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732 上海新梅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7-07】
上海新梅(600732)预计2011年半年度净利润为5500万元-6500万元
    上海新梅(600732)今日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1年半年度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万元-6500万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5-11】
上海新梅(600732)公布重大事项进展
    上海新梅(600732.SH)今日公告:截至目前,向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转让
上海新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所持有的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股权事项的相关协议已签署完成,相关的工商变更手续尚在办理当中。据公司财务
部门初步测算,该等股权转让为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预计为6556.67万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3-14】
上海新梅(600732)退出新兰房地产
    上海新梅(600732)公告,公司拟以34069.54万元的价格转让上海新兰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19.975%的股权。
    公告显示,新兰房产系公司参股企业,注册资金12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为19.9
75%,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0.025%。新兰房产主要开发位于上海市闸
北区西藏北路曲阜路的太古城项目。该项目为旧城改造,经过政府相关部门多次调
整,目前主要规划为商业。
    上海新梅称,由于太古城项目动迁成本及进度均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项目后
续开发的资金回报情况和周期难以估计,同时该项目已不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因
此公司拟向中粮置业转让所持有的新兰房产19.975%的股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牛洪军

【2011-03-12】
上海新梅(600732)转让参股房产公司股权
    上海新梅今日公告,拟以3.4亿元的价格转让公司所持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司19.975%的股权。
    公告显示,新兰房产系上海新梅的参股企业,注册资金为12亿元,公司持股比
例为19.975%,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0.025%。新兰房产主要开发位
于上海市闸北区西藏北路曲阜路的太古城项目。该项目为旧城改造,经过政府相关
部门多次调整,目前主要规划为商业。
    公司表示,由于太古城项目动迁成本及进度均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项目后续
开发的资金回报情况和周期难以估计,同时该项目已不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因此
公司拟向中粮置业转让所持有的新兰房产19.975%的股权。经审计,新兰房产截至2
010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20.21亿元,净资产为5.17亿元,每股净资产0.97元。经与
中粮置业协商,股权转让价格确定为人民币3.4亿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3-08】
上海新梅(600732)2010年利减逾四成 因可售房源减少
    上海新梅(600732)周一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954.66万元,
同比下降43.22%,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8.98万元,同比下降67.28%;实现每股收益0.038元
,同比下降44.12%。
    公司称,2010 年的房地产市场在"史上最密集"的调控措施下仍然保持了较快
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公司可售房源同比减少,因此营业收入和利润出现
下滑。
    公司计划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 亿元,营业成本8000 万元。
    公司2010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出处】全景网【作者】周蓓

【2010-12-31】
上海新梅(600732)6.15亿江阴拿地
    上海新梅(600732)今日公告称,公司12月28日以总价6.15亿元竞得江阴"澄
地2010-C-89"号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面积为5.52万平方米,土地用
途为商住用地,项目将由公司与他方合作开发。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小平

【2010-07-16】
上海新梅(600732)子公司与中粮置业商谈合作
    两个交易日的涨停,上海新梅发布了股价异动公告,公司今日的公告称,正在
商讨控股子公司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事宜,具
体合作方式尚在筹划中,公司其他经营活动一切正常。
    此前公司曾披露过中粮置业13.5亿收购新兰房产事项,且今日公告内披露公司
控股股东表示3个月内不存在整体转让、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等重大事项,这次
“合作”是否能出人意料尚未可知。
    上海新梅刚刚经历过一次重组夭折。上月17日,公司宣布商讨重大事项停牌,
但在6月25日,公司又称因条件不成熟而复牌。今日公告称,经向公司控股股东及
实际控制人核实,未来3个月内不存在公司股权整体转让、非公开发行、资产注入
