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报道☆ ◇600161 天坛生物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3】 大股东H股IPO提速 天坛生物(600161)何去何从 天坛生物大股东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谋求IPO的步伐骤然提速,北京环 保局一则上市环保核查公示将其谋求H股上市的意图提前公布于众。而曾经承诺的 资本运作平台天坛生物何去何从以及与中生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将成为市场关注的 焦点。 11月21日,北京环保局网站挂出了《关于对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 市环保核查情况的公示》。事情的缘由则是,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生股份”)拟申请以发行H股的方式进行融资,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 护核查的通知》和北京市环保局《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 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要求,需对中生股份在北京市的下属企业天坛生物进行 环保核查并予以公示,公示期11月21日至30日。 此前本报曾对中生股份意欲独立IPO做过详细报道,11月初,中生集团刚刚完 成股份公司改制。本报记者拿到的一份《关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整体改制并更 名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债务承继的公告》显示,中生股份改制完成后, 注册资本由17.86亿元变更为75亿元。股东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国新控股 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95%和5%的股份。中生集团的债权债务全部由中生股份承 继。 回看历史,2007年1月,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持有的天坛生物1.83亿股被划给 中生集团,中生集团由此实现对天坛生物的收购。彼时中生集团曾承诺,以天坛生 物为资本运作平台,逐步整合内部资源,未来将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收购集团资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是考虑到通过将资产注入天坛生物来实现整体上市的成本太 高,中生集团遂开始谋求IPO上市。 据了解,持有天坛生物56.27%股权的中生股份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 辖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武汉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天坛生物,是我 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从事疫苗和血液制品研究及生产的专业机构,是集科研开发、生 产、经营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集团。目前资产总额85.5亿元,主营业 务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是全球第四大疫苗生产商。 不过,一旦中生股份实现H股IPO,中生股份和天坛生物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将 是双方需首要解决的问题。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1-16】 天坛生物(600161)疫苗开发获盖茨基金会资助 天坛生物今天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 金会”就脊髓灰质炎疫苗业务进行合作并签署相关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比 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就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进行业务合作并签署《资助 协议》、《贷款协议》和《单边保证协议》。 双方约定,同意由基金会以资助和中长期贷款形式向公司提供总额为2373万美 元的项目资金,贷款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公司正在建 设中的亦庄疫苗产业基地OPV扩产项目。公司将在车间建成并通过WHO预认证后,以 协议价格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供应OPV疫苗,用于支持全球消灭脊髓灰 质炎行动。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11-02】 天坛生物(600161)大股东整体改制 国药生物医药资产上市路径渐明 天坛生物昨天公告,近日接到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通知,经主管工 商登记部门核准,该公司已整体改制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医药行业 分析人士透露,国药集团与中国生物联合重组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被注销法人资 格,此次改制后再生,“主要是为在香港整体上市做准备”。 记者拿到的一份《关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整体改制并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及债务承继的公告》显示,中生股份改制完成后,注册资本由17.86 亿元变更为75亿元。股东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分 别持有95%和5%的股份。中生股份下属二级企业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 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生物制品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 物制品研究所、北京国生医药开发中心等七家研究院所同时分别改制为有限责任公 司,并全部实现更名。中生股份持有前述改制后七家有限公司100%股权。此外,中 生集团的债权债务全部由中生股份承继。 