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

☆公司大事☆ ◇601916 浙商银行 更新日期:2025-08-06◇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158895.7|14668.42|10687.38|  158.94|   30.13|    3.22|
|   04   |       9|        |        |        |        |        |
├────┼────┼────┼────┼────┼────┼────┤
|2025-08-|154914.7|10707.21| 9567.50|  132.03|    0.66|    2.80|
|   01   |       5|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05】
沪指重回3600点,农业银行创历史新高,银行AH优选ETF涨超2% 
【出处】财闻

  8月5日,沪指重回3600点,银行股加速上涨,浦发银行涨超4%,齐鲁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紫金银行、华夏银行等跟涨,农业银行续创历史新高。
  唯一横跨AH市场的银行主题ETF——银行AH优选ETF(517900)尾盘涨超2%,伴随溢价走阔,或有资金流入。
  消息面上,部分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喜。截至最新,共有5家城商行发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这些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双增,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
  数据来源:本站iFinD,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5.8.4
  营收方面,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营业收入均超200亿元,分别为371.60亿元、200.93亿元,同比增长7.91%、3.89%。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3家银行的营业收入均超60亿元,其中,常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10%。
  归母净利润方面,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均超100亿元,分别为147.72亿元、116.62亿元。杭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6%。
  国信证券观点认为,宁波银行和常熟银行等业绩快报,也证实了优质银行基本面下行压力下降,这或成为优质顺周期个股行情加速启动的催化剂。
  该机构进一步分析指出,对于部分优质区域上市银行,区域经济发达,且公司自身风险管控能力较强,近两年也是持续加大不良处置核销力度和调整信贷结构,其零售不良拐点大概率要早于同业。同时,部分优质区域行净息差或也率先筑底;一是新发放贷款利率有企稳迹象,贷款久期短的银行受存量贷款到期新投放冲击较小;二是部分区域行长期限储蓄存款占比更高,重定价贡献和存款期限结构优化空间都更大。
  长江证券分析认为,前期回调后城商行龙头2025年预期股息率重新回升,在当前环境下具备配置吸引力。国有行A股静态股息率平均值4.02%,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有230BP利差。基本面角度,银行继续保持业绩稳定。近期披露中期快报的银行核心指标均优于预期,稳定的基本面是支撑银行股估值修复的核心。
  银行AH指数由中证银行指数及其中同时有AH上市的香港市场证券组成,采用AH价格优选月度证券类别转换策略,目前共有42只成分券。截至最新,港股银行股14只,权重40%,A股银行股28只,权重60%。简而言之,银行AH在中证银行指数基础上,在AH市场中优选“更便宜”的标的。
  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年8月4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93.19%,相对中证银行指数超额收益23.45%。

【2025-08-05】
数字货币板块震荡走强 东信和平涨停 
【出处】本站7x24快讯

  数字货币板块震荡走强,东信和平此前涨停,楚天龙冲击涨停,恒宝股份、浙商银行、新晨科技、科创信息跟涨。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点击速看>>>

【2025-08-05】
银行股震荡走强 农业银行续创历史新高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股盘中再度走强,农业银行续创历史新高,浙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涨超2%,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紫金银行、华夏银行等跟涨。银行板块近年收益碾压“纳指”,险资一路增持>>

【2025-08-05】
浙商银行:8月4日获融资买入1.4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8月4日获融资买入1.47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54.14%,当前融资余额15.8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19%,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04146684176.00106873797.001588957870.002025-08-01107072140.0095675020.001549147491.002025-07-31135767227.00130347245.001537750371.002025-07-30114707462.00117983810.001532330389.002025-07-29152789174.00114184067.001535606737.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8月4日融券偿还3.22万股,融券卖出30.1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1.5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5%,融券余额535.63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041015381.00108514.005356278.002025-08-0122308.0094640.004462614.002025-07-31148482.00221028.004548363.002025-07-30210945.001209761.004675433.002025-07-291174086.00513000.005657706.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94亿元,较昨日上升2.6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04浙商银行40704043.001594314148.002025-08-01浙商银行11311371.001553610105.002025-07-31浙商银行5292912.001542298734.002025-07-30浙商银行-4258621.001537005822.002025-07-29浙商银行39193143.0015412644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05】
银行业锚定“五篇大文章”不放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出处】证券时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通过紧紧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服务成果来看,银行对“五大主题债券”承销金额4年提高21倍,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大幅增长,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也蓬勃发展。
  本期《多维度解析“五篇大文章”》系列报道聚焦银行业,呈现其在锚定“五篇大文章”目标中的实践成果,并梳理发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为银行业更精准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五篇大文章”落地提供参考。
  围绕“五篇大文章” 债券承销发行双向发力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银行业紧紧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积极行动、精准发力、丰富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扮演着政策落地“执行者”、资源配置“枢纽者”、产品服务“创新者”以及风险防控“守护者”等多重角色。在债券承销和发行中,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
  债券承销方面,根据数据,银行承销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及数字五大主题债券(简称“五大主题债券”)总额由2020年的310亿元左右上升至2024年的6916亿元左右,增幅超过21倍;今年前7个月,银行对五大主题债券承销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
  从五大主题债券承销金额占比来看,由银行承销的金额占比从2020年的28.72%上升至2024年的35%左右,今年前7个月承销占比超过40%,达到41.28%,仅次于券商。
  债券发行方面(按发行日统计),2022年以来,每年由银行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持续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场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比重持续超过25%,其中绿色主题及普惠主题债券贡献较大。今年前7个月,由银行发行的五大主题债券总额超过7700亿元,占比36.33%,其中科技创新债发行额已超过2350亿元。
  挑起信贷大梁 精准滴灌三大领域
  信贷作为核心业务之一,银行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对科技、绿色、普惠三大领域的精准滴灌力度大幅增强。
  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二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4%;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本外币涉农贷余额53.1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从科技金融来看,根据企业预警通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近70家银行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总余额达到6.5万亿元,其中12家银行贷款余额超过千亿元,包括招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当年年末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均有上升。
  根据数据,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A股中有19家上市银行完整披露了2022年至2024年科技相关行业的贷款余额(主要统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简称“科技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这19家银行对科技行业贷款余额为7474.29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34%以上。其中,浦发银行对科技行业的贷款余额超过1350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幅超过20%;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对科技行业的贷款余额均突破千亿元;江苏银行、重庆银行、浙商银行对科技行业的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增幅均超过50%。
  从绿色金融来看,有52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完整披露2022年至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2024年末合计超过27万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20%以上(可比口径,下同),占全市场绿色贷款余额比重超过75%。西安银行、瑞丰银行及郑州银行等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上一年末翻倍。
  从普惠金融来看,有50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完整披露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数据,2024年末合计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超一成,占全市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比重接近67%。其中,国有大行增长幅度相对领先,如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的增幅均超过25%。
  以总资产前20的上市银行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截至2024年末,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均增加10%以上,招商银行增长9.73%。20家银行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较上一年末全部实现增长。17家银行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末实现增长。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高效服务银发经济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仅靠基本养老保险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生活品质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大对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
  在政策支持下,养老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多样,从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到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年金保险等。银行围绕养老供需两端健全服务体系,做深做广养老金托管、受托管理业务,全面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2025年7月,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共计35只,其中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发行数量较多。《2024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6家理财公司发行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金额超过90亿元。
  养老金托管及受托管理方面,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各项养老金管理规模近5万亿元,其中养老金托管规模3.3万亿元;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养老金托管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其中招商银行托管规模达到1.33万亿元,较上一年末增加2800亿元。
  农业银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快速加强,截至2024年末,其养老金托管规模超过7500亿元,受托管理养老金规模超过3100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近25%,养老产业贷款余额109.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
  作为首批试点银行,中国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量超千万;民生银行、中信银行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均超过200万户。
  持续加码科技投入 赋能数字金融建设
  数字金融是银行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关键一环。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数字技术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以及创新活力,并助力银行更精准地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服务。
  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以探索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的实践场景和创新路径。根据数据,完整披露相关数据的20家上市银行(含A股、港股)信息科技投入总额从2021年的1603亿元左右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1884.75亿元,投入占营收比重由2021年的3.07%提升至2024年的3.78%。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非上市银行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均值约为3.5%。
  按银行性质划分,20家上市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的信息科技投入占比较高,2024年达到4.31%,较2021年提升超0.8个百分点;城商行2024年投入占比达到4.2%,较2021年提升近1.3个百分点。6家国有大型银行2021年至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总额持续超过千亿元,其中2024年达到1254.59亿元,较2021年增加近17%,投入占营收比重3.56%,较2021年增加0.6个百分点以上。
  工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金额居首位,2024年超过285亿元。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工行建设,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为业务经营赋能。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累计授权专利4957件,全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近9000亿元,较期初增幅10.63%;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5.88亿户,保持行业第一。
  招商银行2021年至2024年信息科技持续投入超百亿元。2024年公司将《招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5)》升级为《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建设三年规划纲要(2023—2025)》,明确从“线上招行”迈向“数智招行”的转型方向,截至2024年末,公司重点业务处理效率较上年末提升58.32%;智能填单功能平均识别时效低于3秒,客户填单时长缩短超过80%,智能填单准确率99.58%。