等重要事项。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一蕙

【2010-07-16】
上海新梅(600732)预计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0%-100%
    上海新梅(600732.SH)今日发布业绩预减公告称,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与
去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0%-100%。
    2009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2696.77万元,每股收益0.109元。
    上海新梅表示,公司2010年上半年可售房源大幅减少,相应结转的营业收入大
幅减少,导致业绩出现下降。
【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作者】

【2010-06-25】
上海新梅(600732)重大事项流产今起复牌
    因商讨重大事项于6月18日起停牌的上海新梅(600732)今日公告称,经论证
和研究,鉴于目前条件还不成熟,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10年6月25日起复牌。
    市场对上海新梅的重组预期一直很高。此前,上海新梅在实力雄厚的兴盛集团
入主之后,进行了大规模资产置换,先后收购了上海新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
的股权和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成为上海本地颇具实力的房地产
开发企业。
    与大股东地位不相称的是,上海新梅业绩平平,目前在开发项目少,且现金流
短缺,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此外,上海新梅今年一季报显示,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
执掌的华夏大盘重仓持有公司250万股,使得市场对于公司的重组预期越发升温。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陆洲

【2010-06-17】
上海本地股整合方兴未艾 上海新梅(600732)挺身接力
    中华企业、金丰投资的资产整合方案尚未揭开面纱,强生控股、上海新梅如今
又"不约而同"的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上海本地股的整合热潮可谓"一浪高过一
浪"。
    主营地产业务的上海新梅在本次商讨重大事项前也可谓"动作不断"。就在5月2
5日,公司曾宣布拟出资1.15亿元从控股股东兴盛实业处收购江阴新梅房地产开发
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实上,在2007年兴盛实业对上市公司重组失败之后,上海新
梅被大股东重组的传闻就一直不断。不仅如此,上海新梅还受到了善于押宝重组股
的王亚伟的"青睐",由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华夏策略今年3月末仍合计持有上
海新梅400万股。
    同样作为上海本地股的代表,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也于今日披露了重大事项的
相关进展。两公司"齐声"表示,鉴于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针对上市公
司的重大事项尚在筹划中,中华企业、金丰投资股票将于今日起继续停牌5个交易
日后再行披露相关进展。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锐

【2010-05-25】
上海新梅(600732)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地产公司
    上海新梅(600732)今日公告,公司于2010年5月21日与控股股东上海兴盛实
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新菊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江阴新
梅股权转让协议》,上述两方分别将其持有的江阴新梅90%、10%,合计100%的股权
及相关股东权益转让给公司,经协商确定标的股权的转让价格为评估值(江阴新梅
全部股东权益的评估价值为12815.99万元)的90%,合计人民币11500万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4-20】
上海新梅(600732)09年净利降近八成 因可售房源锐减
    上海新梅(600732)周一晚间披露年报,因可售房源锐减,公司09年净利润同比
下降近八成。
    年报显示,0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同比减少63.31%;实现净利润16
87.47万元,同比下降79.40%;每股收益0.07元,同比减少78.79%。
    公司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可售房源同比大幅减少,全年经营业绩同比出现大幅
下降。
    2010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营业成本为12亿元。
    09年公司拟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以投入现有项目的开发。
    上海新梅周一收报9.76元,跌幅7.49%。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0-04-06】
上海新梅(600732)王亚伟重仓押宝 重组或呼之欲出
    摘要:公司是上海本地颇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世博会举行将进一步提升
地产项目升值潜力,且公司重组绯闻不断,王亚伟高调进场押宝,未来重组有望获
得实质性进展。
    麻雀也能变凤凰!重组股便因其无穷魅力常常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成为市
场黑马的高发地带。今日如通葡股份、中成股份等纷纷录得涨幅榜前列,其财富效
应颇为壮观。因此,重组股值得深度挖掘,特别是世博重组股价值非凡,如上海新
梅,公司重组绯闻不断,王亚伟隐形重仓持有公司250万股,或成第二大股东,未
来重组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
    兴盛集团入主 上海世博提升地价
    公司在实力雄厚的兴盛集团入主之后,进行了大规模资产置换,先后收购了上
