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 华龙证券 | 彭棋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事件: 2025年4月28日,长海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1.3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61.78%。 观点: 产能扩张价格上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公司产能增加带动的销量增长以及热塑及风电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1.35%;实现归母净利0.82亿元,同比增长61.78%。展望全年,2025年年初以来,风电和新能源汽车端的玻纤需求旺盛,同时2024年玻纤两次提价,尤其是11月针对风电纱和热塑短切产品提价有望在2025年逐步落地,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短切毡及湿法薄毡等细分领域市占率稳步提升。公司作为短切毡细分领域龙头,在规模、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以轻短切毡为原料的汽车顶蓬有望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已经成为湿法薄毡市场的龙头,从历史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3年,中国玻璃纤维湿法薄毡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5%。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并且在短切毡及湿法薄毡等细分领域市占率稳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35.07亿元、39.65亿元,归母净利润3.97亿元、5.15亿元、6.5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6、8.9、7.0倍。参考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44.6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出现不利变化;玻纤需求不及预期;树脂需求不及预期;玻纤行业竞争加剧;关税政策不利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变化等。 |
2025-04-30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唐婕,林晓龙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Q1业绩高增长,量价齐升驱动 公司发布25年一季报,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3/0.82亿元,同比分别+31.35%/+61.78%,环比分别+0.51%/+13.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92.63%/+38.65%,业绩增长亮眼,我们预计量价均呈向上走势。 量价双升,产销良性循环,库存稳步去化 量价拆分来看,25Q1公司产能提升预计带动销量同比增加,价格方面,25Q1长海股份2400tex玻纤纱价格达3669元/吨(据卓创资讯),同比/环比分别+20.5%/+1.4%。公司拳头产品主要为玻纤制品短切毡、湿法薄毡,价格韧性相对较强,2025Q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23%/11%。截止3月底行业库存为79.84万吨,环比/同比分别-2%/-1%,其中江苏省玻纤企业库存为8300吨,环比/同比分别-9%/+38%,环比均有降库,预计后续价格仍有较好支撑。出口来看,今年一季度玻纤及制品累计出口51.1万吨,同比-3%。公司当前共有3条合计32万吨在运行玻纤产线,另有2线7万吨正冷修,以及5线15万吨在建产线,未来该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等统筹产能建设,平稳有序推进60万吨项目后续产线以及制品线的投放。 盈利能力持续修复,现金流短期承压 25Q1公司实现毛利率22.59%,同比/环比分别+1.04/+1.54pct。25Q1期间费用率10.47%,同比-2.3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42/-0.89/+0.34/-1.42pct,最终实现净利率10.75%,同比/环比分别+2.03/+1.30pct。25Q1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36.00%,同比+3.53pct。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54亿元,同比-1.07亿元,收现比同比-16.08pct达72.21%,付现比同比+14.93pct达78.39%。 盈利弹性有望释放,估值优势明显 当前公司60万吨产能计划仍未完全释放,未来仍有较好盈利弹性,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4.2/5.9/6.6亿元。PB来看,当前公司PB仅1.01倍,具备较好投资价值,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释放、产能落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
2025-04-24 | 华龙证券 | 彭棋 | 增持 | 首次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事件: 2025年4月18日,长海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滑7.2%。 观点: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销量逆势增长。2024年,玻纤应用市场终端需求疲软,导致玻纤行业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公司玻纤产品的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2024年公司实现26.6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母净利2.75亿元,同比下滑7.2%。公司根据生产及市场情况,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叠加新增产能的释放,努力开拓市场,提高产销协调效率,全年玻纤产品销量同比实现增长10.06%。 产能持续扩张,短切毡及湿法薄毡等细分领域市占率稳步提升。