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000625 长安汽车 更新日期:2025-08-01◇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7-|339757.5|35961.16|29999.32| 110.84| 3.95| 4.50| | 30 | 3| | | | | | ├────┼────┼────┼────┼────┼────┼────┤ |2025-07-|333795.6|24423.37|24550.65| 111.39| 4.12| 10.61| | 29 | 8| | | | | | ├────┼────┼────┼────┼────┼────┼────┤ |2025-07-|333922.9|32087.80|20789.22| 117.88| 17.29| 0.07| | 28 | 6|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7-31】 长安汽车:石尧祥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等职务 【出处】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网讯7月31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近日分别收到公司董事石尧祥先生、监事文洪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石尧祥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职务,辞职生效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文洪先生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监事、监事会主席职务,辞职生效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025-07-31】 汽车行业迎新央企,重组定位明确!专家详解布局→ 【出处】央广财经 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记者任芳言)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举办首场媒体沟通会,据介绍,到2030年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这家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如何看待这样的布局定位?对此,经济之声《财经态度》采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宁。 王宁表示,重组后的长安汽车定位明确,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不仅是前沿领域,也有较大潜力成为将来的市场热点。长安汽车目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积累了一定技术经验,具备制造工艺、智能算法等方面的优势,且品牌口碑和市场接受度较好,能较好地支撑相关战略布局。 关于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王宁表示,可将其理解为一站式出行,比如飞行汽车可能会在未来的中短途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上海到苏州可实现点对点出行,无需转乘火车或出租车。这种立体化的出行方式不仅能提高效率,还可为低空旅游和物流配送等领域带来新增长点。 王宁还提到,重组后的长安汽车由国务院国资委统一管理,这有助于集中资源力量,相关资本投入和技术研发将更加自主、敏锐,有望更好应对市场竞争和技术需求。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共为三大央企汽车集团,能够更好地形成优势互补,为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带来产业集聚效应。 【2025-07-31】 阿维塔陈卓:争取今年布局45至50个国家,力求海外160家门店开业盈利 【出处】国际金融报 7月30日,在长安集团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上,对于市场关注的阿维塔出海情况,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作出回应。 陈卓表示,去年9月,阿维塔开启海外之旅,首个出海国家是泰国,其表现令团队感到惊讶。 陈卓发现,相较于8、9年前中国品牌出海,消费者会将中国品牌与韩国、法国等汽车大国的品牌相比较,且下意识的认为中国品牌价格要低于其他国家品牌。但此次阿维塔出海,海外用户对于中国品牌的接受和喜爱已经完全打破了之前传统汽车品牌矩阵化定位的格局和印象。 陈卓举例称,泰国之后,阿维塔闯入不丹的市场,当地经销商第一批进货12辆车,原计划半年左右售完,结果仅用一个星期便售罄。陈卓认为这得益于阿维塔坚持原创设计,“原创和坚持智能化体验的领先和差异化让经销商把握了定价权。” 据其透露,目前阿维塔海外经销商凭借单款车型便可实现盈利,这一点帮助阿维塔走出国门。 目前阿维塔已经布局超25个国家,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将阿维塔布局45至50个国家,同时令海外160家门店争取做到开业盈利。 【2025-07-31】 聚新央企势能 深蓝汽车锚定“1+5+2”全球市场布局 【出处】证券日报网 7月30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举行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 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战略发展的先行探索者,当日,深蓝汽车相关负责人对该子品牌的实力,以及未来规划等作了详细介绍。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新晋第100家央企,承载着汽车强国、引领产业升级的使命。新集团的战略定位及目标非常明确,即加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深蓝汽车将肩负起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的历史使命和职责,更加坚定战略使命,产品、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全球化进程全面发力。 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深蓝汽车全系共交付29893辆,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7%。2025年上半年,深蓝汽车交付同比增长71%。 据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深蓝汽车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占比达35%,同时,到2030年将累计推出30款新产品。邓承浩表示:“深蓝汽车要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实现200万辆的全球销量目标。” 新产品方面,据悉,深蓝汽车将推出全新车型深蓝L06,一款超级智能轿跑。深蓝L06是新央企新深蓝的首款全新车型,搭载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深蓝汽车要将L06打造成细分市场的智能车王,新车预计今年4季度上市。 8月1日,深蓝S05620km长续航版将正式上市。全系标配同级领先3C超充,电量从30%到80%仅需15分钟,畅享极速超充新体验。 未来5年,深蓝汽车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全球化战略方面,深蓝汽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海纳百川”计划,锚定“1+5+2”全球市场布局,坚持多产品、多动力路线,开启高质量出海,迈向国际化新征程。 目前,深蓝S07、L07、S05、G318、S09等车型已陆续导入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欧洲五大区域,覆盖66个国家及地区,今年月度销量贡献将达到6000台至8000台。 深蓝汽车锚定五大区域,做大东南亚市场基盘,快速破局欧洲市场,抢抓欧亚机会,持续拓展中东非、中南美等新兴市场。按照规划,2025年覆盖全球约90个国家及地区,销量达成5.6万辆,2030年力争向38万辆迈进。同时,深蓝汽车将深化推进本地化运营,充分利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子公司、泰国罗勇工厂等本地化资源,强化深蓝本地运营管理,推动产品、品牌、技术、供应、制造等要素全面出海。 