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565 迪马股份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03-15】 迪马股份(600565)2010年净利增近一倍 拟每10股派0.1元 迪马股份(600565)周一晚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5618.5万元,同 比增长96.07%,拟每10股派送现金0.1元(含税)。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20.6%;每股收益0.08元,同比 增长100%。 公司称,因公司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专营板块分别从事专用车和房地产业务, 有利于完善公司管控体制,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得以加强。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系报告 期地产业务收入增加影响所致;营业外收入增加和投资收益增加影响了净利润。 【出处】全景网【作者】黄丽 【2011-03-15】 地产汽车双主业难撑迪马股份(600565)业绩 迪马股份(600565.SH)今日发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8.2 亿元,同比增长120.60%;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5618.50万元,同比增长96 .07%;而相对于光鲜利润增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寒酸的大幅缩水至1 187.99万元,同比下降56.88%。 更为尴尬的是,迪马股份两大主营业务正是在2010年风光无限的地产业与汽车 业。与同行们动辄利润数十倍或近百倍的增长相比,迪马股份为何要依靠非经常性 损益的润色才能达到行业平均的利润水平? 虽然号称细分行业龙头,迪马股份的汽车业务却乏善可陈。2009、2010的中国 车市接连出现两波小高潮的背景下,迪马股份着力发展的防弹运钞车板块却由于行 业本身的特殊性与局限性,并没有搭上利润井喷的行情。不仅如此,公司的专用车 板块已经显露出萎缩的苗头,2009年公司专用车的营业利润率已减少3.96%,2010 年该板块营业利润率再度减少3.85%。而公司方面表示,2011年国内防弹运钞车总 体需求量将不会有较大的增长,并且短期内较难在其他领域取得较大的突破。 事实上,迪马股份也早已看到了其在专用车领域的瓶颈,2010年公司公司曾一 度试图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购买估值约42.9亿元的地产资产。但由于宏观政策对于房 地产企业融资坚定地关上了闸门,迪马股份被迫放弃这一重组计划。而当年,公司 房地产业务的营业利润率也仅上涨了1.44%。 主营业务不给力,但迪马股份还计划为股东"微薄"地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送 现金红利0.10元。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郑洋 【2011-01-26】 迪马股份(600565)大股东拟增持不超2% 迪马股份(600565)今日公告,东银集团1月25日通过上交所证券交易系统增 持公司股份5万股,增持价格范围为4.85~4.89元/股。增持后,东银集团持有迪马 股份总股本的34.044%。 公告表示,东银集团将根据市场情况,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通过上交所证券 交易系统增持迪马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6.50元/股,增持比例与本次已增持部分 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2%,增持数量与本次已增持部分合计不超1440万股。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向南 【2011-01-26】 迪马股份(600565)获控股股东增持 迪马股份(600565)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东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1年1月25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5万股,增持价格范 围为4.85-4.89元。增持后,东银集团持有公司股份2.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 04%。 公告称,东银集团将根据市场情况,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通过上海证券交易 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价格不超过6.50元/股,增持比例与已增持部 分合计不超过总股本的2%,按照目前总股本7.20亿股计算,增持数量与已增持部分 合计不超过1440万股。东银集团承诺,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其 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1-01-07】 迪马股份(600565)930万元购南方迪马20%股权 迪马股份(600565)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93 0万元收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重庆南方迪马专用车股份有限公 司20%股权。 南方迪马原股权结构为:长安股份持有50%,迪马工业持有34%,重庆大江工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6%的股权。收购完成后,迪马工业将持有南方迪马54% 的股权。 经以收益法评估,南方迪马股东全部权益于评估基准日所表现的公允市场价值 为4646.67万元,评估值比净资产账面值1801.52万元增值2845.15万元,增值率为1 57.93%。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少林 【2011-01-07】 迪马股份(600565)溢价158%收购资产 迪马股份今日发布公告称,以现金930万元收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公司持 有的南方迪马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 南方迪马净资产1801.52万元,评估值4646.67万元,增值2845.15万元,增值 率为157.93%。