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300287 飞利信 更新日期:2025-08-0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音视频与控制、数据软件与服务、物联网与智能化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企事业单位              |  45154.30|   4999.72| 11.07|       77.19|
|行政单位                |  13343.65|   2252.70| 16.88|       22.81|
├────────────┼─────┼─────┼───┼──────┤
|物联网与智能化          |  39158.99|   3288.65|  8.40|       66.94|
|数据、软件及服务        |   9852.46|   3324.03| 33.74|       16.84|
|音视频与控制            |   6712.75|   1694.65| 25.25|       11.48|
|房屋、数据中心租赁及其他|   2773.75|  -1054.92|-38.03|        4.74|
├────────────┼─────┼─────┼───┼──────┤
|华北地区                |  31175.79|   4519.07| 14.50|       53.29|
|华东地区                |  14516.68|    181.90|  1.25|       24.82|
|东北地区                |   5413.96|    695.83| 12.85|        9.25|
|中南地区                |   3112.93|    444.25| 14.27|        5.32|
|西南地区                |   2469.95|    806.65| 32.66|        4.22|
|西北地区                |   1808.64|    604.71| 33.43|        3.09|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企事业单位              |  25280.84|   3168.19| 12.53|       90.02|
|行政单位                |   2801.72|   1791.00| 63.93|        9.98|
├────────────┼─────┼─────┼───┼──────┤
|数据、软件及服务        |  14978.69|   3750.40| 25.04|       53.34|
|物联网与智能化          |   8796.38|   -468.28| -5.32|       31.32|
|音视频与控制            |   2983.40|   1377.64| 46.18|       10.62|
|房屋、数据中心租赁及其他|   1324.10|    299.43| 22.61|        4.72|
├────────────┼─────┼─────┼───┼──────┤
|华北地区                |  14697.79|    -91.85| -0.62|       52.34|
|华东地区                |   6538.04|   1739.76| 26.61|       23.28|
|西南地区                |   2070.20|    952.67| 46.02|        7.37|
|西北地区                |   2047.20|   1609.39| 78.61|        7.29|
|东北地区                |   1807.20|    427.67| 23.66|        6.44|
|中南地区                |    922.14|    321.55| 34.87|        3.28|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企事业单位              |  65781.52|   8786.24| 13.36|       79.88|
|行政单位                |  16564.91|   2331.20| 14.07|       20.12|
├────────────┼─────┼─────┼───┼──────┤
|物联网与智能化          |  53670.21|   5697.32| 10.62|       65.18|
|数据、软件及服务        |  13863.68|   3306.34| 23.85|       16.84|
|音视频与控制            |  12114.71|   2254.61| 18.61|       14.71|
|房屋、数据中心租赁及其他|   2697.83|   -140.82| -5.22|        3.28|
├────────────┼─────┼─────┼───┼──────┤
|华北地区                |  51621.01|   6845.10| 13.26|       62.69|
|华东地区                |  13336.48|   2492.82| 18.69|       16.20|
|中南地区                |   8478.68|   1305.36| 15.40|       10.30|
|东北地区                |   3183.54|    342.66| 10.76|        3.87|
|西北地区                |   3028.34|    282.80|  9.34|        3.68|
|西南地区                |   2698.37|   -151.30| -5.61|        3.28|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企事业单位              |  37509.41|   7464.82| 19.90|       90.25|
|行政单位                |   4053.90|   1588.00| 39.17|        9.75|
├────────────┼─────┼─────┼───┼──────┤
|物联网与智能化          |  22951.82|   3650.35| 15.90|       55.22|
|音视频与控制            |   8337.06|   2677.02| 32.11|       20.06|
|数据、软件及服务        |   7055.41|   2139.63| 30.33|       16.98|
|房屋、数据中心租赁及其他|   3219.02|    585.83| 18.20|        7.74|
├────────────┼─────┼─────┼───┼──────┤
|华北地区                |  24470.75|   4238.83| 17.32|       58.88|
|中南地区                |   4884.95|    763.29| 15.63|       11.75|
