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大事☆ ◇300326 ST凯利 更新日期:2025-08-07◇ ★本栏包括【1.融资融券】【2.公司大事】 【1.融资融券】 ┌────┬────┬────┬────┬────┬────┬────┐ | 交易日 |融资余额|融资买入|融资偿还|融券余量|融券卖出|融券偿还| | | (万元) |额(万元)|额(万元)| (万股) |量(万股)|量(万股)| ├────┼────┼────┼────┼────┼────┼────┤ |2025-04-|38064.24| 1031.85| 2988.65| 5.34| 0.00| 0.14| | 29 | | | | | | | └────┴────┴────┴────┴────┴────┴────┘ 【2.公司大事】 【2025-08-06】 A股公司拟为高管发放270万元奖金,却遭两名董事投票反对!什么情况? 【出处】证券时报e公司【作者】证券时报 ST凯利拟为高管发放2024年度奖金270万元,两名董事投票反对:“当年度利润同比大降”。 8月5日晚间,ST凯利(300326)发布公告,该上市公司已于8月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了《关于聘任惠一微先生为副总经理的议案》、《关于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奖金的议案》等16项议案,并提请于8月28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由股东审议表决相关议案。 需要指出的是,经提名,ST凯利此次董事会同意聘任惠一微为上市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为止。根据公司相关制度,结合ST凯利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并参照行业薪酬水平,惠一微担任副总经理后,上市公司拟向其发放2025年度固定薪酬54万元/年(含税),发放办法为按月发放。 针对该人事聘任议案,ST凯利董事会表决结果为,本议案4票同意、0票反对、2票弃权、1票回避获得通过。 另外,ST凯利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奖金的议案》,为了鼓励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过去一年来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与未来发展规划所做出的贡献,本着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提议董事会批准给予高级管理人2024年度奖金270万元,具体金额授权总经理按照薪酬委员会决议发放。 对此,该议案以5票同意、2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获得通过,ST凯利董事金诗强与独董狄朝平投下反对票。 金诗强认为,ST凯利2024年度的利润比2023年大幅下滑,而且2024年度因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从而导致了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那么,时任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有责任的,再发放绩效奖金不妥。 此外,狄朝平给出的反对理由则为,ST凯利没有给几位高级管理人员设置发放奖金的关键业绩指标,公司2024年度的利润比2023年大幅下滑,发放奖金的依据不够充分。其次,狄朝平也认为,公司2024年度因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从而导致了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那么时任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有责任的,属于“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 资料显示,ST凯利是一家聚焦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集团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骨科医疗器械、手术能量平台、医疗消毒灭菌服务及医疗器械贸易四大板块。 2024年年报显示,ST凯利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但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07亿元和-1.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6.39%和18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6530.54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93.80%和205.93%。 8月5日晚间,ST凯利还发布了一则公告,拟将通过景正医疗间接持有的洁诺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洁诺医疗”)36.9%的股权出售给上海荟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时,ST凯利计划通过定向分红和定向减资的方式退出对景正医疗的投资。 2024年、2025年1月—5月期间,洁诺医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1.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97.84万元、1521.54万元。据评估,洁诺医疗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结果为4.25亿元,增值2.99亿元,增值率为237.24%。经交易双方协商,同意将洁诺医疗36.9%股权作价1.62亿元转让给荟添医疗。 【2025-08-05】 ST凯利:出售洁诺医疗股权并减资退出景正医疗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凯利公告,公司于2025年8月4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出售洁诺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并减资退出上海景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公司将通过上海景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洁诺医疗36.9000%的股权以1.62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上海荟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公司计划通过定向分红和定向减资的方式退出对景正医疗的投资。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景正医疗与洁诺医疗及其子公司的股权,这两家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2025-07-28】 ST凯利:目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均为王冲先生,公司副总经理共有4位,分别为丁魁先生、李元平先生、张劲羽先生、刘威先生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8日讯,有投资者向ST凯利提问, 尊敬的董秘您好!请问公司3月19日召开股东大会后、为什么到4月底了还没有开会选董事长?公司的总经理、高管人员有没有发生变动?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公司于2025年5月9日披露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5-041),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王冲先生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披露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5-046),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王冲先生为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关于续聘李元平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的议案》、《关于聘任丁魁为公司副总经理兼任董事会秘书的议案》。目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均为王冲先生,公司副总经理共有4位,分别为丁魁先生、李元平先生、张劲羽先生、刘威先生。谢谢。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8】 ST凯利: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王冲先生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8日讯,有投资者向ST凯利提问, -新任董事长选举进展?