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经营分析☆ ◇002324 普利特 更新日期:2025-08-03◇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以及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632764.67| 117967.52| 18.64|       76.11|
|新能源电池行业          | 198589.02|   5338.98|  2.69|       23.89|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379970.50|  61225.78| 16.11|       45.71|
|工程改性材料类          | 162953.67|  41234.64| 25.30|       19.60|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117438.11|   5299.78|  4.51|       14.13|
|其他类                  |  94046.51|  15175.81| 16.14|       11.31|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73897.11|     53.17|  0.07|        8.89|
|镍系电池                |   2721.22|     99.06|  3.64|        0.33|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326.57|    218.27| 66.84|        0.04|
├────────────┼─────┼─────┼───┼──────┤
|国外                    |  60937.95|   9329.74| 15.31|      100.00|
├────────────┼─────┼─────┼───┼──────┤
|直销                    | 831353.69| 123306.51| 14.83|      100.00|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288458.96|  52786.52| 18.30|       76.93|
|新能源电池行业          |  86528.26|   2027.80|  2.34|       23.07|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161981.59|  25434.21| 15.70|       43.20|
|工程改性材料类          |  75797.35|  19937.46| 26.30|       20.21|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55201.63|    746.20|  1.35|       14.72|
|其他类                  |  52443.95|   7997.62| 15.25|       13.99|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28328.65|    709.36|  2.50|        7.55|
|镍系电池                |   1125.63|    -71.84| -6.38|        0.30|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108.41|     61.31| 56.56|        0.03|
├────────────┼─────┼─────┼───┼──────┤
|国外                    |  31637.43|   5390.90| 17.04|      100.00|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666970.80| 106493.29| 15.97|       76.58|
|新能源电池行业          | 203966.65|  37199.74| 18.24|       23.42|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334758.08|  49056.25| 14.65|       38.44|
|其他类                  | 173566.48|  18359.04| 10.58|       19.93|
|工程改性材料类          | 165450.86|  42526.07| 25.70|       19.00|
|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      | 116500.36|  22624.25| 19.42|       13.38|
|三元圆柱锂离子电池      |  77860.71|  10384.88| 13.34|        8.94|
|镍系电池                |   2062.49|    319.17| 15.48|        0.24|
|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    |    738.47|    423.36| 57.33|        0.08|
├────────────┼─────┼─────┼───┼──────┤
|国外                    |  69163.65|  12348.82| 17.85|      100.00|
├────────────┼─────┼─────┼───┼──────┤
|直销                    | 870937.45| 143693.03| 16.50|      100.00|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改性塑料行业            | 264949.13|  44827.96| 16.92|       65.47|
|新能源电池行业          | 139746.28|  17896.54| 12.81|       34.53|
├────────────┼─────┼─────┼───┼──────┤
|通用改性材料类          | 142346.27|  22352.45| 15.70|       26.02|
|电池类                  | 135753.19|  16542.41| 12.19|       24.82|
|改性聚烯烃类            | 121460.31|  18179.58| 14.97|       22.20|
|改性工程塑料类          |  78214.71|  20493.04| 26.20|       14.30|
|其他类                  |  48381.24|   3336.60|  6.90|        8.84|
|改性聚苯乙烯类          |  20885.97|   4172.87| 19.98|        3.82|
├────────────┼─────┼─────┼───┼──────┤
|国外                    |  38366.55|   8492.62| 22.14|      100.00|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1、报告期内行业情况
(1)改性材料行业
报告期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
质生产力。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加快前沿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国
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 2025》的通知中提到,将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
速发展。新材料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随着计算模拟、合成生物学
等新一代技术的突破,提供关键原材料的新材料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来看,市场对新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报告期内,信息技术呈现“智能化、
量子化、融合化”的特征,生成式AI进入3.0时代;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1286.6万
辆,同比增长35.5%;轨道交通呈现高速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特征。在政策及
技术推动的背景下,下游产业国产替代和制造业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新增需求,有
望带动新材料行业不断打开增长空间。
报告期内,改性材料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产量已突破3000万吨,改
性化率从2010年的16.2%提升至2024年的近30%,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上升
。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对改性材料的需求显著增加。从传统家
电到智能家电,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扫地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升
级对高性能材料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改性材料行业将朝着轻量化、高性能化、功能
集成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ICT材料行业
报告期内,ICT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为核心驱动
力,各领域加速融合发展。5G深化应用,5G-A技术拓展及6G前瞻布局;AI大模型持
续突破,赋能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低空智联网助力低空经济发
展,保障物流、城市治理等应用。
报告期内,ICT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规模、应用拓展和竞争格局等方面都取得了
显著进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矗随着新的高频高速技术的突破和普及,进
一步刺激了消费者对智能设备需求的增加,推动消费端ICT市场快速增长。人工智
能和AI大模型持续迭代突破的背景下,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
加速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几年,AI大模型、6G、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兴
技术将继续推动ICT行业的发展。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的企业级 ICT市场规模
预计将达到2693.6亿美元,同比实现11.7%的增长。其中ICT材料的需求不断提升,
在通信领域,ICT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制造,如光纤、电路板、集成电路等,
为6G等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
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依赖于ICT材料的不断创新,如半导体材料性能的提升、新型
