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002714)融资融券 - 股票F10资料查询_爱股网

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2714 牧原股份 更新日期:2025-11-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491114.7|14377.84|11621.62|   38.58|    2.11|    1.53|
|   30   |       2|        |        |        |        |        |
├────┼────┼────┼────┼────┼────┼────┤
|2025-10-|488358.5|11895.29| 8901.86|   38.00|    2.67|    1.96|
|   29   |       1|        |        |        |        |        |
├────┼────┼────┼────┼────┼────┼────┤
|2025-10-|485365.0| 9771.49|13496.67|   37.29|    1.91|    1.47|
|   28   |       8|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1-02】
财报速递:牧原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47.7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牧原股份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牧原股份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优秀。具体而言,现金流、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优秀,资产质量良好。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基本每股收益为2.74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07.56亿元,应收账款为4.6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80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51.58亿元。财务状况较好,存在5项财务亮点根据牧原股份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5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6.83%,公司赚钱能力优秀。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9.67%,公司盈利能力出色。成长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15.95%,公司成长性出众。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498.62(次/年),公司收帐迅速。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占收入比平均为1.99%,公司现金流优秀。综合来看,牧原股份总体财务状况优秀,当前总评分为4.04分,在所属的养殖业行业的39家公司中排名靠前。具体而言,现金流、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优秀,资产质量良好。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偿债能力1.502.4421尚可现金流4.884.495充足盈利能力2.384.366优秀成长能力2.754.108出众营运能力4.254.108出色资产质量4.503.979较高总分3.204.043优秀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31】
牧原股份屠宰肉食业务实现单季度盈利,赴港上市仍在推进中 
【出处】贝壳财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10月31日,牧原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约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牧原股份表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负债总额较年初已下降约98亿元,如果考虑10月完成的50亿元权益分派,今年提出的降负债目标已超额完成。后续公司将通过债务结构不断优化与资本开支精准管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
  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共计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今年以来,公司屠宰量逐步提升,内部经营情况也明显改善,屠宰肉食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标志着公司整体经营策略已初见成效,开始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公司将把握好春节前的消费旺季,进一步拓展客户群体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争取实现全年扭亏为盈。”牧原股份表示。
  谈及赴港上市进展,牧原股份称:“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

【2025-10-31】
牧原股份三季报:成本护城河筑牢盈利根基 全产业链布局显成效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0月30日,牧原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收达1117.9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亮眼业绩的背后除了成本护城河的坚实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屠宰业务在三季度已实现盈利,彰显了牧原在全产业链布局的前瞻性价值。
  降本密码:技术+管理协同创新
  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本质,取决于“销售价格-养殖成本”的核心公式。
  生猪销售价格有波动,属市场不可控因素,牧原股份真正构筑竞争壁垒的,是成本端的持续突破,从公开数据可以看出,其生猪养殖成本从年初的13.1元/kg稳步降至9月份的11.6元/kg,较行业平均水平形成显著优势。
  这种成本优势直接转化为盈利动能。
  但牧原股份的成本下行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生产效率提升与管理优化,“育种技术突破+健康管理升级+组织能力优化”的创新体系,形成了其可复制、可深化的降本路径。
  好种才能产好猪,种猪品质直接决定养殖效率。
  不同于行业单一关注生长速度的选育逻辑,牧原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建立了“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屠宰价值”的综合选育标准,投资60亿构建高健康育种中心——既追求母猪年产仔数的提升,也注重生猪料肉比的优化,更兼顾屠宰后瘦肉率等终端指标。据牧原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公司肥猪日增重从年初的800g左右达到了880g,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推动着成本的下降。
  牧原股份上半年成本下降的重要推手之一,便是其生产成绩的明显提升。
  “但部分落后场线仍存在健康基础薄弱问题。”牧原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对此,牧原启动了“场线健康分级管理”机制,通过精准的疾病净化方案、智能化环境调控系统,不断提升猪群健康水平,挖掘猪群生长潜力,减少治疗成本,降低养殖损耗。
  对于规模化养殖而言,最大的痛点在于成本离散度,而牧原通过组织能力建设成功破解这一难题。在10月30日晚上电话交流会,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透露,上半年公司内部场线成本差异已明显收窄,超80%的场线成本低于12元/kg,25%优秀场线成本低于11元,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
  为复制成功经验,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牧原股份搭建了“标杆场线经验输出+一线干部专项培养”体系,让优秀管理者带队帮扶落后场线扭转业绩,同时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养殖数据实时共享,推动整体管理水平均质化提升,持续降低整体养殖成本。
  全链闭环:三季度屠宰业务实现盈利
  “公司屠宰业务在三季度实现盈利,主要源自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表示。
  这是比短期业绩更值得关注的信号。这一信息标志着牧原“养殖-屠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从“投入期”迈入“产出期”,改变了其单纯依赖生猪销售的盈利结构。
  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屠宰业务能发挥“缓冲器”作用:猪价低迷时可通过屠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猪价高位时能承接自有养殖产能,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屠宰端积累的消费数据可反哺养殖环节,为育种方向、养殖规模提供精准指引,形成“养殖优化供给,屠宰匹配需求”的良性循环。据测算,屠宰业务规模化盈利后,有望每头生猪再创造50-80元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厚企业盈利空间。
  牧原股份的三季报,本质上是生猪行业发展逻辑转变的缩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赌对周期”转向“构建能力”:以育种技术构筑生产端壁垒,以健康管理夯实成本底线,以组织优化释放规模效能,再以全产业链布局抵御周期风险。这种“技术+管理+产业链”的能力组合,赋予其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从近期50亿元高额分红(占2025半年度净利润47.5%),以及未来三年不低于40%分红比例的承诺,牧原股份正以业绩确定性与股东回报力度,证明其已从“周期型企业”向“价值型企业”跨越。(CIS)

【2025-10-31】
牧原股份三季报:负债显著压降 财务结构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10月30日晚,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三季度报。报告显示,牧原股份不仅营收和利润保持稳健增长,更在负债管理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总负债规模较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55.50%,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这不仅体现了牧原财务结构的持续优化,也标志着其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正稳步推进。
  负债规模压降财务结构更趋健康
  2025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在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积极优化负债结构。截至三季度末,牧原股份总负债规模较2025年初减少97.9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环比二季度末压降66.48亿元,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压降16.93亿元。这反映出牧原股份通过精细化负债管理,有效降低了财务杠杆。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末负债总额中包含50.04亿元应付股利,该部分已在10月份完成半年度权益分派。若剔除此因素,实际负债压降规模已超过100亿元,提前实现牧原年初制定的“降负债100亿元”目标。同时,资产负债率降至55.50%,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货币资金余额达190.35亿元,较年初增加20.84亿元。牧原股份长期目标是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以下,这一进展为后续运营提供了更充裕的财务空间,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这一优化并非孤立,而是牧原股份稳健经营策略的体现。通过控制资本开支、提升运营效率,牧原股份正逐步进入负债结构更好、总负债规模更轻松、运营效率更高的阶段。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财务成本,还为牧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现金流充沛股东回报潜力提升
  与负债压降相呼应的是,牧原股份现金流创造能力的持续增强。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85.80亿元。这得益于净利润稳步提升和资本开支的理性控制,预计未来现金流将进一步优化。
  充裕的现金流为股东回报提供了有力支撑。牧原股份于2024年10月发布2024-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规定现金分红比例最低为40%。2024年全年分红总额约76亿元,2025年上半年分红50亿元。随着现金流改善和负债率下降,现金分红比例预计将显著提升,股息支付率提升空间较大。这将使股东回报更为丰厚,牧原股份将结合市场行情、现金流情况和资本开支计划,动态调整分红比例,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总体来看,牧原股份通过负债压降和财务优化,正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随着国内业务的稳健发展和海外市场的逐步开拓,牧原有望在全球生猪养殖领域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健增长,并为投资者创造更多长期价值。(CIS)

