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55 海陆重工 更新日期:2025-08-04◇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和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业务,以及 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及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制造 | 235233.11| 58469.89| 24.86| 84.35| |环保工程服务 | 19074.91| 1883.65| 9.88| 6.84| |环保运营 | 10266.47| 5132.37| 49.99| 3.68| |新能源业务 | 10127.38| 4048.58| 39.98| 3.63| |其他 | 4166.74| 996.49| 23.92| 1.49| ├────────────┼─────┼─────┼───┼──────┤ |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 | 147565.35| 38415.87| 26.03| 52.92| |压力容器产品 | 78630.08| 18772.86| 23.87| 28.20| |环保工程服务 | 19074.91| 1883.65| 9.88| 6.84| |新能源电力销售 | 10127.38| 4048.58| 39.98| 3.63| |核电产品 | 9037.67| 1281.16| 14.18| 3.24| |污水处置 | 6280.74| 3937.88| 62.70| 2.25| |其他 | 4166.74| 996.49| 23.92| 1.49| |污水处理工程 | 2589.84| 790.68| 30.53| 0.93| |固废处置 | 1228.39| 236.31| 19.24| 0.44| |蒸汽销售 | 167.50| --| -| 0.06| ├────────────┼─────┼─────┼───┼──────┤ |境内销售 | 257476.84| 63755.07| 24.76| 92.33| |境外销售 | 21391.77| 6775.93| 31.68| 7.67| ├────────────┼─────┼─────┼───┼──────┤ |直销 | 278868.61| 70530.99| 25.29|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制造 | 100619.99| 24556.75| 24.41| 87.34| |环保工程服务 | 5216.59| -624.91|-11.98| 4.53| |环保运营 | 4582.01| 1958.54| 42.74| 3.98| |新能源业务 | 3638.98| 584.73| 16.07| 3.16| |其他 | 1150.24| 691.16| 60.09| 1.00| ├────────────┼─────┼─────┼───┼──────┤ |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 | 67139.24| 16515.38| 24.60| 58.28| |压力容器产品 | 32641.04| 7650.80| 23.44| 28.33| |环保工程服务 | 5216.59| -624.91|-11.98| 4.53| |新能源电力销售 | 3638.98| 584.73| 16.07| 3.16| |污水处置 | 2806.17| 1903.40| 67.83| 2.44| |污水处理工程 | 1198.45| 151.39| 12.63| 1.04| |其他 | 1150.24| 691.16| 60.09| 1.00| |核电产品 | 839.71| 390.56| 46.51| 0.73| |固废处置 | 577.38| -96.25|-16.67| 0.50| ├────────────┼─────┼─────┼───┼──────┤ |境内销售 | 107457.54| 23845.68| 22.19| 93.27| |境外销售 | 7750.27| 3320.59| 42.84| 6.73|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制造 | 226996.96| 52771.10| 23.25| 81.21| |环保工程服务 | 25894.65| 5725.09| 22.11| 9.26| |新能源业务 | 13006.20| 7075.67| 54.40| 4.65| |环保运营 | 9399.18| 4459.43| 47.44| 3.36| |其他 | 4224.60| 1226.94| 29.04| 1.51| ├────────────┼─────┼─────┼───┼──────┤ |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 | 123914.32| 31175.17| 25.16| 44.33| |压力容器产品 | 95088.72| 19155.94| 20.15| 34.02| |环保工程服务 | 25894.65| 5725.09| 22.11| 9.26| |新能源电力销售 | 13006.20| 7075.67| 54.40| 4.65| |核电产品 | 7993.91| 2440.00| 30.52| 2.86| |污水处置 | 5628.91| 3548.71| 63.04| 2.01| |其他 | 4224.60| 1226.94| 29.04| 1.51| |污水处理工程 | 2247.41| 570.94| 25.40| 0.80| |固废处置 | 1425.03| 241.93| 16.98| 0.51| |蒸汽销售 | 97.84| --| -| 0.04| ├────────────┼─────┼─────┼───┼──────┤ |境内销售 | 266468.49| 64846.20| 24.34| 95.33| |境外销售 | 13053.10| 6412.03| 49.12| 4.67| ├────────────┼─────┼─────┼───┼──────┤ |直销 | 279521.59| 71258.23| 25.49|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工业制造 | 108769.68| 24689.17| 22.70| 86.34| |新能源业务 | 6546.87| 3515.13| 53.69| 5.20| |环保工程服务 | 4671.59| --| -| 3.71| |环保运营 | 3627.42| --| -| 2.88| |其他 | 2356.58| --| -| 1.87| ├────────────┼─────┼─────┼───┼──────┤ |锅炉及相关配套产品 | 56935.27| 14706.09| 25.83| 45.20| |压力容器产品 | 49067.02| 9482.44| 19.33| 38.95| |新能源电力销售 | 6546.87| 3515.13| 53.69| 5.20| |环保工程服务 | 4671.59| --| -| 3.71| |核电产品 | 2767.39| --| -| 2.20| |污水处置 | 2456.96| --| -| 1.95| |其他 | 2356.58| --| -| 1.87| |固废处置 | 637.59| --| -| 0.51| |污水处理工程 | 532.87| --| -| 0.42| ├────────────┼─────┼─────┼───┼──────┤ |境内销售 | 116566.19| 27406.81| 23.51| 92.53| |境外销售 | 9405.95| 4447.19| 47.28| 7.47|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双碳”目标持续推进,国内能源结构调整 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主旋律,核电、海上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迎来快速发展 期,带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增长。