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公司于2025年5月9日披露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5-041),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王冲先生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谢谢。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4】 ST凯利:涌金投资拟10.00%股权要约收购公司股份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凯利公告,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以要约方式收购公司部分股份,预定收购股份数量为7170.1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00%。要约收购价格为5.18元/股,要约收购期限为2025年7月17日至2025年8月15日。截至2025年7月23日,本次要约收购的净预受要约户数为11户,净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合计53800股,净预受股份比例为0.0750%,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075%。 【2025-07-24】 ST凯利:目前公司业务产品中暂不包含脑机机口产品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ST凯利提问, 贵公司可有脑机机口产品?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目前公司业务产品中暂不包含脑机机口产品,谢谢。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1】 ST凯利: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布局,通过成功进军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推动公司椎体成形系列产品全球化战略的深化落地,加速实现国际化业务版图的全面升级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ST凯利提问, 你好,请问公司目前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情况怎么样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布局,通过成功进军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推动公司椎体成形系列产品全球化战略的深化落地,加速实现国际化业务版图的全面升级。谢谢。 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21】 ST凯利:公司管理架构完整,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本站07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ST凯利提问, 董秘你好:公司一直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是否会导致股东权益受损?是否应尽快协调三家持股比例高的股东推选出新的实际控制人? 公司回答表示,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与支持。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目前,公司管理架构完整,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管理层始终致力于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水平和公司实力,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优化经营策略,努力做好生产经营,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公司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协同发展,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谢谢!点击进入交易所官方互动平台查看更多 【2025-07-18】 ST凯利:股东增持公司股份1035.78万股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凯利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欣诚意投资有限公司和袁征先生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计划自2025年1月20日起的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035.78万股。截至2025年7月17日,本次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欣诚意和袁征先生于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7月17日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35.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46%,增持金额合计为人民币6851万元。此外,仲翼投资于2025年5月8日至5月9日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票100万股,成交总额431.9万元。 【2025-07-11】 行业周报|医疗器械指数涨1.90%, 跑赢上证指数0.81% 【出处】本站iNews【作者】周报君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7日-2025年7月11日,上证指数涨1.09%,报3510.18点。创业板指涨2.36%,报2207.10点。深证成指涨1.78%,报10696.10点。医疗器械指数涨1.90%,跑赢上证指数0.81%。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浩欧博、福瑞股份、ST凯利、宝莱特、锦好医疗。 行业新闻摘要: 1: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推动京津冀地区医疗服务标准化。 2:进口医疗器械加贴中文标签便利化措施实施半年,已有40家企业完成注册与备案。 3:国家卫健委发布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惠及约2000万患者。 4:国家卫健委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5:财政部限制欧盟医疗器械的进口,影响多类医疗设备。 6: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但下半年有望改善。 7:全国337个统筹区实现医保个账跨省共济,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 8: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9:医疗器械数智化与医工融合创新论坛成功举办,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 10: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手术被叫停,反映出监管对医疗安全的重视。 龙头公司动态: 1、迈瑞医疗:1)迈瑞医疗投资者交流日深度解析 如何缩小化学发光领域与海外巨头的差距。2)信达证券:迈瑞医疗IVD业务引领增长,AI 赋能加速高端突破。3)招银国际维持迈瑞医疗买入评级,三大产线不断突破。4)迈瑞医疗董事长:将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 强化差异化优势。5)迈瑞医疗投资者交流日:始终以积极态度应对外部挑战。 2、万泰生物:1)万泰生物公布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价格 对业绩提振作用有待观察。2)定价499元,大打“低价牌”万泰生物为何没能赢得市场的心。3)钟睒睒实控!万泰生物开启“疫苗价格战”,国产九价HPV疫苗仅499元,去年营收下滑九成为五年新低。4)万泰生物:推进九价HPV疫苗出海进程 未来不排除合并养生堂治疗板块。5)万泰生物:公司正在全力推进九价HPV疫苗WHO PQ认证进程。 