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设备 河南板块 反内卷概念 沪股通 融资融券 建筑节能 半导体概念 天然气 富士康 独角兽 央国企改革 太阳能
许可项目:燃气经营;燃气汽车加气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玻璃制造;技术玻璃制品制造;技术玻璃制品销售;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真空镀膜加工;医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玻璃、浮法玻璃、药用玻璃和天然气业务。光伏玻璃业务主要经营光伏玻璃的生产和销售。浮法玻璃业务主要为超白浮法玻璃、光热玻璃的生产和销售。药用玻璃业务主要经营无色低硼硅、中硼硅药用玻管、玻瓶以及安瓿瓶的生产和销售。天然气业务经营西气东输豫北支线和榆济线对接管道天然气运输业务。
光伏玻璃行业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自6月1日起新能源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电价政策驱动光伏行业迎来阶段性抢装,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12GW,同比增长99.3%,其中集中式光伏100GW,分布式光伏113GW,新增装机量远超预期。天然气业务报告期内,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呈现偏弱运行趋势。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1—6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19.7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分行业看,城市燃气消费占比提升,其他三类用气占比下降,其中工业、化工用气分别下降0.71%、1.09%。燃气发电占比下降0.79%,但燃气发电用气量同比增长5.13%。上半年,豫北地区天然气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以偏弱震荡为主。公司将充分发挥管道资源优势,持续深挖市场潜力,推动公司天然气销量增长。
(一)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具有20多年电子玻璃和10余年光伏玻璃制造经验和技术发展历程,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光伏玻璃镀膜工程研究中心。在发展历程中,公司不断研究和探索,在彩色显示器件玻璃、太阳能玻璃、中硼硅药用玻璃、高档建筑节能玻璃、液晶玻璃、电子信息显示超薄玻璃等产品领域先后申报专利490余件,拥有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15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有23件专利获得授权。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共计197件,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6件。现有光伏玻璃行业专利60余件,涵盖了光伏玻璃窑炉熔制工艺技术、光伏玻璃镀膜液制备、压延辊关键设备生产制作与多种光伏玻璃花型等专有技术。公司目前依靠自身能力,掌握光伏玻璃的生产技术,开发并拥有关键生产设备、自控系统及镀膜液研发能力。公司光伏玻璃具备生产双层镀膜和背板玻璃丝网印刷、打孔的技术能力,具备1.6mm-5.0mm厚度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全规格覆盖。公司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批量生产光热玻璃的企业之一。公司独立完成中硼硅药用玻璃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拥有国家专利8件,主要包含了药玻料方、熔制、成型等核心关键技术。(二)人才竞争优势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稳定的职工队伍,形成了健全的体制机制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具有稳固的制造业基础和浓厚的质量意识。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结合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成立玻璃研究院,开展博士后和高端人才引进,及时补充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公司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三)资源、能源优势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彩能源经营西气东输豫北支线和榆济线对接管道天然气运输业务,形成气源供给方以中石油、中石化天然气为主,山西煤层气等气源为辅的“多气并举,互为补充”的气源供应格局,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玻璃+天然气”协同发展模式,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保障燃料成本优势,支撑玻璃业务发展。
2017年9月27日公告,国控集团、凯盛集团和安彩高科三方签订药用玻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拟在安阳市注册成立合资公司,开展药用玻璃项目建设。合资公司注册资本拟定4亿元,其中安彩高科为相对第一大股东;国控集团和凯盛集团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0%。拟建项目名称: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10亿元;项目一期计划投资5亿元。
公司天然气业务分为管道天然气、LNG和 CNG三类,管道天然气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安彩能源经营,LNG和CNG由安彩高科经营。2015年1-12月,天然气和管道运输业务实现营收7.12亿元,同比减少10.68%;产品毛利率6.9%,同比减少3.35个百分点。
2015年1-12月,公司光伏玻璃产品实现营收9.17亿元,同比增加15.12%;产品毛利率13.22%,同比减少3.78个百分点。期内,公司调整用户结构,加大光伏玻璃出口比例,全年累计出口光伏玻璃占比36%;同时,完成对海川电子20%股权的收购,为开展超薄玻璃生产创造条件。
2015年3月2日公告称,公司与河南省海川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收购张洪海所持有的海川电子玻璃20%股权,转让价格为不超过3000万元。同时约定,在满足该协议约定条件的情况下,公司有权后续收购海川电子玻璃合计60%股权。据介绍,海川电子玻璃拥有设计产能1200万平方米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产品可广泛用于钢化玻璃保护膜、盖板玻璃、ITO导电玻璃等领域。是国内掌握超薄电子玻璃生产技术和具备稳定生产能力的领先企业之一。
2016年7月,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1亿元。2015年10月20日晚间公告,拟6.36元/股发行1.73亿股,向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发行1.47亿股,向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2594.34万股。富鼎电子为鸿海精密旗下公司,郑州市国资委持有郑州投资控股100%股权。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1亿元。其中8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河南投资集团届时将仍为控股股东,富鼎电子将持有17.0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2018年7月26日公告,公司拟开展日熔量900t/d光伏玻璃原片及后加工生产线建设,该项目为公司退城进园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82,637万元。该项目位于安阳市产业集聚区,预计年产光伏玻璃3,379万m2,建设期预计15个月。有利于公司降低光伏玻璃生产成本,有效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