深蓝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深蓝汽车将获得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多、更好的资源及扶持,从而研究更好的技术、打造更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025-07-31】 重庆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每3台“重庆造”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台“江北造”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春燕)7月31日,在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主办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在致辞中介绍道:“2024年,江北区整车产量近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5.6万辆,重庆每生产3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台‘江北造’。” 重庆是制造业重镇,目前正全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陶世祥表示,江北区位于重庆中心城区核心区,是重庆汽车产业的“主战场”。7月29日,首家一级央企总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落户江北,是江北区乃至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除央企中国长安外,江北区还聚集了重庆长安汽车、赛力斯、深蓝汽车等整车企业,汇聚了100余家国内外知名的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已形成“研发设计-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分拨物流-金融营销”的全链条、全周期发展生态。 “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到江北深入走一走,仔细看一看,用更多的镜头和笔墨关注江北,把更多的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带到江北。”陶世祥说。 【2025-07-31】 长安朱华荣:2030年整车销量要超500万辆,跻身全球车企前十 【出处】国际金融报 7月30日,长安集团召开了新集团成立后的首场媒体沟通会。 一天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刚刚在重庆挂牌成立。同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中央企业名录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入列排序第73位,成为第100家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独立央企。 这也意味着在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重组合并传闻落空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从兵装集团脱离,升格为国资委直管的一级央企,与一汽、东风并列三大央企汽车集团。 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难掩兴奋,他表示,中国长安要坚决贯彻国家战略,落实国资委聚焦主业这么一个核心要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对此,朱华荣提出了新目标——到2030年,集团整车销量超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6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超三分之一,营收规模6000亿元,成为全球汽车集团前十。 【2025-07-31】 长安赵非:牵头实施渝车出海,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海外市场 【出处】国际金融报 7月30日,长安集团召开了新集团成立后的首场媒体沟通会。 一天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刚刚在重庆挂牌成立。同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中央企业名录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入列排序第73位,成为第100家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独立央企。 对于市场关注的新长安的成立将如何影响当前汽车市场格局,长安 表示,作为作为国资央企,长安一定要践行国家战略,发展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同时也要践行中央确定的区域发展战略,包括成渝双城经济圈、西部大发展等都是重庆市交给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任务。 在战略部署上,长安聚焦两点。 一是坚决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未来长安汽车在智能化新能源领域要打造开放的技术共享平台,与合作伙伴一起形成强强联合。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共同进步打造成渝地区的产业链。 二是长安将依托重庆、成都数字化城市的技术能力,不断践行长安的“香格里拉新能源计划”。在各项技术上将依托地方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与西部大开发共同成长。 在未来发展规划上,长安表示,将依托国家战略,践行“海纳百川”的全球化发展,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机遇,打造陆海联动的国际汽车出口基地。 在重庆市的大力支持下,长安在牵头实施渝车出海项目,用高效的联动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并推动一系列国标标准的制定与对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规则话语权以及核心竞争力。 【2025-07-31】 长安贾立山:融合内外部资源,合力打造开放创新的生态体系 【出处】国际金融报 7月30日,长安集团召开了新集团成立后的首场媒体沟通会。 一天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刚刚在重庆挂牌成立。同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中央企业名录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入列排序第73位,成为第100家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独立央企。 作为新的汽车央企,长安目前整合了汽车的整车零部件、商贸物流、汽车金融等上下游产业链,并且将在新能源延产、供销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益化资源配置和专业化分工。 对于如何通过资源层面整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贾立山表示,将围绕协同和开放两个关键词展开。 贾立山说,长安汽车将充分融合各成员单位,还有其合资方和战略合作伙伴,所有的内外部资源,将合力打造开放创新的生态体系,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需要建立长安汽车的优势,并助推长安三大战略计划。 具体来说,新的生态体系是一个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同时也要与合作伙伴建立互信、透明、协同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供应链。 【2025-07-31】 长安谭本宏:下半年重点抓四项工作,全力冲刺300万销量目标 【出处】国际金融报 7月30日,长安集团召开了新集团成立后的首场媒体沟通会。 一天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刚刚在重庆挂牌成立。同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中央企业名录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入列排序第73位,成为第100家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独立央企。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135.5万辆,创下8年同期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 面对上半年优异的业绩表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谭本宏在会上直言,上半年,长安在不断转型期间完成135万辆销量并不容易,这离不开全体“长安人”的努力以及狠抓目标不松口的精神。 