行业涨跌幅: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6-240.17%1.15%2025-06-25-0.49%1.04%2025-06-26-0.13%-0.22%2025-06-271.04%-0.70%2025-06-301.48%0.59%2025-07-011.02%0.39%2025-07-02-0.68%-0.09%2025-07-030.15%0.18%2025-07-04-0.25%0.32%2025-07-070.75%0.02%2025-07-08-0.24%0.70%2025-07-090.07%-0.13%2025-07-10-0.13%0.48%2025-07-110.36%0.01% 行业指数估值:日期市盈率2024-12-3149.932023-12-2951.49 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迈瑞医疗-1.22%-6.84%-19.44%联影医疗-0.73%-5.05%17.27%万泰生物-1.90%-11.83%-9.78%新产业1.55%-13.75%-8.47%惠泰医疗1.22%5.39%39.06%鱼跃医疗-2.75%-5.50%-2.91%乐普医疗-4.61%12.25%9.06%华大智造-0.28%-9.29%41.62%安图生物0.72%-2.35%-12.18%健帆生物-2.63%4.54%-18.92%奕瑞科技4.36%-2.52%17.56%九安医疗0.33%-2.42%-7.99%热景生物-4.01%19.75%618.95%英科医疗4.61%16.13%-8.57%威高血净0.21%1.79%-25.07%大博医疗2.60%-2.19%47.75%山东药玻1.46%3.83%-8.47%欧普康视2.22%2.28%-1.30%佰仁医疗-0.02%-5.19%0.04%爱博医疗2.78%-5.04%1.63% 行业相关的ETF有医疗器械ETF(159883)、招商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898)、华夏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562600)、汇添富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159797)、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159891)、医服ETF(516610) 【】 ST凯利控制权争夺战续集来了?第三大股东突然大举增持,逼近涌金投资 【2025-07-09】 ST 凯利:股东计划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433.9万股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凯利公告,公司合计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凯诚君泰投资有限公司、李虹女士、刘双全先生、魏永梅女士计划自2025年7月11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计划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1433.9万股,增持所需资金为自有或自筹资金。增持主体合计持有公司5.00%的股份,本次增持计划可能因证券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政策因素或因增持股份所需资金未能及时到位而导致延迟实施或无法实施。 【2025-07-09】 300326,内斗又有新剧情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ST凯利(300326)的股东内斗短暂平息后,如今又有新的发展。7月7日晚间,ST凯利公告称,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涌金投资”)拟对公司进行要约收购。 此举也是涌金投资今年5月取得董事会主导权后,进一步稳定控股权的措施。据了解,ST凯利股权长期分散,且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要约收购股权数量达到预期的情况下,本次要约收购或会将涌金投资送上公司控股股东的位置。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ST凯利7月9日收涨0.57%,报5.33元/股。 涌金投资出手巩固控制权 根据要约方案,涌金投资拟以5.18元/股要约收购公司717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3.71亿元。收购完成后,涌金投资将最多持有公司16.99%的股份,可能成为控股股东。 据了解,此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将来源于涌金投资自有资金。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持有的5010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99%),涌金投资将最多合计持有ST凯利共计1.22亿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6.99%。 公告披露,本次要约收购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坚定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本次要约类型为主动要约,并非履行法定要约收购义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一名熟悉公司的市场人士分析,涌金投资本次出手,一方面是要在入主公司董事会后“乘胜追击”稳定控制权,另一方面也可视作是对第二大股东上海欣诚意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欣诚意”)今年股权增持的回应。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欣诚意和袁征及其一致行动人启动增持。截至4月20日,欣诚意和袁征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股比例增至6.3779%,与第一大股东涌金投资6.99%的持股比例非常接近。 ST凯利在公告中表示,由于要约收购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是否能达到本次要约收购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量存在不确定性;根据本次要约收购的结果及届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情况,涌金投资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年内三换董事长 曾创A股董事长最短任期纪录 作为一家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ST凯利股权结构长期处于高度分散状态。 截至2025年4月20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涌金投资持股比例为6.99%,第二大股东欣诚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6.38%,第三大股东上海凯诚君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凯诚君泰”)持股比例为3.51%。长期以来,公司股权一直处于高度分散状态,这也给公司的控制权之争埋下隐患。 2025年3月,涌金投资与第二大股东欣诚意的控制权之争被摆上台面。 董事会换届选举中,从2018年起就担任ST凯利董事长的袁征(欣诚意实控人)连任未果,不过此后由欣诚意提名的蔡仲曦在选举中击败涌金投资提名的候选人王冲,在今年4月正式当选为新任董事长。 记者注意到,彼时召开董事会会议上,涌金投资提名的王冲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议案以3票同意、4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审议未通过;选举欣诚意提名的蔡仲曦为公司董事长时,以4票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获得通过。 戏剧性的一幕是,董事会决议披露一天后,上市公司就发布了蔡仲曦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一职的公告,创下A股董事长最短任期纪录。 5月份的又一次选举中,涌金投资提名的候选人王冲以4票同意、2票弃权的结果当选新任董事长。 公司控制权的不稳定,也导致了多位公司高管的先后出走,包括公司总经理夏天、证券事务代表郭海波、独立董事张斌先后递交辞呈。 2024年财务报告被“非标” 管理层“动荡”之下,上市公司的多项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4月23日,凯利泰(ST凯利)发布公告称,原定于2025年4月24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公告,延期至2025年4月30日,同时《2025年一季度报告》亦顺延至2025年4月30日。 公司对此解释称,根据定期报告编制工作进展情况,经该公司管理层与审计师沟通,双方在审计意见上存在较大分歧,且对于凯利泰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问题、关联方披露完整性、关联交易公允性,审计机构仍需取得进一步的资料及执行相关审计程序。 根据凯利泰此后披露,根据公司目前与审计机构的最新沟通情况,基于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审计结果,审计机构将对公司2024年度的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凯利泰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也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凯利泰变更为“ST凯利”。 业绩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全年亏损1.06亿元。 