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2702 海欣食品 更新日期:2025-08-0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暂无数据
【2.公司大事】
【2025-07-30】
海欣食品:控股股东滕用雄质押2067万股,延期至2026年3月24日 
【出处】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郭秀娟实习记者王悦彤)7月30日,海欣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滕用雄将其质押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2067万股股份办理了延期购回手续。该部分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25.79%,占公司总股本的3.72%。原质押到期日为2025年9月24日,延期后到期日为2026年3月24日,质押用途为个人资金需求。

【2025-07-29】
2025年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发布:广东领跑行业大变革,预制菜进入“规范+创新”新周期 
【出处】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年7月1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隆重开幕。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超千家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及采购商齐聚一堂,共襄产业盛会。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承办,围绕“高质量发展、融合创新、品牌赋能”等关键词,聚焦预制菜产业最新成果,总结发展经验,探讨未来方向,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会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重磅发布了《2025年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
  政策破局:从“无标生长”到“规范发展”
  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预制菜的定义: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这一政策堪称行业“分水岭”——既划清了“预制菜”的边界(终结“万物皆可预制”的概念混淆),又以禁用防腐剂、强化监管等举措,加速行业洗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政策落地后初见成效。2024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增长率从2023年的33.8%降至27.3%,企业注册增长率更是从2023年的683.8%骤降到2024年的147.8%。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低质企业的加速出清与合规企业的提质扩容——行业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筛选”。
  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达7490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中国预制菜市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
  标志着市场扩张逻辑从“数量堆砌”转向“质量驱动”发展。
  行业变革的深层动力,源自供应链能力的竞争。2021-2024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从3.02亿吨增至3.65亿吨,但2024年冷库保有量仅有6578万吨,供需缺口显著,凸显“保鲜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能加速智能化仓储管理、提升物流时效性、保障产品新鲜度与交付效率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当国内预制菜市场渐趋饱和,全球化扩张成为企业战略蓝海。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预制菜市场中亚洲占比超60%,欧洲(894.8亿美元)、北美(670.7亿美元)市场潜力待挖;中餐出海规模以11%年增速扩张,2027年预计达4539.65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广东省首创的“海外共享工厂”模式,正破解跨境供应链瓶颈,为企业规模化出海提供支撑。这不仅是商业机遇,更是中华饮食文化通过工业化、标准化产品走向全球的“远征”。
  百强榜单:解码行业“高质量标杆”
  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2025年中国预制菜企业百强榜》的发布,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的“价值坐标”。
  iiMedia Ranking(艾媒金榜)是艾媒咨询旗下中国新消费品牌评价机构,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品牌信息及购物消费指南。金榜指数是艾媒咨询原创用以判断企业产品消费者评价的综合指标,依托艾媒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6B010110001)进行数据监测,对主流电商平台交易数据以及企业财报、消费口碑、媒体评价、产品矩阵、爆品状况、产品创新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结合线下调研、专家评价等数据,采用iiMeval大数据评价模型计算赋值,监测期内根据企业综合实力、研发实力、品牌口碑、品牌影响力、产品竞争力五大指标进行分析核算生成,侧重企业营收、产品创新及品牌影响力等评价因子。指标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企业以及产品在所在领域综合实力越强。
  本次榜单共有100个企业上榜,排在榜单前10名的品牌分别是:双汇集团、海底捞、温氏食品、圣农发展、新希望、得利斯、金字火腿、广酒利口福、味知香、国联水产。其中,双汇集团以84.36的评分位居榜单第一,海底捞(83.35)、温氏食品(83.06)分列第二、第三。
  从分布地区来看,本次榜单中有21个企业来自广东,占比达到了21%;有11个企业来自上海,湖南、山东、浙江均有9个企业上榜。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广东作为中国预制菜产业的标杆省份,其发展路径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和领先优势,主要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在佛山、湛江等地已建成多个专业化预制菜产业园,形成了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到冷链物流的完整产业体系。与其他区域相比,广东预制菜产业首先在产品结构上突破了单一品类限制,既保留了盆菜、老火汤等传统广府特色,又创新开发了潮汕卤味等新兴品类,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其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广东预制菜出口表现亮眼;此外,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展现出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在超低温锁鲜、分子保鲜等关键技术上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构建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和技术创新生态。
  从细分行业看,食品加工领域上榜的品牌依次为双汇集团、得利斯、金字火腿、广酒利口福、味知香、海欣食品、惠发食品、盖世食品、雨润食品、千味央厨、正大食品、龙大美食、光明肉业、金锣集团、通威食品、新雨润、春雪食品、聪厨食品、蜀海供应链、涪陵榨菜、谷言食品、有友食品、麦子妈、绿进食品、甘竹罐头、佳沃食品、真正老陆稿荐、保利食品、东方集团、大希地、顺泰食品、鲜美来、凤祥食品、大笑食品、小饭柜、鹰金钱、小牛凯西、佳宴食品、海洋食品、餐餐乐、三都港、浔味堂、良德源、荷仙食品、零点绿色、利和味道、亚明食品、信良记、尚好菜、顺兴食品、高金食品、如意三宝、好得睐、蒸烩煮、夏熵烐、鲜有汇聚、本味鲜物、宇成食品;
  餐饮领域上榜的品牌依次为海底捞、百胜中国、眉州东坡、绝味食品、千喜鹤、九毛九、紫燕百味鸡、全聚德、唐宫、麦金地、同庆楼、新雅粤菜馆、周黑鸭、东来顺、知味观、久久丫、鸿骏膳食、健力源、中鸿记、楼外楼;
  农林牧渔领域上榜的品牌依次为温氏食品、圣农发展、新希望、国联水产、獐子岛、唐人神、华英农业、湘佳股份、福成五丰、仙坛股份、好当家、恒兴、何氏水产、禾丰食品、广弘控股、东龙烤鳗、壹号土猪、大湖股份、鱼兴港、得宝食品;
  零售领域上榜的品牌依次为盒马鲜生、锅圈食汇。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食品加工企业在预制菜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占比58%),表明预制菜产业仍处于以工业化生产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加工环节的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其次,餐饮企业(20%)与农林牧渔企业(20%)的均衡分布,说明产业链上游原料供应和中游餐饮标准化正形成协同发展态势,但餐饮企业占比相对较低也暴露出菜品研发和渠道转化能力仍需提升;而零售端企业仅占2%,则凸显出终端渠道建设仍是产业短板,特别是与新零售业态的融合明显不足。
  这种“强生产、弱渠道”的格局,既体现了中国预制菜产业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也反映出在品牌建设和渠道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发展瓶颈。
  当前,中国预制菜产业已形成明显的区域集群化发展格局,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凭借完善的食品工业基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及发达的冷链物流体系,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生态。产业龙头广东省培育出佛山盆菜、潮汕牛肉丸、顺德鱼生等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产品集群。其中,从产业链结构来看,食品加工类企业既体现了产业工业化、标准化的发展阶段特征,也反映出餐饮企业与农林牧渔企业正在加速融合,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协同模式。
  中国预制菜产业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企业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广东省作为产业集聚区,拥有何氏水产的免浆黑鱼片、酸菜鱼等冷链水产预制菜,壹号土猪的生态养殖猪肉系列,以及广酒利口福的广式点心与传统粤菜预制化产品;浙江省的小饭柜专注免切免洗、加热即食的预制酸菜鱼,主打“5分钟吃上大餐”的懒人经济卖点;福建省有三都港的宁德大黄鱼系列和圣农发展的全产业链鸡肉预制产品;广西的良德源作为区域代表企业,正积极布局预制菜市场。这种基于地域禀赋的产业布局,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共同推进了预制菜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未来,预制菜产业将向智能化、高端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一方面,AI、液氮锁鲜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如恒兴食品的AI质检系统实现微米级异物检测;另一方面,随着RCEP等政策红利释放,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将成为增长新引擎,广东预制菜出口已覆盖全球六大洲。此外,消费升级将加速品类细分,低脂、低糖等健康型产品及地域特色菜(如佛跳墙、酸菜鱼)的市场占比将持续扩大。