收购完成后,迪马股份所持股权比例为54%,一举超过长安股份,成 为南方迪马第一大股东。而收购前的持股比例是,长安股份50%,迪马股份34%,重 庆大江工业公司16%。 公司称,本次收购可拓展公司专用车业务,对增长利润具有积极意义。资料显 示,南方迪马2009年、2010年1至10月的净利润分别为42.91万元、-0.91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晓宇 【2010-12-01】 迪马股份(600565)或出手收购迪马专用车20%股份 11月30日,长安汽车大股东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重庆 南方迪马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挂牌价格930万元,从转让条件来看,同为 迪马专用车股东的迪马股份或将出手,从而获得对迪马专用车的控股权。 挂牌信息显示,迪马专用车设立于2006年8月16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营 业务为制造、销售消防车、专用车等,规模为中型,长安汽车集团持有其50%的股 份,迪马股份持有34%的股份,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剩下的16% 的股份。 对于受让方,长安汽车集团设定的条件是: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年销售 收入不低于2亿元;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的民用改装车生产 企业资质,并具有防弹车的制造与销售经验。记者注意到,迪马股份旗下的专用车 运营平台迪马工业恰合这一条件。 迪马股份目前已经形成了专用汽车和房地产两大业务的发展格局,在专用车方 面,公司主导产品有防弹车、系统集成车和工程车等,其中防弹运钞车在国内市场 占有率持续保持第一,从2010年开始,公司陆续将专用车业务转移到全资子公司迪 马工业旗下进行独立生产营运。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公司的专用汽车和房地产两 大业务分别占75%和25%的比例。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公司放弃了涉及42.9亿元地产 资产的重组计划,做大房地产业务平台的希望也因此落空。而2010年,专用车整体 市场需求较2009年有所增长,因此,做强专用车业务也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老股 东也明确表示不放弃优先购买权。 如果迪马股份最终购得这部分股权,长安汽车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下降为30%, 迪马股份的持股比例则上升为54%,从而对迪马专用车实现控股并纳入合并报表范 围。 不过,迪马专用车当前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财务数据显示,2009年,迪马专 用车实现营业收入8247万元,净利润仅43万元,2010年1-10月,迪马专用车实现营 业收入715万元,营业利润为亏损0.9万元。 因此,即使迪马股份完成对迪马专用车的控股,但迪马专用车短期内对母公司 的利润贡献率也是微乎其微。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0-11-29】 自称"无商业经验" 迪马股份(600565)转让"收获期"资产 受到地产政策的调控,迪马股份(600565)近日对旗下房产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不过,"前脚卖后脚又买"的行为让不少投资者"摸不清头脑",公司先是将处在建 设期的大卖场转让给公司关联方,而这部分房产定于明年1月1日交付使用并步入收 获期。此后不久,公司又以4倍的溢价,购买了一家亏损房产。 进入"收获期"却转让 迪马股份近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东原地产公司之子公司宝境置业将拥有的重 庆市南岸区南坪东路"东东mall"商业房地产转让给渝锡投资。而渝锡投资是迪马股 份控股股东重庆东银实业的控股子公司,转让资产构成关联交易。目前"东东mall" 已经接近竣工,计划于明年1月1日交付使用,目前已经在招商。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开发的项目叫"东原·锦悦"包括商业部分"东东mall",这 个项目地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东路,公司前期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共计 27015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住,配套功能有商业东东mall、车库等。 据了解,该项目地块四周与城市道路相临,南面紧临城市主干道南坪东路,近 临南坪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这么好地段,却在竣工前转手卖了,这葫芦里 卖的什么药?"投资者王女士向本报表达了心中的疑惑。 因为无商业经验? "卖掉的这部分资产属于商业房产,因为我们没有管理卖场的成熟商业经验, 我们把这部分资产整体打包卖出去,转让给有商业经验的公司,资金回笼之后,我 们可以拿去买地或做开发之类的事情。"迪马股份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那么这份资产转让后,可以带来的利润是多少?"收益现在还体现不出来,这 部分商业资产不能够按照账面来算,评估机构在评估的时候也没有看我们的账面值 ,因为商业房产部分还有在建,建好前后价值差距很大,所以这次评估值是按照收 益法来算的,有多少利润,要看商业房产的出租率。"该负责人解释称。 而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人员对选用收益法做评估的解释是, 委估房产若采用成本法在求取委估房产分割的土地使用权价值时技术上存在障碍; 周边类似餐饮、娱乐等商服物业租赁情况普遍,且委估物业正在招商中,适宜采用 收益法进行评估。截止2010年11月8日,经该机构对上述资产进行评估,以评估值 作价确定该部分资产转让价格为3.339亿元。 随后购入亏损资产 临近房产交付期,迪马股份却将步入"收获期"的卖场转让,这本身已让投资者 直呼看不懂。然而,此后不久,公司又筹划以2.6亿元购买其他房产,值得关注的 是公司计划收购的这份资产近两年度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但公司给出的收购价却达 到了4倍的溢价。 