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0190 退市锦港 更新日期:2025-07-24◇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4-06-|11483.57| 0.00| 209.99| 14.53| 0.00| 0.00| | 03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7-21】 退市锦港于2025年7月21日停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退市锦港自2025年7月21日起连续停牌,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为0.63元。停牌原因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近期其他停牌个股明细如下表所示:股票代码股票简称停牌日期停牌原因停牌价(元)600500中化国际2025年7月16日公司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3.86002778中晟高科2025年7月16日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19.14603389*ST亚振2025年7月16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87%,就股票交易情况进行核查。21.62600930华电新能2025年7月16日盘中临时停牌7.18600930华电新能2025年7月16日盘中临时停牌7.18600930华电新能2025年7月16日盘中临时停牌7.18600930华电新能2025年7月16日盘中临时停牌7.18839680*ST广道2025年7月17日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600566济川药业2025年7月18日公司要约收购期限届满,需进一步确认要约收购结果。27.6300329海伦钢琴2025年7月18日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10.29 【2025-07-20】 行业追踪|港口航运市场(7月14日-7月20日):海岬型(BCI)价格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散货市场运输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海岬型(BCI)46.58-10.402025-7-183084.00--干散货(BDI)23.399.502025-7-182052.00--轻便极限型(BSI)10.4241.832025-7-181346.00--轻便型(BHSI)4.348.722025-7-18673.00--巴拿马极限型(BPI)3.1739.262025-7-181919.00-- 本周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CDFI综合指数12.043.482025-7-181099.962012年11月28日=1000CCFI美西航线-8.35-13.972025-7-18941.651998年1月1日=1000SCFI综合指数-4.98-21.132025-7-181646.902009年10月16日=1000CCFI美东航线-4.93-2.722025-7-181216.231998年1月1日=1000CTFI综合指数3.10-22.362025-7-181032.432012年11月28日=1000VLCC-0.82-18.842025-7-1852.97WSCCFI-0.774.872025-7-181303.541998年1月1日=1000原油(BDTI)-0.43-10.542025-7-18925.00--注:CCFI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航运价格指数;SCFI是反映上海出口集装箱即期运输市场运价变化的指数;VLCC指数是指超大型油轮运价指数;CDFI包括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粮食和镍矿四大货种运价指数。 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本周燃料成本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燃料成本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布伦特DTD原油-1.87-7.482025-7-1871.28美元/桶OPEC一揽子原油-1.81-5.982025-7-1769.94美元/桶受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中远海控--282.88--集装箱航运业务98.2947.32上港集团--152.53--集装箱、港口物流68.7348.33中远海能--46.84--水上运输业99.998.57宁波舟山港------综合物流、集装箱64.8226.45招商轮船--54.99--散货、集装箱、油轮运输76.55--辽港股份------散货、集装箱69.26--青岛港--54.20--物流及港口增值42.9920.09(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港口航运产业链概况 港口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 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涉及行业包括冶金、石化、电力、矿产、农业以及贸易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19】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600190,下周摘牌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宋维东 7月18日晚,退市锦港(600190)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在经过15个交易日后,7月18日退市整理期结束。上交所将于7月25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资料显示,退市锦港主营业务为油品及化工品、粮食、煤炭、金属矿、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装卸、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务。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收盘,退市锦港股价报0.63元/股,跌1.56%。退市整理期内,退市锦港股价累计跌幅达30.77%。 退市整理期结束 近年来,退市锦港公司治理出现严重问题,特别是涉及重大财务造假,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今年5月29日,辽宁证监局向退市锦港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其2022年至2024年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此外,2024年11月1日,退市锦港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被认定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 根据上述所认定的事实,退市锦港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已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退市锦港终止上市并在7月25日摘牌后,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依托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主办券商原则上应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 诉讼存败诉可能 退市锦港7月14日晚在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公司目前尚存在一审败诉的诉讼事项。 其中,广发银行大连分行诉讼事项,法院经审理后于2025年6月4日进行了一审判决,判令退市锦港给付广发银行大连分行资产权益收购款及逾期罚息,并由公司承担案件受理费和保全费。目前,公司已经提起上诉程序。 如二审维持原判,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该诉讼事项应承担1.05亿元资产权益收购款,包括借款本金8838.98万元、截至2024年9月3日逾期罚息共计326.94万元、自2024年9月4日起以8838.98万元为基数按照日万分之五计算至2025年6月30日逾期罚息1325.85万元、案件受理费50.01万元、保全费0.50万元。 此外,营口银行大连分行诉讼事项,法院经审理后于2025年6月24日进行了一审判决,判令退市锦港、锦州中理物流有限公司对营口银行大连分行享有的该判决确定的债权在债务人辽港(大连)发展有限公司及保证人辽港大宗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刘辉经强制执行后仍不能清偿部分承担50%的补充责任(以6704.375万元为限),并由公司、锦州中理物流有限公司承担50%的案件受理费和保全费。目前,公司已经提起上诉程序。 如二审维持原判,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该诉讼事项最高应承担4424.55万元赔偿款,包括诉讼事项涉及的本金8000万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利息、罚息及复利共计221.64万元、自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利息、罚息及复利581.67万元、案件受理费45.29万元、保全费0.50万元,合计总金额8849.10万元的50%。 部分高管被逮捕 根据退市锦港7月4日晚发布的公告,公司时任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有证据证明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逮捕。 辽宁证监局5月29日向退市锦港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3年至2024年,退市锦港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其中,2024年2月29日,退市锦港为关联方辽西投资提供担保,担保金额25亿元。曹成、宁鸿鹏等人知悉退市锦港为辽西投资担保事项,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签字确保真实、准确、完整。辽宁证监局认为,曹成、宁鸿鹏等人未勤勉尽责,系退市锦港《2024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退市锦港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宁鸿鹏与曹成已从公司辞职。 【2025-07-18】 600190,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股价仅剩0.63元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退市锦港(600190)将终止上市。 退市锦港7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股票于7月21日停牌,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日为7月25日,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退市锦港的股东总户数为7.88万户。截至7月18日收盘,退市锦港报收0.63元/股,总市值12.61亿元。 退市锦港主要业务为油品及化工品、粮食、煤炭、金属矿、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装卸、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务。1998年5月,公司B股上市;1999年6月,公司A股上市。 近年来,退市锦港因财务造假问题受到市场关注。5月29日,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2022-2024年,退市锦港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辽宁证监局对退市锦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0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董事长等11名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80万-650万元不等罚款。其中,时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李挺行为恶劣、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违法情节较为严重,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2024年11月1日,退市锦港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辽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退市锦港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决定终止退市锦港股票上市。 