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603160 汇顶科技 更新日期:2025-08-02◇ ★本栏包括 【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经营投资】【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1.主营业务】 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提供领先的半导体软硬件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2024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集成电路芯片 | 425191.09| 184832.94| 43.47| 97.19| |其他业务 | 12303.80| -1992.23|-16.19| 2.81| ├────────────┼─────┼─────┼───┼──────┤ |指纹识别芯片 | 167938.13| 58920.46| 35.08| 38.39| |触控芯片 | 167675.78| 85939.02| 51.25| 38.33| |其他芯片 | 89577.18| 39973.47| 44.62| 20.48| |其他业务 | 12303.80| -1992.23|-16.19| 2.81| ├────────────┼─────┼─────┼───┼──────┤ |境内销售 | 232288.88| 91992.29| 39.60| 53.10| |境外销售 | 192902.21| 92840.65| 48.13| 44.09| |其他业务 | 12303.80| -1992.23|-16.19| 2.81| ├────────────┼─────┼─────┼───┼──────┤ |在某一时点转让 | 417960.47| 178340.09| 42.67| 95.53| |其他业务 | 12303.80| -1992.23|-16.19| 2.81| |在某一时段内转让 | 7230.62| 6492.86| 89.80| 1.65| └────────────┴─────┴─────┴───┴──────┘ 【2024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触控芯片 | 88270.54| 46144.14| 52.28| 39.13| |指纹识别芯片 | 82363.78| 28530.93| 34.64| 36.51| |其他芯片 | 47348.65| 21715.25| 45.86| 20.99| |其他业务 | 7616.76| -1530.51|-20.09| 3.38| ├────────────┼─────┼─────┼───┼──────┤ |境内销售 | 116021.87| 46364.76| 39.96| 51.43| |境外销售 | 101961.10| 50025.56| 49.06| 45.20| |其他业务 | 7616.76| -1530.51|-20.09| 3.38| └────────────┴─────┴─────┴───┴──────┘ 【2023年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集成电路芯片 | 426297.65| 176590.74| 41.42| 96.71| |其他业务 | 14507.58| 1775.90| 12.24| 3.29| ├────────────┼─────┼─────┼───┼──────┤ |指纹识别芯片 | 188960.64| 59408.66| 31.44| 42.87| |触控芯片 | 151354.68| 78409.44| 51.81| 34.34| |其他芯片 | 85982.33| 38772.64| 45.09| 19.51| |其他业务 | 14507.58| 1775.90| 12.24| 3.29| ├────────────┼─────┼─────┼───┼──────┤ |国内销售 | 219635.94| 82583.54| 37.60| 49.83| |出口销售 | 206661.71| 94007.20| 45.49| 46.88| |其他业务 | 14507.58| 1775.90| 12.24| 3.29| ├────────────┼─────┼─────┼───┼──────┤ |在某一时点转让 | 426297.65| 176590.74| 41.42| 96.71| |其他业务 | 14507.58| 1775.90| 12.24| 3.29| └────────────┴─────┴─────┴───┴──────┘ 【2023年中期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收| | |万元) |万元) |(%) |入比例(%) | ├────────────┼─────┼─────┼───┼──────┤ |指纹识别芯片 | 83581.67| --| -| 41.34| |触控芯片 | 73824.04| --| -| 36.51| |其他芯片 | 40482.40| --| -| 20.02| |其他业务 | 4295.36| 346.51| 8.07| 2.12| ├────────────┼─────┼─────┼───┼──────┤ |出口销售 | 102264.45| --| -| 50.58| |国内销售 | 95623.65| --| -| 47.30| |其他业务 | 4295.36| 346.51| 8.07| 2.12| └────────────┴─────┴─────┴───┴──────┘ 【3.经营投资】 【2024-12-31】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传感、AI计 算、连接和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致力于驱动万物智联创新应用,主要应用领域为 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在智能手机市场,公司的指纹、触控及主动笔 方案、音频、屏下光线传感器、NFC/eSE芯片等产品,已与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品牌 客户达成合作,推动公司在智能手机的单机价值不断提升;PC及平板市场,公司拥 有指纹、触控、Touchpad、主动笔、音频、屏下光线传感器等多元化产品。同时, 在智能可穿戴等IoT领域,公司可提供健康传感器、低功耗蓝牙SoC、屏下光线传感 器、触控、音频等产品,应用场景丰富,客户群体多元化。此外,在汽车电子领域 ,公司拥有车规级触控、指纹、音频软件、低功耗蓝牙SoC等产品。丰富的产品布 局及广阔的应用场景,为公司的产品推广和市场知名度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矗 (一)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265.8%,盈利能力大 幅提升。