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000686 东北证券 更新日期:2025-09-16◇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9-|134640.3| 3145.16| 2659.84|   44.01|    2.09|    3.97|
|   12   |       2|        |        |        |        |        |
├────┼────┼────┼────┼────┼────┼────┤
|2025-09-|134155.0| 5448.04| 5538.05|   45.89|    4.82|    0.16|
|   11   |       0|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9-15】
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券商业利润率提升 
【出处】证券市场周刊【作者】方斐

  在市场交投活跃、核心指数上涨的背景下,经纪、投资业务驱动上市券商上半年净利润高增,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实现大幅提升。上半年,券商降本增效带来行业利润率提升,行业利润率达到42%,创近年来新高。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不包括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65%。从单季度来看,二季度,上市券商实现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19%(剔除国泰海通吸收合并带来的一次性营业外收入)。
  头部券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截至上半年末,上市券商净资产合计为2.71万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0%,持续扩表。在盈利能力方面,上半年,上市券商加权平均ROE(年化)为6.9%,同比提高2.45个百分点。在杠杆水平方面,截至上半年末,上市券商平均杠杆倍数为3.34倍(剔除客户资金口径),较上年末小幅下降0.01倍,预计主要由于监管提出合理审慎开展高资本消耗型业务所致。
  上半年,大部分上市券商费用率有所降低,利润率创新高。上市券商上半年管理费用合计1257亿元,同比增长18%,占营收比重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至50%。券商降本增效带来行业利润率提升,行业利润率提升至上半年的41%,若剔除部分券商大宗商品销售等利润率极薄的非证券主营业务的影响,上半年行业利润率达到42%,创近年来新高。
  从市场格局来看,头部券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中小券商弹性更大。头部券商业绩增速好于行业整体,上半年,头部前三、前五、前十名券商合计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37%、37%、35%,均高于上市券商31%的整体增速。
  从集中度来看,上半年,上市券商营业收入CR3、CR5分别达到28%、39%,同比分别增长1.4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CR3、CR5分别达到33%、48%,同比分别增长2.4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
  从盈利表现来看,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位居行业第1,营业收入仅次于中信证券位居行业第2,上半年实现营收238.72亿元,同比增长77.71%;实现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5%(未年化),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带来多项业务市占率大幅提升。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位居第2-4位,其中,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经纪、投行、投资等业务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实现投资净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58%,主要是金融工具持有期间以及处置带来的收益大幅提升,上半年末,中信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6%。
  上半年,华泰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01%;实现归母净利润75.49亿元,同比增长42.16%,主要是公司经纪、信用、投资等业务收入增加所致;上半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8%,金融产品销售规模(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发”外)同比增长34%;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稳健,上半年末规模达到210亿元。
  中国银河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实现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主要是经纪业务增速较高,上半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45%;上半年末,公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为2141亿元,较年初增长1.4%,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1%;同时国际业务领先优势显著,上半年实现国际业务收入11亿元,占营收比例为8%。
  从业绩增速来看,中小券商业绩弹性较大,华西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行业前三,分别达到1195%、1185%、226%。从盈利能力来看,上半年,国泰海通、国信证券、中国银河加权平均ROE(未年化)排名前三,分别为6.25%、5.26%、5.16%。
  上市券商中报业绩超预期
  分业务来看,上半年,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受益于交投活跃,投行收入增幅扩大。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持续提升,上半年,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净收入合计6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分别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64亿元、57亿元、39亿元;收入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为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国信证券,增速分别为224%、86%、65%。
  上半年,全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增长64%,其中,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61%。在此背景下,券商APP月活表现同样亮眼。数据显示,上半年,证券类APP月活用户数达到9.88亿,同比增长15.92%,其中,月活达到百万级别的券商APP共有25个。
  随着IPO、再融资的回暖,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增幅扩大,上半年投行业务净收入合计155亿元,同比增长18%。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分别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21亿元、17亿元、14亿元;收入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为华安证券、国联民生、西部证券,增速分别为246%、214%、134%。上半年IPO、再融资有所回暖,Wind数据显示,行业股权承销规模在低基数下同比提升403%,债权承销规模同比增长20%。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小幅回落,公募新规利好ETF规模扩大。上半年,上市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合计212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国泰海通,分别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54亿元、37亿元、26亿元;收入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为长城证券、国金证券、国泰海通,增速分别为79%、45%、34%。截至6月末,公募非货公募为2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权益类公募为8.4万亿元,同比提升27%。
  5月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有望打破原先“旱涝保收”的制度,将评价、考核、薪酬等与业绩挂钩,增强基金公司、代销机构、投资者利益的一致性,引导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有利于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新方案利好包含ETF基金在内的指数基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望成为公募规模增长引擎。方案提及“大力发展各类场内外指数基金,持续丰富符合国家战略和发展导向的主题投资 股票指数基金”、“实施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注册机制”。ETF规模扩张有利于基金公司业绩提升,如华泰柏瑞业绩的高速增长与公司的优势在于ETF产品,而近几年ETF规模迅速扩张。
  新方案打破了原先“旱涝保收”的收入制度,将基金经理薪酬、管理费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基金管理者在未来配置的选择上或偏向其投资风格内的权重股,重视投资风格的稳定性。新的薪酬机制、盈利投资者占比等考核指标也将倒逼基金经理提升投研能力,以业绩好的产品来吸引客户以及提升自身的业绩报酬。
  在重资本业务方面,两融余额提升驱动信用业务收入提升,投资业务同比高增。在信用业务方面,两融余额持续提升,信用业务收入同比提升31%。上半年,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合计197亿元,同比增长31%。
  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为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分别实现利息净收入32亿元、20亿元、19亿元;收入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为长城证券、东北证券、申万宏源,增速分别为2118%、1013%、461%。上半年日均两融余额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在信用资产规模方面,融出资金、买入返售金额资产较上年末分别变动5%、-3%。
  上半年投资业务同比高增,投资端继续增配权益OCI。上市券商上半年投资净收入合计1124亿元,同比增长52%。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国银河,分别实现投资净收入191亿元、94亿元、74亿元。收入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为长江证券、国联民生、华西证券,同比增速分别为668%、459%、245%。
  从业绩驱动来看,二季度股债表现好,金融投资资产规模持续提升。二季度,上证综指上涨3.3%,创业板指数上涨2.3%,沪深300指数上涨1.3%,中债总财富指数上涨1.5%。
  上市券商自营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截至上半年末,自营投资资产规模达到68323亿元,同比提升14%,较上年末增长10%,占总资产比重为50%,与上年末持平;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较上年末分别变动14.4%、-0.2%、-3.6%、30.8%,继续增配权益OCI是上半年投资端的显著特点。
  上市券商中报业绩超预期,7月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两融余额大幅抬升,赚钱效应加强,2025年全年业绩增速及ROE有望保持高位。