显示屏材料的应用等;在汽车和工业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和工业4.0的发展,ICT
材料在汽车电子、智能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加,如汽车中使用的
传感器、控制器等。
(3)新能源行业
报告期内,中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技术
、市场的多重驱动下,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重飞跃。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亮眼,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渗透率达到40.9%;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同比增长24.8%
,达到5.7亿台;2024年中国储能新增并网项目规模达44.6GW/111.6GWh,同比增长
115%。
报告期内,新能源电池细分领域加速发展,在小动力电池方面,随着电动工具的无
绳化和锂电化趋势加速,电动工具市场对小圆柱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为进一
步提高电池性能和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全极耳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电池结构设计,
逐渐成为圆柱电池升级的重要方向;在储能电池方面,随着储能市场延续上年热度
,工商业、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的涌现,储能电池的需求不断提升。但随着市场新
进入者的增多,行业洗牌加速,各厂商通过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应对挑战,通过
大容量电芯的加速普及,推动储能系统降本。
报告期内,电池市场需求已转向高安全和高容量并存的阶段,新技术持续突破,众
多电池厂商陆续推出半固态电池产品和固态电池的规划路线,同时继续加强上下游
企业的合作,加速固态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钠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
取得显著进展,首款钠电池量产车型已完成交付,钠离子储能项目已完成落地,未
来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将不断提升。
未来,新能源行业将继续围绕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化发展,
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储能将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可再生能
源消纳及新兴市场能源普惠中发挥更关键作用。
2、公司的行业地位
(1)改性材料业务
公司深耕改性复合材料行业三十多年,已成为改性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上海
青浦、上海金山、浙江嘉兴、重庆铜梁、湖北武汉、广东佛山、美国南卡州等共 1
1个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其中在建基地5个,预计年产能达到71万吨。
在技术积累方面,公司在轻量化材料、电气化材料、智能化材料等方面持续进行研
发和产品迭代升级。在轻量化材料领域,尤其是以塑代钢材料方面不断获得技术突
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电气化材料方面,公司依靠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已
经形成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完整的材料解决方案;在智能化材料方面,公司针对智能
驾驶相关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终端需求,持续研究可用于相关领域的材料方案,或
为新能源车企提供全新的造型设计思路,并开发相关市场应用。未来公司将会继续
不断创新和开拓,以期在汽车材料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下游客户方面,公司不断深耕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多家主
机厂客户,并提供产品服务。公司是多家主机厂的主要材料供应商,其中传统车企
包括宝马、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福特、奇瑞、吉利、上汽、长安、长城、江
淮、北汽等;新能源品牌包括比亚迪、赛力斯、广汽埃安、蔚来、理想、小鹏、零
跑等。在车用改性材料方面,公司已成为国内改性材料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公司重
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公司产能,开拓
下游客户,增加产品市占率。
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公司目前的改性PEEK、改性PPS、改性PA、热塑性弹性体等材
料,可用于机器人等相关行业;碳纤维增强系列材料、PC合金等材料可用于低空飞
行等相关领域。在上述等新兴市场,公司正在积极与下游客户进行验证,部分产品
实现小批量供应。
(2)ICT 材料业务
公司于2007年布局LCP产业,是国内首家LCP树脂聚合产业化企业,2018年开始着力
研发LCP薄膜产品,2019年布局LCP纤维产品并与核心客户共同申请专利。公司LCP
树脂布局涵盖Ⅰ型、Ⅱ型、Ⅲ型树脂,实现注塑级、薄膜级、纤维级树脂全覆盖;
公司的LCP薄膜全系列产品目前均已达到可量产状态。公司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同
时具备LCP树脂合成、改性、薄膜和纤维技术以及量产能力的企业。公司目前具备
稳定生产可以对标日本宝理塑料株式会社和塞拉尼斯公司的树脂技术能力,同时也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系列树脂。
公司不断强化从LCP树脂到薄膜再到纤维产品全产业链的专利保护,完善知识产权
保护体系,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
司的LCP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持有美国PCT专利,授权发明专利14项,正在
申请发明专利13项,实现LCP专利从树脂合成、改性、薄膜、纤维的全覆盖。公司
经过17年自主开发及产业整合,在LCP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具有每年4000
吨LCP树脂聚合产能、5000吨LCP共混改性生产能力,300万平方米LCP薄膜生产能力
,以及1000吨(1000D)LCP纤维的生产能力。
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LCP产品主要应用于以高频高速信号传输为核心的通信和信
号信息传输等产业中,随着新一代通信产业的建设和推广,公司 LCP产品将在 6G
、消费电子、汽车毫米波雷达、AI、脑机接口、低轨卫星等有着更广泛应用需求。
在下游客户验证方面,公司与电子通信行业相关客户验证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可
实现批量化交货。同时公司LCP产品与国内外多家汽车电子、卫星通讯、医疗、脑
机接口等相关领域客户进行对接和验证工作。
(3)新能源业务
公司2022年收购海四达电源,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海四
达电源成立于1994年,专注电池研发31年,是国内最早的二次电池研发与生产企业
,覆盖关键材料、电芯、BMS和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目前拥有圆柱年产能2.83GWh
、方形年产能12.49GWh,合计年产能15.32GWh。
在小动力圆柱电池方面,公司的圆柱产品围绕高容量和高倍率展开研究,目前高容
量电池 18系容量已达3.5Ah,21系容量已达5.6Ah;高倍率电池聚焦全极耳工艺的
发展,目前可支持实现10分钟80%SOC的超级快充。同时产品在补锂技术应用方面取
得突破,全极耳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有实质进展,三款全极耳电池即将进入量产阶
段。目前客户群体主要有 TTI、百得、博世、CPI、泉峰、美的、科沃斯、BISSELL
、ITW、SIGNIFY、KINGFSHER、BMZ、WALMART等国内外电动工具及智能家电客户。
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业务板块形成了涵盖方形电芯到模组PACK再到系统的全产业
链模式,构建了全系列的储能产品矩阵,包含室外光伏、铅替系列产品、通信后备
电源系统、户用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集装箱储能系统,提供从系统设计、
安装施工、合规和许可、运营维护值得信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储能客户群体主要
有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塔、EXICOM公司、大秦股份、沃太能源
、微慕科技、德业股份、AR、EM、安克创新、中兴通讯、烽火通讯、欣旺达等新能
源储能及智能电网客户。
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公司钠电产业化进程加速,在产品认证体系方面,多款钠离子
电芯及模组获得UL、TUV、IEC等权威认证,并通过下游头部客户的广泛应用与验证
;在产品矩阵方面发布了全新聚阴离子系列钠电,上市发布了46145-15AH、711732
08-160AH两款新型钠电产品,以及50160118-50AH进入中试阶段;在市场应用方面
,凭借聚阴离子材料体系在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工作温度范围、倍率性能方面具备
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广泛运用在储能、备电、启停、特种车等领域。2024年度战略
合作取得标志性进展:在特种车领域与全球头部客户日本小松工程机械制造商率先
发布首款钠电叉车,并亮相日本国际物流综合展;与中联重科展开联合开发,推动
钠电在特种车领域的创新应用。此外,公司钠电产品在沃达丰、中国移动、中国电
信等全球头部运营商获得了实证应用,并成功获得中兴通讯供应商CODE。预计公司
钠离子电池将在各相关应用领域获取的订单数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将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方
向,与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卫蓝新能源展开合作,共同为新型固态电池及系统结构件
材料的研发提供支撑,抢占固态电池新赛道,加快固态电池产品推出和应用落地、
加速培育新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并打造新能源领域更多增长路径,目前半固态电池
已处于量产阶段。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
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产品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
态电池及系统集成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分为三大方向
:改性材料业务、ICT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
