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公司报道☆ ◇600057 象屿股份 更新日期:2014-08-06◇
【2011-11-23】
股东追究"前身旧账" 象屿股份(600057)成被告
    由夏新电子变身象屿股份后,公司却依然要为一笔笔“旧账”伤神。
    象屿股份今日公告称,杨建华等19名原告就与原夏新电子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
纷,起诉至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公司送达了多份《应诉通
知书》。
    公司于2009年11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就原夏新电子
虚假陈述的违法行为做出行政处罚。杨建华等19名原告,分别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就前述虚假陈述违法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共计3487.5万元。
    象屿股份表示,本次公告的诉讼产生的赔偿债权属于公司破产重整遗留未申报
债权;破产重整管理人在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时对未申报债权的清偿已做了总体
安排,因此,预计本次公告的诉讼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不会产生影响。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31】
象屿股份(600057)上市表现不佳 二股东急速减持
    在苦等两年多后,*ST夏新终于迎来了春天,变身象屿股份重新回到资本市常
不过,上市前两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让第二大股东厦门火炬集团再也坐不住了。
    昨日是象屿股份亮相A股市场的第二个交易日,便有2笔大宗交易现身上交所大
宗交易平台,成交量分别为813.21万股和178.98万股,成交均价为7.16元/股,仅
低于当日收盘价0.01元。
    公开资料显示,减持量能够超过813.21万股的股东只有厦门火炬集团。同时,
卖出营业部均为银河证券厦门虎园路营业部,再加上成交价格相同,很可能是同一
账户所为。按此计算,厦门火炬集团昨日共减持992.19万股,套现金额达7104万元
。上交所信息显示,接手方分别为广发华福证券(现已更名为华福证券)总部以及
兴业证券厦门兴隆路营业部,而后者也是象屿股份首个交易日的买入大户。
    厦门火炬集团于2004年重组成立,系厦门市重点国有独资企业集团,注册资本
13亿元,为国家级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授权资产经营一体化公司。截至2011
年3月31日,厦门火炬集团持有*ST夏新3800万股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占比达8
.84%。随着*ST夏新重大资产重组的完成,厦门火炬集团的持股数量未变,持有比
例降至4.42%,亦是第一大流通股东。
    分析人士认为,厦门火炬集团减持的原因在于象屿股份上市的不佳表现。象屿
股份上市首日以8.25元开盘,较停盘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3.98元涨107%,收盘价
为7.94元,涨幅99.50%。
    相较于不久前恢复上市的ST兰光和新华联首日的涨幅(分别达173.5%和363%)
,象屿股份不到一倍的涨幅,似乎让等待了两年多的股东不能感到满意。昨日,象
屿股份以7.81元低开,收盘报7.17元,全日跌9.7%,位列A股跌幅榜次席。如此表
现,让厦门火炬集团似乎坐不住了。
    自2009年*ST夏新被暂停上市后,厦门火炬集团就开始着力推动其重组。2009
年8月,厦门火炬集团作为债权人,以公司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
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厦门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2010年4月,*ST夏新发布
破产重整计划,迎来了重组方象屿集团。2011年,*ST夏新完成重组,并变身象屿
股份恢复上市。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29】
*ST夏新今起变身象屿股份(600057)
    暂停上市达27个月的*ST夏新完成重组并更名象屿股份,今日在上交所恢复上
市。
    因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亏损,2009年5月27日,*ST夏新发布公告表示因继
续亏损,5月27日起股票暂停上市,停牌前收盘价为3.98元/股。
    被暂停上市后,厦门象屿集团对*ST夏新进行了重组,将旗下物流优质资产—
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整体注入。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大宗商品采购供应
、综合物流服务、物流园区平台开发运营等。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8-23】
*ST夏新(600057)29日恢复上市
    *ST夏新(600870)今日公告,公司股票将于8月29日起恢复上市交易。恢复上
市首日的股票简称为"N象屿"。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1-07-04】
*ST夏新(600057)重大资产重组获批
    *ST夏新今日披露,公司于7月1日收到证监会有关核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及豁免厦门象屿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要约收购义务的批复。根据方案,*ST夏新
拟向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发行4.3亿股股票,以购买其持有的厦门象屿100%股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1-04-27】
*ST夏新(600057)重组方案获批
    2009年4月暂停上市的*ST夏新重组方案终于获批。
    公司称,2011年4月2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通知,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
交易事项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2011年第8次工作会议审核并
获得有条件通过。
    2010年3月,*ST夏新宣布,拟以3.71元/股定向增发4.3亿股,收购象屿股份10
0%股权。象屿股份是大宗商品采购供应管理及综合物流服务商,象屿集团承诺,该
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000万
元、13500万元和15000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1-04-26】
*ST夏新(600057)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今日上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定于2011年4月26日召
开2011年第8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现将参会并购重组委委员及审核的并购重组
申请人公告如下:
    一、参会并购重组委委员
    刘维、王立华、顾文贤、王珠林、吴建敏
    二、审核的并购重组申请人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 )
    三、相关并购重组申请人已向我部出具《并购重组申请人保证不影响和干扰并
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的承诺函》
【出处】证监会【作者】

【2011-04-25】
*ST夏新(600057)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26日上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定于2011年4月26日召
开2011年第8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现将参会并购重组委委员及审核的并购重组
申请人公告如下:
    一、参会并购重组委委员
    刘维、王立华、顾文贤、王珠林、吴建敏
    二、审核的并购重组申请人
    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 )
    三、相关并购重组申请人已向我部出具《并购重组申请人保证不影响和干扰并
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的承诺函》
【出处】证监会【作者】