中生股份的问世,证实了坊间传了许久的说法:中生集团将独立IPO,而不是 以天坛生物为平台,实现生物医药的上市。 2007年1月,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持天坛生物1.83亿股股份被划给中生集团 ,中生集团由此实现对天坛生物的收购。彼时,中生集团旗下主要资产和业务分布 于长春、北京、兰州、上海、成都、武汉等六个生物制品研究所,这六个所覆盖了 国内相关领域绝大部分产品,并代表国内生物制品行业最高科研和技术水平。收购 时,中生集团承诺,以天坛生物为资本运作平台,逐步整合内部资源,未来将通过 定向增发方式收购集团资产。 2009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实 行联合重组,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并入国药集团,新公司名称仍为‘中国医药集团总 公司’,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依法注销,成为国药子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坛生物作为资本运作平台的地位渐渐起了变化。中生集团 改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征兆。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中生集团采取逐步将资产注入天坛生物实现整体上市的方 式,由于资产注入的预期,天坛生物股价可能被推升,中生集团整体上市成本将被 抬高。而中生股份独立IPO,其上市成本则不易被市场左右。至于天坛生物,只要 它能规避与中生股份之间的同业竞争即可。在处理方式上,可以是双方在业务上承 诺不重叠;或者进行股权整合,而股权整合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吸收合并等。 事实上,2008年6月,中生集团将成都蓉生90%股权注入天坛生物时,定向增发 价定为14.43元/股,过会时天坛生物股价已到26元。 中国医药集团成立于1998年,目前旗下拥有十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拥有国药 控股一家H股上市公司及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四家A股上市公 司。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9-30】 天坛生物(600161)增3亿债务融资额 天坛生物(600161)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申请调增3亿元债务融 资额度的议案》,公司同意调增债务融资额度3亿元,用于公司的日常运营。根据 公告,额度增加后,公司债务融资额度增至14亿元,分别用于亦庄基地建设、日常 运营和对子公司增资。公司拟通过申请集团公司委托贷款方式满足上述资金需求。 集团委托贷款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出处】中国证券报【作者】 【2011-03-29】 天坛生物(600161)大股东承诺力争5年内消除同业竞争 天坛生物今日就公司于控股股东中生集团存在同业竞争的具体情况及相应的解 决措施做出年报的补充报告,中生集团表示,为消除系统内其他企业与天坛生物之 间的同业竞争,将继续整合及改制集团内部所属企业。 天坛股份今日公告称,公司与控股股东中生集团下属五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存在 同业竞争的情况。中生集团下属的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所、兰州所、武汉所 、成都所、长春所及北京所)均成立于19世纪50年代之前并各自独立运营,在业务 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1998年与卫生部脱钩后并入中生集团,导致了在集团内 部存在同业竞争情形。 天坛生物是1998年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剥离主要经营性资产募集设立的上市 公司,因此天坛生物在成立时便与中生集团下属五大生物制品研究所(除北京生物 制品研究所)在业务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公告称,为规避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规范上市公司运作,中生集团将积极致 力于集团内部所属企业的业务整合及改制工作,力争于5年之内消除系统内其他企 业与天坛生物之间的同业竞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朱方舟 【2011-03-15】 天坛生物(600161)2010年净利减17% 拟每10股派1元 天坛生物(600161)周一晚间发布年报,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 比下降17.36%,拟每10股派1元。 公告显示,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9.27%;每股收益0. 34元,同比下降17.36%。 天坛生物表示,公司预防制品业务有所增长以及控股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 责任公司血液制品业务大幅增长,使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但甲流疫苗未调拨使用、 国家限价导致主导产品价格下降、成本和费用增加使公司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出处】全景网【作者】尹霁 【2010-12-28】 大股东新疫苗将临床研究 天坛生物(600161)或受益 全球第一支手足口病灭活疫苗有望在中国率先上市。近日,由天坛生物控股股 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中生集团)研发的手足口病肠病毒71型灭活疫苗已获国家药 监局临床研究批件,该疫苗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的准备工作,不久将进入临床研究。 12月24日,由设在国药集团下属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的新型疫苗国家工程中 心研究开发的EV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病肠病毒71型)灭活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SFDA)临床研究批件,即将进入临床观察阶段。这是我国疫苗研究领 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重组后新国药集团获得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 新药临床批件。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见到有关这种疫苗临床批准的正式报道。 