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601838 成都银行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8-|74142.12| 2547.27| 6279.56| 61.85| 2.40| 0.37| | 01 | | | | | | | ├────┼────┼────┼────┼────┼────┼────┤ |2025-07-|77874.41| 6495.33| 3830.25| 59.82| 0.91| 1.38| | 31 | | | | | | | ├────┼────┼────┼────┼────┼────┼────┤ |2025-07-|75209.33| 3102.81| 2289.64| 60.29| 4.12| 0.79| | 30 | | | | | | | ├────┼────┼────┼────┼────┼────┼────┤ |2025-07-|74396.16| 7422.00| 2572.55| 56.96| 0.61| 2.06| | 29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02】 成都银行:8月1日获融资买入2547.27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8.10%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8月1日获融资买入2547.2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8.10%,当前融资余额7.41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4%,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8-0125472690.0062795584.00741421170.002025-07-3164953341.0038302534.00778744064.002025-07-3031028059.0022896383.00752093257.002025-07-2974220016.0025725480.00743961581.002025-07-2844793986.0046909547.00695467045.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8月1日融券偿还3700股,融券卖出2.4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44.9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19%,融券余额1157.83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8-01449280.0069264.0011578320.002025-07-31168077.00254886.0011048754.002025-07-30770440.00147730.0011274230.002025-07-29113765.00384190.0010623040.002025-07-281590000.00420000.0010951875.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53亿元,较昨日下滑4.6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8-01成都银行-36793328.00752999490.002025-07-31成都银行26425331.00789792818.002025-07-30成都银行8782866.00763367487.002025-07-29成都银行48165701.00754584621.002025-07-28XD成都银-1326402.0070641892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01】 A股突发!集体异动,发生了什么? 【出处】券商中国【作者】周乐 刚刚,银行股突然异动。 8月1日,A股银行板块集体拉升,农业银行股价一度创出历史新高,青岛银行最高涨超5%。瑞银表示,中国的银行将能够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对中国银行业股息的可持续性以及进一步的上涨态势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另外,中期分红预期也是推动银行股走强的原因之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均在2024年实施了上市以来首次派发中期股息。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上交所将继续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银行股盘中拉升 8月1日,A股盘中,银行板块集体异动,农业银行股价盘中一度创出历史新高,青岛银行一度大涨超5%,截至收盘,宁波银行涨超2%,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涨超1%,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小幅涨幅。 消息面上,瑞银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对中国银行业股息的可持续性以及进一步的上涨态势持更为乐观的态度。瑞银认为,股息收益率超过4.2%的H股银行和超过4.0%的A股银行具有吸引力,因此将交通银行H股评级上调至“买入”,并基于5.1%—5.4%的收益率,维持对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中国银行H股和中信银行H股的“买入”评级。 经过一轮上涨后,H股5%以上的股息收益率看起来仍然具有吸引力。随着中国低利率环境的持续,瑞银预计追求高收益率的资金将持续流入。尽管银行股上涨和融资活动已将H股银行的股息收益率从2023年初高达9%的水平拉低至目前的5%,但瑞银认为这一水平仍然具有吸引力。因为瑞银与投资者的交流表明,他们对H股银行的期望收益率大致为国债收益率加250个基点(当前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1.7%),即最低4.2%。 银河证券在报告中表示,2025年下半年银行业有望实现量价险三因素共振,迎来业绩实质性改善,主要体现在:(1)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引导银行加力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2)非对称降息下息差可控程度提高;(3)化债和地产政策加码推动对公资产风险预期改善。 另外,在中期分红的预期下,银行股或成为A股分红的主力军。2024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分红大户”均实施了上市以来首次派发中期股息。 日前,上交所召开高分红重回报暨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座谈会,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继续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用好回购、并购重组、投资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这一系列举措将进一步激发沪市公司的分红“内驱力”,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资本市场的温度和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频次和力度,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长远来看,有利于推动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同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需在能力范围内理性分红,将倒逼上市公司持续提升经营质效,增厚可供分配的利润。 “基本面将有所改善” 瑞银认为,2025年—2029年基本情况下股息具有可持续性。盈利前景是决定银行股息可持续性的另一个因素。 在对未来五年的预测中,瑞银表示,预计中国银行业的基本面将有所改善,将从2026年起恢复营收增长,同时净息差触底、手续费收入回升以及金融投资的贡献增加。 基于三种信贷成本情景分析,瑞银预计,中国的银行将保持适度的每股股息增长(基本情况)或每股股息持平(零利润增长情景),尤其是在2027年之后。 在压力情景下,即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和信贷成本需达到2015年周期峰值水平时,大多数银行的净利润将会下降。然而,瑞银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在基本情况下,银行将计提高达信贷成本72%的拨备,相较于2015年的峰值水平,考虑到中国银行业倾向于平滑不良贷款确认的做法,瑞银认为这一水平已足够充分。 鉴于收益率差异(2026年预测H股平均为4.9%,A股为4.1%),瑞银对H股银行比A股银行更为乐观。 基于2026年5.1%—5.4%的股息收益率,瑞银维持对工商银行H股、建设银行H股、中国银行H股和中信银行H股的“买入”评级。 瑞银将交通银行H股(2026年收益率4.9%)上调至“买入”,并将工商银行A股、中国银行A股和建设银行A股下调至中性,原因是它们的收益率较低。 【2025-08-01】 四川金融监管局核准游先伟成都银行总经济师任职资格 【出处】金投网 2025年7月21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称,《成都银行关于游先伟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许可的请示》(成银行文〔2025〕128号)收悉。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核准游先伟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的任职资格。 二、成都银行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自成都银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将其任职文件及时抄送四川金融监管局。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到任的,本批复文件失效,由四川金融监管局办理行政许可注销手续。 三、成都银行应督促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持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熟悉任职岗位职责,忠实勤勉履职。 未尽事项按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规定办理。 【2025-08-01】 成都银行:7月31日获融资买入6495.33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31日获融资买入6495.33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0.18%,当前融资余额7.7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00%,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164953341.0038302534.00778744064.002025-07-3031028059.0022896383.00752093257.002025-07-2974220016.0025725480.00743961581.002025-07-2844793986.0046909547.00695467045.002025-07-2529873548.0046827518.00697582606.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31日融券偿还1.38万股,融券卖出9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6.81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104.88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1168077.00254886.0011048754.002025-07-30770440.00147730.0011274230.002025-07-29113765.00384190.0010623040.002025-07-281590000.00420000.0010951875.002025-07-251897352.00268824.0010162716.