海新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和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成
为上海本地颇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司目前拥有新梅绿岛花园项目位于上海
市宝山区南部,毗邻闸北区,为宝山区新一轮住宅建设及商业开发的重点区域。项
目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公司位于黄浦江东岸,临
近南浦大桥的浦东工业发展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公司还拥有230米长的浦江岸线
,处于世博会选址的规划区域内,申博成功进一步增加了该地区的升值潜力。
    王亚伟大举增仓 重组或再度开闸
    2007年公司大股东兴盛实业对公司进行重组失败之后,公司被大股东重组的传
闻就一直不断。尽管是传闻,但我们认为其中不无道理。首先,公司2003年借壳上
市之后,一直没有进行融资,尽管大股东方面宣称是因为没有合适项目,但是经调
查,大股东旗下合适项目并不缺乏,位于陆家嘴的新梅广场就是其中代表。其次,
公司目前在开发项目少,且现金流短缺,公司三季报显示公司现金流为负,而公司
在开发的最大项目新梅太古城原计划3期于2010年完工,但1期项目09年才竣工,主
要原因市场猜测就是因为"缺钱",而今年以来的信贷收紧,尤其是房地产信贷收紧
使得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变窄,相对而言卖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最后,
公司2.47亿的总股本和刚过11块的股价,使得这个"壳"的质量优越,潜在投资者的
重组成本较低。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2007年8月至10月进行过一次未成功的重组
。近日又据媒体报道,有"最牛基金经理"之称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
盘隐形重仓持有公司250万股,并极有可能坐上上海新梅第二大股东宝座。因此我
们认为市场对于公司重组预期越发升温,公司重组有望在未来获得实质性进展,届
时对股价的催化作用将毋庸置疑。
    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表现强势,30日均线支撑较强。经过短暂的高位震荡后
,目前该股上升势头强劲,成交量大幅放大,市场做多人气旺盛。今日该股更是力
挽狂澜突破前期高点,压力位的有效突破,预示着该股或将加速爆发,投资者可重
点关注。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2-09】
上海新梅(600732)否认控股股东卖壳传闻
    上海新梅于针对有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上海新梅控股子公司拟整体销售新梅
太古城一期,是为上海新梅控股股东卖壳做准备”这一传闻,今日发布澄清公告称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对外销售自主开发的房产项目纯属日常经
营行为。同时,经公司书面函证控股股东上海兴盛集团,该公司回函也明确表示:
在未来可预见的3个月内,该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张兴标无任何关于出让上海新梅控
股权的意向、商谈和协议。(徐锐)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2-02】
上海新梅(600732)13.5亿整体出售房产
    本报讯 上海新梅(600732)今日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新兰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关于买卖新梅太古城项目一期
之框架协议》,新兰房产拟以13.5亿元(暂定)的总价将该项目以商品房销售的方式
整体出售给中粮置业。待项目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取得大产权证后的5个工作日内
,新兰房产将与中粮置业或其设立的项目公司另行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
。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3-24】
上海新梅(600732)否认坐庄自家股票
    上海新梅今天公告,有媒体报道了公司及大股东参与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炒作。
公司管理层及控股股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及大股东从
未参与过公司股票的二级市场炒作,未与任何私募及其他机构协议过股价运作事宜;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公司董事会及大股东无任何涉及公司股权转让、重大资产
重组、股份发行等事项的意向、商谈和协议。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3-23】
上海新梅(600732)100页绝密"坐庄计划" 大股东私通私募
    上海新梅100页绝密“坐庄计划”,大股东私通私募 1.5亿资金拉动,场外私募
潜入抢先建仓打乱计划
    理财周报记者在一周多的时间内进行的秘密调查揭开了一个目前尚在混乱之中
的“坐庄”计划。这个计划因为一份涉及利益双方绝密100多页“坐庄合作计划书
”而完整且清晰,一场惊天黑幕由此拉开。
    几个主角是:上海新梅(600732.SH)及其大股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
限公司(下称“兴盛实业”)、A私募基金、第三者场外私募。投行、游走在江浙
的资金掮客和好事者们则充当配角。
    他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出资1.5亿元坐庄资金,拉动近15亿元市值
。合作希望达成的效果是:庄家翻倍获利走人、兴盛实业金蝉脱壳、兴盛实业相关
操刀人获取3000万元的提成。
    被第三者搅乱的计划
    L是一位接近上海新梅高层的神秘人,2009年3月10日下午收盘后,理财周报记者
在黄浦江畔一家咖啡屋里见到了他。三月的上海乍暖还寒,江风从黄浦江上吹来,把
咖啡店的绿色布伞扯得哗哗直响。
    坐在记者对面的L只点了一杯最普通的咖啡,没有加糖,也没有加奶,简单得就像
他的话语,精炼而直击要害。
    言及兴奋之时,L会腾地从座位站起,仰面滚滚江水,怅然若思。“100页的坐庄
计划!太不可思议了!”
