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2500 山西证券 更新日期:2025-11-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10-|118041.4| 9750.10|10605.73| 67.44| 0.73| 3.88| | 30 | 8| | | | | | ├────┼────┼────┼────┼────┼────┼────┤ |2025-10-|118897.1| 7886.47| 5215.43| 70.59| 1.68| 1.23| | 29 | 1| | | | | | ├────┼────┼────┼────┼────┼────┼────┤ |2025-10-|116226.0| 3712.72| 6028.54| 70.14| 0.29| 4.26| | 28 | 7|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11-01】 自营大赚超1800亿!“牛市旗手”最新重仓股曝光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妍君 见习记者刘夏菲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牛市旗手”券商机构的三季度调仓路径与自营业绩图景清晰浮现。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共有47家券商机构出现在37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约为667.28亿元(以三季度末收盘价计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三季报数据梳理发现,从调仓路径来看,“硬科技”领域是券商新进重仓热点;周期性板块与“AI”“人形机器人”等热门概念题材的多只相关个股获券商增持。 从机构策略来看,头部券商“广撒网”与中小券商“重点押注”各显神通,推动行业自营业务“量速齐升”。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自营业务共实现收入1868.57亿元,同比增长43.83%。 调仓路径浮现 硬科技领域新进重仓股数量居前 三季度券商重仓股中,共有206只为新进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硬件设备、化工、机械与医药生物等“硬科技”领域的新进重仓股数量居前。 具体来看,硬件设备行业新进重仓个股数量最多,共新进29只。今年以来,硬件设备板块热度高涨,受益于AI服务器、光模块、PCB及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的强劲需求,硬件设备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 三季度,电连接器厂商陕西华达、EMS供应商光弘科技、模拟芯片龙头雅创电子等多只个股被2家及以上券商同时新进为重仓股。 此外,化工、机械和医药生物行业新进重仓个股数量也位居前列,分别有18只、17只、17只新进个股。其中不乏近期热门个股,如化工领域,受益于“国产光刻机”热的电子特气龙头凯美特气,股价年内涨超3倍,在三季度获中信证券新进持仓185.72万股;机械领域,乘上“人形机器人”东风的3C设备企业创世纪,也获中信证券新进持仓1768.07万股。 而从新进个股持仓数量来看,金融、能源等传统板块的龙头标的仍获不少券商青睐。 其中,邮储银行被国泰海通新进持有1.26亿股,成为三季度单家券商持仓数量最高的新进标的,国泰海通也由此成为邮储银行第九大股东。 此外,国内综合物流龙头中国外运、西北能源企业广汇能源、调味品龙头莲花控股、华东煤电一体化企业新集能源等27只个股新进数量也均超1000万股。 周期性板块与热门概念题材均受关注 持股数量变动方面,三季度共有63只重仓股获得券商增持,同时62只重仓股遭减持。 从增持方向来看,券商的调仓路径瞄准结构性机会,化工和硬件设备行业获增持个股数量居前,各有10只、7只重仓股获增持。 具体来看,化工行业多只个股被增持,或与券商对周期板块景气回暖的预期有关。光大证券研究所石化化工团队认为,当前化工行业整体处于盈利底部,PB估值低位,具备修复潜力。三季度,钛白粉龙头钛能化学、磷化工龙头川恒股份、民营炼化巨头恒逸石化等细分领域龙头成为部分券商大力增持的核心标的。在光大证券团队看来,周期性板块如磷化工、钾肥、MDI、钛白粉等受益于产业链整合与成本控制能力,龙头有望在供需格局优化中率先受益。 硬件设备行业被增持个股则主要与“AI”、“人形机器人”等近期热门概念题材有关,如高端PCB龙头奥士康、消防报警龙头青鸟消防、液冷板供应商锦富技术、工业互联网龙头股东土科技等。 从个股增持力度来看,内蒙华电获东方证券大幅增持2194.07万股,被持股数量突破1亿股,位列单家券商增持数量榜首。自2024年新进持有该股以来,东方证券连续5个季度持续增持内蒙华电,目前已成为后者第五大股东。 此外,中信证券对“同行”东北证券的增持也引发市场关注。三季度中信证券对东北证券增持786.31万股,持股数量达到7163.23万股,位列单家券商增持数量第三。中信证券非银金融团队表示,市场行情回暖下,东北证券大幅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看好其投资弹性的持续兑现。 减持方面,部分题材股在缺乏业绩支撑的背景下正被机构加速调出。 具体来看,以“高分红”为特点的传媒股中南传媒被东吴证券减持1691.26万股,为单家券商减持力度之最;“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和特种冶金企业宏达股份则分别被东方证券减持1500万股、被申万宏源证券减持1336.44万股。三季报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公司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均欠佳,面临营收下降或归母净利润下滑等问题。 投资策略分野 聚焦到机构的持仓策略,不同规模的券商在策略选择上呈现一定分化,出现了“广撒网”和“重点押注”的不同路径。 具体来看,头部券商多延续“广撒网”式布局,分散持有多只个股。截至三季度末,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所持个股数量居前,分别持有50只、39只和36只个股,持股市值分别达到119.09亿元、141.10亿元、40.31亿元。其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两家券商的持股市值合计占券商总持股市值的近39%。 中小券商则多采取“集中资源、重点突破”的策略。其中,首创证券、华龙证券、东海证券、山西证券、金融街证券、财通证券等17家券商集中投资单一标的。其中持股市值最高的是财通证券,其66.56亿元的持股市值全部集中于永安期货这一单一标的,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在券商多样化的配置策略背后,一条共同的市场线索是,今年以来活跃的A股市场为券商自营业务所带来的丰富投资机会。 券商三季报数据显示,自营业务仍是券商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行业整体呈现“量速齐升”的景象。今年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共实现收入1868.57亿元,占营收总收入的44.54%,同比增长43.83%;其中37家实现正增长,占比近九成。 从自营业务收入规模来看,头部券商依托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广泛布局的投资策略,保持显著的领先优势,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截至三季度末,有6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规模超100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申万宏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6.03亿元、203.70亿元、120.81亿元、119.33亿元、109.66亿元和102.23亿元。这6家券商合计贡献了全部42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过半的收入。 从自营业务收入增速来看,中小券商依托灵活的资产配置,也展现出强大的业绩弹性。长江证券、国联民生2家中型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倍,分别跑出289.68%、219.16%的“加速度”。紧随其后的浙商证券和华西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也实现同比翻番,增速分别达到140.91%和122.91%。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券商国泰海通在自营业务收入达到203.70亿元高规模的同时,仍实现了90.11%的快速增长。这是国泰海通披露完成合并重组后的首份三季报。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团队认为,国泰海通合并后业务调整节奏超预期,自营收入爬升;预计伴随整合推进、公司层面对于资金调度统筹回归常态、业务杠杆有所回升,同时受益于权益市场向好,客需业务回暖,方向性持仓估值亦有提升。 华福证券北京分公司投顾总监马鹏程分析指出,三季度股市表现强劲,债市调整,权益持仓比例较高的券商获益明显。创业板、科创50指数大幅上涨,带动券商直投与跟投项目估值修复,进一步增厚投资收益。 不过,结构性行情下,仍有券商自营投资表现不佳。前三季度,华林证券、中原证券、华泰证券、国海证券和中银证券5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不增反降。 马鹏程进一步表示,券商自营投资能力持续分化,权益配置能力成为业绩分化的关键因素。 中信建投研究团队也同时提醒,近年来国内券商传统自营业务占比持续提升,使得券商业绩的不可预测性逐步增强。 中信建投研究团队认为,传统重资本业务模式下,券商业绩高度依赖市场波动与资本规模。因此,券商应着力将业务做“轻”,从“依赖资本的玩家”转向“依托专业的服务商”,例如通过衍生品为客户对冲风险,或通过ABS赚取资产证券化的专业服务溢价。 【2025-11-01】 券商业绩普增,投资逻辑却生变? 【出处】国际金融报【作者】朱灯花 10月30日,A股42家上市券商的三季报全部披露完毕。 得益于A股上涨,经纪、自营业务大幅提振,券商业绩普遍大增,但业绩差距也进一步拉大。除西部证券总营收同比微降外,其余上市券商总营收均同比增长。 受访人士表示,那些依赖经纪、自营业务的券商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更为敏感。今年前三季度,股票市场的盈利收益显著推动了券商经纪和自营业务的大幅增长。尽管券商业绩持续向好,其股价表现却出现了明显分化,这表明“牛市必炒券商”的传统逻辑正在发生变化。 前三季度业绩普增 今年前三季度,“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总营收同比增长32.7%,达到558.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86%,达到231.59亿元。 表现亮眼的还有国联民生、国泰海通这两家合并券商。前三季度,国泰海通总营收同比增长101.6%,达到458.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1.8%,达到220.7亿元。 国联民生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大增201.17%,达到60.3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45.3%,达到17.63亿元。 此外,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和中金公司等券商的业绩也实现了增长,前三季度总营收均突破200亿元。 中小券商中表现突出的还包括长江证券,其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35.2%,达到33.73亿元。同期,华安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64.71%,达到18.83亿元。华西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316.89%,达到10.59亿元。此外,中原证券、中泰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38.68%、158.63%。 行业差距依然显著。部分券商甚至出现负增长,例如西部证券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下滑2.17%,达到4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大增70.63%,达到12.43亿元。具体到细分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该券商经纪、投行、自营、资管、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9.8亿元、2.83亿元、18.53亿元、1.02亿元、0.25亿元,而去年同期分别为5.49亿元、1.62亿元、16.09亿元、1.26亿元、-1.46亿元。其经纪、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率均接近80%,自营净收入同比增长15%,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19%,信用业务净收入扭亏为盈。 对此,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营收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大增,可能是由于业务增长空间受限、业务扩张遇到瓶颈,或者是通过轻装上阵、缩减业务来提升效率,进而提升利润。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则认为,西部证券营收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是因为其主营收入结构保持稳定,同时经纪业务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收益有所增加。 经纪和自营是主力军 业绩普增,从细分业务来看,谁在发力? 得益于A股市场交投氛围的活跃,券商经纪业务大幅提振。记者梳理发现,42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前三季度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38家同比增幅超过50%。 两家合并券商的业务净收入显著增长。国联民生经纪业务净收入从去年的3.98亿元增至15.65亿元,同比增幅达293%。国泰海通今年前三季度经纪业务净收入为108.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54亿元同比增长143%。此外,经纪业务作为国信证券的“营收担当”,今年前三季度该业务净收入同比大增109%,达到63.62亿元。 同样受益于A股的走强,券商自营业务整体表现不错。长江证券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大增290%,达到30.44亿元;国联民生该业务净收入同比大增219%,达到29.67亿元;浙商证券该业务从去年同期的10.3亿元增至24.82亿元;华西证券自营业务从去年同期的4.3亿元提升至9.6亿元。 