|东北地区                |   4834.13|    973.11| 20.13|       11.63|
|华东地区                |   4604.76|   1984.16| 43.09|       11.08|
|西北地区                |   1543.69|    598.12| 38.75|        3.71|
|西南地区                |   1225.04|    495.31| 40.43|        2.95|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
属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分类代码:I65),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
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处理、存储、检索及提供相关服务
的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报告期内,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
务收入平稳增长,利润总额增长放缓,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总体运行情况收
入平稳增长,2024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同比增长10.0%。利润总额169
53亿元,同比增长8.7%。出口56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分领域来看,软件产品收入30417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行业收入的22.2%。其
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7.4%;基础软件产品收入1919亿元,同
比增长6.9%。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信息技术服务收入92190亿元,
同比增长11.0%,占全行业收入的67.2%。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4
088亿元,同比增长9.9%,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3%;集成电路设计收入3644亿
元,同比增长16.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3764亿元,同比增长11.4%。信
息安全收入增长放缓。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5.1%。嵌入式
系统软件收入稳定增长。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2379亿元,同比增长11.8%。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上游包含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开发工具、云计算服务、开源技
术等;中游包含基础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下游包含企业应
用、金融领域、政府和公用事业单位、个人应用等。上游为中游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中游通过解决方案满足行业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下游行业需求倒逼中游技术
升级。
(二)行业新政策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关
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受到国家行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
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在AI驱动、自主创新、国际化拓展中迈向高质量发展
,但需应对国际竞争、开源风险等多重挑战。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
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
入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2%以上。此次《规划》是中国软件产业第五个
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础组件供给取得突破,标准引领作用显著
增强;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长板优势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
提升;工业APP突破100万个;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重要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高水平建成20家以上中国软件名园。
1、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全方位变革。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大模型)正深度融入软件
工程全生命周期,推动开发效率跃升。2024年,百度、阿里等企业近30%的代码由A
I生成,微软、GitHub等推出智能编程工具(如GitHub Copilot)。预计2025年,
软件开发将进入“人机协同+机器自组织”的新阶段,云基础设施支撑的智能开发
体系加速形成。行业智能化应用场景加速拓展。AI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推动智能
制造、能源电力、交通驾驶等领域数智化转型。例如,企业级软件通过AI赋能生产
流程优化和客户服务升级,催生新型智能服务模式。
2、关键软件自主创新与国产化突破。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实现技术跨越原生鸿蒙
系统(代码量超1.1亿行、适配设备超10亿台)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麒
麟、统信等国产桌面系统加速智能化升级。工业软件领域,华为云几何引擎OGG、
达梦数据库等在金融、船舶等高端行业广泛应用,逐步打破国外垄断。政策与开源
模式助力创新迭代。国家《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指南》等政策推动关键软件更新
换代,AI大模型与开源社区加速产品智能化升级,形成细分领域示范标杆。
3、软硬深度融合与生态竞争加剧。软硬一体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华为、小米等