【2011-04-14】
*ST夏新(600057)董事长王龙雏:脱胎换骨值得期待
    时隔一年,2009年5月暂停上市至今的*ST夏新(600057),将于近期再次召开
股东大会。此时,市场目光将投向这家曾经辉煌、曾经落败,如今行进在破产重整
征途中的特殊企业。为此,记者近日专访了厦门象屿集团董事长、*ST夏新董事长
王龙雏。
    承诺业绩提前达标
    记者:上次股东大会至今已时隔一年,作为公司董事长,此时此刻,您想对期
待*ST夏新成功重组的中小股东们说些什么?
    王龙雏:记得一年前,我在致全体股东公开信中说到,“作为象屿集团的董事
长,我和工作团队不仅对象屿集团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对引入象屿集团作为重组
方的*ST夏新的未来同样充满信心,并愿意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我们只能尽心
去做,才能回报全体股东的信赖和支持。
    记者: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
    王龙雏:过去一年中,计划注入上市公司的象屿股份取得了好成绩,使重组方
案中的业绩承诺提前达标。根据象屿股份2010年的审计报告,公司合并销售收入24
7.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7亿元,意味着象屿股份不仅在第一年(即2010年
)就兑现了业绩承诺,而且提前达到并超过了第三个年度(即2012年)1.5亿元利
润承诺的目标。
    记者:破产重整能否成功,决定着*ST夏新能否迎来转机,请谈谈这方面的进
展。
    王龙雏:*ST夏新只有尽快实现资产重组,才能彻底解决持续经营及盈利问题
。目前重组工作处于循序渐进中,重组方案自去年得到证监会受理后,仍处于等待
阶段,进展情况需要得到证监会重组委的具体结论。
    去年4月20日,*ST夏新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的议案
》,次日,厦门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同时裁定公司全体股东让渡
的13967.2203万股由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受让(待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后办理过户
)。4月底,公司向证监会递交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申请材料。6月7日,公司
收到证监会100709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证监会对公司提交
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截止到今年3
月底,公司已多次根据证监会对该事项预审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及时补充了相关材料
。目前该重大重组事项仍在审批流程中。
    注入资产“给力”
    记者:除了已做出的业绩承诺,象屿方面还进行了哪些筹划?
    王龙雏:按现在网络流行语,对*ST夏新重整及其之后的发展,未来一定很“
给力”。去年我已经对全体股东公开承诺,若公司资产重组得以顺利完成,象屿股
份将依托其多年来在大宗商品采购供应管理与综合物流服务方面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其经营优势,力争实际经营业绩超越原有的预期,为全体股东带来更高
的回报。这一原则态度,绝不会出现任何“偷工减料”。
    只要重组程序得以完成,象屿集团将全力以赴,让注入*ST夏新的象屿股份成
为一个强力机,给上市公司源源不断提供原动力、推进力。过去的一年,我们已经
在“优化风险管控、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运营效益、创新赢利模式、扩大市场份额
”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目的就是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速度,进而通过创造流
通价值来提升业绩,而未来新的上市公司不会止步于此。
    象屿股份设定的远景目标,就是要努力成为我国流通领域实现供需之间价值共
享的最佳平台。在全球产业分工的格局下,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物流环境的完善可以优化制造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格局。*ST夏新的脱胎换骨
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一个凤凰涅槃的新故事。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施如海

【2011-03-28】
*ST夏新(600057)将延长定向增发有效期
    *ST夏新今天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决议的有效期延
长至本议案提交201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ST夏新2010年3月推出定向增发方案,拟以3.71元/股定向增发4.3亿股受让象
屿股份100%股权。象屿股份是大宗商品采购供应管理及综合物流服务商,但定向增
发方案至今未获批。此次延长定向增发方案有效期,表明公司想继续推进重组。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阮晓琴

【2011-03-03】
*ST夏新(600057)恢复上市或遇"绊脚石"
    昔日虚假陈述 遭小股东索赔
    2010年重新盈利的*ST夏新(600057.SH)目前正在着手准备恢复上市的各项事
宜。然而,一位小股东对公司的诉讼也同时进行,此举有可能成为*ST夏新恢复上
市的"绊脚石"。
    据该小股东的代理律师--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的许峰介绍,诉讼相关材料已
在2011年1月递交给此案的管辖法院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而截至3月2日晚,许峰
还没有收到厦门市中院方面的反溃
    据许峰介绍,今年元宵节前后,*ST夏新的代理律师曾经给他打过一个电话。
这家来自北京律所的律师希望许峰和这位小股东撤诉,因为担心案件会影响到*ST
夏新恢复上市的进程。但由于对方律师没有提出任何的解决方案,许峰对撤诉要求
予以了回绝。
    此次诉讼的起因是*ST夏新当年的一则公告。
    2009年11月17日,*ST夏新管理人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09年11月16日收到中
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证监会查明,*ST夏新因商业承兑汇
票披露存在误导性陈述、未如实披露销售退回、未足额计提返利价保等信息披露违
法行为,证监会对*ST夏新电子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苏振明
、时任总裁李晓忠、时任副总裁黄智辉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时任董
事张丰年、苏端、朱以明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对时任副董事长王建
军、林国良,时任董事刘瑞林给予警告。
    因为公司在之前的业绩报告中未如实披露销售退回、未足额计提返利价保等信
息,一位投资者在2007年4月14日至2008年4月3日期间购买了*ST夏新股票,并造成
损失。许峰认为,*ST夏新需要对这位投资者进行赔偿,金额为66389.16元。
    另外,由于*ST夏新聘请的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在对*ST夏新财报审
计过程中,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收集充分的审计证据,导致出具了含有虚假内
容的审计报告,因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连续三年亏损,*ST夏新自2009年5月27日
起实行暂停上市。日前,*ST夏新发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为-1347万
元,营业外收入为4390万元,净利润为3018万元。利润主要来源于确认完成过户的
资产处置收益。年报称,公司重组已接近尾声,但仍需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
    对于正在忙于恢复上市的*ST夏新来说,因为当年的虚假陈述而造成的这起诉
讼,公司并不愿意提及。
    *ST夏新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对表示,他并不知道有这件诉讼案的存在。对于
律师间的沟通,他也一概不知。
【出处】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2011-02-28】
"净身出户"获利3千万 *ST夏新(600057)静等"新主"入驻
    自从*ST夏新于2009年暂停上市并进行重整后,公司一直在计划重组事宜,目
前,公司重组已接近尾声,但仍需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
    今日,*ST夏新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为-1347万元,营业外收入为43
90万元,净利润为3018万元。
    *ST夏新称,公司仍处于破产重整过渡期,无生产经营活动,报告期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8万元,主要来源于确认完成过户的资产处置收益。
    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该财务报表出具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
见的审计报告表示:公司定向发行股份和资产置入方案尚需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
员会核准。因此,夏新电子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破产重整时经一年待审批
    *ST夏新原控股股东为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集团有限公司(夏新电子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由于2006年度、2007年度、2008
年度连续三年亏损,自2009年5月27日起实行暂停上市。
    因公司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8日向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在执行破产重整计划过程中,公司原控
股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被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并于20
09年12月9日被划转至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
    目前,*ST夏新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尚处于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审核过程中,在重组方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公司前,公司暂没有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01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根据重整计划,公司引入象屿集团作为重组方,
拟通过发行股份注入优质资产,使公司能够恢复持续经营能力。
    时至今日,*ST夏新的重组进程已经行将一年。2010年3月22日,公司董事会审
议通过了发行股份购买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的厦门象屿
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等资产的重大重组事项,该事项已经2010年4月20日召开的
公司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ST夏新称,由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尚处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审核过程中,鉴于此,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已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延
期提交要约义务豁免核准及收购报告书备案的相关补正材料,待取得上述相关文件
后,将及时报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ST夏新表示,公司以及相关各方仍在推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份增发
和购买资产等相关手续尚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核准后予以实施。
    象屿集团出1亿结清债务
    为了重组成功,*ST夏新正慢慢清理资产与相关债务。据了解,*ST夏新用于提
高公司债务清偿率的资金和股票已经到位,其中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
1亿元用于提高清偿率的现金已于2009年11月27日到账;全体股东让渡用于提高清
偿率的股票7000万股已于2009年12月8日划至夏新电子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
    此外,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1月13日作出了《民事裁定书》,冻结了
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中的7000万股股票,并将上述7000万股股票划转至厦门火炬
集团有限公司等139家债权人账户。
    为了这次重组,*ST夏新重组方象屿集团不但拿出1亿元偿债还做出承诺称,自
2010年至2012年,象屿股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分别不低于1.2亿元
、1.35亿元和1.5亿元。同时,象屿集团也郑重承诺:若在上述三年任一会计年度
象屿股份实际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能达到上述利润承诺数,则由
象屿集团在会计师出具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后的15个工作日内以货币资金方式补偿该
等差额。
    *ST夏新称,若公司资产重组得以顺利完成,象屿股份将依托其多年来在大宗
商品采购供应管理与综合物流服务方面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经营优势。
在未来几年内,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物流振兴规划的产业政策优势,
把公司锻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采购供应管理与综合物流服务商。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矫月