【2025-10-31】
券商观点|农林牧渔行业双周报:三季报业绩表现分化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10月31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农林牧渔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三季报业绩表现分化。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SW农林牧渔行业略跑输沪深300指数。2025年10月17日—2025年10月30日,SW农林牧渔行业下跌1.1%,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3.08个百分点。细分板块中,仅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录得正收益,分别上涨1.47%和0.44%;渔业、动物保健、养殖业和饲料均录得负收益,分别下跌1.22%、1.63%、2.56%和4.24%。估值方面,截至2025年10月30日,SW农林牧渔行业指数整体PB(整体法,最新报告期,剔除负值)约2.81倍,较国庆节前略有回落。目前行业估值处于行业2006年以来的估值中枢约62.9%的分位水平,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行业重要数据。(1)生猪养殖。价格:2025年10月17日—2025年10月3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平均价由11.17元/公斤回升至12.56元/公斤。产能:截至2025年9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035万头,环比回落0.07%。成本:截至2025年10月30日,玉米现货价2242.16元/吨,近两周价格有所回落;豆粕现货价3028元/吨,近两周价格先回落又回升,近两周均价较上两周略有回落。盈利:截至2025年10月31日,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89.33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79.72元/头,亏损较上周收窄。(2)肉鸡养殖。鸡苗: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主产区肉鸡苗平均价为3.58元/羽,均价较上周有所回升;主产区蛋鸡苗平均价2.80元/羽,均价较上周有所回升。白羽鸡:截至2025年10月31日,主产区白羽肉鸡平均价为7.09元/公斤,均价较上两周有所回升;白羽肉鸡养殖利润为-1.10元/羽,盈利较上两周略有回升。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期生猪价格回升,头均亏损幅度收窄。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续去化。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未来仍有较大去化空间。关注产能去化预期带来的生猪养殖龙头的低位布局机会。肉鸡养殖方面,关注肉鸡养殖龙头盈利边际改善机会。饲料方面,可持续关注龙头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及海外扩张带来的机会。动保方面,关注研发能力强,研发进展顺利的动保龙头。宠物方面,短期业绩承压,关注中长期成长潜力大的国产龙头。个股方面可重点关注: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圣农发展(002299)、海大集团(002311)、中牧股份(600195)、中宠股份(002891)等。风险提示:疫病大规模爆发,价格下行,自然灾害,市场竞争加剧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10-31】
牧原股份: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 牧原股份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进一步开拓客户,提升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优化渠道结构,加大分割品的销售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2025-10-31】
牧原股份: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牧原股份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kg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公司认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2025-10-31】
牧原股份: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 牧原股份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的场线进入到满产运营状态,未来国内部分的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在国外,公司希望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为公司业务开拓新的增长空间。近期,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在越南建设并运营楼房养殖项目。根据内部评估,公司认为将自身的技术及生产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能够取得较好的盈利。因此,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在当地落地项目会是公司未来几年海外资本开支的方向,具体量级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确定,但相比于国内的资本开支,预计将处于较低水平。后续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战略发展规划、生产经营需要综合决策明年资本开支水平。

【2025-10-31】
牧原股份:公司港股上市项目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牧原股份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港股上市项目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5-10-31】
牧原股份获9家机构调研: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的场线进入到满产运营状态,未来国内部分的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牧原股份10月3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10月30日接受9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公司现金流情况及财务结构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80亿元;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负债总额较年初已下降约98亿元,如果考虑10月完成的50亿元权益分派,今年提出的降负债目标已超额完成。后续公司将通过债务结构不断优化与资本开支精准管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5年1-9月,公司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0%。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的号召,三季度末已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5万头。年初至今,虽然饲料价格有小幅上涨,但由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持续改善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9月已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成本下降均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期间费用摊销下降。下一步公司会努力做好今年冬季的疫病防控,保持整体生产情况的稳定,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育种、营养、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不断推进降本工作。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5年1-9月,公司共计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今年以来,公司屠宰量逐步提升,内部经营情况也明显改善,屠宰肉食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标志着公司的整体的经营策略已初见成效,开始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公司将把握好春节前的消费旺季,进一步拓展客户群体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争取实现全年扭亏为盈。
  问:公司国内外的资本开支规划?
  答: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的场线进入到满产运营状态,未来国内部分的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在国内外,公司希望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为公司业务开拓新的增长空间。近期,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在越南建设并运营楼房养殖项目。根据内部评估,公司认为将自身的技术及生产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能够取得较好的盈利。因此,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在当地落地项目会是公司未来几年海外资本开支的方向,具体量级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确定,但相比于国内的资本开支,预计将处于较低水平。后续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战略发展规划、生产经营需要综合决策明年资本开支水平。
  问:公司降负债的规划?
  答:若考虑10月份已完成50亿元权益分派,公司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二季度末有一定程度下降,并且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负债总额100亿元的目标。对于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降负债规划,公司未制定具体目标,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具体的实施进展将根据每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问:公司对联农助农业务的规划?
  答:在过去一年的仔猪销售过程中,公司与周边的养殖户建立了紧密联系,依托自身在智能化、营养、育种、兽医技术、信息化平台等方面的全链条技术积累,能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帮助其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今年公司也推出了2026年农户仔猪直联合作方案,设计多种定价方式供农户选择,提前预定即可享受价格优惠,并推出饲料、检测服务、兽医服务、肥猪代销服务等,为农户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帮助农户把猪养好,让养猪更赚钱、更轻松。未来公司将持续对外输出好的产品、好的方案、好的服务,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现与农户的深度合作与技术赋能,推动行业进步。
  问: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的经营情况及未来规划?
  答: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进一步开拓客户,提升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优化渠道结构,加大分割品的销售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问:公司当前成本分布、生产指标及提升原因?
  答: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kg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公司认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问:公司港股上市的进展?
  答:公司港股上市项目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南方基金基金公司方云朋嘉实基金基金公司马晓煜宝盈基金基金公司李巍宇易方达基金基金公司黄春瑞平安保险保险公司徐唯俊泰康资产管理保险公司王琦GICQFII刘濯宇惠升基金其他彭柏文高毅资产管理其他罗寅骁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10-31】
牧原股份:公司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二季度末有一定程度下降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 牧原股份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若考虑10月份已完成50亿元权益分派,公司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二季度末有一定程度下降,并且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负债总额100亿元的目标。对于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降负债规划,公司未制定具体目标,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具体的实施进展将根据每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2025-10-31】
三季度以来生猪自繁自养进入亏损状态 
【出处】卓创资讯【作者】朱泽坤

