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1137 博威合金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8-16】
博威合金(601137)财务总监辞职
    博威合金(601137)公告称,财务总监叶辉先生于 2011年 8 月 11 日向公司
董事会递交了书面辞职报告:由于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根据《
公司章程》有关规定,该辞职报告自递交之日起生效。叶辉先生辞职后,不在公司
担任任何职务。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5-10】
博威合金(601137)大股东增持"自娱自乐"?
    1月底上市的博威合金(601137)日便出现破发,公司股价随后的表现亦较为低
迷。而近期,随着大盘出现持续调整,博威合金更是大幅下挫。但昨日,博威合金
却突然高开高走,开盘还未过半小时便已上试涨停,最终仍被大单封于涨停板。分
析人士认为,导致博威合金突现强势全因公司一纸公告。
    增持或为看好未来
    博威合金公告显示,2011年5月5日、6日,博威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
系统买入方式增持公司股份94万。此外,公司还表示,博威集团计划在未来6个月
内择机增持,累计增持不超过总股份的2%。以此计算,在接下来半年内,博威集团
仍可能增持约335万股。对于此次增持,博威集团表示,其目的是基于对中国资本
市场长远发展及博威合金经营前景的信心,通过增持分享博威合金稳健成长带来的
收益。
    "即便算上昨日涨停,博威合金23.35元的收盘价仍明显低于公司股票发行价27
元,加之大股东增持提振信心,股价涨停在情理之中。"市场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
    "但是博威合金上市时间不长,还未满4个月,大股东便选择增持,这在A股中
较为少见。可能内在的原因并不只是看好公司前景。"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可以看
到,4月27日网下配售部分股份上市,这部分股份已在股价大跌中被深套其中,大
股东增持也不排除是"助人为乐"。此外,股价短期大幅下挫后,低价增持获得廉价
筹码何乐而不为。"
    而对于该人士的观点,某券商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并不认同,"没有证据证明
大股东和网下配售机构存在利益关系,判断借增持帮助被套机构并不妥当。再说,
大股东增持前股价和发行价有近30%的折价,仅靠增持帮助机构解套难度较大。对
于公司基本面情况,大股东肯定比市场更为了解。故大股东增持更多的是对后市发
展抱有期望,从而趁机低位增持。"
    估值高低仍有分歧
    博威合金是生产铜合金棒、线材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精密铜合金棒、高强高
导铜合金棒、特殊铜合金线产量稳居国内第一;环保铜合金棒居行业前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博威合金估值问题是分析人士争议的焦点。上述市场分析
人士表示,"作为参与股价操作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估值更为敏感。据公告显示,
参加网下配售的众多机构投资者中,申报价都在20元下方,是否意味着20元之下才
是博威合金真正的价值区间?虽然30余倍的市盈率在A股中并不算高,但是在有色
金属板块中优势则并不明显。"
    相比之下,券商则乐观许多。世纪证券表示,给予博威合金2011年40倍市盈率
,公司合理股价应在32元左右。国信证券则更为激进,给出34.85元的最高目标价
。国信证券认为,预计未来以高强高导、环保、银铜线为代表的特殊铜合金线年均
消费增长率将保持16%以上的高速度。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仍将保持11%左右毛利
率的较高盈利水平。
【出处】金融投资报【作者】

【2011-05-07】
上市不足4月 博威合金(601137)获大股东增持
    博威合金今日公告, 5月5日、6日,公司控股股东博威集团通过交易系统增持
公司股份94.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4406%,成交均价21.11元/股,耗资约2000万
元。此次增持后,博威集团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近1.05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
的48.8127%。
    博威集团称,增持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及公司经营前景的信心,博
威集团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以自身名义择机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
持比例不超过本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分析人士指出,今年1月27日上市以来,
博威合金走势低迷,昨日报收21.23元,已远低于27元的发行价。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祝建华

【2011-03-15】
博威合金(601137)2010年净利增29% 拟每10股派2元
    博威合金(601137)周一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2亿,同比
增长28.65%,拟每10股派2元。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20.16亿元,同比增长72.17%,每股收益0.75元,同
比增长25%。 
    公司称,业绩增长主要由于报告期公司产品平均销售单价较上期上涨38%,销
售数量增加26%,同时公司扩大了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的销量。
【出处】全景网【作者】曹胜杰

