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0488 津药药业 更新日期:2025-08-02◇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7-31】
津药药业:收到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结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津药药业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告知书》。此次检查涉及的生产线包括107车间泼尼松生产B线、113车间甲泼尼龙生产B线、106车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生产线和108车间富马酸福莫特罗生产线。检查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至2025年5月16日,依据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检查结论为符合要求。这将有利于公司继续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发挥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优势,满足市场需求。

【2025-07-29】
津药药业:腹膜透析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出处】智通财经

  津药药业(600488.SH)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津药和平(天津)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药和平”)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腹膜透析液(乳酸盐)(以下简称“该药品”或“本品”)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本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腹膜透析液适用于因非透析治疗无效而需要连续不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的急性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2025-07-25】
津药药业:8月12日将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7月25日晚间,津药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8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变更经营范围、取消监事会、修订并办理工商变更的议案》等多项议案。

【2025-07-22】
津药药业(截止2025年7月18日)股东人数为38883户 环比减少1.9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7月22日,津药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7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38883人,较上期(2025-07-10)减少767户,环比下降1.93%。从持仓来看,津药药业人均持仓2.81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75万股,环比增长1.97%,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11】
津药药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62.19%-68.38%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津药药业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490万元到537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8832.02万元到9712.02万元,同比减少62.19%到68.38%。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12亿元到1.2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859.05万元到2759.05万元,同比减少13.32%到19.77%。

【2025-07-01】
聚力国际舞台 共拓医药新篇 津药药业亮相CPHI上海展 
【出处】津药药业官微

  NEWS
  6月24 - 26日,第二十三届世界制药原料药中国展(CPHI Chin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医药集团副总裁,津药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华,津药药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书箱带队参展,全方位展示企业综合实力。
  此次展会,津药药业精心布置三大展位,旗下原料药销售中心外销事业部原料药销售(天发公司)凭借在原料药出口领域的深厚积累,持续占据我国皮质激素原料药出口领先地位;原料药销售中心外销事业部制剂销售(信卓公司)首次设立专属展台,聚焦津药和平与津药永光的制剂产品,为未来公司制剂产品的扩大出口打下坚实的基础;湖北津药持续发力,依托特色产品矩阵形成差异化优势。
  展会现场,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新老客户纷至沓来,与津药药业团队围绕产品布局、技术创新、市场合作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充分彰显了津药药业在国际医药市场的强劲竞争力,更为公司深化全球合作、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三大版块,布局精准,分工明确。原料销售部充分展现了公司原料的国际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制剂销售部与众多合作伙伴探讨制剂国际化之路,瞄准“一带一路”精准发力;湖北津药与国内外客户深入沟通,确定注射剂产品国际定位,着手布局“十五五”规划。
  通过此次展会,所有参会人员明确了公司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坚定了出口销售的信心,表明了为公司“十五五”规划在出口销售方面做出贡献的决心。
  稿件:津药药业原料药销售中心

【2025-06-26】
津药药业子公司低钙腹膜透析液“过评”市场空间广阔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6月26日晚,津药药业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津药和平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低钙腹膜透析液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本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据了解,低钙腹膜透析液适用于因非透析治疗无效而需要连续不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的急性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米内网全国放大版的医院数据(含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显示,2023年、2024年低钙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国内销售额分别为17.66亿元、21.92亿元;2023年、2024年低钙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2.5%)国内销售额分别为8.95亿元、9.05亿元。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此次低钙腹膜透析液通过一致性评价,进一步提升了津药药业旗下制剂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市场开拓,持续提升制剂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津药药业坚持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实施以甾体激素类和氨基酸类原料药为核心的“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布局,不断加快新品研发、一致性评价、国内外药品注册、认证等方面进展,积极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其中,制剂业务板块作为津药药业重要的利润来源,已取得多项突破。近年来,公司共有31个产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18个产品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多个重点制剂品种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未来,公司将重点开发潜力大品种,着重布局高端复杂制剂、首仿药,探索生物类似药;同时,加速推进制剂产品国际化注册布局速度,强化复杂制剂研发能力,发挥技术优势,为打开市场增量空间提供持续动力。