厂商在移动操作系统中深度集成AI能力,英伟达通过CUDA生态巩固GPU市场主导地
位。2025年,智能家居、汽车等领域将强化软硬协同,提供自然交互服务,例如无
人机飞控软件、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成为核心竞争点。生态优势成为企业护城河。企
业通过开发者社区、开源项目(如华为OpenHarmony)构建生态壁垒,地平线、大
疆等企业在智能驾驶、无人机领域形成全栈解决方案。
4、国际化布局与海外市场拓展。出口业务逆势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软件
业务出口同比增长4.2%,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增速达25.1%,主要覆盖欧美、“一带
一路”沿线市常典型案例包括神州数码与泰国合作推进AI应用、千方科技参与乌兹
别克斯坦智慧交通建设。多元化出海模式兴起。除传统产品出口外,联合研发、跨
境并购成为新趋势。发展中国家在数字基建、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激增,为智慧交
通、教育信息化等解决方案提供商创造机遇。
5、挑战与应对策略。国际竞争与技术封锁。美国在汽车软件、AI等领域实施出口
限制(如禁止中国汽车软件进入美国市场),需加大国产替代(如推广国产汽车软
件)、提升AI底层技术研发投入。安全与稳定性风险。2024年微软蓝屏事件、支付
宝系统故障等暴露软件安全隐患,各国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需完善容灾机制与安
全基础设施。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拥抱AI技术已成为企业抢占竞争高地的核心战略。利智方作
为飞利信旗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结晶,以“智能中枢”为定位,深度融合大模型
、知识图谱、多智能体及可信计算等前沿技术,为企业提供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
到价值的全链路AI赋能,驱动企业实现智能升级与价值跃迁。
1、技术突破
语言图谱双向转化,重构知识处理范式。利智方以行业首创的语言图谱双向转化技
术为核心突破,打通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壁垒。显性→隐性:通过多维表征
处理与感知机嵌入技术,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高维语义表示,实现对企业数据内涵
的深度理解。隐性→显性:基于大模型的知识增强生成技术,结合语义探针与概念
注入,将高维知识转化为结构化、可解释的体系化表达,助力知识显性化效率提升
80%以上。这一技术革新,彻底解决了企业知识传承难、应用效率低的核心痛点,
为业务创新提供智慧底座。
2、四大智能中枢:AI能力全景赋能
利智方通过灵枢、大衍、归藏和连山四大模块构建“一站式AI能力工厂”。
灵枢是一个综合了丰富能力的智能化能力开放平台,能够实现领域定制、灵活接入
、加速生成和能力融合。集成连山、归藏、大衍能力,支持企业快速生成定制化智
能体,降低AI应用门槛。通过层次图注意网络(GAT变体)实现跨层级知识关联建
模,相较传统GCN算法,关系预测准确率提升,通过语义显性化推理路径,将智能
体决策过程中的隐含假设转化为可解释的知识节点,决策过程可解释性提升。
归藏提供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知识工厂。通过主题AI对话,全天候整合碎片化经验
,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标准化资产。应用多层感知机嵌入技术,实现行业术
语与模糊表达的精准解析,将行业术语、模糊表述等隐性知识转化为标准化概念节
点,知识显性化提升80%以上。
大衍支撑了整个知识全生命周期的运转,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领域数据集,整合优质
资源,通过微调和训练大模型,助力大模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致力于打造领域精
调模型微调平台,支持5层以上推理链的穿透式分析,赋能复杂场景决策。提供多
跳问题求解引擎,助力企业应对低空经济、数据要素等新兴领域的挑战。
连山以知识图谱为核心的知识提升系统,涵盖知识图谱构建、知识图谱融合、知识
检索、知识分析及知识创新五个方面能力。用知识图谱帮助企业构建语义丰富、彼
此关联的知识库,解决知识孤岛和冗余。提升管理效率、决策效率和风险识别能力
,方便知识的分享、流通和传承。更可利用图谱发现领域内外的交叉点和融合点,
促进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3、双循环价值:数据要素化与知识工程化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利智方”智能平台,构建“外循环赋能、内循环筑基”的双
向价值生态体系。外循环层面,通过打通企业私有数据与社会可信数字空间的合规
流通通道,助力客户高效对接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实现数据确权、定价与资产
化运营,开辟数据交易、场景化服务订阅等新兴盈利模式;内循环层面,深度融合
知识图谱与大模型技术,将行业经验、专家知识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化资产,通过
知识工程化实现企业内部经验的标准化沉淀与智能迭代,驱动业务流程优化与自主
创新能力跃升。内外循环的深度耦合,既强化了企业数据资源的社会化价值转化能
力,又通过知识资产的内生积累构筑差异化竞争壁垒,形成“数据流动-知识沉淀-
创新反哺”的可持续增长闭环。
4、应用场景
利智方通过“归藏-连山-灵枢-大衍”四模块联动,形成从数据采集到知识赋能的
全链路闭环,覆盖能源转型、政务办公等十大核心场景,以“AI+知识工程”驱动
行业智能化升级。
4.1时空数据智能采集分析
依托“归藏+连山+灵枢”三大模块,实现对海量时空轨迹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精准
分类与智能分析,通过多源融合技术确保数据质量,结合可视化呈现功能,为城市
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目标轨迹实时追踪、风险预警及决策预判能力,支
撑智慧城市动态治理。
4.2社情民意数据智能采集分析
通过归藏、连山对民情事件自动分类打标,灵枢模块实现语义理解与情绪强度评估
,大衍模块支持定制化标签体系构建。例如,针对市民投诉的违章停车、噪音扰民
等事件,系统自动生成舆情图谱,精准识别热点问题,降低人工处理成本,助力政
府快速响应民生诉求。
4.3知识体系构建
基于大语言模型与阅读理解技术,从海量信息中智能筛癣整合高价值知识,自动匹
配预测答案并标注来源文档,构建结构化知识库,为科研、政务等领域提供高效知
识检索与精准决策支持,解决信息过载与知识碎片化难题。
4.4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
分阶段推进知识资产化:第一阶段构建领域知识库与智能体,第二阶段通过数据治
理工具实现知识标准化、部门级细化管理,并建立评价体系与用户互动机制。结合