退市锦港最新披露的公告显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截至2025年7月18日, 公司股票已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及安排,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2025年7月25日对退市锦港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退市锦港股票终止上市并摘牌后,根据《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依托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设立并代为管理的两网公司及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主办券商原则上应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 退市锦港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关注主办券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的股份确权公告,尽快完成股份确权手续,并办理加挂资金账户等交易结算手续。 【2025-07-17】 复盘*ST东方与*ST锦港造假案 如何提前识别财务风险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窦国玮 *ST东方与*ST锦港财务造假期间贸易业务快速增长,并伴随着应收、预付账款等科目的异常,再加上客户与供应商的疑问,以及大股东的高质押及上市公司层面的高有息负债,这些足以让投资人提高警惕及早规避风险。 从近五年最高市值110亿元跌至18亿元,这是*ST锦港(600190.SH)因财务造假而被终止上市的代价,超过7.8万户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此前,作为*ST锦港曾经的控股股东、现在的参股股东,*ST东方(600811.SH)因财务造假退市所带来的市值损失也同样明显——从近五年最高市值近220亿元跌至13亿元,近50万户的投资者蒙受损失。 深受上述两家公司财务造假其害不止股票投资人,还有众多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截至2025年3月底,*ST锦港有息负债合计达到70.22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ST东方有息负债合计更是高达161亿元,两家公司有息负债合计超过230亿元。 两家公司因财务造假退市,无论对债权人还是对股票投资人而言,教训都是深刻的。尽管其财务舞弊行为更加隐蔽化、系统化,但通过分析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的异常特征,留意供应商与客户重叠、低毛利贸易业务大幅增长等疑问,并与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大股东高股权质押等信息交叉验证,仍可有效提前识别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警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会计科目存在财务异常 应收账款的增长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财务舞弊,但企业应收账款急速增长的同时若出现现金流向存疑、存款真实性存疑或赊销质量不佳的情况,则其赊销收入的真实性将大打问号。 2018-2023年,*ST锦港的应收账款收入比持续攀升,于2023年达到27.24%,较2018年增长近10倍。从2021年起,*ST锦港的应收账款收入比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均高于A股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2018-2023年,*ST锦港的预付款项占流动资产比也一直位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并从2020年的5.68%一路上升至2023年的16.99%,其年报中曾披露其原因为预付贸易供应商款项增加所致。 为了规避现金审计,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中屡屡出现以预付款项为由向外流出资金,而以应收账款为幌子计入虚假收入的案例。事实上,财务舞弊案件爆雷后,*ST锦港在其2025年一季报中声称历史形成的大额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均出现了回收风险,预计无法收回,多数已经按单项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累计形成逾期应收账款、预付款项金额合计21.71亿元,已全部逾期。 2020-2023年,*ST东方的应收账款收入比同样出现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4.23%,相比2020年增长2.3倍。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其应收账款的整体坏账计提比例直线上升,由2020年的5.53%突增至2023年的46.62%。意味着其赊销收入的近五成都存在回收风险。相较于现金收入,赊销收入原本就存在不确定性,其交易实质和实际可收回金额依赖管理层估计,并且可能随时间产生坏账从而发生波动。在发现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而坏账计提比例急剧提高时,应警惕相关收入的真实性。 业务风险警示一:供应商与客户重叠或交易资质存疑 客户与供应商之间的重叠,意味着企业上下游之间存在密切利益关系,可能预示着企业存在“自买自卖”、资金循环、关联方利益输送等造假风险,需作为重点调查领域核查。 *ST东方2020-2022年公开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与供应商名称数据中,2020年的第四大客户“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是其2021年的第二大供应商、2022年的第四大供应商,2020年的第四大供应商“天津建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其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上交所曾在2021年年报问询函中指出过该问题,对此东方集团回复表示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由客户转变为供应商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顺应市场变化调整贸易品种、与优势企业开展合作,与公司经营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 即便如此,类似情况下的业务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相关交易定价是否合理,投资人对此当保持警惕。*ST东方的多项粮油贸易业务,最终也被证监会调查证实为虚假空转交易。 2020-2022年,*ST东方连续三年存在3个及以上的“销售金额是注册资本15倍以上”的前五大客户、2个“采购金额是注册资本15倍以上”的前五大供应商,甚至出现交易金额是注册资本近100倍的客户和供应商。此外,*ST东方2020-2022年均存在多个成立时间小于5年的前五大客户和大供应商,且每年至少有1个成立时间在2年内的大供应商。 其中,成立于2018年2月2日的吉林某有限公司在2020-2022年一直是*ST东方的前三大客户。追溯历史数据发现该企业2019年就已经是*ST东方的前五大客户,即成立1年之后便成为上市公司的大客户。天眼查显示,2022-2024年,该公司缴纳社保人数分别为5人、4人和0人。 基于监管部门对*ST锦港的调查结果,其自2018年起也曾通过7家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以虚增收入。但是,在其年报中*ST锦港并未公开披露其上下游的明细信息,从而也使得投资者无法利用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分析,只有监管、审计、券商等可以获取其内部数据的机构有机会利用相关信息识别风险。显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开透明,更利于市场参与者对其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和有效利用。 业务风险警示二:低毛利率贸易业务大幅增长 两家公司虚构的均是具有低毛利率特征的贸易业务。据*ST锦港于2024年11月收到的《行政处罚书》的公告,经证监会调查,2018-2021年,公司与大连和境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银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宁波朗逸能源有限公司、宁波百荣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岳城川聚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盛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舟山丰聚益尚能源有限公司等七家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据天眼查显示,上述七家均是个人发起成立的公司,并无机构股东或者国资股东。 据*ST锦港年报,其贸易业务的产品主要涉及油品化工、粮食等农产品、金属矿等大宗商品,在2021年之后,虚增收入难度变大,证监会调查结果也显示其收入造假的期间主要发生在2018-2021年。 贸易业务是*ST锦港在2017年才开始纳入合并报表的业务,该业务毛利率非常低,2017-2018年,贸易业务营收分别为26.53亿元、38.2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4%和2.66%。2019-2020年,贸易业务营收分别为46.13亿元、47.6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0.99%和1.32%。2021年,由于贸易业务按照净额法计算,*ST锦港没有单列该业务。此后,由于按照净额法计算,贸易业务对公司营收规模贡献不大,虚增收入难度变大。 据证监会调查,2018-2021年,*ST锦港分别虚增营收21.2亿元、39.7亿元、24.82亿元和0.7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0.21亿元、0.39亿元、0.44亿元和0.75亿元。 期间,*ST锦港的客户集中度非常高。2018-2021年,其客户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2.76%、72.17%、64.43%和32.98%,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68.16%、80.99%、69.15%和31.43%,在虚增收入大幅下降后,其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均大幅下降。 而在*ST锦港虚增收入和虚构业务进入下半场之后,*ST东方的造假才刚登场。2020-2023年,*ST东方分别虚增营业收入38.97亿元、48.65亿元、65.43亿元和8.25亿元,分别虚增营业成本38.75亿元、48.44亿元、65.3亿元和8.24亿元。 在这期间,*ST东方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额分别为153.6亿元、150.35亿元、128.02亿元和58.8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7%、1.55%、-0.36%和1.01%。2019-2020年,*ST东方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此后的2021年保持了稳定,随着虚增收入在2023年大幅下降,公司该类业务也急剧萎缩。虽然证监会尚未披露哪些大客户参与了*ST东方虚增收入的行为,但天眼查显示,其前五大客户也不乏个人系贸易公司,且穿透之后均为自然人。 负债风险警示:高质押比例和上市公司较高的融资需求 大股东高股权质押比例常被视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动机之一。当大股东将大量股权质押融资时,股价下跌可能导致质押品价值不足,触发强制平仓,造成损失。因此,为维持股价,大股东可能利用自身影响控制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利润、隐藏负债等舞弊手段美化财报,稳定市场信心。这一点通常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企业中更为常见。 2018-2023年,*ST锦港第二大、第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合计数平均在28%左右,质押比例均值分别为97.08%、95.00%,常年处于高位。