【2025-06-26】
津药药业:子公司药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津药药业公告,子公司津药和平(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低钙腹膜透析液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本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低钙腹膜透析液适用于因非透析治疗无效而需要连续不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的急性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2025-06-25】
津药药业:7月15日将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6月25日晚间,津药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2025年7月15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关于控股子公司以自有资产抵押申请贷款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2025-06-25】
津药药业拟向参股公司江西百思康瑞增资2040万元 
【出处】智通财经

  津药药业(600488.SH)公告,公司拟向参股公司江西百思康瑞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江西百思康瑞”)增资204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由29.9946%变为29.9970%。该事项旨在满足参股公司江西百思康瑞技术更新改造项目需要,解决其发展资金需求。

【2025-06-23】
津药药业(截止2025年6月20日)股东人数为39778户 环比减少0.4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6月23日,津药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39778人,较上期(2025-06-10)减少188户,环比下降0.47%。从持仓来看,津药药业人均持仓2.74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73万股,环比增长0.47%,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17】
涨价282倍!津药药业、仙琚制药、联环药业等四药企被重罚 
【出处】投资快报【作者】李森

  救命药价格疯涨282倍!0.35元一支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津药药业、仙琚制药、联环药业和国康瑞金四家药企垄断原料药后,飙升至98.76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重拳出击,公布四家药企因垄断行为被重罚3.62亿元。
  串通涨价282倍!四家药企被罚3.62亿元
  2025年6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因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天津国资背景的津药药业、浙江仙琚制药、江苏联环药业和民企西安国康瑞金,被重罚3.62亿元。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上述四家企业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是生产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主要原材料。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同时被证明对新冠肺炎重症病人具有疗效,被编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九版、第十版)推荐用药,用于我国重症新冠肺炎临床治疗。
  然而,其价格却在利益驱使下疯狂上涨。原本仅0.35元/支的药品,竟一路飙升至98.76元/支,涨幅高达282倍,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四家药企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更是长达2年半之久。
  市场监管总局提到,2021年11月起,自然人郭某某通过沟通联络、组织聚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与4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口头协议,4家企业随后同步停止对外供货,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并按照口头协议共同提高价格。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4家企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造成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自然人郭某某处以顶格罚款500万元;对四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四家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四名人员分别处以罚款60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药品关系国计民生,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效维护医药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仙琚制药被罚没1.95亿元津药药业、联环药业罚没金额超净利润的50%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涉事的四家药企中,津药药业(600488)、联环药业(600513)、仙琚制药(002332)均是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39年,前身为天津制药厂,隶属于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甾体激素类药物生产企业和享誉全国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急(抢)救药、冷备药的重要生产基地。2001年6月,津药药业上交所上市。
  此前,津药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天津市市场监管委认为,公司与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经营者,就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属于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基于此,没收津药药业违法所得4276.44万元,并处2023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1.32亿元,结合宽大情形,减免罚款额的80%,罚没款合计6919.23万元。
  津药药业在公告中提及,上述罚没款合计金额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的营收、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15%和51.85%,这将相应减少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6919.23万元。
  在整改措施方面,津药药业已制定可落实的销售方案,发布了降价通知,主动下调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确保药品供应。
  业内人士表示,天津的津药药业也算“老面孔”:四年内因垄断被罚三次,累计罚金1.71亿元。这次再被罚没6919万元,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联环药业创始于1999年12月,由成立于1958年的扬州制药厂发起创建,目前实际控制人是扬州国资委。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泌尿系统类、抗组胺类、心血管类、甾体激素类和抗生素类五大系列。2003年,联环药业在上交所上市。
  6月10日晚间,联环药业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公司被罚没6103.82万元,占上年净利润比例超72%。联环药业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罚没金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83%和72.53%。上述罚没款金额将相应减少公司2025年度归母净利润6103.82万元。
  仙琚制药前身为仙居制药厂,创建于1972年,目前实际控制人是仙琚国资委。公司主营业务为甾体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制、生产与销售。产品研发紧紧围绕四大治疗领域(妇科、麻醉科、呼吸科及皮肤科)构建产品群、服务群。2010年,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仙琚制药也公告,根据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的处罚决定,仙琚制药合计被罚没1.95亿元,占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49.17%。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这次被罚没金额最多的是浙江仙琚制药,罚没1.95亿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净利润的一半。它垄断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因价格虚高,直接落选国家药品集采。结果相关产品收入暴跌13.4%,占公司总营收比例缩水20%。