【2011-02-28】
净身出户”获利3千万 *ST夏新(600057)静等"新主"入驻
    自从*ST夏新于2009年暂停上市并进行重整后,公司一直在计划重组事宜,目
前,公司重组已接近尾声,但仍需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批。
    今日,*ST夏新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利润为-1347万元,营业外收入为43
90万元,净利润为3018万元。
    *ST夏新称,公司仍处于破产重整过渡期,无生产经营活动,报告期实现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8万元,主要来源于确认完成过户的资产处置收益。
    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该财务报表出具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
见的审计报告表示:公司定向发行股份和资产置入方案尚需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
员会核准。因此,夏新电子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破产重整时经一年待审批
    *ST夏新原控股股东为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
集团有限公司(夏新电子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由于2006年度、2007年度、2008
年度连续三年亏损,自2009年5月27日起实行暂停上市。
    因公司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28日向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在执行破产重整计划过程中,公司原控
股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限售流通股185,209,632股)被厦
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并于2009年12月9日被划转至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
。
    目前,*ST夏新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尚处于中国证券监督
管理委员会审核过程中,在重组方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公司前,公司暂没有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01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根据重整计划,公司引入象屿集团作为重组方,
拟通过发行股份注入优质资产,使公司能够恢复持续经营能力。
    时至今日,*ST夏新的重组进程已经行将一年。2010年3月22日,公司董事会审
议通过了发行股份购买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的厦门象屿
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等资产的重大重组事项,该事项已经2010年4月20日召开的
公司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ST夏新称,由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尚处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审核过程中,鉴于此,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已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延
期提交要约义务豁免核准及收购报告书备案的相关补正材料,待取得上述相关文件
后,将及时报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ST夏新表示,公司以及相关各方仍在推动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份增发
和购买资产等相关手续尚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核准后予以实施。
    象屿集团出1亿结清债务
    为了重组成功,*ST夏新正慢慢清理资产与相关债务。
    据了解,*ST夏新用于提高公司债务清偿率的资金和股票已经到位,其中厦门
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1亿元用于提高清偿率的现金已于2009年11月27日到
账;全体股东让渡用于提高清偿率的股票7000万股已于2009年12月8日划至夏新电
子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
    此外,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1月13日作出了《民事裁定书》,冻结了
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中的7000万股股票(其中无限售流通股24,412,265股,限
售流通股45,587,735股),并将上述7000万股股票划转至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等
139家债权人账户。
    为了这次重组,*ST夏新重组方象屿集团不但拿出1亿元偿债还做出承诺称,
自2010年至2012年,象屿股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分别不低于1.2亿
元、1.35亿元和1.5亿元。同时,象屿集团也郑重承诺:若在上述三年任一会计年
度象屿股份实际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能达到上述利润承诺数,则
由象屿集团在会计师出具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后的15个工作日内以货币资金方式补偿
该等差额。
*ST夏新称,若公司资产重组得以顺利完成,象屿股份将依托其多年来在大宗商品
采购供应管理与综合物流服务方面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经营优势。在未
来几年内,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物流振兴规划的产业政策优势,把公
司锻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采购供应管理与综合物流服务商。

【2010-09-15】
*ST夏新(600057)再次申请延期提交补正资料
    *ST夏新(600057)于2010年9月14日收到重组方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及厦门
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来的有关函,称象屿集团及象屿建设已于2010年6月2
1日、8月2日两次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延期提交要约义务豁免核准及收购报告书备案
的相关补正材料,鉴于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申请尚处于中国证监会审核过程中
,象屿集团及象屿建设拟再次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延期提交前述相关补正材料,待取
得上述所需的重组委审议通过的相关文件后,将及时报送中国证监会。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许洁