其中,*ST东方作为*ST锦港2018-2021年第二大股东、2022年第三大股东,其所持股权的质押比例均值高达91.94%。 同时期,*ST东方的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数平均在33%左右,而其股权质押比例均值位于72%的高位点附近,个别股东也达到90%的高比例质押。 另一个特征则是上市公司自身层面的融资压力。证监会在处罚公告中表示,满足融资需求是其虚增收入的目的。2018年之后,随着已售房地产项目的结算完毕,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ST东方面临着收入萎缩的风险,2018-2020年,公司土地及房地产开发的营收分别为51.96亿元、6.19亿元和0.23亿元,持续出现下滑,此后虽然有所反弹,但再未超过1亿元。而在2019年底,公司有息负债维持在180亿元上下,在房地产收入出现大幅下降背景下,*ST东方需要维持一定的收入规模满足融资需求。 *ST锦港在虚增收入之前的有息负债也不容乐观。截至2017年底,*ST锦港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之和合计为74.45亿元,公司当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1亿元和1.43亿元,公司扣非净利润在2018年也出现了下降,在虚增收入期间,公司还在2020年3月和5月分别发行了6亿元的中期票据和4.2亿元的公司债。 读者如欲了解*ST东方与*ST锦港财务造假风险识别的更详细分析,或欲了解更多其他上市公司、债券风险识别分析,请点击以下链接: https://ibond.deloitte.com.cn/ 附文:财务造假殊途同归 两家视对方为关联方的上市公司,在同一年内走向退市,这在A股是较为少见的,*ST锦港和*ST东方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 持股与人事交集 早在*ST锦港1999年在A股上市时,*ST东方便是其第一大股东。*ST东方实际控制人张宏伟通过股权控制与高管任命,在1999年兼任锦州港董事长。2006年,*ST东方对*ST锦港的持股比例达到24.33%。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4年,国资连港集团通过受让锦州港国资公司的3.92%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ST东方才退居第二。彼时也正是*ST东方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关键时刻,其后数年,*ST东方因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回笼困难导致现金流紧张。从2022年5月起,*ST东方开始通过大宗交易多次减持*ST锦港。截至2024年底,*ST东方持有锦州港约4007.52万股(位列第六大股东,约占总股本2%),相关股权已全部质押。 除了持有股份外,两家公司的多名核心管理层交叉任职。曾担任*ST东方董事长、总裁的孙明涛,也曾兼任*ST锦港副董事长,曾任*ST东方副总裁的张惠泉也兼任过*ST锦港监事会主席。孙明涛在锦州港负责战略决策期间,亦主持*ST东方重大经营部署;张惠泉作为*ST东方董事兼首席律师,兼*ST锦港的董事。在各自多年的年报中,两家公司均视对方为关联方。 造假手法多有雷同 除了股权和人事交集,根据监管部门公布的造假细节,*ST锦港与*ST东方在造假手法上也存在诸多的雷同之处。 其一是虚构贸易、虚增收入。在*ST锦港财务造假案中,公司通过对外虚假贸易与跨期收入确认隐瞒亏损、夸大利润,与相关方开展非真实贸易。据证监会调查,为了做大收入和利润,满足银行贷款需求,2018-2021年,*ST锦港持续通过大连和境贸易等七家公司进行无商业实质的虚假大宗商品交易,四年合计虚增收入超过86亿元。 与之类似,*ST东方在2020-2023年,出于维持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满足融资需求及业绩考核等目的,通过人为增加业务环节和虚构业务链条等方式,长期开展农产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循环贸易等方式,通过多家粮油贸易公司之间虚构大豆、玉米“采购—加工—销售”的交易闭环,表面上形成交易金额,实际上无真实商品交付或资金结算,虚增营业收入约161亿元。 其二是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据证监会辽宁监管局的处罚公告,2022-2024年,*ST锦港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实际控制的公司通过虚假贸易等方式占用锦州港资金,相关交易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2 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为 32.18亿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 47.63%;2023 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为55.71亿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 81.41%;2024 年上半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为39.94亿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 70.70%;2024 年下半年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 10.07亿元。截至2024年12月底,资金占用未归还金额为20.98亿元。 *ST东方也存在类似现象,通过与关联方东方财务公司(东方集团实控投资公司)签署《金融服务框架协议》作为“专用蓄水池”,将数十亿元存款直接置于该公司名下。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4月发布的资金专项审计报告,截至2023年底,控股股东及相关方通过其他应收款、预付款等手段,占用非经营性资金为58.26亿元。 财务舞弊识别启示与出路 *ST锦港和*ST东方的财务舞弊手法,并不仅是简单的财务层面操作,更是管理层面配合业务层面的系统性造假,复杂程度较大,识别难度极高,相关舞弊风险的识别依赖深厚的审计财务专业经验和大数据智能技术的辅助。除了通过历史舞弊案例进行异常监测规则的学习总结之外,更需要充分利用智能算法或工具,动态监测企业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工商数据、行为数据,方能捕捉企业财务舞弊留下的蛛丝马迹。当然,无论是多么智能的算法,也需要底层数据作为原料,而与*ST锦港一样出于各种理由规避披露上下游或其他板块信息的上市公司并非个案。据德勤财报智评团队统计,近五年来,选择在年报中详细披露上下游交易企业完整名称的上市公司占比平均不到20%,2024年年报甚至不到10%,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理解和使用效果显然大打折扣。我们也呼吁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减少年度报告及审计报告中的不透明信息,便于各类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风险识别和投资决策。 【2025-07-16】 涨停雷达:净利润增长+港口运营商+退市整理期 退市锦港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退市锦港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20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7月15日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中报净利润30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增长102.53%至103.79%,主要受益于财务费用减少、销售与管理费用下降及收回坏账冲回信用减值损失。2、据公司业务信息,公司为辽宁区域性港口运营商,主营油品、粮食、煤炭等大宗货物的装卸、运输和仓储物流服务。3、据2025年4月18日公告,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20%。(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7-13】 行业追踪|港口航运市场(7月7日-7月13日):巴拿马极限型(BPI)价格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散货市场运输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巴拿马极限型(BPI)22.3739.122025-7-111860.00--干散货(BDI)15.81-4.322025-7-111663.00--海岬型(BCI)13.42-32.042025-7-112104.00--轻便极限型(BSI)12.7732.212025-7-111219.00--轻便型(BHSI)1.907.322025-7-11645.00-- 本周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VLCC9.169.722025-7-1153.41WSCTFI综合指数7.4010.012025-7-111001.342012年11月28日=1000CCFI美东航线-7.0613.222025-7-111279.311998年1月1日=1000CCFI美西航线-5.24-0.722025-7-111027.491998年1月1日=1000CDFI综合指数4.54-4.062025-7-11981.782012年11月28日=1000CCFI-2.1813.742025-7-111313.701998年1月1日=1000SCFI综合指数-1.71-22.632025-7-111733.292009年10月16日=1000原油(BDTI)-1.690.762025-7-11929.00--注:CCFI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航运价格指数;SCFI是反映上海出口集装箱即期运输市场运价变化的指数;VLCC指数是指超大型油轮运价指数;CDFI包括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粮食和镍矿四大货种运价指数。 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本周燃料成本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燃料成本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布伦特DTD原油2.484.282025-7-1172.64美元/桶OPEC一揽子原油1.965.762025-7-1071.23美元/桶受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中远海控--231.78--集装箱航运业务98.2947.32上港集团--152.53--集装箱、港口物流68.7348.33中远海能--46.84--水上运输业99.998.57宁波舟山港------综合物流、集装箱64.8226.45招商轮船--64.37--散货、集装箱、油轮运输76.55--辽港股份------散货、集装箱69.26--青岛港--54.20--物流及港口增值42.9920.09(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港口航运产业链概况 港口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 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涉及行业包括冶金、石化、电力、矿产、农业以及贸易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06】 行业追踪|港口航运市场(6月30日-7月6日):海岬型(BCI)价格环比大幅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散货市场运输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海岬型(BCI)-16.44-25.232025-7-41855.00--轻便极限型(BSI)7.1415.002025-7-41081.00--干散货(BDI)-5.59-3.562025-7-41436.00--巴拿马极限型(BPI)2.0132.752025-7-41520.00--轻便型(BHSI)-0.476.032025-7-4633.00-- 本周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CTFI综合指数-11.801.842025-7-4932.342012年11月28日=1000CCFI美西航线-10.5414.852025-7-41084.281998年1月1日=1000VLCC-9.190.392025-7-448.93WSCCFI美东航线-8.8326.852025-7-41376.511998年1月1日=1000原油(BDTI)-5.69-1.462025-7-4945.00--SCFI综合指数-5.27-14.922025-7-41763.492009年10月16日=1000CCFI-1.9220.172025-7-41342.991998年1月1日=1000CDFI综合指数-0.68-5.832025-7-4939.162012年11月28日=1000注:CCFI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航运价格指数;SCFI是反映上海出口集装箱即期运输市场运价变化的指数;VLCC指数是指超大型油轮运价指数;CDFI包括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粮食和镍矿四大货种运价指数。 