  【导语】三季度以来,随着生猪价格的下降,生猪自繁自养逐渐进入亏损状态,同时下游育肥客户补栏需求较弱,导致仔猪价格降至成本线以内。
  三季度以来生猪自繁自养盈利逐渐缩减
  进入三季度以来,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由7月1日的15.10元/公斤最低降至10月13日的10.72元/公斤,累计降幅达29.01%,三季度至今猪价以降为主,截至10月30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2.48元/公斤。三季度全国生猪均价为13.78元/公斤,较2024年同期降幅29.03%。
  生猪价格下降,养殖盈利随之缩减,据卓创资讯监测养殖成本推算,全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由7月1日的245.68元/头降至最低10月13日的-311.81元/头,在中短周期内,猪价对生猪养殖盈利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受猪价低迷影响,三季度以来自繁自养盈利持续缩减,且自9月份中旬开始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三季度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均值为68.84元/头,同比降幅90.31%,截至30日,10月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均值为-216.67元/头,同比降幅140.88%。
  以头部企业为例,牧原股份10月30日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同比下降1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下降55.98%。
  仔猪价格降至成本线以下
  受养殖亏损影响,下游补栏仔猪积极性下降,导致仔猪价格降至成本线以下。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7公斤仔猪价格持续下降,全国7公斤仔猪均价由7月1日的436.67元/头最低降至10月17日的165.67元/头,累计降幅62.06%。截至30日,10月份7公斤仔猪均价为170.83元/头,环比降幅39.15%,同比降幅46.59%。10月份7公斤仔猪销售亏损为104.17元/头,虽然部分仔猪销售企业增加自留育肥比例,但在季节性补栏淡季下,同时受下游育肥客户补栏信心不足,仔猪跌至年内低点,月内7公斤仔猪销售完全处于亏损状态。
  11-12月生猪养殖或仍处于亏损状态
  从供应方面来看,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逐渐增加,且6月份仔猪成活率处于偏高水平,对应11月份可出栏生猪数量仍较充沛,同时随着10月份补栏的二次育肥生猪经过增重后于11月份进入出栏周期,一定程度上弥补大体重生猪供应缺口。需求方面,在降温刺激及南方腌腊零星开启的影响下,终端需求或缓慢增加,但支撑效果有限。综上所述,在供应充沛压力仍存的影响下,近期生猪价格或仍处于低位,11-12月生猪自繁自养或仍处于亏损状态。但随着季节性补栏淡季的结束,下游补栏需求缓慢提升,仔猪价格或缓慢上涨。
  ◆◆◆
  ◆◆◆
  ◆◆◆

【2025-10-31】
行业周报|养殖业指数涨0.49%, 跑赢上证指数0.3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27日-2025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涨0.11%,报3954.79点。创业板指涨0.5%,报3187.53点。深证成指涨0.67%,报13378.21点。养殖业指数涨0.49%,跑赢上证指数0.37%。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罗牛山、回盛生物、申联生物、圣农发展、中牧股份。
  行业新闻摘要:
  1:爱尔兰食品局亮相亚洲最大海鲜博览会,展示爱尔兰海鲜出口新成就。
  2:猪企第三季度业绩集体“失色”,行业该反思什么。
  3:CGIAR首席科学家表示,中国一直为小农户提供真正的创新,可以更好输出技术帮助非洲农业。
  4:东营本周肉类价格略有波动,鸡蛋价格稳定。
  5:七台河农业经济收获亮眼成绩单。
  6:猪价破7元,一猪难求了。
  7: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三季度农产品质量监测结果。
  8:猪周期触底,“阵痛”中孕育新机。
  9:全国均价11.71元/公斤,建议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出栏节奏,避免过度压栏或盲目补栏。
  10:全国范围内,生猪、玉米、鸡蛋市场周度观察显示震荡寻底,静待转机。
  龙头公司动态:
  1、牧原股份:1)成本优势持续支撑业绩 牧原股份发力海外市场打开增量空间。2)牧原股份:屠宰肉食业务第三季度扭亏为盈。3)牧原股份:公司将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4)涉负债率、屠宰肉食等话题,牧原高管回应投资者。5)牧原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1.12 亿元,同比增长34.38%。6)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呈现逐月下降趋势。7)牧原股份:长期来看,公司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8)牧原股份: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9)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47.79亿元 负债减少近百亿元。10)牧原股份:公司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11)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42.49亿元 同比下降55.98%。
  2、正邦科技:1)正邦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58%。
  3、立华股份:1)立华股份:三季度肉鸡完全成本环比提升,猪板块生产效率改善。2)立华股份:目前公司已建成肉鸡年屠宰产能1.5亿只。3)立华股份:公司三季度肉鸡完全成本环比提升至约11.4元/公斤。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10-140.53%-0.62%2025-10-15-0.84%1.22%2025-10-16-1.07%0.10%2025-10-171.15%-1.95%2025-10-20-0.20%0.63%2025-10-21-0.16%1.36%2025-10-22-0.48%-0.07%2025-10-230.12%0.22%2025-10-24-1.07%0.71%2025-10-27-0.05%1.18%2025-10-28-0.10%-0.22%2025-10-29-0.59%0.70%2025-10-30-1.11%-0.73%2025-10-312.24%-0.8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17.842023-12-295.56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牧原股份2.95%-3.40%21.79%温氏股份0.83%-2.47%-0.77%正邦科技-2.02%-2.35%-3.32%圣农发展3.93%-6.16%21.64%立华股份-2.56%-3.59%0.53%神农集团0.82%1.26%-2.39%生物股份0.19%11.93%60.09%瑞普生物3.26%1.70%20.46%益生股份1.58%3.69%4.17%巨星农牧-0.16%-9.56%-5.59%京基智农-3.58%0.98%-2.96%罗牛山9.08%14.71%19.77%中牧股份3.92%7.40%11.82%新五丰-1.72%-0.32%-2.03%科前生物-3.52%-8.63%15.89%天邦食品0.00%-1.37%1.05%华英农业3.57%-2.36%27.19%仙坛股份0.96%3.45%11.50%金河生物-5.69%-5.83%45.83%普莱柯-0.57%3.32%13.93%
  行业相关的ETF有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159865)、畜牧ETF(159867)、招商中证畜牧养殖ETF(516670)、平安中证畜牧养殖ETF(516760)、易方达中证现代农业主题ETF(562900)、富国中证农业主题ETF(159825)

【2025-10-31】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01% 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10月30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1-9月,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在三季报交流会中表示,年初至今虽然饲料价格小幅上涨,但由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持续改善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呈现逐月下降趋势,9月已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
  报告显示,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公司现金流情况及财务结构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80亿元;货币资金190.35亿元,较年初增加20.84亿元。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牧原股份总负债规模已较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从负债结构来看,2025年三季度末短期借款环比压降66.48亿元,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压降16.93亿元。
  牧原楼房养殖综合体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末负债总额中有应付股利50.04亿元,公司在10月份已完成半年度权益分派。这也就意味着,如考虑十月完成的50.04亿元应付股利,牧原实际负债规模已降低超百亿元,完成年初制定的降100亿元的负债目标。
  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
  牧原股份表示,随着财务结构持续优化,牧原股份的经营韧性愈发凸显,将结合市场行情、现金流情况、资本开支计划等方面动态调整分红比例,将股东回报方案与公司发展阶段及经营情况相适应,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是业绩提升和财务改善的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本已从年初的13.1元/kg降至9月份的11.6元/kg。
  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公司仔猪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
  牧原智能化猪舍介绍
  牧原股份表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后续将重点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和智能化应用等领域,借助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手段,持续提升生产指标,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以达到全年成本控制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持续强化。
  此外,2025年1—9月,牧原股份共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三季度屠宰肉食业务坚持以抓经营为核心重点,进一步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宰量较二季度提升27%,业绩提升成果良好,并且分割品的占比较一、二季度也有提升。
  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季度屠宰肉食业务实现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进一步开拓客户,提升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优化渠道结构,加大分割品的销售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牧原智能化猪舍内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积极推动行业共同发展。在过去一年的仔猪销售过程中,公司与周边的养殖户建立了紧密联系,依托自身在智能化、营养、育种、兽医技术、信息化平台等方面的全链条技术积累,能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帮助其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今年公司也推出了2026年农户仔猪直联合作方案,设计多种定价方式供农户选择,提前预订即可享受价格优惠,并推出饲料、检测服务、兽医服务、肥猪代销服务等,为农户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帮助农户把猪养好,让养猪更赚钱、更轻松。
  在深耕国内业务的同时,牧原股份亦积极关注并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今年年初,牧原股份启动港股发行计划,于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对于现金流充裕的牧原股份而言,融资并非主要驱动力,而是面向未来五年到十年,进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的一步。
  牧原与正大合作签约仪式
  近期,公司的国际化业务也有了一些新进展,8月末,公司与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战略规划、业务整合与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在饲料、生猪养殖、屠宰与食品深加工、人才、资本等领域的深度协同,共同探索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9月末,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此前轻资产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业务合作范围,双方计划在越南西宁省合作建设并运营高科技楼房养殖项目,并配套饲料厂,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60万头,总投资金额预计达人民币32亿元,这是公司将国内前沿的养殖模式与成本控制能力在海外的一次集中展现。
  牧原与越南BAF合作签约仪式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正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希望将在国内已经验证的技术与成本优势复制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海外市场,并且整合全球资源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当前公司海外业务团队正在积极考察海外市场,未来会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式开展国际业务。公司将以审慎、务实的态度稳步推进,期望开拓全新的价值成长空间。
  文/李十一