2024年,公司根据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稳步推进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之第一条15万吨产线和子公司天马集团3万吨技改为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生产线产能建设,已于报告期内投产并进行产能爬坡。公司现有产能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成本优势更加明显,提升了生产效能。公司作为短切毡细分领域龙头,在规模、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以轻短切毡为原料的汽车顶蓬有望快速增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已经成为湿法薄毡市场的龙头,从历史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3年,中国玻璃纤维湿法薄毡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5%。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并且在短切毡及湿法薄毡等细分领域市占率稳步提升。我们假设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为16.85%、12.77%、13.04%。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10亿元、35.07亿元、39.65亿元,归母净利润3.97亿元、5.15亿元、6.5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4、8.8、6.9倍。参考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58.7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出现不利变化;玻纤需求不及预期;树脂需求不及预期;玻纤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变化等。 |
2025-04-20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林晓龙,唐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2024年收入小幅增长,Q4业绩大幅改善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26.62/2.75亿元,同比+2.10%/-7.20%,全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12.86%。其中Q4单季度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7.59/0.72亿元,同比+22.66%/+786.99%,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302.68%。 玻纤量增价跌,化工量减价升 公司24年玻纤及制品收入同比+3.2%达19.69亿元,全年销售玻纤及制品30.1万吨,同比提升10%,主要是新建产能增加所致,我们测算吨均价同比减少434元(-6%)达6539元,吨成本同比减少71元(-1%)达4970元,最终实现吨毛利1569元/吨,同比减少363元(-19%),毛利率同比下降3.7pct至24.0%。Q4单季度来看,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环比+11.8%/-10.1%,25Q1来看,据卓创资讯,长海股份2400tex玻纤纱价格达3669元/吨,同比/环比分别+20.5%/+1.4%,预计Q1业绩有望好转。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24%,海外业务毛利率32%(vs国内20%)。公司当前共有3条合计32万吨在运行玻纤产线,另有2线7万吨正冷修,以及5线15万吨在建产线。公司24年化工业务收入同比+1.3%达6.5亿元,销量同比-9.5%达7.11万吨,主要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市场需求偏弱,测算吨售价/吨成本/吨毛利分别为9103/7328/1775元,同比分别+12%/+6%/+44%,毛利率同比提升4.3pct达19.5%。 毛利率下滑,费用增加拖累净利 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22.72%,同比-1.79pct,其中,Q4单季度整体毛利率21.05%,同比/环比分别+1.90/-3.41pct。24年期间费用率12.37%,同比+0.9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22/+0.42/-0.07/+0.78pct,管理费用增长主要是外聘专家费用以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提升主要是利息收入减少等影响。最终实现净利率10.29%,同比-1.03pct。24年资产负债率35.07%,同比+5.69pct。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48亿元,同比-2.72亿元,收现比同比-16.18pct达68.97%,付现比同比+1.25pct达56.15%。 看好公司中长期内生增长动能,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中长期产能扩张所带来的内生增长,考虑到公司Q4业绩好转,小幅上调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4.2/5.7亿元(前值4.1/5.7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玻纤需求下滑、行业产能大幅扩张、外贸环境恶化等。 |
2024-10-28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唐婕,林晓龙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公司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提升3.83% 公司发布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19.03/2.02亿元,同比-4.30%/-29.68%,前三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31.41%。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6.79/0.80亿元,同比-0.25%/+3.83%,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7.86%。 玻纤价格环比修复,新产能点火落地 公司Q3收入环比+5.65%,预计主要受玻纤产品价格提升所致。