(1)改性材料业务板块
改性材料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通用材料类(改性PP、改性ABS、改性PS,改性PE
等),工程材料类(改性PA、改性PC/ABS、改性聚酯类等),特种工程材料类(改
性PEEK、改性PPS、改性PPA、改性PPO等),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
航空航天、二轮车、动力和储能系统、低空飞行、机器人等领域。
(2)ICT材料业务板块
ICT材料业务板块主要围绕高分子液晶聚合物(LCP)的合成和应用展开,LCP材料
属于特种工程材料,具体包括LCP树脂、LCP复合材料、LCP薄膜、LCP纤维,主要应
用于ICT相关行业,其中LCP复合材料应用于高频高速连接器、散热风扇等,LCP薄
膜应用于柔性电路板基材、耳机振膜等,LCP纤维应用于高速电路板基材、线缆绳
索等。
(3)新能源业务板块
新能源业务板块主要从事三元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
态电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能源企业,产品可用于电动工具、智能
家电、通信、储能、二轮车、低空飞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数据中心、算力中
心、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领域。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改性材料及ICT材料业务
具体如下:
①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部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的实际需求寻找合适的供方,并
定期对供应商评审考核。根据供应商的公司规模、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付款账期
及服务质量等指标对其进行等级评定,确认材料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质量使用要求
,以及评审供方生产过程是否符合质量控制体系要求,以确定每类原材料拥有一定
数量的合格供应商以降低采购成本,保证长期稳定供货,并在售后服务上得到更有
力地保障。
②采购流程
采购需求计划根据销售订单由ERP系统自动生成;采购部根据物料的名称、数量、
技术要求、交货期等指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询价,确定供应商,拟定采购合同
;质检部门对来料检验合格后入仓库;财务会计部按照采购合同的付款方式审核付
款。
公司采用战略采购和比价采购两种模式:
①战略采购:采购部通过收集市场信息结合经验判断,对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未来走
势做出分析。公司管理层根据价格趋势采取提前采购或者缩短采购周期等手段来降
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②比价采购:随着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在确保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
,采购物流部通过寻找性能相似、价格更低的新材料作为替代材料,以降低原材料
成本。
2)新能源业务
海四达电源采购模式如下:
海四达电源生产的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铜箔、石墨、电解液
、隔膜等)和绝大部分辅助材料(导电剂、添加剂等)系向国内外生产厂商直接采
购;钢壳基带、粘结剂等部分辅助材料系向代理商采购。公司通过供应商基本信息
调查、评估,原材料样品检测或试生产,生产现场审核、评价(适用于直购厂商)
等环节认证合格供应商,对原材料质量、技术性能、交付能力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全
面控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逐步形成了长期合作供应商体系。采购部定期对供应
商进行综合考评和分级管理,并在合格供方矩阵中通过竞价,招标等方式优选最优
性价比的供应商作为主供应商和战略供应商。
对于日常普通原材料采购,具体有以下步骤:制造管理部制定原材料需求信息、仓
库根据实际库存和安全库存确定原材料采购数量、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主要原材
料价格均建立了定价公式,基于定价公式同时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价格谈判。模式主
要有参照“材料成本+制造费用+运输费用+毛利”或以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基础上谈
判确定,其中原材料成本根据市场价格适时动态调整,主要价格谈判的空间就是除
材料之外的降本模块;同时采购部会根据主要材料的走势(如单边上升)会适时采
取战略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在原材料单边下降通道中会采取刚需采购策略。
(2)生产模式
1)改性材料及ICT材料业务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保证一定的安全库存的前提下,根据客户订
单安排生产计划,有效控制原材料的库存量和采购价格,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最
大限度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此外,对聚丙烯等公司使用量较大的原材料,公司会
根据材料价格变动而适量备货,以备生产所需,也可以在客户有特定需求且价格合
适时直接销售。
2)新能源业务
海四达电源生产模式如下:
海四达电源主要产品形式为锂离子、钠离子和镍系单体电池及其组合电池。对于标
准化产品(部分单体电池),海四达电源根据年度、季度、月度销售计划,并结合
实际生产能力编制相应生产计划、物料计划、出货计划,组织安排生产和出货;对
于非标准化产品(如组合电池)则需依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定制,并
在接受订单后按客户确定的产品规格、供货时间、质量和数量及时制订计划并组织
生产。海四达电源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但在需求旺季或订单量大、交期短、产能
短期无法满足及其他产能受限等情况下,部分产品会通过外协或外购方式进行生产
。未来,随着海四达电源产能得到补充,外协、外购的情况将得以减少。
(3)销售模式
1)改性材料及ICT业务
公司具体销售模式为:公司每年度制定销售目标,按月由客户经理与客户进行沟通
,了解客户月度计划,及时提交相应的采购计划,按需生产,并为客户提供全面周
到的售后服务,此外,对于聚丙烯系等原材料,作为大宗石化产品,公司既可以自
用也可以在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向其他客户直接销售。对于长期合作客户,其付款方
式给予一定信用期间(账期)和信用额度,公司总体给予客户账期在 30—90天;
对于新客户,采用现款方式。公司在发出产品,且对方签收后,确认销售收入。
2)新能源业务
海四达电源销售模式如下:
海四达电源采取直销模式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海四达电源销售的步骤主要分为:合
同签订和管理、产品定价、售后服务等,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①合同签订和管理
海四达电源通过各类专业展会及网络平台建立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网络。海四达电
源采用VCS客户管理办法,对VCP价值创造计划、CRP客户关系计划、友商信息进行
定期分享和回顾;对于标准化电池产品,采用“一对一营销”和“精细营销”的模
式量化管理企业市尝销售及服务过程,实现业务部门、生产部门及战略合作伙伴的
协同工作;对于非标准化产品,销售订单主要通过“一对一”谈判方式取得,实施
“顾问式营销”策略,根据客户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其他需求特性,共同开发适用
电池产品。
②产品定价
海四达电源根据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工艺调整适时修正产品售价。公司销售部在
授权范围内与各类客户开展商务谈判并签订合同,以确定最终价格条款。
③售后服务
客户对电池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海四达电源为该类客户专
门组建了专业的售后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即时响应的售后服务。
3、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深耕新材料行业三十多年,依靠产品性能、品牌效应等优势,在通讯、电子、
汽车等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产业和客户资源;在资本市尝企业资本运营及投融资领域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源与实力。为拓宽自身实力,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2022年
上市公司通过对海四达电源的战略重组新增了新能源业务板块,并在2023年对其增
资8亿元。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改性材料、ICT和新能源三大板块。
改性材料方面,公司作为国产改性材料的领军企业,是各大汽车主机厂改性材料的
首选供应商。公司近些年重点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板块,积极开拓新能源主机厂
市场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国产汽车主机厂份额的快速增加,公司改
性材料产能供不应求,公司积极投资建设多个新材料生产基地,为更多的下游主机
厂提供改性材料。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产能5万吨,在建产能23万吨,目前公司拥有
全球11大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其中天津15万吨的新材料工厂预计2025年底实现投
产。随着公司新材料业务新增产能建成投产,公司汽车材料业务将有望继续快速稳
定增长。同时在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多年战略性布局的特种工
程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正在积极与客户进行产品的前端设计与开发验证工作。
ICT材料方面,公司LCP产品主要包括LCP树脂、LCP复合材料、LCP薄膜、LCP纤维。
公司LCP复合材料的下游市场主要为连接器,国补政策叠加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
将带动下游精密零部件市场对公司LCP复合材料的需求增加;随着新一代通信产业
的建设和推广,公司LCP产品将在6G、消费电子、汽车毫米波雷达、AI、脑机接口
、低轨卫星等有着更广泛的应用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正全面与核心客户们推进LC
P薄膜在各个领域的验证和批量应用,LCP业务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新能源业务方面,海四达电源扩产项目持续落地,新增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电动
工具和储能等市场的市占率,扩充公司电池在储能行业的应用需求。同时公司积极
推动研发在安全、低温和倍率更优于锂离子电池的钠离子电池,目前部分产品已经