迪马股份11月24日称,公司子公司成都东原拟出资2.6亿元,收购深圳虎山实 业持有的45%海纳置业股权。然而,海纳置业近两年的业绩状态并不理想,海纳09 年披露的净利润为-155万元,而其截止今年10月31日的净利润为-331万元,亏损数 额仍继续扩大。 然而,对于这份亏损资产,公司给出的收购却并不便宜。资料显示,截至2010 年10月31日,海纳置业账面净资产为1.12亿元,而评估机构出具的净资产评估值为 6.56亿元,增值额达到5.43亿元,增值率高达483%。经交易双方最终确定海纳置业 45%的股权收购价格为2.6亿元,而协定后的收购溢价率仍然高达416%。 【出处】大众证券报【作者】张曌 【2010-11-18】 整合旗下地产业务 迪马股份(600565)"调仓"忙 在一连串的地产政策调控下,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剥离旗下房地产资产。迪马股 份昨日也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将出售旗下部分地产资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迪马 股份在“卖房”的同时,又出“买房”公告。这看似矛盾的“一买一卖”举动,颇 让人费解。 迪马股份昨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成都东原拟出资2.6亿元,收购深圳虎山 实业持有的45%海纳置业股权。目前,成都东原及虎山实业分别持有其50%的股权。 该次股权收购完成后,成都东原将直接持有海纳置业95%的股份。 迪马股份同时披露,公司子公司重庆东原的控股子公司宝境置业将所拥有的重 庆市南岸区南坪东路“东东mall”商业房地产出售给公司控股股东重庆东银实业( 集团)的控股子公司重庆渝锡投资有限公司,出售价格为3.3亿元。 记者为此致电迪马股份,董秘办公室表示“一买一卖”皆是出于整合旗下业务 的发展需求。公司称本次出售的“东东mall”属于商业地产,公司目前没有形成成 熟的商业地产开发经营模式,本次剥离商业地产公司可回笼资金,专注于房地产开 发业务。 至于收购海纳置业股权,迪马股份表示是“考虑已久的问题”,因成都东原本 身就持有海纳置业45%的股权,公司一直有计划加大股权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海纳置业近两年的财务状态并不理想。公开资料显示海纳置业 最近一年截止2010年10月31日的总资产为1.1亿元,净利润为-331万元,而海纳置 业09年的净利润也不尽如人意,公告披露2009年净利润为-155万元。 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收购近期呈现亏损状态的海纳置业是基于土地增值的 考虑。目前海纳置业的主要资产为温江金马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权 ,当时海纳置业二大股东通过温江区金马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协议转让取得该地块, 土地取得成本较低,随着今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土地增值较大,在虎山实业现 在有资金需求预意出售的时候,就以一个比较适合的价格进行了股权收购,本次收 购有利于拓展房地产业务,增加利润。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明徽 【2010-11-17】 迪马股份(600565)2.6亿购海纳置业45%股权 迪马股份(600565)公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都东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拟2.6亿元收购深圳市虎山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成都东原海纳置业有限公司45%的股权 。 海纳置业注册资本1.3亿元,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截止2010年10月31日该公 司的净利润-331.16万元。目前海纳置业的主要资产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温江金 马项目土地使用权,该项目由三个地块组成,共计554.94亩。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王荣 【2010-09-28】 迪马股份(600565)1.4亿购一房企股权 迪马股份今日公告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东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 4亿元收购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及四川奥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的成都皓博房地 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99%股权。公司表示,本次收购对拓展公司房地产业务,寻找 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积极意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赵晓琳 【2010-07-08】 迪马股份(600565)暂停注入地产资产 房地产调控的重拳不仅影响了房企的再融资,也"扫"到了计划置入地产资产的 上市公司。迪马股份(600565)8日公告,鉴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 响较大,为此,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暂停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 关联交易议案,且3个月内不再就同一事项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今年4月2日,公司抛出定向增发方案,拟以6.73元/股的价格向包括控股股东 在内的5家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5亿股股份,收购其持有的估值约42.9亿元的房地 产资产。交易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合计约为7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 米,账面价值为21.3亿元,预估值达到42.9亿元。 