同时,谭本宏也表示销量增长离不开长安旗下产品开始逐渐发力,包括高端品牌阿维塔,推出阿维塔06、阿维塔07,启源单品月销稳定过万,后续长安还会推出更有竞争力的车型。 对于下半年的目标以及举措,谭本宏表示,董事长朱华荣提出300万辆的全年目标,在上半年135万辆的基础下,长安下半年的任务仍具挑战性。 他总结道,下半年将主要在四大方面进行突破。其一是抓流量,将长安现在已有产品实现变现,令其实现商业价值的机会。例如此次新央企新长安成立的事件上,各个品牌都抓住该事件的流量做出许多呼应和联动。 其二是抓产品,下半年长安会有较多的新品推出,涵盖三个新能源品牌,这些新品都是基于全球化全球用户市场的需求开发,这些产品将于第三季度和第四集度陆续推出。 其三是抓住国际市场增量。上半年,长安在组织人力上做出充分布局,5个大区形成一级部门,团队人员得到快速的补充,这将是长安下半年在销量、规模甚至利润上面的一个重要板块。 第四是抓创新,无论是原创性还是跟创性。谭本宏强调,集团将在下半年第三季度向市场展示长安智能驾驶系统的创新。 【2025-07-31】 充分利用长安汽车海外资源 深蓝汽车构建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体系能力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俞立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日前在重庆挂牌成立,深蓝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北斗天枢计划”和“海纳百川计划”的先行探索者,深蓝汽车正在加快构建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的体系能力,助力中国长安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智造新名片。 深蓝汽车有关人士介绍,作为央企新能源领先企业,2025年上半年,深蓝汽车交付同比增长71%。深蓝汽车也是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优秀产品品牌。 按规划,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深蓝汽车将肩负“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的使命和职责,更加坚定战略使命,产品、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全球化进程全面发力。 在新产品方面,深蓝汽车将推出全新车型深蓝L06,定位超级智能轿跑。深蓝L06也是新央企新深蓝的首款全新车型,预计2025年四季度上市。未来五年,深蓝汽车将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在新技术方面,深蓝汽车将持续夯实动力系统的领先性。2026年,将发布120km/h碰撞不起火电池和全球集成度和效率领先的电驱;中长期发布原创性技术,如下一代先进电池;在智能辅助驾驶上,全面普及全场景NOA,发布L3/L4智驾辅助;打造全球算力领先、可持续进化的座舱系统。 在新产业方面,深蓝汽车将携手斯达半导体和安达半导体等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联合布局下一代先进的功率半导体芯片,联合国内顶级公司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落地,共同加速推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品产业化进程。 在全球化方面,深蓝汽车将坚定向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迈进,未来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销量贡献将在海外。2025年目标覆盖全球约90个国家及地区,销量达成5.6万辆,2030年力争向38万辆迈进。同时,深蓝汽车将充分利用长安汽车海外子公司、泰国罗勇工厂等本地化资源,强化本地运营管理,推动产品、品牌、技术、供应、制造等要素全面出海。 【2025-07-31】 中国长安汽车定下500万辆目标:满满的机会与多重的挑战 【出处】新京报 “集团才成立,已有众多大集团提出要和中国长安汽车实施战略性合作,希望整合资源相互协同发展,提升效率,携手全球发展。”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举行首场媒体沟通会,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会上说道,“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 当天,中国长安汽车领导班子成员8人全体亮相。朱华荣阐述了中国长安汽车战略方向、发展目标,表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是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超30%。 未来5年推50多款新能源产品 在首场媒体沟通会上,朱华荣回顾了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历程,并感慨说,从牵头重组到新集团成立,涉及非常复杂的人员分离、资产分离,“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速度”。 他表示,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力,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也因此,中国长安汽车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是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从销量目标看,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长安汽车的“主引擎”。朱华荣透露,未来5年中国长安汽车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7款以上的30万台级的全球化大单品。未来10年,新汽车领域计划投入2000亿元。 朱华荣提到,长安汽车等汽车业务从兵装集团剥离出来,更有利于其在国际市场开拓进取。在未来的全球化、国际化发展中,中国长安汽车要持续推动海外市场从贸易型到本地化发展转变。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赵非介绍,将牵头实施“渝车出海”项目,拓展中东、非洲、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并积极参与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对接,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的规则话语权。 “出海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构建可持续生态能力。”朱华荣说,中国长安汽车将推动全球业务体系升级为“本土化+体系化”新阶段,规划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实施“一区一策”战略布局,构建涵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客服、运营在内的全链条全球能力。 持续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 中国长安汽车是基于长安汽车、辰致集团、集团财务公司、长安汽车金融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的新汽车集团,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零部件、汽车销售、汽车金融、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 在挂牌成立后,中国长安汽车的新股权架构也对外披露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7月29日晚发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重组进展暨公司控股股东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披露在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长安汽车直接持有长安汽车14.23%的股份,并通过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辰致集团”)、中汇富通的间接持股,合计持有长安汽车35.04%的股份,成为长安汽车的间接控股股东。 