据卓创资讯,长海股份2400tex缠绕直接纱Q3均价为3646元/吨,环比/同比分别+1.9%/-0.7%,截至10月25日企业报价维持在3600元/吨。公司当前库存营运水平亦有优化,截至三季度末存货周转天数约47.3天,环比/同比分别-0.4/-1.2天。公司常州4线15万吨产线已于今年8月底点火,预计10月初已陆续投产,公司现有4条池窑生产线在产,具备39万吨年产能,另有常州5线15万吨产线已动工,产能扩张稳步进行。未来随着国内需求的逐步恢复以及海外补库需求的释放,公司业绩增长弹性仍较大。化工板块来看,预计受成本端原油价格下降(Q3布伦特原油均价80.50美元/桶,环比-5.47%)影响,吨毛利环比或亦有修复。 汇兑损益减少推升财务费用,费用率提升拖累净利率 公司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23.39%,同比-2.79pct,其中,Q3单季度整体毛利率24.45%,同比/环比分别+0.40/+0.52pct。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12.95%,同比+2.3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3/+0.77/-0.40/+2.04pct,财务费用增加较多主要系是汇兑收益减少所致,最终实现净利率10.62%,同比-3.84pct。Q3单季度净利率11.82%,同比/环比+0.47/+0.75pct。24Q3末资产负债率33.36%,同比+3.11pct。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3亿元,同比-3.67亿元。收现比同比-5.37pct达80.06%,付现比同比+8.78pct达72.07%。 看好公司中长期内生增长动能,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中长期产能扩张所带来的内生增长,考虑到公司新产能将于Q4及明年落地释放,上调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4.1/5.7亿元(前值3.0/3.7/4.6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4年20x目标PE,对应目标价至14.5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玻纤需求下滑、行业产能大幅扩张、外贸环境恶化等。 |
2024-10-26 | 民生证券 | 李阳,赵铭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公司披露2024年三季报:24Q1-Q3实现营收19.03亿元,同比-4.30%,归母净利2.02亿元,同比-29.68%,扣非净利1.82亿元,同比-31.41%。其中24Q3单季度收入6.79亿元,同比-0.25%,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3.83%,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7.86%。24Q3单季度毛利率24.45%,同比+0.40pct、环比+0.52pct。 粗纱:淡季垒库程度好于行业平均水平,毛利率环比保持稳定 (1)单价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4Q3全国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为3682元/吨,同比+0.9%、环比+0.5%。Q3粗纱价格环比保持稳定,预计主因系头部企业挺价意愿强; (2)销量方面,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4Q3期末行业库存为75.6万吨,环比24Q2末增加12.8万吨、垒库幅度达20.4%,主因系7-8月为传统淡季,同时4-5月公司下游客户处于补库阶段、Q3需进行一定去库。长海24Q3期末库存2.48亿元,环比+4.1%,垒库程度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行业、长海均处于垒库阶段,我们预计24Q3公司产销率环比或有所回落; (3)盈利方面,考虑到24Q3公司单季度整体毛利率环比+0.52pct,我们预计公司粗纱盈利能力环比平稳。 粗纱行业趋势判断:价格韧性强,出口+风电纱为结构化亮点 粗纱行业需求与宏观经济相关度高,同时供给端2024年投放压力较大、2025年起有望边际放缓。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4Q3价格坚挺、基本维持在3600-3700元/吨,在真实需求一般的情况下,判断主因系龙头企业挺价意愿强。考虑到Q4需求环比大概率向上(Q4为风电旺季),预计24Q4粗纱价格韧性强,高端产品如风电纱(年度议价)年底或有一定涨价预期。后续需求端重点关注:①区域角度,我们预计外销贡献重要增量,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4Q3行业出口量为52.2万吨、同比+11.5%,②产品结构角度,9月主要厂家风电订单量有小幅增加,预计风电纱受行业抢装影响、产销率有所增加。 “小而美”产能弹性大,期待风电纱突破 公司6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分两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项目一期第一条15万吨线于2024年8月底点火,同时公司常州基地2线于10月已停止投料、计划逐步放水冷修;此外全资子公司天马集团“3改8”项目于2023年12月底放水冷修,冷修复产后预计将专用于风电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优化产品结构,期待公司风电纱验证、放量进展。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长海股份①公司玻纤全产业链布局,产能投放后进一步提升竞争力,②行业龙头价格竞争策略变化,粗纱复价后价格韧性较强,③优化产品结构,风电纱产品持续推进。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为2.89、4.33、5.84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7X、11X、8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行业产能投放节奏不及预期;燃料价格大幅波动。 |