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176万元,同比实现翻番。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指出,其主要业务涵盖椎体微创手术、创伤类和脊柱类骨科植入物、低温射频治疗、医疗器械贸易以及消毒灭菌服务等领域。在本季度,公司的椎体微创业务实现了显著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增长,整体业绩较上年同期表现出色。 【2025-07-08】 ST凯利:股东涌金投资拟要约收购公司10%股份 【出处】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7月7日晚,ST凯利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涌金投资”)发来的《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涌金投资计划要约收购公司10%股份,要约价格为5.18元/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71701268股。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将来源于涌金投资自有资金。 公告披露,截至《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签署日,涌金投资持有公司501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9%。 公告披露,基于对上市公司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涌金投资拟通过本次要约收购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的持股比例。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本次要约收购后公司的股权分布将仍然符合深交所规定的上市条件。本次要约类型为主动要约,并非履行法定要约收购义务。 公告披露,本次要约收购完成后,涌金投资将最多合计持有公司121801268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6.99%。公司将不会面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 【2025-07-08】 “涌金系”出手,要约收购 【出处】中国基金报【作者】林雪 【导读】涌金投资拟3.71亿元要约收购ST凯利10%股份 医疗器械公司ST凯利被“涌金系”再度增持,要约收购。 7月7日晚间,ST凯利公告称,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涌金投资)拟以5.18元/股要约收购公司717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3.71亿元;此后,涌金投资将最多持有公司16.99%的股份,可能成为控股股东。 该股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不太好,今年因2024年年报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等,被ST。ST凯利今年整体跌幅超21%。 涌金投资3.71亿元收购10%股份 可能成为ST凯利控股股东 ST凯利7月7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涌金投资发来的《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此次要约价格为5.18元/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7170.13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所需最高资金总额约为3.71亿元。 据了解,此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将来源于涌金投资自有资金。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持有的5010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99%),涌金投资将最多合计持有ST凯利共计1.22亿股股份,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6.99%。上市公司将不会面临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风险。 公告披露,本次要约收购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坚定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本次要约类型为主动要约,并非履行法定要约收购义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 ST凯利表示,由于要约收购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是否能达到本次要约收购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量存在不确定性;根据本次要约收购的结果及届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情况,涌金投资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公告也披露了涌金投资的股权结构和财务数据,“涌金系”掌门人陈金霞持有公司66.50%的股权。截至2024年底,涌金投资资产总额为1258.18亿元,负债总额为867.92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0.26亿元。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涌金投资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49.87亿元和47.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3亿元、18.39亿元和20.50亿元。 近年来经营业绩表现不佳 ST凯利今年跌幅超21% 资料显示,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利泰)成立于2005年,2012年登陆创业板,主营业务为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 “涌金系”对凯利泰的投资时间比较早,2009年其通过旗下上海祥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投资了凯利泰;2018年其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持股9.74%,成为凯利泰第一大股东。但由于长期无实控人,近年来凯利泰出现了股东内斗等情况。 近年来,凯利泰经营业绩表现不太好。2020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一年盈利、一年亏损的“怪圈现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元。 今年,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凯利泰2024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凯利泰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凯利泰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凯利”。 股价方面,ST凯利今年3月一度涨至8.10元/股,但后来出现暴跌,5月曾跌至3.48元/股;近期该股有所反弹,截至7月7日收盘,报收于5.13元/股,总市值仅为37亿元;该股今年总体跌幅超过21%。 【2025-07-07】 ST凯利:涌金投资拟要约收购10%股份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凯利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涌金投资发来的《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涌金投资拟以5.18元/股的价格,向除收购人以外的上市公司全体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收购股份数量为7170.13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本次要约收购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坚定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2025-06-30】 ST凯利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1708.51万元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持续流入 ST凯利06月30日DDE大单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1187.38万元,两市排名673/5153。近3日ST凯利主力资金持续流入,3日共净流入1708.51万元。