量产。公司目前已有新能源电池产能为15.3GWh,在建产能 2.5GWh,随着公司在建
产能的投产和下游应用场景的解锁,海四达电源将通过小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储能
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等产品深度覆盖更多产业客户,快速提升电池产量
和公司行业地位,为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公司持续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牢牢把握作为基石的改性材料业务,提升公司产能
,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同时加速布局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抓住LCP应
用领域的重大机遇,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和订单落地;战略调整公司新能源业务规划
,将钠电池和固态电池作为海四达电源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公司改性业务的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有较高相关性,因此公司改性业
务原材料价格在油价宽幅振荡走势下处于相应的波动态势;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原材
料的采购价格与碳酸锂等价格有较高相关性,因此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原材料价格在
碳酸锂等价格的波动下呈现相应的趋势。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复合材料项目已经于2024年1月18日
取得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出具的《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年产8000吨复合材料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告知承诺决定》(青环保许管〔2024〕7号)。
武汉普利特新材料生产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4月30日取得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
夏区分局出具的《关于武汉普利特新材料生产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武环江夏审〔2024〕21号)。
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新型高性能锂/钠基二次电源中试测试生产线技改项目已
经于2024年3月22日取得启东市行政审批局出具的《关于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
新型高性能锂/钠基二次电源中试测试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
》(启行审环〔2024〕50号)。
广东海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GWh储能电池项目已经于2024年3月15日取得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关于广东海四达年产6GWh储能电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的批复》(珠环建表〔2024〕72号)。
南通隆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5万组通信钠电及锂电PACK生产项目已经于2024年
3月27日取得启东市行政审批局出具的《关于南通隆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5万
组通信钠电及锂电PACK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批意见》(启行审环〔2024〕52
号)。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研发
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收购海四达电源,形成“新材料
+新能源”双轮驱动的经营模式。公司将继续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新材料
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产业战
略转型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改性材料业务作为长期发展的稳定基石
业务,ICT材料和新能源业务则是普利特未来快速增长的重要板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中国授权专利298项,授权发明专利222项,实用新
型专利64项;21件软件著作登记证书。
报告期内,公司在汽车外饰材料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升级,获取定点新项目的大幅度
增加,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在高透光、光扩散、高光泽等光学相关材料领域
继续获得技术突破和项目定点,也为新能源汽车内外饰外观设计方面提供了更多的
思路和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材料以塑代钢的技术创新和开发,碳纤维增强材料的相关
技术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同时开发的改性PPS,改性PEEK,改性PA等高性能材料,
在与下游相关客户进行积极的对接,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低空飞行等
领域中获得较多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在生物纤维改性材料方面获得更多的创新方案,继续拓展低碳与特
殊外观紧密结合的多个系列产品,不断扩大CMF材料的产品类别和应用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在热塑性弹性体材料领域获得重要突破,成功开发多个品级的注塑
表皮材料,未来有望在汽车仪表板和机器人等部件获得应用机会,为公司未来空白
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充已有产品序列,陆续开发多个
系列的高性能环保阻燃材料,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电子电器、家电及
其他民用品领域,部分已批量应用。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
整合和开发了高性能聚酰胺等材料为主的全系列产品,大幅度拓展公司车用材料的
应用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在低速出行领域,快速积极响应国家针对低速出行车辆实施的法律
法规,联合各大头部企业完成开发新国标材料,包括符合新国标要求的阻燃高冲击
材料,目前多家厂家已完成对接及测试。
报告期内,受益于改性PPS优秀的耐热性和阻燃性,公司开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
能源电池领域的多家头部客户中。同时在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市尝新能源车薄膜
电容器市场以及工业机器人市场已实现量产。
报告期内,公司在低碳环保方面继续加大投入,整合了中美两地的资源以及多年来
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低碳材料解决方案,陆续开发了多梯度全系列的低碳再
生材料产品,并广泛地推广到各主流车企的内外饰及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多个系列
的低碳产品已获得高端主机厂认可,已经或即将在多个主流车型的零部件中实现量
产。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强化LC
P树脂到薄膜再到纤维产品全产业链的专利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
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了解LCP薄膜和纤维市场,积极开拓更多的高频高速应用场景
,与客户一起进行对接和前沿设计验证,不断开发LCP薄膜和纤维的应用并取得市
场突破。在注塑改性产品方面,公司围绕高频通讯的要求,深入开发介电可调LCP
产品、超高流动超低翘曲产品,不断拓展LCP应用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布局固态电池研究,构建了“混合固液-准固态-全固态”三级研发
体系,进行固态电解质在新产品中应用的尝试,展开对外技术合作、联合开发。目
前半固态电池已处于量产阶段。
报告期内,在补锂技术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突破,应用补锂技术的产品
开发已进入C样阶段,循环寿命分别提升30%以上,LFP电池1C/1C循环有望超过万次
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圆柱电池容量不断突破,开发并批量交付了INR18650-32ER、INR18
650-35ER、INR21700-50ER等标杆性高容量产品;全极耳电池在原有多极耳圆柱电
池结构上突破创新,21700/18650全极耳结构创新和工艺创新有实质进展,三款全
极耳电池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前沿钠电技术进展迅速,年内发布了全新聚阴离子系列钠电,上市
了 46145-15AH、71173208-160AH两款新型钠电产品,50160118-50AH也进入了中试
阶段,聚阴离子钠电在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工作温度范围、倍率性能方面具备显著
的差异化优势,在针刺、过充、短路、热扩散等严苛的安全测试中全部高余量通过
,45℃高温下循环寿命远远优于磷酸铁锂或铅酸电池,将在储能、备电、启停、特
种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的锐腾新材料,专业研发和生产导热、吸波、屏蔽、隔热、粘
接等高性能材料,能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信数据基站、消费电子、医疗、储能
、工业制造、半导体等众多领域。
2、品牌与影响力
在新材料业务:公司作为新材料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依托三十余年的技术沉淀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促进品牌的深入发展。通过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和精准化
的市场定位,公司成功实现在全球众多知名品牌汽车企业中的车型材料认证,并广
泛投入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上海市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2024上
海百强成长企业50强(第38名)、202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第55名)、2024上海
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第22名)、2024上海新兴产业企业100强(第35名)、2024
