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属 北京板块 2025三季报预增 2025中报预增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融资融券 中芯概念 尾气治理 半导体概念 传感器 华为概念 国产芯片 OLED 5G概念 小金属概念 央国企改革 医疗器械概念 3D打印 稀土永磁 新材料 新能源 军工
稀有、稀土、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锗和化合物单晶及其衍生产品,以及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稀有材料、贵金属材料、光电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相关技术开发、转让和咨询服务;相关器件、零部件、仪器、设备的研制;实业投资;进出口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定位在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纯金属靶材、先进稀土材料、特种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材料领域,将公司产业分为电磁光医四个板块,其中电板块主要包括集成电路用薄膜材料、贵金属等业务,磁板块包括稀土金属、磁性材料及磁体等业务,光板块包括特种红外光学、发光材料等业务,医板块包括生物医用材料及口腔医疗器械等业务。
(一)电子薄膜及贵金属材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实力显著增强。技术层面,随着集成电路制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未来芯片发展将更加注重材料创新、架构重构和工艺突破等多维度技术变革。其中,半导体薄膜材料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基础材料,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铜锰、钴、钽等高纯度金属靶材、绝缘介质薄膜和先进封装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高纯铜合金、钴、钌等靶材在先进制程芯片互连中的应用比例持续提升,满足7nm及以下工艺节点对材料纯度和均匀性的严苛要求;原子层沉积(AL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推动的高性能绝缘介质薄膜不断优化芯片性能和功耗表现。(二)稀土材料市场价格方面,2025年开年市场经过一轮上涨,然后快速回调,又拉涨回,价格总体趋于稳定。应用市场方面,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年新的应用点,部分科技巨头纷纷宣布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为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开辟了全新的需求蓝海。据行业测算,每台人形机器人约需消耗3.5-5kg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随着技术进步和功能复杂化,这一数字还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达到50万台,对高性能钕铁硼的新增需求将激增150%,达到2500吨,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三)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红外光学材料是红外光学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工业和通信等领域。锗(Ge)、硫化锌(ZnS)、硒化锌(ZnSe)及硫系红外玻璃等关键材料在红外成像、探测与跟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加速,医疗成像、自动驾驶、无人驾驶飞行器等新兴领域将成为红外热成像市场的重要增长点,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作为红外热像仪等整机设备必需的原材料与关键配件,应用前景广阔。公司生产的锗单晶、硅单晶、硫化锌、硒化锌及硫系玻璃等基础材料,以及基于这些材料深加工而成的光学元件与组件,是构建红外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市场前景良好。但是,国家对锗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营收产生一定影响;国内红外产品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策略,以保障市场份额。(四)生物医用材料在口腔正畸领域,当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为行业带来若干挑战,行业面临消费需求疲软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双重压力,可能导致非刚需性正畸消费意愿减弱,或消费者选择性支出及高价正畸解决方案减少等多种情况,引发市场规模增速显著放缓。同时,国家集采、降费等政策调控已传导至正畸领域,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但中国错颌畸形患病人数超过10亿人,基数大,而参与正畸项目人员仅几百万人,市场渗透率低,中国正畸市场长期仍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方面,高性能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国家《“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基础攻关行动中,明确提出要开展高精度、高表面质量镍钛合金材料开发,促进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快速稳定发展;同时,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均为高性能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一)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公司传承有研集团七十余年的科研实力,建立起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稀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多家下属子公司被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了行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公司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行业知名专家和四十余名博士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 8 项成果获 2023 年度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新参与制定 71 项标准,其中 20 项国家标准、44 项行业标准、7 项企业标准;授权国外专利 27 项、中国发明专利 41项。