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90亿元,较昨日上升3.4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1成都银行26425331.00789792818.002025-07-30成都银行8782866.00763367487.002025-07-29成都银行48165701.00754584621.002025-07-28XD成都银-1326402.00706418920.002025-07-25成都银行-15290394.00707745322.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8-01】 挥别“发得出,转不动” 可转债重返银行“补血主渠道”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随着银行板块回暖,沉寂多年的银行可转债市场迎来久违的“转股潮”。从南京银行、杭州银行高达99%以上的转股率,到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引入“白衣骑士”压哨转股,再到中信银行、兴业银行股东主动出手协助转股,银行可转债正摆脱“发得出,转不动”的尴尬局面,迈向“发得出,转得动”的新阶段。 在监管政策鼓励资本多元补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投资者接受度提升等因素推动下,银行转债正重新回归为“补血主渠道”,并迎来“再起航”窗口期。 可转债重返银行“补血主渠道” 今年以来,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率普遍在90%以上,部分银行甚至高达99.98%。在股价修复共振的背景下,曾经的“理想型融资工具”开始真正兑现其资本工具属性。 7月18日,南京银行公告称,“南银转债”触发强赎并摘牌,其转股率高达99.98%,刷新银行转债转股率纪录。“南银转债”于2021年6月发行,设置了明确的强赎机制。随着南京银行股价持续走强,提前满足赎回条件,转股总数达23.57亿股。分析人士认为,转债得以转股,不仅反映出正股强势表现,也体现市场对银行基本面与资本回报能力的认可。 7月7日,“杭银转债”正式摘牌,成为今年以来银行转债市场最受瞩目的案例。该债券发行规模达150亿元,最终转股比例高达99.96%。在强赎条款触发后,其正股未现下跌,反而走强,体现了良好的市场接受度与转股信心。 据测算,转股完成后,杭州银行总股本由59.3亿股增至72.49亿股,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83个百分点,成为该行历史上一笔较大的外源性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分析人士表示,在资本实力增强、盈利韧性延续的基础上,杭州银行估值逻辑有望重塑。 成都银行也是一个典型案例。80亿元“成银转债”于今年2月完成强赎摘牌,转股率高达99.94%。在转股期内,成银转债转股价由14.53元/股多次调整至最终的12.23元/股,并在2024年11月满足触发赎回条件。成都银行表示,此举短期内会摊薄每股收益,但长期来看将增强资本实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人士表示,可转债的本质是“债转股”,但在过去几年银行股持续低迷、转股价“高高在上”的情况下,转债长期处于“类固收”状态。随着行情回暖,转股逻辑逐渐兑现,可转债作为资本补充工具的价值正被重新激活。 股价回暖和“白衣骑士”助力转股 银行转债能否顺利转股,正股表现是一大关键。 例如,1月21日,苏州银行公告称,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21日,该行股票价格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苏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6.19元/股的130%(含130%,即8.05元/股),触发了有条件赎回条款,该行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对赎回登记日(3月6日)登记在册的“苏行转债”全部赎回。 不少银行还借助战略投资者之力解决“转不动”的难题,引入“白衣骑士”重燃转股希望。 较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光大银行。在其300亿元“光大转债”存续至最后交易日前夕,中国华融出手,于3月8日至9日连续买入大额转债,并于3月13日公告将其所持份额全部转股。光大银行随即召开董事会,拟将中国华融列为主要股东。这一“压哨式”转股举动,为光大银行补充了核心资本,堪称银行转债转股史上的经典操作。 6月30日,浦发银行公告称,6月27日该行收到信达投资的通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约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浦发银行A股普通股。此次可转债转股导致其持有的浦发转债减少量占浦发转债发行总量的23.57%。当时,浦发转债累计转股比例为23.58%。 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多家银行也通过大股东主动转股、自我协调的方式提高转股率。 中信银行、无锡银行均由大股东出手转股,为公司减轻压力。中信银行控股股东中信金控转股金额达263.88亿元,为后续赎回扫清障碍。 兴业银行也通过大股东将所持转债转股方式实施增资。5月14日、27日,福建省财政厅两次转股合计86亿元,为股份制银行中首个通过转债获得大股东增资的案例。 与增发、配股相比,可转债融资具有不摊薄、不扰动股价、灵活高效等优势。一旦实现转股,可直接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对于资本充足率偏紧、融资渠道受限的中小银行尤为重要。中诚信表示,银行可转债发行正从“能发不能转”迈向“发得出,转得动”,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的“正股价值管理+市场协同”路径或将成为主流。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银行板块估值回升、监管政策鼓励资本多元补充,未来会有更多银行选择通过优化转股机制、引入战略合作或强化股东协同方式实现转债成功转股,使其成为常态化资本补充工具。 银行可转债迎来“再起航”窗口 随着转债强赎频现、市场存量持续下降,在估值温和、利率下行、政策支持等背景下,银行可转债正迎来阶段性发行良机。但要抓住这一窗口期,银行须合理设计条款、控制节奏,以及兼顾发行人与投资者的利益。 “银行可转债本质上是银行股估值修复的直接受益者。”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正股上涨使投资者更有意愿转股,从而也增强了市场对新发银行可转债的接受度。 近年来,银行可转债整体发行偏少,市场供给收紧,存量规模不断下降。截至4月,仅剩1760亿元的存量银行可转债,较峰值大幅缩减63%。供需失衡之下,优质银行可转债品种的稀缺性和配置价值日益凸显。 业内人士分析称,与优先股、二级资本债不同,可转债在完成转股后可直接计入核心一级资本,这部分资本是银行资本结构中“最干净”、最能用于抵御风险的。尤其在当前银行面临信贷扩张压力和监管资本充足率红线双重约束下,发行可转债成为最优选择之一。 例如,近期通过强赎或股东转股完成融资的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均在转股后显著提升了资本充足率,为后续信贷投放和业务增长赢得了更大空间。 银行转债本身的“债性”特征也让其受到资金青睐。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青睐更具防御属性的品种。银行可转债信用评级高、价格波动小、抗风险能力强,成为配置型资金的“压舱石”。 尽管有多重利好,但机构建议,若银行计划重启可转债发行,仍须“慢工细活”——既要把控发行节奏,避免短期集中释放形成“高压扰动”;又要精细设计条款,适当引入增信机制或目标转股率安排,以增强投资人信心与参与度。 “当前可转债市场对于银行类品种接受度提升,但投资者也更注重条款的公平性与流动性。”某大型资管机构投资经理表示,可转债发行不能“一厢情愿”,要建立在发行人和投资人共赢的基础之上。 【2025-07-31】 成都银行:7月30日获融资买入3102.81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7.1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30日获融资买入3102.81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19%,当前融资余额7.5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5%,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3031028059.0022896383.00752093257.002025-07-2974220016.0025725480.00743961581.002025-07-2844793986.0046909547.00695467045.002025-07-2529873548.0046827518.00697582606.002025-07-24106731235.0041143037.00714536576.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30日融券偿还7900股,融券卖出4.12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7.0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34%,融券余额1127.42万,低于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30770440.00147730.0011274230.002025-07-29113765.00384190.0010623040.002025-07-281590000.00420000.0010951875.002025-07-251897352.00268824.0010162716.002025-07-24110580.001775100.008499140.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63亿元,较昨日上升1.16%,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30成都银行8782866.00763367487.002025-07-29成都银行48165701.00754584621.002025-07-28XD成都银-1326402.00706418920.002025-07-25成都银行-15290394.00707745322.002025-07-24成都银行63729835.0072303571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31】 又见增持 多家上市银行董监高增持自家股票 【出处】新快报 展望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新快报讯 记者范昊怡报道 上海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董监高)共计10人分别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A股股票。除了上海银行,今年以来,在银行股价总体上扬的背景下,多家上市银行董监高或股东纷纷增持自家股票。 顾建忠掌舵后首次持有公司股票 根据上海银行公告,此次增持股票的10名董监高合计买入4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0元,照此计算,总金额约为460.24万元至470.8万元。 具体来看,上海银行党委书记顾建忠买入10万股,股票价格总计最低104.6万元。上海银行副董事长、行长施红敏买入6.5万股,副行长胡德斌买入5万股,副行长俞敏华买入5.5万股。上述董监高人员承诺将所购入的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此次是顾建忠掌舵上海银行以后,首次持有公司股票。今年4月,上海市发布市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现任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拟任市管企业党委书记。 上海银行于5月16日召开的董事会相关会议,选举顾建忠为上海银行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目前,顾建忠的董事长任职资格尚未获批,而此次自掏腰包购买公司股票耗资百万,这也意味着,仅领了两个月“上海银行董事长”薪酬的顾建忠还需“倒贴”。 