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59 首钢股份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钢铁产品和金属软磁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冶金 |10831079.6| 438764.29| 4.05| 100.00| | | 5| | | | ├────────────┼─────┼─────┼───┼──────┤ |冷轧 |4555342.39| 215490.81| 4.73| 40.82| |热轧 |4349089.37| 96546.90| 2.22| 38.97| |金属软磁材料 |1387580.84| 57919.15| 4.17| 12.43| |其他业务 | 328628.28| 24216.63| 7.37| 2.94| |其他钢铁产品 | 177466.17| 43779.27| 24.67| 1.59| |固废 | 140295.46| 11379.54| 8.11| 1.26| |动力 | 125943.26| -6460.86| -5.13| 1.13| |其他业务-其他 | 62389.55| 19297.95| 30.93| 0.56| |钢坯 | 32972.59| 811.53| 2.46| 0.30| ├────────────┼─────┼─────┼───┼──────┤ |华北地区 |4155703.04| 118844.26| 2.86| 38.37| |华东地区 |3912039.47| 130556.27| 3.34| 36.12| |华南地区 |1077623.91| 31191.96| 2.89| 9.95| |出口 | 802354.21| 31538.42| 3.93| 7.41| |东北地区 | 302245.78| 51335.31| 16.98| 2.79| |中南地区 | 290165.33| 38983.07| 13.43| 2.68| |西南地区 | 188917.39| 24313.75| 12.87| 1.74| |西北地区 | 102030.51| 12001.26| 11.76| 0.94| ├────────────┼─────┼─────┼───┼──────┤ |直销 |10176284.2| 421075.50| 4.14| 93.95| | | 5| | | | |代销 | 654795.39| 17688.80| 2.70| 6.05|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冶金 |5668434.98| 220462.76| 3.89| 100.00| ├────────────┼─────┼─────┼───┼──────┤ |冷轧 |2421865.55| 109775.00| 4.53| 41.53| |热轧 |2281598.03| 65950.91| 2.89| 39.12| |金属软磁材料 | 678441.26| 16748.77| 2.47| 11.63| |其他业务 | 163801.58| 14514.89| 8.86| 2.81| |其他钢铁产品 | 101175.55| 13180.87| 13.03| 1.73| |动力 | 62711.43| -5717.91| -9.12| 1.08| |固废 | 62393.86| 5680.33| 9.10| 1.07| |其他业务-其他 | 38696.29| 14552.48| 37.61| 0.66| |钢坯 | 21553.01| 292.33| 1.36| 0.37| ├────────────┼─────┼─────┼───┼──────┤ |华东地区 |2085552.17| 56548.33| 2.71| 36.79| |华北地区 |2064173.67| 60358.42| 2.92| 36.42| |华南地区 | 584142.11| 21896.90| 3.75| 10.31| |出口 | 433758.34| 12499.29| 2.88| 7.65| |东北地区 | 190642.24| 28823.97| 15.12| 3.36| |中南地区 | 158228.91| 22835.72| 14.43| 2.79| |西南地区 | 105259.96| 12772.87| 12.13| 1.86| |西北地区 | 46677.58| 4727.26| 10.13| 0.82|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冶金 |11376144.3| 531050.44| 4.67| 100.00| | | 6| | | | ├────────────┼─────┼─────┼───┼──────┤ |热轧 |4757213.81| 162354.50| 3.41| 40.60| |冷轧 |4649639.35| 254092.25| 5.46| 39.69| |金属软磁材料 |1379197.42| 67912.35| 4.92| 11.77| |其他业务 | 340105.78| 28679.84| 8.43| 2.90| |其他钢铁产品 | 207986.93| 17931.92| 8.62| 1.78| |动力 | 143872.12| -10974.16| -7.63| 1.23| |固废 | 125471.02| 16181.40| 12.90| 1.07| |其他业务-其他 | 70762.64| 23472.60| 33.17| 0.60| |钢坯 | 42001.08| 79.58| 0.19| 0.36| ├────────────┼─────┼─────┼───┼──────┤ |华北地区 |4641159.58| 200645.87| 4.32| 40.80| |华东地区 |3858203.14| 128346.75| 3.33| 33.91| |华南地区 |1114784.62| 29840.80| 2.68| 9.80| |出口 | 827181.20| 51242.32| 6.19| 7.27| |中南地区 | 328021.97| 42350.60| 12.91| 2.88| |东北地区 | 313480.62| 41489.14| 13.23| 2.76| |西南地区 | 195422.31| 27997.69| 14.33| 1.72| |西北地区 | 97890.92| 9137.27| 9.33| 0.86| ├────────────┼─────┼─────┼───┼──────┤ |直销 |10548963.1| 479808.12| 4.55| 92.73| | | 6| | | | |代销 | 827181.20| 51242.32| 