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也 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1、主要产品余热锅炉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余热锅炉行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钢铁、石化、有色金属 冶炼、焦化、电力等高耗能行业,通过回收工业生产中的余热资源,提升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近年来,国家政策继续鼓励余热回收利用,国务院《中国制造 2025》提出,加强 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 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坚决遏制高耗能 、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进一步壮大节能环保、清洁 生产等产业,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 色化改造;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要推 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 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 和准入水平(2024 年版)》,支撑重点领域节能改造,该目录在2022年已明确能 效水平的20种产品设备基础上,增加含工业锅炉在内的23种产品设备或设施,基本 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设备投资规 模较 2023年增长25%以上,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 2024年,余热锅炉行业具有政策驱动性强、与下游行业关联度高、技术升级周期明 显等特点,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未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 态势,并向高效、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主要产品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行业具有政策驱动性强、与下游行业关联度高、技术升级 周期明显等特点,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大型石化、炼化、煤 化工等行业。 国家“十四五”石化装备产业发展目标为通过发展高端设备,推进大型成套设备国 产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推进石化装备产业由大 向强转变,努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 重点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煤炭和石油综合利 用等 5类模式以及通用技术装备的升级示范,推动煤炭深加工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 2024年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处于技术升级与结构调整 的关键阶段;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化吸收、迭代升级的大型化、高标准 化、高科技化压力容器装备需求成为趋势。 3、主要产品核安全设备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核电以其经济性、低碳环保特性和运行稳定性,在新兴能源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 的角色。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 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碳中和顶层设计方案中,均将核电作为非 化石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商运核 电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核电发电量位居全球前列,核能行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2024年度,我国共核准11台核电机组,连续3年核准机组数量超过10台。截至2024 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有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 连续第2年位居全球首位。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 运行核电机组共57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9431.7 MWe(额定装机容量 )。2024年1-12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94183.4亿千瓦时,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 量为4451.75亿千瓦时,比2023年同期上升了2.72%,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4.73%。 经过30年发展,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已大幅提升。在核电设备部件中,反应堆压 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杆燃料装卸料设备、一体化安全壳顶盖等均已 实现100%国产化。核电作为中国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 ,以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技术为代表的我国核电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随着全 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市场需求持续 增长。《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模块化小型堆等先进堆 型示范工程。同时,国际间的合作也将加强,共同推动SMR技术的发展,这将为小 型模块化反应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4、主要业务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所属行业发 展情况 近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 、《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 提高固废处置能力,补齐处理设施短板,并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物源头 减量等产业政策导向,资源化综合利用成为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集污 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 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镇污水管 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 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建设分 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主要产业基地为 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加快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 处理设施,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由此可见,行业面临全方位提质增效、精耕细作、系统化建设运营等更高机遇和挑 战,在固废与污水的资源化领域存在新增市场机会。 5、光伏电站运营业务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 3月 1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能发规划〔2 024〕22号),明确基本原则“坚持积极有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践行生 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双碳目标,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着力加强供 需协同,强化系统消纳,保持清洁能源高质量较快发展势头。”明确主要目标“能 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 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 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 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电力方式,将在实现碳中和的各类领域和场景中扮演关 键角色。