    据L透露的消息,为了给公司开发项目筹措资金,控股上海新梅57.52%的大股东
兴盛实业决定将上市公司的壳卖掉,而在此之前,兴盛实业与某私募达成协议,私募
出1.5亿进入二级市场,上市公司通过消息配合,计划将股价推高一倍。
    “2009年2月中下旬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谈这个合作,计划做得非常详尽,甚至制
定了一本一百余页的坐庄计划书,里面详细列出什么时候资金进入,什么时候出什么
样的消息。”L说。
    然而意外出现了,一个第三者私募基金半路杀出。就在3月9日上海新梅异常优
异年报发布之后股价疯涨时,上海新梅发现原定的庄家却没能在低位吸足筹码,成了
半个局外人。
    “3月14日,上海新梅开始向以前接触过的私募打电话,询问谁抢了筹码,如果手
上有筹码可以让出来,条件可以好好谈。”L说,“很明显,合作的那个庄没吸到足够
的筹码,逼得公司出面查。”
    绝密计划出笼地:天目中路585号
    上海,从天目中路上南北高架,在上匝道一环之内矗立着一栋粉红色的大厦,这
就是天目中路585号的新梅大厦,大厦的20楼是上市公司上海新梅的办公地点,再上
一层驻扎着上海新梅的大股东兴盛实业。
    玻璃门内,新梅办公室里的风景洁净而典雅,墙壁上悬挂着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幅
壁画,故事就从这个安静而美丽的地方开始。
    L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为了洽谈相关合作事宜,私募都是专程到新梅大厦来谈。
“这是为了安全,肯定不能通过网上传资料,电话里也说不清,到新梅总部谈这个事,
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就在这幢“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新梅大厦,一个周详的“坐庄计划”被拿了出
来。“兴盛实业现在是肯定要把上海新梅这个壳卖掉,现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最后
再到二级市场上炒作一把。”
    “据我得到的消息,这个事是兴盛实业主动找私募谈的,由投资部一个叫朱雁鸣
的经理出面,兴盛方面还准备了一份坐庄计划书,这个坐庄计划书里详细记录了双方
如何合作的细节。”
    “根据合作计划书,私募出1.5个亿的资金进入股市,上市公司则通过消息配合
。”按照L的描述,双方协作的步骤大概如下:首先打压股价,同时私募进场,吸取足
够多的筹码;紧接着上市公司释放一些利好消息预热来抬高股价;然后就是宣布资产
重组事宜停牌,停牌三个月之后,股价翻一番,私募套现离常
    “初步计划是私募以6元左右的成本建仓,然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将股价炒到12
元。”在双方合作赚得的1.5亿元中,上海新梅大股东兴盛实业提出要分得20%,即30
00万元。
    仅凭放消息操纵股价就可以净赚3000万元,这对于兴盛实业来说非常合算。根
据同比暴增15倍之后的2008年业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92万元,大股
东兴盛实业以57.52%的占股比例计算辛辛苦苦一年只能赚到4710万元。
    配合拉动股价:
    高利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卖壳对于上海新梅来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一旦卖壳的消息公布,炒作是
在所难免的,兴盛实业正好用这个消息和二级市场的资金合作炒作一把,赚了钱也不
会太引人关注。”L言之凿凿。
    2007年8月20日,上海新梅就曾因兴盛实业转让股权而停牌两个月,最后因方案
未达成一致而作罢。“其实,上海新梅卖壳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过。”
    理财周报记者向上海新梅求证时,董秘何婧却矢口否认。“什么重组、操作市
场,绝不可能。”何给出的理由是“如果我们要卖壳,为什么还要把2008年年报做得
这么好看?”
    何此言不虚,但靓丽的年报也恰恰是此次卖壳和坐庄计划的点睛之笔。
    2009年3月7日上海新梅发布的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上海新梅实现营业收入5
.11亿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大增113.46%;实现营业利润1.148亿元,同比增长812.65
%;实现净利润8192.49万元,同比增长接近15倍。
    把这份财报放到整个A股市场中都显得非常夺目,而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2008年
,上海新梅何以能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呢?