【2025-10-31】
河南A股前三季营收超7700亿 13家豫企营收破百亿 
【出处】财闻

  10月30日晚,郑州银行(002936.SZ)、硅烷科技(920402.BJ)、翔宇医疗(688626.SH)等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至此,河南112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工作正式落幕。
  从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112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713.62亿元,共实现归母净利润670.14亿元,85只豫股实现盈利,占整个豫股板块的76%,另有27只豫股亏损。其中,13家上市公司营收超100亿元,这13只豫股多来自传统资源型行业。从具体排名来看,洛阳钼业(603993.SH)、牧原股份(002714.SZ)和双汇发展(000895.SZ)位列豫股前三季度营收前三名。

【2025-10-31】
机构评级|国金证券给予牧原股份“买入”评级 未给出目标价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1日,国金证券发布关于牧原股份的评级研报。国金证券给予牧原股份“买入”评级,但未给出目标价。其预测牧原股份2025年净利润为178.38亿元。从机构关注度来看,近六个月累计共23家机构发布了牧原股份的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最高目标价为55.09元,最低目标价为50.80元,平均为52.40元;预测2025年净利润最高为241.74亿元,最低为138.68亿元,均值为205.4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89%。其中,评级方面,15家机构认为“买入”,4家机构认为“增持”,2家机构认为“强烈推荐”,2家机构认为“推荐”。以下是近六个月机构预测信息:报告日期研究机构研究员预测方向预测净利润预测均值2025-10-31国金证券张子阳买入17838000000.0000--2025-10-30浙商证券钟凯锋买入18470540000.0000--2025-10-13华鑫证券娄倩买入20237000000.0000--2025-08-27长江证券陈佳买入22791000000.0000--2025-08-26中邮证券王琦买入19498000000.0000--2025-08-24财信证券刘敏增持23196000000.0000--2025-08-24广发证券钱浩买入19171000000.0000--2025-08-24国盛证券张斌梅买入24174000000.0000--2025-08-22太平洋李忠华买入21192000000.0000--2025-08-22东兴证券程诗月强烈推荐21188000000.0000--2025-08-22国海证券程一胜买入18264000000.0000--2025-08-22招商证券朱卫华强烈推荐21074000000.0000--2025-08-21西部证券熊航买入21377000000.0000--2025-08-21华安证券王莺买入21428000000.0000--2025-08-21兴业证券纪宇泽增持18282000000.0000--2025-08-21开源证券陈雪丽买入22407000000.0000--2025-08-21华泰证券樊俊豪买入19732000000.000051.30002025-08-21东莞证券魏红梅买入19666000000.0000--2025-08-20中航证券彭海兰买入20995490000.0000--2025-08-20中国银河谢芝优推荐20599220000.0000--2025-07-18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周悦琅增持23150000000.000055.09002025-07-09方正证券邱星皓推荐23905000000.0000--2025-05-06国泰海通证券王艳君增持13868000000.000050.8000更多业绩预测内容点击查看(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31】
牧原再向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 
【出处】大河财立方【作者】徐兵

  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
  10月30日晚,牧原股份公告,已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西湖大学及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建设与发展。
  根据公告,本次捐赠资金中,6000万元将用于支持西湖大学的人才引进、学科与基础设施建设、学生培养、学术交流、科研项目及相关人员薪酬奖励补助,重点方向包括动物营养、智慧农业、生命健康、畜牧生产与智慧兽医等领域;剩余4000万元将用于资助西湖大学参与共建的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
  牧原股份表示,此举是为践行“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科研创新与教育事业发展。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这已是牧原股份及其董事长秦英林第5次向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捐赠总额12亿元(含股票市值及现金)。
  2019年2月,牧原股份公告,秦英林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1亿元对应的数量股票2599428股。
  2020年4月,牧原股份公告,董事长秦英林拟自愿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再次无偿捐赠其所持牧原股份市值8亿元人民币对应数量的股票。2020年6月5日,秦英林完成向西湖教育基金会的捐赠,对应股票1116.3829万股。
  2023年5月,牧原股份公告,已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
  2024年9月,牧原股份发布公告,已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
  2025年10月30日,牧原股份公告,已向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亿元。
  公告披露,公司董事长秦英林担任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兼理事长、西湖大学董事会副主席,董事钱瑛担任西湖大学荣誉董事,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担任南阳市西湖牧原合成生物研究院副院长。
  监审:古筝丨监制:王鲁峰

【2025-10-31】
成本优势持续支撑业绩 牧原股份发力海外市场打开增量空间 
【出处】证券时报网

  2025年国内生猪市场整体步入下行轨道,近期出栏价更是跌至阶段低点,行业企业陷入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10月30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期内公司营收、净利延续双增长,屠宰业务单季扭亏为盈,年度百亿的降负债目标也已超前完成。
  财务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牧原股份瞄准海外市场,正加速打开未来业绩增量空间。30日晚间公司管理层在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港股上市项目正处在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
  成本优势持续发力牧原前三季度业绩延续增长
  2025年1月至9月,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
  “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公斤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公斤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公斤。”牧原股份高管在交流会上表示,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克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
  近年来牧原股份经营业绩持续领先行业,成本把控能力不断强化是重要助力之一。
  据介绍,目前该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
  公司高管明确,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积极推动行业共同发展。早在2021年,就主动向社会公开低豆日粮配方,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全行业节粮降耗、提质增效。目前,公司正将这一开放理念延伸至智能化养殖、疾病防控等多个领域,与行业伙伴共创价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屠宰肉食业务不断提升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牧原股份前三季度持续增长的业绩中,屠宰肉食业务板块正不断优化。
  “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今年三季度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实现了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单季,成功扭亏为盈。”牧原股份高管表示。
  据了解,今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屠宰肉食板块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一是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大型屠宰企业屠宰量占比逐步提升。2025年1月至8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4870万头,同比增加17.4%;二是公司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稳定合作的客户数量增加,产品价格贴合市场且稳定,并且屠宰与养殖端联动管理,使得猪肉品质不断改善。
  截至10月末,该公司屠宰量已经超过2200万头,预计今年屠宰量可以超过2800万头。此外,牧原股份计划于2025年11月启动昆山分割中心的试投产工作。该中心主要功能系通过精加工工艺将产品转化为小包装规格,旨在精准满足华东地区客户群体的定制化需求。根据当前战略规划,项目将继续聚焦B端业务模式,现阶段暂不涉及C端市场拓展计划。
  牧原股份高管也在交流会上表示,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进一步开拓客户,提升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优化渠道结构,加大分割品的销售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财务结构不断优化负债总额持续下降
  营收利润保持增长的同时,牧原股份资产负债率水平及整体负债规模也迎来持续降低,财务结构更加健康。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牧原股份总负债规模已较2025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从负债结构来看,2025年三季度末相较2025年二季度末,短期借款压降66.48亿元,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压降16.9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末负债总额中有应付股利50.04亿元,公司在10月份已完成半年度权益分派。这也就意味着,如考虑10月完成的50.04亿元应付股利,牧原实际负债降低规模已超百亿元,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100亿元负债的目标。
  与此同时,牧原股份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持续增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85.8亿元。
  “若考虑10月份已完成50亿元权益分派,公司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二季度末有一定程度下降,并且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负债总额100亿元的目标。”牧原股份高管在交流会上透露,对于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降负债规划,公司未制定具体目标,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具体的实施进展将根据每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国内推动高质量发展海外打开增量空间
  “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的场线进入到满产运营状态,未来国内部分的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在国外,公司希望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为公司业务开拓新的增长空间。”30日晚间交流会上,牧原股份高管提及。
  当前国内生猪养殖业务的发展已由快速扩张期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牧原股份财务结构的优化,也标志着公司大额资本开支阶段结束,进入负债结构更好、总负债规模更轻松、运营效率更高的阶段。
  在国内业务稳步发展的当下,牧原股份积极关注并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早在今年年初,牧原股份就启动港股发行计划,于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交流会上公司高管表示,公司港股上市项目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除推进港股上市外,近期牧原股份国际化业务也取得新进展。
  今年8月末,牧原股份与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战略规划、业务整合与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在饲料、生猪养殖、屠宰与食品深加工、人才、资本等领域的深度协同,共同探索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
  而在9月末,牧原股份还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此前轻资产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业务合作范围,双方计划在越南西宁省合作建设并运营高科技楼房养殖项目,并配套饲料厂,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商品猪160万头,总投资金额预计为人民币32亿元。
  “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在越南建设并运营楼房养殖项目。根据内部评估,公司认为将自身的技术及生产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能够取得较好的盈利。因此,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在当地落地项目会是公司未来几年海外资本开支的方向,具体量级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确定。”牧原股份高管表示。