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和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业 务,以及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及光伏电站运营 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及用途 (1)工业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作为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废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能减排的关 键设备。余热锅炉的热源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液体及固体物料的 高温余热,以及工艺流程中所发生的高温废热等。通过余热(废热)的回收过程, 余热锅炉可以对烟气排放和废气中污染物进行减排处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公司已形成以节能、降排、环保的新型余热锅炉为主导的系列产品,产品覆盖钢铁 、有色、焦化、建材、石化、化工、造纸、电力等各个应用领域,市场占有率高。 (2)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 公司生产的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主要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炼油、精细化 工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分离器、反应釜、储罐、塔器、过滤器、蒸发 器等。 (3)核安全设备 公司自1998年起涉足核电领域,而后取得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经过20 多年在核电领域的深耕与发展,创新智造先后完成多个项目的国际、国内首件(台 )制造任务。 公司核安全设备包括:安注箱、堆内构件吊篮筒体、堆内构件吊具、乏燃料冷却器 、硼酸冷却器、冷凝液冷却器、再生式热交换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压器卸 压箱、硼酸贮存箱、容积控制箱、应急补水箱、柴油机主贮油罐、安全壳内换料水 箱返回槽等 (4)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服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格锐环境主要从事固废处理、废水处理、区域集中供热及环保工程 建设等。通过对环保工程的整体设计和优化,为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设备集成 、工程施工、设备调试以及后续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整体化服务。 (5)光伏电站 公司全资子公司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运营,主要产品为 电,产品用途有两种:一种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电站所发的电一部分用于企 业自身的生产、制造,剩余部分出售给国家电网;另一种是全额上网,所发的电全 部售给国家电网。 3、经营模式 (1)对于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公司在经营上 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进行定量生产,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进行采 购,产品直接销售给预订的客户。具体模式如下: 1)销售模式 由于本公司主营产品属非标准大型机械设备,客户针对性强,客户主要为钢铁、有 色、焦化、建材、石化、化工、造纸、电力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在业务模式上 公司采用订单生产的模式,在销售模式上公司采用直销的模式,由公司市场部负责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制定营销计划、协调计划执行,并进行客户管理,长期跟踪客户 的动态,并最终通过投标的方式获取客户订单。 2)定价模式 产品或服务定价一般通过对所需的设备、人工和材料进行成本预估,并根据合理利 润率水平确定最终的对外报价。 3)设计模式 作为非标准产品,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包括技术协议,根据技术协议的内容公 司进行图纸设计,设计完成后经国家规定的省级图纸鉴定机构审核通过,具体为: 一是根据客户提供的具体工况条件和工艺参数,公司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设计,并 分别提交公司内部技术评审(自行设计);二是根据客户或设计院提供的方案设计 资料,公司进行详细设计(联合设计);三是根据客户提供的全套图纸,公司按国 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转化设计,对不符合制造工艺要求的部分,与客户协商确认( 转化设计)。 4)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产品覆盖范围广,且为非标准化生产,除原材料采购外,公司需要采购相 当部分的结构件和外购件,上述采购由公司采购部根据生产任务向供应商直接采购 。公司采购部根据市场状况,通过招标方式决定交易价格。在此基础上,本公司选 择与信誉好、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供货方名录,对供应 商的基本情况、资信、质保能力、价格、供货期等进行跟踪考察并记录。上述采购 模式既能稳定长期合作关系,又能有效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5)制造模式 本公司的生产组织模式为严格的“以销定产”模式,即完全根据客户的订货合同来 安排、组织生产。由于公司产品为大型设备,涉及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为非标 准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公司设计、工艺和生产部门的紧密配合。此外,为了 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产能和产品特殊工艺的需要,公司对主要部件进行专业化生产 ,并选择了部分外协厂商。公司对外协厂商进行外协质量管理和定期考核,以确保 质量符合公司产品要求。 (2)对于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经营模式如 下: 1)整体运营模式 BOO业务模式:即“建设-拥有-运营”模式。根据地方政府的批准,投资建设和 运营污水处理厂,并拥有污水处理厂的产权。格锐环境下辖的集中供热设施、固废 处置场属于此种运营模式。 EPC业务模式:根据污水的处理难度和污水排放量、工艺要求、是否需要再生水循 环利用等因素,为客户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格锐环境的污水处理环保工程项目 主要为此种业务模式。 EP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及设备安装等服务,一般不涉及工程 施工。 2)销售模式 一般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获取项目,或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直接与客户达成合作协议 。产品或服务的报价一般通过对所需的设备、人工和材料进行成本预估,并根据合 理利润率水平确定最终的对外报价。 3)采购模式 在供应商选择方面,采购部门按照采购管理办法对供应商的品质、供货能力进行详 细评审,通过评审的供应商才能成为合格供应商,通过优化原材料供应系统,确保 原材料的质量水平和供应充足。 对于BOO 等土建工程量较大的项目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项目进度,聘请 具有相关资质的工程施工企业协助公司进行场地平整、挖掘等基础土建工作。 4)盈利模式 通过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获取利润,其主要方式有:提供污水 处理设施的工程总承包服务、提供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服务、提供固废处理服务 、提供集中供热服务。 (3)对于光伏电站运营。主要产品为电,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极少部分 出售给企业自用,采用电量销售结算经营模式。