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本周燃料成本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燃料成本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OPEC一揽子原油2.447.252025-7-369.79美元/桶布伦特DTD原油2.256.572025-7-470.88美元/桶受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中远海控--231.78--集装箱航运业务98.2947.32上港集团--152.53--集装箱、港口物流68.7348.33中远海能--46.84--水上运输业99.998.57宁波舟山港------综合物流、集装箱64.8226.45招商轮船--64.37--散货、集装箱、油轮运输76.55--辽港股份------散货、集装箱69.26--青岛港--54.20--物流及港口增值42.9920.09(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港口航运产业链概况 港口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 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涉及行业包括冶金、石化、电力、矿产、农业以及贸易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05】 退市前高管被捕!财务造假重罚3860万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上市公司严重违法违规,除了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待“首恶”的可能还有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锦州港便是如此。根据其7月4日晚间公告,两位副总裁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逮捕。 与副总裁被决定逮捕同日发布的,还有第三次退市风险提示公告。实际上,锦州港已自6月30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18日。 稍早间,今年4月29日,锦州港收到辽宁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锦州港被指存在三大类问题:未按时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2年—2024年一季度财务造假、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 有鉴于此,锦州港及其11名高管被合计罚款386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尤其是高比例、持续性的严重财务造假,是证监会当前的严查重点。接下来,将有更多造假公司被给予重罚。 锦州港两位副总裁被逮捕 7月4日晚间,锦州港公告称,近日收到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公司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逮捕。 早在2024年10月28日晚间,锦州港即曾公告称,其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被锦州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此次两名副总裁被决定逮捕,是进一步调查后的处理结果。 两名被逮捕的副总裁所涉何事尚未明确披露,但从此前监管列明的锦州港系列问题中可见一斑。 具体来看,锦州港存在三大类问题。 问题一,2024年半年报未按规定发布。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半年报法定最后披露截止日期为8月31日,然而,锦州港的2024年半年报直至10月31日收盘后方披露。 问题二,定期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022年—2024年,锦州港通过虚假贸易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虚增利润: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比65.96%;2024年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比62.05%。 问题三,未及时披露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一方面,锦州港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实际控制的公司通过虚假贸易占用锦州港资金。2022年—2024年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分别为32.18亿元(占净资产47.63%)、55.71亿元(占81.41%)、49.91亿元(上半年39.94亿元占70.70%),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归还金额高达20.98亿元。 另一方面,2023年—2024年,锦州港为辽港(大连)实业有限公司(0.9亿元)、辽西投资(25亿元)等关联方提供担保,合计担保金额达29.8亿元。2022年—2024年关联交易发生额分别为32.18亿元(占净资产47.63%)、56.61亿元(占82.73%)、78.91亿元(上半年68.84亿元,占121.86%)。 系列问题之下,锦州港与时任公司11名高管被合计罚款3860万元。其中,锦州港被罚2000万元。 造假退市动真格 锦州港,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老牌上市公司。 早在1998年5月,其即实现上交所上市,是A股市场较早上市的港口企业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老牌港口上市公司,由于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已经走上强制退市之路。锦州港已于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触及重大违法退市,这是锦州港被强制退市的原因,2025年以来,已有8家公司因重大违法进入退市程序。包括卓朗科技、普利制药、广道数字、紫天科技;此外,青岛中程、九有股份、东方集团实际也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但因先触及其他退市类型而退市。 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首次明确重大违法退市概念,但之后5年仅3家公司因重大违法退市。2020年退市制度改革收紧重大违法退市指标,证券执法查处力度开始升级,康得新、斯太尔等公司相继因严重造假被摘牌。今年,8个造假退市的案例,凸显了本轮改革严肃出清“害群之马”的重点和决心。不出则已,一击必中。 加大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力度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惩防,还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一方面,在对造假主体严惩不贷的同时,对于第三方配合造假者同样给予惩处。 2024年6月,证监会联合公安部、财政部等部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确立了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明确了严厉打击配合造假、强化对配合造假方追责的工作内容。 2025年6月27日,证监会官网发布首个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财务造假案件。证监会对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董监高等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 另一方面,更注重投资者保护。先行赔付、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的推出,即为典型体现。 2025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依法支持相关市场机构与个人运用先行赔付、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等制度工具及时向投资者进行赔偿;同时畅通先行赔付主体通过诉讼程序向其他责任人追偿渠道,以提升相关主体先行赔付的意愿。 目前,美尚生态、金通灵相关特别代表人诉讼已正式进入司法程序,广道数字保荐机构正在推进先行赔付,投服中心提起的太安堂代位诉讼全额追回大股东占款……一批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正在落地。 【2025-07-05】 退市整理期,高管被批捕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7月4日晚,退市锦港公告,近日,公司收到辽宁省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知,公司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有证据证明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逮捕。 退市锦港表示,公司已停止上述人员工作,并对高级管理人员分工进行调整。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新“国九条”颁布以来,监管部门进一步增强对关键少数组织实施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等行为的刑事等立体化追责力度,坚持“零容忍”打击财务造假。 此前,锦州港已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本次宁鸿鹏、曹成被逮捕亦显示出公司相关责任人难辞其咎,无法一退了之,一并受到了严惩。 回溯相关责任人与锦州港的受罚和退市历程,早在2024年10月,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锦州市公安局决定对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刘辉、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李挺、原董事鲍晨钦、副总裁曹成、原董事长徐健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鲍晨钦、曹成、徐健被取保候审。 2024年11月2日,锦州港再次公告,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锦州市公安局决定对公司副总裁宁鸿鹏取保候审。 同日,锦州港公告已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在2018年至2021年,通过与大连和境、上海银鸿等公司开展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导致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 彼时,宁鸿鹏被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曹成被给予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 2025年5月29日,锦州港再次收到由辽宁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锦州港未按期披露2024年半年报;2022年年报、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存在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2022年年报、2023年年报和2024年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宁鸿鹏、曹成被分别给予警告,并处以80万元罚款。 至此,可以确认锦州港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相关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其后,公司于6月2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自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宁鸿鹏历任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公司经理、业务处处长、总裁助理兼业务处处长,锦港经营公司副总经理、总裁助理,2005年12月至今任公司副总裁。 