主要影响因素为: 1.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公司新产品接连商用以及OLED渗透率提升,公司出货量达 12.50亿颗,同比增长5.5%;受市场环境和竞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产品的平均销 售价格下降,实现营业收入43.75亿元,同比下降0.8%。 2.得益于芯片采购成本下降及公司对现有产品迭代产生的积极影响,毛利率从40.5 %提升至41.8%。 3.公司加强对资产的管理,未出现大额的资产减值情况。 4.公司注重坚持提升研发效率,持续优化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使得销售费用、管 理费用、研发费用总体支出同比减少1.61亿元,同比下降10.9%。 (二)公司新产品实现规模商用 1.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在vivo、小米、iQOO、REDMI、一加等国内知名手机品牌客户 实现大规模商用,全年出货量超800万颗,不仅应用于vivoX100Utra、vivoX200Pro 、一加13等高端旗舰机型,且下沉至部分中高端机型,如REDMIK80Pro、iQOONeo10 Pro等。在低透屏幕技术趋势的助推下,搭载超声波指纹的智能手机渗透率有望进 一步提升。 一加13 iQOONeo10Pro 2.新一代屏下光线传感器在vivoX200、iQOO13系列等旗舰机型实现商用,全年出货 量约500万颗。除在手机领域的商用拓展,公司的屏下光线传感器已商用于坚果N1S 系列、O2Utra等高端投影仪及联想拯救者Y900平板电脑。凭借高性能、低功耗、超 短曝光、高集成度、低成本等优势,有望在更多OLED屏幕终端设备上商用。 坚果O2Utra 联想拯救者Y900 3.NFC/eSE芯片顺利在国内知名品牌客户机型实现规模出货,全年出货量约300万颗 。NFC产品具备出色的射频性能和兼容性,安全芯片获得了SOGISCCEAL6+及商密二 级(国内商用最高等级)、NFTC(国家金融技术委员会)等国内外权威认证,目前 正在导入其他国内品牌客户。 受支付宝“碰一下”支付方式的影响,国内手机NFC的使用频次持续增加,有望提 升智能手机NFC的渗透率,为公司的NFC/eSE产品提供更多商用机会。 (三)公司营运效率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在保障产品及时交付的情况下将公司存货控制 在合理水位,截至2024年末存货的账面价值为5.70亿元,较2023年末7.16亿元下降 20.4%,存货周转率从2.1次提升至4.0次,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四)公司出售全资孙公司100%股权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和业务布局调整,为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 力,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汇顶香港持有的DCTGmbH和DCTB.V.的100%股权转让给Tess oveEngineeringServicePte.Ltd,交易的初始交易价格为4,250万欧元。本次股权 转让交割事项已于2025年2月完成。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2023年下半年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处 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二)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 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276亿美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19.1%,预 计2025年将继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按地区划分,2024年美洲、中国和亚太地区的 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4.8%、18.3%和12.5%,日本和欧洲则分别下滑0.4 %和8.1%。受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增加的驱动,从云端数据中心、终端设备到特定 产业领域的应用市场都将迎来规格升级,有望推动半导体销售额继续成长。 (三)产品主要应用领域行业发展情况 1.智能终端领域 智能手机方面,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12.39亿部,同比增长 6.4%,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中国市场出货量2.86亿台,同比增长5.6%,结 束了连续两年的下跌,主要得益于新一轮换机周期、各品牌厂商新品集中上市,以 及部分省市的补贴政策。2024年,智能手机的市场结构有几大变化:1)OLED屏幕 在手机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据Omdia预计,2024年全球OLED智能手机渗透率为55% ,出货量6.61亿部。公司的超声波指纹、屏下光学指纹、触控产品、屏下光线传感 器主要应用于OLED屏幕智能手机,OLED份额提升将为公司产品提供更大市场空间。 2)AI手机逐渐放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对手机的配置及安全 性要求更高。3)折叠屏手机增速依然明显,公司的触控、主动笔方案因此受益, 尤其是中国市场,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 30.8%。上述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增加和结构性变化,使得2024年公司的指纹、触 控、音频、光线传感器、NFC/eSE等产品的出货量呈现不同幅度的成长。 PC方面,2024年受AI普及和数字化转型加速,PC应用场景得以扩展,结合中国发布 的补贴政策、海外的促销活动共同驱动了换机需求,拉动传统PC市场小幅回暖。据 IDC数据,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到2.63亿台,同比增长1.0%,实现三年来的首次 增长;同时,随着AI技术持续普及,2023-2028年中国AIPC渗透率将从8.1%上升至8 4.6%,潜力巨大。平板方面,据Canays数据,2024年平板的全球出货量为1.48亿台 ,同比增长9.2%,呈现稳健复苏态势。PC及平板市场的成长,有望带动公司的指纹 、触控、Touchpad、光线传感器、音频等产品出货量提升。 