公司持有的电站是已投入运行的电 站,后续发电量并入指定的并网点,实现电量交割,电价执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 复的上网电价及补贴电价;另一方面,绿电政策、碳交易有望落地将增厚电站的盈 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增厚了电价。 4、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 (1)主要产品余热锅炉 在余热锅炉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所持有的产品制造资格证书及资质认可证书居国内 同行业首列。公司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海陆”品牌也被誉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同时,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特种余热锅 炉的骨干企业,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公司产品“干熄焦余 热锅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并 被列为国家 863计划。公司是国家干熄焦余热锅炉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之一 ,在转炉余热锅炉、有色冶炼余热锅炉、催化裂化余热锅炉、硫磺制酸余热锅炉等 领域也始终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2)主要产品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 在压力容器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持有A1、A2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证与制造许可证。 压力容器尤其是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是现代化工装置的核心设备,是国家鼓励 自主生产的核心设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石油化工、 化肥行业及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结构向大型化、高效化、国产化发展。 (3)主要产品核安全设备 在核安全设备制造方面,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全 球首台高温气冷堆堆芯壳及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制造任务,并对余热排出系统水冷 壁提出改进建议,并被清华大学接受采纳;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 完成全球首台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安全专设余热排出系统及上下安全容器 的制造;与国核工程合作全球首次完成CAP1400示范工程复合板球型安注箱制造任 务。 公司先后完成第二代压水堆堆内构件吊蓝筒体国产化首件制造;美国西屋公司 AP1 000堆型堆内吊具国产化首件制造;快中子堆试验项目及示范项目堆芯围桶、大栅 板联箱国产化首件制造;“华龙一号”高温取样冷却器双螺旋盘管换热器的国产化 首件制造任务。2021年,公司承制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TMSR-LF1)安 全专设——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及安全容器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 所专家组的验收。 多年来,公司在民用核能领域累积了丰富的制造和管理经验,并完成多个项目的国 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服务堆型包括但不限于二代+堆型、三代堆型(华 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VVER、EPR)、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 钍基熔盐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涵盖了国内外的各核电机组。 (4)主要业务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格锐环境主要从事固废、污水处理、环保工程等业务。 格锐环境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的发展道路,拥有高效的研发机制 、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团队。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结合市场客 户的需求和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格锐环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 与创新,形成了以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污泥干化处理技术、洗 毛废水处理技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污水处理技术体系,保证了格锐环境 提供的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更加节能高效,运行更加经济、维护更加方便,技术 优势已成为保持公司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格锐环境拥有建设部颁发的环保工 程专项设计证书、环保工程专业承包证书,多年来为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过污 水处理工程设计及承建服务。 格锐环境在自主研发创新技术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外技术交流与协作,长期与污水 处理技术先进的企业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格锐环境能 够有效应对行业竞争,为客户提供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避免了低 端市场的恶性竞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格锐环境发展的重要动力。 (5)光伏电站运营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运营。截止报告期 末,海陆新能源持有地面分布式、屋顶分布式、地面集中式等类型电站共约156MW 。目前电站发电量稳定,现金流量和运营情况良好,为公司利润提供了稳定支撑。 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驱动 制造业是我国的核心经济支柱产业,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背景 下,公司所处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紧盯产业发展政策,在聚焦能源化工行业核心装备制造、巩固传统 市场的优势地位、保持传统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精细化工、新能 源装备制造领域市场开拓力度,重点加强同优质大型客户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航道。 (2)研发驱动 公司一直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矗报告期 内,公司聚焦主业,积极组织技术研发,2024年度研发费用11739.41万元,通过科 技创新,切实发挥其对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截至本年度报告披露日, 累计取得有效专利176项,其中68项发明专利。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和科技成果转化 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科技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 环境中保持了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公司资质、品牌、市场地位来看: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充分体现 了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被认定为省首批重点企业研发机构 、国家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工业锅炉十强企业,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强大影响力 和综合实力。