【2025-09-15】
你中招了吗?百余张券商罚单现投资“雷区” 
【出处】南方都市报

  当财富之船驶向资本市场的广阔海洋,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不仅可能来自市场,也有可能来自券商违规操作。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已至,如何做好投资者教育成为焦点。南都湾财社推出“投教新知 与‘理’同行”主题系列报道,助力投资者夯实投资理财的安全基础,传递财富管理新思维。统计发现,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以来,证监会、交易所、央行及行业协会已针对券商开出罚单114张(仅统计机构罚单,下同)。其中有20张罚单涉及证券经纪业务违规,且违规类型多样,包括违规承诺收益或赔偿客户损失、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违规、违规提供证券融资融券服务等。
  在业内看来,罚单一方面将倒逼券商机构恪尽职守,从根本上重塑行业“看门人”责任,另一方面也警示中小投资者应警惕“保本高收益”的虚假承诺,拒绝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建议等。
  中信证券、长江证券罚单相对较多
  南都湾财社记者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发现,以披露日期为准,今年以来,证监会、交易所、央行及行业协会已针对券商违规行为开出罚单114张。
  从被罚机构来看,有3家罚单数量为5张,分别为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和申万宏源(含旗下子公司)。国联民生证券和东北证券罚单数量均为4张。此外,渤海证券、浙商证券、西南证券、天风证券等罚单数量达到3张。
  从处罚类型看,半数罚单的处罚措施是出具警示函。此外,责令改正(含限期改正)、警示(含口头警示和书面警示)两大处罚措施也较为常见,在罚单中占比分别达19.3%、14.9%。
  有5家机构被罚款。其中,东海证券因为保荐业务违规被罚款450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00万元;东吴证券因为保荐业务违规被罚款563.6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72.84万元;渤海证券因为在开展财务顾问核查工作中存虚假记载被罚款169.8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6.60万元;财通证券因为反洗钱业务违规被罚款195万元;申万宏源西部证券有限公司因为违反反洗钱管理规定被罚款64万元。
  此外,也有部分机构被采取通报批评、警告、公开谴责等监管措施。
  经纪业务违规类型多样
  从处罚原因来看,最为常见的是投行业务违规和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两类,涉及罚单数量分别为43张、27张。其中,投行业务违规中,又以保荐业务违规最多,涉及罚单36张。证券从业人员违规方面,则以未能严格规范工作人员执业行为和未履行勤勉尽责义务最多,涉及罚单数量分别为17张、5张。
  除了上述两大类违规行为,证券经纪业务违规出现次数也较多,共20张罚单涉及此类行为,占比达17.5%。
  经纪业务是指开展证券交易营销,接受投资者委托开立账户、处理交易指令、办理清算交收等经营性活动。它是证券公司的传统业务、核心业务,也是证券投资者参与最广泛的业务,直接关联着投资者的钱包。
  那么,证券从业人员在开展经纪业务中,主要存在哪些违规行为?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此类违规行为较为多样。其中,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违规相关罚单有7张。比如,今年1月份,上交所对东北证券予以书面警示,原因之一为该公司在适当性管理方面,存在对投资者风险揭示不充分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2023年2月起实施的《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向普通投资者提供的交易服务的风险等级应当与投资者分类结果相匹配。证券公司认为投资者参与相关交易不适当,或者无法判断是否适当的,应当拒绝提供相关服务。
  还有3张罚单涉及违规提供证券融资融券服务,比如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金浦路证券营业部因为存在向客户介绍人支付报酬,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过程中为客户“绕标套现”提供便利,客户回访不规范、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广西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浙商证券和国投证券则均因为违规承诺收益被罚。其中,浙商证券宁波中山东路证券营业部被通报工作人员在销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过程中存在误导性陈述并承诺投资收益的行为,国投证券深圳分公司则被通个别营业部从业人员在从事公募基金销售业务期间向投资者承诺收益等。
  还有券商工作人员挪用客户资金。据江苏证监局今年4月份的罚单,东北证券南通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原负责人丁煜梅以帮助客户理财为由,取得客户银行转账资金,但未实际用于为客户购买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据介绍,该事件发生于2018年,2023年,该营业部明知事件引起诉讼纠纷后,也未按规定及时向江苏证监局报告。
  监管频频就投资者保护发声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监管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强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月份,在证监会召开的投资者座谈会上,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表示,将不断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对各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一追到底,努力营造融资更规范、投资更安心的市场生态环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保护意识,持续优化投资者“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市场生态。“严格落实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及销售机构的适当性管理责任,未尽适当性管理义务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文件强调道。
  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上,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陈华平也表示,“要压实证券公司和销售机构等主体的责任,督促提升治理水平和合规风控能力,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使投资者更加充分了解产品风险、审慎作出投资决策,倡导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今年7月份,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再次强调,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层的频频发声传递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导向,其长远意义在于筑牢市场信心的基石,推动投资生态持续向善。尤其是对券商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将倒逼中介机构真正恪尽职守,从根本上重塑行业“看门人”责任,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注入确定性。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在选择中介机构时,也要警惕“保本高收益”等虚假承诺,拒绝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建议、理性使用杠杆工具等。
  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到,9月15日至21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以普及金融知识,完善金融惠民利民举措,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帮助群众明辨风险、远离侵害、维护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南都湾财社也围绕“投教新知 与‘理’同行”主题,推出系列报道,携手监管部门、行业机构等助力投资者夯实投资理财的安全基础,传递财富管理新思维。敬请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2025-09-15】
东北证券:9月12日获融资买入3145.1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12日获融资买入3145.1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2.51%,当前融资余额13.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0%,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1231451602.0026598380.001346403186.002025-09-1154480385.0055380467.001341549964.002025-09-1022935586.0020129749.001342450046.002025-09-0921350582.0031338079.001339644209.002025-09-0843420076.0039963156.001349631706.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12日融券偿还3.97万股,融券卖出2.0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7.9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9%,融券余额378.0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12179531.00341023.003780459.002025-09-11417894.0013872.003978663.002025-09-1018524.00333432.003471566.002025-09-09359544.00259108.003795468.002025-09-0876622.00151560.003686276.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50亿元,较昨日上升0.3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12东北证券4655018.001350183645.002025-09-11东北证券-392985.001345528627.002025-09-10东北证券2481935.001345921612.002025-09-09东北证券-9878305.001343439677.002025-09-08东北证券3359647.00135331798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12】
东北证券:9月11日获融资买入5448.04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32.6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11日获融资买入5448.04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2.63%,当前融资余额13.4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61%,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1154480385.0055380467.001341549964.002025-09-1022935586.0020129749.001342450046.002025-09-0921350582.0031338079.001339644209.002025-09-0843420076.0039963156.001349631706.002025-09-0537463812.0027537977.001346174786.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11日融券偿还1600股,融券卖出4.8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1.7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40%,融券余额397.87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11417894.0013872.003978663.002025-09-1018524.00333432.003471566.002025-09-09359544.00259108.003795468.002025-09-0876622.00151560.003686276.002025-09-05152460.0098252.003783549.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46亿元,较昨日下滑0.0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11东北证券-392985.001345528627.002025-09-10东北证券2481935.001345921612.002025-09-09东北证券-9878305.001343439677.002025-09-08东北证券3359647.001353317982.002025-09-05东北证券10006461.00134995833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12】
东北证券获1家机构调研:公司正在推进的承销保荐、股转业务及财务顾问项目中,部分项目已落地完成或取得关键进展,其他项目也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公司将积极推进储备项目顺利落地(附调研问答)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东北证券9月11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接受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优势。
  答:近年来,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多元化配置需要日益增长,证券行业作为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定位更加突出,公司立足“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定位,加速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聚焦财富管理客户、企业家客户和私募机构等重点客群,大力推进“研投顾专班”、“企业家专班”和“私募专班”三大专班建设,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体系,打造财富管理业务特色化、差异化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持续巩固传统零售客户渠道,提升新媒体渠道获客能力,升级客户服务体系,丰富核心产品矩阵,全面加强资产配置服务能力,实现了客户规模和交易量的大幅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问:公司上半年投行手续费同比下降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公司有哪些项目储备?
  答:投行业务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受项目推进节奏的影响,公司投行业务核心项目多集中于下半年完成,导致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出现下降。目前,公司正在推进的承销保荐、股转业务及财务顾问项目中,部分项目已落地完成或取得关键进展,其他项目也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公司将积极推进储备项目顺利落地。
  问:作为第二营收大区,华东地区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7%,营业利润也实现同比翻倍增长,这亮丽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和深化华东地区布局,截至上半年末,已在该区域设立了51家经纪业务区域分公司和营业部,积累了规模可观的客户资源,形成了较为扎实的业务基本盘。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在华东区域重点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加强分支机构与私募专班和企业家专班的内部协同,为私募管理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为上市公司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推动私募产品规模和交易量、新增企业家客户资产同比显著增长,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大幅提升。
  问:自营证券投资为第二大业务板块,能否介绍一下今年固收及股权资产的投资策略?
  答:公司自营业务总体采取谨慎稳健的投资策略,权益自营业务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以稳健风格把握配置节奏,重点围绕红利、价值和成长等差异化投资策略进行股票配置;同时加大非方向性投资领域开拓力度,通过推进量化权益类策略、衍生品套利策略协同,持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和创收能力。固定收益业务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建设,快速识别市场变化,实时调整投资策略,重点捕捉交易性机会,合理应对市场变化规避市场风险,同时积极拓展主动撮合业务、分销业务等低风险资本中介业务,不断提升业绩贡献。
  问:公募基金改革对控股子公司东方基金及参股公司银华基金有何影响?今年两家基金公司的销售情况及基金表现如何?
  答: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公司控股子公司东方基金和参股公司银华基金深入贯彻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强化以长期投资业绩、保护持有人利益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健全与投资业绩水平、持有人利益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方面积极引入和推广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同时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和投资者需求进一步丰富完善产品布局,坚持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价值导向,努力为全体持有人创造长期稳健的回报。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东方基金共管理公募基金68只,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1,234.0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37%;银华基金存续管理公募基金产品227只,管理资产规模5,807.1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8.79%;两家公司发展势头较好。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有哪些核心发展优势?
  答:第一,公司作为较早成立并上市的证券公司,经过37年的发展和沉淀,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诚信经营,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经营理念,秉承“有规模、有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金融服务商”的发展愿景,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确定了“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业务转型升级,持续扩大特色业务竞争优势,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以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向实现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细分业务与数字化领域行业领先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第二,公司作为一家综合证券服务商,业务体系日益完整,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公司持续优化“三地三中心”布局,其中以北京为中心重点发展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投资银行及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上海靠近金融、科技人才高地,重点发展权益类投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研究咨询及金融创新业务,打造业务创新中心;长春作为决策、治理中心,保有券商基础经纪业务和管理支持职能。与此同时,公司部分决策职能和合规、风控、信息技术、资金运营、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实现向上海、北京等地转移,提供更加高效、强大的后台服务支持,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个大中城市设立了132家分支机构,构建了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营销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营销渠道和充足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务联动协同建设提供了较强平台基础。第三,公司深化战略布局,驱动转型升级,全面构建大投资、大财富、大投行业务新格局。公司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并坚定执行:一是聚焦资产配置效率提升,进行投资业务体系整合。公司持续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内部资源的布局、分配及整合,建立“自营投资+对客业务”的双轮驱动业务体系,打造全天候全品种多维度的大类资产投研体系,覆盖国内外股、债、商品等资产类别,提升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收益水平。二是聚焦财富管理转型,创新打造三大专班,着力实现客户增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公司围绕“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的定位,探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针对财富管理客户、企业家客户和机构客户分别组建了跨业务条线的敏捷团队,成立了研投顾专班、企业家专班、私募专班,加快买方投顾转型,提升资产配置服务能力,做大资产规模、优化客户结构,集中公司资源为各类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并加强金融科技赋能,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精细化、集约化运营水平。三是聚焦交易型投行构建,提升企业客户价值与公司价值。公司以中小创新企业需求为核心开展各项投行业务,打造全业务链、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围绕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市值管理、并购重组等方面建设差异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问:公司的人才战略,倾向于外部引进还是自身培养?
  答:公司在人才战略方面保持开放性态度,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业务领域,包括投行、研究、IT等,积极在市场上引进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人才,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创新和科技赋能;同时,在公司具备较好优势、团队成熟的业务领域,通过自身培养,储备专业骨干,持续提升团队能力,为公司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问:管理层如何看待券商行业合并的趋势?
  答:当前,在监管推动证券公司“做优做强”及市场竞争驱动下,证券行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行业加速分化与整合,行业整体竞争力与规模效应不断提升。公司也密切关注,充分考虑资源整合和赋能转型效用,通过优势互补和战略延伸,在服务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落地等方面,寻求高质量的合作和实现路径,提升公司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问:公司第一大股东股权转让的进度如何?对公司未来业务方向有何影响?
  答:截至目前,公司大股东股权转让交易双方仍在积极推进交易进程,各相关方持续开展与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公司将持续关注该事项进展,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本次股权转让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的方向产生根本性改变和重大影响,公司仍将继续坚定战略引领,聚焦核心主业,加强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业务转型升级,持续扩大特色业务竞争优势。
  问:公司在股东回报以及利润分配方面的计划。
  答:公司在致力于稳健、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给予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自2007年上市以来,公司一直实施积极、稳定的现金分红,已累计分红34.11亿元。未来,公司将结合公司发展情况、行业发展趋势、自身经营模式以及是否有重大投资计划等因素,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积极、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加大分红频次,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更好回报。
  问:请介绍未来公司IT投入和相关应用计划,以及目前信创系统建设情况。
  答:近年来,公司秉持“赋能、共创、引领”的科技定位,按照数字化转型蓝图,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以科技赋能各大业务板块和运营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公共平台化能力体系和IT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力争形成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能力。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数智中台、AI中台、技术中台建设,并结合公司业务发展情况适时部署配套技术系统,保持与业务活动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投入水平。公司自2022年起正式启动信息系统信创建设工作,每年由公司信创领导小组制定信创目标,公司各相关单位结合目标制定具体计划并落实。截至目前,公司历年信创目标均超额达成且信创系统运行平稳,为公司未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参与单位名称参与单位类别参与人员姓名保宁资本有限公司QFII唐旨怡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公告平台下载原文>>>