6.19| 7.27|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冶金 |5559912.28| 287365.09| 5.17| 94.02| |其他业务 | 176897.32| 17429.19| 9.85| 2.99| |动力 | 73560.33| -5881.05| -7.99| 1.24| |固废 | 63746.55| 7686.20| 12.06| 1.08| |其他业务-其他 | 39590.44| 15624.05| 39.46| 0.67| ├────────────┼─────┼─────┼───┼──────┤ |热轧 |2442171.71| 129865.20| 5.32| 41.30| |冷轧 |2306479.30| 102279.42| 4.43| 39.00| |金属软磁材料 | 697648.75| 43562.32| 6.24| 11.80| |其他业务 | 176897.32| 17429.19| 9.85| 2.99| |其他钢铁产品 | 99882.82| 11380.90| 11.39| 1.69| |动力 | 73560.33| -5881.05| -7.99| 1.24| |固废 | 63746.55| 7686.20| 12.06| 1.08| |其他业务-其他 | 39590.44| 15624.05| 39.46| 0.67| |钢坯 | 13729.71| 277.25| 2.02| 0.23| ├────────────┼─────┼─────┼───┼──────┤ |华北地区 |1841647.16| 81302.44| 4.41| 32.10| |华东地区 |1656601.98| 91578.74| 5.53| 28.88| |中南地区 | 747669.07| 41987.64| 5.62| 13.03| |华南地区 | 555060.68| 39966.77| 7.20| 9.68| |出口 | 465117.93| 22867.27| 4.92| 8.11| |其他业务 | 176897.32| 17429.19| 9.85| 3.08| |东北地区 | 141557.44| 879.68| 0.62| 2.47| |西南地区 | 139546.83| 8594.88| 6.16| 2.43| |西北地区 | 12711.20| 187.68| 1.48| 0.22|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5%的增长, 完成年初经济增长工作目标。国内钢铁行业有效满足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材料的 更高需求,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但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行业整体呈现“供给保持 高位、需求结构调整、出口增长强劲、价格持续下降、效益不断挤压”的特征。中 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 降50.3%;平均销售利润率0.7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 产品产量方面,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钢材产量14.00亿吨,同比增长 1.1%。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仍在持续,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建筑业用钢占比下降至 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 产品价格方面,全年钢材价格同比下降。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钢材 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2.47点,同比下降8.39%。其中,长材指数平均值105.2 2点,同比下降8.83%;板材指数平均值100.58点,同比下降10.09%。 上游方面,原燃料价格震荡下行,原燃料价格降幅小于钢材价格降幅。根据中钢协 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2.37亿吨,同比增长4.9%,进口均价为106.93 美元/吨,同比下降7.08%。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炼焦煤、冶金焦、废钢采购成本同 比分别下降8.14%、11.28%、8.68%。 下游方面,钢材消费结构进一步分化,呈现“工业强、建筑弱”格局,新能源汽车 、造船、先进机械等高端制造业成为用钢需求的主要增长点,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持 续收缩。其中,绿色低碳驱动的新能源行业用钢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完成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家电行业在 政策激励、消费升级和出口增长等驱动因素下保持稳定增长,空调、冰箱、洗衣机 、彩电全年累计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8.3%、8.8%、4.6%。 进出口方面,钢材出口量在2024年大幅上升,进口量则保持下降趋势,出口呈现“ 量升价跌”的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钢材累计出口量为1.1亿吨,同 比增长22.7%,出口均价755美元/吨,同比下降19.3%。钢材累计进口量为681.5万 吨,同比下降10.9%。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宏观经济正在 迈向以创新为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增长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 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但优质企业结构性的发展机遇仍然存在。