【2025-10-31】
基金调研丨易方达基金调研牧原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10月30日,易方达基金对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牧原股份近一周股价上涨1.99%,近一个月下跌6.26%。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4月17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25451.39亿元,管理基金数761个,旗下基金经理共97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易方达科融混合(006533),近一年收益录得121.9%。易方达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510310股票型余海燕、庞亚平3051.6524.28易方达易理财货币A000359货币型刘朝阳、石大怿2927.571.3易方达增金宝货币A001010货币型梁莹1605.571.32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股票型刘树荣、成曦1102.0053.47易方达天天发货币B000830货币型石大怿919.491.67易方达现金增利货币B000621货币型梁莹、石大怿842.271.63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股票型成曦、林伟斌767.6152.9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QDII-ETF)513050股票型余海燕、刘依姗431.7137.01易方达天天增利货币A000704货币型刘朝阳、梁莹385.341.24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005827混合型张坤364.1310.22(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公司现金流情况及财务结构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80亿元;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负债总额较年初已下降约98亿元,如果考虑10月完成的50亿元权益分派,今年提出的降负债目标已超额完成。后续公司将通过债务结构不断优化与资本开支精准管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5年1-9月,公司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0%。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的号召,三季度末已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5万头。年初至今,虽然饲料价格有小幅上涨,但由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持续改善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9月已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成本下降均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期间费用摊销下降。下一步公司会努力做好今年冬季的疫病防控,保持整体生产情况的稳定,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育种、营养、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不断推进降本工作。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5年1-9月,公司共计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今年以来,公司屠宰量逐步提升,内部经营情况也明显改善,屠宰肉食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标志着公司的整体的经营策略已初见成效,开始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公司将把握好春节前的消费旺季,进一步拓展客户群体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争取实现全年扭亏为盈。
    问:公司国内外的资本开支规划?答: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的场线进入到满产运营状态,未来国内部分的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在国内外,公司希望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为公司业务开拓新的增长空间。近期,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在越南建设并运营楼房养殖项目。根据内部评估,公司认为将自身的技术及生产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能够取得较好的盈利。因此,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在当地落地项目会是公司未来几年海外资本开支的方向,具体量级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确定,但相比于国内的资本开支,预计将处于较低水平。后续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战略发展规划、生产经营需要综合决策明年资本开支水平。
    问:公司降负债的规划?答:若考虑10月份已完成50亿元权益分派,公司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二季度末有一定程度下降,并且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负债总额100亿元的目标。对于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降负债规划,公司未制定具体目标,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具体的实施进展将根据每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问:公司对联农助农业务的规划?答:在过去一年的仔猪销售过程中,公司与周边的养殖户建立了紧密联系,依托自身在智能化、营养、育种、兽医技术、信息化平台等方面的全链条技术积累,能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帮助其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今年公司也推出了2026年农户仔猪直联合作方案,设计多种定价方式供农户选择,提前预定即可享受价格优惠,并推出饲料、检测服务、兽医服务、肥猪代销服务等,为农户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帮助农户把猪养好,让养猪更赚钱、更轻松。未来公司将持续对外输出好的产品、好的方案、好的服务,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现与农户的深度合作与技术赋能,推动行业进步。
    问: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的经营情况及未来规划?答: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进一步开拓客户,提升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优化渠道结构,加大分割品的销售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问:公司当前成本分布、生产指标及提升原因?答: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kg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公司认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问:公司港股上市的进展?答:公司港股上市项目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5-10-31】
基金调研丨嘉实基金调研牧原股份 
【出处】本站iNews【作者】AI基金
根据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10月30日,嘉实基金对上市公司牧原股份进行了调研。从市场表现来看,牧原股份近一周股价上涨1.99%,近一个月下跌6.26%。基金市场数据显示,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25日,截至目前,其管理资产规模为11537.49亿元,管理基金数572个,旗下基金经理共85位。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017744),近一年收益录得87.41%。嘉实基金在管规模前十大产品业绩表现如下所示:基金简称基金代码基金类型基金经理规模(亿元)年涨跌幅(%)嘉实沪深300ETF159919股票型何如、刘珈吟1996.9524.12嘉实现金添利货币004501货币型李曈1189.661.25嘉实活钱包A000581货币型李曈809.451.25嘉实货币E001812货币型张文玥、李垚602.591.31嘉实快线货币A000917货币型张文玥463.871.61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股票型田光远404.0483.37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159600债券型王喆、闵锐210.79--嘉实融享货币007696货币型张文玥173.191.64嘉实安元39个月定期纯债债券A008338债券型李卓锴165.902.9嘉实中证500ETF159922股票型何如、李直136.9428.29(数据来源:本站iFinD) 附调研内容:
  公司经营情况介绍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公司现金流情况及财务结构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80亿元;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二季度末有所下降,负债总额较年初已下降约98亿元,如果考虑10月完成的50亿元权益分派,今年提出的降负债目标已超额完成。后续公司将通过债务结构不断优化与资本开支精准管控,提升整体发展质量。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2025年1-9月,公司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0%。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产能调控的号召,三季度末已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5万头。年初至今,虽然饲料价格有小幅上涨,但由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持续改善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9月已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成本下降均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期间费用摊销下降。下一步公司会努力做好今年冬季的疫病防控,保持整体生产情况的稳定,提升猪群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育种、营养、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不断推进降本工作。在屠宰肉食业务方面,2025年1-9月,公司共计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今年以来,公司屠宰量逐步提升,内部经营情况也明显改善,屠宰肉食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的盈利,标志着公司的整体的经营策略已初见成效,开始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公司将把握好春节前的消费旺季,进一步拓展客户群体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争取实现全年扭亏为盈。
    问:公司国内外的资本开支规划?答:在国内,公司已完成大规模的产能建设,越来越多的场线进入到满产运营状态,未来国内部分的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在国内外,公司希望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为公司业务开拓新的增长空间。近期,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在越南建设并运营楼房养殖项目。根据内部评估,公司认为将自身的技术及生产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能够取得较好的盈利。因此,与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在当地落地项目会是公司未来几年海外资本开支的方向,具体量级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确定,但相比于国内的资本开支,预计将处于较低水平。后续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战略发展规划、生产经营需要综合决策明年资本开支水平。
    问:公司降负债的规划?答:若考虑10月份已完成50亿元权益分派,公司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相比二季度末有一定程度下降,并且已经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降负债总额100亿元的目标。对于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降负债规划,公司未制定具体目标,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具体的实施进展将根据每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问:公司对联农助农业务的规划?答:在过去一年的仔猪销售过程中,公司与周边的养殖户建立了紧密联系,依托自身在智能化、营养、育种、兽医技术、信息化平台等方面的全链条技术积累,能够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帮助其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收益。今年公司也推出了2026年农户仔猪直联合作方案,设计多种定价方式供农户选择,提前预定即可享受价格优惠,并推出饲料、检测服务、兽医服务、肥猪代销服务等,为农户提供全链条的服务,帮助农户把猪养好,让养猪更赚钱、更轻松。未来公司将持续对外输出好的产品、好的方案、好的服务,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实现与农户的深度合作与技术赋能,推动行业进步。
    问: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的经营情况及未来规划?答: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销售和运营能力,进一步开拓客户,提升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优化渠道结构,加大分割品的销售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问:公司当前成本分布、生产指标及提升原因?答: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kg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公司认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问:公司港股上市的进展?答:公司港股上市项目现阶段处于中国证监会备案环节,正在按流程推进。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025-10-31】
豫股最新业绩出炉!53家净利润过亿元,多家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出处】大河财立方【作者】王鑫