【2025-08-03】
行业追踪|银行业市场(7月28日-8月3日):货币回笼量数量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银行业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央行投放和回笼资金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货币回笼量320.96116.072025-8-17893.00亿元货币净投放量-210.22148.612025-8-1-6633.00亿元货币投放量-84.0427.922025-8-11260.00亿元   本周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隔夜Shibor-13.49-3.662025-8-10.01%1周Shibor-10.74-3.412025-8-10.01%1月Shibor0.26-3.762025-8-10.02%3月Shibor0.26-3.492025-8-10.02%6月Shibor-0.06-1.322025-8-10.02%注:Shibor利率上涨,说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反应到股市中投资者会认为资金不足,导致成交量减少,所以股市情况也不乐观。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8-02】
浙商银行:8月1日获融资买入1.0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8月1日获融资买入1.07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5.51%,当前融资余额15.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13%,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01107072140.0095675020.001549147491.002025-07-31135767227.00130347245.001537750371.002025-07-30114707462.00117983810.001532330389.002025-07-29152789174.00114184067.001535606737.002025-07-2892096048.00113717807.001497001630.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8月1日融券偿还2.80万股,融券卖出66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23万元,融券余额446.26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0122308.0094640.004462614.002025-07-31148482.00221028.004548363.002025-07-30210945.001209761.004675433.002025-07-291174086.00513000.005657706.002025-07-28135330.0063501.005069670.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54亿元,较昨日上升0.7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01浙商银行11311371.001553610105.002025-07-31浙商银行5292912.001542298734.002025-07-30浙商银行-4258621.001537005822.002025-07-29浙商银行39193143.001541264443.002025-07-28浙商银行-21506721.00150207130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01】
浙商银行:7月31日获融资买入1.36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31日获融资买入1.36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7.03%,当前融资余额15.3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11%,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1135767227.00130347245.001537750371.002025-07-30114707462.00117983810.001532330389.002025-07-29152789174.00114184067.001535606737.002025-07-2892096048.00113717807.001497001630.002025-07-25105333870.00123096380.001518623389.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31日融券偿还6.52万股,融券卖出4.3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4.8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454.8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1148482.00221028.004548363.002025-07-30210945.001209761.004675433.002025-07-291174086.00513000.005657706.002025-07-28135330.0063501.005069670.002025-07-2535432.001376.004954632.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42亿元,较昨日上升0.34%,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1浙商银行5292912.001542298734.002025-07-30浙商银行-4258621.001537005822.002025-07-29浙商银行39193143.001541264443.002025-07-28浙商银行-21506721.001502071300.002025-07-25浙商银行-17757062.00152357802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浙商银行(7月31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7月31日浙商银行收盘价为3.39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408.00万股 | 成交价:3.39元 溢价率:0.00%买方: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锦康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浙商银行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7-313.39003.390040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锦康路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7-31】
3553亿贷款背后:浙商银行用普惠金融编织小微 “靠山” 
【出处】南方都市报