不过,机构之间自营业务净收入也分化明显。16家上市券商的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逾50%,但华林证券、中原证券、华泰证券、中银证券、国海证券该业务净收入同比反降。此外,山西证券、招商证券、天风证券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较小。 投行业务方面,中原证券和太平洋证券该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超60%,红塔证券、华西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信达证券、光大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的投行业务净收入也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西部证券、国元证券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幅超过50%,华安证券、国联民生、西南证券增幅更是超过100%。 龚涛对记者分析称,A股连续上行,股票盈利收益推动券商自营及经纪业务快速上涨。在投行业务方面,近两年由于香港市场火热且估值大幅提升,部分内地企业放弃在A股上市,转而赴港上市,使得投行业务相比于自营和经纪业务有所失色。 券商股能否投资 牛市对券商业绩构成利好,券商股价也受到大盘表现、资金交投等因素影响。10月29日券商概念股大涨,但10月30日伴随A股的放量下跌,券商概念股跌逾2%。自4月8日以来,券商概念股累计涨逾31%。 10月30日,券商股多数回调。但从年内券商个股表现来看,广发证券、长城证券、华泰证券、信达证券、国信证券、东吴证券年内涨幅均超过30%。 龚涛表示,布局券商股除了要看业绩,还需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是否有并购重组预期;第二,主营业务结构,比如看自营盘够不够大,这部分收入是公司未来公司盈利的重要助力;第三,经纪业务的发展战略,更早网红化更有利于抢占市场高地,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极大缩减了人员及租金成本。 “投资券商股,除了考虑业绩情况,还需要参考是否具备规模优势、头部化、专业化能力等指标。”郭施亮指出,券商属于强周期行业,业绩增速快未必意味着股价会跟上来。特别是依赖自营、经纪业务的券商,对市场环境冷暖的依赖度更大。 郭施亮进一步指出,今年市场环境持续回暖,券商业绩持续改善,股价表现却明显分化。大部分券商股价表现跟不上同期大盘涨幅,这说明“牛市必炒券商”的逻辑正在发生改变。A股牛市更倾向于结构性,而不是全面性。 【2025-10-31】 券商“出海”成效如何?中证协最新公布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孙越 【导读】中证协公布中资券商国际化和外资券商在华展业实践情况 证券行业国际化正迎来高速发展。10月30日,中证协报告公布券商“出海”业务布局、中资券商国际化和外资券商在华展业的最新成果。 在2025年跨境业务政策频频优化的背景下,证券业正在重新审视国际化业务带来的增量价值。中资券商通过38家境外一级子公司及其下设分支,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全球;外资券商则以16家机构的规模深耕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5%左右,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际业务成券商增长新引擎 收入占比最高达25% 伴随中资企业出海浪潮,证券公司国际业务已实现从“配套服务”到“增长引擎”的重要转变。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国际化发展实践报告及典型案例汇编(2025)》显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5%左右,标志着该业务板块已成长为重要的盈利来源。 目前,境内证券公司设立了38家境外一级子公司,一级子公司下再设立证券、资产管理、投资等间接子公司或海外分支机构,持有相应的国际牌照开展业务。 记者梳理发现,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实现了从“参与者”到“主力军”的角色转变。以香江为支点,券商既助力中概股回流与港股IPO,又服务“中资出海”企业的全球布局,推动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据统计,2024年中资证券公司全年共服务64家企业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实现融资864亿港元;2025年1月至9月,参与服务65家企业在港上市,融资金额达1874亿港元,如2025年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紫金黄金等标杆性港股IPO项目。 不同券商以差异化定位为抓手,如兴业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以香港为支点,分别拓展数字资产探索、跨境风险管理、欧洲并购服务等特色业务;山西证券、光大证券、世纪证券则深耕香港本土市场,聚焦大宗商品ETF、财富管理、合规风控等细分领域。 除中国香港市场外,证券公司积极向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延伸。如华泰证券构建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三地连通的24小时交易台,还获得越南证券市场直接交易资格,成为首家获此资质的中资券商;银河证券重点突破东南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经纪业务市占率分别达到10%和8%;中信证券以香港为起点,逐步拓展东南亚、印度、日本及欧美市场,2025年上线马来西亚窝轮业务实现东南亚市场突破。 当前,中资券商国际化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初期的规模扩张转向深度经营和价值创造。未来竞争将不仅取决于网络广度,更取决于本地化经营能力、产品创新实力和跨文化管理水平。 16家外资入华 股东背景多元驱动差异化发展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外资券商正以更加多元的姿态布局中国市场业务。 记者注意到,在业务拓展方面,外资机构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证券交易与承销保荐业务,而是积极向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延伸,试图在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与居民财富管理转型的浪潮中“分一杯羹”。 报告显示,目前,全行业共有16家外资证券公司,其中外资控股11家,包括5家外资全资公司。从股东背景看,这些机构主要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高盛(中国)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等为代表的国际投行系;二是以渣打证券、星展证券等为代表的商业银行系;三是基于“CEPA10”框架设立的合资券商,如申港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 具体来看,这三类机构凭借各自禀赋,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国际投行系券商依托其全球牌照与网络优势,提供跨市场、多品类的综合金融服务。例如,摩根大通证券凭借跨境联动能力,助力中国平安、小米集团等企业实现全球融资与并购;瑞银证券则聚焦高净值客户,提供涵盖财富传承的全球资产配置方案;高盛(中国)证券在QFII业务中表现突出,交易量居市场前列,有效引入了海外中长期资金。 商业银行系券商则倚重母行的信贷资源与全球客户网络,深耕固定收益、资产证券化等领域,打造跨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渣打证券与星展证券正是依托母行在亚洲乃至全球的网络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而“CEPA10”框架下的合资券商,则积极探索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合作路径,推动多牌照业务协同。以东亚前海证券为例,其与东亚银行集团深度联动,共同服务国内中高净值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实现资源互补与区域战略协同。 外资券商的多元化布局,正在重塑中国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它们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更是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和全球实践经验。然而,如何将国际经验真正融入中国市场,实现从“落地”到“生根”的转变,仍是所有外资机构需要面对的课题。 证券业国际化迈向“双向赋能” 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成果显著,但证券业国际化仍面临深层次挑战。 对中资券商而言,境外展业正经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型阵痛。资本实力与国际投行仍有差距,业务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轻资本业务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管理与文化融合成为最大挑战,人才队伍稳定性直接影响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对外资机构来说,“水土不服”现象依然存在。总体规模偏小、盈利能力不强,反映出业务本土化转型的艰难。如何在全球标准化运营与本地化适配之间找到平衡,是外资券商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对此,中证协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积极履行“自律、服务、传导”职责,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 具体而言,中证协将充分发挥自律管理的协同和补位作用,发挥各方合力,加强境内外沟通交流,组织研究证券公司资金跨境、数据出境、业务发展等国际化发展相关问题,逐步完善自律规则供给,同时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推动行业提升国际化能力、努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望未来,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深入推进,证券业国际化将迎来更完善的制度环境。双向开放不再是简单的业务往来,而是促进整个行业能力提升、生态优化的关键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机遇与风险、国际化与本土化、创新与合规,将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需要持续思考的命题。 【2025-10-31】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山西证券展现盈利韧性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刘钊)10月30日,山西唯一上市券商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证券”)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3.53%;实现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37.34%,连续两年保持正增长。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同比增加33.33%。山西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是全国首批设立的证券公司之一,隶属于山西金控集团,于2010年11月15日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历经三十余年稳健发展,公司已成长为一家经营风格审慎、管理规范、业务牌照齐全、业绩表现稳健的中型券商。 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市场回暖、交投活跃,券商经纪、自营、资管等多项业务迎来复苏,2025年三季度上市券商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券商业绩普遍高增的背景下,山西证券作为中型券商表现亮眼。尽管单季度受市场波动影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微降3.01%,但上半年64.47%的净利增速为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展现出“前高稳走”的盈利韧性。 业绩增长背后是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从业务结构看,该公司划分为财富管理、企业金融、资产管理、FICC、权益投资五大板块,并下设国际业务与金融科技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山西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6.3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7亿元增长51.34%,成为拉动营收的重要引擎。此外,公司确认政府补助4547.6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8.74%,对利润形成一定补充。 此外,投行领域亦有突破。今年6月,山西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参与的“25东方富海PPN001(科创债)”受到市场热烈追捧,全场认购倍数达6.325倍,最终票面利率1.85%,创下同类主体发行利率历史新低,彰显专业定价能力。 新兴业务布局同样值得期待。山西证券全资子公司山证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证投资”)聚焦通用AI、具身智能赛道,已战略投资昆仑芯(AI芯片)、灵心巧手(智能执行器)等企业,构建“算力-执行-应用”生态矩阵,为服务山西实体经济注入科技动能。官网显示,山证投资已确定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汽车智能化行业、芯片行业、电子材料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等为投资端重点聚焦赛道。 