【2010-08-16】
物流版*ST夏新(600057)能让投资者收回成本吗?
    与手机行业已经扯不上关系的*ST夏新,如今随着新进大股东厦门象屿集团正
式步入物流行业,虽然重整仍旧进行着,然而*ST夏新的中小股民似乎略显信心不
足,历史的问题累积也给大股东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
    *ST夏新的前景几何,实在是个大大的问号。
    股民信心不足夏新注入资产虚高?
    目前,*ST夏新仍旧重组在停牌之中。8月5日,*ST夏新公告称,收到相关主管
部门文件,文件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行政许可申请的有关问题做
出了书面说明和解释,*ST夏新将按通知要求在30个工作日内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书
面回复意见。
    虽然重组一直未完待续,而*ST夏新股民却显信心不足,且夏新此次重组过程
中大股东资产注入被指有虚高之嫌。
    *ST夏新的股权相对较为分散,股民多为自然人。2009年年报显示,*ST夏新共
有股东55308户,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户)持股48.78%、约2
.0967亿股。
    历年来,*ST夏新在3G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几乎已达5亿元, 3G一直被认为*ST夏
新重生的救命稻草。然而,*ST夏新与手机行业渐行渐远。 
    此次重组,*ST夏新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厦门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发行股份,以
购买“象屿系”持有的象屿股份100%股权(其中象屿集团持股96.18%,象屿建设
持股3.82%)。
    象屿股份主要业务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大宗商品采购供应、仓储运输、进口清
关、供应链信息、融资结算等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服务,*ST夏新至此正式进入物流
行业。
    然而,记者从厦门当地物流企业了解到,虽然物流业不算萎靡,但是地方经济
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大城市都是物流公司选址的地方,竞争较为激烈,盈利
状况并不十分理想。
    以厦门第一家上市物流公司厦门港务为例,其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
比减少44.7%,主要是收缩贸易业务经营规模所致。实现净利润6761万元,较上年
减少42.44%。
    有业内资深人士提出质疑:“大股东入驻之后,将物流资产注入,资产溢价很
高,然而厦门的物流资产盈利并不是很理想,注入资产溢价高,长期盈利能力差又
得不到缓解,股东权益被摊薄,没有好的业绩做长期支撑,将进入新一轮恶性循环
。”
    今年1月,象屿集团入主夏新电子方案的启动。来自厦门市所属国资企业——
象屿集团的王龙雏、张水利、陈方等三人入选董事会,王龙雏在第五届董事会第一
次会议上获选为公司董事长。
    然而期盼重组以久的股民似乎信心不足,据调查,去年6月份,*ST厦门停牌期
间,有股民私下交易股份,甚至网上出现大量叫卖*ST夏新股票的情况。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曾招文告诉记者:“停牌时,出现个别股东私下自己
转让股票现象,是当时股民对上市公司前景有所动摇,心态不稳定的举动。*ST夏
新大股东装进来资产定价太高,定向增发价格太低,停牌前股价3.7元多,注入平
摊每股成本很低,其他股东原有的利益摊保大股东入主之后,增发量比较大,复牌
二级市场股价可能得到补偿。”
    重整进行中何日复牌仍是未知
    *ST夏新的破产重整之路仍旧继续着,恢复上市也在积极准备之中,然而夏新
究竟能否如愿?
    由于2009年度*ST夏新实现净利润6.8亿元,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
则》的有关规定,已具备恢复股票上市的条件。2010年3月5日*ST夏新向上海证券
交易所提交了恢复上市的申请文件。 
    目前,*ST夏新恢复上市愿望有望达成。
    *ST夏新2010年7月26日中报显示: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不过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47万元。
    报告期内,*ST夏新仍无任何生产经营活动,之所以有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17亿元,主要来源于确认了完成过户的资产处置收益。公司预计1-9月累
计净利润仍为盈利。
    厦门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股东层面、上市公司和政府方面一直力求在账
面上保证企业盈利,以保住壳资源,重整程序仍在进行,何日复牌还是未知。
    *ST夏新的重整相当复杂, *ST夏新的债权结构十分复杂。据介绍,公司的普
通债权人接近4000家,这在国内非常罕见。
    资料显示,*ST夏新因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连续三年亏损,被上交
所自2009年5月27日起实行暂停上市。因该公司无力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于200
9年8月28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截至重组前,其负债高达27亿元,资不抵债12亿元,*ST夏新的经营活动因缺
乏流动资金而停顿,生产也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
    *ST夏新在今年上半年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根据重整计划,公司将引入象屿集
团作为重组方,通过发行股份注入优质资产。
    “夏新的重组方案必须是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最佳方案,债权人通过低价获得
股票,不仅债权人的利益得到维护,也必须保留股民收回成本的希望。”业内人士
认为。
    历史遗留包袱后来者应担当责任
    *ST夏新重组似乎已成定局,新进大股东象屿集团如今要揽下历史包袱,有可
能在夏新复牌之后,面临中小股民对此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误导提出补偿的诉
讼。
    2009年11月17日,由于对商业承兑汇票披露存在误导性陈述、未如实披露销售
退回、未足额计提返利价保的违法事实,*ST夏新被中国证监会予以处罚。
    证监会做出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苏振明等三名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同程
度给予警告或者罚款。
    有多数股民认为,虽然事隔半年,但是当时*ST夏新的违规信息铺路已经构成
误导,原大股东撤走,新的股东进来就要担当这个责任,给予补偿。
    “由于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投资者可以提出诉讼,有权提出赔偿要求。如
今新进大股东面临诉讼,据我了解已经有很多股民在委托律师收集证据。”厦门当
地一位律师告诉记者。
    曾招文律师指出:“如果提起诉讼,新进大股东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对于大股
东而言还是有损失的。但是因为在重组阶段,目前还未正式提起诉讼。”
    业内知情人士表示,厦门象屿集团的进入也是政府主导下的,象屿集团以重组
方式入主花费很大的代价,目前来看是保住*ST夏新比较好的方案。
    “作为投资者应该意识到投资有风险,停牌期间通过私下转让值得关注,股民
应该对自己的投资风险负责,从重组内容来看,没有对股民的权利有直接限制。”
曾招文告诉记者。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贾丽

【2010-08-05】
*ST夏新(600057)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新进展
    *ST夏新(600057)今日公告,公司于2010年8月3日收到相关主管部门的《行
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要求公司就《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核准》行政许可申请的有关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和解释,公司将按通知要求在30个工
作日内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回复意见。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

【2010-07-26】
*ST夏新(600057)2010年上半年净利润1.17亿元
    *ST夏新(600057)中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处于破产重整过渡期,无实际经
营活动,净利润主要是确认了完成过户的资产处置收益。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达1.24亿元。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李阳丹