    年报显示,2008年的销售业绩实际上相较于2007年有所下降,全年的预售商品房
面积和金额较2007年度都有所下降。其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项目:新梅绿岛苑
的销售收入5.02亿元和新梅大厦的租赁收入835.86万元。
    年报中又提出:“新梅绿岛苑项目大部分预售已于2007年末完成,2008年未单独
设置销售部门,相应减少销售人员工资等费用”,这还致使2008年销售费用比上年发
生额减少621.1万元。而就是这个甚至没有单独设置销售部门的楼盘贡献了上海新
梅2008年超过98%的营业收入。
    何婧解释称:“这是由于房地产销售过程中预售金额和结算金额的时间差导致
的。”何婧表示,“一般来说楼盘开盘后便开始销售,但是这时候销售得到的收入并
不能计入营业收入,只能记为预收账款,直到楼盘完工正式交付时这笔钱才能进行结
算。成为公司的营业收入。”
    上海新梅年报显示:“新梅绿岛苑3-31号房交房实现销售结转销售收入”导致
“预收账款年末比年初减少2.277亿元”;“新梅绿岛苑1、32-50号本年交房实现销
售结转销售收入”导致营业收入本年发生额比上年增加2.7178亿元。
    也就是说,2007年底已销售完毕的绿岛苑其实原计划是分两部分计入营业收入
的:2007年年底就已算入预收账款的2.277亿元在2008年结转入账,而2008年又结转
了2.7178亿元的销售收入。
    同时销售为何要分两次计入?原定两次计入的营业收入为何突然又提前结转?
对于这个问题,董秘何婧并没有给记者答复。但正是这提前结转的2.7178亿元营业
收入造就了上海新梅的业绩增量。
    如果这2.7178亿元留至2009年结转,则上海新梅2008年和2009年的账单都不会
出现同比的大涨大落。而现在,这笔钱提前计入2008年账目,在导致上海新梅2008年
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之余也留下一个问题:2009年的业绩怎么办?
    根据上海新梅的年报,2009年的项目为推进绿岛苑声誉房源、新梅共和城东块
项目的销售工作。而另一重大项目新梅太古城则要到2009年年底才能完工。也就是
说,目前能看到可以支撑上海新梅2009年业绩的项目只是前几年卖剩下的房源。
    这个可预见的景象倒逼出另外一个问题:上海新梅为什么如此急于将这大笔的
营业收入在2008年结完?
    “造壳。”一位资深投行人士一语道破天机。
    卖壳计划:为新梅太古城筹资
    “不可能。借壳之类的传闻太多了,什么上海证券要进来,这种消息已经听了很
多,我还要劝一些朋友,千万不要相信这些传言。”董秘何婧试图用轻松的语调来缓
和气氛,但这种程度的解释并不能打消疑云。
    “目前公司已经和几家公司展开谈判,前一段时间谈的是中农,一个央企,但是
应该是没谈成,现在和其他几家进行得应该比较顺利。”一位接近上海新梅的人士
告诉记者,卖壳对于兴盛实业来说已经成了不得不做的事,而最大的问题是资金。
    “兴盛实业投资开发的新梅太古城需要很多资金,而上市公司又没办法融资,只
能把壳卖掉。”兴盛实业是在2003年借壳上海港机实现上市,但是上市交易5年来没
有进行过一次融资。
    “不进行融资主要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项目。”何婧解释说:“我们需要注进来
的资产能对公司实现增厚,但是这样的项目现在还没有。”
    这样的项目当然有,兴盛实业在浦东陆家嘴核心地段建设的新梅联合广场2006
年便正式落成,新梅联合广场是由南北两座高160米的38层塔式主楼及连接的裙楼构
成,在市场上被称为“新梅双塔”,该项目占地103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4633平方
米。
    2003年初兴盛集团从上海鑫兆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收购该项目进行续建,总投
资约在15亿元,而现在海外地产咨询机构给出双塔评估价格已经达到了30亿元之多
。
    地段上,新梅联合广场位于陆家嘴最核心的地段,而在建的新梅太古城则在北苏
州河畔的闸北区,开发难度上,新梅联合广场早已落成,而新梅太古城一期2009年才
能完工,计划于2010年完工的二期三期更是遥遥无期。
    “新梅太古城主要问题是拆迁,目前二期三期的开发还在计划当中。”何婧坦
言。
    有项目,为何不注入?前述投行人士认为:“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
才是主要原因。”
    目前,上海新梅在功能上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主要经营的房产开发项目实际
上由下属的三家子公司上海新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司、上海新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完成。
    而在开发过程中,上海新梅与兴盛实业和三家子公司之间关系则非常复杂。而
正是关联交易过多导致公司无法继续融资。
    “蒙面庄家”搅局