公司曾表示,资产增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属于房地产开发用地,而当时房 地产市场较为景气,部分土地取得时间较早,存在较大增值。 分析人士指出,基于对房地产未来走向的谨慎预期,部分公司放缓了地产的扩 张步伐。同时由于二级市场房地产板块表现较为低迷,开发商的再融资也将面临众 多考验。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于萍 【2010-06-29】 迪马股份(600565)股权质押对象变更 本报讯 迪马股份(600565)今日公告,公司接控股股东东银集团通知,其于2 010年6月25日将其原分别质押给浦发银行重庆江北支行、华夏银行重庆南岸支行及 重庆三峡银行沙坪坝支行的公司限售流通股2700万股、2160万股及925.9万股解除 质押责任,同时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了将持有公司限 售流通股6000万股质押给中原信托有限公司的登记手续,以此为东银集团控股子公 司江苏江动集团有限公司向该公司申请借款提供质押担保。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5-21】 3.4亿收购腾辉 迪马股份(600565)曲线买地 本报讯 (记者 王文渊)迪马股份昨日公告称,旗下"孙公司"重庆蓝森房地产 开发有限公司,拟出资1.8亿元收购英属维尔京始创公司持有的重庆腾辉控股管理 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同时补足腾辉控股实收资本约1.6亿元。此次收购完成 后,蓝森地产总共将支付约3.4亿元。 腾辉是家亏损公司 公告显示,重庆腾辉控股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2.9亿元,实际缴付注册资 本1.32亿元。其主业是对公司投资者在内地投资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咨询,开展 对再投资项目前期咨询研究及管理,对经开区南坪1分区14-3、04地块进行房地产 开发。 截至3月31日,腾辉控股净资产约1亿元,2009年亏损2951.89万元。 收购意在曲线买地? 迪马股份为何突然出手购买一家亏损企业? 迪马股份昨日公告给出的答案是, 蓝森地产收购腾辉控股100%的股权有利于拓展公司房地产业务,增加新的利润增长 点。 公告显示:腾辉控股已通过招拍挂程序取得位于南坪组团I分区I4-3/03地块, 该地块位于丹龙路南侧,面积29102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二类居注商业金融业用地 ,规划总建筑面积 124020平方米。取得上述土地成本为15087万元。 蓝森地产注册资本800万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3795万元,所有者 权益793万元,净利润-4.52万元。 【出处】重庆晨报【作者】王文渊 【2010-05-20】 迪马股份(600565)3.4亿收购土地资产 迪马股份(600565)今日公告称,旗下公司重庆蓝森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出 资1.8亿元收购英属维尔京始创公司持有重庆腾辉控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 权,同时补足腾辉控股实收资本约1.6亿元。因此,蓝森地产实际出资共计约3.4亿 元。 据悉,腾辉控股已经通过招拍挂程序取得位于南坪组团I分区I4-3/03地块,该 地块位于丹龙路南侧,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二类居注商业金融业用 地,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4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分别为商业40年、住宅 50年;建筑密度不大于35%,绿地率不大于30%,取得上述宗土地成本为1.5亿元。 截至3月31日,腾辉控股净资产约1亿元,亏损12.79万元。迪马股份表示,蓝 森地产收购始创公司持有腾辉控股100%的股权有利于拓展公司房地产业务,增加新 的利润增长点。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建业 【2010-05-12】 迪马股份(600565)增资房产子公司 迪马股份今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对成都东原增资5000万元,增资后成都 东原的注册资本将增加到8100万元。 成都东原是迪马股份全资子公司,核心资产为所持的东原海纳50%的股份。东 原海纳主要资产为温江金马项目的土地使用权,温江金马项目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温江区金马镇金泉社区,由三个地块组成,共计554.94亩。 迪马股份表示,本次增资成都东原基于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成都 东原业务的开展,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长远规划。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魏梦杰 【2010-04-06】 定向增发6.5亿股 迪马股份(600565)拟购43亿元地产资产 已停牌一个月的迪马股份(600565)日前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 预案》,公司拟向控股股东重庆东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非公开发行股份不超 过65,000万股,发行价格为6.73元/股,用以收购预估值约42.901亿元的房地产资 产。 拟购资产溢价101% 预案显示,迪马股份拟向东银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国展地产以及荣府置 地100%的股权、同原地产62%的股权、南方东银40%的股权;向华西集团发行股份购 买其持有的同原地产38%的股权;向南方资产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南方东银60%的 股权以及品筑公司49%的股权;向兆宸投资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万宸地产47.46% 的股权;向自然人陈万平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万宸地产52.54%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迪马股份将直接持有国展地产、荣府置地、同原地产、南方东银 、万宸地产100%股权、品筑公司49%股权,并通过南方东银间接持有品筑公司其余5 1%的股权。 