集体出手增持,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上海银行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5%。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董监高出手增持正值该行股价出现回调,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该行股价3日累计跌幅接近3%。 业内分析认为,上海银行董监高集体出手增持,释放多重积极信号。管理层以自有资金增持体现了对公司经营基本面与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董监高增持强化了市场对该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改善的预期,稳定了市场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计划,其中苏州银行更是两度发布增持计划,增持金额预计超过12亿元。 尽管近期银行股股价整体有所回调,但展望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长期来看,银行股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吸引力仍然较大。 【2025-07-30】 成都银行:7月29日获融资买入7422.00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29日获融资买入7422.0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39.32%,当前融资余额7.44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94%,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974220016.0025725480.00743961581.002025-07-2844793986.0046909547.00695467045.002025-07-2529873548.0046827518.00697582606.002025-07-24106731235.0041143037.00714536576.002025-07-2327604737.0077032301.00648948378.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29日融券偿还2.06万股,融券卖出61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38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5%,融券余额1062.30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9113765.00384190.0010623040.002025-07-281590000.00420000.0010951875.002025-07-251897352.00268824.0010162716.002025-07-24110580.001775100.008499140.002025-07-23731490.00158160.0010357503.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55亿元,较昨日上升6.82%,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9成都银行48165701.00754584621.002025-07-28XD成都银-1326402.00706418920.002025-07-25成都银行-15290394.00707745322.002025-07-24成都银行63729835.00723035716.002025-07-23成都银行-48799795.00659305881.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33家银行上榜《财富》中国500强 成都银行排名提升35位 【出处】经济观察网 7月22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该榜单按截止日不晚于2025年3月31日的最新财务年度的营业总收入对公司进行排名,采用与《财富》世界500强一致的制榜方法,同时包括了上市和非上市企业。 在本年度榜单中,商业银行阵营显著扩容,从上年的28家增至33家,为近年之最。新增5席全部来自区域板块,分别为广州农商银行、天津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及青岛银行。其中,此次成都农商银行上榜即闯入前400强,与微众银行并列成为榜单中仅有的两家非上市银行。 而从存量机构的排名变化看,有19家银行排名提升。其中,来自西部的成都银行继去年上榜后,今年排名又一口气飙升了35位,成为本年度银行业“进步王”。此外,杭州银行、重庆银行、微众银行也实现大步跨越,排名均提升了20位以上。 “区域性中小银行的优异表现,映射出中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度赋能。”7月23日,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战略的纵深推进,提供了充沛的信贷需求和丰富的场景入口,区域性中小银行若能在本地经济活力中找准切口、健全治理、坚持差异化,就能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有大行及股份行仍是中流砥柱 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揭榜,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2024年总营收达到14.2万亿美元,较上年上榜企业下降约2.7%;净利润达到756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约7%。 据统计,在本年度榜单中,共有33家商业银行入围,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及民营银行等,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约1.33万亿美元,利润合计逾2662亿美元,约占中国500强整体利润的35%。 与去年相比,国有大行排名整体保持稳定,工农中建均进入榜单前十。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2214.61亿美元营收,蝉联中国500强总榜第5名、银行业第1名;农业银行凭借1974.66亿美元营收,由上年的第8位升至第7位;建设银行营收1967.38亿美元,排名从第6位下滑至第8位;中国银行营收1761.43亿美元,排名由第10位升至第9位。此外,交通银行营收758.34亿美元,排名第46位,较上年下降3位。 股份制银行情况则有所分化。其中,招商银行以703.85亿美元营收排名第49位,较上年提升3位,是进入总榜前50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一。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四家股份行排名则出现1~3位的小幅下滑。其中,兴业银行营收574.77亿美元,排名第62位,下降1位;浦发银行营收489.44亿美元,排名第78位,下降1位;民生银行营收402.17亿美元,排名第91位,下降3位;华夏银行营收260.30亿美元,排名第150位,下降3位。浙商银行以187.23亿美元营收排名176位,上升4位。 微众银行作为上榜银行中独树一帜的民营银行,凭借938.84亿美元营收,上升21位,排名升至第261位。 区域性银行强势突围 在本年度榜单中,除了前述12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及民营银行外,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也进入了总榜前200。 其中,长三角地区银行表现亮眼。江苏银行以218.79亿美元营收排名第162位,较去年提升4位,继续领跑城商行;宁波银行以170.87亿美元营收,排名跃升8位至第186位;上海银行以155.91亿美元营收,排名提升5位至第193位。 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等机构排名也实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其中,南京银行排名第201名,提升14位;杭州银行排名第238名,提升26位;徽商银行排名第242名,提升16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银行中,从西部地区杀出最大“黑马”,成都银行继去年上榜后,今年又凭借65.55亿美元营收,升至第324名,飙升了35位,成为本年度银行业“进步王”。 此外,长沙银行、重庆银行、贵阳银行等中西部城商行同样势头迅猛,排名分别升至第325名、第425名、第431名,相应提升了15位、24位、14位。作为新面孔,天津银行、哈尔滨银行及青岛银行分别排名第380名、第399名、495名。郑州银行则在下滑8位后,恰好以第500名“压哨”留在本年度500强榜单中。 农商行方面,重庆农商行营收73.92亿美元,排名提升4位,升至第310位,继续领跑;紧追其后的是上海农商银行,以71.6亿美元营收,升至第311名,上升12位,与前者仅一步之遥。 广州农商银行和成都农商银行虽为新晋者,却表现突出,登榜即双双闯入总榜前400。其中,广州农商银行以56.48亿美元营收,排名第354名;成都农商银行则以50.87亿美元营收,排名第383名。 “区域性银行通过深度绑定地方战略,有助于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杨海平指出,从地域分布看,此次新上榜的银行以及排名上升较快的银行普遍集中于经济高活跃区域,区域经济的内生增长与政策红利的叠加,为这些银行提供了双重动能。同时,新上榜主体均为上市银行或拟上市银行,治理结构规范,战略路径清晰,也为差异化突围奠定了制度底座。 杨海平强调,区域性中小银行若要实现长期价值成长,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深耕本地经济,找准切口,在本地产业上精准落子。同时,也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锚定差异化道路,“小而美”“专而精”的产品与服务,在细分赛道上构筑“护城河”,将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坚实。 【2025-07-29】 董监高增持频现!银行股还有上涨空间吗 【出处】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在银行股迎来阶段性回调的背景下,近日上海银行10位董监高的集体增持举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银行的高管或重要股东实施增持,其增持频次显著高于去年。“高管增持的行为不仅折射出对银行基本面的认可,也在当前市场波动中为投资者信心起到了‘托底’作用。”有券商人士分析称。 从板块表现看,截至7月29日11时,A股银行板块报4317点。尽管年初至今该板块累计上涨14.5%(从年初3770点升至当前水平),但近期已出现回调——较近日高点回落315点。 高管层逆势买入,释放长期看好信号 近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其10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7月23日至25日期间合计买入该行A股股票4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0元,并承诺所购股票自买入日起锁定两年。 从股价走势来看,上海银行年内累计涨幅近20%。不过就在本次增持发生的区间,即7月23日至25日,该行股价出现小幅回调,3日累计跌幅接近3%。在此时点选择出手,不仅显示出管理层“逆市买入”的决心,也让投资者看到公司内部对自身价值判断的坚定态度。 中信建投证券一分析师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董监高的集体增持举动,一方面体现了内部对企业资产质地和盈利前景的看好,另一方面也为稳固市场预期添了一把力。“尤其是在当前A股市场整体震荡幅度较大的情况下,高管们拿出真金白银进行增持,对于筑牢股东信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根据上海银行2025年一季报数据,该行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0%。截至一季度末,资产总额达3.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7%,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18%的相对稳定水平,整体经营表现稳健。 “从资产质量和盈利增长来看,上海银行属于一线城市中资产配置结构较为稳健的区域性银行。”上述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说,“其在信贷结构调整和金融科技投入方面近年成效显著,是机构较为关注的标的之一。” 多家银行密集披露增持,稳定预期成共同诉求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在内的多家上市银行披露董监高或重要股东的增持计划。与去年相比,今年银行股相关增持计划的密集程度显著提升,部分银行更是多次发布增持公告。 以苏州银行为例,其分别在2025年4月与6月披露增持计划,合计金额预计超过12亿元,成为年内增持金额最高的上市银行之一。成都银行、厦门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也纷纷启动增持程序,涵盖高管、控股股东及核心骨干等群体,显示出增持行为已成为银行提升市场信心的重要手段。 “从趋势上看,增持计划多集中在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时发布,目的在于传达内部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银行股股息率高、估值低,具备较强的防御属性,当前是中长期资金布局的重要窗口。” 不过,也有部分银行的增持计划因股价回升过快而暂未实施。以成都银行为例,其控股股东计划于4月9日至10月9日期间增持股份,但因该行股价持续高于增持价格上限,计划实施已过半仍未启动。华夏银行亦存在类似情形,部分董监高计划自4月11日起6个月内增持至少3000万元,截至目前暂未实际操作。 “股东或高管未增持并不一定意味着态度转变,更可能是市场价格变化使得增持计划触及条件受限。相比具体成交数量,更重要的是释放出的态度与信号。”一国有大行分析师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估值仍在低位,专家看好中长期配置价值 尽管近期A股银行板块有所回调,但多数分析人士认为,银行股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特别是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机构和长期资金而言,仍属较优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沪深银行指数年内累计上涨超过13%,多只区域银行股涨幅超过20%。但即便如此,数据显示,多数银行股市净率(PB)仍低于0.7倍,显著低于历史中枢。与此同时,2024年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超过5%,在当前利率水平下,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目前来看,银行股的估值修复刚起步,仍有空间。”申万宏源银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灏表示,“尤其是部分区域性银行,盈利稳定性强,受益于地方经济修复,同时资产负债结构较优,有望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继续迎来估值提振。” 机构普遍认为,银行板块行情后续走势将更多取决于三季度信贷投放节奏、不良贷款处置效率以及息差走势变化。部分头部银行正在加速零售业务与财富管理转型,亦被视为提升估值的关键变量。 “如果未来政策面继续释放流动性支持,叠加经济预期改善,有望推动银行股估值进一步向合理区间靠拢。”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更多关注银行的基本面变化与长期发展路径,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责编:刘安琪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2025-07-29】 XD成都银:7月28日获融资买入4479.40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7.1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XD成都银7月28日获融资买入4479.40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7.16%,当前融资余额6.9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88%,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844793986.0046909547.00695467045.002025-07-2529873548.0046827518.00697582606.002025-07-24106731235.0041143037.00714536576.002025-07-2327604737.0077032301.00648948378.002025-07-22134432602.0064147836.00698375942.00融券方面,XD成都银7月28日融券偿还2.24万股,融券卖出8.48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59.00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57%,融券余额1095.19万,低于历史1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81590000.00420000.0010951875.002025-07-251897352.00268824.0010162716.002025-07-24110580.001775100.008499140.002025-07-23731490.00158160.0010357503.002025-07-2298300.00981034.009729734.00综上,XD成都银当前两融余额7.06亿元,较昨日下滑0.1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8XD成都银-1326402.00706418920.002025-07-25成都银行-15290394.00707745322.002025-07-24成都银行63729835.00723035716.002025-07-23成都银行-48799795.00659305881.002025-07-22成都银行69191510.0070810567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9】 年内多家上市银行披露董监高或股东增持计划 【出处】证券日报 近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董监高)共计10人分别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该行A股股票。 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在银行股股价总体上扬的背景下,上市银行董监高或股东增持计划频现,增持金额最高达到亿元。受访专家认为,凭借高股息率与低估值,当前银行股配置价值凸显。相关上市银行获董监高或股东增持,主要基于对上市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后续银行股仍有估值提升空间。 上海银行董监高“出手” 公告显示,此次增持上海银行股票的10名董监高合计买入4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0元。相关董监高承诺,将上述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总体走出上涨行情。例如,截至7月28日收盘,上海银行股价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7%。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银行董监高出手增持正值该行股价持续上涨后出现回调。数据显示,7月23日至7月25日,上海银行股价累计下跌近3%。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认为,上海银行董监高集体出手增持,释放多重积极信号。管理层以自有资金增持体现了对公司经营基本面与长期价值的认可。同时,董监高增持强化了市场对该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改善的预期,稳定了市场信心。 根据上海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增,营收同比增长3.85%至135.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至62.92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1.37%至3.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8%,与上年末持平。 增持计划更密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上市银行均披露了董监高或重要股东增持计划,总体较去年更为密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增持计划主要集中在4月份披露,其中苏州银行更是两度发布增持计划,增持金额预计超过1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受二级市场股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部分增持计划出现计划实施期限过半,但暂未增持的情况。 比如,成都银行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两名股东拟自2025年4月9日起6个月内增持该行A股普通股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截至增持计划公告披露日成都银行除权除息后的历史最高股价17.59元/股。截至目前,增持计划期限过半,因成都银行股价长时间持续超过增持价格上限等因素,增持计划尚未实施。 华夏银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部分董监高计划自2025年4月11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共计不低于3000万元自愿增持该行股份。目前相关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已过半,该行增持计划暂未实施。 尽管近期银行股股价整体有所回调,但展望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仍有空间。“长期来看,银行股对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吸引力仍然较大。”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2025-07-28】 超6300亿元!42家上市银行现金“红包”全部到账 【出处】金融时报【作者】张冰洁 进入7月,A股上市银行迎来了分红高峰期。随着成都银行现金红利发放完毕,这场持续数月的“分红盛宴”已于今日(7月28日)圆满收官。 《金融时报》记者发现,本次A股上市银行分红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分红实施节点提前;二是分红规模创下新高。 从分红进展来看,交通银行率先行动,成为首家实施2024年度分红的A股上市银行,该行股东于4月18日就已纷纷拿到了现金“红包”。 根据往年经验,上市银行年度分红派息时间往往集中在每年的6月至7月。然而,2024年度分红落地时间要明显早于往年。在国有大行中,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4家大行于今年5月初之前均已完成分红派息。 再从分红金额来看,根据数据统计,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达6325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了200亿元,分红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梳理各类银行机构分红情况可以发现,国有大行仍是2024年度分红大户。根据数据统计,六大行2024年全年派息总额合计高达4206.34亿元,占A股42家上市银行分红总金额的66.5%。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红总额均超千亿元,分别达1097.73亿元、1007.54亿元。 股份制银行也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回馈股东。