  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鑫 夏晨翔
  今年8月,随着航天宏图将注册地址从北京市海淀区变更至河南省鹤壁市,河南A股上市公司数量由111家增至112家。
  10月30日晚,郑州银行、硅烷科技、翔宇医疗等上市公司赶上三季报披露“末班车”。至此,河南112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工作正式落幕。
  从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112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713.62亿元,共实现归母净利润670.14亿元,85只豫股实现盈利,占整个豫股板块的76%,另有27只豫股亏损。
  2025年前三季度,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谁营收翻倍增长?谁净利润已赚超2024年全年?谁亏损严重?
  13只豫股营收超百亿元,洛阳钼业稳居榜首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112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7713.62亿元。
  其中,13家上市公司营收超100亿元,这13只豫股多来自传统资源型行业。
  从具体排名来看,洛阳钼业、牧原股份和双汇发展位列豫股前三季度营收前三名。
  今年前三季度,洛阳钼业以1454.85亿元的营业收入依然稳居豫股“营收之王”。
  洛阳钼业财报显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07.13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54.85亿元。
  在铜价上涨的有利市场条件下,洛阳钼业正加码提升铜产量。
  报告显示,洛阳钼业的含“铜”量继续保持提升。洛阳钼业前三季度在矿山端的营业收入为565.94亿元,占整体营收近四成,其中铜板块营业收入为386.18亿元,占比矿山端68%以上,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洛阳钼业解释称,这得益于刚果(金)两座世界级矿山TFM和KFM的挖潜与发力。
  洛阳钼业称,报告期内,公司产铜54.34万吨,同比增长14.14%,按产量指引中值计算(下同),完成度为86.25%,再创同期历史新高;铜销量为52.03万吨,同比增长10.56%;叠加铜价上涨因素,共助业绩再“爬坡”。
  超五成豫股营收实现增长,仕佳光子营收翻倍
  今年以来,河南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整体趋缓。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112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62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占整个河南A股板块的55%。
  从个股情况来看,仕佳光子营收实现翻倍增长,新强联、三晖电气、天迈科技3只豫股营收增速均超过50%,分别为84.10%、79.31%、57.08%。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增速领跑豫股的仕佳光子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仕佳光子实现营收15.60亿元,同比增长113.96%;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727.7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102.50%;归母净利润8307.03万元,同比增长242.52%。
  对于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长的原因,仕佳光子表示,受人工智能发展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竞争优势凸显,客户认可度提高。光芯片和器件、室内光缆、线缆高分子材料的产品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程度增加。
  此外,还有50只豫股营收出现下降。记者梳理发现,刚刚迁址河南的航天宏图前三季度营收下滑最大,超70%;硅烷科技、平煤股份、中光学、安彩高科、惠丰钻石、力量钻石等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均超25%。
  牧原股份成“盈利冠军”,多只豫股已赚超2024年全年
  作为衡量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要指标,净利润的变化向来被投资者广泛关注。从整体情况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河南共有85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总体数量超七成。其中,53只豫股归母净利润超1亿元,13只豫股归母净利润超10亿元。
  从个股情况来看,牧原股份、洛阳钼业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以147.7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夺得豫股“盈利冠军”。
  作为豫股“盈利亚军”,洛阳钼业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142.80亿元,同比增长72.61%,创同期历史新高,并超越去年全年。
  据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除洛阳钼业外,还有多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赚的钱已超过2024年全年。如,新强联实现归母净利润6.64亿元,较2024年全年0.65亿元赚超5.98亿元;中孚实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1.87亿元,较上一年全年7.04亿元赚超4.84亿元。此外,还有郑州银行、焦作万方、仕佳光子、中原证券、中原内配等多只豫股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
  有人欢喜有人忧。今年前三季度,有27只豫股净利润出现亏损。其中,大有能源亏损11.22亿元,凯盛新能、黄河旋风、棕榈股份均亏损超5亿元。
  8只豫股净利润翻倍,新强联增长1939%
  在盈利增长率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共有8只豫股净利润翻倍,其中,有5只豫股净利润实现超4倍增长。
  具体到公司来看,新强联成为一匹黑马,以1939%的超高净利润增幅领跑豫股。
  财报显示,新强联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18亿元,同比增长84.1%;归母净利润为6.64亿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0.36亿元。
  新强联表示,2025年三季度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一方面受益于风电行业需求回暖,风电装机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优化成本管控措施,提升高附加值产品,产品毛利率稳步提高。后续,公司将遵循短期应急保交付、中期扩能提效率、长期布局防风险等分阶段措施平衡当前订单需求与未来发展。
  营收实现翻倍增长的仕佳光子,位列今年前三季度豫股净利润增幅排名第二。
  此外,还有50只豫股出现净利润下滑。其中,处于煤炭行业的郑州煤电业绩下滑严重,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037%,亏损3.82亿元。化学原料药企业拓新药业净利润也同比大幅下滑1036%,亏损0.30亿元。
  4只豫股研发费用超10亿,14只豫股研发占营收比例超10%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研发费用增长情况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62只豫股实现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12只豫股研发费用合计达到170.64亿元。其中,中航光电、牧原股份、中创智领、宇通客车4家企业研发费用突破10亿元,中航光电以14.01亿元的研发费用位列第一,同比增长12.61%,占营收比例达8.84%。
  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航天宏图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44.99%,天迈科技达31.76%,翔宇医疗达23.37%。此外,还有光力科技、新开普、捷安高科、华兰疫苗、安图生物等11家企业占比超10%。
  资料显示,航天宏图是国内卫星运营与行业应用龙头企业。自2020年,在河南设立华中总部后,航天宏图谋划实施了“女娲星座”计划,2023年成功发射“中原1号”“鹤壁1号、2号、3号”4颗卫星,2024年又相继发射了8颗卫星,在轨卫星达到12颗。目前,“女娲星座”已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雷达遥感星座。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宏图加入豫股“大家庭”后,让河南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版图中,首次拥有了航空航天产业的上市公司,进一步丰富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生态。
  大河财立方记者还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有城发环境、神火股份、通达股份、百川畅银、新强联、力量钻石、中原高速、黄河旋风等8家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已超过去年全年。
  豫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合计超2000亿元,较年初增加百亿
  经营性现金流作为三大活动性现金流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在反映主营业务现金收支情况的同时,也代表了企业当下的运营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112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77家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正,另外35家该指标为负,约占整个豫股板块的三分之一。
  其中,安阳钢铁、多氟多、天力锂能、隆华科技、许昌智能等11家企业上年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今年前三季度该指标转正。
  此外,前三季度,牧原股份以285.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居豫股首位;郑州银行净额达171.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5.73亿元,同比增长47.99%。而平煤股份受商品煤价格下降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59.98亿元,今年同期仅为2.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6.02%。
  对于企业来说,手中持有一定量的现金,对于保证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112只豫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合计2011.42亿元,较年初增加112.77亿元。
  其中,洛阳钼业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306.69亿元,居豫股首位,前三季度净增加额33.88亿元;中原证券以233.8亿元位居第二,净增加额44.95亿元;牧原股份、中粮资本、郑州银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超100亿元。
  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普遍较高,羚锐制药超80%
  衡量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为毛利率,毛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13家豫股毛利率超过50%,其中,羚锐制药毛利率超过80%,华兰疫苗、开普检测、思维列控、翔宇医疗、安图生物、普莱柯等超过60%。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行业分类,在这13家企业中,有6家均属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
  如羚锐制药是全国橡胶膏剂药业中的首家上市企业,拥有橡胶膏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十余种剂型百余种产品;华兰疫苗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普莱柯则是国内兽用药品行业领先企业,主要从事兽用生物制品、化学药品及中兽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用于畜、禽、宠物等动物的疫病预防与治疗。
  此外,凯盛新能、硅烷科技、安彩高科3家企业在前三季度的毛利率为负值。其中,硅烷科技该指标下滑最多,前三季度为-5.58%,上年同期为28.27%,下降33.85个百分点。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硅烷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36.53%;归母净利润亏损5369.87万元,上年同期盈利8838.9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8.92万元,同比下降97.20%。