【2025-07-11】
海欣食品:预计2025年半年度亏损2100.00万至1600.00万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7月12日,A股上市公司海欣食品(002702)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1-6月预计增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0.00万至-1600.00万,净利润同比下降64.51%至25.34%,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0378至-0.0288元。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
  报告期内,1、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费用同比增加,产能未充分释放;2、销售业绩未达预期,主要是新品类销量尚未形成规模;3、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投入。公司所属行业为食品加工制造。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常温鱼肉制品和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火锅丸滑、鱼丸、肉丸、福袋、鱼豆腐、蛋黄烧麦、流沙包、鲍鱼、带鱼、鱿鱼串、烤芝士卷、蟹柳、鱼豆腐、速食关东煮。一手掌握上市公司财报情况>>

【2025-07-07】
海欣食品:公司已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07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建议应该将回购的股份进行注销,维护股东权益!股权激励你们有做出成绩来吗?並没有呀!那到底激励了谁?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及宝贵建议。公司已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若公司未能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的36个月内实施上述计划,则公司回购的股份将依法予以注销。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04】
海欣食品: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三个行权期均未达到行权条件,相应股票期权已于2024年5月8日完成注销登记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04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问一下董秘,贵公司的股权激励,激励出了啥成绩?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到现在都掉队了!!我们小股东你们怎么不激动一下?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三个行权期均未达到行权条件,相应股票期权已于2024年5月8日完成注销登记。截至2025年6月18日,公司已完成回购公司股份7,519,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作出安排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我们也将持续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谢谢。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6-19】
海欣食品:尚未收到滕用庄先生的后续增持计划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6月19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董事长好:1: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滕用庄先生,增持买入公司股票合计4,208,300 股,后期是否还会考虑增持?    2:收购相关公司,扩大产品范围。  3:实物分红,扩大产品知名度。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滕用庄先生前期的增持体现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滕用庄先生的后续增持计划,若未来有相关安排,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关于您提出的收购整合及实物分红等战略建议,公司管理层将结合行业趋势、经营规划及股东利益等综合因素审慎考量。感谢您对公司的宝贵建议与持续支持!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6-17】
海欣食品:本次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已实施完毕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6月17日晚间,海欣食品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已实施完毕。本次回购实际回购时间为2024年7月4日至2025年6月5日,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7,519,7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

【2025-06-17】
密集官宣!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 
【出处】证券时报网