其中,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的分红总金额遥遥领先。此外,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2024年分红总额也均达百亿元。 江苏银行以95.54亿元的分红金额“领跑”城商行。此外,上海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紧随其后,2024年分红金额分别达到71.03亿元、67.66亿元、60.5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多家银行进一步提高了现金分红比例。《金融时报》记者梳理数据时发现,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共有14家银行2024年分红比例超过30%。其中,招商银行、沪农商行、苏州银行分别以33.99%、33.91%、32.5%排在前三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银行分红出现上述诸多积极变化,与监管层近两年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2024年4月印发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并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同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鼓励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经营情况,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增加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合理提高分红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在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看来,上市银行稳定现金分红与重视投资者回报,向市场释放三重信号:一是用真金白银锚定长期资金,对冲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疑虑;二是通过强制分红政策倒逼经营能力升级,提高市场信心;三是重塑股东回报机制,将中期分红与年度分红结合,让投资者从“年度等粮”变为“半年度收息”,增强资金使用灵活性的同时,也为股价提供阶段性支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的收官,2025年中期分红的计划也逐步浮出水面。 自今年6月以来,已有常熟银行、沪农商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召开了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的相关议案。长沙银行也于7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为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计划在2025年半年度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将不超过当期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2025-07-27】 超6300亿元!A股银行“分红季”收官在即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石诗语 7月25日,成都银行完成权益分派股权登记,将于7月28日发放现金红利,这标志着A股上市银行2024年“分红季”收官在即。 数据显示,A股42家上市银行全部实施2024年年度现金分红,分红总额合计超6300亿元,多家银行分红比例超30%。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行业净息差承压,经营业绩面临考验,上市银行在分红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但银行业基本面韧性较强,预计上市银行未来分红的稳定性仍将持续。 分红合计超6300亿元 截至目前,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除成都银行2024年年度现金红利将于7月28日发放外,其余41家银行现金“红包”已全部派发到账。 据数据显示,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总额合计6325.94亿元,同比增长3.14%。从分红比例来看,招商银行、沪农商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在内的15家银行分红比例超30%。 国有银行仍是分红大户,六大国有行2024年全年派息总额合计4206.34亿元,占A股全部上市银行分红总额的66.5%。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红总额分别为1097.73亿元、1007.54亿元、846.61亿元、713.6亿元。在股份银行中,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的分红总额居于领先位置。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低利率时代,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高分红资产成为投资者追求稳健收益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部分上市银行分红比例的提升,有助于推动银行股价上行和银行经营质量逐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平衡分红回报与自身发展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行业经营业绩面临考验,上市银行在分红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但银行业基本面韧性较强,预计上市银行分红的稳定性仍将持续。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在效益性指标方面,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为1.43%,环比下降9个基点,同比下降11个基点。信用风险指标方面,今年一季度,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微幅上涨1个基点,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06个百分点。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从基本面看,尽管当前银行业面临着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但整体韧性较强。 “部分优质头部城商行净息差已出现企稳迹象,且2025年存款成本加速下行,净息差将逐步触底。总体而言,银行基本面虽有压力但整体稳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表示。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二季度银行业息差收窄压力环比改善,基本面“以稳为主”。“一方面,5月存款降息后活期存款即期重定价,负债成本持续改善使得二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长压力有所减轻;另一方面,二季度广谱利率中枢波动下行对银行债券投资估值形成利好,理财等财富管理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有望环比改善。”王一峰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上市银行应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投资者诉求等,平衡股东利益和自身发展需求,实施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振投资者长期持股信心。 【2025-07-27】 行业追踪|银行业市场(7月21日-7月27日):货币净投放量数量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银行业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央行投放和回笼资金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货币净投放量269.66187.942025-7-256018.00亿元货币投放量218.91116.072025-7-257893.00亿元货币回笼量121.3719.962025-7-251875.00亿元 本周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1周Shibor8.43-3.052025-7-250.02%隔夜Shibor3.9710.872025-7-250.02%6月Shibor1.13-1.712025-7-250.02%1月Shibor0.59-4.752025-7-250.02%3月Shibor0.26-4.362025-7-250.02%注:Shibor利率上涨,说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反应到股市中投资者会认为资金不足,导致成交量减少,所以股市情况也不乐观。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6】 成都银行:7月25日获融资买入2987.35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10.99%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25日获融资买入2987.35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10.99%,当前融资余额6.9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85%,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529873548.0046827518.00697582606.002025-07-24106731235.0041143037.00714536576.002025-07-2327604737.0077032301.00648948378.002025-07-22134432602.0064147836.00698375942.002025-07-2170148220.0029687644.00628091176.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25日融券偿还1.38万股,融券卖出9.7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9.74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77%,融券余额1016.2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51897352.00268824.0010162716.002025-07-24110580.001775100.008499140.002025-07-23731490.00158160.0010357503.002025-07-2298300.00981034.009729734.002025-07-21184460.00310775.0010822990.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08亿元,较昨日下滑2.1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5成都银行-15290394.00707745322.002025-07-24成都银行63729835.00723035716.002025-07-23成都银行-48799795.00659305881.002025-07-22成都银行69191510.00708105676.002025-07-21成都银行40197736.0063891416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5】 券商观点|金融行业双周报:券商半年报预喜,银行板块回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2025年7月25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券商半年报预喜,银行板块回调。