【2010-07-26】
*ST夏新(600057)仍处重整期 中报获净利1.17亿元
    一旦复牌暴涨,公司股东、"重组狂人"吴鸣霄或再揽一座"金矿"
    正处在破产重整及重组过渡期的*ST夏新(600057)今日公布了2010年中报:
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17384470.92元。不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4691
36.95元。
    报告期内,*ST夏新仍无任何生产经营活动,之所以有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17亿元,主要来源于确认了完成过户的资产处置收益。公司预计1-9月累
计净利润仍为盈利。
    增发收购象屿股份
    目前,*ST夏新仍处在重整期,根据重整计划,公司将引入象屿集团作为重组
方,通过发行股份注入优质资产。据悉,象屿集团的主营业务为四大块,物流、建
设、类金融、战略投资,其中,物流是其核心产业。象屿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170
亿元,纳税2.8亿元。
    2010年3月22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发行股份购买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持有的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象屿股份)100%股权等资
产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获得了股东大会通过。据资料显示,象屿股份成立于20
08年12月28日,拥有25家企业,注册资本7.98亿元,总资产34亿元,主营业务包括
大宗商品采购分销、口岸物流服务、物流园区平台建设运营、城市、城际运输配送
服务等,跻身目前正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
    根据评估报告书,象屿股份100%股权以2009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
人民币15.97亿元,双方拟协商作价为15.95亿元。
    净利润承诺无吸引力?
    同时,象屿集团还承诺象屿股份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亿元、1.35亿元和1.5亿元。若未能达到上述盈利预测数,
则由象屿集团以货币资金方式补偿该等差额。
    虽然做出了业绩承诺,若以增发后8.5984亿元股的总股本,按象屿集团承诺的
上述3年净利润计算,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每股净利润为0.1元-0.2元之间。
就有分析师认为,象屿股份的净利润承诺太低,缺乏吸引力。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方已经承诺注入不低于10亿元且具有一定盈利
能力的优质资产,使夏新电子公司恢复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
    不过,上述定向发行股份和资产置入方案尚需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基于这个原因,2009年年报中会计事务所对已经无实际经营活动的*ST夏新出具
了"非标准审计报告"。
    将上演首日暴涨神话?
    由于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为675,239,567.97元,*ST夏新今年初向上海证
券交易所申请股票恢复上市。2010年3月11日,上交所要求公司针对有关事项以书
面形式提交回复,*ST夏新仍需补充材料后才能看到恢复上市的曙光。
    *ST夏新在去年4月29日暂停上市,当天,该股股价封于涨停板,报收于3.98元
。有分析师预计其一旦复牌,将上演首日的暴涨神话。
    如果*ST夏新能够顺利恢复上市,对于持有公司4505753股,占比1.05%的"重组
狂人"吴鸣霄来说也许又会是另一座"金矿"。据资料显示吴鸣霄曾拥有*ST中房1000
万股、*ST厦华1000万股、ST昌鱼1000万股等等,其持有的部分ST公司名单,合计
持股数高达6000万股,可流通市值超过2.86亿元,这些"垃圾股"也为其带来了滚滚
财源。
【出处】证券日报【作者】许洁

【2010-04-23】
象屿集团受让1.4亿股 *ST夏新(600057)重整收官
    在重大资产重组方案顺利获股东大会通过后,厦门市中院裁定重组方象屿集团
受让*ST夏新全体股东让渡的约1.4亿股股份,至此,公司的重整计划完美"收官"。
    *ST夏新表示,公司将尽快完成资产注入的法定程序,力争今年恢复上市。
    据公司披露,4月7日,*ST夏新管理人向厦门市中院提出申请,在重整计划执
行期间,象屿集团已向公司提供现金1亿元用于债权清偿,且作为重组方已经承诺
注入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依据重整计划规定,请求法院裁定象屿集团受
让*ST夏新全体股东让渡的约1.4亿股股份。对此,厦门市中院裁定,*ST夏新约1.4
亿股股份由象屿集团受让,须待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后办理过户手续,完成后象屿集
团将持有公司32.49%股权。
    法院还裁定,*ST夏新重整计划已经执行完毕。而发生于法院裁定*ST夏新破产
重整之前且在法院指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届满前未申报的债权,包括因*ST夏新重整
前虚假陈述行为造成的股民损失,经依法确认的,可按重整计划规定的同类债权的
实际清偿比例进行清偿。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0-04-21】
*ST夏新(600057)象屿入主只剩下证监会审核最后一道关
    *ST夏新能否获得新生昨迎来关键的一场"大考",最终,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
案获股东大会通过,象屿集团的入主只剩下证监会审核最后一道关。
    本次股东大会在象屿集团总部厦门银盛大厦会议室召开。会议开始前,*ST夏
新新任董事长王龙雏和副董事长陈方并排站在会议室门前迎接各位股东。此前,王
龙雏在本报刊登了致全体股东的公开信,言辞恳切。最终,重组方案顺利获股东大
会通过。
    *ST夏新股份总数为4.3亿股,参加本次股东大会表决的股东及股东授权代表98
3人,代表有表决权的股份1.04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4.09%。出席现场会议并
投票的股东及授权代表人数55人,代表股份6999.7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6.28%
;参加网络投票的股东人数928人,代表股份3356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7.81%。
    本次会议审议的13项议案均获得通过,其中,与本次重组有关的议案获得出席
会议的非关联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数最高80.06%、最低77.51%的通过。据了解,
该比例在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中是较高的。
    根据预案,*ST夏新将以3.71元/股的价格向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发行4.3亿股
,以购买其持有的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向象屿集团发行41357.
4万股购买其所持有的象屿股份96.18%股权,向象屿建设发行1642.6万股购买其所
持有的象屿股份3.82%股权,置入资产评估值为15.95亿元。
    象屿集团承诺,象屿股份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分别不低于1.2亿元、1.35亿元和1.5亿元。若未能达到上述盈利预测数,象屿集团
将以货币资金方式补足。
    *ST夏新董事长王龙雏表示,股东大会的圆满结局标志着*ST夏新的历史翻入了
新的一页,今后,象屿股份将依托其多年来在大宗商品采购供应管理与综合物流服
务方面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经营优势,力争实际经营业绩超越原有的预
期,为全体股东带来更多、更为满意的回报。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彭飞