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第42名)、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民营科技发展贡献奖”
、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三等奖、上海市东
方英才计划等荣誉,自主研发的6个产品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子
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金山区科技小巨人认定;子公司浙江普利
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初级)认定,荣获宁波市科学技术
进步奖二等奖;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重
新认定),自主研发的“汽车外饰用高光免喷涂ASA/PMMA材料的开发”等3个项目
被列入重庆市技术创新指导性项目推荐目录。国家政府的认可使得普利特品牌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也为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公司已对旗下商标执行了全面的跨类别及跨地域注册,以确保品牌效益得到全面保
障。截至报告期结束时,公司已成功完成了62项商标的注册工作。其中,32项商标
在中国境内完成注册,另外30项覆盖了海外关键市场,保障了“普利特”品牌在全
球各大重要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在新能源业务:子公司海四达电源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
将技术创新力与团队执行力深度融合。海四达电源拥有材料、零部件、电芯、电池
管理系统、电源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建有覆盖锂电池产业链CNAS专业测
试实验室及TUV认证安全实验室,拥有行业领先水平全系列智能化的中试平台。建
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工程技术中心、省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研制的
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产品通过了UL、CE、GS、TUV、CRCC、TLC等认证,在同行业
中处于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被评定为国家5G工厂、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4年度出海先
锋企业、2024年钠电电池年度TOP10企业、2024年中国最佳钠电优质企业、2024年
钠电量产年度先锋品牌;全极耳电芯获得2024年度高工锂电创新技术产品金球奖,
钠电聚阴离子电芯获得高工钠电年度创新金球奖;海四达电源钠电连续通过UL、泰
尔、IEC测试认可。
海四达电源的“HIGHSTAR”品牌已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系主流锂离子
电池厂商。24年面对全球市场,海四达电源对品牌文化的内核进行了深挖和再定义
,对品牌战略表现和气质进行了重塑,以增加海四达电源在全球市场的辨识度。
3、人才
公司始终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人才管理理念。公司持续推行
内外部专项课程培训、交叉轮岗、中美人员轮岗互派等系列措施,并且针对招聘的
新员工,公司培训以训战结合为原则,以上岗实践为基础,以师傅带教为辅助,加
强培养新员工的普利特文化价值观,帮助新员工快速掌握岗位基本技能并胜任岗位
工作,对未来发展有初步认识,形成与普利特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职业发展方向
。
公司针对人才和干部未来潜力和发展工作继续提升,建立以总裁、副总裁带队指导
的长期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以训战结合为原则,以上岗实践为基础,建立普利特
公司管理干部的储备池。
公司针对未来的人才管理规划,将继续坚持人才管理理念,招聘有志之士,做好公
司人才的选育用留。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的干部培训
计划,坚定执行以总裁、副总裁亲自带队指导的长期管理培训生培养计划,持续建
设一支精耕细作、攻城略地、无为而治、绩效卓越的干部队伍。报告期,公司构建
多维度的激励体系、优化薪酬管理体系、持续保持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
报告期内,海四达电源通过构建“标准-人才-组织-激励”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在人才管理领域实现了三个层面的战略突破:其一,以专业任职资格标准为基石,
搭建起人才能力与战略需求精准匹配的度量体系,将个体成长通道与公司技术攻坚
方向深度耦合;其二,通过干部标准建设与组织架构优化,推动管理层级从“经验
驱动”向“战略引领”转型,形成适应新能源产业快速变革的敏捷型组织形态;其
三,激励机制的立体化设计,不仅强化了短期目标达成的牵引力,更通过战略项目
激励、多元化激励、外派补贴等差异化机制,为海外市场拓展、核心技术攻关等战
略重点储备长效动能。
4、质量与服务
公司自创立起就将“争创世界一流”立为公司质量方针的核心内涵,并持之以恒加
以坚持和发扬光大。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零缺陷的产品和服务,确保客户充分满意
。
在质量管理上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要求为目的,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
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维护和实施 IATF16949:2016、ISO14001:2015、ISO4500
1:2018、ISO/IEC17025:2005等管理体系认证。美国 PRET Advanced Materials,LL
C维护和实施 IATF16949、ISO9001、ISO14001、ISO/IEC17025等管理体系认证。公
司按照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
系,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拥
有国内同行领先的检测实验室,配置了目前国际先进的专用检测装置。以实现我们
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达到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
和顾客信赖。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复合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的解决方案,
实施客户创造价值(VCS)销售模式,有效运营并持续改进普利特标准化管理体系
(简称 PSMS),建立集团全球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依托综合
项目管理部平台,简化内部沟通流程,使得外部需求能够得到快速有效地解决。公
司从标准化管理体系着手,建立了质量激励机制,加强精益制造理念,不断为客户
提供更优质完善的服务。
报告期内,海四达电源持续践行“质量是企业价值和尊严的基石”的核心理念,围
绕战略抓质量、关注顾客提质量、全员参与强质量、聚焦现场稳质量,将质量管理
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面对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的挑战,公司以“零缺陷
、全周期、高可靠”为目标,推动质量管理从“合规性”向“价值创造”转型;通
过全员质量文化宣贯、管理层质量责任制考核,将质量意识深植于研发、生产、服
务的全流程。
报告期内,海四达电源被评为2024年度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获得南通市市
长质量奖提名,通过覆盖锂电池产业链(电芯材料、电芯、电子器件、PCM、PACK
)的CNAS专业测试实验室及TUV安全实验室认证;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荣获“江苏精
品”认证。
5、节能环保
“聚焦材料科技、创造绿色未来”是普利特的使命。在汽车环保材料方面,公司不
断地探索创新和努力,通过材料配方的优化、工艺的选择、设备的改进等方面的提
升,使得公司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出低气味、低VOC的改性复合材料。
公司通过完善环境保护及防治污染相关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防
治污染相关设施设备进行了日常维护保养,持续加强环保设施运维管理,定期开展
环保设施运行状态检查。公司根据环保工作安排和计划按照日常工作内容有序推进
,保障各项防治污染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2023年普利特也制定了自己的“双碳”目标,在2025年之
前加快绿色产能布局,建设绿色生产基地。同时拓宽和完善产品线,持续开发低碳
产品序列,并且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持续实施碳减排。2030年单位改性塑料
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0%以上,全球低碳材料产量达到25万吨。2060年之前实
现企业碳中和。推动产业链技术升级,提升低碳产品竞争力,打造产业链低碳产品
领先地位。
6、数字化运营
2024年度,公司持续深化应用开发、技术研发、战略研究三层次的研发架构建设,
聚焦研发投入、平台优化和成果转化三大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创新能力。
同时,公司持续完善全球化运营能力建设,中美协同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在全球
项目、集团客户、CAE协同、采购共享和制造能力提升等多维度上取得实质性进步
,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有效支撑公司业绩增长。
公司积极推动新质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化战略实施。利用 OA、BI、ERP、
WMS、TMS、PLM等多种模块工具,搭建了完整的数字化业务系统,实现了从营销、
研发、制造、运营全流程的数字化运营,以经营客户化导向和管理流程化导向,对
标企业,领先行业,建立全面数字化智能化体系,形成数字共生、知识共创、能力
共享的高效运营平台能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度,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 831,353.69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4.54%;实现
营业利润14,333.5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71.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 14,114.5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86%。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 2023年产生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主要