在朱华荣看来,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能让整零协同更加顺畅,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因此将“持续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以及辰致汽车零部件品牌”,加强产业生态垂直整合与整零协同,强化新兴领域高价值核心零部件布局开发,形成整零、零零深度融合模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7月30日,各汽车子品牌负责人也对相应业务发展作了说明。长安启源聚焦主流市场,是中国长安汽车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品牌;深蓝汽车聚焦年轻化用户,是中国长安汽车全球出海的核心引擎;阿维塔则是高端电动品牌,承担着中国长安汽车品牌向上的任务;长安引力则起到稳住长安汽车燃油车基本盘的作用。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说,今年下半年长安启源将推出三大新品,2026年和2027年陆续推出新车型,长安启源力争在2027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2030年全球销量突破180万辆。 对于深蓝汽车,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首席执行官邓承浩表示,深蓝汽车要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实现2030年200万辆全球销量目标。未来5年,深蓝将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 阿维塔承载中国长安汽车品牌向上的重任,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表示,新集团的成立会加速产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升级,加速阿维塔实现战略目标的路径和速度,提高阿维塔的竞争力。他表示,阿维塔正在加速海外布局,到2030年海外市场销量占比50%以上;与华为在HI PLUS模式上的第一款产品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2030年前计划推出17款新品。 机会与挑战 对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中企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剥离后,其总部职能、汇报路径、决策链条都要重新设计,短期内可能出现磨合成本。 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重庆长安汽车就曾透露,深蓝汽车月销3万辆可达到盈亏平衡,阿维塔2026年有望达到盈亏平衡。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利润表现在短期内仍会挤压整体利润空间,盈利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 柏文喜认为,“新能源需要持续投入,产能、研发资源如何分配是持续考题”。 另外,三大央企汽车集团,中国一汽的合资品牌表现较强,东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表现较好。中国长安汽车要找到亟须发力的点。 对于中国长安汽车而言,挑战与机会并存。在朱华荣看来,新长安面临的这片新天地,资源丰富,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提升,满满的机会。 【2025-07-31】 新长安2030年产销目标500万辆 深蓝汽车助推新央企奔赴新征程 【出处】证券时报网 7月30日,刚刚挂牌成立的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首场媒体沟通会,集团公司核心管理层集体亮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根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规划,未来五年,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在新战略方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加速推进“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战略计划。而作为上述三大战略的先行探索者,深蓝汽车发布品牌全新布局,在产品、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全球化进程方面全面发力,通过“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的技术路径,持续扩大技术竞争优势。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介绍,深蓝S05620km长续航版将在8月1日上市,除了国内销售,还将出口海外。此外,作为新央企首款全新车型,深蓝L06率先搭载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预计今年四季度上市。 未来5年,深蓝汽车将累计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据统计,深蓝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50万辆。成为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深蓝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71%。国内市场表现亮眼,深蓝汽车的全球化步伐也在加快。今年7月,深蓝S07进入欧洲市场,目前,深蓝汽车已进入全球66个国家及地区,为集团海外拓展注入活力。 今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产销135.5万辆,创近8年同期新高,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全年目标是汽车销量达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郑渝川) 【2025-07-31】 长安汽车:7月30日获融资买入3.60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长安汽车7月30日获融资买入3.60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6.45%,当前融资余额33.9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11%,超过历史8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0359611584.00299993164.003397575254.002025-07-29244233729.00245506544.003337956834.002025-07-28320877984.00207892173.003339229649.002025-07-25223784622.00133258192.003226243838.002025-07-24166384325.00140449805.003135717408.00融券方面,长安汽车7月30日融券偿还4.50万股,融券卖出3.95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2.22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1465.29万,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0522190.00594424.0814652915.002025-07-29546724.001407947.0014780842.002025-07-282311191.689359.0015759941.002025-07-25312095.00404040.0013035341.002025-07-24358236.00101436.0013015779.00综上,长安汽车当前两融余额34.12亿元,较昨日上升1.7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0长安汽车59490493.003412228169.002025-07-29长安汽车-2251914.003352737676.002025-07-28长安汽车115710411.003354989590.002025-07-25长安汽车90545992.003239279179.002025-07-24长安汽车26380120.00314873318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车企自研动力电池效果尚待观察 【出处】经济参考报 为掌握核心技术、平抑成本、消解供应安全忧虑,主流车企近来纷纷开始自研自产动力电池。但在业界看来,这条路却充满挑战,在市场已被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占据主导地位的状态下,能否真正将之变成可持续的竞争力尚待观察。 车企集体“冲锋”固态电池市? ∫蚰芰棵芏雀摺⒊涞缢俣雀臁⒏灰灼鸹穑灯竺嵌怨烫绯胤⑵鹆思濉俺宸妗薄? 