山西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巍此前明确战略方向:公司正锚定“一流投行”发展目标,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重点产业领域为核心导向,紧扣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创新资本形成及财富管理中的枢纽作用,持续强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全方位推进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券商力量。 【2025-10-31】 山西证券: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9750.1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30日获融资买入9750.10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8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10%,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3097500975.00106057306.001180414793.002025-10-2978864725.0052154263.001188971124.002025-10-2837127179.0060285432.001162260662.002025-10-2744799841.0041989229.001185418915.002025-10-2435121448.0031496093.001182608303.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30日融券偿还3.88万股,融券卖出73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7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435.0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3047085.00250260.004350073.002025-10-29113736.0083271.004779146.002025-10-2819140.00281160.004629438.002025-10-2734528.0061088.004921103.002025-10-2442770.0015134.004902955.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85亿元,较昨日下滑0.75%,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30山西证券-8985404.001184764866.002025-10-29山西证券26860170.001193750270.002025-10-28山西证券-23449918.001166890100.002025-10-27山西证券2828760.001190340018.002025-10-24山西证券3675219.00118751125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0】 上市券商三季报集体高增:中信净利领衔 前十名合赚超千亿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在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成交量维持高位背景下,上市券商的业绩进一步修复。 10月30日晚间,A股42家上市券商全部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分别实现净利润231.59亿元、220.74亿元、127.33亿元、109.68亿元、109.34亿元,排名行业前五。 相较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华泰证券下降一个名次,国泰海通、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则分别进步了一个名次。 从业绩增速看,42家券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不过,中小型券商的业绩增速较大型券商亮眼。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下的各业务条线基本面改善。 中信建投研究团队指出,证券行业的景气修复已不再局限于经纪、自营等局部业务,而是在投行、资管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回暖。 净利前十座次生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42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天风证券扭亏为盈;部分券商去年前三季度营收为“调整后数据”)。 头部券商依旧强者恒强,但行业前十的座次排位表却略有变化。 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排名前十的上市券商依次是: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分别实现营收558.15亿元、458.92亿元、271.29亿元、261.64亿元、227.51亿元、207.61亿元、194.99亿元、192.03亿元、182.44亿元、172.89亿元。 前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券商依次是: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231.59亿元、220.74亿元、127.33亿元、109.68亿元、109.34亿元、91.37亿元、88.71亿元、80.16亿元、70.89亿元、65.67亿元。 前十家券商合计实现净利润1195.48亿元,在42家上市券商净利润总和中的占比超过七成。 对比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水平的排名,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排名中,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下降了一个名次,招商证券下降了3个名次,而中国银河、广发证券、中金公司则分别进步了一个名次。 从业绩增速来看,在上述前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上市券商中,国泰海通、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实现了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131.80%、129.75%、108.22% 同时,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中国银河的业绩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87.28%、64.95%、61.64%、57.51%。 而其他3家头部券商的业绩增速均在50%以下: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37.86%、24.08%、1.69%。 中小券商业绩增速亮眼 与头部券商相比,中小券商的业绩增速更为亮眼。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华西证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316.89%;东北证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7亿元,同比增长了125.21%。 中型券商方面,国联民生、中泰证券、长江证券的表现相对突出。今年前三季度,这三家券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7.63亿元、13.00亿元、33.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5.3%、158.63%、135.2%。 兴业证券、方正证券、国金证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1亿元、37.99亿元、17亿元,同比增幅均达到90%以上,亦高于行业平均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较快的券商,其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幅普遍较高。 东海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陶圣禹认为,券商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市场行情回暖下的各业务条线基本面改善。2025年三季度,日均A股成交额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推动两融规模稳定在2.4万亿元平台上,较去年同期约1.4万亿的两融规模有大幅提升;此外,交投活跃带动下的自营、资管业务也呈现边际复苏,推动基本面持续改善。 此外,还有7家中小券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位于60%—80%区间。 例如,太平洋证券、财达证券、长城证券、西部证券、东兴证券、华安证券、东吴证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46亿元、6.64亿元、19.31亿元、12.43亿元、15.99亿元、18.83亿元、29.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80.26%、79.5%、75.83%、70.63%、69.56%、64.71%、60.23%。 另一方面,若从单季度业绩环比变化看,在高基数的前提下,上市券商第三季度的业绩增速呈现一定分化。 多数券商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实现环比增长,但也有少数券商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较二季度出现下滑。 据统计,信达证券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3.13亿元,较二季度环比下滑59.78%;同时,第三季度,山西证券、长城证券、国元证券的净利润均环比下降了20%左右。 板块估值具备修复潜力 随着业绩“喜报”不断传出,“券商板块行情与业绩增长背离“的现象再次引发市场关注。 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30日,中证证券公司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了7.21%,显著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19.70%的涨幅,也不及全A指数(27.04%)的表现,在各大行业指数年内涨幅榜中排在20名之后。 而券商行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已达到64%,在行业指数中排名第4。 对于该现象,中信建投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认为,这既与板块自身投资逻辑相关,也暗藏行业的深层结构性问题。从表层看,择时难度高、行情与业绩错位以及个股分化剧烈的特征,影响着投资决策。更深层逻辑则指向行业本质,比如,券商业绩难以预测、盈利强周期、竞争同质化等问题。 不过,站在当下,部分机构建议,可重视券商板块估值修复的潜力。 这一判断主要源于机构看好本轮行情下,券商基本面的持续改善。 中信建投研究团队认为,市场认知中仍存在明显预期差,核心在于忽略了今年与去年底行业基本面的重要差异——证券行业的景气修复已不再局限于经纪、自营等局部业务,而是在投行、资管等多个领域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回暖。 ”受益于IPO 边际回暖和香港市场融资热度回升的投行业务,其带来的业绩潜力目前尚未在A 股券商估值中得到显著反映;私募机构的持续成长亦为券商的产品代销及机构业务开辟了良好的增长空间,这一业绩驱动逻辑目前同样未在估值中充分定价。”该团队指出。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高超也预计,往后看,投行、衍生品和公募业务等业务有望接续改善,头部券商海外业务崛起和内生增长导向有望驱动本轮头部券商ROE扩张。 在中航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薄晓旭看来,随着资本市场扩容与交投活跃度提升,券商板块正迎来重要的战略配置机遇。 “当前A股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为券商各业务线打开了广阔的长期成长空间。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场日均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叠加两融余额持续攀升并创下新高,共同强化了券商板块的业绩确定性。市场活跃的势能有望延续,为券商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展望全年,资本市场预计将保持稳步向上趋势,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有望增强,板块具备估值修复潜力。同时,在中长期资本市场向好趋势明确的背景下,券商业务的深度与广度预计将进一步拓展,业务结构和估值均具备中长期增长空间。”薄晓旭谈道。 对于券商板块的配置,高超建议关注三条主线,包括:零售优势突出、受益于海南跨境资管试点的券商;海外和机构业务优势突出的头部券商;大财富管理优势突出的大中型券商。 陶圣禹则建议,把握并购重组、财富管理转型、创新牌照展业和ROE提升在内的逻辑主线,个股建议关注资本实力雄厚且业务经营稳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2025-10-30】 山西证券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升 核心业务迎大幅增长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武斌)山西证券10月29日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3.53%;实现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37.34%;基本每股收益0.2元,同比增长33.33%,整体经营稳健,核心业务亮点突出。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回暖,投资者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山西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34%,带动业绩持续向好。同时,因利息支出减少,公司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由负转正,由去年同期的-6830万元增长至8834万元。 