是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受行业周期影响,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电芯市场竞争
激烈,锂电池产品的行业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大幅下滑趋势,使得公司新能源业务板
块的产品单位价格下降,单位盈利减少,叠加公司启东基地和珠海基地新增产能的
折旧和投产前期效益尚未开始释放,以及较高的前期研发投入费用和对部分产品存
货的跌价计提、资产和信用的减值等原因。
截止本报告出具日,2025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经营情况较2024年已经实现了较好
的回暖和增长趋势,公司主营业务的新材料板块也在持续实现增长,因此公司对 2
025年的经营业绩有着充分的信心。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电源与上海平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购销
框架合同》,就钠电池产品签订总量不低于1.5GWh的购销框架合同,将在2024年5
月至2026年12月内进行分批交付,产品最终主要应用在全球各大知名的电动叉车、
低速车辆、功能车辆等领域中。
报告期内,公司与台湾上市公司联茂电子集团的下属公司广州联茂电子科技有限公
司及上海伦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基于良好信任和长远发展战略考虑,签署了
《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寻求LCP薄膜材料在电子通信、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
多领域的应用,促进新材料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新应用推广。
报告期内,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别
在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进行合作,共同为新型固态电池及系统结构件材料的研发提
供支撑,抢占固态电池新赛道,加快固态电池产品推出和应用落地,加速培育新能
源产业新质生产力并打造新能源领域多点增长曲线。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达电源与陕西新华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
框架合作协议》,就新能源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能源技术创新、投融资等方面展
开深度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9,06
6,74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 0.81%,最高成交价为 9.6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7.0
0元/股,支付交易的总金额为74,798,640元(不含交易费用)。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格局动态
(1)改性材料板块
改性材料是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产业端“以
塑代钢”“以塑代木”材料的趋势下,改性材料市场大有可为。改性材料行业正处
于技术升级与市场整合的关键期,正从“成本竞争驱动”进入“技术+生态”双轮
驱动阶段。
改性材料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汽车、家电、电子电器、办公设备等传统领域,
以及机器人、AI、低空飞行、轨道交通、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其
中家电和汽车是改性材料产品应用最多的两个市场,目前我国家电和汽车领域占改
性材料消费量的比重已分别达37%和15%。
国内改性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可分为三个梯队,即大型外资企业、规模内资企业、小
型内资企业,大型外资企业在改性材料高端市场仍占据主要地位。大型外资企业依
托研发和资金优势,在我国高性能改性材料领域占据了主要市场,目前已经在国内
设立改性材料生产基地的国外大企业有巴斯夫、杜邦、塞拉尼斯、利安德巴赛尔、
北欧化工、沙比克等。结合国内外汽车材料市场来看,在汽车内外饰材料领域,公
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塞拉尼斯、利安德巴赛尔、北欧化工、沙比克、金发科技等;
在汽车发动机系统材料方面,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有巴斯夫、杜邦、朗盛等。
(2)ICT材料板块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指出,2024年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比上年增
长3.2%。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兴业务快速发展,20
24年共完成业务收入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移动
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 13.2%、69.2%和13.3%。
电子材料是新技术发展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
产业。ICT产业中的LCP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低吸湿性、耐化学腐蚀性、耐候
性、耐热性、阻燃性以及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数等特点,能够满足终端产品在
毫米波频段更优性能的需求。
由于LCP材料无论在树脂合成还是在成膜工艺方面均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使得生产
主要集中在美国与日本,其中美国的塞拉尼斯公司,日本的宝理塑料、可乐丽、村
田、住友化学为主要的供应商,占据全球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企业起步晚,但发
展快,部分公司的高端产品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有望逐步打破海外企业的垄断,
LCP材料国产替代前景广阔。
(3)新能源板块
2024年,我国动力和其它电池累计销量为1,039.5GWh,累计同比增长 42.4%。其中
,动力电池销量为 791.3GWh,占总销量76.1%,累计同比增长 28.4%;其它电池累
计销量为248.2GWh,占总销量23.9%,累计同比增长118.8%。
市场竞争方面,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下降,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扩大。
全球大储电芯出货283.0GWh,同比增长68.0%。大储市场CR5已超75%,市场进入高
集中度阶段。
新应用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传统电子产品的扁平化趋势,以及电动
二轮车、低空飞行、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 BBU 后备电源、AI 、机器人、
生物医疗等新兴应用场景的出现,消费电池未来整体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新技术方面,储能电芯正快速向大容量方向发展,通过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和集成
难度,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减少零部件使用,简化装配工艺,从而进一步降低
成本;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方面取
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正在加速,将成为未来储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先行,全
固态电池技术难点持续突破。
2、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度,公司将继续实施“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的战略引擎,通过新
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产
业战略转型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改性材料业务作为长期发展的稳定
基石业务,ICT材料和新能源业务则是普利特未来快速增长的重要板块。
在改性业务方面,公司一方面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机遇,在公司产品供
不应求的背景下,扩充产能并优化生产工艺,确保能够充分满足下游终端客户的多
样化需求,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公司拥抱机器人、低空飞行等
新兴市场的发展,积极与相关客户进行业务对接和验证。
在ICT业务方面,LCP作为高端电子材料,凭借高耐热性、低介电损耗、优异的尺寸
稳定性等性能,已成为电子电气、信息通讯、汽车等领域的核心材料。为进一步开
拓新兴市场,如新一代通信、AI、低轨卫星、航空航天、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领
域,公司凭借现有的技术领先,加速与下游客户进行合作对接,解决客户和产业链
的痛点,快速推动公司LCP产品进入市场,提高产品市场渗透率。
在新能源业务方面,随着公司新增产能逐渐投产,将能够覆盖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客
户群体。公司加速布局出海业务,以现有海外客户群体为基础,辐射东南亚、欧洲
、美洲、非洲市场,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将继续拥抱技术变革,补齐产
品短板,以钠电研发路径为基准,力争在固态电池、大圆柱技术等关键领域实现技
术领先,实现弯道超车,牢牢把握现有应用场景客户,发挥公司多元化产品形态优
势,开拓以机器人、低空飞行、数据中心和低速车新兴领域。
2025年上市公司将从以下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1)把握汽车业务基本盘,积极布局新兴市场
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下游车企对改性材料的需求量继续稳定增
加,目前公司现有产能处于满产状态,在行业旺季时仍存在产能缺口。公司投建的
新工厂将陆续投产,上述产能将有效缓解公司交付瓶颈,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工艺
,多措并举增加公司改性材料的产量,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加快出海布局,
持续开拓全球化业务,满足全球化客户的供应需求,提高响应速度,加快泰国、墨
西哥和波兰等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
在机器人、低空飞行等新兴市场领域,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
并积极与下游客户的对接、设计和验证。在市场端,公司将加大更多空白市场的开
拓,拥抱新一代科技浪潮。
随着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推出,各个主机厂对于低碳环保可持续材料的要求也持续
提高,因此公司的新增的部分产能将以开发低碳材料的技术为核心目标,并引入绿