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7月24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6.07%、+6.68%、+2.28%,同期沪深300指数+3.47%。在申万31个行业中,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分别排名第31、11位。各子板块中,南京银行(-1.35%)、中银证券(+24.81%)、新华保险(+6.81%)表现最好。 周观点:银行:本周银行板块走弱,银行板块PB从年初的0.64修复至7月初的0.77,部分资金选择高位兑现,前期上涨过快以及分红除权后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需要,部分短期套利资金在分红到账后迅速兑现收益离场,增大了短期资金集中抛售的压力。除此以外,近期多家银行股东高位减持也影响了市场情绪。展望后市,短期调整后银行估值修复逻辑不改,增量资金向银行板块迁移的逻辑仍为确定性稀缺时代对相对安全边际的追逐,只要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的核心矛盾未发生根本性扭转,险资、被动资金等增量资金对高股息、低估值的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就会持续存在,同时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改革也将加速资金向显著低配的银行板块倾斜,该逻辑在强化分红、驱动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红利与稳健基本面的共振下,正推动银行股实现估值重塑。 证券:本周券商板块走强,一方面,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31家上市券商披露中报业绩预告,且全部实现预增或扭亏为盈,国联民生、华西证券更是以1183%和1025%-1354%的净利润增速领跑行业;另一方面,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市场成交额回升,主要市场指数频创阶段新高,直接点燃市场对券商板块的热情。此外,近期稳定币概念对证券板块也有一定催化,国泰君安国际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将其现有证券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及相关意见服务的综合牌照,成为首家获此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的香港中资券商,驱动资金对券商、多元金融等细分板块的追捧。建议后续重点关注中报业绩、大盘成交额、稳定币主题对券商板块行情的催化。 保险:近期,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险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20%,并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正式实施。有利于险资坚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投资风格与投资理念,提高其配置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积极性与稳定性,为增量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同时对优化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结构、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展望后市,随着保险行业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战略转型不断深入推进,保险板块中长期有望演绎“资负共振”逻辑实现估值修复。一方面,分红险等收益浮动型产品持续发展,推动险企从刚性兑付向“保证收益+分红浮动收益”模式转变,助推负债端成本改善。预计下半年预定利率将进一步下调,或触发三季度“炒停售”保费放量,行业利差损风险将进一步减轻。另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入市政策持续松绑,今年以来险企频频举牌银行股,银行板块今年以来强势的行情以及稳定分红将有望增厚险资收益,强化险企投资端的稳健性。而从资金面来看,非银板块长期处于显著低配状态,公募基金考核新规改革有望催生补仓需求,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银行:建议关注成都银行(601838)、宁波银行(002142)、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招商银行(600036)、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和中信银行(601998)。保险: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证券:浙商证券(601878)、国联民生(601456)、方正证券(601901)、中国银河(601881)、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国泰海通(601211)。 风险提示:贸易战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银行海外业务收益受损、风险敞口扩大的风险;关税战贸易战扰乱产业链供应链,银行对相关企业信贷投放回笼困难,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2025-07-25】 首批中期业绩快报出炉,银行股再迎上扬!杭州银行净利涨16%,宁波银行股价半日涨超6% 【出处】搜狐财经 7月25日早盘,银行板块再度走高,宁波银行领涨、半日涨幅达6.5%,常熟银行紧随其后上涨3.26%,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杭州银行等区域银行也纷纷跟涨。 从消息面上看,7月24日晚间,宁波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这或是今日宁波银行及银行板块股价上涨的直接催化剂。 2025年以来,银行板块始终保持着强势表现,据数据,银行板块年初至今已累计上涨12.40%,远超大盘平均水平。 展望后市,机构对银行板块仍持乐观态度,普遍认为行业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盈利普增,常熟银行站上“4000亿” 近期多家区域银行相继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盈利双位数增长成为共同特征。 7月18日,杭州银行率先发布业绩快报,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7%,在已披露业绩的银行中增速领先。截至6月末,杭州银行资产规模达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83%,不良贷款率保持0.76%的较低水平。 7月21日,常熟银行也交出了优异的期中成绩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5%。至6月末,常熟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12.51亿元,较年初增长9.46%;资产质量保持优异,不良贷款率0.76%,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分析指出,常熟银行作为江浙地区优质农商行,坚持“向下、向偏、向小、向信用”的发展方向,独具一格的MCP移动信贷展业模式+扎实信用风险管控基础+异地展业牌照优势共筑公司在小微业务护城河。近年来“普惠金融+大零售转型”并驾齐驱,零售小微业务增长动能强。 7月24日盘后,宁波银行加入“报喜”行列,公布上半年实现营收371.6亿元,同比增长7.91%;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这一业绩快报直接刺激了宁波银行次日股价早盘的大幅拉升。 7月25日银行股盘初表现抢眼,宁波银行成为板块领涨先锋。截至上午收盘,宁波银行股价上涨6.50%至29.01元/股,成交额19.01亿元。 常熟银行同样表现强劲,上涨3.26%至每股7.61元,换手率达1.96%。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无锡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等区域性银行紧随其后。 2025年,银行股表现仍旧强势的强势。据数据,今年以来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实现上涨,其中9家全国性股份行平均上涨16.3%,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年内涨幅均超30%。 资金密集涌入银行股,机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银行股持续走强的背后,是南向、北向资金的一致看好。 数据显示,港股通资金对银行股的增持尤为显著,其持有的银行股市值已从2023年末的不足4000亿港元,大幅跃升至突破1万亿港元的新高度。仅在今年,持仓市值增幅就超过了50%。 北向资金同样在持续加码A股银行板块。有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北向资金持有的银行股市值增长266亿元,持仓比例进一步提升。 在公募基金方面, 中金公司研报测算显示,2025年二季度银行股基金仓位达4.33%,为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展望后市,机构对银行板块仍持乐观态度。 天风证券认为,银行股估值长期修复向好趋势依然不变。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业绩可能兑现部分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另一方面,资金面驱动下的估值修复行情仍有望延续。“今年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新规等重磅政策落地,显著增加各类资金对银行股的配置需求。往后展望,预计增量资金入市趋势不变,银行板块距离1倍PB仍有一定修复空间,银行行情有望延续。” 随着宏观经济预期逐步向好,以及区域银行在优质经济环境中的差异化优势持续显现,银行板块特别是优质区域银行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中金证券研报中建议道,当前环境下,建议从银行负债能力、区域红利及组织效率等角度筛选银行股,更多关注盈利能力及稳定性。大行注资落地后对股息有所摊薄,关注摊薄比例与预期比例较低的大行;推荐经营管理能力领先的股份行以及具备区域红利的头部银行。 【2025-07-25】 银行板块盘初拉升,宁波银行涨超5%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盘初拉升,宁波银行涨超5%,常熟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成都银行多股上扬。 【2025-07-25】 成都银行:7月24日获融资买入1.07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24日获融资买入1.07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8.50%,当前融资余额7.1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87%,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4106731235.0041143037.00714536576.002025-07-2327604737.0077032301.00648948378.002025-07-22134432602.0064147836.00698375942.002025-07-2170148220.0029687644.00628091176.002025-07-1822433122.0040879451.00587630600.