  “鸡毛很轻,但只要有点儿风,它就能飞上天。”当年一部热播剧《鸡毛飞上天》,不仅让“善学习、勇创新、守诚信、重担当”的浙商精神传遍大江南北,更以商战叙事为壳,装下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商业密码,成为一部唤醒无数创业者的“时代教科书”,助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奔涌向前。浙江,这片浸润着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热土,始终是中国商业活力的前沿阵地,350万家民营企业在此扎根生长、蓬勃发展。而“鸡毛”能乘风翱翔,离不开“金融”这股劲风的托举。
  日前,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携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共同启动“中国普惠金融行”专题系列报道,呈现鲜活生动的普惠金融服务案例、模式,探索数字时代普惠金融创新路径,栏目本期采访浙商银行。
  作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银行,面对曾长期困扰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痛点,浙商银行怀揣“娘家人”般的热忱,为百万个体工商户筑牢“金融靠山”,走出了一条“规模与质量并重、创新与风控同行”的特色发展之路。
  小微企业融资路上的“拦路虎”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中小微企业大省。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简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在册总量达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较上一年增长5.41%,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户。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然而,从行业来看,不同领域的小微企业面临着各自的融资痛点。
  在农业领域,由于农业生产设施无法抵押,许多农业经营主体陷入“有资产无抵押”的融资困境。如丽水的春茶企业,在每年短暂的采茶季,需要大量资金收购茶叶,如果因缺乏合格抵押物而难以获得及时融资,不仅将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间接影响了茶农的收益。
  在制造业领域,浙江的特色产业集群中,大量小微企业有强烈的融资扩产需求,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新建生产线。但由于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财务信息不规范等问题,银行在提供贷款时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难把控的挑战,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成为常态。
  面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浙商银行积极探索,从机制建立、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多方面入手,力求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设备贷成为企业升级的“强心剂”
  2025年6月的一个清晨,嘉兴百茂服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新投产的高端针织设备正高速运转。企业负责人望着眼前的场景难掩喜悦:“多亏浙商银行的‘设备贷’,我们只用两成首付就换上了新设备,现在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这一幕,正是浙江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植根于特色产业集群的深厚土壤。面对杭州数字经济、宁波智能制造、温州服装鞋业等产业的差异化特征,如何让金融服务与产业需求精准结合?浙商银行创新推出“一业一策”金融方案。浙江百茂服饰的案例颇具代表性:这家从事针织制造的小微企业已经营7年,近几年,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更新生产设备与生产线,却因大量资金投入原材料采购而陷入资金周转困境。浙商银行的设备按揭贷款及时破解难题——两成首付即可启动,最长可分5年还款,投产初期还能只支付利息。500万元贷款到位后,企业新设备顺利投产。如今,在嘉兴经编产业带,“小企业设备贷”成为企业升级的“强心剂”。
  数智共富贷激活乡间“土特产”
  年初采茶季,丽水缙云茶园里满是茶农忙碌的身影。缙云县先云尖茶叶厂却陷入困境:收购旺季需大量资金支付茶农货款,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让资金周转捉襟见肘,这不仅影响企业运营,更直接关系到茶农的收入。浙商银行丽水分行金融顾问了解情况后,创新运用“信用+社会责任”的浙银善标评价模式,依据茶厂经营者的良好信用记录等评价指标,仅用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申请、授信到放款的全流程,为企业发放45万元“小微善数信用贷”,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台州三门县,水产养殖户梅师傅亦是“数智共富贷”的受益者,作为集群客户,他目前贷款余额20万元。此前因意外事件导致资金链濒临断裂,危急时刻,浙商银行台州三门支行没有简单抽贷,而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72小时内三次实地走访评估,量身定制纾困方案,通过灵活调整还款期限缓解了资金压力。如今,梅师傅的养殖场已恢复元气,年收入突破50万元,稳稳渡过了难关。在农业领域,“数智共富贷”正像一股活水,让乡间的“土特产”产业链焕发新生机。
  给普惠金融插上数字“翅膀”
  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日前,绍兴纺织企业主王女士接到银行客户经理电话时颇为惊讶:“你们怎么知道我最近需要流动资金?”这种“未诉先办”的服务,正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需求预判。
  在客户画像方面,浙商银行采用360度视图报告整合工商、司法、电力等100余项数据,精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通过与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银行获取1.6万户优质客户清单,实现100%精准触达。
  “线上智能审批系统让融资效率大幅提升。”浙商银行介绍称,“数易贷”“数科贷”等产品依托分布式数据平台和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全自动审批。在温州服装市场,个体户通过“金服宝 小微”线上平台申请贷款,系统自动核验经营数据,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2小时。智能风控则通过贷后自动化预警,实时监测企业经营动态,既防范风险又保障企业正常资金需求。
  政银协同机制进一步拓宽服务边界。浙商银行与文旅厅、商务厅等部门合作,针对全省先进个体工商户、“最美个体劳动者”“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个转企”经营主体,以及社会公益作用发挥突出的非遗传承人、老字号等特殊经营主体,给予差异化、个性化贷款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下,“浙银数字普惠”品牌,实现了从“被动放贷”到“主动服务”的转型。
  扎根基层破解“资源错配”
  面对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资源错配问题,如何让资金精准流向最具活力且亟须支持的小微市场主体?近年来,浙商银行通过场景化服务创新与机制化下沉,将金融资源直抵需求末梢,构建起“普到根、惠到本”的普惠金融生态。
  针对小微企业聚集的县域市场,该行直击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环节冗余等痛点,建立总、分、支行三级工作专班体系,推动信贷资金与服务资源“下沉到底”。通过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以实地调研、线上问卷、座谈访谈等多元形式,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与融资诉求,进而“一企一策”定制综合金融方案。筑牢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在场景化服务层面,浙商银行聚焦小微园区等重点领域,推出“10+N”小微园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步创新“行业化+嵌入式”供应链金融模式,将金融产品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通过场景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有效破解资源错配难题,让普惠金融真正扎根基层、惠及本源。
  小微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金融活水,贵在精准,重在长效。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53.7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0.58%,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性银行首位;作为唯一连续四年获评金融监管总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价“一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用专业实力诠释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
  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背景下,“千企万户大走访”机制的成效清晰可见。通过实地走访、线上问卷等多维触达方式,累计为38910户小微企业授信1277亿元,其中首贷户2672户,“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让更多曾受“首贷难”困扰的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数字化转型的纵深推进,为普惠金融注入加速度。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当年数字化、场景化业务新增100.71亿元,“浙银数字普惠”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善数信用贷”累计投放48.38亿元,服务小微企业5472家。
  在场景化服务领域,小企业园区业务规模达961.64亿元,较年初新增66.73亿元;联动公司项目贷款、物业通等业务余额28.68亿元,联动对公存款103.11亿元。
  未来发展: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先
  当前,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业务正从“增量扩面”迈入“提质优结构”新阶段。增量扩面之后,如何优结构、防风险,提高服务质效?对此,浙商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走进基层、沉入市场,推进善本信用工程深度融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从“做业务”向“做客户”转变,积极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充分挖掘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提供贷款、结算、代发工资、国际结算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和忠诚度,做大做优小微基础客群。
  二是借助金融顾问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与成效,持续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顶层营销及数字化支撑力度。综合运用政府、行业协会、公益组织、民政社会组织等信用评级数据,不断挖掘县域综合金融落地场景,并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三是迭代以“申请电子化、调查移动化、审查数据化、审批模型化、提还款自助化、贷后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小微业务“六化”操作模式,致力于以数字技术推动普惠小微业务流程焕新。
  通过“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经理产能,提高客户服务效率,进一步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全方位强化小微金融服务专业核心能力,持续推动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品质的层次迈进。