流处理引擎与实时数据管道,实现知识从沉淀、优化到智能应用的闭环管理,赋能
企业知识复用与创新迭代。
4.5科研成果转化
整合归藏、连山、灵枢、大衍,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提供技术转移闭环服务,
覆盖场景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筹措等环节,加速科技成果向产品化、产业化落地
,例如新能源并网响应优化与智能装备开发。
4.6电力数据智能化分析
针对电力行业数据质量差、共享难等痛点,构建行业知识图谱与领域知识库,通过
AI动态更新机制实现PB级数据资产治理(主数据达标率85%以上),定制智能体应
用适配新能源并网、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提升数据驱动型业务决策效率。
4.7舆情数据热点分析
实时抓取民情民意热词与事件,通过三级分类体系(如水质问题→工业污水→XX河
污染)精准定位责任部门,结合大模型挖掘潜在需求,自动生成处置建议并推送至
相关部门,助力政府快速识别社会矛盾焦点,提升公共服务精准度。
4.8智能拟稿
基于领域知识库与万亿级文本训练集,灵枢模块自动生成政策建议、立法草案及履
职评价报告,通过AI问答助手分析法律法规匹配度,评估提案可行性,并支持文案
润色与热点事件归集,显著提升政务文档起草效率与专业性。
4.9无纸化阅文
利用归藏(数据整合)、连山(语义凝练)、灵枢(AI对话机器人)实现会议文本
智能摘要、提案线索挖掘及语义关联,通过词性标注与特征分类技术快速提取核心
内容,减少人工阅文时间,推动办公流程数字化转型。
4.10智能问答
融合语音转写、知识图谱与向量检索技术,归藏、连山完成音视频数据预处理,灵
枢通过NLP与深度学习构建语义检索数据库,实现高精度问答响应。应用于人大履
职场景时,可快速检索法律条文、议案历史数据,确保政策建议的合规性与时效性
。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AI+行业”为核心战略,聚焦音视频与控制、数据软件及服务、物联网与
智能化三大业务板块,构建覆盖“感知传输分析决策”全链条的数字化能力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的硬件产品、软件平台与行业级解决方案,深度赋能智慧城市、数字
政务、能源电力、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1、音视频与控制板块
深耕音视频技术研发与场景化应用,聚焦智能会议、融媒体、教育信息化等领域,
提供从硬件设备到系统集成的全栈解决方案。依托实时流媒体总线(PRSMBus)、A
I音视频处理、超低延时传输等核心技术,满足政府、军队、教育等行业的高标准
视听交互需求。
1.1核心产品
国产化会议系统:包括有线/无线数字会议系统、电子票箱、高速选票阅读机,硬
件国产化率达100%,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及数据库。
AI增强型设备:人脸识别报到系统(支持国产NPU加速)、智能表决终端(升降式/
嵌入式)、AI降噪麦克风阵列,提升识别精度与交互效率。
音视频一体化产品:云视频会议平台、同声传译系统、大屏显示设备,实现跨地域
协同与沉浸式会议体验。
1.2整体解决方案
国家级重大会议保障:为全国人大、政协及省级政府提供“选民登记-电子阅文-同
步演示-安防监控”全链条服务,打造低延时、高安全的会议协作平台,支撑2024
年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技术保障。
融媒体文化系统:为军队、政府提供国产化定制产品,包括强国一体机等。
智慧教育全场景方案:涵盖智慧校园大脑、智能教室、职业教育平台,实现教学、
管理、评价全流程数字化。
2、数据软件及服务板块
以数据处理、地理信息、遥感技术、数字孪生为技术基座,提供数据治理、知识工
程、智能分析服务,支撑智慧城市、电力能源、政务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决策。
2.1核心产品
诺玛大数据平台:通过CNAS认证,支持多源异构数据整合与高性能计算,应用于湖
南电网、河北电力等项目。
精图地球APP:集成二三维实景、BIM模型与光照分析,提供时空数据一站式服务。
利智方大模型平台:覆盖政务、金融场景,支持智能拟稿、履职评价与热点分析,
提升决策效率。
2.2整体解决方案
电力大数据生态:构建供需预测、洪灾演进预警、碳达峰研究模块,赋能国网湖南
、河北等省级电网。
数字政府服务体系:开发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民情民意感知系统,实现信访闭环管
理与政务流程优化。
城市数字大脑:基于KingMap10.0与三维GIS技术,支撑地下管网、智慧管廊等城市
级项目管理。
3、物联网与智能化板块
聚焦RFID、光通讯、无源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提供泛在感知、设备管控与智能诊断
服务,覆盖智慧水务、农业物联网、智能建筑等垂直场景。
3.1核心产品
睿时信RFID系列:工业级标签与读写设备,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防伪溯源,定位精
度达亚米级。
PhiliCube物联网平台:集成GIS与AI算法,实现智慧水务、交通、安防等多场景数
据融合与动态可视。
光传输通讯设备:OSL8000系列支持100G网络数据处理,应用于运营商、IDC数据中
心与公共安全领域。
3.2整体解决方案
农业物联网体系:部署自动水位站、农田气象监测站,实现墒情分析、病虫害预警
与精准灌溉。
智慧管廊全景方案:整合三维建模、环境监测与移动巡查APP,服务厦门、淄博等
综合管廊项目。
智能制造平台:通过IBMS系统集成安防、消防、楼控子系统,打造工业级可视化运
维中台。
飞利信通过三大板块的协同创新,形成“硬件国产化+软件平台化+服务生态化”的
立体竞争力,覆盖从核心产品研发到行业级解决方案落地的完整价值链。以AI、大
数据、物联网技术为驱动,持续巩固在政务会议、智慧能源、城市治理等领域的领
军地位,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全栈技术支撑。
(三)影响经营模式的主要因素
公司目前采用的经营模式是结合下游客户在生产经营中对信息化系统的实际需求、
信息化系统产品的定制化特点、行业技术特点及公司业务构成等因素确定的,报告
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音视频与控制领域,依托公司自主流媒体总线技术、AI驱动的音视频实时处理引擎
,结合UWB超宽带定位、传输系统,打造超低延时的智能视听控制解决方案,率先
突破工业级低延时交互瓶颈。
数据软件及服务领域,深度融合大模型多模态特征提取能力与3D数字孪生仿真技术
,通过自研数据中台实现时空数据智能分析,形成“AI智能交互-动态仿真推演-精
准决策输出”的闭环服务体系,赋能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数字化升级。
物联网与智能化领域,以RFID物联传感网络为核心,集成高精度无源声波测温、光
纤传感及遥感GIS空间解析技术,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泛在感知体系,为能源
、交通等行业提供全天候、多维度的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能力。