首先,行业供需格局 长期有望改善,国家发改委提出“2025年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 量重组”,钢铁行业将进入存量优化、减量发展的阶段,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其次 ,低碳转型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 联合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2025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 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钢铁行业纳入碳排 放权交易市场管理,为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促进消费升级与 提升消费品质的政策实施,将为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业、人形机器人 等带来新的高端用钢需求,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有望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 展的“最大增量”。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坚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战略定力,坚 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创新成为公司第一竞争力。坚持打造“制造+服务”竞争优 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产线结构和客户结构,持续推进以电工钢、汽车板、镀锡 (铬)板为重点的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公司已经从上市初期400万吨精品棒线材生产 企业,转型成为拥有2170万吨高端板材产能的技术领先、绿色低碳的科技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钢铁产品和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的生产和销售。 1、智新电磁 智新电磁是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基地,是全球领先的电工钢 制造商和服务商。 产品包括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两大系列,其中取向电工钢包括高磁感、磁畴 细化、低噪声、低励磁、无底层、中频六大类产品,自主研发了低温板坯加热工艺 生产高磁感取向电工钢技术,成为全世界第四家全低温工艺产业化的企业;无取向 电工钢包括新能源汽车、去应力退火、高效、通用四大类产品,具备所有牌号批量 稳定生产能力。 公司工艺装备水平领先,拥有全球首条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 线,以及世界首条具备100%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 2、京唐公司 京唐公司是完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计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基地 ,具有临海靠港、设备大型、高效率、低成本的显著优势。 产品包括热系和冷系两大系列板材产品,其中热系产品形成以热轧酸洗板、耐候钢 、汽车结构钢、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管线钢为主的热轧薄板产品,以及以桥梁钢、 能源用钢、管线钢、船板与海工钢为主的中厚板产品系列;冷系产品形成以汽车板 、镀锡(铬)板、冷轧专用板、彩涂板为主的产品系列。 3、迁顺产线 迁顺产线是国内重要的高端板材生产基地,拥有国际一流装备和行业领先的洁净钢 制造技术,具备高端汽车板、高端家电板全系列供货能力。 产品包括热系和冷系两大系列板材产品,其中热系产品形成以热轧酸洗板、耐候钢 、汽车结构钢、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管线钢、中高碳特殊钢为主的热轧薄板产品系 列;冷系产品形成以汽车板、冷轧专用板为主的产品系列。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领先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并不断将技术成果应用于高端 产品研发、高效生产制造、绿色低碳制造等领域。公司及下属京唐公司、智新电磁 、冷轧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先进制造企业。报告期内,智新电磁荣登中国独角 兽企业榜,被国务院评为年度优秀“科改企业”。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依托“一 院多中心”研发体系,做深技术攻关项目,做优专家工作站,做实对外合作平台。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孵化创效不断加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报告期内,取 得的重大进展包括: 专利授权:获得专利授权405项,其中发明专利125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新产品开发 、高效生产等领域,其中《卷取机倒卷方法及装置》获得第25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超宽冷连轧机高精度柔性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工业化应用》等9项专利获得第 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3924项,其中发 明专利1379项。 标准制定:参与制定并发布国际、国家、行业、团体各级标准36项,其中牵头制定 17项。 科技获奖:公司在低碳技术、先进工艺制造技术方面获得多项奖项。