从单季度看,山西证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6.77%;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3.01%。 作为山西省上市金融机构,山西证券深耕区域市场,建立山西区域品牌优势。上半年,公司持续巩固山西区域投行业务优势地位,债券承销业务实现多单省内“首单”及“利率新低”项目,市场份额28.96%,位居券商山西省内排名第一。 【2025-10-30】 山西证券: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7886.4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9日获融资买入7886.47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8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89%,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978864725.0052154263.001188971124.002025-10-2837127179.0060285432.001162260662.002025-10-2744799841.0041989229.001185418915.002025-10-2435121448.0031496093.001182608303.002025-10-2340381098.0028061332.001178982948.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9日融券偿还1.23万股,融券卖出1.6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3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477.9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9113736.0083271.004779146.002025-10-2819140.00281160.004629438.002025-10-2734528.0061088.004921103.002025-10-2442770.0015134.004902955.002025-10-23100870.002620.004853091.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94亿元,较昨日上升2.3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9山西证券26860170.001193750270.002025-10-28山西证券-23449918.001166890100.002025-10-27山西证券2828760.001190340018.002025-10-24山西证券3675219.001187511258.002025-10-23山西证券12483350.00118383603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30】 股东追踪|王梓茗新进山西证券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山西证券发布2025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1位股东新进,1位股东退出,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增加,2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王梓茗本期持有256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71%。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山西省科技基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期持有221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2%。自持流通股份增加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67.32%至5563万股;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增加43.47%至3695万股。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5.47%至8100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2.30%至3142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1.4亿股31.77%不变流通A股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673亿股10.23%不变流通A股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1.993亿股5.55%不变流通A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8100万股2.26%-5.47%流通A股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563万股1.55%67.32%流通A股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5170万股1.44%不变流通A股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3695万股1.03%43.47%流通A股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3432万股0.96%不变流通A股南方中证500ETF3142万股0.88%-2.30%流通A股王梓茗2561万股0.71%新进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10-29】 财报速递:山西证券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7.32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山西证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37.34%。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山西证券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具体而言,运营能力一般,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偿债能力优秀。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37.34%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3.53%,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37.34%,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815.22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19亿元。存在2项财务亮点根据山西证券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2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占收入比平均为77.92%,公司现金流出色。现金现金与总资产的比率为34.28%,公司短期变现能力良好。综合来看,山西证券总体财务状况尚可,当前总评分为2.35分,在所属的证券行业的50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运营能力一般,资产质量良好,现金流、偿债能力优秀。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资产质量3.373.6015较高盈利能力3.272.5026尚可现金流4.594.803充足运营能力2.451.3038一般成长能力2.450.2049较弱偿债能力5.004.605很强总分3.262.3535尚可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10-29】 山西证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08亿元,下降3.01% 【出处】本站7x24快讯 山西证券公告,第三季度营收为8.18亿元,同比增长6.77%;净利润为2.08亿元,下降3.01%。前三季度营收为24.59亿元,同比增长13.53%;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增长37.34%。 【2025-10-29】 山西证券: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3712.7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8日获融资买入3712.7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6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91%,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837127179.0060285432.001162260662.002025-10-2744799841.0041989229.001185418915.002025-10-2435121448.0031496093.001182608303.002025-10-2340381098.0028061332.001178982948.002025-10-2214717582.0013269362.001166663182.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8日融券偿还4.26万股,融券卖出29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9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462.94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819140.00281160.004629438.002025-10-2734528.0061088.004921103.002025-10-2442770.0015134.004902955.002025-10-23100870.002620.004853091.002025-10-227752.0020672.004689507.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67亿元,较昨日下滑1.9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8山西证券-23449918.001166890100.002025-10-27山西证券2828760.001190340018.002025-10-24山西证券3675219.001187511258.002025-10-23山西证券12483350.001183836039.002025-10-22山西证券1398903.00117135268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8】 山西证券执委会委员、研究所所长刘军:经济发展动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重塑与深化 【出处】中国网财经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为《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演讲,提出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为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未来,资本市场将进一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科技创新、完善市场体系等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经济发展动能加快重塑也将持续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战略定位,对经济实力、科技自立自强、产业竞争力等关键领域实现质的跃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山西证券执委会委员兼研究所所长刘军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更注重经济“质”“量”的平衡。一方面,合理的经济增速是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关键支撑,经济建设依然是“十五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拓展增量。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通过推动人力资本高质量发展,增强消费潜力尤其是服务消费潜力。这既能缓和传统经济调整压力,又有利于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同时,聚焦惠民生、补短板、育动能等领域等方面,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也要更注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避免科技“孤岛化”发展。 在经济发展动能重塑与深化的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内在稳定性不断夯实。吴清主席提出“三个更加聚焦”,即更加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加聚焦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加聚焦强本强基,进一步释放了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有利信号。刘军认为,一方面,促进高质量发展依然是资本市场“十五五”期间工作主线之一。