  6月17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官宣了回购计划或回购进展。
  科创板公司密集提议实施回购
  “科创板八条”周年之际,上市公司持续深化“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广大特材、华海清科、成大生物等8家科创板公司今日晚间陆续发布了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的公告。
  其中,广大特材(688186)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徐卫明提议公司使用2亿元至4亿元专项贷款及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票,回购股份未来可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
  华海清科(688120)董事长王同庆提议使用5000万元至1亿元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回购的股份未来可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或注销。
  颀中科技(688352)总经理杨宗铭提议以7500万元至1.5亿元超募资金、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回购,用于员工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成大生物(688739)董事长李宁基于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坚定信心及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可,提议以1000万元至2000万元,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年内上市公司已累计回购超700亿元
  多家龙头公司今日披露了回购进展。
  美的集团(000333)公告称,公司今日首次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最新回购方案,回购股份数量为207.81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271%,成交价为72.02元/股至72.89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1.5亿元。昨日晚间美的集团抛出本轮回购方案,公司拟以50亿元至100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回购,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股票回购专项贷款。
  腾讯控股(00700.HK)公告,公司今日斥资5亿港元回购98万股股份,每股回购价格为507港元至514港元。
  中航光电(002179)公告,今日公司首次以集中竞价方式实施本轮回购,回购数量99.78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471%,成交价为37.79元/股至38.04元/股,支付总金额3781.35万元。
  此外,海欣食品、大禹节水、顺博合金等公司今日公告完成了本轮回购计划。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回购力度,切实维护股东权益。e公司记者统计,今年内上市公司已累计实施回购717.1亿元。其中,贵州茅台、徐工机械、牧原股份、宁德时代等9家公司已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上市公司回购增持额度贷款上限已达1317.85亿元,为上市公司实施增持回购提供了重组资金支持。

【2025-06-16】
海欣食品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3362.03万元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持续流入
海欣食品06月16日DDE大单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985.45万元,两市排名619/5152。近3日海欣食品主力资金持续流入,3日共净流入3362.03万元。【投顾分析】该股今日DDE大单净额为正,且最近3日均量亦为正,表明近期主力资金买入居多,主力资金短期处于流入趋势;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6-13】
海欣食品06月13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海欣食品06月13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1755.26万元,涨跌幅为-3.02%,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0.91%,两市排名97/5151。投顾分析海欣食品股价下跌,dde大单净额大幅净流入,涨跌幅与主力走势呈现背离情况,往往可能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借机吸筹;也有可能是庄家借势洗盘,清理场中不坚定的筹码,便于后期进一步拉升 。

【2025-05-16】
海欣食品:通过多元化渠道布局提升品牌曝光度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海欣食品5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2025年正在通过多元化渠道布局(包括电商、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提升品牌曝光度,并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其次,公司将努力强化成本控制,通过内部整合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此外,公司将通过继续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足够支持,为业务扩展提供支持。

【2025-05-16】
海欣食品:公司将努力强化成本控制通过内部整合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5月16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公司对下半年经济工作新动向是什么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2025年正在通过多元化渠道布局(包括电商、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提升品牌曝光度,并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其次,公司将努力强化成本控制,通过内部整合和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此外,公司将通过继续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足够支持,为业务扩展提供支持。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5-15】
速冻食品进入质价比时代,企业发力渠道定制产品 
【出处】新京报