《基于二氧化 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MCCR多 模式全连续铸轧一体化技术集成与创新》获冶金科技特等奖,《高硅电工钢优质高 效稳定轧制技术及应用》等6项成果获冶金科技一等奖。 2、产品高端 公司坚持电工钢持续引领、汽车板做精做强、镀锡(铬)板高端突破的发展战略,不 断提高战略及重点产品占比,促进产品质量和效益双提升。报告期内,三大战略产 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产量同比增长约7%,重点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2% 。 电工钢产量198.6万吨,同比增长约17%,高端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高磁感取向电 工钢产量33.2万吨,同比提高约11%,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继 续保持国内销量领先。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 产量89.3万吨,同比增长约11%,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 同比增长约27%,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前10车企、国内销量前10车企全部实现稳定 供货,国内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首钢芯”。 汽车板产量439.4万吨,同比增长约9%,产品结构和用户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 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镀锌、高强、外板产量同比分别增长约24%、18%、15%,锌铝 镁、镀铝硅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9%和27%,UF钢产量同比增长约71%。用户结 构进一步升级,新能源汽车用产品供货量同比增长约35%。 镀锡(铬)板产量69.0万吨,同比增长约5%,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功能饮料、易开 盖、气雾阀用等重点产品产量占比65%,同比增长约24%。镀锡镀铬板DR材实现强度 级别全覆盖,DI材供货量达到1.6万吨,创历史新高,“蝉翼钢”等文创产品亮相 央视财经、走红全国“两会”。 重点产品特色化、差异化推进取得新进展,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及新兴产业。薄规格 9Ni钢轧制及热处理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5mm薄规格陆地罐产品首次批量供货 。100mm超厚高强风电钢批量应用于台湾彰化海上风电项目,136mm特厚800MPa水电 钢实现批量供货国家大型水电工程,桥梁钢应用于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 大桥,抗酸管线钢等产品助力海外能源工程建设。与中山庆琏共建联合实验室,开 发园艺工具用钢等中高碳特殊钢,形成批量供货;完成X60级别输氢管线钢产品开 发,主持《氢气输送和存储管道用钢板及钢带》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引领输氢用材 发展方向。 3、绿色低碳 作为世界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公司深入推进超低排放治理,保持 河北省环保绩效评价“A级”。公司坚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围绕国家低 碳战略和客户降碳需求,积极推进极致能效与减碳技术实践。 报告期内,公司履行低碳行动规划,启动近“零”碳排放高品质钢项目,与华晨宝 马、沃尔沃等核心客户签署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建立钢闭环循环回收 体系,共同打造绿色生态供应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公司获评“绿色低碳卓越企业”“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京唐公司再次荣获“ 水效领跑者”称号,京唐公司、迁钢公司完成能效标杆示范企业现场验收,京唐公 司获行业首批“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公示。公司酸洗热连轧钢板及钢带 、厚钢板(热处理)和厚钢板3个产品EPD成功发布。 4、智能制造 公司建有跨地域、多基地、一贯制的产销一体化协同管理平台,以数字化转型赋能 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战 略机遇,深入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在效率效益、产品服务、管控体系、防控能 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矗公司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 过91%,“一键式控制”工序达到51个,应用240台套工业机器人,建设无人化智能 库区15个,应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建立数字劳动力平台,搭建流程机器 人26个用例,大幅提升业务流程效率。 报告期内,冷轧公司凭借基于超融合算力平台智能工厂的建设成果,入选国家级智 能制造标杆企业,上榜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京唐公司实现行业首例5G 专网下沉,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获评“5G+工业互联网”年度标杆 示范案例,荣获钢铁行业“智能制造突出贡献单位”、河北拾数字领航”企业等称 号。 5、供应链安全 公司是控股股东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及上游铁矿资源产业发展、整合的唯一 平台,生产用铁矿石、焦炭、煤炭资源的供应具有安全保障。