曹成历任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保卫部副经理、总裁办公室副主任、党群工作部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港口保障中心主任;2020年5月至今任公司副总裁。 【2025-07-05】 600190,两名副总裁被逮捕!股票将摘牌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宋维东 7月4日晚,退市锦港(600190)发布《关于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进展公告》称,公司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有证据证明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逮捕。公司已停止上述人员工作,并对高级管理人员分工进行调整。 此前已被行政处罚 今年5月29日,退市锦港收到辽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退市锦港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据悉,2023年至2024年,退市锦港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其中,2024年2月29日,退市锦港为关联方辽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金额25亿元。 辽宁证监局指出,曹成、宁鸿鹏等人知悉退市锦港为辽西投资担保事项,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签字确保真实、准确、完整。辽宁证监局认为,曹成、宁鸿鹏等人未勤勉尽责,系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对此,辽宁证监局决定,给予曹成、宁鸿鹏警告,并分别处以80万元罚款。 处于退市整理期 退市锦港主要业务为油品及化工品、粮食、煤炭、金属矿、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装卸、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务。1998年5月,公司B股上市;1999年6月,公司A股上市。 近年来,退市锦港公司治理出现严重问题,特别是涉重大财务造假,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根据辽宁证监局5月29日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年至2024年,退市锦港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此外,2024年11月1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辽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退市锦港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已审议,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2025年6月30日起,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首日,退市锦港股价下跌57.14%,收盘报0.39元/股。此后,公司股价出现反弹。 7月4日,退市锦港股票涨停收盘,报0.52元/股。盘后龙虎榜显示,东方财富证券拉萨金融城南环路营业部占据买一席位。 数据显示,2025年7月1日至7月4日期间,退市锦港股价累计涨幅达33.33%,其中不乏游资参与炒作。 退市锦港7月4日晚提示风险称,截至目前,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已交易5个交易日,剩余10个交易日,如不考虑全天停牌因素,预计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将对公司股票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025-07-04】 退市锦港07月04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退市锦港07月04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64%,收盘价为0.52元。该股于下午 1:00:36涨停。截止15:00:31打开涨停3次,封住涨停时长1小时52分3秒。其涨停封板结构弱,最高封单量:525.67万,目前封板数量:301.80万,占实际流通盘0.39%,占当日成交量:12.14%。【原因分析】退市锦港涨停原因类别为退市整理期+净利润增长+港口。1、据2025年6月27日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 2、据2025年4月30日公告,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5.11%达到2352.59万元。 3、公司主要业务仍为油品及化工品、粮食、煤炭、金属矿、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装卸、运输和仓储等物流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港口服务。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7-01】 退市锦港07月01日涨停分析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个股涨停分析 退市锦港07月01日涨停收盘,股价上涨10.26%,收盘价为0.43元。该股于上午 9:40:26涨停。截止15:00:31未打开涨停,封住涨停时长3小时49分48秒。其涨停封板结构好,最高封单量:1663.03万,目前封板数量:1252.23万,占实际流通盘1.62%,占当日成交量:39.02%。【原因分析】退市锦港涨停原因类别为退市整理期+港口+净利润增长。1、据2025年6月27日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 2、据2025年4月30日公告,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5.11%达到2352.59万元。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7-01】 涨停雷达:退市整理期+港口+净利润增长 退市锦港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退市锦港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18次。 异动原因揭秘:1、据2025年6月27日公告,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2、据2025年4月30日公告,公司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5.11%达到2352.59万元。(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技术搜集公开信息总结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2025-06-30】 退市锦港06月30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退市锦港06月30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2005.50万元,涨跌幅为-57.14%,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2.74%,两市排名33/5152。投顾分析退市锦港股价下跌,dde大单净额大幅净流入,涨跌幅与主力走势呈现背离情况,往往可能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借机吸筹;也有可能是庄家借势洗盘,清理场中不坚定的筹码,便于后期进一步拉升 。 【2025-06-29】 行业追踪|港口航运市场(6月23日-6月29日):海岬型(BCI)价格环比大幅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散货市场运输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海岬型(BCI)-22.8918.462025-6-272220.00--巴拿马极限型(BPI)10.3727.462025-6-271490.00--干散货(BDI)-9.9516.732025-6-271521.00--轻便极限型(BSI)3.704.672025-6-271009.00--轻便型(BHSI)1.926.892025-6-27636.00-- 本周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CTFI综合指数-26.21-5.472025-6-271057.062012年11月28日=1000VLCC-22.90-6.172025-6-2753.88WSCDFI综合指数-7.900.132025-6-27945.572012年11月28日=1000原油(BDTI)-4.937.862025-6-271002.00--CCFI美西航线-3.5733.472025-6-271212.091998年1月1日=1000CCFI2.0023.652025-6-271369.341998年1月1日=1000CCFI美东航线1.1352.112025-6-271509.761998年1月1日=1000SCFI综合指数-0.4317.362025-6-271861.512009年10月16日=1000注:CCFI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航运价格指数;SCFI是反映上海出口集装箱即期运输市场运价变化的指数;VLCC指数是指超大型油轮运价指数;CDFI包括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粮食和镍矿四大货种运价指数。 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本周燃料成本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燃料成本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OPEC一揽子原油-12.026.822025-6-2668.13美元/桶布伦特DTD原油-11.565.832025-6-2769.32美元/桶受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中远海控--227.98--集装箱航运业务98.2947.32上港集团--152.53--集装箱、港口物流68.7348.33中远海能--46.84--水上运输业99.998.57宁波舟山港------综合物流、集装箱64.8226.45招商轮船--54.99--散货、集装箱、油轮运输76.55--辽港股份------散货、集装箱69.26--青岛港--54.20--物流及港口增值42.9920.09(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港口航运产业链概况 港口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 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涉及行业包括冶金、石化、电力、矿产、农业以及贸易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27】 *ST锦港: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交易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锦港公告,公司股票退市整理期交易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15个交易日,截至本公告日已交易0个交易日,剩余15个交易日,交易期满将被终止上市,敬请投资者审慎投资、注意风险。 【2025-06-24】 一大波公司,即将退市…… 【出处】国际金融报 日前,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600190.SH,下称“*ST锦港”)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终止上市的证券种类包括人民币普通股(A股)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证券简称为*ST锦港、*ST锦港B,证券代码为600190、900952。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事实上,*ST锦港并不是唯一一家进入退市倒计时的公司。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已有10家上市公司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已经或者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10家公司锁定退市 据悉,上市公司股票被交易所作出强制终止上市决定后,自交易所公告终止上市决定之日后5个交易日届满的下一交易日复牌,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并在股票简称前冠以“退市”标识。