作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 颖化方面表现突出,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公司“海陆”品牌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这一品牌不仅代表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 务,还承载着深厚的市场信任和客户认可。在资质方面,公司持有的产品制造资格 证书和资质认可证书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具体而言,公司拥有A级锅炉 、A1级和A3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以及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2、3 级),这些资质充分证明了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合规能力。此外 ,公司还获得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颁发的"S"、“U"、“U2”钢印和授 权证书,这不仅是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国际化认可,也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有 力支持。 综上所述,公司在资质、品牌和市场地位方面的显著优势,为其在节能环保装备制 造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 了强有力的保障。 2、从主要产品余热锅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特种余热 锅炉的骨干企业,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公司始终坚持以科 技创新为驱动,高度重视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在余热锅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 术突破和行业荣誉。其中,产品干熄焦余热锅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冶金 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列入为国家863计划、获江苏省科技成果 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充分体现了公司在余热锅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产品催化裂化装置的高温高压脱硝余热锅炉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大型 催化裂化装置高参数CO补燃式余热锅炉成套技术,通过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 认定;配套于硫磺制酸装置的高温高压余热回收系统入寻2023年苏锡常首台(套) 重大装备认定”,彰显了公司在复杂工况下余热回收技术的前沿实力。 公司在余热锅炉行业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行业资源。近年来,随着 国家环保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双碳”目标的实施,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依托自 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积极拓展焦化、石化、有色、化工等领域的余热利用市 常公司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成功实施了多个重点项目,包括焦化行业脱硫废 液焚烧、有色行业稀贵金属回收利用、石化行业含盐废液焚烧等,取得了显著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升级,余热锅炉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余热锅 炉主要作为节能设备用于余热发电,而现在,其角色已逐步转变为环保设备中的重 要一环。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针对复杂烟气条件下的系统稳定运行和环保排放 要求,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确保余热锅炉在满足高效节能的同时,能够 实现超低排放和系统稳定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公司不仅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干熄焦 余热锅炉、转炉余热锅炉和有色冶炼余热锅炉中继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还积极开 拓新兴市场,在催化裂化、硫磺制酸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 有率。 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紧跟国家环保政策导向,持续 提升余热锅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余热利 用解决方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3、从主要产品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自 2007年起就在 高端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崭露头角,成功研制了美国SES公司低压煤气化装置中的气 化炉(DN4400/H18500)和余热锅炉;2009年,公司进一步获得壳牌煤气化关键设 备气化炉和合成气冷却器内部废热锅炉的授权供应商资格,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参与 国际高端煤气化设备制造的企业之一,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特种材质压力容器领域的 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公司在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 多个国内首台(套)重大设备的研制任务,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如中海油 宁波大榭重蜡油裂解制烯烃项目2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为国内最大、山东枣庄400/ 天煤气化制甲醇为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福建联合石化公司IGCC装置气化装置合成气 冷却器管束为国内首台替代进口。公司为宁煤二期、宁煤煤制油项目、山西潞安煤 制油项目等新型煤化工超限设备配套制造,前期公司参与承制的神华宁煤400万吨/ 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炼化产业基地建设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石油化工领域,公司紧抓 行业发展机遇,近年来承接了多个大型民营炼化项目的大型设备制造任务,包括恒 力石化、浙江石化、恒逸石化、盛虹炼化等标志性项目,并持续在中石化中科炼化 、中海油壳牌惠州炼油等大型国企稳定发展供货关系。 随着近年来稳定的订单及设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承接的设备逐步向大型化、 复杂化方向发展,制造难度显著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 、提升制造技术水平,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进一步 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在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领域的技术 优势和市场积累,紧跟国家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持续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 ,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 发展。 