2.物联网(IoT)领域 随着AI加速普及,物联网生态持续壮大,AI终端设备正持续拓展家居、汽车、医疗 、制造、农业、能源等多元应用场景,带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以智能手表和手环为主的智能腕带设备,是IoT的重要市场之一。据Canays数据,2 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93亿台,同比增长4%,这是继2022年市场调整 后,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展现出复苏的势头。中国及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成为主要 增长动力,弥补了美国、印度等成熟市场的下滑。受益于头部品牌客户的需求增加 ,中国依然为全球最大的腕戴设备市场,2024年出货量占全球30%,同比增长20%。 中国腕戴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公司的健康传感器提供丰沃应用土壤。 智能家居市场近年来增长趋势明显,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AI 持续赋能,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人民币8,000亿元。智能家居市场 的增长,为公司的低功耗蓝牙SoC产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汽车电子领域 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多重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国内汽车厂商新品 层出,2024年汽车消费逐步恢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 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同时我国汽车出 口也延续增长势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 车商品累计出口金额达2,3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巩固了全球汽车出口第一 的地位,也为国内的上游零部件供应链厂商提供了更多机会。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重大转型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举足轻重。2024年国家 推出多项利好政策,以巩固和扩大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效果显著。中国汽 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70.5%,较2 023年增加5.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转型加速正在继续, 智能化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关键。随着未来智能驾驶的快速普及,将催生 出更多比如智能座舱、声学、传感器等半导体零部件的需求。公司拥有车规级触控 、指纹芯片、音频软件、低功耗蓝牙SoC等方案,并不断丰富产品组合,未来公司 的车规级eSE、中大功率音频等更多产品也将实现商用。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基于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传感、AI 计算、连接、安全”四大核心业务,主要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提 供领先的半导体软硬件解决方案。 作为Fabess模式下的芯片设计企业,公司专注于芯片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将晶圆制 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外包给专业的晶圆代工、封装及测试厂商。公司采用直销和 代理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两种方式结合可有效降低新客户开发的成本,控制应 收账款回款风险,并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二)报告期内主要产品 1.传感产品 (1)指纹传感器 公司可提供超声波指纹、屏下光学指纹、电容指纹传感器在内的全系列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波指纹方案,采用CMOSSensor架构及晶圆级声学层加 工,拥有更高信噪比,油湿手等状态下可极速解锁;并全球首发滑动录入功能,为 用户带来更便捷的录入体验。该方案已商用于超10款知名手机品牌中高端机型,现 已获更多终端旗舰项目导入,预计2025年将迎来更广泛商用。 屏下光学指纹作为公司全球首创技术,引领了全面屏手机生物识别方式的革新,可 为基于AMOLED屏幕的各类智能终端提供高性能解决方案。凭借领先技术,该方案持 续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并不断推进模组小型化,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公司电容指纹拥有侧边、前置、后置等丰富产品系列,覆盖智能手机、PC/平板、 智能门锁、汽车等众多应用领域。公司新一代超窄侧边电容指纹,在性能领先的前 提下显著优化成本,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 (2)光线传感器、健康传感器及其他传感器 公司的屏下光线传感器支持环境光、色温测量以及接近感应“三合一”功能,可广 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PC、可穿戴及智能家居设备。新一代产品首创2.5D堆叠 式架构,通过模块化核心组件、晶圆级工艺及性能调优,最大程度释放芯片性能。 该方案具备超高灵敏度、超短曝光等性能优势,且大幅降低了外围成本。目前已在 vivo、iQOO多款旗舰机型商用,并已导入多个品牌客户项目,预计2025年将贡献更 多营收。 公司的健康传感器系列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特性,拥有心率(HR)、心率变异性( HRV)、血氧(SpO2)、心电图(ECG)、生物电阻抗分析(BIA)、皮肤电反应(E DA)等丰富测量功能,适用于智能手表、手环、耳机、戒指等各类终端产品形态。 同时,更具性能优势的新产品已成功商用于知名品牌智能手表。