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和主动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在退市整理期内全天停牌的,停牌期间不计入退市整理期,但停牌天数累计不得超过5个交易日。 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已有10家上市公司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已经或者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这10家上市公司分别是*ST中程、*ST锦港、*ST恒立、*ST九有、*ST工智、*ST海越、*ST人乐、*ST鹏博、*ST龙宇、*ST龙津。 制图 吴鸣洲 例如6月18日,*ST恒立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送达的《关于恒立实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5日。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将在深交所风险警示板交易,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股转公司代为管理的退市板块进行股份转让。 6月5日,*ST人乐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5日收到深交所《关于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13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3日。 从退市原因来看,上述10家锁定退市的公司,2家是触及重大违法退市,8家是触及财务类退市。 从严监管 近期,大批上市公司锁定退市命运,一方面是因为2024年年报出炉后,连续两年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进行严格监管,一些公司被查出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例如,深圳市广道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道数字”,839680.BJ)近期收到了监管层发布的行政处罚。 《事先告知书》显示,广道数字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3年,广道数字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2024年上半年虚增7164.61万元,虚增比例最高达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99.39%。上述行为导致公司披露的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草案)》存在虚假记载。 根据认定情况,广道数字可能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0.5.1条规定的重大违法行为,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的严厉处罚,体现出“零容忍”态度和从严监管决心,对财务造假形成强大威慑,彰显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不断推进,有力促使市场参与各方规范自身行为。 IPO日报不完全统计发现,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五家公司触及面值退市、三家公司为触及市值退市、两家公司为主动申请退市、两家公司是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一家公司则是被吸收合并而退市。 【2025-06-22】 行业追踪|港口航运市场(6月16日-6月22日):海岬型(BCI)价格环比大幅下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散货市场运输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海岬型(BCI)-22.6555.202025-6-202879.00--干散货(BDI)-14.1826.332025-6-201689.00--轻便极限型(BSI)3.95-1.522025-6-20973.00--巴拿马极限型(BPI)-3.644.982025-6-201350.00--轻便型(BHSI)3.3110.642025-6-20624.00-- 本周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CTFI综合指数61.2017.482025-6-201432.512012年11月28日=1000VLCC47.5511.242025-6-2069.88WSCCFI美东航线19.4154.772025-6-201492.921998年1月1日=1000CCFI美西航线14.8343.332025-6-201256.911998年1月1日=1000原油(BDTI)13.587.552025-6-201054.00--SCFI综合指数-10.4726.382025-6-201869.592009年10月16日=1000CCFI8.0021.502025-6-201342.461998年1月1日=1000CDFI综合指数-7.119.932025-6-201026.692012年11月28日=1000注:CCFI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航运价格指数;SCFI是反映上海出口集装箱即期运输市场运价变化的指数;VLCC指数是指超大型油轮运价指数;CDFI包括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粮食和镍矿四大货种运价指数。 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本周燃料成本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燃料成本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OPEC一揽子原油11.9919.122025-6-1977.44美元/桶布伦特DTD原油4.2819.922025-6-2078.38美元/桶受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中远海控--410.86--集装箱航运业务98.2947.32上港集团--152.53--集装箱、港口物流68.7348.33中远海能--46.84--水上运输业99.998.57宁波舟山港------综合物流、集装箱64.8226.45招商轮船--54.99--散货、集装箱、油轮运输76.55--辽港股份------散货、集装箱69.26--青岛港--54.20--物流及港口增值42.9920.09(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港口航运产业链概况 港口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 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涉及行业包括冶金、石化、电力、矿产、农业以及贸易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21】 近8万股东小心,600190退市!下周7股解禁比例超50% 【出处】证券时报网 下周A股解禁市值共587.2亿元。 昨日晚间,*ST锦港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终止上市的证券种类包括人民币普通股(A股)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证券简称为*ST锦港、*ST锦港B,证券代码为600190、900952。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早在5月29日,*ST锦港收到辽宁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存在多项违法事实,公司股票已于5月30日起停牌。 其中显示,2022至2024年,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此外,公司还存在未按期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的问题。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持股股东户数为7.88万户,较2024年年末下降3913户,降幅4.73%。 下周49股面临解禁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下周将有49股解禁,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共587.2亿元。 铁建重工下周将有38.56亿股上市流通,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达152.29亿元。 龙芯中科的解禁规模次之,下周将有1.21亿股上市流通,解禁股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达146.55亿元。 相比之下,瑞纳智能、梓橦宫、中国汽研的解禁压力较小,解禁市值均不足千万元。 从解禁比例来看,亨迪药业、拓山重工、铁建重工、国缆检测等7股的解禁比例超50%。亨迪药业和拓山重工的解禁比例均达75%。 9只解禁股一季度业绩亏损 据数据宝统计,下周将要解禁的这49股,6月以来股价平均上涨0.17%。统联精密、凯旺科技、方正阀门、海目星、国科军工的股价涨幅居前,月内均上涨超10%。 股价下跌的个股中,ST开元、国缆检测、瑞纳智能跌幅居前,月内均累计下跌超10%。其中ST开元跌幅最大,达10.51%,公司下周将有950万股面临解禁,解禁规模达0.36亿元。 下周解禁股中,奥比中光-UW、华丰科技、中力股份、华如科技6月以来均获得超5家机构调研。奥比中光-UW月内获得35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的业务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全栈式的研发能力和全领域的技术路线布局,为技术迭代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在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各类AI端侧硬件升级等赛道均具备明显的先发、技术及产品规模化等优势。 华丰科技月内获得16家机构调研,公司与浪潮、中兴等客户在高速背板连接器、线模组领域有项目推进,预计今年将有部分客户贡献高速线模组增量收入。 一般而言,解禁的影响对于业绩亏损或下滑的个股要显著大于绩优股。下周面临解禁的个股中,有9股一季度业绩亏损。 三一重能的亏损规模最大,一季度净亏损为1.91亿元;公司本次解除限售股份的数量为0.46亿股,占公司发行总股本的3.77%。 此外,还有海目星、龙芯中科、华如科技、凯旺科技等一季度业绩均为亏损。 相比之下,公牛集团、九丰能源、九号公司-WD、瑞丰银行等一季度业绩表现较好,净利润规模居前且均同比呈现增长。 【2025-06-20】 *ST锦港重大违法退市落锤 巨额罚款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出处】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6月20日盘后,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锦港”)公告收到终止上市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查实的财务造假事实,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交易所依规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按照规则公司股票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15个交易日,供投资者交易退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结束后将摘牌。 市场人士认为,本案中,公司因严重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有关责任人也被巨额罚款,这体现出监管机构坚决落实新“国九条”,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对“害群之马”坚决出清。 5月29日,*ST锦港公告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3号),认定2022年至2024年,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此前,2024年11月1日,公司披露收到中国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4〕96号),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并予以顶格处罚。根据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1条第(一)项、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6月20日,交易所依规对*ST锦港做出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将进入为期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其后摘牌退市。 