【2025-07-31】
浙商银行:7月30日获融资买入1.15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9.93%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30日获融资买入1.1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9.93%,当前融资余额15.3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7%,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0114707462.00117983810.001532330389.002025-07-29152789174.00114184067.001535606737.002025-07-2892096048.00113717807.001497001630.002025-07-25105333870.00123096380.001518623389.002025-07-24133469889.00107087505.001536385899.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30日融券偿还35.27万股,融券卖出6.15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21.09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467.54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0210945.001209761.004675433.002025-07-291174086.00513000.005657706.002025-07-28135330.0063501.005069670.002025-07-2535432.001376.004954632.002025-07-2455014.001407043.604949184.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37亿元,较昨日下滑0.28%,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0浙商银行-4258621.001537005822.002025-07-29浙商银行39193143.001541264443.002025-07-28浙商银行-21506721.001502071300.002025-07-25浙商银行-17757062.001523578021.002025-07-24浙商银行24957508.00154133508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又见增持 多家上市银行董监高增持自家股票 
【出处】新快报

  展望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新快报讯 记者范昊怡报道 上海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董监高)共计10人分别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A股股票。除了上海银行,今年以来,在银行股价总体上扬的背景下,多家上市银行董监高或股东纷纷增持自家股票。
  顾建忠掌舵后首次持有公司股票
  根据上海银行公告,此次增持股票的10名董监高合计买入4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0元,照此计算,总金额约为460.24万元至470.8万元。
  具体来看,上海银行党委书记顾建忠买入10万股,股票价格总计最低104.6万元。上海银行副董事长、行长施红敏买入6.5万股,副行长胡德斌买入5万股,副行长俞敏华买入5.5万股。上述董监高人员承诺将所购入的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此次是顾建忠掌舵上海银行以后,首次持有公司股票。今年4月,上海市发布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现任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拟任市管企业党委书记。
  上海银行于5月16日召开的董事会相关会议,选举顾建忠为上海银行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目前,顾建忠的董事长任职资格尚未获批,而此次自掏腰包购买公司股票耗资百万,这也意味着,仅领了两个月“上海银行董事长”薪酬的顾建忠还需“倒贴”。
  集体出手增持,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上海银行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5%。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董监高出手增持正值该行股价出现回调,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该行股价3日累计跌幅接近3%。
  业内分析认为,上海银行董监高集体出手增持,释放多重积极信号。管理层以自有资金增持体现了对公司经营基本面与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董监高增持强化了市场对该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改善的预期,稳定了市场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其中苏州银行更是两度发布增持计划,增持金额预计超过12亿元。
  尽管近期银行股股价整体有所回调,但展望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长期来看,银行股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吸引力仍然较大。

【2025-07-30】
银行业促消费“路线图”不断细化 
【出处】金融时报

  消费“热”,经济“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19项重点举措,进一步加强金融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政策发布后,多家商业银行细化了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行动“路线图”,通过深耕消费场景、强化产品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组合式服务,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多家银行打出促消费“组合拳”
  近1个多月来,已有青海、云南、福建、吉林等多地金融监管局就金融促消费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其中,吉林金融监管局明确提出,将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纳入日常监管,通过窗口指导、现场督导等方式做好督促指导。
  各地政策发布后,多家银行也进一步优化了下半年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全面加大对促消费、扩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
  继《中信银行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后,近期,中信银行又推出了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实施细则。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通过“信贷支持+场景优惠+绿色激励”的“组合拳”,有效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升消费意愿。
  7月21日,江苏银行也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号召,发布了《江苏银行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18条”落实举措》,通过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聚焦重点消费领域等六大主题18条举措,全方位助力消费市场释放活力。
  《指导意见》强调,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动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近期,还有多家银行以高频、新兴消费场景作为重要抓手,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
  中国银行则聚焦居民家居家装、家电数码消费等需求,推出“中银焕新消费贷”,提供最长5年期、贷款年利率低至3%的消费信用贷款,贷款额度高至50万元。除了大件消费外,中国银行还在全国范围投入超亿元旅游消费补贴,全方位覆盖“吃住行游购”文旅消费链。
  光大银行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文化旅游、银发经济等新业态,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国补支付礼”“爱家省钱周”“梦想大玩家”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形成“支付—权益—消费”闭环。
  “近期,我们携手京东商城推出了‘国家补贴叠加分期满减’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该行将继续致力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足
  相较于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目前仍是我国消费领域的短板。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领域信贷投放,围绕文化旅游、体育、娱乐、教育培训、居住服务等领域创新融资模式。
  “我国商品消费发展比较充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但服务消费相对不足,发展空间比较大。”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在近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服务消费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满足需求的金融支持比较充分,影响扩大服务消费的短板主要是供给。为补齐服务消费供给短板,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随着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的推出,各家银行快速响应,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服务消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在四川崇州,建设银行积极用好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创新引入第三方抵押物担保形式,为当地一家养老院扩建升级、适老改造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优化养老服务多元供给。
  在甘肃兰州,浙商银行为当地广泰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放了2640万元服务消费贷款。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般注入酒店客房改造工程,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
  “下半年,消费增长支撑主要来自政策进一步加码显效以及服务消费潜力的释放。”中国银行研究院在《2025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提到,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需求明显增加。年轻消费者对骑行、露营、滑雪等新场景消费体验的热情增加,均成为服务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强化对提振消费的认识,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融入更多的消费场景,做好资源倾斜,从而进一步加大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银行机构需结合政策导向,在传统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扩容与新兴消费培育等领域发力,在需求侧做好产品设计与体验优化,在供给侧做好企业资源调研对接与‘一站式’服务搭建,促进经济的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2025-07-30】
浙商银行:7月29日获融资买入1.5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29日获融资买入1.53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57.79%,当前融资余额15.3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8%,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9152789174.00114184067.001535606737.002025-07-2892096048.00113717807.001497001630.002025-07-25105333870.00123096380.001518623389.002025-07-24133469889.00107087505.001536385899.002025-07-23150982889.00180866464.001510003515.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29日融券偿还15.00万股,融券卖出34.3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7.4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1%,融券余额565.7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91174086.00513000.005657706.002025-07-28135330.0063501.005069670.002025-07-2535432.001376.004954632.002025-07-2455014.001407043.604949184.002025-07-23653450.0026600.006374060.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41亿元,较昨日上升2.6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9浙商银行39193143.001541264443.002025-07-28浙商银行-21506721.001502071300.002025-07-25浙商银行-17757062.001523578021.002025-07-24浙商银行24957508.001541335083.002025-07-23浙商银行-29223883.80151637757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浙商银行:7月28日获融资买入9209.60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3.4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28日获融资买入9209.6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3.49%,当前融资余额14.9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892096048.00113717807.001497001630.002025-07-25105333870.00123096380.001518623389.002025-07-24133469889.00107087505.001536385899.002025-07-23150982889.00180866464.001510003515.002025-07-22189263270.00160061436.001539887090.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28日融券偿还1.83万股,融券卖出3.9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3.5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4%,融券余额506.9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8135330.0063501.005069670.002025-07-2535432.001376.004954632.002025-07-2455014.001407043.604949184.002025-07-23653450.0026600.006374060.002025-07-221046992.8050460.005714368.8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02亿元,较昨日下滑1.4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8浙商银行-21506721.001502071300.002025-07-25浙商银行-17757062.001523578021.002025-07-24浙商银行24957508.001541335083.002025-07-23浙商银行-29223883.801516377575.002025-07-22浙商银行30103467.801545601458.8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披露董监高或股东增持计划 
【出处】证券日报