【2025-06-16】
津药药业四年4起垄断被罚没1.7亿 时任代理董事长刘欣领罚60万 
【出处】长江商报

  津药药业(600488.SH)一再违反反垄断法。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依法对自然人郭相国组织津药药业,联环药业(600513.SH)、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和仙琚制药(002332.SZ)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其中,2022年2月21日,津药药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由原来最高9000元/公斤提高至13800元/公斤,涨幅超过53%。
  公告显示,监管部门认为,刘欣作为津药药业总经理,对公司与其他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对刘欣作出行政处罚罚款60万元。同时,津药药业罚没款合计6919.24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3年9月,津药药业董事会进行了换届,刘欣已不在公司高管名单当中,彼时其年龄为55岁。
  不仅如此,除了最新被罚外,2021年4月以来,津药药业还有三次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从而遭到处罚。
  综合来看,4年来,津药药业因4起垄断合计被罚没1.71亿元。
  原料药价涨幅超53%
  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协议案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4月对自然人郭相国组织4家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经营者(津药药业、仙琚制药、联环药业、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涉嫌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立案调查。2025年4月、6月,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对相关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021年11月20日,郭相国组织津药药业总经理刘欣、联环药业代表,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代表,以及仙琚制药代表在天津聚会,商议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共同涨价事宜,并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口头协议。
  为避免企业之间见面,规避反垄断调查,参会各方约定具体涨价事项细节会后由郭相国分别对接本案四家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生产企业协商确定。
  会后,津药药业按照垄断协议,拟与郭相国方签署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独家代理协议,因企业内部合规审核未通过,实际并未签署,但涉及垄断协议的内容得到了实施。
  2022年1月,津药药业断供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断供行为与其他三家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生产企业保持一致,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2022年2月21日,津药药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由原来最高9000元/公斤提高至13800元/公斤,涨幅超过53%。
  刘欣被罚款60万
  为维护垄断协议平稳运行,津药药业总经理刘欣等人后续又多次与郭相国方见面联络,商议垄断协议实施。
  截至2024年3月7日,监管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价格仍在执行。
  监管部门认为,刘欣作为津药药业总经理,对公司与其他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对刘欣作出行政处罚罚款60万元。
  津药药业(彼时证券简称为“天药股份”)2021年年报显示,刘欣为公司董事、总经理。
  2021年6月,张杰申请辞去津药药业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董事会推举董事刘欣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新任董事长产生时止。
  随后,李静成为津药药业董事长,刘欣继续担任董事、总经理。
  2022年5月,李静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刘欣再次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随后,徐华被选为公司董事长。
  2023年9月,津药药业董事会进行换届,刘欣已不在公司高管名单当中,彼时其年龄为55岁。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认为,津药药业与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经营者,就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应当依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反垄断法》,综合考虑津药药业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消除违法后果的情况、积极进行整改等因素,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责令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罚如下:没收违法所得4276.44万元;并处2023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1.32亿元,结合宽大情形,减免罚款额的80%,减免后实际罚款2642.8万元。以上罚没款合计6919.24万元。
  因4起垄断合计被罚没1.71亿
  实际上,津药药业并非首次因垄断被罚。
  2021年4月,津药药业公告称,公司以协议形式对醋酸氟轻松原料药销售市场进行划分,并变更、固定醋酸氟轻松原料药价格,排除限制了醋酸氟轻松原料药销售领域的竞争,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
  监管部门对公司没收违法所得889.79万元,并处2019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3512.47万元,以上罚没款合计4402.26万元,预计将相应减少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02.26万元。
  2023年3月16日,津药药业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1月17日披露了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的相关事项。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滥用在中国卡莫司汀注射液市场的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卡莫司汀注射液,违反了修改前的反垄断法相关规定。
  监管部门责令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2019年度销售额2%的罚款,计2772.13万元。
  津药药业表示,上述罚款将相应减少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8.72万元。
  同年3月25日,津药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为62%)的全资子公司天津天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医药科技”)于3月24日收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医药科技在销售氟尿嘧啶注射液时,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协议的行为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相关规定,拟责令医药科技停止违法行为,并处医药科技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3%的罚款,共计2988.43万元。
  综合来看,算上此次的6919.24万元罚没款,4年来,津药药业因4起垄断合计被罚没1.71亿元。