  性价比消费偏好明显,企业纷纷降价增质,速冻食品行业进入质价比时代。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受消费环境及行业竞争影响,安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井食品”)结束双位数增长势头,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味央厨”)迎2021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降,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欣食品”)转亏,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全食品”)速冻“老三样”增长乏力。
  面对挑战,速冻食品企业加快品类与渠道创新。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概念范畴的背景下,速冻食品既往频繁提及的“预制菜”三个字在2024年年报中有所减少,但预制菜肴仍是拉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伴随商超、便利店等渠道的产品策略调整,速冻食品企业集体押宝渠道定制产品,安井食品甚至提出“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以期抓住新增长点。
  性价比消费偏好明显
  “公司清晰地认识到行业所面临的消费降级、产能过剩和价格‘内卷’等新挑战。”安井食品2024年年报显示,自2023年底开始,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愈发强烈,餐饮行业诸多品牌主动或被动降价。另以小龙虾行业为例,随着近年来行业走热、资本加速进入和供给端快速扩容,虾尾及小龙虾价格持续下行,相关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针对市场现状,安井食品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2025年在新品策略上作出重要调整,明确B端(企业端)延续“及时跟进”策略,实行“极致性价比”;C端(消费端)从“及时跟进”调整为“升级换代”,聚焦质价比。
  三全食品也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以来,市场性价比消费偏好明显,行业提质降价;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众多新兴品牌兴起,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压力。千味央厨年报也显示,报告期内,餐饮消费整体趋于理性,为迎合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诸多餐饮企业纷纷选择降价以吸引顾客,同时向供应链压价以谋求利润,对以餐饮为核心业务的速冻食品公司形成较大压力。
  一位速冻食品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2024年以来,速冻面米产品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消费流动性差,购买频次降低,这与购买力、疫情后外出场景增多等因素有关。与此同时,市场竞争者并未减少,中小品牌在下沉市场主要“卷”价格。头部企业虽不参与恶性价格战,但都在研发高性价比产品,不过度研发高价产品,渠道下沉也更加彻底。
  反映在业绩上,安井食品2024年净利润增长0.46%至14.85亿元,结束连续8年的双位数增势。三全食品营收下降6%至66.32亿元,净利润下降27.64%至5.42亿元,汤圆、水饺、粽子等传统主营业务营收下降5.84%,涮烤等新产品营收下降18.84%。千味央厨迎2021年上市以来业绩首降,2024年净利润8369.29万元,同比减少37.67%。五芳斋受原材料价格波动、消费需求收缩等外部影响,营收及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为应对市场竞争,部分速冻食品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和推广力度,但也造成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大涨,进而影响到业绩表现。2024年,海欣食品由于加大市场投入,新品类尚未形成规模,叠加计提商誉及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净利润下降1727.37%,亏损3694.33万元,为速冻食品上市企业中业绩降幅最大的一家。受竞争加剧、市场费用影响的惠发食品,2024年净利润下降320.68%,亏损1658.59万元。
  预制菜仍是布局重点
  与过去3年年报中频频提及“预制菜”不同,如今速冻食品企业对这三个字愈加理性,年报中相关表述大幅减少,但仍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动力之一。
  安井食品早在2018年就着手布局预制菜品类;2022年成立“安井小厨”事业部,聚焦B端调理菜肴类产品;通过收购新宏业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快速布局上游原料淡水鱼糜产业及速冻调味小龙虾菜肴制品。2024年,安井食品速冻菜肴制品营收43.49亿元,同比增长10.76%。
  押宝预制菜的,还有三全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千味央厨、巴比食品等。报告期内,海欣食品速冻菜肴制品营收增长61.11%至4.83亿元,为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千味央厨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产品营收增长273.39%至1.42亿元,主要系在预制菜上通过优化选品、加大新品研发,在市场上快速放量带来的积极影响。
  上述速冻食品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各企业都很看重预制菜市场潜力,六部门明确相关概念范畴后,预制菜并未遇冷,而是发展更加理性。在强制性标准未出台前,企业不会轻易做批量的市场营销和产品投入。此外,预制菜标准化不是易事,未来各品牌可能更偏向区域市场。
  政策层面上,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等进行界定。另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4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预制菜标准制定名列其中。
  海欣食品2024年7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预制菜行业前景依然乐观。预制菜行业正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如食材保鲜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等,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
  安井食品在年报中表示,预制菜国标发布将给中国速冻菜肴制品行业带来规范变革,为行业增长奠定基础。速冻菜肴行业目前呈现小弱散乱格局,集中度相较于成熟市场有显著提升的空间。未来,随着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在产品研发、渠道推广、品牌运营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的企业,将更好适应市场变化,逐渐形成竞争优势,并有望迎来出海快速发展的阶段。
  押宝渠道定制产品
  随着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速冻食品渠道分化、碎片化趋势也愈发明显。继预制菜之后,渠道定制产品成为速冻食品企业集体押宝的新赛道。
  安井食品2025年4月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近年来,传统商超系统以“宽类窄品”思路对门店进行调改,保留品类中头部或质价比高产品进行扶持。盒马、山姆等会员店新型零售业态,要求产品更具卖点、差异化和质价比。在此背景下,安井食品在2024年提出“全面拥抱定制化”,2025年又在旺季前明确“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
  据安井食品透露,上述策略目前处于推进初期,具体产品仍在开发和对接阶段。商超定制化产品由商超根据客户需求选品,通过规模化销量突破可形成成本优势。
  2025年3月,安井食品宣布以4.445亿元收购江苏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味泰”)70%股份,将业务延伸到关东煮、冷冻烘焙领域。“公司收购的鼎味泰在精品商超特别是会员店的经验和资源,可供公司‘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策略进行借鉴。”
  主打B端速冻市场的千味央厨同样瞄准了渠道定制产品。千味央厨2024年年报显示,基于线上红利消退、消费升级和成本压力等,许多传统商超选择通过扩大餐饮熟食区、增设烘焙现制场景等,用感官营销(现制食品香气、色彩陈列)增强线下吸引力,并通过开发自有品牌,构建差异化商品矩阵,重点布局即食类、健康食品,提升商品溢价能力和高毛利,减少中间环节。传统商超品类重构、供应链提效及场景创新的需求,给以餐饮供应链为核心业务的速冻食品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五芳斋也在年报中表示,近场零售、会员制商超等新兴渠道迅速崛起。这些新兴渠道以其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吸引大量消费者,倒逼企业加速全渠道融合与运营优化。企业需要在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之间找到平衡,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2025年,五芳斋将重点拓展与山姆、胖东来等商超的深度合作。
  2024年,巴比食品完成永和大王、便利蜂等大客户的新品定制开发与上市推广,新零售业务也迎来快速发展,与盒马的合作月销售额增长超3倍,美团渠道实现全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据巴比食品2025年3月对投资者的答复,目前盒马和美团都是其超过千万元量级的团餐客户,增速明显。2025年,公司将依托盒马和美团这些零售渠道客户拓展业务,定制相关产品,同时利用中央厨房产能布局,着手构建团餐业务的全国经销商体系,期望团餐业务能保持双位数以上增长。