  近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董监高)共计10人分别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A股股票。
  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在银行股股价总体上扬的背景下,上市银行董监高或股东增持计划频现,增持金额最高达到亿元。受访专家认为,凭借高股息率与低估值,当前银行股配置价值凸显。相关上市银行获董监高或股东增持,主要基于对上市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后续银行股仍有估值提升空间。
  上海银行董监高“出手”
  公告显示,此次增持上海银行股票的10名董监高合计买入4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0元。相关董监高承诺,将上述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总体走出上涨行情。例如,截至7月28日收盘,上海银行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7%。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董监高出手增持正值该行股价持续上涨后出现回调。数据显示,7月23日至7月25日,上海银行股价累计下跌近3%。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上海银行董监高集体出手增持,释放多重积极信号。管理层以自有资金增持体现了对公司经营基本面与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董监高增持强化了市场对该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改善的预期,稳定了市场信心。
  根据上海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营收同比增长3.85%至135.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至62.92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37%至3.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8%,与上年末持平。
  增持计划更密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计划,总体较去年更为密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增持计划主要集中在4月份披露,其中苏州银行更是两度发布增持计划,增持金额预计超过1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受二级市场股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增持计划出现计划实施期限过半,但暂未增持的情况。
  比如,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两名股东拟自2025年4月9日起6个月内增持该行A股普通股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截至增持计划公告披露日成都银行除权除息后的历史最高股价17.59元/股。截至目前,增持计划期限过半,因成都银行股价长时间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等因素,增持计划尚未实施。
  华夏银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部分董监高计划自2025年4月11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共计不低于3000万元自愿增持该行股份。目前相关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该行增持计划暂未实施。
  尽管近期银行股股价整体有所回调,但展望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长期来看,银行股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吸引力仍然较大。”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2025-07-28】
银行股再现普涨,已有银行年内涨幅超30%,未来行情如何演绎 
【出处】北京商报

  7月28日早盘,银行股再现普涨,表现格外亮眼,齐鲁银行盘中涨幅一度超5%,青岛银行涨幅超3%,江苏银行涨超2%。截至7月28日收盘,部分银行涨幅回吐,数据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收涨。从年内整体表现来看,银行股已呈现“小牛市”行情,银行股的持续走强背后是多重积极因素的共振。对于未来走势,分析人士预测银行板块大概率将呈现结构性行情。
  银行股再迎普涨行情
  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9家收涨。其中齐鲁银行以1.94%的涨幅居前,青岛银行涨幅达1.65%;另有宁波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重庆农商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日内涨幅超1%。
  从年内表现来看,2025年A股银行板块走出了稳健上涨的态势。青岛银行、浦发银行、厦门银行3家银行年内涨幅已突破30%,兴业银行、宁波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江苏银行、农业银行、青岛农商银行等7家银行涨幅也超过20%。尽管7月以来板块经历短暂震荡,但低估值与高股息的双重优势支撑银行股总体涨势未改,持续吸引资金关注。
  银行股的持续走强并非偶然,背后是多重积极因素的共振。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本轮银行股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可从多个层面展开解读。
  “首先是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曾刚表示,经过多年的风险化解和结构调整,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提升,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保持合理水平。尤其在经济复苏预期下,银行净息差压力有所缓解,盈利能力稳步回升。
  近期部分银行披露的业绩快报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7月以来,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齐鲁银行4家上市银行率先披露业绩快报,均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其中3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资产质量方面,4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下降或持平,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
  在基本面改善的基础上,政策环境的边际改善成为另一重要推动力。曾刚进一步分析,监管层对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包括降准释放流动性、优化监管考核等,为银行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估值修复的内在需求也推动着行情演进。长期以来,银行股估值偏低,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随着基本面改善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估值修复成为必然。
  多维度资金持续涌入也为银行板块提供了坚实的资金面支撑。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指出,从长期资金视角看,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对稳定收益的诉求上升,银行股稳定的分红特性与之高度契合。在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保险资金不断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而从被动配置角度来看,银行板块作为宽基指数的核心权重标的,直接受益于被动型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容。此前主动型基金对银行股普遍存在低配现象,而在公募基金改革深化的推动下,部分基金开始逐步回补仓位,进一步为板块注入流动性。从外资动向来看,二季度以来北向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持续流入,成为推动板块上行的又一重要力量。
  形成服务实体经济正向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股的上涨并非单纯地体现市场看好情绪,更形成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正向循环。曾刚分析,银行股价上涨对银行融资能力的改善作用显著且多维度:从直接层面看,股价上涨将提升银行的市值和市场形象,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当银行需要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时,更高的股价可减少对现有股东的稀释;从间接层面看,良好的资本市场表现能增强银行的信用形象和市场信心,有利于银行在债券市场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资本工具,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伴随银行股价的上涨,部分银行可转债价格触发强赎条款。“这将加速转股进程,促使债权资金转化为股权资本,成为补充核心资本的有效途径。”高政扬说道,“核心资本的提升直接增强了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这种良性循环最终将助力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不仅能扩大信贷投放的总量,更能在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国家战略领域的支持力度。”
  对于后续走势,分析人士预计,银行板块大概率将呈现结构性行情。曾刚表示,一方面,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银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的逻辑依然成立;另一方面,随着前期涨幅较大,部分银行股估值已不便宜,市场可能出现分化格局。具体来看,资产质量优良、盈利能力强、数字化转型领先的大型银行和优质城商行仍具备配置价值;区域性银行中,受益于地方经济发展、风险控制能力强的银行值得关注。但需要警惕的是,部分中小银行可能面临资产质量压力和经营转型挑战。
  高政扬也预计,2025年下半年银行板块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同时呈现结构分化的特征。低估值的股份制银行以及基本面表现优异的区域性银行有望获得更多关注。