【2025-06-13】
罚没3.62亿元 
【出处】金融时报【作者】马玲

  近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4月,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对该案立案调查。经查,2021年11月起,自然人郭某某通过沟通联络、组织聚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与4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口头协议,4家企业随后同步停止对外供货,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并按照口头协议共同提高价格。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4家企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造成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自然人郭某某处以顶格罚款500万元;对4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4家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4名人员分别处以罚款60万元。
  药品关系国计民生。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效维护医药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5-06-13】
重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卢鸰

  【导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导查办一起重大垄断案件,总计罚没3.62亿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月13日上午在其官方微信号发文称,近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仙琚制药、联环药业、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4月,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对该案立案调查。经查,2021年11月起,自然人郭某某通过沟通联络、组织聚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与4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口头协议,4家企业随后同步停止对外供货,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并按照口头协议共同提高价格。
  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4家企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造成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关规定,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自然人郭某某处以顶格罚款500万元;对4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4家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4名人员分别处以罚款60万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称,药品关系国计民生,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
  截至记者发稿,津药药业股价报4.24元/股,下跌1.62%,最新市值为46.3亿元;仙琚制药股价报9.4元/股,下跌1.98%,最新市值为93亿元;联环药业股价为9.98元/股,下跌3.11%,最新市值为28.5亿元。

【2025-06-13】
四家医药企业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被罚没3.62亿元 
【出处】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6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王秋苹在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一起医药领域重大典型垄断案件。
  近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4年4月,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对该案立案调查。经查,2021年11月起,自然人郭某某通过沟通联络、组织聚会、实地走访等方式,与4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提高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达成停止价格竞争、共同涨价的口头协议,4家企业随后同步停止对外供货,造成市场供应紧张,并按照口头协议共同提高价格。2022年2月至2024年3月,4家企业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价格从8000元/公斤上涨到1.3万元/公斤,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造成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价格上涨,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自然人郭某某处以顶格罚款500万元;对4家企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8%的罚款,合计3.55亿元;对4家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4名人员分别处以罚款60万元。
  药品关系国计民生。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效维护医药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5-06-13】
罚没3.62亿元 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查办一起医药领域重大典型垄断案件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6月13日电,近日,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依法对自然人郭某某组织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国康瑞金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3.62亿元,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5-06-11】
津药药业(截止2025年6月10日)股东人数为39966户 环比减少0.7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6月11日,津药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6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39966人,较上期(2025-05-30)减少303户,环比下降0.75%。从持仓来看,津药药业人均持仓2.73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71万股,环比增长0.76%,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10】
津药药业“双燕牌”认定为“津门老字号” 
【出处】津药药业官微

  近日,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知识产权局4部门正式公布津门老字号认定名单,津药药业“双燕牌”认定为“津门老字号”。
  “津门老字号”是天津工商业发展孕育的“津”字招牌,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此次认定,经企业申报、各区商务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决定将141个品牌认定为“津门老字号”(不含商务部认定的72个中华老字号)。
  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39年,前身为天津制药厂,主要从事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知名的甾体激素类药物生产企业和享誉全国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急(抢)救药、冷备药的重要生产基地。
  “双燕牌”作为企业制剂产品主品牌,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中国驰名商标,获得“人民信赖50品牌”“30年中国品牌创新奖”等诸多荣誉。目前“双燕牌”制剂主要品种包括醋酸肤轻松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家清宁丸、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泼尼龙片、泼尼松片等。

【2025-06-06】
津药药业:连续22年现金分红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6月5日,津药药业(600488)发布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8元(含税),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定于6月11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12日。本次,津药药业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7亿元(含税),分红比例达80.18%。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22年实施现金分红,加之2001年度,公司已实现累计派现7.15亿元。以2025年6月5日收盘价4.24元/股计算,本次股息率约2.31%。
  津药药业前身为1939年创建的天津制药厂,是一家具有80多年历史的大型制药企业。是全球知名的甾体激素类药物生产企业和享誉全国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急(抢)救药、冷备药的重要生产基地。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公司遵循“组织深度优化、稳销量、保收入、增利润、提升经营质量”的经营思路,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发挥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持续推动销售、研发、生产、管理等多维度提升,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实现了诸多突破,公司经营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公司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2.15亿元,归母净利润1.33亿元。2023年度、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中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80%。公司持续以高水平、高比例的投资回报,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津药药业表示,未来公司将以稳健经营和效益导向为根本,以营销拓展、科研创新、提质降本、国际化布局、管理升级为抓手,精准布局,挖存拓新,保销量、稳利润、提质量,推进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运行。