随着连续葡萄糖监 测(CGM)产品逐渐被糖尿病患者熟悉和接受,国内CGM市场规模预计将稳步提升, 公司推出低功耗、高精度、超小尺寸的电化学模拟前端AFE芯片,发力消费级医疗 市常 公司多功能交互传感器单芯片解决方案,具备超低功耗和超小尺寸特性,极大提升 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广泛应用于耳机、手表/手环、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 2.触控产品 公司的触控产品分为消费级和车规级,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PC、汽车及医 疗、工业等带屏终端设备。消费级产品包括支持大/中/小尺寸触控屏芯片、触摸板 (Touchpad)方案、主动笔方案;车规级产品包括触控芯片、触摸按键芯片、触摸 按键MCU产品。 受益于OLED屏幕在手机端渗透率的提升,公司小尺寸、高性能、低功耗的触控芯片 凭借支持高刷新率、低延迟等优异性能,赢得三星、荣耀、vivo、OPPO、小米等国 内外知名品牌旗舰项目,全年出货量持续提升;新一代小尺寸触控产品已导入客户 旗舰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的高端机型上量产。受益于电容主动笔在智能手机、平 板的渗透率提升,2024年公司主动笔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同时,新一代高性能主 动笔产品搭配自研的低功耗蓝牙SoC,凭借优异的抗干扰性、书写性能及适配性, 已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量产;触控芯片+主动笔+协议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也在折叠 屏手机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中大尺寸触控芯片在PC、平板旗舰机型广泛商用,并保 持领先市场份额。公司触摸板产品凭借高性能、高稳定性,在国内外PC旗舰机型上 稳定量产出货。 公司车规级触控芯片可靠性高、EMC能力优异,可支持5到30+英寸车载屏幕。随着 搭载公司车规级柔性OLED触控芯片的车型上市,公司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导者;车 规级触摸按键芯片实现稳定出货;新一代车规级触摸按键MCU产品处于多个客户项 目评估中,为后续量产出货打下坚实基矗 3.音频产品 公司专注于提供软硬件深度结合、支持AI音频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硬件涵盖从小 功率智能音频放大器到中大功率音频功放的全系列产品家族;软件部分包括基于深 度学习的语音增强、通话降噪以及主动降噪(ANC/RNC等)、语音机器识别增强,3 D环境空间录音及回放等核心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汽车、可穿戴和物联 网等应用场景。 硬件方面,新一代数字架构智能音频放大器TFA9865、TFA9864已量产并商用于荣耀 、REDMI、moto等品牌高端机型,2025年将持续扩大商用规模。同时,全新架构的 中大功率产品已完成芯片级验证,主要性能实现全面突破,2025年将陆续向客户端 送样并实现商用。此外,下一代小功率智能音频放大器、车载中大功率音频产品正 推进研发。 算法方面,公司智能音频放大器配备特有SpeakBoost算法,可精准、高速地实现电 流电压保护、温度补偿和低气压补偿保护;而特有PowerSave算法可大幅降低功耗 ,并集成喇叭位移保护和各种音效控制算法,最大程度还原音源音质。 软件方面,公司的语音和音频软件方案VoiceExperience和AudioCapture等持续迭 代中,并积极拓展AI智能语音应用(如通话降噪、实时翻译等),以及折叠手机、 笔记本电脑、XR等全新应用场景,并已在国际知名品牌机型上落地商用;未来将持 续通过深度学习、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4.安全产品 公司的安全方案包括eSE安全芯片和NFC控制芯片,可满足安全认证、安全支付、智 慧交通、数字货币、数字车钥匙和数字身份等丰富应用场景。新一代安全芯片已获 得SOGISCCEAL6+及商密二级(国内商用最高等级)、NFTC(国家金融技术委员会) 等国内外权威认证。新一代NFC产品具备卓越的射频性能和兼容性,已成功商用于 多款知名终端品牌客户机型。车规级安全芯片已获得国际AEC-Q100认证,具备高安 全、高算力、多接口并发等优势特点,提供经安全认证的操作系统CCC3.0数字车钥 匙等应用预置,为Tier1厂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正在开发的新一代产品, 可向市场提供满足CCC4.0(数字车钥匙国际标准)和ICCE/ICCOA(数字车钥匙国内 标准)的领先解决方案,并具备谷歌Strongbox主流SoC平台的支持能力,同时,公 司将持续深化安全生态的合作,探索更多基于密码技术的创新应用。 5.无线连接产品 公司的无线连接产品主要为低功耗蓝牙SoC系列芯片,覆盖消费、工业、汽车三大 应用领域。车规级低功耗蓝牙GR5405系列已在头部主机厂的多个数字钥匙项目上实 现批量出货,并与联合汽车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基于BLE6.0标准的数字车 钥匙方案深度合作;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推进与头部主机厂及Tier1就数字车钥匙 、T-Box及车内互联等场景的多个定点项目开发。在工业及医疗领域,公司低功耗 蓝牙SoC在智能表计应用中实现量产,如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电表项目;并在C GM市场实现突破,导入国内知名品牌客户。消费级低功耗蓝牙SoC在智能出行、人 机交互、个护健康、智能家居、屏显应用、电子附件、寻物等领域持续突破,其中 在国内第三方AppeFindMy智能寻物市场市占率位列前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优秀的产品性能,持续的创新能力 公司全力投入“传感、AI计算、连接、安全”四大核心技术领域,产品包括传感器 、触控、音频、安全、无线连接,其中: 超声波指纹产品基于自研CMOSSensor架构及晶圆级声学层加工,拥有更高的信噪比 ,并全球首发滑动录入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流畅的屏下解锁体验。该方案 大幅优化供应链工艺与降低技术门槛,竞争优势明显;在低透光率屏幕普及的助推 下,商用渗透有望进一步提升。屏下光学指纹及电容指纹保持全球市场领先,通过 技术升级与工艺优化,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触控产品具备超高信噪比、超强抗噪能力、超低功耗、支持>300Hz超高报点率、支 持协议主动笔等优势。