    如果没有出现搅局者的话,这个合作计划似乎完美无缺。
    据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分析,在理财周报记者所了解到“坐庄”计划开始运作的2
月份起,上海新梅就出现了资金逐步流入的迹象,似乎也正是受托资金开始行动的痕
迹。
    到了3月9日上海新梅公布亮丽年报的时候,资金再次大举介入:上海新梅当日换
手率高达11.32%,根据大智慧的大资金流入监控系统,当日大单净买入约1250万手,
涉及资金近亿元。
    然而让人惊诧的是,就在那天上海新梅疯涨的时候,上海新梅方却发现原定的庄
家却没能在低位吸足筹码。
    “3月14日,开始有私募接到上海新梅投资部的电话,问是不是抢了筹码,如果手
上有筹码可以让出来,条件可以好好谈。”L说,这肯定是原定的庄家没有吸到足够
的筹码,而现在上市公司又不知道是谁拿走了这些原该那位庄家吸走的股份。
    “上市公司也看不到是谁买的,因为都是个人账户或者机构席位,查不出是谁从
中间搅了局。”但是不管是哪位“蒙面庄家”吸走了筹码,这场合作已经陷入了混
乱。
    实际上,据上述资深市场人士分析,从前几个月的盘口来看,资金控盘的迹象就
已经很明显。或者说,受托资金有可能反倒是真正意义上的“后来者”。
    “从盘口看,早在2008年10月至11月上海新梅从5元钱跌到3元钱的时候,就有资
金在持续吸筹。”上述资深市场人士分析道,“在此之后,也还有一些陆陆续续建仓
的痕迹,尤其在它全流通的12月1日,大笔资金吃掉了大量的浮筹。”
    在上海新梅从5块钱拉到8块钱的K线图上,始终是小阴小阳夹杂着往上走,而且
贴着5日均线。“很明显这是有资金在里面活动,而且已经握有相当一部分筹码。”
    “在拉高到8元左右的时候,主力资金出了一些货,但总体来说还是在做波段操
作,仍持有很多筹码。”
    目前来看,这个“坐庄”的计划能不能继续实行下去,就要看前期建仓的资金目
前掌握着多少的筹码,以及他们肯不肯配合这个计划。“如果庄家没有足够的筹码,
先不说以后能不能把股价拉回去,就算股价按原计划翻了一番,总的收益也要大打折
扣。”L认为,为今之计只能暗待“蒙面庄家”出常
    “如果是一个庄家提前得知消息进入,那么他应该会和上市公司联系,双方配合
才会更为密切,如果不是庄家,只是有人趁机炒作一把,那兴盛实业就只能等时机,让
这些人再把筹码吐出来。”
    只是,无论最终是哪种结局,“蒙面庄家”的加入都已经让这场黑幕演变成一场
闹剧。
    在截稿之前,理财周报记者曾多次联系兴盛实业的朱雁鸣。面对记者的提问,朱
否认参与过谈判。“我不知此事,我没有见过所谓计划书,也从没有跟人谈过这样的
事情。”
【出处】理财周报【作者】

【2009-03-23】
上海新梅(600732)澄清"大股东炒作公司股票"传闻 
    近日传闻公司及大股东参与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炒作,经向公司管理层及控股股
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征询,本公司在此作出如下澄清:公司及大
股东从未参与过公司股票的二级市场炒作,未与任何私募及其他机构协议过股价运
作事宜。
【出处】【作者】

【2009-03-13】
上海新梅(600732)业绩暴增15倍 被指逃避分红
    上海新梅货币资金仅为32万元,似乎无力分红。然而公司合并报表中,货币资金
多达17.69亿元,负债合计仅为11亿元。因而财务专业人士认为,上海新梅是“藏富
于子公司”
    业绩增加了近1495.22%,上海新梅仍决定向股东不分红,这家上海地产巨头已是
连续三年不向股东分红。
    自从本报连续报道上市公司不分红的“铁公鸡”现象后,众多投资者拨打《证
券日报》投资者热线发表意见。缺少话语权的中小投资者感觉自己在这场资本市场
游戏中只有默默奉献却鲜有回报。
    其中一位投资者反映其持有上海新梅股票多年,只有2005年末期进行了10派0.1
(税后0.09),已经多年未分红。今年看到其诱人的业绩预告,本以为会分点红或者
送点股,于是又加仓。然而令这位投资者大失所望的是,伴随着净利润大涨1495.22%
的同时,还有公司不分配红利的决定。该股民不禁感叹我们散户的权益由谁来保护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业绩大增的上海房地产公司不分红呢?本报记者对此进
行了调查。
    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
    高达2.49亿元
    根据公司所公布的2008年报称,2008年公司不进行分红的原因是公司2008年末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5270万元。
    而根据财政部《关于编制合并会计报告中利润分配问题的请示的复函》“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其利润分配以母公司的可分配利润为依据。”
    然而令投资者表示不解的是,公司2008年合并报表有未分配利润为2.49亿元。
仅仅以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来决定分红与否是否有失偏颇?