7月22日,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正全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与量产进程,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其2.3吉瓦时(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产第一代容量为140安时(Ah)的半固态电池。 据悉,作为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的专用电池,这款电池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供应。此外,蜂巢能源主要瞄准低空飞行和汽车两大应用领域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也将达到400Wh/kg,容量为68Ah。 蜂巢能源的前身为长城汽车在2016年成立的动力电池事业部,2018年后开始独立运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为实际控制人。业界认为,蜂巢能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无疑为长城汽车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长城汽车的固态电池布局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多家车企纷纷披露了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或量产时间。 2月6日,广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冯兴亚在集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一季度开门红动员会上强调,要将战略资源高度聚焦,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全固态电池开发量产、下一代锂金属电池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应用布局。 2月9日,长安汽车在发布“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的同时,推出了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长安金钟罩”,宣称可实现1500公里纯电续航。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明确表示,2025年底将完成功能样件开发,2026年启动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4月10日,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也表示,上汽集团新一代半固态电池将于今年底在全新名爵MG4上量产应用;2027年,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除上述车企外,比亚迪、东风汽车、奇瑞汽车等主流车企均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布局。 意在将“软肋”变为“利器” 对车企来说,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后,动力电池就取代了燃油发动机,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而围绕它的激烈博弈从未停歇。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电池业务完成战略整合,正式成立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根据吉曜通行的全球战略目标,到2027年预计将形成70GWh电池产能。未来两年,吉利自有电芯的自供比例将提升至三成。 更早之前,广汽集团于2022年就成立了总投资109亿元的“绿擎”电池公司,2022年10月将之更名为“因湃电池”,2023年底前已建成两条12GWh量产线。今年5月,广汽集团宣布,将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后续36GWh产能的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广汽集团甚至注销了与宁德时代合资建立的电池公司,虽然这只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电池系统的公司,并未涉及电芯制造等关键环节,但这一举动透露出广汽集团打算完全依靠自己推进动力电池研发和布局的决心。 据悉,主流车企目前大多研发了自己的动力电池产品,其中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长安汽车的“金钟罩”电池、吉利的神盾金砖电池等为业界所熟知。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一直都是行业的“双雄”,占据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六成以上的份额。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前不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达128.6GWh,占据43.05%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比亚迪则以70.37GWh的装车量和23.55%的市占率紧随其后,两强合计市场份额达到66.6%。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动力电池生产商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产品供给,均能满足车企的需求,车企为何还要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在业界看来,这主要缘于三个原因:一是自研电池能够使车企在供应链上拥有更强的自主性,不再完全依赖于外部电池供应商的产能和供应计划;二是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总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通过自研,能够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优化、规模效应等多个环节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三是动力电池决定着整车性能和用户体验,车企可以通过自研电池掌握核心技术,巩固自身竞争力,开发出更具差异化的车型产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说:“整车企业如果不造动力电池,必然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整车企业,因为动力电池的利润高,占整车的成本也高。”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郑鑫也表示,“我们判断,未来三年将是淘汰赛,吉利此次整合动力电池业务,就是为了形成新的竞争力,打赢这场淘汰赛。” 车企自研动力电池并非易事 显然,对车企来说,自研动力电池已是必然之路。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条路却充满挑战,一不小心,“软肋”可能变成“累赘”。 首先,动力电池属于重资产投入行业,其研发及生产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还包括人才引进、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投入。 博世集团曾算过一笔账,到2030年,如果动力电池产能市场占有率要达到20%的话,至少需要投入200亿欧元来购买动力电池单元的生产、检测、回收等设备。因此,连博世这样的零部件巨头都放弃了自研动力电池,对很多还在赢利边缘挣扎的车企来说,自研动力电池将给自身的资金状况带来较大考验。 其次,自研动力电池需要庞大的产能才能实现盈利。据麦肯锡估算,动力电池的规模效应对车企的销量要求较高,只有在汽车生产规模达到50万辆以上,或者动力电池生产规模达到15GWh以上,车企自研自产动力电池才可能具备成本优势,而目前只有比亚迪、吉利等少数车企能达到这一要求。 另外,动力电池行业存在高技术壁垒和工艺壁垒,尤其是电芯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门槛高、更新换代快,一旦跟不上就会面临落后风险。 当前,具备电芯生产能力的车企,如比亚迪、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早在10年前就已开始布局动力电池领域,都是经过了电池包的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阶段之后,才逐步过渡到电芯的自主研发与生产的。 