4、从主要产品核安全设备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自1998年起涉足核电领域,而 后取得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公司为上海第一机床厂加工的堆内构件吊 篮筒体,是制造核反应堆的心脏设备,该产品的成功研发与生产,替代了一直依赖 国外进口的状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生产的吊篮筒体均 为公司制造。公司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CAP1400三代核电技术、 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应用上均获吊篮筒体、安注箱、堆内构件 吊具等重要订单。截至到本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核安全设备相关的专利共19项( 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核电吊篮上出水口管嘴的焊接方法” 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进一步证明了公司在核电设备制造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核电产品的制造、总结与经验积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 势。依托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公司已成功为国内外各大核电工程公司及相关 涉核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核 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 用物理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法国ITER(国 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格供方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多年来,公司在民用核能领域累积了丰富的制造和管理经验,并完成多个项目的国 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服务堆型包括但不限于二代+堆型、三代堆型(华 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VVER、EPR)、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 钍基熔盐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涵盖了国内外的各核电机组。这一广泛 的服务范围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全面技术能力,也为公司进一步 拓展国内外核电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矗 5、公司全资子公司格锐环境作为一家环保技术成熟、运营经验丰富的环境综合治 理服务提供商,凭借其专业化的技术团队和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从 咨询、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一站式环保整体化服务。格锐环境拥有一支高素质 的综合性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涵盖了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 领域,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环保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确保项目的高 效实施和稳定运营。 在资质方面,格锐环境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工业废水乙级)、环保工 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重要资质,这些资质不仅体现了格锐 环境在环保领域的专业能力,也为其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技 术保障。凭借这些资质,格锐环境具备了从环保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到 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解决方 案。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格锐环境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通过强化内 部管理、推进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外排标准等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确保项目达到甚至超过环保监管要求。 在市场拓展方面,格锐环境紧抓环保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新市场,扩大 业务覆盖范围。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等客户的深度合作 ,成功实施了多个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同时,格锐 环境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积极探索环保领域的前沿技术,以提升核心竞争 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生产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经营计划,以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 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贯彻落实董事会各项决策部署,推动各项业务稳步发展。通 过加强内部管理、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市场拓展等多措并举,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实 现了稳定提升,多项经营指标再创新高,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公司各业务板块的深入协同和高效运作下,2024年全年完成营业总收入278,868. 6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23%。但同时公司通过优化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37,724.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6%,创下历史新高。 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节能环保装备、核安全设备、大型 压力容器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成功推出多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 品和新技术,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把握国内外 市场机遇,深化与重点客户的合作关系,稳步推进海外市场布局,为营业收入的增 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公司通过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 管控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 实基矗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趋 势,深化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 值。 (二)重要事项进展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回购股份11,390,000股,占公司注销前总股本(842,271,055股 )的1.35%,最高成交价为4.8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30元/股,成交总金额为50, 016,160.23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已于2024年10月15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 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完毕上述11,390,000股回购股份的注销事宜。公司注册 资本由842,271,055元变更为830,881,055元。 2、报告期内,为优化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改善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盈利 能力,公司与中国金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金川 集团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40%股权以10,000.00万元转让给中国金川投资控股有 限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金川新能源股权。 3、报告期内,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吴卫文所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53,299,101股因 其个人股权质押合同纠纷被法院裁定执行进行拍卖。后因案件需要,司法拍卖暂时 中止。截至本年度报告披露日,该司法拍卖仍处于中止状态。 4、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 司对外投资进行项目建设的议案》,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及核电项目的战略布局,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张家港海陆聚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与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管理 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实施建设“第四代核电装备项目”。截至本年度报告 披露日,该项目按照双方协议稳步推进中。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科技领航、业界先锋”的理念,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 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聚焦主业,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 见第三节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二)公司的发展战略 2024年度,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大背景下,节能环 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机遇良好。公司所处的节能环保 装备制造行业,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发展前景广阔 。 面对行业发展黄金期,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 节能环保领域的前沿技术,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通过优 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含量,公司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了在行业 内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为公司 盈利能力注入新的增长点。 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成本管控、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特别是在应收账款管理上,公司建 立了完善的催收机制,力求加快资金回笼速度,为公司的稳健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的逐步显现,2024年公司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领域呈 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订单量持续饱满,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产品产销两旺,市 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025年,公司将持续关注并不断努力推进前次重大资产重组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方业 绩补偿方案的实施,保护公司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在立足公司现有规 模优势和配套优势下,公司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耕节能环保领域,为实现 "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经营计划 1、公司确定2024年度经营目标及业务规划为:预计2024年度新签订单不低于30亿 元人民币。 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27.66亿元,与年初确定的经营计划不存在重大差异。 2、2025年度经营计划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及业务规划,预计2025年度新签订单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 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市 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四)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风险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各行业的市场需求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必然影响 到公司的生产和销售。 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将积极研判宏观经营环境的变化,加强业务经营风险预警能 力,提前筹划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争保持核心业务的稳定。 2、市场竞争风险 主要制造产品所处行业市场竞争充分,整体产能扩大,公司可能面临由于市场竞争 带来的市场占有率或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的开 发和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公司将积极开拓新兴市 场,优化市场布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在服务质量方面,公司将进一 步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巩固在工业余热锅炉等核心领域的市场地 位。此外,公司将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进度和成本,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降低因市场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板、合金钢、钢管、锻件等。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 生产用主要原材料价格在生产期间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将建立完善的原材料价格监测机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 活调整采购策略,在合适价位进行原材料采购。