铁矿石方面,首钢集 团拥有铁精粉年产能400万吨的水厂铁矿、杏山铁矿,同时控股铁精粉年产能2000 万吨的秘鲁铁矿与年产能700万吨的马城铁矿。马城铁矿具有储量高、成本低,运 输环保高效的特点,已进入试生产阶段,投产后公司铁矿资源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 步提升。焦炭方面,迁钢公司焦炭主要由首钢股份与开滦股份合资的迁安中化煤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供应,京唐公司焦炭由京唐公司与山西焦煤合资的唐山首钢京唐西 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供应,焦炭资源供应保障有力。煤炭方面,公司与国有大型煤 炭集团签有长期协议,首钢集团参股的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也向公司提供部 分优质炼焦煤资源,煤炭供应保障有力。 6、“技术+服务”型营销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深化“技术+服务”的营销策略,打造首钢服务,提升品牌价 值。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率,加强新能源汽车服务团队建设,满足客户 对于质量、交付、研发、服务等不断提升的要求,技术营销持续加强。逐年提高EV I服务能力,报告期内EVI供货量同比增长15%。建立产品优势分析模型,通过强化 产品研发、提升制造能力,推动重点产品保持竞争优势,战略产品扩大领先优势。 公司形成以营销中心为核心,5家区域性钢贸子公司和11家加工中心组合的集中统 一、快速响应、运行高效的营销管理网络,有效保障了对下游客户的稳定供货,成 立15支大客户服务团队,巩固提升产业链龙头企业与优质中小客户相结合的渠道结 构。培育产业链合作的比较优势,与行业重点客户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 合作,进一步增强合作深度、提升合作粘度,稳固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与华晨宝马、沃尔沃、吉利汽车等核心客户签订合作备忘录,与东 风日产、奇瑞汽车开展“首钢日”活动,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5家企业 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成立首钢-中山庆琏“园林工具用钢研发联合实验室”,获得 广汽本田、南通中集“优秀供应商”,吉利“卓越供应商”,东风本田“最佳服务 奖”,海尔集团“卓越合作伙伴奖”等38项奖项,首钢“制造+服务”认可度持续 提升。 7、人才强企 公司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构建多层次全员培训体系,健全人才晋升考评机制, 畅通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建立高潜人才“远航”全生命周期职业发展体系,扎实推 进“四横三纵”全员培训体系,举办深蓝特训营、未来工匠青训营等培训项目,强 化人才赋能,为干部提素和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优化人才发展通道顶层设计,强化 业绩导向、实干导向,加强高层级职务人员培养与发展,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占比 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1人荣获冶金科技奖一线工人科技成果一等奖,1人荣获2024年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1人入选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对象,1个创新工作室荣获北京市级创新 工作室。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083.11亿元,同比降低4.79%;利润总额7.46亿元,同比 降低1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1亿元,同比降低29.03%;每股收益0. 0607元,同比降低29.09%;总资产1318.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 96.17亿元。 (2)公司经营亮点 2024年,公司经营生产顺稳,在产品结构、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内部 降本、ESG管理方面成绩显著。 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紧盯下游需求变化,以效益为中心,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战略及 重点产品占比。报告期内,重点产品、战略产品产量、占比均创历史最佳。 报告期内,三大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及九类重点产品(冷轧专 用钢、热轧酸洗板、耐候钢、能源用钢、汽车结构钢、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管线钢 、桥梁钢、船板海工钢)合计产量1727万吨,占公司钢材总产量的74%,同比提高5 个百分点。 ②技术创新全面推进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着力锻造关键核心技术长板,在新产品研发、关键工艺技 术方面持续取得新突破,推动企业发展质量向更高效率更有韧性更可持续转变,报 告期内完成首发产品6个,首创工艺2项。持续推动“替代进口”国产化项目19项, 形成供货1.5万吨。 新产品研发方面,实现低噪声取向电工钢、自粘结涂层无取向电工钢、1500Mpa级 热成形用钢等6款新产品首发。其中,低噪声取向电工钢产品是为风电、光伏等新 能源发电直流汇集新技术提供关键核心材料,满足变压器新国标降低空载损耗、电 网公司降低噪声的要求,噪声较传统产品降低10%;自粘结涂层无取向电工钢产品 ,通过自主创新烘烤工艺,大幅缩短粘接时间,在实现铁芯刚度和导热能力显著提 升的同时,铁芯铁损降低30%,为新能源汽车能效升级提供全新材料支撑;1500MPa 级热成形用钢,通过优化纯锌镀层成分和工艺创新,使材料具有更好的防腐蚀与焊 接性能,降低了直接热成型工艺下裂纹敏感性,满足车身安全结构件高强度、高耐 蚀性能的行业发展需求。 