更重要的是,动力电池生产商在技术上保持着领先优势。在经历多次技术迭代后,动力电池生产商基本上不再押注单一的技术路线,而是多种路线并行研发,车企要想在技术上超越头部动力电池生产商取得领先,难度较大。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委婉地表示,车企与电池厂的专业分工不同,车企擅长于机械、电子等,动力电池则涉及电化学体系,车企对电化学的理解深度,或许难以媲美专业的动力电池制造商。 综合来看,车企布局动力电池可解决“产能受限+价格高昂+不掌握核心技术”的窘境,但也受到“资金与技术壁垒高+规模效应不足+错过最佳窗口期”的制约。这就要求车企要对自身定位、动力电池需求总量和自己的资金实力、技术积累等有正确清晰的认知。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表示,车企自研动力电池,虽然体现了掌握核心资源、平抑动力电池成本和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诉求,但真正要将之变成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评估。 【2025-07-31】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出处】证券日报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举行了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核心管理层集体亮相,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标志着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开始挂牌运营。从此,承载着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使命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开启了新的征程。而这也是继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之后成立的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肩负建设汽车强国的使命任务,将不断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体系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坚决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带动西部发展,义不容辞争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 新央企落地重庆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是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是基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公司、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等创建的汽车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旗下拥有117家分子公司。资产总额3087亿元,业务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业务等。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整车销量稳健增长,产销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全年预计达成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 据朱华荣介绍,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愿景是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到2030年,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朱华荣在会上表示:“我们预判,未来新汽车是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未来5年,我们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同时,也将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未来十年,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探索立体出行新生态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由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长安汽车成为新组建一级央企的核心主体。 7月29日,长安汽车披露收购报告书,根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兵器装备集团签订的《分立协议》,分立前兵器装备集团所持长安汽车14.23%股份、辰致集团100%股权均分立至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本次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同日,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 上述公司表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其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本次分立有利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做强做优做大,助力公司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动力科技企业。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朱华荣表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有利于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长安整合相关资源,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开辟一片新天地,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利于长安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打造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组织和团队,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在朱华荣看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更好发挥长安优势,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展望未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战略定位及目标非常明确,即加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持续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以及辰致汽车零部件品牌。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2025-07-31】 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看行业发展的“破与立” 【出处】证券日报 ■刘钊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第100家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这不仅是长安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更折射出中国汽车行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破与立”。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的合并将造就年销量超500万辆的巨无霸,超越比亚迪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车企。但最终,长安与东风并未整合,转而将原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长安“升级”为中央企业。