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24日融券偿还9.15万股,融券卖出57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1.06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3%,融券余额849.91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4110580.001775100.008499140.002025-07-23731490.00158160.0010357503.002025-07-2298300.00981034.009729734.002025-07-21184460.00310775.0010822990.002025-07-18590730.001534680.0011085830.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23亿元,较昨日上升9.67%,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4成都银行63729835.00723035716.002025-07-23成都银行-48799795.00659305881.002025-07-22成都银行69191510.00708105676.002025-07-21成都银行40197736.00638914166.002025-07-18成都银行-19230277.00598716430.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4】 总额超6300亿元!42家银行都分红 【出处】中国银行保险报网【作者】点击蓝字 2024年年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全部实施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共计超过6300亿元。 7月底前,所有A股上市银行的现金红包均将派发至持有银行股的投资者账户中。 1 41家上市银行已分红 截至7月24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41家银行已发放现金红利。成都银行拟于7月25日进行股权登记,于7月28日发放现金红利。 据数据统计,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超过6300亿元,分红金额比2023年有所增加。 2024年,多家上市银行积极响应增强现金分红稳定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政策要求。 按2024年全年总派息额计算,工商银行分红金额最高,为1097.73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007.54亿元、846.61亿元、713.60亿元、281.46亿元、259.41亿元,六大行全年合计派发现金红包超4200亿元。 2024年,多家上市银行在开展中期分红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红比例,以回馈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据统计,六大行全部分红比例均大于或等于30%。其中,交行全年现金分红比例为32.68%;工行全年现金分红比例31.3%;农行现金分红比例为30.01%;建行、中行、邮储银行全年分红比例30%。 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全年分红金额最高,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04.40亿元,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5.32%;其次为兴业银行,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24.33亿元,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分红比例均超30%。 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沪农商行分红比例较高,为33.91%;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兰州银行、渝农商行等分红比例均超过30%。 2 银行股获市场认可 近几年,银行股在波动的市场中体现出稳健的价值。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涨幅一度位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前列。虽然自7月中下旬以来银行板块个股经历了回调,但总体而言,银行板块仍获得了不错的涨幅。 截至7月23日收盘,银行(申万)年初至今涨13.83%。从个股上看,42家A股上市银行年初至今全部实现上涨。 厦门银行、浦发银行、青岛银行涨幅超过30%;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等9家银行涨幅介于20%到30%之间;招商银行、上海银行、苏农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宁波银行等21家银行涨幅介于10%到20%之间;另有9家银行涨幅低于10%。 银行股获得了资金的青睐。 华安证券发布的对于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报的研究认为,剔除了行业自身涨跌幅带来的影响后,公募主动权益基金实际大幅加仓的行业为通信、银行、非银金融等。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认为,今年银行板块的表现继续强势,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有望带来估值修复,险资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面支撑,下半年资金面支撑可能边际放缓,但大资金趋势性撤出的概率低。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里,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中金公司在发布的《系统梳理银行股投资》研究中提到,市场逐步认知到银行股票的业绩稳定性,而非传统意义的周期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其他行业,银行业高股息特征,除了本身收益率(股息率高低)、波动性(盈利能力变化),还有其他行业不具备的规模特征。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拉长时间看,由于净资产重估逻辑尚未充分演绎,短期波动期过后,预计银行板块三季度仍将延续总体上行格局。 【2025-07-24】 成都银行:7月23日获融资买入2760.47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为7.42%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23日获融资买入2760.47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7.42%,当前融资余额6.4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78%,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327604737.0077032301.00648948378.002025-07-22134432602.0064147836.00698375942.002025-07-2170148220.0029687644.00628091176.002025-07-1822433122.0040879451.00587630600.002025-07-1731153468.0015948449.00606076929.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23日融券偿还8000股,融券卖出3.70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3.1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29%,融券余额1035.75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3731490.00158160.0010357503.002025-07-2298300.00981034.009729734.002025-07-21184460.00310775.0010822990.002025-07-18590730.001534680.0011085830.002025-07-171185776.00474711.0011869778.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6.59亿元,较昨日下滑6.89%,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3成都银行-48799795.00659305881.002025-07-22成都银行69191510.00708105676.002025-07-21成都银行40197736.00638914166.002025-07-18成都银行-19230277.00598716430.002025-07-17成都银行15904942.00617946707.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3】 银行股下半年投资策略: 沿“高股息+区域增长”路径均衡配置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gloria 今年上半年,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强劲,13.1%的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仅次于有色金属行业,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和江苏银行等个股涨幅均在20%以上。展望下半年,多数券商机构分析师认为,银行股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红利投资延续的情况下建议从“高股息+区域增长”两方面甄选优质银行股进行均衡配置。 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险资、被动资金、产业资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各路资金持续增持银行股,为板块带来了增量资金。”华福证券分析师张宇指出,上半年,银行股行情是红利行情的延续和ROE修复行情的预演。一方面,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下行,银行股息率的比较优势凸显;另一方面,银行业ROE(净资产收益率)触底回升的拐点渐近,上半年,ROE边际向好的银行股领涨。展望下半年,张宇对银行板块维持看多观点。“从资金面角度看,投资者对银行股仍有较强的配置需求,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从基本面角度看,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在4%左右,仍然有下行空间,随着净息差行业性企稳、资产质量稳中向好,银行业ROE触底回升的预期也有望逐步兑现。” 记者注意到,银行板块在2023年末见新低后一路高歌猛进,中间虽有起伏,终是走出了一波波澜壮阔的估值修复行情。数据显示,2024年初至今年6月末,银行指数(886052)累计涨幅超66%,多只个股股价创新高。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郑庆明认为究其原因,始于“中特估”,成于“高股息”,更本质的则是银行配置价值与依然偏低的估值之间的显著错配。 郑庆明进一步分析指出,银行基本面的韧性和业绩表现的稳定性超出市场预期,其背后有着不可忽视的资金新驱动:一是保险资金对高股息银行天然有“好感”。估算增量保费入市将带动2025年至2027年约2000亿元增量资金流入银行板块,权益配置规模上限提升还将额外带来约700亿元增量资金;二是公募基金改革下,匹配业绩比较基准重要性提升。若各银行配置比例提升至对应指数中的权重,或将带来增量资金超2700亿元,占对应银行自由流通市值平均约10%;三是被动指数扩容将带来稳定资金来源。其背后驱动既有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的汇金增持(2024年以来沪深300等指数持仓市值累计新增近万亿元级别),也包括国有资本平台(如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增持ETF。 优质区域银行值得关注 “高股息+区域增长”是湘财证券分析师郭怡萍给出的下半年银行股配置建议。她特别指出,当前ROE较高的上市银行多为长三角及山东等区域银行。发达区域具有投资增长机遇,区域银行承担融资支持职能,业绩有望保持领先,从而提供较高的动态股息率。 郑庆明也表示,基于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看好银行长期投资价值。