在本次行政处罚中,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11名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合计罚款金额3860万元,并对违法情节严重的时任财务总监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与此同时,上交所也同步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作出公开认定、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措施。 据悉,就原公司总经理刘辉的处罚决定也正在路上。记者注意到,前后两次行政处罚涉及到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的罚款合计金额高达6000余万元,让违法者感受到明显的痛感。 对于财务造假案件中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等已经明确了移送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关标准。 记者关注到,2024年,证监会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178件,强化对涉嫌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据了解,*ST锦港部分相关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立体追责已在全面跟进。 对于存在严重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行政处罚和退市并非终点。 在*ST锦港重大违法退市一案中,对于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承受损失的适格投资者,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依法维权。 从政策面来看,多方合力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共同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保护意识,依法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参与公司治理、获取合理回报、公平参与市场交易等基本权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常态化开展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落实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原则,依法打击欺诈发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行为,切实提高违法违规犯罪成本,便利投资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确保投资者受损权益得到快速救济。 【2025-06-20】 定了!这家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出处】国际金融报 6月20日晚间,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600190.SH,下称“*ST锦港”)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终止上市的证券种类包括人民币普通股(A股)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证券简称为*ST锦港、*ST锦港B,证券代码为600190、900952。 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此前,公司曾收到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锦州港《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公司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同时,公司还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因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上交所将根据相关规定,对公司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公司第一次财务造假。 为了满足银行贷款需求,公司做大了收入和利润。2018年—2021年,公司分别虚增收入约21.2亿元、39.47亿元、24.82亿元、0.75亿元,虚增利润0.21亿元、0.39亿元、0.44亿元、0.75亿元。上述四年间,公司累计虚增收入约86.2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约1.79亿元。 整体来看,2018年—2024年,*ST锦港连续7年均在财务造假。 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发现,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3家公司完成退市。其中,五家公司触及面值退市、三家公司为触及市值退市、两家公司为主动申请退市、两家公司是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一家公司则是被吸收合并而退市。 【2025-06-20】 连续4年年报虚假记载!上交所决定终止*ST锦港上市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6月20日晚间,*ST锦港(600190)披露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6月30日,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18日;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公告显示,2025年5月29日,*ST锦港收到辽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2022至2024年,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此外,2024年11月1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 根据所认定的事实,*ST锦港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的5个交易日内由上交所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025-06-20】 600190,连续多年财务造假,退市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ST锦港将成为A股“港口退市第一股”。 *ST锦港(600190)6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今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因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将于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5月29日,*ST锦港收到辽宁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存在多项违法事实,公司股票已于5月30日起停牌。 《决定书》显示,2022至2024年,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中,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此外,公司还存在未按期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的问题。其中,公司2022年关联交易发生额32.18亿元,占当期净资产的47.63%;2023年关联交易发生额56.6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的82.73%;2024年上半年关联交易发生额68.84亿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121.86%;2024年下半年关联交易发生额10.07亿元。公司未及时披露上述关联交易,也未在相关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 在此之前,2024年11月1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也就是说,*ST锦港连续多年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针对*ST锦港的多项违法事实,辽宁证监局对公司做出处以2000万元罚款,对11位相关责任人分别处以80万至650万元罚款的决定,罚款金额合计3860万元。 2024年*ST锦港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截至2025年一季末,公司仍然资不抵债。 【2025-06-20】 利空突发!昔日明星股,宣告退市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庚寅 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经营的港口公司,即将离开A股。 6月20日,*ST锦港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终止上市的证券种类包括人民币普通股(A股)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证券简称为*ST锦港、*ST锦港B,证券代码为600190、900952。 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ST锦港曾是明星企业,公司管理的锦州港位于辽宁省西部、渤海西北部的锦州湾北岸,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辽西走廊的上咽,是距辽宁西部,吉林、黑龙江两省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乃至蒙古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最便捷的进出海口,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港口。 锦州港于1986年10月开工建设,1990年10月正式通航,同年12月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开放商港。1993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中国第一家政企分开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港口。1998年5月和1999年6月,公司两只股票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锦州港总体水域和全部泊位全面对外开放,已与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通航关系。2017年公司吞吐量突破亿吨。 根据相关规则,*ST锦港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10%。 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的5个交易日内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内全天停牌的,停牌期间不计入退市整理期,预计的最后交易日期将顺延,全天停牌天数累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ST锦港表示,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公司将尽快聘请股份转让服务机构,委托其提供股份转让服务,并授权其办理证券交易所市场登记结算系统股份退出登记,办理股票重新确认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份登记结算等事宜。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ST锦港连续财务造假多年,根据公司2025年5月29日收到的辽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2022至2024年,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此外,2024年11月1日,公司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1年年度报告虚假记载。 从相关处罚来看,*ST锦港违法违规涉及的时间较长,金额较大。