而根据中生集团的同业竞争承诺,中生集团力争在5到6年的时间内将与上市公 司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天坛生物主要的产品种类为疫苗和血液制品 ,其中疫苗制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0%以上,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中生集团若 将该疫苗业务注入天坛生物,将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未来业绩的可持续增 长奠定基矗 中生集团自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减少内部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的内 部业务整合工作,逐步形成了以天坛生物为平台整合系统内生物制品业务的总体思 路。中生集团2007 年曾尝试通过整体上市消除同业竞争,但由于其下属各生物制 品研究所都未进行公司制改造,以及当时资本市场过热导致天坛生物股价畸高等原 因,造成集团一次性整体上市难度极大,最终放弃。其后,中生集团调整了相关策 略,确定了分步整合的思路,即通过逐步将条件成熟的业务和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 减少集团内子企业间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同业竞争。中生集团已分别于2003年和20 09年, 先后将长春所得优质资产祈健生物和成都所的成都蓉生注入天坛生物。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徐明徽 【2010-12-10】 天坛生物(600161)整合旗下血站资产 天坛生物(600161)今日公告,拟将其持有的山东聊城、忻州、浑源、山阴四个 单采血浆公司各80%股权和公司原血制车间液体灌装线,按合计评估价值4929.17万 元转让至公司控股90%的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据了解,蓉生药业是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研发、生产企业之一,2008年6月天 坛生物以收购和发行股份的方式控股该公司,持有其90%股权。数据显示,截至200 9年末,蓉生药业资产总额为6.13亿元,负债总额3.08亿元。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李坤 【2010-08-25】 天坛生物(600161)上半年净利增长17% 天坛生物(600161)发布今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3亿元,同比 增长17.3%,实现营业利润为1.8亿元,同比略降6.7%。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 公司的预防制品营业利润率为62.33%,同比减少了8.08个百分点,血液制品的 营业利润率为55.3%,同比增加了7.76个百分点。 公告称,预防制品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计划免疫规划范围扩大,发改委调低 计免预防制品价格;血液制品毛利率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本部与子公司进行血浆资 源整合、发挥规模优势以及部分品种价格有所增长。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邢佰英 【2010-06-04】 天坛生物(600161)开建国内最大生物疫苗基地 记者日前从天坛生物了解到,亦庄疫苗产业基地已正式破土动工。 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生物制品行业最大的建设项目,总投资26.68亿元,占地总 面积约16.13万平方米。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国内生产能力最大、质量标准最高、 设备装备最新的生物疫苗产业化基地。 根据计划,该项目将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重点建设需要在2012年进行GMP认 证的产品车间,主要为菌苗和麻腮风系列产品车间等;第二步,争取用5年左右时 间建成现厂区需要搬迁的产品车间;第三步,视研究进度情况,投资建设新产品投 产所需车间。公司此前曾公告,项目所需资金将通过证券融资、自有资金、银行借 款、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解决。 据悉,亦庄疫苗产业基地将重点从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麻腮风系列疫苗、无 细胞百白破疫苗等预防类及国家特需生物制品等共17种疫苗的生产,其中大部分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预计竣工后年疫苗产量将达2亿支,销售收入有望翻一番。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潘琦 【2010-03-19】 天坛生物(600161)澄清问题疫苗 针对近期山西问题疫苗致死致残事件,天坛生物今日发布澄清公告。 此前媒体报道指出,山西境内大量疫苗高温暴露,并长期使用,致使疫苗接种 不良反应概率大幅提高。作为承担国家计划主要免疫任务的天坛生物,在今日公告 中声明,公司所有供应市场使用的疫苗均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产品注册标准及GMP 要求生产,经过严格的检定程序并通过国家批签发合格,储运过程也符合国家监管 规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2-26】 天坛生物(600161)同意为子公司蓉生药业提供4亿额度的授信担保 昨日,天坛生物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同意为其子公司蓉生药业提供4亿额度的 授信担保,期限为1年。 目前,蓉生药业是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研发、生产企业之一,2008年6月被中 国生物旗下的天坛生物以收购和发行股份的方式控股,持有其90%股权。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末,蓉生药业资产总额为6.13亿元,负债总额3.08亿元,其中贷款总 额为1.9亿元。天坛生物董事会一位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今年蓉生药业部分贷 款将到期,拟申请的4亿元贷款除了用于蓉生药业“以新换旧”外,其余将补充现 金流和用于部分固定资产投资。 血液制品企业近年来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根据相关分析机构预计,蓉生药 业2009年的净利润大约在7000~8500万元,其目前已拥有超过10家专业单采血浆公 司。