【投顾分析】该股今日DDE大单净额为正,且最近3日均量亦为正,表明近期主力资金买入居多,主力资金短期处于流入趋势;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6-25】 ST凯利:出售润志泰51%股权 【出处】本站7x24快讯 ST凯利公告,公司于2025年6月21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权的议案》。根据议案,公司将以1075.5万元交易价格向无锡优鸿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江苏润志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ST凯利不再持有润志泰的股权,润志泰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此次交易旨在进一步聚焦主营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效率。 【2025-05-22】 ST凯利内斗始末:两月换三董事长后,涌金系或将主导公司 【出处】南方都市报 来自“涌金系”的王冲出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意味着ST凯利今年以来一度针锋相对的股东内斗暂时告一段落。 长期以来,凯利泰处于无实控人状态,“涌金系”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但日常运营一直由袁征主导。而在今年3月召开的一场董事会上,两方人马却一度针锋相对,出现股东内斗的局面。袁征执掌凯利泰期间对关联公司的投资及关联交易方面存在的问题或成为双方分歧的导火索。最终,随着袁征相关问题显露,审计机构对凯利泰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被“ST”,欣诚意很快让出董事会的主导权,其提名的董事长、独董也于同日辞职。 5月20日,ST凯利正式公告“涌金系”已提名新任董事候选人,提案将在6月6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若能当选,“涌金系”也将在投资凯利泰13年后首次获得公司主导权。 既是投资方,也是被投资方,还是回购方 上市公司遭董事长控股公司起诉 2月28日,凯利泰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揭开了此次内斗的序幕。内斗的双方则分别是以袁征、王正民等公司高管为代表的欣诚意和以王冲为代表的“涌金系”。 截至2025年3月末,由袁征担任法人的上海欣诚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诚意”)持有凯利泰5.03%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欣诚意由袁征、王正民控股。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涌金投资”)是凯利泰第一大股东,持股6.99%。 此次会议的主要议案之一是董事会的换届选举。在候选人方面,欣诚意提名袁征、蔡仲曦、金诗强,涌金投资提名王冲,第三大股东上海凯诚君泰投资有限公司提名的候选人则为惠一微。 袁征为时任董事长,王冲和惠一微为时任董事。虽几位候选人均在表决中获通过,但欣诚意提名的三位候选人却都收获了来自王冲与惠一微的反对票。 此次会议的另一项议案表决结果同样立场不一。 公告显示,2020年3月、2021年4月,凯利泰先后向袁征持股42.64%、并担任董事长的上海利格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利格泰”)投资合计7945.29万元,双方同时约定,若后者未能如期上市,凯利泰有权要求相关方回购股份。也就是说,袁征既是投资方,也是被投资方,还可能成为回购方。 最终,两笔投资均触发回购情形,前述议案提出,应向相关方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回购股权。表决结果显示,这一议案得到5票同意、1票反对、1票回避。反对票来自时任董事王正民,袁征则出于谨慎性原则回避表决。 然而,3月14日凯利泰发布的诉讼事项公告显示,会议当日审议过程中,部分董事阻挠袁征发言,并禁止袁征对回购议案所涉事项进行说明及参与讨论。欣诚意因此起诉凯利泰,主要诉求即是撤回前述回购议案。 公司长期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 近年业绩陷一年盈利、一年亏损怪圈 公开信息显示,袁征是凯利泰创始人之一。凯利泰医疗集团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骨科、心血管微创、运动医学等医疗科技领域,2012年登陆创业板。 凯利泰上市后,其他几位创始人陆续减持淡出,袁征则一直在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务,2018年12月以来,袁征又担任凯利泰董事长。王正民2007年2月进入凯利泰,此后曾长期担任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涌金系”最早为外界对已故富商魏东名下资产的统称。魏东在“327国债”事件中发家,此后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一度成为包括九芝堂、国金证券、千金药业等一系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2008年4月魏东离世后,“涌金系”由其妻陈金霞接手并经营至今,“涌金系”对凯利泰的投资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2009年12月,涌金投资通过持股30%的上海祥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进入凯利泰,同时,“涌金系”旗下券商国金证券也成为凯利泰上市保荐人。 初上市时,凯利泰便已股权分散,处于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状态。2018年,涌金投资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持有凯利泰9.74%股权,成为凯利泰第一大股东,但凯利泰无实控人的情况并未改变,“涌金系”也未大幅改组董事会,凯利泰董事长、总经理职位也继续由袁征担任。 上市以来凯利泰业绩增长明显,2012年营收1.02亿,到2019年增长至12.22亿元,涨超10倍,净利润也从5552.38万元增长至3.02亿元。 然而,自2020年以来,凯利泰业绩波动明显,2020年营收首次出现下滑,此后几年营收均在9亿至12亿元左右波动,2020年以来,净利润也陷入一年盈利、一年亏损的怪圈。 在此期间,凯利泰投资的关联企业、相关关联交易却有增无减,袁征、王正民在这些关联企业的持股、任职,也为对峙双方的分歧埋下伏笔。王冲与惠一微给袁征投出反对票的理由直言:袁征在外任职较多,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 年报遭出具非标报告 前高管或隐瞒关联交易 在“涌金系”提出挑战时,欣诚意并未放松对董事会的控制。3月19日,凯利泰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蔡仲曦、金诗强、王冲、惠一微四人当选,而在独董方面,则有两名欣诚意提名候选人当选。这也意味着,虽然袁征与王正民双双落选,但袁征掌控的欣诚意在董事会七个席位中仍占据四个席位。 欣诚意很快在董事会收获胜利。3月31日、4月7日,凯利泰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4张来自欣诚意的反对票使选举王冲为公司董事长的议案未获通过,而蔡仲曦则收获4张同意票当选新任董事长。 在回购议案的表决中,欣诚意提名的董事们投出3票反对,1票弃权,否决了向上海利格泰相关方发出书面回购通知的议案。 值得一提的是,新任董事长蔡仲曦提名的郭海波也当选董事会秘书,取代了已在该职位任职已长达13年的丁魁。后者在进入凯利泰之前,曾有在国金证券任职的经历。 不过,这种优势并没有维持太久。4月18日,欣诚意忽然向法院提出撤诉。随着袁征与王正民在执掌期间,凯利泰在关联交易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被揭露,欣诚意也很快让出了董事会的主导权。 在4月30日披露的年报中,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凯利泰2024年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凯利泰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凯利泰因此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凯利”。 这份年报显示,ST凯利归母净利亏损1.0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3.80%。对于导致2024年产生较大亏损的原因,凯利泰给出的其中一个解释为公司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出现了较大估值波动,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22亿元,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714.47万元,导致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减少2.26亿元。 这样的波动是否合理?