【2025-09-11】
东北证券(截止2025年9月10日)股东人数为81123户 环比增加0.15%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9月11日,东北证券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9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1123人,较上期(2025-08-29)增加123户,环比增长0.15%。从持仓来看,东北证券人均持仓2.89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89万股,环比下降0.15%,户均持股趋向分散。一般而言筹码趋于分散,不利于股价走强。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9-11】
东北证券:9月10日获融资买入2293.56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10日获融资买入2293.5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4.50%,当前融资余额13.4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81%,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1022935586.0020129749.001342450046.002025-09-0921350582.0031338079.001339644209.002025-09-0843420076.0039963156.001349631706.002025-09-0537463812.0027537977.001346174786.002025-09-0437012905.0037463625.001336248951.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10日融券偿还3.96万股,融券卖出2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347.16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1018524.00333432.003471566.002025-09-09359544.00259108.003795468.002025-09-0876622.00151560.003686276.002025-09-05152460.0098252.003783549.002025-09-04240526.00394429.003702923.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46亿元,较昨日上升0.1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10东北证券2481935.001345921612.002025-09-09东北证券-9878305.001343439677.002025-09-08东北证券3359647.001353317982.002025-09-05东北证券10006461.001349958335.002025-09-04东北证券-586279.00133995187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10】
东北证券:9月9日获融资买入2135.06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2.4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9日获融资买入2135.06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2.41%,当前融资余额13.4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8%,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921350582.0031338079.001339644209.002025-09-0843420076.0039963156.001349631706.002025-09-0537463812.0027537977.001346174786.002025-09-0437012905.0037463625.001336248951.002025-09-0356801661.0041890276.001336699671.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9日融券偿还3.07万股,融券卖出4.2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5.9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40%,融券余额379.5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9359544.00259108.003795468.002025-09-0876622.00151560.003686276.002025-09-05152460.0098252.003783549.002025-09-04240526.00394429.003702923.002025-09-03283743.00118854.003838482.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43亿元,较昨日下滑0.7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9东北证券-9878305.001343439677.002025-09-08东北证券3359647.001353317982.002025-09-05东北证券10006461.001349958335.002025-09-04东北证券-586279.001339951874.002025-09-03东北证券14979716.00134053815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10】
券商业绩说明会剧透自营、海外业务“新打法” 
【出处】证券日报

  随着半年报披露落下帷幕,近期,上市券商纷纷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分析上半年经营亮点和挑战,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及战略发展方向,并就投资者关切话题进行一一回应。截至9月9日记者发稿,已有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15家上市券商举行了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其中,券商自营业务发展战略、海外业务拓展规划等话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营业务践行多元策略
  上半年,自营业务为券商第一大收入来源。数据显示,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1123.54亿元,同比增长53.53%,占整体营收的比例为44.61%。
  在国泰海通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看来,当前,自营业务转型已成为证券行业的重要命题,自营业务商业模式、转型进程、投资交易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已成为券商业绩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业绩说明会上,各大券商纷纷披露自营业务的独到“打法”和未来发展方向。例如,中国银河表示,上半年,公司权益自营规模有所扩大,高股息红利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并积极布局科技行业。债券投资策略方面,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和政策动向的跟踪分析,灵活调整投资组合的久期;二是运用多元化策略组合来增厚收益、对冲风险,除了传统的方向性投资,公司还积极运用各种相对价值策略和市场中性策略;三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不断加大对于科创债等品种的研究和投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稳健、灵活”正成为券商自营业务发展的战略共识。东北证券权益自营业务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重点围绕红利、价值和成长类资产进行配置,同时加大非方向性投资布局力度,持续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和创收能力。固收投资方面,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实时调整投资策略,重点捕捉交易性机会。
  长城证券也表示,在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坚持“高股息+”策略,将低波动类高股息资产作为盈利基石,根据市场情况灵活配置、严控回撤。债券投资方面,积极探索业务转型之路,加强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债券投资多元化策略,整体上搭建更加合理、适应市场和资金属性的资产组合。
  加速延伸海外业务网络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推进,中资券商正加速“出海”,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版图,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上半年,多家头部券商实现了亮眼的国际业务收入,同时,中小券商也正通过加速设立国际子公司等方式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国际业务已成为驱动中资券商业绩增长、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引擎。
  在被问及海外业务发展规划时,中信证券表示,近年来,公司全面加强国际化战略部署,国际化发展加速推进。上半年,在中国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4.9亿美元,同比增长53%;实现净利润3.9亿美元,同比增长66%。未来,公司将全力服务中资企业、机构和个人客户日益增长的对外投资需求,努力成为中国客户“走出去”和外资客户“引进来”的首选服务机构,加速完善全球重要金融市场的业务布局,全面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申万宏源上半年国际业务也表现亮眼,子公司申万宏源国际实现营业利润1.74亿港元,同比增长519%。申万宏源表示,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夯实业务基础、加强风险管控,加大境外融资并购、境外财富管理等业务布局力度,服务国内企业“出海”和产业链国际化,依托跨境交易等业务资格,为全球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服务。
  同时,中资券商正通过设立国际子公司等方式延伸海外业务网络。今年以来,西部证券、第一创业陆续披露设立国际子公司的相关计划,加码海外布局。此外,多家券商也表示,将发挥多地国际子公司协同效应,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例如,东吴证券表示,将发挥子公司东吴香港全牌照优势,增强业务拓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加强与子公司东吴新加坡的业务协同,努力延伸服务网络至东南亚主要经济体,提升区域影响力。
  “国际业务正成为中资券商的重要竞技场,同时,‘出海’也是中资券商迈向国际一流投行的必经之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企业跨境融资需求、居民跨境财富管理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券商带来了丰富的业务机遇。未来,券商应加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布局力度,打造完善的国际服务链条,进一步推进境内外业务深度融合,构建差异化优势,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5-09-09】
东北证券(9月9日)出现3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9月9日东北证券收盘价为8.44元,出现3笔大宗交易。第1笔成交量:290.00万股 | 成交价:8.44元 溢价率:0.0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机构专用第2笔成交量:290.00万股 | 成交价:8.44元 溢价率:0.0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机构专用第3笔成交量:290.00万股 | 成交价:8.44元 溢价率:0.00%买方:机构专用卖方:机构专用东北证券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9-098.44008.44002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机构专用机构专用22025-09-098.44008.44002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机构专用机构专用32025-09-098.44008.440029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机构专用机构专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9-09】
东北证券:9月8日获融资买入4342.0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8日获融资买入4342.0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5.32%,当前融资余额13.5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85%,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843420076.0039963156.001349631706.002025-09-0537463812.0027537977.001346174786.002025-09-0437012905.0037463625.001336248951.002025-09-0356801661.0041890276.001336699671.002025-09-0286539713.0054872523.001321788286.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8日融券偿还1.80万股,融券卖出9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6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368.63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876622.00151560.003686276.002025-09-05152460.0098252.003783549.002025-09-04240526.00394429.003702923.002025-09-03283743.00118854.003838482.002025-09-02183826.00255123.003770151.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53亿元,较昨日上升0.2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8东北证券3359647.001353317982.002025-09-05东北证券10006461.001349958335.002025-09-04东北证券-586279.001339951874.002025-09-03东北证券14979716.001340538153.002025-09-02东北证券31564589.00132555843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08】
东北证券:9月5日获融资买入3746.38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39.97%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5日获融资买入3746.38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9.97%,当前融资余额13.4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9%,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537463812.0027537977.001346174786.002025-09-0437012905.0037463625.001336248951.002025-09-0356801661.0041890276.001336699671.002025-09-0286539713.0054872523.001321788286.002025-09-0156770060.0030704635.001290121096.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5日融券偿还1.16万股,融券卖出1.8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2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5%,融券余额378.3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5152460.0098252.003783549.002025-09-04240526.00394429.003702923.002025-09-03283743.00118854.003838482.002025-09-02183826.00255123.003770151.002025-09-01165406.0013856.003872752.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50亿元,较昨日上升0.7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5东北证券10006461.001349958335.002025-09-04东北证券-586279.001339951874.002025-09-03东北证券14979716.001340538153.002025-09-02东北证券31564589.001325558437.002025-09-01东北证券26178302.001293993848.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06】
上市券商,密集回应投资者关切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在42家上市券商悉数交出2025年“期中成绩单”后,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等10余家上市券商近期密集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切的业绩可持续性、下一步经营战略、分红计划和市值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业绩增长态势或将延续
  总的来看,券商上半年业绩整体回暖。数据显示,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518.66亿元,同比增长超1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40.17亿元,同比增幅达65%。证券行业经营向好之下,投资者普遍关注,这番良好势头能否延续至下半年?
  多家券商在说明会上表示,将全力把握下半年机遇,力争延续良好发展态势。申万宏源表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78%,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把握发展机遇,持续巩固良好发展势头,在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招商证券表示,下半年将全力完成目标任务,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包括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协同建设、完善收入结构、聚焦特色发展等。
  华泰证券回应称,下半年公司将充分把握政策与市场的全新发展机遇,深化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与机构服务“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继续保持稳健进取发展步伐,巩固提升经营业绩、主营业务竞争力与数字金融发展能力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中信证券表示,未来公司将积极助力资本市场功能提升、持续向好,同时充分把握外部市场环境向好的有利条件,锚定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目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加强市场开拓,做大客户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综合业务竞争力,力争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多业务线协同发力
  从多家券商的下一步经营计划来看,财富管理、自营投资、投行业务仍是业务基本盘,同时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布局成为共同发力方向。
  在财富管理方面,券商普遍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与服务升级。东吴证券表示,公司将坚持客户导向,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财富管理服务体系。东方证券表示,公司将坚持买方投顾模式,更好地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东北证券计划大力推进“研投顾专班”“企业家专班”和“私募专班”三大专班建设,聚焦财富客户、企业家和私募客群,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体系。国元证券表示,布局买方投顾,建立客户分层与综合服务体系,推动两融业务转向高质量发展。
  自营投资业务方面,多数券商强调稳健配置与绝对收益。东吴证券表示,公司权益业务将继续以稳健和绝对收益为总基调,持续重视高股息策略配置,固收业务将动态调整仓位、加强风控。中信证券称,公司将坚持客需驱动为主的资产配置理念和稳健的资产配置风格,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东北证券表示,公司权益业务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重点围绕红利、价值、成长等多策略进行股票配置,固收业务以投资业务和资本中介业务为双轮驱动。
  投行业务方面,中小券商注重区域深耕与产业聚焦。西南证券表示,将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重庆现代制造业集群与科创布局,打造标杆项目。东北证券则立足“上市公司和中小创新企业”的客户定位,构建“企业价值成长服务体系”。财达证券坚持“深耕河北、服务全国”战略,打造精品投行。
  此外,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布局成为券商提升效能的核心抓手。华泰证券表示将“All in AI”,在智能投研、投顾、投行等领域推进AI应用。招商证券则计划持续打造“AI证券公司”。东吴证券、财达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也明确将数字化作为赋能业务的重要手段。国际化布局方面,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拓展海外金融业务,全面提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分红计划更趋持续稳定
  随着监管层持续倡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多家券商在说明会上公布了更具可持续性的分红计划,部分券商针对未来公司市值管理计划予以回应。
  数据显示,42家上市券商中,共有28家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187.97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22家券商连续两年中期分红。从分红力度来看,中信证券以42.98亿元的拟现金分红额稳居榜首;国泰海通拟现金分红26.27亿元,排名第二;中国银河、华泰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东方证券的分红额度均在10亿元至15亿元区间。
  中信证券表示,今年是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西南证券透露,公司已制定2024年至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明确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30%,近三年平均分红比例超60%。
  市值管理方面,东北证券表示,公司已公开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建立了涵盖价值创造、价值传播、价值实现的全流程管理机制。西南证券称,公司将把市值管理纳入战略规划,通过提升信披质量、拓宽投资者沟通渠道、优化分红机制等方式系统推进该项工作。
  多家券商表态,未来将通过提升经营质量、强化投资者回报、优化治理结构等方式,实现公司价值与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中信证券、西南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均表示,将继续保持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增强投资者信心。