【2025-10-31】
牧原股份:公司将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出处】财闻

  10月30日,牧原股份(002714.SZ)在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
  公司当前场线之间的成本离散度进一步缩小,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超80%,在11元/kg以下的占比在25%左右,最优秀的场线成本可以做到10.5元/kg。今年9月,公司断奶到上市成活率达到93%,全程成活率在87%左右,PSY在29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8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64左右。公司生产指标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猪群健康水平的改善,通过提高后备猪进群标准,改善能繁母猪健康状况,并在蓝耳病、PED等核心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从源头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二是人员管理和技术路径的优化,调整现场干部和员工的工作方式,遵循“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人猪直接接触和非必要的治疗操作,有效降低了疫病扩散风险,同时规范技术方案与管理行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药费投入。公司认为当前生产成绩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将稳步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挖成本下降空间。

【2025-10-31】
涉负债率、屠宰肉食等话题,牧原高管回应投资者 
【出处】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10月30日晚,牧原股份(002714.SZ)召开2025年三季报交流会,就资本开支、负债、生产成本、屠宰肉食、港股上市等话题,回答了投资者提问。公司参与人员为首席财务官高曈、董事会秘书秦军、投资者关系主管王翰斌。
  本次交流会有易方达基金黄春瑞、高毅资产管理罗寅骁、南方基金方云朋、惠升基金彭柏文、宝盈基金李巍宇、嘉实基金马晓煜、平安保险徐唯俊、GIC刘濯宇、泰康资产管理王琦等271位投资者参与。
  盈利与负债双优化,
  未来将负债降至50%以下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第三季度实现收入353.27亿元、归母净利润42.49亿元。在市场承压背景下,经营数据表现突出。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持续改善。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285.80亿元;资产负债率55.50%,较二季度末下降,负债总额较年初下降约98亿元。若考虑10月已完成的50亿元权益分派,年内既定降负债目标已超额完成。
  高曈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债务结构,坚持审慎经营、优先保障现金流安全,长期目标是将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公司未对四季度及明年设定固定降负债数值,将根据经营情况动态推进。
  资本开支:
  国内收缩、海外起步
  关于资本开支规划,高曈介绍,公司国内已完成大规模产能建设,更多产线进入满产状态,未来国内资本开支将呈下降趋势。
  在海外,公司将把握全球市场机会,通过复制自身技术和生产体系拓展空间。近期公司与BAF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合作建设并运营楼房养殖项目。高曈表示,海外项目将以稳健试点推进,与当地伙伴共同落地,规模将远低于国内资本开支。
  “我们会结合市场情况、战略规划和经营需求综合决策明年的资本开支水平。”高曈补充道。
  屠宰肉食业务转正,
  力争全年扭亏为盈
  2025年1—9月,公司屠宰生猪1,916万头,同比增长140%,产能利用率为88%。得益于产能释放、渠道拓展和运营优化,屠宰肉食业务三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是近年来最佳表现,业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高曈表示,公司计划把握春节前消费旺季,继续拓展客户与渠道,提升产品品质,力争全年扭亏为盈。“未来将稳步推进已规划但未建设产能的落地,持续提升销售与运营能力,提高分割品占比,以增强盈利能力。”
  关于联农助农方面,秦军表示,联农助农业务是长期战略。今年公司推出2026年农户仔猪直联合作方案,通过提供智能化、营养、育种、兽医、代销等全链条服务,帮助农户降本增效,实现产业协同。
  成本优势持续巩固,
  港股上市正备案流程中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猪5,732.3万头,同比增长27.0%。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5万头,响应行业调控节奏。
  成本稳中降:虽然饲料价格略有上涨,但凭借生产效率提升和费用摊薄效果,生猪养殖完全成本9月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场线间成本离散度缩小,80%以上场线成本低于12元/kg,其中25%低于11元/kg,最优场线达10.5元/kg。生产指标持续改善:断奶到上市成活率:93%;全程成活率:约87%;PSY:约29;肥猪日增重:约880g;育肥料肉比:2.64。
  高曈表示,提升来自“猪群健康水平改善+管理路径优化”。公司坚持“防大于治”,提升育种标准,加强蓝耳、PED等疫病防控,降低人猪直接接触与非必要治疗,标准化管理有效降低疫病扩散与药费投入。公司将继续通过育种、营养、智能化投入深挖降本空间,确保冬季防疫稳定,进一步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此外,关于港股上市,秦军表示,公司港股上市项目正在中国证监会备案流程中,将依法依规推进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责编:陶纪燕|审校:李金雨|审核:李震|监审:古筝

【2025-10-31】
牧原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1.12 亿元,同比增长34.38% 
【出处】中国网财经