公司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领域构筑了全链条的技术护城河。通过三大技术板块的
深度融合与场景化创新,公司持续强化“硬科技+软实力”双轮驱动的技术壁垒,
为行业信息化转型提供可定义、可扩展的智能化技术底座。
2、产品优势
音视频与控制领域,以“AI+声学感知”技术为核心,推出AI圆型阵列麦克风(支
持360°声源定位与智能降噪)、AI降噪耳机(搭载自适应语音增强算法)、AI音
频传感器(环境声纹识别),结合超融合物联一体机(集成音视频编解码、边缘计
算与协议转换)及AI融媒体平台,构建从智能硬件到内容管理的全场景音视频交互
解决方案,覆盖会议协作、工业巡检等高价值场景。
数据软件及服务领域,依托自研“利智方”大模型应用平台(支持政务、金融等行
业知识增强),推出AI一体机(软硬一体化交付,适配信创环境),打造“AI+政
务”智能系统(实现多模态材料识别与自动化流程)、精图地球APP(时空大数据
可视化分析平台)及声闻盾(声誉AI安保服务平台),形成“大模型赋能+垂直场
景深耕”的数字化服务生态。物联网与智能化领域,聚焦高精度传感与自主可控技
术,推出信创RFID读写设备(国产化芯片,军工级可靠性)、光纤断点测量仪(亚
米级定位精度)、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0.5℃工业级测温)及非接触式声波
测温系统(高危环境安全监测),为能源、电力等行业提供“感知-诊断-预警”一
体化物联解决方案。
公司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领域,通过三大核心产品集群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通
过技术协同创新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公司持续强化“硬件标准化+软件平台化+服
务场景化”的产品竞争力,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智能装备与系
统服务。
3、人力优势
公司打造了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核心管理层由深耕行业20年以上
的高学历精英领衔,平均司龄超15年,兼具战略前瞻性与实战经验,形成稳定高效
的决策中枢;中层骨干团队以内部培养为主,通过“轮岗历练+项目攻坚”的多维
培养体系,在研发、生产、工程等关键岗位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技术人才储备上,
构建了覆盖“硬件-软件-算法”的全栈能力矩阵:电路与机械结构设计团队专注高
可靠性产品开发,软件开发团队深耕行业级系统集成,算法团队聚焦AI、物联网等
前沿技术创新;同时配备制造工厂、工程实施及运维服务团队,形成“研发-生产-
交付-运营”全链条协同优势。
公司坚持“引育并重”的人才战略,建立“选拔-赋能-激励”闭环机制:通过校企
合作、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持续补强技术短板;依托定制化培训体系与“导师制”加
速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行技术晋升双通道、股权激励等政策,实现人才价值与公司
成长深度绑定。这种“经验传承+创新活力”并重的人才生态,不仅保障了技术攻
坚与项目落地的执行力,更构筑起以软硬件协同创新为核心的持久竞争力,为行业
信息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引擎。
4、资质优势
公司凭借在信息化领域的深厚积淀,形成了全链条的资质护城河,构筑起行业领先
的竞争优势。公司持有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
系统专项甲级资质,标志着在智能建筑领域具备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专
业能力,可承接大型复杂项目;同时拥有音视频集成工程企业能力等级壹级资质,
确立了在智能会议系统、多媒体集成等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司拥有空间信息领域持
有甲级测绘资质,支撑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高精度地理数据的合规应用。作为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飞利信的资质矩阵不仅体现技术合规性与专业能力,更成为
撬动智慧城市、智能会议、大数据等核心业务板块规模化扩张的杠杆。通过资质壁
垒与创新能力的双重加持,公司持续巩固在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军地位,为“
AI+行业”战略落地提供坚实保障。
5、客户优势
公司依托二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形成了覆盖政务、基建、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的
多元化、高粘性、可持续的优质客户生态。从政务基建到智慧能源,从一线城市到
新兴开发区,飞利信以“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将客户沉淀转化为行业洞
察力与技术迭代动能,形成“客户需求驱动创新-创新反哺客户价值”的良性循环
。这种以长期主义为核心的客户生态,不仅保障了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成为其拓
展AI+行业、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的核心资源依托。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人工智能被明确列为2025年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
一。会议提出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培育新兴
产业、构建新质生产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将以“人工智能+”为战略
主线,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行业信息化智能解决方案标杆。2024至2025年是公司促
发展谋扩张的关键时期:聚焦行业深耕战略,深度整合产业链生态资源,凝练覆盖
多场景的标准化产品矩阵与定制化服务体系,围绕核心AI技术平台延展垂直行业产
品线布局,强化对产业链关键环节与高价值客户群体的精准覆盖;同步加速技术创
新与产品迭代能力建设,构建“研发-应用-商业化”闭环生态,抢占细分领域技术
制高点;通过营销体系升级、资本运作赋能与资源协同增效,推动规模化复制能力
与品牌壁垒双提升,致力成为人工智能驱动行业变革的领跑者,以智能化解决方案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引领的跨越式进阶。
(一)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
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链布局领航2025智变浪潮。2025年,公司从多维度构建核心竞
