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提示

☆最新提示☆ ◇600085 同仁堂 更新日期:2025-09-17◇
★本栏包括【1.最新提醒】【2.最新报道】【3.最新异动】【4.最新运作】
┌─────────┬────┬────┬────┬────┬────┐
|★最新主要指标★  |25-06-30|25-03-31|24-12-31|24-09-30|24-06-30|
|每股收益(元)      |  0.6890|  0.4250|  1.1130|  0.9840|  0.7440|
|每股净资产(元)    |  9.7935| 10.0434|  9.6220|  9.4634|  9.7196|
|净资产收益率(%)  |  6.9900|  4.3170| 11.4900| 10.0500|  7.5700|
|总股本(亿股)      | 13.7147| 13.7147| 13.7147| 13.7147| 13.7147|
|实际流通A股(亿股) | 13.7147| 13.7147| 13.7147| 13.7147| 13.7147|
|限售流通A股(亿股) |      --|      --|      --|      --|      --|
├─────────┴────┴────┴────┴────┴────┤
|★最新分红扩股和未来事项:                                           |
|【分红】2025年半年度                                                |
|【分红】2024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5-06-27 除权除息日:2025-06-30       |
|【分红】2024年半年度  股权登记日:2024-10-09 除权除息日:2024-10-10   |
├──────────────────────────────────┤
|★特别提醒:                                                         |
|                                                                    |
├──────────────────────────────────┤
|2025-06-30每股资本公积:1.42 主营收入(万元):976889.81 同比增:0.06%   |
|2025-06-30每股未分利润:6.30 净利润(万元):94549.89 同比减:-7.39%     |
└──────────────────────────────────┘
近五年每股收益对比:
┌──────┬──────┬──────┬──────┬──────┐
|    年度    |    年度    |    三季    |    中期    |    一季    |
├──────┼──────┼──────┼──────┼──────┤
|2025        |          --|          --|      0.6890|      0.4250|
├──────┼──────┼──────┼──────┼──────┤
|2024        |      1.1130|      0.9840|      0.7440|      0.4200|
├──────┼──────┼──────┼──────┼──────┤
|2023        |      1.2170|      1.0140|      0.7190|      0.3820|
├──────┼──────┼──────┼──────┼──────┤
|2022        |      1.0400|      0.7310|      0.5420|      0.2920|
├──────┼──────┼──────┼──────┼──────┤
|2021        |      0.8950|      0.6710|      0.4550|      0.2320|
└──────┴──────┴──────┴──────┴──────┘