  10月30日,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17.90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归母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41.01%。
  营收利润双增长的同时,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与总负债规模也持续下降,财务结构更加健康。截至9月末,牧原股份总负债规模已较2025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已进入稳健发展时期,资本开支呈下降趋势,现金流创造能力会持续增强。未来会聚焦主业,持续做好经营管理,提升生产效率与盈利能力,保证公司高质量稳定发展,更好地为股东创造回报。
  主业稳健营收利润双增长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均实现显著提升,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良好表现。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精细化运营管理,在行业周期波动中展现出经营韧性。
  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是业绩提升和财务改善的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牧原股份生猪养殖成本已从年初的13.1元/kg降至9月份的11.6元/kg。
  牧原股份近几年一直在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和智能化应用等领域,借助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手段,持续提升生产指标,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以达到全年成本控制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持续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将创新成果与行业共享,积极推动行业共同发展。早在2021年,就主动向社会公开低豆日粮配方,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全行业节粮降耗、提质增效。持续发挥产业与技术优势,构建产业互联平台,向养殖户提供优质种仔猪,与农户共享信息、技术、资源等,实现联农带农,惠农富农。
  负债规模持续下降财务结构更健康
  营收利润保持增长的同时,牧原股份资产负债率水平及整体负债规模也迎来持续降低,财务结构更加健康。
  三季报显示,截止9月末,牧原股份总负债规模已较2025年初减少97.9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5.50%,较年初下降3.18个百分点。从负债结构来看,2025年三季度末环比2025年二季度末,短期借款压降66.48亿元,应付票据与应付账款压降16.9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末负债总额中有应付股利50.04亿元,公司在10月份已完成半年度权益分派。这也就意味着,如考虑十月完成的50.04亿应付股利,牧原实际负债降低规模已超百亿元,完成年初制定的降100亿元负债的目标。
  与此同时,牧原股份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持续增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85.80亿元。
  随着财务结构持续优化,牧原股份的经营韧性愈发凸显,将结合市场行情、现金流情况、资本开支计划等方面动态调整分红比例,将股东回报方案与公司发展阶段及经营情况相适应,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国内业务高质量发展海外续写新成长篇章
  牧原股份国内生猪养殖业务由高速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大额资本开支阶段结束,进入负债结构更好、总负债规模更轻松、运营效率更高的阶段。
  在深耕国内业务的同时,牧原股份将国际化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今年年初,启动港股发行计划,于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对于现金流充裕的牧原股份而言,融资并非主要驱动力,而是面向未来五年到十年,进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的一步。
  除此之外,还与正大集团、BAF越南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合作协议,将在国内已经验证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复制到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海外市场。
  总体来看,随着国内业务进入更加健康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海外市场的逐步开拓,牧原股份正展现出更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实现稳健增长。

【2025-10-31】
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呈现逐月下降趋势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牧原股份(002714)在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年初至今,虽然饲料价格有小幅上涨,但由于公司生产成绩的持续改善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呈现逐月下降的趋势,9月已降至11.6元/kg,较1月下降1.5元/kg,成本下降均来源于生产成绩改善与期间费用摊销下降。

【2025-10-31】
牧原股份:长期来看,公司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牧原股份(002714)在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对于四季度以及明年的降负债规划,公司未制定具体目标,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公司会采取更为审慎的经营策略,优先保证现金流的充裕与安全。但长期来看,公司仍会持续推进降负债的工作,希望能够把资产负债率降到50%以下,具体的实施进展将根据每年的经营情况而定。

【2025-10-31】
牧原股份: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牧原股份(002714)在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今年三季度是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板块近几年表现最好的一个季度,实现了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客户服务能力提高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公司屠宰量级预计将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场需求与经营规划,公司会稳步推进已规划但尚未建设的屠宰产能落地。

【2025-10-31】
重要公告速递: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净利环比增长30% 
【出处】本站C闻【作者】C闻

  业绩>>>
  中际旭创:第三季度净利润31.37亿元同比增长124.98%,环比增长30%;
  比亚迪:第三季度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德明利:第三季度净利润9086.91万元同比增长166.8%;
  浪潮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35%客户需求增加服务器销售增长;
  工商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1018亿元,同比增长3.29%;
  农业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813.49亿元,同比增长3.66%;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
  交通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239.78亿元,同比增长2.46%;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长江电力:前三季度净利润281.93亿元,同比增长0.6%;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78.04亿元同比增长60.5%;
  中国太保:前三季实现净利457亿元,同比增长19.3%;
  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8.57亿元同比增长58.9%;
  中信建投:第三季度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79.21%;
  申万宏源:前三季度净利润80.16亿元同比增长108.22%;
  中国银河:第三季度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73.94%;
  兴业证券:第三季度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增长214.8%;
  光大证券:第三季度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65.88%;
  中国中车:前三季度净利润99.64亿元同比增长37.53%;
  五粮液:第三季度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
  泸州老窖:第三季度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3.07%;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净利润114.05亿元,同比增长0.48%;
  万科A: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
  隆基绿能: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8.34亿元;
  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6.92%;
  游族网络:第三季度净利润2619.99万元同比增长4466.74%;
  士兰微:前三季度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1108.74%;
  佰维存储:第三季度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563.77%;
  埃斯顿:第三季度净利润2232.17万元,同比增长232.35%;
  拓荆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增长225.07%;
  完美世界:第三季度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176.59%;
  王力安防:第三季度净利润5100.91万元,同比增长98.07%;
  澜起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增长66.89%;
  天赐材料:第三季度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51.53%;
  上纬新材:第三季度净利润3064.73万元同比增长49.66%;
  三花智控:第三季度净利润11.32亿元同比增长43.81%;
  振华重工:第三季度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41.99%;
  京东方A:第三季度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长32.07%;
  赛力斯:前三季度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中国人保: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68.22亿元同比增长28.9%;
  北方华创:前三季度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4.83%;
  古井贡酒:前三季度净利润39.6亿元,同比下降16.57%;
  中远海控:前三季度净利润270.7亿元,同比下降29%;
  海南矿业:前三季度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42.84%;
  中国黄金:前三季度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55.08%;
  牧原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下降55.98%;
  水井坊:前三季度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71.02%;
  酒鬼酒: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876.05万元;
  用友网络: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3.98亿元;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59%—28.59%;
  生产经营>>>
  中国电建:下属子公司拟约121.67亿元投建云南省泸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中国人寿:拟出资20亿元投资股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半导体、数字能源等相关领域。
  新疆交建:联合中标喀什市世纪大道快速路改造项目工程。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5.58亿元工程项目。
  大金重工:子公司与挪威某船东签署半潜驳船建造合同。
  天合光能:签订超1GWh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森特股份:拟签署4.31亿元光储充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金安国纪:投资建设年产6000万米电子级玻纤布扩建项目。
  股权变动>>>
  标榜股份: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股票停牌。
  沙河股份:筹划购买晶华电子70%股权。
  公告澄清>>>
  格尔软件:目前抗量子产品业务占比极低对公司目前经营业绩影响很小。
  国盾量子:目前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的推进力度和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减持>>>
  超捷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2.97%股份。
  金盾股份:股东前海宏亿计划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赛微微电: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其他>>>
  *ST创兴:董事长刘鹏因涉嫌犯罪被批准逮捕。 
  香农芯创:选举黄泽伟为公司董事长 范永武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 

【2025-10-31】
牧原股份: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1.4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牧原股份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1.44亿元,当前融资余额49.1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59%,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143778369.00116216249.004911147243.002025-10-29118952909.0089018563.004883585123.002025-10-2897714902.00134966729.004853650777.002025-10-27217955905.00209992283.004890902604.002025-10-24124647743.00144406879.004882938982.00融券方面,牧原股份10月30日融券偿还1.53万股,融券卖出2.1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4.8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3%,融券余额1916.72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1048248.00760104.0019167239.002025-10-291345680.00987840.0019152705.002025-10-28963022.00741174.0018802323.002025-10-271979850.00206025.0018517828.002025-10-24342020.00947884.0016280835.00综上,牧原股份当前两融余额49.30亿元,较昨日上升0.5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牧原股份27576654.004930314482.002025-10-29牧原股份30284728.004902737828.002025-10-28牧原股份-36967332.004872453100.002025-10-27牧原股份10200615.004909420432.002025-10-24牧原股份-20313158.00489921981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1】
股东追踪|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新进牧原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牧原股份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新进,1位股东退出,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3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本期持有345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91%。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钱运鹏上期持有235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2%。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22.64%至1.825亿股;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1.37%至3743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6.29%至6959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4.32%至465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07%至3362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8.488亿股22.27%不变流通A股秦英林5.216亿股13.69%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1.825亿股4.79%22.64%流通A股孙惠刚8568万股2.25%不变流通A股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6959万股1.83%-26.29%流通A股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5644万股1.48%不变流通A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4655万股1.22%-4.32%流通A股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3743万股0.98%1.37%流通A股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3453万股0.91%新进流通A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3362万股0.88%-3.07%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DDX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