争力,全面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核心业务升级方面,通过将AI技术深度
植入传统产品体系,加速老产品智能化迭代,同时打造创新AI产品矩阵,构建"AI
功能一体机+户外To C APP"双线产品生态,并着力推进AI音视频技术从To G向To B
/To C市场的战略转型,实现从政府市场到商业市场的价值延伸。产学研合作层面
,与北京大学程承旗教授团队在低空经济领域深度合作;成为某领域可信数据空间
与数联网的实施和产品开发的支撑单位,负责可信数据空间与数联网的垂直领域实
现标准化解决方案落地。在新兴赛道布局上,聚焦具身机器人场景化应用开发,构
建"感知-决策-执行"全栈能力,并深度参与AI训练仿真体系建设,为智能化提供技
术底座。通过技术研发、生态合作与场景落地的三维联动,公司正加速形成覆盖智
能制造、空天信息、防卫科技等领域的立体化AI产业生态,为2025年实现产业智能
化领军者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矗
以人为本,驱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方面,公司以“人才强企”为核心,构建多层次
人才赋能体系。一方面聚焦“引人引智”,通过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与行业领军型专
家,组建具备国际视野与实战能力的核心团队,同步强化全员技能培训与跨领域协
作能力,全面提升团队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深化“生态协同”,大力发展中间渠道
合作伙伴网络,整合产业链资源以拓展市场份额。在管理机制上,推行市场化选人
用人机制,完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绩效激励体系,充分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通过精准识别并稳定骨干力量、优化低效人员配置,形成良性竞争循环,打造一
支结构合理、战斗力强、持续进化的精英团队,为技术突破、业务扩张与战略落地
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全面支撑企业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目标。
构建全域协同体系,驱动市场裂变增长。营销方面,公司以“全域营销、精准突破
”为核心,系统推进营销体系升级,为2025年市场扩张目标提供强力支撑。团队专
业化方面,重点提升专职营销团队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优化销售流程以提高成交
率,并拓展高附加值领域营销覆盖范围。理念革新层面,推行全员营销文化,鼓励
非销售部门通过资源整合与行业洞察挖掘潜在商机,形成跨部门联动的市场开拓机
制。渠道建设上,构建“渠道分销+新媒体直销”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深化传统
分销网络,与中间人合作伙伴建立战略联盟,加速区域市场渗透;另一方面布局短
视频、直播电商等新媒体矩阵,打造数字化直销闭环,精准触达终端用户。生态协
同方面,强化企业级平台合作,通过跨行业资源互换、联合营销及大客户定制服务
,扩大合同规模与品牌影响力。通过专业化团队、多元化渠道与生态化协作的立体
布局,公司致力于实现市场份额的持续攀升与商业价值的倍增式增长,为战略目标
落地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双轨管控体系,强化风险韧性支撑。公司以“高效协同、稳健发展”为目标,
系统性优化组织架构与内控机制。组织架构层面,推行“垂直管控+平台自治”双
轨模式:营销中心实施垂直化管理,统一战略部署与资源调配;平台子公司强化自
主经营能力,聚焦细分市场快速响应需求,形成总部统筹与区域灵活并行的治理结
构。管理机制上,深化行政、财务与内控体系的垂直管控,通过标准化流程与数字
化工具实现跨层级透明监管,同时融合集中管理与矩阵式架构,兼顾决策效率与跨
部门协同。风险防控方面,建立“经营责任-风险控制”双向制衡机制,明确业务
单元绩效考核与风险追责的双重导向,通过预算约束、合规审计与动态预警系统,
实现业务扩张与风险敞口的精准平衡。通过组织赋权、流程重构与风控升级的三维
联动,公司致力于打造敏捷高效、权责清晰、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为
战略目标落地提供制度保障与韧性支撑。
(二)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政策风险
政策变化是公司所处行业面临的较大风险,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各地政府部门投资计
划将直接影响公司数字城市业务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国家为推动软件、信息技术服
务行业的发展,在财税、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若出现较大变化,将
影响行业宏观发展环境,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对国家政策、发展方向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
把握政策、市场和行业技术变革先机,紧跟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加强自身技术、产
品和解决方案能力,密切关注所处行业的市场迭代及新市场发展情况,积极运用新
一代信息技术升级自有产品,优化解决方案,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减少政策变化带
来的业绩波动。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各省会和重要城市均设立了子公司或办事机构,
拥有良好的品牌声誉和销售渠道,在行业内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随着相关业
务的高速发展,公司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将不可避免的与更多实力强劲的公司竞
争,市场竞争呈逐步加剧的态势。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以及不断提升市场营销和本地化服务的能力,将有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滑,技术、
服务能力被竞争对手超越的风险,甚至导致相关业务利润流失。
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建立健全市场政策分析与监测机制,及时捕捉市场动态,针
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产品方案;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重点开发新市场,
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完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区域范围;优化和细化内