    上海新梅董秘何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母公司未分配利润负5000多万我
们是没有办法分红,合并报表的未分配利润是不能拿来作为分红的依据。
    以上海新梅为例,该公司主要的项目都是由子公司开发,如重点项目新梅太古城
项目就是由子公司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来开发的。
    根据年报披露,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总资产为18.78亿元,存货15.21亿元,投
资性房地产为1.28亿元。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母公司资产总计仅为4.2273亿元,主
要以4.224亿元的股权投资为主,存货为零。此外,母公司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仅为1.6
万元。
    上市公司是控股公司,合并报表的盈利来自控股子公司。上市公司仅仅是扮演
一个行政管理的角色。具体募集资金使用还是要拨到子公司中去运营。在年报中显
示,少数股东投资的现金1.24亿元由子公司吸收。
    股东提供的资金由子公司去使用运营,而分红时却以母公司为基准,那么投资者
的付出是不是物有所值呢?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位会计学老师向记者解释,新会计准则规定,控股子公
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子公司不分配母公司就没有利润。而对于子公司何时
向母公司分配利润并没有硬性规定。
    也就是说,如果子公司一直不向母公司分配利润,那母公司就一直是亏损的。
    该会计学老师向记者表示,母公司账面上没有利润仅是个技术问题。子公司向
母公司分配利润的程序并不麻烦,只要董事长点头,接下来都只是走程序的问题了。
虽说在法律程序上未分配利润可以以母公司报表为基准,但实际上应该以合并数才
合情合理。
    何婧对记者说,正是因为子公司没有分红,导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是负的。“母
公司未分配利润一直是负的,所以我们就一直没有办法分红。”
    而三家子公司上海新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
海新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均由上市公司控股,何婧坦陈:“子公司的确是上市公司控
股的,如果开股东会上市公司也是有表决权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子公司不分红
的确是因为现在现有项目的开发使得资金非常的紧张,经营性现金流也是负的,我们
也不可能拿现金出来分红。”
    子公司货币资产多多
    自实行新会计准则后,上海新梅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一直都是负的。而子公司
并没有向母公司分配过利润。母公司一直亏损,这样投资者何时才能等来分红呢?
    2008年母公司净利润-248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5270万元,合并报表未分配利
润高达2.49亿元。2007年母公司净利润-257万元,期末未分配利润-5022千万,而合
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62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从2007年起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按照新
的准则上市公司可分配利润大幅下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开始实施。新准则第2号——长期
股权投资第五条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为其子
公司,投资企业应当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
进行调整。”而在此之前,原准则规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用权益法核算。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会计方面的资深专家向记者表示,这样单纯的按母公司
利润进行分配并不可取,有可能子公司有能力派现却不派,从而为不向公众股东派现
制造借口。从而制造“藏富于子公司”的现象。如果子公司不向母公司分配利润,
那么没有盈利能力的母公司就总也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
    公开资料表示,上海新梅旗下有三家子公司。
    从上海新梅2008年报来看,上海新梅为亏损,货币资金仅为32万元,似乎无力分
红。然而公司合并报表中,货币资金多达17.69亿元,负债合计仅为11亿元。差异如
此悬殊,因而财务专业人士认为,上海新梅是“藏富于子公司”罢了。
    但董秘何婧并不承认上海新梅的子公司有钱,她对记者说:“我们现有资金全部
要拿来做现有项目的开发。2009年公司主要的业务新梅共和城剩下尾盘的开发和销
售,绿岛苑剩余楼盘的销售,重点还是在新梅太古城。太古城一期还没有竣工,后期
还需要有一两个亿的投入。”
    对于项目开发完成后子公司会不会分配利润,何婧也表示不确定,“那要看公司
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状况,”何婧对于投资者质疑为何不分红也倒苦水:“分红还是
要看现金流状况,我们现金流都是负的,怎么可能分红啊?”