【2010-03-26】
*ST夏新(600057)将变身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从风光一时到暂停上市,从破产重整到获得重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ST夏新
即将迎来在资本市场上的华丽转身。随着重组方象屿集团的入主,公司将转型成为
以采购供应管理服务与综合物流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3月22日上午,*ST夏新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在象屿集团总部厦门银盛大厦
会议室召开,来自重组方的三位新任董事王龙雏、张水利、陈方出席。会议审议通
过了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议案。这意味着象屿集团在资本市场上正式公开"亮
相"。
    在此之前,公司已清偿金额占应清偿破产债务总额的比例为84.26%,基本完成
了《重整计划》中的债务重组部分,为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创造了条件。
    根据预案,*ST夏新拟以3.71元/股的价格向象屿集团和象屿建设发行4.3亿股
,以购买其持有的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向象屿集团发行41357.
4万股购买其所持有的象屿股份96.18%股权,向象屿建设发行1642.6万股购买其所
持有的象屿股份3.82%股权。新增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不得上市交易或转
让。
    根据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书,象屿股份100%股权以20
09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5.97亿元,双方拟协商作价为15.95亿
元。
    交易完成后,象屿股份将成为*ST夏新的全资子公司,象屿集团成为*ST夏新的
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转型为采购供应管理服务与综合物流服务。2009年
,象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5.2亿元,2009年末的净资产为11.98亿元。
    目前,以上事项获得了*ST夏新管理人的认可,并将提交预计于4月20召开的股
东大会审议。
    资料显示,象屿集团在厦门国有企业中排名第四位,主营业务为物流产业链及
配套服务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及配套服务,旗下拥有象屿股份、象屿建设、象屿资产
管理运营有限公司等众多子公司。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拥有价值为15.9亿元、年盈利1亿元
以上的优质经营性资产,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改善。今后,上市公司将具备门类齐全
、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的第三方综合物流平台、业务和资产,为今后综合物流业
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矗此外,公司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发展海西经济区上升
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公司有望成为海西经济区内物流类上市公司龙头。
    基于此,象屿集团承诺象屿股份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亿元、1.35亿元和1.5亿元。若在2010年、2011年、2012年任
一会计年度象屿股份实际实现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能达到上述盈利预测
数,则由象屿集团在会计师出具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后的15个工作日内以货币资金方
式补偿该等差额。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3-26】
破产重整重获生机 *ST夏新(600057)有望跻身现代物流
    在暂停上市近十个月之后,*ST夏新即将通过破产重整重获生机。该公司今日
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将向重组方厦门象屿集团和厦门象屿建设定向发行股份,
以收购重组方所持象屿股份100%股权。一旦破产重整方案得以落实,*ST夏新将变
身为现代物流经营商。
    因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ST夏新于2009年5月27日暂停上市。去年11月23日
,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了*ST夏新的重整计划,公司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此后,公司将货币资金外的全部账面资产分成房地产类资产、设备类资产、存货类
资产、对外债权资产、手机业务资产、股权类资产等六大类打包进行公开拍卖。至
今年1月,上述资产全部拍卖完毕,拍卖款项已经全部到账。经过重整,公司去年
实现每股收益1.62元,不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仍为-0.68元。待
拍卖的相关股权资产、房地产移交手续办理完毕,相关损益确认后,上市公司将无
具体经营业务,也无相应的经营性资产与相应的负债。
    今年1月19日,*ST夏新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来自厦门市所属国资企业--象屿
集团的王龙雏、张水利、陈方等三人入选董事会,王龙雏在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
议上获选为公司董事长。此举标志着象屿集团入主夏新电子方案的启动。
    为了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确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ST夏新拟通过
向特定对象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和厦门象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股份,以
购买"象屿系"持有的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中象屿集团持股96.18%,
象屿建设持股3.82%)。象屿股份主要业务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大宗商品采购供应
、仓储运输、进口清关、供应链信息、融资结算等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服务,跻身目
前正高速发展的现代物流业。
    根据厦门大学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厦大评估评报字(2009)第0100号"评估
报告书,象屿股份100%股权以2009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59,732
.29万元。双方拟协商作价为159,530万元。本次发行股份的定价基准日为本次董事
会决议公告日,由于夏新电子股票已于2009年5月27日暂停上市,故定价基准日前2
0个交易日即为暂停上市前20个交易日,此间股票交易均价为3.7026元/股。因此,
发行价格拟定为3.71元/股。本次拟发行股份总计为43,000万股,其中向象屿集团
发行的股份数量为41357.4万股,向象屿建设发行的股份数量为1642.6万股。
    根据重整计划,夏新电子与象屿集团签署了《利润补偿协议》。按照该协议,
象屿集团承诺象屿股份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
不低于1.2亿元、1.35亿元和1.5亿元。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经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并
实施完毕后,若象屿股份在2010年、2011年、2012年任一会计年度象屿股份实际实
现的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未能达到上述盈利预测数,则由象屿集团在上述会
计师出具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后的15个工作日内以货币资金方式补偿该等差额。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3-09】
*ST夏新(600057)申请恢复上市
    根据*ST夏新于日前发布的公告,其已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恢复上市的
申请文件,一旦申请成功,*ST夏新5万多名小股东将解套,其中不乏专门投资此类
ST公司、等待暴富的投资者。
    由于重组,*ST夏新于去年4月29日暂停上市,当日,股价封于涨停板,收盘价
3.98元。
    2009年年报显示,*ST夏新共有股东55308户,除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破产
企业财产处置专户)持股48.78%、约2.0967亿股外,多数是自然人股东,一个名为
吴鸣霄的股民持股1.05%,以超过450万股的持股量成为第二大股东。
【出处】上海金融报【作者】

【2010-03-06】
*ST夏新(600057)申请恢复上市
    *ST夏新今天公告,公司于2010年3月5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恢复上市的
申请文件。公司将在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否受理公司恢复上市申请的决定后及时
披露决定的有关内容。
    2009年底,*ST夏新引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方,开展资产重组工
作。重组扮靓了2009年年报。据2010年3月1日公布的年报,2009年度公司实现净利
润6.75亿元。
    据悉,未来重组方将通过认购夏新电子公司对其定向发行股份等方式,向夏新
电子公司注入优质资产。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3-06】
**ST夏新(600057)提交恢复上市申请
    2009年暂停上市的 *ST夏新(600057)今日发布公告,公司于3月5日向上交所提
交了恢复上市的申请文件。公司将在收到上证所是否受理公司恢复上市申请的决定
后及时披露。
    资料显示,*ST夏新由于连续三年出现亏损,于2009年5月27日起暂停上市。根
据此前2009年年报披露,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6.98亿元。依据有关规定 ,公司已具备恢复股票上市的条件。
【出处】证券时报【作者】舒丹

【2010-03-02】
*ST夏新(600057)"保牌"之战初告捷
    已暂停上市9个多月的*ST夏新昨日发布年报,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6.976亿元,相对2008年巨亏7.73亿元而言,*ST夏新可谓摆脱了困境,并计
划2010年申请恢复上市。
    *ST夏新此次重生,是从去年下半年的破产重整开始的。去年9月,厦门中级人
民法院应债权人申请,裁定*ST夏新进行重整;11月夏新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
对资产进行大规模的拍卖。年报显示,到去年12月底,除了喷涂设备和部分存货外
,其他资产成功拍卖,成交金额7.575亿元,而且除了厦门海沧土地开发公司的2.9
7亿元是今年1月到账之外,其他的拍卖款全部到账。而截至2月24日,公司已清偿
债务占应清账破产债务总额的82.72%,公司的绝大部门员工也已在去年年底之前解
除劳动合同,并进行了妥善安置。*ST夏新的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6.976亿
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该数据就变为亏损6.973亿元,公司去年债务重组
利得高达15.99亿元,资产拍卖成为夏新“保牌”的关键。
    *ST夏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已经解决,进入2010年,公司将引入厦门象屿集
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方,开展资产重组工作。重组方将通过认购公司对其定向发行
的股份等方式,向公司注入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
资产,使公司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届时*ST夏新将完成变身另外一家企
业,公司名称预计也将更换。据记者了解,*ST夏新拍卖剥离出来的手机业务已重
新命名为“夏新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专注于3G时代的手机产品开发和品牌销售业
务。
    象屿集团网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是厦门象屿保税区、厦门现代
物流园区、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开发运营服务商,是厦门市国有独资
企业,其核心产业是物流,同时在房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管理、担保等领
域和战略投资方面都有涉足。
【出处】新闻晨报【作者】