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有利于资本市场在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内生动能不断夯实,资本市场制度持续健全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进一步构建,“防风险、强监管”不断树牢坚固防线,这些都将为我国A股市场稳定运行,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2025-10-28】 山西证券: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4479.9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7日获融资买入4479.9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8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97%,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744799841.0041989229.001185418915.002025-10-2435121448.0031496093.001182608303.002025-10-2340381098.0028061332.001178982948.002025-10-2214717582.0013269362.001166663182.002025-10-2133799476.0037716944.001165214962.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7日融券偿还9200股,融券卖出5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4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492.1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734528.0061088.004921103.002025-10-2442770.0015134.004902955.002025-10-23100870.002620.004853091.002025-10-227752.0020672.004689507.002025-10-2126691.00423801.004738824.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90亿元,较昨日上升0.24%,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7山西证券2828760.001190340018.002025-10-24山西证券3675219.001187511258.002025-10-23山西证券12483350.001183836039.002025-10-22山西证券1398903.001171352689.002025-10-21山西证券-4275131.00116995378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7】 山西证券: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512.14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4日获融资买入3512.1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8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1%,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435121448.0031496093.001182608303.002025-10-2340381098.0028061332.001178982948.002025-10-2214717582.0013269362.001166663182.002025-10-2133799476.0037716944.001165214962.002025-10-2032021562.0023920897.001169132430.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4日融券偿还2300股,融券卖出65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2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490.30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442770.0015134.004902955.002025-10-23100870.002620.004853091.002025-10-227752.0020672.004689507.002025-10-2126691.00423801.004738824.002025-10-2078166.0034238.005096487.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88亿元,较昨日上升0.31%,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4山西证券3675219.001187511258.002025-10-23山西证券12483350.001183836039.002025-10-22山西证券1398903.001171352689.002025-10-21山西证券-4275131.001169953786.002025-10-20山西证券8183699.00117422891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山西证券: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038.1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3日获融资买入4038.11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7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1%,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340381098.0028061332.001178982948.002025-10-2214717582.0013269362.001166663182.002025-10-2133799476.0037716944.001165214962.002025-10-2032021562.0023920897.001169132430.002025-10-1734918524.0044682210.001161031765.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3日融券偿还400股,融券卖出1.5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0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2%,融券余额485.3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3100870.002620.004853091.002025-10-227752.0020672.004689507.002025-10-2126691.00423801.004738824.002025-10-2078166.0034238.005096487.002025-10-17174352.00666640.005013453.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84亿元,较昨日上升1.0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3山西证券12483350.001183836039.002025-10-22山西证券1398903.001171352689.002025-10-21山西证券-4275131.001169953786.002025-10-20山西证券8183699.001174228917.002025-10-17山西证券-10359045.00116604521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4】 上市券商豪派近80亿元“年中红包”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在2025年三季报密集披露前夕,上市券商年中分红正陆续飞进投资者的“口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年中分红公告,累计分红金额达79.49亿元。展望后市,机构普遍看好证券板块未来发展前景,基于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考量,认为证券板块接下来仍具备战略性修复空间及配置机会。 券商积极实施年中分红 目前,已公告年中分红的上市券商中,多数券商分红方案已实施完毕,方正证券、财达证券等券商的现金“红包”也已在奔向投资者的路上。 从分红总额看,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现,头部券商优势明显。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现金分红位居榜首,远超其他上市券商,且占17家券商总分红额的比例超过32%;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分别排在第二、第三,分红金额均超过10亿元。广发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的分红金额均超5亿元。华鑫股份、第一创业、西部证券、中原证券等的分红金额均不超过5000万元。 从每股派息(税前)看,上市券商年中分红也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国泰海通以0.15元/股的派息额排在首位,东吴证券以0.138元/股紧随其后,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以0.12元/股、0.119元/股、0.1元/股排在第三至第五名。 相比分红总额、每股派息(税前),现金分红比例更能呈现券商分红的含“金”量,该比例反映的是券商将净利润转化为股东回报的能力。以此数据来看,部分中小券商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例如红塔证券、山西证券、东兴证券等排名前列,且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 盈利实力与政策支撑为分红奠基 分红能力素来是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显微镜”。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抬升的驱动下,券商经营业绩得以提升,各项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这为上市券商豪掷“红包”提供了“压舱石”。 10月14日晚,首份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预告出炉。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至30.23亿元,同比增长50%至65%。东吴证券表示,前三季度业绩预增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成为推动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引擎。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1亿元,同比增长65.1%。国泰海通研报表示,2025年以来,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改善,上市券商经纪和投资业绩增长推动整体业绩抬升。预计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业绩将在较高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望增长58.63%;预计第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将达611.3亿元,同比增长48.74%。 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上市券商“一年多次分红”已成为行业新趋势。2024年,上市券商全年派发现金红利超550亿元,其中西部证券、西南证券进行了3次分红。 【2025-10-23】 山西证券: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471.7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1471.7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6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3%,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214717582.0013269362.001166663182.002025-10-2133799476.0037716944.001165214962.002025-10-2032021562.0023920897.001169132430.002025-10-1734918524.0044682210.001161031765.002025-10-1635408496.0039034082.001170795451.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2日融券偿还3200股,融券卖出1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752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468.9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27752.0020672.004689507.002025-10-2126691.00423801.004738824.002025-10-2078166.0034238.005096487.002025-10-17174352.00666640.005013453.002025-10-16226591.00103827.005608812.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71亿元,较昨日上升0.12%,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2山西证券1398903.001171352689.002025-10-21山西证券-4275131.001169953786.002025-10-20山西证券8183699.001174228917.002025-10-17山西证券-10359045.001166045218.002025-10-16山西证券-3544829.00117640426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2】 山西证券: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379.9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1日获融资买入3379.9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6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99%,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133799476.0037716944.001165214962.002025-10-2032021562.0023920897.001169132430.002025-10-1734918524.0044682210.001161031765.002025-10-1635408496.0039034082.001170795451.002025-10-1537085839.0060411350.001174421037.