标的资产的账面值约为21.297亿元,预估值约为42.901亿元,增值率约101.45 %,部分标的资产预评估增值幅度较高。 迪马股份解释称,增值原因主要是本次交易的标的产均为房地产开发公司,其 主要资产是房地产开发用地,目前房地产市场较为景气,而部分房地产开发用地因 取得时间较早,取得成本较低,考虑合理的开发利润后,标的资产存在较大增值。 新增储备271万平方米 如果本次收购完成,迪马股份将在重庆、成都和绵阳等地新增土地使用权面积 合计约为7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由此,公司总规划建筑面积 将达到411万平方米。 迪马股份表示,通过本次资产收购,公司将实现房地产业务的快速扩张,并将 房地产业务由重庆拓展至成都、绵阳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并为进一步 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矗 资料显示,同原地产拥有同原江北鸿恩寺项目,建筑面积100.07万平方米;南 方东银拥有1个在建项目和2个拟建项目,建筑面积58.5万平方米;品筑公司拥有1 个拟建项目,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国展地产拥有1个在建项目,建筑面积11.1 万平方米;万宸地产拥有郫县犀浦镇梓潼村项目,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荣府置 地开发项目为"荣府东原·香屿"项目,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 目前,迪马股份以房地产开发和专用车生产为两大主业。2009年,公司房地产 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005.1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5.72%。 本次交易前,东银集团持有迪马股份34.03%的股权,为迪马股份控股股东。按 预估值测算,本次将向其发行37,166.10万股股份,交易完成后东银集团将持有迪 马股份约45.42%的股份。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4-05】 迪马股份(600565)公告转战地产 迪马股份上周六公告,公司拟以6.73元/股的价格向包括其控股股东在内的5家 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5亿股股份,以收购其持有的预估值约为42.90亿元的房地产 资产。 根据公告,迪马股份此次非公开发行收购的资产包括:大股东东银集团持有的 国展地产以及荣府置地100%股权、同原地产62%股权、南方东银40%股权;华西集团 持有的同原地产38%股权;南方资产持有的南方东银60%股权以及南方东银重庆品筑 物业发展有限公司49%股权;兆宸投资持有的万宸地产47.46%股权;自然人陈万平 持有的万宸地产52.54%股权。 迪马股份原来的主营业务为专用车生产。出于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自2006年 以来,公司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转换和调整,在提升和保持原有的专用汽车业 务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进入房地产业。目前,公司已形成了房地产开发和专用车 生产两大主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4-03】 迪马股份(600565)拟定增购43亿地产资产 迪马股份今日公告,公司拟以6.73元/股的价格向包括其控股股东在内的5家特 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5,000万股股份,以收购其持有的预估值约为42.901亿元的房地 产资产。 公司表示,这些资产的注入,有利于上市公司突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 风险能力,改善财务状况、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同时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独立性、 避免同业竞争。 根据公告,迪马股份此次非公开发行收购的资产包括:大股东东银集团持有的 国展地产以及荣府置地100%股权、同原地产62%股权、南方东银40%股权;华西集团 持有的同原地产38%股权;南方资产持有的南方东银60%股权以及南方东银重庆品筑 物业发展有限公司49%股权;兆宸投资持有的万宸地产47.46%股权;自然人陈万平 持有的万宸地产52.54%股权。 本次交易标的公司的土地使用权面积合计约为7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7 1万平方米,其账面值约为21.297亿元,预估值约为42.901亿元,增值率约101.45% ,部分标的资产预评估增值幅度较高。对此,公司表示,增值原因主要是本次交易 的标的资产均为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主要资产是房地产开发用地,目前房地产市场 较为景气,而部分房地产开发用地因取得时间较早,取得成本较低,考虑合理的开 发利润后,标的资产存在较大增值。 迪马股份原来的主营业务为专用车生产。出于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自2006年 以来,公司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转换和调整,在提升和保持原有的专用汽车业 务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进入房地产业。