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专项说明显示,审计机构认为,部分项目的评估方法及评估参数选取不够恰当,但也无法实施进一步程序以对其期末公允价值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因此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相关财务报表项目作出调整,也无法确定应调整的金额。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凯利泰投资过多家有袁征参股的公司,包括上海脊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逸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年报显示,这些公司公允价值余额均发生大额缩水,脊光医疗、逸动医学的公允价值账面余额分别为275.96万元、895.91万元,减值准备余额分别为2602.27万元、4339.4万元。 此外,专项说明显示,过半数董事无法确保公司提供的关联方清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凯利泰2022年向关联方上海正佰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佰芮”)销售金额为2671.22万元,且毛利率异常。 2024年年报披露的关联交易信息显示,正佰芮为公司原总经理王正民近亲属控制的公司,2023年、2024年,ST凯利对正佰芮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72.9万元、477.42万元,但此前的年报中,该公司从未被披露为关联公司。这也意味着,王正民或意图隐瞒了个人关联公司与凯利泰的关联交易,在第六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上,王正民的《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也因此遭到4票反对。 除了已经披露的关联交易公司,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年报发现,一家名为上海合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已连续三年出现在凯利泰前5名供应商名单中,2022年至2024年采购额分别为1502.21万元、731.21万元、1886.51万元。天眼查信息显示,这家年销售千万的公司2022年、2023年参保人数均仅为1人,2022年以前公司由自然人“包文豪”持有99%股份,包文豪目前仍在多家医疗器械公司任职,其中也包括王正民近亲属控制的公司正佰芮。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就该公司是否为关联公司向凯利泰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公司遭ST后,4月28日,蔡仲曦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此时距离他当选董事长尚不足一月。同日,欣诚意提名的独董张斌也以同样的理由申请辞职。与之相对的是,“涌金系”人马则开始试图掌控ST凯利。 5月7日、5月11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六、第七次会议上,王冲先后当选董事长、总经理,随蔡仲曦上任的董秘郭海波也遭解聘,丁魁则官复原职。 5月20日,凯利泰发布公告显示,凯诚君与涌金资本分别提名刘学文、WEN CHEN为独董、董事候选人,提案将在6月6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若当选,“涌金系”与凯诚君将在董事会中分别拥有三个和两个席位,前者也将在投资凯利泰13年后首次获得公司主导权。 股价方面,ST凯利近期上涨明显。截至5月21日收盘,ST凯利股价4.53元,跌1.74%,较5月6日低点涨超30%,目前市值32.48亿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赵元 【2025-05-19】 大利好!并购重组概念股 批量涨停 【出处】证券时报网 今日早盘,A股整体低开低走小幅调整北证50探底回升涨逾1%。上涨个股略多于下跌个股,成交量有微幅放大的趋势。 盘面上,航运港口、并购重装预案、房地产、林业等板块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酿酒、液冷服务器等板块跌幅居前。 并购重组迎政策利好 并购重组概念股早间集体大涨,板块指数逆势大幅高开高走,放量涨逾3%,创近2个月来新高。光智科技开盘20%涨停,综艺股份、天汽模、滨海能源、华夏幸福等也批量一字涨停。 要约收购、ST、壳资源、低价股等与并购重组关联度高的板块也纷纷逆势上扬,华远地产、*ST阳光、*ST恒久、*ST荣控等批量涨停。 上周末,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吸收合并锁定期差异化设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根据证监会披露,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更加积极,已披露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已实施完成的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20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1.6倍。 深沪北交易所也同步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及配套业务指南。新设简易审核程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股类重组,大幅简化审核流程,缩短审核时限,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等相关事项的披露和审核要求。 开源证券认为,在国企改革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集团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考核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央国企有望成为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主导力量。 东吴证券则表示,随着新规落地,并购重组项目有望增加,配套融资业务也有望增长,券商作为并购重组的财务顾问,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其中,弥补投行收入的下滑,也能带动券商其他业务线的协同发展。 航运量激增 运价暴涨 经过短期调整之后,航运港口概念股再度走强,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涨逾3%。南京港、连云港、宁波海运均连续第5日涨停,珠海港、厦门港务等亦强势封板。 中美相互调整关税正式实施后,中国至美国的集装箱船预订量激增。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 船运追踪系统Port Optimizer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洛杉矶当地港口上周(5月11日至17日)和本周(5月18日至24日)的货物进口量将分别环比增长16.1%和21.98%。 需求短期内集中释放迅速推高美线的航运价格。公开信息显示,已有八家船运公司已经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宣布了GRI(General Rate Increase,一般费率上调)计划,GRI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FEU(40英尺集装箱)。 美西航线40英尺标箱运价已从年初2560美元涨至3500美元(截至上周末),而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等公司宣布,后续将再度上调700美元—1500美元。 而且由于5月本就是航运旺季,据亿海蓝数据显示,过去十年,5月份亚洲往北美去的集装箱货量环比平均增5.4%,为1年中的高点。所有现在航运涨价可能只是个开始。 根据达飞轮船向客户发出的费率通知,40英尺柜6月1日—14日,美西运费将调涨至6100美元,美东运费将调涨至7100美元。6月15日起,从亚洲(包括远东)到美国、加拿大卸货港口的旺季附加费将再上涨4000美元,达10000美元以上。 华源证券称,中美之间突然互降关税让船司运力调整措手不及,90天中美关税窗口期引发的集运美线抢运潮或将带来美线量价齐升;此外,亚洲支线集运运价也将受溢出效应带动,有望利好相关公司业绩。 【2025-05-12】 ST凯利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1506.93万元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持续流入 ST凯利05月12日DDE大单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139.35万元,两市排名1818/5148。近3日ST凯利主力资金持续流入,3日共净流入1506.93万元。【投顾分析】该股今日DDE大单净额为正,且最近3日均量亦为正,表明近期主力资金买入居多,主力资金短期处于流入趋势;投顾建议:投资者对该股短期走势可持乐观态度。免责声明:相关内容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所得,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5-05-11】 凯利泰董事长换人风波:股东内斗与治理困局下的ST危机 【出处】北京商报 凯利泰的股东内斗仍在继续。