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上海板块 沪股通 融资融券 并购重组概念 体外诊断 基因测序 医疗器械概念
许可项目:兽药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药品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始终坚持聚焦在生物医药领域内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进一步夯实“人保”业务,同时剥离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动保”业务,实现了“动保”和“人保”并行到专注“人保”的转型升级。目前主要业务分为体外诊断试剂(IVD)业务板块和口腔组织修复与再生材料业务板块。
1、体外诊断(IVD)在医疗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体外诊断作为医疗行业中最大的细分领域之一,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2、口腔骨修复材料主要用于种植牙过程中骨缺损的填充和再生修复,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受到人口老龄化加剧、国家相关政策、国产替代、医生对新材料及新产品认知水平和接受度的提高,以及群众医疗支付能力的提升等因素的积极影响,口腔骨修复材料的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公司始终将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并且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也积极推进与国内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交流和合作,打造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快速实现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全资子公司捷门生物拥有整套研发体外诊断试剂上下游工艺相关的设施设备,开辟了抗原抗体制备平台、生化试剂平台、POCT 相关试剂平台、层析化学发光平台等,完全可以满足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的研制开发,并积极向肾功能类、心血管功能类、糖尿病检测类产品发展。捷门生物通过不断完善研发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度、搭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建立了嘉定区企业技术中心,并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捷门生物一方面不断提升和改善现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试剂品质,另一方面坚持不断研发创新,确保了捷门生物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瑞盛生物主要终端客户多为国内优质的公立医院、私立牙科诊所,客户质量较高。凭借在口腔修复材料行业的深厚技术沉淀,瑞盛生物与客户建立了较高的信任基础,积累了大量的业务和技术开发经验,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并以专业、高效的服务理念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具备优质且稳定的客户资源。另外,瑞盛生物具备覆盖面广且优质稳定的经销商渠道,报告期内瑞盛生物主动引入优质经销商,淘汰不良经销商,不断优化经销商结构,经销商已覆盖全国各区域,并与瑞盛生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捷门生物凭借稳定的产品,形成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尤其是近年来,大客户开发的成效逐渐显现,基本实现了对下游 90%以上“规模客户”的全覆盖,供货量持续增加,随着客户结构的调整,整体销售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保障。
1、抗原超滤浓缩、纯化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中心通过技术攻关,已成功开发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分离纯化工艺。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采用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疫苗杂蛋白去除率达90%,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工业化疫苗抗原纯化工艺技术体系。2、完善的疫苗质量检测控制体系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包括理化检测技术、分子检测(如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技术)、免疫检测(如ELISA、IFA、IPMA)、细胞培养病变检测(如TCID50、PFU、中和实验)、实验动物检测(如安全检验、效力检验、毒力检验)等在内的全套技术体系。确保疫苗生产全过程及疫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可控。
2017年10月8日公告,公司于2017年9月28日收到公司所在的上海奉贤经济开发区生物科技园区通过奉贤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拨付的扶持金985万元。
公司以募集资金22,469万元投入动物疫苗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本项目将对猪蓝耳病活疫苗等四类已有产品进行扩产,猪蓝耳病活疫苗将新增产能15,000万头份;猪瘟活疫苗新增产能12,000万头份;猪圆环灭活疫苗新增产能3,000万毫升;狂犬病灭活疫苗新增产能1,500万毫升。本项目中,猪蓝耳病活疫苗及猪瘟活疫苗为国家强制免疫疫苗。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产能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为43,428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5,062万元。通过完善动物疫苗领域的主要产品线,公司将在三年内形成以猪用疫苗为主、禽用和宠物用疫苗为辅的完整产品结构。
公司持续完善全国销售网点的开发和建设,着力加强与各销售区域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基于全国领先的全市场化营销网络,公司得以在向广大养殖户提供疫苗产品的同时,持续加大对农业县及县以下农村的技术服务投入,与终端客户形成了良好得交流与沟通体制,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并为公司形成了良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推动了产品的销售。经销商销售为公司销售的主要形式,2012年至2014年经销商销售分别达到20,957.90万元、20,437.80万元及19,413.9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42%、64.17%及68.06%。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经销商销售模式产生的销售收入年均变动率仅为-3.75%,发达的农村营销网络是收入稳定的基础。
2015年年报披露,公司与阿根廷 Biogénse Bagó S.A.公司合资建设的控股子公司杨凌金海口蹄疫疫苗生产基地已通过GMP静态验收。BB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生产商之一,是美国和加拿大口蹄疫疫苗库的全球唯一供应商,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市场占有率也较高,获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杨凌金海依托BB公司世界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建成后主要生产口蹄疫疫苗。公司和BB公司都致力将杨凌金海口蹄疫疫苗打造成具有国际高端品质的疫苗产品。杨凌金海项目投资3亿元,占地约 100 亩,设计产能4亿头份,8亿毫升。截止2015年12月31日,资金投入完成 66%。至本报告日,杨凌金海口蹄疫生产基地已完成 GMP 静态验收,争取 2016年产品上市销售。
公司两大系列产品之一猪用疫苗2015年实现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13.35%,产品毛利率81.07%,同比减少1.62个百分点。其中,猪用活疫苗营收同比增长14.49%,猪用灭活疫苗营收同比增长12.5%。