【2010-03-01】
*ST夏新(600057)09年扭亏欲恢复上市
    *ST夏新(600057)依靠债务重组在2009年实现了盈利。年报显示,2009年公
司实现净利润6.98亿元,每股收益1.62元。公司称,已具备恢复股票上市的条件,
董事会决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恢复上市申请书。
    在*ST夏新的业绩中,15.99亿元来自于债务重组损益。截至2010年1月28日,
公司账面资金余额约6.2亿元,公司认为,破产重整计划中所需的剩余债权的偿债
资金已有保证。
    *ST夏新表示,破产重整工作已近尾声,下一步资产重组的工作也在紧密筹备
,推进时间表已经确定。公司将根据重整计划中的承诺:引入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
司作为重组方,开展资产重组工作。重组方将通过认购公司对其定向发行的股份等
方式向公司注入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李
若馨)
【出处】中国证券网【作者】

【2010-03-01】
破产重整盈利近7亿 *ST夏新(600057)将申请恢复上市
    已暂停上市的*ST夏新今天披露了2009年年报,得益于公司的破产重整,公司2
009年度实现净利润近7亿元。
    据披露,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
98亿元,其中,公司的债务重组"贡献"最大,共实现收益近16亿元。
    经公司债权人厦门火炬集团申请,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9月15日裁定*
ST夏新重整。年报也对公司的破产重整情况进行了披露:公司债权正按重整计划的
规定逐步偿还,用于向债权数额为10万元以上的普通债权人清偿的7000万股股票的
清偿情况已确定,并于2010年1月13日划转至债权人账户;截至2010年1月28日,优
先债权(含税务债权)已清偿大部分,截至2010年2月24日,已清偿金额占应清偿
破产债务总额的82.72%。截至2010年1月28日,公司账面资金余额约6.2亿元,破产
重整计划中所需的剩余债权的偿债资金得到了保证。
    由于公司2009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1.2亿元,因此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
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据悉,在重整计划完成后,重组方厦门象屿集团将通过认购*ST夏新定向发行
股份等方式向*ST夏新注入净资产价值不低于10亿元、且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优质
资产,使*ST夏新恢复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目前,*ST夏新的新董事会已亮相,象
屿集团全面入主。
    公司称,董事会决定在2009年度报告披露后5个交易日内向上交所提交《夏新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恢复上市申请书》。
    值得注意的是,*ST夏新还对2009年度存在的会计重大差错进行了更正,其中
,对以前年度应确认未确认的应付账款汇兑收益2900万元进行了追溯调整,增加20
08年末未分配利润2900万元,此外,2008年3月,厦门海关经过调查,认为公司保
税库存存在缺仓情况,2009年12月,经厦门海关稽查局立案核查,认定公司少计关
税532万元;因与经销商结算滞后导致公司2008年12月31日未及时计提调价补差588
万元;对2008年度确认的不符合政府补助的补贴收入995万元进行了追溯调整;对2
007年度多确认的返利933万元进行了追溯调整,以上四项合计减少公司2008年年末
未分配利润合计3048万元。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2-23】
象屿集团"更新"董事会 *ST夏新(600057)重组进入"倒计时"
    随着破产重整计划的有序推进,*ST夏新的重组也开始提速。记者注意到,重
组方厦门象屿集团已全面入主*ST夏新董事会,这也意味着,*ST夏新的重组已开始
"倒计时"。
    据*ST夏新22日披露,2月11日,公司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
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王龙雏、张水利、陈方、王鸿鹏、吕东、廖杰、
吴世农、刘培强、张宏久9人当选为公司董事,曾仰峰、程益亮、刘高宗3人当选为
公司监事。同一天,公司董事会还选举王龙雏为公司董事长,选举张水利和陈方任
公司副董事长。
    据记者了解,除了原公司董秘吕东和原证券事务代表廖杰外,董事会多位新成
员及监事会成员均来自重组方象屿集团。其中,王龙雏为象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
记,张水利为象屿集团董事、总裁,陈方为象屿集团董事兼副总裁。监事会成员中
,曾仰峰现任象屿集团监事、风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刘高宗现任象屿集团投
资企业股东代表。
    由于公司处在破产重整及重组过渡期,因此暂不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并指定吕
东代行董秘职责,代行期间为三个月。
    分析人士认为,重新选举董事会后,象屿集团已全面进入*ST夏新董事会,这
也意味着象屿集团重组*ST夏新进入"倒计时"。
    由于连续3年亏损,*ST夏新2009年5月27日起暂停上市,并随后开始了破产重
整。根据2009年11月通过的重整计划,*ST夏新引入厦门国有企业中排名第四位的
象屿集团作为重组方,开展资产重组工作。据悉,象屿集团将通过认购*ST夏新对
其定向发行的股份等方式向*ST夏新注入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具有一定
盈利能力的优质资产,使*ST夏新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业绩优良的
上市公司。重组完成后,*ST夏新将从手机行业进入物流行业。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23】
*ST夏新(600057)139债权人获7000万股股权
    *ST夏新的破产重整计划正有序推进,公司139家债权人已获得全体股东让渡的
7000万股股权。
    2009年9月15日,厦门市中院裁定*ST夏新破产重整,根据重整计划,全体股东
让渡股份中的7000万股将用于向债权数额为10万元以上的普通债权人清偿。经管理
人申请,厦门市中院将全体股东让渡的股份予以冻结。
    2010年1月12日,管理人向厦门市中院提出申请,称经过与债权人充分沟通,7
000万股股份的清偿情况已经确定(其中无限售流通股为2441万股,限售流通股为4
559万股)。1月13日,厦门市中院冻结了这7000万股,并划转至139家债权人账户
。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2010-01-11】
*ST夏新(600057)新三招欲净身蜕变
    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ST夏新(600057.SH)在逆境中一直未寻到生机,甚至还
不断遭遇“强冷空气”的接连袭击,曾经辉煌的手机巨星已经陨落。而*ST夏新一
系列的拍卖行动也正在加速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屡次流拍的夏新手机资产在2009年12月20日上午被前联想
移动高管刘志军接盘。如今卖出核心手机业务的*ST夏新前景如何,夏新手机是否
就此消失在公众视野?还是将以另一种身份再度演绎辉煌? 
    净身蜕变迹象一
    一系列拍卖行动悄然进行 
    2010年1月5日,*ST夏新公告称,拍卖*ST夏新对外债权中包括*ST夏新部分设
备、物料等资产,主要包括喷涂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及部分物料等已有结果
。