【2.最新报道】
【2025-09-16】安宫牛黄丸五十亿元市场迎来价值重估 
一项临床研究,引发了“中风急救药”的市场震荡。北京协和医院2025年9月发布
的临床研究显示,安宫牛黄丸对中重度脑梗死患者未显示出显著疗效。而早在这之
前,五十亿元规模的安宫牛黄丸市场已面临增长放缓挑战。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传
统中医药与现代循证医学的碰撞,以及安宫牛黄丸在院外市场的下挫,是过度营销
导致虚假繁荣后的必然出清,将倒逼企业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加速行业向科学
验证和多元化方向重构。
安宫牛黄丸深陷疗效争议
最近的一项安宫牛黄丸的疗效争议在行业内引起关注。2025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内科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研究。该研究指出,对于中度至重度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患者,在规范现代
医学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在减少脑梗死体积、脑水肿以及90天后神经功能
恢复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这项研究直接挑战了安宫牛黄丸
作为“中风急救药”的传统认知。
对北京协和医院的这项研究,不同人群有不同看法,中西医领域、公众、学者等对
安宫牛黄丸的认知形成了五种声音。
西医与科学验证派认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RCT)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双盲设计
排除了心理暗示等干扰,结果可信度高。还有部分西医专家指出,安宫牛黄丸的“
传统疗效”可能源于历史经验中的“幸存者偏差”(即仅记录有效案例),或与其
他治疗的协同效应,而非独立药效。
而中医与传统医学派则看法相反。全国中医经典联盟专家认为,安宫牛黄丸仅适用
于中医“热闭神昏”(高热、烦躁、舌红苔黄),并非所有中风患者都适用,而研
究未排除“寒闭”或脱证患者,导致疗效被稀释。如广东省中医院专家指出,“若
严格筛选适应症患者,疗效可能完全不同”。而且,中医强调“整体调理”,而研
究仅关注局部生理指标(如脑梗死体积),未纳入意识状态、体温等中医核心疗效
指标,认为用西医尺子量中医,本身就不科学。
有自媒体借此唱衰安宫牛黄丸,将研究简化为“安宫牛黄丸=安慰剂”,引发家庭
囤药者焦虑。
同时,大量网友以亲身经历反驳,称其或家人在中风昏迷、高热惊厥等紧急情况下
“确有奇效”,认为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样本量较小(共117例),结论可能不具
普适性。
部分学者呼吁对经典方剂进行更大样本、辨证分层的RCT研究,以验证其真实疗效
。有专家表示,协和医院的研究并非否定安宫牛黄丸的全部价值,而是揭示了中药
现代化的核心矛盾:如何用科学方法验证传统方剂的有效性,同时尊重中医辨证论
治的精髓。
而在资本市场,A股和港股市场中的相关个股一度出现波动,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
这个曾经被无限追捧的“药中茅台”的真正价值。
增长承压,“销冠”越来越卖不动了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中药市场上的超级大单品,多年来在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产品中
均稳居“销冠”宝座。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丸剂产品中,安宫牛黄
丸以超47亿元的销售规模一枝独秀,而第二名的复方丹参滴丸仅6亿元。品牌TOP20
中,15个销售额超过1亿元,安宫牛黄丸则是上榜品牌最多的。过去几年,安宫牛
黄丸曾出现销售高潮,2018年则是安宫牛黄丸销量狂飙的起点。中康CMH显示,201
8年安宫牛黄丸零售市场销售额为17.11亿元,同比增长39.2%,全年卖出约200万盒
。此后三年间,其零售市场销售额持续攀升,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8.7%、33.7%和45
.9%。增长势头延续下,2022年销售额高达42.55亿元,2023年进一步增至51.15亿
元,全年销量约950万盒。
2023年起,这股向上攀升的势头急转直下,安宫牛黄丸零售市场结束增长态势并进
入下行通道:2024年,安宫牛黄丸销售额同比回落10.5%,降至45.80亿元;2025年
第一季度颓势延续,市场销售额进一步下探至10.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6%,
环比(较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7.3%。同期销量仅200万盒,平均单价为每盒513.4
元,呈现销量与价格同步下滑的“量价双降”格局。2024年,在济南回收市场上,
安宫牛黄丸价格从高峰时的每颗千元跌至500元以下。
医保政策收紧、“预防药”泡沫破裂致市场下滑
安宫牛黄丸市场下滑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医保政策调整、消费认知回归理性等
多重压力共振的结果。
医保政策对安宫牛黄丸的销售影响深远。近几年来,医保支付政策持续收紧,统筹
使用范围大幅收缩。2019年-2022年版的医保目录中,安宫牛黄丸的备注均为“限
高热惊厥或中风所致的昏迷急救、抢救时使用”;2023年版,统筹的适用范围有所
放宽,变为“限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并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但2024
年版医保目录中,安宫牛黄丸的统筹适用范围急剧收窄,限定为“限急诊或住院患
者”,且对于含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的“双天然”安宫牛黄丸,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依赖医保渠道的消费需求被显著抑制。
与此同时,各地医保局连续多年打击违规刷统筹、虚假处方等行为,广东、四川、
山东、云南、重庆、海南等多地定点药店目前已不支持刷统筹购买安宫牛黄丸。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曾经盛传“预防药”的说法,将安宫牛黄丸销量推上顶峰。当
“预防药”的泡沫被击破,销量下跌就不可避免。过去几年,坊间曾流传“每月吃
一颗防中风”“二十四节气都要吃安宫牛黄丸”等说法,把这款原本已有“中风急
救药”名号的中医急救名方再冠上“预防药”的高帽,叠加中药材成本增加,价格
也随之水涨船高,一颗药动辄上千元,有的甚至能卖到过万元。这种非理性消费泡
沫在2023年后逐渐破裂:随着医学科普深入,消费者意识到其“急救属性”而非“
预防功能”,盲目囤药需求消退,销量自然下跌。
多重因素影响了消费行为。中康CMH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安宫牛黄丸零售市场
销售额为10.47亿元,创下近三年新低。
企业影响分化,行业洗牌加速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目前共有超120家药企拥有安宫牛黄丸生产许可证,其中
“双天然”(同时使用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安宫牛黄丸仅有几家厂家生产,包括
北京同仁堂、广誉远、片仔癀、达仁堂等。
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品牌和市场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地方并存”。
“一超”是北京同仁堂,其占据市场绝对领导地位;“多强”是指广誉远、南京同
仁堂、片仔癀等一批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知名药企,构成了第二梯队;而白云山中
一、九芝堂、雷允上等中药企业也生产安宫牛黄丸,在本地市场或通过特定渠道销
售,共同瓜分剩余的市场份额,体现“地方并存”。
整体市场收缩,加大了行业分化。
同仁堂作为市场龙头,占据安宫牛黄丸约50%的市场份额,该产品约占母公司收入
的30%和利润的40%以上,是拳头产品和核心利润来源。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6
3亿元,同比微增0.02%,前五名系列产品营收30.47亿元(同比增4.18%),但营业
成本增长24.54%,毛利率下降8.49个百分点,核心产品利润空间被压缩。
第二梯队中,片仔癀2025年上半年遭遇营收、净利双降。2025年Q1安宫牛黄丸销量
同比下滑80%以上,上半年心脑血管用药收入占营收比重下降。但因其核心产品为
肝病用药(占医药制造业营收97.02%),安宫牛黄丸占比低,整体业绩受影响有限
。
相比之下,广誉远对安宫牛黄丸的依赖度更高。安宫牛黄丸是其四大核心单品之一
,是重要增长引擎。尽管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营收7.79亿元,增18
.14%;净利7685.71万元,增28.95%),但市场分析认为,安宫牛黄丸销量下滑可
能阻碍其复苏进程,对业绩的潜在冲击需持续关注。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安宫牛黄丸市场的调整本质是“非理性增长回归理性”的过程
,这一事件可能加速行业洗牌。从长期来看,随着医保政策收紧和消费认知回归将
持续压制需求,真正具备强大品牌、研发能力和多元化产品线的企业和头部品牌,
抗风险能力更强。中小品牌和假冒伪劣产品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具备原料储备、
研发能力和渠道优势的头部企业将“强者恒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3.最新异动】
┌──────┬───────────┬───────┬───────┐
|  异动时间  |      2022-01-04      | 成交量(万股) |   1931.953   |
├──────┼───────────┼───────┼───────┤
|  异动类型  |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 |成交金额(万元)|  95158.408   |
|            |   偏离值累计达20%    |              |              |
├──────┴───────────┴───────┴───────┤
|                      卖出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区东川路|          0.00|   81358033.60|
|证券营业部                          |              |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0.00|   67086394.46|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          0.00|   55967661.59|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茅台路证券营|          0.00|   41464523.16|
|业部                                |              |              |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嘉禾路证|          0.00|   34368421.14|
|券营业部                            |              |              |
├──────────────────┴───────┴───────┤
|                      买入金额排名前5名营业部                       |
├──────────────────┬───────┬───────┤
|             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 卖出金额(元) |
├──────────────────┼───────┼───────┤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区东川路|  237649841.70|          0.00|
|证券营业部                          |              |              |
|机构专用                            |  142156868.87|          0.00|
|机构专用                            |   97743345.86|          0.00|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茅台路证券营|   63896583.37|          0.00|
|业部                                |              |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非营业场所)|   56273818.12|          0.00|
└──────────────────┴───────┴───────┘
 