【2025-04-29】
主业营收滑坡,预制菜增收不增利,鱼丸世家海欣食品如何破局 
【出处】南方都市报

  4月26日,海欣食品(002702.SZ)年报发布。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微降0.54%,扣非净利润亏损0.43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放大266.05%。
  报告期内,公司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主业营收同比下降18.17%,拖累整体业绩,预制菜(速动菜肴)营收大增61.11%,不过毛利率持续走低。
  海欣食品季度营收趋势。
  传统主业营收连年下跌,新厂投产面临产能过剩?
  海欣食品官网显示,“海欣”品牌创立于1903年,号称“百年鱼丸世家”。公司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速冻鱼糜制品系列产品为核心,兼顾速冻肉制品等其他速冻食品的整体业务体系。
  不过,近五年来,海欣食品“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业务收入呈现持续下降态势。2020年至2024年,公司该业务收入分别为14.35亿元、13.37亿元、12.91亿元、12.85亿元、10.51亿元,2024年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18.17%。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亦从曾经的九成左右,下降至六成左右。
  有意思的是,年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连江工厂新建年产10万吨速冻鱼肉制品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产。而从销售量来看,2020年,公司相关产品销售量为10.34万吨,到2024年,仅剩下6.93万吨。
  南都记者注意到,海欣食品连江项目可以追溯到2020年初。彼时,公司2019年速冻鱼肉制品业务收入表现亮眼,达10.23亿元,同比大增19.62%;速冻肉制品业务收入同比亦大增23.96%,达2.78亿元,产能不足尚是难题。为此,公司接连上马福州连江、浙江舟山、东山腾新二期工厂等项目,以期“为公司扩大产能、做大规模、提升效益打下坚实基础。”奈何2020年,相关业务陡然进入长达五年的收缩期。
  当然,在此期间海欣食品对市场态势评估进行了调整,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2021年,管理层分析称,“近两年行业多家头部企业均有产能扩张,产能消化压力增加,行业竞争加剧”。从落地情况来看,2020年年报中,公司设计产能23.35万吨,2024年,该数字削减为13.9万吨。
  预制菜销售火爆,毛利率持续下滑
  同样是在2020年,海欣食品上马预制菜(速动菜肴制品)项目,并取得了较好发展。当年,公司该业务收入仅为0.07亿元,2024年,便达到了4.82亿元,同比增幅为61.11%,成为整体营收保持稳健的重要支撑。
  2023年,公司收购了福建东鸥食品有限公司,藉此进入鲍鱼垂直领域,而后推出了多款高端鲍鱼预制菜及常温鲍鱼罐头等;公司舟山工厂主打水产预制菜,充分利用当地黄鱼、带鱼、鲳鱼、青鱼等特色产品,积极打造高端预制菜领域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行业整体发展迅速,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不过,竞争同样激烈。2022年、2023年、2024年,海欣食品速冻菜肴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30%、15.16%、9.97%,下降明显。
  横向对比来看,其他上市公司预制菜业务毛利率增减不一。如2024年,龙大美食(002726.SZ)预制菜毛利率9.41%,同比下降0.31%;千味央厨(001215.SZ)“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业务毛利率14.87%,同比增加1.78%。
  财务费用攀升,资金链压力扩大
  第一部分提及,2019年前后,为了扩大产能,海欣食品上马了多个项目。为此,公司投入了较多资金。例如,2019年6月,公司收购了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取得其97.64亩土地使用权,对应出资0.44亿元;11月,公司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长恒食品6.86亿投资扩产方案;10月,公司出资1850万元购得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经开区50亩工业用地。
  而产能方面的投入,并未取得预期的收益,却会对公司业绩及资金流造成影响。
  一方面,2024年,海欣食品折旧费用达0.05亿元,同比增长78.94%,原因即为长恒食品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所致。
  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末,海欣食品账面货币资金余额1.56亿元,较年初下降了43.68%,短期借款余额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1.56亿元、0.42亿元,合计达1.98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全年财务费用0.09亿元,同比上升23.8%。
  2025年一季度末,海欣食品货币资金余额进一步下降至1.21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仍有1.7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0.03亿元,同比上升184.59%。
  不止于此,今年一季度,海欣食品业绩同样继续下滑。营业收入为3.27亿元,同比下降28.67%;扣非净利润亏损85.17万元,同比下降109.61%。
  如此局面下,年报显示,2025年,海欣食品经营方针为“利润优先”,旨在通过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聚焦核心与提质增效等措施实现。
  南都记者缪凌云
  解构基本面

【2025-04-29】
食品股盘初拉升,安记食品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食品股盘初拉升,立高食品涨超10%,安记食品涨停,海欣食品、煌上煌、安井食品、盖世食品纷纷拉升。打包市场龙头,抢反弹就买指数ETF>>