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与客户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继续推广品牌战略
,增强品牌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市场
调研力度和客户关系管理力度;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组织培训学习,以加大研发
投入力度保持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
3、研发投入成本上升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保持技术和业务的领先优势,为公司持续注入新生命力奠
定坚实的技术基矗但创新技术研发成果在市场的竞争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全程研
发的投入如果短期内不能为公司带来营收,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前沿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及时了解行业前沿。
在研发前期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工作,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深刻洞察客户需求,
以客户需求为研发导向,加快创新产品的市场接受进程,同时研发过程中严格把控
开发进度和研发成果产出效率,降低创新型业务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投入风险。
4、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行业专家型专业人才等核心技术人员
对公司的产品创新、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对公司的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由于软件行业技术变革速度快、人员流动率偏高的特点,如果公司不
能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失,就有可能面临被同行业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的风险。为
了保持公司竞争力,必须要有一批稳定的核心员工队伍。
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经过多年积累,公司现已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技术人员队伍,
为了稳定现有核心技术团队,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公司将继续完善人才管理
体系,通过合理、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可知、可见、可感的个人成长空间和有效
的激励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通过建立人才库、人才备份制、岗位轮换、竞聘
上岗等方式拓展员工发展渠道;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关键岗位储备人才;通
过多样化的员工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参与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5、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主要是指公司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甚至造成坏账损失的风
险。坏账损失是公司不能收回或无法收回的经济损失,如果发生坏账,将直接影响
公司经营业绩和资金周转。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客户和企事业单位,订单付款条件
和账期适应建设方要求,项目周期较长,从签约到付款时间跨度相对较大,而且部
分项目跨越政府届次,存在一定的履约风险。由于行业特殊性,应收账款账龄时间
较长,较大金额的应收账款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对公司的运营资金带来一定
压力。
计划采取的应对措施:公司的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已初有成效,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
进行催收。合同签订阶段审查客户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对
应收账款的动态监控;对已发生坏账的及时采取措施收回资金;逐步完善应收账款
催收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严格按照内控制度,争取做到应收账
款的事前控制、事中分析、事后追踪,积极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实现项目建设期
和融资期限、项目收入和融资还款相匹配,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业务利润水平,以
保证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强业务部门综合回款率考核,加强账期较长的应收款
项的回款及清理工作,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控制有限公|      11800.00|           -|           -|
|司                        |              |            |            |
|上海杰东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1000.00|           -|           -|
|东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10300.00|           -|           -|
|东蓝数码有限公司          |      15300.00|           -|           -|
|丽水云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      53900.00|    -2458.06|    71797.74|
|丽水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    |        900.00|           -|           -|