【2025-07-28】
浙商银行:山区海岛县贷款总额超540亿元 让金融活水润泽山海 
【出处】财闻

  金华磐安,“磐龙药谷”的千亩中药材基地里,农户老陈弯腰查看元胡长势,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挣不到500元。现在把地租给企业,每亩保底1700元,还能在基地打工,一年能多赚3万多元。”
  老陈生活的变化,是近年来浙江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的缩影。
  近日,浙江省召开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加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制定《浙商银行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服务方案》,聚焦山区海岛县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薄弱环节,以“一县一策”“一业一品”提供金融帮扶,如重点与丽水遂昌县、衢州龙游县开展山海协作结对帮扶。截至2025年6月末,浙商银行在山区海岛县各项贷款总额540.96亿元,较年初增长12%。据悉,今年浙商银行还在全行范围开展“共同富裕建设年”系列活动,推动更多“共富故事”在全国上演。
  数智创新 普惠服务架起助农“连心桥”
  当前,数字金融产品正悄然改变传统的融资模式。浙商银行通过金融创新,采用线上化、数字化审批及服务,持续加大对山区海岛县的资源配置力度,以金融之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年初短暂的采茶时节,丽水缙云茶园里满是茶农忙碌的身影。但对于春茶企业来说,这时收购资金需求集中且量大,小企业融资难造成的资金瓶颈,也间接影响了茶农的收益。
  浙商银行丽水分行金融顾问得知缙云县先云尖茶叶厂的资金难题后,创新采用“信用+社会责任”浙银善标缙云模式,依据茶厂经营者良好的信用记录和企业主作为共富带头人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仅1个工作日便完成了申请-授信-放款的全流程,迅速为企业发放“小微善数信用贷”45万元,保障企业及时支付茶农款项。
  目光转到另一个山区海岛县——台州三门县。水产养殖户梅师傅是浙商银行“数智共富贷”的集群客户,贷款余额20万元。在其因意外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关键时刻,该行台州三门支行并未“一抽了之”,而是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72小时内三次实地走访评估,制定差异化纾困方案,灵活调整还款期限,大大缓解了梅师傅的资金压力。后续,梅师傅的养殖场经营好转,收入突破50万,顺利渡过难关。
  近年来,浙商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赋能山区海岛县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已在山区海岛县推出三门青蟹、龙游生猪、淳安茶叶等70余款“数智共富贷”产品,累计贷款金额26.24亿元。
  深入一线 “一县一策”念好产业升级“山海经”
  县域特色产业是乡村经济的活力基础,是提高山区海岛县经济造血功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浙商银行针对山区海岛县每个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制定“一县一策”服务方案,推动当地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舟山的各海岛县,因渔而兴,其传统的“一艘船”“一条鱼”产业链跃动出千亿大市场。如何支持好远洋捕捞,让巨轮航行得更远?这需要金融活水的赋能。
  为此,浙商银行金融顾问深入企业一线,精准把脉企业需求。近期,该行以6900万元的专项项目贷款,投向舟山某远洋渔业公司与基里巴斯合资公司共建远洋渔业捕捞项目,大力支持远洋渔业公司“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国家渔业领域合作交流。
  在淳安下姜村,栀子飘香。自2024年起,浙商银行杭州分行聚焦下姜村栀子花产业,充分发挥金融顾问资源优势,积极链接产业与学界,从技术引进、渠道销售、IP运营等多个维度提供支持,创新构建“产学研销”一体化服务体系,成功开发栀子花香氛系列产品,助力栀子产业“飘香万里”。今年5月,浙商银行与蚂蚁集团联合启动产业、金融、文旅三大助力计划,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共建,共同助力下姜村建设共富示范区示范点。
  “这种‘商业向善’的实践范式,既非传统慈善的单向输血,亦非完全市场化的利润取向,而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的新路。”外部专家表示。
  单列资源 山海协作共谱乡村致富“协奏曲”
  衢州龙游县席家村是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千企结千村、消除薄弱村”专项行动中的结对帮扶村之一。在席家村,该行衢州分行不仅助力屋顶光伏项目发展,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还推动引入优质企业、联合打造“e点成金”共富工坊,有力促进了黄茶产业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据介绍,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全面开展山海协作工程,与衢州龙游、丽水遂昌县政府签订了总对总山海协作战略合作协议,对两地单列相应资源,并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基金、社会公益、人才支持等帮扶工作。如开展直播援建、直播助农、直播培训等,帮助释放乡村电商建设潜能。
  从舟山渔船到磐安药田,从缙云茶园到龙游共富工坊,浙商银行在浙江山区海岛县编织起一张特色金融服务网。截至2025年6月末,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已在全国108个区县复制推广,覆盖22个省级行政区、47个地市;其中浙江省内已实现11个地市全覆盖。
  接下来,该行将聚焦山区海岛县特色场景,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为抓手,不断聚力缩小“三大差距”。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浙江乃至全国的山海田园,致力构建共富样本。