蓉生相关人士之前指出,将加快血站建设。不过,齐鲁证券的一位分析师表示 ,国家近年来对血站建设的管理较为严格,一家企业一年能获得一两个血站建设资 格就相当不错了。 另悉,蓉生药业拟申请贷款的银行为五家,其中建行第五支行最多,贷款额度 为1.5亿,交通银行高新支行居次位,额度为5000万。 【出处】成都商报【作者】 【2010-01-15】 天坛生物(600161)获350万剂甲流疫苗订单 本报讯天坛生物(600161 )今日公告,公司于2010年1月14日收到国家工信部 《关于下达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计划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公司将收到350 万剂(每剂规格为15微克/0.5毫升)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计划,并将于 2010年1月底前完成生产、2月底前完成批签发。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12-01】 天坛生物(600161)甲流疫苗又接348万剂订单 天坛生物今日披露,公司11月30日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通知 ,根据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需要和企业生产情况,工信部将348万剂(每剂规格 为15微克/0.5毫升)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计划下达给天坛生物,并要求 公司于今年12月31日前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至此,天坛生物已累计获得800万剂(每剂规格为15微克/0.5毫升)甲型H1N1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计划。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0-27】 天坛生物(600161)再获302万剂甲流疫苗订单 天坛生物今日披露,10月26日,公司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下 达的302万剂(每剂规格为15微克/0.5毫升)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计划 ,公司将于12月12日前完成任务。 此前9月15日,天坛生物获得工信部下达的150万剂订单,10月31日前完成交付 。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10-26】 天坛生物(600161)8062万北京买建设用地 本报讯 天坛生物(600161)10月22日收到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局出具的有关成交确认书,确认公司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部新区X66F1、X67 F1地块工业项目国有建设用地(该宗地总面积为16.12万平方米)使用权挂牌出让 的竞得人,土地成交价款为8061.67万元。天坛生物表示,公司将尽快按照有关规 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签署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张 珈)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10-26】 天坛生物(600161)三季度亏损1635万 受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第二波冲击的影响,此前股价不断攀新 高的"甲流概念股"--天坛生物(600161)却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亏损的业绩。 根据天坛生物昨晚发布的三季报,该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35.83万元,较 去年同期(下称同比)猛降138.38%。受此影响,天坛生物前三季度净利仅为5984. 47万元,同比下降39.99%。今年上半年,天坛生物净利还为7620.30万元,同比增3 3.46%。 尽管三季度业绩变盈利为亏损,但是市场对甲流概念股的炒作预期并未改变。 种种迹象表明,甲流第二波已经来袭。一些证券分析师表示,甲流概念股沉寂 了一段时间后,估值渐趋合理,在疫情的刺激下有望在近期卷土重来,可重点关注 疫苗和甲流诊断试剂等股票。 缘起不合格产品 关于利润下降的原因,天坛生物在季报中称,主要是麻腮风系列产品在上半年 出现较为集中的多批次不合格,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形成了1535万元的亏损。关 于这一事件,天坛生物在上半年报中已表态,受此事件及血制品业务整合带来的资 产处置损失等因素,其预计全年收入将下降20%。 从具体数据来看,是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大幅增加:1-9月天坛生 物管理费用为1.02亿元,同比增加了52.44%,营业外支出也是达到1347.81万元, 猛增820.93%。这两者增加的原因即主要是不合格制品和不需用血制品相关资产报 废带来的损失。 不过,对于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天坛生物在季报中并未提及。 甲流概念卷土重来? 相对于净利下降这个已预先披露的坏消息,作为甲流概念股的天坛生物在第三 季报中仍释放出了一堆利好。 首先是天坛生物已经完成150万剂甲流病毒裂解疫苗的生产任务,目前已按工 信部要求向外调拨。而根据近期实际生产情况,包括已经完成的150万剂的生产任 务,天坛生物预计年底前有生产600万剂左右的甲流病毒裂解疫苗的能力,结合目 前甲流疫苗供不应求的现状,天坛生物在该产品上盈利前景或将非常可观。 第二个好消息是天坛生物重组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已获证监会通过,天 坛生物将按计划继续推动再融资项目,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筹集9 亿-15亿元现金,用于疫苗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不断扩大其疫苗生产能力。最 新的进展是,天坛生物已于10月22日以8061.665万元竞得一块总面积为161233.3平 方米的地块,疫苗产业基地将争取在年内开工。 似乎也正因此,尽管天坛生物此前已预计全年收入可能下降20%,但在甲流第 二波来临之际,该公司股票仍受到了追捧,前一个交易日收报26.75元/股,上涨了 3.64%。而各券商报告也纷纷给予了天坛生物"增持"或"买入"的评级。 【出处】东方早报【作者】 【2009-09-23】 天坛生物(600161):集团重组获批 公司将更名 天坛生物(600161)23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与中国 医药集团总公司重组事宜已报国务院批准,国药集团与中国生物实行联合重组,新 公司名称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生物依法注销。