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药 上海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央视5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AH股 DeepSeek概念 创新药 机器人概念 CAR-T细胞疗法 肝素概念 辅助生殖 流感 医疗美容 青蒿素 互联医疗 独角兽 单抗概念 免疫治疗 IPO受益 病毒防治 医疗器械概念 长江三角 生物疫苗
生物化学产品,试剂,生物四技服务,生产销售自身开发的产品,仪器仪表,电子产品,计算机,化工原料(除危险品),咨询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
本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创新是医药产业稳健发展的核心驱动。近年来,国务院围绕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旨在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要求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并紧扣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推广使用环节,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医药研发、生产、经营、使用全产业链的提档升级。在审评方面,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倾斜审评审批资源,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进一步推动创新产品上市进程;在医疗方面,加大创新药临床综合评价力度,加强评价结果分析应用,鼓励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创新药械;在医保方面,研究试行优化新上市药品挂网服务,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研究规范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一)研发创新优势本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对接全球优秀科学人才、领先技术及高价值产品,通过全球研发中心对创新研发项目的一体化管理,持续丰富创新产品管线,提升FIC(同类首创)与BIC(同类最佳)产品的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加快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转化落地。(二)国际化优势本集团在创新研发、双向许可、生产运营及商业化等多维度践行国际化战略。全球BD团队持续加强产品和IP的双向许可,并通过合作开发、许可引进等方式布局前沿领域;美国、非洲、欧洲、印度、日本、中东及东南亚药品临床及注册团队持续强化海外药品注册申报能力;国内产线加速推进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国际营销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医疗美容产品的营销网络覆盖全球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多个国家建立直销体系布局。(三)商业化优势本集团持续强化营销体系的建设与整合,已形成与现有产品及拟上市产品相配套的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及合规化的分线营销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已在医学事务、大准入体系、医学战略联盟、品牌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构建了全方位的支持体系,推动向医学引领、市场驱动的专业化组织转型。
2017年10月28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Fosun Pharmaceutical AG.、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与Tridem Pharma S.A.S及其现有股东签订《Securities Purchase Agreement》,买方拟出资总计不超过6,300万欧元收购Tridem Pharma 100%的股权。 Tridem Pharma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法国埃斯卡尔屈昂市,是西非法语区第三大药品分销公司,主要面向非洲法语区国家及法国海外属地开展医药产品出口分销业务,并在当地国家提供医药产品注册、药物安全警戒研究及医药产品推广等服务。
2017年8月31日公告,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全资子公司复星实业累计出资约6,649万美元通过二级市场购入Impax Laboratories, Inc.共计3,854,995股普通股,占IPXL截至2017年7月28日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的约5.19%。IPXL注册地为美国,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专利药及仿制药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其重点产品包括Rytary(用于治疗帕金森疾病)、Epinephrine(用于紧急情况下治疗过敏性反应)、Oxymorphone XR (用于缓解中至重度疼痛)等。
2017年7月10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复星集团7月10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竞价买入方式以均价人民币约28.96元/股的价格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共计500,050股,增持金额人民币约1,448万元。
2017年7月6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复星集团7月6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含港股通)以竞价买入方式增持本公司共计2,881,848股股份,增持金额折合人民币约8,195万元。截至2017年7月6日收市,复星集团自增持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增持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9,447万元,累计增持公司7,051,776股股份。
2016年12月14日公告,公司股东复星集团12月13日以竞价买入方式以总额折合人民币约1317万元,增持共计59.2万股股份。其中复星集团增持A股股份34万股,占总股本的约0.01%;增持H股25.2万股,占总股本的约0.01%。
2016年12月1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复星集团12月9日至1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含港股通)以竞价买入方式以总额折合人民币约4507万元增持公司共计 202.45万股股份。其中增持A股股份1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0.04%;增持H股股份102.45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0.04%。
2016年11月10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复星集团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累计增持公司A股股份共计5563950股,分别占公司截至2016年11月7日已发行A股股份总数的约0.29%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0.24%,增持总额约为人民币11327万元。