【2025-04-29】
海欣食品净利亏3694万首季再降88% 滕氏三兄弟3年降薪52%募资项目延期 
【出处】长江商报

  海欣食品(002702.SZ)业绩下滑。
  日前,公司发布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下降0.54%;净利润亏损3694.33万元,同比下降1727.39%;扣非净利润亏损4358.10万元,同比下降266.05%。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海欣食品两年来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5548.68万元。
  海欣食品实际控制人为滕用雄、滕用伟、滕用庄、滕用严四兄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其中滕用庄、滕用伟和滕用严三人在公司担任高管。
  2024年,滕用庄、滕用伟和滕用严薪酬分别为50.77万元、50.05万元和50.77万元,合计151.59万元,较上年同期微降约1.1%,较3年前(2021年)下降约52%。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年报显示,海欣食品募资项目“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因产能未完全释放,效益不达预期,项目建设期延长一年至2025年12月。
  同日晚间,海欣食品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8.67%;净利润123万元,同比下降88.17%。
  首季净利降88%
  进入2024年,海欣食品陷入亏损。
  4月25日晚间,海欣食品发布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下降0.54%;净利润亏损3694.33万元,同比下降1727.39%;扣非净利润亏损4358.10万元,同比下降266.05%。
  由此,海欣食品两年来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5548.68万元。
  海欣食品表示,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投入,提升电商渠道影响力,维护公司市场占有率及规模;新品类销量提升期尚未形成规模,产能利用率低成本高;全资子公司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投产,费用同比增加;计提商誉及资产减值准备等。
  截至2024年底,海欣食品设计产能达139011吨,实际产量达90446吨,产能利用率约为65%。
  同时,海欣食品介绍,目前,公司在建产能5万吨,其中长恒食品(连江工厂)在建产能5万吨。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10月,海欣食品发布定增公告,公司拟募集资金5.2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项目总投资6.76亿元,已投资1.94亿元),7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而“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达产后将新增7.5万吨鱼、肉糜制品,2.5万吨速冻菜肴制品及2000吨大豆拉丝蛋白年产能。
  最终,海欣食品实际募集资金3.65亿元。
  截至2024年末,“水产品精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进度为66.93%,项目预计实现收益4486万元,然而截止到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收益达-444.54万元。
  对此,海欣食品表示,上述项目因产能未完全释放,效益不达预期。公司还表示,募投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2月完成,因公司整体产能建设规划,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优化产品工艺技术、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以提高募投项目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鉴于以上原因及未来项目规划,公司将募投项目建设期延长1年,延期至2025年12月。
  4月25日晚间,海欣食品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8.67%;净利润123万元,同比下降88.17%,扣非净利润-85.17万元,同比下降109.61%。
  高管薪酬下降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不佳、募资项目延期之下,海欣食品高管薪酬在下降。
  2024年,滕用庄、滕用伟和滕用严薪酬分别为50.77万元、50.05万元和50.77万元,合计151.59万元,较上年同期微降约1.1%,较3年前(2021年)下降约52%。
  实际上,早在2021年海欣食品业绩下滑时,公司高管就曾经决定自降薪酬。
  当年12月25日,海欣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本着对经营环境的持续关注与高度责任感,为表明与公司共度危机的决心,提振公司全体员工的信心,自愿提出降低2022年度薪酬。
  议案显示,以2021年薪酬方案为基准,其中,海欣食品总经理滕用严薪资调减52%,调整后的薪酬方案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需要关注的是,海欣食品实际控制人为滕用雄、滕用伟、滕用庄、滕用严四兄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目前四人合计持股37.7%。
  2020年,滕用庄、滕用伟和滕用严税前报酬分别为150.1万元、144.93万元和150.78万元,合计445.81万元。
  2021年,三人薪酬分别为98.01万元、101.27万元和118.01万元,合计317.29万元。
  2022年,海欣食品业绩出现回暖,公司营业收入达16.21亿元,同比增长4.59%;净利润6321.57万元,同比增长283.58%。
  同年,滕用庄、滕用伟和滕用严薪酬分别为59.37万元、58.65万元和59.37万元,合计177.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44%。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5.82%;净利润227.01万元,同比下降96.41%;扣非净利润亏损1190.58万元,同比下降137.37%。
  2023年,滕用庄、滕用伟和滕用严薪酬分别为51.32万元、50.6万元和51.32万元,合计153.2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4%,较2021年下降约52%。

【2025-04-28】
股东追踪|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等新进海欣食品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海欣食品发布2025一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4位股东新进,4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本期持有24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于洋本期持有242.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谢娴珠本期持有189.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1%;周广才本期持有170.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7%。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UBS AG上期持有310.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8%;罗进上期持有195.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3%;北京信弘天禾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信弘征程1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期持有157.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4%;杭银凤上期持有11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5%。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7.98%至167.9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流通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滕用雄8016万股17.47%不变流通A股滕用庄1321万股2.88%不变流通A股滕用严1063万股2.32%不变流通A股滕用伟850.7万股1.85%不变流通A股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242.4万股0.53%新进流通A股于洋242.2万股0.53%新进流通A股谢娴珠189.1万股0.41%新进流通A股刘文辉174万股0.38%不变流通A股周广才170.2万股0.37%新进流通A股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167.9万股0.37%-37.98%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4-27】
海欣食品:2024年鲍鱼预制菜放量增长 电商拓展与品类创新成果显著 
【出处】证券时报网