这让行业进一步意识到,整合应基于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而非简单的“大即强”。 同时,这一事件也打破了汽车央企的竞争格局。长期以来,作为老牌央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东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态势。长安成为中央企业后,形成新的“三巨头”,且三者各有侧重:一汽在燃油车领域更具竞争力,东风侧重商用车,长安则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这不仅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也为汽车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在“破”的基础上,长安的成立也体现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其一,凸显了央企改革中对专业化发展的重视。长安形成“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零部件平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整车制造)”的三级架构,能够集中资源专注于汽车主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架构精简提高了决策效率。这也为其他行业的国企改革树立了“专业为先”的标杆。 其二,更加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长安作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央企,其成立标志着国家对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度重视。长安未来将聚焦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这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长安的成立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中的“破与立”不仅影响着长安自身的未来,更将深刻改变汽车行业的发展格局。当前,长安已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集团整车产销规模达500万辆,努力奋进成为全球汽车品牌前十位。相信在新的发展框架下,长安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向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迈进。 【2025-07-30】 全球前十!新央企披露新目标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7月30日,主题为“新央企、新长安”的2025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媒体沟通会在重庆召开。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汽车行业央企。在新集团的首场媒体沟通会上,担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朱华荣表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新长安要努力奋进成为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全是满满的机会。”朱华荣感言,他透露,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整合整车业务、核心零部件业务、物流商贸业务、金融业务、摩托车业务和新兴产业业务。 2030年销量500万辆 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长安汽车有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介绍,长安汽车起源于1862年的上海洋炮局,先后迁移到苏州和南京,1937年西迁至重庆,至今拥有163年的深厚传承与积淀。 根据最新统计,2025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下近8年来的新高,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48.8%;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长安汽车已布局欧洲、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五大区域,在全球拥有117家分子公司,21个制造基地,产品销往103个国家和地区。 7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关于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7月30日,朱华荣在媒体沟通会上阐述了新长安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与央企使命。“我们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朱华荣说,新长安将锚定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战略主线,力争2030年实现年销500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销量超30%。努力奋进成为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未来十年,我们将在新汽车领域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名科技创新人员。”朱华荣表示,企业将建立从底层研发、平台架构、核心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商业模式的完整创新体系。 在全球化战略升级方面,朱华荣认为,出海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构建可持续生态能力。新集团规划在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实施“一区一策”战略布局,构建涵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客服、运营在内的全链条全球能力。相较此前依赖“出口”的传统出海模式,朱华荣提出,新长安将推动全球业务体系升级为“本地化+体系化”新阶段。 推进产业协同 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新长安成立后,很多大企业集团都表示了对新长安的关注,未来新长安将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姿态推进产业协同。”朱华荣说,在品牌力建设方面,新长安计划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构建具备用户粘性与场景融合能力的“生态力”。 朱华荣还透露了长安汽车与海尔合作的进展。朱华荣介绍,长安汽车管理层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等此前进行了战略性交流,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找到了众多合作方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持续推进。 “这是历史选择,也是国家战略安排。”朱华荣表示,新长安将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参与重庆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系统工程。 最近三年,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受到各方关注。重庆经济崛起的背后,离不开汽车这一支柱产业的贡献。在重庆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排在三大万亿级产业之首。2025年7月18日,“渝车出海”又开先河,1271辆长安汽车从钦州港发往中东,首次“包船”运输,单批运量创新高。 “我们将把中央的关怀、国家的信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和社会价值。中国汽车产业必须有更多话语权,新长安必须有央企的责任担当。”朱华荣表示。在重庆,有超过120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聚集、协作,而随着长安升级为央企,也将带动更多的发展要素在此聚集。 