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 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9-18】 天坛生物(600161)有望成整合平台 天坛生物(600161)18日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技术 集团公司(中国生物)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国药集团)实行联合重组。公司实 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重组后的集团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联合重组将加快中国生物内部的资产整合,而其旗下的天 坛生物(600161)很可能再成为整合平台,中国生物曾经搁浅的整体上市有望借重 组之机重新启航。 重组利好旗下上市公司 天坛生物董秘张翼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国药集团与中国生 物联合重组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好。国药集团在医药流通业务、资本运营方面具有优 势,而中国生物在生物制药、科研技术以及产业化管理水平方面均位于国内前沿, 双方在业务上的互补性很强。 招商证券研究员张明芳认为,此次联合重组将加快中国生物内部的资产整合, 而其旗下的天坛生物成为整体平台的预期强烈,天坛生物有望因此获得很大的发展 空间。中国生物将借助国药集团全国分销网络,进一步提升疫苗和血液制品市场份 额,加强垄断经营优势,并有助于国药股份和一致药业后续增加疫苗分销业务,培 育两个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6年以来,中国生物一直致力于消除内部竞争、避免重复投资为目标的内部 业务整合,而采用资本运营一直被认为是实现整合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国生物旗下 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天坛生物在外界看来是承担整合责任的理想平台。 然而,张翼表示,此次国药集团和中国生物联合重组目前只是集团之间的动作 ,对天坛生物来说,直接的影响只是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重组后的集团公司,至于 之后是否还有可能承担整合责任,还需要看重组后集团公司的战略安排。 牵动医药格局重塑 国药集团和中国生物分别作为国内最大的医药分销企业和最大的生物制品生产 商,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将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医药行业的格局重塑。 国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京津日前透露,此次联合重组弥补了医药集团欠缺的血 液和疫苗业务,国药集团将打造成贸科工一体化运营的大型医药集团。 此次国药集团联合重组中国生物,表面看中国生物是被重组对象,但实际是名 副其实的“强强联合”,尽管中国生物的收入规模与国药集团不可同日而语,但二 者的盈利能力相差无几。分析人士预测,国药集团很可能以中国生物为平台,将中 国生物未上市的生物医药资产注入天坛生物,同时完成对中国生物旗下六大生物制 品研究所的整合,进而带来国内疫苗行业出现大范围整合。 日信证券研究员李伟志认为,此次联合重组短期内对旗下上市公司的业绩不会 有直接的提振,但长期来看,对医药行业整体利好,将减少无谓的竞争和内耗,而 由于国内医药行业过于分散,大型医药企业的整合也是必然趋势。 朱京津还透露,在今年年底前,国药集团还可能完成对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 重组。届时,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3家医药央企将变为一家。 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医药央企的整合,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大 批中小型企业失去市场,市场份额将会集中到一些重组后的巨头企业手中,相应的 大批小企业被市场淘汰。从国药集团和中国生物的整合来看,横跨医药商业和生物 制药领域,未来医药行业整合很可能也呈现跨子行业、跨区域、跨集团的趋势。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09-09-18】 天坛生物(600161)控股股东重组获国务院批准 天坛生物今日表示,国务院已批准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与中国 医药集团总公司实行联合重组。天坛生物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重组后的集团公司 。(应尤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7】 天坛生物(600161)甲流疫苗获国家收储 9月14日,天坛生物公告称,9月11日已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 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预计至年底,公司 有生产300万-400万剂该疫苗的生产能力。 紧接着昨日,天坛生物再次发布公告称,9月15日获得工信部下达的150万剂订 单,10月31日前完成交付。 至此,已有5家企业获得甲流疫苗批文,我们预计近期其他几家企业的裂解甲 流疫苗也将陆续获得批文。此前,华兰生物(002007)在9月5日曾发布公告称,9 月4日取得甲流裂解疫苗批文,并获得工信部下达的400万剂订单,9月15日前完成 交付。 收储疫苗超千万人份 2008年,在中国市场共有16家具备供应季节性流感疫苗资质的企业,其中5家 为跨国企业,11家为国内企业(其中10家在2008年实现产销)。 在2009年5月底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已确定甲型H1N1流感毒株之后,国家 药监局于6月2日发布《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准备工作的通知》,鼓励国 内11家企业启动研发甲流疫苗,并开通绿色应急评审通道,实行“三个同步”(申 报与现场考核同步进行、生产与毒株备案同步进行、企业检验与申请批签发同步进 行),促使中国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成为世界上最先可以应用甲流疫苗的国家。 