【2025-06-06】
津药药业2024年度拟10派0.98元 股权登记日为6月11日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6月5日晚间,津药药业发布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8元(含税),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定于6月11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12日。本次,津药药业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07亿元(含税),分红比例达80.18%。
  津药药业是一家具有80多年历史的大型制药企业,是全球知名的甾体激素类药物生产企业和享誉全国的氨基酸原料药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急(抢)救药、冷备药的重要生产基地。2024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公司遵循“组织深度优化、稳销量、保收入、增利润、提升经营质量”的经营思路,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发挥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持续推动销售、研发、生产、管理等多维度提升,实现了诸多突破,公司经营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22年实施现金分红,加上2001年度,公司已实现累计派现7.15亿元。以2025年6月5日收盘价4.24元/股计算,本次股息率约2.31%,现金分红比例超过80%。公司持续以高水平、高比例的投资回报,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表示,未来将以稳健经营和效益导向为根本,以营销拓展、科研创新、提质降本、国际化布局、管理升级为抓手,精准布局,挖存拓新,保销量、稳利润、提质量,推进公司各项业务持续稳健运行。(张海英)

【2025-06-05】
津药药业2024年全年每10股派0.98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1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津药药业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109188.67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98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07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80.18%,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6月11日,除权除息日为6月12日。据津药药业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32.15亿元,同比下降-15.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4.0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2元,去年同期为0.11元。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皮质激素类、氨基酸类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甾体激素类、氨基酸类。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年度被认定为天津市先进智能工厂、企业重点实验室、蝉联零售终端品牌榜“皮肤病用药”品类、津药药业荣获第九届MMC医学市场年会颁发的“鼎新奖——领航企业”荣誉。(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6-03】
津药药业(截止2025年5月30日)股东人数为40269户 环比减少0.0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6月3日,津药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5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40269人,较上期(2025-05-20)减少20户,环比下降0.05%。从持仓来看,津药药业人均持仓2.71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71万股,环比增长0.05%,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5-29】
从CSR到ESG:一场“面子”与“里子”的博弈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A股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治理)信息披露水平正逐步提高。
  截至5月29日,共有246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同比有所增加。数据显示,396家A股上市公司从原先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改为披露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比如,相比202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津药药业(SH600488,股价4.2元,市值45.86亿元)2024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整体内容有一定升级——不论是篇幅,还是实质性议题,都有了更完整的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396家公司中,125家公司近一年的ESG评级上升、47家评级下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5月27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CSR(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聚焦,而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因适用范围宽泛,更受上市公司青睐。
  2461家A股公司发布ESG相关报告
  据数据,截至5月29日,2024年度共有246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相关报告。
  据统计,2023年共有1008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相关报告,其中396家2024年改为披露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2024年ESG相关报告的命名主要有“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ESG(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环境、社会及治理)暨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等。
  据了解,目前监管层并没有对ESG相关报告的命名作强制要求,但三大证券交易所在去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报告名称有所规定。
  “指引”要求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引披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或者《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
  单从名称上看,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有什么区别?
  芮萌表示,社会责任报告通常聚焦企业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公益、伦理和短期社会影响。
  “可持续发展报告更侧重长期战略,系统披露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绩效,强调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可持续性风险和机遇,目标是与国际标准接轨,为投资者提供可量化的非财务信息。目前来看,可持续发展(报告)因适用范围宽泛,更受上市公司青睐。”芮萌说。
  值得注意的是,有612家上市公司选择继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对此,芮萌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上市公司需要时间提升ESG能力,无法立即完成更名;二是中小型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有限,暂时无法完整披露ESG各方面绩效;三是部分行业或公司的业务较为简单,对ESG的影响较小,因此它们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改变。
  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正成为潮流
  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正成为潮流,这背后可能是ESG评级的提升。
  396家改为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中,有125家近一年ESG评级上升、47家评级下降。其中,津药药业、神州数码(SZ000034)和江苏有线(SH600959)提升最大,分别从B到AA、B到AA、B到A。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企业从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到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不是报告改个名那么简单。
  相比2023年的ESG相关报告,津药药业2024年披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整体内容有一定升级——不论是篇幅,还是实质性议题,都有了更完整的披露。江苏有线除了扩展篇幅外,还披露了ESG绩效。
  在芮萌看来,企业将社会责任报告“改名”的行为确实可以促使其更加重视ESG相关工作,因为ESG本质上是一套非财务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自身责任。
  对于报告“改名”后评级出现下降的现象,芮萌认为,如果企业评级下降,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漂绿”或仅做表面功夫,也可能是因为企业对新的评级标准理解不到位,导致其内容无法准确反映公司的ESG表现;抑或企业在可持续发展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报告要求或更严格的评级标准下被披露出来,进而导致评级下降。