【2025-07-30】 成为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今年销量目标300万辆,未来10年投入超2000亿元 【出处】时代财经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首届媒体沟通会举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中国长安汽车今年全年销量目标30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全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3,550亿元。 今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1-6月,整车产销135.5万辆,创近8年同期新高,新能源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媒体沟通会前一天,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中国长安汽车是基于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的新汽车集团,注册资本金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从业人数约11万人,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时代财经就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旗下各子品牌销量目标、产品规划,及新央企出海布局等向中国长安汽车方面发去采访。时代财经获悉,长安全球规划巴西、埃及等20个海外工厂,目前已建成并投产9个,可利用产能26万辆。 朱华荣在沟通会上表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努力奋进成为全球汽车品牌TOP 10。“中国长安汽车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全是满满的机会。”朱华荣称。 新央企成立 今年2月9日,一则央企重组消息传出,6月份,东风、长安两大汽车集团的重组暂停、国务院批准兵装旗下汽车业务独立,中国长安汽车过去这100多天颇受外界关注。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筹划重组事项。次日进一步披露《关于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 此后4-5月,朱华荣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重组对于长安汽车未来国际化、全球化、市场化等发展更加有利,不会因为重组改变长安汽车既定的一系列战略、技术发展方向等,也不会进行品牌调整。 5月,网传长安汽车作为二级企业并入东风集团,针对该网络谣言,长安汽车采取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持续116天的合并磋商后,6月5日,重组进程迎来实质性突破。长安汽车公告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被剥离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 6月23日,长安汽车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对于更名一事,长安汽车6月24日回应称,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既不是长安汽车改名了,也不是未来新央企的名字。辰致汽车科技集团(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等板块,其持有长安汽车17.99%的股权。 东风与长安“重组”一事,以长安独立为央企告一段落。 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业内认为,这一里程碑事件让长安汽车身份进阶,战略地位跃升。与此同时,新央企的战略定位、高层团队等信息也正式公布。时代财经获悉,中国长安汽车的战略定位及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高管团队方面,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 2030年销量目标500万辆 分立既为中国长安汽车带来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从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长安汽车成立有利于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有利于长安整合相关资源,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 另一方面,新央企锚定了今年全年300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而更远期的目标,据朱华荣介绍,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努力奋斗全球汽车品牌TOP 10。 根据中国长安汽车的规划,未来五年,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全球化大单品。未来十年,在新汽车领域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 具体来看,阿维塔会继续作为中国长安汽车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依托集团战略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加速发展布局。2026年,阿维塔首款百万级六座旗舰产品将和另外两款全新车型一起上市;2030年,阿维塔将推出17款全新产品,形成覆盖轿车、SUV、MPV 在内的产品矩阵。 深蓝方面,“从8月1日开始,我们每半个月就有一款新品,持续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深蓝将进入一个新产品的周期。”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沟通会上表示。据悉,深蓝S05 620km版本将于8月1日正式上市;此外,全新产品深蓝L06即将正式亮相,新车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启源则将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品牌,将聚焦天枢智能驾驶辅助、天枢座舱、天枢底盘、智慧新蓝鲸动力、金钟罩电池等核心技术。下半年的产品规划上,长安启源Q07激光版将于9月上市;长安启源A06预计于四季度上市;全新纯电小型SUV,B216预计于四季度上市。长安启源的目标是,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 5。 在全球化上,业内认为,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有利于长安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目前,长安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洲、欧亚等海外5大区域市场;规划了巴西、埃及等20个海外工厂,已建成并投产9个,可利用产能26万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泰国罗勇工厂也在5月中旬建成投产,一期10万辆产能辐射全球右舵市场。 今年1-6月,中国长安汽车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至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计划海外销量占比超30%,即150万辆。 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与东风、一汽同级,三大汽车央企格局形成。借势新央企成立,中国长安汽车的全球化布局,长安汽车三大品牌产品、技术方面的具体规划等均已锚定,中国长安汽车或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的同时,也将更考验其自主运营能力与战略定力。 【2025-07-30】 朱华荣首次回应辰致集团更名:为了把“中国长安”名称让出来 【出处】新京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首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成员有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辰致集团”)。他进一步解释辰致集团更名原因,是为了让出“中国长安”名称。 辰致集团原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此为原中国长安)。朱华荣解释说辰致集团要让出这个名称,因此要先更名,这样“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名字就空出来了。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