目前,公司已形成了房地产开发和专用车 生产两大主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通过这次交易,公司可增加在重庆、成都、绵 阳等地区的规划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使其总的规划建筑面积将达到411万平方 米,实现公司房地产业务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并将房地产业务由重庆拓展至成都 、绵阳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二、三线城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市场拓展能力、资源控制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并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奠 定良好的基矗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王屹 【2010-03-19】 迪马股份(600565)因重大事项停牌 迪马股份(600565)控股股东重庆东银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策划与迪马股 份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事宜,现双方就相关事项进行论证,迪马股份股票将继续停牌 。待此事项确定后,迪马股份将及时公告并复牌。(郑 昱)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3-04】 迪马股份(600565)因筹划资产重组事项,股票自3月4日起连续停牌 本报讯迪马股份(600565)今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重庆东银实业(集团)有 限公司正在筹划与公司有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 司股票自3月4日起连续停牌。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10-03-03】 迪马股份(600565)重大资产重组 明起停牌 迪马股份(600565)3日晚间发布公告,因控股股东正在策划与公司有关的重 大资产重组,为避免股价波动,公司股票自3月4日起停牌。若30日内不能召开董事 会审议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于4月6日复牌,并在3个月内不再策划重组事项。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2-06】 迪马股份(600565)拟收购达航工业40%股权 迪马股份(600565)董事会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 有资金收购深圳市达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市达航工业有限公司40%的股 权,根据交易双方于同日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以达航工业的净资产评估值6463万 元为依据,协商确定标的股权收购价格为2400万元。 此外,迪马股份还同意迪马工业在上述股权收购完成后,以自有资金对达航工 业增资2500万元,使其注册资本增加至5000万元,迪马工业持有3500万元,占其注 册资本的70%。(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12-15】 迪马股份(600565)特种车龙头开发3G移动基站车 迪马股份特种车龙头开发3G移动基站车 周二两市汽车股再度活跃,国内特种车领域龙头星马股份在资产注入题材支撑 下强劲涨停,中通客车也涨停、曙光股份、一汽富维、长春一东、模塑科技等汽车 配件股也逆势大涨。从汽车板块分析,二线汽车股走势普遍强于一线汽车股,特别 是星马股份等特种车股走势更强。国内特种车领域另一龙头迪马股份周二也开始放 量突破拉升。 迪马股份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门研发、制造、销售高科技专用车辆。当 前主要有运钞车、警用车和公路车三大系列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业前矛。迪马 四大主导产品:防弹运钞车、警用车、消防车和公路养护车,行业声誉卓著,已确 立了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120多个品种,科技含量高,8项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 产品。迪马是国内最大的防弹运钞车生产企业,是人民银行总行、公安部运钞车定 点生产企业,是工、农、建、中、交等各大银行、邮政总局、农经系统等大单位的 定点采购企业, "迪马"牌运钞车市场占有率稳居同行业第一。迪马在全国大中城 市设有700多个特约维修点,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营销网络、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 迪马股份还积极开拓防弹车国际市场,以通信车、3G移动基站车、应急电源车 、电视转播车、工具车为主导产品。在3G等移动通信领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迪马 股份通信车及3G移动基站车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二级市场上,该股股性非常活跃。经过连续几个交易日横盘震荡整理后迪马股 份在星马汽车(600375,股吧)停带动下周二放量突破拉升。该股操作上要关注7.8元 的阻力能否被有效突破,该点位目前来看压力较大。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9-30】 迪马股份(600565)预计2009年1至9月净利润同比下降60%以上 迪马股份披露,预计2009年1至9月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下降60 %以上。业绩变动的原因是公司房地产结转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度减少。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8-12】 迪马股份(600565)子公司2.85亿元拿地 迪马股份(600565)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东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旗 下全资子公司重庆东原创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买方式以2.85亿元取得 北碚区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该地块出让面积248,686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二类 居住商业金融业,出让年限为住宅50年、商业40年。(张佳怡 于萍)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