5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凯利泰公告新一任董事长选举结果,由涌金投资提名的王冲当选,填补蔡仲曦“一日游”后的空缺。这一结果标志着股东阵营博弈的最新进展,也折射出该公司持续数月的治理动荡。 自2025年3月以来,凯利泰第一大股东涌金投资与第二大股东上海欣诚意围绕控制权展开激烈争夺。3月19日,凯利泰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原董事长袁征(上海欣诚意实控人)以仅3.07%的得票率落选,失去连任资格。此后,涌金投资提名的王冲与上海欣诚意提名的蔡仲曦成为董事长候选人。4月29日,蔡仲曦以4票同意当选,但次日即因“个人原因”辞职,创下A股董事长最短任期纪录。 5月9日的选举中,王冲以4票同意、2票弃权的结果当选。弃权票来自上海欣诚意提名的金诗强、狄朝平,理由分别为“董事人数未补全”及“对王冲能力无法判断”。 此次董事长更迭的背后,是两大股东阵营在关联交易、投资决策等核心问题上的长期分歧。 涌金投资与上海欣诚意的矛盾焦点之一是对上海利格泰的股权回购争议。凯利泰于2020年投资上海利格泰,袁征持有后者30.75%股权并担任董事长。根据协议,若上海利格泰在2024年底前未完成IPO或被收购,凯利泰有权要求回购股权。2025年2月,涌金投资推动启动回购程序,但遭上海欣诚意反对,认为利格泰纳入集采后前景向好,此时回购将损害长期利益。尽管涌金投资坚持法律程序,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最终在开庭前撤诉。 此外,凯利泰近年频繁的关联交易引发监管关注。2024年审计报告显示,凯利泰存在未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情况,部分关联交易毛利率异常,且半数董事无法保证关联方清单的真实性。例如,2022年凯利泰向关联方正佰芮销售商品2671万元,毛利率显著高于市场水平,但审计机构未能获取充分证据核实其合理性。 股东内斗的持续发酵已对公司财务状况造成实质性冲击。2024年财报显示,凯利泰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但净利润亏损1.06亿元,同比下降193.8%。亏损主因包括存货跌价计提1691万元及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波动。2025年一季度虽实现净利润2175万元,但审计机构对财报出具保留意见,对内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实施ST。 审计问题集中在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评估及关联交易披露。截至2024年底,凯利泰账面权益工具投资达2.68亿元,占资产总额7.98%,但部分项目评估方法及参数选取不当,审计机构无法核实其公允性。此外,凯利泰关联交易涉及多家未披露关联方,且存在交易非关联化嫌疑,进一步削弱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频繁的高层变动导致凯利泰战略执行严重受阻。自2025年3月以来,袁征、蔡仲曦、夏天等核心高管相继离职,管理层陷入“群龙无首”状态。王冲在当选后表示,公司将重点推进内控整改与对外投资,首要目标是摘掉ST帽子,但具体措施尚未明确。 医药投资人士朱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凯利泰的董事长换人风波,本质上是股东利益冲突、治理缺陷与行业变革叠加的结果。随着ST风险的加剧,公司能否在王冲团队的带领下走出困局,取决于股东能否达成共识、内控能否有效改善以及战略能否聚焦核心业务。 就“摘帽计划”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凯利泰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2025-05-09】 ST板块震荡走高 逾30只个股涨停 【出处】证券时报网 人民财讯5月9日电,ST板块震荡走高,*ST南置、ST瑞和、*ST奥维等逾30只个股涨停,ST香雪、ST凯利涨逾10%。 【2025-05-06】 ST凯利05月06日主力大幅流入 【出处】本站AI资讯社【作者】资金大幅流入 ST凯利05月06日主力(dde大单净额)净流入5124.85万元,涨跌幅为-6.00%,主力净量(dde大单净额/流通股)为1.96%,两市排名59/5146。投顾分析ST凯利股价下跌,dde大单净额大幅净流入,涨跌幅与主力走势呈现背离情况,往往可能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借机吸筹;也有可能是庄家借势洗盘,清理场中不坚定的筹码,便于后期进一步拉升 。 【2025-05-03】 凯利泰一季度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7.56%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30日,凯利泰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7.56%,归母净利润2175.65万,同比增长100.03%。具体来看,凯利泰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2.65亿元,同比增长7.56%。成本端营业成本1.32亿元,同比增长4.09%,费用等成本1.01亿元,同比增长1.44%。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2175.65万元,同比增长100.03%。 【2025-05-02】 财报速递:凯利泰2024年全年净亏损1.06亿元 【出处】本站iNews【作者】机器人 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凯利泰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其中,净亏损1.06亿元,止盈转亏。根据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对其本期及过去5年财务数据1200余项财务指标的综合运算及跟踪分析,凯利泰近五年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而言,成长能力一般,现金流良好。净亏损1.06亿元,止盈转亏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总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净亏损1.06亿元,同比止盈转亏,去年同期净利1.1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33.51亿元,应收账款为2.01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09亿元。存在3项财务亮点根据凯利泰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亮点,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净利润现金含量平均为216.37%,处于行业前列。收现主营业务收现比率平均为119.37%,公司收入的变现能力很强。成长当期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41.84%,利润增长表现出色。存在3项财务风险根据凯利泰公布的相关财务信息显示,公司存在3个财务风险,具体如下:指标类型评述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0.42%,公司赚钱能力很弱。业绩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平均为-38.11%,公司成长性较弱。商誉商誉比例为18.25%,公司资产质量很低。综合来看,凯利泰总体财务状况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总评分为1.19分,在所属的医疗器械行业的130家公司中排名靠后。具体而言,成长能力一般,现金流良好。各项指标评分如下:指标类型上期评分本期评分排名评价盈利能力1.590.96106较低营运能力1.120.81110不佳资产质量0.390.65114不佳现金流4.843.2347良好偿债能力3.292.8158尚可成长能力3.881.8583一般总分2.331.1910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关于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本站财务诊断大模型根据公司最新及往期财务数据和行业状况,计算出公司的财务评分、亮点和风险,反映公司已披露的财务状况,但不是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财务评分区间为0~5分,分数越高说明财务状况越好、对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越大。财务亮点与风险评述中涉及“平均”关键词的取指标5年平均值,没有“平均”关键词的取最新报告期数据。