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1日融券偿还6.51万股,融券卖出4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6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473.8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126691.00423801.004738824.002025-10-2078166.0034238.005096487.002025-10-17174352.00666640.005013453.002025-10-16226591.00103827.005608812.002025-10-15636286.003290.005528055.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70亿元,较昨日下滑0.3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1山西证券-4275131.001169953786.002025-10-20山西证券8183699.001174228917.002025-10-17山西证券-10359045.001166045218.002025-10-16山西证券-3544829.001176404263.002025-10-15山西证券-22655318.00117994909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券商新一轮中期红包来了!国泰海通豪掷26亿,29家券商拟派现超180亿 【出处】时代周报 券商密集派发新一轮中期红包。 10月21日,华鑫股份实施中期分红,合计分红金额4137.51万元。除华鑫股份外,近日还有多家券商的中期红包即将到账。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10月22日~28日,将有包括广发证券、方正证券、中原证券、财达证券、国泰海通、东方证券、信达证券、西部证券等8家券商实施中期分红,合计拟派52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共有29家券商拟实施中期分红,总金额超18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拟分红金额最高,达到42.98亿元,其次则是国泰海通,拟派现26.27亿元。截至10月21日,已有17家券商披露中期分红实施公告,已有9家完成派息,合计派现金额约27亿元。 分红是上市公司直接回报投资者的具体表现。2024年度,50家券商分红金额较2023年大幅提升,同时还有33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今年延续了中期分红的趋势,在监管的号召下,券商用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券商积极参与中期分红,一方面是今年行情比较好,成交量大,多数券商盈利不错,具备分红的条件;其次是监管方面倡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回馈投资者。杨德龙认为,这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的意愿、意识都在增强。 国泰海通豪掷26亿,招商证券最早派息 10月20日晚,国泰海通、东方证券、信达证券、西部证券等4家券商同时披露中期分红实施公告,合计拟分红金额约38亿元。 具体来看,券商“航母”国泰海通的每股分红金额在4家券商中最高,拟每股派现0.15元,以140.08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现26.27亿元。 港股方面,国泰海通早于8月29日就发布了中期股息的相关公告,H股股东可以选择每股0.164港元,或者每股0.15元人民币两个选项,派息时间与A股一致。 这是国泰海通合并以来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对比去年中期国泰君安13.36亿元的分红,其每股分红没有发生变化,但总股本接近翻倍,导致派发的现金总额也大幅上升。 相比之下,东方证券的中期分红价格对比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公告显示,东方证券本次中期分红拟每股派现0.12元,以74.08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现10.12亿元。去年同期则是0.075元/股,对比提升了60%。 信达证券拟每股派现0.047元,以32.43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发1.52亿元;西部证券拟每股派现0.01元,以44.63亿股为基数,合计将派发4463.43万元。 券商本轮中期红包发放始于招商证券,其已经在9月18日实施,合计派现10.35亿元。此外,南京证券、第一创业、山西证券等3家券商均在9月完成中期红利发放。10月以来,已有西南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红塔证券、华鑫股份5家券商实施中期分红。 首家券商三季度业绩预喜,机构:预计经纪、投资为业绩增量 券商的分红能力反映其盈利水平。自去年“924”行情以来,市场交投持续活跃,今年8月至今沪指收复多个关键点位。10月9日,国庆后首个交易日,沪指十年来首次突破3900点,令市场狂欢,券商业绩也有望再创下新高。 10月14日,首份券商三季度预告出炉。东吴证券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至30.23亿元,同比增加50%至65%。东吴证券表示,报告期内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成为推动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的重要引擎。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认为,2025年以来市场行情和交易活跃度改善,经纪和投资业绩增长驱动整体业绩增长。从上市券商2025Q1-3各项业务收入对营收增量贡献度看,预计经纪业务同比增长对调整后营收增量的贡献最大,为48.32%,主因2025年前三季度市场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同时投资业务对调整后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8.14%,主因是权益市场相较2024Q3收益率在高基数下仍然边际提升。 该团队认为,预计2025Q1-3上市券商业绩较高基数下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58.63%。具体到2025Q3单季,预计调整后营收(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成本)1481.51亿元,环比/同比+11.45%/+27.15%,归母净利润611.3亿元,环比/同比17.94%/+48.74%。 除业绩增长驱动分红外,监管部门也持续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据相关报道,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介绍了上交所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主要为“稳、进、投融资端协调发展”三方面。其中,在“稳”方面,一是夯实基础巩固上市公司长期向好的态势,二是促进上市公司提升规范化运作和治理水平,三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价值。 霍瑞戎表示,上交所组织超过60%的沪市上市公司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引导上市公司加大现金分红的力度,增强投资者回报。今年上半年,400多家沪市公司宣告了中期分红,中期分红金额总额是555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25-10-21】 山西证券(截止2025年10月20日)股东人数为107198户 环比减少0.8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10月21日,山西证券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10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07198人,较上期(2025-10-10)减少905户,环比下降0.84%。从持仓来看,山西证券人均持仓3.35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3.32万股,环比增长0.85%,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10-21】 山西证券: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3202.1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3202.1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6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4%,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2032021562.0023920897.001169132430.002025-10-1734918524.0044682210.001161031765.002025-10-1635408496.0039034082.001170795451.002025-10-1537085839.0060411350.001174421037.002025-10-1431602249.0033912461.001197746548.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20日融券偿还5300股,融券卖出1.2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8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2%,融券余额509.6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2078166.0034238.005096487.002025-10-17174352.00666640.005013453.002025-10-16226591.00103827.005608812.002025-10-15636286.003290.005528055.002025-10-14193941.000.004857862.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74亿元,较昨日上升0.7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20山西证券8183699.001174228917.002025-10-17山西证券-10359045.001166045218.002025-10-16山西证券-3544829.001176404263.002025-10-15山西证券-22655318.001179949092.002025-10-14山西证券-2087702.00120260441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21】 9月份证券类App月活创年内新高 【出处】证券日报 券商App的月活人数是市场活跃程度的直观反映。易观千帆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证券类App月活人数达1.75亿,同比增长9.73%,环比增长0.74%。整体来看,证券类App月活人数已连续4个月保持上涨,且9月份月活规模创年内新高。 具体来看,9月份有两家券商的App月活人数超千万,其中,华泰证券的涨乐财富通以1195.17万的月活规模稳居榜首,月活人数环比增长1.03%;国泰海通君弘月活为1029.22万,环比增长0.8%。 同时,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在月活方面也保持着稳健的表现。9月份,平安证券月活为879.75万,中信证券信e投、招商证券、国泰海通通财、中信建投证券蜻蜓点金的月活均超700万,广发证券易淘金、小方(方正证券的App)、中国银河证券、中泰齐富通月活均超600万。 环比来看,9月份,券商App的月活增速出现一定分化,有21个券商App月活人数实现环比增长,13个券商App月活人数则环比有所下滑。 为把握流量机遇、进一步提升用户规模与黏性,近期,券商纷纷密集对旗下App进行优化,加速功能迭代与创新。 比如,近日,华泰证券推出AI涨乐App,该软件是华泰证券构建的智能人工助手应用,核心功能为“盯盘”和“选股”。《证券日报》记者体验发现,AI涨乐App主要通过数字人形象与用户展开语音交互,能够快速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并支持AI选股、AI盯盘、AI语音下单等功能。 9月底,山西证券也对汇通启富App进行版本更新,在市场感知、智能投顾、自动化交易、个性化资产配置、多模态交互服务等场景发挥AI智能体作用,通过AI资讯、AI个股解读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投资决策辅助,优化用户体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张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券商App与AI大模型的结合日益紧密。券商App的优化目标,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或功能叠加,而是推动现有功能及服务体系全方位向智能化转型。在此方面,AI智能体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有助于弥补传统服务中用户洞察程度较浅、覆盖不足等短板。 展望券商App的未来发展,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券商App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应在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着重发力。在AI技术赋能下,券商应推动自身App从单纯的交易平台向智能化、个性化、陪伴式的综合财富管理角色加速转型。” 