2016年7月28日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出资不超过12.61亿美元,收购印度药企Gland Pharma Limited(简称“Gland”或“目标公司”)约86.08%股权,其中包括收购方将依据 Enoxaparin(简称“依诺肝素”)于美国上市销售情况所支付的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或有对价。Gland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主要从事注射剂药品的生产制造业务。该公司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并获得全球各大法规市场的GMP认证,其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Gland目前主要通过共同开发、引进许可,为全球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注射剂仿制药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等。Gland 将成为集团重要的国际化药品生产制造及注册平台。通过对 Gland 的经营管理,将有助于集团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集团在针剂市场的占有率。同时,集团将借助 Gland 自身的研发能力及印度市场特有的仿制药政策优势,嫁接已有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能力及产品线,积极开拓印度及其他市场的业务,从而扩大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的规模。
2015年12月20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逐项审议通过关于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简称“亚能生物”)境外上市方案的议案,并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批准亚能生物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根据公告,亚能生物此次拟发行不少于其经扩大后股本的25%新股,并授予承销商不超过上述发行的H股股数15.0%的超额配售权,预计发行的股份数为4000万股,约占其经扩大后股本的25%;如全部行使超额配售权,则新发行的股份数为4600万股,约占其经扩大后股本的27.7%;募集资金用途主要为扩大产能、产品研发、销售渠道建设及并购业务等。资料显示,亚能生物注册地位于深圳,复星医药对其持股比例为51%。如果亚能生物境外上市成功获得独立融资平台,也有助于其他业务板块通过复星医药直接融资更好地获得发展。
2015年5月28日公告称,公司于5月28日与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形成线上线下的O2O联盟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以期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技术、平台、市场、媒体等方面予以相互支持,并基于现有及未来拟从事业务,共同推动挂号网和金象网的发展。据介绍,挂号网科技运营的挂号网是国家卫计委批准的“全国就医指导及健康咨询平台”,目前已成长为国际领先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国内移动互联网就医第一入口、国内成长最快和最大的就医服务平台。金象网隶属天津金象,后者成立于2001年,复星医药持有100%股权。
2015年4月16日公告,公司拟23.50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5亿股,募资不超过58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将出资12亿元认购5106万股。募资中,36亿元将用于偿还带息债务,剩余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对象包括中国人寿、招商财富、泰康资管、中信建投基金、汇添富、安徽铁建、中融鼎新和亿利资源。
2015年3月10日,公司与Sovereign Medical签订协议,约定出资4000万美元认购Sovereign Medical 2993股新发行普通股,约占Sovereign Medical本次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30%。认购价格协商确定,投资期限为长期。2015年年报披露,期内Sovereign Medical贡献净利润人民币68.96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0.02%。SovereignMedical为美国日间手术中心,主营医疗服务。
2015年年报披露,期内集团强化已基本形成的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的战略布局,探索大健康产业布局。禅城医院新综合医疗大楼“精进楼”投入使用,集团参与创设温州老年病医院和齐鲁医管,启动建设台州浙东医院、参与创设星双健医疗投资,整合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医养新模式。进入并布局血透领域,规划产业链整合;开拓与“挂号网”的战略合作以及领投“名医主刀”A 轮融资,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无缝嫁接。报告期内,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3.79亿元,同比增长16.26%。
2015年,集团推进 Alma Lasers 业务发展,强化对Chindex Medical Limited代理业务的拓展,“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2015年快速增长。Alma Lasers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6.88亿元,同比增长10.79%;同时,Alma Lasers加强新产品尤其是医用治疗器械的开发,产品线向临床治疗领域拓展,产品获得5项新的欧盟CE认证及1项美国FDA 的510(k)认证。2015年,集团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 14.69%;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代理业务实现营收5.29亿元,同比增加21.48%。
公司已在中国药品市场最具潜力和成长力的六大疾病领域(心血管、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本集团核心医药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领域具有领先优势,销售额过亿的制剂产品和系列达到 17 个。在上海、重庆、美国旧金山、台湾建立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在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大分子生物类似药、高难度仿制药、特色制剂技术等领域打造了高效的研发平台。2015年1-6月,公司加强了抗肿瘤药物的产品布局,目前在研生物类似药(单抗为主)和化药合计超过 22 项。截至2015年6月末,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疫苗等项目 130 项,37 个项目正申报进入临床试验、13 个项目正进行临床试验、33 个项目等待审批上市。
2018年5月9日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批复,核准公司增发不超过9678.81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全部为普通股。