【2025-09-05】
信托最新重仓股曝光!这一行业为何居首? 
【出处】证券日报网

  信托公司最新重仓股出炉。随着信托行业转型步入深水区,标品信托的发展成为重要抓手。证券市场是信托资金投向的重要领域,透过A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可以窥见信托资金在证券市场布局的最新落点。
  据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华润信托、重庆信托、国联信托等18家信托公司现身25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总市值达592.1亿元,相较于今年一季度末增长64.56亿元。
  整体来看,25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来自非银金融、银行、交通运输、医药生物等多个行业。其中,金融行业是信托公司第一重仓行业。持股数量方面,信托公司持股数量居前的6只个股均来自金融行业。国信证券、江苏银行获信托公司持股数量均为十亿级,分别达21.37亿股、12.81亿股。郑州银行、国元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获持股也较多,分别为7.05亿股、5.92亿股、3.90亿股和2.76亿股。
  上述6只个股也位居信托公司持股市值前列,以降序排列,国信证券、江苏银行、国元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郑州银行获信托公司持仓市值分别为246.18亿元、152.91亿元、46.74亿元、40.38亿元、21.06亿元和14.51亿元。
  此外,无锡银行、华西证券、东吴证券、西部证券等金融行业公司也在信托公司重仓股之列,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分别获信托公司持仓10.50亿元、8.77亿元、7.86亿元和4.02亿元。另有重庆路桥、海南机场等非金融行业公司受到信托公司关注。
  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行业公司‘稳定+分红+安全’的特性,与信托资金追求稳中求进的原则高度契合,是其成为信托公司重仓行业的核心逻辑。”
  具体来看,首先,金融企业具备较强的盈利稳定性和分红能力,尤其是银行和头部券商,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高的股息率,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相对可观且稳健的回报。其次,金融行业长期具备规模效应和行业壁垒,市场地位稳固,抵御波动能力较强,符合信托公司对大额资金的安全性要求。此外,信托公司本身与金融行业有着天然的业务和信息交集,对相关公司基本面、行业趋势有更深入的认知和资源整合优势,更易研判风险与机会。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帅国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金融股具有收益稳定性、高分红等特性,这不仅与信托资金的风险偏好、收益目标高度相契合,也符合信托公司相关要求及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2025-09-05】
东北证券:9月4日获融资买入3701.29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9.9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4日获融资买入3701.29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9.93%,当前融资余额13.3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79%,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437012905.0037463625.001336248951.002025-09-0356801661.0041890276.001336699671.002025-09-0286539713.0054872523.001321788286.002025-09-0156770060.0030704635.001290121096.002025-08-2944497672.0055326652.001264055671.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4日融券偿还4.69万股,融券卖出2.8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4.0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1%,融券余额370.29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4240526.00394429.003702923.002025-09-03283743.00118854.003838482.002025-09-02183826.00255123.003770151.002025-09-01165406.0013856.003872752.002025-08-2947250.00316750.003759875.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40亿元,较昨日下滑0.0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4东北证券-586279.001339951874.002025-09-03东北证券14979716.001340538153.002025-09-02东北证券31564589.001325558437.002025-09-01东北证券26178302.001293993848.002025-08-29东北证券-11139925.00126781554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04】
回暖的券商:头部忙“瘦身”,小券商“捡漏”扩张? 
【出处】贝壳财经

  10家券商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其中,国泰海通以2.72万人位列第一。近一年来,头部券商仍在收缩,华泰证券员工总数减少了1578人,回落至2022年同期水平。
  图/IC
  券商业绩回暖,“落跑”的员工是否回归?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根据数据统计看到,截至今年上半年,50家上市券商员工总数达到319452人,相比上年同期微增。然而,若剔除因并购纳入国泰海通的海通证券员工,总体人数仍处于微降状态。
  今年3月,A股上市券商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正式完成,这也使得其队伍迅速壮大。目前,10家券商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其中,国泰海通以2.72万人位列第一。近一年来,头部券商仍在收缩,华泰证券员工总数减少了1578人,回落至2022年同期水平,此外,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均减员超800人。
  不同于头部机构“瘦身”,个别中小券商逆势招兵买马,新增数千名员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上半年业绩上扬。
  国泰海通因合并登顶,华泰证券减员千人
  自去年9月以来,市场行情持续好转,券商业绩明显回升。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中证协数据显示,15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0.36亿元,同比增长23%,券商总资产也从上年同期的11.75万亿元增长至13.46万亿元。
  从上市券商来看,员工数量并未出现明显增加。数据显示,目前50家上市券商总人数为319452人,相比上年同期增加8131人。这一数字增长主要因为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逾万名员工。若剔除这部分员工数量,上市券商员工总数反而微减。
  总体来看,上市券商的人员变动趋势与证券行业的整体情况一致。据中证协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证券行业登记从业人员数量为36.29万人,相比2024年底减少了0.39万人。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看到,目前10家券商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其中,国泰海通以2.72万人位列第一。中信证券紧随其后,员工总数达2.61万。此外,华泰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的总员工数量超过万人。
  相比之下,A股上市券商中,华林证券员工数量最少,仅为1107人,红塔证券、锦龙股份紧随其后,员工数量为1200多人。
  从近一年以来的员工数量变动来看(除重组券商外),逾七成上市券商减员,但也有部分中小券商逆势扩张。其中,华创云信员工总数大幅增加3060人,方正证券增加1074人,长江证券增加972人,财通证券、长城证券则分别增加了399人和326人。
  过去一年,头部券商明显收缩。华泰证券员工总数减少了1578人,回落至2022年同期水平;广发证券、国信证券均减员超800人,兴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投资本员工减少超500人,天风证券、第一创业、东方财富减少逾400人。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多数人员扩张的券商上半年业绩增幅明显。长江证券和方正证券营业收入增幅位列前五;前者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后者归母净利润增幅超70%,业绩也较为亮眼。
  不过,扩张并不意味着业绩翻红。华创云信人员增加了3000余人,上半年营收却同比下滑12%。华创云信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通过强化集约管控、优化薪酬费用、加强科技赋能等举措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业务发展和员工队伍稳定。
  中信建投、中原证券薪酬降低,券商三季报利润或高速增长
  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华西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等多家券商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同时,近七成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10家券商营收超过百亿元,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的营收位列断层第一。
  从员工薪酬来看,根据“当期薪酬总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公式计算,数据显示,3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券商(剔除因合并重组导致数据波动较大的国泰海通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及浙商证券)上半年薪酬总额合计达777.1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8.19%。
  其中,33家薪酬总额实现增长,8家增速超过30%。国信证券、华西证券、华安证券同比增幅均超40%。同时,部分券商薪酬总额有所下调,中信建投证券和中原证券两家上半年薪酬总额同比降幅超过14%,财通证券、信达证券、东北证券、首创证券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25年上半年,主要核心指数整体上行,科创50指数大涨9.93%,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货币等新经济板块表现突出。A股市场交投活跃,日均成交1.39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2%;IPO家数和募资规模同比均明显提升,再融资也保持强劲增长。
  有券商在半年报中指出,在市场情绪回暖及低基数效应共同作用下,上半年证券行业盈利显著增长。资本市场改革呈现系统性深化特征,为行业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头部一流投行建设与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并行推进,行业格局或将加速分化。
  此外,个别券商称,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改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持续强化,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的市场生态加速构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进一步夯实。具体来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拓展了制度的包容性,增强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全周期的服务能力;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进一步提升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公募基金改革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引导公募基金行业“全链条”升级;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面对市场回暖,有券商在中报中总结了行业呈现的三大新趋势:一是并购整合步伐显著加快;二是跨境业务崛起,券商加快全球化布局和新兴市场的渗透;三是数字金融业务从基础设施搭建迈向深度应用,智能投顾、区块链等技术成为创新焦点。
  谈及后续业绩表现时,业内对券商板块持乐观态度。方正证券指出,高交投活跃度下,预计券商板块三季报利润维持同比高速增长,预计券商板块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38%,R0E回升至8.0%。不过,业绩增长也受股、债市调整,交投活跃度下降,增量资金入市放缓等风险因素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