    标的中的喷涂设备、物料包起拍价186万元,成交价262万元,买受人为孙腊新
;办公类设备、生产设备、呆料资产包,起拍价313万元,成交价315万元,买受人
为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2009年年底,*ST夏新一连串的拍卖行动悄然进行着,然而其资产大多以极
低价格转让,其要求净身的欲望可见一斑。
    2009年12月20日,根据*ST夏新披露,拍卖公司对*ST夏新所有的手机业务相关
资产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九九兴欣以1.35亿元拍得。
    2009年12月21日,拍卖公司对*ST夏新所有的位于海沧区新阳工业区土地使用
权、房产、在建工程、附属设施等进行第二次拍卖,厦门海沧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最
终以4.8亿元拍得上述资产。
    而*ST夏新对外债权起拍价660万元,成交价为660万元,买受人为厦门象屿资
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而*ST夏新的厂房和土地则由此次拍卖唯一的意向竞买人厦
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起拍价成功竞得。
    据了解,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接纳*ST夏新厂房和土地背后是厦门市政府努
力的结果。一系列顺利的拍卖,保住壳资源,也为今年*ST夏新破整程序扫清道路
。 
    净身蜕变迹象二
    剥离手机核心业务
    在一系列的拍卖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ST夏新目前成交的最大一笔业务―
―价值1.35亿元的夏新手机业务。
    2009年12月20日,在厦门市厦禾路820号帝豪大厦1701室举行的拍卖会上,以
联想前总经理刘志军为主的三方团队以参考价1.35亿元,将*ST夏新最核心的主营
业务手机相关资产拍下。
    这意味着夏新手机业务将由四川九洲集团和中科创投联合出资,刘志军以及他
从联想手机带出来的团队一起经营。而此次收入囊中的也包括*ST夏新破产重整最
有价值的资产3G业务。 
    根据拍卖公告,*ST夏新手机业务相关资产包,包括夏新持有的“夏新”商标
、专利、夏新移动通讯有限公司75%股权、部分软件及管理系统与手机业务相关的
部分生产检测设备、部分手机业务相关存货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就是此前*ST夏新视为救命稻草的3G资产。
    *ST夏新将最后的期望目光聚焦在3G,曾一度放言:将2004年起就投入巨资研
发而拖垮公司的3G重整旗鼓,而专注做3G手机。
    的确,对于*ST夏新而言,手机生产线此前大多停掉,目前的核心价值就体现
在3G研发团队上。据了解,其3G研发团队始终没有解散。
    “现在*ST夏新将最后的希望3G资产卖出之后,几乎已经完全净身,而如此一
来,重组方进入迹象越加明显。”有关人士认为。而刘志军、四川九洲、中科创投
组建的新公司有望继续带动夏新手机重返市常
    “这样可谓两全齐美,一方面挽救*ST夏新壳资源,另一方面也将夏新手机核
心资产3G,夏新品牌及手机业务保留在厦门。”业内人士指出。
    净身蜕变迹象三
    缩股重组启动
    为了偿还债务,夏新电子大股东采取了缩股方式解决债务。
    2009年12月10日夏新电子发布公告,公布了公司重整计划中股东权益调整的方
案,其中,控股股东占有的1.85亿股全部让出,普通股东则要让出所持股份的10%
。
    根据公告,夏新目前股东总数为55307户,为支持夏新重整计划,全体股东将
按照一定比例让渡其持有的夏新电子股份。其中,控股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共计
1.85亿股为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3.09%,本次将全部让出。其
他股东则分别让渡其所持股份的10%,约2446万股。这样,全体股东共计让渡2.1
亿股。在让出的这2.1亿股当中,有7000万股将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用于清偿债权
。剩余的股份则由重组方有条件受让。
    从员工遣散到高管撤离,*ST夏新在短短4年内就从最赚钱的公司沦为负债高达
约27亿需破产重组的公司。对于千疮百孔的*ST夏新而言,解决债务问题是关键。
因此,公司也经历了一番人事巨变。
    一年之内,*ST夏新四名独立董事请辞,同时董事长在内的四名董监事先后请
辞。2008年又更换了财务总监。新任董事长朱以明,曾任中国电子信息集团财务部
一处处长,财务总监赵冀到任前,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总公司总会计师。二人均来
自*ST夏新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并具有资深财务从业背景。
    “很明显,*ST夏新的管理层由熟悉法律、公司治理全面开花到加强财务力量
过渡,此举目的在为破产清算考虑。”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
    夏新内部人士曾经表示:“夏新要做的就是清产核资,理清企业本身债务和上
下游供应商债务,然后申请破产。”
    夏新手机能否重获新生?
    值得关注的是,由曾以联想集团副总裁身份兼任联想手机总裁刘志军领导的团
队接盘*ST夏新手机业务,能让夏新手机重获新生吗?
    “我对夏新未来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当认真研究夏新竞争力的时候,我
们实际上很失望,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夏新未来能够东山再起的理由。”著名家电观
察家刘步尘无奈表示。
    据了解,拍得夏新手机业务的是由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在厦门专门注册成立的一家新公司,之后将带动夏新手机重回市场,其生产
基地还是保留在老根据地厦门。
    “新手机将更名‘新夏新’。”刘志军透露。
    对手机业务乃至对厦门都相当熟道的刘志军赴夏新手机履新时还可能带来他在
联想手机的团队。曾是联想手机前总经理的刘志军,这次将是否能够成为同处厦门
的联想手机的近距离竞争对手?
    “我持不乐观的态度。理由很简单,和联想品牌相比,夏新的品牌力要弱很多
。如果刘志军不能带联想手机走向辉煌,他怎么可能带领夏新走向重生?”刘步尘
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大家一致认为,3G时代本土手机有可能起死回生,现在看,3G
给本土手机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外资品牌在3G上的积累比本土品牌要多得
多,从中国移动和联通订制3G手机名单就可以看出来,本土企业的机会并不多。”
【出处】全景网【作者】

【2010-01-05】
*ST夏新(600057)披露夏新电子资产拍卖进展
    夏新今日披露,福建省宸万和拍卖行有限公司已于2009年12月30日上午10点在
厦门市湖里区江头台湾街建邦大厦5层举行拍卖会,第五次公开拍卖*ST夏新部分设
备、物料等资产;厦门特拍拍卖有限公司已于12月30日下午15点在厦门市湖滨北路
108号振业大厦18楼举行拍卖会,第六次公开拍卖*ST夏新对外债权。其中包括*ST
夏新部分设备、物料等资产,主要包括喷涂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及部分物料
等。标的中的喷涂设备、物料包起拍价186万元,成交价262万元,买受人为孙腊新
;办公类设备、生产设备、呆料资产包,起拍价313万元,成交价315万元,买受人
为厦门强力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拍卖的还有*ST夏新对外债权起拍价660万元,成交价660万元,买受人为厦门
象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
【出处】上海证券报【作者】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