上述所有信息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财经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了解更多该公司的股票诊断信息>>> 【2025-04-30】 凯利泰将被ST 董事长等多名高管辞职 【出处】经济参考网 4月30日,凯利泰(300326.SZ)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公司同时公告称,会计事务所对凯利泰2024年的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按照相关规定,凯利泰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值得注意的是,凯利泰还披露了三则高层辞职报告,包括董事长蔡仲曦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独立董事张斌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总经理夏天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三人均因为个人原因而辞任。据凯利泰2024年年报,上述三人均担任岗位不久。 具体来看,凯利泰昨日(4月29日)刚公告近日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敲定蔡仲曦为公司董事长、夏天为公司总经理。一日之后(4月30日),凯利泰公告,蔡仲曦、夏天提交了辞职报告。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蔡仲曦、夏天真正的聘任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辞职公告显示,二人提交辞职报告的时间均为2025年4月28日。也就是说,二人刚上任10天便辞职了。 2024年年报还披露了蔡仲曦原定董事长任期终止时间为2028年3月18日。针对董事长辞职情况,凯利泰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成董事的补选、董事长的选举。夏天原定于2028年4月17日终止总经理任期。 另外,独立董事张斌,由凯利泰于2025年3月19日召开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其任期开始时间为2025年3月19日,原定任期终止时间为2028年3月18日,也于4月28日提交辞职报告。 另外,根据凯利泰公告,在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还以4票同意、3票反对的表决结果确定聘任郭海波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官网显示,凯利泰是一家集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端医疗器械集团,2005年成立,201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是首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目前凯利泰产品线覆盖了骨科脊柱、关节、创伤、运动医学及耳鼻喉等领域。 业绩上看,据2025年一季报,凯利泰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7.56%;归母净利润为2175.65万元,同比增长100.03%。 从过往年报看,2020年至2024年,凯利泰营收分别为10.62亿元、12.69亿元、11.66亿元、9.56亿元和9.85亿元。(实习生赵月对本文亦有贡献) 【2025-04-30】 凯利泰: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0.03%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凯利泰4月30日披露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7.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100.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0亿元,同比增长141.84%;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增长99.34%。截止日期营业收入(万元)营收同比(%)净利润(万元)净利润同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每股收益(元/股) 2021全年 126857.9519.516177.31227.858067.96149.670.22 2022年一季度 31754.683.897549.0638.137295.541.50.1 2022全年 116604.21-8.08-2128.25-113.16-2709.84-133.59-0.03 2023年一季度 29440.18-7.297490.05-0.784650.69-36.250.1 2023全年 95625.95-17.9911253.73628.786164.88327.50.16 2024年一季度 24620.5-16.371087.65-85.48831.16-82.130.02 2024全年 98451.882.96-10556.54-193.8-6530.54-205.93-0.15 2025年一季度 26481.477.562175.65100.032010.06141.840.03 公告原文 本文内容节选、改编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上市公司公告原文为准。 【2025-04-30】 凯利泰2024年营业收入9.85亿元 积极投入多项新产品研发 【出处】全景网 4月29日,凯利泰(300326)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 2024年,凯利泰在国家及省市联盟常态化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背景下,积极应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坚持贯彻执行内生与外延并重的发展战略,持续对主营业务进行调整和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椎体成形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7,617.75万元;创伤类或脊柱类骨科植入物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449.27万元,毛利率小幅提高。低温射频(能量平台)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1,873.88万元,较上年度增幅10.48%;医疗器械贸易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4,258.97万元;消毒灭菌服务实现销售收入26,073.78万元,较上年度增幅21.88%,毛利率基本持平。 在产品研发及注册方面,公司积极投入多项新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授权专利共4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研发投入总计为4,398.3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为4.47%。公司依托专业的研发团队并结合外延并购战略,瞄准骨科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坚持产品的滚动开发,逐步实现公司产品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创新和领先的转换。 在对外投资方面,公司依据内生与外延并重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优势,适时开展投资或企业兼并收购,进行国内外行业资源整合,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对动之医学、椎元医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烁谱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或投资,进一步聚焦于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实现在骨科领域的全面布局,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公开资料显示,凯利泰主要业务属于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生产、研发、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脊柱微创类产品、骨科创伤类植入器械产品等;全资子公司Elliquence主要从事手术能量平台及高值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控股子公司洁诺医疗的主要业务为医疗器械、设备、医疗卫生材料及用品提供专业的清洗、灭菌整体解决方案。 【2025-04-30】 凯利泰一季度净利润增长逾一倍 椎体微创业务收入提升 【出处】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凯利泰4月30日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5.65万元,同比增长100.03%。公司称,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椎体微创业务收入提升及费用端优化。同期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2.96%。(陈彤)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