在先进制程集成电路用 12 英寸靶材技术、稀土合金、烧结磁材技术和红外光学技术等方面均取得进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二)规模化的产业平台优势自 1999 年发行上市以来,公司利用自身多年的积累,始终坚持高力度投入推动科研成果在公司内部快速工程化产业化。截至目前,公司各核心业务板块均处于所在细分行业的领先梯队,成为国内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产品技术门类全、装备水平高、质量保障能力强的产业平台之一,具备技术、资金与产业规模综合优势,为公司未来产业拓展打下坚实基础。有研新材中长期战略确立致力于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践行成为新材料创造价值的领军者、高科技造福人类的践行者的战略目标,聚焦电、磁、光、医四大板块,建立起产业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运营体系,协同发展。产业经营是公司的基本面和生命线,公司将以“电、磁、光、医”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资本平台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统筹谋划开展收购兼并与对外合资合作,推动各产业板块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实现行业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巩固公司在战略新兴产业新材料与制品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电板块,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薄膜材料整体产销量增长明显。铜系靶材市占率进一步攀升。贵金属装联材料、贵金属医用材料、贵金属超薄带材、贵金属浆料及粉体材料等销售收入增长明显;磁板块,持续深耕声学磁体等消费电子市场,烧结与粘结两类磁体齐头并进,磁体销量持续增长;光板块,深耕国内市场,实现大口径红外锗、硅的批量销售;医板块,创新市场推广模式,口腔正畸产品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高性能镍钛光亮丝、光亮带通过多家客户验证,销量增长明显。(三)横向纵向一体化推进,产品种类丰富、协同性强公司电磁光医各板块产品种类不断的优化提升,扩产扩能加快横向一体化,强化原材料保障力度,向终端客户延伸,逐步实现纵向一体化;各板块技术协同增强,打通板块边界,孵化共性产品,降低研发周期,加快推向市场;强化客户协同,共享客户资源,通过客户产品的生态布局,增强客户粘性,拓宽公司产品护城河,提高进入门槛。电板块,聚焦在微电子薄膜材料、稀贵金属功能材料、铂族金属材料领域,集中力量持续推广 12 英寸高端靶材产品,进一步提升铜、钴、贵金属靶材等重点产品占比,提升高端靶材在公司产品中的地位;钨及钨合金、钒等特种金属及合金靶材通过先进存储、传感器等高端客户验证开始小批量供货;随着靶材扩产项目的顺利批产,标志着公司为做强做大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的重要战略布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会加快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靶材企业的步伐。磁板块,烧结钕铁硼、粘结磁体等领域齐头并进,为客户提供多领域全方位的磁材产品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手机扬声器、受话器、摄像头马达、VCM、TWS 耳机、智能音响、微电机、传感器等领域。与此同时,重点布局磁性材料用稀土金属、合金及稀土铽镝靶材产业,构建了稀土磁性材料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效应。光板块,在原特种红外光学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向组件器件延伸,光学元件、光学镜头(组件)等产品不断丰富,搭建光电产业群。凭借技术优势和进口替代政策支撑硫化锌在国内应用处于领先地位。医板块,在系列传统固定正畸产品基础上,整合先进技术及内外部研发团队,重点开发数字化定制口腔正畸系列产品,高性能镍钛生物医用材料实现批量化生产销售。(四)良好的品牌形象及资源获取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公司在所处行业内部、产业链上下游、资本市场、政府部门及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凭借卓越的技术能力、优良的质量管理能力、良好的企业运营能力与相关方建立了良好、长期的互信、互动协作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出良好发展环境。所属重要子公司有研亿金、有研稀土、有研国晶辉等均是运营 20 年以上的企业,与行业上下游客户建立了深厚、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良好的品牌效应;同时公司具有很强的技术开发实力,从事的业务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多款产品涉及进口替代,代表国家水平;多年的经营中,公司与下游客户建立良好的产投研合作模式,实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在客户中有很强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以及不可替代性。公司下属子公司是行业协会及学会的重要成员单位,相关产品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学会的相关活动,能及时获得行业发展趋势及产品的技术更新情况,以指导或调整公司研发方向和产品布局;公司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行业政策和产品标准制定,保证公司相关产品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一致,助力公司及时配合国家需求进行产品布局。