主动笔驱动方案具备双向通信功能,可支持各类主流的主动 笔协议,结合高性能触摸屏控制芯片和低功耗蓝牙SoC芯片,可为用户打造流畅、 准确的书写体验。车规级触控方案满足AEC-Q100标准的高可靠性要求,其中高刷新 率、独有的跳频增强抗干扰技术,更满足国际车厂对响应时间与EMC的高要求。 公司新一代屏下光线传感器采用独创堆叠式架构设计,具备超高灵敏度的红外感应 能力,仅一颗激光发射器,即可实现屏下接近感应,大幅降低外围成本;凭借超短 曝光的特性,降低屏幕自发光对环境光测量的干扰,暗光环境下也可实现高精度测 量。 新一代智能音频放大器基于创新CooPWM架构,凭借纯数字链路设计及先进能效管理 机制,实现业界同规格下最高的7W输出功率以及小于7uV的极低底噪,为移动终端 提供更佳音质与更高能效;配备SpeakBoost、PowerSave等特有算法,可精准、高 速实现温度、振幅保护功能,大幅降低功耗。语音和音频软件方案将持续通过深度 学习、大模型等先进技术,拓展AI智能语音应用、折叠屏手机、XR等全新场景。 2024年,全球移动设备市场对NFC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新一代NFC产品凭借卓越的射 频性能和兼容性,已成功商用于国内知名手机品牌。新一代安全芯片已获得多项高 等级国内外权威认证,并已通过严苛AEC-Q100车规认证,助力加速领先数字车钥匙 方案落地。 低功耗蓝牙SoC芯片在CGM市场实现突破,已导入国内头部客户,预计2025年上半年 实现批量出货。车规低功耗蓝牙GR5405系列已在头部主机厂多个数字钥匙项目上实 现批量出货,并与联合汽车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基于BLE6.0标准的数字钥 匙方案深度合作。 应用于CGM市场的电化学模拟前端(AFE)芯片,拥有超高精度、超低功耗、超小尺 寸和高可靠性优势,可提供高达千分之一的电流检测精度,并支持温度测量、电极 异常检测,提供更丰富的健康检测功能。 (二)一流的人才团队,强大的技术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员工约1,4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80%,硕士学历及以上占 比超50%。公司17个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中心与办事处,遍及全球四大洲。公司人 才策略包括外部引入与自主培养,旨在打造稳舰专业、高素质的全球化一流创新团 队。持续的人才建设和创新投入,换来了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的快速累积,截至20 24年12月31日,公司申请、授权的国际国内专利总数累计超过7,300件。 (三)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完善的存货管理体系 公司作为Fabess模式下的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芯片的设计研发,将晶圆制造、封 装和测试等环节外包给专业的晶圆代工、封装及测试厂商,选择的代工企业以国际 、国内知名且技术领先的公司为主,并与之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公司提供 充分的产能保障。合作企业根据行业供需变化灵活调整产能以提供支持,对不断优 化公司的存货管理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全球化战略布局与品牌影响力,国际国内客户的广泛信任 公司构建了全球一体化的创新研发网络和供应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差异化创新产 品和高品质服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三星、谷歌、亚马逊、戴尔、华为、OPPO、 vivo、小米、荣耀、联想、传音以及比亚迪、红旗、吉利、广汽、别克、本田、丰 田、现代、日产、蔚来、小鹏等海内外知名品牌。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客户资源,凭 借高品质、差异化价值的丰富产品组合及服务,持续拓展与更多智能终端头部客户 的合作广度与深度。随着多元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产品应用覆盖智能终端、Io T、汽车电子、工业、医疗等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更广泛的客户基础,持续提升公 司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494.8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75%,营业成本2 54,654.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7%,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1.33个百分点 。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目前,AI和高性能计算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重要驱动力。随着AI应用愈发广泛,从 云端到边缘,从消费到工业,从安防到医疗,对半导体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的 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基础设施的需求趋于稳定,汽车 行业的持续增长,为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预 计,在全球经济复苏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芯片行业需求将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 芯片销售额预计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加力推进设备更新,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 利地刺激市场消费,对市场需求增长有很大助推作用。具体领域方面: 智能手机领域,受益于政府补贴政策及设备升级换代需求,IDC预计2025年安卓手 机中国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5.6%。此外,软硬件的持续优化和成本下探,助推OLED 屏幕在手机端持续渗透,Omdia预计2028年全球OLED屏智能手机渗透率有望达到60% ,出货量有望达到7.5亿部。