【2025-07-27】
行业追踪|银行业市场(7月21日-7月27日):货币净投放量数量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银行业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央行投放和回笼资金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货币净投放量269.66187.942025-7-256018.00亿元货币投放量218.91116.072025-7-257893.00亿元货币回笼量121.3719.962025-7-251875.00亿元   本周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1周Shibor8.43-3.052025-7-250.02%隔夜Shibor3.9710.872025-7-250.02%6月Shibor1.13-1.712025-7-250.02%1月Shibor0.59-4.752025-7-250.02%3月Shibor0.26-4.362025-7-250.02%注:Shibor利率上涨,说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反应到股市中投资者会认为资金不足,导致成交量减少,所以股市情况也不乐观。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6】
浙商银行:7月25日获融资买入1.05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25日获融资买入1.05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8.99%,当前融资余额15.1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5105333870.00123096380.001518623389.002025-07-24133469889.00107087505.001536385899.002025-07-23150982889.00180866464.001510003515.002025-07-22189263270.00160061436.001539887090.002025-07-21140322086.00116783333.001510685256.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25日融券偿还400股,融券卖出1.03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3.54万元,融券余额495.46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535432.001376.004954632.002025-07-2455014.001407043.604949184.002025-07-23653450.0026600.006374060.002025-07-221046992.8050460.005714368.802025-07-2110650.001182860.004812735.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24亿元,较昨日下滑1.1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5浙商银行-17757062.001523578021.002025-07-24浙商银行24957508.001541335083.002025-07-23浙商银行-29223883.801516377575.002025-07-22浙商银行30103467.801545601458.802025-07-21浙商银行22282248.00151549799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5】
浙商银行(7月25日)出现1笔大宗交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大宗探秘
据本站数据中心统计,7月25日浙商银行收盘价为3.44元,出现1笔大宗交易。详情如下:成交量:100.00万股 | 成交价:3.44元 溢价率:0.00%买方: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卖方: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金融一街证券营业部浙商银行大宗交易信息序号交易日期最新价成交价格成交量(万股)溢价率买方营业部卖方营业部12025-07-253.44003.44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金融一街证券营业部历史大宗交易详细数据请进入本站数据中心-大宗交易页面查看

【2025-07-25】
浙商银行:7月24日获融资买入1.33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24日获融资买入1.33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2.63%,当前融资余额15.36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6%,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4133469889.00107087505.001536385899.002025-07-23150982889.00180866464.001510003515.002025-07-22189263270.00160061436.001539887090.002025-07-21140322086.00116783333.001510685256.002025-07-18117191759.00105737966.001487146503.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24日融券偿还40.67万股,融券卖出1.5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5.5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1%,融券余额494.92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455014.001407043.604949184.002025-07-23653450.0026600.006374060.002025-07-221046992.8050460.005714368.802025-07-2110650.001182860.004812735.002025-07-181158480.0087120.006069240.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41亿元,较昨日上升1.65%,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4浙商银行24957508.001541335083.002025-07-23浙商银行-29223883.801516377575.002025-07-22浙商银行30103467.801545601458.802025-07-21浙商银行22282248.001515497991.002025-07-18浙商银行12525153.001493215743.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4】
总额超6300亿元!42家银行都分红 
【出处】中国银行保险报网【作者】点击蓝字

  2024年年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实施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共计超过6300亿元。
  7月底前,所有A股上市银行的现金红包均将派发至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账户中。
  1
  41家上市银行已分红
  截至7月24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41家银行已发放现金红利。成都银行拟于7月25日进行股权登记,于7月28日发放现金红利。
  据数据统计,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超过6300亿元,分红金额比2023年有所增加。
  2024年,多家上市银行积极响应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政策要求。
  按2024年全年总派息额计算,工商银行分红金额最高,为1097.73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007.54亿元、846.61亿元、713.60亿元、281.46亿元、259.41亿元,六大行全年合计派发现金红包超4200亿元。
  2024年,多家上市银行在开展中期分红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以回馈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据统计,六大行全部分红比例均大于或等于30%。其中,交行全年现金分红比例为32.68%;工行全年现金分红比例31.3%;农行现金分红比例为30.01%;建行、中行、邮储银行全年分红比例30%。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全年分红金额最高,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04.40亿元,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5.32%;其次为兴业银行,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24.33亿元,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分红比例均超30%。
  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沪农商行分红比例较高,为33.91%;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兰州银行、渝农商行等分红比例均超过30%。
  2
  银行股获市场认可
  近几年,银行股在波动的市场中体现出稳健的价值。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涨幅一度位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前列。虽然自7月中下旬以来银行板块个股经历了回调,但总体而言,银行板块仍获得了不错的涨幅。
  截至7月23日收盘,银行(申万)年初至今涨13.83%。从个股上看,42家A股上市银行年初至今全部实现上涨。
  厦门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涨幅超过30%;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银行涨幅介于20%到30%之间;招商银行、上海银行、苏农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宁波银行等21家银行涨幅介于10%到20%之间;另有9家银行涨幅低于10%。
  银行股获得了资金的青睐。
  华安证券发布的对于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的研究认为,剔除了行业自身涨跌幅带来的影响后,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实际大幅加仓的行业为通信、银行、非银金融等。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认为,今年银行板块的表现继续强势,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有望带来估值修复,险资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面支撑,下半年资金面支撑可能边际放缓,但大资金趋势性撤出的概率低。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里,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中金公司在发布的《系统梳理银行股投资》研究中提到,市场逐步认知到银行股票的业绩稳定性,而非传统意义的周期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其他行业,银行业高股息特征,除了本身收益率(股息率高低)、波动性(盈利能力变化),还有其他行业不具备的规模特征。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拉长时间看,由于净资产重估逻辑尚未充分演绎,短期波动期过后,预计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总体上行格局。