    董秘坦陈现金流紧张
    上海新梅的年报一出,的确看上去很美,引得二级市场上资金涌入,出年报第二
天便强势涨停,接下来的几天也逆势走高。
    根据其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1133.63万元,同比增长113.46%;
实现营业利润11480.74万元,同比增长812.65%;实现净利润8192.49万元,同比增长
1495.22%。
    尽管2008年房地产行业整体销售情况低迷,上海新梅居然实现净利润如此大幅
度增长。而此份华丽的报表却禁不起细细推敲。
    查看其年报发现,上海新梅由于部分以前年度预售的商品房在本报告期内达到
收入结算条件,因此,尽管全年公司预售商品房面积和金额较2007年度有所下降,但
本年度的销售收入仍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董秘何婧表示,2009年公司主要的业务新梅共和城剩下尾盘的开发和销售,绿岛
苑剩余楼盘的销售,重点还是在新梅太古城。我们经营性现金流还是负的。合并报
表的未分配利润只是账面上的,公司并没有那么多现金放在公司里,他是每年报表上
实现的盈利没有分配的都计入进去,是累计下来那么多。我们公司现金银行存款只
有100多万。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09-03-09】
上海新梅(600732)0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95.22%
     上海新梅营业利润率提升
    上海新梅2008年预售商品房面积同比有所下降,但销售收入仍有较大幅度增长
。公司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1,133.63万元,同比增长113.46%;实现营业利润11,4
80.74万元,同比增长812.65%;实现净利润8,192.49万元,同比增长1,495.22%。
公司2008 年度不进行现金红利分配,不进行股本转增。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项目,新梅绿岛苑销售收入50,297.7
7万元,新梅大厦租赁收入835.86万元。其中房地产主业营业利润率达22.45%,同
比增加17.2个百分点。
    2008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008万元,同比下降602.35%。
原因是新梅太古城项目处于全面开发阶段,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加大,同时由于报告
期内该项目新增7亿元长期借款,报告期内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13
9.33万元。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08-11-25】
上海新梅(600732)1.4亿限售股12月1日上市
    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数量为142,656,189股。
    本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日为2008年12月1日。
【出处】【作者】

【2008-06-12】
上海新梅(600732)对子公司增资3570万元
    上海新梅(600732)今日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08年6月11日审议通过了《关
于对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因新梅太古城项目进展需要,公
司拟对该项目开发公司新兰房产进行增资,此次增资总金额为人民币7000万元,公
司与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同比例增资。其中,上海新梅
出资人民币3570万元,兴盛集团出资人民币3430万元。
    新兰房产由上海新梅和兴盛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现注册资本为40000万元,各
股东方持股比例分别为:上海新梅51%,兴盛集团49%。此资增资完成后新兰房产注
册资本为47000万元。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董文胜

【2008-01-24】
上海新梅(600732)大股东解除限售股质押
    1月22日,上海新梅(600732)第一大股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
其所持有的质押给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的上海新梅600万股限售流通股
解除质押。至此,兴盛集团持有上海新梅总计1.43亿股,均不存在任何质押、冻结
和托管等情形。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赵丹琴

【2007-11-28】
上海新梅(600732)增资新兰房产
    上海新梅今日发布公告称,因新梅太古城项目进展需要,公司拟对该项目开发
公司新兰房产进行增资,本次增资总金额为2.5亿元,上海新梅与上海兴盛实业发
展(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同比例增资。其中,上海新梅出资12750万元,兴
盛集团出资12250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袁小可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