关键工艺技术方面,首创基于碳氧重构的低碳、绿色烧结新工艺,实现大型烧结机 在极低工序能耗、极少外排废气量下的稳定、经济、高效、连续生产,相比传统工 艺,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39%,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31%,吨烧结矿外排废烟气量降 低37%;首创汽车板能量调配电阻点焊技术,解决超高强钢、锌基镀层产品电阻点 焊工艺窗口窄、虚焊、飞溅问题,焊接效率大幅提升,能耗显著降低。 ③绿色低碳标杆引领 公司积极推进落实《首钢股份低碳行动规划》,推进低碳管理体系建设,打造绿色 低碳生态供应链,开展低碳产品生产销售,稳步形成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京唐公 司深入推进固废高效循环利用,入选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 推进低碳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低碳管理推进组织机构,形成动态跟踪及定期总结评 价管理机制;建立智慧碳管理平台,具备各生产基地碳排放数据可视化展示功能, 确保碳数据可追溯,满足钢铁行业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后对数据的要求。 打造绿色低碳生态供应链。公司推进重点供应商制定双碳规划及具体降碳措施,推 动上游13家供应商开展重点物料的碳足迹认证工作,逐步建立上游物料实景数据因 子库;开展汽车板、电工钢等产品降碳基准值认证与低碳技术认证,形成《首钢绿 色低碳产品价格体系》和首钢绿色低碳产品系列企业标准,申请6个绿色低碳产品 商标;报告期内,与华晨宝马签署《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与吉 利汽车签署《汽车钢材循环经济与闭环回收价值体系合作备忘录》,与沃尔沃、浙 江弋云共同打造钢闭环循环回收体系,实现跨领域协同减碳,为绿色可持续发展贡 献力量。 提升低碳产品生产能力。公司为落实双碳规划、满足核心客户低碳产品需求,推进 近“零”碳排放冶炼高品质钢示范项目,为生产更大幅度减碳产品奠定基础;持续 推进高炉大比例球团冶炼技术应用,京唐公司保持55%球团矿比例稳定运行,实现 转炉工序50%大废钢比多炉连浇,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以上,为长流程大幅度 降低碳排放提供重要支撑;开展高炉富氢冶炼研究,完成实验装置设计并实现喷吹 焦炉煤气;进行高炉喷吹生物质富氢微粉百吨级工业试验,成为我国生物质能用于 钢铁冶金的一次突破。 ④数智赋能持续深化 公司推动数字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信息化带动管理提升、制造升级和 成本压降。设立数智化转型中心,制定了《2024—2026年首钢股份数字化转型行动 方案》,重点围绕“冷轧灯塔工厂建设”、“铁前一体化”、“京唐智慧物流管控 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冷轧公司凭借5G、大数据、AI、机器视觉和机器人等工业4.0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成功入选第13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国钢铁行业第3家、全球钢铁行业 第7家“灯塔工厂”。围绕质量管理智慧化、生产过程自动控制、设备维护数字化 、仓储物流智能化、能源环保智能化、危险岗位少人化无人化6个方向,部署67个 数字化应用案例,显著提升了产线效率,有效降低了质量损失。 迁钢公司完成“铁前一体化”信息化系统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完成数据资源整合 、信息融合,实现供应、生产、质量各业务紧密衔接。搭建铁前智慧管控中心,推 行“大岗位、大工种”作业模式,让运营管理更高效、更精准,实现炼铁作业管控 提效。 京唐公司统筹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报告期内,转炉智能炼钢、2230镀锌智能产 线、中厚板智能排程、智慧物流管控平台及无人仓储项目建成投用。其中,通过智 慧物流管控平台,重塑业务管理模式,厂内物流打破传统包月、包项目固定用车模 式,实行“开放式”运力竞争,物流效率整体大幅提升,用车费用显著降低。 ⑤内部降本持续发力 公司在生产顺稳的基础上强化与标杆企业对标对表,深挖全流程、全要素降本潜力 ,构建可持续降本体系,滚动推进重点降本任务,有效对冲外部市场减利因素,消 耗降本、技术降本、协同降本工作再上新台阶。 消耗降本方面,强化铁前一体化平台运行,迁钢公司、京唐公司坚持经济用料,资 源协同互备,聚焦配煤配矿成本、钢铁料消耗等关键指标对标对表,大力推进固体 二次资源高效利用,铁、钢工序成本持续降低;打破工序界面,铁钢系统协同经济 控硫,铁钢协同降低铁水温降,报告期内,迁钢公司铁水较上年低13℃,创历史最 好水平。 技术降本方面,持续开展合金替代、优化产品材料设计工作,推进锰系合金最优化 应用,稳步降低合金消耗;大力推进降低全流程金属损失工作,通过技术攻关降低 炼钢工序转炉吹损,提高轧制工序产品成材率,全面金属损失控制实现新跨越。 协同降本方面,形成产供协同机制,开展全方位、全要素物料降本;加强设备费控 制,通过协商降费、国产转化、自主修复等措施,降低运行成本;坚定追求极致能 效,实现煤气“全量回收、高效利用”,提升能源全体系平衡优化能力。 ⑥ESG管理体系显著提升 公司高度重视ESG管理工作,搭建了由董事会,董事会战略、风险、ESG与合规管理 委员会及ESG工作小组构成的ESG治理架构,通过制定ESG相关制度、开展ESG培训等 举措,持续提升ESG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 律监管指引第17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更新评估方法,在覆盖交易所要求 披露信息的全部议题基础上,识别出30项高相关度重要议题,对重要性议题实施常 态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融入财务视角,首次开展双重重要性评估,确定应对气候 变化、环境合规管理、能源利用等双重重要性议题,按照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 管理、指标和目标4个维度向资本市场进行高质量披露。 