2024-08-24 | 民生证券 | 李阳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收12.24亿元,同比-6.40%,归母净利1.22亿元,同比-42.01%,扣非归母净利1.17亿元,同比-40.05%。其中,24Q2营收6.43亿元,同比-8.74%,归母净利0.71亿元,同比-44.82%,扣非净利0.71亿元,同比-41.38%。24H1公司毛利率22.80%,同比-4.49pct,净利率9.95%,同比-6.13pct;其中,Q2毛利率23.93%,同比-2.94pct、环比+1.13pct,净利率11.07%,同比-7.25pct、环比+1.12pct。收入结构上,玻纤及制品占比74.43%,化工制品占比23.66%,玻璃钢制品占比1.91%。 24Q2玻纤价格回升、压力有所缓解,中期分红提振信心 24H1玻纤及制品营收9.11亿元、同比-4.26%,毛利率24.99%、同比-4.78pct。24H1国内玻纤市场呈现“V”型行情,Q1价格低位下探,2月底出现最低点3079元/吨,也是2020年至今的最低点;但成本端压力加大,以及相关政策促进风电装机、今年以来出口量同增,推动上半年价格筑底反弹。据卓创资讯,上半年主流缠绕直接纱2400tex均价为3387元/吨,同比-10.19%,其中6月均价3847元/吨,已有明显提升。24Q2公司整体扣非净利环比+57.44%,二季度压力有所改善。此外,公司拟于2024年中期进行适当分红。 需求端关注出口拉动 玻纤市场行情受需求端影响较大,且需求与宏观环境相关度高。2024年上半年供给明显放缓,下半年新线将陆续释放,2024年仍有供给端投放压力,我们预计2025年后有望边际放缓。 结合长海当前的产品销售地区,24H1海外收入占比27%,后续需求端可重点关注:出口方向,2024年1-7月玻纤及制品累计出口量同比+15.5%,4-7月单月出口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1%、23.2%、15.3%、21.4%。 公司粗纱潜在产能弹性大 公司60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分两期,截至2024年6月末,项目一期第一条15万吨线已完工90%;全资子公司天马集团拟将原有3万吨玻纤产线升级改造为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纤及高性能特种织物的产线,截至24年6月末已投资1.24亿元;此外,还有薄毡生产线工程在建。 投资建议:继续关注公司①公司玻纤全产业链布局,产能投放后进一步提升竞争力;②粗纱复价后存在一定价格韧性;③优化产品结构,风电纱产品持续推进。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为2.89、4.33、5.84亿元,现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13X、9X、6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节奏不及预期;燃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2024-08-24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林晓龙,唐婕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24Q2价格环比好转,公司产能扩张有序进行 分业务角度,24H1玻纤及制品、化工制品分别收入9.1、2.9亿,分别同比-4.26%、-6.97%,毛利率分别为24.99%、16.40%,分别同比-4.78pct、-3.68pct,24H1业绩下滑主要系行业需求端疲软,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所致。据卓创资讯,24H1公司2400tex缠绕直接纱吨均价3322元,同比-720元/-17.8%。Q2初玻纤行业掀涨价潮,我们测算24Q2公司2400tex缠绕直接纱吨均价3577元,环比+531元/+17.4%,预计Q2盈利或环比有所改善,但同比看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随着行业整体在恢复利润水平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公司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提高产销效率,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业绩或将持续改善。公司现有3条池窑生产线在产,具备24万吨年产能,60万吨建设项目中一期15万吨一线已基本建成,预计于今年三季度投产,二线也已动工,未来随着国内需求的逐步恢复以及海外补库需求的释放,公司业绩增长弹性仍较大。 费用率同比提升,进一步拖累净利率 公司上半年实现毛利率22.80%,同比-4.49pct,其中Q2单季度整体毛利率23.93%,同比/环比分别-2.94/+2.38pct。24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2.80%,同比+3.0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4/+0.86/-0.56/+2.76pct,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新建产能相关费用的增加所导致。最终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率9.95%,同比-6.13pct。24H1末资产负债率33.92%,同比+6.54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34亿元,同比转负。 看好中长期内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中长期产能扩张所带来的内生增长,考虑到公司上半年利润下滑,小幅下调24-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0/3.7/4.6亿元(前值3.7/4.5/5.2亿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4年16x目标PE,对应目标价至11.6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玻纤需求下滑、行业产能大幅扩张、外贸环境恶化等。 |
2024-08-23 | 德邦证券 | 闫广,王逸枫 | 买入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收约12.24亿元,同比-6.40%,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22亿元,同比-42.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17亿元,同比-40.05%;单季度来看,24Q2公司实现营收约6.43亿元,同比-8.74%,环比+10.62%,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71亿元,同比-44.82%,环比+40.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71亿元,同比-41.38%,环比+57.44%。 24Q2价格尚未修复至去年同期,上半年量稳价降。根据卓创资讯,24Q2全国粗纱均价为3723元/吨,同比-8.2%,环比+17.8%,公司在玻纤终端需求疲软情况下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实现玻纤产品销售同比持平,但由于价格尚未修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导致公司收入承压。