他建议聚焦强区域β、利润增长预期稳定的区域型银行(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以及股价修复滞后、今年基本面有望好于同业的权重股份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此外,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指数投资扩容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有大行,推荐农业银行(A+H)。” 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则建议沿着“景气+红利”两条主线进行布局。一方面,部分区域行业绩成长性较好,建议关注山东地区的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和重庆地区的渝农商行、重庆银行,城商行中江苏银行、成都银行等;另一方面,关税风波之下,银行红利股的低波动的优势更为凸显,建议关注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以及底部反转的民生银行。 投资建议上,张宇给出的银行子板块排序则是:股份行>城商行=国有行>农商行。虽然今年上半年股份行已经以17.4%的同期涨幅超过了城商行(14.1%)、农商行(12%)和国有行(5.9%),但他仍认为股份行在财务出清、权重回归、估值和股息率安全垫相对充足的三重优势下,估值有望加快修复,建议关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同时,他也表示看好城商行和国有行子板块,城商行中建议关注江苏银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国有行中建议关注交通银行、农业银行。 更高的ROE、更高的长期增速、依然折价的估值,让券商机构普遍对银行股的投资回报给予了乐观预期。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先爽认为,复苏、成长、红利类银行均有机会,建议每个方向都有一定仓位,根据经济和政策情况酌情调整权重。标的选择上,考虑到短中长期的风格差异,建议在国有行、股份行和区域行三个细分板块中,各选前20%的自由现金流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通过长期布局实现红利、复苏和成长的均衡配置。记者 赵琦薇 【2025-07-23】 成都银行总经济师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出处】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成都银行7月23日发布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已核准游先伟担任成都银行总经济师的任职资格。(编辑胡群) 【2025-07-23】 成都银行:7月22日获融资买入1.34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22日获融资买入1.34亿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44.01%,当前融资余额6.9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84%,超过历史6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2134432602.0064147836.00698375942.002025-07-2170148220.0029687644.00628091176.002025-07-1822433122.0040879451.00587630600.002025-07-1731153468.0015948449.00606076929.002025-07-1634128552.0020498083.00590871910.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22日融券偿还4.99万股,融券卖出5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9.83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2%,融券余额972.97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298300.00981034.009729734.002025-07-21184460.00310775.0010822990.002025-07-18590730.001534680.0011085830.002025-07-171185776.00474711.0011869778.002025-07-16346865.00362905.0011169855.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7.08亿元,较昨日上升10.83%,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2成都银行69191510.00708105676.002025-07-21成都银行40197736.00638914166.002025-07-18成都银行-19230277.00598716430.002025-07-17成都银行15904942.00617946707.002025-07-16成都银行13558639.00602041765.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3】 成都银行连续2日融资买入额增长率超50%,多头加速建仓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据本站iFind数据显示,成都银行7月22日获融资买入1.34亿元,连续2日融资买入额增长率超50%,当前融资余额6.98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84%。融资买入额连续2日大幅增长,说明融资客在加大融资买入。一般融资客判断后续股价有较大涨幅且收益远超融资利息支出时,才会着急连续买入,代表杠杆资金看好后市。回测数据显示,近一年连续2日融资买入额增长率超50%样本个股共有18085个,持股周期两天的单次收益平均值为0.55%。注: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数据来源:本站iFinD)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2】 成都银行:7月21日获融资买入7014.82万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两融研究 本站数据中心显示,成都银行7月21日获融资买入7014.82万元,占当日买入金额的29.78%,当前融资余额6.2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74%,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资买入额融资偿还额融资余额2025-07-2170148220.0029687644.00628091176.002025-07-1822433122.0040879451.00587630600.002025-07-1731153468.0015948449.00606076929.002025-07-1634128552.0020498083.00590871910.002025-07-1522520124.0019704322.00577241441.00融券方面,成都银行7月21日融券偿还1.55万股,融券卖出92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18.45万元,占当日流出金额的0.06%,融券余额1082.30万,低于历史4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融券卖出额融券偿还额融券余额2025-07-21184460.00310775.0010822990.002025-07-18590730.001534680.0011085830.002025-07-171185776.00474711.0011869778.002025-07-16346865.00362905.0011169855.002025-07-15906750.00769730.0011241685.00综上,成都银行当前两融余额6.39亿元,较昨日上升6.71%,两融余额超过历史50%分位水平。交易日期证券简称融资融券变动融资融券余额2025-07-21成都银行40197736.00638914166.002025-07-18成都银行-19230277.00598716430.002025-07-17成都银行15904942.00617946707.002025-07-16成都银行13558639.00602041765.002025-07-15成都银行2826069.00588483126.00说明1: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说明2:买入金额=主动买入特大单金额+主动买入大单金额+主动买入中单金额+主动买入小单金额。 更多两市融资融券请查看融资融券功能>> 【2025-07-21】 成都银行2024年全年每10股派8.91元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5日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财经讯 成都银行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内容如下:以总股本423843.54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8.91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37.76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9.37%,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7月25日,除权除息日为7月28日。据成都银行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称,公司营业收入229.82亿元,同比增长5.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58亿元,同比增长10.17%基本每股收益盈利3.28元,去年同期为3.01元。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公司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其他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公司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数据来源:本站iFinD) 【2025-07-21】 银行板块盘初震荡下挫,齐鲁银行跌超2% 【出处】本站7x24快讯 银行板块盘初震荡下挫,齐鲁银行跌超2%,紫金银行、成都银行、北京银行、厦门银行纷纷下挫。 【2025-07-20】 行业追踪|银行业市场(7月14日-7月20日):货币净投放量数量环比大幅上涨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周,银行业市场变动情况如下所示:央行投放和回笼资金数据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货币净投放量221.10-2214.292025-7-181628.00亿元货币投放量192.2158.352025-7-182475.00亿元货币回笼量149.12-48.352025-7-18847.00亿元 本周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异动情况如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追踪一览表(按周涨跌幅幅度排序)品种周涨跌幅(%)月涨跌幅(%)日期价格/数量单位隔夜Shibor9.687.032025-7-180.01%1周Shibor1.29-0.732025-7-180.01%3月Shibor-0.13-4.602025-7-180.02%6月Shibor0.13-3.282025-7-180.02%1月Shibor0.07-5.192025-7-180.02%注:Shibor利率上涨,说明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反应到股市中投资者会认为资金不足,导致成交量减少,所以股市情况也不乐观。风险须知:本数据引用第三方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