智能手机市场的持续增长及OLED屏幕的持续渗透,将 为公司指纹、触控与主动笔方案、智能音频放大器及音频软件、屏下光线传感器、 NFC/eSE等产品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PC及平板电脑领域,预计迎来如下变化:1)凭借全新的智能体验,AIPC有望带动 新一波换机潮,加之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出海的深入,2025年国产平板及PC将迎来 更大增长。2)新形态出现,折叠形态的PC及平板电脑或成现实,成为继折叠手机 后的又一创新应用场景。PC及平板电脑的市场需求恢复,将为公司的指纹、触控、 音频、屏下光线传感器等产品打开更广的市场空间。 可穿戴设备领域,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与AI深度融合,提供高度个性化使 用体验。健康监测功能升级,血压、血糖监测功能会更加成熟和普及,且出现更多 针对特定疾病早期筛查的功能。新兴市场崛起,如智能眼镜可增加智能翻译、信息 提示、健康监测等创新功能。同时,设备厂商将更加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采 用更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安全。综上,可穿戴设备领域的 变化,或将为公司新一代的健康传感器(PPGAFE、多模AFE)、音频、NFC/eSE、屏 下光线传感器等产品提供更多市场机遇。 IoT领域,工信部颁布了《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为202 7年移动物联网发展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基于4G和5G高低搭配、泛在智联、 安全可靠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 36亿,其中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95%。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驾 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公司的触控、音频、低功耗蓝 牙SoC、屏下光线传感器将持续迭代升级,扩展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汽车电子领域,市场竞争和规模化生产促使电动汽车价格下降,电动汽车需求呈现 指数级增长。据汽车研究机构RhoMotion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EV)的 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加速推进,大屏化、多屏化趋势正推动 车载影音体验与智能语音交互的升级,数字车钥匙逐步替代传统汽车钥匙,为公司 布局的车规级触控、音频、低功耗蓝牙SoC等产品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机器人领域,覆盖工业、医疗、农业和家庭等广泛的应用市常其中,智能家居机器 人通过语音识别和人机交互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为用户 打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公司的触控、屏下光线传感器、低功耗蓝牙SoC、 音频等产品可支持智能家居机器人应用。 VR/AR领域,据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全球扩展显示(XR)眼镜出货量将超1.0 5亿台,其中AR+AI眼镜市场展现强劲成长潜力,预计在2025年加速发展。随着功能 升级,虚拟现实(AR/VR/XR)眼镜被视为下一代交互终端,且对各类传感器需求非 常大,将为公司的屏下光线传感器、音频、低功耗蓝牙SoC、多功能交互传感器等 产品带来更多潜在机会。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创新技术,丰富生活”的企业使命,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汇聚全球 顶尖人才、坚定研发投入,持续引领传感、AI计算、连接和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 驱动万物智联创新应用,努力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综合型IC设计公司,为全球更多客 户、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独特价值,丰富全球亿万消费者的智慧生活。为此,公司将 持续投入研发,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使公 司产品保持细分市场龙头地位。提升管理运营效能,构筑坚实的综合能力与稳健的 财务基础,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市场推广力度,从客户需求的深刻 洞察出发,以更严谨的战略规划和评估为基础,制定新产品策略,不断丰富产品的 应用场景,在智能终端、IoT、汽车电子、工业及其他新领域持续发力。此外,对 于符合公司战略方向的优质资产,公司还将通过并购等资本化运作方式开展产业布 局,快速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全面瞄准业绩提升、能力强化以及新业务 拓展,构建良性的发展新格局,追求更高质量、更加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 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三)经营计划 积极响应国家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号召,始终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 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投入研发,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坚守成熟产 品的核心优势,加速新产品渗透;深度经营智能终端客户,持续扩大市场份额;采 用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提升组织能力和运营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重视技术团队 建设,建立实力过硬的技术团队,为新产品研发奠定基础;加速AI赋能,引入智能 和数字化技术,助力公司全面发展;推动并购等资本化运作,增强公司综合实力。 1.