报告期内,公司承办钢铁行业内首个ESG专题论坛—ESG中国-创新年会(2024)“钢 铁业的ESG革新与探索”分论坛。 公司ESG评级提升明显,报告期内标普ESG评分为39分,跃升至行业第四位,富时罗 素ESG评分由1.1分提升至2.4分,跃升至行业第三位;公司获评“第二届国新杯ESG 金牛奖百强”企业,2024企业ESG“金责奖”最佳社会责任奖,入选2024中国企业E SG100指数名单,“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先锋发展绿色生产力”获评北京市属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十佳案例,《完善低碳管理信息化体系,让绿色低碳“看得 见”》被收录“低碳品牌100佳”案例等多个荣誉奖项。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预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强韧性。钢 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更加明显。 钢铁需求方面预计存在结构性增量,汽车、家电、造船、基建、新能源等行业的平 稳增长将为钢铁需求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新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机器人、高端 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高端领域用钢需求增长明显。供给端,预计国家将延续“总 量控制、结构优化”基调,通过“双碳”、环保等政策加大产能调控,推动劣势企 业退出,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有所下降,产业集中度会有所提升。技术创新、绿色 转型、智能制造将成为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氢冶金、数字化改造等助力降本增 效。原料端成本波动加剧,铁矿石价格或维持高位,废钢回收体系完善可缓解部分 压力。政策层面,“双碳”目标倒逼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全生命周期(LCA)低碳管 理成关键。行业盈利或触底回升,但企业分化显著,技术领先、低碳绿色、成本管 控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将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2、公司发展战略 围绕“做优做强钢铁业”总体目标,公司坚持“高端化、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方向和“全球一流高端材料服务商”发展定位。首钢股份以推进和实施“两 强三优”工程(强盈利能力、强创新能力、优资产质量、优运行效率、优绿色发展) 为战略重点,坚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战略 定力,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带动“资本+经营”双轮驱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 展。持续推进以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为重点的高端产品开发,不断强化产 品、质量、成本、服务、技术等五大核心优势,持续提升钢铁材料制造服务水平和 运行效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客户集群,努力把首钢股份建设成 为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钢铁上市公司。 3、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是进一步推进企业深化改革,持续提升“制造+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 展的关键之年。公司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突围的姿态、改革的举措和 创新的办法,不断提升运营效率、经营质量、资产质量,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产品产量 钢材2259万吨,同比降低2.6%。 ①迁钢公司:钢材888万吨,同比降低0.9%。 ②京唐公司:钢材1396万吨,同比降低1.9%。 ③智新电磁:电工钢210万吨,同比增长5.7%。 ④冷轧公司:冷轧板材188万吨,同比增长0.8%。 (2)财务指标预算安排 收入1080.8亿元,同比降低0.21%。其中:母公司354.7亿元,同比降低3.62%;京 唐公司650亿元,同比增长0.52%;智新电磁145亿元,同比增长1.10%;冷轧公司95 亿元,同比降低2.75%;钢贸公司7.8亿元,同比降低31.91%。 (3)资金收支预算安排 资金收入1529.14亿元。其中:经营收入1208.81亿元;投资收入0.41亿元;筹资收 入319.92亿元。 资金支出1512.89亿元。其中:经营支出1102.71亿元;投资支出45.44亿元;筹资 支出364.73亿元。 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44.07亿元,有息负债余额349.47亿元。 (4)固定资产项目资金支出预算安排 固定资产投资41.26亿元。其中迁钢公司18.99亿元,京唐公司18.47亿元,智新电 磁3.02亿元,冷轧公司0.65亿元,钢贸公司0.11亿元。 4、可能面对的风险 (1)政策及行业风险 钢铁企业将面临政策收紧与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钢铁行业竞争环境依然 严峻;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环保限产等政策因素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 营压力。 