【2025-09-04】
东北证券:9月3日获融资买入5680.1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3日获融资买入5680.1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50.20%,当前融资余额13.3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82%,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356801661.0041890276.001336699671.002025-09-0286539713.0054872523.001321788286.002025-09-0156770060.0030704635.001290121096.002025-08-2944497672.0055326652.001264055671.002025-08-2862642100.0060372161.001274884651.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3日融券偿还1.42万股,融券卖出3.3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8.37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8%,融券余额383.85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3283743.00118854.003838482.002025-09-02183826.00255123.003770151.002025-09-01165406.0013856.003872752.002025-08-2947250.00316750.003759875.002025-08-28320008.0079560.004070820.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41亿元,较昨日上升1.1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3东北证券14979716.001340538153.002025-09-02东北证券31564589.001325558437.002025-09-01东北证券26178302.001293993848.002025-08-29东北证券-11139925.001267815546.002025-08-28东北证券2553717.00127895547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04】
直面市场关切 券商密集召开中期业绩说明会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胡雨

  ● 本报记者 胡雨
  上市券商中期业绩说明会近期密集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已有财达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西南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积极回应市场和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记者梳理发现,经历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增长后,多家券商被问及今年下半年能否继续保持这一势头,接下来是否有中期分红计划;一些特色型券商在介绍上半年经营业绩向好原因的同时,也透露了下一步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规划。
  聚焦下半年业绩能否延续增长
  9月3日下午,财达证券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有投资者问及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是由哪些业务板块增长带动的,以及未来这些业务板块的发展战略。财达证券表示,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未来,公司经纪业务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证券投资业务将持续优化投资策略,加强风险管控,提升投资收益;投资银行业务将坚持“深耕河北、服务全国”战略,打造精品投行,加大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
  2025年上半年A股行情向好,推动券商自营等业务增收,从而带动整体经营业绩向好;进入下半年,A股延续震荡走强,因此上市券商下半年能否维持上半年业绩高增长态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华泰证券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投资者称,三季度以来,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有望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带来正向影响。公司将继续保持稳健进取的发展步伐,巩固提升经营业绩、主营业务竞争力与数字金融发展能力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具体举措包括:聚焦客户价值,着力推进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国际布局,持续延伸金融服务全球价值链;拥抱科技变革,在更多重点智能化场景实现新的突破等。
  也正是随着权益市场在7月、8月走强,中信证券在业绩说明会上被问及,其证券投资业务是否有向权益投资倾斜的动作。对此公司回应称,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路和风格,积极把握市场节奏和交易机会,不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关注中期分红规划
  随着A股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出炉,半年度权益分派相关事项也被提上日程。对于能否获得“真金白银”,投资者同样十分关注。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2.90元(含税,下同),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2.98亿元。本次现金分红是中信证券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从35.57亿元提升到42.98亿元。对于投资者而言,分红总额稳步增长,不仅提升了股东回报、增强了市场吸引力,更传递出公司重视长期价值创造、倡导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
  东北证券表示,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度中期现金分红条件,并授权公司董事会制定具体方案,将结合公司发展情况、行业发展趋势、自身经营模式以及是否有重大投资计划等因素,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积极、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对于市值管理工作,东北证券表示,公司通过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提升投资者回报,未来将建立提升投资价值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各类工具提升对长期投资的吸引力,更好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头部券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的同时,中小特色型券商也在加速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从一些券商对投资者提问的回应内容看,其也透露出了下一步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规划。
  西南证券表示,公司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A股活跃度提升带来了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与公司全面深化改革、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努力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竞争优势的经营方针政策密不可分。未来,公司将立足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打造更多成果,同时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并继续强化合规风控意识,充分发挥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控指标在资源分配中的导向作用,多措并举,努力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东北证券表示,未来公司将围绕“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细分业务领域与数字化方面实现行业领先的目标。公司将持续推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与销售交易、资产管理四大业务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2025-09-03】
2025年中报透视: 上市券商百亿元营收阵营扩容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gloria

  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30.8%;净利润为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行业复苏态势显著。其中,营收超过百亿元的上市券商从去年同期的6家增至10家。业内人士认为,头部券商规模优势稳固,中小券商弹性凸显,财富管理、自营投资及并购重组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推手。
  头部阵营再扩容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交投活跃。数据显示,1至6月,日均成交额实现13902.09亿元,同比实现61.14%的增长,其中,今年二季度日均成交额实现12625.66亿元,同比实现51.99%的增长。中航证券认为,年初以来,权益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向上态势,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成交额、两融余额以及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等多项关键指标持续回暖,共同推动券商板块进入估值修复通道,带动券商业绩增长。
  2025年中报显示,券商“百亿俱乐部”再度扩容,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券商从去年同期的6家增至10家。具体来看,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十大头部券商的营业收入全部超过百亿元,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两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超过百亿元。
  从营业收入增长情况来看,头部券商仍然保持优势。其中,国联民生(269%)、国泰海通(77.71%)、长江证券(64.79%)等券商营收增速超过50%,而浙商证券(-23.66%)、中原证券(-23.14%)等则出现下降。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国泰海通以157.37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越中信证券(137.19亿元)登顶,华泰证券(75.49亿元)、中国银河(64.88亿元)紧随其后。
  需要提及的是,中小券商“黑马”频现。华西证券(1195.02%)、国联民生(1185.19%)净利润增速超千倍,东北证券(225.89%)、华林证券(172.72%)等亦实现翻倍增长。
  “上半年自营和经纪业务是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柱。”中航证券非银金融行业研究员薄晓旭认为,“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整体表现超预期。头部券商表现稳健,部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券商贡献突出,还有一批业绩弹性强劲的中小券商表现亮眼。”
  关注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券商
  在42家上市券商中,有37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9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超过100%的大幅增长。另外,天风证券成功扭转亏损局面,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扭亏为盈,基本面的修复为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提升注入了增量。
  “上市券商上半年整体业绩实现‘双增’。”华西证券分析师罗惠洲认为,“券商业务亮点频现,多家券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客户规模与资产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投行业务方面,头部券商差异化优势凸显;战略方向上,多家券商锚定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方面,8月2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将制度名称修改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新规将“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作用,提升专业能力”写入总则,更加突出加强券商发挥功能性作用导向。对此,山西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员李明阳表示:“新规更加体现‘扶优限劣’,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为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充分提供空间,合规经营稳健、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券商及具有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小券商将充分受益。”
  投资策略上,薄晓旭认为:“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建议关注国泰海通、国联民生、浙商证券等,以及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
  3日,上海某私募人士向《大众证券报》记者表示:“头部券商凭借综合实力强者恒强,中小券商通过并购重组与差异化策略实现突围。建议关注三类标的:龙头券商(中信证券、中金公司);高弹性标的(国联民生、华西证券);低估值修复方向(华泰证券、国泰海通)。在市场交投活跃的背景下,证券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2025-09-03】
回应投资者关切,券商业绩说明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胡雨

  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A股上市券商陆续召开业绩说明会,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
  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已有财达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西南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举办了2025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记者梳理发现,在上半年业绩实现高增长后,多家券商被问及今年下半年能否保持这一势头,是否有中期分红计划。在关注券商自身经营情况的同时,旗下资管子公司、参股或控股基金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也受到投资者重视。
  业绩如何维持增长
  从42家A股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看,各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或扭亏为盈。上半年,A股行情向好推动券商自营业务增收,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进入下半年,上市券商能否维持上半年的业绩高增态势,受到投资者关注。
  华泰证券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投资者称,三季度以来,市场交易持续活跃,有望对公司后续经营业绩带来正向影响;公司将保持稳健进取发展步伐,巩固提升经营业绩、主营业务竞争力与数字金融发展能力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具体举措包括:聚焦客户价值,着力推进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国际布局,持续延伸金融服务全球价值链;拥抱科技变革,在更多重点智能化场景实现新的突破等。
  在被问及未来如何保持高增长发展态势时,西南证券介绍了在三方面的规划:一是公司将立足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打造更多成果;二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三是继续强化合规风控意识,充分发挥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控指标在资源分配中的导向作用,多措并举,努力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随着权益市场7月、8月的走强,在业绩说明会上,中信证券被问及证券投资业务是否有向权益投资倾斜的动作。中信证券回应称,公司证券投资业务的持仓资产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客户需求对冲端股票为主,整体资产配置效果较好。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思路和风格,积极把握市场节奏和交易机会,不断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中期分红计划受关注
  随着A股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披露,半年度权益分派相关事项也被提上日程。对于能否获得“真金白银”,投资者颇为期待和关注。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了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2.9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2.98亿元(含税)。本次现金分红是中信证券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从35.57亿元提升到42.98亿元。对于投资者而言,分红总额的稳步增长,不仅提升了股东回报、增强了市场吸引力,更传递出公司重视长期价值创造、倡导长期持有的投资理念。
  对于投资者问询的公司中期分红计划,东北证券表示,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度中期现金分红条件,并授权公司董事会制定具体方案,公司将结合公司发展情况、行业发展趋势、自身经营模式以及是否有重大投资计划等因素,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积极、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对于市值管理,东北证券表示,公司通过实施积极、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提升投资者回报,未来将建立提升投资价值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各类工具提升对长期投资的吸引力,更好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关注子公司发展规划
  除了对上市券商自身经营规划保持关注外,记者梳理发现,上市券商旗下资管子公司、参股或控股基金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东方证券在被问及东证资管和汇添富基金未来发展方向时表示,东证资管将围绕公募与私募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通过持续完善产品线布局、推进多元投研能力建设、优化资金结构和客户服务能力等经营举措,着力提振经营业绩;汇添富基金将顺应公募基金改革方向,持续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全面提升资产管理的专业水平以及数字化和AI能力。
  申万宏源在被问及未来如何进一步扩大申万菱信基金和富国基金的规模、提升业绩时表示,下一步,申万菱信基金将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坚持均衡聚焦,做人才增量、产品增量、客群增量,切实提质增效;富国基金将进一步加强各项能力建设、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合规风控,建立多元立体的投资者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投资者回报,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