色能源和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继续推广低碳环保等可持续发展材料在汽车领域上
的应用。
(2)迎接AI时代变革,加速LCP产品的应用量产
在 AI和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快速传输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为了满足更高的
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要求,通信技术不断升级。公司LCP产品主要应用于以
高频高速信号传输为核心的通信和信号的快速响应等产业中。新一代通讯技术、大
数据处理等对于高频高速信号传输必要性需求的场景中,公司 LCP 产品都会有广
泛的应用空间。
2025年,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抓住机遇,加快推动产品运用于高频高速信号传输
为核心的产业中,积极对接LCP产品在 6G、消费电子、汽车毫米波雷达、AI、脑机
接口、低轨卫星等产业的应用需求;在产品应用方面,公司将持续跟踪与国内外头
部客户的产品验证和小批量阶段,加快实现相关产品的批量化交付,实现从0-1的
突破,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不断强化
从LCP树脂到薄膜再到纤维产品全产业链的专利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3)聚焦聚阴离子技术,突破行业战略级客户,加快产业化进程
海四达电源的钠电在 2025年将聚焦聚阴离子技术路线,在特种车、备电、储能、
启停电源等领域实现规模商业化。目前,公司钠电产品在安全性能、高温性能、倍
率性能、低温性能等方面相比传统的铁锂电池均已体现出显著优势。71173208-160
AH聚阴离子钠电获得2024年高工钠电金球奖、获得国内首张鉴衡44265-2024《电力
储能电站 钠离子电池技术规范》认证以及UL证书。
储能领域,公司产品已配套在工商业储能获得商用,并将在国内大储市场获得规模
化应用,并有10Mwh规模级别海外工商储项目订单待交付。通信领域,公司钠电备
电产品已在中国移动及沃达丰等多个运营商客户获得试用,并将在2025年推进国内
外运营商的规模化商用。特种车领域,公司与小松、中联重科等客户联合开发并推
进聚阴离子钠电在叉车领域的应用。数据中心领域,聚阴离子钠电的高安全高倍率
特性非常匹配数据中心备电的需求,公司正在研发相应产品与国内头部用户推进示
范验证。
2025年,集团将钠电产品线成立控股子公司独立运营,为海四达电源的钠电长期发
展奠定基础,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快奠定公司钠电在产品研发和产能布局方面的行
业领导地位,成为钠电领域全球重量级产业方。
(4)两全其美,双管齐下,巩固电池业务基本盘,寻求业态新增长
2025年,海四达电源将全面实施“两全其美、双管齐下”战略,加速推进全球化布
局,突破全极耳技术瓶颈,攻克储能大客户,构建多元化的国际业务版图。在战略
布局上,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市场拓展为核心,加速推进海外基地与办事处
建设,强化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通过“两全其美”战略,兼顾全球化市场
覆盖与本地化深度运营,确保在亚洲、欧美等重点区域实现业务突破;另一方面,
通过“双管齐下”战略,同步推进储能技术革新与大客户开发,抢占储能市场制高
点,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公司致力于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以全极耳
技术为核心,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能源解决方案,
助力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增长与行业地位提升。
亚洲市场深耕与拓展:在原有海外事业部的基础上,辐射建立亚洲办事处,进一步
深耕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市常依托 Reliance、Exicom
等优质核心客户的长期合作基础,充分发挥品牌优势与市场信誉,持续扩大在印度
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的通信备电市场份额。同时,在二轮车电池领域,与头部Pack
厂商及整车厂深化合作,扩大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并加大圆柱容量电池
的开拓力度,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储能领域,针对中低端家
用储能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电池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欧美市场布局与突破:新设欧美办事处,全面覆盖北美及欧洲市常依托TTI、百得
等核心客户的品牌优势,持续深耕圆柱小动力领域,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
聚焦储能与通信市场,以东南亚为战略支点,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资源与渠道优势
,拓展光储充一体化等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打造小型微电网生态系统,并以此辐射
更多的欧美市场,推动储能业务的全球化布局。
在圆柱电池领域,公司坚持巩固基本盘,致力于成为小动力领域的全球头部企业。
借助全极耳技术革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优化客户结构,积极开拓欧美高
端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及智能家电领域的头部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开
发机器人应用领域。
在储能市场领域,公司积极寻求新增长,致力于成为泛储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
司为构建数字能源科技业务版块,实现储能业务的突破性拓展与升级,组建海四达
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坚持“创新导向与市场导向”的融合,聚焦
中小型储能及系统产品,适度大型储能系统,以产品“高质又安全”为底线,立足
国内、布局海外;以用户侧业务为主,源网侧业务为辅,卡位核心技术,立志成为
全球领先的能源科技解决方案供应商。
3、可能遇到的风险
(1)宏观及行业形势风险
公司产品的销售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汽车、消费电子、电动工
具、储能电站等行业变化的影响,与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关联性。汽车材料制造是
公司的基础与核心业务,同时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国内市场,因此公司业务的发
展也与国内汽车生产制造业的荣枯休戚相关。如果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导致行
业产生较大波动或受其他系统性风险影响,未来汽车产业市场再次发生行业性波动
,将间接影响汽车用改性材料的需求,由此可能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同时新能源电
池业务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存在受行业政策的刺激和影响,影响下游厂商
的需求,从而导致公司的盈利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面对宏观及行业变化趋势,一方面,公司将不断发挥自身在技术、制造、营销、质
量等方面的优势,不断通过产业整合,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持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
力;另一方面,不可回避的全球化和产业趋势,公司应顺势而为,把握汽车产业结
构调整方向,抓住改性材料、ICT材料及电池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机,通过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替代进口,化危机为机遇,从容应对行业格局变化。全球锂电池板块
在政策指导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新进入者增多,行业处于激烈的竞争中,
存在行业格局调整的趋势。面对上述挑战的不确定下,公司作为新进入者不断地夯
实自身的基础,将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同时通过市场调研以及市场分析,脚踏实地
稳扎稳打。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新材料业务的主要原料合成树脂的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受
国际政治与经济原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通过公司产品销售价格调整对下游
客户的产品价格传导具有滞后性,公司无法快速地通过调整销售价格来达到增加公
司毛利率的目的。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原料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与公司产品价
格调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下游厂商去库存和需求波动的影响,导致公司的盈
利存在波动性。
面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及其所致的国际原油价格可能出现的快速上涨
,公司应积极对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和反应。另外,公司需要建立适度原
材料库存政策,削减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同样公司对上游碳酸锂价
格的波动,进行一定的跟踪和采购适当的原料和确定适当的价格,同时公司积极拓
展钠电池业务,减少碳酸锂价格对公司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并开拓新能源业务的第
二曲线。
(3)知识产权风险
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产品的配方和工艺,公司目前已经拥有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
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并建立了相关专利授权和登记的相关措施来保护公司的知
识产权。但公司无法逐一地对众多专利申请保护,而且发明专利审查公告周期较长
,因此公司相当部分的技术是作为技术诀窍进行保护,不能排除有关人员违反公司
规定对外泄露配方或被他人窃取的可能。
公司一方面在技术机密的管理上设置权限,禁止不相关人员接触受保护的技术机密
。公司积极开展薪酬和绩效管理,通过管理层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形成承诺,明确了每位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评核表,建立实
施宽带工资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公司实施包括员工持股计划、核
心团队价值创造与红利分享激励计划、事业合伙人制度等多种方式在内的多层次激
励措施,来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公