坚守成熟产品核心优势,加速新产品渗透 指纹和触控作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长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2025年公司将继续 迭代产品,提高性能,优化成本,坚守核心优势,开拓更多场景的商用机会。 报告期内,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凭借优异的信噪比及识别性能,已在多家知名终端品 牌客户规模商用,2025年将导入更多客户和手机终端项目;全新智能音频放大器在 多个主流终端品牌取得量产突破,新一代屏下光线传感器和NFC/eSE安全产品也于 四季度在头部手机客户实现规模商用,2025年会继续加强推广力度,导入更多客户 和项目,成为公司成长的新锐力量。 2.深度经营智能终端客户,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智能终端、IoT、汽车电子、工业等多个领域,随着在单一终 端上推广的产品越来越多,公司能给客户带来的潜在协同价值越来越大。在加速新 产品导入的同时,还须进一步强化和客户的合作深度,通过深挖大客户需求和痛点 ,与客户联合开发战略项目,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产品打造差异化 亮点,从而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海外业务拓展上,通过加大客户支持力度 ,提升服务水准和交付能力,打造更专业的服务团队,提升海外重要客户高端机型 的渗透率。同时,持续在待突破客户投入资源并力争早日破局,夯实全球客户布局 ,为公司贡献更多营收和利润。 3.提升组织能力和运营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 持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推行客户需求驱动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有效整合市场需 求分析、产品开发、技术支持、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财务管理等主干流程的运作 ,确保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并升级形成自动管理系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健全质 量管理体系建设,优化从开发设计到生产制造、量产质量管理及外包供应商评估与 管理等流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为客户交付高品质产品。持续优化存货管 理,搭建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加强与长期合作供应商的沟通,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 提下,将部分产品代工转移至国内厂商,保障产能供应并兼顾成本管控,增强产品 竞争力,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4.加强人才建设,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人才培养方面,公司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和广阔平台供员工施展才华;人才激励 方面,公司不仅建立了管理与技术并行的双通道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多元化的 发展路径,还通过一系列长期激励措施,打造员工与公司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构筑 内部坚实力量;同时,公司搭建多维度沟通机制,促进跨文化沟通合作,持续提升 全球化的团队合作效率和运营能力。 5.加速AI赋能管理,助力公司全面发展 积极发展和运用AI技术,优化内部流程,推动流程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部 门之间的合作效率;持续引入AI技术及大模型,加快研发进度,提升综合竞争力; 实现AI小助理普及化,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积极探索AI领域的创新性价值;通过深 度学习,借助AI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及大数据分析,规避潜在风险,全面支持公司战 略发展。 6.推动并购等资本化运作,增强公司综合实力 积极响应国家强链补链的政策号召,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 组,拓宽产品布局,驱动公司创新能力提升,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整合公司 全球的研发力量及优势专利资源,缩短产品研发到量产上市的周期,增强公司综合 实力,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彩、更极致的产品体验。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采取多种应对措施,规避和降低外部环境所造成的相关风险; 同时,公司持续识别各类风险,努力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1.行业风险 (1)行业波动风险: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隶属于半导体产业,伴随全球半导体产能 从不足、扩充到过剩的发展循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也存在周期性波动。若未来宏 观经济形势发生剧烈波动,导致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市场对芯片需求减少,可能 使包括本公司在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面临一定的行业波动风险。 (2)市场竞争及利润空间缩小的风险: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公司众多,市场竞争日 益加剧。国际方面,欧美厂商拥有较强的资金及技术实力、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 场影响力;国内方面,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等状况出现。未来 若智能手机、平板、PC等消费类产品的出货量减少,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部分下游企 业的毛利率出现下降趋势,可能导致行业内设计企业利润空间随之缩校公司将不断 推出多元化创新产品,积极扩展产品应用领域,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 2.