盈利能力来看,24H1公司毛利率约22.80%,同比-4.49pct,其中玻纤及制品毛利率约24.99%,同比-4.78pct,化工制品毛利率约16.40%,同比-3.68pct,玻璃钢制品毛利率约16.99%,同比-7.97pct,单季度来看,24Q2公司毛利率约23.93%,同比-2.94pct,但环比+2.38pct。 汇兑收益减少导致费用率小幅上升。24H1公司费用率约12.80%,同比+3.0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5%/5.15%/4.75%/0.55%,分别同比+0.04/+0.86/-0.56/+2.76pct,财务费用同比有所上升或主要系汇兑收益减少所致,24H1公司汇兑损失约0.12亿元,而23年同期为汇兑收益0.32亿元。此外,24H1公司资产处置收益约31.21万元,同比-96.66%,或主要系处置贵金属铑粉减少所致,23H1公司处置铑粉贡献净利润约828.75万元。 新产能有望在涨价后落地。公司23年产能约30万吨,天马产线3改8冷修技改已在23年末启动,在建项目为60万吨项目一期第一条15万吨产线,我们认为在行业Q2复价后有望加速在24年投产,在建及技改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有望提升至50万吨/年,产销规模提升有望发挥规模效应带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有望推动公司产品性能提升,进一步提高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玻纤及制品一体布局的细分龙头,充分受益于Q2行业复价,24年新产能释放后中长期业绩弹性可期。考虑到当前粗纱价格面临下降压力,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4.54和6.08亿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12.10、8.21和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或汇率大幅波动、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新增供给超预期、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 |
2024-05-06 | 中泰证券 | 孙颖,韩宇,聂磊 | 增持 | 维持 | 查看详情 |
长海股份(30019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7、2.96、2.81亿,分别同比-13.59%、-63.77%、-53.66%,2023Q4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0.08和0.16亿,分别同比-14.11%、-96.21%和-81.26%,分别环比-9.10%、-89.61%和-77.46%。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1、0.51、0.45亿元,分别同比-3.67%、-37.56%、-37.83%,分别环比-6.14%、+537.5%、+181.25%。 2023年玻纤行业景气下行,公司玻纤量、价、利均有所承压。2023年各大玻纤细分应用方向需求增速承压,叠加产能持续有所新增,行业整体供需失衡,价格端来看,随着中国巨石九江20万吨粗纱线、泰山玻纤邹城6改12粗纱线等产线在上半年点火,其产能爬坡后于下半年对市场构成显著增量冲击,行业价格于Q3出现环比显著下行,并持续创下历史新低。就公司2023年产销来看,玻纤及制品销量为27.36万吨,同比-1.29%,玻纤及制品销售收入为19.08亿,同比-15.77%,我们测算公司玻纤及制品吨均价、吨成本和吨毛利分别为6973.12、5041.23、1931.89元/吨,分别同比-14.67%、+1.51%、-39.73%。 玻纤行业底部已明,2024看好粗纱供需改善。我们测算2024-2025年粗纱新增有效产能为40.6、64.8万吨,对应供给增速分别为4.5%、6.8%,测算2024-2025年粗纱下游需求增速分别为4.4%、4.7%。当前处周期底部,尾部企业产能仍亏损至现金成本,新增产能投产节奏或有放缓,且冷修产线增加,供给端整体可控,2024玻纤行业供需望有所改善。2024Q1来看,玻纤主要下游领域需求皆有所恢复,其中热塑、电子、风电相关领域增长较好,同时海外市场需求强于国内,2024年1-3月玻纤及制品出口量为52.55万吨,同比+12.07%。内需恢复叠加外需复苏之下,2024年3月25日行业层面出现恢复性涨价,库存得到快速去化,截止3月末,玻纤生产企业库存环比-12.4%。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底部蓄力下一轮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2023年末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4.74亿,比期初+4.38亿,背后主要是60万吨新基地一期(期末账面价值3.74亿)以及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高端化技改项目(期末账面价值0.63亿)的开工建设。投资者关系活动表显示,公司60万吨新基地池窑一期项目30万吨正在建设中,第一条15万吨产线预计在2024年投产,2024年公司总设计产能有望达40万吨以上,新线投产将为2024年玻纤外销贡献一定增量。根据公司2024年产能投放计划,随着新建池窑落地,玻纤制品端产能也将同步扩张,制品的占比有望继续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将得到再次加强。 2024Q1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小而美”的经营质量再次被验证。2024Q1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45亿,环比2023Q4实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背后核心是因:1)3月25日价格提涨落实较好,出货价格环比有所提振;2)2023Q4资产减值损失达0.17亿,2024Q1环比大幅减少。2024Q1行业仍处底部,公司业绩韧性展现出强于行业的水平,“小而美”的经营质量再次被验证。 投资建议:公司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但考虑到当前仍处行业相对底部,2024年供需改善给公司带来的盈利弹性相对有限,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并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4.71、6.44亿(2024-2025前值分别为4.75、6.97亿),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4.2倍、9.7倍、7.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大幅扩张;需求不及预期;能源成本上涨;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