9月10日,国务院发布甲流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加快疫苗和药物的生产收 储,制定疫苗供应计划,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动员有资质、有能力的企 业扩大疫苗产能,加快疫苗生产;进一步加强抗病毒药物达菲和扎那米韦的储备; 加强预防和治疗用中药储备。 9月初,工信部向华兰生物、北京科兴下达了首批甲流疫苗收储订单,其中, 华兰生物400万剂(15微克/0.5毫升,即400万人份)、北京科兴165万剂(30微克/ 1毫升,即330万人份)。工信部要求在9月15日之前交付。华兰生物、北京科兴还 计划在国庆节前分别完成生产1300万剂、500万剂甲流疫苗。天坛生物获得批文后 也很快获得150万剂(15微克/0.5毫升,即150万人份)订单。 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年底前国家收储将达到5%人口的数量,即6500万人份。 我们估计,目前工信部已对上述5家获得批文的企业下达订单超过1000万人份,随 着疫情发展,收储量有可能扩大。 谨防炒作透支股价 我们估计此次甲流疫苗国家收储价为每人份20元左右,国家收储将使各家公司 费用下降,预计净利率有望达30%左右。 按照20元/人份、净利率30%假设,天坛生物在年内收储200万-400万人份将增 厚2009年每股收益0.03-0.05元。华兰生物疫苗产能较大,若年内累计接到1000万- 2000万人份收储订单,将相应增厚2009年每股收益0.17-0.33元。 我们暂不调整天坛生物业绩预测,考虑因素如下:二季度其核心产品麻风腮系 列疫苗遇到车间染菌问题,眼下尚未解决;7月底国家对14种计划疫苗调价对其未 来业绩有负面影响;其正在进行与蓉生生物血液制品的重组,年内可能提取血液制 品、疫苗废品等相关资产损失;此外,其流感疫苗整体产能规模较孝相对工艺生产 成本有可能较高,国家收储的最终量尚不确定。 我们暂维持天坛生物2009-2011年每股收益0.40元、0.50元、0.60元预测,维 持“谨慎推荐”评级。 此外,我们提高华兰生物业绩预测,考虑因素如下:华兰生物拥有最新建成的 2条流感疫苗生产线,产能国内最大,普通流感和甲流疫苗量均有能力供应一定增 量;相应提高其2009-2011年每股收益至0.87元、1.00元、1.15元(之前为0.72元 、0.86元、0.99元),维持“中性”评级。 值得提醒投资者的是,甲流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与甲流相关的诊断、药物 、疫苗等上市公司会持续受到关注。我们提示,过度预期必然透支相关优质个股的 未来空间(编注:自9月4日国家公布甲型流感疫苗收储计划以来,甲流概念板块巨 幅上涨,生物制品板块区间涨幅为20%,其中龙头公司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的涨幅 分别为39%和36%,而同期A股涨幅只有8%)。 国内甲流疫苗生产企业一览 企业 月产能 批文获得 国家订单 生产进度计划 (万人份) 日期 (万人份) (万人份) 华兰生物 750 9月4日 400 9月底前1300 北京科兴 210 9月2日 330 9月底前500 天坛生物 150 9月11日 150 年底前300-400 上海生物所 210 9月15日 - 年底前1000 长春长生 210 9月11日 - 江苏延申 250 审评中 - 浙江天元 300 审评中 - 9月底前500 大连雅立峰 150 审评中 - 长春生物所 125 审评中 - 兰州生物所 125 审评中 - 总计 2480 -880 9月底前至少2300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出处】国信证券【作者】 【2009-09-16】 天坛生物(600161)150万剂甲流疫苗将被收储 天坛生物今日披露,9月15日,公司收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 关于下达收储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计划的通知》,将150万剂(每剂规格为15微 克/0.5毫升)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计划下达到公司。 天坛生物需于10月31日前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全部产品批签发合格后,工 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联合下达资金进行收储。(应尤佳)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15】 天坛生物(600161)甲流疫苗获新药证书及注册 天坛生物今日披露,9月11日,公司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甲 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新药证书及药品注册批件。 药品通用名称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用于3岁以上人群预防接种。 公司预计至年底具有300万至400万剂该疫苗的生产能力。公司正在积极组织该疫苗 的批量生产,以备国家收储需要。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09-09-03】 天坛生物(600161)控股股东增持实施完毕 本报讯天坛生物 (600161)今日公告,公司于2009年9月1日接到公司控股股 东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通知,截至2009年9月1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及一致 行动人增持公司股份不超过总股本2%的计划已实施完毕。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及 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份7.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5%。(孙 华)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 【2009-09-02】 天坛生物(600161)拟投26.68亿建疫苗基地 本报讯 天坛生物(600161)今日披露,公司董事会昨日通过了亦庄疫苗产业基 地建设规划的议案,该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6.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0万平方 米(含地下3.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6.68亿元。建设项目分三个部分进行,第一 部分资金来源主要以证券融资为主解决;第二、三部分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银行 借款、证券融资、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结合解决。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