【2025-05-27】
津药药业圆满承办中国化药协会氨基酸与甾体激素专委会2025年工作会议 
【出处】津药药业官微

  近日,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氨基酸与甾体激素专业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津药药业圆满承办此次会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会长潘广成出席,津药药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书箱参会指导。
  此次会议汇聚行业协会领导、权威专家、企业代表等,围绕氨基酸、甾体激素两大主题,就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临床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上,以临床与产业升级成为议题,围绕慢性肝病与氨基酸用药展开专题讲解,着重阐述氨基酸在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同时就吸入制剂研发进展及创新研发策略、甾体激素中间体行业发展情况、孕激素行业市场等作专题汇报,倡导产学研协同,促进甾体激素行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

【2025-05-22】
津药药业(截止2025年5月20日)股东人数为40289户 环比增加0.1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5月22日,津药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5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40289人,较上期(2025-05-09)增加70户,环比增长0.17%。从持仓来看,津药药业人均持仓2.71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71万股,环比下降0.17%,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5-22】
津药药业: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5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津药药业提问, 尊敬的董秘 你好 衷心感谢你们不厌其烦回答投资者的提问。公司非常注重对投资者的回报,希望贵公司早一点分红,我们可以把分红的钱继续买入贵公司的股票,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投资者您好!公司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始终坚持实施积极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将按规定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完成实施,具体实施时间请关注公司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感谢您的关注!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5-16】
纸面“痛定思痛” 行动“流于表面” 津药药业“屡罚屡犯”拷问行业监管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newshoo

  近日,津药药业(600488)因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再遭罚没6919万元,这已是其2021年以来第四次因垄断被罚,累计罚金达1.7亿元。
  在公司2021年首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时,曾在给《大众证券报》回复函中表示:“我司已痛定思痛,引以为戒,提高警惕,全面防范和化解潜在法律风险,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内部已把醋酸氟轻松垄断案件作为案例,开展了对所有销售业务员和主要领导的警示教育,并由外部法律机构和公司法务部门联合对公司现有各品种药品做全面梳理,尽一切努力消除潜在法律风险。同时,公司已通过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对生产经营销售全流程进行合规优化升级,确保公司在业务流程上和销售行为上合法合规。”
  面对“整改承诺”与“屡罚屡犯”的矛盾,本报提出三大疑问:
  一问:公司2021年表态“全面梳理产品线并升级合规流程”,后续仍出现同类问题,涉事部门是否完成整改验收?
  四次处罚内容显示,2021年,津药药业与同行协议划分醋酸氟轻松原料药市场,固定价格;2023年,子公司天津金耀操控卡莫司汀注射液价格,孙公司医药科技分割氟尿嘧啶注射液市场;2025年,公司联合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经营者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限制该原料药销售领域的竞争。
  二问:2023年,子公司金耀药业和孙公司医药科技违规是否与母公司管理架构治理缺陷有关?
  四年前公司表态“尽一切努力消除潜在风险”,但整改措施流于表面:2021年公司称“开展销售业务员和主要领导警示教育”,确保业务流程和销售行为合法合规,但2023年子公司仍实施价格操纵,孙公司滥用在中国卡莫司汀注射液市场的支配地位。
  三问:为何屡罚屡犯,公司合规体系如何从“纸面”走向“行动”?
  首次受罚,公司表态“聘请法律顾问优化全流程合规”,但四年间多次出现同类行为。尽管监管部门频出重拳,津药药业四次违规被罚没1.7亿元,但与其垄断利润相比仍显不足。
  从醋酸氟轻松到地塞米松磷酸钠,津药药业的四次处罚折射出原料药垄断治理的长期性。业内人士认为,当监管利剑与行业自律形成合力,企业方能在合规经营与技术创新中找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截至发稿时,津药药业未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大众证券报》记者将继续跟踪报道此事。记者 张曌