  4月25日晚间,海欣食品(002702.SZ)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其中电商与特通渠道销售实现逆势增长,鲍鱼产品、速冻菜肴等高附加值品类贡献亮眼。全年新品SKU达1700余个,成功提升产品结构层次和消费景多元性。依托多品牌协同、产能布局优化以及新渠道突破,公司在消费端不断积蓄动能,为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电商与特通渠道发力,鲍鱼类高端产品放量增长
  报告期内,海欣食品持续推动全渠道融合,电商业务表现稳健,全年电商渠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达到1.42亿元。公司积极在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建设自营旗舰店,并借助直播与社群运营等新媒体工具强化品牌渗透,满足年轻消费群体对便捷、高品质速食的需求。
  与此同时,特通渠道实现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比提升至20.5%。鲍鱼类预制菜为代表的速冻菜肴制品板块2024年实现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东鸥品牌全年营业收入达3.03亿元,贡献新品收入1.39亿元,成为公司增长新引擎。此外,公司整合“海欣串吧”产品线,涵盖烤串、海鲜串等多样SKU,借助“场景+场合”策略打入休闲餐饮市场。
  扩能投产持续推进,研发成果驱动品类升级
  2024年,公司产能结构优化取得实质进展。福建长恒连江工厂水产品深加工及速冻菜肴制品项目顺利投产,山东海欣吉强工厂也于年内复工,新增产能有助于缓解产销压力,提升响应效率与品类丰富度。同时,公司年内新注册香港全资子公司,为拓展海外市场搭建桥头堡。
  研发方面,公司全年共完成多个项目攻关,包括虾滑、海鸭蛋虾球、高品质贡丸、微晶冻黄金蛋饺等品类突破,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全年新品SKU合计达1708个,新品贡献营收达2.97亿元。公司持续推进差异化产品开发,围绕低盐健康、保质增鲜等方向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构建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矩阵。
  2024年,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与成本波动,海欣食品坚持品牌化、数智化与精细化协同推进,通过聚焦高潜力品类、优化渠道结构与推动产能布局,增强了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经营韧性。电商与特通渠道逆势增长,新品贡献持续扩大,鲍鱼等高附加值产品放量突破,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渠道下沉,巩固品牌价值,提升市场份额,在速冻食品行业“由量转质”的变革期中稳步前行。

【2025-04-27】
海欣食品2024年营收逾17亿元 速冻菜肴制品成为最大增长点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26日,海欣食品公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微降0.54%;归母净利润亏损3694.3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非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358.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34.88万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及成本控制优化所致;基本每股收益0.0022元。
  公告显示,公司主要从事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常温鱼肉制品和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业务结构方面,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收入10.52亿元,同比下滑18.17%,主要受行业竞争加剧及传统品类需求疲软影响;速冻菜肴制品收入4.83亿元,大增61.11%,成为最大的增长点,其中“优必歌”“东鸥”等品牌贡献显著,新品SKU增加1223个;其他品类,如常温休闲食品、速冻米面制品收入分别增长4.18%、3.56%,显示多元化布局初显成效。
  在渠道结构方面,流通渠道收入9.8亿元,同比微降0.86%,仍为第一大收入来源;特通渠道收入3.4亿元,增长14.29%,主要受益于与餐饮供应链的合作深化;电商渠道收入1.4亿元,增长2.39%,线上布局通过抖音、京东等平台拓展;现代渠道收入下滑16.96%,或因商超客流减少及费用高企。
  在区域市场方面,华东地区收入8.17亿元,保持主力地位;港澳台及境外收入增速超100%,显示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东北、华北收入分别增长47.85%、10%,但其他区域普遍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产能扩张与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福建连江工厂年产10万吨速冻鱼肉制品项目投产,东山工厂二期扩建完成,山东工厂重启,总产能提升至20万吨以上;新增常温休闲食品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多品牌矩阵方面,“鱼极”主打高端速冻鱼肉制品,“优必歌”“东鸥”聚焦速冻菜肴,覆盖全价格带。鲍鱼产品线方面,通过收购东鸥食品及与养殖户合作,推出高端鲍鱼预制菜,SKU新增1223个。
  此外,在渠道创新方面,电商渠道深化与抖音、盒马等平台合作,推出年轻化定制营销活动。经销商数量增加171家,港澳台及境外经销商变动较大,市场渗透率提升。(陈浩锋)

【2025-04-25】
股东追踪|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等新进海欣食品前十大流通股东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近期海欣食品发布2025一季报,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4位股东新进,4位股东退出,1位股东的自持流通股份减少。新进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本期持有242.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于洋本期持有242.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谢娴珠本期持有189.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1%;周广才本期持有170.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7%。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UBS AG上期持有310.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68%;罗进上期持有195.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43%;北京信弘天禾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信弘征程1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期持有157.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34%;杭银凤上期持有11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25%。自持流通股份减少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本期较上期自持股份减少37.98%至167.9万股。机构或基金名称持有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自持股份变动比例股份类型滕用雄8016万股17.47%不变流通A股滕用庄1321万股2.88%不变流通A股滕用严1063万股2.32%不变流通A股滕用伟850.7万股1.85%不变流通A股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242.4万股0.53%新进流通A股于洋242.2万股0.53%新进流通A股谢娴珠189.1万股0.41%新进流通A股刘文辉174万股0.38%不变流通A股周广才170.2万股0.37%新进流通A股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167.9万股0.37%-37.98%流通A股小科普:证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业务,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投资风格偏向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在市场波动时发挥“国家队”角色,进行市场托底。汇金(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级别的投资公司,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进行多元化的国内外投资;投资风格偏向长期稳健投资,注重价值和宏观经济趋势,对国有企业的持股较多。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以保障社会保险支出的需求。投资风格偏向稳健、长期,注重风险控制和收益平衡,倾向于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半导体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投资风格偏向产业导向型,更关注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险资(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规模庞大且流动性要求高。投资风格偏向稳健、保守,偏好低风险、高稳定性的资产,如债券、优质蓝筹股和基础设施项目。信托(信托公司):提供信托服务,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和运用财产,为投资者和被投资者提供桥梁。投资风格较为灵活,涵盖了房地产、股权、固定收益类产品等领域,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多样化。外资(外资机构):国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涵盖对冲基金、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投资风格偏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注重全球资产配置、行业龙头和成长性企业的投资机会,反应灵敏且策略多变。牛散:指的是指盈利能力非常好的散户,选股能力强,具有超强的股市洞察能力,牛散一般都能跑赢市场,并且获得不错的收益。牛散又名大户,散户中成功之后,就成了牛散。