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4)人民币汇率风险
公司部分原材料来自国外进口,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将继续对
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将通过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适当加大人民币结算的材料
采购比例;充分运用财务金融工具降低美元敞口风险;争取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
资金,降低美元负债比例;或者通过将美元负债转换为人民币负债等手段,将人民
币汇率风险降至最低。
(5)产业整合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持续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布局。报告期,公司重组江苏海四达
电源有限公司,新增钠离子电池业务,快速切入储能、小动力锂电池等优质行业赛
道,从而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运行的经营模式,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向新
材料和新能源的战略转型升级。
海四达电源成为普利特控股子公司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都将得到扩
大,公司与海四达电源需在企业文化、经营管理、业务规划、商业惯例等方面进行
融合。同时,公司对新能源业务进行新一轮的发展,加码布局储能赛道,存在对未
来加码发展的预期不确定性。
公司将充分把握储能、小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合作伙伴紧密合作,
导入资本、人才、市场等关键发展要素,继续提升海四达电源的产品技术水平和产
能,拓展行业标杆客户,打造行业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企业,促进公司未来长远、高
质量地发展。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Pret Holdings LLC         |          0.07|           -|           -|
|VIETNAM Highstar Battery C|        143.77|           -|           -|
|o., Limited               |              |            |            |
|Wellman Lanolin LLC       |          0.71|           -|           -|
|WPR Holdings LLC          |          0.71|           -|           -|
|上海普利特伴泰材料科技有限|       1000.00|     -437.92|     5520.77|
|公司                      |              |            |            |
|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       9578.95|    -1100.06|    22262.80|
|司                        |              |            |            |
|上海普利特半导体材料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上海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10000.00|           -|           -|
|上海翼鹏投资有限公司      |      10000.00|     1683.08|    86419.75|
|上海高观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
|南通力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400.00|           -|           -|
|高州力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           -|
|锐腾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             -|           -|           -|
|启东明悦电源配件有限公司  |       1000.00|           -|           -|
|启东明辉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300.00|           -|           -|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0|      354.90|    47879.34|
|启东浩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500.00|           -|           -|
|天津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000.00|     -364.01|    16053.77|
|苏州理硕科技有限公司      |             -|           -|           -|
|珠海隆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10000.00|           -|           -|
|宁波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14200.00|           -|           -|
|湖南海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100000.00|           -|           -|
|司                        |              |            |            |
|宁波联合燕华化工股份有限公|             -|           -|           -|
|司                        |              |            |            |
|湖北檀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1000.00|           -|           -|
|海四达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      10000.00|           -|           -|
|司                        |              |            |            |
|浙江燕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1000.00|      155.84|     6643.25|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70000.00|    18424.43|   153169.69|
|广东海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20000.00|           -|           -|
|司                        |              |            |            |
|浙江普利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       1000.00|     1500.04|     5768.23|
|司                        |              |            |            |
|新疆华之源科技新能源有限公|             -|           -|           -|
|司                        |              |            |            |
|江苏省新动力电池及其材料工|        300.00|           -|           -|
|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            |
|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    |      44203.90|   -37918.23|   497138.10|
|江苏海四达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60000.00|           -|           -|
|江苏海四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50000.00|           -|           -|
|D.C.Foam Recycle Incorpora|         10.00|           -|           -|
|ted                       |              |            |            |
|Highstar New Energy Techno|       1852.08|           -|           -|
|logy Co., Limited         |              |            |            |
|Highstar (THAILAND) Co., L|        106.30|           -|           -|
|TD.                       |              |            |            |
|PRET Advanced Materials, L|       2032.50|           -|           -|
|LC                        |              |            |            |
|PRET ADVANCED MATERIALS, S|         70.83|           -|           -|
|. DE R.L. DE C.V.         |              |            |            |
|PRET COMPOSITE MATERIALS, |         68.29|           -|           -|
|S. DE R.L. DE C.V.        |              |            |            |
|PRET Composite (THAILAND) |       2800.77|           -|           -|
|Co., LTD.                 |              |            |            |
|PRET Europe GmbH          |        769.65|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
			
今日热门股票查询↓    股票行情  超赢数据  实时爱股网  资金流向  利润趋势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大单资金  最新消息  龙虎榜  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