【2025-09-03】
东北证券:9月2日获融资买入8653.97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2日获融资买入8653.9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62.45%,当前融资余额13.2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57%,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286539713.0054872523.001321788286.002025-09-0156770060.0030704635.001290121096.002025-08-2944497672.0055326652.001264055671.002025-08-2862642100.0060372161.001274884651.002025-08-2785535290.0074619604.001272614712.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2日融券偿还2.97万股,融券卖出2.1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3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9%,融券余额377.0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2183826.00255123.003770151.002025-09-01165406.0013856.003872752.002025-08-2947250.00316750.003759875.002025-08-28320008.0079560.004070820.002025-08-27724546.00504298.003787042.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3.26亿元,较昨日上升2.4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2东北证券31564589.001325558437.002025-09-01东北证券26178302.001293993848.002025-08-29东北证券-11139925.001267815546.002025-08-28东北证券2553717.001278955471.002025-08-27东北证券11046152.001276401754.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03】
上市券商半年报透视:各项业务全面回暖 “百亿俱乐部”持续扩容 
【出处】经济参考报

  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成绩单”日前正式披露完毕。总体来看,在今年上半年积极的市场表现下,券商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普遍迎来快速增长,带动券商整体营收净利双增长。数据显示,申万三级证券行业下的49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共有10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2家券商归母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49家归母净利润悉数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增长亮点十足。据统计,在申万三级证券行业分类下的49家上市券商中,共有40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超八成;同时,49家上市券商悉数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从业绩体量来看,上半年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营业收入规模位居前两位,分别为330.39亿元、238.72亿元。上半年共有10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进入“百亿俱乐部”,除上述两家外,其余分别为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去年同期,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上市券商仅有6家。
  潘悦 制图
  归母净利润方面,全市场共两家券商规模超百亿元,其中国泰海通以157.3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登顶,中信证券上半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位列第二。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东方财富、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6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去年全年规模的80%以上,东方证券、方正证券、中原证券3家券商更是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从业绩增速来看,合并后的券商机构受报表调整、业务协同等因素影响,普遍增速较快。例如,国联民生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40%,国泰海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71%。此外,部分中小型券商营收增长迅猛,上半年增速均达到50%以上,如天风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等。
  归母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共13家券商增幅超100%,其中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同比增长超10倍,分别达1195%和1185%;国盛金控、锦龙股份、哈投股份、东北证券、国泰海通等均实现逾2倍的增长。与此同时,头部机构尽管业绩基数较大,总体仍实现平稳快速增长。例如,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中国银河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增长47.86%;华泰证券归母净利润75.49亿元,同比增长42.16%。
  经纪与自营业务“爆发”
  据统计,上半年上证指数上涨2.76%,全市场3700余只个股收涨,开户人数也有明显增长。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半年A股累计新开户1260万户,较2024年上半年开户数949万户增长32.77%。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券商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均表现强劲。
  以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作为衡量标准,数据显示,在公布相关数据的44家上市券商中,有43家该指标同比增长。其中,国联民生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增长率达223.77%,位居榜首;国泰海通、国信证券、国金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增长率均在50%以上。
  从金额来看,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上半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超过50亿元,位居前两位,分别为64.02亿元、57.33亿元,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31.20%、86.27%。
  自营业务方面,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以投资净收益为例,在公布相关数据的44家上市券商中,共有36家自营业务实现同比增长。中国银河、中银证券、东兴证券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速均超过10倍;浙商证券增长超5倍;光大证券、国泰海通、国元证券同比增长也达到3倍。财通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在投资净收益领域实现扭亏为盈。从金额来看,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上半年投资净收益超百亿元,分别为208.99亿元、127.01亿元;华泰证券以91.70亿元的投资净收益位列第三。
  不过,自营业务收入在行业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化态势。在整体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原证券、华林证券等部分券商上半年投资净收益同比缩水。
  机构看好后续业绩
  在业绩表现亮眼的同时,上市券商在现金分红方面也愈发积极。目前,共有28家上市券商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合计分红金额187.97亿元,其中22家连续第二年中期分红,分红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53.5亿元。
  展望后市,不少机构表示,7月以来市场交投活跃度依然较高。未来,在政策红利与市场表现的促进下,券商板块有望迎来多重业务机遇。
  中航证券分析指出,在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与两融余额同步上扬的背景下,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正迎来多重业务机遇。两融规模持续高位运行、投资者开户数量稳步提升等积极信号,不仅直接助推经纪业务与利息收入增长,也为券商整体业绩带来显著的弹性支撑。随着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叠加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券商业绩有望步入稳步上行通道。
  华龙证券表示,交投活跃与政策红利驱动证券板块估值修复。近期市场日均成交额放量,两融余额创新高,7月证券App月活增加,直接利好经纪与自营业务。政策端,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弱化规模导向,强化ROE考核与差异化发展,推动头部券商提升经营效率。监管政策催化和市场交投热度提升将长期有利于上市券商业绩和估值双提升。
  华西证券也认为,券商业务亮点频现,多家券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客户规模与资产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投行业务方面,头部券商差异化优势凸显;战略方向上,多家券商锚定打造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02】
“牛市旗手”半年报:10家头部券商营收超百亿元,这家四川券商净利润增长近12倍 
【出处】金融投资报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作为“牛市旗手”的上市券商,其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多家机构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表现远超市场预期,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根据数据,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30.8%;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17亿元,同比增长65.08%。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42家上市券商中,有37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呈现出“双增长”局面。
  其中,营业收入最高的依旧是“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而在合并之后相继交出首份半年报的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则分别成为营业收入增速第一名、归母净利润第一名。此外,四川上市券商华西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95.02%,成为上半年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增速第一名。
  营收:
  两家券商表现亮眼
  01
  从营业收入来看,中信证券继续稳坐“券商一哥”宝座,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达到137.19亿元,这也成为了中信证券自上市以来表现最好的中期业绩。公司称,其净资本、净资产和总资产等规模优势显著,是国内首家总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的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已连续多年排名行业第一。
  02
  交出合并之后首份半年报的国泰海通,则成为上半年营业收入排名第二的上市券商,营业收入达238.72亿元。今年4月,国泰证券与海通证券合并后,其A股证券简称正式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这也是继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证券行业规模最大的“A+H”整合案例。
  03
  营业收入排名第三的是华泰证券。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01%。公司介绍称,这主要是受益于投资收益、利息净收入、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增长。
  此外,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等7家券商的上半年营业收入均突破了100亿元关口,分别达到153.98亿元、137.47亿元、128.28亿元、116.95亿元、110.75亿元、107.40亿元、105.20亿元。
  从营业收入增速来看,两家在今年成功合并的券商包揽了前两名。
  其中,居营收增速第一位的国联民生,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69.40%,这也是其合并之后的首份半年报;国泰海通则在上半年实现77.71%的同比增速,居第二位。
  资料显示,国联证券的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国联民生,标志着从2024年4月起开启的“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合并事件终于完成。在上半年的各项收入中,国联民生的投资业务成为其第一大营业收入支柱,上半年实现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14052.11%。
  此外,天风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国信证券、华西证券、申万宏源、国金证券、长城证券、中金公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等11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40%。
  净利:
  华西证券拔得头筹
  从净利润来看,各家上市券商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可谓亮点纷呈。
  四川上市券商华西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5.1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95.02%,其增速在上半年的上市券商中拔得头筹。
  紧随其后的是合并券商国联民生,其归母净利润在今年上半年实现1185.19%的大幅增长,增速仅次于华西证券,远高于净利润同比增速达369.91%的国盛金控。
  此外,东北证券和国泰海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0%,而华林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天风证券、申万宏源等实现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合并券商国泰海通,在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已超过中信证券,达到157.37亿元;而中信证券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37.19亿元,尽管屈居第二,但仍远高于第三名华泰证券的75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银河、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上市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均超过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上半年巨亏3.24亿元的天风证券,实现了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天风证券实现归母净利润3139万元,同比增长109.69%。有分析指出,天风证券基本面的修复,也为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提升注入了增量。
  券商股后续表现仍值得期待
  整体来看,作为A股市场备受关注的“牛市旗手”,在今年上半年,诸多上市券商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大幅改善,整体业绩表现亮眼。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头部券商的业绩增速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位居行业内前三、前五、前十的券商合计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37%、37%、35%,均高于上市券商整体31%的增速。在这一背景下,有机构认为,可关注估值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头部优质券商。与此同时,不少业绩弹性较强的中小券商表现也较为亮眼,净利润增速远超行业整体水平,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潜力。
  因此,随着A股行情的持续火热,市场成交额逐步走高,也有机构建议关注经纪、两融、投资等业务占比较高的券商。
  此外,也有机构建议关注后续的券商整合情况。中航证券表示,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
  具体到后续机会,国金证券分析称,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超出预期,7月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两融余额均大幅提升,赚钱效应增强,全年业绩增速及ROE有望保持高位。选股思路方面,可以考虑估值业绩错配程度较大的券商,经纪、资管、投资收入占比较高的券商,以及A股、H股溢价率较高的券商。