公司两大系列产品之一禽用疫苗2015年实现营收2854.9万元,同比减少8.10%,产品毛利率33.39%,同比减少9.31个百分点。其中,禽用活疫苗营收同比减少8.45%,禽用灭活疫苗营收同比减少7.71%。
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22,469 万元投资“动物疫苗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本项目拟对公司现有车间进行产业化技术改造,使其成为具备更高环保标准、安全标准、劳动卫生标准的先进、新型动物疫苗生产基地。该产业化技术改造主要涉及动物疫苗产品包括:猪蓝耳病活疫苗(包括猪蓝耳病病毒活疫苗(CH-1R 株)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活疫苗(HuN4-F112 株),猪瘟活疫苗、猪圆环病毒 2 型灭活疫苗(LG 株)和狂犬病灭活疫苗(SAD 株),其中,狂犬病灭活疫苗为新药项目, 公司已于 2011 年 11 月通过复审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狂犬病灭活疫苗新兽药证书,并于 2013 年 7 月 3 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核发的狂犬病灭活疫苗 (SAD 株) 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项目建设期为 2 年,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产能达产年平均销售收入为 43,428 万元, 年平均利润总额为 15,062 万元,内部收益率为 44.36%(所得税后)。
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3,388 万元投资“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项目将建立 1 个全国技术服务中心,9 个大区级技术服务中心和 50 个县市级技术服务中心。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可以有效进行畜禽疾病的防控,推广禽畜养殖技术知识,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服务水平,提高诊断的准确可靠性,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施公司发展战略。本项目建设期 3 年。通过项目建设,公司将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便捷、高效、规范的市场化技术服务体系,为公司产品销售提供有利的技术服务支持,为公司品牌形象的提升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影响力将会显著提高,市场份额将逐步增大。
公司采取现金、 股票、 现金与股票相结合或者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公司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根据公司现金流状况、业务成长性、每股净资产规模等真实合理因素,公司可以采用发放股票股利方式进行利润分配。 在有条件且符合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公司可以进行中期分红。在公司实现盈利、 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后,如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 且有足够现金实施现金分红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公司将实施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公司每年以现金股利形式分配的股利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30%。
公司上市后三年内,若公司股票出现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因利润分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增发、配股等情况导致公司净资产或股份总数出现变化的,每股净资产相应进行调整),公司将启动股价稳定方案。应采取稳定股价措施的责任主体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稳定股份的措施包括:A、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票;B、回购公司股票;C、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D、其他证券监管部门认可的方式。
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豪园、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海明先生及张海明先生之关联方张悦女士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 也不由发行人回购本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本公司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上市后六个月内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六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六个月。公司股东 Navigation、百灏投资、生科智联、上海利苗、新远景成长和深圳瑞昌均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本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 也不由发行人回购本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该部分股份。
2018年10月16日公告,公司股东方德基于2018年10月15日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32,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05%。截至目前,章建平、方文艳、方德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2,204,79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7%。章建平、方文艳、方德基三人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公司同日公告,公司股东章建平及其一致行动人方文艳、方德基计划自2018年10月17日起的未来12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不超过4亿元。
2018年11月2日公告,章建平于2018年11月1日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295%,股东方文艳于2018年11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727%。截至目前,章建平、方文艳、方德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678.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3707%。章建平与方文艳为夫妻关系,方文艳与方德基为父女关系,三人构成一致行动人。本次增持构成再度举牌。公司同日公告,股东章建平及其一致行动人方文艳、方德基计划自2018年11月7日起的未来12个月内,择机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不超过6亿元。
2019年1月8日公告,截至2019年1月8日收盘,公司股东章建平、方文艳、方德基、方章乐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累计增持海利生物的股份达到9898.729万股,占海利生物总股本15.3707%,本次增持3220.0181万股,占海利生物总股本5%,构成举牌。上述四人系一致行动人。此前,公司曾披露股东增持计划,上述股东拟自2018年11月7日起的未来12个月内择机增持海利生物股份,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本次权益变动属于该增持计划期间内的增持行为,目前累计增持金额为43,367万元,尚未达到已披露增持计划的上限,因此章建平方面后续仍将继续实施上述的增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