【4.最新运作】
【公告日期】2024-12-3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2025年,公司及同仁堂商业拟向同仁堂集团承租物业,用于满足生产经营
及日常办公需求,年度租金合计不超过2,000万元;公司拟向同仁堂集团出租物业
,以提高公司部分闲置物业经营能力,年度租金合计不超过500万元。

【公告日期】2024-12-31【类别】关联交易
【简介】“同仁堂”商标、字号为同仁堂集团所有,为充分维护各方利益,合理保
护国有资产价值,同时保障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持续稳定生产经营,公司及控股子公
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商业拟与同仁堂集团分别签订《品牌许可框架协议》,协议
期限为三年,约定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商业及下属使用“同仁堂”品牌的企
业(以下简称成员单位)向同仁堂集团支付使用“同仁堂”品牌费用相关事宜 。

【公告日期】2006-08-22【类别】资产交易
【简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与关联方--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于2006年8月18日在公司所在地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公司将位于北京市崇文区西打
磨厂46号的原生产用房及其附属设备按照评估价值2,171.17万元转让予同仁堂集团
。双方同意对上述资产评估的结果予以确认,经与同仁堂集团充分协商,公司和同仁
堂集团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生效。协议生效后十日内,同仁堂
集团将全部转让款一次性支付予本公司,共计人民币2,171.17万元人民币。公司协
助同仁堂集团办理所转让房产的产权过户手续。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