比如虚增利润方面,公司2022年虚增利润 3610.4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 22.46%;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 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此外,2022年至2024年,*ST锦港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实际控制的公司通过虚假贸易等方式占用锦州港资金,相关交易构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2022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为321,841.78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47.63%;2023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为 557063.07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81.41%;2024 年上半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为399411.65 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净资产的 70.70%;2024 年下半年,*ST锦港未披露资金占用发生额 100652.84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 资金占用未归还金额为209,760.03万元。 此外,*ST锦港还为关联方提供了大额的担保,仅2024年2月29 日, *ST锦港为关联方辽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金额就达到25亿元。 【2025-06-20】 *ST锦港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预计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 【出处】智通财经 *ST锦港(600190.SH)公告,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退市整理期交易起始日为2025年6月3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2025-06-20】 *ST 锦港: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8日终止上市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 锦港公告,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根据辽宁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22至2023年年度报告以及2024年一季报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内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其他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10%。 【2025-06-15】 行业追踪|港口航运市场(6月9日-6月15日):海岬型(BCI)价格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所示:散货市场运输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海岬型(BCI)30.96125.852025-6-133722.00--干散货(BDI)20.5155.332025-6-131968.00--巴拿马极限型(BPI)12.448.192025-6-131401.00--轻便型(BHSI)0.679.222025-6-13604.00--轻便极限型(BSI)0.32-4.202025-6-13936.00-- 本周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集运、油运相关指数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CCFI美东航线10.6436.542025-6-131250.261998年1月1日=1000CCFI7.6312.352025-6-131243.051998年1月1日=1000SCFI综合指数-6.7955.242025-6-132088.242009年10月16日=1000CCFI美西航线5.7627.632025-6-131094.581998年1月1日=1000CDFI综合指数5.0220.322025-6-131105.252012年11月28日=1000原油(BDTI)-2.42-5.982025-6-13928.00--VLCC-2.21-22.192025-6-1347.36WSCTFI综合指数-1.54-24.032025-6-13888.672012年11月28日=1000注:CCFI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一种航运价格指数;SCFI是反映上海出口集装箱即期运输市场运价变化的指数;VLCC指数是指超大型油轮运价指数;CDFI包括中国进口铁矿石、煤炭、粮食和镍矿四大货种运价指数。 航运成本主要集中在三块:燃料费、折旧费以及职工薪酬。其中,燃料费占比较大,且受到国际油价影响,是成本中比较不稳定的因素。 本周燃料成本价格追踪异动情况如下:燃料成本价格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布伦特DTD原油10.0014.002025-6-1375.16美元/桶OPEC一揽子原油6.555.772025-6-1269.15美元/桶受港口航运市场价格变化影响的公司一览表股票名净利润(亿元)机构预测年度净利润(亿元)截止日期产品名称产品收入占比(%)产品毛利率(%)中远海控--227.98--集装箱航运业务98.2947.32上港集团--152.53--集装箱、港口物流68.7348.33中远海能--46.84--水上运输业99.998.57宁波舟山港------综合物流、集装箱64.8226.45招商轮船--54.99--散货、集装箱、油轮运输76.55--辽港股份------散货、集装箱69.26--青岛港--54.20--物流及港口增值42.9920.09(注:财务数据截止到该公司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日期) 港口航运产业链概况 港口产业链可分为货品供应方、港口运营企业、货品需求方三个环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各环节之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上游货品供应按照运输货源的品种,主要分为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集装箱为海上货运主要方式,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货品通过集装箱运输;干散货主要包括工业原材料、粮食谷物等;液体散货主要为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原料等。 中游港口运营是港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港口运营企业主要提供装卸、仓储、理货等港口基本服务及物流、金融、贸易等配套延伸服务。下游货品需求方主要有制造加工企业、化工企业、销售终端等,涉及行业包括冶金、石化、电力、矿产、农业以及贸易等。此外物流运输企业负责在各环节间提供物流运输服务。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6-13】 *ST锦港:董事吴春华、监事宋波辞职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6月13日,*ST锦港公告,公司董事吴春华女士和监事宋波先生因工作原因于2025年6月13日提出辞职。吴春华女士辞去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宋波先生辞去第十一届监事会监事职务。公司提名宋波先生为新任董事候选人,于尧先生为新任监事候选人,上述提名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对吴春华女士和宋波先生在任期内的贡献表示感谢。 【2025-06-12】 “警示”重大事项股价异动 A股公司频现“预停牌”公告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多家处于重大事项中的上市公司发布含有“停牌预警”内容的公告,为此前A股市场所罕见。 6月6日晚,菲林格尔发布的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显示,公司股票近期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32.97%,股价连续大幅上涨,累积了较大交易风险。菲林格尔在公告中警示:“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6月10日,菲林格尔公告停牌核查股价异动。 为何会出现这类公告?多位上市公司董秘表示,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有着固定的披露模板,公司不能自行删改;且该类公告并非由公司自主发布,而是待交易所触发相应机制并发送信息后,公司才会依规发布。此外,公告中出现新增内容,可能是出于新的监管要求。从目前案例来看,发布公告的公司多存在重大事项或争议。 “停牌预警”公告渐多 事实上,菲林格尔并非唯一发布“停牌预警”类公告的上市公司。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菲林格尔、*ST亚振、*ST苏吴、中毅达、*ST锦港、*ST信通、*ST卓朗(已退市)等7家上市公司发布过此类含“停牌预警”内容的公告。 追溯其源头,最早可至2024年12月11日。 当日,*ST卓朗同时发布《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的公告》《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第十次风险提示公告》。两则公告均明确表示,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 此后,2024年内再无此类公告出现。 2025年2月14日,*ST信通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再次出现“停牌预警”表述。公告指出,公司股价自2015年1月14日以来大幅上涨,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司股价已严重偏离基本面,积累了巨大交易风险。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 值得注意的是,*ST信通此前发布的多份风险提示公告,均未涉及“停牌核查的预警”相关内容。 2025年5月后,发布“停牌预警”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 短短不足一个月内,便有5家上市公司发布此类公告。值得警惕的是,在上述7家发布过“停牌预警”公告的公司中,*ST卓朗已退市,*ST锦港收到拟终止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遏制非理性炒作风险 记者将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最新修订版,与此前版本进行细致对比后发现,在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和传闻澄清章节等,前后内容并无明显差异。正如前述几位公司董秘所言,披露格式未有大的变化。 某资深市场人士表示:“按常规,公司只需披露自查内容、提示炒作风险,股票通常不会停牌,这使得一些炒作者有机可乘,他们利用热点概念、内幕信息等肆意炒作推高股价,直至涨幅巨大触发监管核查机制后才停牌。” 在此背景下,“停牌预警”公告的出现颇具深意。“若公司在公告中加入临时停牌的预警机制,能强化公司与监管层对股价炒作的管控能力,对意图炒作股价的投资者形成有力震慑。”该市场人士称。 从已发布“停牌预警”公告的公司表现来看,这一机制对股价炒作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 以中毅达为例,公司5月2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今年3月10日至5月20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312.90%,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存在市场情绪过热情形及较高的炒作风险。公告明确提示:“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当日午间公告发布后,中毅达股价疯狂上涨的态势即刻终结。 基于此,该市场人士建议,“停牌预警”公告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公告类型,实现从“事后处罚”到“事前预警”的转变。这一举措旨在给予投资者冷静思考的时间,有效避免投资者在冲动之下做出错误决策。 不过,市场的复杂性不容忽视。该市场人士坦言,投资者对停牌措施也存在不同看法。以往股票短期连续上涨后突然停牌,常使投资者无法及时抛售股票,面临股价下跌风险。未来“停牌预警”机制如何在预警风险与保障投资者交易权之间寻求平衡,仍待进一步实践。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