【2025-09-02】
50家上市券商交半年成绩单:10家营收过百亿,10家净利润翻倍,仅中山证券亏损0.36亿元 
【出处】金投网

  蓝鲸新闻9月1日讯截至目前,50家A股上市券商(含母公司上市)的半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整体来看,上市券商业绩表现超过市场预期,头部券商保持稳健、部分中小券商业绩弹性佳,共同推升行业表现。
  伴随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证券行业今年迎来集体业绩回暖,各业务板块向好。经纪业务中,股票、基金交易活跃,交易量上扬推动佣金收入增长;投行业务因企业上市、再融资需求释放,承销保荐等业务量攀升拓宽收入来源;自营业务亦成为强效增长引擎,投资收益可观。
  据蓝鲸新闻记者统计,在50家上市券商中,亏损的券商仅中山证券1家,且是营收、净利双降;盈利的券商达49家,其中营收、净利双增的券商有42家。营业收入过百亿的券商有10家,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归母净利润实现逾100%增长的券商有10家,分别为江海证券、华西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国泰海通、华林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申万宏源。整体来看,头部券商继续保持业绩稳增势头,部分中小券商则展现了较强的业绩弹性空间。
  中信证券营收稳居榜首,净利润桂冠易主至国泰海通
  从营收来看,上市券商中头部券商的规模优势突出。
  其中,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的营业收入稳居榜首,同比增速超2成,“券商一哥”地位稳健,仍以近百亿元的营收差距领先第二名。国泰海通则凭借并购重组带来的协同效应,以238.72亿元营收跃居第二,同比增长77.71%,需关注的是,上半年公司以157.3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超过中信证券登顶行业第一。
  从整体营收规模看,前十券商均突破百亿元。华泰证券营收162.19亿元,同比增长31.01%;广发证券营收153.98亿元,同比增长34.38%;中国银河营收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增速均在30%以上。
  营收排在前列的还有中金公司营收128.28亿元,同比增长43.96%;申万宏源营收116.95亿元,同比增长44.44%;国信证券营收110.75亿元,同比增长51.84%;中信建投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19.93%;招商证券营收105.2亿元,同比增长9.64%。营收破百亿的券商中,仅有招商证券的营收增速是个位数,为9.64%。
  (图片来源:蓝鲸新闻记者制表)
  营收增速前十的券商依次为国联民生、江海证券、国泰海通、天风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国信证券、华西证券、申万宏源、国金证券。
  (图片来源:蓝鲸新闻记者制表)
  据蓝鲸新闻记者粗略计算,2025年上半年50家A股上市券商总营收为2696.59亿元,同比增速为12.48%。其中,国联民生以269.4%的增速居首,营收增长至40.11亿元,增幅最为突出;江海证券紧随其后,增速达81.17%,营收增长至7.26亿元;国泰海通得益于业务整合,营收增长至238.72亿元,增速77.71%;天风证券和长江证券的营收增速均超过60%,营收分别为12.22亿元、47.05亿元;国信证券营收增长至110.75亿元,方正证券营收增长至56.63亿元,二者增速均超50%。
  归母净利润增速前十的券商依次为江海证券、华西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国泰海通、华林证券、国海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申万宏源。
  (图片来源:蓝鲸新闻记者制表)
  上述10家券商归母净利润均翻倍。其中,江海证券以2.88亿元的净利润规模、1311.6%的同比增速,在净利润增速榜单中位居第一,成为盈利能力跃升最明显的机构之一。
  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净利润也翻了10倍,其中华西证券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1195.02%;国联民生净利润11.27亿元,增速达1185.19%,扣非净利润11.21亿元,增速达1355.7%,对于变动原因,公司表示,“整合后,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东北证券、华林证券等中小券商净利润增速良好,或显示出其在细分业务领域的盈利爆发力,其中东北证券净利润为4.31亿元,增速达225.9%;华林证券净利润为3.36亿元,增速达172.72%。
  在市场交投活跃、核心指数上涨背景下,经纪、自营投资是上半年行业业绩改善的核心原因,投行业务也有边际改善。中航证券研报表示,自营和经纪业务为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柱。年初以来,权益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向上态势,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成交额、两融余额以及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等多项关键指标持续回暖,共同推动券商板块进入估值修复通道,带动券商业绩增长。
  50家券商中仅中山证券1家亏损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业绩有以下亮点:
  一是,头部券商持续领跑且盈利规模显著。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营收稳居行业第一,137.19亿元归母净利润保持头部优势;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登顶,展现出整合后强大的盈利能力,头部券商在资本实力、业务布局上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二是,盈利面广,亏损券商少。在记者统计的50家券商中,仅中山证券一家券商出现亏损,且超过八成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天风证券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0.31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24亿元。
  三是,部分券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强劲增长。例如,整合后的国联民生证券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暴增1185.19%。其业绩增长背后,源于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力。其中,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6.87亿元,同比激增14052.11%,成为核心增长引擎;经纪与财富业务营业收入11.95亿元,实现翻倍增长;信用交易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亦实现不同程度的营收增长。国泰海通证券亦实现业绩增长,归母净利润突破157亿,登顶行业第一,多项细分业务数据亦位居行业第一。
  不过,在行业实现整体增长的情况下,仍有小部分券商面临挑战,业绩下滑。其中,浙商证券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下降23.66%;中原证券营业收入9.21亿元,同比下降23.14%;西部证券营业收入27.89亿元,同比下降16.23%;南京证券营业收入15.78亿元,同比下降5.96%;财通证券营业收入29.59亿元,同比下降2.19%,降幅较小。
  此外,中山证券成为50家券商中唯一亏损且营收下降的券商,公司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49.67%,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下降123.22%,主要是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在行业经营表现普遍回暖的情况下,中山证券的经营表现并不乐观且有所承压。
  针对下半年走势,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行业有望依托高成交额、股权融资常态化以及资本市场持续回暖进一步展现自身业绩弹性。

【2025-09-02】
东北证券:9月1日获融资买入5677.01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东北证券9月1日获融资买入5677.0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53.55%,当前融资余额12.9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37%,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9-0156770060.0030704635.001290121096.002025-08-2944497672.0055326652.001264055671.002025-08-2862642100.0060372161.001274884651.002025-08-2785535290.0074619604.001272614712.002025-08-2654558863.0046528760.001261699026.00融券方面,东北证券9月1日融券偿还1600股,融券卖出1.91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6.5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1%,融券余额387.28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9-01165406.0013856.003872752.002025-08-2947250.00316750.003759875.002025-08-28320008.0079560.004070820.002025-08-27724546.00504298.003787042.002025-08-26237440.004480.003656576.00综上,东北证券当前两融余额12.94亿元,较昨日上升2.06%,两融余额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9-01东北证券26178302.001293993848.002025-08-29东北证券-11139925.001267815546.002025-08-28东北证券2553717.001278955471.002025-08-27东北证券11046152.001276401754.002025-08-26东北证券8232495.00126535560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9-02】
上半年券商薪酬曝光:券商“一哥”薪酬总额111亿元,人均超40万元!超八成机构薪酬总额上涨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42家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券商2025年上半年薪酬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统计显示,超八成券商薪酬总额实现增长,行业人均薪酬也呈现同步回升态势。
  超八成券商上半年薪酬总额上涨
  随着42家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券商2025年上半年薪酬也随之浮出水面。
  根据“当期薪酬总额=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期末应付职工薪酬 - 期初应付职工薪酬”这一统计公式计算,数据显示,在剔除因合并重组导致数据波动较大的国泰海通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及浙商证券后,其余3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薪酬总额合计达777.1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57.55亿元,同比增长18.19%。
  具体来看,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依然位居榜首,2025年上半年薪酬总额达111.2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97.93亿元,同比增长13.58%。紧随其后的中金公司、华泰证券,2025年上半年薪酬分别为55.72亿元、51.37亿元,同比增长27.53%、21.46%。
  从变动幅度来看,39家券商中共有33家薪酬总额实现增长,其中8家增速超过30%。国信证券、华西证券、华安证券同比增幅均超40%。
  不过,也有少数券商上半年薪酬总额出现了下滑。中信建投证券和中原证券两家上半年薪酬总额同比降幅均超过14%,财通证券、信达证券和东北证券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人均薪酬实现上涨
  在行业薪酬水平整体攀升的推动下,券商员工人均薪酬也实现同步增长。计算人均薪酬时,2025年上半年人均薪酬以2025年上半年员工人数为基准,2024年上半年人均薪酬以2024年上半年员工人数为基准。
  由此计算得出,排在首位的中信证券2025年上半年人均薪酬为42.64万元,较2024 年同期的37.6万元,同比增幅为13.4%。
  从增幅来看,39家上市券商中,34家券商人均薪酬出现了上涨,华西证券、国海证券、天风证券的人均薪酬同比增幅较为明显;而中信建投证券、长城证券、中原证券等5家券商的人均薪酬则出现了下跌,总体上涨比例接近九成。
  事实上,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总体呈现震荡上扬态势,交易活跃度提升,券商各项业务收入改善,整体业绩向好,为薪酬增长提供了基础。
  对此,某券商人士指出,首先,在估算人均薪酬时,较常见的做法是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加上“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减去“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再除以平均员工人数。
  在该人士看来,这类计算往往高估了员工实际到手收入。因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这一科目不仅包含员工税前工资,还包括公司承担的公积金、体检费用、职业保险等福利支出。
  “平均员工人数”本身也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指标。由于人员流动的存在,例如有新员工刚入职一个月,也有员工在拿到年终奖后离职,公开信息中的员工人数难以反映精确的时段平均水平。
  此外,他提到,如今除了高管层之外,许多业务条线也广泛实行递延薪酬制度。他们的部分绩效奖金可能在项目完成后(如IPO数年之后)才分期发放。而“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是基于收付实现制核算的,其中可能包含以往年度递延至本期才发放的报酬,因此并不完全对应员工本期的真实收入。
  沪上某券商人士认为,“人均薪酬”是一个平均值,它难以反映券商内部不同岗位、职级、部门以及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巨大个体差异。券商行业的薪酬与资本市场表现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2025-09-01】
A股回暖,哪些券商抓住了这股“暖流”? 
【出处】贝壳财经