2018年6月20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拟现金出资人民币40,600万元受让公司关联方杭州迪桂持有的迪会信28%的股权。迪会信主营进口体外诊断产品的代理和专业技术支持,其代理品牌主要包括罗氏诊断(Roche)、希森美康(Sysmex)、赛比亚(Sebia)、碧迪(BD)和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等,迪会信的经销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覆盖中国广东省内主要大型三级、二级医院等医疗机构。2017年度,迪会信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17,042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迪会信将成为本集团的参股企业,将进一步丰富本集团医学诊断业务经营模式,并有助于拓宽诊断产品销售渠道。
2018年7月3日公告,7月3日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以6823万元增持公司H股共计200.5万股。同时,复星高科技拟未来12个月内择机继续增持(包括A股或H股),累计增持总金额不低于1亿元(含本次增持)、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2%(含本次增持)。
2018年9月5日公告,公司投资的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益基利仑赛(拟定)用于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临床试验的批准。复星凯特拟于近期条件具备后开展该产品的临床I期试验。该产品即美国KitePharma,Inc.的抗人CD19CAR-T细胞注射液,用于复发难治性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由复星凯特从KitePharma引进。
2018年9月10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及汉霖制药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简称HLX10)联合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简称HLX04)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批准。截至8月,公司针对HLX04已投入研发费用约2.08亿元、针对HLX10已投入研发费用约5492万元。
2018年9月27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锦州奥鸿药业获得加拿大DiaMedica授权使用其技术并许可,在区域内(即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及领域内(即治疗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独家进口注册、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即rh-KLK1)DM199制剂;在区域内合理的再授权及委托分包的权利。该产品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于澳大利亚完成I期临床试验、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DiaMedica并拟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即美国FDA)提交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申请。奥鸿药业应根据约定应向DiaMedica支付至多3,250万美元的许可费及销售里程碑费用。
2018年9月27日公告,公司召开董事会,同意复宏汉霖撤回新三板上市申请,并拟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复宏汉霖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复宏汉霖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的研发及临床试验、补充流动资金及技术许可引进。复星医药表示,预计于境外上市完成后,复宏汉霖仍将是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2018年11月27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药友及/或其控股子公司拟投资不超过10亿元,在常德经开区建设原料药国际化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该项目主要结合重庆药友控股子公司的搬迁和产业升级实施,旨在整合原料药生产资源、完善生产链。
2019年1月8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大连雅立峰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临床试验的批准。大连雅立峰拟于近期条件具备后开展该新药的临床I期试验。截至2018年12月,集团针对该新药已投入研发费用约1122万元。
2019年1月23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复创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FCN-437c用于实体瘤治疗进行临床试验的函。复创医药拟于近期条件具备后于美国开展该新药的临床I期试验。截至2018年12月,集团现阶段针对该新药已投入研发费用为人民币约4,831万元。
2019年2月11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HLX22单抗注射液用于胃癌和乳腺癌治疗临床试验的批准。复宏汉霖及汉霖制药拟于近期条件具备后开展该新药的临床I期试验。截至公告日,在全球范围内尚无与该新药同类产品上市。截至2019年1月,复星医药对该新药已投入研发费用为人民币约7,067万元。
2019年1月28日公告,控股子公司复星弘创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ORIN1001用于晚期实体瘤、复发难治和转移性乳腺癌治疗进行临床试验的函。复星弘创拟于近期条件具备后于美国开展该新药的临床I期试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无与该新药同类型产品上市。
2019年2月28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汉霖制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药品注册批件》。利妥昔单抗是国内获批的首个生物类似药,截至2019年1月,公司针对该新药(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及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已投入研发费用人民币约45,365万元。
2023年1月7日公司对外公告,2022 年 11 月 29 日,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Gland Pharma 及其控股子公司 GlandIntl.与各卖方共同签订《出售选择权协议》,Gland Intl.不可撤销地承诺:于卖方行使出售选择权并经各方签署《股权购买协议》后,Gland Intl.拟出资不超过210,365,792 欧元受让卖方直接/间接持有的 Cenexi 全部股权/权益(其中包括截至 2022 年 11 月 29 日(1)中法(并购)基金、Kaphy Invest、FCPE 直接持有的Cenexi 合计 93.56%股权,及(2)管理层持股平台的卖方间接持有的 Cenexi 合计 6.28%权益;此外,截至 2022 年 11 月 29 日 Cenexi 0.16%的库存股本将于本次交易交割前注销),并向 Cenexi 集团提供股东借款(以下简称“本次交易”)。鉴于卖方已完成本次交易所涉的工会程序及员工沟通,根据《出售选择权协议》,卖方代理人于 2023 年 1 月 5 日向 Gland Intl.发出书面行权通知。据此,Gland Pharma、Gland Intl.与卖方于 2023 年 1 月 6 日签订《股权购买协议》。本次交易全部完成后,预计 Gland Intl.将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 Cenexi 100%的股权,Cenexi 集团将纳入本集团合并报表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