【2025-10-20】 山西证券: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3491.8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3491.8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6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05%,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734918524.0044682210.001161031765.002025-10-1635408496.0039034082.001170795451.002025-10-1537085839.0060411350.001174421037.002025-10-1431602249.0033912461.001197746548.002025-10-1328830644.0029425403.001200056760.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17日融券偿还10.40万股,融券卖出2.7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4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6%,融券余额501.3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7174352.00666640.005013453.002025-10-16226591.00103827.005608812.002025-10-15636286.003290.005528055.002025-10-14193941.000.004857862.002025-10-130.0020768.004635352.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66亿元,较昨日下滑0.8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7山西证券-10359045.001166045218.002025-10-16山西证券-3544829.001176404263.002025-10-15山西证券-22655318.001179949092.002025-10-14山西证券-2087702.001202604410.002025-10-13山西证券-665747.00120469211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7】 山西证券: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3540.85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3540.85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7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99%,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635408496.0039034082.001170795451.002025-10-1537085839.0060411350.001174421037.002025-10-1431602249.0033912461.001197746548.002025-10-1328830644.0029425403.001200056760.002025-10-1027582295.0037664524.001200651519.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16日融券偿还1.59万股,融券卖出3.4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2.6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3%,融券余额560.88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6226591.00103827.005608812.002025-10-15636286.003290.005528055.002025-10-14193941.000.004857862.002025-10-130.0020768.004635352.002025-10-10318816.000.004706340.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76亿元,较昨日下滑0.30%,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6山西证券-3544829.001176404263.002025-10-15山西证券-22655318.001179949092.002025-10-14山西证券-2087702.001202604410.002025-10-13山西证券-665747.001204692112.002025-10-10山西证券-9756725.00120535785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金融大模型落地证券业!如何布局?怎样监管?五大券商建言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谭楚丹 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金融服务生态,证券公司如何拥抱技术变革,受到市场关注。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证券业数字化实践高峰论坛”近期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金融大模型在证券业务中的落地实践:挑战与路径探索”的圆桌论坛环节上,多家券商首席信息官分享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证券行业的应用进展与思考。 圆桌论坛由国泰海通证券技术研发部总经理黄韦主持,山西证券首席信息官孙嘉锋、国元证券执委会委员兼首席信息官张国威、华福证券首席信息官兼财富委主任李宁、西南证券首席信息官华明等嘉宾参与讨论。 大模型布局渐入佳境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证券行业迎来了提升服务效率与创新业务模式的重要契机。多家券商已展开大模型应用探索,其落地进展及成效引发行业关注。 孙嘉锋表示,从去年开始,山西证券已在关注如何把大模型和公司原有数字化战略进行结合,“到了今年春节,这已经是一个不得不答的题目。” 据其介绍,山西证券重点希望把大模型能够验证成功的场景如文字生成、合规检索、情感分析等与公司具体业务场景做结合,比如形成智能问答、外呼、知识库等。“另外我们也会寻找具有高价值的场景,比如固收业务中交易员在通讯软件上靠人工呼叫的方式进行交易,我们去年结合大模型进行布局,在喊单场景中做好语义识别,将研发好的债券交易机器人嵌入交易流程中,把30秒的响应速度提升到3秒,效率提升10倍。” 张国威谈到,国元证券全力拥抱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近两年重点打造以AI为核心的技术赋能体系。“我们构建六层架构。从最下面的算力层到数据层、模型层,以三层基础设施打造未来人工智能能力的基座。在基座上我们封装为各种能力,如语音理解能力、文本撰写能力等构成能力层;再上面是涉及各条线的业务层;最终到直面客户和员工的应用层。” 据其介绍,公司金融科技部成立人工智能应用专项小组,联合此前技术条线的其他应用同事及业务部门的信息化专家,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目前在实践方面,其举例称,国元证券为投行项目承做提供“读查问写”等多项大模型能力工具,比如智能核查能力、辅助撰写能力、法规问答能力。 李宁表示,华福证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在三年数字化规划里有单独的AI子规划。“我们一是保证投入,每年新增IT投入里大概有25%用于AI相关,包括软硬件和人员;二是我们把AI作为直接绩效考核下达到各个部门,包括地方分公司;三是我们设有一套指标叫‘含智量’,每年考察用到AI的项目数量、使用深度情况,每个项目使用人数、使用频次。” “在应用场景方面,我们财富管理业务使用较多,比如APP我们已拿到算法应用的备案,未来会逐渐走向接近AI原生的APP;投资方面,我们把AI用于信评。此外,中后台对AI的热情比业务更高,我们为全员搭建‘AI百宝箱’,上线主流大模型应用,打造‘智慧制度’,智能解读公司所有过往制度。”李宁表示。 华明谈到,西南证券从2023年开始对AI大模型的探索和尝试,把AI大模型或者智能化应用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从组织和管理机制上,公司设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由董事长和总裁亲自“挂帅”;另设有专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和考核;同时各个条线也有相应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小组落地具体工作。 “我们已经落地的应用有智能知识库,实现对公司规章制度、合规展业、管理运营、技术开发等各方面知识的智能查询;有智能编码助手,用于提升研发效率,其生成代码的采纳率约为30%;有智能投顾助手,用于研究报告和市场资讯的摘要与整理,结合客户画像,产生定制化资讯报告;以及智能投研助手,构建了一套资管研究报告自动化生成系统等。”华明说道。 黄韦也分享提到,国泰海通提出重要战略叫“All in AI”,即AI要在公司各个条线落地。“我们发展群众运动,举办两届AI大赛,提升员工对AI的理解,共同开动脑筋探讨如何把AI应用到各个业务条线上。” 在经纪业务方面,国泰海通的大模型应用投入比较多,对内有“投顾助手”,供一线投顾员工使用;7月份发布AI大模型对客服务的服务系统、问答系统。 亟待完善行业监管 随着大模型应用不断深入,完善相关监管框架成为行业共识。 对此,华明提供四方面的建议:第一,希望能够建立证券行业“AI金融服务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明确哪些场景可以全自动化,哪些必须人机协同。第二建议监管明确AI服务的责任界定和披露要求,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能保护券商权益。 第三建议制定数据使用规范,提高券商使用客户数据时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保障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第四建议推动AI技术标准化,要求或者鼓励券商使用可解释性高的模型,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张国威也有相似观点,一是最好能对券商基于大模型的客户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比如对于资讯查询、行情查询等通用场景,允许券商快速提供服务;而对于可解释性要求高、准确度要求高的投资建议、资产配置组合等服务,希望监管在模型评审、模型备案层面提供指导意见。 二是希望加强行业共建,建议由行业牵头共建共享通用知识中心,不涉及公司私有数据的部分可以共享成果。在数据层面,可通过隐私计算或联邦学习技术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解决单一机构因自身数据质量、数据不全导致大模型能力泛化不足的问题。三是建议建立更多标准,比如风控标准,明确在大模型服务出现风险事件时的责任认定和处理机制。 孙嘉锋表示,希望公有算力能够像云计算一样建立标准规范的SLA质量体系。他解释称,“如今商业电话都在运营商电路上完成,用户并不担心通话被窃听。因此期望能建立白名单机制的公有算力,让券商在使用时不必担心数据隐私泄露,这对整个行业算力建设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研判技术演进重塑业态 伴随技术快速演进,并与业务需求加速融合,未来证券行业的服务模式与运营逻辑可能会发生更大变化,上述券商首席信息官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作出研判。 孙嘉锋认为,未来一两年,大模型应用进入幻灭期,市场对其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在未来一两年会被证伪。但同时,大模型能力提供了无限拔高的生产力工具,未来未必会出现某个具体场景或应用的杀手级产品,更可能是体系化的生产关系能否快速适应生产力变化,在这方面走出来的企业有可能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极致。 而在张国威看来,未来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于“智能决策”的产生。他解释,“因为现在大模型主要是作为效率工具使用,但如果能把人、事物、事件都抽象成逻辑主体,同时把外部因素变化比如市场环境变化变成算法或函数导入其中,且大模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能理解证券行业投资或者投研的专属逻辑,那么大模型将可以成为决策工具,甚至生成具体的执行动作,这可能带来更多价值。” 李宁观察到行业内的两大变化:一是各家APP做得越来越AI原生化;另一个是在异构算力方面,国产算力挑战还比较大,预计后续发展越来越快,在券商使用算力中的比重应该会快速提升到远远领先于其他异构算力的情况。 华明认为,当前券商做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由AI智能体完成,预计未来一两年有可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智能体矩阵。智能体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适应、自我进化。这种变化将使券商业务模式、工作模式包括伦理层面都会产生巨大改变。另外,多模态场景也将显著增多,为客户体验优化和智能体交互效率带来重大提升。 【2025-10-16】 山西证券: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3708.58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3708.58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7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97%,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537085839.0060411350.001174421037.002025-10-1431602249.0033912461.001197746548.002025-10-1328830644.0029425403.001200056760.002025-10-1027582295.0037664524.001200651519.002025-10-0944812069.0032796925.001210733748.