  “一哥”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330.39亿元,也是唯一一家营收迈向300亿元的券商。同时重组“巨无霸”国泰海通也发布了首份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
  连日来,上市公司半年报集中发布,证券行业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也逐一揭晓。整体来看,券商板块迎来全面复苏,不少券商营收和净利润实现明显增长。
  自2024年9月以来,受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和市场回暖等多重利好影响下,券商行业利润已现回升迹象。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为券商的发展创下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数据显示,10家券商营收超过百亿元。其中,“一哥”中信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330.39亿元,也是唯一一家营收迈向300亿元的券商。同时重组“巨无霸”国泰海通也发布了首份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
  经纪、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回暖的主力军。贝壳财经记者据数据梳理发现,几乎所有A股上市券商经纪业务均同比增长,仅华创云信一家出现2%的微跌;近八成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实现正增长。
  经纪业务集体爆发,仅华创云信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跌2%
  长期以来,我国券商主营业务包括经纪、自营、承销、信用交易和资产管理等,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对证券市场变化趋势依赖程度较高,俗称“靠天吃饭”。伴随着证券市场景气周期的变化,我国证券业利润水平也表现出周期波动特征。
  自2024年以来,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和市场回暖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行业利润有所回升。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行情不断升温,不少投资者也加入了股市、基市大军。券商经纪业务表现强劲,明显推动券商业绩的增长。
  数据显示,A股上市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华西证券、国联民生、东北证券等多家券商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同时,近七成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其中,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的营收位列断层第一。
  多家券商在半年报中将业绩走强归为经纪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在已有经纪业务数据44家券商概念股中,仅华创云信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了2%的下跌,其余券商均处于上涨状态。
  整体来看,44家券商经纪业务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44.3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44%。其中,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净收入依然位列第一,达到64.02亿元,国泰海通以57.33亿元紧随其后,广发证券则以39.21亿元位列第三。
  从变动来看,两家重组券商国联民生、国泰海通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增幅领先,前者增幅高达224%,后者增幅达到86%。与此同时,国金证券、华林证券等多家中小券商增幅明显,超过50%。在头部券商中,国信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实现了65%的增长,中金公司这一业务的增幅也在50%左右。
  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1178亿,中原证券、锦龙股份等11家券商逆势下滑
  在行情持续升温之际,各家券商自营业务也实现跨越式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178.26亿元,而上年同期这一业务收入仅781.99亿元。
  25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增幅超过50%,长江证券自营业务从上年同期的1.92亿元增长至14.79亿元,翻了6倍多,国联民生、华西证券、浙商证券等3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也实现翻倍增长,不过这几家券商去年同期自营收入基数小,低于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财通证券、国海证券、西部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财富、华创云信、中银证券、国盛金控、湘财股份、中原证券、锦龙股份等11家券商自营业务则逆势下滑,其中,锦龙股份降幅达到96%,中原证券、湘财股份自营业务下滑逾40%。
  头部券商自营业务增幅明显大增,其中,中信证券自营业务以190.52亿元的收入位列第一,相比上年增长62%,国泰海通以93.52亿元的收入紧随其后,增幅达到90%,中金公司增幅也达到了71%。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券商中,仅招商证券自营业务出现了13%的下滑。招商证券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8.50亿元,同比下降11.90%,主要因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伴随着市场环境的整体好转,上半年券商投行业务整体呈现复苏态势,44家数据可比券商上半年投行净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头部券商投行业务回暖明显,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中信建投投行净收入均超过10亿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但分化依然存在,16家券商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下滑,其中,中原证券、锦龙股份、太平洋、中泰证券、红塔证券降幅超过30%。
  上半年业绩整体“超预期”,机构看好三季度
  “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整体表现‘超预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高增长,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中航证券指出,头部券商表现稳健,部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券商贡献突出,还有一批业绩弹性强劲的中小券商表现亮眼。
  中航证券分析指出,年初以来,权益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向上态势,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成交额、两融余额以及权益类产品发行规模等多项关键指标持续回暖,共同推动券商板块进入估值修复通道,带动券商业绩增长。
  展望后续,开源证券认为,伴随着三季度股市活跃度提升叠加低基数影响,券商三季报业绩增速或进一步扩张,投行、衍生品和公募基金业务有望接续改善,板块估值仍在低位,看好零售、机构和财富管理三条主线,关注金融IT主线弹性。
  当前券商板块配置价值提升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资金及自身转型的三方面支撑。中信建投证券指出,政策端,“活跃资本市场”导向明确,注册制深化、交易机制优化、引入中长期资金等举措持续落地,直接拓宽了券商投行、经纪、资管等业务空间。资金端,市场信心修复带动成交回暖与两融回升,叠加养老金、保险等增量资金入市可期,为券商业绩提供弹性基础。自身转型方面,行业正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业务,尤其是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优化收入结构并增强盈利稳定性。
  中航证券还指出,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穆祥桐

【2025-09-01】
东北证券:副总裁郭来生辞职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9月1日,东北证券公告,公司副总裁郭来生先生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提出辞职。郭来生先生的辞职申请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

【2025-09-01】
东北证券(截止2025年8月29日)股东人数为81000户 环比减少0.8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9月1日,东北证券披露公司股东人数最新情况,截止8月29日,公司股东人数为81000人,较上期(2025-08-20)减少689户,环比下降0.84%。从持仓来看,东北证券人均持仓2.89万股,上期人均持仓为2.87万股,环比增长0.85%,户均持股趋向集中。一般而言筹码趋于集中,有利于股价拉升。一般来讲,股东人数、人均持仓和股价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股东人数连续增加,可能是机构退出,把手中的筹码派发给散户,导致个股的筹码比较分散,大资金的离场,容易演变为散户主导行情,不利于股价上涨;若股东人数持续减少,则可能是机构买入散户抛出手中的筹码,方便后续拉升股价。(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9-01】
股市火了券商股业绩爆发!国泰海通净利超中信,华西证券净利同比大增1195% 
【出处】时代财经

  A股券商股半年报已全部披露完毕。
  从总体业绩来看,受行情提振,券商行业呈现集体高增长,所有券商净利润均转正,更有13家券商净利润实现翻倍式增长(数据口径:申万一级行业2021年-证券二级分类,下同)。
  步入2025年,券商并购重组陆续呈现阶段性整合结果,国泰海通及国联民生通过整合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在投行、财富管理和跨境业务上均有所突破;中小券商也趁着市场行情走强寻求业务突破,有不少券商取得阶段性成果,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及金融科技业务也持续发力。
  从盈利趋势来看,2025年上半年为券商“大年”。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0%的券商有2家,为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分别同比增长1195.02%和1185.19%。
  头部券商中,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超过中信证券来到首位,达157.37亿元。不少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翻倍,其中国盛金控、锦龙股份、哈投股份、东北证券及国泰海通同比增长超200%。
  头部券商资产规模差距缩?
  〈影肽瓯ɡ纯矗滩⒐焊绦幸荡匆恍┍浠咛逄逑衷谧什婺<耙滴窠峁沟确矫妗?
  从资产规模来看,头部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资产规模达18077.31亿元,仍然维持行业第一,而并购重组正式落地后的国泰海通资产规模则达到18046.19亿元,与“头部”中信证券的差距渐小,差距仅仅约30亿元。华泰证券仍旧为第三位,今年年中资产规模为9006.97亿元,较上年同期8345.82亿元,也有不错增长。
  上年同期,券商行业资产规模排名第一中信证券领先第二名国泰海通5969.52亿元。
  若以千亿资产规模为界,截至2025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超千亿资产规模的券商共有30家,上年同期仅有24家。
  2025年上半年,券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势头强劲,归母净利润增长超10倍的证券公司有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
  从华西证券的半年报中可以窥见券商行业的缩影。受益于市场行情走好,今年上半年,券商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投资业务增长可观,2025年上半年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为11.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2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4.93%。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华西证券的投资业务今年上半年收入为3.93亿元,同比增长7358.56%,营业利润率比上年同期增加4936.45个百分点。公司在半年报中解释,“主要系公司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遇,权益类投资收益增加,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减少综合影响所致。”
  而华西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则有所下滑,营业总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下滑12.67%和44.46%,营业利润率分别减少20.81个百分点和54.72个百分点,体现出中小券商在业务发展中仍有所侧重。
  从2025年的营业收入来看,有10家券商上半年营业收入超百亿;而2024年中报,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券商仅6家。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国联民生,同比增长269.40%,其次是国泰海通,同比增长77.71%;此外,营收超10亿元的券商有42家,不过仍有9家证券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下滑最多的是湘财股份,同比下滑34.25%。
  湘财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主动减少了贸易收入所致。但值得关注的是,湘财证券为其子公司,从湘财证券的经营情况来看,与券商行业景气度一致,经纪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18%,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59.15%。
  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仍稳居行业首位,营业收入为330.39亿元;合并后发布首个半年报的国泰海通营业收入规模为238.72亿元,列行业第二;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的营收规模依次排在行业第三至第十位。
  尽管有部分公司营收下滑,但从盈利能力来看,A股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同比增幅不足10%的仅2家证券公司,为招商证券和首创证券,分别增长9.23%和2.80%。
  券商整合落地后综合实力大增
  2025年上半年,已落地合并的2家券商都呈现出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经营数据表现亮眼。
  率先于8月28日晚发布合并更名后首份中报的国联民生业绩增长十分亮眼。上半年,国联民生实现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0%;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
  从规模来看,国联民生增长动能强劲,且经过合并后资产规模大增。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联民生总资产达1853.97亿元,比较2024年底增长90.7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0.8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4.90%。
  更引人注目的是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展现出惊人的高增长,同比达 14052.11%。
  对此,国联民生在半年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围绕杠铃策略,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充分抓住第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上升行情,重点配置有色、医药、军工等行业,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同样呈现高倍数增长的还有国联民生的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1.95亿元、5.44亿元、3亿元,同比增幅达215.76%、214.94%、136.10%,上半年仅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小幅下滑,微降8.23%。
  受益于券商整合的还有国泰海通,其在头部券商中业绩增速明显。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实现营业收入238.72亿元,同比增加77.71%;归母净利润为157.37亿元,同比增加213.74%。
  但需要注意的是,国泰海通也对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进行说明。报告期内,国泰海通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负商誉79.64亿元,计入营业外收入,除去该项,若以主营业务计算,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79亿元,而中信证券为135.71亿元,远远超过国泰海通,华泰证券以74.56亿元位列行业第二。
  在客户增长和两融业务等方面,整合后国泰海通也有所突破。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384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2%,其中,富裕客户及高净值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6.8%;私人订制服务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7.7%。融资融券余额1809.96亿元,市场份额达到9.78%,较上年末提升0.61个百分点,排名行业第一。
  同时,其旗下其他业务数据也实现增长,君弘APP及通财APP平均月活达1558万户,较上年增长9.6%,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4530亿元,较上年增长13.4%。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