【2025-07-24】
积极响应!这些银行纷纷“放大招” 
【出处】金融时报【作者】张冰洁

  消费“热”,经济“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放大招”,通过深耕消费场景、强化产品创新打出促消费“组合拳”,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继《中信银行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后,近期,中信银行又推出了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实施细则。
  据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通过“信贷支持+场景优惠+绿色激励”的组合拳,有效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升消费意愿。
  7月21日,江苏银行也积极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号召,发布了《江苏银行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18条”落实举措》,通过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聚焦重点消费领域等六大主题18条举措,全方位助力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指导意见》强调,要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结合消费场景和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动消费领域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近期,还有多家银行以高频、新兴消费场景作为重要抓手,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
  其中,中国银行聚焦居民家居家装、家电数码消费等需求,推出“中银焕新消费贷”,提供最长5年期、贷款年利率低至3%的消费信用贷款,贷款额度高至50万元。除了大件消费外,中国银行还在全国范围投入超亿元旅游消费补贴,全方位覆盖“吃住行游购”文旅消费链。
  光大银行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文化旅游、银发经济等新业态,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国补支付礼”“爱家省钱周”“梦想大玩家”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形成“支付-权益-消费”闭环。
  “近期,我们携手京东商城推出了‘国家补贴叠加分期满减’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将继续致力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相较于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目前仍是我国消费领域的短板。随着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推出,各家银行快速响应,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服务消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四川崇州,建设银行积极用好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创新引入第三方抵押物担保形式,为当地一家养老院扩建升级、适老改造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优化养老服务多元供给。
  在甘肃兰州,浙商银行为当地广泰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放了2640万元服务消费贷款。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般注入酒店客房改造工程,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
  “下半年,消费增长支撑主要来自政策进一步加码显效以及服务消费潜力的释放。”中国银行研究院在《2025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提到,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需求明显增加,以及年轻消费者对骑行、露营、滑雪等新场景消费体验的热情增加,均成为服务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在具体行动方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强化对提振消费的认识,充分利用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融入更多的消费场景,做好资源倾斜,从而进一步加大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
  “银行机构需结合政策导向,在传统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扩容与新兴消费培育等领域发力,需求侧做好产品设计与体验优化,供给侧做好企业资源调研对接与一站式服务搭建,促进经济的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受访时表示。

【2025-07-24】
浙商银行将在7月25日至28日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 
【出处】金投网

  2025年7月23日, 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了能向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浙商银行将于2025年7月25日15:15至7月28日08:30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具体情况详见理财板块弹窗提示内容及 浙商银行公告。
  系统维护期间及完成后,如果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疑问,请垂询 浙商银行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2025-07-24】
浙商银行:7月23日获融资买入1.51亿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28.14%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23日获融资买入1.51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8.14%,当前融资余额15.1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0%,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3150982889.00180866464.001510003515.002025-07-22189263270.00160061436.001539887090.002025-07-21140322086.00116783333.001510685256.002025-07-18117191759.00105737966.001487146503.002025-07-1784500518.0099873787.001475692710.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23日融券偿还7600股,融券卖出18.67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65.3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4%,融券余额637.41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3653450.0026600.006374060.002025-07-221046992.8050460.005714368.802025-07-2110650.001182860.004812735.002025-07-181158480.0087120.006069240.002025-07-17127440.001321560.004997880.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16亿元,较昨日下滑1.8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3浙商银行-29223883.801516377575.002025-07-22浙商银行30103467.801545601458.802025-07-21浙商银行22282248.001515497991.002025-07-18浙商银行12525153.001493215743.002025-07-17浙商银行-16601789.00148069059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3】
浙商银行协助财政部60亿离岸人民币国债在澳门成功发行 
【出处】浙商银行官微

  7月16日,香港分行通过高效承投联动,成功协助财政部在澳门市场发行60亿元人民币离岸国债,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作为港澳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后的首笔国债发行,首次采用簿记建档方式推出10年期品种,进一步完善了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期限结构。
  本次发行包含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三个品种,总规模60亿元人民币。其中,2年期发行30亿元,票面利率1.43%;5年期20亿元,利率1.55%;10年期10亿元,利率1.72%。
  国债发行受到境内外市场广泛关注,认购情况异常踊跃,峰值认购倍数高达6.08倍,创下澳门国债发行的历史新高。本次发行吸引了包括货币当局、对冲基金、资管机构、外资银行、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等各类机构踊跃参与。投资者分布区域广泛,除澳门和香港本地机构外,还涵盖葡萄牙、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际市场投资者。同时,境内机构也通过债券“南向通”积极参与,为澳门债券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是财政部连续第四年在澳门成功发行人民币国债,是中央政府支持澳门加快培育债券市场等新金融业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体现。人民币国债在澳门的持续发行,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发行机制,拓展投资者基础并促进澳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健发展。
  作为承销团中唯一的股份制银行境外分行,香港分行连续第二年参与国债发行工作,充分发挥境内外协同优势,为发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此次成功参与不仅是浙商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进一步提升了我行在全球资本市场影响力,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浙商银行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布局,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优势,为国家金融开放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2025-07-23】
浙商银行:7月22日获融资买入1.89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浙商银行7月22日获融资买入1.89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1.99%,当前融资余额15.4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05%,超过历史9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2189263270.00160061436.001539887090.002025-07-21140322086.00116783333.001510685256.002025-07-18117191759.00105737966.001487146503.002025-07-1784500518.0099873787.001475692710.002025-07-16184836328.00173761619.001491065979.00融券方面,浙商银行7月22日融券偿还1.45万股,融券卖出30.09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04.7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6%,融券余额571.44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21046992.8050460.005714368.802025-07-2110650.001182860.004812735.002025-07-181158480.0087120.006069240.002025-07-17127440.001321560.004997880.002025-07-161305010.00643274.006226400.00综上,浙商银行当前两融余额15.46亿元,较昨日上升1.9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2浙商银行30103467.801545601458.802025-07-21浙商银行22282248.001515497991.002025-07-18浙商银行12525153.001493215743.002025-07-17浙商银行-16601789.001480690590.002025-07-16浙商银行11674957.001497292379.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3】
浙商银行:我行2024年度A股及H股分红均已实施完毕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浙商银行提问, 2024年股票分红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我行2024年度A股及H股分红均已实施完毕。分红实施情况请查询我行官网-投资者关系-A股公告《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A股权益分派实施公告》、H股公告《股票发行人现金股息公告》。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3】
浙商银行:我行已于2018年在中国香港正式开设分行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浙商银行提问, 你好,贵银行有没有在中国香港开分行?香港准备发行稳定币,贵银行有没有考虑申请参加香港发行的稳定币工作?
  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的关注!我行已于2018年在中国香港正式开设分行。我行目前暂未开展香港发行的稳定币相关业务。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