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15日融券偿还500股,融券卖出9.6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3.6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60%,融券余额552.81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5636286.003290.005528055.002025-10-14193941.000.004857862.002025-10-130.0020768.004635352.002025-10-10318816.000.004706340.002025-10-090.000.004380836.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1.80亿元,较昨日下滑1.88%,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5山西证券-22655318.001179949092.002025-10-14山西证券-2087702.001202604410.002025-10-13山西证券-665747.001204692112.002025-10-10山西证券-9756725.001205357859.002025-10-09山西证券12068650.00121511458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10-16】 5家上市券商半年度“红包”送达 【出处】江苏经济报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形式。为响应政策号召、有效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今年以来,券商积极开展半年度分红,截至10月13日,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其中5家券商的半年度分红“红包”已发到投资者手中。 近期,多家上市券商陆续发布了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对每股分红金额、股利发放具体日期等信息进行了说明。例如,红塔证券近日发布公告称,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下同),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不超过2.36亿元,占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5.16%,股权登记日为10月15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10月16日。 整体来看,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42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28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分红方案。其中,每股派息金额最高的是中信证券,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29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2.98亿元。中信建投、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也纷纷公布了可观的半年度分红方案,中信建投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165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2.8亿元;国泰海通、华泰证券每股拟派发的现金红利均为0.15元,分别拟派发现金红利26.27亿元、13.54亿元。 从“红包”派发进度来看,截至10月13日,已有山西证券、第一创业、西南证券、招商证券、南京证券5家上市券商半年度分红实施完毕(按派息日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07亿元。其中,派发现金红利金额最高的券商为招商证券,其分红金额为10.35亿元。东兴证券、东吴证券、红塔证券3家券商于近期发布了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正等待实施。 “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走势向好、交投活跃的背景下,券商取得了较为亮眼的经营业绩,为其积极实施分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表示,券商积极推行一年多次分红,能够直接提升投资者回报,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持股信心,同时展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吸引更多投资者长期持有。未来,券商应进一步打造常态化、可预期的稳定分红机制,持续提升股东回报和公司投资价值。 在长期规划方面,券商也展现出积极主动作为的姿态。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方正证券、东吴证券等7家券商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2025年至2027年,下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以保持利润分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多家券商明确公布了现金分红的最低比例。例如,东吴证券明确,未来三年该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50%,彰显了对回报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于 宏 【2025-10-16】 证券业大模型布局渐入佳境 建立AI能力分级认证制成共识 【出处】证券时报 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5中国证券业数字化实践高峰论坛”近期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金融大模型在证券业务中的落地实践:挑战与路径探索”的圆桌论坛环节,多家券商首席信息官分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证券行业的应用进展与思考。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山西证券首席信息官孙嘉锋、国元证券执委会委员兼首席信息官张国威、华福证券首席信息官兼财富委主任李宁、西南证券首席信息官华明,国泰海通证券技术研发部总经理黄韦为圆桌主持人。 大模型布局渐入佳境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多家券商已展开大模型应用探索,落地进展及成效引发行业关注。 孙嘉锋表示,山西证券重点把大模型能够验证成功的场景如文字生成、合规检索、情感分析等与公司具体业务场景做结合,形成智能问答、外呼、知识库等。“另外我们也会寻找具有高价值的场景,比如固收业务中交易员在通讯软件上靠人工呼叫的方式进行交易,我们去年结合大模型进行布局,在喊单场景中做好语义识别,将研发好的债券交易机器人嵌入交易流程中,把30秒的响应速度提升到3秒,效率提升10倍。” 张国威谈到,国元证券构建了涵盖算力、数据、模型、能力、业务和应用六层架构的AI赋能体系。顶层设计方面,公司金融科技部成立人工智能应用专项小组,联合此前技术条线的其他应用同事及业务部门的信息化专家,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目前在实践方面,国元证券为投行项目承做提供“读查问写”等多项大模型能力工具,包括智能核查能力、辅助撰写能力、法规问答能力。 李宁表示,华福证券在三年数字化规划里有单独AI子规划。“我们每年新增IT投入里大概有25%用于AI相关,并将AI作为直接绩效考核下达到各个部门,同时设立‘含智量’评估指标,比如考察用到AI的项目数量、使用深度情况等。”目前,财富管理业务中的APP已获算法应用备案,投资领域应用AI信评,中后台则推出了“AI百宝箱”,智能解读公司所有过往制度。 华明谈到,西南证券从2023年开始对AI大模型的探索和尝试。公司设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由董事长和总裁亲自“挂帅”;另设有专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和考核;同时各个条线也有相应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小组落地具体工作。公司目前已落地的应用包括智能知识库、智能编码助手、智能投顾助手和智能投研助手等。 黄韦也分享称,国泰海通提出“All in AI”战略,“我们举办两届AI大赛,提升员工对AI的理解,共同开动脑筋探讨如何把AI应用到各个业务条线上。”在经纪业务方面,国泰海通的大模型应用投入比较多,对内有“投顾助手”,供一线投顾员工使用;7月份发布AI大模型对客服务的服务系统、问答系统。 行业监管框架亟待完善 随着大模型应用不断深入,完善相关监管框架成为行业共识。 对此,华明提供四方面的建议:第一,希望能够建立证券行业“AI金融服务能力分级认证制度”,明确哪些场景可以全自动化,哪些必须人机协同;第二,建议监管明确AI服务的责任界定和披露要求,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能保护券商权益;第三,建议制定数据使用规范,促进券商使用客户数据时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保障客户隐私与数据安全;第四,建议推动AI技术标准化,要求或者鼓励券商使用可解释性高的模型,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张国威也有相似观点,他提到最好能对券商基于大模型的客户服务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比如对于资讯查询、行情查询等通用场景,允许券商快速提供服务;而对于可解释性要求高、准确度要求高的投资建议、资产配置组合等服务,希望监管在模型评审、模型备案层面提供指导意见。 他还呼吁加强行业共建,建议由行业牵头共建共享通用知识中心,不涉及公司私有数据的部分可以共享成果。在数据层面,可通过隐私计算或联邦学习技术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解决单一机构因自身数据质量、数据不全导致大模型能力泛化不足的问题。 孙嘉锋表示,希望公有算力能够像云计算一样建立标准规范的SLA质量体系。他解释称,“期望能建立白名单机制的公有算力,可以让券商在使用时不必担心数据隐私泄露,这对整个行业算力建设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研判技术演进重塑业态 伴随技术快速演进,并与业务需求加速融合,未来证券行业的服务模式与运营逻辑可能会发生更大变化,上述券商首席信息官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研判。 孙嘉锋认为,未来一两年,大模型应用进入幻灭期,市场对其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会被证伪。但同时,大模型能力提供了无限拔高的生产力工具,未来未必会出现某个具体场景或应用的杀手级产品,更可能是体系化的生产关系能否快速适应生产力变化,在这方面走出来的企业有可能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极致。 张国威表示,未来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于“智能决策”的产生。他解释,“因为现在大模型主要是作为效率工具使用,但如果能把人、事物、事件都抽象成逻辑主体,同时把外部因素变化比如市场环境变化变成算法或函数导入其中,且大模型具备逻辑思考能力,能理解证券行业投资或者投研的专属逻辑,那么大模型将可以成为决策工具,甚至生成具体的执行动作,这可能带来更多价值。” 李宁观察到行业内的两大变化:一是各家APP做得越来越AI原生化;另一个是在异构算力方面,国产算力挑战还比较大,预计后续发展越来越快,在券商使用算力中的比重应该会快速提升到远远领先于其他异构算力的情况。 华明表示,当前券商做的绝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由AI智能体完成,预计未来一两年有可能形成比较完整的智能体矩阵。智能体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适应、自我进化。这种变化将使券商业务模式、工作模式包括伦理层面都会产生巨大改变。另外,多模态场景也将显著增多,为客户体验优化和智能体交互效率带来重大提升。 【2025-10-15】 山西证券: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3160.2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山西证券10月14日获融资买入3160.2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11.9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11%,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10-1431602249.0033912461.001197746548.002025-10-1328830644.0029425403.001200056760.002025-10-1027582295.0037664524.001200651519.002025-10-0944812069.0032796925.001210733748.002025-09-3026721254.0039777948.001198718604.00融券方面,山西证券10月14日融券偿还0股,融券卖出2.9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9.3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5%,融券余额485.79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10-14193941.000.004857862.002025-10-130.0020768.004635352.002025-10-10318816.000.004706340.002025-10-090.000.004380836.002025-09-30107402.000.004327330.00综上,山西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2.03亿元,较昨日下滑0.17%,两融余额低于历史3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10-14山西证券-2087702.001202604410.002025-10-13山西证券-665747.001204692112.002025-10-10山西证券-9756725.001205357859.002025-10-09山西证券12068650.001215114584.002025-09-30山西证券-12981903.00120304593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