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 河南板块 创业板综 微盘股 跨境电商 统一大市场 冷链物流 快递概念 北斗导航 长江三角 物联网
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海关监管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保税仓库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包装服务;运输货物打包服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陆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国内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低温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电子产品销售;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业管理;软件外包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营业务以电子元器件保税仓储为基础,为3C电子行业企业端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方案。主要包括仓储管理及配送、货运代理、进出口通关报检、智慧供应链、智慧物联及北斗定位等综合物流服务。公司经过多年运营和业务创新,已经成为华东、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中重要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并逐步向新能源汽车及快消品供应链业务领域开拓。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2023年),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属于“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行业代码“G59”。公司主要为制造业提供以仓储物流为基础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社会物流总额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强。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降至14%,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个和0.2个百分点,反映出供应链协同效率增强,行业运行效率持续提升。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5%,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仍为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其中,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生产相关的物流实物量同比增幅超20%;智能机器人、光电子器件等细分领域延续高增长态势;新能源产业链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7.7%,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47.3%,直接拉动生产物流需求。上半年国际贸易政策变动加剧,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电子信息产业客户加速向东南亚、欧洲转移产能,推高转口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带动“一带一路”沿线跨境物流需求激增,物流企业通过优化跨境网络、升级“保税仓储+国际运输”服务适配变化。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与技术创新深化,物流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数智供应链、绿色物流、跨境物流将成为核心增长极,物流企业需要聚焦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把握结构性机遇。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不断构建,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入,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发展,公司所处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不断迭代升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公司在供应链物流领域拥有近三十年的服务经验,建立了成熟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并广泛应用于3C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多种制造业物流场景,通过软件系统、控制系统持续迭代升级,以及现场管理流程化、标准化能力提升,持续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公司的VMI、SLC等业务模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定制,一企一策,满足智能制造业个性化需求,近年来公司发挥厂内物流优势,发挥生产性服务优势,进一步推动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得联想、摩托罗拉、仁宝、华勤、华硕等客户广泛认可。(二)智慧物流系统开发能力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研发能力建设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全链路可视化数智供应链平台,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通过深挖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多元化需求,打造智慧供应链平台,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自主研发的标准化信息平台上对管控要素和作业流程进行灵活配置,提升了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充柔性和发展柔性,开发了物流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平台、物联网技术等,建立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物流数据驱动决策,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和决策效果,使之可以快速准确适应企业战略变化,响应市场需求。通过集成物联网、车联网等综合技术,自主研发车联网卫星定位平台,针对烟草行业、公务用车、环卫等物流与供应链场景,提供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实现物流多要素动态监控,赋能客户降本提效。(三)智能仓储和智慧供应链规划、集成能力公司通过打造智能仓储产品,引进与应用自动化输送线、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搬运车等智能化设备,成功实践多个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提高了仓储物流效率和准确度。通过整合和优化物流资源、运输方式、仓储设施和信息技术等各方面要素,推动物流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了货物跟踪、库存管理、订单处理、配送和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集成智能化仓储设备和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提高了仓储设备和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近年来,公司不断整合供应商资源,提升供应商集成管理能力,为提升一站式智慧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四)网络布局及进出口通关能力公司在昆山、苏州、上海、武汉、成都、重庆、深圳、南昌、佛山、郑州等城市均开设运营网点,构建了高效的全国物流服务网络,确保货物准时送达,在新加坡、越南等地设立运营主体,并取得中欧班列运营资质,开通至中亚、俄罗斯等国际线路,构建起国际化物流网络,正积极推动跨境运输、保税仓储等国际化业务。同时多家子公司获得中国海关AEO高级认证,具备丰富的通关物流实践经验,凭借专业的报关团队,针对机场安检前置、集货出海、跨境陆海联运等新业态,研究设计了最优报关流程,开发更新最新报关系统适配海关监管要求,可确保货物快速通关。(五)人才队伍优势公司现有经营管理骨干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和出色的管理能力,随着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及骨干人员专业结构持续完善。业务开发队伍不断强化,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3C电子、新能源汽车、快消等行业业务开发团队持续扩展。随着公司标准化工作持续推动,公司陆续沉淀了一批深刻理解物流供应链不同场景物流运营操作要点的骨干团队,经验越来越丰富,管理越来越精细,为战略性客户定制化解决方案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公司技术团队稳定,技术人员专业结构持续完善,为公司系统开发、迭代升级及新技术应用推广提供了有效支撑。
2016年2月20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亿程信息拟用募集资金对其全资子公司贵州亿云增资15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贵州亿云的注册资本增加至5500万元。贵州亿云主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技术开发,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租赁服务,云计算、存储服务等。本次增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车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在大数据、云计算、项目集成方面的业务拓展,在全国范围内开拓延伸车厂前装项目,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2015年5月,公司出资400万元投资设立参股公司重庆跨境云仓物流(占40%),拟设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首期出资额为300万元。云仓物流主要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将积极介入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服务领域,以拓宽公司的业务模式,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5年4月,股东大会同意公司以1亿元(占10%)与上海汉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上海汉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切合公司产业战略规划,帮助公司整合产业资源,提高和巩固公司行业地位。投资中心的认缴总额为10亿元,投资中心的具体投资管理业务由汉铎投资作为管理人进行管理。
2014年12月8日公司披露其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亿程信息100%股权,交易总额为7.2亿元,并拟向实际控制人定增募集配套资金。重组完成后,公司业务将由物流业拓展至卫星导航定位运营服务领域。 根据方案,公司拟向曾卓、红杉资本等共计8位对象,合计发行8823.53万股,发行价格为8.16元/股,用于支付全部亿程信息100%股权对价。同时公司拟向实际控制人王雅军控制的企业南通锦融发行合计2941.18万股,募集配套资金2.4亿元。公告显示,亿程信息以北斗和GPS服务专家为定位,向多行业商业用户和政府机关提供车辆卫星定位运营服务及配套软硬件,是车辆卫星定位运营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货运、客运、危运、驾培、行政执法、智慧城市等专业应用领域,目前以货运和客运为主。2015年年报披露,亿程信息于四季度开始Nautica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实现营业收入8997.53 万元约占公司营业收入15.24%,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3.5万元。
2014年10月29日公告,公司与联想移动通信(武汉)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关于联想手机平台销售协议》,合同总金额为147,824,474元。公司表示,以上合同金额占公司2013年度营业收入的40.13%。截至 2015 年 4 月 17 日止,该合同已履行完毕。
公司募资投入5500万元于“昆山新宁用于保税仓储扩建项目”(截止2011年一季度进度61.29%,后同);投入706万元于“苏州新宁用于保税仓储扩建项目”(61.01%);投入5000万元于“深圳新宁用于保税仓储建设项目”(13.98%)。以上项目建设期均为12个月;投入2800万元于“江苏新宁供应链管理公司用于供应链管理服务项目”(13.98%)。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第1年到第5年内累计增加营业收入约5.5亿元,累计增加税后利润约1.4亿元。
2013年1月,公司拟授予权益总数不超过450万份,其中股票期权270万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限制性股票18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公司授予激励对象每1份股票期权以及限制性股票的行权价格分别为9.31元、4.45元。行权条件为:等待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予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相比于2012年,2013-2015年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25%、56%、95%,且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3%、52%。该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技术人员以及经公司董事会认定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核心营销、技术和管理骨干共124人。
实际控制人是王雅军、伍晓慧、杨奕明,控股股东锦融投资和杨奕明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次发行前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该部分股份。以上股东同时承诺:主动向公司申报所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其直接和间接所持公司股份的25%;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其直接或间接所持公司股份;在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出售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的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