【2011-02-23】
博威合金(601137):借力资本市场 领军中国铜合金产业
    作为国内铜合金行业的领军者,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博威合金",股票代码601137)于2011年1月27日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博威合金
拟发行5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21500万股。在兔年新春的日子里,博威合金将
借登陆资本市场之机,迎来企业发展的新境界。
    博威合金拥有年产4.2万吨铜合金棒、1.2万吨铜合金线的生产能力,位居行
业前茅。目前博威合金已经形成以精密铜合金棒为主,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环保铜
合金棒及特殊铜合金线为辅的产品架构,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通讯、
交通等众多领域。
    自成立以来,博威合金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先后承担了多项
国家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公司拥有1项美国发明专利、11项国家发明专利,另有1项德国发明专利申请和10项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已被受理。公司与安德鲁、西门子、苹果、日立、松下等世界50
0强企业广泛合作,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亚洲、欧洲、北美等全球快速挺进的
国际市场大格局,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09年,博威合金实现营业收入11.71亿元。2007年、2008年、2009年综合毛
利率均超过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最高水平,体现了公司产品科技含量较高所带来
的高附加值及良好的产品成本管理能力。
    规模化、高端化是铜加工未来趋势。当前,中国铜加工行业面临普通产品产能
过剩、竞争激烈,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的局面。功能铜合金等新材料的研究、生
产与国际主流生产商差距明显。
    为顺应市场需求,博威合金未来将致力于高端产品的产能扩张。公司目前产品
产能主要集中在中档产品精密铜合金棒,后期公司新增产能重点致力于高技术含量
、高单位毛利的高端材料产品领域,高强高导铜合金、环保铜合金、易切削青铜等
高端合金材料为主的产能将达到3.46万吨,这将有利于博威合金稳步推进高品质
、高性能合金材料的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目前,博威合金在环保铜合金、高强高导铜合金、锌基铜替代材料、功能材料
领域初步形成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产品系列,成为我国有色合金加工行业
引领材料研发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中,博威合金是环保铜合金棒三大系列中"无铅
易切削锑黄铜合金"的首创者、专利拥有者,通过欧美ROHS、NSF无危害性
检测等产品品质认证,目前产品供不应求。
    博威合金本次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无铅黄铜棒项目、高精度铜板带项目以及变
形锌合金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7.4亿元。
    募投项目实施后,博威合金将形成覆盖有色合金棒、线、板、带应用领域高、
中、低端市场的产品格局:以高强高导铜合金、环保铜合金、易切削青铜等高端合
金材料为主的产品产能将达到3.46万吨以上,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单位盈利能
力强;精密铜合金棒为主的中端材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产能将达到3.54
万吨,公司业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成本管理能力将保证产品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变形锌合金材将形成1.50万吨的产能,进入铜合金产品的低端市场,弥补公司在
低端铜合金产品领域的不足。
    登陆资本市场,将极大地增强博威合金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在国内同行业
的领导地位,成为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国际一流企业。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海伦

【2011-01-19】
博威合金(601137)未来三年仍将快速增长
    博威合金昨日在中国证券网举行路演,公司董事长谢识才预计,2010年公司销
售收入可达20亿元,未来三年,公司销售收入仍可保持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博威合金总经理张明介绍,公司精密铜合金棒产量稳居国内首位。公司2007年
度、2008年度精密铜合金棒的产量分别为2.00万吨、2.63万吨,2009年度产量达到
3.11万吨,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谢识才还向网友介绍,博威合金自成立以来,
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司拥有1项美国发明专
利、11项国家发明专利,另有1项德国发明专利申请和10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已被
受理。公司与安德鲁、西门子、苹果、日立、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广泛合作,形
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向亚洲、欧洲、北美等全球快速挺进的国际市场大格局,未来
发展空间广阔。
    博威合金本次拟发行不超过5500万股,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4.5元至27元(含
上限和下限)。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形成覆盖有色合金棒、线、板、带应用领域高、
中、低端市场的产品格局:以高强高导铜合金、环保铜合金、易切削青铜等高端合
金材料为主的产品产能将达到3.46万吨以上,该等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单位盈利
能力强;精密铜合金棒为主的中端材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产能将达到3.54
万吨,公司业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成本管理能力将保证产品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变形锌合金材将形成1.50万吨的产能,进入铜合金产品的低端市场,弥补公司在低
端铜合金产品领域的不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陶君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