.002025-10-2128341308.0038139015.00369865671.002025-10-2028715941.0023696605.00379663378.002025-10-1741019714.0038840394.00374644042.002025-10-1619764689.0019057277.00372464722.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2日融券偿还5.06万股,融券卖出4.5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3.9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0%,融券余额171.44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239011.00264638.001714394.002025-10-21188365.008585.001680135.002025-10-2016762.00105995.001464703.002025-10-17119802.0083277.001535024.002025-10-1676480.00113286.001470806.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62亿元,较昨日下滑2.6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江阴银行-9889495.00361656311.002025-10-21江阴银行-9582275.00371545806.002025-10-20江阴银行4949015.00381128081.002025-10-17江阴银行2243538.00376179066.002025-10-16江阴银行702146.0037393552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3】 江阴农商银行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出处】江苏经济报 本报讯 近日,江阴农商银行成功落地无锡地区农商行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在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的指导下,江阴农商银行依托交通银行代理清算通道,为江阴外贸企业完成跨境货款高效支付,这标志着该行在数字金融创新与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建设,支持多币种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具有到账快、成本低、更安全的显著优势。在本次业务中,江阴农商银行作为参与主体,采用“直连模式下代理2.5层机构清算”机制,成功为企业完成跨境资金数字化清算。 未来,江阴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应用,拓展多元化场景,将高效、低成本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延伸至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助力构建多极化国际货币支付体系。(殷晨阳) 【2025-10-22】 银行板块继续走强!机构前瞻三季度业绩:营收利润有望保持正增长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投资情报 10月22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调,银行板块逆市活跃。 银行股继续走强,农业银行涨超1%,连续第四日刷新历史高点,此前已录得13连阳;江阴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涨幅居前。跟踪中证银行的银行ETF基金(515020)微涨0.4%左右。据数据,银行ETF基金(515020)近4日已连续“吸金”,累计获资金净流入超2.6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累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0.4%和1.1%,增速较中期报告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下行带来的利润释放空间。其中,城商行业绩增速有望领先,而国有大行净利润增速大概率转正。 该机构认为,在资产质量总体稳定背景下,银行板块盈利具备逐季改善趋势,临近中期分红时点,若市场风格趋于均衡,板块存在补涨机会。 【2025-10-22】 江阴银行: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2834.1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2834.1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7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28341308.0038139015.00369865671.002025-10-2028715941.0023696605.00379663378.002025-10-1741019714.0038840394.00374644042.002025-10-1619764689.0019057277.00372464722.002025-10-1513038434.0020315589.00371757310.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1日融券偿还1700股,融券卖出3.7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8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4%,融券余额168.01万,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188365.008585.001680135.002025-10-2016762.00105995.001464703.002025-10-17119802.0083277.001535024.002025-10-1676480.00113286.001470806.002025-10-15108108.0085644.001476072.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72亿元,较昨日下滑2.5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江阴银行-9582275.00371545806.002025-10-20江阴银行4949015.00381128081.002025-10-17江阴银行2243538.00376179066.002025-10-16江阴银行702146.00373935528.002025-10-15江阴银行-7236055.0037323338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江阴银行:目前证监会开放合作的金融机构中无农商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10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江阴银行提问, 董秘您好!贵司是否申请增持回购贷款业务?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目前证监会开放合作的金融机构中,无农商行,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10-21】 江阴银行(截止2025年10月20日)股东人数为44582户 环比减少2.2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1日,江阴银行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10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44582人,较上期(2025-09-30)减少1001户,环比下降2.20%。从持仓来看,江阴银行人均持仓5.51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5.39万股,环比增长2.25%,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1】 江阴银行: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871.59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江阴银行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871.5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8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28715941.0023696605.00379663378.002025-10-1741019714.0038840394.00374644042.002025-10-1619764689.0019057277.00372464722.002025-10-1513038434.0020315589.00371757310.002025-10-1425994135.0021850543.00379034465.00融券方面,江阴银行10月20日融券偿还2.15万股,融券卖出34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6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146.47万,低于历史2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16762.00105995.001464703.002025-10-17119802.0083277.001535024.002025-10-1676480.00113286.001470806.002025-10-15108108.0085644.001476072.002025-10-1472072.00108108.001434972.00综上,江阴银行当前两融余额3.81亿元,较昨日上升1.3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江阴银行4949015.00381128081.002025-10-17江阴银行2243538.00376179066.002025-10-16江阴银行702146.00373935528.002025-10-15江阴银行-7236055.00373233382.002025-10-14江阴银行4152132.0038046943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江阴银行:2025年以来高管变动频繁,业绩增长依赖投资收益 【出处】面包财经【作者】面包财经 近日,江阴银行发布董事辞职的公告。 公告显示,江阴银行董事会近日收到本行董事卞丹娟女士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卞丹娟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本行董事、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职务,其他不变。 早在今年4月22日,江阴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秘书卞丹娟因年龄原因,申请辞去本行董事会秘书职务,辞职后,卞丹娟女士将继续在本行担任董事职务。但仅半年,卞丹娟便彻底退出管理层。 公开资料显示,卞丹娟出生于1973年4月,1998年9月加入江阴银行,历任办公室副主任、计划信贷部副经理、综合办公室主任、第六届董事会董事会秘书,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秘书等职务。 除卞丹娟辞任以外,2025年以江阴银行的高管变动频繁。公告显示,2025年3月,该行外部监事陈东平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同月该行拟聘任翁烨锋出任风险总监。4月,独立董事乐宜仁先生任期届满辞职。7月副行长王凯辞任,同时聘任郁晓芸为副行长。8月,股权董事陈强因个人原因辞任。10月,耿轶韬被选举成为第八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上半年业绩增长依赖投资收益 除了高管频繁变动以外。2025上半年,江阴银行的业绩虽保持增势,但也暗藏风险。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阴银行实现营收24.01亿元,同比增长10.45%;实现归母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6.63%。 分析该行收入结构不难发现,其增长主要依赖依赖非息收入,尤其是投资收益。2025年上半年,该行投资收益达8.82亿元,同比增长81.44%,总营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2.35%提升至36.72%。该行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的增长;二是集中处置非短期持有债券,上半年该行处置债权投资收益6.66亿元,同比增长146.9%。未来投资收益的可持续性仍需关注。而非息收入中真正体现银行服务能力的中间业务收入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0.5亿元,同比下滑35.18%。 传统业务方面,随着净息差的持续收窄,2025年上半年江阴银行利息净收入为14.09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0.03亿元,微降0.23%。 【2025-10-20】 银行板块多股低开高走,西安银行涨超3%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多股低开高走,西安银行涨超3%,农业银行、江阴银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上扬。银行板块近年收益碾压“纳指”,险资一路增持>>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