同时,公司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条件,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等 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4、应收账款发生呆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销售收入增加,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较快。尽管公司 客户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发生呆账风险较低。但由于公 司产品采劝以销定产”的模式,且合同履行过程中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应收账 款回收过程中仍可能面临交货延迟、客户资金安排不当等问题,导致应收账款回收 周期延长甚至产生呆账风险。 为应对这一风险,公司将强化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定期对账,及时跟进回款进度, 确保资金回笼。对于长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等措施,最大限 度降低呆账损失,保障公司资金链的安全和稳定。 5、2017年,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了宁夏江南集成科技有限公司83.6%股权 。三年业绩承诺期满,江南集成实际经营业绩远未达承诺。按照业绩承诺方与公司 签订的补偿协议,业绩补偿承诺方应按照约定向公司支付补偿。目前,业绩承诺方 之一吴卫文在交易中获取的全部股份已被质押,业绩承诺方之一聚宝行在交易中获 取的全部股份被公司首轮冻结,上述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暂时中止,公司业绩补 偿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公司已于2021年2月5日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于2021年2月22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 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并购标的资产业绩承诺方的业绩补偿方案暨回购 注销对应补偿股份的议案》,要求业绩承诺方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后续不排除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采取诉讼等法律手段,要求相关方履行补偿义务,以保障公司及 全体股东的利益。 (五)资金需求及筹措 公司未来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元化融资平台,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 策略,确保资金链的安全与高效运转。在公司现有的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基础上, 相关流动资金的周转需求将通过多种渠道灵活解决。一方面,公司将依托自有资金 的积累,优化内部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公司将积极与银行等 金融机构保持紧密合作,通过银行贷款、票据融资等方式补充流动资金,确保生产 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现金流管理,完善资金预算和监控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 计划性和合理性。通过动态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公司将在保障资金充足 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财务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将实现资金的高效运作和风险的有效管控,为提升盈利能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推动公司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江苏中科海陆工程科技有限公| -| -| -| |司 | | | | |浙江海陆众领智慧能源科技有| 3000.00| -| -| |限公司 | | | | |海陆能源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183.74| -| -| |潍坊协高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 500.00| -| -| |潍坊协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5.00| -| -| |石城县马丁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4888.00| -| -| |苏州海陆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所| 1000.00| -| -| |有限公司 | | | | |鄱阳县博达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5000.00| -| -| |阜城县汇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 5500.00| -| -| |阜城县银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 2000.00| -| -| |Raschka Engineering AG | 1292.00| -| -| |Raschka Holding AG | 110.00| 106.69| 25289.75| |上海海锅科技有限公司 | 2000.00| -| -| |上海海陆天新热能技术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东台海汇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 5000.00| -| -| |卢氏县瑞泰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4500.00| -| -| |宁夏汉南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 4500.00| -| -| |广州拉斯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909.06| -| -| |张家港久兴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200.00| -| -| |张家港华兴合力能源有限公司| -| -| -| |张家港市合力建筑新材料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张家港市合力能源发展有限公| 200.00| -| -| |司 | | | | |张家港市格锐环保设备贸易有| 300.00| -| -| |限公司 | | | | |张家港市格锐环境工程有限公| 2000.00| 4543.93| 30358.75| |司 | | | | |张家港市清泉水处理有限公司| 100.00| -| -| |张家港市清泉污水处理管理有| 50.00| -| -| |限公司 | | | | |张家港市清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100.00| -| -| |张家港市清源污水处理管理有| 50.00| -| -| |限公司 | | | | |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 | 25000.00| 1369.32| 112889.79| |张家港海陆汇力机械科技有限| 2000.00| -| -| |公司 | | | | |张家港海陆聚力重型装备有限| 20000.00| 291.01| 11795.35| |公司 | | | | |无锡市南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无锡市瑞峰亿光伏电力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无锡市金宏宣光伏电力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无锡美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00.00| -| -| |无锡雷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100.00| -| -| |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 -| -1643.36| 12098.41|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