为应对上述风险,一是要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及行业发展变化,深入研究上下游产业 链,加强市场预判与分析,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二是要强 化市场主体意识和经营意识,增强各类经营要素协同,与市场变化同步,强化国内 外市场协同开发,推进优势产品出口,扩大优势产品国际影响力。三是依托技术创 新持续推动产品结构、渠道结构升级,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高品质钢项目,优 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加强产线协同,深挖用户端新工艺、新用途对新材料的需 求潜力,积极推进与下游高端需求的精准对接。四是抢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全面 推进全品种低碳优势产品和渠道建设工作,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打造企业绿 色低碳品牌。 (2)低碳环保风险 2025年钢铁行业即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开展碳交易履约,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钢铁 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和核查指南,对于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下游客户纷纷对公司降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欧盟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税即将正式开始缴纳,相应会要求国内钢铁产品出口企业 提供更精确细致的碳排放相关数据。 为应对上述风险及诉求,一是加快低碳管理体系建设,推进低碳行动规划落实,应 用综合降碳技术,着力打造低碳产品专线,满足客户降碳需求。二是深化全生命周 期评价(LCA)体系建设,规范碳数据管理,提高数据质量,满足核查和认证要求。 三是持续构建低碳供应链体系,选择低碳原材料,促进采购、生产、运输等全流程 低碳化进程。 (3)同业竞争风险 本公司与控股股东首钢集团及其关联方存在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 为解决同业竞争,第一次重组时,首钢集团出具了《关于本次重组后同业竞争的解 决措施及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根据首钢集团钢铁业发展规划,首钢股份将作为 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及上游铁矿资源产业发展、整合的唯一平台,最终实现 首钢集团在中国境内的钢铁、上游铁矿资源业务整体上市。之后首钢集团在上述同 业竞争承诺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承诺。 (4)关联交易风险 首钢股份与首钢集团及其所属企业间存在关联交易,双方针对日常关联交易等事项 依据《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签署关联交易的相关协议。若未来该等协议不能被严 格履行,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导致关联交易风险。 本公司将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的各项规定,按照《股票上市规则》和《章程》要求,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合法 权益。上述日常关联交易事项为公司正常经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持续性关联交易, 双方履行法定批准程序并依规签署,不会影响公司独立性。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北京首新晋元管理咨询中心( | -| -16872.48| 53813.77| |有限合伙) | | |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 260000.00| 618.81| 449911.52| |北京首钢钢贸投资管理有限公| 113679.82| -| -| |司 | | | | |北京鼎盛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344.99| 7513.75| |唐山唐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 -| -40224.02| 777848.94| |唐山国兴实业有限公司 | -| 441.91| 15142.38| |唐山曹妃甸盾石新型建材有限| -| -2468.94| 24038.34| |公司 | | | | |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 -| 3730.57| 351311.99| |任公司 | | | | |天津物产首钢钢材加工配送有| -| -| -| |限公司 | | | | |宁波首钢浙金钢材有限公司 | -| -| -| |广州京海航运有限公司 | -| -| -| |河北京冀工贸有限公司 | -| -| -| |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45843.39| 396017.31| |迁安金隅首钢环保科技有限公| -| -1683.79| 25474.87| |司 | | | | |迁安首钢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190.00| -|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 3582167.63| 34546.94| 7211064.40| |司 | | | | |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 300000.00| 33303.19| 2171719.11| |有限公司 | | | | |首钢(青岛)钢业有限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