【2025-04-25】
财报速递:海欣食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3.0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26日,A股上市公司海欣食品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123.00万元,同比下降88.17%。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海欣食品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营运能力一般。净利润123.00万元,同比下降88.17%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8.67%,净利润123.00万元,同比下降88.17%,基本每股收益为0.00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91亿元,应收账款为1.33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7.87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6亿元。财务状况欠佳,存在7项财务风险根据海欣食品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7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0.73%,公司赚钱能力较差。盈利营业利润率平均为-0.05%,公司赚钱能力较差。业绩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27.79%,公司成长能力很弱。成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128.44%,公司成长性很低。应收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为10.98(次/年),公司收帐压力大。成长当期营收同比下降了28.67%,收入下滑较高。成长当期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09.61%,利润下降较大。综合来看,海欣食品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总评分为0.73分,在所属的食品加工制造行业的65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营运能力一般。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偿债能力1.872.1538尚可营运能力3.671.8542一般盈利能力1.140.9255较低现金流1.020.8557较弱成长能力2.590.3861较弱资产质量0.360.1564不佳总分1.920.736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4-25】
海欣食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23万元,同比下降88.17%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海欣食品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下降28.67%。净利润123万元,同比下降88.17%。

【2025-04-25】
海欣食品(截止2025年3月31日)股东人数为50216户 环比减少13.5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26日,海欣食品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3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为50216人,较上期(2024-12-31)减少7850户,环比下降13.52%。从持仓来看,海欣食品人均持仓9135股,上期人均持仓为7900股,环比增长15.63%,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4-25】
海欣食品:2024年净亏损3694.33万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海欣食品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下降0.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694.33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27.01万元,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0.0668元/股。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025-04-25】
海欣食品: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详见后续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公司的今年以来的经营是否有提升与改善?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公司一季度经营情况详见后续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25】
海欣食品: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请问公司当前基本面以及经营是否正常?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近期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市场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25】
海欣食品:核心产品为速冻鱼糜制品在业内享有较高品牌认可度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4月25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欣食品提问, 公司在市场上的核心产品以及具备独特优势的产品是什么?公司还有在研发的尚待推出的重磅产品吗?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的关注。海欣食品的核心产品为速冻鱼糜制品(如火锅丸滑、鱼丸、肉丸等),其中高端“鱼极”系列产品是目前行业中高端的产品品类代表,在业内享有较高品牌认可度。研发方面,公司加速推进常温休闲食品和鲍鱼预制菜等海鲜深加工产品,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4-23】
海欣食品04月23日主力大幅流出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出
海欣食品04月23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出2689.03万元,涨跌幅为-8.23%,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28%,两市排名5080/5147。投顾分析:该股今日主力净量为负,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出,主动卖出明显多于主动买入。与此同时,今日换手率较高,主力抛售的嫌疑较大。投顾建议:投资者短期宜合理控制仓位,谨慎为佳。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4-22】
海欣食品04月22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海欣食品04月22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8412.37万元,涨跌幅为10.00%,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3.95%,两市排名9/5147。投顾分析海欣食品今日主力净量为正,且值较大,表明主力大幅流入,主动买入明显多于主动卖出。海欣食品今日大涨10.00%,主力拉升明显。

【2025-04-22】
涨停雷达:预制菜+速冻鱼肉制品+电子商务 海欣食品触及涨停 
【出处】本站【作者】机器人

  今日走势:海欣食品今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7次。
  异动原因揭秘:1、公司主营业务为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常温鱼肉制品和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2、公司看好速冻预制菜肴的市场前景,目前通过协同叠加的方式进行部分产品的布局,主要是面向火锅餐饮的海欣捞道系列,以及部分肉类半成品菜产品,目前在部分超市和天猫、京东旗舰店有售。3、24年12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电商渠道增速明显。特别是传统“肉燕”产品在电商直播中表现亮眼。在线上推广方面,公司已与多家新媒体公司建立合作,围绕产品特色,如“高品质、匠心精神”等,进行深度宣传。
  后市分析:该股今日触及涨停,后市或有继续冲高动能。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下一只涨停潜力股是谁呢?点击查看setTimeout(window.onload = function(){if (/(iPhone|iPad|iPod|iOS|Android)/i.test(navigator.userAgent)){$('.phshow').css('display', 'block');}else{$('.pcshow').css('display', 'block');}},10)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