(五)前瞻性的区域布局优势公司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配合北京市相关要求,产业基地布局优化调整,以京津冀地区为核心,依据产业需求,全国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在公司总部(北京市核心区)设立研发中心,招揽高端人才;在昌平、山东德州、廊坊燕郊等地设立靶材、稀土材料产品制造基地,降低人工成本;在山东乐陵设立光电原材料保障基地,实现原材料及时供应,涉及危化品安全合法合规运营生产;在四川乐山设立稀土基础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基于当地丰富电力资源、临近资源所在地、较低人工成本,保障稀土磁材关键材料稳定供应。同时,响应国家经济“双循环”战略,积极谋划国际化布局,目前已在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建立授权代理商,目前运营状况良好,成为公司开展国际市场拓展和国际间合作的桥头堡。
2015年12月公司公告,终止实施原募投项目-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项目,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变更募集资金中的1.99亿元,用于子公司有研亿金的高端金属靶材产业化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和利息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完成 8-12 英寸集成电路靶材制造线建设,实现8-12英寸靶材产能1.97万块/年。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7 个月,预计 2号生产厂房的建设期为16个月,拟2015年 7月厂房投入使用,2016年7月项目完成试运行、验收,2016年底达产。
公司经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从原来单一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的企业,发展成为集稀土材料、光电材料、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多领域于一身、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新材料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1-12月,高纯/超高纯金属材料产品实现营收5.575亿元,同比增加36.21%。
2014年8月1日晚间披露重组预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国晶公司拟向公司控股股东有研总院出售持有的硅板块全部资产和负债,标的资产预估值合计8.88亿元。上述重组完成后,公司将剥离半导体硅材料业务板块。本次重组有助于公司优化资产和业务结构,提升业绩水平。
2014年3月,公司拟以部分募集配套资金和发行股份购买的机器设备向公司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合计27399.87万元。本次增资前后,公司持有有研亿金和有研光电的股权比例均为100%,公司持有有研稀土的股权比例将从现在的85%增加至约85.17%。
2014年5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为提升高纯金属靶材研发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扩大8-12英寸集成电路用靶材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拟投资19943.90万元建设有研亿金高纯金属靶材产业化建设项目。据介绍,该项目完成后,有研亿金将拥有8-12英寸集成电路靶材产能19700块/年,新增销售收入43746.20万元/年,新增净利润5018.50万元/年,其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增工艺设备共计80台(套),新建建筑面积13950平方米。公司表示,上述项目建成后,有研亿金将实现8-12英寸高纯金属靶材的规模化生产,其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也将带来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司在微电子材料板块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2014年3月公司公告,将与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乐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四川汗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就稀土产业整合、稀土矿开发、冶炼分离等开展战略合作,并签订《合作意向书》,旨在整合四川稀土产业。有研稀土认缴出资120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15%股权。中国稀有稀土是中国铝业子公司,是中国铝业整合发展稀有稀土产业的平台,乐山盛和稀土是四川氟碳铈型稀土冶炼分离龙头企业,在稀土矿冶炼分离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四川汉鑫矿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德昌县多金属矿实验采选厂大陆槽稀土矿的实际控制人,拥有较多稀土矿产资源的实际开采权。
公司与四川新光硅业科技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一定时期内,力争实现新光硅业成为世界级多晶硅材料供应商,公司成为世界级硅材料供应商战略目标,新光硅业同意如获得公司对其生产电子级多晶硅产品合格评估结果,每年保证按其产量向公司提供相当数量多晶硅料,并在价格上给予一定优惠。
2015年7月公司公告,国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5801万股,增持后共持有股份6301万股,占比超过5%,达到7.51%。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2017年度被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家税务局、河北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713000339,有效期三年,自2017年度至2019年度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