|丽水天云星网科技有限公司  |       6414.00|           -|           -|
|丽水天云金基网络科技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北京中大京堂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419.74|     1003.60|
|北京中科数遥信息技术有限公|             -|           -|           -|
|司                        |              |            |            |
|北京凯视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北京华堂汇聚会议服务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北京国培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北京天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5200.00|    -4178.60|    68312.32|
|北京天云动环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北京网信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北京联诚智胜信息技术股份有|             -|           -|           -|
|限公司                    |              |            |            |
|北京飞利信信息安全技术有限|             -|           -|           -|
|公司                      |              |            |            |
|北京飞利信泽渊基金管理中心|      21000.00|       -6.97|    22365.40|
|(有限合伙)                |              |            |            |
|北京飞利信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73828.45|    -9851.52|   113092.88|
|北京飞利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
|南京久海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        500.00|           -|           -|
|司                        |              |            |            |
|南阳信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           -|           -|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3000.00|           -|           -|
|厦门精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2100.00|           -|           -|
|厦门精图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       1500.00|           -|           -|
|呼伦贝尔精图科技有限公司  |       1000.00|           -|           -|
|国信利信大数据科技(北京)有|       2200.00|           -|           -|
|限公司                    |              |            |            |
|天云鼎盛(北京)建筑劳务有限|       5200.00|           -|           -|
|公司                      |              |            |            |
|天津易城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             -|           -|           -|
|公司                      |              |            |            |
|成都欧飞凌软件有限公司    |        200.00|           -|           -|
|成都欧飞凌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5000.00|           -|           -|
|新华频媒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           -|           -|
|新疆国信利信大数据科技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江苏网博视界网络科技股份有|             -|           -|           -|
|限公司                    |              |            |            |
|浙江东蓝数码有限公司      |       1000.00|           -|           -|
|淄博市飞利信传齐智能科技有|        100.00|           -|           -|
|限公司                    |              |            |            |
|湖北飞利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7064.00|           -|           -|
|珠海粤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6000.00|           -|           -|
|粤能油品(海南)有限公司    |       5000.00|           -|           -|
|重庆同创华同动力技术有限公|        100.00|           -|           -|
|司                        |              |            |            |
|雄安智评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
|飞利信金牌供应链(海南)有限|       1000.00|           -|           -|
|公司                      |              |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