经营风险 (1)外部环境风险:国际形势及地缘政治的变化,有可能给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 展带来被动影响。 (2)技术创新风险: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升级换代较快,技术不确定性高。未 来若公司研发水平落后于行业升级换代水平,或技术研发方向与市场发展趋势相偏 离,将导致公司研发资源的浪费并错失市场发展机会,对本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因 此,公司将加强科学的内部战略规划及研发管理,增强研发执行力度,持续提高研 发效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 (3)原材料及代工风险:公司作为Fabess芯片设计企业,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晶 圆,而芯片的封装、烧录、测试等生产环节主要通过外协厂商完成。若某些制程的 晶圆产能紧张,晶圆市场价格、外协加工费价格上涨,或由于生产管理水平欠佳等 因素影响公司产品生产,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品出货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公 司将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增进与上游供应商的沟通,在产能紧张时保证足够的 产能。 (4)管理风险:公司的不断成长,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若公司未能根据业务规模的发展状况及时改进企业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将 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全球化管理并持续提升管理水 平,避免管理风险对公司产生影响。 3.财务风险 (1)信用风险:公司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赊销客户的应收账款,当客户不能支付 或不能及时支付货款时,公司将面临财务损失。对于应收款项的管理,公司基于信 用管理制度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授予信用额度,超出信用额度的客户可提供公司 可接受的担保,以降低公司信用风险。公司会定期对债务人信用评级进行检视,对 客户应收账款账龄定期进行分析。对于信用状况较差或逾期的债务人,公司会采用 书面催款、下调信用评级、提升担保额度等方式,以确保公司整体信用风险处于可 控范围内。 (2)汇率风险:公司所承受的汇率风险主要与美元结算及境外子公司有关。公司 在集团层面以人民币作为本位币,主要业务活动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在采购与销售 业务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美金交易,该等外币交易及外币资产和负债余额产生的外汇 风险可能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汇率变动,也将积极采用 金融工具管理公司所面临的汇率风险。 (3)存货风险:公司的存货风险主要为公司加大业务布局,致使存货进一步增加 ,从而对公司业绩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产生影响。如果未来下游行业需 求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难以预料的情况出现,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出售,将对公司的 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已制订了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并有效执 行,未来将密切关注下游需求变化,降低产品库存风险。 【4.参股控股企业经营状况】 【截止日期】2024-12-31 ┌─────────────┬───────┬──────┬──────┐ |企业名称 |注册资本(万元)|净利润(万元)|总资产(万元)| ├─────────────┼───────┼──────┼──────┤ |汇顶科技(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5000.00| -| -| |Dream Chip TechnologiesB.V| 0.02| -| -| |. | | | | |Dream Chip Technologies Gm| 10.00| -| -| |bH | | | | |成都金慧通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10000.00| -| -| |汇科(新加坡)控股私人有限公| 5000.00| -| -| |司 | | | | |汇顶科技(印度)私人有限公司| 8759.00| -| -| |汇顶科技(开罗)有限公司 | 0.50| -| -| |汇顶科技(比利时)有限公司 | 50.00| -| -| |汇顶科技私人有限公司 | 4400.00| -| -| |汇顶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 0.01| -| -| |汇顶科技韩国有限公司 | 10000.00| -| -| |汇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250673.75| 3693.72| 222832.39| |汇顶(美国)公司 | 1000.00| -| -| |法国汇顶科技公司 | 1.00| -| -| └─────────────┴───────┴──────┴──────┘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本站提供,仅供参考,本站力求 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 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个人对服务的使用承担风险。本站对此不作任何类型的担保。本站不担保服 务一定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出 错发生都不作担保。本站对在本站上得到的任何信息服务或交易进程不作担保。 本站提供的包括本站理财的所有文章,数据,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用户查看 或依据这些内容所进行的任何行为造成的风险和结果都自行负责,与本站无关。