【2025-05-13】
为何预付关联企业大额研发款? 津药药业回复问询函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预付给关联公司大额研发款,去年销售费用大幅减少……针对这些问题,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津药药业(SH600488,股价4.07元,市值44.44亿元)下发了《关于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以下简称年报问询函)。
  5月12日,津药药业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在公告中,津药药业对委托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研发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2024年销售费用大幅减少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委托超100个研发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上述年报问询函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提出了两大问题,主要聚焦于津药药业销售和研发方面。
  津药药业年报及公告显示,公司与天津药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众恩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津药永光(河北)制药有限公司、天津市医药集团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等控股股东附属企业存在预付研发款,2024年累计发生预付约0.2亿元,大股东及其附属企业2024年累计偿还约0.7亿元,期末余额约1.6亿元。而津药药业2024年的总研发费用为2亿元。
  津药药业为何会与关联公司产生大额研发预付款?长期挂账是否合理?
  对此,津药药业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公司表示,委托控股股东附属企业研发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加强风险控制,提升研发效率。为此,公司建立分期付款机制,按研发里程碑支付费用,以降低前期资金压力,研发支出超出合同金额的部分,由天津药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承接研发的公司自行承担。
  津药药业公告显示,2024年,涉及公司委托控股股东附属企业的研发项目超过100个,最早的项目启动时间可以追溯到2016年3月。
  津药药业还在公告中表示,部分项目挂账时间相对较长,主要有原料药开发项目和制剂新产品开发项目两类,其中JSYL073、JSYL083等项目需要通过技术审评后才能获得注册批准,因此研发周期会较长;JSYL072、JSYL045等项目为公司氨基酸类原料药布局的新产品,尚在技术攻关;吸入用XP003混悬液、XP0004、XP0010等项目是公司布局的制剂新产品,尚在技术审评;XP0017、XP0015、XP0013等项目属于高端复杂制剂,需要进行多学科技术攻关,因此研发周期长。
  销售费用减少45.76%
  2024年,津药药业的销售费用为5.7亿元,同比下降45.76%,减少的金额占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的比例达251%。上海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因此发问:销售费用为何出现大幅减少?对应涉及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对此,津药药业表示,销售费用的主要减少项目为因产品销售而发生的市场情报收集费、推广活动费用、市场策划服务费等,较同期分别减少23.50%、54.23%和60.03%,总计下降4.81亿元。主要原因包括集采政策的执行、公司推进营销模式的升级转型,以及提高公司推广活动的精准性。
  津药药业还表示,集采政策执行对销售费用的影响更大。在收入端,公司纳入国家集采、省级集采的主要制剂产品在2024年实现销售额7亿元,较2023年下降16.5%。在费用端,集采产品销售费用1.35亿元,2023年集采产品销售费用3.88亿元(部分集采产品2023年未执标),下降65.26%;2024年其他产品销售费用3.31亿元,2023年其他产品销售费用5.69亿元,下降41.83%。
  此外,津药药业还被询问近两年主要销售推广费用支付对象、金额、费用性质或内容,以及是否为关联方、是否与公司客户存在关联关系。津药药业表示,2023年公司向关联方公司天津医药集团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医药营销)支付推广服务费2240.57万元;2024年天津医药营销因业务调整不再与公司合作,未发生相关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津药药业因与三家药企合谋垄断被罚近7000万元。此外,津药药业及关联企业多次触及反垄断红线,比如公司接连披露两则反垄断处罚消息:先前子公司天津金耀药业确认收到2772万元罚单,接着孙公司天药医药也被罚2988万元。
  为避免再次触碰反垄断红线,津药药业在此前的公告中表示,要健全反垄断合规体系建设,将反垄断合规制度嵌入到日常流程中。

【2025-05-13】
津药药业(截止2025年5月9日)股东人数为40219户 环比减少0.2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5月13日,津药药业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5月9日,公司股东人数为40219人,较上期(2025-04-30)减少100户,环比下降0.25%。从持仓来看,津药药业人均持仓2.71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71万股,环比增长0.25%,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